高中地理课件篇1
以下是我制作和应用地理课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地理课件制作
1.明确课题,吃透教材,确定课件框架
教师需要先将教材与教参等研究一遍,了解重难点,从而把握好所做课件的方向。毕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包括天文、地形、气象、水文、植被、区域、人与环境、地***等知识,有些知识比较抽象。
2.素材的选取
地理素材包括文字、***形、***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文字比较简单,一般也只是涉及字体、字号、颜色、顺序。声音在地理课件中使用的比较少,反而动画、视频用得比较多,特别在展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洋流运动、山脉分布等方面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件的制作
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包括制***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课件大师,绘***工具、GlobalMapper,Word等。在地理教学中实际使用最多的就是: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相比较Powerpoint的要求比较低,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推荐初学者使用。
二、制作地理课件要注意的事项
1.避免重形式不重内容
课件制作不能太花哨。必须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必须保证其严谨的科学性、实用性。
2.取长补短,拒绝“拿来主义”
现在的网络资源日趋丰富,因此,我们需要在别人课件的基础上,按照自己备课层次对哪里的课件重新设计和编制,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弃“量”重“质”
课件的制作讲究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能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满堂灌式的展示。因此,一节课程的课件页数不能太多,太多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上课的质量。课件的设计应该遵循必要性原则,将重点和难点等主干体现在课件上,避免以“课件”代替“课本”。
高中地理课件篇2
【关键词】地理;多媒体;课件;课堂;质量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就是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电子课件教学即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等,所以现在许多地理老师都会主动参与地理电子课件的制作。然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地理教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否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正确判断,选准课题
课件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适合每一节地理课。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更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否定,有的课题可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还好。因此,我们要让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就得结合实际和实效,选准选好课题。一是正确把握教材。因为教材阐述的是具体生动的地理事物或涉及到地理变化过程,而教材只有文字媒体或静态的***片。如《地球的运动》,涉及到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等诸多难点,仅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就很难理解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二是选好用好投影仪。因为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高中地理上册课本的第五章第五节《自然带》,如果不向学生展示各自然带的***片或影片,学生很难理解各自然带的特点,当然也就很难理解生物分布的地带性特点;三是加强无声语言的渗透。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很多内容难以用语言描述。
其次,吃透课件,讲演同步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因此,在课件制作中必须围绕“辅”。在课件制作中切忌求大求全,一节课不能老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千万不要总是在鼠标或键盘间来回移动,必须走进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板***、板画、谈话法、讨论法等)与电子课件演示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吃透教材,强化课件的交互性
交互性就是指电子课件的设计与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它是地理课件的生命所在。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多有较强的交互制作功能,我们在课件制作中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功能,让开发的课件可控性强。要开发交互性强的课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尤其要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这往往是编写课件脚本的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同时找出各知识块之间的联系,规划好各知识块之间如何跳转。合适的交互响应不仅使课件更利于操作,真真实现“人机对话”,而且可以使课件的演示过程更加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第四,加强多种媒体的融合
电子课件可以将文字、***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前,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需要去收集合适的媒体素材。如果课件媒体使用单一,往往会使课件本身成为一种形式,如有的课件主要使用文字素材,缺乏其他媒体资料,使课件成为了代替板书的一种形式;如果一个课件仅仅是几张静态的***片或地***,这与传统的投影幻灯和挂***几乎是一回事,这不是高效的多媒体课件。作为地理课教师,我们必须制作好每一个课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视频等表现动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等去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用动画模拟火山地震的爆发过程、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全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过程等等。
高中地理课件篇3
内 容 提 要: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高中地理CAI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形象展示教学模式,人机会话教学模式,复习与练习教学模式。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1.CAI地理课件的制作2.硬件设施的实现: 校园网络, Internet网络。CAI地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选择适于CAI地理教学的内容,要力***更好地体现CAI地理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在地理CAI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与地理教学紧密配合,制作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智能型地理教学课件。
关键词:中学地理,CAI教学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都较强的学科,而CAI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同时,高中地理更是集人地关系知识与一身的学科。传统地理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等,而CAI教学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内容上大大突破了地理知识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对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此,笔者着重就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模式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CAI教学的基本模式
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是辅助式CAI课件,即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如模拟演示、辅导、练习、复习、测试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针对教学某一部分内容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的教学媒体之一。而主体式CAI教学则主要是新今出现的网络教学,它可以代替地理教师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学生主要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地理知识,通过人机交互来巩固知识,增长能力;同时,地理教师也是通过计算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主体式CAI课件在设计上要求比辅助式CAI课件更加周密、细致、全面,教学中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高中地理CAI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1.形象展示教学模式
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地理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通过提问,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进而巩固知识。如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传统地理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宇宙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演示,学生对天体、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其成员、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球意义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繁琐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文记忆中来。
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只是做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并无交互过程,但计算机演示的动态地理过程,尤其是那些用其它教学媒体很难或无法表示的地理现象,能丰富学生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地理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所以,地理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或在网上***相应内容的地理课件,在教学中进行演示,能起到了很好的、针对性的效果。
2.人机会话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者。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关系,要求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学生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既是教材,也是教师,在CAI地理教学课件中体现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地理教师还要对学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反馈的信息加以针对性的处理。因地理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除掌握课本地理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其它地理知识。因此,这种CAI地理课件容量大、交互性强,且课件的设计要求更周密、更能全面地体现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这种CAI地理课件比较适用于网络教学。如果计算机之间实现联网,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地理教师也能通过计算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获得反馈信息 。这种CAI地理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反应――强化:先展示地理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刺激),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反应),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展示正确内容(强化)。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再重新演示原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检测学生。 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如《地球运动》一节课,可设有学习目标、要点疏理、阅读材料、过关检测、导航台、留言板等几大板块。学生通过目标、要点的学习,阅读材料的帮助,进行知识的检测,对于不理解的知识可通过留言板与教师进行“对话”,获得帮助,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符合认知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现代教学理论。这些CAI地理教学课件,比较注重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形化,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发挥了CAI的教学优势。
3.复习与练习教学模式
授完某段地理教学内容后,采取CAI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复习与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这类CAI地理课件,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形、文字、声音的刺激,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入练习状态,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除以上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外,CAI地理课件还可以用于地理教学的其它环节,如在地理课外小组活动中,通过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意识;利用计算机,研究工厂选址和乡镇规划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处理信息的功能,地理教师可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地理题库、资料库,备课、编制练习题等。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1.CAI地理课件的制作
普通CAI地理课件一般采用的是Authorware、方正奥思、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而网络CAI地理课件一般多采用HTML语言(超文本语言)等来编辑制作的,其中Frontpage和Dreamweaver软件是最经常使用的。目前,国内的Internet 传输速度还难以承受文件最较大的AVI、MPEG等格式,教师制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文件最较小的GIF、VOX、SWF等文件格式。一般CAI地理课件编制的流程可分为:选择课题、确定目标、创作稿本、收集制作素材、编制程序、调度运行等环节。平时,特别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如地***、星***等。另外,CAI地理课件是在怎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和使用的,显得尤为重要。
2.硬件设施的实现
(1)校园网络。校园计算机网络即校园网,是CAI教学最直接的应用工具,它是一种学校内部专用网络,其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我们校园网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速主干ATM网的建设。②中心网站的建设(包括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多种服务器。)③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等子网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利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也是接入Internet的基本元素。④主干网与Internet相连。⑤各子网或单机与主干网相连。
(2)Internet网络。我校已与教委宽带网连接。现在学校所有微机都能上网。
3.CAI地理课件的使用
制作完成的CAI地理课件用于教学中,形象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答疑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也是CAI地理课件的优势所在。CAI地理课件中学生自学、答疑有实时和异步两种模式。异步模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地理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或读教材或看地***或查资料,也可通过网上邻居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实时模式主要利用类似Internet聊天室实时双向交流,让学生质疑、知识检测实现实时反馈,及时答疑。
综上所述,CAI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要更好地发挥CAI地理教学模式优势,使其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CAI地理教学的关键,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明确CAI地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 由于一个CAI地理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智力劳动,因此要选择适于CAI地理教学的内容,要力***更好地体现CAI地理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充分发挥CAI的地理教学优势,切忌书本搬家。
③ 在地理CAI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与地理教学紧密配合,制作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智能型地理教学课件。如可显示大规模、长时间、瞬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二维、三维动画模拟课件;或可开发地理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课堂信息容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真实,提高教学效率;或可设计交互性较强的地理会话课件,以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个别化教学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日益完善,中学CAI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王绍业 曾惠苹:面向课堂教学的地理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地理报》2004年9期
李 明:对中学地理CAI软件之设计和应用的思考
高中地理课件篇4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应用型人才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36-02
根据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具备三大专业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及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1]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就是培养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块。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大部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必备知识,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考试课程。以上充分说明了硬件课程体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调整是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缺乏系统性
硬件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虽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但从属于统一的体系结构,存在一定的层次衔接关系。而很多高校在设计硬件课程体系时,受传统的“重软偏硬”思想的影响,盲目加大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学时,将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课程孤立地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忽略了硬件类各门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不考虑内容的衔接与整体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孤立地注重一门课程的完整性,不重视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的交叉关系,不注重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打下铺垫。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有些高校不得不增大该门课程的教学学时,但竟没有开设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数字逻辑”。而另一门前导课程“汇编语言”甚至安排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后教学。课程体系结构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脱节,知识点孤立,一些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学生的畏惧心理
硬件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在掌握抽象概念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应用验证。[2]而软件课程只需要一台PC机,学生就能在课后对学习内容通过编程验证,采用直观的方式完成作业和复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院校过于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大赛,无形中就让学生以为只要具备程序设计能力就达到了计算机学科人才的要求。因此学生对硬件课程不重视,孤立地记忆各个知识点,仅仅为了参加考试修满学分才学习,一提到硬件课程就头疼,产生畏惧心理。
3.课堂教学效果差
在硬件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制订的不合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内容陈旧,教材的更新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思想未能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而且现在高等院校课堂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上课所用的教学课件仅仅就是教材的重复,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纯粹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教学,通过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把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针对性不强,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孤立的知识点,无法抓住硬件课程的精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学生无法对计算机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4.实践教学的误区
由于大多数高等院校由于经费不足,计算机专业实验设备的投资更偏重软件类课程,而硬件课程实验设备前期投资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高,课程体系中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由于实验设备的缺乏,更多的是将这些实验课程安排到电信系来开设,直接导致理论教学同实验教学的脱节。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也仅仅是在实验箱上完成,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连线***,学生只需要动手插上连接线,拨动几个开关,通过指示灯的亮和灭记录下结果就行了。[3]而且安排的实验全部是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探索和实践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是以“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为本,创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时,院校要及时关注当前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和自身特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色,才能让学生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优化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结构
(1)修订教学大纲。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及时修改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在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组织承担硬件教学课程的教师理顺该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和内在联系,有效地整合硬件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将多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重新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学时,避免课程教学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还可以增设“硬件工程师培训”“嵌入式工程师培训”等硬件类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分析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以及授课老师的集体交流,拟定出一套能充分体现硬件课程系统化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可以将技术落后以及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删除,并及时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前沿和最新成就补充进来。
(2)编写适用教材。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硬件教材,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深入显出的方式分析抽象的原理,并增加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深入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过程更连贯,教学效果更好;并完成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该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做成是复制教材内容的PPT文档,要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要采用多种形式来演示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如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来动态演示辅助教学,还可以采用FLASH动画效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除对硬件课程的畏惧心理,充分调动起学习硬件课程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更高。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硬件课程,还可以编写该课程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帮助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
(3)建立教学网站。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硬件课程网站,分模块将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以开放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能及时补充学习内容,获取更多的新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动向,并通过***交流来实现师生间对一些核心知识点的探讨。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网站提交作业和设计报告,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在该网站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4)建设课程试题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以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严格遵循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科学建立起各门硬件课程标准化的试题库。并且要动态地更新试题库,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整个考试过程,真正实现“考教分离”。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按要求将重难点讲清楚和透彻,避免考试前透题,以及改卷时送“人情分”。
(5)注重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不能仅仅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要切实把实践教学贯穿整个硬件课程体系当中,严格遵循实验教学大纲,编写规范的实验指导书,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引起学生对硬件实验的重视。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一般硬件实验设备的投资比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也比较高,可以建立起硬件虚拟实验室,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创新潜能的机会。像“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将一部分验证类实验在实验箱上通过连线完成,设计类和综合类实验可以在计算机上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采用EDA技术,应用Multisim、Proteus仿真软件、VHDL硬件描述语言,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创新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硬件设计大赛、电子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硬件课程体系特色教学团队建设,调整师资结构,通过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建立学科带头人、师范教师与骨干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及时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进行修改。注重教师的培训,对新进教师采用导师培养制度,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外学习培训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能获取该学科的最新技术。鼓励教师以团队形式申报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
三、结语
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考核方式、教学模式与手段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近两年在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推行新的硬件课程体系以来,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采取了合理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教学大纲、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实验室等多项措施。从教师和学生提交的问卷调查表以及硬件课程考试成绩统计等数据来看,获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对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在“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各类竞赛和创新实验项目成绩比较显著,就业率也得到了提高。从毕业生就业的回返调查来看,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实践证明对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付龙,齐学梅, 罗永龙,等.创新能力驱动的层次化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3,(2):40-42.
[2]吴卫江,赵建辉,刘博.也谈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1):28-31.
高中地理课件篇5
关键词:教学课件 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教学
中***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28-02
近十几年来,信息资源不断涌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顺其自然地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定义与背景
课件是在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编制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软件。按照使用对象,课件可以分为助教型和助学型;按照教学环境,可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演示型和交互型[1]。基于每个班级五六十人的课堂,目前在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是助教型演示课件,在***的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展示给学生。
英语教学中的演示型教学是指采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利用PowerPoint(PPT)编写演示文稿,把教学主要内容、材料、数据、范例等显示在屏幕上,以辅助教师的讲解,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2]。
由于长期使用,加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等各种提升教师基本功的继续教育方式,教师们都能利用PowerPoint(PPT)编写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中。
在过了技术关之后,就是合理使用、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了。
2 现状与困惑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可否认,它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各环节教学的导入过程中。比如高中英语课本选修六第三单元的话题是健康的生活,主课文是一封爷爷写给孙子的信,劝他要戒烟,以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中学生沉迷上网冲浪(Internet addiction)展开话题,设计有个朋友沉迷网络的情境,用简短的***片、动画和视频等材料让学生体会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再让他们给这位朋友写信,劝他戒除网瘾。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减少了语言解释的麻烦,增加了视觉的刺激,避免的枯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但是,过多地使用课件,教师只是在讲台前按鼠标,或者按更加先进的荧光笔,读课件中的内容,忽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生成,一定程度上让高中英语教学程序化,并让高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英语学习状态。
滥用多媒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导入部分使用过多的***片、视频等材料加以渲染。高中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是Warming up(热身),有的是检测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已有知识,有的是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新知识,有的则是使用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内容。热身部分为的是让学生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但是有的多媒体课件使用了非常丰富的热身材料,大多都是比较吸引注意力的***片和视频。学生的情绪是调动起来了,课堂是活跃了,但是学生都太激动了,而且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有的课堂中,看***片和视频的时间多于阅读的时间。第二,在语言点讲解部分也有滥用PPT课件的现象。有的教师没有对***的或者从其它途径获得的PPT课件加以处理与删减,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学生忙着看,忙着记笔记,都忘记课本了,教师讲授就像在读参考书。结果是学生收效甚微。
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让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承受巨大的代价。为了回避不合理的现象,回归理性,不走极端,应重新审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适当的比例和方法,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英语语言学习以本应有的味道。
3 认识与措施
3.1制作课件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
3.1.1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
述[3]。对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可充分利用课件的展示功能,将正确的、地道的英语按一定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再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作出反应,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学会英语语言。但是,对于教学中语言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主要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或用动画、视频等材料加以渲染气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情境性教学,就对英语课堂的有效导入和过渡提供了理论支持。
3.1.2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科书每个单元都以一个话题展开,每个单元又分为热身、读前、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小结、学习建议和趣味阅读等九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呈现方式又各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1.3教学条件
目前普通高中主要是采取班级授课制,一般不具备助学型、交互型和网络型课件的条件。课件主要是助教演示型的,但其功能应比单纯的板书高级。
3.2收集并慎重选择教学素材
教师教学用书里附的光盘为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课件,除此之外,各种教辅材料大多附有教学光盘,网络上还有更多的资源。这种局面是好的,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风格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不能将未经处理的课件直接拿去上课时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和素材,并慎重选择,再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3.3在课件里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生成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交际的。英语教师“一言谈”的课堂无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使学生表现起来更容易,并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4 结语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活跃了高中英语课堂的气氛,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处于一个更加优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呈现、情感导入、情境性教学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各种教学素材的有机结合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加上教师的语言引导,将能取得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并慎重选择教学素材,在适当的教学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课件,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85-86.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12.
高中地理课件篇6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思想***治理论教学;功能;教学质量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概论”课程具有明显的两重性特征,即鲜明的***治性和思想性、严整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要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无论在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等方面都会受到现代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挑战。因此,研发和运用“概论”课程多媒体课件工作对于发挥思***课教学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失为一条积极探索途径。
一、研发“概论”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性
“概论”多媒体课件是大学生思想***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实施“05方案”以来,“概论”课程建设在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教材统一编写与使用、师资力量构成与培养等方面全面展开。为了支持和鼓励高校的思***理论课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精彩多媒体课件”和“精彩教案”被列为“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和“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由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治教育教学部牵头与其他三所高职院校合作研发“高职类‘概论’课程精彩多媒体课件”工作得到省教育厅课题立项,并和高职类“概论”课程的“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共同构成体系化的课程。可以预见,体系化的课程建设工作,为全面提高思想***治理论教学效果一定会显示出积极的作用。
1.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统编教材实现真正的统一
思想***治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一定要坚守对马列主义的理论观点在认识和阐述上的一致性,这是原则性问题。不允许不同的教师宣贯不一样的理论观点,以免误导学生对马列主义理论体系的歪曲理解以及造成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 研发“概论”多媒体课件,首要的是确保在“理论精髓”及内容上不走样,坚持了本课程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在课件制作的思路上,必须依据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章节内容及教学要求并没有因为课件制作而被重新“组合”,更没有因为大专学历教育这个层次较低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方面打“折扣”,更好地实现了统编教材在统一意志方面的作用;其次,多媒体课件技术很好体现教材各章节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方面发挥真理的逻辑力量“征服”大学生,另一方面,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接受本课程的观点及要求。
2.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以往的教学,一方面,教师的“板书”工作量很大而且非常复杂。因为在板书这方面它对教师书写的字体、写黑板字的力度和速度、板书的设计和黑板面积的大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并不是每个教师或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这给教师们带来了许多困惑,费时成本高。一些年长的教师为此得上“肩周炎”等职业病,教学的精力花费较大,甚至有的时候,教学效果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演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有时候有些老师由于吐字音不够准造成学生对信息进行失真性的理解,要么把学生弄糊涂了,要么就误导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是教师说话的速度问题,过去单靠教师一张嘴来阐述理论观点或呈现历史事实。学生听到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把知识弄得支离破碎的,自然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特别是当需要引用历史事实或场景的时候,可把老师为难了,又是画***又是画表地忙活着,结果学生“不买账”等等,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费力不讨好。多媒体课件就只需要在PPT中“视频嵌入”就能完美再现最真实的内容。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完美地展示给学生,并且一定会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现代大学生对教学方式变革提出的现实要求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接受新讯息、新知识的手段和速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现代社会不会出现一副正如歌名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儿歌所描述的那种场景了,他们每时每刻了解的信息不仅范围广泛而且是及时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太多的手段获取了解过去的信息。这样,对于思想***治理论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信息量丰富、反映事件状况要真实、直观而又生动,同时,如果一个老师对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而不能在课堂上有所反映,以及教学手段不能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不能跟上“e时代”,那么他在学生眼里是“不称职”的,学生会打心里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如果觉得你的课件有“水平”,学生就会有些“佩服”,而会喜欢上该门课。同时,课件中运用的多媒体资源越丰富而且又贴近大学生的“真实世界”,如影像资料,上课时学生是不会去讲话和睡觉的,而且对他们的震撼比老师用言语表达的有效多。所以,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思***课课堂教学效果很重要的途径。
二、如何研发精彩多媒体课件
1.确定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完全依据并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整个课件的内容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统编教材为课件制作的蓝本,以章为单位制作课件单元的。一方面,这样很好地体现了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同时避免了出现教师因为教材版本不同而不好使用的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能更完整体现教材每一章内容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就更有利于实现每一教学章节的教学目标。
2.“概论”多媒体课件一定要体现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一方面,本课程的特殊性地位决定了“概论”课程课件中对于基本理论部分的表达,必须要精准到位,不能随意“解构”或“解读”;另一方面,不能把书本内容完全照搬照抄到课件中,即把教材“电子文档化”,因此,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有创新,一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把握“精准”,课件开发老师必须对教材一定要“吃透”;二是,要让课本内容“鲜活”生动起来,牢牢锁定学生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是由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教学对象是高职生,与大学本科生相比,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大学学制、教学时数、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实事求是地说,高职院校的教师面对这些差异,要想获得教学上“成功”,需要克服的困难会大很多。因此,对于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不能够在知识的深度,即“为什么”问题上有“过分”要求,而应该在“是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上多些解读、启示,多媒体课件重在概念分析和意义阐述,使之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问题。 转贴于
3.“概论”课件有利于合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的广度,有助于学生真正把握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因为高职生没有开设“近代史纲要”课程,学生就不可能通过课堂教学,获取必要的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又恰恰是大学生理解理论观点或现实世界发生一切的“前因”。因为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同样不可能在课堂上较为完整、系统地接受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教学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每一位高职生的成长、成才又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该课件制作中,老师们应该适当添加相关历史知识及相关内容,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重要意义等,对于这些丰富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放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内进行,比如利用学院建设的网络平台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做法很对学生“胃口”,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受到学生认可。同时,利用各章节之间以及各章节内部的逻辑关系给学生“渗透”辩证思维思想,如讲到“社会主义本质”部分时,要给学生分析“本质”的意义等。
4.整合教学资源,打造课件中的“精品”
在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打造好一支教学科研团队,团队成员理念上要同心,目标上要统一,行动上要同步。我们研发的“概论”课件的团队分别来自四所高职院校,由于老师们都拥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一方面,大家对教学课件的作用在实践中感受很深,有很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内容把握和形式表达上都充分发挥出了各自的长处。这样一来,使得整个课件从内容到风格实现了完整统一。其次,精彩多媒体课件必须能充分展示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讲究的是如何将丰富的资料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统一起来,构成一个集***像、声音、文字有机结合的整体。所以,从模板设计的技术要求到不同章节不同内容引用什么样的资料,以及用什么方式呈现这些“信息”或资料,都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大量的素材通过文字、***画和影像等形式展示,使教学内容直观、鲜活起来了,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活了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正确对待和运用多媒体课件
1.“概论”教学课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思想***治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以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思***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条件下,正确评价“概论”课件的作用十分必要,只有真正体会其作用后才会自觉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体现课件的价值。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越来越显得必不可少了。
2.作为教学手段的“概论”课件,对大学生思想***治理论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含诸如主体、环境、手段、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再好的教学课件终究无法替代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或方式,属于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应该摈弃那种认为只要有精品的课件就有高质量的教学质量的错误观点。
3.教师对现代科技手段了解或掌握越多越深,课件的作用就越大
一方面,教学课件制作中的科技手段运用得越高级、越熟练,制作而成的课件就越精致,越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播放多媒体课件需要硬件支持,那么教师在硬件环境的选择方面要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否则,就无法实现教学设计的目标。
4.充分发挥课件的“交互性”功能
课件要体现课件研发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的理念。对于每一特定内容,必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的放矢地设计,并且要能把控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释放“兴奋”情绪,那么,这个时候就该提出问题来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同时通过课件提供预先设置的各种可能答案让学生去“甄别”,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学生一定会印象深刻,收获很大。
5.教学课件的“开放性”决定了研究和开发教学课件的工作是没有终点的
高中地理课件篇7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向学生展示信息、介绍知识,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变得更简单、容易了。因此,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会编入更多一些知识点或内容,作为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是,这些丰富的信息能不能被学生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是存有疑问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量的教学信息密度,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知识水平有限,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如果过多过滥,会造成无效信息的增加,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率[3]。使用缺乏交互性、展示效果不好的课件发挥演示和虚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是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功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是较多地采用的版书式的多媒体课件。版书式的课件程过于单一、效果不够直观,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2多媒体课件制作应该以简洁为原则
2.1减少场景,做精品课件
由于版书式课件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教学应该避免制作版书式课件。应该把课件制作的精力放在物理原理仿真方面,使一些实物教具演示不够直观、生动或不容易观察的物理现象更好地展示出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物理原理。例如:制作《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动画课件,能把抽象的原理直观显示出来。另外,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也应该加强课件的交互性。例如:制作《透镜成像》现象的课件,以鼠标拖动物的位置时,像也应该能根据成像原理改变位置和大小。有时候一个优秀的交互动画课件、一小段视频素材,就能达到使学生对物理原理恍然大悟的效果,是臃长的版书式课件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精减课件的场景,有针对性地做单个或少数能说明物理原理的场景。
2.2简化课件界面,优化课件信息量,突出主体
随着物理课程信息量的增大,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上课的节奏也加快。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尽量不干扰课堂教学,作为课件制作的重要原则。因此,课件的界面要简洁化,能不用的美化动画、光影效果、色彩变化的,尽量不用。课件内容也不宜过多,以更好地突出主体。另外,由于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多以辅助教师的讲授为主,一些不需要的声音也不要放入课件内。
3多媒体课件使用应该以实用为原则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教学的全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并非是越多越好,不论使用何种媒体,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结合教学任务周密安排,要防止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5]。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重发挥实用的原则。对于不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的课程,使用传统方法教学效果更佳;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使用动画演示、交互课件等方式形象、直观地进行展示。教师在使用课件时,不需要拘泥于形式,应该采用多种格式、多种媒体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手头掌握的课件资源,选择合适的进行播放或运行。而不需要为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和整合性,把各类媒体资源整合进入一个文件中,造成课件文件较大,运行较慢,甚至出现计算机死机的情况。另外,多媒体课件虽然能对物理现象进行仿真,对物理原理进行较直观的展示,但仍不能完全替代一些传统教具的演示作用,此时,如果能采取课件展示和教具演示相结合的办法,应该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
高中地理课件篇8
关键词 PPT课件;课堂;教学策略
中***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141-03
Strategies Research of PPT Effectively into Classroom//Gao Yuefei
Abstrac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PT into the classroom were researched.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PPT capabilities (design, making,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were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changing concepts and teacher training of PPT were put forward. So have made the better teaching result.
Key words PPT; classroom; strategi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Bais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Baise, Guangxi, China 533000
由于大量的多媒体教学硬件系统在课堂教学中投入使用,使得PPT课件逐渐走进课堂,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客”。的确,PPT课件***文并茂、声像结合、信息量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PPT课件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方面值得反思,有人甚至认为PPT课件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从PPT素养(设计、制作、使用、评价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其不能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原因,并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以提高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PPT课件未能有效融入课堂存在的问题
1.1 课件设计与制作方面的问题
1)课件设计缺乏交互性,以文本陈述居多。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很多高校教师的课堂上,因其教学容量大,教师便把大部分教学内容呈现在课件上,且用文本陈述的形式。学生要么急着读屏幕,要么用手机拍屏幕,要么干脆放弃,这一学习行为致使有的学生无暇思考,有的蜻蜓点水不深入思考,有的甚至感到反感,当然,也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这样无交互性的课件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交互。
2)课件设计缺乏逻辑结构,容易迷航。由于将大量的教学信息搬进PPT课件,导致课件逻辑结构不清晰,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没能冷静分析课件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对于整套课件的结构没有宏观把握,再加上课件中设置很多超级链接,自然就会使学生毫无头绪,挫伤积极性。当然有些教师的课件结构就是书本的章节,这样的结构对于制作完整的一门课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一堂课并不一定采用这样单一线性的逻辑结构,应认真地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有利于学与教的灵活的逻辑结构体系。
3)课件制作延续“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PPT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现在很多教师将其作为课堂的“主角”,将教学内容统统打在课件上,甚至扫描到课件上,这样的课件就像传统教学的板书加课本。且播放PPT课件存在投影仪使用多年而成像模糊的问题,此时往往将教室的窗帘拉上,将前排的照明灯关掉,这样做就更凸显了教室中的这位“主角”,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却“暗淡”了下来,与其这样不如用板书,板书基本不存在使用多年而变模糊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将鼠标当做粉笔在屏幕上写字,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鼠标字”应该不如教师的粉笔字,一手好的粉笔字也给学生美的享受。这样的课件使多媒体教学表现出的整体效果偏重于教学手段操作的简易化,对于教学内容的改变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并不十分理想[1]。
4)多媒体元素呈现策略不考究。合理利用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具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方便学生理解内容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课件中充斥了很多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没有认真地研究素材的适用性和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样做很可能淹没教学主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形式大于教学内容。
另外,多媒体元素形象直观的特性固然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把握相关内容,但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展示多媒体信息,有些课程是需要学生耐心品味和想象的。如果这个时候教师给出***像、音乐等信息,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禁锢在教师设置的思维环境里。
5)界面设计和颜色搭配不够和谐。界面设计和颜色搭配不够和谐统一是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①界面结构缺乏平衡感。界面上充斥很多元素,且杂乱无章,对画面缺乏整体平衡的把握,界面上每个重复元素(如背景、按钮等)缺乏统一的外观样式。②界面信息冗余,与教学无关的信息过多。③色彩上主色调混乱,甚至没有主色调,色系复杂。这些问题往往会造成学习者视觉疲劳,影响PPT整体的和谐感与教学效果。
1.2 课件使用理念方面的问题
1)盲目使用影响教师临场思维与活动。也许用过PPT课件上课的教师会体会到教学变得“轻松”了一些,这个“轻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临场思维少了。首先,PPT课件预先设定好教学流程,这样教师就要按照流程进行,否则,教学会因为教师和PPT之间衔接不好而不流畅。这样做本身就限定了教师的思维,或者说教师临场发挥少了。其次,传统的板书书写,教师可以任意更改文字,教师擦除、更改板书是教师带领学生思维的过程,而制作好的PPT课件不便在课堂上改写,因此也减少了教师的课堂思维。再次,由于PPT课件大屏幕投影在教室的前方,如果教室的光线较暗,就会淡化教师的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而这些对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2)过度使用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量。使用PPT课件教师可以轻易地将大量的信息插入其中,且有些教师要赶课时还会快速地播放课件。这样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变短,目不暇接,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量,没有时间消化内容,更没有时间记下自己思考过的高质量的笔记,这样的学习很难保证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尤其很多高校教师由于教学信息量大就习惯将大量的信息填充进PPT课件,机械地点击,不停地播放,长此以往,教育质量无法保障。
1.3 评价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PPT课件虽然天天用,但课件的制作、使用和管理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尚无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一般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行事,没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可依。对于课件的管理,目前大部分学校还处于自主管理阶段,教师个人制作课件、使用课件和管理课件,而学校没有统一的监管。PPT课件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资源的制作、使用重要,评价和管理更加重要,后续的环节不完善必然不能保证前期的教学质量。
2 问题的归因分析与策略研究
2.1 顺应多媒体教学规律,转变观念
使用PPT课件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教师也不愿多去关注,认为PPT课件简单没有技术含量,更不愿下工夫去学习和研究。根本性的原因是:1)没有认识到PPT课件强大的辅助教学的功效;2)对多媒体教学规律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用PPT课件上课就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改善教学质量;3)硬件、软件变更了,可是教师的观念仍然滞留在“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上,不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课件教学,应顺应多媒体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而不是一味地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在教师的头脑里没有清楚地认识到PPT教学已与传统的教学发生变化,那么开发出的课件就会不经意地类似于传统的黑板,自然也不会去探索PPT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PPT课件不仅是辅助教师教的工具,也是辅助学生学的工具。所谓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2]。教师需顺应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如可以运用PPT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习环境,关键时刻解决疑难,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知识吸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2.2 提升PPT设计、制作与使用素养
PPT课件的设计素养不仅包括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交互功能、多媒体以及界面的设计与安排,还包括教学策略的设计,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一点影响以上各点的设计。诸如设计以教为主的PPT呈现策略和以学为主的PPT呈现策略所制作出来的PPT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课件内容更多的是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扩展内容而不是书本的搬家;在课件的结构上根据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风格,设计非线性的教学内容,从任意一个节点(知识点)开始选择合理的分支、路径、顺序进行学习,并可在各个相关的知识点之间任意跳转,真正实现非线性的“按需学习”。在多媒体元素的呈现上依据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去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一幅简单的***片就可触动学生的思维,一个简单的动画就可解决学生的认知疑难。在界面的设计上,需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美学修养,当然这是一个漫长且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多看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多留意这方面的知识,初期可模仿制作,后期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然,设计多媒体产品理解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Richard E.Mayer所说:“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比没有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有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Engelkamp的多模块理论、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Nathan的动画理论[3]。
设计的层次决定着制作和使用的水平。制作是实现自己设计的过程。当然,制作一方面是PPT软件自身的使用,另一方面也是PPT软件的使用,如专业矢量绘***软件Edraw、动态报表制作软件等,这些软件方便易学,用它们制作的*.jpg或*.swf文件都可以插入PPT中,增强PPT的教学性和艺术性。
PPT使用方面的素养包括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PPT辅助软件操作技能和理性使用观。PPT辅助软件运用得恰当可以有效提高PPT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例如手写笔和放大镜软件ZoomIt和E-Pointer电子教鞭等,这些软件擅长圈注各种***形和屏幕缩放功能,配合教师随堂讲解很方便,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PPT课件理性使用观是指很多教师没有分析好本节课是不是要使用,在什么时间使用,使用多少的问题,就盲目使用PPT课件,导致课件不但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所以,教师需做好充分的PPT课件设计以避免后期的工作徒劳无功。
2.3 积极探索PPT课件评价与管理机制
目前,对制作的PPT课件与利用课件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无有效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仅凭惯例,无标准可依。PPT课件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缺失。原因是:1)PPT课件在很多课件大赛中地位较低,导致学校层面对PPT课件不重视;2)PPT课件可以说是很多教师必备的教学资源,但是学校没有针对PPT课件评价和管理的意识;3)学校缺少负责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学校管理层面应正确认识PPT课件对于教学的作用,积极探索PPT课件评价与管理机制:在评价方面需更深入更细致,在过去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下研究二级、三级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在管理方面可建立学校的PPT课件资源库,分门别类地存储课件,不断更新完善课件,以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奠定人力资源保障。长此以往,才能够更有效地推进PPT课件的制作水平和教学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4 转变教师培训策略与内容,增强实效性
当前,***、各省市都开展了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可以说,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可是教学效果仍不容乐观,培训工作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改善和提高。一方面,培训策略需要调整。一般情况下都是请被培训教师到实施培训的单位接受培训,这种形势造成被培训教师在陌生的环境下被动接受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比较有新意,但是不一定对被培训教师有实效性。可以采取“走下去”培训策略,实施培训的单位或教师到被培训单位去临场教学,培训之前提前去几天进行需求调研,之后再针对情况实施培训。这样对被培训单位既有针对性也有实效性。另一方面,培训内容需要调整。当前进行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很多就等于多媒体技术培训,只是单纯地讲技术,技术固然重要,但将技术与教师的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更重要,针对教师的课堂,培训教师设计、制作、使用、管理和评价PPT课件的能力,并使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的观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结语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PPT课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上如何使学生得到最多的收获,取得最大的发展,是PPT课件设计与应用的主旨,而这一主旨的实现取决于课件的设计、制作、使用、管理和评价,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课件优势的共同发挥。研究PPT课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十分必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更具智慧的运用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平,娄金凤,金.对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8(7-8):71-72.
高中地理课件篇9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 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本科生必修公共思想***治理论课。这门课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要内容,意在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树立爱***爱国的高尚情操。教师应正确把握《纲要》课大纲精神,努力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教学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利用多媒体授课已越来越普遍,学会制作教学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授课已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1.《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1.1《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纲要》是2006年新开设的一门高校本科阶段必修公共思想***治理论课程。从开课4年多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较为重视。教师也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使用多媒体授课之前,教师主要是通过手写板书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不可否认,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手写板书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将自己所讲的重点思路系统地书写出来,方便学生记录、识记。但板书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相较于多媒体呈现内容的丰富性及生动性而言,黑板只能呈现静态的文字,表现手段非常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纲要》课学时有限,教师授课时很多内容无法深入展开。从***规定的《纲要》课教学任务来看,教师需要讲授包括近代史及现代史在内近17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要想将这些内容全部讲完就需要充裕的课时安排。目前许多高校《纲要》课普遍安排在36学时左右,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课时安排不利于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可以说课时是不够的。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在授课内容的处理上就会非常谨慎,对一些历史事件和理论不敢作过多的深入分析,否则就会耽误后面的课程。
第三,师生互动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将主要时间放在讲授与书写板书上,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接受过程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2《纲要》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近几年,在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后,上述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首先,多媒体能将文字、***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内容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弥补了黑板只能呈现文字的不足之处,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丰富感性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其次,针对课时不够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那些没有时间讲解的内容添加进多媒体课件当中,作为授课内容的补充,上课时向学生展示,以缓解学时不足带来的授课压力。最后,由于多媒体课件都是在课前制作,上课时教师不再需要书写板书,节省出了一定的时间,就可适时地与学生展开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弥补以往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纲要》课教师应积极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2.教师在制作《纲要》课教学课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重视课件的制作。一款制作精良的课件会使教师在上课时得心应手,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而学生也会因为课件精彩而丰富的内容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
2.1课件页面的总体风格应以简洁、严肃为主。
《纲要》课程是一门严肃的思想***治理论课程,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多媒体课件的整体风格应该以简洁严肃为主。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应采用过于花哨的***案装饰课件页面,同时还应避免加入一些奇怪的按键声音。过多与课程无关的装饰内容不仅不符合思***理论课严肃的主题,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我在制作课件时,使用的背景是PowerPoint2003软件自带的“天坛月色”。深蓝色的背景主色调给人以沉稳严肃之感,而天坛、黄日等元素又带给人厚重的历史感与沧桑感,这样的背景不仅符合近代历史的主题,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1、***2)
***1 课件主题页页面效果***2 课件章节页页面效果
2.2文字的呈现应该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在制作课件文字内容时,教师首先应对《纲要》大纲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在添加文字时应做到言简意赅,注意只安排重点结论性的文字内容,不宜罗列大段文字,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理清思路。其次,页面字体的大小应该合理,要保证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能看清楚。再次,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应对相应文字进行加粗、下划线和亮色等处理,以提醒学生注意(***3)。最后,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上没有时间深入展开的内容或是教材当中没有交代清楚的内容添加进课件当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理解。如在讲解“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问题时,教材上对与“五四”运动爆发有着密切关联的巴黎和会并未详细说明。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关于巴黎和会的背景资料,在上课时给学生放映并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爆发的原因(***4)。
2.3***片的使用力求准确并紧扣课程内容。
为了丰富课件内容,教师还可以加入***片。互联网上关于近现代史题材的***片素材很多,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片。对于已找到的***片,教师应该有所取舍,要考虑所用***片是否紧扣课程内容,力求准确。同时,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对***片进行相关信息的标示,如***片所反映的事件、拍摄日期及地点等信息。上课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片的含义,必要时还可以就***片的内容向学生提问,总之***片不能“一放而过”。如我在讲解“五四”运动时,播放了一张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的***片(***5)。结合这张***片,我向学生详细讲述了“五四”运动发生当天的相关情况,增加了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感性认识。
***5“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片展示页
2.4视频内容应进行剪辑,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应认真观看已找到的视频资料,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剪辑。视频资料时长应控制在3―5分钟,太短不足以说明问题,而太长又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如在讲授辛亥***的问题时,我打算在课件当中加入相关视频,而找到的原始视频时常在40分钟左右,所以必须对其剪辑,剪辑的结果是只保留了反映武昌起义爆发当天情况的片段内容,时长3分钟(***6)。上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这三分钟的视频资料,然后又对武昌起义爆发的基本历史条件、过程及其结果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说明。课后学生反映:观看视频后再听老师的讲解,不仅是感性认识增加了,对那段历史的理解与记忆也更为深刻了。
***6“武昌起义”视频资料展示页
3.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避免对多媒体形成依赖,克服不良的使用习惯。
3.1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多媒体呈现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无疑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添了新的砝码,但教师应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多媒体而忽视课堂讲授。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讲课时课件放映一页讲一页,断断续续,成了课件解说员,而授课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没有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明确自身讲授才是课堂授课的主体。学生虽然对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内容感兴趣,但更加希望老师对课程内容做精彩的分析与讲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首先考虑如何把课程讲好,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放映相应的多媒体内容,让多媒体成为教师课堂讲授的辅助教学手段。
3.2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要注意把握节奏。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要注意课件的放映速度,把握好节奏。在上课时,教师应做到讲什么放什么,尽量避免讲授内容与课件展示内容脱节的情况发生。另外要注意语速与课件放映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影响学生作记录。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观察学生记录的情况,随时询问学生当前页面内容是否已经记完,然后刷新课件页面,开始下一问题的讲解。
3.3教师应注意利用多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还应借助多媒体积极地与学生展开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放映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也可以是就新的学习内容提出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就某张***片或是视频片段向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沉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好地集中起来。
3.4教师应根据学科发展的情况,不断更新课件内容。
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时,还应随时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注意添加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片及视频等,从而不断完善课件内容,提高课件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科发展的情况,加强自己的学习,上课时要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综上所述,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这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应该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多媒体合理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断探索新的多媒体使用方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提高《纲要》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友,代祥.多媒体环境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10,(6):138-141.
[2]武艳红,李建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创新性教学探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5):32-36.
[3]杨家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安排刍议[J].高教论坛,2010,(2):72-74.
[4]高晓华,白燕秋.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7):70-72.
[5]龙心刚.***治理论教学中网络课程的运用方法和规律探讨[J].教育发展与研究,2010,(3):156-157.
[6]潘彩霞,高晓春.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课环节中几个问题的教学思考[J],2010,(3):182-184.
[7]高登山.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
高中地理课件篇10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
中***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61-04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优质的交互多媒体课件将会对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1]而交互多媒体课件的用户界面作为用户与课件交互的窗口,承担着向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供其阅读、判断和分析,向计算机输入相关的信息进行查询和控制等操作的重任。如果一个构思精巧奇特、媒体素材丰富、内容设计良好的交互多媒体课件的表达方式设计不合理,即用户界面设计不当,将大大地影响课件的教学效果。为了使用户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好地进行,使交互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合理地设计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用户界面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户界面不仅成为衡量交互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课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定性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定量研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以预先设计好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从而得出结论。”[2] 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样本,样本整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形成等步骤。[3]
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可分为特征分析、发展分析和比较分析三种。本论文的内容分析将采取发展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模式,比较分析就是发现当下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大多是从哪些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发展分析就是比较不同时期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Flash课件为例,以学术期刊中对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NKI 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梳理国内外关于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整理,从中获得国内外关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现状、设计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归纳探究提高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策略及启示。
三、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过程
为分析当下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现状、设计特征与发展趋势,首先需要进行研究样本的选取。由于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相近的术语还有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接口,因此将这两个术语作为检索的关键词,以确保将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相关的论文全部找出来。通过查阅CNKI 数据库的期刊、论文集及专著,找到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文章共120 篇,剔除掉与本研究相关性不大的42 篇文章,确定以剩余的78篇文章作为本次内容分析研究的样本。本论文对这78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这些文章按照发表年份进行了研究,有关研究样本发表年份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此外还对样本文章进行了内容分析类目的研究,建立了如表2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表2中分为“基于理论的研究”、“基于技术的研究”两个内容分析类目。为了对“基于技术的研究”这一类目进行深入研究,又建立了如表3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表中的类目分为“对导航的研究”,“对屏幕显示的研究”两类。对“屏幕显示”这一类目又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中,分析单元为“篇”。
用户界面是交互多媒体课件向用户传递信息的窗口,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可分为内容类信息和控制类信息两类。[4]我们可以通过文本、声音、***像、动画和视频来表达内容类信息,即作为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载体。通过菜单、按钮、热区等来表达交互控制类信息,借助这些导航我们可以实现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的控制。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就是由这些要素构成,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就是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进行研究。
2.内容分析结果与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表1、表2和表3,可以得出近年来关于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具体情况的结论如下:
(1)发展速度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发展迅速。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有关的研究论文数目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加,由1997年的两篇、1998年的0篇增加到2007年的12篇。虽然2007年之后研究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2)研究重点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基于技术的研究,相对忽视了基于理论的研究。如表2所示,“基于技术的研究”占76.9%,而“基于理论的研究”仅占23.1%。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基于技术的研究中对颜色和布局研究较多,而对于声音和导航,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详细情况是:
理论层次:对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如何充分发挥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提高Flash课件的质量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许多课件在设计时是基于设计者本身考虑的,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如何从用户需求、用户心理、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是必须深入探究的研究课题。若能在充分考虑用户心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的理论基础来设计和开发Flash课件的用户界面,将会大大提高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质量,更进一步课件整体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这些最终将极大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件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技术层次: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中基于技术的研究对颜色和页面布局研究较多,忽视对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一个Flash课件若颜色和页面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将没有办法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导致学习者感觉乏味和无趣。拥有恰当的颜色设计和搭配合理的页面布局的Flash课件,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愉悦用户的心理,从而使得用户加深对Flash课件的印象。[5]因此,对课件颜色和页面布局的研究较多也是合乎常理的,但忽视Flash课件中的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也是万万不可的。
由于课件中导航的基本作用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课件过程中不至迷失,并且可以方便地回到课件首页及其他相关内容的页面。一个课件的导航是否专业,影响着用户使用课件时的心理,也是确保课件信息能否有效地传递给用户的一个重要因素。[6]因此,加强对Flash课件导航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声音也是Flash课件中传递信息内容的一种载体。课件中如果声音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将会直接提高课件的质量,进而增强用户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提高用户的学习效果。声音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提供更强的学习刺激,强化学习者的记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要重视对Flash课件中声音的研究。
(3)研究特点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中,“基于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一些特点。根据表3中各子类目所占比例的大小,“颜色”(53.8%)和“布局”(51.3%)这两个类目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对“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仅占达16.7%和17.9%。声音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导航则是衡量整个课件内容衔接和跳转是否顺畅,是否符合超媒体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中对声音和导航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的情况值得反思。
四、基于内容分析法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启示
1.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设计发展趋势及应遵循的原则
(1) 用户界面设计理论与技术进一步融合提升
随着对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Flash课件用户界面在理论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理论研究方面,在开发Flash课件时能强调心理学等理论的应用,设计者能够在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因素基础上来制作课件,以期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技术研究方面,导航和声音的研究必将会得到加强。用户界面各因素的研究能够得到相对平衡,从而全面提高课件的质量,激发用户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 用户界面设计要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协调
交互多媒体课件开发者的设计思路对课件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直接影响着用户对课件的使用效果。在制作交互多媒体课件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一种强调内容,注重于追求科学性;一种强调过程,偏向于追求艺术性。科学性要求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有逻辑,符合教学思路;艺术性则喜用天马行空的手笔,从美学上来刺激用户的视听觉等感官,激发用户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中会存在如下问题:强调内容者,虽然从用户的认知规律角度出发,使得知识点之间能够实现小步骤的完好递进,却也同时忽视了用户的心理特征;强调过程者,从用户的爱好和兴趣角度出发,有利于引起他们的注意,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却也相对忽视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衔接。目前国内交互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大多数不是太高,主要是交互多媒体课件开发者在设计时过于追求科学性,不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因素,不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导致设计出的课件不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3)用户界面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地位和作用
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只有交互多媒体课件充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课件的制作才有意义。一切课件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因此用户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7]而在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用户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考虑,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4)用户界面设计要注意标准选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虽然有基本标准,但由于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多样性,目前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在遵守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根据课件内容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灵活设计,因此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2.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设计及实现的具体技术细节
(1)导航
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导航部分绝大多数是文本、***像、动画、声音与视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到30秒之间。用户能够灵活地导航到上一个和下一个活动,灵活地暂停、继续和退出。鼠标能够指向所有***标。在测试页面有一个与用户交互的对话,以确定用户是否要进行测试。
(2)屏幕显示
文本:每个页面中的文本大小与字体应限制在3种之内。课件的色彩要进行合理搭配。课件中不宜过多地使用鲜艳的颜色,因为这样既容易造成学习者的视觉疲劳,也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因此课件中的字体要合理搭配颜色,尽可能地给用户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界面。[8]
***像:课件中的***像必须是清晰的,大小要适当。课件中的***片一般使用JPEG和GIF格式。***片尺寸一般不超过800*600像素,大小不超过200K。尽量避免在课件中使用带有明显偏见或色彩的***。***片的选择应该与学习者的年龄相符,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符合,与学习者的视觉、心理、生理等特征相符。
动画:动画的使用必须能够支持或促进学习。在制作交互多媒体课件时,动画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段,能够使课件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充分调动用户的学习热情。动画是大多数优秀课件的构成要素,但动画的使用也有一个“度”:动画过少,文字过多,会使课件变得枯燥,不能够激发用户的学习欲望;而如果使用动画过多,就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使其不能集中于内容的学习。所以课件中动画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既能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声音:声音的使用必须恰当,而且必须是清晰的;声音的设计应符合配音标准和用户的年龄等要求;课件中应设置声音控制***标,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声音可以引起用户各种各样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声音能够刺激用户的想象力,并将他们引导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情境中,有助于用户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9]相反地,则会产生沉闷和压抑的情绪。因此,在课件中声音的选择一定要合理。
视频:视频的帧压缩不得低于240*180像素。[10]在制作课件时应尽量避免将视频设计成全屏,我们可以采用给视频加黑色边框的方法来避免视频的全屏;课件中应设置视频控制***标,如“中断、前进、后退、暂停、播放”等控制;视频的格式很多,MPG格式数据量最小,但画面播放效果较差,MOV格式次之,AVI格式播放效果较好,但数据量大。所以在交互多媒体课件中使用视频时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恰当的格式。
参考文献:
[1]谢幼如. Acti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project-based website. proceedings of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Computer in Education(GCCCE).Hawaii,USA,2005.
[2]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3):89-92.
[4]Norfadilah KAMARUDDIN.Improving the user interface of courseware in Malaysia[J].Asi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9,7(2):24-29.
[5]杨春蓉,田丽.色彩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6): 79-80.
[6]吕中元.浅谈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14):205-206.
[7]郑维林.运用人―机―人互动的设计理念制作多媒体课件之探索――以高一思想***治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1:40-45.
[8]魏凯旋.浅析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界面美[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