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件篇1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中学里,特别是像我们这些贫困山村的学校,严重缺乏教具及其他相关的辅助教学设备的地理课,要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限,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呢?
我认为,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条件进行地理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创造性、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发展思维、锻炼各种能力。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可以通过地理实习和地理小制作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第一章第一节里,书本要求:利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要求在乒乓球上画出地球的两极,赤道、经纬线等。但是,在山村中学,许多孩子都没有乒乓球,而南瓜却随手可来。我们可以利用南瓜代替乒乓球,并在南瓜中心穿上木棍或筷子,标出五带的分界线,再演示地球的运动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和熟记老师所讲授过的知识。
又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有关等高线的知识,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解这种很抽象的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等高线去判别地面的高低起伏。而我在教学中安排了配合制作“等高线绘法示意***”的模型,取得良好效果。
最主要的是尽量考虑到就地取材,不受条件限制,使得人人可以参与,我选择的材料是洋芋、小刀、铁丝或竹签。制作过程如下:把洋芋切成片,厚度大体一至,取8-10片重叠在一起,用铁丝或竹签串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用小刀切削,塑成山体的形状,并完成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形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这一特殊模型,把其层层拆开,描绘到纸上,可得等高线***。这样,学生就容易弄懂相关的知识,就可知道利用等高线来判别地面高低起伏了。
在这一制作活动中,由于要求比较高,不仅制作过程较难,而且对该模型的应用也较难,对于应用,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身边大山的各种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全面的、精细的观察能力。把所绘的等高线***和实物模型相对比,区别出山脊、山谷、山顶、陡崖等形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对比、观察,认识在地***上等高线是如何表现地形的。
另外 ,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我在课堂讲授后,便把学生带到河沟边,利用河沙,堆砌成黄河的样子,再从上面往下放水,就可直观地告诉学生黄河是如何形成“地上河”的,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水面高于地面,就形成了“地上河”。
初中地理课件篇2
一、课堂教学容量要合理
由于课件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例如,期末复习,我把每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幻灯片,然后通过课件展示,既节省了板书、板***的时间,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一节课复习的内容相当于传统教学几倍的容量。但是,整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有可能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漂浮感。此外,地理课件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信息转换快,如果画面安排杂乱,容易使学生造成视觉疲劳、精神不集中,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反而不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课件中,不能贪多,要精心制作成容量合理、重点突出的高质量的课件,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片相对照。
二、要保证留给学生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
由于实施课件教学,许多老师取消了黑板板书,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另一方面要忙于做笔记,往往顾此失彼,学生又会陷入被动的学习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和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想像和做笔记的时间。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会降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再上课件,效果不错。可以较好地解决课件上课容量过大,留给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不够的缺点。
三、教师不要成为“课件的奴隶”
课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直观性强,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通过课件《地球公转》的演示,可观察到地球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轨道的形状等,变抽象为直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但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盲目地依赖于课件教学,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成课件;而有些老师在网络上***各种资源,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自己所谓的“课件”。这样,上课时老师就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和解说员,任务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展示画面和资料。老师关注更多的是能不能熟练操作课件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深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无暇顾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引导者,而成了课件的“奴隶”。
四、不要被统一开发的课件,束缚了思维的创造性
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对于重复授课较多的地理老师来说,减轻了教师重复、繁重而机械的劳动,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控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及时解答学生反馈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还可以减轻老师的个体劳动强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但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学识、个性、经验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使用统一开发的课件,有时会限制老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五、不要过分依赖课件教学
初中地理课件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本身是一门具有文化艺术、文化内涵的学科,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主要依靠单一式、灌输式教学。在教学中,不利于学生思维扩散,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领域。通过多媒体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多途径、多方式接收信息,提升学习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主要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1.教师传统观念陈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传统教学观念,手动制作教案,教案的内容、素材更新频率极低,一份教案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几年。旧教案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某些语文教师即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也只是书本照搬。部分学校由于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导致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较为沉重,不能及时更新现代化教学理念。例如,有一些教师在讲述运算题时,也是讲“语文式子”列在多媒体课件上,减少黑板书写时间,并未实现真正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2.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课件设计时,大多按照主观意识设计,以流水线方式对书本知识进行排列。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课件内容,单一的灌输式讲述,使得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体现,教师始终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现代信息多媒体教学,未结合学生意念,未考虑学生真正所需。
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合理,课件设计内容大多无关教学。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设计课件时,一味强调课件美观性,为了装饰课件,过度插入和教学无关的视频、***片,使得课件纷乱,课件表现也比较繁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片、装饰等吸引学生眼球,而不重视课件内容,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得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与书本知识的“主体”内容发生本末倒置。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策略
1.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适应时代性、现代化教育,教师需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而不是传统满堂灌与粉笔教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结合多媒体的优势特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多媒体等硬件设施投入,强化教师现代化教学法培训。在课件制作时,教师必须清楚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为了学生而制作,是为更好传播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2.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现代化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性、新奇性较为显著,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引入学习者感兴趣的新鲜生物,使学习者逐渐感受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新鲜性,进而提升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在初中生中容易接受,也愿意接受,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基本上是运用PPT、WORD等软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许多80后、90后走上了教师岗位,然而,在现代教师体系中,教师呈中老年年龄特点,对于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能力较低,大部分教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片、声音等插入无从入手。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基本操作,能够更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进而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4.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根据我国新课程理念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合作式学习方法。在新理念驱动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与学生共同协作,一起制作语文教学课件,让学生能够自己理解语文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5.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主要以班级成绩为主,学生评价老师为辅,但该类评价方法存在诸多缺陷。许多初中学校的“重点班”、“实验班”集中了学校的尖子生,班级与班级的整体成绩明显不平衡,因此班级成绩评价也十分不合理。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形式化注意较为严重。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中,可纳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指标,多媒体教学效果优劣,可作为教师评价的指标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考核方式,评价初中教学效果。
6.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和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现阶段,我们身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更新,在初中教学中,提倡教学改革,新理念教学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时,为适应时代背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理念教学理念相符合,确保初中教学更具现代特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更为生动、简单,为初中教学创造了时代气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特点。因现代信息技术取材比较新颖,且时代联系紧密,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搜集最近咨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方便取材,与生活实际和学习结合,利用视频、解题技巧等方式,阐述语文重点、难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彰显时代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健全教师评价体系等,通过各种科学、合理措施,使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升,不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张高华.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68-70.
[2]李帆.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3:74.
初中地理课件篇4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件教学;新课程
中***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54-02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情境化的学科特点,使用课件教学更能为学生模拟、创造一种情境体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对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掌握,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然而,部分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课件的制作以及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课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要依赖教师单纯的讲授,这种讲授是建立在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简单的说理教育,缺乏足够的内容支撑。这就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所接触的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占有广泛的感性材料,不能有效地理解、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所要传达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低下。课件教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为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材料,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课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课件教学符合学生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学生感性思维较活跃,加之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相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导致部分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课件教学的引入,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的方式,通过情境化的模拟、真实情景的再现、新闻热点的播报等方式,将教学材料以一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讲到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采用视频播放人才市场里毕业生人头攒动的场景,再展示近三年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数据,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就业压力。并提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本课的知识,如何解决?这样一下子就使得问题有了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课件教学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计思路强调,思想品德课程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传统思想品德课堂基于教学手段的限制,给学生展示的资料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的开拓。采用课件进行教学,能有机整合音频、视频、***片等载体,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促使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综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当前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过多注重形式,割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件制作与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能积极寻找课堂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时***热点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为基本素材,积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课件的加工制作,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件呈现出丰富性、广泛性的特征,同时积极运用一些课件制作的技巧,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效增强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课件地位的把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过分强调课件的形式;有的课件甚至是长达二十页、三十页,造成思想品德课堂俨然成了课件的展示课,变成“满堂电”。长此以往,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
问题提升不够,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欠缺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过分注重对课件的形式的设计,如何设计出精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更好地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把握,那就是对于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问题设置的问题。在课件教学中,广大教师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在于过分注重对材料的选取,过多注重材料的新颖,不考虑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思想品德问题的设置,即问题的设置能否有效、高效,能否实现对学生的考查。在教学中,笔者发展部分教师虽然选用了一些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但在对这些材料的问题化设置中出现问题,所设置的往往是相对简单、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实现思维上的锻炼与提升,不能有效锻炼、发展学生的能力。
过分强调情感的升华,缺乏基础知识的提炼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改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单纯的“灌输”,强调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身的终身发展。但同时,部分教师存在唯“情感态度价值观”论的偏差,评价一节课堂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课堂是否活跃,课件是否形式新颖,能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升,没有正确处理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关系,导致学生对一些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能力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何谈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 初中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实现课件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课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讲,课件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电”的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能把课堂完全变成按照之前的预设进行课件展示的过程,这就夸大了课件的作用,割裂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这种课堂完全看不到教师的作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件教学要充分挖掘材料,努力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重在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教师在课件教学中综合运用视频、音频、***片等各种形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升华也是短暂的。因此,在课件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课件篇5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事半功倍”地理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记忆力。初中地理学科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内容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节中,注重的是学生对中国地***的理解,又如日本、印度等国家,这需要良好的空间联想能力,对于一些良好素质的学生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就有些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播放这些国家的不同形式的地***,小到风俗人情,大到其在世界上的具置,这对于一些较差基础的学生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对多媒体电教模式的应用,较差基础的同学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良好基础的同学会得到学习能力提升。我的教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初中地理学科对于***像的想象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难免不能将学生照顾的周全。利用多媒体设备,我实现了这些抽象地***知识的具象化、形象化,不仅让学生学习起来方便,更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地理的时***知识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每堂课抽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了解目前世界的局势,一些国家的发展动态、风俗习惯等,更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面的开拓,提升了学生的好奇心,保障其注意力的吸引,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认识跨省区域》这一章节中,我会利用计算机网络,将黄土高原这些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展示。否则仅仅凭借黑板与我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进行该知识点的透彻理解的。在这堂课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在课下制作了黄土高原生态变化情况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片及其音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要把握好“灵活性、实用性、重点性”
在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仅仅凭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不够的,毕竟学生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教学模式、黑板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模式的协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具备重要影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初中课堂实践过程中,我看到有些教师并不能利用好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做好高质量课件的制作工作,比如地理章节所需要的***片、音频等。这需要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展开协调,协调的最终结果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课堂知识。在高质量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也经常汲取其他优秀教师的制作模式,加以改造,变成适合我班学生的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其“实用性”,也就是不能哗众取宠,要选择符合地理章节知识的***片、动画,避免对学生的注意力的分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好自身的教育角色与课件应用角色。归根究底课件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的制作和使用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我们不能本末倒置,重形式轻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明确多媒体的应用角色,实际上无论是黑板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是我们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工具,包括我自己都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教学主体。
3结语
初中地理课件篇6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两者相互整合的好坏对地理教学影响巨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多样化多方面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都要运用现代代信息技术,而是根据需要进行整合优化,达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
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对现代信息技术要求不同,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掌握,如,地球的公转运动可充分利用动态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动态中感知新知识地球的公转的特点。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则不需要用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甚至不用课件也完全可以,或只需运用简单的投影手段就好达到教学效果。如,地***一节的比例尺的讲解和运用就是只需举例运算使学生达成熟练掌握比例尺\用的基本技能。
二、不同的年龄阶段决定了选择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
班级不同,学生学习状况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不一,如,初一学生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较你,而初二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要比较娴熟,在地理课上,初一学生的地理课上设计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准,要符合初一学生的要求,教学互动要要求也比较低,要满足初一学生会用的、能用的要求在而只能设计简单的操作技术。
三、不同的课型决定了选择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
一堂课的课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在教学设计中也会有很大偏差,因此,根据自己在地理教学中的需要设定自己的地理教学课型是常规课还是探究课还网上研究学习课,还是练习课、复习课。课型的不同要求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不同,如运用网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不仅仅要多媒体课件的配合,还要学生会熟练运用电脑知识,运用电脑为地理教学服务,而练习课则可以用一般投影方式达成学生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四、不同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条件决定了选择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
各级各类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装备不足,有的装备先进,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特点利用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优的学校,在地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如移动多媒体、手提电脑、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为初中地理教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学识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决定了选择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课件篇7
一、中学生物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由于生物的抽象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为积极课堂氛围的营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学,让教师不再频繁地进行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让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更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传输更多的信息,知识传授的密度也会扩大,能保证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动画和***片等方面,多媒体课件具有显著的优势,与单纯的语言相比,***片更形象,包含的信息量更多,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3.保证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授。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情感疲劳,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扰。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沉闷的课堂充满欢乐,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知识,对学生的理解更为有利。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
1.加快上课节奏,承载的信息量较大
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制作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板书,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说教的时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节课的信息量,课程进度更快。但是事实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大量的信息,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质量。
2.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减少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一直按鼠标,然后演示怎样操作。教师在思维上的连贯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和学生形成必要的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交流以及动手缺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
3.给学生的记录造成困扰
通过多媒体课件授课,一般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任务的限制下,有时会不自觉地加快放映速度,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往往教师放映的时间较多,一旦错过,就很难重复,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课堂变得一塌糊涂,甚至出现学生由于没跟上教师讲授的节奏,导致学生所记的知识点连贯性缺乏,或者出现错误的情况。
三、解决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足的策略
1.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不应该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应该自觉提升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这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在课余时间积极备课,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不要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制作课件的质量下降,还会让学生出现视觉疲劳。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自主学习在当前比较受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教师的指导。教师也不能仅仅对计算机进行操控就主观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不管怎样,学生和教师共同组建的课堂不是一台计算机可以替代的。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通过互动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3.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整洁性
教师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深入思考,尽量做到平和、自然,切忌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过度花哨,让学生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同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应过多,不然教师会成为“放映师”,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初中地理课件篇8
一、初中语文课程重难点分析
微课程在讲解初中语文重难点知识时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微课程的方式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因此,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分析以及删选重难点知识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前提。在对语文课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并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再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并科学选择适合学生巩固和学习的知识点,从而确保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展。
例如,在选择用微课程方式讲解古诗文《桃花源记》时,可以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古诗文教学不应该单纯注重文章的翻译,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古诗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认识,这样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也会更具针对性。另外教师在分析课程时还可以结合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语文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找到文章当中能够拓展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在微课程设计中重点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微课设计与制作
在确定微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微课程设计和课件的制作。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来考虑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在微课程学习当中保持浓厚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设计的微课程要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限制,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一段音乐,在课程开始为学生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内容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制作软件,从而使课件的形式丰富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但是在这一环节教师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在兼顾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的同时,还要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第二,在设计课件内容时要为学生适当增加与文章内容相近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神奇的大自然》的课外优秀文章,让学生加强朗读和学习,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中语文微课件应用评价
在利用微课程开展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和制作好课件之后,接下来就是对课件的有效应用。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微课程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能够将微课程应用到语文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提供帮助;教师还可以将课件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认真学习微课程,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提升初中语文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微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课件开展语文知识教学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情况,提高微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地理课件篇9
关键词:即时通讯工具;初中地理教学;初中生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作为当前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网络用户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各类软件也开始在良好的时展背景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将即时通讯工具与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相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地理课程学习体验,实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高速”运转。本文将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网络即时工具的特点与优势
1.简单易用性特点
即时通讯技术简单、便利,用户不需要填写过多的组织信息,只需要在注册后便能够灵活应用。即时通讯过程中不需要较多的技术保证,学生便可以实现自行操作。
2.实用免费性特点
大量的即时通讯软件不需要额外支出费用,如学生常用的QQ软件、微信、微博、YY软件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多样化的沟通技术方式,实现信息的交互。很多学生喜欢在这些软件平台上浏览信息,发送会话,节约通讯成本。
3.移动办公性特点
即时通讯工具对学生与教师的工作场所要求较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比如,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机,在任何地点向教师发送提问信息,教师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软件,实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网络即时工具与课程的有效融合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课程教学质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网络即时工具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感受到更多的场景,使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直观,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印象,这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2.转变学生学习的时空
以往的初中学生地理学习活动中,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回到家后一旦遇到问题,便难以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网络即时工具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融合,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实现针对性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即时工具实现知识的多时段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需求。
三、即时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知识点教学
网络即时工具的兴起,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与学生能够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各项内容的有效互动,将枯燥的文字、D像变得更加生动、趣味,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学习地理知识,更加深入体会地理的丰富魅力。
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高雄”“台北”等城市的景色。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介绍有名的台湾美食和游客所拍摄的台湾景象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仿佛真正走入台湾,感受台湾的魅力与特色。在调动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断提升地理知识点教学的质量。
2.读***能力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即时通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交互,对学生各项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即时通讯技术,在各类客户端、网站平台上实施灵活教学,为学生地理读***能力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容时,教师可以在PC客户端为学生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象与南方地区的景象,引导学生基于***片与资料进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香蕉吗?为什么北方没有香蕉树呢”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一同进行问题分析。教师也可以在微博中任意选取一个地区的***像,组织学生一同猜测这个区域的地点。通过这种互动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读***分析能力,实现地理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生成。
3.拓展思维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电话、E-mail等通信方式,即时通信不仅节省费用,效率更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讯系统等实现实时互动与沟通,实现各项地理知识的学习,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单一的地理课程学习环境。
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即时传输文件、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类地理问题时,通过远程视频通话等方式向教师进行询问。教师遇到各类有价值的地理学习材料之后,也可以通过即时传输文件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分享。
综上所述,即时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类客户端、网站平台上实施灵活学习,为学生地理读***能力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实现地理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课件篇10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教学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信息软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一、改变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具有学习内容枯燥、难度大、教学内容多以及需要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对“信息与信息社会”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教学也有着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先制作PPT或者是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利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对授课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以及信息的处理等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设计课堂任务,明确学生学习目的
传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授课的过程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更加注重将教学的内容讲解出来,忽视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而课堂任务的设计可以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有助于教师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对“收发电子邮件”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电子邮箱的概念,将电子邮箱申请的方法和步骤、电子邮件的地址和格式以及正确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进行演示,之后设计一个让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电子邮箱并给教师发送邮件的任务,之后给学生时间自由练习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教师随时进行讲解,下课前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教学方式,开展分层分类教学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而传统教学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调整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必要时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对“网上交流”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地让学生掌握多种网络通信工具的信息交流,因为有的学生有网络交流经验,而一些学生没有。因此,对有经验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掌握BBS的使用方法,建立自己的微博,并进行简单的装饰;而对于无经验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先掌握一种网上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再通过课后交流或者是其余时间掌握其他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利用网站上的学习资源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其在组间自由地拓宽学习内容,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组间成员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有效地达到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认识和制作电子板报”时,教师可以开展组间合作学习,首先,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和讲解,并给予学生时间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自由确定主题,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制作电子板报,最后进行班级内的评比与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这一教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软件运用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时,应该把握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