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1
初中化学知识涉及范围广但讲解又不透彻、不祥尽,学生常有理不出头绪、化学知识凌乱的感觉,造成大多数学生由开始的兴致勃勃学习到中途的厌学状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在了乐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是突破初中化学知识难学、难掌握的关键。根据教学经验以及目前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我认为化学实验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化学实验教学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一、做好演示实验,开足实验课
演示实验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变化过程的能力。但对于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处于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老师不到位、实验药品短缺等问题。要上一节实验课,教师需要亲自准备仪器、筹措药品、组织学生,课后的收集整理工作更是麻烦,所以有的教师干脆就不上实验课,或是很少上一节实验课。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看看、教师说说、认为这样学生易管理、课堂好控制。试想:这样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何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呢?今天学生记忆了说教的知识,明天还会乐于去记枯燥的知识吗?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教学中认真完成每个演示实验。规范自己的操作,严谨对待每个环节,给学生起到做实验的表率作用。短缺药品想办法购置或寻找生活的代用品。例如制取氧气用到的过氧化氢溶液,可购置医用双氧水代替;金属锌用废旧电池的锌皮处理后代替;氢氧化铜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制取,干燥处理后使用;酸碱指示剂可用牵牛花、葡萄皮等代替。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明确观察方法,寻找反应原理,及时联系知识内容,避免盲目只看个红花热闹,让实验流于形式。例如绪言中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耀眼的白光,快捷的反应带给学生的惊奇显而易见,此时我不失时机的将反应原理写在黑板上并将化学式也标注了一下: 点燃
镁 +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化学实验现象的奇特,既出乎意料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记起反应原理也会很容易。
二、做好实验课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的实验课重在组织引导,学习小组采取互助和自愿的原则组建,有利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在实验课中我坚持链条原则:(1)不强行规定必须的操作步骤,但学习小组根据实验题目理清实验顺序,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做好学生实验中的分工。(2)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不可撒手不管。在指导时,多问其操作意***,少约束步骤、少批评,真正发挥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的功能,最后要整理实验结果,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伙伴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会有成功的喜悦感,尤其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往往躲避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发现不了他们的学习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小组实验合作练习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
三、创设探究实验练习,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第二学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熟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师有目的设计一些实验探究题(或课后的实验习题)鼓励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和等待,给足时间思考和理顺,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后,教师指出操作中的疑点,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操作,达到实验题目的。例如: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后,可让学生自行探究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第一组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铁、铝表面有气体产生,铜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由于铁、铝在稀盐酸中反应没有明显区别,该实验不易得出结论。当我看了他们的实验后,首先给以了肯定,理论上铝的反应程度要比铁的剧烈些,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但实验中用的铝片可能表面的氧化铝没有去除干净或铝片不纯等原因都会影响该实验的判断。提示学生可以重新做一次实验,该组学生通过思考又补做了一组实验,将铁丝和铝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理论上铝能把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铁。但此实验现象还不太明显,还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吗?于是学生又考虑到能不能将铁丝分别放入到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呢?动手操作了一下,现象非常明显,方法又简便。学生验证自己猜想的同时,既发展了思维,又规范了操作行为,并学会了反思和评价。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模式完成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增设课外实验活动,拓展思维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2
一、精心设计探究实验
精心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初步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鼓励学生多提问,改变“教师问学生答”呆板的模式,变“学答”为“学问”,活跃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2)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形成假设的能力。在设计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猜想,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3)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放手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使操作不仅成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使操作成为培养探究能力的源泉,让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让探究能力在操作中培养。
(4)领悟过程,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学生奇思妙想的及时鼓励,使那些善于动脑的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借助典型实验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阐明一类实验规律,在剖析、总结、归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确定典型实验,从原理入手,引导剖析。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们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2)引用典型选题,把握原理,多方求证。选用贴近生活,有现实意义、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如证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测定苹果、桔子的酸碱度、证明纸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暖水瓶中水垢如何清除等,实验方案要求多样化。本类研究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达到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3)改进和重设计典型实验,挖掘内涵,形成思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新问题,探讨不足,寻找弥补不足的新方法,对实验写出详细的方案,让学生多方面探索知识、概念、原理的形成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3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自主探究;试验方法
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强调:探究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大多数中学很少运用探究性的实验开展化学教学,对于探究性实验的功能、方法研究得很少。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与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氢气和氧气的制取装置做比较,得出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自主设计一套满意的装置,最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装置的特点,并评出优胜小组。正是因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才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说,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是很有必要的。
二、采用正确的探究性实验方法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使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意见,老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时,我常常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安全前提下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功。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化学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摆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我们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换句话说,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更有效,教学质量才更有保证。因此,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初中生年龄还小,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还不能与他人进行很好的合作交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只要我们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我们的探究性化学实验就会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1]严建波.一次成功的探究性实验课.化学教学,2006(5):20-2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
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在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促进探究性实验的合理设计,并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得出实验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中,一般都是教师对知识进行引导,根据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并对实验进行探究性设计,从而保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完成下,形成化学探究实验方案。在共同学习下,要明确实验研究对象,并确保实验的主要性质和结论的科学性,然后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从而获取更多的化学实验知识。在对化学实验进行具体设计期间,先要明确实验的问题和实验的实施目标,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从而保证问题探究具有更大的价值。
接着,推出实验设计假设,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并使学生在探究期间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思考、学会假设,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形成。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利用实验器具实施操作,不仅要对其仔细观察,还需要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其次,探究整体的学习规律,并保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的研究和讨论,学生不仅能掌握实验中存在的规律,还能理解化学实验的主要概念。最后,巩固化学实验结果,促进化学知识的扩展训练。在探究式化学实验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不仅能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利用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扩展。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利用多个操作实验来完成。本文将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作为教学实验案例进行设计,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充分提高。
1.教学思路
根据初中化学学科内容中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分析,利用学校中的相关资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探究式训练。在对其分析期间,可以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与氧气的制取方法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在对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期间,主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探究式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其次,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过程中,还能引导学生思考出新的制取方法和制取思路。
3.教学方法
因槌踔谢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所以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以及探究性实验方式来学习。
4.教学设备
每个小组在实验中可以准备不同的仪器,如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水槽、烧杯等仪器。
5.教学过程
首先,要导入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气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在化学实验中,要制取二氧化碳,可以观察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形成的反应。教师将该课题引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并利用自己准备好的设备仪器进行实验。
然后,回顾实验并相互讨论。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二氧化碳制取中,装置主要依据的是什么;了解双氧水在制取氧气期间,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后,学生设计环节。学生在小组组成过程中,可以设计出新的化学装置,并利用掌握的新知识对其进行验证,以使学生获得新的制取方法。
其次,相互交流。各个小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装置相互展示,并讨论自己对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然后根据其设计优势和劣势选择出合适的实验装置。
最后,反思与总结。各个小组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反思过程中对自身的设计措施进行完善。在总结期间,不仅要分析氧气制取以及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不同,还需要归纳出新的实验方法和新教学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在初中化学实践教学中,要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性,根据当前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对课堂进行设计,然后对实验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利用,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彩.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120-121.
[2]樊爱玲.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1):66-68.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5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现结合就是一项重要的要求,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充分体现了两者的结合.当前,探究教学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本文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教学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保证教师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探究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探究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1.设置的问题要符合现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并且设置的问题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在初中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接受化学知识的能力还不完善,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行为,并能深入了解课堂相关化学知识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能做到对知识的重新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做“CH4的燃烧”实验时,其中CH4是通过碱石灰和无水醋酸钠反应得到的,但是在CH4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燃烧的火焰呈黄色状,和理论知识中的蓝色火焰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碱石灰和无水醋酸钠在反应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在CH4燃烧实验过程中,要保证醋酸钠试剂和碱石灰是无水的状态,并且碱石灰的量要足够多,才能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最终在CH4燃烧时出现与课本知识相符的蓝色火焰.这样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1.在思考问题时,学生的思维障碍解决策略
初中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学生不能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理解,所以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模棱两可.尽管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直接问题答案的灌输,否则导致学生只会对化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能实现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把学生组成相关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或其他小组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例如,镁和铝在与稀硫酸进行反应时,铝反应的速度应该要比镁快.但是在具体的实验中经常会发现铝在稀硫酸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气泡.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顺序产生了一定的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异常的原因.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铝和稀硫酸反应时会生成一定量的盐,盐会影响铝和稀硫酸反应的速度,所以在实验中出现镁的反应速度比铝快.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了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要求.
2.在实验出现疑点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时的解决策略
在化学知识探究活动中,因为客观的因素受到制约或者出现不符合科学逻辑的实验结果,教师不能硬性地进行课本知识的宣读,否则会造成学生不尊重实验结果的现象.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实验步骤中哪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实验的重复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符合课本的相关知识,然后与学生展开实验出现问题原因的讨论,解决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的疑问,从而实现化学实验的目的.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探究实验结果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并且让小组之间进行客观评价,促使学生建立自我思维以及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拓展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标准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科学合理的策略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6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 探究式教学 建议
在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探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良好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化学课堂,学习并掌握好化学知识。新课程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式教学,提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善于猜想与假设,在实验时制订好计划,从多方面搜集证据,认真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教材中存在许多可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主动学习。从初中化学教学的长期实践来看,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最大的难点是让学生的学习从机械模仿转变为主动研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让传统的化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营造主动探究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化学实验的乐趣。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奋斗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解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知识浮于表面,不能有效提高化学素养。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善于观察与发现,主动营造实验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能积极主动开展实验活动,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爱上做化学实验,不断开展主动探究活动。例如,在化学教材中有如下实验,教师可进行课堂演练:白纸现红字、魔棒酒精灯、手帕烧不坏等。这些小实验都贴近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兴趣高涨,想要一窥究竟。教师完成实验后,可适当挑选几个学生上台进行演练。每个学生都想上台尝试,亲自体会其中的奥秘,课堂的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了。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实验是很有意思的,今后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敢于创新。
在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变原来化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状况,改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应当将原先封闭的课堂改为开放自由的情境,不再死板地照搬教材知识。要打破课堂时间的约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探索化学,领悟科学。当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通过相关的实践,学生会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身边,知道化学实验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只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往往就会有很大的惊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巩固认识,提高素养。
三、创设化学情境,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大胆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最首要的环节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无论课前课后,教师都要善于总结,创设和谐友好的课堂情境,营造生动愉悦的课堂气氛,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质疑,认真思考问题,大胆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问题意识,学会质疑和解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的大胆行为,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敢于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学生对教师或书本的实验操作质疑,大胆提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改革。刨根问底是创造的基础,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大胆革新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在新一轮的探究过程中活跃思维,培养其独特的思想品质,为学好化学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推测。在实验要求上,除去必要的物品或步骤,可以抛弃其他条件的束缚,积极评价学生的大胆尝试与思考,减少实验的约束性。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引导,事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分析,大胆推测多种可能性。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开动脑筋,最后大胆发表对自己实验的理解与认识。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验过程,找出试验中的闪光点,对做出正确分析与解释的学生及时夸奖,得出实验成绩。这样,学生必然有强烈的兴趣大胆实验,推测各种可能性,从而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完善化学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实现化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亲身经历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时机,强调重点,创造良好的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化学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7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初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这门全新的学科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要大胆创新,设计一些趣味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用“白纸显字”的方式自我介绍(即先用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一化学及老师姓名,然后白纸上喷稀氢氧化钠溶液)。介绍化学奇妙时,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小魔术,把学生带入一个神秘的千变万化的世界。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使学生完全沉浸其中,这时及时启发引导,可有效地把学生观察到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小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二、注重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知道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化学实验探究中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相互作用,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理解科学、理解化学,从而形成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当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要求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实验都能体现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体现探究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探究、实验方案探究等,同样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例如:质量守恒定律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注重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有效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因为许多化学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悟、操作的机会,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也能为的学生提供体验、探究和发现的机会,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始终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不利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就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观念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不仅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意识的养成。如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现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只重视书面考试,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为此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树立正确的现代评价观。此外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现象与规律的能力,把化学实验教学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型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创设有效的实验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创造行为的开始,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实验探究过程为: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发生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改变了吗?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②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在化学反应发生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③完成实验,观察现象。在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红磷,把橡胶塞上的玻璃管灼烧到红热,将橡胶塞塞紧并引燃红磷。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再加入几根打磨过的铁钉,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④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⑤启发思考,拓展迁移。为什么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而煤燃烧后质量会减少?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先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
三、注重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为其发展提供条件
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固定的程序,但是并不存在唯一的适合于所有学生学习的程序,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均不一样,尤其是对于化学实验,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要让学生都对化学感兴趣,学习好化学,作为教师必须正确的对待学生间的差异性,在尊重学生独特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不能根据学习成绩,单独的看学生间的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间的差异正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扬长补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还增强了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意识。由于化学是初三刚开始接触的学科,不存在基础好差的问题,化学中的实验是考验学生活学活用的方式,在实验教学中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通过动手得出结论,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鼓励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验证实验结果,而是通过实验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不能简单的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这是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不局限于已有知识,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这一课时,由于前面已经给同学们讲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也给同学们讲述了要制取气体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考虑,因此在上课时,首先给同学们提出问题:“能不能用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然后自己设置方案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但考虑问题的思路及方式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无形中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对之前实验的改进,从而使学生设计出很多套其他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这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了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能否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关系到整个化学教学的质量,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的挖掘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成林,李焱.高效化学课堂中探究任务的五个标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31~3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9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策略。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从问题出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化学探究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经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习化学的方法,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并在体验中感受化学,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一、让实验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参与
新教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广泛而丰富的实验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需要适当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此外,还可根据相关知识,补充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做。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引入家庭小实验可以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具有一定作用。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对实验是最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师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比较松散,一节课下来,基本没学到什么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和实施实验、交流与反思等环节。
二、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对于那些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实验不仅充满了各种意外,而且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任何知识学习的入门阶段,都是兴趣在引导初学者积极地进行探索。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学生更艰难的科研之路储备必要的科研热情,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培养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首先,不要忽视那些小实验。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验,对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来说,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师不能做完所有实验。当然,教学规律也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做完所有的实验,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把眼光放在那些对于考试有帮助的实验上,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我认为,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小实验是非常有必要做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小实验,因为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情感因素。
其次,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一般在课堂上,教师掌控着课堂的走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然而,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感受。学生完成任务后,成功让他们对化学学习充满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三、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目前,创新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是理智的科学行为,而不是在主观口号下的感情冲动。所以,任何创新都要建立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的首要前提是学习规律,其次才是创新精神,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步骤要求,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只有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有所创新。
其次,多做探究性实验,少做验证性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先学习书本知识,学完某些章节,教师再带同学们去实验室,把这个章节的实验都做一遍。这些实验验证了教材中结论的正确性,也就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形式,其意义不大,往往重复的是教材的思路,很难有个人发现,更谈不上创新。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最终得到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和动脑思考,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不断地向前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创新的开始。
最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教材为我们做实验提供了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对操作过程也做了介绍,其实,许多化学实验和数学题一样是多解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这也是对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的培养。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命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体现了素质的要求,不但能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而且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突出了新课标的要求特点。近几年中考中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而且分值相对较高,是中考命题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
一、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现状分析
(一)从初中化学实验技能考核中看到的问题
1.设计能力差
在初中化学试验中,有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制氢气这一试验中,长颈漏斗下端并没有伸到液面以下,导致氧气从漏斗逸出;有的同学制取二氧化碳时错用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由于反应过快,从而来不及收集二氧化碳。
2.操作程序不当
在制取某些气体的实验中,没有准备好后续的实验就急于加药品,等到真正要做到性质实验时,药品已经反应的所剩无几了,这样并不能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3.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差
比如:制取气体时,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药品取用方法不当;“善后”工作做的不恰当等。
4.观察和表述实验的能力差
做实验时,观察的不仔细、不到位,所以对某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搞不清楚。表述实验现象时,有的学生会把实验的结论表述成了实验的现象;表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把从前到后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要完整有序的表述出来,往往好多同学都是只描述部分现象。
(二)新课程标准化实验教学现状
1.传统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较多,缺乏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简单的“照单抓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实验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已被运用到多个领域中去了,而实验教学运用的比较少,不能体现现代化学的发展水平。
3.传统的实验分析方法与实际的操作性差距较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命制研究的内容
针对以上实验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在化学实验探究题命制的研究内容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命制化学实验探究题应该遵循“科学性、基础性、悬念性、探究性”的原则。
(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特点。
作为纸笔测试或练习的实验探究题型,要立意新颖独特、内容接近真实性、思维要呈现发散性、问题要具备层次性、答案应该是多元性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拓展思维、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学习兴趣等。
(三)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见的内容题型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三、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命制方法策略
(一)准确定位考试性质,把握命题功能和原则
命题首先要确定考试的性质是水平性考试还是选拔性考试?是诊断性考试还是形成性考试?水平性考试如毕业考试是注重基础的,难度较低;选拔性的考试如中考注重能力,难度适当,试题有很高的区分度。诊断性考试如入学的考试注重知识点的考查;形成性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主要是注重综合知识点的运用。只有明确了考试的性质,才能合理地命题,命题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控制上述的几个指标。
(二)明确考试的功能
命题是责任性很强的一份工作,考试题有三大功能:一是诊断和反馈功能,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二是导向功能,考试是一个指南针,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会朝那里努力,所以命题要避免偏怪的题型。三是评定与选拔,可以评估学生知识能力与技能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
(三)准确把握化学实验探究命题的原则
探究题只有准确把握其命题原则才能实现命题的目标。一是科学性原则,试题必须要保证内容的正确性,没有知识性的错误;二是全面性原则,试题要有较好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知识分布和难点分布要相辅相成;三是明确性原则,试题语言要表达准确易懂、没有歧义,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四是***性原则,试题之间要彼此***,不可相互提示,考查内容不能重复;五是适当性原则,试题的命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难度要适当。
(四)运用双向细目表命制
初步确定试题的基本结构,包括试题的题型、所需时间、考试分值、难度系数、知识覆盖率、考试信度等宏观性的指标。难度的设定是筛选试题的好方法,试题的难度不仅对题目区分度有影响,而且对试题的可信度和可效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命题者只有把握了命题的各个要素,那么所命制的试题质量才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小结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要以新课标理念为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试题新颖独特、构思巧妙,使学生通过回忆原来的学习过程,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要探究的题目进行猜想验证,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吴良根.新课程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策略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9(6):54~5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