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人作文篇1
一、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不当
在当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严重阻碍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注重对文章写作中涉及到的词汇、句式、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文章写作表达方式的培养,在初中生的眼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写作能力的传授,近似于对句子的简单叠加。虽然说英语作文是由一个个简单或复杂的句子组成的文章,不需要语文作文中过多的修辞,然而,英语作文也并不是多个英语句子的简单拼凑,前后两句话之间应该要有过渡,有联系,不能显得过于突兀。由于初中生多是十来岁的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储备有限,语文写作水平尚刚开始培养,更何谈英文写作水平的培养。因此,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需要英语教师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对初中生进行细心全方面的指导,不仅是基础语言知识的讲解,更需要对英语作文表达方法进行传授和训练。
(二)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功利性强
在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课堂中,英语教师关注的是初中生写作的文章能得多少分,功利性较强。虽然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在逐渐普及推广,但是,我国还是主要通过考试成绩对初中生进行选拔评价,应试教育仍将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中,英语教师的关注点在于初中生写出的英语作文在语法、句法方面是否存在明显错误,表达是否顺畅,按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能得多少分,而并不注重初中生作文的内容是否充实有意义。初中英语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态度自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生只会觉得英语写作是种负担,枯燥无趣,而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情况,以“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巧妙引导
初中生普遍年龄较小,刚刚步入青少年阶段,尚未形成完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以说促写”的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要注意发挥英语老师的引导作用。英语教师应注意在英语写作课堂对初中生加以巧妙引导,引导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初中生***自主的思考,并展开讨论。教师在课堂开始后对本节课的写作设置一个主题,通过学生们对该主题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后,在课堂上由初中生们自由展开讨论,相互分享观点,相互进行补充,增加英语写作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的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初中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使初中生融入英语写作课堂,突出初中生英语写作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的课堂讨论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观点的聆听与引导,培养初中生发散式思维,在初中生发表的观点中,发现初中生写作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进行正确引导。
(二)“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设置情境
初中生尚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能力也受到年龄的限制,如果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时,仅仅进行语言描述讲解,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会使初中学生感觉到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枯燥无趣又死板,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活跃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提高初中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设置情境教学。在设置情境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初中生对英语作文写作主题的深刻认识,充实初中生写作文章的内容,改变初中生为了凑够文章字数达到写作要求而对文章进行生硬拼凑的状况。例如,教师在布置英文课堂写作作业时,可以让初中孩子们写a letter to my parents,write down their love to their parents.这样可以使初中生身临其境,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通过英文文字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深厚情感,充实英文文章的写作内容。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写完文章后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炫耀感,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这种内心情感,在每一位学生写完自己的文章后及时阅读修改,并对学生进行讲解,既是对初中生英文写作的鼓励,也是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从而培养初中生英文写作能力。
(三)“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学会模仿
初中生虽然年龄较小,尚未形成自己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写出的文章较为简单空洞。在“以说促写”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加以培养时,要注意提高初中生的模仿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说,要想学习好初中英语写作,首先要对英语文章进行模仿,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内容。教师应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到英文原版内容,而不是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文章,在对原版英文文章进行阅读和模仿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的综合素养。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2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强化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文写作训练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初中语文现代文写作训练大多涉及写人以及记事等方面。本文从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论题的提出出发,对初中阶段写人记事写作训练目标分解以及初中阶段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目标的确立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初中语文现代文写作训练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文 写作训练
0.引言
现代文写作训练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文写作训练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强化语文思维以及语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初中语文现代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关于写作训练框架的搭建则是十分必要的。首选,教师在现代文写作训练过程中,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出论题;而后,教师要对现代文写作训练目标进行分解;最后,要确立现代文写作训练的目标。只有将现代文写作训练的目标搭建完成,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训练的效果,促进现代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1.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论题的提出
关于写人记事方面的文章大约占到初中语文教材的45%,关于写人记事的文章在每个单元中都有分布。同时,写人记事的现代文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写人记事文章的学习以及分析,学生不仅可以对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也能够结合一系列事件分析人物形象特征,从而加强自身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语言水平以及语文思维。而在每篇文章之后,也会相应的设置一些写人记事的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根据已经学习的文章特点以及学***验开展写作训练,体现现代文写作训练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而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过写人记事的文章之后,也会相应的提出一些写作训练目标,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实现教师所布置的写作目标。
2.初中阶段写人记事写作训练目标分解
对于整个初中阶段而言,教师关于写作目标的制定以及执行都比较笼统,缺少针对性。因此,在构建初中语文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框架时,要注意对写作训练目标进行分解,以此实现分阶段、分层次以及分步骤的学习和掌握,提升现代文写作训练的针对性以及效果。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关于现代文写作训练目标中,十分注重对于写人以及写事等基本技巧的训练。其中,在写人时,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方面比较重要,是现代文写作中训练的重点内容[1]。而记事写作训练中,学生要注意记事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写作手法,主要包括细节描写、场景描写、侧面描写以及以小见大描写等方面。写作手法的使用也是学生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例如对比、衬托以及欲扬先抑等手法的使用不仅能够使得事件更加具有波澜性,也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而在八年级的现代文写人记事训练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综合技巧。其中,记叙文中经常使用的场面描写就是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场面描写不仅使得事件以及人物特征更加鲜明,同时增强了记叙文的逻辑性以及故事性,丰富了记叙文的趣味性。而在九年级中,现代文写作训练的重点则是关于写人记事作文升级训练,升级训练主要包括对于文中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通过分析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对于作品中事件的性质以及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从而分析现代文所要体现的主旨和内涵。
3.初中阶段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目标的确立
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课文与写作训练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首先要将课文以及现有的素材作为参考和借鉴的标准,而后进行写作思维的发散。同时,学生要学会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中寻求灵感[2]。一些现代文写作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应用都是非常相似的。例如,学生在进行关于“动作描写”这一写作手法的训练时,可以参考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时也可以参照《风筝》整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在学习“伏笔”这一写作手法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以及分析《散步》这篇文章加以训练。因此,学生现代文写作训练目标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将重点需要学习以及训练的内容加以强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训练的框架搭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升写作训练效果以及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关注写作训练目标的提出、写作目标的分解以及写作训练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现代文写作训练的框架逐渐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3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
0037-01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裂痕。做好初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工作,可以为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存在裂痕的原因
首先,初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及教育背景不同。很多初中生在升入高中后,都会对语文写作的学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一些初中时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他们逐渐摆脱了家长的管制,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此外,由于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面狭窄等因素,初高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也存在差距,面对初高中作文教学重点的转变,高中生在短期内不能适应高中课标的要求。
其次,初高中写作要求存在差异。初中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此时的作文写作往往还停留在“模仿”阶段,缺乏一定的创新;而高中课标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实的情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写作只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强调以记录为主,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的创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事物的认识。
再次,教材设置及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初中写作大多是命题作文,指定写作范围并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主;而高中写作多为开放型写作,以议论为主,强调抒感,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初中教材中没有关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系统计划,没有专门的写作思维训练,而学生受思维发展规律的制约,不能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加之平时不注重阅读积累,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遇到开放式作文,往往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此外,初中教学往往缺乏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渗透,没有为高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
二、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议论”的积极性。多数高中生有“恐议症”,不知道该议论什么,即便是按照教学计划,写出来的议论文往往文体走样,论证缺乏说服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议论文的恐惧,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由小见大,讨论社会热门话题,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逐渐培养分析问题、搜集论据的能力。要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课堂前三分钟演讲等,为学生提供议论的平台,使学生从小话题练笔,激发学生乐于讨论的兴趣。
2.注重阅读积累,为写作提供素材。高中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运用事实论据等来支撑论点,要懂得用举例、比喻、类比等方法加以论证,因而学生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可以开启写作之门,为写作提供源泉,因此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丰富文学底蕴。通过阅读经典,使学生能够感悟生活、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力,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要根据初高中学生特点的不同,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高一新生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阅读完推荐书目,并撰写读后感。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中就可以将名句典故、经典人物事例等信手拈来,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并在撰写读后感的过程中,逐渐理清写作思路,将观点落实到书面,提高写作能力。
3.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由于高中教学内容、教学容量与教学进度发生改变,高中阶段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升学压力。教师要做好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工作就要优化教学方法,适应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学情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在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在写作意识和写作知识等方面做好衔接,通过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深化理解,最终内化成自身的经验体系。高中教材设置与初中大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为学生补充写作学、文章学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写作提供理论指导。根据课文特色,讲授一些关于素材与题材、段落与篇章、结构与思路等知识,然后再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解读,使学生有章可循。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素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作文教学也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重视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方式。因此,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一、基于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分析文章中标点、修辞手法以及词句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不同所造成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词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具体地体验自然美景、感人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半命题的形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漫画,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视频、***片、漫画的含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命题,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依靠网络环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通常会依据语文教材,布置相关的写作题目,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的写作范围狭窄、作文内容空洞、作文质量较差,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渠道,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社会现状、事件反映的现象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增强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学生主要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环境中,生活阅历、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浏览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有用的学习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名人名言、优秀诗词、经典语句等,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充足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而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写作行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作文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询问学生的写作情况,帮助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指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等,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情实感是判断作文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味地根据学生的写作格式、作文字数,评价学生的作文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作文内容,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小组批改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作文内容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开发写作资源,拓展写作范围,拓宽写作思路,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耀光.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6):35-37.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5
【关键词】初中 语文作文 教学现状 提高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生的写作水平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可以看出,培养适当、合理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做到了铺垫作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在教学上更多的是应对中考,因此初中作文教学是学生为更好的学习高中语文的关键。作文教学也就应该成为日常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找到有效的作文写作教学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1作文教学的无序性。写作教学障碍是缺乏对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的结果。现在,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先阅读作文范文,然后谈论一些无聊的写作技巧,严重缺乏作文层次引导,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目前,科研教学写作在初中作文写作方法和应试技巧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学生的写作认知心理、知识构建这类体系的研究却非常少,而这些基本的培训是学生写作认知心理培养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培训重点都是中考作文得分的技巧,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系统的操作。
1.2缺乏积极的写作状态。很多的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煎熬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缺乏积极的写作状态"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对待写作。文以载道的思想一直是所有写作者的紧箍咒。"[1]在初中生的日常写作练习中,老师、家长都会认为写作内容代表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才华。教学老师总是采用传统的根本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情境表达的气氛作文教学方式,学生们在内心中认为作文难写,从而导致不愿写,产生消极的写作情绪。
1.3写作与阅读、生活脱节。阅读积累是作文写作的表达方式的积累,生活积累则是对作文中真情实感的充实。而现在,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已经远离了作文写作,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到好成绩,学生总是在作文中引用与自身生活毫不相关的自己背诵的素材。导致了写作与阅读、生活严重脱节,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1.4作文评讲方式单一。作文评讲目前流行的方法单一。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教师唱"独角戏",从评估到批改,全部由教师承担,学生只负责听老师讲课;二是"交流课程",老师找一些优秀作文的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谈论自己的写作体会,然后全班跟风学习。前一种情况主要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很少会有反应,后者的情况是学生占主体性发挥,严重缺乏教师的指导。
2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提高策略
2.1注重序列,把握目标。作文教学的课程安排首要明确阶段练习目标。要让作文教学高效率,语文教师就必须要纵观全局,把握全局进度,做出详细的学期、学年甚至每一学段的作文教学计划安排,总之,教师要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设置目标明确、难度层析分明的写作任务,建立一个有效的梯度训练体系。每次安排写作任务时都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向学生提供具体而又适度的要求,让学生在整个作文写作练习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写作的成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2.2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作文课中,教师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课程性质是指导课还是讲评课,在指导课中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写作思路的开阔和培训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们的想法得到表达,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3关注生活,积累经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在作文之中,会让作文内容更加饱和。让学生从和自己相关的人与事开始写作练习,使学生熟悉将日常生活应用到写作中。让学生养成注意生活,多维的思考的习惯,在时间中捕捉写作灵感。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两种方法,实践积累和阅读积累。实践积累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感受生活,阅读积累是通过别人的文章事件丰富自己的阅历,看问题的角度等。
2.4改变作文评改课教学模式。"多元化作文评讲,重建评改课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教师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3]要实现作文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改变作文评改课的教学模式,将评改方式多元化,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
参考文献
[1]杨薛建.浅议初中作文教学缺失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组合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具有课程再创造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课程理念在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项知识的能力。阅读和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课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阅读有利于学生加强思想内涵、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积累,写作中的体验也会促进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组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从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种课型分离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更谈不上知识迁移和教学方法组合,导致学生无法学用结合,阅读流于形式,写作没有丰富的素材。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的一些实用策略,希望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初中语文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概述
在日常教学当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素材,并教会其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这些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写作技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与收获,进一步促进其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的组合教学策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材料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材料收集和分类。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材料收集的重要性,并制订具体的摘抄标准。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摘抄材料的分类与整理,比如可将摘抄的词汇和语句按写人类、写物类、写景类、述事类分别摘抄或者在不同类别的词汇和语句前进行不同标记,方便日后查找;也可按不同的主题将词汇和语句进行分类标记,从而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记忆。
2.阅读教学中的写作素材运用训练。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材料积累后,教师还应对积累的这些写作素材的运用进行讲解。首先,应告诉学生如何根据文章的写作主旨选择材料,使写作素材既具有典型性,能够说服和感染读者;又具有创新性,使行文的角度新颖而独到。其次,应教授学生材料的连接与过渡,包括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过渡,从而使文章的素材能够自然紧密地连接。最后,应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材料的详略安排,从而使文章中心突出,内容饱满。
3.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成文技法讲解。在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写作材料以后,应引导其通过适当的写作技法使文章更为传神。文章的成文技法包括文章提纲的书写、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以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为例,开头的技法包括开宗明义式开头、概述式开头和描述式开头,开宗明义式开头即一开始就交代文章的主旨;概述式开头即在开头时交代事情的大致情况,使读者明白事情发生的背景;描述式开头即通过描述景物或者人物引导读者进入预设场景。结尾的技法包括总结归纳式结尾、抒情启迪式结尾、呼应开头式结尾,总结归纳式结尾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基本内容和主旨;抒情启迪式结尾,即在文章最后用形象的语言抒发感情、发出号召;呼应开头式结尾即在文字上或者内容上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
三、不同文体阅读―写作组合教学应用举例
1.写景类文体。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为例,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⑴本段描写了哪些动植物?⑵本段的景物描写顺序有哪些?⑶本段的修辞手法有哪些?⑷本文的用词有哪些特点?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文章描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包括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菜花、云雀、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文章涉及这么多景物却没有丝毫凌乱的感觉,反而充满了童趣,显得生机勃勃,原因在于运用了多种景物描述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到春天到秋天、从下而上的植物和从上而下的动物,这些有序的景物描写把多种动植物合理地进行了安排,使文章错落有致、条理清晰,充满童趣的语言使百草园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
在此次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将文中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积累写景类的材料,并通过阅读过程中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各种素材的选择与安排顺序,并让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景物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塑造。
2.写人类文体。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写人类文体的典范,文中通过对父亲动作的传神描写,展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让学生理解特定境下的细致描写的特点,体会朴实语言表达出来的深情。在欣赏课文的同时,我让学生学习对父亲动作的描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的情感,从而顺利地由阅读教学迁移到写作教学。在学生领悟文中运用朴实的语言描写动作,进而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后,让学生尝试以同样的方法描写身边的同学,并选几位同学阅读自己的文章,看其他同学是否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猜测出是班上的哪位同学,以评价学生对动作描写的掌握程度。从了解所阅读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手法,到学会用这些手法进行练笔,再到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与交流,通过此种阅读―写作组合策略,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此种人物描写法,并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加以运用。
3.叙事类文体。在《最后一课》当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小弗郎士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2)小弗郎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手势结尾?(4)全文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思考以上问题,让学生理解如何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展现人物形象,用简单的场景描写来渲染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细小事件的描写来展现大的时代和历史主题,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围绕主题选取合适的素材。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选择不同时代背景或特定情境,让学生描述这些背景下人们心理状态和生活细节的变化,让学生学会用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阅读和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两者组合教学的策略,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夏立宽.初中语文大量阅读研究的策略――“1+3”的课文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2:18-19.
[2]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7:79-81.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7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记叙文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近代学者陶行知是探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直接且非常鲜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内涵时,曾经这样说道:“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会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说教育和学校要为生活p社会服务,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过程要与生活过程和社会过程联系起来,“生活教育”说到底就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三点最基本的内涵,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教育要为了改造社会生活而存在,两者密切相连,生活决定教育,只有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脱离了生活,那么就称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务是不断提高现实生活质量,使生活不断向前和向上发展。“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学校必须与社会进行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这个主张有两个意思:首先,必须把社会与学校这两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中***出来,使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单一地局限在学校内;其次,要把学校办成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的,从而影响社会发展。“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实践;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这样就改变了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社会和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生活力及创造力的轨道上,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认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这个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
二、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极强的社会生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源自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其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各个环节,这几个环节都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相关的规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越丰富。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行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写作记叙文。
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是用语音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p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个性且完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
记叙文是对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叙述及描写,是表现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载体。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3]。然而,我校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记叙文教学也是如此。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体验及感悟,从文章的构思、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是需要多方面进行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现今语文教学中出现“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写作教学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阅读教学篇目很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况。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的命题还是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把作文写作视为任务,勉强应付,很难唤起写作激情,导致作文质量不高,作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和僵化。
就学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许多问题。按照常理,经过小学训练,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和训练应该驾轻就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写作,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一是学生视写作为任务,而不是出自内心情感的表达。二是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或确实不会写,也写不好。
第二,作文题目相对比较平淡p老套,学生所选材料范围比较狭窄。为鼓励同学们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老师往往会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如“那一次,我 ?摇 ?摇”;“?摇 ?摇的滋味”;“我学会了?摇 ?摇”;“我不后悔?摇 ?摇”等。按照常理,如今学生都曾感受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经历过一些成功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人感动或让人愤慨的人和事,虽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够畅所欲言……然而,一些学生所叙的事情或者胡编乱造、离奇虚假;或者是一些年旧旧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写父母,就是我半夜发烧,父母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爸妈给我送雨伞;晚上父母为我盖被子。写同学,不是大雨天同学不惜自己淋雨把伞借给我,就是和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当自己醒悟过来想重归于好时,发现同学已到异地求学……总之,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当然就无法把生活素材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
第三,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描写十分苍白,缺少细致描写。记叙文是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叙述型语言和描写型语言。记叙文语言既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流畅,又要求语言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要求在叙述的基础上,将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和如临其境。但是,我们从初中生的记叙文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将一些细节描写出来。因此,刻画的人物比较单板干瘪,描写的场景不够生动。
第四,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不强,立意较为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写人和记事表现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往往缺乏审题意识,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随意盲目地写作,以致偏题、离题,或者立意相对肤浅、幼稚,没有深度。
由此看来,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四、初中记叙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儿童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首先强调生活是写作的创作源泉,写作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及套话。记叙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初中生普遍对记叙文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制约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命题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背景进行作文命题。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题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4]由此可见,教师所起的命题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其次,积极评价,进行多样化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批语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以鼓励为主。他们一次一次地写了那么多篇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教师应该适当地给予赞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可以创办班级刊物展现班级优秀作品,甚至编写班或个人的优秀作文集。同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报纸、杂志投稿。这些方式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充实学生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充实的社会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感受四季变化,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语文书中的一些篇目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了解内心变化。更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生活素材,现在很多中学生的课业任务十分重,平时过着学校p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直接经历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时则应该多阅读,通过阅读等间接方式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总之,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给写作创造更多源泉,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写,有所发挥。
第三,在课堂上开展片段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记叙文写作能力。写整篇作文十分重要,从作文审题开始,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所学课文,结合写作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很多经典课文,可以当堂模仿并训练,也可以根据作文各个环节进行片段式训练。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布局谋篇到行文等各个方面加以指导,完善记叙文写作各个环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因此,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往往脱离生活实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们需要用这种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94.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1.创新意识不够
现如今,存在一部分学生,其作文写作存在严重的过度模式化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作文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会选择一些优秀作文当案例,分析这些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以此为典型,完成作文写作,从而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与模仿中,对优秀文章中的语句过度引用,甚至会不厌其烦地使用同一个素材,这种大范围不断重复的写作,缺乏学生自己的思考,更没有新意可言,只是语言结构变换了一些。这便会导致阅卷老师在阅卷时,看到的文章大多相似,很多文章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模式化写作,使学生的作文缺少自己的情感。
2.与现实生活脱轨
离开生活创作,便显得枯燥、乏味,因此,现实生活应当是写作的源泉,是优秀作文的灵魂与生命力。然而,很多初中生写出的作文,仅仅是应付考试,基本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为了使写出看起来更为优秀、更为规范的作文,学生不惜背诵大量的名言警句,背诵大量的名人故事,写出来的作文一大堆道理,与现实生活存在距离。由很多初中生的作文可以看出,大致方向就固定的几种,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大道理加素材堆积,作文内容严重缺乏创新性。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完成写作,并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使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体验在作文中得到最大限度展现。
3.写作状态不佳
好的写作状态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好的写作环境与正确的心态。然而,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对文以载道过分关注。他们在写作时,总是会对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等情节过分关注。当然,写这些内容并不是一种错误,然而,这些方向涉及的内容过于重大,层面广,初中学生的境界达不到,因此写这些内容会加大他们的压力,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针对创新意识不强对初中作文教学产生的影响,需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化解。对于很多教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方式已经形成,难以根据时代的变化随机应变,所以应做好创新工作。对于刚毕业的教师来说,因为受阅历不足的影响,难以在作文教学时,对其创意做到灵活运用。因此,要想搞好初中作文教学,需做好语文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做好师资力量的培养工作,不管是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还是刚毕业的教师,都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并在教学中做到优势互补,让每一位教师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自然灵感获取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教师应当做好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对生活中的素材有效运用,从自然中获取写作灵感,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入作文当中,将生活经历融入作文当中。同时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生活类的题材,教会学生描述生活的同时,让他们将真情实感融入创作当中。
3.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新课标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个性,避免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写出创新、写出新意。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先明确目标,确定是采取讲评为目的,还是以指导为目标来指导写作,目的不同,教学的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别。在目的确定之后,结合现实条件,做好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工作,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身感受。此外,还应当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放松身心,不过分限制写作的题材、时间及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由发挥,喜欢什么题材、内容,都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写作,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做好个性及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其写作积极性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作文一直令教师与学生感到头疼。针对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教师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要求,完成对出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桂丹青.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2).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9
【关键词】“读写结合”;构建;初中语文
一、初中语文课堂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语文课堂上,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身的教学质量过于疏忽,对学生写作和阅读,没有很好的指导,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教学课件的构建和学生的学习所存在的细节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从而导致现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根据目前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的认真度比较高,但是兴趣程度却比较低,主要还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枯燥,使得学习兴趣方面也不能很好的提升。
(三)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和对文章的写作,都缺乏一定的热爱。课后没有进行书籍的阅读,对学习内容理解困难,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选材结合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主要的还是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在学习中阅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有效的途径,把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将学生和阅读教学的写作学习相互结合在一起[1]。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文章写作中存在内容空洞、夸大、虚假的问题,学生在文章的表达中无法与实际的生活相互关联,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引领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写作观念,使得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道理、哲理进行精炼,便于学生能够在文章的写作中能够反映文章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中,提升初中学生素材记忆量。例如在学习《桥之美》这篇文章时候,教师让学生收集一些写物的文章素材。在平时生活当中,桥梁随处可见,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讲述,让学生掌握关于桥梁方面的知识和写作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关于“我最喜欢的事物”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采用之前积累的素材进行写作,把学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阅读相结合,提升学生写作的水平、质量,促进学生的对写作的热爱兴趣。
(二)阅读教学与写作结构结合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文章结构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初中学生在文章的写作之前,需要思考文章结构的构建,在原有的文章结构基础上,把写作素材添加到文章内容中去,使得文章结构完善、内容充实,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文章[2]。初中学生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现象,对文章内容的结构不去构建,给一个主题就想到哪写到哪[3]。这种写作方式,所写出的文章空洞,文章中没有突出的中心思想,学生的个人情感没有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中文章结构,并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分层次的分析。通过类比的方法,提出惟吾德馨的主旨。然后描述文章中的人际交往、陋室内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对文章的内容和场景有很好的构建,提升对文章的记忆能力,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对阅读文章结构讲解时,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写作类似的文章时,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提升对文章结构构建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仿写结合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汉语言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模仿是语言学习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时,首先时对其进行重复的模仿,这样才可以对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形式有一定的把握。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汉语的能力都比较好,这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每天学习和运用。对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学习效果,主要的还是反复学习和模仿。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每周能够阅读几篇文章,对于一些经典和优美的段落或者句子摘抄下来,并用一个专门的记事本进行记录。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记录的句子进行结构、修饰方法的分析,进而在写文章的时候运用所理解的结构和修饰方法进行仿写。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效果和写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与写作选材结合、阅读教学与写作结构结合、阅读教学与写作仿写结合能够更好的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顾雪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16(1):167-169.
初中生写人作文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作文;教学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33-01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切实的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是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深究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教学看法,同为抛砖引玉。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使得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作文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传统化,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能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都在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号而实施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作文这个语文考试中的 “大头”来说,许多老师都十分看重,但是却没有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现在还有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是采用机械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完全不同,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2、学生写作兴趣不足,缺乏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阶段的许多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足。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需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由于缺乏想象力、语言天赋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写不出好作文,这也就加重了教学的枯燥性和沉闷性,使得学生都在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导致了写作教学的恶性循环。如果不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学生的写作水平只会停步不前。
二、开展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一定要“教”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须以“教师讲课”这习惯用语对教师要“教”作浅层次的求证。我们始终主张“教”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如果教师不教,或教的不到位,还需要教师干什么?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与学,首先就要我们教师体现“教”。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新课标下关于教的要求,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我们“教”的效率。为此,为了体现教师的“教”,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了探求知识,发现知识的乐趣。在作文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想更好的体现“教”,那么,我们就应从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积极带领学生探索知识,发现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写”为“乐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2)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更体现在学习方式、策略的传授上。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传授学生写作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技巧的传授上,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应注重慢慢的渗透,特别要抓住学生的练习来指导学生写作,交给其写作的技巧,如,如何定靓丽的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等等。
2、学生一定要“学”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教与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教”,也要体现学生的“学”,这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映,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其次,我们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去引导学生“学”:首先,写作素材是写作的根本,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的去积累写作素材,积极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过程中、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积累写作素材。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写作练习,使学生真正的处于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其准确的定位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创新教学策略,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中生写人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