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的故事篇1
关键词:中日故事;俗语;十二生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就开始有着文化交流,因此相互之间也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文化上相似的地方,而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即使是地理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故事类型。也就更不用说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如此近,很容易就能够想象的到两国故事之间一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文化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同样的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中日两国的故事也有做比较的必要性。所以,本论文决定研究中日两国相同的分类,即动物故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动物故事部分中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便能够使研究更方便地进行。
“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民俗学口传文艺之一。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传说不同,主要以幻想的世界为内容,一般会以“很久很久”等句式作为开头。民间故事。)
而日本民俗学家稻田浩二的《日本故事通观》ii中对于“故事”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以语言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象有两种,分别是文学和口传文艺。故事是一次性的口传文艺,即使说话的人一样,但是严密地说,即使讲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也会有不同。但是说话人每次讲述故事都会给予故事一种新的一次性的文艺特征,但是故事类型,则可以说是指民族或者人类共同的文艺素群。)
上述看法帮助我们把握了日文中“昔話”一词的内涵。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当是什么?在参考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日汉大辞典》后,得出其中文翻译为“传说”或“故事”。上海字典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iii中,对传说和故事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某种说法。
故事:(1)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2)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实践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而在《中国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中对“民间故事”是这样定义的iv: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使用的“民间故事”这个名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故事”(昔話)的内容比较——以十二生肖故事为例
两国都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动物的故事、俗语等,即十二生肖故事。中日两国的十二生肖都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其中的羊日本所指的是山羊,而中国指的是绵羊;另外,日本所称的猴是猿猴,而不是中国的猴子。还有,日本以前没有家猪,只有野猪,与中国所称的猪也有不同。经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一些异同点。
十二生肖的来源:
相同点:
1. 故事主线相同
2. 都会补充说明猫为何不是十二生肖
不同点:
1. 日本故事当中只含糊交代了神,而中国故事当中单独指出是玉皇大帝
2. 在中国还有其他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
3. 关于猫为何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说法虽然都是因为老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情节有所不同。
进一步,通过对相关语料(包括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俗语)的分析,可将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总结如下:
动物名
相同点
不同点
鼠
大体上关于老鼠的形象都是一致的。虽然老鼠是十二生肖的老大,但是依然是总会引起大乱,对农业有害的形象。而且讲述老鼠跟猫之间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某些地方有关于老鼠的特别的节日。另外, 关于老鼠为什么会位居十二生肖首位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牛
牛的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是个大迟钝。
日本喜欢用牛毛做比喻,而中国则侧重于其性格憨厚、勤奋。中国还有在某些节日将牛作为特定的祭品。
虎
老虎的大致形象是一致的。是令人畏惧的、代表了威严的形象。同时在某些故事中也会出现老虎报恩之类的故事。
日本没有老虎,所以关于老虎的故事很少。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老虎”,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狼”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兔
都喜欢将兔说为是嫦娥的化身。也有时候会用于负面的比喻。
在日本有许许多多关于兔的俗语,而中国相对少。另外在中国则大多数强调兔子纯洁的形象。
龙
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
由于龙是中国原创的幻想的动物,因此在日本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蛇
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常用语负面形象。对农业有害。
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马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温顺的,跟人和神和睦相处的。在古时候都作为交通工具。
在日本的故事当中,会出现负面形象的马。而在中国则有关于马的特定的节日。
羊
都作为牲畜。
在日本关于羊的故事很少。在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有许多关于羊的节日,有时候会将羊作为特定的祭品。
猴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喜欢捣乱的动物之一。在故事当中关于猴子的故事特别多,而且形象生动。
在日本所指的是猿猴,而中国所指的是猴子。
鸡
都作为牲畜。也作为食用和祭品。通过鸡鸣知道时间。
在日本故事当中鸡的形象较为生动活泼,而中国的则需进一步考察。
狗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衷心、报恩。关于狗的俗语和成语也很多。并且有时候都会出现“恶狗”的形象。
在中国有哮天犬等将狗神化的形象,而日本没有。
猪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体大迟钝。也由于其体大,常被用作丰富的形象比喻。
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猪作为牲畜,而日本则说的是野猪。
对上述异同 点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首先,关于故事的定义以及分类,两国都将其定义为具有口头讲述的,从古传今的特征。另外,也都将动物故事作为单独的类别研究。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其故事主线一致,并且都会附加说明为何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当中。在十二种动物里,除了龙、羊、猪以外,其大体形象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交流源远流长,因此文化相同之处也就很多。包括故事以及俗语方面。
另外,由于地理上还是有些差距,各种动物形象上还是有些具体的差距。这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分别提到了。而当中的龙、羊、猪则区别很大。有的是由于生态上不存在,而像龙则是由于是中国原创的所以日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相对少。但是日本都会取与之相对应的最相似的动物作为十二生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少数民族中会出现关于某样动物的特定节日,而日本则没有。这明显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了。
但是,在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v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类似地,日语和汉语也一样,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是跟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的,并且我认为,从对动物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人们与此动物的情感色彩。
从生活地域上看,前文提到的虎、羊、猴、猪,因为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中日对于此三种生肖的对应动物有所不同。在日本是不存在老虎的,因此关于老虎的故事则非常少,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有很多比喻意义都是类似的。而羊、猴、猪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日本中指的羊是山羊,而中国是绵羊;日本指的是猿猴,中国指的是猴子;日本指的是野猪,中国指的是家猪。
从生活习性上看,前文提到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有许多关于某种动物特有的节日,特别是鼠、牛、羊更是作为少数民族节日当中特定的祭品。另外龙,作为中国古代***腾的象征,也是中国独创的幻想的动物形象,在日本则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以及俗语,当然即使有也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列举出来的故事以及俗语当中,许多动物的形象是一致的,或者有些同样的故事类型却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对等性当中的“完全对等性”以及“部分对等性”。比如,关于十二生肖为何会是这十二种动物,关于猫为何没有被选为十二生肖,参考上述的表格也可以看到,在故事当中大体形象一致的动物很多。另外,像俗语当中,俗语中老鼠的形象是危害人间,相当于危害国家的小偷一样,这与中国农业文化当中的老鼠形象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日文化中,动物在语言以及故事中是具有对等性的。而像老虎,在本文中不能罗列出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虎外婆》,在日本居然有很多个版本,包括“狼外婆”、“熊外婆”等,其中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动物形象却有了改变。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以及《日本故事通观》作对比。这说明了中日文化的部分对等性。
另外,从研究当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自然观的不同。比如关于老虎的故事当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当中的如《义虎》、《老虎报恩》等故事中描述的是老虎由于受到了人类的恩惠,从而给人类带去食物甚至是新娘等,然后从此与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在《日本故事通观》中的《狼的报恩》,但是根据不同县,其故事具体情节是不同的,当中有大部分县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狼和人类和谐生活在一起,而是人类要求狼回到自己所属于的自然界当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从十二生肖动物的俗语以及故事等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反映出了两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故事、民俗以及自然观。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并且能够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两国文化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稻田浩二,「日本故事通观,同朋舍,1988年;
关敬吾,「日本故事大成,角川书店,1984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八卷第四期;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2
一、事故的概念及特性
在介绍事故分类前,有必要对事故这一概念及事故的一些基本特性作一简要介绍。
从广义的角度讲,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日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从劳动保护角度讲,事故主要是指伤亡事故,又称伤害“根据能量转移理论,伤亡事故指人们在行动过程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这种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异常释放,反作用于人体,致使人身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现象。
在伤亡事故中,我国重点抓了企业职工的伤亡事故,先后制定了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在这两个标准中,从企业职工的角度将伤亡事故定义为;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1991午2月1日同务院75号令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则规定》中也是这么定义的。
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掌握这些特性,对我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及预防有个具有指导性作用。
概括起来,事故主要有以下4种特性:
(1)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
(2)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因此,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
(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人们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思想。
生产活动中,某些企业较长时间内末发生伤亡事故,就会***大意,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思想隐患。
(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事故调查,找到已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我国的伤亡事故发生频宰。
二、事故分类
事故的分类在此主要是指伤亡事故特别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伤亡事故分类总的原则是:适合国情,统一口径,提高可比性,有利于科学分析和积累资料,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伤亡事故的分类,分别从不同力面描述了事故的不向特点。根据我国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和标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事故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伤害程度分类
指事故发生后,按事故对受伤害者造成损伤以致劳动能人丧失的程度分类:
(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亡(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3)死亡,其损失工作日定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死亡年龄计算出来的。
此种分类是按伤亡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损失工作日是指受伤害者丧失劳动能力(简称失能)的工作日。各种伤害情况的损失工作日数,可按标按(GB5441-86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或选取。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指发生事故后,按照职上所受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至2人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至9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l0人)的事故,
3.按事故类别分类
国标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这一分类方法同50年代制定的分类标准相比有所改进。具体分类如下,
(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
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排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
(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适用于井巷与含水岩层、地下含水带、溶洞或与被淹巷道、地面水域相通时,涌水成灾的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
(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如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主要适用于煤矿,同时也适用于空气不流通,瓦斯、煤尘积聚的场合。
(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适用于火药与炸药生产在配料、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明火、摩擦、静电作用,或因炸药的热分解作为,贮藏时间过长或因存药过多发生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以及熔炼金届时,废料处理不净,残存火药或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干0.7表大气压(0.07兆帕)、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以下简称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
(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作,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
(18)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如:
1)可燃性气体如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
2)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气引起的爆炸;
3)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
4)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气与空气相混合(如可燃固体、自燃物品,当其受热、水、氧化剂的作用迅速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爆炸的事故。
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都属于上述爆炸方面的,亦均属于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牛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干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4、按受伤性质分类
受伤性质量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实质上这是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常见的有如下一些名称。
(1)电伤,指由于电流流经人体,电能的作用所造成的人体生理伤害。包括引起皮肤组织的烧伤。
(2)挫伤,指由于挤压、摔倒及硬性物体打击,致使皮肤、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常见有颈部挫伤和手指挫伤。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昏迷。
(3)割伤,指由于刃具、玻璃片等带刃的物体或器具割破皮肤肌肉引起的创伤。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4)擦伤,指由于外力磨擦,使皮肤破损而形成的创伤。
(5)刺伤,指由尖锐物刺破皮肤肌肉而形成的创伤。其特点是伤口小但深,严重时,可伤及内脏器官,导致生命危险。
(6)撕脱伤,指因机器的辗轧或纹轧,或炸药的爆炸使人体的部分皮肤肌肉由于外力牵拽造成大片撕脱而形成的创伤。
(7)扭伤,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超过了正常活动范围,致使关节周围的筋受伤害而形成的创伤。
(8)倒塌压埋伤,指在冒顶、塌方、倒塌事故中,泥土、沙石将人全部埋住,因缺氧引起窒息而导致的死亡或因局部被挤压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麻木或血管、内脏破裂等一系列症状。
(9)冲击伤,指在冲击波超压或负压作用下,人体所产生的原发件操作。其特点是多部位、多脏器伤损,体表伤害较轻而内脏损伤较重,死亡迅速,救治较难。
第二节事故报告程序
伤亡事故一旦发生,为了让有关部门及时掌根情况,迅速采取救援及预防等措施。必须按照有关程序及时报告。
一、伤亡事故报告的要求
伤亡事故的报告应满足如下要求:
(1)报告内容详细,应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报告人姓名、电话等。
(2)报告迅速。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圾过尽可能快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按照报告程序,远级上报。
三、伤亡事故报告的程序
《企业职工伤亡事报告相处理规定》(***75号令)中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八条对事故报告的程序作了如下规定: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合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3)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令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门。
(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5)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工会收到《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必须及时按系统逐级上报,其中重大和特大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书需报至劳动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全国总工会。
(6)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对于《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提出的改进措施所需的经费、物资和完成的时间必须给予保证。在改进措施完成后,厂长应合同基层工会***检查验收,并在验收书上签字盖章,报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备查。
(7)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在每月终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及其文字说明报送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8)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月报表填写企业系统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连同文字说明,逐级上报,直至企业主管部门。
(9)各级企业主管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应同时分送同级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各级劳动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应同时分送同级统计部门,并抄送同级工会。
(10)当地劳动部门应根据企业主管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和企业直接报来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填写地区性的《职工事故综合月报表》,逐级上报,直到省劳动部门。
(11)省级劳动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于每月终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报劳动部。
(12)在伤亡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如果有负伤人死亡,企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补报。
(13)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如果在报出《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以后才收到上述补报资料.可以在报送综合年报表时予以补正。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须在每年1月底以前将上年度的年报表报送劳动部。
(15)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如有隐瞒、虚报或者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责任者应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企业职工死亡事故速报表》如有漏报、迟报的,要追究有关劳动局负责人的责任。
三、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
由于特别重大事故造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因此,1989年3月29日***颁布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4号令),共五章二十八条。其中第二章第七条至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对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作了如下规定。
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1)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和所在地地方人民***府,并报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和同务院归口管理部门。
(2)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本条(1)项所列部门。
涉及***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当地警备司令部或最高***事机关,并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上述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和***归口管理部门,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作出报告。
特大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补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特大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地方人民***府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门、人民检察机关和工会。
特大事故发生后,特大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地方人民***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特大事故的有关情况通报当地驻***,请驻***参加事故的抢救或者给予必要的支援。
关于什么是特别重大事故,在《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条中有解释,即“本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为了对特别重大事故进行更加确切的定义,劳动部颁布了“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劳安字[1990]9号),对特别重人事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凡是符合下列6种情况之一者即为《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所称的特别重大事故: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质持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第三节事故调查分析
一、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土要是为了弄清事故情况,从思想、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有效改进措施,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事故调查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1)查清事故发生经过。即通过现场留下的痕迹,空间环境的变化,对事故见证人及受伤者的询问及对有关现象的仔细观察以及必要的科学实验等方式或手段来弄清事故发生的前后经过,并用简短文字准确表达出来。
(2)找出事故原因。即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的中心任务。
(3)分清事故责任。通过事故调查,划清与事故事实有关的法律责任,并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行***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这是事故调查分析的最终目的。
二、调查组的组成、成员条件及其职责和权限
1.调查组的组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以下简称75号令)第二章第九条和第十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合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部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2)、(3)两类的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2.调查组成员的条件
根据75号令第三章第十一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织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由于事故调查人员是代表国家***府部门或管理部门从事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其言行和结论体现着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严肃性。因此,除75号令规定的上述两方面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1)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排除一切干扰,科学、队真、公正地进行事故调查。
(2)高尚的职业道德。事故调查时,必须出以公正,平等对待有关事故责任者和事故肇事者,决不能假公济私或以私损公。
(3)良好的组织能力。善于同有关人员建立联系,争取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适时调控事故肇事者及事故责任者的情绪,协调他们的行动,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当机立断作出有关决定。
(4)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事故调查过程中,要求调查人员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并迅速作出判断和决定。因此,要求调查人员具有敏捷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对大量的事实和有关的信息进行概括扣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关系。
(5)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任何一起事故涉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要求调查人员的知识面要广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事故调查人员不仅要懂得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工程知识,而且要懂得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般知识。针对某一具体事故,还应对与事故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问题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3.调查组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75号令第三章第十二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有如下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根据75号令第二章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规定.事故调查组有如下权限:
(1)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此外,第三章第十四条还规定;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劳动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果仍有不同意见,应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府裁决。但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
三、事故调查程序
伤亡事故的调查是一项法律性、***策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调查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这些程序主要包括:伤员抢救与现场保护,各种资料及证明材料的搜集,事故现场摄影,事故***的绘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等。具体程序如下。
1.伤员抢救与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立即抢救伤员,疏散有关人员,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要认其保护好事故现场,不得破坏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状态及痕迹等。确出***救伤员和防止事故的扩大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件时,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死亡事故现场还须经过当地劳动.***门同意,才能清理。
2.搜集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调查工作开始后,首先要搜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资料和证明材料。包括物证的搜集、事故事实材料及证人材料的按集等。
(1)物证搜集。事故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事故现场所留下的各种物证,如遭破坏的部件、碎片,各种残留及致富物所处的位置等。现场所收集到的各种物证均应贴上注有时间、地点、使用者及管理者等内容的标签。所有物证均应保持原样,不得冲洗印擦拭。需要对有害健康的危险物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时,也应在不损坏原始证据的条件下进行,确保各种现场物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在获取现场物证后,应对事故发生前的有关事实及有利鉴别和分析事故的各种材料进行搜集。
事故发生前的有关事实包括:事故发生前各种设备及设施的性能、质量及运行状况,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和实验),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工作环境状况(必要时可取样分析),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及出事前受害者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等。
有利于事故鉴别和分析的材料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件别、午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工龄及从事本工种的时间等,受害者及肇事者接
受安全教育(如三级教育)的情况,受害者及肇者者过去的事故记录,事故当天受害者及肇事者的开始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和动作以及作业时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等。
3.证人材料的搜集
在获取物证及事实材料后,应尽快找到事故的目击者和有关人员搜集证明材料。可以通过交谈、访问及询问等方式来获取证人材料,但在询问时应避免提一些具有诱导性的问题。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应通过多方调查,前后对比等来对证人口述材料的真实程度,进行认真考证。
4.事故现场摄影
对于一些不能较长时间保留、有可能被消除或被践踏的证据,如各种残骸、受害者原始存息地、各种痕迹、事故现场全貌等,应利用摄影或录相等手段记录下来,为随后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原始和真实的信息。
5、事故***绘制
为了直观地反映事故的情况.还应将事故的有关情况绘制出来,如事故现场示意***、流程***、受害者位置***等。
6.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要认真整理和研究调查材料。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切忌主观臆断。在经过反复鉴别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的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1)受伤部位;
(2)受伤性质;
(3)起因物;
(4)致害物,
(5)伤害方式;
(6)不安全状态,
(7)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应从直接原因(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即从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确定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后,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方面(指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一般可以理解为管理上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分清主次,进行事故责任分析。事故间接原因主要按以下方面分析:
(1)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如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7、事故责任分析
对事故责任分析,必须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要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最后,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8.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调查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就所调查的内容写出书面的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结论意见,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基本内容。
第四节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因其发生能导致特别重大的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而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如1979年11月27日“渤海二号”沉船事故,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亚麻粉尘爆炸火灾事故;1993年8月5口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爆炸事故等。这些特大事故震惊了国内外,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查处不断发生的特大事故,***于1985午1月3日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该委员会在着重统筹、协调、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还大力组织、完成***交办的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任务。在机构改革中,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被撤消,其工作由国家劳动部承担。劳动部先后组织开展下列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工作:
(1)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粉尘爆炸事故;
(2)1988年1月18日,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伊尔十八型飞机空难事故;
(3)1988年1月24日80次火车颠覆事故;
(4)1988年3月24门上海火车相撞事故;
(5)1988年秦岭电厂五号机组烧毁事故,
(6)1989年1月20日安庆港船舶相撞事故;
(7)1990年2月辽宁375厂TNT爆炸事故;
(8)1993年8月5日深圳化学危险品爆炸事故;
(9)1994年6月6日西安TU-154飞机坠毁事故;
(10)1994午10月23日山东平度雷管爆炸事故;
(11)1992年6月12日山西与陕西交界的沉船事故;
(12)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友谊馆“12.8”特大火灾事故;
(13)1995年1月3日济南地下煤气管爆炸事故。
为了规范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保证其顺利进行,1989年3月29日***颁布了《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简称34号令),对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成员条件及其职责和权限
1.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34号令第三章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对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及分上作/如下规定:
(1)特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或者***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
涉及***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应当邀请***队派员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
(2)***认为应当由***调查的特大事故,由***或者***授权的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
(3)特大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所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门、***门、计划综合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派员组成,并应邀请人民检察机关和工会派员参加。
(4)特大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可以选聘其他部门或者单位的人员参加,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和财产损失评估。
2、特大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条件
根据34号令第三章第十九条的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应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求调查人员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特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34号令第三章第二十条的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有如下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6)写出事放调查报告。
此外,第二十三条还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报送组织调查的部门。经组织调查的部门同意,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34号令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对特大事故调查组的权限作了如下规定;
(1)特大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有关人士在对我国近年来持大事故调查所取得的经验及以往做法进行总结后认为,在组织持大事故凋查时,组成一个严密、有序的组织机构,对于确保持人事故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很有必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组织一个事故调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该小组一般由5到7人组成。委员会或小组的负责人,应该由具有事故调查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行***领导担任。因这个人负有很大的责任,他具有做出事故结论止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直接参与事故结论的讨论,当他们对事故的调查结论有不向的意见时,有权将自己的意见以书面形式附在总报告的后面。
(2)事故调查设立一个专家组,从技术角度得出发生事故的原因。专家组的组长应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专业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的权威人士来担任,他具体负责事故调查中技术方面的各种事宜。
(3)专家组根据事故情况,可设若干个小组,按专业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以是国家聘任的专家组成员,也可由各有关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有必要时,请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派人参与事故调查工作。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各司其责,相互配合,根据调查情况向专家组提供各类有关的信息和分析材料。各小组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和必要的试验,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写出小组的分报告。专家组在各小组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事故调查的总报告。
二、特大事故现场调查的实施及各小组的具体工作
7.事故调查组到达之前应做的工作
(1)特大事故发生之后,地方应组织应急机构。一旦发生事故,地方***府领导接到事故报告之后,应立即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同时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机构,确定一套事故现场的工作程序。首先是***救受伤害人员,控制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然后应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查找和搜寻与事故原因有关的重要物证及有关技术资料与信息等,并应迅速地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国家劳动安全管理部门以及事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需要应急机构处理好的几项任务:
1)迅速封闭事故现场,不允许任何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尽快组织人员抢救事故中的受难者。非因特殊的抢救原因,不应破坏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因抢救人员的需要要移动事故现场的,则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录相,照相,画***标明其原始状态。
2)对在事故中造成死难的人员,应注意观察死难者身上的痕迹和姿态,保存好死难者的遗体。同时对事故现场的所有技术文件要逐一鉴定、保存。
3)要及时、广泛地寻找了解事故发生之时的目击者,从他们那里详细地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4)注意收集、保存事故现场的各类有关的物质,这将为最终判断事故原因提供重要的依据。
2.事故调查组到达现场后的调查工作
(1)察看事故现场,听取情况汇报。事故调查组到达特大事故现场之后,首先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察看,以便对事故发生的情况有个客观的了解,紧接着就是要听取当地事故应急小组对整体情况的汇报,以便对事故形成初步的印象。
(2)决定保护事故现场的程度及安全措施。事故现场的所有物证是事故调查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一旦全现场被破坏,必然给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出带来困难。因此,事故调查组必须根据事故调查的具体情况,提出保证事故现场安全的建议、意见,由当地***府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根据事故调查组了解的现场情况,决定保护现场的范围,最后由调查组确定保护现场的撤除时间。
(3)组织事故调查。将参与调查的人员分为若干小组。事故调查组将组织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从技术原因和行***管理等方面造成事故的原因开始调查。专家组需制定事故调查的工作大纲,将人员按不同专业和事故调查人员分为若干小组。这些小组按照工作的具体性质,将工作大纲进行细化、补充,形成各自的工作计划。专家组对事故调查的工作安排报领导小组认可后,立即分头进行。
(4)审议专家组的工作大纲和计划安排。领导小组负责事故调查的总体工作,因此领导小组应详细地审议工作大纲和调查工作计划,以便统筹安排事故调查工作。
3.事故调查的几项具体任务
(1)绘制事故现场***。详细、精确地给出事故现场各类物质、残骸的分布情况,绘制的办法拉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执行。
(2)事故现场的残留物及死难者遗物的搜集。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收集合类的残留物和遗物,为事故调查提供旁证。
(3)资料分析。收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类资料,国家有关的法规、条例等。
(4)对事故现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的调查。应组织人员从技术角度了解目击者对事故发生之时的状态描述,作为事故原因判断的佐证。
(5)对事故现场专门的照相、摄像,对现场详细的记录、勘察。
4.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或***有关部门向***及劳动部报送的特大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3)事故调查组织情况、调查组组成和签名名单;
(4)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单位或地点的基本情况;
(5)事故发生经过;
(6)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认定依据;
(7)事故的性质;
(8)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认定依据以及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9)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10)调查组成员对调查报告的不同意见;
(11)报送事故调查报告超出原则规定时限的说明;
(12)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第五节事故的处理、批复与结案
一、伤亡事故的处理
伤亡事故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来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其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安全生产法规,杜绝“三违”现象,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的发生。
***75号令第四章第十六条全第二十条对伤亡事故的处理作了如下规定: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
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询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在具体进行伤亡事故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省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和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2)凡因错误指挥,缺乏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职工无章可循,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安全管理混乱,实行经济承包、租赁,承包合同没有劳动保护内容,机械设备和设施不按时检修或明知设施有隐患而不及时消除,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安全又不采取措施,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措施经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不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应当迫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3)凡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或发现危急情况既不报告又不采取应有措施,不按规定配备、穿戴防护用品和用具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应当追究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4)对事故责仟者的处理,一般应以教育为主,或者给予适当的行***处分和经济处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并不是事故调查的最终目的,目的是使其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但如果事故责任者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了刑法,则应提请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事故的批复与结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应按以下原则来审批结案:
(1)轻伤事故内企业处理结案;
(2)重伤事故由企业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征认得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同意,由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3)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市一级劳动部门审查同意,由市同级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4)重大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市审查同意,由同级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5)特大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劳动部门审查同意,由同级企业土管部门批复结案。
伤亡事故处理,如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对劳动部门的审查答复持有不同意见时,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如仍不同意见,同级人民***府裁决,按最后裁决意见执行,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处理结案。
职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要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或以通知、通告或公开宣布处理结案。对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要装入本人档案。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处理结果执行情况要
进行监督检查。
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按照国标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应将下列事故资料归档保存: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3)现场调查记录、***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9)发生事故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事故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事故资料的保存(归档)方式除书面记录、照片(***片)等普通方式外,一些重要的资料应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进行保存,这样,既便于查阅,又能长期保存。通常情况下,每起事故应单独建立相应的事故档案。建立事故档案时,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档案标准进行,使事故档案工作标准化,为今后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特大事故的批复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0号)的有关规定,做好特大事故的批复结案工作,***办公厅于1996年9月专门发出通知,其主要内容有:
(1)由劳动部代表***对特大事故进行批复。凡发生特大事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或***有关部门应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组织调查工作。调查报告在呈报***的同时抄送劳动部,以便该部及时批复结案。劳动部批复时,可根据需要对事故进行再调查,重大问题应请示***决定。
(2)特大事故调查报告的呈报和批复时限。特大事故发生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巾人民***府或***有关部门,原则上应在90日内向***及劳动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个得超过120日。劳动部收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在30日内批复结案并报同务院备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60日。由劳动部组织调查的特大事故,亦应按上述时限办理。
另外,劳动部对此也有专门的通知,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或***有关部门接到劳动部对特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后,应负责组织落实。
讨论题:
1.按事故类别分类应分为哪几类?
2.***75号令规定事故调查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
2.事故调查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3
一、品文——习得精要语言
作为叙述性文体,***故事一般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部分构成。所谓人物语言,即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人物语言是性格化的语言,它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所谓叙述人语言,是指作者在故事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等使用的语言。语言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故事时,要强化语言训练,领悟精要语言。
1.选好语言训练点。语言训练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着力,而要选好语言训练的点,选择内涵丰富、表达精当的语段进行细致分析。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下了三次命令,第三次命令是这样的:“副官长,快开***!你不向它们开***,我就要向你开***!”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个命令?如果副官长不开***,会真的会向他开***吗?不会真的开***,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层层递进,联系环境描写,通过人物语言的理解和品味,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关爱战士胜过自己。
2.用好语言训练法。语言训练的方法很多,我们要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要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以文本语言为范例,引导学生内化迁移,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历史故事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在***杀大黑骡子之后,缓缓摘下***帽,此时的内心是痛苦的,他有多少话要对大黑骡子说呀!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挖掘的内心世界,设计这样的练习:“缓缓地摘下***帽,他 地说: 。”
二、品事——走进峥嵘岁月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故事主要是通过描写***战争期间的峥嵘岁月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弘扬***精神。这些故事大都非常感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到故事里,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接受精神的洗涤。
1.了解故事的背景。***故事大多发生在***前,学生一般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融进故事,走近人物。例如,《金色的鱼钩》描写的是红***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学生对长征的资料知之不深。为了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可以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的诗歌《长征》,并补充长征的相关历史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2.把握故事情节。笔者认为,对***故事与其作微言大义式的细致分析,还不如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这个故事,因为语言的内化、思想的熏陶需要过程,需要载体,生动的情节就是最好的载体。比如,在教学《聂将***和日本小姑娘》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聂将***救下小姑娘、送回小姑娘、四十年后小姑娘来看望聂将***。在梳理、分析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聂将***的高大形象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并慢慢被学生所接受,所理解了。
3.理清故事线索。线索是贯穿课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思路。小学高年级的***故事结构稍稍复杂了一些,都有一条甚至多条线索。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抓住故事的线索,就是把作者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整合起来,使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卢沟桥烽火》一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在写法上突出两条主线:一条是日寇蓄意已久、气势汹汹的挑衅;另一条是中国***民的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条主线并行推进,碰撞成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紧紧扣住这两条主线,抓住关键性的细节描写,通过敌我双方语言、行动和战斗表现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正义性。
4.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形象,体会语言的感彩,领悟语言的神韵。以语言描绘故事情境,以音乐渲染故事情境,以表演体会故事情境,以想象丰富故事情境……这些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在***故事的教学中广泛运用,可以让学生接近和走进文本,促成学生与人物的共鸣。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一是要考虑整体性,要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二是要注意精要性,过多情境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体验;三是要关注生动性,创设的故事情境要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三、品人——感受崇高形象
***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的人物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例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嘴里”这句中,一个“悄悄的”,饱含了彭总对大黑骡子的爱;而的三次命令:“一出口就是命令”、“不耐烦”、“怒吼”,更体现出了他对战士们的爱。文中这一类的词句还有很多,需要去认真挖掘,使之成为感受人物形象的有效资源。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聂将***和日本小姑娘》这个感人的故事讴歌了聂将***的大爱无私、至仁至义。教学时不但要关注聂将***与日本小姑娘亲密相处的场景,还要特别注意文中这样一句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这看似简单的一句命令,却很好地诠释聂将***的至仁至义,体现了他美好的品质,并呼应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的教学就要在这样的地方下功夫,精心设计问题,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高大起来。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4
关键词: 火炸药;事故;应急管理
中***分类号:[TJ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304-01
0引言
火炸药是重要的***事物资和工业物资,但若管理不善发生燃爆事故,其破坏力也非常大,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和***队采取了很多措施,尽可能避免火炸药事故的发生。但是,火炸药本身固有的危险性使其不可能完全避免险肇、甚至部分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不得不构筑第二道防线,以备在事故已然发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为此,进行相关事故应急管理研究就非常必要。
1火炸药事故应急的主要任务
火炸药事故应急的主要任务是对火炸药及其原材料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查、试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它主要包括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任务。
1.1 应急准备
火炸药事故应急准备主要包括:①制定应急法规、标准和导则;②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定火炸药事故应急计划及实施方案;③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器材、专用装备;④建立技术档案资料,组织进行事故特点、现场管理、善后处理及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对火炸药事故应急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⑤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1.2 应急处置火炸药事故应急处置,是根据事故类型等级及不同的应急状态,为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减至最小而采取的行动,包括:①火炸药(或原材料)的回收、处理;②妥善处理公众事务,如治安保卫、通讯联络、信息、后勤支援、法律、医学保障等。
2火炸药事故应急的特点
2.1 事故发生后火炸药回收任务重,存在发生二次事故的危险由于火炸药不但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且是国家管制物品,为了防止火炸药流入民间造成危害,事故后应尽快回收未燃爆的火炸药,这是火炸药事故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执行这项任务的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在回收前首要考虑的是,有多少火炸药出事,估计还剩多大当量未燃爆火炸药,它们都在哪里,安全状况如何,有多大危害等问题,再确定合理的回收及处置方案,以保证火炸药安全,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2 特殊的敏感性和保密性使应急行动受约束火炸药一旦发生事故,会严重危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对其安全的关注程度远超过对一般事故(如火灾)的关注程度,因此具有特殊的敏感性;火炸药还会涉及国防机密,因而有些火炸药事故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各国对涉及火炸药的事故报道都十分谨慎。这样,火炸药事故应急行动就受到较大的约束。既要尽量减轻事故的影响,又要将应急行动的活动范围控制在最小;既要在某些内容上对公众保密,又要在应急行动中妥善处理公众疏散事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公众的力量。
2.3 火炸药物资部署偏远,应急保障复杂困难火炸药物资一般存储在比较偏远的山区,交通状况、通信手段等条件比较受限,再加上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难以得到地方有关机构的及时支援。而火炸药事故应急的各种保障,不仅项目多,而且要求高,应急保障复杂。因此,火炸药事故应急将在复杂困难的保障条件下进行。
3火炸药事故应急工作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制定科学完善的火炸药事故应急计划火炸药事故类型和程度不同,发生事故的场所及条件各异,要使火炸药事故应急行动科学有序地展开,就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应急计划。针对目前火炸药事故应急计划体系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本着与国家及***队火炸药事故应急计划相配套、紧密结合火炸药实际保管情况的原则,尽快对工业部门和***队火炸药现有应急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3.2 加强部队专职火炸药事故应急队伍的建设为满足火炸药事故应急的需要,借鉴外***的经验,应在部队建立总部和基地两级专职火炸药事故应急队伍。总部级专职火炸药事故应急队是火炸药事故应急响应的高级专业技术队,负责检查、处理、控制、回收火炸药(或原材料)以及提供危害性探测、检查、防护等咨询和技术服务;基地级专职火炸药事故应急队是火炸药事故应急响应的基层专业队,在大规模动用火炸药或火炸药原材料时,他们应处于待命状态,以使在其辖区内一旦发生火炸药事故时立即响应,及时投入事故现场,负责进行现场危险性评估、环境监测、组织领导现场非专业消防队和志愿者实施救灾行动,并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
3.3 对现有应急物资器材和专用装备的技术改造和挖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尚无处理火炸药事故的专业机构,这方面的任务仍由普通消防队承担。普通消防队缺乏专业的火炸药知识培训,缺乏充足的应急物资器材和专用装备,因此火炸药事故应急建设任务还很重。在积极向上级申请专项经费、有关物资器材和装备支持的同时,对现有应急物资器材和专用装备的技术改造和挖潜,是满足火炸药事故应急需要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应充分发挥有关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大对现有物资器材和装备的改造挖潜力度。
3.4 加强火炸药事故应急演练应急演习是应急响应的模拟行动,是检验应急计划和响应程序的正确性与周密性的基本手段,是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火炸药事故应急演习,既可单独组织实施,也可纳入部队***事演习、消防演习中进行。在火炸药事故应急演习中,应针对不同的演习类型与特点,设置不同的演练科目,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先在较小范围内进行火炸药事故应急演习,待时机成熟后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应急演习,并依托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成果,开展火炸药事故应急演习网上推演,全面检验应急计划的整体有效性、部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各级应急组织的应急指挥能力。
4结束语
火炸药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体制、法规、人员、装备、技术、理论等诸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对其中某些关键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火炸药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总部和相关科研院所、部队进行大量的论证和决策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核武器事故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总参谋部防化部.核武器事故应急响应教程.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3.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5
一、应急预案的救援原则遵循“信息准确、快速反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各负其责;立足自救,内外结合”的救援原则。
二、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关于安全事故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制定烟草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甘肃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中央、***、省***府、烟草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三、成立安全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1、成立“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组”。指挥由局长(经理)xxx同志担任,xxxxxx担任副指挥,指挥组下设3个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2)后勤保障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3)通讯联络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
2、工作职责指挥组职责:(1)组织、指挥、协助事故部门开展事故救援、现场恢复及其事故善后工作;(2)提供、联系事故救援所需的相关物资;(3)协助社会救援部门所进行的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工作;(4)组织、协调各专业救援小组的工作;(5)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发生情况;(6)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及对立功人员的奖励意见。
现场救援小组职责:(1)、根据指挥组安排携带相关物资;(2)、抢救在各类事故(事件)中被困现场人员及其重要物资;(3)、随时向指挥组报告现场情况,为指挥组提供决策信息;(4)、根据上级指示,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后勤保障小组职责:(1)、根据现场需要,汇报所需要救援物资,保证救援物资的供应;(2)、抢救、安置事故伤亡者,安置疏散出的物资。通讯联络组职责:(1)、根据指挥组安排,启动预案,通知所有预案内人员;(2)、根据指挥组的指令,向上级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情况;(3)、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现场围观群众;(4)、调解事件矛盾及做好***策宣传教育工作。
四、筹备应急资源
1、物质资源(1)、各批零网点及公司大库必须备有下列救援及防护物品:abc干粉灭火器3-5具;防盗抢专用器械:电警棍2个、狼牙棒1个;(2)、单位值班应急车辆;(3)、应急药品、急救工具;
2、人力资源以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方面的专业训练或者从事本专业工作:(1)、火灾事故现场保护人员;(2)、事故现场伤者的救治人员;(3)、其他需要现场分析、决策等相关技术人员;
3、资源的配置与管理以上应急资源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组调配。五、应急启动程序和应急处置程序、措施
(一)、应急启动程序1、不论发生何种安全事故(事件),都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同时向公安、保险等职能部门报告。2、不论发生何种安全事故(事件),事故部门都应视事故性质、严重程度上报相应的社会救援部门。3、预案指挥组成员接到预案启动命令后必须迅速各就各位,认真履行其职责,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因特殊情况不能履行其职责的,其职权转交本单位(部门)其他负责人。
(二)、应急处置程序、处置措施
1、火灾事故(1)、了解火场内部是否有被困人员、所燃烧物品、是否有爆炸物及化学危险品;(2)、了解燃烧物质、失火现场建筑物情况、疏散通道出口起火点处于建筑物内的大致方位;(3)、切断火场电源,解救被困人员;(4)、利用现场灭火设施进行扑救;(5)、确认人员已全部疏散,关闭防火门;
应该注意的问题:(1)、进入烟雾较大的火灾现场应携带应急照明以及湿毛巾;进入火势较大的火灾现场应穿消防服;进入楼房火灾现场人员抢救被困人员应携带消防救生绳,所有进入火灾现场人员均应携带通讯工具,并保证每5分钟联系一次,若联系中断,必须组织第二次救援。(2)、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下,严禁进入火灾现场,所有人员未经过火灾现场指挥员允许,不得进入火场。(3)、火灾扑救完成后,要组织人员现场看守(不得破坏现场),防止余火复燃。
2、交通事故一般事故:(1)、车辆故障发生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故障要迅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停驶到安全地点进行现场维修,不能现场维修的拨打电*话等待救援。发生车辆失火事故,要立即停驶,车内人员要迅速离开车内。若车前盖内冒烟,在没有准备好灭火措施前,不要打开车盖,若不能自救,要马上离开车辆,同时拨打119、122电话。(2)、轻微碰撞按事故程序快速处理。(3)、人员伤亡事故若发生有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车内轻伤人员要迅速打开车门或车窗离开现场,并及时拨打120、122电话。在救护人员未到达之前,有条件的要对重伤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主要针对正在大量出血的伤口、受外力挤压、严重呼吸障碍等情况采取措施),对头脑清楚,骨骼、颈椎可能受损人员,不要轻易采取措施。特别提示:(1)、处理以上三种情况时,应尽量离开公路,防止二次事故;(2)、要尽量争取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要始终坚持救人先于保护现场的原则。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6
本文作者:李延冬工作单位:佳木斯车务段
(1)外部环境的评估车站作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办理货物的种类及性质、车站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危险货物办理站作业的外部环境的评估及模型的建立与安全质量指标的评估和模型的建立相类似,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环境的三个组成要素在评估中权数的确定,由于危险货物特殊的物化性质,外部环境的三个组成要素对车站安全工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可根据它们对车站安全工作的影响程度确定其在外部环境评估中的权数值。(2)安全管理难度系数的确定根据外部环境的评估结果确定安全管理难度系数。令安全管理难度系数的基数为1,然后随外部环境的恶化逐级递增。应该指出,对于某一特定车站,其安全管理难度系数基本上是不变的,它作为车站的一个因素属性,影响着车站的安全工作。(四)危险货物办理站安全质量综合评估模型安全质量指标评估体系对于车站内部评定是完全有效和合理的,但若用于对整个车站作业系统安全质量的评定,并使评定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就必须将车站的安全管理难度系数考虑进去,即反映出车站作业的外部环境。
(一)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1.安全运输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对运输、装卸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检查运输设备是否完好,制订运输、装卸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检查、督促运输、装卸有关人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规则,制订运输事故处理方案和施救对策,当发生事故时,与有关部门协作组织指挥现场施救。2.运输事故处理小组生产、使用该种物质的厂矿企业及有关运输部门应组成运输事故处理小组,在安全运输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理和施救。小组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必要的配件和交通、通讯设备。事故处理小组应按预定的事故处理方案和施救对策定期进行演练。3.运输事故联系网安全运输领导小组在开始运输之前,应与列车途经的主要城市的劳动、公安、卫生、化工、环保等部门联系,介绍所运货物性质和事故处理的各种措施,添置必要的设备,建立通讯联系。当事故发生时,便于押运人员向沿途联系网中的有关部门通报,请求协助采取应急措施。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专用应急器材根据所运货物的性质,应配置防护服、自给式呼吸器、喷雾水***、专用泡沫灭火器、带吸入泵的汽车罐车、必要的简单分析仪器、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联络器材。2.事故报告运输期间发生事故时,押运小组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按下列顺序及时报告:当在车站发生事故时,押运人员应及时向车站及有关部门报告,当在区间发生上述事故时,应及时向车长报告有关情况,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处理;事故比较严重时,车站协助押运人向“运输事故联系网”中相近城市有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请求协助应急处理。3.应急行动押运人员在报告的同时,应采取下述的应急行动:参加事故处理的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和自给式呼吸器,撤除周围的热源和火源,并消除产生静电的可能性,立即在泄漏地点设立警戒区,并将附近的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区。(三)发生运输事故时的施救对策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应由安全运输领导小组与当地***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组织和指挥现场施救工作。具体的施救行动应由运输事故处理小组和当地的消防部门担任。施救行动应按气体逸出、液体泄漏、火灾、列车脱轨、颠覆等情况紧急处理。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7
一、激活课堂生命力的数学故事类型1生活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直接关联性,创作、编写与运用此类的数学故事,让他们从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切入,提升学习兴趣并开展积极地学习。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形》时,教师显然可以运用相关***形的数学故事。如运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与球体之间的对话形式,让他们讲出各自的典型特征来,以此引导小学生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与所见到的实物,在作出基本的对比基础上,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以及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强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使其掌握比较和分析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童话类
运用童话故事教学是当前最常用且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他们会按照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与思维形式,从关注童话人物及其情节切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时,教师可以运用森林的小动物过节日或生日、外星人到地球寻找食物,以及小学生所喜爱的动漫故事等,为小学生创设童话故事情境,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引导下,积极地展开“除法”知识实际运用的思考。尤其是在乘法口诀掌握的情况下,小学生也可以运用实物展开分物活动,在帮助小动物或外星人的过程中,使自己掌握除法运用的情境、除法与生活的关系,以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科普类
运用科普故事,能起到数学知识学习和对物质世界探索兴趣的双重激发作用。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时,运用科普类知识显然是最高效且好奇心最强烈的。教师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基本调研的基础上,以小学生最疑惑、最想知道原因的知识,去创作或编写相关的故事。如房间和餐桌之间的故事、大海和浴盆的故事、课本与橡皮的故事等,让他们在这些具有巨大反差的事物对比中,去认识和学习面积单位的具体运用条件。如房间可以运用平方米表达,餐桌可以运用平方分米表达,课本可以运用平方厘米表达。教师在编写或选择此类故事时,务必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密切性,不能漫无目的地运用各种科普故事而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故事运用的生命力表现1学习兴趣激发
根据教学实践,数学故事的课堂教学运用,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具有最高效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哪种学习基础的学生,只要一听到数学故事,他们的精神和注意力都会最快地集中到学习中,且会按照故事情节的进展,与其他同学一起展开相关的思考和探究。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时,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难度和趣味性低,学生往往会产生等待教师讲解的惰性甚至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适时地运用适当的数学故事,把学生知识的枯燥引向故事的趣味性中,让他们跟随着故事情节的演变,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与运用旧知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启发
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有些知识依靠他们个人单独地主动学习,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运用数学故事的凝聚力,让小学生在对故事情节或人物的共同兴趣中,自觉地展开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让他们在相互取长补短的帮助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疑难问题的解决。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8
关键词:痕迹物证 交通事故 处理 作用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车辆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成倍的增加。痕迹物证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以及对违法者责任追究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概念及特点
首先物证是指以其自身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实在。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属于物证的范畴,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或各种痕迹,主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具有一般物证的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交通事故形成的特殊性,其痕迹物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1.1 形成的机理较为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往往在车辆高速运行中形成,所留下的痕迹物证也是在事发瞬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交通环境中,由一定的速度、方向、作用力等相关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痕迹物证的动态过程很难描述和再现。
1.2 容易遭到破坏。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一般是开放的现场,在交通管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来往车辆及人员的活动、围观群众的踩踏触摸、以及在伤员抢救过程中都可能给痕迹物证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驾驶人更会在肇事后采取逃逸、伪造现场、隐匿罪证等手段破坏原始痕迹物证,逃避法律追究。
1.3 比对认定有一定的困难。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复杂,易受破坏,给勘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而在事故中车辆人体的多次碰撞、碾压、翻滚、燃烧以及淹没等特殊情形使得各种痕迹物证相互混淆,给痕迹物证比对认定工作增添了很多麻烦。
2 痕迹物证在交通事故中应用现状
痕迹物证的客观性特点是任何其他证据所无法比拟的,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确定案件的性质 道路上的伤亡事件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还必须根据遗留在现场的实物、痕迹和人体的损伤部位确定是否为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治安或刑事案件的,移交公安机关治安或刑事部门处理。对于确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管理部门还要查明是单方事故还是与其它交通参与者有关的事故,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开展调查工作。
2.2 推断车辆类型 依据在事故现场遗留的轮胎花纹结构印痕、印痕宽度、印痕的数量、以及散落的油漆碎片等能够反映出肇事车的车轮数目、轮距、轴距、车轮直径、胎面宽度、车体颜色以及新旧程度等确定车辆的类型。
2.3 认定车辆 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认定肇事车辆、肇事逃逸的车辆。通过对车辆可疑痕迹的检验(包括车辆接触部位、新喷漆处、更换的零件),特别是车辆一般不损坏的零部件、部位更换了新的或有所变更,还要对车辆的轮胎花纹结构和轮胎磨损程度、裂纹、橡胶剥落的形态等认定肇事车辆;对破碎玻璃、标牌、字号断裂脱落遗留在现场以及其他痕迹物证可以进行检验,认定肇事车辆,又可以通过对现场车辆上遗留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弃车逃逸者。
2.4 为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供依据 根据交通事故现场碰撞痕迹的位置、角度、制动印痕,推断碰撞前后的速度、碰撞前后的行驶角度、各自所占路面的多少、接触部位、接触点、运动轨迹等,确定事故的原因和主要责任者。
2.5 为法庭提供诉讼证据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联的客观事实,办案人员是通过证据来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之所以能够对案件起证明作用,在于它与案件本身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但是,证据具有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认识的。例如,死者的衣服上存在的油漆痕迹,如果不通过专门的技术鉴定就不能证明它与车辆之间的联系,从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任何一种痕迹物证,只有通过鉴定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
3 当前痕迹物证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专门人才比较缺乏。交通事故处理尤其是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虽然规定事故处理民警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但在实践中,由于经常性的岗位轮换,使得事故处理人才比较欠缺。一些在事故处理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民警,也往往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不安心这一工作。
3.2 勘验设备成旧。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勘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勘验设备缺乏、陈旧,这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3 证据意识淡薄。交警在证据意识方面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凭经验办案,靠主观分析较多,不善于用证据说话;其次是重视当事人口供和证人证言,忽视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收集;第三是对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水平不能满足办案实际的需要。
4 如何更好利用痕迹物证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9
【关键词】咬人事件 法律规控 侵权责任
2016年7月23日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两名自驾游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被老虎袭击,造成1死1伤。当事游客自驾车过程中,车辆行驶至猛兽区的东北虎园里,年轻女子突然下车去拽男司机的车门,结果被蹿出来的老虎叼走。年长的女子看到年轻女子被叼走,立刻下车营救,被另外一只老虎当场咬死并拖走。
2016年8月24日,调查组认定该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6年11月16日,北京八达岭老虎伤人事故完整视频首度曝光。视频记录了事发之后动物园的施救过程,当赵女士被老虎扑倒后,在他们后方很快出现了巡逻车,但是巡逻车只是停在原位不停按喇叭。
2016年11月22日,事件当事人赵女士表示,父亲赵先生将到北京延庆区法院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
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在事发前进行了口头告知,发放了严禁事项的告示,与赵某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猛兽区游览沿途也设置了明显的警示牌和指示牌,事发后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置和救援。
这里面涉及到法律问题包括,一,开始签订的《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是否可以让动物园免责;二,安全事故认定对于最后的侵权责任是否有影响;三,所涉及到的侵权核心问题是什么。
首先,游客与动物园之间所签订的协议为格式条款,即动物园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签订该合同并不意味着免除动物园的责任,相反,排除对方权利,免除自己主要义务是无效的,因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因此,该侵权责任动物园是逃避不掉的。再退一步讲说,合同归合同,侵权归侵权,此次事件中受损的是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而非简单的违约。因此,该格式条款的签订不会对影响最后侵权责任的认定。
第二,由北京延庆区安全监管局牵头,区监察局、延庆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并邀请区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的事故调查报告,认定|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安全事故的处理轻则罚款,重则进行刑事处罚。若认定为安全事故,证明该动物园责任重大,若未认定为安全事故,也不意味着该动物园不存在过错,因为安全事故本来就是发生的意外事件,法院的侵权认定不是简单的行***方面的确认就定对整个案件盖棺定论。但其中该事故认定书中所说的该女士不守规则私自下车,以及动物园所做的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可以减少该动物园的责任。
第三,在该事故报告出来后,受害人律师在9月就该事故报告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从保护力度趋于流程化到侵权责任及救援速度的回应也都有理有据,本文认为,最核心的先在与侵权责任的认定,有关动物侵权的规定最早出现于《民法通则》第127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近年来通过对民法通则的细化与创新,我国于2009年立法通过《侵权责任法》第十章第78条至第84条规定饲养动物致害的责任。
涉及该事件引用最多的包括两个,一是侵权责任法第十章第78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二是81条“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本文认为,与该事件涉及最密切的是第81条,即动物园为过错推定,从事实角度来看,动物园的确不能摆脱自己的关系。其一,从一开始的签订协议,保护警示,虽然存在着受害人自己不守规矩的一面,但也存在该园安全措施的表面化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完善,包括野兽区与非野兽区之间的划分模糊(此次导致该受害人不熟而下车引起悲剧),哪怕是最后的事故报告也承认该园安全考核趋于形式化,要求予以改正;其二,即下车后的救援措施完全体现不出一个野生动物园该应有的经验,因为野兽伤人事件在该园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已出现过死伤事件,而这次事件体现出动物园各方面的不力来,首先在救援受害者的途中,虽然及时赶到,但除了按喇叭与轰油门以外无其他有力措施,没有麻醉***也没有其他救助工具,对于事故的发生没有应急的准备,其次是该次事件的死者的尸检报告是因失血过多而死,而当时救援人员无应急的救援人员,在拨打救援电话刻意隐瞒原因(把咬人事件说成交通事故)也就是说,死者的死不是因为老虎的袭击致命的,而是因为救援不力导致失血过度而死,再次,涉及人生命财产的权利时,加害方是不能免除自己的过错责任的。因此,关于该事件中侵权的认定,动物园是需要承担必要的责任的。
侵权责任法中涉及动物侵权的法规寥寥数条,运用在实际中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违反规定并不一定意味着承担所有的责任,而未履行必要的责任则一定会承担相应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延庆区“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调查报告.
[3]对《延庆区“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调查报告》的质
疑意见.
[4]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2010 .
有关动物的故事篇10
【关键词】 船舶事故 预防
为了确保航运安全,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在考虑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时,必须综合分析,谋求本质化安全。下面,在分析相关事故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就常见的几种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船舶的碰撞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事故。
船舶碰撞事故大多发生在航道交汇点、渔区、能见度不良等区域。这些区域具有船舶密集、会遇频繁、航道和自然环境不尽人意、回旋余地小等特点。碰撞事故的常见原因有:船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避让操作技术差、值班时精神不振,会船时紧张过度或漫不经心等;望疏忽,局面判断错误;对当时情况和环境及其动态演变估计不足而陷入窘境;违反避碰规则;避让迟缓;使用安全航速不当,特别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高速航行等。
船舶碰撞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树立安全观念,远离航行危险。留有充分的判断、行动时间和足够的距离间隔,避免交会等。对来船早让、宽让,避免陷入紧迫局面;与他船或危险物保持足够距离,必要时减速、停船以争取判断和行动的时间等,始终有效地控制船舶处于安全位置。2)提高在通航密集水域的航行和操纵技能,改正不良操作习惯,保持正规望、判断和决策。除了及时掌握水面交通态势外,还应预见到可能的演变态势对本船的威胁,疏于望就会丧失避让时机 3)熟练掌握船舶操纵特性,灵活运用安全航速。安全航速没有固定值,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灵活掌握,以避免碰撞危险和紧迫局面为宗旨。切不可高速航行和不当停船。4)要通过对避碰规则和事故案例的学习,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自觉性。航行中严格遵守航行规则,航行规则是避免船舶行为冲突造成碰撞的“规则”,违反或背离航行规则,意味着要面临众多的行为冲突,碰撞危险性会急剧增长。5)健全设备维护制度,预防船舶操纵失控。主机、供电失灵是船舶失控碰撞的主要原因,应有完备的维护制度并予以切实执行,特别是老旧船舶,除了开航前的检查和试运转外,航经复杂航段、进出港前都要加强检查和维护。
二、火灾事故也是船舶易发的主要事故之一。
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有:船舶存在电气设备和线路老化问题;部分船员缺乏防火知识和经验;船舶结构不符合船舶建造规范中有关消防的规定;船舶燃油不符合标准;管系、油管等;消防器材和消防物质配备不足。
船舶火灾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要严格监督有关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2)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学习。船员要遵守“船员日常防火守则”,落实消防责任制。做好船舶消防演习。3)保证船舶结构符合船舶建造规范中有关消防的规定。当前,许多个体运输船舶是在滩涂船厂建造的,有关结构不合理,如船舶排水管路从油箱穿过,造成油箱不密封,油气重;油箱位置不合理、输油管路漏油等情况,这些都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重大隐患。船舶所有人在船舶营运前,应认真检查本船结构,不合理的要及时整改。 4)船舶燃油应符合标准。现在有许多非法个体供油商,他们所卖的船舶燃油有的是非法炼制或混和的,这些油品由于其闪点低,比正品燃油的危险性大,遇高温时更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5)确保供油系统完好,高温管系不得,及时清除可燃杂物。6)按规定配齐有效的消防器材和消防物质。
三、风浪事故。
虽然气象服务日臻完善,但恶劣天气依然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经预报和未经预报的强风大浪等灾害性天气,是倾覆船舶的主要力量。船舶风浪事故的原因多是忽视自然环境力量,船舶公司、船长对天气力量的认识不足,或是过于迷信天气预报,不做充分的规避或对抗准备,常导致船舶事故。
船舶风浪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当经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安全为重。2)正确估量航行环境中蕴含的自然力量和船舶的抵御能力,及时正常地了解天气预报和海况,及时规避灾害天气,避免不可抗力的袭击。3)防止恶劣天气下的舱室进水和船体损坏,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四、船舶翻沉事故。
导致船舶翻沉的原因主要是船舶自身稳性、浮力丧失,或者受恶劣天气和海况、碰撞、触礁、搁浅等外力影响所致。如:人为操作失误。一些船舶忽视水密关闭装置的重要性,开航时常常不关水密门,或因维护不良而无法关闭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突遭严重横倾或大风浪时来不及关闭而进水倾覆; 船舶倾覆更多与货物装载有关,货物不按规定装载,因浪击和操纵产生的横倾力矩引起货物移动而倾覆;货物系固不良,在海浪猛烈袭击下失去控制,撞破船体导致进水翻沉等。
防止船舶翻沉的措施应该是一系列安全措施的集合。在落实上述防碰撞、防恶劣天气等安全措施的基础上,使船舶稳性和浮态达到最佳。具体措施有:(1)警惕装卸不当导致货物移动。防止货物倒塌和滚动使船舶倾覆。(2)规范货物系固。进行正规的货物系固,是预防船舶倾覆的关键措施。货物应符合系固要求,不可因航程短、天气好而心存侥幸。货物移动会在海浪推动下撞破船体导致大量进水而倾覆。(3)杜绝操作性水密失效。不论天气好坏,船舶开航时均应密封货舱盖,密闭水密门窗关闭装置。水密状况良好的船舶,能延缓进水及横倾的速度,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4)预防船体破损进水而倾覆。老旧船舶因金属腐蚀和疲劳,在大风浪中易破损进水。机舱排水系统应始终有效。发现进水,应立即排水和限制进水,采用适当的航向航速配合行动,确保船舶稳性。
五、污染事故。
水域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子孙后代将产生深远影响,污染事故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污染事故多是因为检查不认真、发现了问题不用心纠正所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动物的故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