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说,爸爸的鼾声非常有韵味。爸爸的鼾声不只是一味的“呼噜”,还有此起彼伏的变化。在妈妈的心目中,爸爸的鼾声就像乐器奏出的乐曲一样。(起笔不凡,“韵味”、“乐器奏出的乐曲”不仅巧设悬念,也定下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只听见一种细微的声音从爸爸的鼻子里缓缓地传出,慢慢地,声音粗犷起来,就像早晨码头边的摇橹声伴着厚实悠扬的号子。“呼噜,呼噜……”声音清晰起来。顷刻间,江南水乡码头上的一片繁忙景象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驶过。它好像行驶在松软的土地上,两旁金黄的麦穗儿向两边倾倒。这声音让妈妈想起了北大荒的秋天。(精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将爸爸的鼾声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有情调。联想丰富,想像贴切,比喻形象。作为妻子,没有对丈夫的宽容和欣赏,怎么会有如此的感受?你看,恼人的鼾声在一个妻子耳朵里竟然是如此美妙动听的音乐。)
爸爸的鼾声似乎又提高了一点儿,然后就在这个高度停止住,“呼噜”从漫无规律一下子变得颇有节奏感,就像一个小型的打击乐队,丁丁东东地重复着一些拍子。
忽然,鼾声猛地一提,声音更加凝重,如同盛夏里的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响雷。渐渐地,声音缓和下去。“轰……”又一个隆隆的雷打了起来。“咔!”鼾声一下子消失了,片刻之后,“呼噜……”一声打破了沉静,这一声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倾泻到谷底,发出洪钟一样的回音。鼾声渐渐平缓下来,就像一支民族乐队在空旷的田野上演奏着悠扬的乐曲。渐渐地,渐渐地,鼾声消失了……(谁能想到:这深夜的鼾声会被描绘得如此美妙。)
据妈妈说,爸爸的鼾声还吓跑过一个小偷呢。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因为白天太劳累,爸爸妈妈一上床就睡着了。半夜里,妈妈被一阵声音惊醒,妈妈睁开眼睛一看,差点被吓晕――一个小偷正在窗口探着头往里看!妈妈想弄醒爸爸,掐了爸爸几次,爸爸都没有反应,依然是鼾声悠扬。正当妈妈想再用力掐爸爸一下时,爸爸的鼾声陡然加大,小偷以为是爸爸故意装的,掉头就跑了。第二天,妈妈讲起了这件事,爸爸却愣是不信。(在妻子眼里,丈夫的鼾声不仅像音乐一样美妙,竟然还有这样的防盗功能! )
早饭时,我说:“爸,您又打呼噜了!”爸爸问:“我怎么不知道?下次给我录下来!”我说:“成!等下次小偷光顾时播放。”妈妈惊呼:“还有下一次啊?”“哈哈哈……”(结尾在轻松的对话中完成,富有生活情趣。)
简评 作者巧妙地借爸爸的鼾声写出了父母的亲密,也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的和睦。这种写法在艺术上就叫做“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主题 这是一篇以父母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此类文章并不少见,但本文却别具特色。为了不落俗套,作者巧妙构思,集中笔墨描写了“爸爸的鼾声”以及妈妈和“我”对聆听鼾声的独特感受,表现了父母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全家人和谐、乐观的生活氛围。
由于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使人读来情趣盎然,忍俊不禁。
选材 为了充分表现上述主题,作者在选材上集中于对爸爸的鼾声的描写上,同时写了妈妈和“我”的特殊感受。
文中插入一段对小偷的描述,使鼾声的作用别开生面,妙趣横生。这一切,皆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体会以及丰富的联想,否则仅凭“鼾声”这一看似简单的情节是难以写出如此生动的文章的。
布局 文章从妈妈心目中的爸爸的鼾声起笔,以妈妈的独特感受――“像乐器奏出的乐曲”一样,设置了悬念,并为全文定下了欣赏赞美的感情基调。
接下来由入夜初睡时到夜深熟睡时的不同时段的鼾声的状态和特点,通过比喻、联想、想象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把它表现出来。在对鼾声的描写中融入倾听者的美妙感受,文中蕴含着浓厚的感情因素。
在下一层次中,写妈妈讲述爸爸的鼾声吓跑小偷的故事,使文章平添妙趣,并从中写出妈妈的活动和感受。
全文自始至终贯穿着宽容、和谐与欢乐的感情线索。
文章结尾,用对话形式,表明一家三口人对打鼾的见解与主张,轻松、幽默地渲染并深化了主题。
语言 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而富有情趣。 比如,文章末尾一段的人物对话,轻松诙谐中洋溢着乐观和谐的气氛。丰富的联想、想象和精当地运用比喻修辞,使对鼾声的描写形象、生动并富有美感和情趣。从中隐含着妈妈对父亲的理解、宽容和欣赏,可见感情亲疏对认知事物的关系。比如,写初睡时鼾声“……就像早晨码头边摇橹声伴着厚实悠扬的号子。”就像“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驶过……”。写深夜的鼾声,“如同盛夏里的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响雷……”;“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发出洪钟一样的回音”。写鼾声平缓下来,“像一支民乐队在田野上演奏着悠扬的乐曲”。
写作建议文章绘声绘色地描摹声音的写作手法值得借鉴学习。但文章的最可贵之处,还在于对主题的生发上不落俗套,主要表现在构思的巧妙。
为了表现父母的亲密关系和全家人的和睦、乐观,巧妙借用爸爸的鼾声来表现主题,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