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诗歌篇1
如何从诗歌的故事性来讲解诗歌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讲作者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者。
古人云“诗以言志”“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心情的自白,要想理解好,就必须首先了解写诗的人。一贯的做法,我们都会在上正课之前,连篇累牍地告诉学生作者生活在哪个年代,干了些什么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歌又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应该怎样去理解和鉴赏,要读出诗歌中的什么什么主旨,感悟诗人的什么什么感情……如此一来,诗人就是老师所说的那么一个人,诗歌也就是老师所讲的那么一首诗,主旨就是老师借用的教参里的定论,感情也就是老师感悟出来的感情,学生只是一个听客,一个应声筒,一只被灌满了乱七八糟的食物腹胀不消化的鸭子,虽然学生在学了以后,能够很快地解答出试题,但是所答的答案也不过是些没有消化的鱼虾而已。诗歌鉴赏从何而来?学生的鉴赏能力从何而知?我认为,在作者认知这个环节里,老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详细讲解诗人的故事(仅指重要的诗人),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自己去了解诗人的际遇,诗人的一生和诗人的品格道德。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自己发现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更喜欢上诗歌课。比如在讲苏轼的词之前,我们可以讲讲苏轼的经历和故事。用他自己的诗来说,他的一生就是“论吾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就是一辈子浪迹在被贬谪的地方,但是就是在一贬再贬的日子里,苏轼没有消沉愁闷,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过得怡然自乐,潇洒自在,正如他的诗中所说“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身安处即吾乡”,而且在被贬的这些年中,围绕着苏轼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恰恰说明苏轼的人品和性格。在讲苏轼的《念奴娇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赤壁怀古》《浣溪沙》《江城子》的时候,我会拿出一节课专门讲苏轼的故事,之后让学生们自己探讨苏轼的人格,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学生自己了解了作者,就会更好的从作者的人格出发,去理解这首诗词,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鉴赏也就会更加独到
二、讲诗歌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诗歌
我认为,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或者诗歌的写作原因和背景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讲解诗歌的过程里,我们不时穿插着这个故事,会使学生在感受故事的感人之处时,感悟到诗的美感。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表面故事和一个深层故事,在诗歌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分两步进行,先讲解表面故事,使学生从表面意思上理解诗歌,感悟诗歌,再讲解诗歌的深层故事,使学生从写作意***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这样,诗歌的讲解就会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路子,使学生对诗歌的鉴赏逐步深入,感情逐步加深,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单纯从字面来看,就是一首失恋者的爱情诗,写出了失恋者愁苦的心情和苦苦追寻自己心中姑娘的苦闷。我们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细雨迷蒙的悠长的雨巷里,一个失恋的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内心苦闷,愁肠百结,回想着曾经的快乐,吞咽着现在的痛苦,并不断的设想,幻想自己心爱的姑娘会出现在面前。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写的是大***失败后作者对于未来的迷茫。因此我们又可以讲解这样一个故事: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一个追寻未来又不得的知识青年,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撑着油纸伞,徘徊在迷蒙的细雨中,他想着自己经历的事情,感到了自己的激情,也感到了失败的痛苦,更感到了失败后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中国的未来,也不清楚自己的归宿,但却在执着的追求着,虽然希望很朦胧,却永不放弃。如此一来,诗歌的教学就会变得简单有趣,层次分明,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自己鉴赏诗歌的积极性。
讲诗歌的故事,从多角度讲解诗歌,就会使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感情深刻,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来理解诗歌鉴赏诗歌,对诗歌有更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让学生讲故事,讲出自己内心的见解
诗歌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回馈,只有学生对诗歌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说明这首诗歌对学生有了启发,有了感情的升华,这也正是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讲完一首诗歌,设计一个环节,有学生自愿地讲自己的见解,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感发,会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诗歌的教学和学习。比如《邶风·静女》,我在讲完之后,安排了一个作业,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把诗歌翻译成现代诗。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独到写法,甚至有个同学还写了个四幕话剧,演绎得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有个同学写了一首很有谐趣的诗:
漂亮的妹妹谁不爱,哥哥我来到了城墙外。
怎么妹妹还不在,急得哥哥把头擓。
哥哥你别急,妹妹送你彤管草。
草儿草儿怎美丽,哥哥喜欢得不得了。
草儿草儿真可爱,不如妹妹更可爱。
漂亮的妹妹谁不爱,哥哥我要谈恋爱。
爱是什么诗歌篇2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六、拓展延伸:(投影)
1、投影展示风景***片。
2、说说自己的家乡。
七、作业:
爱是什么诗歌篇3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2、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初读课文
4、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6、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7、课后积累迁移
爱是什么诗歌篇4
本次问卷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选择题24题,自主性问答题2题。参加调查的人员为部级示范高中的在校生,人数340人(涵盖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兼顾文理科),收回有效问卷310份。问卷内容统计如下: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高中生诗歌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
(一)课内诗歌学习状况:
1.你认为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诗歌篇目的数量( )
A.太少 B.合适 C.太多
2.你是否喜欢中学课本中的诗歌作品( )
A.喜欢 B.不喜欢
C.有一些有兴趣 D.无所谓
3.你更愿意学习哪一种诗歌( )
A.中国古代诗歌 B.中国现代诗歌
C.外国诗歌 D.都不想
4.你觉得旧体诗和新诗你更愿意朗诵哪一种( )
A.旧体诗 B.新诗 C.两者都适宜
5.你学习诗歌主要是为了什么( )
A.提升人文素养 B.增加日常谈资
C.提高考试分数 D.个人爱好
6.诗歌的哪个特征最让你喜爱( )
A.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
B.意境深远
C.内蕴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操
D.蕴含哲理
7.你读一首诗最先关注的是什么( )
A.语言 B.哲理 C.内容 D.手法
8.你记忆背诵的诗歌大概有多少首( )
A.60 B.100 C.150 D.200
9.你认为什么是诗歌品鉴( )
A.对诗歌情感内容等有一定的认识
B.得到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
C.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
10.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对你阅读诗歌是否有帮助( )
A.帮助很大,触类旁通,读懂其他类似作品
B.效果一般,一些诗歌还需要个人体验
C.只对诗歌鉴赏的考试有帮助
D.没有什么帮助
11.诗歌教学对你的情感体验有怎么样的影响( )
A.能够在特定场景下激发我的情感体验
B.使我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C.使我有更多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
D.没有什么影响
12.诗歌教学对情感价值的张扬是否让你对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
A.让我对发现生活、生命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帮助
B.我能够更多地关注生命
C.对待生命的态度看法有一些改变
D.没有体验感悟
13.通过对诗歌情感的关注,你体验诗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
A.很有帮助,体验诗歌情感更加准确
B.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诗歌情感体验较好
C.有一些提升
D.没有变化
14.你认为现阶段的诗歌题考查对你解读诗歌有什么作用( )
A.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B.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
C.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D.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
15.课内诗歌学习后,你对诗歌的兴趣( )
A.增加了 B.没有变化 C.兴趣降低
(二)课外诗歌阅读状况
16.你课外读诗歌吗(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不读
17.你购买过诗人的诗集吗( )
A.购买过 B.没有
18.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阅读诗歌作品(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从不主动阅读
19.你主动阅读诗歌时,一般选取什么类型( )
A.古典诗词 B.特定作者
C.现代诗歌 D.外国诗歌
20.你对诗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 )
A.课本 B.课外读物 C.网络 D.其他
21.在日常写作中,你是否引用诗句以增强表达效果( )
A.经常 B.从没
C.不自觉引用 D.特意追求引用效果
22.当你有情感需要抒发时,能否用诗句表达你的情感意***
( )
A.能 B.不能 C.没有想过
23.你平常写诗歌吗( )
A.不写 B.偶尔 C.老师要求写才写
(三)课内外诗歌活动(以下写在问卷上)
24.你参加过哪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 )
A.诵读比赛 B.写作比赛 C.诗歌品读会
D.选修课 E.其他
25.参加这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比如:读诗时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景生情,更愿意也更容易用诗意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体验等)
26.请写出一首或一句对你影响最深的诗歌。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三、根据上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在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1.目前约九成的学生对课本中诗歌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表示肯定,认为目前中小学课文中的诗歌数量适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67.6%的学生更愿意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在诗歌学习目的方面,选择“提升人文素养”的占57.8%,选择“个人爱好”的占19.4%,均高于选择“提高考试分数”的16.4%。这说明学生在诗歌学习时,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别突出。在学生记忆背诵课内诗歌数量方面,能记忆背诵的篇目达60首的占24.4%,达100首的占40.0%,达150首的占19.7%,达200首的占15.9%。而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收录诗歌85首,初中阶段收录诗歌89首,高中阶段必修课本收录诗歌27首,共计201首。可见,学生对已学习过的诗歌的识记有限,考试要求的必背篇目记忆清晰准确,除此之外的篇目主动记忆率不高。
2.在“诗歌最令人喜爱的特征”方面,“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与“意境深远”二者平分秋色,总占比达到84.7%。可见,在诗歌阅读体验中,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是决定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读一首诗时,42.2%的学生最先关注语言,36.2%的学生最先关注内容。这一数据说明,高中生在诗歌阅读体验中,诗歌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容对学生喜爱诗歌的程度有很大影响。有六成的学生认为诗歌品鉴是指“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这同样说明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对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意义。
3.有33.5%的学生认为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对其阅读诗歌帮助很大,48.8%的学生认为作用有限。这个调查结果显示诗歌教学对学生诗歌阅读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局限性。具体而言,在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方面,诗歌教学有积极意义。此外,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对诗歌情感的关注能提高体验诗歌的能力。
4.针对现阶段诗歌文本的考查形式,负面评价的比率较高。选择“对自己解读诗歌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和“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的比率为49.7%,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和“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的比率为50.3%。
5.在课内诗歌学习对学生诗歌读写兴趣的影响方面,3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诗歌的兴趣,54.3%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还有8.7%的学生认为兴趣降低了。可见,现阶段诗歌教学有一定价值,但问题严重。
6.学生课外诗歌阅读情况好于预期,有58.9%的学生能在课外阅读诗歌,56.5%的学生曾购买过诗人的诗集,这项数据从高一到高三呈现上升趋势。32.9%的学生在小学主动阅读诗歌,38.7%的学生则从初中开始。这说明课外诗歌阅读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是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时,超过四成的学生倾向选择古典诗词,可见古典诗词对学生的影响力大。
7.学生主要通过课本与课外读物了解诗歌,这两种情况各占四成。学生对课外诗歌阅读有较强的意愿,有约八成的学生愿意引用诗句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强化个人情感的抒发。有近七成的学生能够偶尔写诗歌,或在老师要求下创作诗歌。
8.通过对课内外诗歌实践活动的调查发现,大约有五成的学生曾参与与诗歌有关的活动,主要形式为参加诵读比赛和听讲座。诗歌创作、诗歌品读会活动的普及率则较低。90%以上参与过诗歌相关活动的学生都认为,参与这些活动,对个人诗歌的情感体验有帮助,使他们能通过诗意的语言强化情感体验。在对“影响学生最深的诗歌或诗句”的调查中,有约五成的学生写出了课本之外的诗歌或诗句,其中,中外诗歌比例约为9:1,古今诗歌比例约为7:3。
四、高中生学习诗歌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数据采集,我们对高中生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还原诗性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语文诗歌教学对诗性重视不够,学生对诗歌课堂教学的认可度不高,但学生在诗歌阅读上的热情、对诗歌美的追求并未消退。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别突出,他们更渴望通过阅读诗歌丰富自我的情感经验,在想象和共鸣中感受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体验。可见,感性的“诗性”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内心,是人们共有的情感追求。这些使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还原诗性成为可能。
爱是什么诗歌篇5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51-01
《斗笠》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全诗以斗笠为载体,写了儿子离乡之时,母亲没有好礼相送,只是吩咐儿子戴上一顶斗笠,将浓浓乡情与深深母爱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母亲善良与真挚的情怀,又展现了母亲崇高而伟大的胸怀。在执教本课时,笔者以“情”为线,以“读”为本,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情境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以及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片段一:课堂导入
师:自古至今,离别常有。面对离别,人们感受各异,往往用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如古诗《赠汪伦》中李白乘着小船刚要离开,好友汪伦赶到潭边踏歌相送,李白不禁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王维临别时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有递上一杯酒,以酒道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0世纪末,作家王宜振离开家乡,母亲没有什么好礼相送,只吩咐孩子戴上一顶斗笠。这顶斗笠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现代诗《斗笠》。(板书课题)
【反思】本课伊始从李白、王维等诗人所作的离别诗切入,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其中,引发学生探寻本诗中的离别情,既合主旨又充满诗意。
教学片段二:讲授诗歌的技巧
师:朗读并默读全诗,你感觉好像是谁在和你说话?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觉像是母亲在和我说话。
生2:我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母爱。
师:诗中,母亲从头至尾叮嘱着孩子一句话,这句话是――
生: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师:多次使用同一句式来表达的方法,叫做“反复”。这种写法使诗歌耐人寻味,让人产生话虽说完但情还未尽的感觉。
【反思】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朗读后让学生默读全诗,由“感觉谁在和你说话”过渡到读后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适当讲授诗歌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写作诗歌的技巧。
教学片段三:品味诗中之情
师:一顶斗笠,饱含着深深母爱。母亲为什么反复叮嘱孩子戴上“这顶斗笠”?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先读读第一小节,找出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静静地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生默读,并动笔写体会)
生1: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生2:母亲的心愿是孩子健康。
生3:母亲的心愿是孩子好好做人、堂堂正正做人。
师:戴上斗笠,就能成为故乡的蘑菇,母亲就能看见孩子挺直身子堂堂正正做人的身影。母亲的希望仅是如此吗?她还会担心什么,又会有着怎样的心愿呢?请自学第二至第五节,画出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从中体会母亲的心愿。(生自读自悟)
生1:第二小节里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故乡的声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故乡的声音是作者熟悉的乡音,母亲把鸟鸣编进斗笠,是希望能帮助孩子解思乡之愁,让孩子睡个好觉。
生2:第三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到故乡的温暖,寒流侵袭的冬夜也会有春意融融。”这是母亲在担心孩子的冷暖。
生3:第四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让这泥土的芳香飞进城市的每扇窗户。”在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母亲希望孩子不要感到孤单、寂寞。
生4:第五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孩子,它可是娘心头的亮光呀,让它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那一轮明月,就是母亲思恋孩子、关爱孩子的心。母亲希望这亮光照在孩子的头顶,给孩子带去光明,带去温暖,为孩子的人生征程点起一盏明灯。
【反思】本诗每小节结构相似。教师精讲第一节,其余四节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由扶到放,教会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片段四:拓展延伸
师: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写过一首蕴意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不仅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母之心、思归之情,同时洋溢着诗人魂牵梦萦的中国情结。(学生配乐朗读《乡愁》)
师: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请选取你认为最能代表母爱的事物,写一首赞颂母爱的诗歌。
【反思】根据内容适当拓展,通过阅读的延伸,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设计练笔环节,读写结合。
爱是什么诗歌篇6
《再别康桥》的“再别”告诉了我们,作者是第二次和康桥作别,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可是,诗歌开头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徐志摩应该不是想和康桥告别,而是要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东西,诗人则把它用作了诗歌的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表明诗人似乎不想张扬,这明显与诗人的个性相悖,似乎满怀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他当然不想直白地告诉别人,甚至是见证诗人心中秘密的没有生命的康桥,诗人也不想和它倾诉分享。那秘密也许有些苦涩,也许在苦涩中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甜蜜。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潇洒的基调,哪有离愁的伤感。和云彩告别只是作者为诗歌抒情而确立的一个意象,通过这个意象来为自己回味内心珍藏的秘密创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果然第二节诗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就在隐晦地讲述这个内心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了。“那河畔的金柳”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美好的记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字看,似乎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
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沉淀”表明这梦是过去的,是留在诗人记忆深处,而且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彩虹似的”说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但又是无法再实现的梦,诗人也许执著而徒劳地一直在追寻,也许诗人一直在自欺欺人,把梦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但现在这个梦终于该醒了。梦虽然破碎了,但诗人今天就是来这里执著地寻梦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在诗人放歌的“今天”,这只是诗人的想像,不是诗人的一个实际的行动,那么诗人还要“漫溯”什么呢?所以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的“漫溯”,其实就是对如“青草更青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追忆。诗人在这天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因要“悄悄是别离”内心的秘密而“但我不能放歌”。如果没有了心中独享的美好的秘密,这条叫康河的窄窄的水道,风景再美也便缺少了一种诗意的灵动。诗人曾经在康桥上康河边吹奏起“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许多人认为“笙箫”吹奏出的一定是离别的伤感,实际上,笙箫也可以是为恋情为爱情而奏响。这样的风俗至今尚存于我国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就由此可以猜想诗人是来康桥上康河边告别他心中的爱情梦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轻松。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所爱的据为己有,才算美好?真爱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在今晚带走什么东西,但他带走了甜蜜而美好的回忆,尽管没有回报的爱有些苦涩和心痛,但那是甜蜜的心痛,值得永生回味的枯涩。也许在诗人心中,那样更为潇洒和美丽。记忆虽已成为往事,但往昔的美好却永存心中,永远值得诗人独自一人默默地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蓝棣之先生在分析这首诗歌时就精辟地指出:“‘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①可惜我们很少关注和鉴别这更为合理的读解。我们如果把诗人徐志摩的初别康桥即《康桥再会吧》拿出来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蓝棣之先生的解读是多么接近《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真谛。
那么,诗人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梦绕魂牵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呢?人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总爱引用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并据此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②。这也许是对的,但没有深究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意义。只有新颖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才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自己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为什么偏偏是对诗歌来了兴味?是什么让他诗情勃发的呢?是炽热燃烧的爱情!也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根据张清平的《林徽因》一文记述,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刚好24岁)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俩。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多次“结伴在剑桥漫步”。“当时林徽因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她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加上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没有阻止他们的交往,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迅速发展。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徐志摩也‘热恋’起。就在此时,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从中国来到了英国。她来英国是徐志摩自己的主意,希望能让她开开眼界。但她来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热恋当中。张幼仪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日子,就独自一人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她走后,林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要她做出明快的决断,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及婚嫁,则必须先要徐张离婚。”③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于1921年9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随父回国。最后在1928年3月和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婚后,夫妇俩用6个月时间游历欧亚诸国,于8月归国。徐志摩则在同年6月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畅游。到英国时,诗人又去了剑桥,重游故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名作。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写此诗同他和林徽因曾经双双“漫步”剑桥有关联,是徐志摩对这段难忘恋情的甜蜜追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去发现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济。呵!我那时的甜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请留意作者的用词――“单独”,在“单独”上加了引号,后文又说这是“甜蜜的单独”,这正是《再别康桥》里“轻轻”“悄悄”的情感基调。“单独”是解脱了婚姻家庭之累的“单独”,还有后文提及的“自由”,也是心中已经准备解脱家庭之累的自由: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在诗歌里诗人不能明言的真正的甜蜜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终于露出情感轨迹的蛛丝马迹。后来,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与此同时,即使过去许多年后,从林徽因方面而言,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感情,也仍然藕断丝连。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由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但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出。不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徐志摩对林徽因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这正是《再别康桥》奔放洒脱的真谛所在。只有当我们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情诗来读的时候,关于这首诗歌的一切疑团才豁然而解,真相大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和诗人一起重温破碎了但却是美好甜蜜的旧梦。“虹”和“梦”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甘心”“揉碎”“沉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的真实写照。
①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P57
爱是什么诗歌篇7
乙:【学着歌星的样子大声说】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后面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甲:喂、喂、喂,我们今天是来说相声的,不是来唱歌的,你没必要这么抽风吧。
乙:你out了不是,现在的明星大腕那个出场不是这个阵势。
甲:你一个说相声的,出个场至于这么夸张吗?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疯牛病呢!
乙:要说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说相声呢!你整个就是一个老年痴呆,我们说相声的
一百多年了,一出场都就想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整天干巴巴的站在台上向
观众朋友们鞠躬问好,一点新意也没有,你认为这有意思吗?
甲:向你这样踩在电门上出场,就是有新意呀?不过就是一个说相声的,还真把自
己当个大歌星呀!
乙:谁说我不是大歌星?
甲:你还真是一个大歌星呀!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
乙:我是大歌星的歌迷!
甲:就一粉丝呀!说话大喘气,你一个粉丝至于这么嚣张吗?
乙:你可不要小看我,我可和别的歌迷不一样,我可是一个超级歌迷。
甲:怎么不一样,在超级你不也是一个喜欢听歌的吗?
乙:别的歌迷,只是做一个歌星的粉丝,而我是所有歌星的粉丝,只要是歌我就喜
欢。
甲:来!我们握一下手,不容易呀!我们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今天总算是走到一起
了!
乙:怎么你也喜欢听歌?
甲:谁说我喜欢听歌,我喜欢看电影!
乙:切!你一个喜欢看电影的捣什么乱。
甲:我可不是一个普通喜欢看电影的,我可是一个影迷,一个骨灰级的影迷,和你
这个超级的歌迷可有的一拼。
乙:你捣乱是不,你一个喜欢看电影的,怎么能和我一个喜欢听歌的比呢?
甲:怎么不能比,我们就比一下是我看过的电影多,还是你听的歌多。
乙:比就比,谁怕谁呀!谁输了,谁就今晚请吃饭。
甲:好!观众朋友们,你们今天就给我们哥俩个当一个裁判,一会看完演出让他请
大伙吃饭。
乙:凭什么,凭什么我就要请大伙吃饭?我就一定会输给你吗?
甲:那当然了,因为我看过的电影已经数不胜数了。
乙:你这不废话吗?我听过的电影也数不过来呀!对了,我们这可怎么比呀?
甲:这还不简单,我说一个电影名,你就说一个相应的歌名。如果你说不上来,你
就输了。
乙:这也太简单了吧!
甲:简单?我让你一会就哭。【抬起了右手】你看看,我这手就是一个电影名。
乙:什么电影?
甲:《如来神掌》。
乙:有意思,那你的手就是一个歌名《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甲:怎么还出来万泉河了?
乙:呵呵!怎么你忘了,当年孙猴子在你手指头上撒尿的事了吗?不信你闻一闻
你的手上,说不准现在还有尿骚味呢!
甲:【拿手在自己鼻子前闻了闻】孙猴子尿在如来佛的手上了,别来我这占便宜。
乙:这能赖我吗?你的手是《如来神掌》这可是你自己夸的。
甲:好了,好了。我不以你计较了,我们换个比法。
乙:怎么个比法?
甲:我那电影名夸你身上的零件,你用歌名夸我身上的零件。
乙:行,我保证用歌名把你损的体无完肤。
甲:你说什么?
乙:开个玩笑,我保证用歌名夸的你没了人的模样。
甲:谁怕谁呀!我现在就给你来点狠的。你这人的嘴长的好,用一部电影名字夸
就是《樱桃》。樱桃小口不错不错。
乙:我是一女的呀?要这样说你的眼睛就是一歌名《绿光》。
甲:我鬼呀?眼睛冒绿光。要这么说你的鼻子就是一电影名《倔强萝卜》。
乙:我看你的鼻子就是一首歌名《黄土高坡》。
甲:你的耳朵就是《双旗镇刀客》。
乙:你的耳朵是《两只蝴蝶》。
甲:你的脑袋是《锅盖头》。
乙:你的脑袋是《挪威森林》。
甲:你身体不好整天《气喘吁吁》。
乙:你腿不好出门就要柱周杰伦的《双截棍》。
甲:这双截棍能柱吗?
乙:你爬着柱不就行了。
甲:你说得这像话吗?我都成动物了,不比了。
乙:怎么,你认输了。既然你认输了,一会演出完,可别忘了请观众朋友们吃饭。
甲:谁说我认输了,我们都是有文化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我们应该换一个高雅
一点的比法。
乙:怎么个高雅法?难道我们还要‘吟诗作对’。
甲:对我们就用电影名和歌曲名‘吟诗作对’,谁要对不上来谁就算输。
乙:【后悔的对着自己的嘴巴打了一下。】瞧我这张破嘴。
甲:你现在后悔也晚了,我现在就用电影名给你出一副上联。《三笑之才子佳人》
《三***拍案惊奇》要《决战刹马镇》。
乙:这乱七八糟是什么呀!我听的头都大了。
甲:你不要管什么乱不乱,你现在就给我用歌名对下联,怕头大现在就给我认输,
小样今天我难为不死你,看看你还敢不敢一上台就假冒歌星了。
乙:《冬天里的一把火》《冬天里的日记》都《秋天不回来》。
甲:看不出你小子行呀!我在给你来一个难一点的。《嘻游记》不是《隋朝来
客》是《我的唐朝兄弟》。
乙:《忘不了》不是《狼爱上羊》是《爱上你很快乐》。
甲:小子你行呀!看来我的拿出我的绝活来,用电影名字给你做一首诗,让你对
对。
乙:你吓唬谁呀!你要是能用电影名字做一首诗,我就能用歌曲的名字给你唱一首
歌。
甲:好我们就一言为定,谁做不出谁现在就请客。
乙:你就别给我废话了,我到想看一下,你能给我用电影名字做一首什么诗出来。
甲:我用电影名字不但能作诗,而且还能做一首好听的情诗。
乙:我和观众朋友们都正洗耳恭听呢!你就快一点吟你的情诗吧!
甲:《摇摆的婚约》《甲方乙方》《非诚勿扰》,
《恋爱前规则》《没完没了》《非常完美》。
《美丽密令》《a面b面》,
《出水芙蓉》《倩女幽魂》。
《甜言蜜语》《保持爱你》,
《前城热恋》《花田喜事》。
乙:真不容易终于结婚了。
甲:《十月围城》《十面埋伏》,
《河东狮吼》《胆战心惊》。
《嘻游记》,
《东风雨》。
《叶问》《男人本色》?
《苏乞儿》。
乙:哥们,没想到你还是一个‘妻管严’。
甲:怕老婆的男人不丢人,中国的男人都知道。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乙:我还从没见过你这种人,怕老婆还怕的理直气壮的。
甲:你就先别管我怕不怕老婆了,你还是赶紧想办法给观众朋友们唱歌吧。
乙:唱什么歌呀?
甲:你别耍赖,你要是不唱,也可以,演出完了只要不忘了请客就行。
乙:谁说我不唱呀?我这就唱?
甲:唱。
乙:【曲;《狮子座》】
《有没有人告诉你》 《你到底爱谁》
《有没有人告诉你》《偷偷喜欢你》
《有没有人告诉你》《老鼠爱大米》
《爱情小偷》《让世界充满爱》
七月份的尾巴 你是狮子座
八月份的前奏 你是狮子座
《狼爱上羊》如果是个意外
《放羊的星星》意外的看不开
死性不改《爱你爱的无路可退》
短发女人《怎么会狠心伤害我》
人山又人海《谁让我爱上了你》
试一试去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甲:停、停、停别唱了,你这是唱的什么呀?
爱是什么诗歌篇8
难忘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六年期间,有许许多多另我难忘的回忆,可最令我难忘的是万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音乐、诗歌和绘画是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只要缺少一样,你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当想起这句话,不久举得的爱国诗歌朗诵会就象没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重视。
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的上午,我们六年A班的全体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教室,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黑板上的“爱国诗歌朗诵会”这几个大字上,显得格外闪光耀眼。
听、上课铃打响了,万老师慢慢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笑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是要进行什么活动吗?”,同学们齐声说道:是爱国诗歌朗诵地吧!老师笑了一笑,点了点头,说:“那,你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立刻沸腾起来。有的说:“我们小组配合得最好”。有的说:“我们的诗最能表达出我们的爱国之情”。还有的说:“我们最能表达诗歌的美,你们听了一定会陶醉起来的!”老师见我们讨论得那么积极,和蔼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音乐诗歌和绘画是生中三大乐趣之一,让我带你走进诗歌的百花圈,感受诗歌的魁力”,受到美的熏陶吧!好,现在活动开始,在同学们雷鸣股的掌声中,第一小组同学上台朗诵,赢来了同学们的一阵阵赞叹。
紧接着,轮到匀第二小组朗诵的时候,我心里就如十五个民桶打水,七上、八下,“要是读错了,不但会给小组抹黑,下课还会招来同学的声讨,我要是真的读错了,该怎么办?”想到这儿,这紧张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正当我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时,只见老师那如宝石般的闪亮的眼睛,闪烁着鼓励与期待的光芒,我顿时觉得精神增倍,把刚才思想负担全都抛在了一边,我能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是那么鲜艳,是那么火红,是那么耀眼,它是由为了祖国能够有美好的明天,牺牲自己的***,用鲜血染红的,我是少先队员,我怎么能被这一点困难吓倒吧?我鼓起了勇气声情并茂地朗诵着: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是什么诗歌篇9
【误区一】“读诗如读文”
《走,我们去植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一首意境优美的现代诗,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师:这首诗写得真美,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首诗是号召我们去植树,哪些词语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生: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
生: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读出欢快的语气。(生读)
(评析: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这位教师是重视朗读的,但她将现代诗教学与一般课文教学等同起来了,完全没有顾及现代诗凝练而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诗歌的特点,这就是教学中常见的“读诗如读文”误区。)
【对策】要走出误区,我们还得从区别现代诗与一般课文开始,可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停顿和节奏,逐步学习表达诗歌的节奏美及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观察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后一段是分行写,一句一行)那读法还和刚才一样吗?你觉得该怎样读,请你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为什么吗?(让学生充分发挥,引导读出换行的停顿)
再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注意了诗句换行的停顿还不够,诗歌的朗读最讲究技巧了,老师这里画出了两处停顿,你觉得该怎么读出来呢?……其实每个人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那接下来的段落该怎么读呢?请根据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试试,马上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感知了现代诗行文的特点,又尝试揣摩了诗歌的语言美,可谓真读诗。
【误区二】“重分析,轻赏析”
要讲清这个误区,首先得讲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一体,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美,现代诗也一样。如《走,我们去植树》第二自然段,意境就十分优美。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学这一段的。
出示:荒滩,沟渠,
山坡,公路……
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随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师: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生答)
师:对,是少先队员。这种方法叫指代。(板书:指代)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说一说?
(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能抓住重点,看似无可厚非,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诗歌的特点再来思考教学的过程,你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分析性讲解,哪还有一丝意境的优美?简直与诗歌教学的氛围格格不入,这就是“重分析”带来的后果。)
【对策】 诗歌教学的侧重点在“赏”,要教出诗歌的画面、诗歌的情感(即意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思考,体会诸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艺术境界。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怎么教的,领略一下赏析带来的好处。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一小节,说说通过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读后)我看到了荒滩、沟渠、山坡、公路。
师:就这么点?注意读读标点。
生:还有好多好多地方,因为这儿用的是省略号。
生:我还看到了红领巾。
师:啊?
生:这儿的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因为少先队员都挂着红领巾。
师:说得真好,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到处都是红领巾在飘扬,真美啊!少先队员在这里干什么呢?谁读出来了?
生:(思考)……植树。
师:很好,那“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仅仅是说同学们在植树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漫山遍野都是小树在成长。
生:阳光下,少先队员在小树边玩耍。
生:少先队员和小树一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
师:多美啊,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就是在赞美这些画卷,谁来读出这些感受?
【误区三】“传授知识重于情感体验”
在教学现代诗《长城和运河》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长城东起哪,西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再请同学们找一找运河北起哪,南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看,这就是长城和运河的样子。课文中还运用了两个比喻句,谁把它们找出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你看,长城和运河多么雄伟!它们有多长呢?(师出示长度资料)要知道,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老百姓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一筐土一筐土地挑才修筑成功的。
生:(吃惊状)啊……
(评析:知识的传授确实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这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传授长城和运河知识的主阵地了。尽管学生学到了许多,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诗歌的特性从何体现?恐怕学生失去更多的是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兴趣。)
【对策】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特点决定了现代诗的教学也需要激情,也需要陶醉,不能过于理性化。享受美、愉悦要成为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情感设计教学,把情感体验提到课堂教学应有的高度。以下是另一位教师的教学。
师:在祖国的蓝天上,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是什么呢?请大家画下来读一读。
师:黑板上有两个圈,一个是山海关,一个是嘉峪关,你能把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吗?(生画)
师:你为什么画得弯弯曲曲呢?
生:因为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因为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
师:是啊,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几千里,让我们看一看穿行在大地上的长城。(出示系列***,加上优美的伴奏乐)
师:欣赏了如此壮观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生:我想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是多么辛劳。
……
师:说得真好!正像同学们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全世界人民都想着能爬一爬中国的长城,见证一下奇迹。(出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生:对祖先的敬佩。
生:骄傲。
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爱是什么诗歌篇10
关键词:课前预习;学本课堂;诗歌;意象;文本细读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案例背景】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确应当受到欢迎。如果教学未能从划一式教学状态中摆脱出来,因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现状的话,那么现在“学”的热潮是应当产生的。“学为中心”就是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而我们认为的“学”应该包括学生,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角色为课前主动学习者、课中体验学习者、课后回归学习者。因此我校语文组将本次的赛课确定如下:以预习案为载体,围绕“如何体现以学为中心”展开磨课《我爱这土地》。
一、研判学情,布置课前预习
1、教师给学生打好底子,学生才有信心体验课堂。为了能让学生更有把握学好这首诗歌,将链接材料2和材料3放入了预习案中。链接材料2: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链接材料3: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例如古典诗歌中多用月亮、归雁、笛声等意象来表达思想的情感。
2、为了突出学生为课前主动学习者的目的,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于是就设计了预习案第3题,读完诗歌后,对于诗歌的情感、主题、意象、内涵等方面,你有自己的疑问吗?请试着写出一、二点。
结果全班30余人只有4人是***完成。这就引发我们对学生学情以及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是否是这个问题设计对这些学生来说太难了,根本无从下手?对我们泽中的孩子来说,质疑题是否太难了?这是第一次磨课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了第二次磨课(八(4)班)能更好呈现学生作为课前主动学习者的角色,就把预习案中第三题改成:
读完诗歌,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诗歌是什么呢?请写下这几句诗,并试着说说喜欢,感动的理由。
这样的设计意***在于以学定教,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为了让学生有的放矢,有话可说,有感可写。那么第三题问题的设计就由原先的质疑题变成了品味语言题了。这一次,学生不仅不再交空白作业,他们的回答让听课的老师很惊喜,也很感动。当然,教师也能因此“乘风破浪,运筹帷幄”。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熟悉学情,确定课前问题设计,才能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的主题。
二、熟悉学情,体验学本课堂
“学为中心”的理念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究竟该以什么形式来体现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呢?
1、首先是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学生的***思考,在语文课堂上必定要充分的展现,这也是合乎语文学科特性的。于是为了始终将“学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第一问题设计为解题。
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这是一个怎样的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2、其次是合作学习。根据泽雅中学的学生学情,基础薄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有限,为了能更好地呈现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的形式,展现学生课堂有所体验,有所感发,于是就将诗歌进行了一种文本细读处理――去词法。
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修改 我也应该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暴风雨中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汹涌着的河流,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这吹刮着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和那来自林间的黎明!
针对原诗和老师的改诗比较一下,哪个版本更好?最好能够针对其中的字词仔细品味。比读环节的设计的初衷是由于学情对品读修饰词语的能力有限,于是教师对原诗进行了改动,目的在于能突显这些关键词语,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八(4)班磨课时,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教师的追问都非常精彩:
生1:我认为用了原诗中“嘶哑”一词保留更好
师:为什么?嘶哑一词写出了什么?
生1:嘶哑一词写出了鸟在不停地歌唱,唱到声嘶力竭,声音都哑了
师:你读出了这只鸟在不停地唱,这说明了什么?
生1:这只鸟很爱很片土地,就像诗人对祖国的那份爱是炽热的,那份爱是永不停息的。
………
生3:我觉得原诗中的“汹涌”一词很好
师:你和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那能不能把“汹涌”改成“流淌”呢?
生3:不能,因为“流淌”一词给人感觉是慢慢地,缓缓地流动,而“汹涌”一词则能体现人民心中对祖国汹涌澎湃的爱,
师:那你从这一词中读出了什么情感?
生3:读出了悲愤之情,反抗之意。
师:是的,这一词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心生悲痛至深,,更是对蹂躏祖国大地的日本侵略者的痛恨至极啊!
三、促进学情,回归课后学习
既然以“学生的学”为课堂贯穿的始终理念,那么,学生也应充当课后回归学习者的角色。如何让课堂的教学目标延伸到课外呢?我们认为《我爱这土地》中“土地”意象尤为独特,凝聚着诗人艾青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于是课外阅读的内容框定为艾青的其他诗作。于是,我们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课外阅读的内容,做到精致化,准确化。于是我们分别节选了《雪落在中国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和《春雨》部分诗节。
【案例反思】
“摸准学情”是一项长期工程,“以学为中心”是一个实验过程。关注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确实对学生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帮助。但就课堂效果来看,针对最后一次区实验中学的展示课,我们也进行了反思:
首先,课前对学生阅读现代诗歌情况进行调查。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实验中学的孩子对诗歌的相关文体常识有所涉猎,导致展示课上学生对已知内容不感兴趣。
其次,针对本首诗歌提升问题难度和兴趣点。通过预习案发现实验中学的孩子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已经很到位,因此,我们认为通过预习案了解学生学情后,应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提升问题的难度和兴趣点,使学生在学情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