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节的诗歌10篇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1

和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温暖的阳光普照举水南岸,百里平畴铺开了希望的画卷,英雄的团风耸立起创业者的丰碑。这里是劳动者的福地,这里是建设者的乐园;这里如诗如画,这里如醉如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县总工会、县文化体育局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诗歌朗诵会,参加这次诗歌朗诵会的选手共有28位,他们分别来自县直机关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乡镇,每位选手带给我们的都是献给劳动者的颂歌,欢迎大家欣赏!

1、团风县庆祝“五一”劳动节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县公安局的参赛选手郭霖、蔡准。他们参赛诗歌的题目是《五月的颂歌》,大家欢迎。

2、每一个花开的瞬间,都凝聚着汗水的挥洒,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灵动着生命的荣华,这就是红五月的赞歌。下面请欣赏团风中学带来的配乐诗朗诵《五月的赞歌》,朗诵者杨帆、卢琦。

3、是谁,用青春丈量了生命的宽广,是谁,用汗水韬敛了太阳炙烈的光芒,是我们辛勤的劳动者,是劳动者用勤劳的汗水谱写着生活的赞歌。请欣赏由县实验中学带来的诗朗诵《五一赞歌》,朗诵者方亮、吴金涛。

4、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电力工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心血和汗水点亮了万家灯火。下面请欣赏由县供电公司带来的诗朗诵《倾注你我心血,点亮万家灯火》。朗诵者肖凡、方荣等。

5、我们歌颂祖国,我们赞美家乡,我们热爱劳动,我们追求成功,这就是团风38万人民的颂歌。请欣赏***老区贾庙人民的心曲《劳动礼赞》。朗诵者周高峰、汪艳芳。

6、地下脉动千万条,是跳动着的五线谱,紧连着水厂工人的心,他们奏响了劳动者乐章,把爱奉献给千家万户。下面请欣赏由县建设局带来的诗朗诵《水厂工人》,朗诵者:李牧。

7、团风,你用炽热的胸怀、温暖着创业者的信念,你用大地般的情怀,托起一片灿烂的明天。请欣赏由县妇联带来的配乐诗朗颂《团风创业者的歌》,朗颂者肖春英。

8、成功是汗水浇开的花朵,辉煌是心血点染的征程。团风地税人用不懈的追求,正迈向事业的高峰。请欣赏县地税局带来的诗朗诵《团风地税人》,朗诵者:罗想,王小伟。

9、春风轻抚着绿色的禾苗,春雨滋润着广婺的田野,农技人员的辛苦劳作,为大地奉献着最美的赞歌。请欣赏县农业局选送的诗朗颂《最美的赞歌》。朗诵者:李玉荣

10,我们不是伟人,我们也不是英雄,但我们拥有无怨无悔的人生,因为我们是平凡的养路工人。请欣赏县交通局选送的诗朗颂《养路工之歌》,朗颂者:张媛、王鄂

11、大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冲云天,信合人带着执着、梦想与追求,向着更高、更远、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请欣赏县信用联社选送的诗朗颂《信合礼赞》,朗颂者:吴超

12、团风,正在创新崛起,正在用创业者的激情演绎着从贫弱到富强,从封闭到开放,从保守到创新,从追赶到跨越的精彩嬗变,你的儿女永远是您的光荣。请欣赏县实验中学选送的诗朗颂《光荣颂》,朗颂者:赵海涛等。

13、爱我团风,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名字;爱我团风,勤劳而勇敢的人民;爱我团风,用伟大的创造推进经济的展翅飞腾。请欣赏杜皮乡选送的诗朗颂《爱我团风》,朗颂者:程志芳。

14、有一种事业,把共和国的光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有一种人,把***的温暖传送到千家万户。这就是我们的民***人。请欣赏县民***局选送的诗朗颂《我们是民***人》,朗颂者:漆莲。

15、有一双手,将世间的疾苦消融,给暗淡的生命捧起一抹朝霞;有一双手,让患者和家属感激的微笑尽情在绿色通道里渲畅。这双手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请欣赏县医院选送的诗朗颂《白衣天使》,朗颂者:陈芳、赵洋。

16、人们,因为劳动而幸福,因为幸福而劳动,劳动是人类的天职,劳动是人类的本原,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请欣赏县畜牧局选送的诗朗颂《致劳动者》,朗颂者:袁晓颖。

17、有一团火,点燃着生命的光芒;有一团火,温暖着颤动的心房,那天使之翼扇焰了希望的火炬,呈现着一道美丽的风景。请欣赏县妇幼保健院选送的诗朗颂《天使之翼》,朗诵者:王兰萍,熊丽娟。

18、世上有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最应该记住的人,也应是母亲,然而,最应该记取的最易忘记,有谁还能知道母***的汁味?请欣赏县***选送的散文诗《母亲》,朗颂者:夏梦玲。

19、劳动,创造一页页厚重的历史;劳动,书写一个个惊世的奇迹。我们站在红五月的首端,书写了团风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篇章。请欣赏县发改局选送的配乐诗朗颂《唱响红五月的赞歌》,朗颂者:王翔、赵红***。

20、我们以盘古开天般的气概,把岁月的长河裁剪;我们以夸父逐日般的追求,将生命的烈火点燃,团风交通的腾飞,已成为21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欣赏县交通局选送的诗朗颂《交通礼赞》,朗颂者:周何方。

21、五月的阳光温暖柔和,五月的花香飘醉着欢乐,我们是光荣的劳动者,在五月的怀抱里放歌。请欣赏县畜牧局选送的诗朗颂《五一劳动者之歌》,朗颂者:董琦。

22、是谁,用公平正义诠释着法律的内涵;是谁,用忠诚和无私托起了天平的两端。是你,共和国的人民法官。请欣赏县法院选送的诗朗颂《人民法官赞歌》,朗颂者:漆峰。

23、我们颂扬五月,我们崇尚劳动,我们拥有创造历史的气魄,我们是新一代的团风人。请欣赏县实验小学选送的诗朗颂《五月的颂歌》,朗颂者:刘敏、汪震杰。

24、我见过你,你像朝阳,为幸福者涂抹亮色,你似晚霞,给愁苦人送去余晖,你见证了团风的发展和壮大。请欣赏县司法局选送的诗朗颂《我见过你》,朗诵者:朱晓君。

25、劳动,以母亲的方式,教给我们什么是生命,劳动者光荣的韵律,从母亲肺腑传出,唱响千年。请欣赏县法院选送的诗朗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朗诵者:占翠。

26、是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破土的嫩苗?是谁,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请欣赏团风镇选送的诗朗颂《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朗颂者:涂静等。

27、你是“金色盾牌”,用言行捍卫了自己的庄严承诺;你是“钢铁卫士”,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你,就是我们光荣的人民警察。请欣赏县公安局选送的诗朗颂《警察之歌》,朗颂者:张琼。

28、人民警察,是正义和勇敢的化身,是和谐和平安的使者,是忠诚和热血的姣儿,是老百姓的忠诚卫士。请欣赏县公安局选送的诗朗诵《我自豪,我是人民警察》。朗颂者:张先超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2

1、《劳动之歌》当城市的瞳孔,找到一种高度

雄伟,这古老的方块名词

被注入激素一样拉长身段,不可遏止地节节生长

匍匐的劳动号子,都爬上

矗立的顶端,爬上飞行物,爬上太阳系

在星汉的璀灿里,溺入幻想

我想到伊甸园,裸露

和一张树叶。想到石器围猎,想到人类用燧石敲出第一缕闪耀的星火

想到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活字印刷

想到,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头部

劳动光荣,劳动

创造幸福,劳动

是上帝赐予人类的一种智慧与快乐

我们伸展肌腱

让春风,抚摸身上河流一样鲜活的脉络

走出贫穷的沼泽

用诗歌书写,诗一样的生活

2、《劳动赞歌》阳光是那么明媚

阳光下的树木绿叶婆娑

机器在飞速地转动

也在为节日唱着一支赞歌

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岗位是多么平凡

你们都是在创造新的生活

休息时为了更好地工作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这是人类永远的旋律

也是劳动者心灵之歌

劳动者平凡才显伟大

平凡伟大才更见广博

只有愉快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人生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3、《五月》大地的五月,

禾苗的青春期;

冬小麦抽穗灌浆,

桃李杏挂果压枝。

一幅幅劳动的油画,

展现着万物的勃勃生机;

满目绿色为天地打气,

热烈的五月容不得半点消极!

五月,劳动的盛日,

春勤的光彩一切都那么现实;

迎新春的壮志,在五月

都长成花花绿绿的诗句。

除旧岁那陈腐往事,

早已被春雨刷洗;

五月,人生将迎接

更加壮观的更加红火的夏季。

五月,

看着自己的双手是多么有力;

五月,

看着自己的双脚该走出怎样的奇迹。

五月的大地与时俱进,

秋天才会有金色的果实;

五月的人生扎扎实实,

就经得起酷暑天的狂风暴雨。

五月

检验劳动盛日;

财富是劳动,

劳动是财富。

不劳而获,

永远都该予以鄙视,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真挚友谊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情与亲情、爱情鼎足而三,成为除血亲、姻亲之外的以道义、志趣相维系的一种重要感情。在崇尚友情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少侠义之士甚至把这种感情看成比姻亲感情更为重要的一种感情。所谓“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即是这种朋友感情重于姻亲感情的最好注脚。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提倡这种“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狭义的朋友情感,只是证明友情的重要而已。庞坚先生在《海内存知己》中说:“如果说没有亲情,社会将紊然无序;没有爱情,生活将索然乏味,那么没有友情,世界也将黯然失色。”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的首章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实际上孔子是在教给他的学生求学、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有朋友。《礼记·学记》中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没有朋友对于成就一个人的学问是很可怕的障碍。要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真挚的友谊更是不行,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汇,友情对于人生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人生离不开真挚的友情,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洋溢着关山难阻,心心相印的真挚友情。朋友只要知心,就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像近在咫尺一样。明代陈子龙的《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中也写过类似的诗,“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意思是说大丈夫交友看重的是知己,即使远隔万里,也象是同在一乡一样感到亲近。正是因为这种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才使好友之间的离别呈现出一种高昂的气势和壮阔的情怀,可见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对彼此的鼓舞和砥砺是何等的重要。

重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流传着多少动人的心心相应的友谊故事啊!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记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心友情,至今仍振聋发聩。钟子期亡故,伯牙痛失知音,伤心欲绝,将琴摔碎,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以表示对知心朋友的哀悼。也正因为这感人的真挚友谊,《高山流水》的古琴曲一直流传到今天。1977年8月22日,《高山流水》作为友谊和“知音”的象征,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到太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地球人类文明的信息,向宇宙其他星球的高级生物寻求友谊和“知音”去了。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有多少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章在广袤的大地上流传啊!可以说,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产生了人类追求真挚友谊的诗章。《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幽谷的鸟寻求和鸣之声来比喻人对朋友的寻觅。从西汉开始,随着社会的***,产生了一大批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四首苏武诗,其中第四首中的“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就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天各一方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别意萦回。此后历经各代,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便不绝如缕,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的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所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更是说明了这些诗篇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深。古往今来的歌颂友谊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朋友之情,堪称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丰富的矿藏中一批熠熠生辉的珍宝。

一、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的形式

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大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一是挚友不在身边而生思念挚友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寄”,如王僧孺的《春日寄乡友》和庾信的《寄徐陵》;“怀”,如谢胱的《怀故人》和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得”,如元稹的《得乐天书》和陈与义的《得光书因以诗迓之》;“思”,如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二首》;“闻”,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赠”,如曹植的《赠王粲》和陆凯的《赠范晔》。二是偶遇挚友而引发叙旧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逢”,如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和徐?住毒频攴昀畲蟆罚弧坝觥保?缥馕耙档摹队鼍捎选罚弧盎帷保?缥びξ锏摹痘瓷舷不崃褐莨嗜恕贰H?撬捅鹬坑讯?惴⒁酪啦簧嶂?椤U饫嗍?鞒S谩八汀保?缤醪?摹端投派俑??问翊ā泛屯醪?涞摹端筒袷逃?罚弧氨稹保?缧浑椎摹侗鹜踟┥?妗泛秃窝返摹队胨站诺卤稹罚弧傲簟比缫肚宄嫉摹逗厥コ?ち舯稹泛土醭轿痰摹睹?愣?ぞ票吡敉?晷煸莆荨贰4送饣褂辛秸呓钥捎玫挠小笆尽保?汀俺辍钡鹊取G罢呷缤醢彩?摹妒境ぐ簿?罚缓笳呷缰煲妥鸬摹冻旰橐臁贰W钗?腥说氖恰凹?焙汀翱蕖薄G罢叩摹凹?辈⒎侵溉耍??羌?街坑训氖?鳎??干?寄钪坑阎?椤H绨拙右椎摹独肚沛浼??攀?罚骸袄肚糯貉┚?槿眨?亓肭锓缥胰ナ薄C康芥渫は认侣恚??饺浦?倬??!比??潭?8个字,写出了元、白之间珍贵的真挚友谊,正象赖汉屏先生所说的,“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拭,仔细辩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地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挚情意所感动。”后者的“哭”则表示了挚友亡故后自己的悲痛之情,正是由于悲痛,更显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如李商隐的《哭刘?》:“上帝深宫闭九阍,巫成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和刘?有着共同的***治倾向的好朋友。刘?是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唐文宗时曾召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刘?在对策中曾大胆地揭露了当时朝***的黑暗腐朽,引起了考官的激赏,但也触怒了掌权的宦官。李商隐出于哀时忧国和痛恨宦官乱***,对刘?的高风亮节表示异常的钦佩,把刘苜引为知已,并写过《赠刘司户?》一诗。该诗把同情知友之情和忧时愤国之情结合起来,抒写了自己对刘?的敬佩和同情。刘?去世后,李商隐又先后写了《哭刘?》、《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等诗。这些“哭”诗,特别是这首《哭刘?》,不但表达了李商隐对刘?的真挚情谊和由衷敬佩,也显示了产生这种情谊的共同的思想***治基础。由于全诗深挚的感情和朴素真切的表达,该诗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清代大诗人纪昀称这首诗“一气鼓荡,字字沉郁。”

二、歌颂真挚友谊诗篇的内容

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歌颂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篇是其中最为绚丽夺目的花朵。无论是歌颂友谊篇章的数量,还是它的质量,其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这些歌颂友谊的诗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要而言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

朱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学史上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时,列举了苏李、建安七子等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佳话。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唐玄宗天宝元年(745),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第一次在洛阳相遇。尽管他们年龄相差11岁,但由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都有着对朝朽不满的愤慨之情,都有着对黎民百姓凄惨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心,更有着用诗歌来作为武器,抒发心中块垒的不平之气,因而两人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短暂的相见,成就了文学史的一段真情佳话。李白和杜甫同游鲁郡,并于东石门分别。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追叙了两人相处的欢乐岁月。“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马上就要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了,何时再聚首欢饮呢?暂且让我们喝个痛快吧!短暂的诗章道出了两人间的兄弟深情。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十分牵挂。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深情。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就象这浩浩荡荡的汶水,伴随着杜甫向南方悠悠流淌。诗人寄情于流水,流水不息,相思不绝,可见李白对杜甫的一番真情。而杜甫写给李白的作品更多,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就真实地描写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胜如兄弟的生活。另外的《春日忆李白》,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倾慕,对李白兄弟般情谊的思念,写得深厚无比,情意绵绵;《天末怀李白》写因秋风起而思念李白,全诗感情千回百转,思念之情萦绕心际。吟读全诗,其思念的殷切,关注的细微,感情的真挚,令人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不能自止。尤其是《梦李白二首》,写杜甫思念李白,积思成梦,其情之真切,其爱之深细,更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之深。古代李杜并称,不仅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并称为诗仙诗圣,更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同寻常。千百年以来,历代读者读李白、杜甫互相思念的诗章,仍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可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是何等的感人。

2、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由于交道工具的缓慢,道路的险阻和通讯方式的陈旧,因而把朋友之间的离别看得非常重。所谓“长亭送别”,“折柳惜别”等无一不反映了古代离别给彼此双方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正因为如此,古送别的诗歌或留别的诗歌就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景象。汉代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写出了相逢的欢乐和即将离别的伤感。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无故人”的悲酸。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和宋代陈与义《别孙信道》中的“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更写出了朋友间离别的深情。有相逢就有离别,挚友之间的离别,必然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这种抒发挚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的深情,令后世读者无不为前人的真挚友谊而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中华民族重友惜情的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好友乘船东去,诗人依依惜别,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正象著名学者陈贻掀先生所分析的: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像,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仅表现在作者送别挚友之时,也常常表现在作者离开友人留给朋友之时。最著名的留别诗当首推李白的《赠汪伦》了。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安徽泾县游览桃花潭,临行时,汪伦来送李白,感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留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即地起兴,以潭水之深来比喻友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但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谊之深。“不及”二字,将汪伦对作者自己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正因为李白写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感人的艺术力量。

3、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4

关键词: 爱人 意象 成因 格桑花 玫瑰

一、引言

爱情在东西文学史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有许多赞美爱人与爱情的诗歌。中国伟大诗人和作曲家王洛宾与苏格兰著名诗人彭斯在诗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与《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分别借用格桑花和玫瑰作为其诗歌的意象。格桑花主要生长在中国的青海省,在人们心目中,格桑花象征着幸福、幸运和爱情美满;玫瑰花在苏格兰人们心中,代表着火热的爱情与幸福。目前,许多学者注重诗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西方诗歌,如人物性格、任务特点等,然而对不同爱人形象成因的比较分析尚有不足。本文以《在那遥远的地方》和《一朵红红的玫瑰》为分析文本,以辩证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论和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为理论基础,从中、西不同地理环境、诗人不同爱情经历和哈萨克与苏格兰民歌的影响三个角度分析其不同爱人意象的成因。

二、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有两个理论基础,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论和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人类社会历史早期发展中,地理环境的存在对意识具有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中国青海和英国的苏格兰,由于气候、地势、地形等不同,所生长的植物不相同,因此,那里的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反应截然不同。青海省草原辽阔,人们性格豪迈,格桑花是这里最独特的花朵,有着古老的传说及抵御严寒的能力,象征着顽强和纯洁、幸福和快乐。王洛宾在青海生活时,熟知青海自然与人文,并受其影响。因此,他在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取材于青海省,并选择了青海最具特色的格桑花作为其诗歌意象,以赞美爱人的纯洁、青春与顽强及对爱人的追求。苏格兰西面临海,每年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玫瑰花是这里最受欢迎的花,象征着爱情、热恋。彭斯生活在苏格兰,对玫瑰花十分了解和熟悉,因此将玫瑰作为意象,表达对爱人的仰慕、疼惜和追求。

其次,“意象主义”于20世纪初叶正式提出。庞德和休姆是意象主义诗论代表人,庞德提出诗歌创作三原则,后来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的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做了心理分析,指出正式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觉,一种我们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常感到的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休姆和庞德一样,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形象表达诗人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并认为有生命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他呼吁“诗人必须继续不断创造新的意象”。另外,休姆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通过意象――格桑花和玫瑰表达内心细腻复杂的感情,赞美爱人的纯洁、青春与美丽。

三、不同意象成因

同样是对爱人的赞美和追求,王洛宾和彭斯却分别选择格桑花和玫瑰作为赞美爱人的意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以下从中、西不同地理环境、诗人不同爱情经历、哈萨克与苏格兰民歌这三个角度分析不同意象的成因。

首先,中、西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青海省草原辽阔,人们热情奔放,漫山遍野都是格桑花。格桑花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中,象征着幸福、爱情与幸运。在青海生活后的王洛宾,深深感到它的美丽物纯洁,于是,在诗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王洛宾选择了青藏高原上寓意幸福、纯洁的格桑花为意象,表达对爱人的追求和欣赏,赞美爱人的青春和纯洁、顽强与美丽;与青海不同的是,苏格兰是一个海洋性国家,西面环海,属海洋性气候,人们浪漫奔放,火红的玫瑰花在悠久的岁月里在人们的心理打上深深的烙印,它代表火热的爱情与幸福,作为一名苏格兰人,彭斯在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以玫瑰花作为爱人的意象,表达了对爱人的赞美和追求。

其次,诗人不同爱情经历的影响。相比彭斯浪漫的爱情经历而言,王洛宾的爱情经历是不幸的。1937年,王洛宾和杜明月结婚,但很快就离婚。1945年,王洛宾在西宁再次结婚,但是他的妻子在1951年因病逝世。1941年,王洛宾去青海拍摄电影,在那里遇见了卓玛,并深深爱上了她,但是由于对音乐的追求,他离开了卓玛。在青海拍摄过程中,王洛宾深受感触,王洛宾多次结婚,却多次失败,如此不幸的遭遇必定对诗人造成心灵的伤害。于是,写下了经久不息的诗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诗歌中爱人纯洁、无瑕的形象真实生动、栩栩如生。与之相比,彭斯的爱情经历就大不相同。彭斯在1786年和Armour秘密结婚,但在此期间,他爱上了Campbell,并在1786年与之结婚。彭斯的爱情经历浪漫、热情,他对爱情充满梦幻和憧憬,因此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他把玫瑰花视做意象赞美爱人,让爱人的美丽与热情跃然纸上。

最后,哈萨克与苏格兰民歌的影响。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青海、乌鲁木齐,其民歌表达直白、旋律优美。民歌常常以生活中的动植物作为表达载体,著名民歌有《羊群中躺着想你的人》,王洛宾对它十分感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写下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诗歌在表达上明快、直白,颇有哈萨克民歌之风。相比而言,苏格兰民歌节奏明快、韵律美妙,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爱尔兰民歌和苏格兰民歌。这些民歌常常以玫瑰、海作为表达载体,以表达对爱人的欣赏和赞扬及对炽热爱情的追求。因此,彭斯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以直白明了的方式赞美了爱人的美丽和纯洁,凸显了苏格兰民歌的风格。

四、结语

王洛宾和彭斯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与《一朵红红的玫瑰》中虽然以不同意象对爱人进行描写,但有异曲同工之妙――赞美了自己爱人的纯洁、美丽及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对于诗人使用不同的意象,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个人爱情经历及不同民歌的影响。诗歌中不同的爱人形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中、西不同爱人形象的代表,因此,这两首诗的比较分析,对于研究意象主义理论及中、西诗歌的意象能够起到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Cao Qijie.The issue of “art for art’s sake” in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Overseas English,2013(8):229-230.

[2]Chen Zhouxin.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love poems.Blooming Season,2013(16):229-230.

[3]Liu Yiqing.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4]Xu Ting.The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n the three translation of Robert Burn’s A Red,Red Rose.English Square(Academic Research),2011(4):38-39.

[5]Zhang Xiao juan.On the style translation of Eileen Chang’s Red Rose,White Rose.Overseas English,2013(9):167-169.

[6]焦丽.岛国地理环境对英国文化的影响[J].社科论坛,2010(10):133-135.

[7]卢敬猛.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J].黑龙江史志,2010(15):198-199.

[8]鹿忆.《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上邪》的爱情观比较[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1):163-164.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5

关键词:赞美诗;哈佛-燕京***书馆;《颂主诗歌》;记谱法 ;西乐东渐

中***分类号:J605-0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4.044

作者简介:宫宏宇(1963~),男,奥克兰大学哲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就学于武汉音乐学院。后入奥克兰大学研究汉学,自1997年起在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语言研究系任教。

收稿日期:2011-04-20

引 言

从公元七世纪聂斯托利派进入中华国土开始,通过赞美诗与歌咏来传播福音就成了来华传教士的主要工作之一①。唐元时代流行的景教歌咏仪式和明末传来的天主教弥撒音乐不算,仅十九世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传来的赞美诗就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从1818年新教来华第一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934)《养心神诗》的出版,到1936年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普天颂赞》的问世,先后出版的基督教新教赞美诗达两百多本[1](第487-519页)。唱赞美诗不仅是基督教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会活动和教会学校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俱乐部、青年会、辩论会、传道会、勉励会、戒烟戒酒会等教会学校所特有的课外组织都牵涉到唱歌活动。此外,教会学校维持纪律、校间交流也常常是通过作祈祷唱赞美歌进行的[2](第14-15页)。虽然赞美诗在基督教在华事业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国内赞美诗的收藏却有限。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增订本《中国音乐书谱志》中的前期部分(先秦――1911)只录有来华浸信会所编的《赞主诗章》(1875刊本)、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编的《小诗谱》(1883刊本,1901重校石印本)和伍德洛夫(A. Woodruff)著的《公赞诗》(1908上海美华印书馆)四本。后期部分(1912――1949)也仅有55本。资料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研究的肤浅和片面性。有关中国赞美诗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谈不上特别的深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此种状况虽有所扭转,但细观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专著以及各院校的博硕士论文,关注基督教音乐当展的地域性的个案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②。研究人员也多为教内人士,除神职人员盛宣恩[3]、王神荫[4-5]、陈伟[6]和谢林芳兰[7]的著述外③,纯粹从学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赞美诗在中国发展演变的著述并不多④。其中原因颇多,但对原始资料的认识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目前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中文基督教新教赞美诗集缩微资料做一简述,除希望把这些资料介绍给国内学术界外,也旨在指出其中一些赞美诗在研究中西音乐交流史上的价值。

一、哈佛-燕京***书馆

在谈及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中文基督教新教赞美诗集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哈佛―燕京学社及所属的哈佛燕京***书馆。哈佛―燕京学社虽位于哈佛大学校园内,与哈佛大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其在法律上与财***上均是***的。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宗旨为促进东亚与东南亚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等教育。该社以关注传统汉学研究为焦点,与1955年成立的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现称“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是海外中国研究中心,以地域研究与近、当代中国社会、***治、经济、历史为著。哈佛-燕京学社有一个很大的***书馆,与费正清中心仅一街之隔。原名“汉和***书馆”,后改称“哈佛燕京***书馆”。哈佛―燕京学社虽然成立于1928年,但该馆的收藏可以追溯到1879年,也就是哈佛把中文课列为学科之一的那一年。因为在那年波士顿的几位与中国有商贸往来的商人集资请宁波文人戈化(1838-1882)来哈佛教授中文课⑤。戈化随身携带的一部分汉文书籍也就成了哈佛大学最早的中文收藏。三十五年后,即1914年,日本新儒家的创始人之一、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服部宇之吉(1867-1939,此君曾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教习,又在京师创办女学堂)和崎正治(1873-1949)到哈佛讲学,他们也向哈佛大学***书馆捐赠了一些日本出版的重要的汉学及佛学书籍。1928年哈佛-燕京学社成立后,这些收藏(汉文4526 册、日文1668册)被转到新成立的“汉和***书馆”。当时正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且已开始对这些资料编目的藏书家裘明被任命为***书馆长(以上资料采自哈佛大学***网站)。该馆是全美国中文书籍收藏中仅次于国会***书馆的地方,善本书珍藏尤其多。现有藏书共一百多万册,其中中文***书占一半以上。中文藏书中,二十万册是古籍。包括宋、元、明刻本1500余种,清初至乾隆间刻本2000余种,其它抄本、原版方志、拓片、法帖等也数千种。除中、日文外,该馆还收有藏文、蒙古文、满文、韩文、越南文资料。所收藏的微缩胶片达八万多件,期刊5700多种,报纸32种。这些资料虽以汉学的传统资料为主,但也包括中共***史和国史资料,大陆出版的新地方志等[8-9]。

善本书外,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早期中文基督教书籍也是全美数一数二者。特别是十九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在广东、澳门、福州、上海、宁波等地出版的翻译成中文或用中文撰写的基督教著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收藏此类著述最丰者。

二、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中文基督教新教赞美诗集

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最早的基督教赞美诗缩微资料是《续纂省身神诗》和《养心神诗》。此两部赞美诗集都不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各印自马六甲的英华书院藏板和巴达维亚(即今日的雅加达)石印版。前书由马礼逊之子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 1814-1843)出版,含有54首前所没有翻译过的圣诗[7](第10-11页),采用律诗体翻译。全书19叶(每叶为正反两页),开本尺寸为25 厘米,封面上有“道光十五年(1835)重镌”之字样。(香港浸会大学也收有此诗集缩微资料)。后一书虽为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 Medhurst, 1796-1857)所编,但封面署“尚德者纂”。未署具体的出版日期,但应是在1843年麦都思代表伦敦会到上海之前出版无疑。谢林芳兰在其新近出版的专著《中国基督教赞美诗史》中把此书的出版日期标为“1838”。此书篇幅较大,共有46叶,开本尺寸为20 厘米。其中绝大部分(64首)译自有英国赞美诗之父之称的艾萨克•瓦茨(Isaac Watts, 1674-1748)的诗作、九首译自英国浸信会牧师约翰•本(John Rippon, 1750- 1836)、一首取自最早出版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欧尔尼赞美诗集》(The Olney Hymns),还有一首出处不详。麦都思的《养心神诗》后经王韬(1828-1897)加工润色后,于1856年改名为《宗主诗篇》,在上海重新出版[7](第13页)。

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五口通商后所出版的新教赞美诗集有:咸丰2年(1852)出版的《赞美诗》、良(William Young)的《养心神诗新编》和英国长老会宾威廉(William C. Burns, 1815-1868)的《神诗合选》。《养心神诗新编》为厦门花旗馆寓藏板,开本尺寸为23 厘米,10叶,内含13首厦门方言圣诗。原件与《神诗合选》合订在一起。据约翰•朱理安(John Julian, 1839-1913),氏是第一个成功地用厦门话编纂赞美诗的传教士(Julian 1985: 744)。良(也称杨威廉、养威廉)原是美国浸礼会派驻暹罗(今泰国)的传教士,在来华之前,他曾在新嘉坡、曼谷等地华人中传教,并曾于1840年在曼谷出版过一本《祈祷神诗》(王神荫1950)。的《养心神诗新编》后由1846年到厦门的伦敦宣道会的施敦力亚力山大(Alexander Stronach, 1800-1879)于1857年增扩为58首,但仍称《养心神诗新编》。宾威廉的《神诗合选》也是厦门花旗馆寓藏板,1854出版。23厘米,篇幅为30叶。1847年来华的宾威廉是第一个来中国传教的英国长老会传教士,他先后在布道的地方有香港、厦门、上海、汕头、福州、北京等地[10]。《神诗合选》中的圣诗有的选自麦都思1838年的《养心神诗》,有的选自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1842年在马六甲刊印的《养心神诗》,但均有细微的改动[7](第35页)。早期传教士中,宾威廉是努力提倡方言文学最盛者,每到一处就用该地的方言译诗。他出版的诗集除《神诗合选》外,还有《潮腔神诗》(汕头土语,1861年出版,29首)、《榕腔神诗》(福州土语,1861年出版,30首)、《厦腔神诗》(厦门土语,1862年出版)等。下节所述的北方官话《颂主圣诗》中就有30多首是他的遗作。1936年出版的《普天颂赞》也收有他的赞美诗[4]。

哈佛-燕京***书馆也收藏了不少1860年之后编辑的方言和白话赞美诗集。如《赞美神诗》(双门底福音堂翻译,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86-?)、《耶稣教圣诗》(天津:耶稣堂存板,1862)、《榕腔神诗》(福州:美华书局活板,同治四年[1865])、《榕腔神诗》(榕城[福州]:福音堂藏板,同治9年[1870])、《宗主诗章》(福州:福音堂救主堂印,同治10年[1871])、《童子拓胸歌》(福州:太平街福音堂印,同治10年[1871])、《颂主圣诗》 (京都[北京]: 美华书院刷印, 1875)、《谢年歌》(福州:太平街福音堂印,光绪元年[1876])、《宗主诗章》(福州:美华书局活板;美部会印,光绪17年[1891])、《救世教诗歌》 (福州:美华书局活板,光绪23年[1897])、《月季歌》(福州:金栗台存板,18--?)、《福州奋兴会诗歌》(福州:罗马字书局活板,光绪32年[1906])、《赞主圣诗》(福州;罗马字书局活板,光绪32年[1906])、《颂主圣诗》(圣公会译,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18)。

这些早期出版的基督教赞美诗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有词没有歌谱。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我们研究赞美诗传入的音乐无关。因为有的圣诗集在歌词旁边标有所唱的曲调的标题,这种做法与我国戏曲唱本中所标的曲牌差不多。通过所提供的曲调标题,研究者可以按***索骥,找出应用的曲调。如韩国先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战争***与和平***书馆见到的《颂主诗歌》1877京都灯市口美华书院版和1905年汉口圣教书局,汉镇英汉书馆版就没有乐谱,只有押韵的中文赞美诗,但书后有英文说明及引得,英文部分的索引部分也有“乐调引得”,列举当时通行的数本有谱的西洋赞美诗谱集,指引唱者某首中文诗可配某首西洋调。特别指出中文平仄不易配合西调[11](第3-7页)。据台湾学者江玉玲的研究,麦都思1858年的《养心神诗》中的每首赞美诗除注明出处外,还有均标明诗节号码以及每首都附有小标题等特点[12](第39页)。由此可见, 即使只是歌词的赞美诗集,也可推断出当时所用的音乐。这种有歌词即可知音乐的现象不仅仅只发生在中国,在大洋洲等非西方社会也都有惯例[13](第91页)。

三、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不同版《颂主诗歌》

《颂主诗歌》是在华各宗派协作出版《普天颂赞》以前流行最广的一本赞美诗集,原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柏汉理(Henry Blodget, 1825-1903)和富善(Chauncey Goodrich, 1836-1925)共同编辑,1872年由华北公理会出版。柏汉理负责文字,富善主管音乐。所以该诗集也以其英文名Blodget and Goodrich Hymnal著称。柏汉理,也称白汉理,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854年到上海,随后又到天津和北京传教凡40年。富善毕业于威廉斯学院,后入纽约协和神学院,1865年到中国,主要在华北地区宣教,并在通州设立了公理会神学院。由于富善精通希伯来文等各国文字,中文造诣也深,1891年,他与狄考文(Calvin W. Mateer, 1836-1908)、鲍康宁(Frederick William Baller, 1852-1922)等来自各宗派的数位宣教士一起被任命为《圣经和合本》的修订委员会的成员,此译本成为华人教会最普遍使用的圣经译本。富善擅长音乐,是最早呼吁音乐在传教事业中重要性的传教士之一[14](第221-226页)。富善和柏汉理两人所编的圣诗达300多首,于1895年增至408首,在北京出版,1900年再版,可惜全书印成之后,就遇到庚子年的义和团事件,全部新书和铅版都被烧掉。以后于1907年在日本横滨出版,计有五种不同的版本。以后1925年,1929年又在上海美华书馆重印,1933年又在天津工业印字馆印镌[4]。

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颂主诗歌》的版本颇多,仅京都(北京)美华书院刷印的版本就至少有:1880版本(开本尺寸21厘米)、1887版(开本尺寸23厘米,共有圣诗315首,三一颂10颂,歌咏文 12段,卷末页368-384还附有圣教择要礼文学[婚姻简礼文、殡葬礼文]及敬主文式)、1891版(开本尺寸14厘米,共有赞美诗358首,三一颂11颂,歌咏文12段;诗316-358首,附在歌咏文之后,即页293-331)、1895版(开本尺寸22厘米,共有诗375首,三一颂11颂,歌咏文12段)。在日本横滨市印的也至少有1895、1907、1911、1914、1915四种版本。1895版开本尺寸22厘米,有赞美诗400首,三一颂12颂,歌咏文13段,附英文序及索引。1907版开本尺寸2厘米,篇幅稍大,共有诗408首,歌咏之文14篇,三一颂12颂。附英文序及索引。哈佛毕业后即来通州协助潞河书院的都春圃(Elwood G. Tewksbury, 1865-1945)参与了此版的音乐编纂工作。1911版容虽与1907版大致相同,但在诗第一首之前均用中文加总题目录及首句目录。1914年版基本上与1907年版同,共有诗408首,歌咏文 4段,三一颂12颂,有总题目录及首句目录。1915年由横滨福音印刷合资会社的铅印版有总题目录首句及英文序、索引4种及诗译者名单。此书前部分与《颂主诗歌》1914年版之后部分及《颂主诗歌》1914年版同;后部分与下面将提到的《(新增)颂主诗歌》之前部分同。

哈佛-燕京***书馆还收藏还收有通州潞河书院1895印行的《颂主诗歌谱:音乐嗖法》(此版封面有“此嗖法诗谱与公理教会新印出颂主诗歌之韵调谱同”字样,开本尺寸为24厘米,68叶,都春圃编)。此外,上海美华书馆摆印,民国11年(1922年)的《(新增)颂主诗歌》也在哈佛-燕京***书馆的收藏行列。(香港浸会大学也收有此诗集缩微资料)。此书第409首至452首有乐谱,与《颂主诗歌》1915年版之后部分相同。

哈佛-燕京***书馆之所以收有如此多《颂主诗歌》版本,除了此赞美诗集流传广、发行量大、版本易得外,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是出自美国公理宗牧师之手。而公理宗的档案资料,哈佛-燕京***书馆收的最全。成立于1810年的“美国公理会海外宣教部”(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Foreign Missions, 缩写为ABCFM, 中文译为“美部会”、“公理会”或“纲纪慎会”)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搜集了大量由基督教传教士撰写和翻译的中文著作,并将它们运回在波士顿的办事处。1949年和1962年该会两次把这些资料捐献给哈佛大学,手稿和中文***书分别由候顿***书馆(Houghton Rare Book Library)和哈佛燕京学社保存,***书时间大约在1810至1927年间[15]。

四、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有谱赞美诗集及其编纂者

对研究中西音乐交流的人来说,哈佛-燕京***书馆的收藏中最有价值的是几部有乐谱的赞美诗集。这几部分别为美国浸礼宗传教士罗尔梯(Edward Clemens Lord,1817-1887)1856年编辑的《赞神乐章》、美国长老会应思理(Elias B.Inslee)1858年出版的《圣山谐歌》、1871年福州太平街福音堂印的榕腔《童子拓胸歌》、1876年福州太平街福音堂印的《谢年歌》、1877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的《福音赞美诗》、通州潞河书院1895印行的《颂主诗歌谱:音乐嗖法》以及福州罗马字书局1906年印行的《福州奋兴会诗歌》和《圣诗乐谱》。这几部赞美诗集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传教士所教授的音乐,对他们所采用的乐理体系也可略见一斑。

罗尔梯鸦片战争后来华,先是在香港,宁波开埠后,他于1847年6月到宁波,与第一个来宁波传教的美国浸礼宗传教士玛高温(Daniel J.MacGown,1815-1893)一同工作。他的《赞神乐章》编辑于1856年,开本尺寸为23厘米,页数不多,只有25叶,有赞美诗24首,加总赞词。其中赞美诗音调用五线谱,歌词既用汉字也用罗马拼音宁波方言。中文用文言文。歌词不是直接列在乐谱(四部和声)之下,而是与歌词分列。左边印乐谱,右上边列汉字歌词,右下方列罗马拼音宁波方言。此书可能是新教在华出版的最早的有谱赞美诗集。

与罗尔梯的《赞神乐章》相比,应思理的《圣山谐歌》的篇幅要大一些,开本尺寸为18厘米,内容也丰富些。除了赞美诗72首之外,还用了五叶的篇幅介绍简单的西洋乐理。同为美国人的应思理属于不同的教派,要比罗尔梯稍晚一些。他1856年受美国长老会外国差会派遣来上海,后来有被转往宁波。因为与差会有摩擦,1861年美国差会终止了他的任命。应思理不得已举家回美,但三年后受朋友资助作为***传教士再次来华传教,也曾短期地隶属于伦敦传教会。这次他选择的传教地点是杭州,除办学外,他还编辑《中西学报》。1867年他与美国南长老会接触,同年6月被派赴华,所以,他也被称为第一个被美国南长老宗派到中国的传教士[16](第31-32页)。他的工作后来由司徒雷登的父亲接任[17](第12页)。他的《圣山谐歌》是他在宁波传教时编纂的,由宁波华花书房(上海美华书馆的前身)于咸丰8年(1858)刊行。与罗尔梯的《赞神乐章》一样,《圣山谐歌》其中的72首赞美诗均用文理和拼音化了的宁波话。但与罗尔梯不同的是,汉字和拼音歌词是印在歌谱下的。汉字印在第一声部旋律下,罗马字母翻译的宁波方言印在第二、第三声部的音符下面。

《圣山谐歌》中教基本乐理的方法也值得注意。与稍后英国长老会的苏格兰传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 1830-1877)的《养心诗调》(1868年刊行于厦门)相比,应思理直接用的是五线谱。而杜嘉德的乐理书系列(《养心诗调》》、《乐法启蒙》、《乐理颇》)采用的却是经过改动的Tonic Sol-fa记谱法,直到1870年后,杜嘉德出版的《西国乐法》用的才是五线谱。⑥应思理介绍了五线谱的唱名法,用“佗、雷、米、法、琐、拉、西”代表大调音阶的七个音,与狄就烈(Julia B. Mateer, 1837-1898)1872年在《西国乐法启蒙》中所采用“多、类、米、乏、所、拉、替”的汉语音译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其他音乐术语的翻译上,应思理除用“全备、半开、四开、八开、十六开、卅二开”来分别表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用“歇”来代表“休止符”外,还介绍了升降号、表情符号等。应思理1868年初在杭州办男女书塾时,都曾设立过音乐课程[18](第96页),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这一诗集曾被用作教材。

赫理美(Benjamin Helm, 1844-?)编辑的官话本《福音赞美诗》是为学校编纂的,内含101首圣诗和福音歌。编辑体例以长老会主日学校赞美诗集为原型。赫理美也是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1868年与司徒雷登的父亲一起到杭州传教。1878年因健康缘故返回美国。据说赫理美是“中国最流行的圣歌”“耶稣爱我,我知明”的歌词翻译者(由司徒雷登的妈妈配歌)[16](第148页)。他在办男童中学时,常常教授学生唱圣诗。也许是来自同一国度(美国)和同一教宗(长老会)的缘故吧,此歌集与和狄就烈的《西国乐法启蒙》很相似,除教授学生用的乐理常识《乐音问答》(musical catechism)七课(由1872年6月到达杭州的A. E. Randolph 太太编)外,其中所用到的语言(如把音阶翻译成“级子”)也与狄就烈的翻译相似。

四声部的《颂主诗歌谱:音乐嗖法》用的是首调概念的“Tonic Sol-fa”系统,但富善和都春圃的做法与杜嘉德在其乐理书系列中的做法不同,与英国浸礼宗传教士李提摩太夫妇1883年在山西太原出版的教科书《小诗谱》也迥异。杜嘉德乐书所传人的西方乐理知识,有经过本土化了的“Tonic Sol-fa”系统,也有固定调的普通五线谱。李提摩太夫妇所用的则是融合和中国传统的“合、四、乙、上、尺、工、凡”体系和“律吕”概念的“Tonic Sol-fa”系统。来自美国的富善和都春圃采用的却是更正宗的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音乐嗖法”。这里他们直接用d、r、m、f、s、l、t来代表do、re、mi、fa、sol、la、ti。

福州罗马字书局1906年活板印行的《福州奋兴会诗歌》是福州三大教会所通用的赞美诗集,含圣诗114。这些圣诗不仅在复兴集会上唱诵,在其他教会场合也用到。同样是由福州罗马字书局1906年活板印行的《圣诗乐谱》有256首赞美诗,每首圣歌的开始都有歌调名和节拍名和四个声部的乐谱。

五、哈佛-燕京及国外其他***书馆所收藏有谱赞美诗集与十九世纪西乐之东渐

如果我们把以上所谈到的哈佛-燕京***书馆所藏的有谱赞美诗集和牛津大学伯德雷恩***书馆所收藏杜嘉德1868-1870年的《乐理颇》(内含《乐理颇》、《养心诗调》、《西国乐法》) ⑦、狄就烈1872年版《西国乐法启蒙》、韩国汉城大学***书馆所存狄就烈1879年版《西国乐法启蒙》、佛吉尼亚大学***书馆所收武林吉夫妇(Franklin and Bertha S.Ohlinger)1879年的《凯歌》、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书馆所藏湛约翰(John Chamlers, 1825-1899)的《宗主诗章》等综合起来看的话,至少可以肯定以下几个事实:

一、从时间上来看,有乐谱的圣诗集的编纂可说是与新教传教士的来华是同步的。至晚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也就是传教士在被允许在内地传教前,新教传教士即已开始编辑出版有乐谱的圣诗集。

二、从流传的地域来讲,新教传教士所传入的基督教音乐在学堂乐歌兴起之前至少遍及华南、华北、华中、华东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新教传教士由唱圣诗所带动的音乐活动先是以福州、厦门、宁波、广州、上海为中心,杭州、北京、天津、登州等地继之,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已波及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台湾的原住民也不例外[19](第207-209页)。

三、从传播的对象来讲,受赞美诗影响的除了普通的基督徒、教会学校的师生及与教会有关的人士外,还有教会医院的病人、普通的民众、士绅等。后者虽然人少,但也并非绝无仅有。李提摩太夫妇在山西赈灾时,李提摩太夫人在太原通常所做的事就包括“周三晚上开班教授那些有意学识谱的中国士绅朋友Tonic Sol-fa记谱法”[20](第152页)。此外,从二十世纪初年开始的教会合唱节对中国普通民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当第一届合唱节在福州开幕时,吸引的观众如此之多,当时“福州最大的可容纳2000人之众的教堂被挤的水泄不通。…在场的中国听众极为满意”[21](第423页)。

四、从传播的内容来讲,由传教士传入的记谱法多种多样。这与学堂乐歌以简谱为主的做法大不相同。较早的此类诗谱,如罗尔梯的《赞神乐章》(1856)、应思理的《圣山谐歌》(1858)、范约翰夫妇合作的《曲谱赞美诗》(1868)等用的是传统的五线谱[22]。而同时出现的天主教的《圣事歌经简要》(1861)用的却是五线谱前身的四线谱。狄就烈《西国乐法启蒙》一书的初版(1872)和二版(1879)用的也是普通的五线谱。赫理美的《福音赞美诗》(1877)亦然。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起源于英国的Tonic Sol-fa也开始在中国各地流传。虽然哈佛-燕京***书馆所藏的最早的首调唱法的Tonic Sol-fa赞美诗集为通州潞河书院1895刊印的《主诗歌》,但有证据表明此法不仅早在1858年就被传入中国,而且流传很广。早在1867年传教士帅福守(Edward W. Syle, 1817-1891)在一封反驳香港一位外籍人士武断地说中国境内没有音乐教学活动的信中就曾明确地提到“早在1858年他们【按:宁波长老会】就出版了一本有二百五十首曲调的圣歌集,其中用到Tonic-sol-fa记谱法”[23](第28页)。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1861-1863年在香港和北京都曾教授过这一方法[24](第332页)。1868-1870年来自苏格兰的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杜嘉德率先用华化了的Tonic Sol-fa法为《养心诗调》配乐。李提摩太1876年夏和1877年春在山东青州办孤儿院时曾有系统的教过Tonic Sol-fa记谱法[20](第110页)。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就连中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也开始普遍采用Tonic Sol-fa教学法[25]。即使是在学堂乐歌兴起后的上海,此教学法依然没有被淘汰。澳大利亚人艾美丽•巴顿(Emily Patton, 1831-1912)从1901年开始就穿梭于横滨与上海之间,办班教授此法[26](第40页)。十九世纪下半叶通过赞美诗集传入的记谱法还有十九世纪中叶才刚刚在美国开始流行的首调记谱法――形状符号谱。最晚在1870年代后期,形状符号谱就已引进到中国。因为福州美以美会武林吉夫妇1879年的赞美诗《凯歌》中就用到此记谱法[7](第41-42页)。1892年狄就烈整编《圣诗谱》时,也改用此种记谱法。十九世纪来华的传教士不仅用五线谱、Tonic sol-fa谱、形状符号谱,也有用工尺谱和中西合璧的工尺谱和五线谱。李提摩太夫妇在对中国音乐传统一无所知时,也主要依赖Tonic Sol-fa记谱法,但在接触到工尺谱后,他们就毅然决然地采用了Tonic Sol-fa与工尺谱、律吕谱结合的极具匠心的乐谱。其原因就是工尺谱是中国民间最广泛流传的记谱法,用的是汉字,中国人熟悉,学起来方便[27](第311页)。有曲谱圣诗集的出版,无疑促进了西方乐理知识在中国民众间的传播。

结 语

哈佛-燕京***书馆所收藏赞美诗集无疑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珍贵的史料。其实,不仅仅是赞美诗,其他相关的史料仍然有很多保存在欧洲、美国的档案馆中等待学者们去挖掘。特别是像牛津、伦敦、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的档案馆都有很好的收藏。一些不太知名的大学档案馆,也有令人惊喜的收藏。即使是近在咫尺的香港,如香港浸会大学,也有很好的收藏(如其中收藏的19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在广东、澳门、福州、上海、宁波等地出版的翻译成中文或用中文撰写的基督教著作就很值得查看)。再者,随着科技的发达,一些珍贵的史料,如由湛约翰编辑、广东伦敦教会藏版、光绪五年刊行的有谱赞美诗集《宗主新歌》都已经经过数码处理,在澳大利亚国家***书馆的网页上都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国立***书馆所藏的英国伦敦宣道会赞美诗收藏,也有许多可以在网上查到。即使是早期传教士的回忆录及著述也不再难以查找。连耶稣会士钱德明十八世纪原版的著述都可以查阅到。但遗憾的是,国内有些研究似乎不太注意对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在引述历史时,往往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学术繁荣”、“出版繁荣”后面的隐忧。

注释:

①关于景教圣咏音乐在中国的流传,可参见葛承雍《唐元时代景教歌咏音乐考述》载《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3期(总第87辑),157-178页。

②如林键《近代福州基督教圣乐事工概况及影响――纪念基督福音传入福州160周年(1847-2007)》(载《金陵神学志》2007年第1期)、杨民康《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国内近几年完成的硕士论文也大都以地域性个案研究为主,如周晶的《兰州市基督教青年教会唱诗活动初步调查与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2005)、冯***的《从国际礼拜堂看基督教音乐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 2005)、王秀缎的《福州基督教会音乐与诗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2006)、华慧娟的《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西安音乐学院, 2007)、李博丹的《中国朝鲜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地域性比较研究》(中央音乐学院, 2009)等。国外有关研究可见Samuel S. M. Cheung, “A Study of Christian Music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83” (D.M.A. diss.,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1989). Maria M. Chow, “Reflections on the Musical Diversity of Chinese Church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Music in American Religious Experience, ed. Philip V. Bohlman, Edith L. Blumhofer, and Maria M. Cho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287-309. Connie Oi-yan Wong, “Singing the Gospel Chinese style: ‘praise and worship’" music in the Asian Pacific”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6)。

③谢林芳兰 2009年曾在美国出版《中国基督教赞美诗史:从早期传教士到现代本土创作》(A History of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From Its Missionary Origins to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Productions)。关于此书,可见笔者所写书评,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页140-144。

④当然也有例外,如加拿大学者Vernon Charter 和 Jean DeBernardi的研究即是一例。见Vernon Charter and Jean DeBernardi, “Towards a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Processes of Musical and Cultural Synthesis”, Asian Music, Vol. 29, No. 2 (Spring-Summer, 1998), pp. 83-113。

⑤关于戈鲲化,可见王振中《戈鲲化的梅花笺》载《读书》2005年第4期。

⑥关于杜嘉德,笔者曾专门著述,详见宫宏宇《杜嘉德的乐理书系列与西洋乐理之东传》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1期。

⑦关于牛津大学所藏杜嘉德著述,可参见江玉玲《十九世纪末西学东渐中的音乐史料―浅谈杜嘉德乐理书的伯德雷恩藏本》载《台湾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参 考 文 献]

[1]Sheng, David. 1964:“A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Elements in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D].D.M.A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64.

[2]宫宏宇. 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J].音乐研究,2007(1).

[3]盛宣恩. 中国基督教圣诗史论述 (1-8) [J].香港浸会圣乐季刊 (1979-1983).

[4]王神荫. 中国赞美诗发展概述 [J].基督教丛刊》1950(26、27).

[5]王神荫.《赞美诗(新编)史话》[M].中国基督教协会,1993年.

[6]陈伟. 中国基督教圣诗发展概况 [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3).

[7]Hsieh, Fang-Lan. A History of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From Its Missionary Origins to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Productions,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2009.

[8]张效民. 美国的亚洲研究机构简介―哈佛-燕京学社 [A].icwar.bfsu.省略/2009/03/495(2010年6月25日登陆).

[9]朱***惠.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大本营[A].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1月21日.

[10]McMullen, Michael D. God's Polished Arrow: W. C. Burns, Revival Preacher [M].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2000.

[11]韩国.早期西乐东渐佐证的发现 [A].自西徂东》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1。第一集.

[12]江玉玲.《圣诗歌:台湾第一本教会圣诗的历史溯源》[M].台北: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4.

[13]Stillman, Amy. “Prelude to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Protestant Hymnody in Polynesia” [J].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5 (1993): 89-99.

[14]Goodrich, Chauncey. “Chinese Hymnology” [A]. Chinese Recorder 8 (1877): 221-26.

[15]赵晓阳. 哈佛燕京***书馆收藏的汉语圣经译本 [J].历史文献,2003(8).

[16]Woodbridge, Samuel Isett. Fifty Years in China. Richmond, VA: Presbyterian Committee of Publication, 1919.

[17]Stuart, John Leighton. Fifty Years in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4.

[18]Brown, G. Thompson. Earthen Vessels and Transcendent Power: American Presbyterians in China, 1837-1952.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7.

[19]Lee, Angela Hao-Chun.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al Control and Early Christian Missionaries on Music Education of Aborigines in Taiwan” [J].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23:2 (2006): 205-216.

[20]Richard, Timothy. 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16.

[21]Pakenham-Walsh, W. S. “The Foochow Choral Union” [A].Chinese Recorder 50: 6 (1919): 423.

[22]宫宏宇.狄就烈、《西国乐法启蒙》、《圣诗谱》[J].中国音乐,2008(4).

[23]Syle, Edward. “Music among the Chinese” [A].Dwight’s Journal of Music, 27. 4(1867): 28.

[24]Fryer, John. China [A].The Tonic Sol-fa Reporter 143 (1864): 332-333.

[24]杨民康. 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音乐文化初探 [J].中国音乐学,1990(4).

[26]Stevens, Robin S. “Emily Patton: An Australian Pioneer of Tonic Sol-fa in Japan” [J].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 14 (2000): 40-49.

[27]Richard, Mary. “Chinese Music” [A].Chinese Recorder 21(1890): 311.

Hymnbooks in the Harvard-Yenching Collec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A Preliminary Study

GONG Hong-yu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6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

古诗是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再现,古代韵律诗讲究平仄押韵,诗文中跳动着美的节奏,回荡着美的旋律。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杨万里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教学时,先播放一段轻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到一个优美的世界,边听边想眼前能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他们基本上都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环境的幽静美丽。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并与课文插***对照,初步读懂诗的大意。之后再次让学生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吟诵诗文。学生便很容易体会到作者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等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二)借助***画,想象美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短短二十来个字便把诗人所见、所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着诗人的浓浓情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读罢一首诗,眼前便浮现一幅色彩鲜明的***画;看罢一幅画,便能吟出一首诗。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读古诗,要引导他们体会古诗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引导学生想象。《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思”即心之思,吟咏中放飞想象。学生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穿越时空与前人对话、看见往日的盛衰、亲临文字描述的场景,还可以畅想未来。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在学生熟读成诵后,引导学生从***中找到诗中所写事物“篱落、小径、树阴、儿童、黄蝶、菜花”,并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就感觉容易了。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想象画中情景,把静止的文字想象成活动的生活场景。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文本来个对话,与杨万里来了个心灵交流,自然地体会了晚春季节的秀丽风光,儿童追蝶的无限乐趣,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光的热爱和赞美。

(三)古诗配画,再现美

古诗擅长以景传情,以形传神,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充溢着诗情画意,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作画”中悟情会意。《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在借助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粉笔勾勒出“荷尽”、“菊残”的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教师边画边讲,“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傲霜斗寒的形象。接着画出“橙黄橘绿”的景象,这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了画中的情,听到了画外的音,也就更深刻地理解了诗的意思。更自然地走进了诗人描绘的意境中,与诗人、诗文进行了直接的对话。

(四)推敲诗眼,领悟美

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对诗中关键字词进行敲打研磨,与孩子们一起走进别有洞天的诗意境界,感受古诗教学的巨大魅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看“绿”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再向学生介绍传说王安石锤炼此字的资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王安石这一语言大家对诗眼的千锤百炼,真切的体会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更主要的是领悟了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精练,所表达的意境之美。

(五)反复呤诵,感悟美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古诗的意境、神韵可不是几句话能表述出来的,解读、感受古诗这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意境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诵读,引领学生诵读是诗词教学之根本。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吟诵,给予我们的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诗的意思后,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朗朗诵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时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诗的韵律美。特别是后两行诗,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7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崇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2、通过朗诵、歌唱、表演、讨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礼赞和祝福。

3、通过问答竞赛形式,了解有关教师节的知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使学生备受教益,既激发学生的爱师、尊师的情感,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精心制作活动方案。

2、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献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3、确定活动的主持人(葛香、杨溢、吴璇、程芊),编写串词。

4、学生学会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感恩的心》。

5、邀请参加活动的老师。

6、布置好教室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表演:

1、歌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主持甲:今天的主题班会,从歌声开始,让我们用真诚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给我们最尊敬的人:

主持乙:全班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2、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

主持甲:老师,似春蚕,如蜡烛,比慈母,他们心联学子,鞠躬尽瘁,奉献所有,也收获希望。请听,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小组分角色)

3、礼赞。

主持乙:是啊!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词和文章。

主持甲: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老师,您就是春蚕,就是红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您还是我们心中隐形的翅膀,助我们成长高飞!

(三)竞答

主持甲:教师节即将来临,你对教师节了解多少,你还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呢?下面进行知识小竞赛。

(四)祝福

主持乙: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甲:在此,让我们用自己的话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和祝福之愿吧!同学发言表达心声!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乙:尊师,爱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个别学生发言。

(五)结束

甲: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甲: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乙: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甲: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8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每种诗歌类型的特点。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人常将其并称为“王孟”。一提到王维,我们常常回想起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青山格外明亮,又是一年的秋天傍晚,只听那竹林中一片喧闹,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女子,那水上莲花的摇动,是渔夫们打渔归来时的情景,还见那明月透过竹林撒下的月光,又听到到那石上汩汩流动的泉水声,即使此时春天已过,公侯王孙们也自然会留下来,因为这里是那样幽美、清净,那样的自由、祥和,怎不令人向往?我们平日里的烦恼,生活中的不快,看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为之顿消?那石头上流动的清泉,想必也早已把自己繁杂的内心清洗的干干净净了吧,又不用说那女子们洗衣归来的场景,还有那渔夫们满载胜利果实傍晚收工的情景,即使是空手而归,放松回家的心情也是惬意的,哪里还会计较是秋色还是春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那田园风光不也甚是美吗?老朋友是那样的热情好客,听说我来,特意准备了鸡肉、米饭,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此时我的心情特好,看到村庄的一草一木都很亲切。看吧,村四周环绕的葱葱绿树,远处的隐隐青山,打开窗子就能看到开阔的场圃,喝着酒谈论着农事收成,要是重阳节还可以欣赏那漫山遍野的,这样的农村风光还有什么忧愁不能消除?作为土生土长的我,每每有了工作上的不顺心,到家里走走看看,接触一下那憨厚朴实的村庄人,感受一下那宁静自由的农村风光,烦恼顿消,不快全无。

2.咏物诗

贺知章《咏柳》,那柳树刚刚吐出的嫩芽,像是被那碧绿装扮而成,那柔嫩的细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就像是垂下千万条的绿丝带,好似问是谁裁出的呢?不正是那似剪刀的二月春风的杰作吗?作者赞美那二月的春风,也是在赞美那二月的春天,他是有着那样的神奇的创造力,把大自然塑造出如此景象,我们看到后不也佩服吗?这柳树的美好景象来自二月春风神奇的创造力。其实,人类神奇的创造力也可以塑造出更神奇的景象,咏物还是在歌颂人的某种精神。

3.咏史诗

咏史是为了借古抒怀,比如杜甫的《蜀相》,杜甫怀念诸葛亮其实还是在慨叹自己壮志未酬,那辉映台阶的碧绿之草自己在那里妆扮春色,可有谁来欣赏?林中黄鹂空在树中鸣叫,有谁来听?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早已长眠于地下,自己也是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可又有谁任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也是同一类型的诗篇吗?看到那江山如画的赤壁,不禁想起当年古战场上的周瑜,既有谈笑之间轻而易举指挥若定的***事才能,又有年轻貌美的小乔,英雄配美人,真是令人羡慕不已,而自己尽管年轻有为,但却遭遇贬谪,对此怎不华发早生?总之,怀古还是用来抒怀自身。

4.离别诗

无论是离别家乡还是告别亲友,都会产生离别的伤感之情,如李白的《秋浦歌》《赠汪伦》、还有《春夜洛城闻笛》都是离别诗的典范。我们今天尽管各种通讯工具比较发达,但还是会有离别伤感之情和思念家乡之苦。至于边塞诗,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那颗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心是不变的。长期告别家乡,思念家人更是人之常情。

所以,鉴赏一首诗歌,思想感情是第一位的,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其他也自然能迎刃而解。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赏析一首诗,在实例中再次理解诗歌鉴赏的关键与技巧。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9

【关键词】新教 众赞歌 广州 本色化

一、新教的发展历史

16世纪初,西欧教会的圣职人员授权发行“赎罪券”榨取民众钱财,引发信众的强烈不满和迷信思想的蔓延。随着“民众宗教”的增长及“反教宗主义”“反教权主义”的兴起,西欧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顺应形势而展开。马丁·路德领导的信义宗是宗教改革运动最为重要一支,与其他分支不同的是,除针对教会体制的改革外,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坚信,称义的教义对社会与宗教改革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广泛认为此运动开启了欧洲新的社会和宗教秩序。之后,瑞士改教家茨温利、日内瓦改教家加尔文、斯特拉斯堡改教家布塞与马丁·路德一起在欧洲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基督教的第二次***,并不断分化,形成繁多的派系,这些新教派统称“新教”。

二、新教音乐暨众赞歌的概况

所谓新教音乐,是为了使新教教义得以更好地传播,马丁·路德亲自用德文撰写歌词,参与并组织其他作曲家选取格里高利圣咏旋律、教会歌调以及世俗曲调,经过改编、整理,创造出的新的圣咏模式——会众赞美诗,也称众赞歌。实际上,新教音乐的主体即信义宗众赞歌。信义宗众赞歌同时具有神学的、敬拜的、教导的等功能。

16世纪初,马丁·路德制定了全体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这种由全体会众齐唱赞美诗的新形式被称为“众赞歌”。众赞歌的歌词大多数不再使用拉丁文而改用德语,并改用有韵律的纯朴虔诚的诗歌。旋律有:天主教已经采用的拉丁文赞美诗的改编曲、宗教改革前流行的德语赞美诗的改编曲、世俗歌曲的改编曲,以及新创作的赞美诗旋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信义宗教会中的宗教仪式歌曲远远供不应求,所以众赞歌的旋律除了马丁·路德自己编写和创作以外,更多的是他人根据世俗或宗教歌曲改编而成的。这些众赞歌旋律在节奏方面相当自由,往往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体。①

1524年,马丁·路德在音乐方面的主要合作者约翰·瓦尔特编辑了由38首复调众赞歌组成的赞美诗小曲集,它是众赞歌的第一本重要歌集,旋律都按照经文歌的格式放在男高音声部,并配以平稳流畅的四声部。②

1586年,德国音乐家L.奥西安德编辑了四部和声众赞歌集,第一次把众赞歌的旋律放在女高音声部,旋律形式变得方整对称,织体由原来的复调织体转变为和声织体,③这种形式逐步成为众赞歌的固定形式。随后百年间,路德教派地区陆续出版了一些众赞歌选集。通过地方语言的采用、书籍发行和民众交流,众赞歌在德国得到广泛传播。

16世纪末,以拉索为代表的信义宗德国作曲家们围绕着众赞歌的旋律自由地创作复调作品,称为“众赞歌经文歌”,④最终在德国建立起信义宗音乐风格。

随后,众赞歌以北德地区为中心向欧洲广泛传播、演变,存在于信义宗的礼拜仪式、宗教声乐曲(choral motet、konzert、Oratario Passion等)和器乐作品(toccata、prelude、fugue、Partita、fantasia、concerto等)中。17世纪初,以众赞歌为主体的新教音乐随英国新教徒来到美洲大陆,⑤之后又来到印度、日本等国,也各自经历了传播、演变和本色化历程。

三、新教在中国尤其是在广州的发展

基督教(christianity)在中国称“耶稣教”,基督教(JiDuJiao,发音与christianity的中文相同)通常专指新教Protestantism。1999年,鲁珍晞教授在三藩市旧金山大学的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基督(新)教史研究的一个新的、以华人信徒为本位、华人教会发展为基础的分期方法:1.开荒及准备时期(1807—1860年);2.基础的建立及发展时期(1860—1900年);3.教会兴旺和成长时期(1900—1925年);4.面对国家及社会挑战时期(1925—1949年);5.面临***治关头时期(1949—1980年);6.教会复苏时期(1980— )。⑥

18世纪初,新教开始计划向中国传教,在筹划近百年后的180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马礼逊经过澳门秘密来到广州,成为第一个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⑦1842年,中国重新允许传教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新教各公会如信义宗、圣公会、浸礼宗等派出“差会”共130多个,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一带开始传教并发展到全中国,而其中约20个差会在广州设立了不同宗派组织及其领导机构,其中几个较大的宗派组织还开办了数所大学和多所中小学及医院等教会服务机构。⑧

从1807年至1949年前夕,广州市内陆续建立了62间正常开展活动的新教教堂。20世纪50年代后,全市新教教堂经过三次合并后于1966年合并为9间。“”期间,全部教堂被关闭,教会公开活动停止。1979年9月,广州教会恢复正常宗教活动,广州东山堂是全国最早恢复聚会的教堂之一,其后,其他13间堂会陆续恢复活动。⑨据 “广州市基督教两会”统计,至2010年,全市教会活动场所共有33处,现职教牧人员52人,目前全市信徒人数共约5万人。⑩

四、中国新教音乐本色化进程

受本土文化影响的人要接受一个陌生的教义时,都需要一个教义解释化和理解化的过程,而作为解释、传播教义的重要载体之一——音乐也必然面临本色化的要求。同时,基督新教在中国尤其是在广州的传播中,新教音乐具有重要的宣教及文化传播地位。因此,以众赞歌为主体的新教音乐开始了本色化演变历程。

17世纪末,中国基督教徒创作了七律歌词《仰止歌》(拼音翻译)。?据夏滟洲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记载,在1839年马礼逊教育会在澳门办的马礼逊学堂(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及随后陆续成立的教会学校中,不少设有音乐课程。随着教会学校的普及,教会音乐(包括众赞歌在内的各种宗教音乐)被相当广泛地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在广州传播,并辐射到全中国。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的赵紫宸、刘廷芳、杨荫浏、贾玉铭、朱葆元、周淑安、杨周环等在教会圣诗、圣乐本土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写过一些赞美诗词曲,如《新天地歌》《中华教会自立歌》?《圣诞歌曲集》等。

中国新教圣诗委员会于1983年3月汇编了《赞美诗》,现通用于全国新教教堂的公众礼拜及个人灵修生活的各种场合,其中一些作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国基督徒生活的面貌,如《欢乐服务歌》《敬老尊长歌》《新屋落成感恩歌》等。?《赞美诗》共收入赞美诗400首,有简谱和五线谱两个版本,供会众每次在仪式中演唱的简谱版本皆为单声部,中文歌词;五线谱版本则为四部和声,中英文对照歌词。

近30年来,中国新教教徒创作了大批量的圣诗词曲,例如在1981年时,中国新教圣诗委员会编辑《赞美诗》,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10余个省区市信徒的来稿共计圣诗2256首。这些事实说明,新教音乐已很大程度地经历了本色化、本土化历程。从音乐上来说,多数新创作的圣诗都使用了中国民族风格的曲调,包括少量改编的民歌调(如《活出基督歌》)与古琴曲(如《神功妙笔歌》)。对于新教音乐的词曲如何走向本色化而仍能符合教会音乐的传统,不少创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北京市基督教会缸瓦市堂编辑的《圣诗选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共有130首圣诗,皆为四部和声,歌词为中文,其中有一首配有管风琴谱,有11首配有钢琴伴奏谱。《圣诗选编》作品来源包括:1.信义宗众赞歌;2.威尔士、苏格兰、瑞典、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地的传统圣诗;3.J.S.巴赫、亨德尔、多尼采蒂、莫扎特、门德尔松等16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作曲家作品;4.Stephen Collins Foster、B.B.McGinley等近现代美国作曲家的作品;5.近现代中国作曲家作品。

五、新教音乐在中国尤其在广州的现状

(一)存在于各种宗教仪式中

现在中国通用的崇拜礼仪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预备礼,二是圣道礼,三是差遣礼。预备礼中的“颂赞诗歌”多采用“众立歌唱”,选曲一般采用《赞美诗》“分类目录”中的“崇敬颂赞”类。而圣道礼中的“回应诗歌”是指读经后的会众诗歌及讲道后的会众诗歌,回应圣经的经文和讲道信息,使前后内容自然呼应。预备礼和圣道礼中的“会众诗歌”一般随崇拜主题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整,而差遣礼中的“礼仪颂歌”一般不会改变,比如有的教会(如广州锡安堂)每次崇拜都唱《荣耀颂》(新编392首)及《三一颂》(新编399首);有的教会还有“奉献礼”诗歌(新编393首“献礼文”),这是安立甘颂调唱法的圣诗。教会在收奉献款时,一般以司琴弹奏《向主献呈歌》(新编344首)或诗班唱诗为音乐背景,收好奉献款后,会众齐唱《献礼文》(新编393首)。另外,“礼仪颂歌”也有祷文和信经形式(如394的《主祷文》和395首的《使徒信经》),但多采用诵读形式。而每个教会几乎都使用礼仪颂歌“阿们颂”,一般采用“四叠阿们”(如新编400首),采用长时值的音符和反复四遍的形式,体现崇拜前后贯穿、首尾呼应的编排。在《赞美诗》中,“礼仪颂歌”中的“阿们”一般不用括号(表明必须唱“阿们”),而会众的“颂赞诗歌”和“回应诗歌”中的“阿们”一般用括号(表明可唱可不唱)。此外,还有“欢呼“和 “应唱”,歌词取材于圣经,一般安排在祷告、赞美和读经之间,是教会礼仪传统的本色化体现。?

(二)存在于音乐、文化活动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复堂之后,中国基督教两会及各地教堂越来越频繁地举行室内外的新教音乐会,在圣诞节、新年及中国传统节日或特定庆典(宗教及世俗)中演出,由专业或业余的圣乐乐队和诗班表演。广州市拥有救世***港澳***区总部乐队、广州市巴洛克乐团,每个教堂拥有一个以上诗班和司琴。仅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广州市基督教两会就组织了“璀璨使命”赞美会、“激情亚运、燃烧九月”大型圣乐晚会等十数次音乐会。

中国基督教两会及各地两会经常性举办歌咏合唱比赛、圣乐培训班、文化展览等活动,并组织中国内地的圣乐团体与香港、澳门的团体,以及德国、美国的团体进行交流。

(三)存在于文本中

据调查,“”前的新教音乐乐谱尽皆佚失,现存仅有20世纪80年代后编著的本色化赞美诗《赞美诗》《圣诗选编》《迦南诗歌》10余种。据悉,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和香港大学中仍存有曾经或现在仍在使用的赞美诗版本达百余种。

综上所述,广州作为第一个新教传入中国的城市,在新教传播、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同时,在新教文化尤其是音乐传播、演变及本色化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唯愿本文能对我国新教音乐发展和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注释:

①②③④Sadie.Stanley、Tyrrell,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Joh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4,p737;pp738—742;p739;p748.

⑤周华成.美洲简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87.

⑥罗秉祥.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54—355.

⑦⑧王冶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5—126;128;167—169.

⑨⑩据广州市基督教两会***网站数据.

????中国基督教两会.赞美诗(新编)(五线谱)[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1999:9;10;11;10—11.

?翁翠琴.从崇拜礼仪学角度浅谈“音乐礼仪”神学及形式的更新[J].金陵神学志,2009(1).

参考文献:

[1]王冶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郭德焱.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广州口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4]罗秉祥.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阿里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M].陈佐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Sadie.Stanley、Tyrrell,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Joh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4—11).

[7]周华成.美洲简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8]中国基督教两会.赞美诗(新编)[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1999.

[9]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圣诗选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赞美春节的诗歌篇10

乙:在这生机勃勃的五月,我们的心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带着芬芳,希望伴着企盼;

丙:“五一”是我们祖国的节日,是劳动者的节日;

丁:“五一”的鲜花绽放着劳动者自豪的笑脸,“五一”的目光敬仰着劳动者闪亮的勋章;

甲:五月是难忘的季节;

乙:在这充满回忆的五月,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敲开历史的大门,把时光定格在130年前的芝加哥;

丙:20万工人大罢工,8个小时工作日,赢得了尊严,成就了永恒;

丁:130载的激情岁月点燃了拼搏的豪情,演绎了时代的激越,130载的时光漫步,铸造了不朽的传奇。

甲:五月是畅想的季节;

乙:在这个思绪纷飞的五月,劳动者踏上铺满鲜花的舞台,那是他们光荣的称号;

丙:五月的每一块土地,五月的每一条小溪,五月的每一片花瓣,都在吟唱劳动者的赞歌;

丁:五月,满载着如诗如画的梦想,劳动者放飞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梦”。

甲:五月是绚烂的时节;

乙:在这槐花飘香的五月,多少动人的故事,在和风里酝酿,多少感人的诗歌,在细雨里吟唱;

丙:每当青苗扭着秧歌时,每当杨柳舞着水袖时,每当小河弹起吉他时,每当大山放声歌唱时;

丁:我们不禁在想:

甲:是谁把春天唤醒,让大地穿上绿色衣裳?

乙:是谁把田野唤醒,让株株禾苗撒满希望?

丙:是谁把城市唤醒,让幢幢高楼奋发向上?

丁:是谁把知识唤醒,让整个世界变成村庄?

合:是劳动者!

甲:有人说,劳动者是辛勤的园丁,浇绿了满园的芬芳;

乙:有人说,劳动者是山间的溪水,滋润了干渴的心田;

丙:劳动者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劳动者酿造了甘甜的美酒;

丁:你们编制了大千世界,你们改变了祖国的未来。

甲:飞扬的歌声,唱响拼搏的豪情,凝聚的是你们心头不变的情结。

乙: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回荡的是你们情怀不改的真切。

丙:紧握开满茧花的双手,送上我们无比的尊重;

丁:聆听辛勤劳动的赞歌,寄出我们真心的祝福;

甲:我们敬佩劳动者,因为你们谱写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感人诗篇;

乙:我们赞美劳动者,因为你们泼洒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唯美画卷;

丙:我们喜欢劳动者,因为你们书写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激扬文字;

丁:我们热爱劳动者,因为你们点缀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秀丽景观。

甲:五月因你们而格外美丽;

乙:你们因五月而分外精彩;

丙:在这个五月里,让我们舒展有力的臂膀,来拥抱这些可爱的劳动者吧!

赞美春节的诗歌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赞美春节的诗歌10篇

学习

曾经错过的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曾经错过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错过的作文范文,曾经错过的时光的作文600字。她,是我儿时的玩伴,也是我的邻居。虽然两家之间只有一墙之隔,但是我分明感受得到:这不仅是一墙之隔,而是很远很远的距离,远的看不到彼此。这一切的一切只

学习

短信群发广告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短信群发广告10篇,内容包括短信群发广告有效果,广告短信群发是怎么做到的。小赵8月31日收到的这条“女性私密养护”广告短信显示,发件人是13260197879这个***码。记者随后拨通了这条广告短信中留下的联系电话。记者:这个信息,

学习

春季我们约会吧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春季我们约会吧10篇,内容包括春季我们约会吧节目2014,春季我们约会吧。春天,新的一年的开始。就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里相约,共同为我们的理想奋斗吧!春天,大地复苏的时刻。就让我们一起去享受春风的温和,一起去享受春天的气息,把一年

学习

精彩小故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精彩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十篇优秀童话小故事,史记小故事十篇。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美国球员道格-科林斯突然断球成功,并冲向前苏联队篮架,纵身一跳……就在这时,两名前苏联球员把科林斯撞倒在地。裁判当

学习

高考语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语文,内容包括高考语文必背六十篇,人教版高考语文必背篇目75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六年级期末试卷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期末试卷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期末试题推荐,六年级生物期末试卷。kān——()测()称yù——犹()富()忧()2、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在横线上解释画线的字。(5分)()飘()舞,()礼()拜,()()心血,()()而出林()草(),()心()修,()()泪下,()(

学习

推荐表的个人简历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表的个人简历10篇,内容包括推荐表的个人简介范文,写推荐表的时候本人简历怎么写。毕业生推荐表是指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学校书面意见的推荐表。其中该表的综合评定及推荐意见部分是由最了解毕业生全面情况的辅导

学习

承诺无悔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承诺无悔10篇,内容包括承诺无悔歌曲,承诺散文范文大全。只有抱着谦虚谨慎、务实求真的求识心态,才能赢得周围同事的支持,理论才会迅速转变成实践经验,否则只能坐吃山空,饮鸩止渴。另一方面,医院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任何单

学习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0篇,内容包括新时期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征,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十条。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要求,又有较高标准。前者反映在前五条上,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作为一

学习

雪泪节10篇

阅读(26)

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用眼,人眼眨动次数由平时的每分钟20~25次减少至5~10次,从而影响了眼表面起湿润剂作用的泪液的分泌和分布;并且眨眼次数减少使角膜暴露于空气的时间延长,这些都阻碍了泪液中油脂的分布和加速泪液的蒸发,因而引起眼

学习

赞美水的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水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作文赞美水的优美句子,赞美水的作文700字左右。其实赞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及时赞美孩子学习中的每一个小进步,会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哲人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

学习

普希金的爱情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普希金的爱情诗10篇,内容包括普希金爱情诗一朵小花,普希金爱情诗完整版。一、女友型普希金是一位浪漫诗人,他的一生与女性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他的诗歌创作是女人成就的,这些女性中有一些人与诗人保持着纯洁的友谊关系,这给诗人

学习

迎新生标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迎新生标语10篇,内容包括迎新生横幅标语,迎新生标语文艺。2.弱者失机遇强者抓机遇智者抢机遇。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3.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4.同学互助又开怀校园温馨又和谐5.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学习

药品窜货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药品窜货10篇,内容包括药品窜货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药品怎么查窜货。1窜货在药品销售市场中的种类1.1同一市场上的窜货日常生活中药品的分销渠道一般是:生产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或医院)患者。很多药企都会选择商,因为这样企业的分

学习

描写春节的诗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节的诗句三年级,描写春节习俗的诗句。3、春节是我们一切感情的归宿,春节是我们所有哲学的基础。有了春节,生活不再乏味,人生有了意义。有了春节,回家有了理由,喝酒有了主题。4、城市人叫过春节

学习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节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美篇,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4、【挂年画】: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

学习

迎国庆诗歌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迎国庆诗歌10篇,内容包括最新迎国庆的诗歌简单一点,国庆诗歌精选100首。学者、教授、国学院常务院长:xxx学者、教授、国学院副院长:张xx学者、教授、国学院办公室主任:孙xx国学院副院长、秘书长:杨xx学者、教授、国学院开发部部

学习

春节快乐祝福语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快乐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春节对老师的祝福语,春节给孩子的祝福语。4、春节来到拜年早: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5、通知:春节了,请把烦恼

学习

春节节目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节目10篇,内容包括春节的好看节目推荐及理由,春节节目名称及感悟。2歌曲《今年如此精彩》陆毅、章子怡、周迅伴舞:蝶组合及布丁果果组合3群口相声《马年颂马》侯跃文、石富宽、师胜杰、王平、刘流网络主持(出一题),现场主持

学习

赞美夏天的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夏天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小区夏天早上日出美景的诗句,夏天赞美大自然的诗句。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____高骈《山亭夏日》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柳庭

学习

赞美老师佳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老师佳句10篇,内容包括2021年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赞美学校老师为民办事佳句。3、真空、坚定、谦逊、朴素――这是您教给我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4、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5、您在

学习

赞美教师的古诗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教师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赞美教师的十首古诗,赞美教师的古诗十首。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认识美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