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练习题10篇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课

1. 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综合练习,沟通新知与其他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范例选择要典型 新颖.有层次练习课的课堂设计要合理地选择范例和练习题。一要典型,有助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解题的能力。二是难度要适当,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承受能力,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过多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多层次练习能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促进技能转化,从而达到传授知识一一开发智力一一培养能力的目的。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

3.在练习课上要加强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创造能力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和分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并采用多种激励机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情境。比如,我在圆柱的认识练习课上,我有目的地安排一些优生和中差生之间进行交流,由优生向中差生介绍学***验和方法,由中差生在向优生请教疑难问题,努力在班级中创设互帮互助的氛围。有时我也安排一些中差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互相交流进步的体会,并鼓励他们之间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共同提高。

4、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要做到以教材为本,但又不局限与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对教材的再次开发也是很有意义的,当然这也是对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再一次升华,而且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就要自身具有创新意识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2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学校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在校,数学老师根本找不到额外的时间,也根本“抓不着”学生。怎样解决提高质量又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一矛盾问题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的多练。

2.侧重书面练习。

3.局限于封闭性的练习。

4.多是“一刀切”的练习,

5.侧重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拟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二、研究的意义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富有激情的课堂练习,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四、课题的实施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首先,就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次,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题型可以有口算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在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集体练习,还可以有***练习,当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练习,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练习的效率。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拓展性习题,思考容量大,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具备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

五、实验的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主要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研究方法及对象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实验的对象:一年级的八个班

七、实验的具体策略

1.支持性练习策略

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顺应教师的预设时,教师应采用支持性策略调节学生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设计时,就要估计练习时学生思维可能出现的障碍,准备一些支持性教学策略,给学生的思维“搭脚手架”。我们应用的支持性练习策略有:画龙点睛的语言点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进行数学对话、倾听、资料链接,情境再现等。

2.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往往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引入练习之中。比如学习圆柱的特征后,为了巩固圆柱的侧面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向学生出示一道操作练习题,要求学生动手做一个笔筒。学生在做笔筒的过程中,学生要经过多次尝试,反复计算、剪和粘才能做成功。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外,更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以尽可能大的兴趣和热情,自己大胆去操作和实践,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克服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体会探索学习掌握知识的快乐,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3、改变作业批改方式。

课堂练习的批改要及时,最好是当面批改,趁学生的大脑还没有忘记练习的思维过程的痕迹时,就知道自己思路是否正确,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及时纠正,练习结果很有效。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作业不只给学生一个等级,而在批改后,给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写一句话,有鼓励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指出努力方向的,把作业当作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

4、错题收集。

每个学生的错题都具有个性特征,这要求教师要尽可能面对面地辅导。辅导后要求学生把错题收集在一起,分别写出错误原因和订正过程。学生坚持这一做法,既避免了犯同类的错误,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练习活动

(1)心算能力训练。

课题实施近二年时间里,教师利用早读和每节数学课课前时间进行心算题训练。训练形式有听算、视算、比赛算、定时算、“开火车”算、同学出题大家算等。心算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具有挑战性。同时心算题容易,能产生成就感,学生对心算训练乐此不疲。

(2)速算比赛。

每月全年级开展一次速算比赛。每次出口算题80道,共80分;简算题16道,共80分;总分160分;在30分钟内完成。140分以上的为优胜者,向优胜者发奖。

(3)开展作业本评比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本编上页码。每天都要先改错,然后再完成当天作业。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大方。本子写完后要不缺页数、不破损。优的个数达到12个以上就被评为优秀作业本。优秀作业本在全班展览,并发奖品。通过作业本的评比,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每次作业,养成做事认真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组织好“综合实践”课。

除运用好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外,还要研究、开发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节约能源》、《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绿化校园》、《数字与编码》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八、备课与观课议课研讨

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中要体现有效练习,着重体现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哪些有效练习题。起到什么效果?在备课中要事先预设好。

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要把这一课题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他教师在听课时着重听这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议课也围绕此课题讨论有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合适,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来进行评议,并针对“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这一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实处。

课后反思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对此进行反思,写出心得体会。

九、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一)通过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3、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较好,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很好,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试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但对应用题还不太适应部分差生无法判断用什么方法去做,对提问题脑海中印象不深,有的不知怎么去提问题。在本班学生中优生占50%,中间人占40%,差生占10%。差的原因是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较差。对试题的理解能力较差,识别能力弱,且教师辅导不及时,训练不到位。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新课标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形(1课时)

5、认识钟表(1课时)【篇二】

[复习内容]

1、数一数、比一比

2、位置

3、1-10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形

5、11~20各数的认识

6、认识钟表

7、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综合练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形。

5、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6、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几时过一点儿、快几时了。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7、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8、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加减混合的看***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复习时间安排]

12月30日复习《数一数、比一比》

1月2日复习《位置》

1月3、6日复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月7日复习《认识***形》

1月8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1月9日复习《认识钟表》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4

精讲多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从而挤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多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运用知识获得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讲

精讲,就是教师根据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和学生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得“少而精”,即讲得又少、又精、又好。

精讲,必须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为依据。讲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让学生能透彻理解所学知识、认识本质、掌握规律。

课要讲得“少而精”就必须精备。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以较短的时间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是给“少”提供条件。只有讲的精,才能用较短的时间讲清问题,达到教学目标。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在点子上,点到要害处,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精通。还要有启发性,把思考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重点、实行“精讲”,不是片面地只要“少”而不照顾全面。如果只要重点,不要一般,就会把重点边成孤立的点,只样“少”就不能“精”。

“精讲”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完整、生动、形象。

二、多练

“多练”是指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在精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内有一定的时间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教材,思考问题,并通过必要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课堂成为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阵地。

练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每个练习和每次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生要练些什么,为什么练,怎样才算符合要求,教师把这些问题搞的清清楚楚,然后去指导学生,练习才能收到好到效果。

练什么?应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科书中的练习内容,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程度,接受能力,选择和组织好每次练习的具体内容。练与讲的内容要密切结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练要突出重点,要保证学生把基本内容特别是关键性的问题练好。

基本技能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要高先低,要快先慢,要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懂后会再熟的顺序安排联系内容,练要在学生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并通过练再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在培养技能的过程中,有的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有的比较复杂,也相当困难,特别要求达到熟练程度,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合理安排,使学生能系统地进行练习。

练习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要有基本的灵活,单一的和综合的,口头的和书面的,半***和***的。数学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可按以下几方面考虑:1、对于所授课,往往涉及一至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应设计一些相应的概念辨析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为后继层次的教学铺平道路。2、在理解教材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强化重点的练习题。使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3、针对理解技能设计熟练技能性练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而寻求最佳解法,并养成解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应要求学生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做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不认真作业,了草马虎的学生,要给予适当批评或要求重作;对认真做练习作业完成好的学生,不管他们进步大小,都要给予鼓励;对有创见的学生,要给予以表扬。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5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二、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1.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直观,重视过程;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③重视对照比较,区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④重视归类整理,使之序列化、系列化;⑤重视网络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⑥注意巩固、运用。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3.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也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度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结合教材的德育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③结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4.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三、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信、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四要保证时间,如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操作的时间等,使参与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2.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3.坚持“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学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要素,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原理,使新的知识很快能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充分估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把握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坚持“过程化”教学原则。“过程化”一指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指重视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三指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数学,记住揭示数学规律的各种结论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由学生自己 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做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习数学,不能忽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如定律、公式的论证、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等。同时还要重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5.重视教法、指导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

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四、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1.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钻研、理解和把握。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明确所教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同时还要对每道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有关文字说明进行认真研究,准确地把握其深度、广度,明确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地组织教学。

2.制定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是指教学目标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教学目标要恰当是指教学目标不能一般化,抽象化。在一节课里,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简单应用,哪些知识需要综合运用,通过什么手段(或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结合什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要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作用。

3.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按照大纲顺序编写成教科书形式呈现出来的。它不是现成的理想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本节知识的深化、完善,形成较为有序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使之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此外,构建课时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深浅适宜、份量恰当、重点突出。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分配教学时间。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环节不同。如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准备铺垫)、引入新课、学习新知、练习、小结评价等基本环节,练习课一般包括检查复习、提出练习的目的要求、课堂练习、反馈调节、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环节。

恰当分配教学时间,就新授课而言,复习时间3分左右,引入新课1分左右,新课一般不超过20分,练习15分左右,小结评价1分左右。以上时间分配,其原则是一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二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基本做到作业当堂完成,一般不留课后作业。

5.优化练习设计,提高练习质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练习结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因此,教学必须认真设计练习。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6

关键词:数学练习课; 温故而知新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81-001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就概念而言,所谓练习,字典上理解就是“反复学习,以求熟练”。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下面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温故而知“根”

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练习中巩固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是练习课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练习中要把练习的意***集中地体现出来,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旨鲜明。要突出本节练习课的“根”。

练习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不在一个平面上盘旋。有层次才能有合理的梯度,才能使学生产生循阶而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也才能促进他们兴致盎然地深入学习知识,让知识向技能、智能转化。

⒈激活起知识

激活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突出知识中的重要因素,二是强化知识中的基本要素。练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就是知识中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确定练习目标,并对练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其次要全面分析学情,学生在本章节知识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哪些内容是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还没有突破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范例的选择要典型、新颖、有代表性。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一石数鸟。

⒉设计好练习

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如何设计好练习是一门很费思索的学问,我们觉得要注意:①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②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③形式灵活,题型多变。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确保12分内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采用题组练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教师评讲,同时可以解决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温故而知“网”

所谓“网”,就是指“整理”新旧知识、沟通新旧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往的练习课大部分老师就是简单的练习,然后针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少了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做纵向、横向的系统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有系统的。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穿成串、捋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

三、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数学上,合理科学地组织练习,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但是大部分老师组织的练习效果不够明显,其原因是练习的方式和方法都太过急功近利,甚至还有人保持着应试教育的“题海战役”。事实证明,用迁移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新授课、练习课以及复习课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所谓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数学知识的迁移总是发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对旧的知识掌握得越扎实,理解得越深入,正迁移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负迁移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少,如果对旧的知识的理解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可能发生的。

1.潜移默化,不可生搬硬套

由于数学思想无处不在,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润物无声,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自然而然的使他们产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层次。不能随意提高教学层次,更不能拨苗助长,否则的话,学生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适得其反。

2.有全局、整体观念

数学思想是分布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有整体认识,在教学中要考虑数学的整体性。

新旧知识综合练习课:新旧知识综合练习课是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弄清知识之间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组织的练习课。新旧知识除了应有巩固新知识的基本练习外,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练习和综合练习。

3.及时应用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功能原则策略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有课堂练习的效率并不理想的状况。有的教师很少注意到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人格发展(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完成练习的效率不高,甚至有学生态度不认真,应付了事,“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出现学生练习量大而不精,学生整堂课只是忙于重复的、效率低下的练习中,学生叫苦,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那数学有效课堂的目标就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练习应是有效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所设计的课堂练习有效,有利学生发展呢?

一、明确课堂练习的功能

1、教育功能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数学知识具有应用的广泛性,结合课堂练习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现象与本质,可以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过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同时学生对课堂练习的态度、解题的策略、练习的效率等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也会受到教育与启迪。

2、巩固功能 在数学课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就是新授课,上新课前有为学习新知识服务的预备性练习。新课过程中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新课结束时巩固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还有提高性对比练习、综合练习,或为后继学习作孕伏性练习,或为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思考性练习等,总之新课后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进一步理解、巩固、掌握,以及各种技能形成。

3、反馈功能 课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一节课常要安排多次反馈性练习,如前面所提的预备性练习、新课中的反馈练习、巩固练习以及课后练习等,以便得到强化,错误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因此教师及时把握各种练习的情况,学生完成练习后,他们最关心的是练习的结果是否正确,但这种关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漠,因此教师要及时点评,给予肯定。如果是错误的,则要让学生明白错误原因。

4、发展功能 通过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得到提高,数学思想方法得到锻炼,思维品质得到培养,通过课堂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条理化、概括化,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和数学才能。

二、掌握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目的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必须内容科学,必须符合教学内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客观规律,同时设计的练习要目的明确。

2、层次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练习到发展性练习。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

3、针对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求练习数量和难度,而应根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重点、难点去设计练习。

4、多样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从题型上有填空、选择、解答等,从方式上有口述、动手操作、书面练习,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系统练习等。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5、时效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少而精,没有一定数量作保证,达不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反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重复性练习,只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利智力开发、能力培养,造成学生心理厌烦,降低练习效果。因此,教师对课堂练习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对错误的问题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点评要精辟,一针见血。

三、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

明确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关键是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课本的例习题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即其对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解题策略形成都具有一定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讨论、引伸、拓广,由此及彼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和阶梯式的设问,不仅分散了难点,更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习兴趣高涨。便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广阔性,从而发展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练习,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设计有一定的“坡度”、“难度”、“密度”的习题,练习时注意加大知识间的“跨度”,变换形式间的“角度”,求新、求近、求活,让课堂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身处“做题初,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不尽”的学习情趣中,那么我们的课堂练习设计就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8

怎样打破这种僵局、让整理练习课也能常教常新、体现其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独特价值呢?关键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整理练习中真正把学生当作知识整理的主角,让他们自主梳理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间的纵横联系,促进他们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能力和经验的缺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想把庞杂的知识点有系统地进行梳理,单靠自身的力量又是很难完成的。以学案为媒介,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它能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整理的过程中来,让整理练习课体现出对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价值,体现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等有关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一、学案设计及完成情况个案分析

以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方程的整理与练习》一课的学案设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案例,分析反思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学案,让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地回顾旧知,理清关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力求彻底改变整理与练习课“炒冷饭”的令人生厌的模式,让学生在整理与练习课上也能自主发展,个性张扬。

学习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练习,进一步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含义,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应用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方程,能够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尝试整理:回顾整理《方程》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或阅读教材P1-14,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学案问题1:在《方程》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这些知识点有序地整理一下吗?

学案完成情况反馈:学生填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知道什么是方程,还了解了方程和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2)我知道什么是等式的性质。

(3)我还学会了解方程。

(4)我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整理成这样一幅***。(见下***)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兴起。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学案的提出就源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理念具体化的手段之一。

我在设计这个学案时,指导思想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系统梳理《方程》这一单元的知识而铺设导学问题链,让学生沿着导学问题链拾级而上,经历整理过程,体悟整理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整理能力奠定基础。

“学案问题1”看似简单,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之初,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过去零散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尝试让学生思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启发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审视所学知识,为促进他们思考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知识点”串成“知识串”进而结成“知识网”拉开序幕。

学案问题2: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举例说一说吗?你会用一幅***表示它们之间关系吗?

学案完成情况反馈:

1.方程里面有未知数,而等式里面没有未知数。

2.2+3=5是等式,x+8=23是方程。

3.10+20=30是等式,x+12=20是方程也是等式。

4.用一幅***表示等式和方程两者之间关系,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懵懂地知道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了,但是这种“知道”是肤浅的,不足以帮助他们深刻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这个导学问题的答案不可能从课本上直接找到,需要由学生对比方程和等式这两个概念之后自己去思考、归纳和发现,因此该问题的设计是有意义的,能促进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作深度把握,把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方向推进。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证明他们已经真正厘清了这两个概念;即便学生不能正确作答,但只要他们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考,再加上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辨,对思维深刻性品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价值。

从学案的完成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把方程和等式割裂成两个相对***的概念,还有一些学生对两者间的从属关系认识不到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站在整体的高度、用普遍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所学知识点,对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的内涵没有作对比研究,所以学案上这个问题的出示,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学生主动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推动学生从整体建构的角度重新认识知识。

学案问题3:等式有哪些性质?我们是如何根据这些性质来解方程的?请举例说明(加、减、乘、除四种一步计算的方程)。

等式的两条性质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但是部分学生列举的例子是四个但不是四种,其中有的类型是重复的,这反映了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

由于等式的性质和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分散在各节课里逐步学习的,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散装”的,因此他们对这些知识往往会产生“见木不见林”的认识局限,所以在方程的整理与练习课中设计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它能引导学生体悟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式的性质中涉及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它们分别是加、减、乘、除四种简单方程解法的依据,如果学生的认识提升到这个层面,那么他们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链条。

学案问题4:对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你做哪些题目容易出错?请你设计几道来考考大家。

这个导学问题的设计目的是鼓励每位学生查找自己的认知缺陷,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自补。“学案问题4”是学生完成得最好的一项,他们从《补充习题》、家庭作业本、课堂作业本上到处“翻旧账”,几乎把本单元所犯过的错误类型罗列齐全了,形成了一份完备的本单元个人“学习病历”,我们相信:只要学生发现自己“病”在哪儿,那么离找到“病根”和完全“康复”也就不远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教学资源,有选择地展示他们设计的典型性易错题,引导全班学生在课中说“病源”、说“病理”、给“药方”,找“陷阱”、找“易错点”、进行“友情提醒”。事实证明,在单元整理和练习中巧用错例评析,能让练习更有针对性,使整理与练习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

二、学案教学的启示和思考

怎样设计一份优质有效的学案,引领学生亲身经历单元知识的整理过程,为学生系统整理知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呢?

1.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自主整理导向

学习目标作为学习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功能,由此看来确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对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份有效的单元知识整理与练习的学案,首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整理目标,通过明示目标,使学生对将要完成的整理任务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同时提醒学生围绕目标开展一系列自主整理的活动。

在教学小学数学第10册第一单元《方程的整理和练习》时,我在课前预习学案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两条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练习,进一步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含义,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应用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方程,能够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两条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为学生的自主整理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含义,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明确本单元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是:知道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比较熟练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获得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动力,即使在单元知识整理的过程中碰到困难和挫折,他们也能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不断激励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有了明确的目标,还能让学生在单元知识自主整理结束后,可以对照目标,检验和评价自己自主整理的效果,知晓哪些目标还没有达成,上课时需要有准备、有侧重地跟同伴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对提高学生单元知识整理与练习的质量和效率大有裨益。

2.瞄准知识间内在联系,为自主整理领航

如果把平时的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那么整理和练习的过程就好比是育好一片林,因此编制学案应建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沿着知识的发展脉络,在知识的“联系点”上设计问题,为学生的自主整理“领航”,引导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知识穿成串、连成片、织成网。例如我在设计《方程的整理与练习》一课的学案时,所有的导学问题都是瞄准“联系”而设计的。

学案问题1:在《方程》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这些知识点有序地整理一下吗?

学案问题2: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举例说一说吗?你会用一幅***表示它们之间关系吗?

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所有知识点,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从记忆库里提取出来,为打破知识点之间的割裂认识做好准备;接着再用一个问题――“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这些知识点有序地整理一下吗?”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重新看待本单元所学知识点,让学生把知识点按照其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序列化、系统化,为学生系统整理知识、建立本单元知识的框架体系做好充分准备。第二个导学问题则直接让学生学会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去思考方程和等式两个知识点的关系,为知识的整合、为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作铺垫。其实所有的单元整理与练习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链条;再打破知识链之间的割裂认识,形成知识板块;最后打破各知识板块之间的割裂认识,形成对知识的整体的结构性认识,所以我们在设计单元整理与练习课的学案时,首先都要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再引导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作维度,通过综合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把所有的知识“串”成一片。

3.设计富有层次的导学问题链,使自主整理渐入佳境

学案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知识的层次性和能力的层次性要求,有步骤、分层次地设计导学问题链,以保证整理活动的有序性和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例如在《方程的整理与练习》一课的学案上,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

学案问题1和2:略(见上页)

学案问题3:等式有哪些性质?我们是如何根据这些性质来解方程的?请举例说明。

学案问题4:对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你做哪些题目容易出错?请设计几道来考考大家。

上述四个导学问题层层递进。先让学生简单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再让学生辨析方程和等式两个基本概念;接着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并理解等式的性质是解本单元所学四种类型方程的根据;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自我评价和反思,并对本单元自己的易错题进行整理和辨析。四个问题由易到难,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源于课本,又对所学内容有所深化和拓展,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列举出了很多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争论、辨析,在辩论中纠正偏差、升华认识,把整个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的自主整理渐入佳境。

4.以“导”促学,着眼于自主整理能力的培养

借助学案让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自主整理,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知识结构整理框架,学生在框架的“扶持”下进行的整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整理,因为“框架”是由老师提供的,而框架建立本身对培养一个人的整体思维水平往往是最具有价值的。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给出学案呢?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在放手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时,往往会因学生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及表达能力的参差不齐,在知识结构的表达形式、整理项目的分类等方面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时必须让教师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能,以学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和适当指导,让单元整理事半功倍。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在设计单元整理与练习的学案时,必须着眼于自主整理能力的培养,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序列问题化,把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融在导学问题之中,使学生在借助学案进行自主整理的过程中,能够慢慢体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和整理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抛开”教师设计的学案这根“拐杖”,真正自主地在单元知识系统整理这条路上“***行走”。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9

【关键词】一轮复习 误区 将考点寓于教材 归纳总结

近年来,高三复习使用的资料越来越多,复习用书越编越厚,但高考成绩却越来越低。老师们常常抱怨说:“这些孩子越来越懒,学习能力一个年级不如一个年级”。然而,心理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应该是越来越聪明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吗?笔者通过教育的实践和反思,认为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教师在教育功利面前,不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构建和概念的形成原理,而是过分注重模型的设计与训练,过分强调“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下面,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误区一:重资料,轻教材

现在流行的高三复习模式不仅强调时间的长效性,更强调复习的轮次性、练习的数量性以及对考纲、高考重要知识点的重复训练性。在这种复习模式下,资料的选择就成了高三教学的首要考虑因素。选好和用好了一本资料,不仅覆盖了高考考点,更突出了训练的重点和数量,减少了老师的备课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岂不美哉?为了迎合老师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各种复习资料便应运而生。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挑好资料后,老师们就开始按照资料进行教学了,在复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也越错越多,老师需要补解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紧,很想挤点时间让学生看看教材,但又发现可能复习不完了。这样,就进入了对资料过度依赖的误区。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我们就在一轮复习课程中尝试了让学生复习课本,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并进行小专题总结和训练的教学模式。他们通过再阅读,对以往所做过的习题和遇到的问题经过再反思,不仅突破了学生个体的学习瓶颈,解决了具有学生自我特征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构建,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因此,我们认识到复习课程应以教材为重点,适当的小专题和习题训练才是第一轮复习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误区二:重模仿,轻理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今天的化学教学高考复习中,一些教师仍秉持着这一古训。因此,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复制手段答出各类题目,自然就不惜将每种题型来个三百道,“不能理解也能仿”。这样,在化学复习教学中,将不再把学生知识的生成、对概念的理***在首位,而是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模板,把学生的大脑置于模板中去铸造,一遍,两遍,三遍……在教育的功利面前,让学生遨游于题海,这是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的另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大量的重复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时间的宝贵性就显现出来,争分夺秒,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不分早晚,没有假日地补课;不分深浅地练题;不管死活地延时。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本不再那么重要,以题型分析代替知识构建,以模型讲解代替课本复习,以复制模板代替知识理解,结果学生做了一遍又一遍,错了一次又一次,老师的哀叹也就一声又一声――“教育的悲哀”“90后娃娃的懒惰”。其实,一个对知识没有做出正确理解的人,你让他怎么去应用知识?一种僵化的模型,怎能不让他在“变式”之后又成为“陌生”?

误区三:重训练,轻归纳

古语有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第一轮强调对考点的覆盖,曾有“地毯式轰炸”之说。为了让学生对每个考点“吃透”,以考点为引线,以五年或十年的高考题为对象,再加上“变式”、“升华”“训练”,这是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的又一教学模式。这种复习模式强调“考点全到位,题型全覆盖,训练题目全方位”。这种教学模式也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降、耗时增多。老师们在教学中常常要碰到学生“背”答案,而不知道“变通”的情况。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阅读和理解能力的下降,已把他们整成固定的模式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由于题目的训练抢占了过多的时间,因而,为了赶进度,就不得不把教师讲解这一块落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入,始终停留在感性层面和形式变化上。阅读不深入,看题不仔细,似是而非,套用形同而神不同的题目的答案。因此,训练和变式训练是必要的,但变式的目的是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提供解题的范本。因此,我们认为一轮复习中考点全覆盖是必要的,但题型全训练就没有必要了。适当减少训练,通过归纳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及其之间的一些基本技能,以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是解决时间不足的根本方法。

认识时间练习题篇10

[关键词]会计教学现状;习题训练;教学建议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15-02

[作者简介]杨卫红(1969―),女,安徽宣城人,本科,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讲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要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有专业的会计人员,这些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不断发展的,但是理论知识却可以通过习题的训练不断加强。因此,习题训练在会计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会计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习题训练

职校的学生文化底子弱,怕习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尽量绕开学生的这一弱点,避免出现课堂教学冷场或者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现象。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反馈,而学生课外也很少去进行习题训练。这样理论知识就得不到有效巩固,学生在实践中或者参加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足,出现不能够胜任工作的情况。

(二)教师自身也缺乏一定的习题训练

不少会计专业的教师主要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优势,而实践性的习题训练也比较缺乏,加之学生对习题训练不重视,教师也无意中淡化了习题训练。于是,在必需的习题训练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也缺乏权威性,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课堂教学课时有限,课堂习题训练本就很少,课外的习题训练甚至自己有目的的自我训练就更少了。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特别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大,很多人忙于各种社会活动,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更无意去进行自主的习题训练了。因此,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会计知识水平,除了在课堂上要认真学习外,还要加强课外的学习与巩固。

二、习题训练的要要性

(一)习题训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会计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会计练习题库里面蕴含的知识是无限的。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自主习题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知识。因此,习题训练不仅能够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习题训练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工作方法,而习题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些品质,让他们能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少出错,从而避免在实践中出错。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科学作风。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解答出了难解的问题而感到满足和骄傲,会深刻认识到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在这样的思想和训练环境中,学生就会自主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如果以后参加工作,这种思想与品质表现在工作中,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有积极效果的。

(三)习题训练评价功能

习题训练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习题训练还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习题训练不仅要用到会计知识,还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数学和逻辑推理,这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习题训练还能够反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情况。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认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课堂或者课外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弥补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

三、习题训练在会计教学中的建议

(一)训练银行结算的习题

会计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位,但是又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取得积极的效果,因此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会计专业的习题都比较生活化,有很强的现实性,因此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以模拟的方式进行。

比如银行结算方面的习题训练,银行结算的过程涉及银行、付款人及收款人三个方面,可按照结算的相关要求对这些方面的习题进行反复的训练,特别是要模拟结算的流程,以便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及时地适应工作需要。可将班级课桌重新组合,按照银行窗口的样子划分出几个区域,将学生分为收款人、银行、付款人三方当事人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部分学生观摩、核对“参训”学生的习题正误并点评。参演付款人的学生填写支票并交给参演收款人的学生,收款人拿到支票后填写进账单交给参演银行方的学生,参演银行方的学生审核合格后将进账单“回单联”盖章后退回给收款人入账。

(二)课堂习题训练与学生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

任何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才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会计知识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习题训练注重模拟性、实践性,这主要是“解题”“答题”,这里说的课外实践是“编题”“命题”,也就是多让学生去企事业单位、车间体验,让他们结合观察到的、想到的,编制一两个习题,然后进行班级汇总,编制习题。结合实践编制习题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而这都是围绕习题训练展开的。这种习题训练能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充满创生性,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高校的课堂教学时间不是很多,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习题训练就是课外强化知识的良好方法。而学生又普遍缺乏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律性,很多时间都花费在校外的社会生活或者学校活动和实践中,忽视了习题训练。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会计知识水平,除了在课堂上要认真学习外,还要加强课外的学习与巩固。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的会计人员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就业前景。这对我们会计专业的教学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会计教学中要适应新形势,注意新方法,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利用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认识时间练习题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认识时间练习题10篇

学习

以最美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以最美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最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以最美为主题的作文。作为美国宪法历史和实践的旁观者,我们冷眼向洋,在吸收和消化美国本土的宪法叙事时,首先应自觉意识到美国人自己讲述的宪法故事就是相互为战的。

学习

会计电算化实习日志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电算化实习日志10篇,内容包括会计岗位实习日志100篇通用,会计综合实训实习日志1000字。电大远程教育中,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运行多年,大量的优秀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想学习苦于找不到相应资源,地市电大教师只好引导学生网上

学习

公司管理制度范本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10篇,内容包括公司员工管理制度完整版范本,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完整版范本。(一)、文件收发规定1、董事会和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拟稿。文件形成后,属董事会的由董事长签发,属公司的由总经理签发,属***内的由***支

学习

纸灯笼的做法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纸灯笼的做法10篇,内容包括纸灯笼的做法是怎么样呢,会飞的纸灯笼的做法大全集。4、将左右两边的尖角分别向内翻折至中心线交点处!5、将左右两边分别向内翻折至竖直中线痕迹处!6、将所折物展开还原成菱形!7、将左边的尖角部分沿

学习

西餐的吃法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西餐的吃法10篇,内容包括100种西餐吃法大全,西餐顺序和吃法。

学习

干部培训班个人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培训班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干部培训班个人心得体会最新,干部培训班培训总结发言。二、实践活动有实效,***性锻炼入人心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一个个团队游戏,让每一位学员参与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使每一名学员都能透过游戏

学习

货款计算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货款计算10篇,内容包括货款拖欠利息如何计算,如何计算贷款利息。(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涉税处理商业折扣,税法上称“折扣销售”,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与销售同时发生。税

学习

列子说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列子说10篇,内容包括列子的十个篇名,列子十篇经典寓言故事简介。4、薛谭学歌,出自列子《列子·汤问》。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5、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列子·天瑞》。寓意:只要把道理说透彻,就能够帮

学习

你怎么不在我身边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你怎么不在我身边10篇,内容包括你不在我身边完整版文案,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推文。这里的夜景很有感觉在一万英尺的天边在有港口view的房间在讨价还价的商店在凌晨喧闹的三四点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

学习

三八吻10篇

阅读(17)

鸱尾使用的时间很长,在考古中见于石刻壁画上面的有很多。现存建筑实物中保存最好的有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建于公元九八四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及大同华严寺,都有鸱尾。大约在八、九世纪的唐代,鸱尾开始向鸱吻、龙吻过渡。到宋代编纂的《营

学习

伤感文章大全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伤感文章大全10篇,内容包括伤感的文章精选,伤感的文章范文大全。过了不知多久,我的视线被院墙根下的半块砖头附近的景象吸引住了。这半块砖头,也许是爸爸早上用它做完什么活儿后随意丢在那里的,却不想偏偏砸毁了墙根下的一眼蚂

学习

史可法的扬州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史可法的扬州10篇,内容包括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是怎样的,史可法浴血扬州。史公祠与墓均南向,东墓西祠,并列相通。院正中是飨堂,堂前两边悬挂着一副著名的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衣冠冢前的墓碑上镌刻着“明督

学习

现代化工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化工论文,内容包括应用化工技术论文全套,化工发展前沿1000字论文。人性化设计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和企业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使用者。以人为本正

学习

开张花篮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开张花篮10篇,内容包括开业花篮内容如何写,开张花篮怎么写署名。4、财路滚滚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5、相宅而居,骏业开张安乐园;多财善贾,鸿名共仰大商家!6、生意如同春意满,财路更比流水长!7、在这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里,终于迎来

学习

形容时间过得快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时间过得快10篇,内容包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句子或段落,形容工作时间过得快的句子。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4、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杜秋娘《金缕衣》5、岁月如流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

学习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脱式计算题,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训练学生全面审题、选择合理解题方法的思路及解题技巧。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

英语练习题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英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英语练习题阅读。3.There__________aphysicstestnextMonday.(be)4.__________Ifinishmyhomeworkinclass?(必须)No,youneedn't.5.I'msorryyo

学习

小学开学时间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开学时间10篇,内容包括小学春季开学时间,小学开学的日期。暑假是大家一年中诸多学子最为期待的节假日之一,就往年来看小学、初中(中职)的暑假于2021年7月4日学期结束,暑假从2021年7月5日至8月31日。9月1日开学。不过秋季

学习

时间去哪了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时间去哪了10篇,内容包括时间都去哪了美篇,时间都去哪了感悟文章。有人曾告诉过我:永远不要后悔着过去的时光,因为那只是在浪费时间,与其那样,倒不如看看未来,虽然不知道明天是怎样的,但人也不能总活在昨天。我想他说的很对,人不能

学习

时间安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时间安排10篇,内容包括关于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文章,安排时间为主题的文章。20xx年1月2日(星期一)为补休,1月3日(星期二)正常上班。二、20xx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20xx年春节放假时间:20xx年1月27日至20xx年2月2日调休,放假7日。1

学习

高效时间管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高效时间管理10篇,内容包括高效人士时间管理,高效学习时间管理。首先,把握好会议总量的统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一个企业的经理如果用超过25%的时间开会,就是一种病态组织的表现。由此可见,对于中基层管理者而

学习

英语四级时间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四级时间10篇,内容包括英语四级成绩公布时间,英语四级时间分配技巧。(来源:文章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