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的成语10篇

关于春的成语篇1

关于描写春天花的成语

【宠柳娇花】: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露红烟紫】: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锦花绣草】:形容花草长得非常美丽。

【含苞吐萼】: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状态。

【琪花瑶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桂馥兰馨】: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柳暖花春】:指花柳荣茂,春意正浓。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恨紫怨红】:紫、红:紫色和红色的花,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的鲜花。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人心烦意恨。形容花姿引起人的伤感。

【花不迷人人自迷】:花不会去迷人,因人喜欢而美丽。指人对某事倾注了感情色彩。

【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花红柳绿】:1.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2.比喻颜色鲜艳。

【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桂馥兰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千红万紫】: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群芳争艳】: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百紫千红】: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砌红堆绿】: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奇花异卉】: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含苞未放】:苞:花苞;放:开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纷红骇绿】:形容花叶繁盛,随风摆动。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白白朱朱】: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斗色争妍】: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桃李争辉】: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美丽。

【奇葩异卉】:珍奇难得的花草。

【火中生莲】:火里生长出来的莲花。比喻稀有或难得。后指深陷火炕,遭到不幸,但能洁己不毁。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露红烟绿】: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金枝玉叶】: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多指皇族子孙。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奇花名卉】:奇异名贵的花草。

【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奇花异草】: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含苞欲放】: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百怪千奇】:形容花样繁多。

【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柳绿桃红】: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逞娇呈美】:指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

【兰质蕙心】:蕙、兰:都是香草名。兰花似的本质,蕙草样的心地。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关于春的成语篇2

1、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4、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6、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7、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8、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9、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0、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11、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3、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4、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5、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6、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7、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18、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19、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20、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1、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22、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3、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24、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25、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2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7、春*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28、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29、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30、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31、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32、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33、满园春*: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4、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36、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37、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38、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3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40、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41、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42、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比喻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43、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44、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45、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6、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47、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48、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49、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0、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51、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52、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5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54、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5、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56、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57、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58、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9、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60、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61、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62、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6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64、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65、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66、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6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68、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关于春的成语篇3

小学生春节谜语大全及答案春节谜语及答案大全趣味春节谜语大全及答案新春乐趣春节谜语及答案

1、过春节。(猜一字)

谜底:时

2、迎春节。(猜一字)

谜底:昂

3、春节一日。(猜一字)

谜底:夫

4、春节二日。(猜一字)

谜底:大

5、春节三日。(猜一字)

谜底:人

6、拜年。(猜一作家名)

谜底:贺敬之

7、春节第一日。(猜一字)

谜底:夫

8、春节前调休。(猜一字)

谜底:茶

9、闲话除夕。(猜一成语)

谜底:聊以卒岁

10、新年快乐。(猜一人名)

谜底:元好问

11、新年献词。(猜一成语)

谜底:文以载道

12、春节放假三天。(猜一字)

谜底:人

13、春节后大扫除。(猜一字)

谜底:二

14、春节前到广西。(猜一字)

谜底:旷

15、春节三日多云。(猜一字)

谜底:会

16、天天过春节。(猜一成语)

谜底:度日如年

17、恭禧发财。(猜一离合字)

谜底:贺

18、欢度春节。(猜一词牌名)

谜底:快活年

19、新年新景象。(猜一货币)

谜底:美元

关于春节的谜语简单的春节谜语大全及答案

20、新年健康。(猜一中国地名)

谜底:正安

21、春节更换年画。(猜一成语)

谜底:弃旧***新

22、初一来临是新年。(猜一字)

谜底:肯

23、春节后干劲冲天。(猜一字)

谜底:奉

24、春节后面貌一新。(猜一字)

谜底:众

25、春节前有心创意。(猜一字)

谜底:立

26、春节三人又聚首。(猜一字)

谜底:最

27、春节一日有人来。(猜一字)

谜底:夫

28、春节二日人已去。(猜一字)

谜底:一

29、春节三日夺高产。(猜一字)

谜底:位

30、春节三日前头干。(猜一字)

谜底:金

31、春节三日去云南。(猜一字)

谜底:天

32、春节三日守桥头。(猜一字)

谜底:休

33、春节三日有客来。(猜一字)

谜底:傧

34、春节三日有人来。(猜一字)

谜底:从

35、春节三日在厂里。(猜一字)

谜底:仄

二0一八春节谜语大全春节谜语答案大全

36、春节三日重相逢。(猜一字)

谜底:从

37、立春春节同一日。(猜一字)

谜底:音

38、生日正好逢新年。(猜一字)

谜底:醒

39、转眼春节又来到。(猜一字)

谜底:曼

40、春节征联选。(猜一报刊名)

关于春的成语篇4

二十四节气春分谚语

1、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2、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3、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4、春分无雨划耕田。

5、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6、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7、春分利大风,利到四月中。

8、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9、春分天暖花渐开,马驴牛羊要怀胎。

10、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11、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12、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13、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14、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15、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1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17、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18、麦过春分昼夜忙。

19、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20、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21、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22、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

23、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24、春分无雨到清明。

25、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26、惊蛰蛾子春分蚕。

27、春分大风夏至雨。

28、春分有雨家家忙。

29、春分降雪春播寒。

30、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1、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32、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3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3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3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3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37、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38、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39、春分麦,芒种糜,小满种谷正合适。

40、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春分节气谚语

1、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2、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5、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7、春分豆苗粒粒伸。

8、惊蛰蛾子春分蚕。

9、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10、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11、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2、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13、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14、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5、春分西风多阴雨。

1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7、春分降雪春播寒。

18、春分大风夏至雨。

19、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20、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21、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22、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23、春分,日螟封分。

2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2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26、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27、麦到春分昼夜长。

28、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29、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30、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31、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32、春分日,植树木。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相关文章:

1.关于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有哪些

2.表达春天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3.有关春分的民间谚语

关于春的成语篇5

为了深入了解白银纳乡鄂伦春族的宗教文化现状,笔者于2014年8月13至8月在白银纳乡共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在调研中共发放140份问卷,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为108份,有效回收率为77%。调查采用立意抽样、定额抽样等非随机抽样方式。样本结构见下表:

二、现状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白银纳鄂伦春族村进行了走访,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等方法,收集了鄂伦春族的宗教态度、宗教行为、宗教习俗及语言使用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料,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整体呈现白银纳鄂伦春族的宗教文化发展现状。首先,是对鄂伦春族自身传统宗教文化了解程度的考察。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在白银纳乡70.4%的鄂伦春人认为自己对萨满文化非常了解,只有4.6%的人认为自己并不了解萨满文化。虽然多数鄂伦春人都称自己对萨满文化非常了解,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他们对萨满文化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长辈的口耳相传和小时候经历萨满跳神的场景记忆得到的。除专门研究萨满文化的鄂伦春人外,很少有人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萨满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虽然从数据上看“非常了解萨满文化”的人群占有较高比例,但是实际上只是一种对已脱离生活的萨满文化的“间接”了解。目前,村里只剩下少数老人曾经经历并参与过萨满活动,他们可以说是萨满文化的“活化石”,是保持鄂伦春人传统的主体。这部分人依旧持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价值观念受汉族影响较小。相比来说,年轻人对萨满文化的了解不如中老年人。认为自己并不了解萨满文化的人群年龄集中分布在6-19岁和20-39岁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次,是对鄂伦春族的宗教行为进行了考察。根据调研数据统计,89.8%的人从不参加宗教活动,仅有2.8%的人偶尔会参加宗教活动。

据了解,当地基本上无其他宗教的信徒。少数鄂伦春族的居民虽然称自己依旧保持多神信仰,相信万物有灵,但生活中并没有相应的宗教活动。由于绝大多数的鄂伦春人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或仪式,所以大部分鄂伦春族人对自身的了解也就无法通过生活中的宗教得来与巩固。即使当地鄂伦春人依旧将萨满文化看做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一些保护与发展的工作,但是除了当地博物馆对萨满文化的一些有限的展示外,在全村生活中已无法感受到传统宗教文化信仰在本地的作用与影响。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巩固一个族群凝聚力的重要纽带。白银纳的鄂伦春人普遍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但是曾经活跃在鄂伦春人生活中的古老信仰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褪色。如今,传统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村民的口中传扬。第三,是对与宗教相关的生活习俗方面的考察。当地鄂伦春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本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的比例为60.2%;有19.4%和13%的人认为自己并不十分了解鄂伦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完全不了解的占到7.4%。据统计,认为自己并不十分了解鄂伦春族宗教文化习俗的样本个体主要集中在6-19岁和20-39岁之间,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趋势。除了少数老年人会诉说一些鄂伦春族特有的宗教节日和宗教习俗外,大多数鄂伦春人都将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作为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并加以诉说。可见,鄂伦春人的生活已经普遍受到汉族较多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年轻的鄂伦春族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由于一些原因,鄂伦春族许多和宗教相关的习俗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减少,至上世纪80年代,也只是会在一些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偶尔见到。虽然有60.2%的鄂伦春人依旧坚称自己非常了解本民族的宗教文化习俗,但实际生活中已很少有人去实践。这与鄂伦春族对萨满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相似,虽然传统的宗教文化早已与现代鄂伦春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它们依旧是鄂伦春人构建本民族特征、维系民族情感和加强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第四,是对当地鄂伦春人特殊风俗习惯实践的考察。在白银纳,58.3%的鄂伦春人认为自己生活中已经不再保持本民族原有的特殊风俗习惯;只有4.6%的居民认为自己还经常保持自己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这部分主要是老年人。例如,他们会在农闲时做一些鄂伦春族的手工艺品、缝制兽衣和搭建木刻楞等,但多作为装饰品,早已失去生活中的实际用处。有的老人依旧会在除夕之夜把自家供奉的神盒打开,烧香以求人畜兴旺。

有客人来家里吃饭时,饭前要用筷子蘸酒洒向天空,以表示向天神祈祷家人安康和朋友幸福。但是由于失去了游猎生活的物质基础,加上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的极大改变,许多风俗习惯已经失去了原有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而更多的是作为展现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打造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存在。第五,是对鄂伦春族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白银纳89%的鄂伦春人认为自己汉语水平很好,不会说汉语的鄂伦春族只占1.9%。仅有13%的鄂伦春族只能用鄂伦春语完成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对话。7.4%的居民可以流利的使用鄂伦春语,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鄂伦春族居民占到了44%。目前,在白银纳鄂伦春族村汉语已经成为鄂伦春人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媒介。日常生活中,鄂伦春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基本上都使用汉语,许多鄂伦春族居民之间也选择用汉语进行交流。在白银纳会用鄂伦春语的鄂伦春族居民已经很少,只有少数老年人能够完全熟练的用鄂伦春语交流。许多年轻人和儿童甚至已经完全听不懂鄂伦春语。

三、现状及数据分析

(一)母语流失与宗教文化衰落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鄂伦春族母语流失与宗教文化衰落之间的关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本次调研将当地居民对鄂伦春语的使用能力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进行具体考察:A熟练、B比较熟练、C一般、D较差、E不会。具体数据见表2:根据数据显示:6-19岁年轻人基本上不会使用鄂伦春语,平时交流完全依赖汉语;20-39岁的人正向汉语过渡,虽然也能用鄂伦春语交流,但基本还是以汉语交流为主;40-59岁及60岁以上的人能流利的使用母语,可见这两部分人是使用本族语言的主要群体。但总体上看,鄂伦春语流失状况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扭转,将面临语言失传的危险。宗教作为人类认知的产物,离不开表达它的基本表达形式———语言,语言是传达宗教思想和传播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媒介。在鄂伦春族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套自己的宗教语言符号,如语言禁忌、宗教咒语、仪式长诗等。这些语言所包含的意义与效果只有在鄂伦春语中才能真正体现。母语的流失会直接影响到鄂伦春族宗教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鄂伦春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传统宗教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教规,宗教语言的传承靠的都是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许多相关的词语、长诗、故事、传说,甚至一些神的名字都是用母语进行描述的。目前,生活在白银纳乡懂得萨满文化的鄂伦春老人只会说鄂伦春语,而年轻人却只会说汉语,完全听不懂鄂伦春语,语言之间的障碍使得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困难。有宗教支撑的族群语言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更有利于保持自我族群的文化特征。通过对白银纳乡鄂伦春族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60岁及60岁以上信仰萨满教并对萨满文化有较多了解的老人,同样对鄂伦春族语言的掌握能力也较强。相反,在对鄂伦春语掌握能力较弱的6-19岁的年龄段中,他们对萨满文化和萨满信仰的认知能力也较弱。同样,在老人身上我们还能较好的感受到鄂伦春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鄂伦春族独特的价值观。但在年轻人群体中,由于普遍对传统的陌生与忽视,他们的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几乎与汉族无异。由此可见,宗教与族群语言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鄂伦春族母语的流失降低了整个族群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也使得鄂伦春族的宗教文化呈现出衰退的现象。如果鄂伦春人整体母语水平持续退化,日后就很难有人能够继承萨满信仰中的咒语、诗歌、舞蹈等一系列宗教语言符号,传统的宗教文化也将面临濒危。反过来,宗教文化的衰退也会导致鄂伦春语的进一步流失。

(二)生计方式的改变使宗教文化失去生存的土壤

传统游猎生活方式是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滋生鄂伦春族的土壤。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鄂伦春族围绕多神信仰发展出了十分丰富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谚语以及祭山神、火神、树神等宗教仪式。例如:鄂伦春人崇尚火,逢年过节都要向火神供奉兽肉和食物,祈求火神的保佑。杜尔凯姆认为,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一种产物和表达方式。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由游猎文明发展来的宗教文化对鄂伦春人的生活与部落具有直接的控制和影响作用,风俗习惯与在内容上对个体有着相同的要求。鄂伦春人把大自然视为上天的恩赐,对大自然的敬畏使得鄂伦春人具有保护和珍爱大自然的意识。鄂伦春人懂得保护资源,每游猎一处,只有搭建木刻楞时选用上好的小杆树,一般用的柴火,从来不烧新材,专门挑拣仗杆和倒木,以便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2]保护树木、爱护自然是鄂伦春人的风俗习惯,也是鄂伦春族中敬畏神灵的具体表现。尽管原始社会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与被人们认为是低级文明的产物,但是从现实意义上看,鄂伦春族古老的和习俗中包含着许多深厚、朴素、高尚的文明理念。自1951年国家开始大量采伐木材、开发森林资源以来,鄂伦春人传统的生计方式受到严重的干扰。1952年夏天,鄂伦春人在呼玛河畔举行了最后一次萨满送神仪式,以表示当地鄂伦春人彻底放弃萨满。1953年,鄂伦春人响应***府号召下山定居,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1988年,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鄂伦春族全面禁猎。至此,鄂伦春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游猎文明解体,完全退出鄂伦春人的生活。如今,下山后的鄂伦春人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其精神文化的发展却相对贫乏。原因之一,就是生计方式的急速改变使得原有文明的生存土壤枯竭。加上保护意识的淡薄,促使传统宗教文化未能较快的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反而因受到歧视被人们彻底抛弃。游猎生活环境曾是鄂伦春人原始施展魅力和发挥作用的土壤,也是鄂伦春人实践自身价值观与生存理念的平台。从事农耕生活的鄂伦春人不再狩猎,也就不再祭神,萨满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消失,与神灵有关的一切神话、传说、故事也渐渐被人们遗忘。生计的改变、文化的衰落、信仰的丧失使鄂伦春人在生活中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在精神上却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鄂伦春人开始变得茫然、困惑,在文化上彻底成为了边缘人。

(三)与汉族通婚对鄂伦春族宗教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鄂伦春人过去实行氏族外婚的一夫一妻制,一般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白银纳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混居的现象。随着不同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鄂伦春人保持纯血统的观念、与本民族通婚的观念逐渐淡薄,出现了与汉族通婚的现象。在对鄂伦春族人际交往方面的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在白银纳乡有14.4%的鄂伦春人认为平日自己与鄂伦春族交往的多;31.3%的人认为平日里和汉族人交往的多;54.3%的鄂伦春人认为自己平日里与鄂伦春族和汉族交往的人一样多。总体上可以看出,生活中鄂伦春族与汉族交往密切。白银纳全乡共2000多人,鄂伦春族仅有不到300人,人口数量的悬殊使得鄂伦春族在日常行为方式上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下山后的鄂伦春人在学校普遍接受汉语教育、向汉族人学习农耕技术、少数鄂伦春族进入***府机关和学校等单位参加工作,平日里与汉族人接触逐渐增多,受其文化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除了平日交往,在白银纳乡存在很多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的情况,通婚无疑会对鄂伦春族人口的繁衍做出保障,同时也是影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信仰变迁的重要因素。

在对白银纳鄂伦春族通婚态度的考察中了解到:在当地有88.4%的人支持本民族与汉族的通婚,仅有11.7%的人不支持。据资料显示,在90年代末,白银纳鄂伦春民族村的70户中就已经有27户异族通婚者,占鄂伦春人口的38.5%。与汉族通婚的家庭其所生子女虽户口上会填写鄂伦春族,但所学母语已不是鄂伦春语,而是汉语。在汉文化的生活圈内,鄂伦春人更多体验与分享的是汉族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处于相对弱势的鄂伦春文化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过去鄂伦春人一直有自己的树葬、风葬等丧葬习俗,后来因受汉族影响逐渐改行土葬、火葬,现在鄂伦春人的丧葬形式已和汉族完全相同。总的来说,通过对白银纳当地鄂伦春族宗教文化现状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语言的流失、狩猎生计被禁、与汉族交往和通婚的加速是造成鄂伦春族传统宗教文化流失的重要因素。四、总结美国人类学家恩伯说过:“没有哪个人会永远不死,也没有哪种文化模式永远不变”。正处于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鄂伦春人,一方面民族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另一方面,本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却受到现代文化、大众文化、汉文化的巨大冲击。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认为:“一个社会越是富裕,这个社会里的成员发展其个性的机会也越多;相反,一个社会越是贫穷,其成员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也越有限。如果这个规律同样可以用到民族领域里的话,经济越发展,即越是现代化,各民族间凭自己优势去发展民族特点的机会也越大。”

关于春的成语篇6

一、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研究现状

自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我国学术界分别从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原生态音乐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抢救和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原生态音乐研究方面,对云南原生态音乐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且最为系统。其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张兴荣所着《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按语言系属,分民族阐述。而对于鄂伦春音乐的研究成果有《鄂伦春民俗与音乐的传承流变》一书,包括了鄂伦春族“生产”、“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民俗和音乐,把鄂伦春族的民俗与音乐详尽而系统的进行了论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鄂伦春族的音乐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一书从整体上对鄂伦春原生态文化进行了研究。着作虽然没有对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进行专门论述,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鄂伦春族其他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关于原生态音乐的种种相关的内容。这些研究或从原生态文化的大角度进行阐述,或单纯就音乐进行研究,甚至没有人在研究成果中提出鄂伦春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

(一)国内研究现状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于我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准确的说,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对鄂伦春族进行大规模的研究调查。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采风编写了《鄂伦春人》,从那时开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对鄂伦春族的各项研究开始滥觞开来。在中央相关部门以及黑龙江省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了抢救鄂伦春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他们深入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与鄂伦春同胞同吃同住,收集了大量关于鄂伦春民族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随后在黑龙江省民研会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上陆续刊登出来。20世纪80年代又通过实地调查、查阅古文献、翻译外文文献等方式编写了《鄂伦春社会的发展》、《鄂伦春族社会变迁》、《鄂伦春族游猎文化》等着作。以上着作对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形态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都为以后研究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学作品的出版,带动了鄂伦春研究团队的不断扩大,不仅民族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了专业研究,为鄂伦春宗教、音乐等其他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下,相继出版了关于语言方面的《鄂伦春语研究》、《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宗教方面的《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地域文化方面的《淖尔河流域的鄂伦春人》、文学方面的《鄂伦春族文学》、民俗方面的《鄂伦春族风俗志》、民族方面的《黑龙江鄂伦春族研究》、《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等一系列作品。其中《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一书对鄂伦春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研究鄂伦春各个方面的工具书。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出版的《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对鄂伦春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说唱、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进行了刊载,其主要表现内容都与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他们的信仰、狩猎、婚姻、生育,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人类起源的猜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了鄂伦春人的历史发展情况,让我们了解到了鄂伦春人的民风民俗、审美意趣以及崇拜信仰。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协主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把中国有史以来各时期、各民族口传心授的民间小调编辑成系列丛书《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其中“内蒙古卷”和“黑龙江卷”为我们研究鄂伦春民族音乐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此外,供职于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陈恕主持的国家“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也为我们研究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鄂伦春民间文艺研究组对鄂伦春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书,这些民歌不仅曲谱完整,而且还有鄂伦春语和汉语双重释义。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鄂伦春民众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传统民歌,另外一小部分是进入新社会时期人民传唱的新民歌,这些民歌的搜集整理为保存鄂伦春族音乐文化遗产和推动鄂伦春族民族音乐的研究做了重大贡献。着名作曲家暴侠为了抢救、保护鄂伦春民歌遗产,经过几十年的收集,采录、整理了几百首鄂伦春族民歌,很多已是绝源的珍品,编写出《鄂伦春族民歌选》一书。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对鄂伦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第二阶段就是***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第三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其中在第三阶段对鄂伦春族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期间对鄂伦春进行研究的各方面学者都在不断增加,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关于鄂伦春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民歌的收集整理上,并对音乐的类型、题材、风格等进行了归纳研究,但是有关于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记述并不多见,把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作为对象的研究更是无人涉及,因此选取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希望能够深入阐释其文化内涵,以期对鄂伦春族的音乐研究、文化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二)国外学者研究的情况

在当今越来越强劲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的重重危机,这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反思与反省,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生态浪潮”不断掀起,无论是环境保护运动还是生态批评,都在寻求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上个世纪伊始,欧洲很多国家就出现了一种保护各自乡土文化的活动,被称为“活态博物馆”运动。活动理念是将原始乡村整个保护起来,原汁原味的将其看做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它的手工作坊、节日庆典等都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到了上个世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开展了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保护运动。自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些伴随人类产生、发展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研究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意义

(一)从微观上看:黑龙江地区民族众多、习俗多样,这样也就使得黑龙江的本土文化比较多姿多彩。自古以来,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许多民族都生活在这里。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鄂温克等民族的萨满、歌舞和桦皮艺术,赫哲族的鱼皮工艺,朝鲜族的民族风情,满族的剪纸、刺绣等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各少数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

资源是黑龙江流域巨大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鲜明的龙江特点和龙江气概。龙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是黑龙江提升文化软实力,成长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宝藏,是黑龙江实现科学成长的丰富根本。研究和传承以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为代表的黑龙江文化,是当代黑龙江人不容推卸的神圣责任。 (二)从宏观上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建设从工业化到信息网络化的转变,音乐文化从港台到日韩潮流的冲击,民族音乐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所处的位置也日益边缘化。但是当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文化的原始回归,在音乐方面也需要这样一种“返璞归真”,以改变社会音乐文化格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原生态音乐”如纯净的氧气慢慢在我们周围弥漫开来。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原生态”一词来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范畴的一个专门用语,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现普遍用于各类媒体之间,特指那些未受到人类太多涉足的,基本上处于原始状况的自然环境,而“原生态音乐”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心口相传的民歌或小调。“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原汁原味”并不仅仅单一的反映在曲调上,更多地体现在少数民族或民间艺人现场清新质朴、真实自然的即兴表演上,这也正是原生态音乐鲜活性的根本所在。

原生态文化的研究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往往都和各自的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研究势必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文献与中国原生态音乐田野考察结果,通过对鄂伦春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成果的梳理,进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研究。

三、结语

关于春的成语篇7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1-02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备课期间对于一节课的书面设计,是一种具体教学方案,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划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实施教学的设计蓝***,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①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案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把教案设计成万能型,无论上哪一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甚至有的教案只是教学参考书或教案模板的翻版。

现今的许多教案缺乏阅读教案设计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教学安排随意化,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案设计束缚了师生灵性思维的触发,桎梏了课堂的开放性。科学和合理的教案计划、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和设想,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而没有计划的开放教学只能是脱了缰绳的野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②

以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对于漪特级教师阅读课教案《春》进行分析,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 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认为阅读教学应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科学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1.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安排教学程序,让学生直接接触整篇课文。这一理念体现了古德曼“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是猜测的游戏,学生通过感知全文,对课文形成整体了解,形成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教案《春》在教学第二个步骤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同时设置了情境:学生正处于阳春三月。让学生体会自己感受的春天与作家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认识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春天和歌颂春天。这样的教案设计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而不是拘泥于字句、段落。《春》这一教案整体感知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创设了春暖花开的情境,让学生思考现实的春天与作者笔下的春天的不同,这样就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进行“自上而下”的猜测,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春天的感知。因此,此时学生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章的猜测,在阅读全文之前就已形成雏形,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目前许多教案也会把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设计进来,但只局限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对于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效率都存在不足,可能对课文只形成了相当模糊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如吟诵一段类似主题的诗歌或者放一段相同意境的音乐,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形成整体感知,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比较自身经历与课文描写,启发学生阅读。

2.重点击破

对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局部分析”,使学生从微观上加深理解。这一理念体现了高夫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一部分就是在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之后对于课文中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把握。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重点突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的理解。

《春》这一教案中,设置了“讲读体会”这一环节,把课文分成三段,通过教师设问各个击破每个段落中的细节问题。如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让学生体会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上一步的整体感知中,学生对于全文只是形成了大致的概念,并没有深切体会词语使用的精妙,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明确课文中哪些修辞、表达方式、词语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引起学生重视。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新课改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同时要加强阅读课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点拨,也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体现了交易阅读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于漪在对这篇教案的改进中提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即在教案中示范课文如何描写景物,举一两处典型的地方,带领学生分析之后,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及小组互助合作式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重点词语和修辞的运用,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她加强了单元之间的联系,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还对导入课文也重新作了教案设计。这样做就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理念暗含着语文阅读心理学的知识,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体现。也就是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安排“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对于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重点击破。并且,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设置问题答案并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而是为了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

关于阅读,王小明老师认为可分成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包含的心理学知识。

二 阅读整合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首先,整合过程包括两部分“激活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与所阅读内容有关的原有知识以及将这一原有知识与课文中的新信息整合起来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③也就是说阅读需要提取原有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提取不出来就很容易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春》这一教案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取原有的知识,形成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于漪在导入部分用学生学过的描绘春天的古诗引入,展开对春天的想象。这样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引导,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讲“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时,为让学生理解“逼”字的含义,她让学生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学生回想起了“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句,促进了对“逼”字的理解。④于漪老师教案中通过触发学生原有知识中对于“逼”的描写,对课文中的新知识加以整合。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导入部分非常重要,这一部分不能随意地设置和安排,而是要调动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

三 阅读组织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组织过程就是“把握课文的要点及要点之间的关系。”⑤要建立文章的结构,不仅要明确每句话的含义还要了解要点形成的结构。阅读教案的设计基于这一点,应该明确列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春》这篇教案中,安排了让学生分层,并在教案中列出“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第2~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这样明确层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清晰的思维。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对课文划分层次,但是落实到教案上,有时会忽略,其实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划分层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同时也能使教案形成清晰的结构,促使教学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

四 阅读精加工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在精加工这部分中,外国学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中会进行推断,有些研究指出给学生设置推理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对于“自上而下”阅读猜测模式的训练。

《春》这一教案中让学生推断花下是什么情形,哪个字表现出了这样的情形。学生通过“闹”字推断出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当然推断题更多地运用在叙事题材作品上,特别是对于小说、喜剧情节的推断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若干推理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五 阅读监控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阅读监控实际上是元认知对于阅读的影响。许多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阅读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预设目标,明确阅读任务,带着具体问题阅读。

《春》把课文分解为三大层次,每个层次包含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在本层或者本段中预设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把每个问题分析理解透彻后,就能对整篇文章很好地把握。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阅读的自我监控,不妨规划一份课文预读“自我监控问题单”,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阅读的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要求。教案的设计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整体感知是对全文大体的感悟,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可以通过情境设置。重点击破是对于课文细节的把握,学生形成“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中重点突破,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理解的细节内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体现的是教学并不是向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引导、激发学生形成交易阅读,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关于阅读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中包含的心理学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段落层次的划分,内容的推断,自我的监控。这样的教案蕴含着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注 释

①雷家祥.关于语文教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1(19)

②邹小平.刍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案[J].科学咨询,2012(2)

③⑤王小明.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④瞿葆奎等.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8

⑥张向奎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于春的成语篇8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但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那么,怎样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呢?怎样通过设计有效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学生生活,优化作业内容

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设计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作业。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后,我给学生留的作业是:春天到了,约上你的小伙伴去郊游,去看看花草、树木、去看看村庄、小河。你一定也能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话!又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鼓励学生认姓氏字,就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儿童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沟通了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像这样,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作业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职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愿”为“情愿”。如春天来了,就可设计有关“春”的作业。1.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春绘春: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等,经过去舍改造和加工,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2.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嬉春闹春:观察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去野外放飞多彩多姿的风筝:到小河边嬉戏活泼可爱的小鱼:来草地上翻几个跟头,亲那柔软的小草……然后把这春景春趣春情拍成照片,让美好的春色永驻。3.创造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赏春思春。想象是创造思维最重要的东西,想象是一种酶,它能够激活知识。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春色,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春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情和外景交融在一起,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每个人的眼前就会涌现出一幅幅无限美好的春景***。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成春文,作成春诗,或绘成春画,谱成春歌,他们必定是笔下生“春”。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岂能不乐而为之?

三、注重合作,设计开放性作业

新课程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的开放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设计发展方向之一。

如:在学习《三顾茅庐》这样的历史性题材的文章,因为它只局限于一个小故事,学生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还需要了解更多和本故事有关的背景,从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我在教学完本课之后,布置学生5-6人一组合作编一张有关“三国”内容的小报。一周后,学生上交了8份小报。这些小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人物介绍”、“三国成语”、“三国歇后语”、“精彩故事”、“人物评说”等许多小栏目。

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共同编报,交流、共享了自己获取的信息,加深了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语文素养,塑造健个人格。

关于春的成语篇9

一、 在师生交流中走进春联

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聊起了春联:有的学生说春联起源于桃符,有的学生说春联有“春帖”“门对”等别称,有的学生说春联对仗的特点,有的学生说明太祖朱元璋除夕之前的圣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还有的学生说春联在明清盛行,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源远流长。

师:是啊,同学们,新年之时,我们享受着先辈的恩泽;佳节之际,我们沐浴在浓浓的春意之中。(出示:春联,也叫“门对”“春帖”“对联”,它源于桃符,起于宋代,盛于明代、清代。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表现了一定的内容和情感,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我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二、 在整体设计中诵读春联

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让同学们听写了六个词语,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张贴、歌颂、浏览、奥妙、增添、开卷有益。

然后请学生校对、订正所听写的六个词语,教师点评所有生字里的“点”:

师:同样是“点”,“贴”字中的点要避让,因为这是左右结构的字;而“颂”字中的点却要把整个字撑起;“浏”“奥”字中“文”“米”的捺变成了点,尤其是“奥”字这一点,也说明了“一字无二捺”;“添”字中的“小”字加一点,是由“心”字演变而来。

然后,让学生读准下列词语:

juàn 开卷有益 手不释卷 藏书万卷

juǎn 卷起袖子 卷入纷争 卷土重来

问题来了,“同是一个字,为何有的读第二声,而有的读第四声?”学生观察发现,所有与书籍有关的“卷”都读第四声,而所有与“卷成圆筒状”有关动作的“卷”都读第二声。“原来,字的读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意思所决定的。”

接着,师生一起理解“抑扬顿挫”。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何更充分地做好铺垫?教师边做手势边讲解:“抑就是向下按,扬就是往上升,顿便是停顿,而挫就是降下来。”伴随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很快能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抑扬顿挫”了:“声音有时高、有r低、有时停、有时降,就是抑扬顿挫。”适时出示字典里的解释,“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继而理解“抑扬顿挫”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春联读起来应该高低起伏。”“春联的朗读要注意声音的变化。”随

课堂

后,教师又出示了文中的五副春联,鼓励同学们读出“抑扬顿挫”: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 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 红桃开口贺新年

学生有模有样地朗读起来,那高低起伏、时快时慢的读书声,不就是对“抑扬顿挫”最好的诠释吗?

三、 走进春联描绘的百花园

在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紧接着,文本通过对四副对联的描述,形象地呈现了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此处教学,教师采用了朗读与想象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吗?”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位女同学朗读时,声音轻轻柔柔,煞是好听!朗读结束,教师评价道:“春联美美的,朗读更是美美的!”“她的朗读一定把你带进了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你的眼前一定浮现了一副又一副春联所勾勒的画面。选择一副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联中,学生读出了春天又到了,小草一片翠绿,散发出清香,连绵不断的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是那么灿烂迷人。在“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春联中,学生描绘了大自然山清水秀,充满生机,千座山峰一片锦绣,景色宜人。太阳从祖国的东方升起来了,工家商百业蓬勃发展!在“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春联中,学生想象到勤劳幸福的人家沐浴着春光,和睦的家庭幸福美满。从“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春联中,学生想到春天有了梅花的装扮显得更加烂漫,爆竹响了这一年就过得平平安安。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请同桌二人进行了汇报与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尽管在回答的过程中,关于春联的理解未必完全准确,关于春联情景的勾勒未必生动鲜活,但并不影响他们渐渐迷上春联、爱上春联的心境。接下来,学生继续漫游春联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师生配合读春联:“雪映丰收果,梅传喜庆年。”“到处山欢海笑,遍地虎跃龙腾。”“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师:你听,在诵读之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喜庆的新年、丰收的果实、绵绵的春色、蓬勃的朝阳、处处的景象,一幕又一幕,一幅又一幅。如果把课文这一段意思,老师这样来改写一下,你们比比看,谁写得好?(出示: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生:当然是作者写得好!(这是学生一致的说法)师:那作者写得好在哪里呢?

学生纷纷举手说:“缺少关于春联种类的具体描写。”“这样写不具体,不能具体地描绘春联所呈现的景象。”“前后的衔接好像不太自然。”的确如同学们所领悟的那样,原文妙就妙在“连句成段”的结构中,妙就妙在条理分明的刻画中。于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连句成段”式朗读,以及“总分总”式朗读,来品味、揣摩原文的结构美与段落美。

四、 感受春联展现的对仗美

“春联最讲究对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仅是文本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更是对春联最大特点的介绍。如何和学生共同讨论“对仗”?通过什么方式来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

课文中的表述对仗的两个特点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字数相等”很好理解,“词类相当”又该怎么理解呢?抓住文本所提供的“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引导学生具体体会什么叫“词类相当”,让学生从中明确:“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词类相当”渐渐有了朦朦胧胧的认识,“原来,‘词类相当’就是……”教师欲言又止,激发了同学们的发言热情。随之“事物对事物、动作对动作、色彩对色彩、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都成了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这远比字典中对“词类”的解释要鲜活、丰满得多。

“字数既相等,词类又相当。”这就是对仗。接着,师生以书上的四副春联为例,重点突破“对仗”这一重点与难点。(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各自选一副春联,说说什么对什么,同桌再互相交流对对子的情形。

教师请两位同学登台,和全班同学互动对对子。登台的同学热情四溢,坐在下面的同学踊跃配合。(出示)

[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 祖国无处不春风

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勤年丰喜事多

山明水秀处处皆春色 年丰岁余人人尽笑颜\&]

这一次,教师和学生对对子,师生应答很完美。学生很快发现规律:对仗。再好好诵读这些春联,景语、情语、心语,皆在其中。

最后,师生在王羲之关于春联的故事中,结束了《春联》这篇课文的学习。从“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等三副春联中,师生不仅共同感受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大师风采,更感受到那源远流长的春联文化与中华文明!

【教学评析】

一、 吟诵是学习春联最好的方式

纵观《春联》一课,“吟诵”成为贯穿始终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语文学习,既契合了鲜明的文本特点,又对应了春联的对仗之美,还丰盈了春联的内涵之要,且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在吟诵春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实而明晰地了解到春联内容的丰富多彩。恰如文本所言“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吟诵着如此精彩的春联,一幅幅烂漫的画面镌刻于同学们的脑海,色彩是那么鲜艳,画面是何等亮丽;同时,一份份真挚的情感流淌于同学们的心中,生活是那么幸福,未来是何等美好!

在吟诵春联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直观而感性地体会到春联形式上的抑扬顿挫,感受到春联音韵的高低错落,时而平缓,时而高亢,时而含蓄,时而激昂。没有吟诵,春联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对仗之美,怎能脱颖而出!从内容到形式,从感性到理性,“吟诵”铺平了学生的学习之路。在吟诵中,同学们真正走进春联,通过眼睛、嘴巴、耳朵等多种感官零距离接触春联,全身心融入春联。这不仅是春联学习最好的方式,也是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

二、 春联的学习不止于对仗

春联的对仗之美,是执教《春联》一课不可回避的教学重点。但理解到何种程度,却值得我们执教者细细审视。在一些课堂上,往往为了别出心裁,为了与众不同,教师紧紧抓住“对仗”,多角度、多层次设,为对仗而对仗,课堂成了极少数学生的舞台,学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苦恼。难道春联的学***仅是感受其对仗之美吗?

相比于对仗之美,多积累一些春联显得更重要。文本中所提供的五副春联,很有代表性。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甚至可以适当地抄一抄,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积累,收获的是语言,伴随的是一生。当然,仅仅了解这五副春联显然少了一些,再适当地选择一些简单的、普通的、易读易懂的春联,再读、再背、再记,肯定是必需的!因此,在实际的学习中,执教老师从不同角度选择补充了十几副春联,贯穿于学习的全程,落脚于不同的环节,自然丰富了视角、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积累。显然,在这样的积累中,同学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品味能力,定能日臻提升。

关于春的成语篇10

关键词 农谚;气候预测;应用

中***分类号 P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4-02

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尤其是气象方面的谚语,对预测气候的变化,进而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以农立国”的历史。直至如今,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仍在与“公历”并行。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乡贤老农,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欠的观察及历代传承的经验,编造了许多农谚,作为安排耕作的依据,它们以口语、谚语相传,成为历代农民必知应会的信条。这些农谚虽不一一应验,却也还是有一定可靠性,对从事的农活、天气灾害的预防颇有裨益。结合现代气象理论和天气预报技术,归纳和提炼有关天气预测的部分农谚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易于推广的价值[1-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因而在不同的地方,谚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用气象谚语作预报时,首先要搞清楚谚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使用,找出天气演变的规律,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3]。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长治地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下列气象谚语对长治地区的旱涝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短期气候预测的气象谚语

相距一定时间2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做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1.1 预报降水量

1.1.1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即春雷的迟早与夏季及7月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春雷3月响为早,6月响为晚。早雷时,7月的雨量≥180 mm,晚雷时,7月的雨量≤150 mm。早雷时,夏季的雨量≥430 mm,晚雷时,夏季的雨量≤295 mm。

1.1.2 腊月船不通,6月水来冲。即1月雨水少,则7月雨量多。

1.1.3 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定是好收成。即正月十五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多。

1.1.4 正月初一有雪是旱年。即正月初一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少。

1.1.5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或重阳无雨一冬晴。所谓“重阳黑洞洞”,是指农历九月初九有雨或阴雨。“来年好收成”指下一年降水量偏多,庄稼丰收。若九月初九无雨,则对应下半年降水稀少。

1.1.6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所谓“八月初一洒一阵”,是指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有降水,R≥0 mm,“旱到来年五月尽”,指冬季或冬春降水量偏少。

1.1.7 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即阴历五月二十六前无雨,则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在8月),降水稀少,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1.2 预报霜冻

1.2.1 秋天暖,秋霜晚。即秋季气温偏高,则初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2 冬天暖,春霜晚。即冬季气温偏高,则终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3 春雷来的早,下霜也来的早。用来预报终霜冻比较适用。

1.2.4 雷打180 d,霜冻在眼前。用来预报初霜冻指标,意为春雷和初霜冻相隔180 d[4-5]。

1.3 预报温度

例如:春暖的迟,秋冷的迟;冬暖防春寒;年前立春过年暖,正月立春二月寒等等。

1.4 3个月韵律测气候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如“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鱼”、“春雪百日雨”。

1.5 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1个季节[6-7]。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2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 d)左右的降水天气。针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利用西风环流指数,查近5年1月冷空气活动与6月降水的联系,发现10次冷空气活动,8次在以后的150 d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0%,降水过程平均为3 d。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 典型谚语的预报实例对比分析

2.1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经对当地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八月初一有降水,对应冬季降水偏少。

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八月初一有雨的年份共19年,对应当年冬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均为13年,预报准确率为68.4%。从春季的降水特征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春季降水普遍偏多,利用谚语预报连续6年都是失败的,没有受到谚语的印证。但此方法应用十分简单,只要查下农历八月初一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冬季干旱趋势。

2.2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

通过普查长治市历年日降水量的资料,发现农历九月初九有雨且日降水量≥0.0 mm时,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

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九月初九有雨的年份共9年,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共7年,预报准确率为77.8%,可信度偏高。此方法应用简单,只要查下农历九月初九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下一年降水量多少。

3 结语

气候预测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不再累述。单用一个谚语即做预报是不科学的,但它的神秘性与魅力也在于此,预报准确率也是我们气象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预报准确了,才能发挥气象预报的作用,因而能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参考文献

[1] 王廷彩.气象谚语同农业生产的关系[J].现代农业,2012(6):76.

[2] 马晓虹,陈洁.气象谚语在海晏地区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验证[J].青海气象,2007(2):26-27.

[3] 贾小龙,陈丽娟,高辉,等.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3(6):641-655.

[4] 黄秀艳.常见气象谚语中的气象知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38.

[5] 邓昕.浅谈气象谚语在观测工作中的运用[J].四川气象,2004(1):57-5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春的成语10篇

学习

生命之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之舟10篇,内容包括生命之舟美文完整版,生命之舟歌曲。在小腿和足部交界处有两条韧带,叫小腿十字韧带,韧带与深部的跗骨形成一个密闭的管腔(前跗管),其中有肌腱、神经和血管通过。如果穿的鞋子偏小或鞋带系得过紧,会使前跗管

学习

快乐数学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数学10篇,内容包括快乐数学二年级,快乐数学每篇文章的心得。二、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快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合作学习

学习

运营总监年度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运营总监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运营总监月度工作总结及计划,运营总监年度工作总结ppt。2、协助开展公司经营管理与重大决策3、领导公司的运营中心开展各项工作4、主持公司运营中心的日常经营管理,协调运营中心内部具体事务营

学习

波西杰克逊电影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波西杰克逊电影10篇,内容包括波西杰克逊神火之盗电影完整版,波西杰克逊电影。《波西杰克逊》是美国作家雷克莱尔顿写的一套关于希腊神话的现代奇幻冒险小说。他将古希腊神话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想

学习

最美人间四月天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最美人间四月天10篇,内容包括最美人间四月天带日期的文案,最美人间四月天人民日报。牵恨两三番,光阴等闲泪阑干道不尽却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是一个传奇女子。她美丽、高雅、精致。在男人眼里美得脱俗,灵巧而纯清。在女人眼里,她

学习

元旦主题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主题10篇,内容包括元旦主题词,元旦主题内容怎么写。3、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及时远离危险因素。4、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5、外出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自行车上路,不乘

学习

营销故事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故事10篇,内容包括营销故事大全及感悟,营销故事大全100例。“大衣哥”:农民工飞上春晚舞台的故事如同去年春晚的“旭日阳刚”一样,今年朱之文再次上演了“农民工登上春晚”的故事。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而言,中央电

学习

海子面朝大海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海子面朝大海10篇,内容包括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深度解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推荐原因。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

学习

高中生物选修三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生物选修三10篇,内容包括高中生物400个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选修1手写笔记。)A.C2H4与C3H6B.CH4O与C3H8OC.C4H10与C8H18D.与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乙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B.氯乙酸

学习

有关国庆的手抄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国庆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国庆手抄报简单又好看,简单国庆手抄报第一名。国庆节手抄报的***片3国庆节手抄报的资料:国庆节简介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

学习

一个人的课堂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的课堂10篇,内容包括一个人的课堂500字,一个人的课堂深度解析。老师摇摇头,让大家安静,然后发给每个人一张卷子,上面是算术题。他说:“谁先做完卷子,就先下课,可以到操场玩。”课堂上哗然一片,大家都好开心。马上就开始动笔

学习

扶贫日发言稿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日发言稿,内容包括关于扶贫发言稿,村支部委员扶贫发言稿。到达金阳的当天下午,我们即驱车前往芦稿镇调研。适逢从金阳县城前往芦稿镇的道路正在加紧建设,路面坑洼不平,重型车辆频繁来往,交通不时受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车辆

学习

实习学年自我总结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学年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实习自我总结300字通用版,实习期间的表现自我总结。一、规范行为,从严要求自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学期来,我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无事不

学习

一颗红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一颗红豆10篇,内容包括一颗红豆的生长,红豆七篇日记。可能是自己的虚荣心在做怪,拿着红豆到班里狠狠炫耀了一番。看着别人惊异与羡慕的表情,心里自是自豪,象是自己得到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一样。真的,平时只能在电视或书刊上看见

学习

短篇成语故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短篇成语故事10篇,内容包括短篇成语故事十篇左右,成语故事短篇高中。作家的叙事能力正在衰退,维持小说往前走的,往往是经验的新奇感和故事的吸引力。很多小说家都成了故事的奴隶,仿佛他们写作的所有意义就是为了向读者讲述一个

学习

中华成语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华成语故事10篇,内容包括中华成语故事300个合集,搜索十篇成语故事。这本书的成语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欢<<囊萤映雪>>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没法看书,他就用一个小袋子装萤火虫来看书;还有一个小孩家里也是

学习

成语大赛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成语大赛10篇,内容包括成语大赛精彩集锦题目,成语大赛搞笑。假期的时候,我们学习了52条以及与之对应的近义词成语,为了检验学习成果,老师决定来一场惊天动地的男女生大比拼。这不,比赛已经开始了,男女生个个跃跃欲试,要大显身手了

学习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节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美篇,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4、【挂年画】: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

学习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古诗10篇,内容包括诗中有春天的古诗,春天月亮的诗句古诗。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羁鸟恋

学习

乖打一个成语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乖打一个成语10篇,内容包括乖打一个成语答案是什么,乖字打一成语怎么说。幽默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能以诙谐、讽刺的形式给人们带来欢笑和愉悦,使人们在感到愉悦的同时深受启迪,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幽默引起了古

学习

然的成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然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然有什么成语,然的成语大全100个。例句:传说这里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件,记者一到进行调查,果然如此。果不其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出处: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哩,今日

学习

带虎的成语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虎的成语10个,带虎字的成语100个。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其他语言中均存在大量带有动物语素的成语,这些成语大部分都不单纯用来描述或者形容动物本身,如虎背熊腰、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狼心狗肺、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