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的人们篇1
一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暗黑破坏神》
1996年推出的《暗黑破坏神》,因为暴雪公司“魔兽争霸”系列的品质保证,让很多玩家翘首企盼。特别是通过当时国内仅有的一些平面游戏媒体的报道,以及玩家之间的口耳相传,让玩家们对于这款号称会带来全新角色扮演游戏玩法的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游戏正式上市后,尽管当时个人电脑还不普及,大多数玩家仍然需要在电脑房(网吧的前身)进行游戏,但这根本无法阻挡玩家对这款已被认可为精品游戏的热爱。特别说明一点,当时《暗黑破坏神》必须依托Windows95操作系统才能运行,这个年龄比淀粉都要大的操作系统,早就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当时它绝对是高端中的高端——绝大多数的电脑房还依然是以DOS操作系统为主流。虽然每家电脑房中都有几台电脑配备了Windows95操作系统,这些电脑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运行着《暗黑破坏神》……
《暗黑破坏神》的出现对当时游戏产业来说意义非凡,它开创了动作角色扮演类(ARPG)游戏的先河。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惊呼:“原来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这样玩!”脱离了回合制的战斗,加上随机生成的地,***以及快节奏的战斗效果,让所有暗黑玩家有了区别以往的游戏体验。严格意义上说,《暗黑破坏神》和它的资料片“地狱火”并不完美,但百风靡全球。
二、近乎全民体验的《暗黑破坏神2》
《暗黑破坏神2》在2000年上市,因为有1代的前期铺垫,2代迅速被广大玩家接受。在1代的基础上,2代丰富了职业的种类和技能树的设置,同职业角色拥有不同的发展路线,加上丰富的装备系统,让无数的玩家彻底沉浸于“暗黑2”的无限精彩之中。
【回忆录1:八爪鱼当年为了在4.3GB的硬盘上安装“暗黑2”,先辛辛苦苦地备份了电脑上所有的资料,然后重装了操作系统(没装任何软件),才顺利玩起资料片!当年的“暗黑2”加上资料片大概占3GB的空间——相当于5张光盘的内容啊!)】
“暗黑2”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游戏本身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拥有无限的游戏内容。不同职业全部技能的发展路线,如果全部体验一遍的话,需要足够长的时间。2代别引入的套装、高级暗金等装备,更充分满足了玩家们的收藏欲望,有玩家甚至提出——在不修改游戏的前提下,希望在有生之年收集齐全部的绿色套装!
【回忆录2:暴暴蓝:当年这也是我的目标,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每天晚饭后利用20分钟的时间刷上几遍Boss,结果才收集到将近三分之二的绿色套装,心愿至今没有完成,遗憾啊……】
除本身单机游戏的内容很丰富外,“暗黑2”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是增加了联机模式。当年玩家领略了单机“暗黑2”的精彩后,逐渐在电脑房中发现了联机游戏的独特魅力——除了可以和朋友一起挑战Boss外,相互间还可以互动PK,所以在“暗黑2”的年代,电脑房里经常出现某人打出一件自己不用的黄金装备或套装,然后周围的人羡慕的同时,会一同发出申请索要的呼喊。
如果说局域网联机的“暗黑2”只是朋友间的聚会,那么***战网的天梯系统就是全世界“暗黑2”玩家的饕餮盛宴!不同语言、不同地方的玩家,可以在***战网上一同进行游戏——组队战斗、交易道具、PK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在“暗黑2”***战网的延续过程中,玩家间逐渐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地研发出一些简写用语,除常见的寻求组队、交易需求和道具名称等缩写外,MyST这个属于国人的“暗黑2”战队名称,成为了所有简写名词中唯一的战队名称!据笔者记忆,当时天梯排行榜上前10名的玩家中,最多时有9名MyST战队的中国成员位列其中,这样夸张的成绩归功于当时国内较差的网络环境!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游戏玩家的游戏水平与风采,开始逐渐被全世界的玩家所认同!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2
靳以的文字朴素热情。笔调细腻。技巧圆熟,写景抒情融汇一炉,能以哲理的思索和真挚的情思感动读者。
《红烛》于愤怒中发悱声,于热烈追求中见真诚,反映着作家对那个时代社会黑暗的抗议和渴求光明的心情。作家用烛光照破黑暗来象征光明,构思巧妙。立意深刻。在那“于无深处听惊雷”的时代,文网森严,把哲理的思索以深刻的寓意出之,是那个时代文风的一个特点。
《红烛》描绘烛光闪耀,给凄清的除夕夜带来了光明的景象,抒发黑暗中见到一线光明的喜悦而感到温暖的心情,虽寥寥几笔,却鲜丽可感。形容烛光“劈开了黑暗,还抓破了沉在角落上阴暗的网,”既形象生动。又给人以力量的。这是对烛光照破黑暗的礼赞。又是对光明的礼赞。
作家为了突出烛光(光明)到来之可贵,用阴沉的黑夜加以衬托。作家用饱蘸感情的笔触描绘户外的大野像神话中受难的巨人默默忍受着寒冷、凄风、冻雨的摧残和黑夜的重压,希冀一星光明、一点温暖而不得的情景,象征地反映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真实。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气氛。作家愤怒的控诉、强烈的抗议的激情洋溢其中,烘托出了一种凝重、窒息的气氛,使社会的黑暗和黑夜的浓重交织在一起。为下文进一步歌颂光明作了很好的铺垫。
正因为如此,作家更珍惜户内这一线光明。因为这一线光明就可给人们带来温暖,暂时忘记寒冷,忘记风雨,忘记黑夜,让人们进入一种“和平的境界”,像孩子般憧憬那“天真无邪的日子”。那么。当光明代替黑暗的新时代到来以后呢?必然会使人与人之间出现一种崭新的关系:“用朴质的心来爱别人,也用那纯真的心来憎恨”。这“理想的世界”的出现,必然会消灭那些虎狼一般的爪牙。消灭那血红的眼睛,消灭鲜血和死亡。作家在三十年代黑幕沉沉的社会里,对社会主义光明世界的向往是何等真诚啊!
然而,黑暗(自然的和社会的)毕竟是太浓重了。即使是这一星微弱的烛光(光明)也要被邪恶的风吹熄,让黑暗重新填满这小屋。这无情的风雨毁灭了“我和朋友”美好的幻想。但是。尽管风不断地吹进来,寒雨也落进来,“凄惶的心情盖住了我”,然而追求光明的执著的信心不会减弱。凝视着红烛“余烬的微光”,看着它无声地沉在黑暗中,心头燃起的却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炽热的火焰。掩卷沉思,我们自然会和作家一起产生出这样的共鸣。
《红烛》如暮天中的火把,在暗夜里光亮熠熠,给人以热力,以鼓舞。附原文:
红烛
靳以
为了装点这凄清的除夕,友人从市集上买来一对红烛。
划一根火柴。便点燃了。它的光亮立刻就劈开了黑暗,还抓破了沉在角落上阴暗的网。
在跳跃的火焰中:我们互望着那照映得红红的脸,只是由于这光亮呵,心也感到温暖了。
可是户外着的大野,忍受着近日来的寒冷。忍受那无情的风雨,也忍受那在地上滚着的风。还忍受着黑夜的重压,……它沉默着,没有一点音响,像那个神话中受难的巨人。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3
论文摘要:受到文化界广泛关注的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只暗传》作为一种“活态诗史”,具有“神话史诗”的特征;完全可以将《黑暗传》认定为“汉民族神话史诗”。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即受到文化界热烈关注的汉族民间神话历史叙事长诗《黑暗传》,终于在2002年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有了第一个正式出版的文本,不能不令人备感喜悦与激动!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黑暗传》是由胡崇峻完成的“整理本,,。因此我们的评说首先就民间文学的整理问题展开。《黑暗传》的第一个节录文本,见于1983年底编印的《神农架民间歌谣集》中。随后他又搜集到六七个抄本,集合起来成为《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一书,于1986年由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印出。当时我在中国神话学会***袁坷先生的支持下,将它作为汉民族的“神话史诗”(广义的神话史诗)予以评论,一时间受到文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发争议。因《黑暗传》在广泛流传中生发出多种口头与书面(抄本)异文,就《汇编》中收录的文本来看,在内容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又有许多歧异,加之文本残缺不全的情况也很普遍,因此胡崇峻就产生了要进一步搜求内容更完整的本子,从而整理出一个集大成的完善文本的想法。我和袁坷先生都赞赏他的宏愿。袁先生于1987年2月23日复信道:
关于《黑暗传》整理问题,我以为宜持非常慎重态度。就现有8种残缺版本,似尚难团满达到整理目的。尚须作更广泛搜集,最好能搜集到接近原始状态的本子。整理时润色要恰到好处。至于“发挥”,则应着重原作精神,略事点染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离开本题,加入现代化的思想。
为进行更广泛搜集,这十几年胡崇峻可以说是如痴如迷,饱尝艰辛。他曾九赴兴山,三到株归,八奔保康,三至房县,只要听到有一点线索,他就抓住不放,既有过受人坑骗的烦恼,也享受过“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了一系列新收获,如保康县店娅镇一村民家收藏的《玄黄祖出身传》抄本,计96页,20回,3000余行,就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本子。还有神农架林区宋洛乡栗子坪村陈湘玉和阳日镇龙溪村史光裕口头演唱的《黑暗传》也较为生动完整。在占有丰富的口头与书面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仔细鉴别比较,胡崇峻便以《黑暗传》、《黑暗大盘头》、《混元记》、《玄黄祖出身传》等7份抄本和曹良坤、曾启明、史光裕、陈湘玉等十几位歌手的口述文本为基础,选取其中意趣和文词更为丰富生动的部分加以拼接,构成这一个新的文本。诗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句均有来历,他不仅没有杜撰和改变原有的故事,文句上也只是根据情况略作修饰润色,尽可能保持其原貌。这是值得赞赏的。
关于民间口头文学的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直坚持“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至于整理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就一种比较完整的记录或版本进行单项整理;二是对表现同一母题而拥有大同小异若干异文的作品,选取比较完善的一两种为主干,再吸纳其他文本优点,进行综合整理。“不管上述哪一种整理,都应当努力保持作品的本来面目,主题和基本情节不变,保持群众的生动语言,保持民间创作特有的叙述方式、结构和艺术风格。”“整理者的目的,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好作品发掘出来以后,作些必要的和可能的加工,使它们恢复本来面目,或尽可能完美一些,以便列人祖国各民族的文艺宝库中,长久地广泛流传” 20世纪50年代受到人们广泛赞誉的彝族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就是在占有多种异文的基础上,采取上述“综合整理”方式而得以问世的。胡崇峻对《黑暗传》的整理,正属于这样的“综合整理”。他以十分审慎的态度和在神农架地区多年从事民间文学的丰富经验来从事这项工作。我读过大部分原始资料本,这次欣喜地捧读整理本,觉得它内容更丰富,文辞更优美,对读者也更具吸引力。从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就是“作些必要的和可能的加工,使它们恢复本来面目,或尽可能地完美一些”这一标准来衡量,整理本是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因而是成功的。
自然,由于受着各种条件的限制,整理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黑暗传》的多种文本在鄂西北、鄂西南的广大地区时有新的发现,不能说这个整理本已将它们囊括无遗;《黑暗传》文本体系较为复杂,不仅是古代圣贤典籍与山野民间文化的杂揉,而且同时受着儒、道、佛“三教”思想的浸染。因而对有关文本的评判取舍是否恰当,拼接是否自然合理,都容许批评和讨论。整理者的最大优点是具有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性与可读性,至于对研究者来说,如果能将原始资料本一字不动地提供出来,自然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我们在肯定这个整理本的同时,也欢迎人们在《黑暗传》的研究整理上进行另外的尝试。
关于《黑暗传》是否为汉民族“神话史诗”,是十多年来引起人们争议的焦点,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我和袁坷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阅读胡崇峻拥有的全部资料并了解到它流传的文化背景之后,认为它可作为“汉民族广义神话史诗”来看待。后来虽有人发表文章提出异议,甚至用刻薄的语言嘲讽我们是出于对中外“史诗”的无知而妄加评判,我们仍坚持《黑暗传》的“史诗”说。袁坷先生不幸已于2001年去世,他在病中给我写来的信里,仍不改初衷:“至于我从前神话史诗的提法,至今检讨,尚无异议。”
坚持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何在?“史诗”本是出自希腊文的外来语,其传统定义和标准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样的希腊英雄史诗中引申而来。千百年来学人沿用这一传统定义,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弄得许多国家因没有这类“史诗”而在文化创造力上遭到贬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家开始打破这个洋教条,除肯定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为杰出的英雄史诗之外,还提出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间,流传着古朴神奇的“神话史诗”或“创世史诗”,它们是一个“神话史诗群”。我正是受到了这一发现的启示,才将《黑暗传》和它们捆绑在一起予以评说。因为不论就其内容、形式、文体特征以及存活的民俗文化背景来看,这些作品都十分接近,显而易见属于同一类型的口头文学。如果无法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学者的“神话史诗”说,以及被公认的西南少数民族的众多“神话史诗”作品,那么,同它们在这个“神话史诗地带”上连体共生的《黑暗传》所具有的“神话史诗”特征,也就难以被否定。
最近,从《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上读到芬兰著名学者劳里·航柯的《史诗与认同表达》这篇富于创见的史诗论文,更坚定了我关于《黑暗传》为“神话史诗”的理念。原来以希腊史诗为惟一标准的传统“史诗”概念,早就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陈腐解释”和“僵死的传统”扔在一旁了。请看他的精彩论述:
史诗是“一种风格高雅的长篇口头诗歌,详细叙述了一个传统中或历史上的英雄的业绩”这种陈腐解释带来的问题是,与它发生关系的总是特殊的英雄史诗,以至忽视了相当多的传统史诗种类。
近些年中,西方学者备感“荷马样板”是束缚,而不是鼓舞人心的源头活水。在史诗的比较研究中这种态度更为突,其中包括那些非欧洲口头史诗的研究著作,这些是建立在活态传统调查经验之上的成果;对此,约翰·威连慕·约森讲过多次。他说:
我希望希腊史诗刻板的模式,一种在现实行为里再也看不到的僵死的传统,不该继续统治学者的思想。希腊传统只是许多传统之一。在非洲和其他许多地区,人们可以在自然语境中去观察活态史诗传统。在表演和养育史诗的许多地区,我们还有工作要做。
史诗是关于范例的伟大叙事,作为超故事是被专门的歌手最初表演的,它在篇幅长度、表现力与内容的重要性上超过其他的叙事,在传统社会或接受史诗的群体中具有认同表达源泉的功能。
对外来的耳朵来说这种冗长无味的、重复的叙事,都在特殊群体成员的记忆中通过他们对史诗特征和事件的认同达到崇高辉煌。对史诗的接受也是它存在的荃本因素。如果没有某些群体至少是一部分的欣赏和热情,一个叙事便不能轻易地被划为史诗。
航柯教授担任过国际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因在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关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决议。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史诗就是表达认同的超级故事,所谓认同即史诗所表达的价值观念、文化符号和情感被一定范围之内的群体所接受和认同,乃至成为他们自我辨识的寄托。许多民族至今依然存活于口头的“活态史诗”便具有这样的功能。他着重从文化功能上来界定史诗。这一功能的发挥虽然同史诗的长度、内容的重要性、艺术表现力及专门歌手的演唱等特征密切相关,但绝不能以希腊史诗所谓“风格高雅的叙述”为样板,形成束缚学术界的“僵死传统”。这些论断对我们评价《黑暗传》是再合适不过了。《黑暗传》就是一种“活态史诗”。它采取多种口头与书面文本世代相传,作为“孝歌”、“丧鼓歌”由大歌师以隆重形式演唱,深受民众喜爱;它以有关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们崇敬的许多文化英雄在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一系列神话传说为叙说中心,“三开天地,九番洪水”,时空背景广阔,叙事结构宏大,内容古朴神奇,有力地激发着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完全具备“史诗”的特质。如果说在那些因受流传条件的限制而变得残缺不全的文本中还感受不到史诗的魅力,那么,在胡崇峻整理的这部长达五千多行的诗篇中,史诗的形态就展现得更为充分了。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热情关注“活态史诗”,并以文化多元论的新视野来充分肯定这些“活态史诗”珍贵价值的情况下,我们再检起这个话题,将《黑暗传》作为“汉民族神话史诗”来看待,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4
在遥远的阿斯兰大陆上,有着势不可挡的圣龙骑士,他们是正义与光明的象征,他们的职责是守卫黑龙的封印,不让它被破坏。当然,有光明也必定邪恶与黑暗,那就是黑暗***团,他们一心想让黑龙复活,毁灭阿斯兰大陆。
在圣龙骑士中最强的战宠是光翼守护者和暗影月神,他们被人们称为光暗双子,光翼和暗影一个代表太阳,一个代表月亮,都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形状好像古代的战龙,都有两张又大又强壮的翼翅,看了就让人全身发抖。
阿斯兰大陆上黑暗势力的战宠是狂暴古拉兽,它的主人是黑暗***团中的七大将之一——路西法。有时连路西法也无法控制住狂暴古拉兽,他是黑暗***团最强的战宠,它收到了黑龙的力量。
一次,当一位冒险家在阿斯兰大陆上的莫莫特亚附近冒险的时候,突然跳出了三只冰魔怪,他们是路西法的部下,是来勘察敌情的,谁知遇见了他,就把他冻了起来。正在危机的时候,一道白光从天而降,原来是光翼守护者,他只用了一招圣光审判,就把冰魔怪打得落花流水,可他们还说:“你别得意得太早,我们还有埋伏。”说完大叫:“兄弟们,出来吧,抓住他回去领赏。”突然,从天而降两只伤痕累累的冰魔怪,这是怎么回事,只听“啪”的一声,一道黑光从天而降,原来是暗影月神,冰魔怪看到了,吓得转头就跑。不知怎么了,突然天昏地暗,原来是路西法来了,他带着古拉兽,光翼和暗影分别使出圣光审判和暗影球都被古拉兽挡下了。只听到路西法说:“古拉兽,让他们看看你的实力。”只见古拉兽一下子冲了过去,用了一招疯狂乱抓就把他们俩个都打败了,可是古拉兽越打越狂暴,一下子飞了起来,连他的主人的话都不听,飞的不知去向。之后,路西法看形势对自己不利,就说:“这次算你们走运,下次你们可没那么走运了。”可是光翼和暗影不肯放过他,一招把他打伤,正在这时,萨古斯出现,将路西法救走。光翼和暗影不禁想:“我们以后要小心一点了。”之后他们永远守护在黑龙封印的身边,时时刻刻守护着。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六年级:张嘉言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5
第1日:《巫妖王之怒》?
2008年6月23日,全世界无数暴雪爱好者打开暴雪***的时候,都会惊奇地发现:迎面而来的不是平常的网站内容,而是一张神秘的***片,***片文件名为ic e1.jpg。鉴于暴雪***一如既往地装聋作哑,加之多个游戏网站的消息,几乎所有玩家都判定暴雪一定会随后一些新的消息。关键是,这个消息是什么?《巫妖王之怒》?还是《暗黑破坏神3》?又甚至是更惊喜的内容?一切都还不得而知。同一天,暴雪***css中同时出现一
张名为04.jpg的***片,实际地址:/232309/_images/04.jpg。在诸多的揣测中,玩家们度过了这一天。
第2日:《暗黑破坏神3》?
2008年6月24日,暴雪******片更新为ice2.jpg,且在网站css中出现了“cavern”字样和15.jpg***片。Tundra和Cavern都出现在“暗黑”的地名中,首页***片右边圆圈中符文更是和暗黑符文Hel疑似。在这一天,大部分玩家都认为暴雪即将宣布的是《暗黑3》。更有玩家动用地精和侏儒科技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首先,分析首页的css文件会发现,***片目录为/232309/_images。问题来了,为什么是232309?如果把英文字母按顺序排列,正好232309=WWI,WWI是什么?马上就要举办的World Wide Invitational 2008的缩写……再请看:
04.jpg ----- D 09.jpg ----- I
01.jpg ----- A 02.jpg ----- B
12.jpg ----- L 15.jpg ----- O
(注意时间,周六6.28也就是WWI第一天,宣布D3正合适)
不由得让人感慨科学家会武术,流氓也挡不住!
第3日:疑云再现
然而,暴雪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制造悬念的公司。当所有人都在欢呼《暗黑3》的时候,2008年6月25日暴雪***首页***片更新为ice3.jpg,在网站css中出现了icy字样和23.jpg***片,与此前高技术所分析的文字序列无一相符,***片文件名的数字对应Diablo的理论暂时破灭了……而首页***片左下新出现的符文类似星际神族标志,更是让众多玩家摸不着头脑。
第4日:难道是《迷失》?
2008年6月26日,暴雪***首页***片更新为ice4.jpg,在网站css中出现了cold字样和16.jpg***片。***片的右下出现了新的符文,但是却无法同已知的暴雪游戏符文相对应。***片中间坚冰已渐渐融化,出现了模糊的眼睛轮廓。高科技的力量仍然是无穷的,关于css中隐藏的***片文件,出现了新的理论:依次出现的***片文件名“04、15、23、16”与美剧《迷失》中的那组“4、8、15、16、23、42“的神秘序列对应。
第5日:果然是《迷失》?
2008年6月27日,暴雪更新ice5.jpg,***片中央,在将要融化的坚冰后,一双眼睛闪着寒光。***片上部出现新符文,网站css文件出现harbinger和evilpenguin,以及08和42。和之前的数字连起来就是“04、08、15、16、23、42”,和《迷失》中的神秘数字一模一样。
第6日:《暗黑破坏神3》!
最后一天,暴雪更新了ice5andahalf.jpg,***片上5个符文全部显现,***片中间类似面孔的***像变得清晰起来。虽然仍然无法完全确定其真实含义,但到了这一天,大多数玩家都已经坚信,暴雪即将宣布的作品将会是《暗黑破坏神3》。就在这一天,暴雪终于公开宣布:《暗黑破坏神3》确认,这部超级作品已经开发了4年!
有关《暗黑3》的小道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暗黑3》消息被披露,其中不乏无聊人士的杜撰与猜测。当然,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介绍的一切(不包括《暗黑破坏神3》这个名字)都有可能和暴雪最终推出的作品不相符。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请你一定要注意:该作品的最终解释权在暴雪娱乐,十分感谢。
第一个:谣传中的5大职业
暴雪蓝帖表示,各职业都独一无二具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增加职业最终将会走上同质化的道路,会显得越来越相似,所以暴雪不准备疯狂地增加职业,而是集中精力把每个职业打造得更加完美。在同意暴雪制作理念的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暴雪设计师在职业平衡上所吃到的苦头。
第二个:发售日期
请你一定不要相信!就算是暴雪总裁亲口对你说的这个日子,也不要相信!不过在发售前,八卦一下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事。有消息称,英国电玩零售商在其网站上列出了《暗黑3》的预定页面。如果这家零售商值得信任的话,那么《暗黑3》售价将约为25欧元,会于2009年3月27日上市。也许销售商们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但也有可能是他们想弄个噱头炒作一下罢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看法,既然暴雪总裁的话都不可信,那么奸商的话就更不可信了,虽然我自己心中还是盼望他们能够让我们信任一回。
第三个:取消PK
哦不,别紧张,亲爱的中国玩家,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热衷而且真心喜爱类《传奇》游戏,毕竟PK是这些游戏中展现自己以及获取装备的最佳手段。但如果你恰好也是一个《暗黑》的爱好者,那么你可能将会在《暗黑3》中感到失望,因为它可能将会取消恶意PK这样的手段,而会采取更有序的PVP内容,我个人猜测将会是类似竞技场一类的场地。虽然这会让一些人失望甚至愤怒,但是不要忘记《暗黑3》的设计师也是游戏玩家,他也亲身体验过这种感受,让别人难受的游戏方式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的游戏方式。
第四个:和《暗黑2》的区别
1.室外具有丰富色彩的场景更多,昏暗的地下城将会减少。
2.除了成群结队的“经验值”之外。游戏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数量较少但却需要你思考战术的怪物。
3.《暗黑3》中将会有职业对应的任务,同时每个职业所能发挥的能量会更多。
4.一个人的游戏方式还会存在,但是《暗黑3》更鼓励3~4个人组队通过合作来干掉怪物。
5.腰带和血瓶将不会是让你随时打开传送门的决定性因素。除了血瓶之外,杀掉怪物会掉落补血球让你在战斗中恢复生命,加快战斗节奏。
跨越时空看暴雪
让我们回头来到8年前,正是在这一年,暴雪正式发售《暗黑破坏神2》。作为一款单机游戏,《暗黑2》上市仅仅18天便卖出100万套,成为当时历史上卖得最快的游戏。(战网)注册用户达750万人,最高同时***人数12万人,每日平均***7万人。就是在网络游戏空前发达的今天,这也是一个不俗的数字。最终《暗黑2》在全世界卖出250万套,达到875万注册用户。考虑到数量众多的盗版,销售数字超过千万。
作为一款动作类RPG游戏,有人说它开创了先河,有人说它拯救了角色扮演游戏,有人说它进一步加强了暴雪在世界游戏业界的地位。这一切都没错,以一款单机游戏而言,《暗黑2》和其资料片《毁灭之王》所创造的数字,虽然不能说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同时,《暗黑2》给玩家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感受。几乎无限的场景、各具特色的角色、随机组合的装备,以及最为刺激的“爆”装备,都给无论是玩家还是其他的游戏开发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之后对游戏、对自己游戏设计思路的选择。
8年来,所有《暗黑2》的玩家都期盼并且坚信,暴雪会推出《暗黑3》。虽然这期间没有片言只语表明暴雪的开发计划,但是他们依然在等待着。在这段期间,老玩家不仅在期待,同时也在暴雪不断推出的《暗黑2》补丁中享受着战网继续游戏的乐趣,或者说,在没有《暗黑3》的时间里,他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暗黑”的爱意。
影响一代玩家的《暗黑2》
老玩家们享受着《暗黑2》的乐趣,但是大多数普通玩家,还是被需要一定游戏基础的《暗黑2》挡在了门外,单机游戏缺乏多人的互动性,战网所需要的专业性,让他们错过了这款经典作品。但是一切在2001年得到了改变。这一年9月28日,《传奇》公测。这一款韩国网游就算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也是不如《石器时代》等流行游戏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奇》在基本的游戏制作框架和理念上,深受《暗黑2》的影响,而且又用网络游戏的多人游戏方式和粘性,将游戏的门槛降低到了可以无视。就这样,一款仿《暗黑2》的游戏让一个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同时创造了火热7年的奇迹。
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游戏来到大陆,无论它们叫什么名字,讲述什么故事,画面有多么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暗黑2》。战斗模式、游戏系统、制作理念,重复着、模仿着《暗黑2》。这些网络游戏的流行,让无缘直接体会《暗黑2》的玩家,最直观地领略到了“暗黑”的精髓。作为资格不那么老的玩家,他们对“暗黑”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更有无知的年轻玩家痛斥《暗黑3》抄袭《传奇》……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6
黑暗,在画家的眼中,只是颜色;黑暗,在开心的人眼中,只是恐惧;黑暗,在大文豪的眼中,只是写作的灵感;在平常人看来,只是平凡的事物。
但在我,却是美丽的食物,毕竟,我一直追求的,是我一生的精神食粮。它,就是我所拥有的;所探索的;所喜爱的。毕竟,悲哀与黑暗已不再是两种事物,它们融合在了一起。它们,也就是我的伙伴。
黑暗、悲哀,在我看来,都不是令人讨厌的,毕竟,黑暗的国度与我同存,我一直生活的,就是黑暗与悲哀融合成的世界。我在里面知道了许多东西、认识到了许多人世间的各种事物。我一直认为,它们是我的老师、伙伴。教导我各种道理,使我更涉足到社会;陪伴我多个春秋,使我更寂寞。
国度,永远都是那么大,那么暗,那么可怕。曾经幼小的我,起初涉足这个世界时,不免会感到害怕,但是,长大了的我,似乎已习惯了。寂寞时,有点伤心;悲哀时,有点开心;黑暗,有点光明。
矛盾,也是我的在这个世界中学到的。悲哀的人,一定会有矛盾。毕竟矛盾,是其中一个倾诉的方式。
寂寞、悲哀、黑暗。是我的所有感觉、是我的所有情感、是我的所有心灵颜色。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7
论文摘要:受到文化界广泛关注的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只暗传》作为一种“活态诗史”,具有“神话史诗”的特征;完全可以将《黑暗传》认定为“汉民族神话史诗”。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即受到文化界热烈关注的汉族民间神话 历史 叙事长诗《黑暗传》,终于在2002年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有了第一个正式出版的文本,不能不令人备感喜悦与激动!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黑暗传》是由胡崇峻完成的“整理本,,。因此我们的评说首先就民间文学的整理问题展开。《黑暗传》的第一个节录文本,见于1983年底编印的《神农架民间歌谣集》中。随后他又搜集到六七个抄本,集合起来成为《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一书,于1986年由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印出。当时我在
最近,从《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上读到芬兰著名学者劳里·航柯的《史诗与认同表达》这篇富于创见的史诗 论文 ,更坚定了我关于《黑暗传》为“神话史诗”的理念。原来以希腊史诗为惟一标准的传统“史诗”概念,早就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陈腐解释”和“僵死的传统”扔在一旁了。请看他的精彩论述:
史诗是“一种风格高雅的长篇口头诗歌,详细叙述了一个传统中或 历史 上的英雄的业绩”这种陈腐解释带来的问题是,与它发生关系的总是特殊的英雄史诗,以至忽视了相当多的传统史诗种类。
近些年中,西方学者备感“荷马样板”是束缚,而不是鼓舞人心的源头活水。在史诗的比较研究中这种态度更为突,其中包括那些非欧洲口头史诗的研究著作,这些是建立在活态传统调查经验之上的成果;对此,约翰·威连慕·约森讲过多次。他说:
我希望希腊史诗刻板的模式,一种在现实行为里再也看不到的僵死的传统,不该继续统治学者的思想。希腊传统只是许多传统之一。在非洲和其他许多地区,人们可以在 自然 语境中去观察活态史诗传统。在表演和养育史诗的许多地区,我们还有工作要做。
史诗是关于范例的伟大叙事,作为超故事是被专门的歌手最初表演的,它在篇幅长度、表现力与内容的重要性上超过其他的叙事,在传统社会或接受史诗的群体中具有认同表达源泉的功能。
对外来的耳朵来说这种冗长无味的、重复的叙事,都在特殊群体成员的记忆中通过他们对史诗特征和事件的认同达到崇高辉煌。对史诗的接受也是它存在的荃本因素。如果没有某些群体至少是一部分的欣赏和热情,一个叙事便不能轻易地被划为史诗。
航柯教授担任过国际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因在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关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决议。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史诗就是表达认同的超级故事,所谓认同即史诗所表达的价值观念、文化符号和情感被一定范围之内的群体所接受和认同,乃至成为他们自我辨识的寄托。许多民族至今依然存活于口头的“活态史诗”便具有这样的功能。他着重从文化功能上来界定史诗。这一功能的发挥虽然同史诗的长度、内容的重要性、 艺术 表现力及专门歌手的演唱等特征密切相关,但绝不能以希腊史诗所谓“风格高雅的叙述”为样板,形成束缚学术界的“僵死传统”。这些论断对我们评价《黑暗传》是再合适不过了。《黑暗传》就是一种“活态史诗”。它采取多种口头与书面文本世代相传,作为“孝歌”、“丧鼓歌”由大歌师以隆重形式演唱,深受民众喜爱;它以有关氏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们崇敬的许多文化英雄在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一系列神话传说为叙说中心,“三开天地,九番洪水”,时空背景广阔,叙事结构宏大,内容古朴神奇,有力地激发着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完全具备“史诗”的特质。如果说在那些因受流传条件的限制而变得残缺不全的文本中还感受不到史诗的魅力,那么,在胡崇峻整理的这部长达五千多行的诗篇中,史诗的形态就展现得更为充分了。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8
论文关键词:康拉德,《黑暗的心》,马洛,探寻
约瑟夫·康拉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自己曾经在刚果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小说一方面探究刚果河上的白人所面临的噩梦般的选择——要么做一个只具商业头脑的人,把非洲、非洲人和非洲资源看成是掠夺的对象;要么做一个受到良心谴责的理想主义者,小说将欧洲的西方文明与它在非洲造成的恶果作了深刻的比较。评论界普遍认为《黑暗的心》的成功离不开康拉德在作品中对人的道德规范以及对自我探寻的问题进行的娴熟处理。《黑暗的心》不仅是一次对非洲腹地的探索之旅,更是人物内心自我的探索之旅。
1.作为康拉德代言人的马洛
马洛是《黑暗的心》中的主要人物,因为马洛和康拉德有很多共同点,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康拉德的代言人。马洛对去非洲的探险旅行的描述正好和康拉德的非洲旅程的日记内容相似。马洛在刚果从海滨到内陆中心的旅行再现了当年康拉德在非洲的旅行经历。比如文中提到了刚果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马洛,比如天气炎热,蚊虫多,缺水等,这些因素是白人生病的原因。康拉德创作马洛这个人物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想通过描写这个代言人来描述他自己的生活经历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马洛的自我探寻其实可以看作康拉德自己的自我探寻。
2 .马洛的自我迷失和苏醒
马洛在原始丛林中寻找库尔兹的过程,象征着他自我认识即发现自我黑暗面的过程。库尔兹是马洛航程的目标,从一开始,这个神秘的人物就成了马洛心目中的英雄。一开始,马洛相信库尔兹属于“道德帮”,是“怀着某种道德观念”的人。在马洛看来,库尔兹不像在非洲的其他殖民者那样贪婪、卑鄙、自私和毫无人性。随着航程的深入,马洛对库尔兹的幻想破灭了。库尔兹的声望是通过以非法手段疯狂的掠夺象牙而建立的。他刚来非洲时所怀着的教化野蛮的初衷已变成了追求财富和权利的野心,他抛弃了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念而堕落得与野兽无异。从库尔兹身上,马洛看到了“荒野沉重而无声的魔法”,这魔法会唤醒人们“已被遗忘的兽性的本能,让他记起他那得到过满足的怪异的激情,从而把他拉回到荒野自己无情的怀抱中去。”对库尔兹的认识与马洛的自我认识交织在一起。在航程开始之前,马洛并不比一只不会思考的动物强多少,他并不了解他自己。他认识到自己和库尔兹有着共同的作恶愿望。当马洛进入神秘莫测的荒野丛林中,发现荒野唤醒了自己心中某些恶的因素,又看清了库尔兹的堕落。库尔兹临终前的喊叫使他认识到了人类灵魂的丑恶和道德上的空虚。他觉得,“任何雄辩都不能像他(库尔兹)临终倾吐的真话那样足以摧毁你对人类的信任了”。他受到了道德上的巨大震动,看到了善恶斗争的巨大代价和不可避免的悲剧,以及人的“本我”的巨大力量和道德约束的无力,意识到人类用几千年的时间建构起来的文明在荒野和贪婪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对库尔兹的腐败以及他与库尔兹相似点的认识让马洛意识到,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堕落和犯罪的可能,而“伊德”这一潜在的原始冲动在缺乏社会约束的情况下,可能挣脱社会和文明的束缚而重获力量,从而导致人的道德堕落。马洛的非洲之行以踌躇满志始却以悲观失望终,他的灵魂经历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洗礼,最终让他认识到殖民主义的宣扬与现实之间有着多么大的差距。马洛的追寻是现代人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心路历程,这种认识既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又是对人类心中恶的倾向的认识,这种认识还包括他的道德拯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马洛是去非洲的探索者而不是掠夺者,更重要的是马洛有能力自我限制,因此马洛没有像库尔兹一样转变。
3. 人性的阴暗面及殖民主义的黑暗
马洛自我探寻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一个意象就是“黑暗”。黑暗在英语中具有黑暗、阴郁、色深、黑肤色、愤怒、隐秘、邪恶、神秘等意义,于是,马洛所属公司总部大楼成了“黑暗世界”,门口一胖一瘦的两个女人活像在。“守卫着黑暗世界的大门”,“编织着像是用作暖和裹尸布的绒线”。马洛讲故事所在的伦敦城(西方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也成了“地球上黑暗地域之一”,游艇浮在其上的泰晤士河“在阴霾的天空下面惨淡地流淌着——好像要流入无边黑暗的心腹之地!”当然,“黑暗”的意象更多地见于刚果河之行中。这里,所见的原住民是黑色的:“小船上的黑家伙划着桨马洛,老远就看得见他们的眼白发着光”;而库尔兹这位“奇才”、“使者”在经历原始的蛮荒黑暗之后,回顾自己的一生(包括欲望、诱惑、屈服等)之时,深深感到的也只是无助的绝望和恐惧,瞑目之际,他喊出了“恐怖啊!恐怖啊!”这样的惊人之语!是良心的发现,抑或是对世态的绝望?
库尔兹的部分教育来自英国,其母有一半的英国血统而其父又有一半法国血统。马洛的听众,无论是会计师、律师,或者是公司主管,甚至是马洛自己,其实都是维系帝国命运的投资股东和存在基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损大众而利一小撮的实质不就这样昭然若揭了?正如萨义德在其《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马洛以很奇特的、具有洞察力的方式把罗马帝国的殖民者和现代殖民者加以对比,阐明了欧洲帝国主义特有的力量: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求实的态度的综合。他说马洛,古罗马人‘算不上是殖民者:他们的***府只是压榨人民’, ‘挽救我们的是效率——致力于效率’。这与依靠暴力的罗马人不同,他们的崛起几乎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软弱之上。”
综上所述,马洛的刚果之行,不仅成了进入“最黑的非洲”腹地深处(物质意义)的航行,而且也是探索人之内心深处的航行!库尔兹的病而致死,不仅是他对探索人之自我并发现人之心灵隐秘黑暗的深度绝望,也是对殖民掠夺的残酷徒劳和文明进步的堕落无助之大彻大悟与悲怆呐喊!
参考文献:
[1]Adam s,Richard.Joseph Conrad:HeartofDarkness.London:Penguin Books,1991.
[2]朱寰,吴泽义,王松亭.西方文化要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8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9
关键词:黑暗的心;自我控制,自我寻找,黑暗
中***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生于波兰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命途多舛,康拉德16岁就离开了祖国来到法国马赛,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足迹遍及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正是由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其所处的时代,其相当一部分作品常常带有浓郁的思考意识,他的作品不单单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更注重于人们对外部事物和外部现实的感受,认识,以及思考,具有深刻的揭示意义。
《黑暗的心》是约瑟夫.康拉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源自于作者在刚果河流域的亲身经历。文章以一艘名为赖利号船的停靠引出故事的讲述着马洛,马洛为一家在刚果河流域的比利时公司工作,他的任务是沿着刚果河进入黑暗的中心-库尔茨的所在地,寻找库尔茨,故事沿着这条线索展开。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层层主题也很自然得向我们展开。
一. 自我控制主题
在《黑暗的心》中,自我控制这一主题贯穿这部小说始终。在这部小说中,马洛讲述着他的故事,沿着刚果河寻找库尔茨的故事,也讲述着他自我控制的故事。相反,小说中马洛一直追寻着的主人公库尔茨,却向读者展示着他由于自我控制的缺失而最终导致的悲剧结局。
沿着殖民统治下的刚果河流域寻找库尔茨,马洛不久来到了公司的一个基站,在那里,他第一次感到震惊,震惊荒芜的人心和所有的无意义。那里不是一个可以让一个人实现理想实现抱负的场所,那里更不会有理想的工作,些许的精神支柱与一丝的希望。在马洛几近心灰时,他遇到了一个在荒芜中依然保持自制的贸易公司会计,他穿戴整洁,书本摆放得像派一样整齐,万事都有条不紊。在那样一个绝望的地方,会计师的自制给了马洛极大的鼓舞,也让他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以及自己是有希望有未来的。再看看那些被殖民的土著人,他们没有被奴役吓倒,奴役没有使他们忘记自己的根本与坚持,在黑暗统治下的人们,依然保持自我坚持自制,这些,都给了马洛警示与信念,马洛在无数自制之人的鼓励下,完成了自我控制。相反,库尔兹深陷这片黑暗之中,完全被黑暗吞噬,他被贪念和欲望驱使,变成了畜生般的无情生物,他猎杀珍稀动物,奴役当地人民,完完全全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制。深陷于一片黑暗之中,马洛在面对世间极恶时保持了自我坚持了自制,库尔兹却丧失自制沦为兽类最终自食恶果,这样的结局无疑揭示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意义。
二. 自我寻找主题
马洛进入刚果河腹地寻找库尔兹的过程,也是自我寻找的一个过程。随着马洛沿着刚果河前进,他见证了这片土地处在孤独中的黑暗。马洛也见证了刚果河沿岸自相残杀的文化,越是走进丛林深处,当地居民就显得越发退化。
在这段旅行中,马洛的所见所闻让他明白,一个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似乎会顿悟,他提到库尔茨的最后时刻让他看到了人性可以演变到多么可怕,灵魂可以被恶魔主宰,变得丑恶。马洛听到了库尔茨口中所喊的恐怖,恐怖,他描述到:“库尔茨最后的目光宽广到可以覆盖整个宇宙,可以刺穿所有在黑暗中跳动着的心灵”。马洛猜想到库尔茨一定顿悟了人性可以变得多么贪婪多么可怕。
在这段旅程中,马洛一直在发现意想不到的事情,主人公一直在遭遇,挣扎,反省,并最终找到自我。
然而,一直想要创造奇迹的库尔茨,在刚果河流域生活的这段时期,与世隔绝,他也许也曾经是被人们称之为绅士的人,但是这片丛林改变了他很多。这儿,与他生活的地方相去甚远,没有道德观念的束缚,他释放了他人性中的罪恶,变得残忍。在他的这段自我寻找中,他迷失了,他寻找到的,是黑暗。
三. “黑暗”主题
(一) 殖民主义的黑暗
《黑暗的心》这部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清晰得向我们展示了殖民者们如何运用***事,经济和***治力量对殖民地国家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掠夺。为了达到他们掠夺的目的,他们会毫不犹豫得脱掉自己的“文明外衣”,露出丑恶狰狞的本来面目。
殖民者们不会给非洲的被殖民人民任何人性的东西,他们被奴役,被驱使,被像畜生一样对待,他们脖子上套着铁环,彼此被铁锁链拴在一起,这一场景,让人不寒而栗。当这些被奴役者被榨干最后一滴汗水时,他们只能静静得等待死亡,没有人会关心他们,也没有人会在乎他们是不是在下一秒钟会永远得消失。
当马洛最后终于到达公司在非洲设立的“内站”时,他无意间用望远镜看到了远处木桩上一颗颗的人头,而不是他之前认为的球状物体,这种场景让他感到恶心。而殖民者却毫不掩饰得告诉他这是当地土著叛乱分子的头颅,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殖民主义的黑暗不仅体现在其残忍暴力和没有人性上,还体现在它的虚伪和它的荒唐上。
殖民主义的统治是残忍的,暴力的,血腥的,也是虚伪的,荒唐的。他们张扬着要传播西方文明,却在当地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所谓的贸易,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他们种种恶行的幌子,他们毫不知廉耻得强取豪夺,滥杀无辜:他们口口声声得说要给这片土地带去文明,却无法掩饰自己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让这片原本安静祥和的土地变得越发黑暗越发荒蛮,让原本带有自然绿色的丛林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看看主人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库尔茨,他一直都充满着神秘色彩,也在小说中暴露了他的残忍,暴力,邪恶,虚伪与荒唐。他是贸易公司的得力干手,有着“非常优异的业绩”,可是这些所谓的业绩,都是他用火***,火炮,土著人的生命换来的。他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在这片土地上为所欲为,得来的这一切所谓“优异的业绩”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传播文明?这,不是虚伪,不是荒唐,又是什么呢?黑暗,无边无尽的黑暗。
(二) 非洲的黑暗
在小说中,殖民者总是提到当地的非欧洲裔人是低贱的,下等的,他们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被奴役被杀戮地位。他们认为这些人是野蛮的,没有文明没有历史的。
在《黑暗的心》中,库尔茨自恃自己是将“神圣之火”带到了非洲,他曾经许诺他要将这样的“神圣之火”从欧洲带往非洲大地。在这片土地上,他“认真工作”,将痛苦,泪水,驱使,奴役,和死亡这一系列和黑暗有关的东西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那曾经绿色的丛林,那曾经快乐的自给自足的土著人,如今都化作一个个枯枝与一堆堆白骨。
在殖民者疯狂得践踏之后,这片土地,陷入了永无白昼的黑暗。
参考文献:
[1]Cedric Watts.A Preface to Conrad.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2]Mary Klages.Literary Theory: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黑暗时代的人们篇10
关键词:大卫·芬奇;黑色风格;电影叙事大卫·芬奇被誉为“电影鬼才”,这名出身特效领域、以拍摄音乐录影带和广告片起家的导演,从1991年的《异形三》到2011年的《龙纹身的女孩》,这位40岁的导演至今完整的电影作品仅有10部,却受到了异常多的关注与颇为两极化的评价,国内外都不乏对其作品风格研究的学者:james swallow已经在2003年专门为他写了一部著作《dark eye:the films of david fincher》,对大卫·芬奇的创作过程有了一定介绍;另外waxman与sharon在2006年合著的《rebels on the backlot》也有专门对他的介绍,将他列为美国电影革新之路上走在最前线的6位导演之一。国内更是有许多电影研究者与爱好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评论。本文仅就其电影作品的叙事内容与典型叙事手法加以浅析。
说起大卫·芬奇,就不得不提起黑色电影。在他的电影中,“黑色”已经不止局限于故事内容的暴力阴暗和主要人物的矛盾敏感,“黑色”二字弥漫于电影的方方面面中,哪怕是阳光明媚的场景,也处处透漏出阴暗晦涩的色调。黑色电影到底是什么?其实学术界至今并无定论,相反对于这个电影流派,不少电影学者是持反对态度的。黑色电影最初由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1946年提出。他从黑色小说一词得到灵感,主要指称在战争年代拍摄的,1945年后很快连续在国外上映的一批美国影片。多数学者认为,黑色电影语气说是一种影片类型,不如说是种风格上和叙述上的倾向。早期的黑色电影多数以老式侦探片为主,“主要指好莱坞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世界的影片。”[1]郑树森认为黑色电影就内容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电影题材大多来自社会黑暗面;其二是电影的整体观点较为灰暗,主角对人生持悲观态度”。[2]虽然说法纷繁多样,但总体说来,黑色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一定是与社会阴暗面紧密相连的,多以犯罪、暴力、杀戮为主。在黑色电影中,影片的主人公往往是悲观、敏感、神经质的,他们或许有要与世间罪恶抗衡的意愿,却往往迫于邪恶力量的强大(这种邪恶力量多来自社会与***府)而无可奈何,看罢使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
在黑色电影中,对反面力量的夸大与崇拜从不嫌过分渲染。《七宗罪》里代表正义与***府的警察二人组,一个被加以愤怒的罪名,失去了爱妻,另一个则从开始就表现出了对凶手的同情与退让,凶手不但不对自己的死亡感到畏惧,反而一心想以自己的死亡来摧毁主角。可以说,影片表达出的是一种纯粹的以暴制暴的世界观,在《搏击俱乐部》中,这种对暴力的崇拜与夸大更是到了极致。在生活重压下的人们因为拳击聚集到一起,神经质地迷恋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感觉,发展到最后,小群体间相互的暴力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唯有将暴力的触手伸向社会才能满足他们躁动不安的心。《龙纹身的女孩》里,再优渥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拯救富商一家,除了找来男主角的白发老人,整个家族无人正常,凶手自小受到生父***性侵,便把黑手伸向亲妹妹,亲手杀死了可怜女孩之后便迷恋上了杀人的感觉,沉浸在性虐残害女性中不可自拔。这些人物的黑暗面令人不寒而栗,却也让人在看罢感到一丝可怜。
大卫·芬奇电影多反映社会黑暗面,电影中的人对世界悲观甚至绝望,电影中情节也多有阴谋,杀戮等,因此从内容方面来说,大卫·芬奇的电影有黑色电影的特征。大卫·芬奇的影片虽然在题材上继承了黑色电影一贯阴暗、绝望的特色,但是却又在此上做出了改变和新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黑色电影中,主角是绝望悲观的,对现实无力反抗,在大卫·芬奇的电影中,角色依旧是悲观、愤怒的,但是这些角色却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从中找出了自己与现实对抗的方法。《七宗罪》中的凶手john doe对现实社会不满,便通过布道杀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清洗,《搏击俱乐部》中,jack对工作与上司的压迫不满,便自我***出另一个人
tyler出来,组建自己的小群体,以暴力向社会发泄着自己的愤怒与绝望,《龙纹身的女孩》中,女主角lisbeth惨遭看护人强奸毒打,将强奸过程录下来作为证据威胁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看护人,并且进行了相当残忍的报复。这些角色虽然依然逃脱不掉被压抑、被迫害的命运,却并不甘愿就此认输,而是奋起反抗。这些在早期的黑色电影中是数见可鲜的。
大卫·芬奇在他的电影中用黑色筑成了一种对现实反抗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正是通过其电影中人物的罪恶行为表现出来,近似于一种情绪的发泄。我们正常人也有消极的时候,在我们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也会选择自己的手段去发泄情绪,大卫·芬奇利用观众的这一同理心,使得他影片中被夸大的暴力犯罪行为显得似乎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被原谅。从叙事内容上来看,大卫·芬奇将早期黑色电影纯粹的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暴力犯罪进步为他自己作品中寻求观众认同、同情与深思的“情绪发泄”,不得不说是对黑色风格电影的一大发展。“可以说,大卫·芬奇的电影不是在表现黑暗的世界,而是通过剧中人物发泄对世界的不满给予其思考的能力。这里的热闹和声势正是他电影中所包含的那种发泄式的黑色内容,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电影中不缺乏思考,一种在黑暗中进行思考。”[3]
在大卫·芬奇的电影中,一个角色可以同时具有压抑与纵欲、善良与邪恶,或许这正是大卫·芬奇对人本质的一种思考:人本身就是善恶的共同体,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某一方面显示得更多一点,而在变换一下角度另一方面又会显现的更多,而在大卫·芬奇的影片中正是通过多角度的反映,从而使得人这种善恶难辨的生物得以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角色演绎下,影片的黑色风格变得更加明显。
作为一位抛弃传统电影语言、特立独行的“鬼才”导演,大卫·芬奇的作品具有浓重的个人色彩,他的影片本身和他本人一样都被黑色所笼罩。他的电影由于题材所限,既无法获得极高的票房收入,也无缘问鼎学院奖项,但他依然凭借自己独有的黑色风格虏获了大批cult电影爱好者的心。他曾经说过:“我想把人用你未必愿意的方式卷入到我的电影中去。我想嘲弄人们在电影院灯光变暗而20世纪福克斯的标志出现时心中带有的期望。观众们总在期望什么——我的兴趣就是对它进行嘲弄。这才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特有的叙事内容是他作品能形成独有的黑色风格的重点所在,而对无***府主义的表现则帮助作品的叙事内容更赋有深度。他像是在黑暗中静默起舞的舞者,在重重暗影中时隐时现,让人捉摸不透。参考文献:
[1] 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2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黑暗时代的人们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