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口算题10篇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1

一、口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学生学习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明确了算法以后,教师将被除数的位数从三位改到多位,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能这样算?例如:学习了300÷3以后,拓展到“如何口算3000÷3、30000÷3?”使学生明确“不管被除数是几位数,只要末尾有零”的一类口算题的算法。学习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后,拓展到整十数乘整百数、整百数乘整百数等口算。这样学生学到的口算方法就从一道题类化为一类题的计算。在进行以上拓展的时候并没有加重学生过多的负担,学生只要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就能很顺利地掌握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单位转化的问题,出现整百或整千数的计算,学生也能灵活解决了。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是很容易的,但只掌握这一种题目的算法,如果题目稍有变化,有些学生是很难迁移运用的。因而拓展口算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

二、笔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四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关于整数部分的笔算学习就全部结束。其实学生到了五年级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内容。比如计算圆周长面积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3.14这个数去乘,乘数的数位会变多,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的数位也会变多。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进行乘数及被除数、除数位数的拓展,到了五年级,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方法就可以直接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不拓展,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碰到了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题就不能正确计算了。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分两步走:先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进行一次拓展,从三位数扩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就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然后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后拓展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笔算的拓展都不需要另外增加课时,只需在新授课时加入一两道题,进行算法迁移即可。而除法的笔算拓展内容需要一个课时,原因是对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重点突出跟商0有关的笔算书写格式。除法笔算的拓展也分两步走:首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之后进行拓展,将被除数拓展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本次拓展不需要增加课时,只要直接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授课上增加一道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就能将算法进行迁移了;到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这次拓展需要一个课时,帮助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体构建。实际上乘除法笔算的拓展不仅仅帮助学习五年级小数乘除法打基础,也促进学生在四年级阶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顺利计算。

三、简便运算中进行拓展

四年级学习了混合运算以后,学生开始学习整数计算中的简便运算,到了高年级这些简便运算就从整数拓展到小数与分数中。教材编写时,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四年级上学期课本上只要求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学期学习乘法分配率,整数阶段的简便运算就结束了。书上虽然没有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是否能避免将这些简便方法进行负迁移呢?学生遇到有些复杂的简便运算题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时,教师是否就题论题讲完题目就算了呢?到了高年级小数的简便运算的学习是否只限于加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呢?基于这三点,我觉得讲授完整数的简便运算后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内容较多,需要增加一些课时来帮助学生对比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后,需要增加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又可以避免学生将这些运算律进行负迁移。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2

关键词小学生,大学生,口算时间,口算广度。

分类号B842.1

1引言

口算又称“心算”(mental arithmetic),是人的基本运算能力。国外许多心理学家,如:Brairerd[1],Ellis[2]等对成人的口算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目的是验证Baddeley和Hitch提出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模型[3]。而另一些心理学家则侧重小学儿童口算能力的发展研究,如:Wanner和Shiner[4],Ashcraft和Fierman[5],Adams和Hitch[6]等。但是,在儿童与成人口算能力之间缺乏比较研究。在国内,有关的研究尚少见。我们在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研究[7]中着重考察了小学生口算时间和口算广度的发展。并分析了数字广度和口算时间对口算广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广度和口算时间是制约口算广度的两个基本因素。其表现是,被试的口算广度随数字广度增大而增大,随口算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其原因是:口算是在短时工作记忆系统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短时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数字广度反映的是短时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被试的数字广度越大,短时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就越大,口算的广度也随之增加。所以,数字广度是影响口算广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次,在口算时,短时工作记忆系统既要短时存储信息,又要进行运算加工,两者争夺有限的容量,此消彼长。如果运算加工的速率快,运算加工所占据的容量就小,储存信息的容量就大,口算的广度就随之增大;反之,运算加工时间越长,其所占据的容量就越大,储存信息的容量就小,口算的广度也随之减小。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测试了大学生的数字广度、口算时间和口算广度,并把大学生的口算能力指标近似地看成是成人的口算能力的指标,比较六年级小学生与成人的口算能力在口算时间和口算广度上的差异,并讨论差异的原因。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大学生的口算时间应明显少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口算的广度应明显大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2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大学在读的本科生30名,其中男女被试各15名,文理专业各15名,被试的年龄从20岁到23岁;小学6年级学生30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12.6岁。被试均没有进行过口算方面的特殊训练(如速算训练等)。

2.2材料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加、减、乘、除法口算测题和数字广度测验。口算测题分为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借位减法、借位减法、乘法和除法6种。每种测题按照测题广度的大小,由小到大分组,每组测题的广度相同。每组共6个测题。

2.2.1数字广度测题测验采用不同位数的随机数字串。从5位数字到12位数字,共8组。每一组有6个数字串,其位数相同。

2.2.2不进位加法口算题一位数加一至八位数不进位加法算术题各6题,共8组测题。

2.2.3进位加法口算题一位数加一至八位数进位加法(只进一位)算术题各6题,共8组测题。

2.2.4不借位减法口算题一位数至六位数减一位数不借位减法算术题各6题,共6组测题。

2.2.5借位减法口算题两位数至五位数减一位数借位减法算术题各6题,共4组测题。

2.2.6乘法口算题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乘法算术题各6题,共两组测题。

2.2.7除法口算题一位数除一至三位数除法算术题各6题,共3组测题。

2.3测量指标与程序

实验采用听算的形式。主试口述试题,被试进行心算,说出结果。实验共有两名主试,其中一名主试读题,另一名主试记录答案和口算所用的时间(秒)。正式实验开始时一名主试开始读题,读题的速度为每0.6~0.8秒钟读一个数字或运算符号。主试读完题后,开始用秒表记时,待被试说出答案,停止计时。记录的时间即为被试进行口算的时间。当被试没听清测题时,提请被试注意后,换另一道测题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以被试在每个测题上所用的口算时间(秒)作为“口算时间”的测量指标;用数字广度作为测量被试的短时工作记忆容量的指标;以测题的两个数值的位数之和作为测题的广度指标。每种口算测试均从广度小的一组测题开始,逐渐增加测题的广度,直至测出被试的最大口算广度。

2.3.1数字广度测试在开始测验前首先告诉被试,在听到主试说完一组数字时,你应立即复述。正式开始测验时,从五位数数字串开始,主试按每0.6~0.8秒一个数字的速率连续读出数字串。停止后,被试立即复述数字串。若被试在一种位数的数字串上能连续正确复述两个数字串,则增加数字串的位数(每次增加一位数字)继续测试。若被试在同一组数字串中连续两次复述错误,则中止测验,取前一次测验时的数字串的位数作为被试的数字广度。

2.3.2不进位加法口算测验测验时,按照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三位数……一位数加八位数的顺序分组依次进行。每组测试两道题。当被试连续答错同一组的两道测题时,停止本组测题的测验,取前一组口算测题的广度值为被试不进位加法口算的广度。休息3分钟后进行下一种口算的测验。

2.3.3进位加法口算测验按2.3.2的顺序进行进位加法口算实验。

2.3.4不借位减法口算测验测验时,按照一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三位数减一位数……六位数减一位数的顺序分组依次进行。每组测试两道题。当被试连续答错同一组的两道测题时,停止本组测题的测验,取前一组口算测题的广度值为被试不借位减法口算的广度。休息3分钟后进行下一种口算的测验。

2.3.5借位减法口算测验按照程序2.3.4的顺序进行借位减法口算测验。

2.3.6乘法口算测验测验时,按照一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顺序分组依次进行。当被试连续答错同一组的两道测题时,停止本组测题的测验,取前一组口算测题的广度值为被试乘法口算的广度。休息3分钟后进行下一种口算的测验。

2.3.7除法口算测验按照2.3.6的顺序进行除法口算测验。

3结果

3.1口算时间的测验结果

将被试在“一位加一位”和“一位加两位”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减一位”和“三位减一位”不借位减法和借位减法以及“两位乘一位”乘法和“两位除一位”除法口算时间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列于表1。

分别以各种口算时间为因变量,以被试的年级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一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口算时间上差异显著,F(1,55)=4.061,p

3.2口算广度的测验结果

将被试的数字广度、不进位加法广度、进位加法广度、不借位减法广度、借位减法广度、乘法广度、除法广度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列于表2。

以数字广度和各种口算广度为因变量,以被试的年级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数字广度大于小学六年级学生,但两者差异不显著,F(1,56)=3.094,p=0.084;大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乘法口算广度差异不显著,F(1,56)=1.204,p=0.277。大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不进位加法口算广度(F(1,56)=9.589,p

4讨论

4.1关于小学生与大学生口算时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大学生与小学生在减法和除法的口算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加法和乘法的口算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是无论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加法和乘法都得到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小学生对加法和乘法进行了更多的练习,从而使得这两种运算更为熟练。小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是先学习加法,后学习减法;先学习乘法,再学法。减法和除法是加法和乘法的逆运算,小学生是在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减法和除法的,所以,小学生对加法和乘法练习得更多,更熟练。这也说明,小学生在减法和除法口算练习上还有待加强,口算速率还有较大的提高余地。另一方面,减法有时需要向前几位“借位”,除法运算要用不同的数“试商”,运算的难度确实比加法和乘法大,所以,口算的时间较长。

4.2关于小学生与大学生口算广度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平均数字广度虽然大于小学生(8.60>8.10),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大学生和小学生除了乘法口算广度差异不明显之外,加、减、除法的口算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同两组受试者在口算时间上的差异大体上是一致的。

5结论

(1)大学生在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减法和除法的口算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小学六年级学生;但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借位减法和乘法的口算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在一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口算时间上明显长于小学六年级学生。

(2)大学生的加、减、除法口算广度均明显大于小学六年级学生;但乘法口算广度与小学六年级学生比较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Brainerd C J. Sources of working memory error in children′s mental arithmetic. In: Deloche G & Seron X,(eds). Mathematical disabilities: A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7, 87~10

2 Ellis N C. Linguistic relativity revisited: The bilingual word-length effect in working memory during counting, remembering numbers and mental calculation. In: Harris R J, (ed).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Bilinguals. Amsterdam: Elsevier, 1992, 137~155

3 Baddeley A D & Hitch G J. Working Memory. In: Bower G h,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8): 47~89

4 Wanner E, Shiner S. Measuring transient memory load.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6,(15): 159~167

5 Ashcraft M H, Fierman B A. Mental addition in third, fourth,and sixth gr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82, 33: 216~234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3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练习要有针对性;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计算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入门,如何走好这一步,把好这个关,对今后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正我从事过多年小学数学教学,深刻体会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他的整体数学成绩影响较大。怎样让学生们学好计算,尽量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我有以下体会。

一、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能力是低年级学生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笔算的正确和速度,而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的编排百分之七十都是计算题,另外口算的练习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特别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只有记对数字才能计算正确,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在辅导学生口算时,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练习口算的方法,即分别进行“说”、“读”、“写”的三遍练习,并分别达到三个要求;清楚、快速、正确。

(1)“学”算理,应清楚。每天的第一次口算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凑十法口算,可以挑出几道20以内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例如:9+7让学生说7可以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等于16,这样反复的练习。重点是看学生对口算算理是否清楚明白,这是正确、快速口算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机械的口算练习。

(2)“读”口算,求快速。每天的第二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读口算题。如《20以内加减法表》。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慢,可以再来二、三遍,同时记录每一遍练习的时间,以便对比,不断提高速度。经过这样的读算训练,使学生熟练到不需要思考就能快速地计算,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计算速度,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学生快速口算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打乱口算题的顺序,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口算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口算合理,灵活、迅速,逐渐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写”口算,需正确。每天第三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写出前面读时的口算题,然后老师批改,做到对学生的正确率心中有数。这次的练习是“说”“读”“写”的统一性,是懂理、会算、熟悉的综合运用,但不可操之过急,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对基本口算技能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时需要老师注意两点,即培养学生口算兴趣和坚持口算训练。

二、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掌握计算能力。设计出不同的题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培养,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口算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口算,口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等这些规律。

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4

案例一:一次在公交车站路口等车的时候,听到小喇叭不停地叫卖着“香蕉,五元钱三斤”,回头只见有两个小学生在旁边小摊上卖香蕉,我便走上前问:“小朋友,我要买一斤香蕉,需要多少钱?”这两个小孩对视一笑,互相推让着:“你算,你算”,我让两人都算,他们沉思了一会儿,都说算不出来。我问你们上几年级,他们说:“四年级”。

案例二:在参加某市直小学“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中,观摩了三位参赛教师的《折扣》(六年级上册)教学,三个班的学生使用同一导学案。均在要求学生计算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时,三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口算出是144元,而其它学生都是用笔算求出,时间相差不止十几秒。

众所周知,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口算是非常重要的运算方法,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反映着学生的思维品质,它不仅影响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且更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把口算与估算作为九项加强内容之一,并明确制定了两个学段中的口算要求。如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反思以上两个案例,案例一中两个四年级的学生,虽然还没有学过小数除法,不能得出准确结果,但也可以运用转化思想、口算与估算方法求得大致结果。案例二中学生计算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位数乘三位数的问题,六年级学生应该会用口算求出结果,而从课堂上看,大部分学生没有口算意识,老师也没有加以提示,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笔算求得结果。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也降低了教学效率。如果案例一是个案,那么案例二中的共性问题就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加以深思。我个人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意义,重视口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学生口算意识,指导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不断强化学生口算意识

意识支配行为。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在人的思想意识指导下产生的,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保证其正确的行为。显然,运用口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样是先要不断强化学生自觉运用口算的意识。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口算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只是大多数学生在解决这个具体问题时,缺少口算意识,不能主动地运用口算。因此,只要学习内容中有计算的问题,教学设计就要明确树立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思想,为学生创造口算机会,提醒学生先尝试口算,当口算困难时再用笔算。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口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口算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己感悟总结算法的基础上,适时指导学生掌握口算方法。适时就是说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熟记乘法口诀、常用数据等基本方法、结果的前提下,结合探究运算性质、规律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分解、联系、转化等多种口算方法。如:计算78 + 46,先把加数46分解为40 + 6,这样计算78 + 46就转化为计算78 + 40 + 6(分解口算);计算12×13可联系12×12=144 这个常用值转化为12×12+12进行计算;计算160×90%转化为计算16×9。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种口算方法以及口算与估算、简算的综合运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口算

口算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口算,既能增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口算兴趣,发展学生口算应用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注意选取生活实际中的计算问题,还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口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5

一、目前学生的状况

现状一:口算能力差。十道口算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对六、七道,甚至有的学生只能算对三四道,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全部做对。

现状二:经常抄错题目中的数字或运算符号。

现状三:竖式计算正确率不高。该点小数点的没点,该添零的没有添零……

现状四:乘法口诀不过关。有的背的颠三倒四,有的必须从第一句开始背才想得起来。

现状五:能简便计算的没有简算或算错了,不能简算的胡乱简算。

现状六:计算器成了学生偷懒的工具。

二、剖析及对策

“读数和计数、知道时间、购物付款和找零、计重和测量、看懂浅易的时间表及简单的***表及***示,以及完成与此有关的必要计算”以及“估算和近似计算的能力”是成人生活、工作及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严格要求是前提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

(二)加强口算很重要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有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了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

(三)培养兴趣很关键

在计算教学中,练习课起着熟练计算,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也因为如此,我们的计算练习课容易陷入题海大战的误区,一节课往往是教师廖廖数语,学生埋头苦算,到最后可能是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速度与技能,但他们对这些计算题的厌恶也从此生根发芽,学习后进生更是畏之如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挖掘计算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计算的信心与兴趣,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更真实效。

1.题型多样化。简而言之就是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不要一味口算、竖式计算等老面孔。适当加入形式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换换口味,保持新鲜感。比如在设计巩固练习时,用“大家来找茬”代替了以往常用的“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把错误的改正过来”这种老模式。大家一看这个要求顿时产生了好奇心,迫切想解决问题:对列式计算的文字题,设计“你列式、我计算”教学过程,同桌之间明确分工,每人列一道题的算式并给对方计算,所以他们在列算式时加倍细心,唯恐自己列错算式。这样的设计不但达到练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激发了兴趣。

2.竞赛趣味化。学生喜欢竞赛这种形式是每个教师的共识,练习课上是这种练习形式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我就在计算教学中仿照《开心辞典》开展过“24点快算”等计算竞赛,学生那种热情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爱学习。竞赛不仅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更可以在师生之间开展。

(四)培养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教学的根本。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简算,如何简算,然后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

2.打好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每日一题,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每日三题,加强训练,但教师必须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六)计算器引入要适时

计算器的使用有它的优越性,允许学生在进行统计计算、求面积、体积计算、解答应用题和验算时使用计算器,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及学习兴趣。但是也要认识到,计算器不能代替计算的基础知识,不能代替口算和基本的笔算,不能偷懒的工具。

(七)问题课题化是有效的补充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6

关键词 低年级 口算能力 训练方法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040-03

在参加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在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来说,练习的重点应放在口算上。我曾发现了口算教学中的问题,并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口算教学的有效方法,也尝试和改进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式,最终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取得成效。

一、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21世纪是信息、数字时代,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口算能力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正确率均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普遍认为口算类的题目太简单,不如思考应用题有意思,做对了,骄傲情绪明显,做错了也不当回事;有的孩子口算一两道题速度很快,当口算题目较多时,却磨磨蹭蹭,很长时间做不完,表现出厌倦疲乏的样子;有的孩子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

二、分析——问题的成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在指导口算方法上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思维僵化。

2.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通过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口算不仅有实践意义,而且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事实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低。“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学生在进行口算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记数目,选算法,在头脑中紧张的思维运算,因此口算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口算训练方法

(一)学习口算方法,训练多向思维

在学习口算方法时,要重视学习过程,强化首次感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算理的探究,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9+4,我先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试***让学生思维得到***,众说纷纭:

“我是通过摆小捧看出来的。”

“我是一个个数出来的。”

“把9放在心里,再往后数4个,10、11、12、13,结果得13。”

“因为10+4=14,所以9+4=13。”

“从4里面分1个给9,1和9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里面剩下的3就是13。”

……

分析学生的思路,主要有数数法、类推法、凑10法……这些思路是每个学生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在学生出现了各种算法后,很多老师便会“言归正传,隆重推出凑十法”,再用小捧摆一摆来理解“凑十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又把全体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凑十法”这方法上。然而我却认为这样做客观上会造成学生***撷取信息和亲历解决问题的机会减少,对保持学生的创新欲望和自信心也是不利的。学生在口述9+4时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思维的全过程公布于众,一人讲大家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再让学生口述9+6、7+9等算式的思考过程,学生逐步体验了“凑十法”的优越性。最后让学生说出你还会算哪几道“9+几”的算式。本课教学任务让学生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及算法的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口述思维过程的训练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指定学生口述思考过程时要有针对性,最好先指定思维能力好些的或迫切要求发言的学生口述,要注意给口述思维过程能力差的学生较多的练习机会,千万不可有这方面的“空欠”,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口述计算思维过程的练习形式。

(二)巩固口算方法,训练形式多样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要进行适当地练习。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速度。练习时应注意:

1.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夺红旗、找朋友等,都应当充分运用。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学生当堂演练,讲究其速度及正确率,同时及时反馈,当堂校对,当堂评价。

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练习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了下面几种形式:

(1)口算卡片进行口算。一般放在新课前,用于复习旧知识;或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制作方法:用较硬的纸裁成长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上正反两面各写一道口算式题,还可根据需要出示答案提示,建议不同阶段的口算题用不同颜色纸制作。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反复使用。

(2)口算牌进行口算。制作方法和口算卡片相同,不同处是背面写出口算结果(或是在电脑中用ppt制作)。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牌,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引导学生订正。这种方式适合进行刚刚学习的口算新课练习,也适用于口算有些困难的学生。

(3)口算板进行口算。教师可以利用较大的正方形的硬纸制作口算板,口算板上横10行,纵10列标出0~99这100个数字。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听、仔细看,排除其它数字的干扰,保证口算正确。

(4)口算表进行口算。数学书上常附有口算表,可以按照这种口算表的格式,制作成大表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可以组成各种类型、难度各异的口算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如:

(5)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四人一组互相算,利用学号口算,或者进行全班的口算接龙比赛。既可以提高兴趣,促进合作交流,又能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三)口算训练灵活,培养多种能力

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要适当进行形式灵活多样的口算练习。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学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口算的浓厚兴趣。可以采用以下的训练方法:

1.视算、听算、心算结合练

视算、听算、心算是口算练习中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用脑算说出结果,这样使口、手、脑得到协同训练;听算是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这种方法难度较高,学生要记数字、记符号、想得数,这种方式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心算是在眼、脑共用的基础上精力高度集中用心去思考,准确地说出得数。经常调换这三种口算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心理素质始终保持在求知欲望的状态。

2.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各种机能针对练

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这些训练各有各的目的。找准时机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9加几,8加几……各有几道,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

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5.针对综合交叉练

针对性训练就是把有关知识进行归类,抓住各种类型口算知识的特点,进行分类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综合训练,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6.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口算接龙练习、小组对抗赛、送信、找朋友等等。

(四)持之以恒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对口算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要求,紧紧依靠教材,落实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我们每节数学课都坚持抽出2分钟练习20道口算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断提高。例如教学百以内加减法时,练习从“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开始,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再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每天的数学作业必有20道以上的口算,自己出题自己判,或家长出题家长判。这样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同时每个学期中,我还布置学生有40天左右口算强化练习时间,每天练习60~80口算题,并及时登记,强化练习阶段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口算训练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教育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在口算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

1.口算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引导学生在口算之前要看清数字、看清符号,观察题目的特点,认真审题。口算过程中要弄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

2.选择合理的口算方法,认真口算;规范地书写数字、运算符号。口算时,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采用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

4.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坡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口算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实际相当艰巨的工作。保持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减少错误还可以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关注每个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口算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在一个班级体中学生的程度是有差异的,要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误。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及时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认真分析不同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包括心理原因、知识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减少学生的错误,使学生的口算能力稳步提高。

四、实践效果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85-01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但是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加上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于计算是退避三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与大家分享。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就越能学的好,反过来,学得好还会促进兴趣的提高。随着数学教学的升级,数学学科自身的单调,抽象的特征逐渐显示,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数学教学应解决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要讲究训练形式,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连续五次作业全对就评为"计算大王"等,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训练,培养坚强的意志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长期的计算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1精心设计练习,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位数及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随着小学各个阶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是一、两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要有一个坡度;要求应当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 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会直接受到影响。计算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3.1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3.2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3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3.4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8

要求内容

单元结束时

期末

平均

错误率

速度

平均

错误率

速度

第一册

10以内加减法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8题

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

20以内进位加法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8题

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

第二册

20以内加减法

3%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

100以内口算加减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7题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第三册

100以内口算加减法

6%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8题

表内乘、除(包括有余数除法)

6%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

4%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

第四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6%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

16%以内

16%以内

万以内笔算加、减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题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

第五册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6%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题

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题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

笔算加、减混合运算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

第六册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百以内)、乘几百几十,用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几百几十,用整十数除,简单的两位数除两位数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珠算三位数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

每分做1题

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1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1.5分做1题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1.5分做1题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2分做1题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平均1.5分做1题

第七册

口算整万数加、减,几百几十的加、减,乘数、除数是整百的乘、除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

珠算加、减法(不超过五位数)

20%以内

15%以内

笔算加、减法(超过四位数)

8%以内

混合运算115%以内

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20%以内

第八册

整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小数加、减法口算(位数为两位数,还能用简便算法)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3题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珠算小数加、

减法

12%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题

第九册

小数乘、除法口算(乘数、除数为一位数,简单的两位数乘除)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3题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笔算小数乘除法

18%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2.5分做1题

1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2分做1题

解方程

20%以内

15%以内

第十册

数学概念

20%以内

15%以内

整数、小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分数加、减法口算(分母为10以内的)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3题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分数加、减法

35%以内

30%以内

第十一册

分数乘、除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3题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易方程)

35%以内

30%以内

第十二册

数学概念

25%以内

20%以内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

5%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4题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包括简易方程)

25%以内

20%以内

度量、画***(第十二册)

度量、画***

25%以内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9

关键词:口算速度 ;正确率 ;课堂训练 ;竞争 ; 游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在这里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与措施。

一、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一)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

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二)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读题可以先出声读后再慢慢转为心中默读,读题是一次审题的过程,也是一次思考的过程。例常见的抄写错误或加减法看错,在订正的时候,学生常常找不到错误所在,这时读题就能很好地显现效果。因为在读题过程就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学读题审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和良好的审题能力。

不要忽视口算的算理和算法,在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过程性策略,所谓过程性策略 就是在组织规则的训练时,不是将目标仅仅盯在学生运算的结果上,而是更为注重学生运算的过程。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9+3=12,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计算过程与方法:3分成1和2,9和1凑10,10再加2得12,这样就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且熟练了计算过程。如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38+54=?,8个一加4个一是12个一,3个十加5个十是8个十即80,80加12是92,在说的过程中包含着连续地口算,说算理和计算过程可以在笔算前说,这也是一种视算,看题口算在脑海中记录得数;也可以边笔算边说,可以帮助更有效地计算;也可以笔算后说,对算理算法再一次复习巩固,每一个步骤的口算对笔算是否正确起了检查的作用。

(三)针对常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突破

在学生进行口算过程,会常常出现一些易犯常犯的错误,对这些错误的出现,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重点突然破,不然就会成为思维的定势与惯性。如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中学生常出现5×9=54、6×9=45此类错误,老师要引导学生一起突破,如5个10是50,5个9比5个10要少,所以5×9得四十多,肯定五十不到;或1个9比1个10少1,5个

9比5个10少5,所以5×9=50-5=45;又或与6×9相比,5个9比6个9少1个9。在45与54混淆错误中,明辨5个9较6个9少,得正确结果5×9=45、6×9=54。

二、让口算能力在比赛中提高

竞争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 积极地鼓励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竞争应该是一个向他人学习,超越自己的过程 。

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小比赛或达标等合理的竞争活动,并及时进行评价,有利于低段学生口算能力提高。

(一)互相竞争

每堂课中两到三分钟口算练习,可以在班级内开展班内口算比赛活动。在规定量的情况下,比全部正确而完成口算用时最少;也可以规定相同时间内,谁正确完成口算的题量最多。看题写得数和听题写得数时比比正确率。

(二)挑战自己

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与同学进行比较的时候,也要和自己进行比较,每一次比赛的成绩,作一个记录,看看自己的比赛成绩是否有所进步,比上一次少做了一题还是多做了一题,做正确的题量有没有增加。自己与自己比较,感受自己的努力与努力后获得的成功,增加自信心,逐渐不仅停留在与自己比,还与同学一起竞赛。

(三)互相竞争与自我挑战相结合

与同学竞争的同时,也给自己定个目标,如这周的目标是一分钟完成20题,下周的目标挑战一分钟完成25题。同学们的互相竞争让同学们互相促进,自我挑战又让孩子们在互相竞争的同时,进行自我调节,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对每次开展的比赛后应进行及时评价,这样能及时反馈、诊断,更好的激励学生,还能对口算训练内容或方式作出导向的作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如:可以结合本班口算能力的实际水平,制定星级制。每次练习赛结束,用举手方式就能大约统计出现在整个班的口算水平停留在哪一级,当总体上升时,可以进行及时调整各个星级的范围。

除了平时的练习赛,还可以进行周、月或根据教学进度进行一段时间后的口算达标竞赛活动,从正确率、速度和书写端正程度等方面,对全体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一次检测。如:争“口算能手章”,口算能力达标就能得到“口算能手章”,对口算能力未达标的学生要给予再次达标的机会,未达的学生通过努力可近段时间内向老师提出口算达标的申请,口算达标通过,也可获得“口算能力章”。

三、在游戏中进行口算训练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参考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小学低段学生从前运算阶段逐渐进入到具体运算阶段,也逐渐进入规则游戏阶段,结合本地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把口算练习融入游戏中,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情绪,边“玩”边“学”,更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篇10

【关键词】 口算 能力 培养 训练 提高 计算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盲目走入了误区。课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口说、合作交流、探讨的平台多了,学生练笔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造成课堂上学生充满热情、思维敏捷、勇于挑战,兴趣盎然的说着、做着、体验成功的快乐,但做题却速度慢,准确率低。

一、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在口算方面训练较少,学生心理素质差,导致因紧张出错。

3、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

4、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

5、有些学生比较马虎,虽然做题快,可总出错,有些学生不想学口算,总依赖笔算。

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谈谈我的粗略见解

1、重视口算过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口算方法。首先,通过直观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感知口算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来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有些学生已能逐一计数或逐一加算,而按群计数还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开始较多地利用小棒,计数器等演示按群计数,如教学20以内加法,拿出8根和5根小棒各放一堆,先从5根那一堆取出2根和8根合起来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3根得出一共13根,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8就想8和几凑成10,从而使学生实际地理解加法进位的基本原理和物化的凑10过程,懂得口算的道理。

其次,逐步摆脱实物演示和实际操作进行计算.在学生学习过笔算后,学位数加二位数的口算时,采取让学生把两个加数的整数部分先加,再把剩数相加,最后再加在一起.比如:在进行63×4的计算时,先将63拆成60和3,用它们分别乘4,60×4+3×4,然后算240+12=252,学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锻炼了思维,发展了注意力?记忆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借助口诀用数学符号进行口算。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口算方法,可以进行数字符号口算。教学分几个步骤:①见算式――说口诀―写得数的训练;②正确把握口诀教学与口诀练习的重心,口诀练习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较大数的口诀计算多于较小数的口诀计算,新学的口诀计算多于已掌握的熟练小数的口诀计算,同时适当补充逆向思维训练的口诀计算;③提高学生学习口诀的主动性――结构教学,口诀教学分为两段设计,第一阶段“教学结构阶段”放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期间。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认知?熟记?运用三大板块,即认识理解口诀的由来,熟记口诀,运用口诀进行各种运算,当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时,就进入到第二阶段,“用结构”,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结构,共同自主地学习类似的新知识,运用规律来编记口诀。此时,学习内容数量增多,速度加快,主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令学生产生学会知识的自豪感和幸福感;④充分运用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学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后,容易受思维定式干扰,不管该不该进位,一律按进(退)位计算,这时,可以把进位加法的题和不进位加法的题混在一起,把退位减法的题和不退位减法的题混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判别,消除定式的消极影响,提高正确性。

3、在正确的基础上,加强速度训练,提高口算能力。首先,有计划地进行常规训练。一般采取每节课做三到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其中单项训练时间少些,综合训练花的时间多些。 每次口算训练不全放在课堂,而视教学内容而异,凡是对新课能起一定铺垫作用的都放在课的开头,对理解新课关系不密切且新课内容本身有一定难度时,先集中精力学习新课,然后进行口算训练,(或结合巩固新课内容)有时把新口算训练作为一种游戏放在课内适当时间,能起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功的欲望。

其次,丰富口算形式,加强口算趣味的练习。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较大的训练量,需要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①视算听算结合练,学习时先进行视算练习,教师可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做开火车游戏练习口算,再将视算与听算结合起来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②采用多种形式练习,低年级的学生要经常做口算训练,学生往往感到机械乏味,没有兴趣,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产生厌倦情绪,需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口算教学。通过这样不同的口算形式的交替使用来激发并保持学生口算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提高,从而使低年级学生学会了学习。

最后,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抢答口算题。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其二,笔录口算争奖章。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教师提前设计一种精美的“雏鹰神算子”奖章备用。练习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前几名上台互批,全对的当场奖一枚“神算子”奖章。

其三,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其四,数数传球。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发令开始数数,拿着皮球的同学开始按顺序传球,老师背对学生说停,球在谁的手里就算一道口算题。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我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跑”、“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口算题也要谨慎。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口算题还复杂的口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口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5、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首先,训练思维灵活性。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技巧;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其次,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我还设计成组关系式练习口算,如9+7=16,16=9+( ),7=16-( )9,9=( )-7,6×6=4×( ),36÷( )=3×3,等等。这些口算练习,既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可递性和求异性,又能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最后,训练思维的创新性。设计的这样练习:3+3+3+3,要求学生除按序计算外,还能用一些新颖方法口算.如:3+3+3+2=3×3+2=1l或3×4-1=11等。对于提出这些算法具有创新成分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增长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6、安排专门的改错课。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通过自制直观教具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就会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一定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10篇

学习

中秋由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由来10篇,内容包括中秋的由来和习俗简短文字,中秋由来简介。二荡秋千,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结伴出走,又叫踏月(采月,滨江采月)在月下踏歌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

学习

攻读硕士研究生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攻读硕士研究生10篇,内容包括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自述,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范文。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考研而“放弃”的机会所折合成的成本。通过中国新闻网挂网调查3个月显示,2015年已签约的本科生的平均薪资为3694元,从签约

学习

与梦同行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与梦同行10篇,内容包括与梦同行征文100字,与梦同行歌曲。梦想就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崇高的追求,有了奋斗的人生目标;有了

学习

检查工作报告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检查工作报告完整版,检查工作情况汇报。(一)统一思想认识,细化明确责任。切实做到三落实:一是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分管领导切实履行检查职责,完善工作方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二是任务落实到人,要求专职档

学习

腊月二十九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腊月二十九10篇,内容包括腊月二十九日记大全,农历腊月二十八文案。(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内容包括干部选拔任用条例2023全文解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第三十九条实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提拔担任下列非选举产生的地(厅)、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试用期为一年:(一)***、人大***会、

学习

拼音复韵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拼音复韵母10篇,内容包括拼音复韵母朗读,拼音复韵母教案。

学习

春晓作者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春晓作者10篇,内容包括春晓作者是谁,春晓的作者是。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

学习

再别康桥徐志摩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再别康桥徐志摩10篇,内容包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解,再别康桥徐志摩摘抄。二、意象美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歌意象大都是一些轻盈、纤巧、空灵、飘逸的自然意象,如,风、云

学习

华罗庚事迹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华罗庚事迹10篇,内容包括华罗庚的事迹时评,华罗庚事迹读后感。当2004年华罗庚的妻子吴筱元去世后,华罗庚的子女们想到了为父亲了却归乡心愿。于是,华老的子女向全国***协和民盟中央郑重提出骨灰迁移申请,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办

学习

参观监狱心得体会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参观监狱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关于参观监狱心得体会范文7篇,参观监狱心得体会300字。第二个环节是参观服刑者与亲人隔窗泪眼相望的交谈点及接受劳动改造的场所。年长的、年轻的均在机器面前忙碌着,进来之前无论其多么有才、多么

学习

经济学导论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导论论文,内容包括经典经济学论文参考范文,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

学习

感恩节的来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的来历30字左右,感恩节的真实来历。1.源于《圣经》在旧约《圣经》申命记的16章13~17中,记载了以色列的住棚节:你由禾场和榨酒池内收藏了以后,应七天举行帐棚节。在这庆节内,你和你的儿女、仆婢,

学习

保姆妈妈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保姆妈妈10篇,内容包括保姆妈妈电视剧,保姆的故事100篇。人物:戴鸿:男中学生,家庭富裕,父母工作忙,日常生活由保姆照顾.志坚:戴鸿的同班同学,家在农村,父病在家,其母在戴鸿家当保姆.兰姨:志坚的母亲,农村妇女,因丈夫瘫痪在

学习

快乐数学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数学10篇,内容包括快乐数学二年级,快乐数学每篇文章的心得。二、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快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合作学习

学习

数学王子高斯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王子高斯10篇,内容包括数学王子高斯简介100字,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做题。老师坐下不久,高斯拿着小石板走来了,说:“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连头也不抬,挥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老师正想发作一通,可是,一看小石板上,却端端正

学习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000字,初中数学培训的收获和感悟。由此,我想,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不是也尝试着这样做,以求获得更好效果。2、潜心观察激发思维只有潜心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产生思想的碰撞,灵感的

学习

高中数学教科书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数学教科书10篇,内容包括高中阶段数学教科书全套,高中数学推荐教科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当代数学能够处理科学中的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推理、演绎、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的

学习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六年级数学学科工作总结。二、增强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学习

初中二年级数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二年级数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二年级数学基础篇,初中二年级的好题下册数学。

学习

数学中考总复习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中考总复习10篇,内容包括数学中考复习所有专题练习,中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如何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怎样控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总复习中应注意且较难把握的问题。本人认为,数学总复习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

学习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精选,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道题。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