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济慈的名作《夜莺颂》,旨在揭示济慈着力刻画的贯穿整篇诗歌的复杂心情―― 痛并快乐着。这种挥之不去的矛盾心情正是诗人人生的真实写照。济慈在表达这首诗歌的主题时采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的表现手法,文章拟在此分析这首名作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关键词:《夜莺颂》;对比;象征
约翰・济慈是英国19世纪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想象的丰富、语言的精确与华美完全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19世纪下半叶,英国声望颇高的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济慈的颂歌“珠圆玉润”。济慈的墓碑上写着:“此地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成的。” 但是闻一多却认为:“忠烈的亡魂啊!/你的名字没写在水上,/但铸在圣朝底宝鼎上了!”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但丁.力Ⅱ百列・罗塞蒂说:“我们的济慈的歌声就是我们英国的夜莺歌。”济慈的《夜莺颂》是其颂歌中最美的诗篇之一,难怪徐志摩说:“诗中有济慈的《夜莺歌》,如禽中有夜莺一样的神奇。”
《夜莺颂》一开篇,诗人就饱蘸深情地写道:“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你呵,轻翅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诗人听着夜莺的嘹亮而美妙的歌唱,心被这快乐的歌声感染着。这种快活太尖锐了,诗人甚至感到心儿在痛,感到自己像是被***了一样。他向往那林阴繁茂的夜莺欢唱的世界,但是残酷的现实使他又不能够完全投入和享受这种快乐,诗人的心被现实世界的“不尽如人意的因素”打击着。于是诗人想到了以酒解千愁。唉,要是有口陈年的佳酿该有多好!“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诗人渴望饮下这美妙的醇香美酒,让自己从困顿、疲乏和痛苦的身体游离了出来,与夜莺共入深林,“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问从不知道的一切”。诗人想忘掉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渴望逃离这凡世?“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眼的绝望,/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在诗人的眼里,现实的世界充满了“疲劳、热病和焦躁”,充满了悲惨、伤心、痛苦和压迫。就是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让诗人那颗满是诗意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还是离它而去吧。
但是诗人想要借助美酒来脱离现实世界而随夜莺到达美妙想象世界的愿望却没有达成,“去呀!去呀!我要飞往你处,不乘酒神和他群豹所驾的仙车”,诗人转而想到借助诗歌的力量,“靠诗神无形的翼翅,虽然迟钝的头脑混乱而呆滞”,最后诗人终于得以实现夙愿“呀,早已和你在一起!夜无限温柔,月后或以登上她的宝座,周围聚着她星星的妖精:但此地并无光芒,除了微风从苍穹吹来的弱光,穿过青翠的黄昏和苔藓的曲径”。诗人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来到了他所向往的夜莺的美妙世界,在这里“我看不见脚下是什么花朵,也看不见萦绕树枝的是什么香气,但在馨香的昏暗里却猜得到当令的月份将以什么芬芳给予那碧草,丛林,野果树;那白色的山茶,牧野的蔷薇,那盖在树叶里的易雕的紫罗兰和五月中旬的大孩子,那沾着露浆的将放的麝香玫瑰,夏夜嗡嗡青蝇出没之所”。夜莺的美好欢乐的世界和人世间的痛苦与烦恼之间的巨大反差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之下栩栩如生,而这两个世界的对比所产生的巨大反差也正是《夜莺颂》这首诗的主题之一。诗人在表现这一主题时运用了对比与象征以及通过各种感官感受来使诗人笔下的这两个世界栩栩如生,使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这两个世界之中,产生对诗人感受的认可,以引起共鸣。这里所提到的对比和象征不仅在表现这一主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首诗中也是被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诗人用夜莺来象征诗人想象中的完美自由的世界,使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这个想象中的世界,从而避免了抽象的晦涩说教。夜莺的欢快叫声与夜莺的自由正是这个想象世界的完美象征。
在诗的第6、7两节中诗人引出了本诗的另一个主题,即人生的短暂有限和夜莺所代表的自然的无限永恒。来到夜莺的世界里,诗人沉浸在这个美妙的幻想世界中,在诗中诗人这样描述道:“我暗中倾听;唉,有好多次我差点儿爱上了安闲的死神,我在构诗时多次轻声唤他的名字,要他把我宁静的气息带进空中;如今死亡要比以往更壮丽,在半夜毫无痛苦地死去,你却如此狂喜地尽情倾吐你的肺腑之言!你将唱下去,我的耳朵却不管用,听不到你的安魂曲,像泥块一样”。夜莺的世界如此令人流连忘返,诗人甚至想到了死亡,离开那愁苦烦恼的凡间俗事,永远摆脱痛苦的折磨。
纵观全诗,痛苦和快乐、悲伤和喜悦、渴望和失望、梦境和现实、生命和死亡相互交织,诗人在欢乐中体味着忧郁,在痛苦中感受着快乐。诗人用诗让人们理解:在炼狱般的世界里
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因素”,而人生便是去接受这些痛苦,去发现它与快乐构成的和谐。“生活本身既不是可悲的也不是乐观的。而是真的。因而是美的。这种美在于各种对立因
素组成宏伟的和谐,以及这个和谐对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灵’所诱发起来的神秘感动(钱超英)。”诗人启示我们。只有直面惨淡的人生,在精神上超越苦难,把苦难作为“真”来认识,才能真正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质量,才能真正领悟“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蓝棣之.闻一多诗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3]Allott,Miriam.“JohnKeats”[M]//尉./anScott―Kilvert.BritishWriter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81.
[4]济慈.济慈诗选[M].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