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主题10篇

自制主题篇1

关键词:自主招生 制度分析 目标体系 评价标准 选拔方式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教育行***部门一直致力于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希望建立起多元的选拔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高考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在刚刚落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明确写入全会公报,彰显出中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的决心。

自主招生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2003年试点实行。这一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高考不确定性给学生带来的风险,而且也使高校获得了更大的招生权限。从实践中看,自主招生制度的确为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开辟了另一道大门,但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制度而言,需要逐步完善制度设计。笔者认为,该制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设计显失明确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权限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2003年,正式出台《***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3]2号),并在有关高校开始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根据文件,这项制度的终极目标可以理解为“选拔优秀创新人才”,在程序和手段上,侧重“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

那么,什么是“优秀创新人才”?自主招生选拔的“优秀”和传统高考选拔的“优秀”有什么区别?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资格的文本表述: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200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规定招生对象必须具备[1]:第一,文艺、体育、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第二,在文科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或高中阶段学业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2004年、2005年增加了综合素质突出这项指标。2006年把外语专业、国防生和定向生纳入自主招生中,并规定了相应的特长要求。2007年增列体育特长生为自主招生的对象。2008年不提具体的特长,仅要求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或具有突出特长者。2009年更仅是简单地要求为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是要选拔“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2007年后招生对象为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行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在2011年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表述中又出现了“孝敬父母”的规定。概括这些或虚或实的条款,简言之,优秀的标准可概括为“成绩优秀 + 特长突出”。

作为一项公共***策,目标的模糊直接影响了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评价”必然需要多元化的标准,但从目前的实践中看,自主招生的选拔方式和标准仍然与统一招考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对于高校,这一制度不仅让选拔主体具有了更多的招生自,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自主判断来选择符合“专业培养需要”的考生。但由于目标设计的模糊性,什么样的学生是适合“专业培养需要”,在制度设计中未能较好地加以实现。很多人在关注自主招生考试“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时,善意地理解为“偏才、怪才”,并期待着通过自主招生能发现更多的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广有成就,钱钟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英文满分)而被清华大学录取]。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即便是因选拔手段的高灵活、优惠***策的大尺度而著称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资格表述中也明确规定“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1%以内”。学习成绩在评价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选拔方式与高考方式的高度重合性及其产生的后果

在自主招生制度的目标结构显失明确的前提下,高校将目标锁定在“成绩优秀、素质全面”无可厚非。由于“素质全面”在当前的自主招生考核体制下很难判断,因此对“成绩优秀”的依赖就成为必然。这样,自主招生制度便逐渐演变成为高校提前了解并锁定优秀学生的一个工具。自主选拔环节的面试是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一项有力补充,但面试所占的权重普遍较低以及判断方式的主观性又使这一优势大打折扣。2012年之前,各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一般都是与高考科目相同的几门功课,有的高校甚至列出了9个科目的“全科考试”。2013年,有关教育管理部门规定自主招生考试科目减少为2个,这种***策的变化使许多高校不得不增加了复试的内容,如在传统的综合面试中增加了个别科目的笔试。更多的学校设计了与自主招生考试配套的“夏令营”“冬令营”,进行考试并确定加分优惠。尽管各有名目,但实质上无异于一次又一次的小型高考,大有在高中一二年级就把尖子生一网打尽的态势。

选拔“适合自己培养模式的学生”演化成为抢夺生源的“掐尖儿”大战,教育秩序因此被冲击和破坏所产生的问题令人担忧。

同时,由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功能、手段与传统高考的高度重合性,在自主招生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中学和考生只是从一个“应试”的怪圈走到了另一个“应试”的怪圈。近年来,不但社会上各种门类的补习学校应运而生,还颇有一些中学开始组织专人研究并对学生开展辅导,以增加学生对某个或某类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升学率。这样,原本指向“素质”的自主招生制度无形中已经被异化成另一座考试大山,在为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高校大门的同时,也增加了负担,这显然与制度设计初衷大相径庭。

考试选拔程序的公正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1999年,《决定》规定:“扩大学校的招生自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但从制度设计上看,自主招生制度并没有在传统的高考基础上增加考试选拔的公正性,反而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不公正,并使寻租成为了可能。

第一,农村学生和落后地区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少。尽管现在许多高校正以各种方式向农村生源进行***策倾斜,但落后地区学校的学生在招生过程中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自主招生制度的选拔标准指向成绩优秀和特长突出,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考生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在这方面必然处于劣势,在面试中也有同样的问题。据笔者了解,面试的题目一般是非专业的社科类问题,考核学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但有相当数量的考生集中在校居住,以高考为唯一目标,平时几乎没有上网或以其他方式拓宽教科书以外的知识面,在综合面试时机会大为减少。

第二,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据了解,少数中学在推荐学生过程中存在有弄虚作假、以良充优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中学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让成绩略差的学生以良充优,以获得加分并进而增加名校升学率;二是人情寻租。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考试的公正性产生了影响。同时,由于自主招生考试设计了选拔和面试的环节,就很难避免家长和中学以各种形式向高校寻租,使考试的公正性大打折扣。

趋利倾向引发诚信危机

某杂志调查了2005 年8 所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率[2],分别是北京大学(75.4%)、清华大学(76.4%)、南京大学(46.7%)、南开大学(40.2%) 、浙江大学(41.6%)、北京交通大学(37.5%)、北京林业大学(48.8%)、厦门大学(32.5%)。分析录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加分后仍未上线;二是出分后报志愿省份的考生的违约现象较多。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学生的利益,学校不会跟学生签订必须填报志愿的硬性协议。因此,考生作为理性人为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当考取高分后可以放弃加分资格转投他校。但违约不仅挤占并浪费了稀缺的教育资源,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而且激化了某些高校之间的招生竞争,甚至影响到了招生竞争的有序性。根据有关规定,高校给予考生自主招生加分资格的人数是有限制的(5%),对高校来说,上线学生违约率越高,其自主招生考试的成本就越高,有效性就越低;而在出分后填报志愿的省份,有些高校的招生人员甚至采取一些非正常竞争手段去争取获得了竞争对手学校加分资格的上线学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在这种环境下,家长和考生甚至开始与学校谈条件、要利益。对招生秩序的扰乱,对考试制度严肃性的破坏,以及对学生道德引导的负效应不得不令人深思。

考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目前包括自主招生制度在内的高招体制亟待改革,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策建议:

第一,准确界定自主选拔和统一考试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当下的自主招生制度的存在是“高校办学自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的一个体现,并进而主张变高考的“招考”制度为“参考”制度,从而实现高校的自[3]。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考虑到当前各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统一考试的宏观调控功能[4]对高中教育的正常化、选拔的公共性都会发挥积极作用,统一考试的主体地位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应该是稳定的。

处于应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于人才的识别以及选拔的新需求而实行的自主招生制度,应该成为统一考试制度的有效补充,是为避免分数被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而制定的一套补充机制,是高考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为了在统一考试之后抢夺高分考生的工具和附庸。惟有如此,才能有可能以制度设计允许并要求各大学按照各自所期望的教育研究水准负责任地实施自主选拔。

第二,设计清晰、明确的目标体系。自主招生的选才目标要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应该呈现个性化的特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系统。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把自主招生的自有控制地下放到具体教学单位,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个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三级子目标,也将有助于制度有效性的提升,也将是高校真正拥有自、有效运用自的一个有力保障。

第三,确定多元化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构建完善的选拔体系。与目标体系的设计配套,选拔方式也应具有针对性。我国的统一高考侧重考查学科知识,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相对成熟。因此,高校组织的自主考试必然要侧重能力测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在设计自主招生的有关制度安排上,应当根据学校的性质、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择优录取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这不但有利于大学选拔符合自己办学目标的人才,而且可以让不同系科专业挑选到有专长的学生,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自主招生制度对中学的育人导向作用,提高育人效率。在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下,中学无论从帮助学生考入理想大学的角度,还是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角度,都不得不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这就使“应试教育”的倾向不可逆转,并因而出现了表面抓素质教育,实际搞“应试教育”的尴尬局面。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自主招生这根指挥棒就应该发挥作用,让大学的人才选拔需求和评价标准影响中学的教育模式,对中学的素质教育发挥导向作用。在当前的制度设计中,对中学评价的参照值非常低。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增加中学评价的参照值,发挥中学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接环节的作用,主动配合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摆脱目前在中学接受应试教育、到大学接受素质教育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叶赋桂,李越,史静寰.统一考试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2]刘进,沈红.高校自主招生:中俄比较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3]樊本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选择[J].教育科学,2009 ,(4).

自制主题篇2

一、焦点:公德危机

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不是孤立的问题。要把握问题的性质,最好先厘清某些不同的道德范畴。第一,区分基本道德与关系道德,前者如诚信,不可害人等品德要求,它不会因不同对象而变换;后者则是由特定的人事关系而派生的不同规范。第二,借梁启超的用词,把关系道德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规范一定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私德则是指导一个人同他相关的人的私人关系。这种区别在乡土社会中不是很明显,因为在乡土中,每个人几乎都是熟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私人关系。现代社会则很重要,由于交往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团体中的成员都是陌生人,极端地说,如同一国家中的公民之间的关系。换一种说法,公德是生人(路人)之间的道德,私德则是熟人(亲人)之间的道德。\“熟人\”与\“生人\”是相对的说法,在规模较小的团体中,对关系距离近的人而言,\“生人\”会转化为\“熟人\”,从而公德也会转化为私德。私德被亲疏关系所调节,而公德对人需一视同仁。同时,同一团体内不同地位的人对该团体负有不同的义务。一般来讲,权利(权力)越多,义务越大。在私人关系中,以公德代替私德,视亲朋为路人,在其有危难的时候袖手旁观,是不道德的。而在公共领域,以私德代替公德,如把裙带关系带入***界,以及扩张权利(权力)逃避义务,都是不道德的。由此看来,当代中国的道德问题首先表现为公德危机。这本是近百年来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但在当代情势下表现得更为复杂、尖锐。

分析这种危机的根源有两种角度,一是传统的,一是现实的。或者说,一是文化的,一是制度的。从历史上看,传统帝王制度由一人,或者一家、一姓垄断整个社会的***治权力,如黄宗羲所说,是以一人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今日看来,这自然是不道德的。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精英相信其所投身的事业是道德的的话,只要他们能够做到言行合一,知行合一,那这些人本身就是道德的。《论语》讲\“民无信不立\”,可见某些基本的人类道德要求古今皆然。所以,不道德的制度中也可以有道德理想或道德人物。关键是这种\“信\”能否是真诚及普遍的。传统也有王朝统治危机或者叫***治危机,在这种情形中,讲道德还有另一种策略,即通过***治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区分,把忠诚的对象转向后者,以维护一种更普遍的道德感。顾炎武关于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分就具有这种道德涵义:\“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在清末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以前,历代的***治批评,基本上是针对人或***而来的。也就是说,罕见有怀疑制度不道德的现象。就事理而言,在没有设想或没有机会发现另一种制度以资比较之前,要怀疑既成的制度是困难的。(庄子后学中有一派是怀疑一切***治制度,而非反对某一特定的制度。)以儒家\“知行合一\”的道德要求看,在社会价值原则上采取\“不争论\”立场的当代***客,其\“职业道德\”不一定比传统官僚表现更好,因为其\“知\”\“行\”的背离比传统更甚。因此,今日官场的腐败,不能直接委过于传统。

概括地说,这是没有信仰,没有信心,没有信任,三者互相联结,道德危机的症结出在\“信\”字上。问题显然是制度性的,但它有一个演变过程。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制度的建立是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旗帜的,它号召建立平等、正义,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由此而鼓舞无数志士仁人的献身精神。即是说,新制度曾经拥有充沛的道德资源。但这种道德资源就被耗尽了。在新制度的建立过程,民众(包括知识分子)之所以在广泛的社会动员中迸发出强烈的道德热情,是因为在前一个危机时代就怀有对新生活的渴望。新的意识形态强调同传统的决裂,因此道德也得提倡新的。新道德有自己的特点:传统道德的根基是建立在对人的良知的体认上,它着眼于道德的普遍性。但新道德讲阶级性,以反抽象人性的名义,抛弃了固有的道德资源。同时,它把只能是***者应有的道德品格,同传统只对社会精英提出的圣贤人格的要求混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借***治权力向全社会推广(学习***先烈,学习***、焦裕录等),同时又轻视对普通民众个人基本权益的维护。这种措施一旦趋向极端(如\“\”的\“斗私批修\”),道德虚伪的现象就会滋生。此外,新道德同新制度的追求是联结在一起,由于提倡阶级道德,从而导致新制度对当权者没有设计任何有效的约束机制,结果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以***起家的当权者首先有机会背叛新道德。这样,原本因无视个人权益及没有自主性而导致的劳动热情及生产效益下降,再加上***治高压造成人人自危的状态,很快就使这个新制度走入死胡同。\“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寻求一条罢脱危机的出路,但基本***治制度没有实质性的变革。结果效率提高了,但公正则几乎被完全放弃了。以往用***治秩序代替道德秩序,现在则是功利价值排斥道德价值。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使维护\“正义\”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2在这种情势下,固执的意识形态变成一件\“皇帝的新衣\”,公开的谎言充斥在整个***治生活中。在公共道德秩序被侵蚀的同时,是人犹其是官员的教养的不断丧失。想想不断曝光的官员用公款而输钱数千万元的事实,就可推知其人格素质之低下不是个别的现象。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同***治危机,实质上是同构的。

当代中国的道德问题,同时就是***治问题。

二、制度防线

说一种制度不道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违反平等、自由的原则。全社会成员没有平等参与***治的权利,***治权力垄断在某些特权阶层手中。同时,人权、尤其是个人***治权利没得到保障。从而不可能有充分的自由经济活动。其二,意识形态许诺公认的道德原则,而***治行为则不但不准备落实这些承诺,甚至背道而驰,造成言行不一,知行***。第一种意义的不道德在传统是奴隶制、封建制或其它专制制度,在当代则是各种名目的极权制度。而第二种意义的不道德则主要表现在当代,因为只有今天的极权制度才被迫要用\“自由\”、\“平等\”或\“为人民服务\”作晃子,传统君王不需要。第一义的道德准则是启蒙运动的价值遗产,第二义的道德准则则原于整个人类文明的价值信念,即诚信。第二义的不道德不仅同第一义的不道德相联系,而且导致***治危机直接表现为社会道德危机。

根据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所设计和发展的***治制度,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对上述弊端最具抑制作用的社会建制。其意义表现为:坚持个人自由的优先性,通过对***府权力的限制,为个人自由提供法制的保证。(依赛亚。柏林将此概括为\“消极自由\”。)由于个人自由落实为对每个人生命、财产,以及信仰、言论、集会、结社等基本人权的保障,因此自由与平等联系在一起。平等的权利不仅是经济的,同时也是***治的。***治平等让公众均有***治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杜绝某些社会集团对***治权力的野 蛮(非程序)垄断,同时限制***府的***治特权。所以,***治自由主义坚持自由与民主必须联系在一起。自由,平等与民主三者不可分割。但三者并非从来就联系在一起的。黑格尔在他《历史哲学》中说过一句有真知灼见的俏皮话:在东方,只有君主一个人是自由的;而所有的臣民有君主面前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不自由\”不只是对历史的反讽,现代社会主义曾经追求过这种真实。中国现代意识形态一直把\“自由\”当作\“腐朽没落\”资产阶级思想来挞伐,\“自由化\”是一个指斥内部异端的贬义词。其结果当然是少数人剥夺了多数人的自由。没有民主的\“自由\”则曾是东亚社会的一种现象,而且是这个地区许多当权者的愿望。这个\“自由\”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它只限制于经济(市场)领域。但***治权力与市场经济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权力进入市场之后,腐败就不可避免的蔓延。没有民主的自由得不到保障。反过来,没有自由的民主同样危险。民主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落实为一套决策程序。但历史上***时期以多数的意志迫害无辜,造成血醒统治的事实提醒我们,民主的对个人影响的范围必须受到限制。自由主义人权优先的原则正是起抑制其滥用的作用。本世纪初,严复说的\“自由为本,民主为用\”道出了自由主义的真谛。

这样,说自由民主的***治制度是道德的,首先是因为它比历史上或现存的其它***治制度更能兼顾自由与平等。虽然这两条原则是启蒙运动以后才被普遍认同的,但至今未见有人出来证明两者是反道德的,即使是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也没有。启蒙的反思一般是质疑理性的至上性或排它性,而对自由主义的诘难则集中在自由与平等不一致的分析上,马克思主义者指斥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就包含着这一意思。然而,指出两者并存的困难不等于证明它是反道德的。其次,***治自由还有助于促进社会与***治生活的诚信。对于当权者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的监督,言行不一的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对于民众来说,由于个人权利优先的原则,使其免于某种意识形态以理想主义的名义而要求的利他主义甚至献身精神的压力,无需带着虚假的道德面具生活。(对弱者提出祟高的道德要求是最不道德的,\“以理杀人\”。)

***治自由主义重镇罗尔斯将其核心价值概括为\“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正是突出它的道德性质。在他心目中,正义既是***治原则,也是道德价值。\“《***治自由主义》从***治的观点,讨论了民主机制中的主要道德和哲学概念:自由和平等的公民,***治权力运用的合法性,理性的交叠共识,负公民责任的公共理性,和有正当理由的稳定性等概念。它也是寻求对现代民主社会公民有效的最合理的社会统一基础。\”3为了强调自由与平等的道德价值的联系,罗尔斯特别区分了两种自由主义:liberalism 和libertarianism,指出后者不象前者结合自由和平等,在前者看来,便是对社会经济的过分不平等的纵容。经历马克思主义者的尖锐批评后,现代***治自由主义开始重视经济领域的道德诉求。

然而,自由主义果真能促进我们的道德生活吗?如果是,那么如何解释实施自由主义***治制度的社会里,粗俗、自私、奸诈甚至残忍等现象依然令人不安地存在着呢?象麦金太尔这样的左翼思想家就会把问题根源追溯到启蒙运动的道德规划上。4对此,现代自由主义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第一,强调自由主义本身有丰富但被忽视了的道德资源,只要加以发掘即可。第二,要求自由主义同一种新的道德理想主义结合,从而发挥其转变世界的***性作用。第三,坚持自由主义的边界意识,固守其在一般道德问题上的中立。5罗尔斯的\“***治自由主义\”融合了第一与第三两种观点,即既强调其道德价值,又坚持其边界意识。他声称其学说主要是是一种***治哲学,而不是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的生活教义(comprehensive doctrines )。自由主义者设计这种制度的目的,是想通过对恶的行为的防范 来保障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而非指导人们选择最美好的人生。自由主义也不是没有提倡任何道德观念,而是在道德要求上比较低调,例如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不同信仰的宽容(相对于大公无私之类而言)。自由主义者的这种消极态度是不得已的,因为他不知道何处存在一套人们一致接受的关于美好的人生的标准。虽然很多宗教或文化传统都对此有各自的答案,但这些答案之间不相一致甚至有冲突。如果借***治力量或通过制度安排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会构成对具有不同信仰的人的个人自由的损害。就此而言,罗尔斯与柏林的立场非常接近。

罗尔斯的贡献在于,把最高的善,道德的根源之类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从***治概念中分离出去后,用\“交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的概念,架构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治沟通的桥梁。而这种共识之所以可能存在,就在于假定人是理智的,而理智的人能够接受人是自由平等的的观念,从而在交往中接受\“互惠准则\”(criterion of reciprocity)。接受这一准则,就能接受和运用民主的程序。\“交叠共识\”概念的启发性在于,一方面,它肯定自由民主的***治制度,与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系统可以并行不悖;另一方面,预设不同文化价值都具有理性的内涵,从而也预设人具有相应的道德素质。这实质上也就是暗示它有赖于各种道德资源的支持。这提示我们,指责自由主义没有祟高的道德热情是对它的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而以为仅依靠一种制度建设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各种道德难题也是天真的。自由民主制度只是阻止道德过份堕落的防线,而它的建立则以大多数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信念为前提。所以说,***治自由主义给全面的社会道德建设留下广阔的空间。

三、人格修养的文化资源

从历史上看,自由主义的***治思想与***治制度首先出现在西方,它与西方文明包括基督教文化传统有深切的关联。罗尔斯就认为,***治自由主义(包括更一般的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是宗教改革以及随后十六、十七世纪关系宗教宽容的漫长争论。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宽容精神,支持了保护基本人权和自由的民主。所以,当***治自由的原则同特定的传统中包容性的生活教义分离开后,以普遍价值的姿态进入其它文化区域时,能否得到其它文化道德资源的支持,是其能否成功发挥作用的关键。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或儒家传统的代言人,常称自己的祖国为\“文明礼义\”之邦。这表明道德操守至少是这一传统大力倡导的价值。但是,当它同以启蒙为主流的西方文化遭遇时,整个道德体系却被指斥为不道德的,而且,儒家得为此承担责任。这一情形,由于海外新儒学(区别于\“现代新儒家\”)的影响,90年代后在大陆的慢慢起变化。敌视被同情所取代。然而,面对当今的道德困境,自由主义者仍然不重视(实际可能是不相信)儒家传统的作用。而文化保守主义者除了表达道德义愤之外,思想建树也太单薄。既然自由主义给道德建设留下空间,而儒学又曾拥有自己相应的思想资源,在这种情势下儒学就不能缺席。(站在***治自由主义的立场,并不排除对儒学以外的其它道德资源的运用。)

传统儒学当然是一套具有广泛包容性的价值体系,进入近代以后,它也经历了漫长的转变过程。反思儒学在近代转型中的挫折,有两个问题得加以强调。其一,必须把普遍(或基本)道德价值同由特定制度或习俗所规范的行为准则区分开来。如对信仰的忠诚,做人的诚信,对同类的同情心,等等,是普遍道德价值,至于具体的纲常伦理,则是特定的可变的行为准则。其二,必须把圣贤的道德同常人的道德作适当的分别。利他主义、献身精神是圣贤的道德,而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则是常人应有的道德。应该 说,现代儒学在不同程度上触及这些问题。冯友兰关于抽象继承的思想,从方***上说明把普遍价值同具体制度区分的可能,牟宗三对\“治道\”与\“***道\”的区分,则是把两者加以区分的直接尝试。徐复观对儒家\“修己\”与\“治\”两种原则的阐述,对防止把圣贤人格转向对大众的要求有重要的意义。6上述两种区分是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前提。第一点,使儒家避免成为传统专制制度的殉葬品,并可转而构思或支持合乎道德的现代制度。第二点,防止新的当***者通过提倡\“高调道德\”作为\“以理杀人\”的工具,同时对社会与人生有更深刻的道德关怀。这样,儒学同***治自由主义不仅可以相容,而且可能相互支持。

罗尔斯说:\“在跨代社会合作制度中,看待他人为自由和平等的的公民,当他们准备提供他人公平的社会合作条件(由原则和目标界定),并且他们同意在特殊情况下,即使以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也按这些提供他人接受的条件行动,他们是理智的。因为这些条件是公平的条件,提供条件的公民必定能理智地想到被提供条件的公民也能理智地接受它们。……并且他们能够做为自由和平等而非被控制和纵的人,也不是处于低层***治或社会地位的压力下而行动。我称其为互惠准则。因而,***治权利和义务就是道德权利和义务,因为它们是带有它自己内在理想的规范(道德)概念的***治概念的一部分,尽管它本身不是一种包容性教义。\”7这一观点源于康德的道德哲学。

儒学的人观同罗尔斯对理智的人的预设是一致的。传统儒学以心性论为依据,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实质上也就是持有人格平等的观念。熊十力以后的现代新儒家最大的成就就是这一道德本体论的发展。这同自由主义权利平等的观念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所以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公开支持自由主义的徐复观,便倡导以\“人权\”补\“人格\”,把两者统一起来。在儒家理想的人格结构中,至少有两个信念,是对自由主义关于宽容、尊重的道德价值的直接补充。这就是\“恕道\”与\“恻隐之心\”。\“忠恕\”相联,\“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者都是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则,虽然\“恕\”比\“忠\”似乎\“消极\”一点,但正好体现自由主义所关切的宽容原则。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是因为你也不愿意别人将其意志强加给你,引伸出来,就是对不同意见、信念的相互尊重。换句话讲,即\“和而不同\”。\“恕道\”是由平等派生的原则,离开\“恕\”,就没有自由人格的存在。\“恻隐\”是对无辜的弱者的同情心,也可说是善良。孟子把这种同情心的普遍性,当作人性本善的论据,要求每个人把这种先天本有的良知发扬光大。比较而言,同情比宽容可能更积极一些,但也仍然是低调的道德要求,是匹夫匹妇都可以践履的原则。然这种\“低调\”的信念,如何怀宏所论证的,蕴藏着深厚的道德力量。8这也是培养自由人格的道德要素。这不是圣贤而是常人的道德,它是一个自由社会必要的道德基础。

儒家传统中还有追求\“均平\”的社会价值观点,它的典型表述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思想同古典自由主义可能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不能简单加以抛弃。因为它并非是一般\“平均主义\”而是包含着公正之类的社会正义要求。在现代自由主义已经把\“分配的正义\”作为重要课题加以探讨,而中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权力的作用,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公的背景下,从正义角度肯定\“均平\”思想的价值,对于制度性道德的建设,具有不可轻忽的意义。

儒学不一定需要通过变成***治哲学来服务现代社会,他应致力于把人变得更有教养。教养有两个尺度,一是存有对同类尤其是弱者的同情心,一是学会珍惜物质以外的价值。这是根源性的东西。对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多数人赋予起码的教养比少数人有祟高的道德理想更重要。主张儒学致力于基础道德的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求儒学抛弃道德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不必是道德理想主义,而儒学则一定是,否则它就不成其为儒学。而自由主义让人感到不满足的地方,可能就是缺少个人积极向善的动力。徐复观关于儒家\“修己\”与\“治人\”两种原则的区分,提示我们为道德理想主义寻求健康、积极的发展方向。即把高调道德当作社会精英自我修养的目标。一个社会的领导人,必须对整个社会成员有普遍的关怀,即范仲淹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向他们提利他主义与献身精神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充满危机的历史时刻,不具备相应道德品质的领导者,对社会不可能有号召力。

四、哲学讨论

***治自由主义源于与儒学不同的思想系统。人类思想史上,每一个重要的价值体系都建立在对人的根本看法的基础上。中国哲学中,这类观点称为人性论。在人性的评价上,大体不出性善、性恶,以及混善恶三种类型。粗略地看,儒家与自由主义者刚好趋于两个极端。儒家表彰性善,其奠基者为孟子。孟子极其雄辩地阐述了人性中如何潜存着向善的根据,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主流。新儒学的整套道德修养学说都以此为前提。自由主义关注性恶,这当然与西方的宗教传统有关。所以引伸出因恐惧而追求自由主义的说法(\“The Liberalism of Fear\”), 其设计制度的原则就是防范恶的行为,首先是防止权势者滥用手中的权力的可能性。为此才需要与民主结合,既防止少数人作恶(让权力相互监督),也防止多数的暴***(规定不受侵犯的人权)。

然而,性善与性恶两种观点,不是绝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当尼布尔说\“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民主是必要的:因为人性是善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时,已经透露出这一制度并非建立在对人性的单一假定的基础上。其实,当自由主义者声称其要求保护的人权是\“天赋\”的时,也无异于宣布人性不只有恶的一面,否则没有保护的必要。可见性恶近乎是功能论的假定。儒家的问题也不简单。孟子的批评者荀子也是大儒,他持有相反的论点。正是正视人顺其自然本性会作恶这个事实,荀子倡导通过\“礼制\”来规范人的行为,\“化性起伪\”,以达到去恶从善的效果。他是个制度论者。同是大儒,性论可以相反。后来无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还是杨雄的\“人之性混善恶\”,都是对两者的某种调和。宋明理学要求承接孔孟,但其\“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善恶二元结构,实际上已经暗中吸纳了荀子的问题。只不过,总的来说,儒家留给二十世纪的文化遗产中,道德观念方面比制度规范的正面意义更大。所以现代儒学需要接受***治自由主义。不从形上学,而从经验论出发,我们都会面对人性表现有善有恶,以及还有混合善恶这一多样性事实。因此,制度性的防恶与理想性的扬善各有自己的功能,两者应该并行不勃。

依赛亚。柏林把自由划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消极自由\”是自由主义者的自由,而\“积极自由\”则是非自由主义理解的自由。从要求自作主宰,自我觉悟的特点看,儒家的心性论传统属于\“积极自由\”。柏林批评\“积极自由\”主要是指出它一旦把自作主宰的那个\“自我\”分解为真我与非我,并用外部要求偷换真我的概念后,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精神奴役。这是从防范恶的角度看问题,但从表彰善的立场考虑,\“消极自由\”没有提供积极的道德动力。查尔斯。泰勒对柏林的这种二分法提出诘难。他认为消极自由只是自由的机会概念(opportunity-concept),而积极自由则是自由的应用概念(exercise-concept)。自由的实际障碍不仅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如非理性的恐惧,就会对正常行动的妨碍。分析可以表明,人的行为动机(包括欲望、感情等)是极其复杂的,这些动机不可能也不应该同时都现实,因此需要衡量不同动机对人的不同价值。确保那些基本的、对人的\“自我现实\”有意义的动机的实现,而排除那些次要、甚至有害的。但是泰勒强调对这些动机进行辨别与取舍的,仍然是主体自身,而不能是其它外部的权威。他说,\“自由应当转读为:对我的真实和真诚需要的内外障碍的排除。\”9主体如何才能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呢?泰勒没有继续说。事实上,这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问题。

宋明理学中\“道心\”与\“人心\”或\“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法,在结构上与柏林指出的\“自我\”区分非常相似,但它从道德修养的观点看是必要的。没有这个划分,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机制就没法说明。从经验上看,恶的存在 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消极自由是从制度上考虑制约的措施,而积极自由则从思想上用正面价值加以克制。即使从消极意义上讲,只靠法来防恶也是不够的。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利用\“心\”或\“我\”的区分的前提,是抹杀或否认基本人权必须受到保障的原则。但与***治自由主义结盟的修养论不会有这种问题。相反,对于社会精英而言,它是重要的一课。自由主义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自由所要求的道德品德的领导者,因为他们比常人承担更重大的社会责任。自我现实不是***治学的课题,但道德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则是良好的***治实施的必要条件。

对儒学同***治自由主义的结合,可能还存在另一层疑虑,即自由主义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而儒家传统是倡导集体主义,两者如何相容?从***治自由主义的观点看,个人主义是一种包容性教义,因此,不是个人主义而是人权,才是它要确保的价值。儒家传统对人的权利的理解比较比现代自由主义比较为狭窄,但它可以扩展。即不仅要维护人生存、温饱的权利,同时得保障其相应的平等的社会***治权利。因为如果没有后者,前者也不能巩固。而集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契约性的,一是强制性的。对于契约集体而言,每个成员都保有自己的基本权利。而权利与义务对称,承担对集体的道德义务,如果是集体主义的话,则现代自由主义也不会予以否定。至于强制性集体,个人权利没有保障或没有自由退出权利的集体,则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现代儒学不能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

制度与修养在道德建设中的关系,换用儒家形上学的语言,就是\“理\”与\“心\”的问题。\“理\”是规范、是秩序,在思想上可以推导,在行动上必须遵循。\“心\”则是信念、是体验,是不假外求,不受支配的。\“心\”与\“理\”有两个方面可以探讨,一是\“心\”在\“理\”之先,一是\“心\”在\“理\”之外。\“心\”在\“理\”先,一个人有道德意识,按孟子的观点起码得有\“恻隐之心\”,即对他人的苦难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不能是别人要求的结果。如果有前提的话,就是他知道什么是\“自爱\”及\“自尊\”。而\“自爱\”、\“自尊\”是一种自我认同,既不是靠推理,也不是根据客观观察形成的,而是一种内在体验。道德感是这种自我认同经验的转化。儒家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应该是此心同,此理才能同。人能自爱、自尊,对别人能宽容、同情,才能谈自由、平等。\“心\”提供\“实质的合理性\”,\“理\”提供\“形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所以,道德的制度必须以对道德的共识为前提。\“心\”在\“理\”外,由于\“理\”要求程序化、规范化,而人的精神生活中,可以规范化的内容非常有限。仍以道德为例,可以引伸为制度原则的,只有自由、平等、正义,而且这些范畴在法律上只能落实在利益领域。同情心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但却不能规范化。此外,还有利他主义及其它祟高的精神信仰,如果作为一种公共要求,那将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完全不存在这样的精神品质,那也肯定是病态的。

从制度与人格来讨论道德重构,可能会被目为笨拙的作法。但是,面对这些根本难题的时候,我想不出其它更机巧的手段。不过,这只是讨论的开始。

在当前的道德困境中,***治学同伦理学都应正视自己的道德责任。

注释:

1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2  大陆学界有关腐败的报告及对社会公正的呼吁,参见、秦晖等的讨论。

3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p. xli,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参阅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1.

5  参见Nancy L.Rosenblum 主编的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一书的讨论,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6

徐复观《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载肖欣义编《儒家***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7 Political Liberalism 纸皮本导言,p.xliv 并参看p145的讨论。

自制主题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控制系统仿真;教学研究

1.引言

《控制系统仿真》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起加强学生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过程控制系统等理论学习的作用[1]。该课程以《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为先修课程,也是《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系统》等后续课程的重要工具,其目标是增强学生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MATLAB语言的数值运算、MATLAB语言的符号运算、MATLAB语言的绘***、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SIMULINK结构***控制系统仿真等。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常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一定课时的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然而,该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教学,约束了学生的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方法的转变,即要求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自主学习,也称大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是大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2]。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本文对基于自主学习的控制系统仿真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借助于网络平台,结合控制系统仿真特点,实施自主学习的四个环节,教学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2.自主学习实施

控制系统仿真自主学习以“天空教室网络课堂”为教学平台,设计面向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和教学视频,设置网络讨论区、典型例题库和***自测等,强调师生交互。控制系统仿真自主学习指导流程如***1所示。

2.1 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介绍板块使学生清晰了解教学目标。自主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的学习目标不同之处在于自主学习可更多的强调知识运用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控制系统仿真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为熟悉MATLAB语言数值运算和符号运算中的常见函数、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根据数学问题背景建立约束优化问题)、掌握一定的绘***能力、以MATLAB命令行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和基于SIMULINK的结构***控制系统仿真[3]。

学习目标主要通过课程介绍、网络课件等内容让学生清晰各章节和本课程的目标。与课堂教学课件相同,网络课件要系统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此外,网络课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为相应能力的培养提供途径。因此,网络教学课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强调具体应用问题,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2)课件要扩展学习资源,为掌握基础内容较好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途径;

(3)课件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引;

(4)课件包含综合设计问题,有助学生对重点内容融会贯通[4]。

例如,在二维曲线作***的学习目标中,设置以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多方法求解的题型,该目标融合了二维曲线作***、插值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等方面的内容;在结构***控制系统仿真的目标中,设置专家PID控制器设计题型,该问题融合了专家知识理解、PID参数调整等问题。实践表明具备上述四个特点的网络资源可帮助学生清晰理解自主学习目标。

***1 控制系统仿真自主学习指导流程***

2.2 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方法指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方式、程序和手段,主要包含带题求解、同类比较、跟踪探寻等方法。带题求解与同类比较是本课程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设置具有多种求解方法的、与实际贴近的仿真题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设置较多的综合性问题,可有助于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自身学习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方法[5]。丰富的网络资源、良好的操作界面和信息全面的帮助文件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为求解某一问题,学生可借助于网络论坛、搜索引擎、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和书籍资料等途径获取求解方法。帮助文件是学生解题的第一工具,然而对于无所适从的问题,学生可求助于搜索引擎和专题论坛。教学平台中的典型例题、数学建模竞赛试题(如调整气象观测站问题、维修线性流量阀时的内筒设计问题等)和控制系统分析综合仿真例题(如倒立摆仿真、解耦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具有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求解较难的综合性问题。

2.3 学习过程监督

过程监督要求教师在某一时段内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并根据情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意见,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学生学习情况可由***习题完成情况、学习讨论区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测试情况获取。在监督过程中,注意与学生“平等”,采用讨论的方法,与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听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错误及时指正,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解题方法并进行验证,引导学生从执行时间与所需内存空间两方面对多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在指明学生错误时,师生间的“平等”可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感。在***1中的教师答疑和教师指导环节,通过基于网络***实施,也通过与学生约定时间和地点在教室内以讨论的形式开展。

2.4 学习结果评价

学习结果评价是参考预定目标,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该课程采用等级成绩,每个等级建立相应的目标。在计算总评成绩时,***练习与***讨论的成绩占30%,***测试占70%,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占***测试成绩的30%。因此,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同时考虑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练习题和测试题能涵盖教学大纲指明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能包含用于能力扩展的附加题型(如遗传算法程序理解、系统函数设计等)。此外,在题型设计时,考虑后续课程的学习,如绘制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串联管道调节阀工作特性曲线等。

在成绩评定时,强调***练习和***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自主学习不是***自学,是在教师督导下的、有师生交互的和有学生间交互的自学,从而防止懒散现象的发生。因此,本课程学习结果评价也注意了自主学习的重过程性、合作性和集体互动性。

3.小结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动化专业的控制系统仿真自主学习实践,对课程实施框架和单元环节进行设计,组织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仿真的学习热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亮.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鑫,刘.控制系统仿真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34:17-18.

自制主题篇4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不少地方民***部门的实际工作者指出,由于国家和地方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作出明确的限制,导致在一些地方,文盲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劳改劳教释放人员、违反国家计划生育***策的人员、地痞村霸等素质较低的人被村民选举为本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甚至主任、副主任,给村民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和后果。一些同志建议,为了在村委会选举中确保将那些***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的农村优秀分子选举出来,使他们成为农村的好带头人,必须在村民自治有关法律法规中附加候选人资格限制条件,包括***治面貌、文化程度、年龄等条件。从会议交流和讨论的情况看,这种看法在全国各地民***部门从事基层***权建设实际工作的同志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据介绍,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制定了“土***策”,明确要求村委会选举必须保证当选人数达到“三个60%”,即***员人数、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和年龄在45岁以下人数达到60%。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民主观念上的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村民自治发展路向的实践问题。在此,本文试***就民主的理念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向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各位关心和致力于推进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同仁们参考。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一对完整的***治权利 在民主选举制度中,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获得所必须的基本年龄条件和公民权资格条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基本年龄条件的规定旨在为具有选举权的公民个人***自主地行使选举权提供必要的身心基础和理性判断能力,充分表达公民个人的意愿,实现选举的价值。而公民资格条件的规定则是旨在保证权利的行使符合社会正义的需要,保证多数人的利益不受少数人的侵害。 在我国,之所以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一对完成的***治权利赋予公民,不将被选举权的资格条件要求看得高于选举权的资格条件要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有从法律规定上普遍地、平等地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完整地赋予每一个公民,才能够彻底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才能保证公民在***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如果在具备了公民权基本资格条件的情况下,额外地附加***治面貌、教育程度、年龄(某一个特定的年龄段)等条件,必然在事实上造成对一部分公民***治权利的剥夺,从而违反民主的精神。即使是在被选举权的规定中附加这些额外的条件限制,也会造成对***治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破坏。 然而,从事实和结果来看,我们常常发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总是不相称和不对等的,二者在许多时候往往表现为相背离。造成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既有***治操纵因素的影响,也有民主选举偏好本身的作用。这种情况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完整的***治权利的理论构成明显的挑战。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我们不能以果论因、以果定因,否则,我们会动摇对民主和法治的信念。 二、选举的价值偏好及其实现途径与方式 赞成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加以额外限制的人一般认为,之所以要通过法律或者选举实施细则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加以额外限制,是因为被选举权是比选举权更重要的***治权利,候选人要担任选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权和职责,行使公共权力,必须要有比一般选民高的素质和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当选者辜负选民的信任与委托。实际上,无论在法律上是否明确给予被选举权(候选人)附加额外的资格条件限制,这都只是体现了法律制定者的一种理想的价值偏好。***派属性、受教育程度、年龄、道德修养、能力特长等等,无不反映者***治社会人们对某中人格特质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每一个选民都会有自己个人的价值偏好,有些是与他人相同的,有些则与他人是不同的。如何将所有选民的个人价值偏好整合为社会共同的价值偏好?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张是,社会中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意”的作用,在“公意”的影响下,每个公民个人的意志(众意)会自觉表" 示服从,从而形成公认的***治权威。代议制民主理论在西方出现以后,资产阶级***治思想家们主张,通过普遍的、直接的投票选举,用选票的统计结果代表多数价值,实现选举的价值偏好。 20世纪以来,世界民主***治的发展进程表明,在民主的选举制度建立以后,尽管统治阶级试***通过法律规定反映自己在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上的价值偏好,但选民的投票行为并不完全受制于法律所认可的选举价值偏好。而民主选举所反映的真实情况是,选票统计中多数选民所认同的价值偏好才是真正有效的价值偏好,尽管在事实和结果上这样的偏好同统治者在法律上所需要的价值偏好基本一致,但从实质上看,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中对选举偏好的规定之所以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先验性和强制性,而是因为它来自多数选民的选举偏好,也就是说,某一种特定的选举价值偏好要想成为法律,进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能够事先由立法者强加给选民,而是必须经过多次选举的实践,在选举中形成多数人认可的价值偏好,然后将它上升为法律。从目前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来看,我们一些学者和***府实际部门的领导者所提倡的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要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的额外附加与限制恰恰是以一种先验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强加给农民的选举价值偏好,尽管这些选举价值偏好的确具有合理性,同时的确有利于农村村民自治的顺利发展,大家的愿望与出发点也是善意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主张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就蔑视和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性,一定要农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谁、不选谁。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通过对农民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尊重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投票偏好,形成国家法律所提倡的选举价值偏好。否则,我们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为民做主和代民做主。***同志生前说得好:我们***人要想当群众的先生,首先必须当好群众的学生。在推进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问题上,***的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民主机制的所能与所不能

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治的发展,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渐得到了贯彻与落实,让亿万农民切实享有了民主权利,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与优越性,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的变化与好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农村出现了新的发展面貌。但是,在实施村民自治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和新的矛盾,例如,宗族派性势力抬头、贿选行为、“坏人”当选、老好人和庸人当选、经济发展缓慢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于是,有的人对村民自治开始产生怀疑,有的人对村民自治开始求全责备。这些典型心理反应,都显示了我们对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的认识有问题。 怀疑论者和求全责备者存在的一个思想通病就是,他们本身把民主机制理想化、神圣化、全能化,仿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建立、民主机制在农村运行之后,农村的一切都只有朝着理想的方面发展才是好的、有意义的,如果出现了一些解决不了的难题,对村民自治的评价就要打折扣。这样一种思想通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民主机制的所能与所不能,我们对民主的认识还缺乏现代性。 在西方***治文明史上,从古希腊的柏拉***、亚里斯多德到近代英国的霍布斯等圣哲大儒都曾经从理论上论述过民主***治的弊端,他们大都不太看好民主***治,而是主张君主***体或者贵族***体。当西方真正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度以后,它们尽管坚决捍卫民主制度,并且极力向全世界推广它们的民主制度与价值观念,但是,它们始终对于民主制度的局限保持清醒而又理智的认识。而在近代以来中国的***治文明史上,实现民主***治作为一种先进的、***的***治理想和追求,被赋予了一种绝对的正义价值与道义力量,因而民主制度本身也不断被人为地加以理想化、神圣化和全能化,以至于使民主变成一种新的神话。事实上,对于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民族而言,如果用追求民主的迫切性和真诚期望代替了对民主的冷峻思考和理性评判,一定会在民主的理论认识和***治实践中误入歧途。当民主制度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当民主制度的实行不能带来民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们预期的社会***治效果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退回到精英主义、威权主义甚至开明专制主义。目前,在村民自治问题上,已经开始出现一种从本质上反民主的声音,例如,有的人拿一两个特殊的个案作为依据,为“老板当村官”现象叫好、为“强人治村”正名。这样一些观点看似支持村民自治,实质上伸张的是精英主义、威权主义甚至开明专制主义,民主已经被巧妙地改造成为少数乡村新兴精英控制乡村社会的一件精致的外衣。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它能够合理解决公共权威的合法性问题。治理社会的公共权威如何产生、如何保证公共权威获得的公平性与正当性?历史的实践证明,使用世袭的方法、武力争夺的方法、欺骗的方法、物质利诱的方法、神授的方法都不可避免产生严重的社会混乱,都会危害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运用民主的方法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争斗带来的社会混乱,使大多数人基本服从普遍认可的规则。因而,民主制度是所有统治方法中“最不坏的一种方法”。 现代民主理论还告诉我们,民主机制在社会***治生活中所能够做到的是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和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获取正当个人利益的权利等等。尽管从世界***治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过有自由无民主和有民主无自由的具体情况,但这毕竟属于少数例外,绝大多数民主制度都能够比较好地保障多数人的自由和权利。 民主机制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因素是它具有纠错机制。在民主制度下,也许民主选举产生的公共权力机关和权威人物可能是平庸的、另人失望的,甚至可能是违反众人的委托与信任而滥用权力的,但是,民主机制同时赋予人民参与权、监督权、罢免权等重要权利,因而以权利制约权力、以社会权力制约***治权力便成为可能。民主所具有的这种纠错机制不仅是制约公共权力机关与权威人物的法宝,而且是教育人民、允许犯错误并且允许改正错误的重要保证。 尽管民主机制能够解决社会***治生活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但是,它也有所不能。民主机制一般不能保证产生最优的选举结果,也从来不可能承诺产生令所有社会成员满意的选举结果,它只是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长期以来,我们国人一直将民主机制当作是选优机制,以致在个人工作业绩考评中都不是使用客观量化的绩效评估法,而是普遍使用民主评议法,用投票的办法选出“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乃至“优秀企业家”、“杰出科学家”,这是对民主机制的夸大与误用。民主机制也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效率和效用最大化的要求,而是从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发,要求社会在实行民主的过程中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因此,民主决不是一种无价和廉价的享受物。如果从成本—效用的关系来考虑***治问题,使用民主机制一定是找错了门,可能独裁和专制更能够保证减少成本、扩大效用。 如果将上述观点引入对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很明显,少数村庄选出了各种上级***府和部分村民不喜欢的“坏人”、庸人和老好人,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尊重和坚持民主机制。如果民主机制健全的话,它所具有的纠错能力应当是可以有办法解决选举结果不理想所带" 来的问题的。而目前农村存在的宗族问题、经济发展落后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村民自治制度本身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前就已经明显存在或者潜伏存在,只不过是经过选举与自治使它们充分暴露出来而已。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仅仅靠村民自治制度是难以完全凑效的,还有赖于其他制度的建立、配合与支持。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农村“三农问题”非常严重,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仅仅指望一个村民自治制度背负起农村发展与农村现代化的重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公平的。 结语: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向问题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10多年来,国内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基本上是围绕着各种“问题”在打转,对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影响了我们关于村民自治的“问题意识”,很多人基本上变成了“问题中人”。同时,这10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决定了我们一种特有的民主主义思考视野和理论范式,“民主”成为10多年来年来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和思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民主的理论范式也成了研究村民自治问题不可动摇的经典范式。 然而,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到现阶段以后,面对农村出现的诸多问题,仅仅使用民主的视野来思考它的解决之道是否可能、是否恰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民主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必须不断拓展,应当深化农村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改革,应当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实现民主治理与科学治理相结合、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权威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通过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的变革,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与民主***治的协调发展。

自制主题篇5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

安全、优质、可靠、稳定、高效等技术指标不断出现在各种电力文件和报告中,而电力自动化系统正是电力系统保证这些指标的重要环节。在所有指标中,安全被赋予很高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也至关重要,它是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也是实现各种电力指标的先决条件。电力自动化系统有3方面功能,一是远方监视,二是自动控制,三是遥控。其中最有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就是遥控。

1.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原理和结构

电力自动化遥控是指电力运行人员在控制端借助电力自动化和通信技术完成对被控制端的各断路器、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软件等的控制,进而改变其运行状态。电力自动化系统包括主站端、变电站端和中间通信三个部分,而遥控也是通过这三个部分进行的。主站端从自动化系统应用角度可以分成人机界面、数据库、前置三层,运行人员应用于人机界面,自动化人员调试维护于数据库、前置两层。中间通信负责信息的传输,包括变电站端调制解调、主站端调制解调和通信通道。变电站端设备较为复杂,但从运行角度分析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变电站层、过程层和设备层。现阶段电力自动化遥控的整个过程为:首先电力运行人员在人机界面层下达遥控选择命令,作用于数据库层,通过数据库层的选择,发送至前置层,然后由前置层处理下发至主站端调制解调装置调制,通过通信通道传输到变电站,由变电站端调制解调装置解调,解调完成的选择信号通过变电站层的总控或RTU处理,有部分综合自动化设备还作用到过程层进行核对,但是大部分设备都只是检查通信。完成后返送给主站端人机界面层,如果所有操作正确,电力运行人员再下达遥控执行命令,执行信号在进入变电站端前和选择命令的传输原理是一样的,进入变电站端后,经过变电站层的筛选,作用到过程层,通过过程层作用到相应设备层的设备,如断路器和主变分接头。同样也有直接作用于变电站层,改变变电站层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如SVQC的投运状态等。

2.遥控安全问题的研究

根据现阶段设备的控制结构和原理,深入分析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安全问题,将其过程细致全面地展示,便于理解和从中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将电力自动化控制理论深化,并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1误操作 误操作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可归纳为三点,分别是断路器位置点击错位、操作断路器记错和变电站错位。断路器位置点击错位多发生在馈出线较多的变电站,主接线***上断路器之间的空间较小当运行人员操作时,容易看错点错。

2.2误动作 误动作是指运行人员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变电站现场出现了错误的动作,误动作也有2种情况,即变电站内的误动作和变电站外的误动作。误动作危害性较大,轻则使1条线路停电,重则导致1个变电站停电或整个电网系统的平衡被瓦解。

2.3切入控制 切入控制这种安全隐患,破坏者具有较高的技术,一方面重新建立通道和虚拟主站,直接对所截变电站进行控制,需要切入者具有较高的通信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主站、借助主站软件对其它变电站进行控制,需要切入者具有很高的软硬件技术。切入者在变电站1和主站之间切入,建立虚拟主站,直接对变电站1 所有断路器进行遥控;同时,切入者也可以借助主站控制其它变电站,如变电站2等,其后果就是整个电网系统被完全控制。

2.4人为恶意控制 人为恶意控制是指违法人员通过控制变电站后台或主站(控制中心)直接控制1个变电站或整个区域电网系统。此安全问题是人为恶意破坏造成,危害性非常强,甚至可能引起社会的全面动荡,但是由于其过程技术性较低,只要采取加强安保等措施便可以解决。

3.遥控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归纳总结,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解决方法,从而使得遥控安全问题从人为管理制度到软硬件内部都得到全面解决。

3.1返校控制法 返校控制法是利用遥控返校来控制安全问题。遥控返校本应该实现校验核对功能,但是现阶段变电站所有的遥控返校都只是个摆设。现有的自动化设备一般都采用通信状态、就地远方等一些无关紧要的信号作为遥控选择的依据,根本不具备遥控的校验核对功能。返校法将其落实到实处,需要检查控制回路、弹簧储能、机构电源、通信状态、就地远方等信号,此方法保证了一次设备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动作。同时,返校报文中需要传送本线路的变电站号和编号,在主站人机界面上显示,需要操作人员确认,对遥控的准确性做了一次彻底的检查。

3.2线路编号法 目前,自动化遥控点号与变电站断路器编号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一个变电站端和主站端的数字对应,这样才导致变电站误动作的出现。线路编号法将遥控点号和变电站断路器编号统一起来。随着近几年通信技术的发展,此遥控地址完全可以修改成64 位、128位,甚至更多,从而遥控点号可以变成“变电站号+断路器编号”的方式。此方法结合遥控返校法中的断路器编号法可以彻底解决误动作问题。

3.3通道效验和主站隔离 通道效验和主站隔离是针对切入控制而提出,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完全控制住切入控制安全问题。

3.3.1通道效验。在101规约中链路的建立过程中,当从站接收到主站的“请求链路状态”命令后,只要相关的通信参数正确,从站一般就直接“响应链路状态”,从而使通道轻松建立。通道效验法将规约的链路建立作了修改,在从站收到“请求链路状态”命令后,要求主站给出密码,主站如给出正确密码,从站“响应链路状态”,主站在收到后,要求从站给出通道密码,如收到正确密码,主站下发“复位链路”命令,试***建立链路。链路建立过程中只要密码错误1次,主站和从站都直接报警,此通道完全被闭锁,只有人工手动才可以恢复。

3.3.2主站隔离。主站隔离是指将主站端各层间建立隔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前置部分,在前置中将各变电站的模块完全隔开,不存在通信的可能;第二数据库,各变电站数据库模块完全隔离,不存在内部通信,而且前置层和数据库层间控制命令单方向通过; 第三人机界面和数据库前置的隔离,控制命令单方向通过,只能实现从人机界面到数据库层。这样的隔离方法使切入控制试***控制主站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4.结束语

文中介绍了自动化遥控的内部原理和结构,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了全新可靠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困扰自动化专业多年的遥控安全问题。此问题的解决,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鸣燕,陆文.电网SCADA/EMS /DMS平台建设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 (14) : 41-44.

自制主题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学;互学

第一步是“自学”,自学是以学生个人为主体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两点,一是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学生要对课本相关内容通读一遍,在阅读课本过程中如果有时间最好能参照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要看出本课的重难点是西周的***治制度,具体说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其次,在摸清重点问题以后,要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上网或其他方式查询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含义,并这两个对专业术语作进一步理解,最好能找出一些关于这两种制度的事例来;最后,在了解教材和突破重点的基础上,要对本节课的大的时代背景进行延伸性的学习,在网上和书籍中查询有关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素材,以上工作要求学生在前一天完成。二是课堂前15分钟的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时间,在刚进入课堂时,老师要给学生点明本课的课标要求,然后围绕课标要求在黑板上写出或在幻灯片上打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夏朝的***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商朝的***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西周的主要***治制度有哪些?”“分封制的含义、对象及影响是什么?”“宗法制的含义、实质及影响是什么?”等等。然后由学生自己看书来解决这些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互学”,这一阶段的学习是以小组为主体的,形式是分小组讨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在自学阶段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向组内其他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二是由老师提出一些新的、难度更大的、带有思维拓展性的问题,如“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宗法制对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影响?”等等,学生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前一天所准备的历史素材,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形成正式结论。

第三步是“展示”,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的问题答案加以总结概括形成书面文字书写出来,并在老师提问时流畅地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在书写答案时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字迹工整,要点突出,层次分明,格式规范。在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胆大心细,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清晰条理。如在展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时,要说清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对分封制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说,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通过这一阶段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本结束。

第四步是“讲学”,这一阶段的主体是老师。老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对学生在前一阶段中所展示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答案中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其加以完善;二是紧扣本课重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最终使本课内容得以升华,以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以本课为例,老师可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以金字塔和枝干法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形象而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着这两种制度,最后由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讲解过渡到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智慧的伟大,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第五步是“检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老师可以从学生练习册中精选一些练习题,也可以自己在制作幻灯片时自己出一些练习题,在本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些练习题要求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对本课重点内容和核心内容的考查,以本课为例,在出题时要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到此为止一堂完整的课基本就结束了。

以上五个环节的教学,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同时又贯穿了三维目标教学,通过“自学”―“互学”―“展示”―“讲学”―“检测”这五个步骤,知识的难度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完成了知识目标的要求,又完成了能力目标的要求,并在最后环节的升华中完成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从而比较完整地、完美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自制主题篇7

关键词:行***管理 民主参与 问题 方法 建议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转型的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环境、行***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使得我国行***管理以及民主参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面对因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妥善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力加强行***管理,提高民主参与程度,已经成为当前行***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分析行***管理和民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管理和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

1、行***管理和民主参与缺乏法律依据

2000年7月1日起我国《立法法》正式开始实施,《立法法》的实施使我国听证立法成为了现实,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拥有了民主参与国家行***管理的权利。但是,《立法法》对于国家行***机关在听证方式上的规定却是“可以采取”,这样就使得行***机关是不是能够真正采取听证方式具有了很大的选择性。这也就是说,行***机关可以采取听证方式进行立法,也可以不采取听证方式进行立法,其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行***机关具有的自由裁量权权利的大小。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定,公正是不是能够真正享有听证权利还要看行***机关的具有的自由裁量权,这也就是得行***机关是不是能够采纳民主参与产生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了很大的弹性,从而也使得公民参与民主管理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公民究竟该怎样提交对行***规章制度草案的意见和建议,行***管理机关究竟该怎样受理,哪些人可以参与到听证过程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间都没有严格的规定。正是因为存在着上述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民主参与行***管理大打折扣。

2、公民民主参与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管理机关在行驶自己的权利时常常以自我意志为标准,无论是制定法律法规,还是执行法律法规,都具有较强的强迫性。其次,在立法的过程中,行***管理机关常常以效率为借口进行单方面的立法,这样的立法程序既违背了民主立法原则,又容易引发权利和义务的不平衡,同时还可以产生严重违反公民意志的法律,增加了***的难度。再次,在立法的过程中,一部分行***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官本位思想,常常以自己的权利干扰立法程序的正常进行,从而对行***机关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公民普遍缺乏民主参与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体制传统的国家,封建专制制度剔除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导致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行***管理参与的集体无意识。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努力推动民主***治建设,但是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依然相当淡薄,相当多的公民根本不存在依法参与行***管理的意愿。其次,国家行***管理人员的官本位思想相当严重,他们常常忽视或者压制公民依法进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第三,行***管理社会的观念依然占据主流,民主监督处于弱势地位。在立法过程中,行***管理机关单边立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也打消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二、行***管理和民主参与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1、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

尽管我国***治经济体制和西方的***治经济体制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但是,由于西方民主化的进程远比我国民主化的进程长久,并且其民主化的程度也远比我国民主化的程度高。为此,努力吸收西方民主参与中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对于改善我国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意义非凡。例如,将直接民主引入到直接民主体制之中,能够大大增加公民参与行***管理的普遍性;引入普选制可以有利于加强公民的民主监督等。

2、大力加强民主***治制度建设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是民主***治制度,大力加强民主***治制度建设,不但可以制定具有高度民主性的民主制度,制定各项配套制度以及行***管理程序,同时还可以剔除原先存在的制约中国民主***治发展的民主制度,剔除制约公民依法行使民利的配套制度以及行***管理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对行***管理的监督与制约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在社会主义民主***治制度的前提下保证各种制衡因素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将民主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公民自治制度

所谓公民自治制度,就是公民依法行使民利,对公共事务以及公益事业进行管理,并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目的的制度的简称。公民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公民参与行***管理的最直接的途径。建立健全公民自治制度,不但可以真正实现民主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保证公民真正参与行***管理,而且还可以保证公民依法自治。

4、切实转变行***机关的观念

行***机关必须大力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治制度,努力摒弃“官本位”思想,切实将思想转变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彻底改变自身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民主参与落到实处。

总之,只有正确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力加强行***管理,提高民主参与程度,才能够不断提高公民参与行***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将民主参与落到实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魏礼泉.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管理体制一行***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J].求是,2009,02

自制主题篇8

对于眼下虎视眈眈希望“干掉”小米的厂商,虽然在硬件上已经能够做到不逊于小米,但是在软件层面,MIUI的优势依旧,MIUI经过4年的迭代,不仅搭建了一个稳固的软件生态,更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

想要从软件生态上缩小与小米的距离,首先就要了解小米的打法究竟是什么。

在MIUI生态体系里,主题商店无疑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主题商店本身并不神秘,许多手机厂商都有类似的服务。但是大部分都是厂商自己花钱请设计师来制作主题,而且数量十分有限。

但是小米的主题商店则不同,它已经不再靠厂商贴钱主导,而是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经济体,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让众多的第三方设计师和制作者也分享到了它的“红利”。

据MIUI产品经理许斐介绍,目前小米主题的设计师中,个人运作的最高单月收入可以达到七八万,公司化运作的一个月几十万的收入都不成问题。

小米主题商店至今已经收录了超过4000套主题,其中收费和免费的比例在3:1,免费主题的***量最高能够过千万,收费主题平均也有上万套,卖得好的可以超过5万套。如今,主题商店每月能够为小米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另外,据小米***的统计,大约60%以上的小米用户都会使用主题的服务。

小米的这套主题生态究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 第一阶段:自然生长

小米并不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主题的潜力,在MIUI后的两年时间里,小米的主题生态一直处在自然生长的状态。

随着MIUI用户规模的增加,一些米粉开始自发制作MIUI的主题并上传到论坛上与大家分享。小米的编辑则会将这些主题统一收录到小米的***主题库中。

除此之外,小米还会举办主题设计大赛,***拿出少量资金作为奖励,鼓励爱好者设计主题。不过,早期的主题大赛更多是从营销的角度考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让MIUI在用户那里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到2012年底之前,通过这种自然生长的方式,小米已经收集了1000套左右主题。

经过两年的运作,小米***也开始意识到用户对于主题的旺盛需求,于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小米内部开始筹划建立主题商店。“我们当时的想法还是很朴素的,就是觉得主题是一个好玩的功能。大家对美和个性化是有需求的,没人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小米产品主管许斐告诉《商业价值》。

在筹备阶段,小米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商业化目标,后面之所以会引入市场机制,目的是为了提升主题商店的运营效率。因为无论是靠***贴钱来做主题,还是靠爱好者凭借兴趣的自发上传,效率都十分低下,而且主题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小米希望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扭转这一现状。“我们做一个以钱驱动的生态的根本目的是想把盘子做大。让用户有好玩的东西。” 第二阶段:构建链条,体系化运作

在下定决心构建一个类似App Store的主题生态后,小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筹划一整套主题的平台体系。

这套体系包主题的上传、、更新的机制和流程,编辑的审核和推荐流程,以及用户的支付流程。小米花了3个月的时间开发出了平台系统,并在2012年11月对外。

有了基础的平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人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

小米主题商店最早一批的种子设计师是靠人脉和关系吸引来的,由于之前运作主题设计大赛的缘故,小米与业内一些设计网站建立了联系,并且结识了一批专业设计师,依靠这层关系,小米开始找一些相熟的设计师来约稿,小米***的团队帮助他们把设计稿变为最后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主题。

而另外一边,从用户的角度看,早期的米粉大多都是互联网的深度用户,对于付费这件事,相对容易接受。所以,种子设计师们很快就收到了回报。虽然当时一款主题一个月的销售额也就只有区区几百元,但是起码让设计师们看到了希望,经过设计师们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小米的主题商店设计主题。

讲到这里,大家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一款主题的生产流程。

主题的生产工序大约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主题的设计,比如***标、背景***案的设计,这些都需要发挥设计师的创作才能。另外一个环节就是制作,设计师创作的素材需要经过一些技术环节才能变成一个可以真正运行在MIUI系统上的主题。

大部分设计师只是擅长美术和创意的部分,对于技术并不在行,因此在一套主题的生产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师和制作者这两类人合作才能完成,缺一不可。

小米虽然有自己的***主题制作组,但是毕竟人手有限,初期还可以为设计师制作主题,但是随着设计师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显然难以为继。

“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是,你要培养生态,就必须能把技艺传递出去。绝对不能把技艺只拿在自己手里,那样生态是长不起来的。”许斐说。

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小米开始主动举办线下的讲座,免费向米粉中的爱好者进行主题制作的培训,此外,小米***也开始制作教程方便爱好者学习,通过这些方式,小米逐渐培养了一批掌握主题制作技能的人。

至此,主题生产链条上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均已就位,小米的主题生态的基础链条也就此完成。

“接着,我们就开始牵线搭桥,比如说哪个设计师有一个新的方案,谁能来帮忙做。比如觉得300块钱的制作费,你能不能接受。通过我们的牵线搭桥,大家就可以慢慢自己玩起来了。”

据许斐介绍,许多小米主题的制作者如今每月已经可以赚到几千块钱,“一些好一点的制作者,一个月赚个6、7千块钱完全不是问题。”甚至有优秀的主题制作者直接被招进了小米工作。 第三阶段:完善细节,培育生态

虽然基本的生态链条已经搭建了起来,但是依旧有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设计师和制作者之间是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就会涉及到信任的问题。比如,存在制作者盗用设计师方案的风险,或者,设计师拒付制作费的可能。

作为平台方,小米又专门建立了一套评价管理体系,类似于一个星级评分系统,对设计师和制作者双方开放,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双方建立信任。

遇到一些“难搞”的设计师,小米也有自己的对策,“比如有时候有些设计师要求很严格、非常容易‘较真’,我们就拿过来由我们自己的团队来做了。”许斐说。

除了信任的问题,如何留住优秀的设计师同样是个棘手的问题。

小米的主题商店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生态,这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设计师制作一套主题大约要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但是花费如此大精力做出的主题,很可能在市场上遭到冷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米为设计师推出了“保底机制”,即向设计师们承诺,如果主题的销售达不到一定的销售额,那么小米***会出钱补贴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解除了很多设计师的后顾之忧。据悉目前有超过一半的活跃设计师可以享受到保底的承诺。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种保底机制会造成主题商店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去年也就掏了几万块钱补贴。”许斐透露。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设计师想要推出一款主题,需要雇佣制作者合作完成,这就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而制作一款主题通常的收费是300~800元,视主题的难易程度而定。为此,小米***也会对优质设计师进行制作费的补贴,以鼓励他们创作。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小米的主题商店在2013年迎来了爆发,全年有超过2000套主题产生,是此前两年总和的两倍,目前小米每月入库的主题已经能够达到400套左右的规模。而一些设计师甚至成立了工作室进行公司化的运作,而不再只是单打独斗。 未来:更大的生意

目前小米的主题主要还是在单个销售,平均价格大约在6米币(折合6元人民币),但是小米的团队已经在探究更多的玩法。

比如,小米***希望通过打包销售让主题的平均价格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主题使用的门槛。据许斐介绍,目前互联网业内虚拟物品的销售大约在百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一的用户会付费购买增值服务,而她也表示,小米主题的付费情况比1%的行业平均水平要略高一些。

另外,小米已经在尝试更高级的玩法――通过主题拉动周边产品的销售。比如在一些主题的***页面,会提示用户有同款的彩壳销售,用户点击就可以跳转到小米商城下单购买。

虽然眼下小米的主题商店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小米对于主题商店的商业化还有着更大的设想。

小米联合创始人、MIUI总负责人洪锋告诉《商业价值》,未来小米主题商店的主要收入或许并不来自于C端的用户,而是B端的商家。在他看来,主题是一个传递企业文化非常好的载体和途径,此前小米就曾与可口可乐合作推出过相关主题。

“如果说一个品牌点击广告就值挺多钱的话,一个主题上面都是你的元素,用户又天天在用,那你说这得值多少钱?”洪锋说,“而且通过主题,品牌商可以找到它天然的粉丝,因为你只要看到底谁在用就知道了。”

从去年开始,一些影视剧在宣传推广时已经开始找到小米合作,通过主题来扩大影响力。此前《美国队长》上映时,小米还曾与团购网站格瓦拉合作推出了《美国队长》的主题,仅第一周时间***量就达到了55万次。

自制主题篇9

[关键词]课题研究;答辩;评价机制

[中***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42-03

课题研究与答辩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治课程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确立科学的考评理念,制定科学的考评细则,规范课程研究与答辩的运行机制,是确保该考核方式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它在提高学员对国际***治经济及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度,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训练学员的***治思维,提升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研究与答辩在30分的形成性评估成绩中占到了15分,对学员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使它能更客观地反映学员平时学习的效果,探索科学化的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立科学的考评理念: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基础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的科学化需要科学考评理念的指导。科学考评理念来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理念、知行育理念、创新型教育理念等都是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基础。

(一)坚持主体性教育理念

坚持主体性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员为本,通过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来牵引并组织课堂教学。在考核中,我们要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人格,重建师生的角色地位,实现从以教员中心到以学员中心的转变,从简单划一型的考核评价向全面综合型的考核评价转变。通过考核,促进学员自主学习,加深学员对***治理论的理解,使其深刻感悟***治理论的魅力和实践价值。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方式,通过学员自主选题、拟纲、撰文、答辩,训练学员的***治思维,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与潜力;通过学员自主设计题目,自主开展研究、自主表达思想及自主展示成果,充分展示其个性。通过研究、答辩等环节,教员能及时、有效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并反馈学员,使学员进一步改进完善,真正做到以考促学。

(二)坚持知行育理念

坚持知行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把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注重对学员传授***治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员的***治素养、道德情操、法制观念、历史观念及国际视野,增强学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核中,不仅把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且把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目的,强调通过考核提高学员的理论践行力、***治认同感、道德修养等各种能力。课题研究与答辩,要求学员围绕当代世界经济、***治及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选择研究题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进行阐释,撰写论文作为课题结题报告,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结题验收。学员既可以对理论问题进行思辨性研究,也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这就使考核成为一个学习探究的过程,成为学员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理论现实问题、解决困惑的过程。教员作为引导者,把握着课题研究的方向,掌控着学员思想的动态,能指导学员正确地、科学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三)坚持创新性教育理念

坚持创新性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全要素的创新,优化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形成性考核评价中坚持创新,就是要实现考核评价理念、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内容及考核评价方法等的创新。课题研究与答辩,在考评理念上,要注重学员的可持续性发展。不管是研究环节的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还是答辩环节的主考与考生之间的互动,都是建立在平等、民主、协商的氛围之下。评价结果是在评价主体、客体双方最大限度地认可的基础之上做出的。根据评价结果学员可以进一步改进学习,教员可以改进教学,实现教与学的效果最大化。在考评内容上,不仅注重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对学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化、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等的考查,实现对学员全面评价引导。在考评时间、空间上,更加有弹性,更加灵活。学员可以在充分准备后迎接答辩。这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制定与实施科学的考评方案: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实践

在科学考评理念的指导下,制定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实施方案,明确考评目标、规范考评方法与考评细则,能使考核评价不断规范化、标准化。

(一)制定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实施方案

明确考评目标。根据***中央200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见》、当代世界经济与***治课程的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将课题研究与答辩的评价目标分为四个子目标。在知识获取方面,主要考查学员是否“真学”,是否准确掌握世界经济、***治、***事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把握当今世界战略态势及主要力量对比关系。在能力提升方面,主要考查学员是否“真懂”,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我们***、国家和***队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策。在***治认同上,主要考查学员是否“真信”,是否认同我们***、国家和***队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策;能否深刻理解我***的强***目标,正确认识我***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及忧患意识。在理论践行上,主要考查学员是否“真用”,是否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制定考评细则。课题研究与答辩占考试总成绩的15%。在开课之初,教员给学员提出若干选题方向,由学员自主拟制题目开展研究,教员全程指导,期末结课前以口试答辩的方式结项。为避免学员“搭便车”,要求学员4人一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

(二)课题研究与答辩考评方案的实施效果

学员学习自主性强了。实施科学化的考评方案后,学员开始主动思考如何选题、破题、解题,开始主动与教员沟通,探讨问题。学员选题时首先要确保准。准,就是属于课程的研究范畴,没有跑题。学员在开课第一周、在不熟悉课程内容体系的条件下,想选准题目并不容易。学员要想准确选题,必须提前看、自主研,吃透教材。这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选题还要确保时代感强。这就要求学员必须关注现实,追踪热点、焦点动态,在大量收集、分析研判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题目。2013级有几位学员曾选择“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作为题目,虽说这都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但并不属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治课程的研究范畴,因此是无效选题。后来经教员多次引导后,学员选题变为“美国量化宽松***策对我国的影响”“香港占中事件浅析”。为了选好题,学员开始自觉研究教材内容体系,关注时事,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学员学习效果好了。课题研究与答辩,从选题、列提纲、撰写文章到答辩,教员与学员都会不断地沟通。每一次沟通既是学员对自己阶段性学习的汇报,也是教员对学员阶段性学习的考核与反馈。通过汇报――反馈机制,使学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比如,有一组学员的选题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现状、危害及应对措施”。选题初衷是因为2014年“***国”制造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这使他们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问题很感兴趣。为了做好题目,学员上课时非常认真,特别是在教员讲到相关内容时,他们主动与教员交流,思考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对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影响等。而且,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学员对知识的关注度高了,听课更认真;与教员的共鸣多了,课堂气氛更好。

教员引导作用强起来了。实施课题研究与答辩的考评机制后,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员“主动灌”、学员“被动听”的情况,学员开始主动与教员沟通、探讨问题,课间提问的学员多了,教员对学员的引导也多,探究的学习氛围基本形成。教员不再是课堂上的孤独的讲授者,而是一个引导学员***思考、自主探究的领路人了。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对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实践的思考

在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困难与问题。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要想顺利推进、推广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方式,必须教、学、管协同作战。

(一)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实践需要实现小班化教学

***队院校***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每个教学班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上百人。实行课题研究与答辩的考核方式后,教员工作量急剧增加。教员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对学员进行课题研究辅导。学员课题研究小组一般是4人一组,一个教学班大概有20个的课题小组。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教员与学员要反复沟通,反复修改。而***治理论课并没有辅导答疑课。答疑时间只能由教员与学员队协调后自行安排。而***校学员的学习训练任务安排得很紧凑,教员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很难找出共同的时间来答疑。这无形中会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答辩环节也需要时间来保障。目前,100个左右学员的班级,需要3名教员同时开始,历时4个小时才能够完成答辩任务。因此,在现有组班方式下,想保质保量推广课题研究与答辩机制困难重重。课题研究与答辩机制需要实行小班化教学,即再增设1-2名助教,由“一名主讲教员+两名助教”共同完成任务。

(二)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实践需要学员营的支持配合

应在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下实行高低年级学员的混编。同一个教学班的学员被编入不同的学员营、分散在不同的连、排、班之中。学员课下在一起集体活动的时间并不多。而课题研究与答辩是团队行为,需要各课题小组在课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而同一小组的学员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学员班之中,如果各班活动安排不一致,就难以确保课题研究小组集智攻关。这就需要学员营出面协调,给学员提供时间、空间及网络学习资源,确保学员课题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三)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需要教员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与答辩重在训练学员的***治思维,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员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仅要讲好课,还要能指导学员开展学术研究。教员科研能力强,才能有效指导学员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反馈―答辩时给予学员高质量地启发、辅导、点评,才能使课题研究与答辩发挥育人的最大效益。因此,***治教员要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应增强持续学习的意识,特别是要认真学习***的创新理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打牢理论基础,掌握认识、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时刻关注与学科相关的前沿动态,把握时代脉搏。这样才能组织高质量的课题研究与答辩,确保考核目的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红***.高校思想***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自制主题篇10

一、档案馆机读目录现状及问题

目前各级档案馆、室都已开展档案计算机检索,形成大量的档案机读目录,但质量普遍较差,严重影响检索效果。据浙江省调查材料显示①,质量情况较好的档案馆差错率在12%左右,有的差错率在50%以上,总平均差错率达29%(见下表)。

由此可见,必须对机读目录的质量进行控制。目前档案馆机读目录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档案馆内形成的机读目录

档案馆内形成的机读目录包括:(1)将原有的已打印的纸质目录通过扫描输入计算机,再通过OCR技术转换的机读目录;(2)对照案卷按著录要求逐项著录标引制成卡片后输入计算机形成的机读目录;(3)是对照案卷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著录标引形成的机读目录。这种机读目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在著录卡片时由于工作人员笔误造成的错误。

(2) 在录入时由于误操作造成的错误。例如:录入时多按一次回车键,造成录入字段错位。

(3) 前处理环节遗留的问题,包括案卷多册且不连续编号造成档号中卷号重号;责任者没有写全称等。

(4) 扫描时由于原有目录不清或遇容易混淆的字在转换时发生的错误。例如:“纳入”转换成“纳人”等。

(5) 由于著录、标引等标准的变化而导致的数据前后不一致。

2.接收来的电子目录

接收的电子目录主要是从机关档案室接收纸质档案时同时接收来的电子目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 形成电子目录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由于目前国家对于接收电子目录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各档案室编制的电子目录,有用EXCEL、WORD、FOXPRO、ACCESS做的表,甚至还有用WPS里CCED做的表,数据格式各不相同,这在接收进馆后都需要进行转换。

(2) 档案室编制的目录和档案馆编制的目录著录项目不同。如:分类号等字段档案室的目录没有,一些档案室有的字段,档案馆的机读目录不需要,要进行增减。如:立档单位、编制单位等。

(3) 相同字段的长度不同。接收来的电子目录即使与馆内机读目录字段相同也存在长度不同的问题,需要与馆内的标准统一。

二、后控方法的提出

鉴于目前机读目录存在问题较多,北京市档案馆提出了对机读目录进行后控的方法,就是在机读目录正式进入检索系统以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馆内形成的和接收的机读目录质量进行控制。其目的是确保作为检索重要项目的档号、分类号、关键词、责任者、题名、时间等的规范和符合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档号的准确惟一性。机读目录经过后控处理,差错率能降至最低。

后控方法:一是自动控制,二是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是将根据有关标准制定的参照系统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比照参照系统对档案数据进行规范。它的实现一是采用现有的档案处理软件,二是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数据的优势,编制一些实用程序将一些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内容统一处理或通过命令、程序操作将著录、标引、录入过程中的问题统一查找出来进行修改以保证机读数据内容的准确。通过自动控制可实现:

1.将自由词转换为主题词和分类号,实际上就是计算机自动标引。目前,国内已开发出一些自动标引系统,其中有抽词标引法、题名标引法和规则标引法等。档案馆可用已有的自动标引软件,结合馆藏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词扩充主题词库,实现档案机读目录自动标引。

2.将不同格式转换为统一格式。对于机读目录数据目前格式不统一的现状,编制程序由计算机自动实现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3.通过查错程序检查数据输入阶段产生的错误。数据在输入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编制程序查找并解决。

人工控制则是针对自动控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例如:在自动标引进行主题分析时遗漏主题或分析错误等,就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处理。就目前计算机发展水平看,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的半自动方式不失为当前的一个好方法。

三、后控参照系统

1.指标体系

后控的重要方法是建立一套指标完备的参照系统,主要是依据档案著录规则、分类标引规则、主题标引规则、档案分类法、档案主题词表、机读目录后控标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档案工作的实践制定出来。包括①档号②分类号③题名④责任者⑤起始时间⑥终止时间⑦主题词等主要指标,一般的参照系统指标体系如***所示:

2.后控的规则:

(1) 对数据格式的统一。将WORD、EXCEL、CCED等格式的表统一转换成FOXPRO格式,并统一字段名称和字节长度。

(2) 档号由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构成,不能缺少和重复,不能有非法字符,案卷号不能断号。

(3) 分类号按档案分类法标引,不能缺少,不能有非法字母和非法分隔符。

(4) 题名必须能反映档案内容,不能缺少,不能有空格和非法字符。

(5) 责任者按著录标准要用全称或标准的简称,用规定的分隔符,不能有非法字符。

(6) 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都要符合档案内容反映事件所发生年代,不能有不合理时间和非法字符。

(7) 主题词不能缺少,且必须为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主题词之间用规定的分隔符,不能有非法字符。

(8) 馆名称、馆代号等字段内容要统一添加。

四、档案机读目录后控的实践

北京档案馆建立了上述后控指标参照系统和后控规则,采用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结合方式,自动控制用以发现问题,人工控制用以解决问题。

1.用档案管理软件解决通常性问题

(1) 常见档号问题的解决。用软件对档号通过排序、、查缺,查出档号中案卷号缺号、重号条目。对于漏著、漏录的,补充齐全;对于确实为缺卷的,补上档号,注明原因;对于因为档案多册卷造成档号重号的,在册号中标明;对于卷号确有重复的案卷返回前整理环节。

(2) 常见分类号等问题的解决。用软件对分类号、责任者、题名、关键词等字段通过排序,查出缺少的条目,根据文件内容重新著录标引,保证检索渠道的畅通。

2. 通过数据库命令进行后控

(1) 对数据进行统一替换、增删。例如:将分类号、关键词中的分隔符统一替换;统一增加馆名称、馆代号字段的内容。

(2) 按标准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修改。例如:将时间项拆分成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两项。

(3) 解决个别字段由于前处理环节造成的内容不全问题。例如:对于责任者不全的,根据时期的不同补齐全称。

(4) 解决著录或录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终止时间小于起始时间、日期大于31等。

(5) 用数据库命令查找数据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例如:查找时间项中不合理时间、题名中的空格等。

(6) 进行数据格式的统一。包括字段名、字节长度的统一,通过另存或数据导入导出等方式,将数据统一转换成表格式,并将多个已转换的数据表进行合并。?笮

注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自制主题10篇

学习

服装店创业计划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店创业计划书,内容包括服装店创业项目计划书20页怎么写,服装店的创业计划书八千字怎么写。

学习

前言写什么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前言写什么10篇,内容包括前言写什么内容,前言可以写些什么上去。例如,我们知道,作文之法关键一点是:制造情节。像这样的写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多次出现,值得关注和学习。我试着来举几个例子。例1:《临死前的严监生》(人教版五下《

学习

美国人权纪录10篇

阅读(29)

对中国纪录片法律法规的分析目前中国并没有就纪录片单***法,有关纪录片的法律法规零散地分布于各个法律领域,举其要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作简要分析:第一,纪录片相关立法综述。宪法领域。《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

学习

制定采购部门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制定采购部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有关采购工作计划集合8篇,采购工作计划汇总八篇。采购执行机关:单位内部的采购机关,是指按照采购任务,负责对外联络、组织招标、询价、草拟合同等日常采购业务的采购组或采购部门。商品最终用户:

学习

辅导员培训总结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辅导员培训总结10篇,内容包括辅导员培训总结怎么写,辅导员培训班总结。一份事业来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

学习

情人节对爱人说的话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情人节对爱人说的话10篇,内容包括情人节对爱人感动的话,情人节对女朋友说的感动话。3.希望你快乐相伴,盼望你幸福围绕,渴望你无忧无虑,期望你吉祥如意,我爱你,我的朋友,愿你一切都好,天天开心。4.真诚之中,与你相识相知,灵犀之间,与你

学习

如何做好饭店服务员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做好饭店服务员10篇,内容包括如何做好饭店服务员心得体会,怎样做好一个饭店优秀的服务员。假期实践工作期间我对饭店了解了一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认为现代饭店的经营与发展最关键有两个部分--饭店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一

学习

大学园林毕业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园林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园林系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下载,园林毕业论文大全集。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园林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担社会生产实践题目此类题目多由生产单位向园林学院提出要

学习

外科医生述职报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外科医生述职报告,内容包括血管外科医生的述职报告,急诊外科医生述职报告。时光飞逝,在普外科这个岗位上又经过了一年的捶打,在一年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每个人都有所得,亦有所失,失去的是时间和家人的相聚,得到的是充实和业务的提高

学习

学生组织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组织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学生组织工作总结表,大学学生组织个人工作总结。在半年的时间里,组织部认真听从团总支的指挥,积极与其他各部门配合,大胆发挥本部门的积极能动性。这学期主要是负责我系内部工作,促使学生会各项活动达

学习

小雪节气的由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雪节气的由来10篇,内容包括小雪节气由来和风俗推文,今日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有描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农历十月中下旬,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

学习

新的学期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的学期10篇,内容包括个人学期工作总结十篇,部门学期总结十篇。

学习

火热的继母10篇

阅读(35)

更糟糕的是,一年多后,继母又生了一个漂亮的妹妹,他心中的怨恨就更深了。虽然,逐渐长大的妹妹总是跟在他身后,甜甜地哥哥长哥哥短地叫,但还是驱除不了他心头对继母和妹妹的怨恨与偏见,他总试***报复。终于,有一天,妹妹在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不慎掉.

学习

宝贝的奶奶10篇

阅读(25)

渐渐地,六年过去了,每当回去看她,她也总是把我搂在怀里,问我在学校好不好,学习怎么样,我总是说:好着呢,好着呢。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爸爸说奶奶爱吃卤鸡蛋,我于是跑遍大街小巷去给奶奶买卤鸡蛋,最后在一家小超市中买到了。我提到奶奶...

学习

国庆主题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主题10篇,内容包括国庆主题40个片段,国庆主题文字简短。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的67周岁生日。泱泱中华五千年,那滚滚的黄河是她澎湃的热血,催人奋进,催人向前;那生生不息的长江是她灵动的脉搏,跳跃着永不

学习

企业年会主题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年会主题10篇,内容包括企业年会主题简短精辟,企业年会主题文案。1、迎新恋旧不醉不归。2、超越、蝶变、升华。3、改变,与,成长。4、共创繁荣共享丰盛。5、指尖上的旋律。6、创新发展再创辉煌。7、锦志卓越,尚无止境。8、用

学习

元旦主题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主题10篇,内容包括元旦主题词,元旦主题内容怎么写。3、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及时远离危险因素。4、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5、外出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自行车上路,不乘

学习

户外活动主题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户外活动主题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户外活动主题,春季户外活动主题。三、活动地点:⑴、xxx湖滨广场沙滩⑵、xxx公园(拓展基地)四、活动对象:富民小学一年级(5)班家长及学生五、活动内容:①沙滩趣味运动会②单车骑行③绿地聊天沙

学习

板报主题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板报主题10篇,内容包括板报标题大全集,板报主题大全四字。冬季运动会的主题黑板报***片2冬季运动会的主题黑板报***片3冬季运动会的主题黑板报内容说起体育运动,我最喜欢游泳了。游泳是分种类的:他分为蝶泳、仰泳、蛙泳、自由

学习

自制立体贺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自制立体贺卡10篇,内容包括自制立体贺卡生日礼物,自制立体贺卡樱花树。4、把彩纸打开,贺卡的内页就做好了,表现为简单的立体贺卡。接着把彩纸打开,贺卡的内页就做好了,表现为简单的立体贺卡。需要在贺卡上画上简单的***形,来装饰

学习

一年级主题曲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主题曲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主题歌,一年级主题曲歌曲mv。为深入学习贯彻***的xx大精神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