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1
1、风,那么轻柔,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我喜欢那种感觉,带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罗绸缎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
2、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终于。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笑脸,染红了天边。
3、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5、它是那样的舒展,那样高雅。特别是盛夏时节,热青奔放,有粉的,白的,紫的… …,互不相让,竟相开放,它们好象正在表演一场时装表演。在巨大的碧绿的荷叶上,小水珠滚来滚去,偶尔一些小青蛙跳上一片荷叶,把荷叶当做歌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闪闪发光,显得楚楚动人。
6、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7、最诱人的是奶奶家的荷塘,荷塘里长了荷叶、荷花和莲藕,这些花有的开了,有的没开,有的含苞待放,花的颜色是粉红的,它们真好看啊!荷叶的颜色是绿色的,叶子很大,荷茎有的弯,有的直它们高高的伸出水面,风一吹,荷叶会像陀螺一样转起来,象在跳舞,蜜蜂和蝴蝶也来参加荷花和荷叶的舞会,美丽极了!
8、普陀的山真秀啊!有的像绿色的屏障,有的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
9、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地,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10、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11、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暖洋洋的,带点潮湿味儿,吹在脸上,却有点像棉花絮拂着脸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那股尖厉劲儿,真有点像剪刀呢。夜风在河滩里飘动着,沙滩里的柳树,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劲地舞动着她满身的嫩油油的枝条。
12、一进梅力更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大挺拔山峰,山上盘旋着许多步行梯,从远处看去,步行梯上的游人象正在搬食物的小蚂蚁。()
13、我见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游览过峰峦雄伟的泰山,从没看过普陀的山,普陀的山真奇啊,像鸡蛋、像恐龙蛋……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4、走在步行梯上,两边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有的石狮子正在玩顶球,样子可爱极了;有的石狮子正在做向游人招手的动作,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还有的石狮子用眼睛狠狠的瞪着你,好像是正在为游客打扰了它们的休息而生气呢。
15、村后有山,山有很多很多,它们一座一座的连在一起,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树,树有的高,有的矮,高的像大人,小的像小孩,有的树的叶子是绿的,有的是黄的,山顶上飘着两朵白色的云,像溜溜板。
16、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7、大海波涛汹涌,一个巨浪连着一个巨浪,仿佛是一只只张开大口的狮子,好像要把我们做的快艇给吞没。海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无边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给蓝绸子秀上美丽的***案。
20、风来了。 先是一阵阵飘飘的微风,从西北的海滩那边沙沙地掠过来,轻轻地翻起了夜行人的衣襟,戏弄着路上的枯叶。旷野里响着一片轻微的簌簌声。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高粱狂乱地摇摆着,树上的枯枝克喳克喳地断落下来。一阵可怕的啸声,从远远的旷野上响了过来,阴云更低沉了。沉雷似乎已经冲出了乌云的重重包围,克啦啦啦像爆炸似的响着,从西北方向滚动过来。
21、左右两边都是高大的山,瀑布顺着刀劈一样的绝壁流下来,仿佛青龙吐涎,激起一朵朵水花飞溅在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溪底是五色斑斓的鹅卵石,银色的水泡似一串串珍珠抛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
22、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指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
23、清晨,甘棠湖上一片白茫茫,像仙女的白纱巾在飘舞。太阳出来后,一道道阳光映在湖水里,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游船在湖里游来游去,湖水划出一道道波痕。湖边一排排大树把湖给包围起来了。
24、升高了,更高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悬在空中,放出耀眼的光芒。周围的一切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啊!太阳升起来了,它把温暖洒向大地,把光明带给人间。
25、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2
1、风,那么轻柔,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我喜欢那种感觉,带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罗绸缎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
2、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终于。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笑脸,染红了天边。
3、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5、它是那样的舒展,那样高雅。特别是盛夏时节,热青奔放,有粉的,白的,紫的… …,互不相让,竟相开放,它们好象正在表演一场时装表演。在巨大的碧绿的荷叶上,小水珠滚来滚去,偶尔一些小青蛙跳上一片荷叶,把荷叶当做歌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闪闪发光,显得楚楚动人。
6、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7、最诱人的是奶奶家的荷塘,荷塘里长了荷叶、荷花和莲藕,这些花有的开了,有的没开,有的含苞待放,花的颜色是粉红的,它们真好看啊!荷叶的颜色是绿色的,叶子很大,荷茎有的弯,有的直它们高高的伸出水面,风一吹,荷叶会像陀螺一样转起来,象在跳舞,蜜蜂和蝴蝶也来参加荷花和荷叶的舞会,美丽极了!
8、普陀的山真秀啊!有的像绿色的屏障,有的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
9、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地,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10、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11、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暖洋洋的,带点潮湿味儿,吹在脸上,却有点像棉花絮拂着脸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那股尖厉劲儿,真有点像剪刀呢。夜风在河滩里飘动着,沙滩里的柳树,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劲地舞动着她满身的嫩油油的枝条。
12、一进梅力更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大挺拔山峰,山上盘旋着许多步行梯,从远处看去,步行梯上的游人象正在搬食物的小蚂蚁。()
13、我见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游览过峰峦雄伟的泰山,从没看过普陀的山,普陀的山真奇啊,像鸡蛋、像恐龙蛋……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4、走在步行梯上,两边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有的石狮子正在玩顶球,样子可爱极了;有的石狮子正在做向游人招手的动作,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还有的石狮子用眼睛狠狠的瞪着你,好像是正在为游客打扰了它们的休息而生气呢。
15、村后有山,山有很多很多,它们一座一座的连在一起,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树,树有的高,有的矮,高的像大人,小的像小孩,有的树的叶子是绿的,有的是黄的,山顶上飘着两朵白色的云,像溜溜板。
16、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7、大海波涛汹涌,一个巨浪连着一个巨浪,仿佛是一只只张开大口的狮子,好像要把我们做的快艇给吞没。海是那么蓝,好像一匹宽阔无边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给蓝绸子秀上美丽的***案。
20、风来了。 先是一阵阵飘飘的微风,从西北的海滩那边沙沙地掠过来,轻轻地翻起了夜行人的衣襟,戏弄着路上的枯叶。旷野里响着一片轻微的簌簌声。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高粱狂乱地摇摆着,树上的枯枝克喳克喳地断落下来。一阵可怕的啸声,从远远的旷野上响了过来,阴云更低沉了。沉雷似乎已经冲出了乌云的重重包围,克啦啦啦像爆炸似的响着,从西北方向滚动过来。
21、左右两边都是高大的山,瀑布顺着刀劈一样的绝壁流下来,仿佛青龙吐涎,激起一朵朵水花飞溅在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溪底是五色斑斓的鹅卵石,银色的水泡似一串串珍珠抛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
22、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指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
23、清晨,甘棠湖上一片白茫茫,像仙女的白纱巾在飘舞。太阳出来后,一道道阳光映在湖水里,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游船在湖里游来游去,湖水划出一道道波痕。湖边一排排大树把湖给包围起来了。
24、升高了,更高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悬在空中,放出耀眼的光芒。周围的一切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啊!太阳升起来了,它把温暖洒向大地,把光明带给人间。
25、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3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4
注释:
①亭下水连空:是说快哉亭下临长江,水天相接。
②湿青红:是说亭台的窗户涂抹上的青红油漆还未干,色彩鲜润。
③平山堂: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所建,在今扬州市内。
④欹(qī)枕:斜倚枕头。欹,倾斜。
⑤“山色有无中”句:此为直接引用欧阳修的《朝中措》词句:“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⑥“兰台公子”三句:指春秋时楚国兰台令宋玉《风赋》中称清凉的风、令人心宁神爽的风为雄风,是大王之风,又说起于穷巷之间,带着污浊腐秽之气,会使精神凄惨、生病发热的风,叫做雌风。 天籁:大自然的声音。
⑦浩然气:这里借用孟子语意。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赏析: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5
1、能流利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浮光跃金”、“攫住”、“憨直”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笔下荷塘美景,并学习其景物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描写荷塘的方法,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课探疑
1、播放课件,欣赏荷塘美景。
2、说说观后之感。
3、揭题质疑:
荷塘叶绿花娇,恰似人间仙境,今天让我们陪同作者一起欣赏荷塘的美景,一同回忆荷塘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荷塘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
2、出示学法:
⑴读:能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⑵画:生字词多读几遍,并用“~~”画出来。
⑶思: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⑷说:说说文中讲一件什么事?
3、考查生字。
点缀(zhuì) 颤动(chàn)清澈(chè) 恬静(tián)
骇(haì)炫耀(xuàn) 攫住(jué) 呕(ǒu) 憨直(hān)
4、学生轮读课文、正音。
5、交流: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明确中心。
1、师导:同学们,作者给大家讲述发生在荷塘的多年以前的难忘的往事,同时又引领大家去欣赏荷塘那至真、至纯的美景。其实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这句话是----
2、齐读课文中心句。
3、小结: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从这个中心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4、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淳朴的爱
四、细读“荷塘”,品味美景
1、文中哪些段落体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
生:课文的2-4自然段
2、听课文朗读录音,想一想这几段主要写什么?(生:荷塘美景)
3、自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⑴一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或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
⑵二读: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弄不明白的问题分别做上记号,准备在小组内交流互动。
⑶三读:找出课文2-4自然段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反复朗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荷塘呢?为什么这美丽的荷塘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作者对话――写批注,感悟朗读……
4、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⑴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及时纠正易错读音。
⑵各自汇报自学所得。(如:你理解了哪个词语,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弄不明白的问题;写荷塘景色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
⑶提出疑问。小组长记下暂时无法释疑的问题待全班交流。
5、全班交流,多项互动。
⑴让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自己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追问,你是从哪知道的?
a、你理解了哪个词语,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b、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荷塘呢?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读出来呢?
c、为什么这样的描写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和一些词语的精用)
生:因为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预设)
师:你能读出那些比喻句吗?
①“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 生动描绘出了荷塘。
②“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生动地描绘出月牙泡的轮廓特征。
③“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生动地描绘出荷花在微风的吹动下摇动时的优美姿态。
师:本文作者还恰当地使用了许多描绘颜色的词语,你能找到哪些?
生:月下荷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团黑绿,作者用了“黑绿”一词。
生:来到塘边只见一塘波动的春水,浮光跃金,作者用了“浮光跃金”一词,写出了月牙泡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
生: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
生:在微风中荡漾着绿浪又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叶写出了白天的荷塘由粉红和绿绘成美好的景观。(粉红、绿)
师:是啊,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恰当地使用了许多描绘颜色的词语,描绘出了荷塘的美丽,表现大自然和谐的美。
⑵多种形式的朗读。
⑶质疑释疑。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6
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夫子讲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如果缺乏技巧性和表现力,文章是不可能传之久远、不可能有绵长的生命力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结果。
古诗文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历久弥新的佳作。学生如果能在阅读中把握作品的精妙之处,就能向古人学习写法。如在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的环境描写,短短四句话,就将兰亭附近的山、林、竹、水描绘得有声有色。结合背景带动学生讨论,优美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聚会者怡然自得的心情,是景中含情的优秀范例。适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环境描写的情况,谈一谈景物描写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明白情由景生的道理。写文章不能因文造景,情与景是密不可分的。讲解中联系已学的《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永垂千古的原因。学生感受到萧萧的寒风和冰冷刺骨的易水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侧面写出荆轲“一去不复返”的侠客形象。老师借机引申开来,畅谈景与情的观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感情较直露,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花草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别离伤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以万物都着了作者的感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虽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从画面中体会。经过讨论,学生对情与景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即景物描写与作者感情密不可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要想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还要学习表达语言的其他技巧。例如排比和比喻等修辞在古诗文中比较常见,排比句一般是用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单句组合而成,他们结构相似,语气一致,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如《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以上排比句的使用,写出了秦国吞并四海,笑傲战国,不可阻挡的气势,为文章增添了文采。使用比喻句,既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又能使说理深入浅出,因而为历来文章所常用。学生在写议论文,表达观点时,如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来表达自己的主张,那么在写作的语言上将更上一层楼。
二、欣赏借鉴,古为今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是如此。学生在写作时,不是开头起调过高,后来难以接续;就是开头调子过低,后继无力;还有的一开头就不在调上,后面虽是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因此慎重开头,接续也会顺当,如果开头不恰当,就会像抽丝乱了头,难于下笔。学生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老师就可和同学们一起鉴赏一下它开头的艺术。经阅读,学生明白了如何做到开门见山:即开篇点题,首段表明中心。该文的首段便从经典的阅读文本转变为作文开头的典型范例。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7
关键词:北海道 《雪国》 色彩美 探析
作为第一部中篇小说,《雪国》的发表,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曾经和《古都》、《千只鹤》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既不曲折,也不离奇,同时也没有深刻而丰厚的社会主题。故事讲述的是纨绔子弟岛村曾经三次来到北海道,和山村艺妓驹子在一起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小说用极尽优美的语言,唯美而细腻地描写了北海道的自然景物,向读者呈现了不同季节、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同时将女性的色彩美和自然的色彩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人物和自然、人情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一、关于自然的色彩美描写
雪国并非特指某一个地方,只要是雪多的地方,就可以称为是雪国。在日本,雪国主要是指北海道一带,自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发表之后,雪国就成了北海道的代名词。《雪国》对北海道的自然风光,人物纯洁和冷寂的美进行了大力渲染,小说的开头,作家用简洁而近乎吝啬的笔墨写道:“穿过县境线上长长的隧道,眼前出现了一片雪景,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黑夜变成了白昼。” 而这就是雪国,开篇既突出了整篇小说的主旨。在《雪国》中,很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是基于写生的,同时季节感非常强烈。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借景抒情,通过表现技巧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日本传统创作的季节感。《雪国》中男人公三次去雪国,每一次都将变换的季节通过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美呈现出来。如秋天的火红、冬天的纯白、春天的嫩绿,这种关于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优美、而且使小说的风貌更加色彩纷呈。
关于绿色的描写――岛村初次去雪国,正是登山的季节,放眼望去,都是嫩绿,在这个明媚的季节中,绿色是主旋律。而小说中描绘春天最常用的季语就是“蝴蝶”、“嫩叶”、“新芽”等等。
关于白色的描写――在十二月初,男主人公第二次踏上雪国。而初冬时节的主色调为白色,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季节最独特美丽的景致,在读者面前徐徐拉开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作者是这样描写严寒下的夜景:漫天星斗、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仿佛能听到冰裂声。天地看上去苍苍茫茫,让人感到山峦都是冰凉而透明的。在这段描述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搭配,为作品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如用天空中耀眼的繁星、黑夜中的白雪等词句,在《雪国》中,曾多次出现这种关于自然景物的色彩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画,如“暮色苍茫、远方的群山、皑皑的白雪、夕阳晚照、淡淡的余晖、万丈霞光”等等,对暮色和黄昏中的杉林、滑雪场、小河、村站等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如绘画般地运用了各种色彩,如白色、紫色、黑色等,通过绘制和融合,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关于红色的描写――男主人公第三次去雪国,正是秋意正浓,而这时红色和黄色是主要意象:在这个飞蛾产卵的季节里,连绵不绝的群山被染上了一层秋色,反而给人一种死的感觉。丘陵上盛开的花朵闪耀着一片银光,而静静流淌的小河,好像是从杉树顶梢上流淌下来一样。这样的秋天,让人感到寂寥和悲伤。岛村最后一次来到雪国,整日无所事事,而眼前呈现的自然景物,更让他感到徒劳、虚无和人世的无常。文章中通过对飞蛾的描写,恰恰能折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另外枫叶象征了日本秋天的色彩美,和富士山、樱花一样,枫叶也是象征性的一种景致。日本人有赏枫和赏樱花的习惯,在雪国中,除了雪白之外,鲜艳的红色是又一种独特的色彩。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为更好地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审美取向及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女性的色彩美描写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女性的描写,这也是作者非常擅长的地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小说的世界也正是一个关于女性的世界。而文学界对于川端康成文学之美的研究,更多侧重的是女性审美、自然审美以及日本传统美。在《雪国》中,关于女性美的描写,几乎是和自然美的描写一起平分秋色,二者共同组成了《雪国》的主旋律。在《雪国》中,塑造了驹子和叶子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丽女性。作者采用了独特表现手法对女性进行描写,如运用官能的、意识流的表达等。在描写驹子的美丽时,他用“洁净的出奇”这样句子,而描写叶子的声音时,他用“优美的近乎悲戚”,驹子的嘴唇“十分柔滑”等等。在文中,作者从色彩的角度,来展现女性独具特色的美。
作为川端美学的一个关键场面,就是“暮景镜”的场面描写,这已经被众多评论家所提及。在开往雪国的火车上,岛村看到的景致:火车车窗的玻璃犹如一面镜子一样,将车内叶子的美丽倩影和窗外流动的黄昏的暮色交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作家将人物和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姑娘似乎是在流逝的暮色中漂浮一样,产生了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效果,“山野、暮色、灯火、女子朦朦胧胧的脸蛋”,通过这一段景致的描写,完美地运用了色彩的对比。车内叶子的脸和车窗外的灯光一起,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这段描写运用了意识流手法,虚幻而朦胧,作者善于对瞬间的美进行捕捉,灯光和叶子的眼睛重叠的一瞬间,恰恰是女性美和自然美重叠的瞬间。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多样而丰富的色彩,而非一种单一的颜色,同时通过对比和配合,使作品的美感进一步增强。在对女性进行描写时,也是通过对比和色彩的搭配,来对女性美进行衬托。
三、结语
在《雪国》中,处处充满了关于色彩的描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反复研读的日本文本。文中关于北海道的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色彩的表现,让读者体验和感受不断变换的四季景物,并将女性美的描写和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色彩来衬托女性的美。由于日本传统文化具有雅致、纤秀和优美的独特风格,所以在诠释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的过程中,将色彩文化进行凝聚和提炼,在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也就形成了追求色彩艳丽化的意向,而川端康成的《雪国》色彩美的描写,也正是受日本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雪国》自然景物中渗透出的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
[2]吕巍.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化,2009(07).
[3]万丽娜.浅析《雪国》中驹子的形象[J].成功(教育),2009(06).
[4]柴宝芬.雪的洁净与悲凉――解读《雪国》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5]陈文静.《雪国》中的悲剧美学――解读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 2009(21).
[6].《雪国》展现的悲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8
一、积累词汇,厚积薄发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阅读大量优秀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成果有经典的诗文、凝练的成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名家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经典佳作。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词汇积累,写起作文时才能胸有成竹。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笔者在教学课文时,借助文中描绘事物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景作文的词汇积累。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桂林的山水美之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并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生答:“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清、静、绿”。笔者抓住学生发现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文中词汇去观察、描绘其他景物,通过出示我县大明山的三幅***片,让学生找出***上最具特色的景物,并将景物的特点说清楚。学生通过看***及对大明山景物的了解,很快总结出:“大明山的水清、凉、绿;山间绿树成荫、有白色的房子点缀;山下农田交错、河流弯曲。”学生还能运用课文中积累的优美词句进行口语训练:“大明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明山的水真凉啊,站在水中,让你瞬间消除夏日的炎热;山间绿树成荫,走在林间小道,似乎走进了天然的空调房里;座落在半山腰上的白色楼房,好似一座布达拉宫,远处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更像是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的一颗颗珍珠……”
二、借鉴教材,适时练笔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重视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作文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谈谈阅读感受等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再把交流所得写下来。如:“写一写你对文章学习的感受”“写一写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对文中的故事进行续写”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美丽景观,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笔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运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9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篇10
一、通过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比如岑参的《高冠谷口招郑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这首诗除了标题告诉我们作者要去拜访郑鄂之外,诗句中只字未提到郑鄂,也没有相应的背景材料,如果要赏析人物形象,我们就只能通过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入手了。
作者到谷口来拜访主人,只见书斋而不见人。作者不说空屋却说空斋,可见他的朋友是一个志趣高雅的读书人。颈联和颔联直接写主人所居住的周边环境: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春云笼罩、拥抱着潭边树木,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此处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与鹿为友,何其高雅;白云缭绕,和衣而睡,何其飘逸。畅神,怡情悦性,物我统一,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过的也是神仙般的日子。
通过对“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虽对人物描写不着一字,但一个悠闲自在、远离尘嚣、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已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形象的展现,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的。
二、通过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处境和心情
环境描写有烘托气氛的作用,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情。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环境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而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环境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则内在形象情感就是低沉伤感的。
比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画面充满生机,给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再结合当时的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由此可知,他写这首诗是要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三、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的精神和追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