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感悟10篇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1

       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1、爱情就像流星雨,纵然美丽也只是一瞬间,经历过了才感慨,不真实的如同幻觉。爱情来了,闭上眼睛感觉此刻就好了,爱情走了,走了就走了吧,不要苦苦想追回,记着它曾来过就好了。

   2、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谅解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

   3、缘,需要把握,更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会长久;知道感恩,才配拥有。

   4、爱是风雨时,悄悄出现在你头顶的伞;爱是困惑时,默默陪伴在你身边的不弃。

   5、一份情,默默陪伴你,超越一切虚名浮利;一份爱,默默支撑你,凌驾于一切所谓的利益之上。

   6、人生本是一场空,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看淡人生,才会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才知道人生该珍惜什么。

   7、不要轻易挥霍一份看似易得的情,不要轻易伤害一颗默默付出的心,人生没有重来,生命无法倒带,且行且珍惜。

   8、爱到深处无声,情到深处无语。真心对你的人,不是建立在任何利益上;真正陪伴你的人,不是因为你外在的光环。

   9、你的成熟不是因为你活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经历过多少失败,而是因为你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宽容,懂得了不争不辩。

   10、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炼。世上最糟糕的感受,就是不得不怀疑先前深信不疑的东西。

   11、笑看人生,人生短暂,必须精彩!看清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至极的尊重。

   12、一个情字活一生,人这一辈子摆脱不掉的就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剪不断的是亲情,少不了的是友情,放不下的是爱情。

   13、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缘分,需要的是珍惜,和双向的互动;感情,需要的是感恩,和双方的呵护。

   14、爱不是单向,情不是索取,懂得珍惜才会持久,知道不易才能永恒。爱得无怨,疼得无悔,只因不***任何回报;爱到卑微,疼到廉价,只因入心入髓。

   15、每人心中所承受过来的那些苦与痛,不是因为时间就没有了感觉,而是懂得了说与不说都一样;有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冷静面对和自我修复。

   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1、最怕的,不是在错误的年龄,遇到正确的人,而是在错误的年龄,我们竟花光了毕生所有的勇气。总有一段路,需要一个人走,那就勇敢地漫步,华丽地走完。如果有一天,我告诉你,我不等你了,那你一定要记得,回来带我走。有时候,人们之所以哭泣,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他们坚强了太久。

   2、真正的朋友从不追究你的过错,也从不嫉妒你的成功。年轻的好处,是可以在没有看清楚这个世界之前,做率性的事。我讨厌你很长一段时间都忽略我,然后又突然开始和我说话,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其实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但往往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一点点语录网

   3、花随风落,雨伴云晴,过客匆匆,相逢终有期,路过的风景,经历过的往事,放在心间就好。生活就是经历,阅历,没有谁,不去经受生活的磨练,没有谁,不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曾经的那些人事,纵然美好,都是雨后彩虹,那些情感,即使难忘,也是过往云烟,也有伤痛,忘记才有胸怀,走出才是热爱。

   4、过份执着一些东西,比如物质的享受、情感的痴迷,便会常常处在患得患失、谋划焦虑、担心恐惧中,这样的心没有自由,这样的心难于产生智慧,只能让判断错误,让抉择失误。有能力就不必去气馁,有价值就不必炫耀。生命的质量取决于每天的心境,通过改变态度可以使得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心境状态。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2

1、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

2、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3、人生是一本书。有的写得精彩,有的写得平庸;有的写得厚道,有的写得轻薄;有的写得恢弘,有的写得小气;有的写得平顺,有的写得曲折;有的留下光彩,有的留下遗憾;有的留有思考,有的只剩空白!

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

5、梦想是我们行动的起跑线,知识是我们前进的加速器,坚持是我们不停的步伐,智慧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6、有的人不管年纪多大,却永远年轻;有的人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己位有多卑,却永远惦念着祖国母亲!

7、跌到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行走不算是成功,只有坚持不懈才算是胜利。

8、如果你认为工作是乏味的,那么业绩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生活是无聊的,那么快乐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读书是无用的,那么知识将与你无缘;如果你认为朋友是多余的,那么笑声将与你无缘。

9、如果事前多些思考,那么事后就会少点遗憾;如果少年多些努力,那么年老就会多点欣慰;如果人生多点自信,那么事业就会多点成功;如果头脑多点创意,那么生活就会多些色彩;如果对别人多些爱心,那么你就会多些朋友;如果在谈笑中多点幽默,那么朋友就会多点笑声;如果对事业多点奉献,那么你就会多点伟大。

10、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11、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1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13、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4、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

15、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

16、平庸者并非缺少努力,而是缺少目标;梦想者并非没有行动,而是动作太迟;贫困者并非没有拼搏,而是缺少专长;懒惰者不是没有步伐,而是脚步太浅。

17、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

18、财富是一种寄存,你不能将其带走;荣誉是一道亮光,你无法将其留住;成功是一颗硕果,你无法四季品尝;生命是一种过程,你不能让其停步。

19、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

20、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21、没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旅游也会成为烦恼之行;没有坚强的毅力,短暂的路程也会变成艰难的跋涉;没有缜密的思考,简单的问题也会成为难解之谜;没有正确的思路,再好的机遇也会付诸流水。

22、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23、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是自己的岗位;屋虽简陋,却是自己的家;志虽渺小,却是自己的追求。

24、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5、生活可以没有鱼肉,但却不能没有创意;学习可以没有纸笔,但却不能没有思考;交友可以没有烟酒,但却不能没有真诚;赚钱可以没有利润,但却不能没有良心。

26、事物是辩证的,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27、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28、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29、没有永远的春天,却有永远的春意;没有永远的缠绵,却有永远的思念;没有永远的成功,却有永远的追求;没有永远的年青,却有永远的青春!

30、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为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

31、拥有了一颗赤城的心,便拥有了朋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了友爱。

32、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33、如果你能把做事当锻炼,把忙碌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当收获,把不幸当噩梦,把成功当往事,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宽慰,无比自在!

34、记住懊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3

1、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2、坚持!那怕到最后知道自己一直所坚持的是错误的。

3、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4、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学者,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的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不同的道路,人与人的经历可能有相似,但绝对没有相同!这一路上,你可以借鉴经验,但不要刻意模仿。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6、选择不忍放弃的,放弃无法选择的。人生不能重新来过,每个人也不可能重复站在同一个路口。但请不要害怕选择,因为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种选择都会为你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别样的精彩。

7、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9、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10、人生就像旅行,不在乎旅途的终点,在乎沿途的风景。

11、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地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2、人生没有后悔药,也没有重来一次这种说法,所以人不必为自己过去所犯的一些错误耿耿于怀。错误往往在经历后才得知,所以,总结必不可少。总结,不是为了让自己沉迷于过去所犯错误的痛苦之中,而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避免犯下相同的错误。

13、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1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5、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16、人生不需后悔,但总结必不可少。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4

2.你美丽的熟悉让我有种奇怪的想哭的感觉。我用今天的一切去坚持和思考我不再拥有的拥抱,就像在等待你再次迷失自我,点亮那盏金合欢灯,去理解你不理解的东西。

3.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肯钻研。只有一样能拿出的手,那么你就是成功人。

4.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就有回报永不遭遇过失败,因我所碰到的都是暂时的挫折。

5.看人不要用眼睛去看,容易看走眼,更不要用耳朵去听,因为都是谎言,只要用时间,用心去感受,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6.决心走一条路的时候,就不要左顾右盼,风景再美也别流连,你应当清楚自己的目的,你应当清楚你心如钢铁地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在哪里,时不时给自己提个醒。

7.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就是通行证。

8.真正的弱者,就是只能对最亲近的人发脾气,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

9.温暖的夏日,一杯香浓的咖啡,一份美味的冰淇淋,青春就是这么甜美。

10.任务在无形中完成,价值在无形中升华。

11.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走。

12.你给社会一个什么姿态,社会将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每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的结局,就像走不同的路就会有不同的风景,不怕别人比你强,就怕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14.我想做一个贪财好色的小女子,以后不用谁喜欢谁不喜欢了,余生我只想拥有美貌,做个俗人,肤浅又快乐。

15.不常联系的人,就不要硬找理由再联系了,就像不喜欢吃的菜,勉强吃到嘴巴里也会逼自己吐出来,朋友随缘,不可强求。

16.如果你想有所作为,那么认准方向后就必须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17.如果青春可以重新开始,你会珍惜每一次遇见的人吗,就因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不分性别、年龄或差距,相见,在飞逝的时光里,在最美好的岁月里静静地行走?

18.人终究是要活下去的,“不要以为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正确的做法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只要努力,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5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6

        一、初中科学教学应关注感悟学习教育

        感悟过程中涉及许多科学方法的使用。如学习者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来获得信息,会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者不受原有知识的限制,通过联想、想像、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对头脑中某些观念、表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此,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感悟都具有创新的特征。教育

        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同时,感悟的形成,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感兴趣,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感悟和感悟能力的提高。正因为此,感悟的东西往往很难遗忘,感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

        科学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需要学生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认识自己生存的物质环境;需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角度来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需要应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手段等来收集需要的信息;需要用特殊的科学语言对众多的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思维。而一门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才能获得。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应促使学生感悟。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感悟

        “感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学习必须是先“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才能由“感”及“悟”。而“感”指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会感悟的先决条件。

        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利用科学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平时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油锅里的油着火的时候要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器灭火、消防队员用水管灭火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让学生做镁、锌、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金属有的能和盐酸反应,有的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感悟

        “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升华,是学生把知识化为内需的手段。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了“感”,但必须有“悟”,才能形成感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新新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给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对新知识进行深刻的思索,在头脑中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式引导,这是学生学会感悟的关键所在。

        3.及时评价,激励感悟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7

【关键词】 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感悟式教学;策略分析

公共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没有较高的重视度和学习兴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根据这一现象,有关教育学者对教学现状、不足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教学心理学教学提供方便。

一、以多样化发展为教学目标

如果从个体发展角度分析,教学中包含几种不同的状态关系,第一种:每个人对于世界的了解和能力状态,具有统一性、掌握性,也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种:每个人认知世界的方法和精神层面的掌控,具有独特性,也是个体发展的象征性标志,是个体前进发展的动力。心理学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清楚的认知,包含:情感态度、理论知识、能力提升三个方面,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也需要借助不同的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学知识理论。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注重基础心理、以及相关概念知识内容,学生自己感悟基础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论是怎样的教学形式都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实现自主发展。

感悟式教学是心理学内容的纽带,贯穿情感态度、知识学习、观念等内容。感悟式教学涉及学生学习形式的选择、原有知识能力、情感观念的基础。感悟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对问题进行假设、提出、探索等。例如:在学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因素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事例,并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方法策略。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能够分析出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因素,并发表感悟;然后教师进行人格与心理健康内涵标准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内容,同时达到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在进行感悟式教学中,还需要充分体现观念形成、情感态度等。例如:在学生生活事例中,不仅需要了解事例自身,也需要探索事例中存在消极影响,充分认识到人格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感悟式教学中表现出两种体制:第一,通过感悟实现自我精神经验创新;第二,将文化内容、情感为落脚点,掌握价值、文本情感的影响,在改变中渗透精神体验。

感悟式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能够推动教学过程性质的反思,以及学习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方法。感悟式学习也要与其他学习方法进行融合、分析、研究学习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要求,将自主学习以一种学习方法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认知理解上,注重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而自主学习是理性和非理性方法的兼并。

二、感物为前提,设计教学环节

感物教学包含几个环节,即:感物――生情――立象――得意。教师在设计 教学环节时包含四个环节。其中感物是前提。在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心理学理论知识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案例,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学习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动画视频,从学生从心灵上得到震撼个感悟,例如: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断,让学生体验到各类型人格特征,及《爱德华大夫》电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意志的影响。

借助以上不同的感物教学形式,让学生得到感悟经验的积累,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展开经验的分享,这样一来学生的感悟经验就会更为丰富。例如:在《爱德华大夫》电影中,学生通过讨论掌握理解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幼年经验的影响,进而了解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以及防御机制理论。通过这样的感悟体会,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感悟快乐。

三、培养学生自主性,实现经验的融合

公共教育心理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感悟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自主性提升。例如: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与同学进行分享、探究,将分散的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创建情境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4―6人;而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派代表禅述意见全班交流。最后,教师通过层层引导,在无形中渗透轴对称知识点,并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一举两得。

如果从结构上分析,个人经验可以分为精神经验、知识经验、处事经验等、处事经验是人解决事情的能力、态度;精神经验是人在物质世界中的自我引导作用的情境观念机制,是一种动态的形象和形成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经验、处事经验、精神经验的一种提炼;在理性、非理性思想认知下形成的精神经验体系过程。学生将非理性生活事例与理性经验融合认识到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四、将实践活动融入感悟式教学

感悟式教学的着重点在于学生认知的培养、教学任务的实现,在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第一,感悟式教学实践是一种课堂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感悟也是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二,在心理学感悟式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自身教学经验起到重要作用,作用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客观态度转向精神世界的纽带,是感悟式教学体验;第三,在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也会得到经验的积累,并且人们善于利用自身经验进行创新、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由此可见,感悟式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例如:查找人格障碍造成的悲剧新闻,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并进行教学设计、气质、性格测验等活动,进而使学生通^教学活动能获得感悟心理学有关内容。

公共教学心理学中,感悟式教学是其最佳教学途径;也是学生经验积累、获得思想认知的过程,但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教师在心理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教学、探索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自己思想意识的变化、因素等,进而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8

关键词:顿悟 心静 非理性 禅摄影

禅摄影是运用禅思维拍摄出蕴含着禅意的照片,而禅思维是禅摄影的关键。

禅思维是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超越了或者有别于意识活动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超越或区别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也可称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禅思维的关键是放弃了由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所产生的各种意识、形象、概念、逻辑、理论等,恢复、显现人类本性中所本有的天然觉知能力,从而用心全然直观地觉知认识世界,得出新的意识、形象、概念、逻辑、理论等。

禅思维中所说的心,不是表达感情的心,而是指自己心底里的存在,是有成佛可能性的本心、本性、佛心、佛性。佛教认为,心的功能能够清楚地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果运用本心来观察,便能了知一切。

禅思维的特点是用心感物,其关键是顿悟。

一、顿悟

顿悟是突然的觉醒和领会。在佛教中,顿悟是禅宗南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禅宗北宗的渐悟法门,是禅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

顿悟的概念,在佛学里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其内涵:一是“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意即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是突然间的开悟。二是“顿见真如本性”,即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人都有佛性,顿悟的功能人人都有。三是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意即顿悟是无念,顿悟结果不染着以往的概念和意识。四是“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意指人人都可顿悟成佛,六祖认为自己和其师五祖均为顿悟成佛。

“从六祖慧能以及禅门后学对顿悟的论述看,所谓顿悟,就是对‘佛性’的知觉体验和把握。强调单刀直入,瞬间开悟。从思维角度看,禅宗的顿悟思维,即是一种知觉思维,或者称为灵感思维。现代心理学家把这种思维称为‘无意识’的能力。”(1)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苛勒,认为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普遍形态,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黑猩猩通过对情境的良好观察,意识到箱子对取得香蕉的关系,懂得把箱子叠起来站在上面取得了香蕉。这是顿悟使动物突然地理解了目的物和取得目的物的途径或诸条件的关系。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的格式塔的组织过程或形成内部格式塔的主动活动过程。

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慧能提出的顿悟概念或理论的超前与正确,而且逐渐地将顿悟概念或理论从顿悟成佛的宗教理论中***出来,成为人类的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

二、顿悟的特征

在佛教中最典型的顿悟是《妙法莲华经》之《提婆达多品》介绍的龙女八岁听法即身成佛的故事。文殊师利菩萨在海中宣说甚深微妙的《妙法莲华经》。龙王娑竭罗八岁的女儿,对佛所说的甚深秘密之藏,都能受持读诵,都能一一明白,她又能甚深禅定,能了达诸法,当即证悟三邈三菩提(三邈三菩提是佛教术语,译为正等正觉、正遍知道,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这是佛陀所觉悟的智慧。),在一刹那之间就顿悟成佛,往南方无垢世界说法去了。而一般成佛,须经三大阿僧只劫(从初发心到成佛修行很长时间,至少要三大阿僧只劫。),六度(六度为佛教教义,包括: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万行,方能顿悟成佛。

从八岁龙女顿悟成佛和没有文化担水舂米的慧能顿悟成佛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人都可顿悟,人人皆可成佛,这也是佛教的要义。至于是否人人皆可顿悟成佛我们不做研究和探讨,我们需要的是人人都可顿悟的禅思维,即借鉴禅思维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摄影全新的门类和体系即禅摄影。

要把握和运用好顿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顿悟的特征。顿悟的主要特征:

一是普遍性。顿悟不在年龄大小,不在文化高低,不在阅历深浅,人人皆可顿悟。顿悟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先天性的、无师自通的。

二是突发性。顿悟往往会在极短的一瞬间偶然的突然出现,不受主观意志所左右。它何时产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发生,事前都难以预料,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三是独特性。顿悟发自个人内心,是独有的特别的感悟,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顿悟产生的效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顿悟不仅是独特的,而且富于创新创造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四是易逝性。顿悟就像雷电,声光并现,非常震撼,来势迅猛,猝不及防,但持续时间短暂,来去匆匆,稍纵即逝。每次顿悟内容不相重复,此次错失,相同内容绝不重复再来。

五是情绪性。顿悟突发后,会立即心情愉悦异常兴奋,表现出强烈地激动和紧张,同时会产生强烈的创作和创新的冲动,有时精神亢奋甚至达到入迷和忘我的境界。

从顿悟的特征看,当顿悟突然触发,人们思维的敏锐度,想象的自由度,心理的亢奋度,精力的专注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有着异乎寻常的特殊发现和特殊表现的效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独创效果。

禅摄影中的顿悟,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而是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在摄影时人人需要顿悟,人人都能顿悟。顿悟的过程看似恍然大悟,实则超然有悟。

三、在禅摄影中把握好顿悟

禅摄影中,顿悟的目的是悟得禅机觅到禅意。能否顿悟,是禅摄影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顿悟呢?

一、用心感物触发顿悟。用心观察事物,通过可感的事物启发自己的悟性,从而使自己的联想飞跃,以达到直觉式或触击式的顿悟,捕捉到禅机,禅摄影的主题、题材、角度等也随之而生。

台湾诗人林清玄有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见鹭者,只***极微细所知,故林先生将其称为‘愚者’;见雪者,也是满足微细所知,林先生将其称为聪者,已是褒奖有余;之所以将见‘白’者称为智者,这恰恰体现了禅宗的本义。……最根本的是达到‘我’与‘物’的界限的消失,既可以使我的情感融入山河大地、草木花鸟,也可以使草木花鸟、山河大地成为我,映证我的心境与思想。”(2)这首禅诗不仅是用心感物,而是达到了物我融合,物我两忘。

2010年寒假的一个下午,我到离家很近的锦绣川风景区,想拍几张冰封河道、枯苇摇曳的寒冬景象。这时突然间飞来了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站在河岸边的冰凌上。寒冬的冰面、孤单的小鸟,照片多是凄凉孤寂的景象。然而那只小鸟完全不是那种缩头闭眼形单影只的可怜相,而是活泼灵动宜人可爱,使我顿生春回大地鸟语花香之感,这只小鸟不就是春天的使者吗?我在顿悟的同时按下快门,把冰封的长河和跳跃的小鸟融合在一起,照片题为:冬春两相知。这幅照片不仅具有空寂、简约的禅意,还有含蓄、朦胧之美。

二、心如止水捕捉顿悟。心静是内心的平静,心静是一种境界。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因为心静会改善与加强大脑的功能,能激发出更多的智慧,也更能捕捉到顿悟。心静也容易产生幻觉,而幻觉往往也伴随顿悟一起闪现。

许多文学家的名著、科学家的发明、***治家的决策,往往都来自心静捕捉到的顿悟或灵感的召唤和启示。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研究电灯经过数百次试验没有成功,思考得焦头烂额,不得其解,某天躺在床上静下心来,突然顿悟想起钨丝,于是马上实验,从而发明了电灯。一代伟人一生总爱在深夜办公,诸多重大决策和著名论著也是在一人独处心静中酝酿诞生。

要做到心静,必须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与善于使自己在浮躁或混乱的表面现象中保持自我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陈海春教授认为,要保持心静须做到三点:保持良好的长久注意力,学会自我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独处习惯。

为求得心静,以期待创作的顿悟或灵感的光临,古代的许多文学家如杜甫、苏轼、陆游等,都采用独自***的方式。朱熹甚至提出半日***、半日读书。古代大文豪欧阳修认为,在骑马时的“马背上”,蹲茅坑时的“茅坑上”,睡觉时的“床上”,是保持心静引发顿悟和灵感的“三上”;当代许多人也总结认为,在车上、床上、厕上,心里最静、顿悟最好,被称为现代人心静启发顿悟灵感的“三上”。古今艺术家们为了开启顿悟,总是喜欢高山大川、田园茂林等安静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宁静。

三、非理性感想启发顿悟。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等,它也是禅宗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禅宗创造的机锋、棒喝、公案等传授方式中,集中体现了非理性的特点。

南朝善慧大士傅翕有一首著名的偈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首偈说的是禅。显而易见,这是违背常理、违背逻辑的,客观世界绝没有这样的怪事。外在的客观世界不能出现的事实,禅要把它变为内在的主观世界能够实现的事实。这首偈说的就是内在的主观世界的事实。

通过类似红槐花、石上栽花、无底篮子盛菜等非理性的违背逻辑现象的联想和升华,以启发顿悟,常会收到化腐朽为传奇、看普通出精彩之功效。2011年元宵节的晚上阴云密布,天地都笼罩在漆黑的夜幕里,家乡新湖岸边不少人在放飞孔明灯。我从漆黑的天幕上挂着一轮明月的违背逻辑的想象中,联想到夜晚漆黑的天幕上升起太阳。在顿悟的同时,我拍下了漆黑的天幕上升起一盏燃着金黄色的灯火的红彤彤的孔明灯的照片,题为:托起太阳。照片也具有无理、简约、怪诞的禅意。

结论:

(1)顿悟思维是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本质的截然不同的区别。顿悟思维的关键是放弃了由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所产生的各种意识、形象、概念、逻辑等,恢复、显现人类本性中所本有的天然觉知能力,从而用心全然直观地觉知认识世界,得出新的意识、形象、概念、逻辑等。这是理解和掌握顿悟必须始终要牢记的。

(2)禅摄影中获得顿悟的三种途径,在科技、文学等领域的创作创新中都可以采纳和借鉴。

(3)其实获得顿悟的途径很多,因人而异。有的酒后顿悟,有的喝茶顿悟,有的晒太阳顿悟,有的听音乐顿悟等,这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育英:《禅与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29页;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9

【关键词】迷狂;妙悟;灵感;虚静;技巧

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解读,也可以适用多个范畴。“妙悟”作为理论,可以与西方的“迷狂”互阐,也可以与西方的“直觉”互释,作为范畴,它可以看作是创作论,亦可以看作是鉴赏论。中国诗性的文艺理论,没有西方那么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他们那么明白的话语系统,但是它的朦胧却带来文艺多义的可能。“迷狂”理论一直被看作是灵感的创作论,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它的精神内核,研究柏拉***的这一学说到底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为了这两个理论更好的比较,“妙悟”在这里只作创作论来看。

“迷狂说”和“妙悟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算的上是一种灵感现象,都是创作中的“狂”的精神境界。同时二者又有根本的区别,他们的理论对创作者地位的认定、创作技巧的看法、创作结果的评价都有不同之处。下面我就其相似处和不同点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二者理论都是关乎“灵感”的学说

柏拉***曾在《斐若篇》的对话里提出“迷狂”这个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说:“柏拉***所谓‘诗人的狂热’就是灵感”[1]。曹顺庆先生在《中西比较诗学》中也写到:“‘迷狂说’就是柏拉***的灵感理论”[2]。把“迷狂”看作纯粹的灵感论的,还有很多学者,如郝云峰、井伟、陶伯华、王圣等等。严羽也曾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妙悟”这一诗学概念。曹顺庆先生认为“妙悟”即是中国的灵感说,学者强东红、惠传太、昊阳等也持相同的看法。同样,也有学者把“妙悟”比作西方的“直觉说”。陈伯海在论文中就说:“‘妙悟’相当于今天的所谓的形象思维,近似于西方美学家所讲的‘艺术直觉’”[3]。将妙悟比作直觉,也不在少数,如刘绍瑾、苏菲等。

把“迷狂”与“妙悟”放在一起比较,肯定有相似之处,都说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关于灵感的学说。那么有何证据呢?这里用曹先生总结了众所公认的关于灵感的几个特征:“其一是灵感具有非自觉性;其二,当灵感袭来之时,作家就会进入一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佳境;其三,当灵感袭来之时,就呈现出一种‘万象毕来’的巨大的……创造能力”[4]。关于灵感较权威的界定有了,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下这二者的本质。

首先来看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迷狂说”。柏拉***在《斐若篇》篇说:“神力绛附于诗人之身,催使他激动莫名,写下传世佳作。[5] ”神力的绛临与附体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的,也是不期而至的,这可以说是作者创作是非自觉性的,并且柏拉***也否定作者自觉创作的作品。灵感袭来时,“催使他写下传世佳作”,可以看作是作家进入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因为在柏拉***看来,如果不进入迷狂状态,没有诗神附体,诗人是不能写出优秀的诗篇的。而第三个特征,一种万象毕来的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很快的创作速度、很好的创作效果。如歌德的例子,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全书纲要就是在某个灵感的撞击下很快完成的。我们没有必要一条一条去套用灵感的特征来检验柏拉***的“迷狂说”是否是关于“灵感”学说,因为他在《伊安篇》进一步说:“不得到灵感,不是失去平常理智而进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6]可见,他的迷狂说确乎是关乎灵感的理论。

再来看看源自中国本土的“妙悟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7]。什么是“妙悟”?“妙”是道家与“道”紧密相连的一个范畴,“道”是一个无规律性和无限性的概念,那么“妙”当为与之相应的意思。“悟”源于佛教禅宗常谈的一个术语。冯友兰说:“禅师们往往把‘顿悟’称作‘见道’”[8]。严羽将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概念,来品评诗歌的等级。在严羽看来,能算得上“妙悟”的诗歌,必是众多诗文中的佳作。同时,“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9],这有点万象毕来的巨大的创作现象,其不假思索、落笔纵横的活动方式等,都有灵感的因素在内。作家在创作的刹那,有时是无意识的,如谢灵运写出的那句传唱至今的诗句,他否认是自己写的。另外,孟襄阳学力远不及韩退之,可是孟浩然的诗却比韩愈的诗好,严羽认为这是“悟”的原因。可见严羽的妙悟确乎有逻辑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应该也算是灵感的现象吧。

但“妙悟说”又不全是灵感,因为灵感的第一个特征便是非自觉性的,而妙悟并不是一个非自觉的创作活动,它只在创作那刹那有这神秘的因素。因为妙悟是有意识地渐进积累活动,是作家久而久之培养的创作能力。因此妙悟有其灵感的袭来时巨大的综合性的创造的现象,也有灵感之外作家修养学力的因素。

二、二者实质都是一种“狂”的精神境界

西方讲求个人主义,注重情感的宣泄,推崇酒神的狂欢,柏拉***的“迷狂”说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来的。“迷狂”是诗人感到酒神的狂欢,心中莫名的激动,这是一种激烈而热烈的灵感状态。他认为当诗人陷入狂的状态时,“就感到酒神的狂欢”[10]。酒神的狂欢是一种狂热的高度兴奋状态,这与中国道家的“心虚坐忘”以及佛教的“静默参禅”截然不同。道家的哲学精神是一种避世,是求仙,追求仙风道骨的“齐万物”思想,齐万物即是虚静与自然一体,化而为一。佛家要求于“坐禅”的宁静中“了群动”、“纳万物”。严羽的“妙悟”说针对学诗而言,他认为写诗先要慧眼识诗,识得好诗便要枕藉观之,熟读参之,这是一个漫长的修养过程,浮躁学不来、短期学不来。这就要求学者要在平静中参之悟入,全然没有一点狂热激动的状态。

因为一个灵感的状态是狂热迷醉状态,一个灵感的状态是虚静凝神的状态,故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中西方灵感说的不同之处,但我并不以为然,因为二者灵感思维本身存在热情激动和自然平静两种状态,且这两种状态都是一种“狂”的境界。

柏拉***在《伊安篇》中说:“优美的诗歌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11]。由此可见,柏拉***信奉的迷狂说是诗人与天神合为一体,我降至为客体,而神上升为主体,我作为神的代言人而写下优美的诗篇。而这种感到意不由己、如有神助的创作,也可以说是主体进入创作艺术角色,因此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丧失理性的莫名激动,有如痴如狂、飘逸恍惚,不分物我的迷幻状态,实则完全忘记自己本人于本人的关系,是个体与美的本体契合无间,是达到一种虚实不分的“狂”的精神境界。诗人进入“狂”的精神状态,不知何是真实,何是虚幻,是我在作诗还是真有神人的相助,真有狂欢忘我、酒神迷醉的意味。由此观之,迷狂的创作精神境界是一个“狂”字。

严羽的“妙悟说”,是说作诗要达到妙悟的境界,就要求诗人熟读优秀诗人的诗篇,沉淀丰富的知识,反复咏叹以至冥思静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妙悟”如佛家的“见道”,有如“桶底子脱”,是刹那间的心了万事。而“悟”的过程则是一个漫长的参禅修养的过程,参禅就是要去生活,要在这个过程中超越现实的功利与欲望,要静默会心,泯灭主客物我界限,才能得到佛家“真如”,才能顿悟。中国古代哲学的“虚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要做到“虚静”,其旨要是无思无欲。只有放下心中杂念、心无杂物方可纳万境。“‘虚静’从根本上要求主体的超然、旁观、舍弃一切感性意念,与自然之道的完美结合。[12] ”达到无物所累、心如明镜般澄澈,达到物我两忘、心如死灰般虚静,从形而上升到与自然万物的契合,不也是一种“狂”的精神境界吗!

“‘迷狂说’的虚实不分与‘妙悟说’的物我合一,表面看具有天壤之别,共实在心理层面上相同。[13] ”其实柏拉***的这一理论和严羽的这个理论不光是心理层面是相同的,而且其创作过程的精神状态也是一样的。

尽管“迷狂”说与“妙悟”说有这两大方面的相同点,这二者的不同点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三、主客体关系的不同:“迷狂”是客体的被动、“妙悟”是主体的主动

柏拉***的“迷狂”说强调的是天神对作家的凭附,驱动作家进行创作。他在《伊安篇》中说:“凡是高明的诗人……都不是凭他们的技艺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 [14]。在神的凭附下,诗人莫名的激动,莫名的狂热,他们陷入非自觉的状态,语不由己,落笔纵横,写出来的作品还比平时的高明。这伟大的诗篇是神赐的,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他否定诗人主体的客观努力与修养,因为没有进入迷狂状态,所有的作品都是平庸的,相反,有了神助,最平庸的诗人也能写下传世佳作。在柏拉***看来,诗人主体只用坐等机缘,等待诗神的将临,自有天神来凭附与驱动作家创作。

严羽“妙悟说”并不认为灵感来自神力,而是来自诗人平时有意识的积累,要写得好诗,主体就得留心体察客体,方得一日自然悟入。这里的主体是诗人,这里的客体是好的艺术作品,与柏拉***完全不同。“悟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要求诗人识得好诗,好的诗有助于人们“悟入”,因此他将诗分成几等。识得好诗后便要反复吟咏熟读,要枕藉观之,要博取名家酝酿心中,久之自然悟入。这个繁琐仿佛无零头的枯燥工作,其实是于无目的中指向一个目的地,于有意识的无意识,便是达到“下笔如有神”的佳境。迷狂中的诗人只需等诗神的将临,而妙悟的诗人不仅要阅读前人的作品,还要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百态,亦从生活中汲取真切经验。由此可观,严羽的“妙悟”对其主体对客体的追逐、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是非常重视的。

在柏拉***那里,诗神升格到主体的地位,而作为主体的人则退居到无关紧要的地步,传世佳作似乎也没做过多说明。严羽还是很看重诗人的主体作用的,看重诗人的自身修养,看重诗人的亲身经历。这一点,严羽比柏拉***的分析似乎更合理。

四、对技巧看法的分野:迷狂否定技巧、妙悟肯定技巧

西方人对灵魂、神灵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思考的较多。柏拉***就认为存在这些东西,灵感也正是从高于人本身的神灵或灵魂带来的,即柏拉***认为灵感的两个源头。不管是这两个来源中的哪一个,都不涉及主体创作的创作技巧,因为他认为灵感的获得是神的直接恩赐。“在现实中最大的天赋是靠迷狂状态得来的,迷狂状态是诸神的一种赏赐。[15] ”他不肯定诗人创作技巧的运用,他还否定诗人运用任何技巧。他说:“不失去平常的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16]。可见柏拉***所推崇的便是神灵的附体,将诗人从世俗的世界带到一个虚实不分的世界,代神写下优美的诗篇。所以我认为,在柏拉***那里,诗人有无创作技巧是无关紧要的。

有学者认为严羽的“妙悟说”也痛恨技巧说,因为他不满江西诗派的创作诗歌态度,但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严羽作《沧浪诗话》提出“妙悟”是针对如何获得“悟”,讲求的是方法,而他提出“诗材”,才是针对当时宋诗流弊。其次,严羽提出“识”、“参”、“熟读”,等概念,都是创作的前提条件,都是创作技巧。同时,“悟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这也属于技巧。中国人一直都重视的一种技巧――积累,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严羽也在诗辨中谈写作的五大要求,即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在诗法篇中大谈写诗的方法。可见,严羽的“妙悟说”讲求作诗方法和创作技巧的。

最不谈技巧的诗作家,如李白、如陶渊明,但李白也曾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陶渊明靠自己的真性情创作,他也说自己“好读书”。由此观之,技巧对于诗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柏拉***完全否定作家的创作技巧,这便是不可取的。

五、对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评价:“迷狂”状态下的作品都是佳作、“妙悟”状态下的作品因“悟有浅深”而不同

柏拉***认为只要有神助,“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17]可见在柏拉***的理论里,只要有诗神的凭附,诗人不管修养如何、学力如何,都能创造出绝妙的诗篇来。这一点与严羽的看法也不一样。

严羽在诗话中说:“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18] ”“透彻之悟”的诗如谢灵运至盛唐诸公,“一知半解之悟”的如大历以还的诗人诗作,“不假悟”如汉魏诗人诗作。在严羽那里,因“悟”的程度不同,诗歌的玲珑程度有别,诗歌的高低品味有分野。因此,张鑫认为严羽的“妙悟”说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因为因诗人悟的程度不同,直接决定了诗歌水准的高低优劣。其实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给“妙悟说”冠以贵族色彩的帽子。如果对某类文体、某个文类做个品评,便说他的学说有什么什么平民气息、贵族色彩,便是多此一举的。

理智的批评活动是比较严肃的,也是比较严谨的,因此,严羽对前人所作的诗作分几个等次是可取的,也是有益的,这是严羽比柏拉***严谨之处。

结 语

“迷狂说”很好的揭示了灵感来临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比较集中的、用感性的话语解释了“迷狂”的诗人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极大程度地展示迷狂这种特殊的创作情况,这是严羽“妙悟说”不够的。总而言之,“迷狂说”和“妙悟说”有其相通之处,也有殊异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说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灵感思维,而且当创作者进入创作状态,进入灵感状态,作者陷入了一种“狂”的精神境界。他们的不同之处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一,他们对主客体关系认识不同:“迷狂”是客体对主体的驱动、“妙悟”是主体对客体的追逐;其二,他们对作家创作技巧的看法也存在分野:迷狂否定技巧、妙悟肯定技巧;其三,柏拉***与严羽对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评价态度也不同:“迷狂”状态下的作品都是佳作、“妙悟”状态下的作品因“悟有浅深”而不同。

从二者的不同之处,反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于各自的优点互补,于各自的缺点避免,建构更融通的文艺理论。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7.

[2][4]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8,138.

[3]陈伯海.“妙悟”探源――读札记之二[J].社会科学战线,1985(1).

[5]周津.中西灵感说比较――试论“迷狂说”与“妙悟说”[J].金田,2013(5).

[6][10][11][14][16][17]柏拉***.柏拉***文艺对话集[M].商务印书馆,2013:8,7,8,7,8,9.

[7][9][18]何文焕.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0:686,694,686.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28.

[12]富天娇.“虚静”与“迷狂”的比较诗学研究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9).

关于人生的感悟篇10

[关键词]悟学式教学;高中语文;情感体验;重难点;自主探究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5-01

悟学式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感知,并且进行深入思考,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获得顿悟。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与高效。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呵护,针对学生的独特想法与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还要有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关心热点问题等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在悟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悟出不同人物身上的不同性格特征,悟出不同故事中的不同人物情感。

一、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教学重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所收获,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学习的重点。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裁多种多样、写作风格迥异,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的重点,进而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老王》这篇课文时,鉴赏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手法,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学生预习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等方面去感知老王生活凄凉、善良厚道、历经沧桑这一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能够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感悟到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甚至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基于此,教师接着提问:如果是你们,会将这种责任揽上身吗?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愧怍感呢?在深入阅读课文之后,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最终悟到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并且平凡普通的人却用自己伟大的爱做着每一件小事情。

二、结合写作背景,感悟教学难点

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与独特的人生感悟,但由于学生受到语文知识积累、生活阅历、领悟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往往难以理解或是理解不透文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实施悟学式教学时,要遵循循序渐进、耐心引导的基本原则,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将进酒》这篇课文时,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品味文中复杂矛盾的人物情感。尤其是文中“千金散尽”“且为乐”这些词很容易让学生将李白理解为一个心胸豁达、及时行乐的诗人,而忽略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的情感线是“悲伤―欢乐―狂放―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诗人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入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三、深层品析课文,感悟文中美点

高中Z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或富含深刻的哲理,或传递美好的情感,或写景传神,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通过感悟这些,能够让学生悟出做人处事的道理,悟出情感的真谛,悟出文章的主旨思想。

关于人生的感悟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人生的感悟10篇

学习

桐华的小说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桐华的小说10篇,内容包括桐华全部小说,桐华小说最虐的一部。

学习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0篇,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的十个观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整理。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

学习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山水风景的优美句子,描写果园风景的优美句子。3、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

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让世界充满爱教案10篇,内容包括让世界充满爱教案,九年级让世界充满爱教案。对世界而言,善良,正义,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正义升华爱,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

学习

恭祝你生辰快乐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恭祝你生辰快乐10篇,内容包括恭祝你生辰快乐,生辰快乐文案。4.鸟***换炮,新居报到,挥手作别老宅,好友亲朋齐欢笑!新新的房,新新的墙,还有美丽小新娘。幸福搬,快乐搬,健康和谐一起搬,良辰吉日庆乔迁!5.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黄道吉日

学习

端午节活动主题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活动主题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党日主题活动,学校端午节活动主题。一、比赛时间、地点、对象时间:20XX年6月2日下午14:30开始地点:社区***员活动室参加对象:社区居民二、比赛准备事项1、事前做好相应数量的大米、馅的配料及

学习

在职证明范本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在职证明范本10篇,内容包括去日本旅游办签证在职证明范本,非在职证明范本到哪里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学校盖章:年月日注:1.申请人在《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查询。2.申请人提供已持有的教师资格证书

学习

伦理学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伦理学论文,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论文,伦理学的论文格式。2.家庭体系的解体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种植园经济造就了以家庭为核心的南方社会。在南方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一家之长的父亲应该具有绅士那般高贵的品格,勇敢,受人尊敬;母亲应

学习

回家的感觉真好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回家的感觉真好10篇,内容包括回家的感觉真好文案暑假,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段话。记得上三年级的暑假时,学校组织我们去“少年***校”,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外面自己***生活。刚开始,我觉得十分兴奋。但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我,才去

学习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0篇,内容包括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表现手法,初中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是诗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内容中表现比较直接,通常有强烈的、明显的感情词汇。例如,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

学习

也许在10篇

阅读(27)

约定好的不分离也许你会离我而去你总让我不要担心可总会让我伤心的离开有时的坏脾气总会沉默下去不曾相识也许不会相爱但已相识也许并非缘分无论何等缘分没有了珍惜,那你也该离我而去不知道我们将来会如何但我只想珍惜现在也许又会怎样…

学习

感谢信医院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感谢信医院10篇,内容包括感谢医院的感谢信,给医院护士的感谢信。97年,国内开始进口德国我立马去做了,六年后腰又开始疼,疼的弯不了腰,被告知复发了,到宣武医院拍片后,告诉需要手术根治,由于不愿意,又做了当时流行的电脑三维术在家

学习

莲的古诗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莲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赏莲古诗,有莲的古诗。1莲的生物特征莲是自古至今为我国广大人民所珍爱的花卉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芙渠、扶蕖、菡萏、藕花、水花、水芝、泽芝、玉芝、净友、净客

学习

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范文。我在这学期收获了很多,我真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在体育方面我的进步是最大的,然而通过老师教我们全校的新操,我很快就学会了,上体育课的时候

学习

人生领悟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领悟10篇,内容包括人生领悟30条经典,人生领悟文案。到了那天学校来检查黑板报,校长说还不错,可我并没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却渐渐地开始难过,我为什么会难过,是为了黑板报吗?后来发现并不是,是为了我的朋友,在我美好的记忆存在的人

学习

崔万志人生经历简介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崔万志人生经历简介10篇,内容包括崔万志人生经历简介,崔万志人生经历。到底有无“约法三章”?这一问题曾引起争论:2001年第4期《***史博览》杂志发表阎长贵先生的文章《历史事实必须澄清――和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对于

学习

人生能有几回搏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能有几回搏10篇,内容包括人生能有几回搏怎么理解,人生能有几回搏演讲稿。他带走了一段历史,警示国人牢记那***年代,让历史不再重演。......容国团,一位生的辉煌,死的悲壮的体坛英雄。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

学习

精彩人生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精彩人生10篇,内容包括精彩人生记录100篇,精彩人生的文章。努力,是为精彩人生奠定的基础,与其打发着平淡无奇的人生,还不如大胆地奋斗一场,朝着自己的梦想扬帆。总有一天,梦不会是梦,它不会再那么朦胧,因为它已光临你的人生,它有了

学习

励志人生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人生10篇,内容包括人生励志语录,励志人生演讲。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你跋涉千山万水时,当你历尽挫折磨难时,蓦然回首,会发现一切微不足道,发现一切如此多姿多彩,领悟到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阔达。这时

学习

谈论人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谈论人生10篇,内容包括谈论人生句子,谈论人生的人。1991年5月17日上午,我们约好9点在中国科学院见面。这天,钱老的精神和气色都很好,穿一身崭新的灰色毛料中山装,目光炯炯,满面笑容。“啊!钱老今天好精神。”我一见面就高兴地说。

学习

人生寓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寓言10篇,内容包括人生寓言大全100句,人生寓言经典语录。再看,《落难王子》中那位原本多愁善感的王子在落难后又是怎么消解羁旅中的迷茫与愁苦呢?靠的是一种超然物外而又谛视人生的超旷自适。他正色道:“凡是人间的灾难无

学习

人生哲理名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哲理名句10篇,内容包括海的人生哲理名句,古人人生哲理名句。3、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时海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懦弱者,尝试是一座铁筑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