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习俗10篇

二月二习俗篇1

2、吃龙食。可以吃春饼即吃龙鳞,吃饺子即吃龙耳,吃米饭代表吃龙子等。而我们这里主要吃饺子。

3、敲龙头。东北部分地区以长杆敲打房梁,以敲醒龙了,保佑一方平安。

4、祭社。特别是南方二月二来祭祀土地神,借祭神、娱神来娱人。

5、放龙灯。黄河三角洲及沿河地区有放龙灯的习俗,借此娱乐同时有在传达美好的祝愿。

6、撒灰。意思用柴灰或石灰撒在门前,即拦门辟邪;撒在墙角把一切病菌都消灭掉,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撒在井边以求风调雨顺;撒在院子当中,围城圆圈象征放置五谷杂粮,以祝丰年。

二月二习俗篇2

春节:俗称过年。习俗有燃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服、拜年、给压岁钱。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习俗有闹花灯、吃汤圆。二月二:又称龙抬头。习俗有剪头发。清明节:习俗有上坟、祭祖。端午节:习俗有门头插艾草、儿童戴香囊,系五彩线、吃粽子、赛龙舟。中元节:俗称鬼节,习俗有炸油馍、上坟祭祖。中秋节:习俗有吃月饼、拜月、合家团圆。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习俗有吃饺子。腊八节:俗称腊八。习俗有吃腊八粥。小年:腊月二十三,习俗有吃麻糖、祭灶神、打扫屋子。除夕:习俗有守岁、看春晚、吃年夜饭。

(来源:文章屋网 .wzu)

二月二习俗篇3

1、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有关这一天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2、腊月廿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3、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习俗篇4

中秋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下面是精心推荐的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中秋节民间习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民间习俗二: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民间习俗三: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民间习俗四: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寓意什么(一)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二)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三)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中秋节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那个时候人们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而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因此选择在秋分这个节气的月圆之夜朝拜,以显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期待来年还能有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演变,祭月的日子,慢慢成为了人们团聚的契机。到了唐宋时期,各种庆祝中秋的习俗也由此衍生,吃月饼、赏花、观赏灯笼等等,在民间逐渐流传下来。

二月二习俗篇5

龙抬头意味着龙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之为”春龙节““春耕节”“春农节”“农头节”。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但不论哪种方式均是人们寄托生活希望的活动。下面就是整理的202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风俗有哪些,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龙抬头是古代人民对节气的称呼,龙抬头代表者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龙抬头又被称作踏青节。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习俗一、剃头

从生理上来说,因为很多人信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导致到二月的时候头发已经很长了,为了必要的卫生清洁也该去剃头理发。除却客观的因素,主观上自然是为了***个吉利,毕竟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很多地方将这一天定为剃头日。

通过理发来与“龙抬头”相衬,寓意着也能给自己“抬抬头”,保佑在这一年顺顺利利。那么,为什么与龙相衬就能顺利呢?因为在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龙行“布雨”之责。一年能否风调雨顺、河清海晏和庄稼大丰收,全看龙王爷给不给面子。

因此,对于龙大部分人都是饱含着是崇敬之情,在二月二这一天,通过与龙做相似的动作来博得龙王的好感获得好运。虽然这个说法纯粹是封建迷信,所求也不过心理安慰与寄托但也同样重要。试想若是心灵无处安放,整个人就会显得很空虚,所以也不要小瞧了民间这些传统习俗,它们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二、不做针线活

古人认为,鬼神与凡间的世界相通,故而会在特定的日子降临凡间。因此,若是凡人行事不小心触怒鬼神,便会招来灾祸。二月二这一天是龙神降临凡间的日子,此时若是做针线活便会被龙神视为不敬,在许多农村都说针线会扎瞎龙眼,破坏自己一年的气运。除此之外,也有地方在这一天不洗衣服,因为担心洗衣服时洗坏龙皮。

三、春游踏青

二月二春游踏青相传起于唐代,彼时长安之人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会在二月二这一天约好伙伴一同出去踏青。在他们看来,在春天来临之际野外空气清新,多走走看看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为接下来新一年辛苦劳作做好准备。

这个习俗保留到了现在,在各个学校中也会有春游的这一个项目,无形之中将传统习俗传承至今。“学子春游”更是有一番说法,寓意为来年学业开个好头,轻轻松松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

四、吃龙食

二月二作为龙神降临之日,人们在这一天的饮食上会有很多讲究,最为普遍的便是所有饮食都以龙为名。比如一些地方会在二月二之前蒸好春饼,吃春饼名为“吃龙鳞”,吃面条名为“吃龙须”,吃馄饨名为“吃龙眼”,吃饺子名为“吃龙耳”;若将面条和混沌一块煮,又被称之为“龙拿珠”,吃葱花卷饼又叫“吃龙皮”。

总而言之,要把龙身上的东西都放到自己身上,以此行龙运,都代表着人们祈福的愿望,希望新的一年龙运加身、事业昌隆、顺顺利利。

五、祭祖拜神

“祭祖拜神”在古代的重大节日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相信只要自己足够真诚,先祖和神明便会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六、孩童开笔礼

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之日,所以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进行“开笔礼”,可能这个习俗在现代少有人知晓。在古代社会中,读书人在读书之前需要行四礼,其中“开笔”又称之为四礼之首,表明将要正式开始学习。用习俗的形式将读书赋有一种隆重的仪式感,让自己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起源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就连小孩剃头也叫“剃龙头”。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二月二习俗篇6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 “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二月二习俗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活动,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居民破除封建迷信,摒弃旧俗陋习,逐步促进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原则,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创建活动。

(一)突出群众主题。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二)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摸清摸准当地旧俗陋习的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

(三)突出正面引导。要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群众。

三、主要内容

(一)领导体制。成立移风易俗活动领导组织,广泛吸纳***员干部,成立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工作,有计划组织村民学习科普知识,开展科普活动。

(二)工作机制。通过广播会、***员干部会、议事代表会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建立移风易俗实施档案,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总结,有会议、宣传、检查、考核、评比等文字、***片、影音资料。

(三)道德建设。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居民参与比例占总户数的80%以上,鼓励***员干部带头。

(四)社会风尚。制定村规民约,下发到户,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悬挂;村民家中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五)公益事业。在进行集会或重大节庆时广泛进行宣传,利用公共场所开展移风易俗教育讲座,拓展宣传方式与内容,利用群众性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四、实施步骤

整个移风易俗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运用横幅,标语,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完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7月)推动移风易俗长效开展机制,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树立学习典范,通过抓先进示范,抓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引导居民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并大力宣传,运用讲座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7月—8月)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行动与完善机制、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认真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回应目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革除生活陋习,积极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五、项目考核指标

(一)成立一支由***员干部带头,居民参与的移风易俗领导组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

宣传讲座:不少于两场,分别于项目开展前期、后期举办。

(二)评选活动:举办四场不同类型的评选活动,分别为“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

(三)制定村规民约,印制宣传册进行发放。

二月二习俗篇8

小寒节气一到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凉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和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下面是精心推荐的小寒节气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寒的传统习俗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画***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才算大功告成。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气候特征按顺序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二月二习俗篇9

腊八节是几月几号 腊八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2021年腊八节为阳历1月20日。腊八节又是“佛成道节”。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众多来源传说的其中一个。在传说中腊八粥是印度传过来的,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逐渐的就有了腊八粥腊八蒜等习俗。

腊八节习俗有哪些 1、喝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 ”大家饭” 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2、腊八醋腊八蒜: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 "腊八醋” 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 家人把一年的收支、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3、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腊八豆腐:在安徽省黟县地区,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小洞,放入适量食盐,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

5、腊八面: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子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豆子熟透,下面。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相信不少人只知道腊八粥,其实除了喝粥外,还有吃冰、吃腊八面、吃麦仁饭等习俗。在腊八节这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除此之外,还有泡制腊八蒜、制作腊八豆腐等习俗。腊月初八,正入隆冬,严寒的天气,最易伤人阳气,所以可以适当睡“懒觉”,因为天气寒冷,以早晚为剧,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受寒。还应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黏食,可以有效地驱散胃寒,缓解消化系统的不适,但食量不要太大。大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杀菌的功能,所以还应多吃腊八蒜。

二月二习俗篇10

【关键词】曲词文学;岁时节日;习俗;嬗变

我国的岁时节日习俗由来已久,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岁时节日习俗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发生了很大变异,融入其间许多后续的内涵。诸如一些节日原有的祭祀、信仰、禁忌等方面的含,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其娱乐的意味渐浓。我国的节日习俗众多,我们在这里仅仅展示中原曲词文学中为我们所呈现的中原民众的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等,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到节日习俗嬗变的历史轨迹和民间习俗的传承与变异性。

一、春节

春节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春节作为节日正式形成于汉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

年节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其实年节的活动远不止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人们便开始忙年。中原地区有一首妇孺皆知的民谣详细地叙述了新春佳节的各种活动:“腊月二十三,祭灶官;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割大肉;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八,蒸枣花;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三十,贴门齐。”(各地传唱小有不同)

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到亲朋好友家和乡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中原地区拜年之风,起源于汉代,唐宋之后盛行。孩子们除夕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是希望晚辈平安幸福,远离灾难。这种民俗形式一直流行至今。三弦书现代短篇曲目《吃雪人儿》云:

大年三十响罢了笛儿,紧接着初一要躬脊儿。孩子们忙着到处把年拜,口袋里挣了不少的小体己儿。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兴奋的莫过于到处拜年,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在《吃雪人》中还呈现出来新的节日习俗,村长给没儿没女的五保户家拜年,送节礼,体现出来***和人民群众心贴心的新的时代精神,赋予拜年更深一层的含义。

另外春节的习俗就是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跟着丈夫、带着儿女回娘家拜年。三弦书《借髢髢》(1983年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内部编印的《河南传统曲目汇编》第一集中。该曲目也是河南坠子短篇传统曲目,内容与三弦书略有不同)中写道:

日月穿梭如风飞,过了三十到初一,初二初三初四五,一拜拜到初六七。大主家拜年骑骡马,二户人家坐车去。门外拉车“咯当当当”响,惊动房中女花枝。李二姐手扒窗帘往外看,原是人家拉车走亲戚。二姐有语开言道,再叫二楞你听知:“人家都把娘家走,俺的娘在家想闺女。有心走走我穷娘家,缺少一套出门衣。”

由于非常重视春节回娘家,于是引出了李二姐借衣服、借髢髢,最终打碎髢髢的有趣的故事。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也叫“灯节”,是举国欢庆、万民同乐的日子。在这一天,千灯竞放,游人如织,人们尽兴赏玩,乐而忘寐。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后来又为何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大节日,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灯节始于东汉永平年间,明帝刘庄为了倡导佛教,上元夜在宫廷和寺庙“燃灯表佛”,并令士族庶民家家挂灯,后来流传下来,相沿成俗。其二,元宵节和汉时诛灭诸吕有关。汉文帝刘恒为了纪念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平灭诸吕,每逢正月十六便微服出宫与民同乐,这样逐渐形成了元宵节。其三,灯节起源于西汉武帝时,传说武帝久病不愈,后请一巫师与神通话,太一神说武帝病会好,我们将会于甘泉宫。后来武帝病果真痊愈,便在甘泉宫建太一祠坛,每年都去祭祠很多次,尤以正月十五最为隆重,祭礼时燃起灯光,通宵达旦,亮若白昼。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记载:“汉家常以正月十五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祭,至明而终。”“太一”即“太”,是道教神系中的天神星君。由此可见,汉时的道教祭灯,当是形成灯节的成因之一。

到了隋代,隋炀帝为了追求享乐,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在皇城端门外设下数里戏场,调集数万人,盛装彩服,通宵歌舞。隋朝的御史柳或曾在奏章中这样描写元宵之夜万民狂欢的盛况: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媪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跨路,广幕陵云,服靓,车马填噎……

由此可见其狂欢的场面,以至于大臣上奏皇帝,想要予以禁断,可惜并不成功。唐史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唐中宗与皇后微行观灯。是夜,放宫女数千人外出看灯,因此多有亡而不归者。第二天晚上,帝后又再次微行看灯,并幸驸马韦安石府第。先天二年上元节一连三夜,太上皇(已退位的睿宗)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其时宫女数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并妙选长安、万年两县少女、乃至使婢、千余人,穿戴打扮每个人要花费三百贯到万钱不等,让她们于灯轮下踏歌,三日方罢,欢乐之极,为前所未有。(《旧唐书》卷七《中宗、睿宗纪》)唐代打破了身份的界限,使元宵节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民玩乐、享受、自由的盛大节日。

唐代崔知贤《上元夜效小庾体》:“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直到晚唐依然如此,晚唐诗人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正月十五夜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描绘了当时京师的观灯规模之大,元宵盛况。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辛弃疾那首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徽宗时放“鳌山灯”竟长达48天,花灯、烟花、灯谜、杂质、各种娱乐活动名目繁多,夸财斗富、铺张挥霍之风到宋代达于极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元宵节已经淡化了最初的信仰或宗教的意义,演变为万民同庆、闹春同欢的娱乐性节日。广大的民众在节日所缔造的喜庆气氛中,尽情玩乐、尽情享受。

大调曲子传统曲目《大观灯》描写的虽然是北京城的灯节盛况,但也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万紫千红的花灯***。在《大观灯》中我们看到了小说、戏文中的各种人物造型灯:三国灯、唐朝的灯、水浒灯、西厢记的故事。各个行业的门前所挂灯笼各不相同,和自己年经营的行业特点相符合。如粮行挂升斗灯,棉花行挂秤灯等等。通过对各式各样花灯的描绘中,我们可以走进民众的心灵深处,分享他们的好恶情感。花灯成为表达民众情感、心声的一种载体。

河南坠子现代曲目《姑嫂观灯》借鉴《大观灯》的一些写法,写姑嫂二人在粉碎之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到郑州市紫荆山公园观看灯展。只见人如潮涌,花灯万盏,千姿百态,争奇斗妍。姑嫂看到各式各样,各种形状,各种动物和造型的彩灯,五彩溢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最有趣还数那四盏螃蟹灯。它八只爪,乱弹腾,走起路,横着行。舞着俩大钳子特别凶,活像是王张江姚那四个孬种!还有象征祖国繁荣,如诗如画的白鹅灯、鲤鱼灯、荷花灯、划船灯。

姑嫂俩走到一棵青松下,看见盏自动吊车灯。这盏灯,又高又大造型美,铁臂高抬半空中。一起一落多灵巧,还装着叮铃铃铃铃、叮铃铃铃铃,自动化的信号铃。嫂嫂看得入了迷:“妹妹呀,这是俺厂造的灯。为加速工业现代化工人们正苦战攻关攀高峰。这盏灯,是志气灯,照得俺情满怀来志满胸!”

一回头,看见盏铁牛耕地灯,这盏灯,红光闪闪放异彩,拖拉机正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用银犁翻开泥土层……

我们在感受万民同欢、共庆元宵的热烈气氛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民众通过花灯,表现了在粉碎“”之后那种欢快喜悦的心情,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原人民为实现工业、农业、科学、***事现代化所作的努力,还有蕴含其中的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中原曲词文学鲜活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对于我们今天认识那时的民风民情大有裨益。

三、清明节

清明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有丰富的节日习俗,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已经离世的亲人,充满了肃穆、悲伤的情感。作为我国的三大鬼节之一,清明节的祭奠活动是全民性的。中原曲词文学反映的主要是不同时期中原地区农家在清明时节家家户户上坟扫墓的情景:

三弦书《王丞相搬窑》:但只见三月清明佳节到,家家户户把坟添。家家户户把坟上,俱都是着篮子找着锨。纸钱灰烧哩团团转,凉浆水泼地未曾干。

三弦书《瓦片记》:玉兰想起母亲去世一周年,眼看三月清明二月尽,给母亲把土添,在坟前双膝跪,未曾化纸,哭晕在坟前,苏醒以后,忙摆傺品,用手点上黄火纸。

《鳏夫哭妻》:年年有个三月三,鳏夫上坟泪不干:哭一声孩他娘,你咋舍了俺,你一死好像塌了半拉天……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清明节上坟祭奠亡灵的习俗,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蕴含其中的鬼神观念已经日渐淡化,主要寄寓的是对故去的亲人的深切怀念。

四、七夕节

古称夏历七月初七为“巧日”、“七夕”,又有“乞巧节”、“女儿节”之称,因在这一天的晚上妇女祭祀河鼓、织女二星,以追慕天上织女的工巧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传的恩爱而得名。在《诗经》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滥觞。《小雅·大东》云: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牛郎织女渡河的情节在汉代始见,最早的记录是《淮南子》:“乌鹊填河而渡织女”的只言片语。南朝梁代的殷芸在其《小说》中则对“牛郎织女”传说作了完整的表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殷芸并没有提到如何渡河,后来《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云: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这样牛郎织女的情节就比较完事了,后来演变为青年男女将牛郎织女视为爱情婚姻之神,借助虚幻的天上传说寄托着人间的乞爱、乞巧的追求。

至于七夕节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人们“陈瓜果、祀牛女”,向他们占巧的情形。后来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了七夕节捉蜘蛛藏小盒中卜巧的游戏:

至晓开视蜘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直至清朝末年,此俗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光绪年间编修的《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二载:

向夕,陈瓜果祀织女星,别供丝、丝绣针、脂粉。又于奁盒贮蜘蛛,晓启视之,以布网为得巧。

其实各地的七夕风俗事象各异,“但都以神话为信仰,以传说为背景,以巫术为手段,以乞巧为主旨,同时还潜藏着乞生、乞爱、乞美、乞乐的入世情致。”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习俗也发生了变异。中原曲词文学中所记载的七夕风俗已经呈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河南坠子《山里人》就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夕节的风俗:

年年都有个七月七,

七月七大会就在李家集儿,

四乡人都爱赶这个七夕会儿,

赶会的还捎着串亲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二月二习俗10篇

学习

故宫博物院景点讲解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故宫博物院景点讲解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旅游讲解,故宫博物院景点介绍完整版。从紫禁城到故宫尽管拆了老城墙,坐在直升机上,方方正正的老北京城还是清晰可见的。故宫,就在城中心,就在有龙脉之说的中轴线上,和龙袍相近的

学习

我爱我班主题班会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我爱我班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关于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我爱我班主题班会ppt。1.录音机、音乐带,心形卡纸一张,筷子若干。2.训练主持人,学习手语,练读诗歌,排练哑剧,搜集资料。3.男女生混合分组,共五组,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三、活动过

学习

礼仪培训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礼仪培训总结,内容包括礼仪培训活动总结内容7篇,礼仪培训总结20个字。在商务礼仪中,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要摆正位置,二是要端正态度。所谓“在何位置思何职”,是什么身份就要做符合身份的事才合宜。比如要分清上级和下级,长辈和

学习

学做人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学做人10篇,内容包括学做人的名言,学做人之道全集。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职业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

学习

曰仁义10篇

阅读(26)

一、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

学习

菩萨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菩萨咒10篇,内容包括菩萨咒大全,菩萨心咒和佛教经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伟大是熬出来的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伟大是熬出来的10篇,内容包括伟大的事情都是熬出来的,伟大是熬出来的心得体会。“熬”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坚持,我们所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一种历练,所以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改变自己。我们都知道人的时间和精力都

学习

建行业务拓展工作思路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建行业务拓展工作思路模板,内容包括建行商户业务拓展及建设工作思路,建行支行半年工作思路。三、实施步骤及计划1、拆迁准备阶段:日完成方案设计,成本测算,实施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审批及规划审批,召开公

学习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外科医学论文,内容包括神经外科论文阅读笔记,神经外科论文题目大全。1.2神经外科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及问题1992年David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模式,其后欧美等国开展的循证医学教育为解决

学习

原来你一直都在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原来你一直都在10篇,内容包括原来你一直在这里美文,你一直都在真好美文。他对我说:你确实有一些天赋。我看了他一眼,背上吉他,转身要走。你去哪儿?他在后面追问。饿了。我没回头,推门走人。他没追出来,我想是我哥

学习

化验员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化验员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化工厂化验员试用期工作总结,化验员试用期个人总结简短50字。我来之前,没有一个专职的检验人员,所以化验室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很不健全。为了使化验室规范化,我建立、健全化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

学习

小兵大将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兵大将10篇,内容包括大兵小将下载,小兵大将音乐。

学习

初中数学手抄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数学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初中数学手抄报全国一等奖,初中数学手抄报内容文案。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那么这个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一半叫直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大于0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二、角的换算:1周

学习

课外阅读的好处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10篇,内容包括课外阅读的好处十条,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

学习

儿童节的习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节的习俗10篇,内容包括儿童节的习俗简介,儿童节是几月几日有什么习俗。世界各国的儿童节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

学习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习俗有哪些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习俗有哪些文字版,中秋节的习俗100种。旧时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寿县城乡有喝当头酒、喝月色的习俗。人们依据对月行规律的认识,认为一年中只有十一月十五日半夜时的月亮正对此地,直射于

学习

立冬习俗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立冬习俗10篇,内容包括关于立冬习俗大比拼的话题,立冬习俗的介绍。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

学习

端午节的习俗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的习俗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的习俗简介最新10篇,端午节的习俗。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

学习

元旦的习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的习俗10篇,内容包括元旦的习俗10个字,元旦由来和习俗。元旦的庆祝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

学习

中秋习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习俗10篇,内容包括中秋风俗习惯与简要介绍,中秋习俗大盘点20字。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包含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按照这个道理,那时的秋季是七、八、九三个月,分别被称为“

学习

感恩节习俗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习俗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的传统习俗简短语录,感恩节习俗。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

学习

新年习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习俗10篇,内容包括新年习俗大全100种,新年传统习俗。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好期待啊!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尖草坪区兴华二校六年二班聂齐六年级:聂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