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台湾橄榄出版社出版的《穷得只剩下钱》一书在台湾销售火爆并紧急加印,起因是再度被送到台北看守所羁押后,他的儿子陈致中前往探视,送了这本书给看。对于的劣迹而言,拿这本书给他读,也是一种讽刺与反思。
(朋友看到女企业家)除了到机场接机的车子之外,车库里还有一部非常高级的汽车和一部跑车。豪宅里面有十几间空着的房间,任由这位好友选择,每个房间里面并且挂有高价的名画。
安顿之后,这位好友问说:“家人呢?”这时女企业家脸色一沉,说:“我先生有外遇,很少回家。”
这位好友为了缓和气氛,马上问:“那孩子呢?”女企业家叹口气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住在别的城市。”接着叹口气说:“你不知道,我现在是‘穷得只剩下钱’。”
人不是要赚钱吗?为什么会穷得只剩下钱?人的需要是什么?
简单地说,人的需要有两大项,一是“阶段性”的需要,一是“终极性”的需要。如果以玻璃珠与珍珠来做比喻,则玻璃珠满足阶段性的需要,珍珠满足终极性的需要;前者会烟消云散,后者则永不分离。我们不要一生只把握到一大堆的玻璃珠,却把珍珠给遗漏了,那才是真正的贫穷。
人生两条路――生活的路与生命的路。生活的路追求衣食住行、功名富贵;生命的路追求平安喜乐、永恒的归宿。我们这两条路都要走。如果生活的路富有,而生命的路贫穷,则虽然丰衣足食心灵却不安空虚,这就掉入“穷得只剩下钱”的困境。
对于2010年财富缩水大半的投资者而言,新年伊始,看看这些话,内心也许会有所启发。
我们赚钱是为了要让自己在物质生活上过得更舒坦。但是表面富贵而心灵空虚,这应该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吧。有的富豪拥有数不尽的金钱财富,却忧愁郁闷或无暇享受生活,他们的生命并不被人欣赏;有些人虽然不富裕,但生活中充满了爱,充实而心感幸福,他们却被很多人羡慕。
当欲望随着财富增加而不断提升时,有的人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而减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牺牲健康,甚至有人起了贪念想以违法的方式获取更多的财富。这时想想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也许会有所改变吧。
我们心灵的富足感取决于已经获得的财富占内心财富欲望的比例。很多人在2010年财富丧失大半,现在就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欲望,调整以往过快的生活节奏,珍惜从前不在意的生活中小小的幸福。比如家庭聚餐、朋友相约等等。只有把心静下来,清楚自己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才能确定理性的投资目标,调整好投资策略,重新出发。
单纯的财富数字不是生活的全部,希望人人都能拥有并珍惜真正的幸福,不要一生奋斗下来,落得“只剩下带不走的钱”,唯独遗漏了永不分离的“幸福的源头”。
(摘自《世界华人周刊》作者: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