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词篇1
1、《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之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2、 《纳兰典评宋词英华(北宋卷)》: 容若对历代诗词名篇多有评述,以他自己的眼光筛选并议论前辈们最顶尖的作品,从不曾人云亦云、随声俯仰。
3、容若的点评,大多只是寥寥几笔,甚至只有三四个字,并不像一些前辈评论家那样把这当成一件工作或是一种事业,似乎也没有结集出版、流传于世的意思,倒更像是自己读书时随手作的笔记,话都是对自己说的,不加修饰。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评选既不用考虑世俗的口味,也不会故作惊人之论,更不会形成什么成体系的文艺理论。
4、 容若的选评后来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并没有迅速得到刊刻。有清代第一才女之称的顾太清收藏过这样一个抄本,爱不释手。她在一首诗里这样记录过自己的阅读感受:“但从旧典拈佳句,不向红尘觅解人。”顾太清似乎真切感受到了容若的孤独,并相信自己正是容若身后不多的解人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纳兰容若词篇2
(文/胡艳丽)
读白落梅《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词传
长相思(纳兰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山一程,水一程的漫漫长路,这风一更,雪一更的相思旅程,与其说是纳兰容若随康熙帝的一次远行,不如说是纳兰容若一生漫漫情路的写照,聒碎乡心梦不成。那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便是一曲如梦似幻的长相思,那三个如梦如幻飘缈又真实的女子,是生在纳兰容若生命河畔的仙葩,是她们以温暖脱俗的情感,滋养着纳兰容若的才思,温润着这一块旷世奇绝的美玉。
将离
纳兰容若的表妹青梅,惚恍得像一片云,来不及看清,便在容若的生命中飘远了,飘向了一个奇寒清冷的所在,伴在了君王侧。芍药的别名俗称“将离”,还有一种中药的名字叫“独活”,这本是他们表兄妹间谈笑的话题,来不及告别,却一语成谶,“将离成了永决,独活也成了对他们十年相守的惩罚”。
纳兰的表妹像一枝清雅的荷花,临水而生,娴静淡雅,她一生只会绣并蒂莲。在午后的阳光下,躲开人语喧嚣的酬贺场,独自在美人靠椅上竟自绣着那双生的莲花,一只白猫儿安静的趴在她脚下,呼吸绵匀,花间的蝶也睡去了,时光停滞,唯有莲花绽放。这唯美的光与景,就一生长在了纳兰容若的心坎里。
清新绝俗的青梅,才华不逊容若,孤身寄居相府,这与一身清绝的林黛玉是何等的相似?她没有高贵的身份,在明相的眼里,无法与名满京城,有着无限美好前程的容若相配,执意将她送进皇宫。这无法堪配月亮的青梅,从此成了幽居深宫的“静妃”,与纳兰容若一起“独活”。将离,那一季荷花一季梅,生于纳兰的情感幽绝处,直至纳兰辞世,都不曾暗哑失色。
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纳兰容若的生命留在初见爱妻意梅时的情境,只记着意梅那一声轻吟浅唤“容若,我是意梅,看着我,看着我,你就会暖”,便少了天人永隔后那些年痛彻肝肠的伤。意梅对纳兰的爱无怨无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意梅是意象中的梅花,有铮铮傲骨,她明知纳兰的心中,有一个神仙一样的女子,美丽、缥缈,紧锁着纳兰容若的心,却不生半点嫉妒,她只想用全部生命、全部温情给纳兰容若以温暖,不管是还前世的债,还是了今生未了的因,她都那么坦然,爱得安宁,爱得热烈,爱得毫无保留。
她看得穿容若在锦衣玉食中食不甘味,她明白容若君王侧畔的荣耀实则处处击打着他骄傲的内心,那不是一种奖励,是一种深深的折磨,纳兰清高孤绝,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做君王身边任人驱策的奴仆,纵然有君王荣宠又如何?就算有万人艳羡又如何?那根本就不是纳兰容若心中想要的,功名于容若如粪土。她懂得只有词话世界中的纳兰,思想才能纵横驰骋,才能让他的心自由,才能让他的灵魂忘却现实世界中诸般烦扰。只有她才真正明了,纳兰容若本就不是这凡间的富贵种,那些繁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假象对纳兰容若来说,都是枷锁,是尘世的囚衣。只有墨香雅韵中的世界才属于他,今生所有的情怨情深,都只为成全这一颗坠入凡间最深情的种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江南
宛如,一个名满江南,才华横溢的歌妓。容若,一个冠盖京华,众星捧月的贵族才俊。他(她)们本就应属于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世界,但当两颗单纯的心,在诗思才华中交相碰撞的时候,偏偏就酿就了这世上最能醉人的人间情话。
宛如爱得热烈,爱得绝然,她为了他抛得下身前身后的所有,梦里江南不要了,名声名份不要了,过往的种种,将来的种种,她全都不计较。为了人间这最美的情郎,为了那个如月亮般皎洁美好的容若,她只身一人来到了京城,无怨无悔。而容若,百转纠结中终归拼却一身为红颜。他用自己的身家性命、皇帝的龙威天颜、群臣的恶意滋事、父母的愤怒指责来做了一场豪赌。
纳兰容若词篇3
关于他的家族出身:
出身叶赫那拉氏,其父为当朝大学士,其母为英亲王之女爱新觉罗氏。这样显赫的身世,可谓是名门望族的翩翩公子,一生荣华享不尽,一世恩荣常伴随。可他仍旧不走寻常路,从他的词中可以大体窥见他的一生。有人说,人生如逆旅,我本惆怅客,是纳兰性德短暂一生的写照。
关于他的爱情故事:
有的电视剧中展开想象,将康熙皇帝和纳兰容若的表妹作为主角,纳兰容若则充当配角,爱而不得,满腹才情且伤情。可我看,纳兰容若完全可以作为主角的,他生命中也出现过四位女子,有的擦肩而过,有的错失一生,有的平淡相守,有的深情相伴。
纳兰容若词篇4
二一五年年春,搬来海淀上庄,面山傍水,因女儿加菲出生,忙忙碌碌,也无心领会。今年春天,过南边的村子,家家门前种着蜀葵,察看路牌,愕然发现这里原是纳兰容若(原名成德,后名性德)家族的墓地及花园,部分村里人的祖先曾为纳兰家仆。吃惊之余,才想起之前住德胜门,同样南邻纳兰家(在什刹海北岸,今***故居),他写什刹海夜景的“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眼儿媚・中元夜有感》),初来北京便亲眼目睹,至今如在目前。其友顾贞观的名词《金缕曲》(季子平安否),自注写于千佛寺,有学者以为是门头沟戒台寺,这就弄远了,千佛寺即今什刹海北的拈花寺,紧靠纳兰家。清代什刹海,佛寺很多,容若朋友来京,一般就安排在附近寺庙住。
至于上庄纳兰家,因太远,知者就不多了。民国时,学人张任***写纳兰年谱,调查纳兰家墓园,以为在今中国人民大学附近,饿着肚子跑了几圈,也没找到。直到“”期间,上庄挖出九块纳兰家族墓志铭,此地才引起注意。学人赵迅梳理墓志铭,辑成《纳兰成德家族墓志通考》(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阅后方知,带女儿打***苗的卫生院就是纳兰家族墓地,现已荡然无存。也是疏忽了,每次下班回家,自己都在“皂甲屯”站下,容若殁后,时人有悼诗云“只是伤心皂荚屯”,即指此地。
虽然墓地尽毁,但纳兰家族的遗存仍然很多。修浚的小河还在,弓形往南,流进上庄水库。纳兰家修缮过的龙母宫,曾祀容若父亲明珠,就在我看过病的二六一医院,保存完好。纳兰家庙(东岳庙)更近,离我家就七八百米,只因民房挡着,所以没发现。庙据说始建于唐,自纳兰家总管安三修缮后,至今未大修,现归村里管理。我去看时,破败不堪,但除钟楼拆除之外,三座大殿和鼓楼基本完好,前殿上书“瞻岱之门”四字,清晰可辨(容若孙就叫纳兰瞻岱),R中生着高大的杨树,沙沙作响,走在其下,仿佛杂有纳兰族人的步履声……原来,不知不觉,自己跟容若已做了十二年邻居,昔年杜甫在成都,有《过南邻朱山人》,云“相过人不知”,我却是“相过己不知”!
纳兰词,从前读过些,但未读过全集。正巧,家里有《饮水词笺校》,每晚哄娃睡后,灯下读数页。三百三十八年前,容若致信友人(原稿今存,作于康熙十七年):
夜来微雨西风,亦春来头一次光景。今朝雨霁,亦复可爱。恨无好句酬之,奈何,奈何!
今年春景,仍复如是,夜雨读之,淅淅沥沥,忽然动了好奇:这位相隔三百余年的南邻兼同行,是怎样一个人?有过怎样一种血肉人生?
觉罗氏
容若,世人印象,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其实,性格向来矛盾。
王国维赞美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说容若“真切”,和者甚众,张任***甚至认为:“先生之待人也,以真;其所为词,亦正得一‘真’字。此其所以冠一代排余子也。同时之以词名家者如朱彝尊、陈维崧辈,非皆不工,只是欠一‘真切’耳。”(《清代纳兰容若先生性德年谱・自序》)但读师友悼词,又不尽然:其师讲,“或问以世事,则不答,间杂以他语,人谓其慎密”。(徐乾学《纳兰君神道碑文》)其友讲,“性周防,不与外庭一事”。(韩I《纳兰君神道碑铭》)这里的容若,少年老成,如履薄冰。“慎密”的人,未必就不“真切”,但要说“真切”过人,甚至“冠一代,排余子”,恐就未必了。再者,尔虞我诈乃出人性,无关满汉,王先生将容若的“真切”,归于“未染汉人风气”,以为满人都天然率直,恐怕是想当然耳。
纳兰词,师承花间词、晏殊,属婉约词一脉,有点娘。顾贞观为其《饮水词》作序,论其词“婉丽凄清”,说其人“红豆相思,岂必生南国焉”,意为北人南心。今存容若画像,确也温文尔雅。但读师友悼词,又不尽然:徐乾学说他“数岁即善骑射,自在环卫,益便习,发无不中”;姜宸英说他“遇上射猎,兽起于前,以属君,发辄命中,惊其老宿将”;韩I说他“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他还奉命赴东北,为即将开展的对俄作战实施侦察,“劳苦万状,卒得其要领还报”。皆非文弱书生模样。清初满人,尚武之风尚浓,这些话或有过誉,但不会太夸张。
容若的性格矛盾,前人早有觉察,师友严绳武就认为,其小心谨慎,是伴君如伴虎,后人又延伸到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灭国之仇。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却过于泛泛,纳兰的谨小慎微,入仕前已如此。现代学人苏雪林另辟蹊径,认为容若外表强健,内心脆弱,根在过度仰慕汉文化,“腐败”了。这类话是乾隆批汉化满人的口头禅,也有一定道理―容若外表健壮,内心孱弱,确如蛀了心的红苹果,是“腐败”了。但康熙为容若表兄,大他八个月,汉化也很深,为何不娘?容若词友汉人陈维崧,师承苏轼和辛弃疾,走豪放一路,时人誉为“霸悍”,也不娘。
容若一生,从未离家自立,我以为,答案不该从皇权或者文化去找,家庭才是关键。
理解容若,墓志铭与《清史稿》很重要,缺点是冠冕堂皇,缺乏细节,还应补充其他史料,特别是礼亲王昭的《啸亭杂录》(及续录)。昭晚容若七十年,但同属满洲权贵,圈子小,家族稳定,又认识容若之孙瞻岱、四世孙那伦及纳兰家奴,他的“口述历史”,有小误,却非道听途说。
《啸亭续录》卷五,提到了容若母亲:
纳兰太傅明珠,康熙时煊赫一时。其夫人和舍里氏(据墓志铭,当为觉罗氏)与公起自微贱,甚相和睦。性妒忌,所使侍婢,不许与太傅交谈。一日太傅偶言某婢眸子甚俊,次晨夫人命侍者捧盒至太傅前,即某婢双目也。婢父某恨甚,伺太傅他出,夫人独处房中时,突入,以刃刺夫人腹,立毙。事闻,置奴于法,时谓“奴杀宰相妻”云。
命案发生之日,容若已死九年。
这则史料―爱容若者都心情复杂,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而昭写错容若母亲的姓氏,也让人担心―我读的北京史地研究,干脆不提;《纳兰成德集》(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把它藏到注释里;有学人著《纳兰性德评传》,用了挖眼睛的前半截,悄悄略去其母被杀的后半截;只有赵迅认为是真的,因“墓志铭中并未说明她是病死”,且死后未入葬皂甲屯祖茔,后来才移葬。
这则史料,我也以为应是真的,再补充理由如下:首先,能跟墓志铭印证。墓志铭虽然夸饰为主,但字里行间,如夸其母治家“毫发铢两之奸皆无所容”,可见其人性情的确严苛;纳兰家墓志铭多交代墓主死因,容若与他弟的墓志铭甚至提及病逝前得皇帝关心云云,但觉罗氏一字不提。其次,说他们夫妻“起自微贱”,与正史吻合。明珠是八旗贵胄,但身为第四子,又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很多时候得自己奋斗(明珠十七岁任云麾使,正四品,不低了,但在昭看来,自然还是“微贱”的)。觉罗氏为努尔哈赤孙女,父亲因***争失利被赐死,全家贬为庶人,匆匆下嫁明珠。说是贫贱夫妻,也不为过。最后,我还找到一个旁证,见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第五十三则:
余长姑嫁慈溪姚氏。姚母能诗,出外为女傅。康熙间,某相国以千金聘往教女公子。到府,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出拜两姝,容态绝世。与之语,皆吴音;年十六七,学琴,学诗,颇聪颖。夜伴女傅眠,方知待年之女,尚未侍寝于相公也。忽一夕,二女从内出,面微红。问之。曰:“堂上夫人赐饮。”随解衣寝。未二鼓,从帐内跃出,抢地呼天,语呶呶不可辨。颠仆片时,七窍流血而死。盖夫人赐酒时,业已G之矣!姚母踉跄弃资装,即夜逃归。常告人云:“二女,年长者尤可惜。”
这个“某相国”,据满人总督乌拉纳之子批语,正是明珠。此人出身满人高层,熟悉掌故,其批语史料价值很高,当可信。两则史料,讲的或许是一回事,如不是,则觉罗氏至少杀了婢女三名。
觉罗氏的暴虐,有时代背景。满洲入关前后,掳掠大量女俘,分到八旗家中,结果引起正妻不满,***妾婢,屡见不鲜,以致皇太极下谕禁止,“今闻我国之妇女,沃以热水,拷以酷刑,既不容为妾,又不留为婢,妒忌残虐,莫此为甚”。觉罗氏生于入关前夕,习得此种暴虐习气,也不为怪。尽管这样,跟“沃以热水,拷以酷刑”比,她的挖眼与鸩杀,残暴远远过之,赵迅认为“简直是心毒手狠到完全丧失人性的地步”。这已非单纯的妒忌,而可能是心理疾病了。至于此病是源于童年耳濡目染,还是源于曾被废为庶人的不安全感,就不得而知了(这则史料,金庸改头换面,移用于《飞狐外传》,即福康安母鸩杀马春花情节所本)。
明珠为满人重臣,卖官鬻爵,货贿山积,敢干敢贪,绝非孱头。夫妻即使真的“甚相和睦”,但双方都强势,难免矛盾,杀婢女这类事当不常有,但争吵或冷暴力必不免。徐乾学说,容若见父母“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为何“色喜”?徐乾学原为明珠***羽,熟悉内情,又是老刀笔吏,我们可脑补言外之意。
此种父母关系,于容若有何影响?此乃理解容若的关键,研究者却全疏漏了。最明显的影响,依我看,正是容若的“慎密”,即谨小慎微。金石无语,血肉暗蕴,证据在纳兰家族的墓志铭。我们读他大弟揆⒌哪怪久,少年即“静默若成人”。康熙赞扬他“小心老成”,小弟揆方“为人沉静”。强势父母多弱子,三兄弟性格如出一辙,当非偶然。据觉罗氏墓志铭,明珠罢相前特别忙,无暇顾家,有时甚至“日在禁闼,晨而入或夜分乃归,衣不解带者累月”,抚养容若及其弟妹的重任,自然落在觉罗氏身上,墓志铭说她“训教诸子有均平之慈,而无姑息之爱”。由此推知,容若及其弟的“慎密”与“少年老成”,主要源于觉罗氏的重压。
安三
讲来有趣,昭的觉罗氏史料,学人小心翼翼,唯恐有失,但他关于纳兰家奴安三(全名安尚仁,也叫安尚义)的史料,大家松了口气,放胆使用(这也是学人考据的“好恶心理学”一例):
明太傅擅权时,其巨仆名安***,最为豪横。士大夫与之交接,有楚滨、萼山之风。其子孙居津门,世为鹾商,家乃巨富,近日登入仕版。(《啸亭杂录》卷三)
这则史料,昭又写错名字,“安***”当为“安三”,安***是他儿子,他还有一子叫安歧,是著名书画收藏家。此处的“楚滨”,是张居正宠奴;“萼山”,为严嵩宠奴。两人均仗主人势嚣张一时,官吏无不敬畏巴结,呼为“先生”,安三也如此。这则史料,有姜宸英(清人认为他是《红楼梦》里的“妙玉”)的证实:
吾始至京师。明氏之子成德延至其家,甚忠敬。一日进曰:“吾父信我不若信吾家某人。先生一与为礼,所欲无不可得者……”吾怒而斥曰:“始吾以子为佳公子,今得子矣!”即日卷书装,遂与绝。(方苞《记姜西溟遗言》)
姜宸英死后,全祖望为作墓表,重述如下:
枋臣(明珠)有幸仆曰安三,势倾京师,内外官僚皆师事之……枋臣之子(容若)乘间言于先生曰:“家君待先生厚,然而卒不得大有柚,某以父子之间亦不能为力者,何也?盖有人焉。愿先生少假颜色,则事可立谐。某亦知斯言非可以加之先生。然念先生老,宜降意焉。”先生投杯而起曰:“吾以汝为佳儿也,不料其至此!”绝不与通。(《翰林院编修姜先生宸英墓表》)
姜宸英,纳兰家待之甚厚,“遂与绝”云云,读纳兰词便知是鬼话。他跟方苞提此事之时,容若已死,明珠已罢相,此“妙玉”自然难免落井下石、撇清关系之嫌了。他本人贪***利禄,考进士一直考到七十岁(落第后,容若赠他几首词,勉励归隐,完全对牛弹琴)。学人赵秀亭鄙夷他,“擐薄无义之尤”,认为话全不可信。但我以为,撇清关系或有,所述安三与明珠之关系,想非胡编,应确出容若之口。
关于安三,以前史料甚少,影影绰绰,近年来,纳兰家墓志铭出土,清廷档案公布(甚至有安三的口供),现在比较清晰了,原来,他就是《红楼梦》里赖大及其子赖尚仁的原型。
学人刘小萌据清廷档案考证,安三是朝鲜人。清兵曾两侵朝鲜,掳掠大批人丁为包衣(奴隶),安三为明珠府的第二代包衣,又称“家生子”,为纳兰家总管,负责打理财务。水过地皮湿,因纳兰家族,安家也富裕非常,跟《红楼梦》里的赖家一样。后来,纳兰家在皇位争夺战里站错队,得罪雍正,殃及池鱼,罚安家捐家财独修天津城,可见其富。(《旗籍朝鲜人安氏的家世与家事》)明珠临终,遗命安三修缮上庄家庙及另两座庙宇,“尚仁泣而受教”,十三年后竣工,刻《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记此事。
安三为明珠最宠幸的家奴,全祖望用“幸仆”两字,意思很微妙。《随园诗话》提到的被鸩杀的两名吴女,是谁贡给明珠的?我以为,当是安三。据清人萧]《永宪录》卷四“(明)珠令(安三)潜处扬州,挟巨资行江西吉安等四府三十万引盐”,“引盐”即官盐,满洲权贵多插手,倒买倒卖,安三既受命往扬州经营盐业,为明珠物色绝色女子,自然也是差事之一。明代江南有养“瘦马”之风,即培养苗条女子,教以琴棋书画,再卖给富家当婢妾,其中以扬州瘦马最著名。满清统治稳定后,旗人不便再掳掠民女,改从江南买婢妾,康乾时期皆盛,时谚云:“索得姑苏钱,便买姑苏女。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明珠为满人,有家奴,贪污受贿、拉皮条、找女人的龌龊事,家奴干最合适;百余年后,袁相国世凯是汉人,此类事就改由姨太太的兄弟来办了。由汉人的“袁相国”推测满人的“纳兰相国”,纵使不中,也八九不离十。
据清廷档案记载,安三病逝于雍正六年(1728),八十岁。刘小萌以此推断,明珠罢***时(康熙二十七年),安三约四十岁。明珠二十岁得容若,如是,则安三小明珠十三四岁,大容若七岁。古代男性成家早,明珠为虚岁十七,安三之于明珠,如父子辈,于容若,如兄弟辈。由姜宸英转述的“吾父信我,不若信吾家某人”,以及“某以父子之间亦不能为力者,何也?盖有人焉”看,容若对安三,明显存在情感竞争关系。
我们知道,小男孩最初崇拜之人往往是父亲,从墓志铭看,容若最渴望父爱之时,却是明珠事业最拼之时。安三为家生子,自然从小为明珠办事,得其宠幸。容若本来父爱就少,见此难免对安三有莫名的羡慕嫉妒恨了。徐乾学说:“太傅尝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颜色黝黑。及愈乃复初。”这是容若对父亲的爱,也是对父爱的渴望―只有父亲生病,他才有机会更多亲近父亲。容若擅长表达可望而不可得的相思,或许,原型就是从小对父爱的渴望与失望?还有,都知道容若喜欢李煜,但他为何喜欢?就少人深究了。母亲暴虐,父爱匮乏,身边还有父爱竞争者,这样待在什刹海的大宅里,可不就如亡国之君?(甚至还可推测,容若母亲对安三什么看法?对安三,容若与他母亲是不是同一阵营?)他自署“仆本恨人”,说自己是“天涯惆怅客”,我想他的真正意思,是待在家里太痛苦,“君本春人而多秋思”(友人梁佩兰评容若语),非偶然也。
一言以蔽之―读李煜前,容若早已“内伤”,伤害他的,不是文化,不是皇权,而是家庭。
曹寅・张纯修・顾贞观
谈容若,世人爱谈其妻卢氏,其妾沈宛,但我以为,理解容若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顾贞观。遇见顾贞观,为容若一生大事,非前两人可比。
容若一遇顾贞观,即写《金缕曲》(德也狂生耳)赠之,其中蕴蓄的情感能量,可用“爆炸”来形容:“不信道、遂成知己”,直冲口而出;“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连来生缘都订下了。我们读顾贞观的和词,他以孟尝君比容若,以侯嬴比自己,态度谨慎,显然对此颇为吃惊。耐人寻味的是,此时卢氏(悼亡词的女主)还在世,新婚燕尔。夫妻情感如何?赵迅认为,二人感情基础一般,“卢氏虽有良好的教养,但对于填词赋诗并不在行,容若又不善饮酒,因此,闺间诗酒唱酬之乐是谈不到了”。很中肯。
朋友,谁都有,且分等级。容若朋辈,如高士奇、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年龄都比容若大。容若欣赏他们,他们或许也欣赏容若,但主要是冲明珠去的。他们之于容若,是“文字交”;容若之于他们,是“利禄交”。姜宸英不说了,其师徐乾学,原先巴结明珠,帮容若编《通志堂经解》,后因康熙旨意,跟明珠决裂,容若死后,又编《通志堂集》示好。情感是两头热的,容若能跟这些人多亲?不可能。他欣赏他们的才华,但不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感情对流。他真正的朋友,是同龄的张纯修与曹寅。张纯修是汉旗,曹寅是包衣,三人皆属八旗,又喜文学,兴趣相投,亲如兄弟。其中,张纯修跟容若交情似更深,今存容若与其书简二十八封,为他装帧传下(朱彝尊也跟容若书信来往很多,晚年自承信全弄丢了,感情深浅,对比可见)。
对于容若,交情唯一超越张纯修的,是顾贞观。容若对顾贞观,感情有多深?我们可从其送友诗词窥见一二。他送姜宸英,是“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送亦师亦友的严绳孙,是“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否”(《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送兄弟张纯修,是“好名无不可,聊欲砥狂澜”(《送张见阳令江华》);送顾贞观,则是“南北三千里,同心不得说。秋风吹蓼花,清泪忽成血”(《送梁汾》)。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对此,张纯修也清清楚楚―“容若与余为异姓昆弟,其生平有死生之友顾梁汾”(《饮水诗词集序》)。
他待顾贞观,为何如此“倾盖如旧”?
一个原因,是才。许多诗人或艺术家在关键时刻往往遇到一名关键人物,对其创作产生关键影响。顾贞观之于容若,正是这样一名关键人物。后人赞扬顾贞观词,一曰“口语”,一曰“挚情”。这其实也是纳兰词的特点。容若嗜词,最初从严绳孙学习,进展不大,遇见顾贞观后,才醍醐灌顶,水平大进,最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顾贞观之于容若,如杜甫之于钱谦益、凡尔哈仑之于艾青、奥登之于穆旦、荷尔德林之于海子,是带他进门的师傅。
另一个原因,是人。顾贞观跟徐乾学、姜宸英这些“利禄交”不同,淡薄名利、特立独行,重性情,有魅力,又长得英俊,“丰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读其词,自恋意味很浓,想来也以此为傲。容若呢?曹寅说,“貌姣好”。两人很登对。两人关系,估计早有人嘀咕,但不好明说。明清之际,双性恋常见,容若师龚鼎孳,友陈维崧,都以好男宠著名,时人不以为非,贾宝玉与秦钟、北静王不也如此?陈维崧有男宠云郎,请人作《云郎出浴***》,到处邀人题咏,还被视为“韵事”。我们读纳兰词,颇多“友情闺情化”的特点,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是写给男人的,结尾曰“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词令・拟古决绝词》)。古代诗词有香草美人、托女言情之传统,但容若如此缠绵悱恻,连清人都以为有点“过”。他还有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下阕是这样写的:
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屏今夕,曾共题诗。独客料应无睡,慈恩梦、那值微之。重来日,梧桐夜雨,却话秋池。
粉郎,为三国魏人何晏,容貌俊美,后世为郎君代名词;香令,指三国魏人荀,据说身怀异香,到别人家三日不散;尾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般认为是赠内之作。四个典故,单看没问题(比如《夜雨寄北》,容若也用于其他朋友),但合读的话,其中,呼之欲出。
顾贞观有女人缘,很风流。有趣的是,据顾光旭的《梁溪诗钞》,顾贞观晚年,跟某男性忘年交说:“吾老矣,将与伊定三生之约,不知能如愿否?”他跟容若是生死交,跟吴兆骞是生死交,跟此人又想订生死交。这样一来,容若、吴兆骞与顾贞观的关系,就不免让人浮想联翩……此公如金庸《天龙八部》的段正淳,用情固深,却不免花心。
顾贞观和容若悼亡词,中有“倾城再得”“香阶i袜”字句。张任***甚诧异:“闺阁中事,岂梁汾所得言之?”赵秀亭也认为“非止轻俗,尤见唐突”。对此,我有个很简单的解释:两人情谊远远超过容若之于卢氏,容若不以为忤,顾贞观也不以为唐突。依我看,两人当是爱人,至于是身体上的,还是柏拉***式的,则毋庸考证了。
但是,容若对顾贞观的情感,只是“才”与“人”吗?我怀疑不止此,顾贞观之于容若,或许还有一重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情感投射在。后世论容若与顾贞观,仿佛两人同龄,其实不然―两人结识时,容若二十二岁,顾贞观四十岁,顾贞观大十八岁!两人年龄差异,近明珠与安三的年龄差异。两人关系,容若为主动方。由此推测,顾贞观之于容若,恐怕有渴望父爱的投射在。当然,这是“大胆假设”,但结合他给顾贞观的诗词,还有他对安三的妒忌,我以为很有可能。
总之,我的推测是:顾贞观之于容若,一人兼四个角色,相当于兄弟张纯修、爱人卢氏、老师严绳孙与父亲明珠的“总和”。明乎此,我们才能抓住容若的内心。
明珠
饮水词,满纸爱情兼友情,却很少提儿女,特别是儿子。跟朋友提及,都很惊讶―容若还有儿女?其实,容若共有三男四女,一个女儿还嫁给了年羹尧。大儿子福哥,容若去世时十岁,仅小揆叙两岁。顾贞观为容若作的《祭文》提及:
他日执令嗣之手。而谓余曰:“此长兄之犹子。”复执余之手,谓令嗣曰:“此孺子之伯父也。”
此子或是福哥。
是~的体裁不宜提?翻阅全集,有一首五绝《秋意》提到女儿:“凉风昨夜至,枕簟已瑟瑟。小女笑吹灯,床头捉蟋蟀。”未见给儿子的诗词。是散佚了?可能性不大,容若为相国子,文字保存得很好,连写给五岁揆叙的诗都在。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推测他对孩子,不如对卢氏和顾贞观上心,应是合理解释。这就是家庭感情模式的“世代传递”吧:爱孩子,是天性;如何爱孩子,则要后天学习。明珠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事业又忙,虽然清楚如何为孩子安排前程,但恐怕不懂如何在情感上体贴孩子。容若从明珠习得此种家庭情感模式,又照此对待自己的孩子,结果是―容若渴望的父爱,他孩子(特别是儿子)也没怎么获得。
父亲对孩子之影响,先天多,后天多?世无定论,但影响无人否认。我们看容若性格,跟乃父也有同有异。他跟明珠一样,喜欢交朋友,喜欢饮宴,这是同。他需要一名可堪信任的男性,这也是同。但容若之于顾贞观,跟明珠之于安三比,大小模式相反,这是异。明珠强势,容若孱弱,这也是异。不过,容若踏入社会以后,特别是入内务府后,入仕模式与乃父同,“日直驷苑,每街鼓动后,才得就邸”,他的性格也逐渐趋同于明珠。此种变化,首先是性格逐渐变得坚韧,词风渐有气力,能写出“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南歌子・古戍》,康熙二十一年作)这类词句。其次是因官场压力大,他疏解压力的方式也越来越像他爸,即“饮醇酒,近妇人”。康熙二十三年,他致信顾贞观:
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吾哥所识天海风涛之人,未审可以晤对否?弟胸中块磊,非酒可浇,庶几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沦落之余,久欲葬身柔乡,不知得如鄙人之愿否耳?
容若继娶的官氏,自然不在“妇人”之列,而“天海风涛之人”典出李商隐赠妓诗,后世以此指歌妓,赵秀亭由此猜测,指的是其妾沈宛。我们很自然想到,《随园诗话》里被鸩杀的两名吴女,“学琴,学诗”,不跟沈宛一样?他们父子对女人的口味,多相似啊!我怀疑,沈宛很可能也是“瘦马”。容若托顾贞观买沈宛,跟明珠托安三买妾,剔除后人附加的才子佳人浪漫,实无不同。而且,他只买了沈宛一人么?我怀疑未必,过于浪漫的爱情传奇,难免残酷的现实注解。容若有些诗词,味儿很浓,不像是写给爱人的,只是不为世人注意罢了。
同年,在给顾贞观的另一封信里,容若抱怨工作忙碌,顺口说了一句“老父艾年,尚勤于役;渺予小子,敢惮前驱”,对父亲充满体谅,也就是说,他终于跟父亲和解了。
纳兰容若词篇5
梁启超曾说过,“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即李煜)”,这一观点,绝大多数人是赞同的,大抵是因为李后主之词多忧愁,后主“忧”是对故国的叹惋,是对“朱颜改”的叹惋,而容若的叹是对其妻的叹。不仅如此,两人在风节上也十分相似,李后主虽遭国灭,却不曾对北宋新君奴颜婢膝,没有唱过一句对新朝的称赞之词,而《虞美人》则是对故国思念的最佳体现;而容若则是以雄伟气势,写出边塞生活,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支小令不仅写出了边塞风光,也写出了将士们的男儿之风,更是抒发了自己的故国之叹。
纳兰词风一惯以“愁”灌溉,而愁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其妻卢氏以及与他一同“分享”成长中喜与乐的女子谢娘。谢娘是他的“初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初见时的美好,定格在心中,只可惜这份感情不被上天眷顾,后因谢娘受命被召入宫做嫔妃而夭折。之后,其父纳兰明珠则令容若奉父母之命完成了与卢氏这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起初容若对这个陌生女子,不闻不问,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卢氏不仅端庄淑德、善解人意,而且十分乐于与人沟通。于是日久生情,两人就这样真正的相爱了。但无人想到的结局却是卢氏在替他生下长子之后,便离开人世,这就给容若带来了莫大的打击。第一次青梅竹马的离开已令他伤心不已,当他从悲伤与失落中走出来时,其妻的离世,又使他陷入了无尽的深渊……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痴数春星。”(《青衫湿》)此词正是他对亡妻的无尽思念的至真体现。“近来无限伤心事”是因卢氏的离去而令他伤心不已,而“忽疑君到”,可见他内心尚不能接受卢氏离世的现实,以至于出现幻觉,幻想着卢氏依旧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而这也只有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思念至深时,才可能出现的情景,大有苏轼之遗风,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感跃然纸上。这就是纳兰词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愁”的原因。
纳兰容若词篇6
纳兰容若的笔锋,犹是一柄剖解愁情的刀,丝丝缕缕,寸寸精绝。《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中,一句“可耐暮寒长倚竹,便***好不开门”描出了怎样的愁绪与无奈。试想一下那个情景,深闺独居的女人,多么清冷寥落,哀怨难消。日复一日的生活着,我们不知道她在等待着什么,远征疆场的兵士,抑或外出生意的贩卒。只是直觉,她在这样的煎熬里,静候一个没有归期的人。天色将晚,冷了许多,女人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再好也不把房门打开。即使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可这美好的画面中没有那个期盼的人,光景再好,也无心欣赏观望,看多了,反而愈发心伤。这样的愁苦,被容若的笔雕琢得丝丝入扣,那么细腻,无人可及。
想要了解一个诗人笔下的字句,就有必要知晓他的平生经历。纳兰容若出生贵胄之家,书香门第。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感情之路坎坷波折,原配新婚后不久亡故,后又续弦纳妾。一生成就在于填词,存世之作颇丰,可惜天妒英才,因寒疾辞世,时年三十一岁。多么令人惋惜的人生,如一颗明星的坠落,使清代的文学诗词中少了最绚烂的一笔。他的诗词,句句含情似水,字字凝为珠矶。缠绵悱恻的语调里,透尽对世俗的无奈,浅吟低唱,话尽相思情殇。
才子怀柔,散落纸间。亡妻已故三载,牵念依然。容若一首《金缕衣.亡妻忌日有感》(剩月零风 ,人间无味)遥寄相思。“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雨更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沓,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细钗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来年苦乐,与谁相依。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皆薄命,再缘铿,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短短的诗句,厚厚的深情。也许容若心有不甘,自己的感情连上天都心生妒忌,令他的寄托如断根的水草一般没有了依靠。
他们没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潦倒生活,但命运的作弄却让他们在新婚不久便生死相隔,这是怎样的命途多舛?这首诗常常与苏轼的《江城子》相提并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切悼念,感人肺腑,传唱千年。两首都是悼亡妻子的诗词,可也有分别。古人的意识形态中,妻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相夫教子的,至于有没有爱情,无伤无碍。苏轼的诗词里,句中的悲怆,直入人心。真情实意不假,但爱情就无处可寻了。而容若的诗里,却多了几许淡淡的情愫。他恨,红颜薄命。他怕,阴阳两隔。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故人已去,容若觉得人间也变得索然无味。他的平实打动了万千人,他的心声跳动在字里行间,那么鲜活动人。
纳兰容若词篇7
相思无可籍,雁字谁人写?风落好文章,可怜春叶黄。
纳兰性德——一个陌生却熟悉的名字。陌生,是因为他的时代离我太远;熟悉,是因为他的诗词,使人过目不忘。曾在小学的语文书上第一次读到他的名字,可那时对他只有漠视与厌恶,心想为何这些人要写这些让人不明白的诗词?惹得我们越发难背起来。那时,还小吧?当我长大,再次轻声读出这些词句,不禁感叹:这每一个用词,每一个用字,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环环相扣,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句句清新婉约,直抒胸臆的绝句,细细品味,其中更是有感悟深刻的人生道理,令人叫好。
爱上他的词,是从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开始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仰对蓝天,思考了很久:是否?真的做到了人生只如初见,这世上便不会有纷争,不会有各种无奈与悲痛。我想,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对待一切自然也会淡然相对,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那真的是人生中最美妙的境界啊。蓦然回首,我们对许多人,许多事物,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激情与惊喜,只留下些许不耐,令这些特别的感觉慢慢消逝,变成一种平凡的麻木。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可以实现?我不得而知。可是,我明白,它一句点破了千万人的迷惑。若人生只如初见,我们每时每刻都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因为我们的眼光而不同。“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浣溪沙》是为了纪念纳兰性德的亡妻——卢氏的,纳兰性德在卢氏死后,回忆起妻子对自己体贴入微的照顾,又对比前朝李清照与其丈夫的幸福时光和后来的天人两隔,不禁挥笔写下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后,又叹道“当时只道是寻常”,抒发了自己在拥有时没有多少的感触,直到失去了,才发现当时自己拥有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多么美丽的情感。捧着一杯热茶,我开始思考,我的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品茗,茶中泛出的热气似乎是回忆展示的屏幕,是啊,父母的嘘寒问暖我只有在父母忙碌不见时才开始珍惜,同学的问切关怀只有在毕业了以后才开始回忆,老师的爱护帮助只有在遇上困难时才开始怀念……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因“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的词总是笼罩在一种朦胧的忧伤里,或许只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哀感顽艳,覆盖着淡淡哀伤里的人吧?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句句令人潸然泪下的词句。他曾写下一句词,千古传唱,那便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其中包含了纳兰性德的惆怅、哀伤与寂寞,这“君”是谁?是明月?是朋友?是知己?不,恰好是纳兰性德自己。在月夜下对着自己的影子追忆平生,自然令人断肠寸断,星泪纵横。纳兰性德,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着名的词人之一。他的才华绝代,功名轻取的潇洒,令人为之倾倒。奈何天妒英才,仅活到了三十一岁便因患病去世。“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在容若如烟花璀璨却短暂的人生里,造就了许多人用尽近百年都取代不了的成就,《浣溪沙》、《蝶恋花》、《长相思》、《金缕曲》……他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深思的词句?就像是一场美丽的梦吧,在璀璨星空下,美丽而忧伤的吟诵着那首首三百年前的诗词,在这场邂逅中,留恋其中,无法回返。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葛琦
纳兰容若词篇8
关键词:纳兰性德 悼亡词 婉丽 凄清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下面对这首词进行鉴赏,以从中了解他的创作特点。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i。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在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沁园春》的序中,曾记其夜梦卢氏,在梦中二人分别,卢氏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在此处,纳兰性德再次借“怜月”之叹抒发“怜人”之思。“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i”,“环”和“i”都是指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用美玉制成的饰物。“环”是圆形的玉佩,形状似满月;“i”则是有缺口的玉佩,形状似缺月。
词人描绘的景色中处处带情。他仰望空中皓月,由此联想到爱情中总是欢乐短暂,遗憾常存,表达了无限的伤情与想念。这比拟精工入妙,别出心裁,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这句运用了典故。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惑溺》中记载过:“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虽然《世说新语》中是不赞同这种英雄气短、儿女情多的行为的,但是纳兰在此处写了这样一个典故,显然对荀奉倩的行为持赞同的态度。若能留住妻子的生命,若能让自己的爱情如月一般长存,那么做这些事又有什么关系呢?感情真切,令人读之断肠。李勖曾经评价纳兰性德的词作说:“万绪悲凉,(其悼亡之情)酝酿愈久,而其心愈苦,其情愈真。故一旦发而为词,益见起哀感顽艳。”[1]正是如此,他所有的感叹都来自于内心深处,是最真实的表达,因而也就越发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上半阙都是作者的抒情与遐想,而下半阙终于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作者虽然期盼着深情如月,年年长在,可终究是“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多情的燕子依然如同当年那般轻立帘钩,呢喃细语,仿佛勾起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回想,可是浮生多态,越是珍惜,越是容易失去,终究斯人已逝,尘缘已绝。那美好的画面在脑海中来了又走,唯一真实的只有眼前那不知世事的双燕,反而更衬托出了此时此刻词人心中的凄凉。纳兰性德十分善于时空情景的转换,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感情。这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感。越是极写往日的欢乐,越是使得全词充满了一种浓浓的哀婉之情。最后,也只得“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短短两句,又体现出了纳兰性德善于化用诗句和典故的特点。
“诗鬼”李贺在《秋来》有云:“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词人在此处把这句诗化为“唱罢秋坟”短短四字,这表达了他那N幽怨至死难消的无限愁苦。接下来梁祝化蝶典故的运用,是作者最热烈的追逐与期待,水色的凄婉中,又有着火一般的灼热与不顾一切。
这首词以青白的月色发端,直转到最后烂漫的花丛,颜色的对比显出了一种分外的凄艳美绝。纳兰性德为相门公子,出身高贵,即使是描绘伤情,字句间亦不失华丽之气。就如夏敬观所说:“寒酸语,不可作,即愁苦之音,亦以华贵出之,饮水词人,所以重光后身也。”[2]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摊破浣溪沙》),纳兰性德无法抛下自己的深情,也就不能排遣那一腔愁绪,这悲惶愤懑,这思之如狂,徜徉于茫茫碧落之间,在胸中九曲盘桓过太久太久,走到了尽头时,就要破喉而成难解的悲歌,这是永远也不能放开的心结。
纳兰性德虽出身富贵,仕途顺遂,但始终不得其志,唯一的知己卢氏去世后,带走了他最后的欢乐,他的悼亡词也是凄绝婉转,令人闻之断肠。虽然如此,他情感上的真挚动人,描写中的自然流畅,却是影响深远的,在中国古代悼亡词的创作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纳兰性德,著.李勖,笺注.饮水词笺[M].南京:正中书局,1937.
纳兰容若词篇9
摘要:悼亡是中国古典文学殊的题材。悼亡词作经历了千年演进,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清初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悼亡词,以情真意切和充满诗性的语言,展现了人性最美的精神世界。本文重点对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梳理。
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艺术特点
悼亡是中国古典文学殊的文学题材。悼亡本指生者对亡者的哀悼之意。在我国古代,悼亡特指悼念亡妻,历代文人则约定俗成地将“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1视为悼亡之作。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最受人推崇的是爱情词,而爱情词中又属悼念其亡妻卢氏的悼亡词最具文学价值,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以其独特的感伤之美和凄婉之致,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一、真挚深切的情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自古文人配得上“多情”二字的不乏其人,但纳兰悼亡之真情较之于其他人更深一层,是交织着夫妻之情与男女之爱的深厚情思。在中国古代,“夫妻”被列于传统五伦之中,夫妻之间的爱往往在情爱之外,偏向一种互相依赖的亲情。因而文人所作艳诗情词的对象往往不是相伴左右的妻子,更多的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的歌伎。他们的悼亡之作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其说是男女之间的相悦相爱,不如说是一种感恩。如元稹《遣悲怀》中有表现夫妇共患难的诗句:“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纳兰性德对卢氏的感情去不同于传统的“夫妻”之情,仔细品味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不难发现,他对妻子的爱是一种热烈的男女之爱。如:《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这首塞上怀远之作,写出使边城对闺中妻子的思念。边塞将士面对漠漠风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纳兰尤甚,倾听帐外雨声潺潺,心思飞回千里之外的家中,首先想到的是闺中的妻子。于是挑灯写信,诉尽相思,抒发离愁。一种真诚的爱,触发对妻子的思念,化成词,结作“偏到鸳鸯两字冰”,相思空无计,遂心如寒冰,一个小细节、小动作,体现出纳兰夫妇之间的浓情。正是从爱情出发的抒写角度,构成了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独特魅力。
二、纳兰性德悼亡词不仅情感自切,而且自然清新,不事雕琢
纳兰性德词清新自然,集中表现在口语、叠字与第一、二人称的巧妙使用。“清水出芙蓉”的赞词用在纳兰身上亦是贴切。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又说:“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2一部纳兰词给人深刻印象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纯熟的技巧,而是一片自然真纯,无繁复刻画,不刻意雕琢,纯任性灵,无论写景抒情,皆由肺腑流出。如《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全词语言平易,好似一位平凡人家的年轻男子向人娓娓诉说着丧妻之痛,聊聊数语,却如山涧流淌而过的清澈小溪,所经之处沁人肺腑。叠字在纳兰词中俯拾即是,如“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语”(《生查子》),“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减字木兰花》),“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清平乐》)。叠字的使用不仅能更好地描画环境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特征,并且造成音律的婉转回环,加强了音乐性。纳兰性德喜用第一、二人称直接叙述,从而拉进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效果。词中巧妙运用“我”、“伊”、“卿”、“侬”等人称代词,使得自己与亡妻之间虽然天人相隔,但仍然仿佛近在咫尺,从而将对亡妻的哀悼表达得淋漓尽致。以《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为例,词中有“盈盈”、“更更”,前者形容举止、仪态之美好曼妙,后者形容长夜之漫漫,两者相对照,夜长无眠,睹物思妻,忆得生前姿态,心伤不止。
三、悼亡词之凄美,悲凉的意象和虚渺的意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意象是诗词构成的基本元素,意象的组合能很好地展示诗词的基调风格。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的意象呈现出凄淡灰暗的特点,这种意象特点反照出词人内心不可抑制的悲痛。青衫、寒雨、清泪、残阳、落花、寒夜、西风、空阶、秋坟等意象在词中出现频率甚高,这些意象也常常出现在其他词人的作品中以表达作者悲凉之情绪。独具纳兰特色的是“梨花”意象。纳兰性德似乎对梨花有着别样的情怀,“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清平乐》),“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遍•悼亡》),“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秋千索》),“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虞美人》)。梨花一般是纯白色,“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萧子显《燕歌行》),“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3“梨花”这一意象,既可见出纳兰与卢氏之间纯洁的爱情,又有天人相隔的寓意。天上之雪人间之雪,一者冰凉无情,一者洁白氛香。逝者在天,再不能体会独存者弥漫整个灵魂的思念,生者在世,也不得感受死者之悲戚,“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梦江南》),在纳兰悼亡词众多意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月”与“梦”。“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花飞处”(《菩萨蛮》),“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成到谢桥”(《采桑子》),“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采桑子》)“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间心上”(《清平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蝶恋花》)。无论月或梦,都是虚无飘渺的意向,梦中所梦不可成真,月挂枝头却终不可触。正是这种梦与月意象的观照与折射,使纳兰词具有了如梦般的意境,从而赋予词梦一般的语言。在所构建的意境中,“隐约可见苍凉旷远深邃的宇宙情结和宏大开阔广袤的情怀”4。
四、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使事用典十分特殊
纳兰性德善用典故表现夫妻情深谴绻,如“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极笃,一次妻子患病,身体发热,当时正是十冬腊月,荀奉倩情急之下脱掉衣服,赤身跑到庭院,让风雪冷冻自己的身体,再回来贴到妻子的身上给她降温。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惑溺》里被当做反面教材,但纳兰却喜欢这个故事,只因他也是这么一个深情之人。悼亡词中还多处引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典故,以喻“天上人间一样愁”(《减字木兰花》),独特而贴切。如《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全篇以李杨二人之事为线,渗入词人自身情感,表达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又如《鹊桥仙•七夕》:“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典故都有着相恋双方一生一死或生死相随的特点。韩凭的典故在纳兰词中常常出现,如《减字木兰花》:“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战国时韩凭娶妻何氏,因何氏的美貌,引来康王抢夺。韩凭随后自杀。于是妻子阴腐其衣,一日与康王登台,自投台下。遗书中希望尸骨与韩凭合葬。康王怒,反使两冢相望相隔。然而,一夜之间,有大树生于两冢之端,第二天两树相抱,根交于下枝错于下,又有鸳鸯,恒栖树上,晨夕不去。后人常以此典故喻男女相爱、生死不渝,纳兰性德以此典寄寓对妻子生死相依的深情。
五、善设色点染是纳兰词的又一艺术特点
纳兰性德喜用表达色彩的词汇。描写女子外貌特征和闺房物件时,多用暖色,使词作呈现出温暖平和的气质。如“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浣溪沙》)纳兰词中从来不乏色彩,哪怕是感人至深的悼亡词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色彩的点染使人读词如赏画,于浓淡中味出真意。其实并非在字里行里明确嵌入表示颜色的词才可见出色彩,纳兰词中更多的是在景物事物的设计中,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那般绚烂。以《蝶恋花》为例。“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全词以素淡之色为主,月光清淡,月轮皎洁,只见青白月色。再见帘前双燕依然,春天的燕子,带着过去春天的艳丽展现在读者面前,已是十分美好的景色,最后又让我们看见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彩绚烂的特写,相衬之下,更显得分外美丽,而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份美丽中注入了对亡妻的深深悼念,美丽中透着忧伤。
六、纳兰性德善于化用前人佳句入词
古之大家有不少化用他人成句而造就千古名言之人,纳兰性德大量化用他人诗句,但绝非滥引乱征,而是恰如其分,契合词境,紧扣题旨,从而达到了增强词作的说服力和意境美的效果。纳兰词中多化用李商隐、晏几道、元稹等人成句,且多是以情见长的诗句,李商隐、元稹也写有数首缠绵凄婉的悼亡之作。纳兰词多化用,如“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采桑子》)化用晏几道《清平乐》:“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露香襟。”又如“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青玉案》)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化用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三百余首纳兰词中“化用前人诗词文语句的有131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实属罕见。”5
通观整个清代词坛,纳兰性德可谓独树一帜,这个生于富贵之家、有权有势的马背名族的后代,却显露出许多汉族文人所不及的婉转愁肠,万千惆怅化为一声长叹,动人心魄。纳兰词以其真挚的感情和自然脱俗的表现力广受后人青睐,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成为清初词坛甚至中国词史上的美锦奇葩。(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参考文献:
[1] 纳兰性德.纳兰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
[3] 王国维.人间词话[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
[6] 严迪昌.清词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7.
[14] 李晓明,王喜伶.论纳兰词的化用之美[J].中国韵文学刊,2008,22,(2):84-90.
[4] 叶嘉莹.清词丛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纳兰容若词篇10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纳兰性德曾多次表达过他愿意追随卢氏而去的心情,这首《画堂春》表达了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的愿想。
原文为: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纳兰性德,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