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知识10篇

词的知识篇1

关键词:词汇知识;词汇维度;词汇发展;词汇教学启示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65-02

作者简介:蒋燕玲,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二语词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均与词汇息息相关。学习者只有达到一定的词汇知识水平,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第二语言。而“学习者必须掌握多少词汇”、“学习者应该掌握多少词汇”、“学习者实际掌握多少词汇”一直是教学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词汇知识框架和词汇学习的具体内容,探讨词汇知识框架对高职高专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词汇知识框架

对于词汇知识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从词汇的维度出发,一是从词汇的发展角度出发。

1.从维度出发界定词汇知识。什么叫“懂得一个词”?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早在1942年,Cronbach指出,完全掌握一个词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能定义该词、能恰当使用该词、能掌握该词的不同意思、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该词、能够产出性地使用该词。但Cronbach的定义没有包括如拼写、发音、词形和句法特征,以及搭配等词汇知识。而Richards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词的七个标准,包括词频、语域、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形式(有关潜在的词形和派生词的知识)、联想(有关语言中词与词之间的各种网状联系的知识)、概念意义和一词多义。这七个标准涵盖了词汇知识的大多数方面,但忽略了词的语音、书面形式及词的搭配等方面。

2.从发展的角度界定词汇知识。词汇习得研究者除了以“词”为中心,从词汇的维度出发提出词汇知识框架外,他们又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词汇知识发展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分为几个层次或阶段。例如,Wesche&Paribakht词汇知识衡量表把词汇知识发展层面确定为五个阶段:①我从未见过这个词;②我以前见过,但不知意思;③我以前见过,我认为它的意思____ (给出一个同义词或翻译这个词);④我认识这个词,它的意思是____(给出一个同义词或翻译这个词);⑤我能用这个词造句。从中可以看出,词汇知识的发展过程是由学习者对词的识别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对词的恰当使用。为了能更全面、准确地描述词汇知识发展所经过的阶段,Jiang提出了一个词汇知识发展的心理学模式。他认为词汇知识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词汇词形发展阶段;②以第一语言词项为中介的词汇知识发展阶段;③词汇知识发展的综合阶段。

二、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词汇知识框架对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高职高专学生的词汇量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曾调查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五所高职院校450名秋季刚入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词汇量,结果发现平均词汇量只有1116,且个体差异显著,其中基础词汇678个、B级词汇403个、A级词汇仅为35个,只略高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词汇量的较低要求(1000个),远远没有达到其所规定的词汇量标准要求(1600个)。而单项选择题调查的结果,62.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是词汇量太少。词汇量少和词汇难学是新生最头痛的问题,而词汇量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语言综合能力密切相关。词汇量的贫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写和翻译等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根据Nation的词汇知识框架体系,八方面的知识既包括了接受性知识,即学习者认识的词汇总量,又包括了产出性知识,即词汇知识质的内涵,它表明学习者对一个单词的掌握程度。因此,词汇教学的任务既要教会“学习者认识哪些词 ”,又要知道“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这些词”。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扩大词汇量、习得词汇深度知识备受教师关注,要达到此目标,词汇知识框架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1.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学习。接受性词汇指在听、读等接受性语言活动中能够理解的词汇,是学生能理解其最基本词义的词汇。而产出性词汇是指在说、写等表达性语言行为中能够使用的词汇。Nation将词汇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直接学习指学习者做一些将注意力集中在词汇上的活动和练习,包括构词练习、通过语境猜测词义、背词表及词汇游戏等;间接学习指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集中在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不需要专门学习词汇就可以习得词汇。Nation还提出,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三个问题:①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有哪些?②学生应该怎样学会这些词汇?③如何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和已经掌握的词汇?

就现有的教学条件而言,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学习主要靠直接学习习得。因此,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确定词汇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通过背诵课文词汇表来扩大接受性词汇量是可行的。把词汇从语境中提出来,可加快词汇学习的进程。脱离语境通过词汇表翻译法学习词汇的方式,对初级阶段的词汇学习比较有帮助,然后做课文后面的相关词汇练习(只对词义或拼写形式进行检验的练习),这比其他形式的练习所花的时间更少,效果更佳。还能引导学生把词汇作为完整的体系来记忆,学习单词就要学习词本身的发音、拼写、词义、词性。

Nation指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习者的“可用词汇量”。“可用词汇”不仅要求学习者认识目标词,而且可以在听、说、读、写中运用目标词。因此,对一些“可用词汇”(产出性词汇),教师要精讲多练,不仅要讲解其拼写、词义、语法特征、搭配和造句,还要讲解与其他词的语义关系,如同义词、一词多义、拼写相似的词、非同义词但词义容易混淆的词等。以语义关系为联想结,建立单词的联想网络,并激活原有的词汇知识,有利于词汇的习得。

总之,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设计词汇练习,词汇知识框架要求教师充分考虑词汇知识的诸多知识。让学生不仅掌握词汇,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2.高频词汇的学习。频率是指一个词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次数。使用次数高的词称为“高频词”。在BROWN语料库中,频率最高的是1000个次,对普通英语的覆盖率为72%,2000个高频词群的覆盖率近80%,3000个高频词群的覆盖率近84%。由此可见,英语高频词汇的习得是词汇习得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学习者对词的形式越熟悉,词汇出现的频率越高,记忆负担越小,对该词掌握得越好。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掌握高频词的重要性,提供以该类词为基础的各种变化形式和使用范围,提高词汇的复现率,输入涵盖足够多的高频词汇的语言材料,对高频词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在语言产出中及时使用新学词汇,让学生充分理解,灵活运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掌握这类词的词汇知识,加速接受性词汇向产出性词汇转化。

参考文献:

[1]I.S.P.Na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2]蒋燕玲.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量调查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2).

[3]***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孙晓明.国内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

[5]马广惠.中学生英语高频词汇水平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词的知识篇2

关键词: 英语词汇深度知识 词汇习得 重要性

1.引言

无论在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词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Zimmerman(1997)称词汇为语言的核心。Verhallen和Schoonen(1998)也指出词汇习得是二语学习的中心任务。没有哪一种语言技能脱离对词汇的依赖。传统词汇研究者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到生成和接受词汇的研究上,以及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多少,忽略了对词汇其他层面的研究。当前的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到了词汇的质和量上面,即词汇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探索词汇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对词汇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知识的广度(breadth)和深度(depth)两个方面。本文介绍近年来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希望能给外语工作者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并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词汇深度知识的定义

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能涵盖所有方面、精确解释词汇深度的理论,以与词汇广度区分。但是由于词汇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不同场景下,要做出一个精确明了的定义很难。对于词汇深度的界定,国外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体观,如Dale,Faerch,Palmberg,Henriksen等。持该观点的学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词汇知识,他们把词汇知识视为一个由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所测试的词汇知识不过是词汇习得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词汇知识的反映。如Faerch等认为这种词汇连续体的起点为词性的模糊了解(即知道这个词是目的语中的一个词),重点为在自由产出过程中正确使用这个词的能力。Palmberg将词汇知识界定为在了解词汇意义的能力与为交际使用的目的自动机或词汇的能力之间的连续体。而Dale将这个连续体分为五个阶段:(1)我以前从未见过该词;(2)我听说过该词,但不知道其含义;(3)我在语境中认识它,它与……有关;(4)我知道该词;(5)我能够把该词跟其他在意义上与其密切相关的词区分开来。另一类观点是成分分析法观,Nation将词汇知识具体,清晰地划分为形式、位置、功能和意义四大层面,以及发音、书写、句法特征、搭配、使用频率、得体性、概念意义、词间联想八类型,而且每个词汇知识类型又分为“接受”和“产出”两种能力。

我们今天说的词汇深度,多基于Nation(1990)给出的词汇知识框架:词汇知识包括词的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形态特征、句法限制、词义、语域和词频。在此理论框架下,Read(1993:357)界定学习者词汇知识了解的质量为词汇深度,即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并掌握该词;Qian(1999:284)指出词汇深度为学习者对词汇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即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国内学者李俊(2003:21)提出词汇深度的操作性定义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词汇定义的精确度、语境择词能力和词汇的句法特征;李晓(2007:352)将词汇深度定义为学习者掌握一个词的全部意义和用法的程度。这些定义都肯定词汇深度知识包含除词汇量以外其他方面的词汇知识,并在个体词汇习得某一阶段对学习者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横向地进行界定。但是词汇深度知识习得也是一个向纵深方向延续发展的过程,期待着词汇深度定义纵深方面的阐述。

3.英语词汇习得中存在的问题

在词汇深度习得过程中,各层面的平衡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语音知识和拼写知识,才有可能使用该词来表达思想;只有熟悉了词汇的联想知识和搭配知识,才能正确地将该词用于合适的语境中。事实上,大多数的词汇深度习得研究都发现,二语词汇知识在各层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吴旭东、陈小庆(2000)发现,对处在语言水平发展某个阶段的受试者来说,词义知识总是最丰富的,而其他三类词汇知识则无显示任何规律这表明单词学习过程中形和义是连在一起的,代表了学习的第一步,而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的学习则可以是互相分离的,并且是随机事件。刘绍龙(2001)也发现,无论是就“产出”还是“接受”而言,受试者的意义平均值分别超过词缀的“产”/“接”平均值,这说明受试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将词义的习得放在首位。他进而指出,传统的认为单词的学习就是词义的学习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词汇是以意义为核心的多维(或多层面)集合,认识某个单词的一两个含义只是解决了一个核心层面的一小部分,掌握词汇的周边层面,同样有助于意义的扩展或多义的逐个习得。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词汇习得方面存在的很多误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记忆词汇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使用英汉一一对应的方法。学生们常常大声地读出英语单词,然后背诵这个单词所对应的汉语含义及拼写。这种词汇习得方法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片面追求单词量的积累。这种做法在二语习得初期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帮助学习者认识更多的单词,然而如果一直沿用这样的词汇习得方法,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最终阻碍学生词汇能力的提高。首先,学生脑海中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即这个英语单词是和某个或者某些汉语词语对应的。在口语、写作、阅读等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都会成为一个翻译过程,他们都会“自觉自动”地在脑海中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汉语意思首先转化成英语单词,然后再组合成句,或者反之。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他们的口语、作文中汉式英语现象明显,错误层出不穷,而且由于需要语言转换时间,反映总是比直接用英语思考的同学慢。长此以往,他们的英语学习就会发展滞后甚至出现“僵化现象”。其次,学生由于关注拼写和单词后面注释的汉语含义,而往往忽视了词语的搭配、派生词、语境含义等其他掌握词汇需要习得的方面,这样习得的词汇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没有覆盖所有的词汇知识。再者,如果没有附加例句,有很多时候汉语注释并不能够准确、贴切地反映英语单词的含义,那么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由此造成学生在使用单词过程中经常出错。这些问题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词汇深度的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扩大生词量的同时,没有重视词汇知识的深入学习。

4.结语

在国内,吴旭东、刘绍龙等做了很多关于词汇深度的研究。吕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词汇深度制约着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对语言综合能力强的学习者来说,这些因素起了更大作用。张学宾的实验证明了词汇知识的深度方面和阅读存着密切的关系。李争艳考察了词汇广度和深度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发现较之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对二语写作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这些具体的研究都说明了词汇深度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存在的问题,词汇深度知识对于二语习得者的启示就是,在习得二语词汇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注意加深对词汇深度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词的同义、反义、搭配、联想、修辞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强化对词的认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入词汇深度这个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完整的词汇知识,提高词汇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90.

[2]Qian,D.D.Assessing the roles of depth and breadth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J].The Canadian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9,(56):282-308.

[3]Read,J.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J].Language Testing,1993,(10):355-371.

[4]Schmitt,N.,Meara,P.Research vocabulary through a word knowledge framework: Word associations and suffixe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19):17-36.

[5]Schmitt,N.,McCarthy,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Schmitt,N.,Meara,P.Researching vocabulary through a word knowledge framework[J].SSLA,1997,(19):17-36.

[7]Zimmerman,C.Do reading and interactive vocabulary instruction make a difference?An empirical study.TESOL Quarterly,1997,(31):121-140.

[8]吕长.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词汇深度知识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2):117-123.

[9]刘绍龙.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习得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词的知识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虚词;语言知识库;用法属性;规则库

中***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虚词在自然语言理解与自然语言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吕叔湘、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一则虚字比实字用得频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分别,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用错一个实字只是错一个字而已,用错一个虚字就可能影响很大。”所以,如果说实词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通过这些血液把整个句子串起来。

虚词的重要性,就总体来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来说则大大超过实词。虚词的重要性体现在虚词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它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屈折变化,也没有日、朝、蒙、土耳其诸语言里那种黏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可以通过实词形态变化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完成的语法任务,在汉语中常常要依赖虚词来完成。因此,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汉语虚词承担着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汉语虚词的研究对语言文本的理解和处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已有的虚词研究成果大都是面向人用的,对虚词个性的描写难以避免主观性和模糊性,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本文则着力构建面向机器的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面向现代汉语虚词用法机器识别的研究。

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从虚词用法人手进行研究,体现“三位一体”的构建思想。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包括现代汉语虚词用法词典、虚词用法规则库以及虚词语料库等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虚词用法词典包括俞士汶等主编《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的全部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方位词等。

2 相关研究

汉语的虚词研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出现了按功能和位置把虚词分为发端、送末、札句三类,此后直到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虚词的一些现象及特性加以描述和说明。19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其中的虚实分类比较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分类。

早期的虚词研究几乎都是关于古代汉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训释和说明。“五四”以后,白话正式代替了文言,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才逐渐受到了重视。在研究的开创阶段,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人的语***著中。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京口语语法》、《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语法专著中也都包含有虚词的研究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后,汉语虚词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研究成果蔚为大观。首先,这时期比较重要的综合性虚词词典有: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汉语词语用法的词典;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是当时国内收词最多、解释最详的虚词词典;武克忠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其收词更为完备,解释准确恰当,举例贴切规范;侯学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体例安排合理,收词条目详备;张斌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对虚词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类辨析。其次,出现了一些虚词研究的专著和大量的虚词研究论文。主要有:陆俭明、马真的《现代汉语虚词散论》、邢福义的《复句与关系词语》、刘公望的《汉语助词论》、金昌吉的《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还有张斌、范开泰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包括《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介词与介引功能》、《连词与相关问题》、《助词与相关格式》以及《语气词与语气系统》等,对各类虚词分别作了细致的描写,并加以解释,总结规律。

综上,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历时已久,成果丰富。但是,目前关于虚词研究成果大都是面向人用的,很难应直接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处理离不开语言知识库的支持,中文信息处理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语言知识库。然而目前所构建的汉语语言知识库大部分是面向实词的,专门的面向机器使用的虚词知识库还未具有一定规模。虚词知识库方面,俞士汶等提出了“三位一体”构建现代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思想;刘云构建了汉语虚词词典的基本框架,为副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等设计了相应的描述属性,对常用虚词进行了归类总结,并探讨了面向领域的汉语复句自动分析;彭爽研究了现代汉语介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构建了初步的介词机器词典和介词规则库;昝红英等对现代汉语副词用法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总结了部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律,初步构建了基于用法的副词机器词典以及规则库。

3 虚词用法词典

虚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空灵,不易把握,而在用法上,又具有极强的个性,即使意义接近,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基于用法的现代汉语知识库的构建具有很高的难度,同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主要作状语”或“只能作状语”,但是副词与作状语之间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副词内部各小类、各成员在组配方式、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特点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古往今来的许多虚词词典几乎都包括了副词。

介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附着于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或定语。介词通常是用来表示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各种角色关系,在句中起一种标志性的作用,标志紧跟其后的词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对象、施事、受事、时间、处所、方向、方式、原因、目的、根据、范围等。

连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连接相关的语言单位,反映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因果关系、推断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等。

助词是现代汉语各类虚词中最具汉语特点的一类,与各类实词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还是汉语虚词中个性最强、变化最快的一类。助词主要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小类,其***性较差,总是依附于一定的词类表达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是位于句末或句中,用于表达各种 语气。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使用多依赖于语用,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特别是与助词中的语气助词有较多的纠葛,是较难抽象其形式规律的一类虚词。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它主要跟在介词后面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此外,方位词附着于名词后,构成表示处所或时间的名词,在句中作状语,性质近似于助词。

本文在刘云关于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吴云芳关于实词在信息处理中语义相区分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对《人民日报》1998年1月语料中虚词用法的考察,同时主要参考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等资料,对现代汉语的虚词用法及其义项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构建了初步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信息词典。现代汉语虚词用法词典是《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关于虚词用法的进一步延伸,包括其中有关虚词的词条及描述属性,目前已完成对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方位词等词条和用法描述属性的扩充与调整,并完成属性的初步填写工作。表1为各类虚词的词条与用法分布情况,***1为虚词词典中助词用法信息的样例。

4 虚词用法规则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规则库是在现代汉语虚词用法信息词典的基础上,根据虚词用法特征的不同表现,抽取其中可操作的判断条件特征,以有序的BNF形式进行虚词用法的规则描述,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的自动识别提供形式化的依据。

4.1 规则描述所涉及用法属性

目前抽取的虚词用法特征有:

・句首,记为H,表示在句首出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如果该虚词本身出现在句首,则定义H为该词本身。

・前合用,表示与目标词左部离合共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记为M。

・前连用,表示与目标词左部紧邻共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记为L。

・后连用,表示与目标词右部离合共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记为R。

・后合用,表示与目标词右部紧邻共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记为N。

・句末,记为T,表示在句末出现的词语或词性特征,如果该词本身出现在句首,则定义H为该词本身。

4.2 规则描述规范

虚词用法识别规则的一般描述形式则为:

[H][M][L][R][N][T]

H||…|n|v|a|…

M||…|n|v|v|a|…

L||…|n|v||a|…

R||…|n|v|a|…

N||…|n|v|a|…

T||…|n|v|a|…

其中,规则元语言“”表示定义为,“[]”表示可选内容,即可有可无,“|”表示或运算,规则右部顺序出现的字符表示其所代表的特征属性为有序合取关系;规则中的符号为所识别的用法编码,“”表示该属性位置上出现的词语,“n”、“a”等表示该属性位置上出现的词性(采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中文分词与词性标注规范)。

在描述前合用、后合用、前连用和后连用等属性特征时,对某些词语的音节数有所限制,规则中用“词性_s”表示单音节,“词性_d”表示双音节,“词性_m”表示多于两个音节的多音节。对一个虚词使用一组规则来进行形式化描述时,选择特征描述操作性较强即容易识别等特性来作为高优先级来对每组规则进行排序。

4.3 规则样例

・别看

1:HRNT

Hv

N也|还|可|倒|却|不过|可是

Tn

2:HMT

Hn

M,

Tn

・既然

1:NT

N就|也|还|总|便|则

Tn

2:HNT

Hy

N可见|可知

Tn

・乃至

1:HT

Hn

Tn

2:HMLT

Hn

M不但

L,

Tn

・难道说

1:T

T不成?

2:RT

Rn|rr|r

T吗?

3:RT

Rv

T吗?

・岂

1:R

R是|有|能|敢|容

2:R

Rdf

5 虚词语料库

目前我们以《人民日报》1998年1月的分词与词性标注语料作为虚词研究的主要参考语料。对其中出现虚词的用法进行考查,结合虚词用法词典的属性信息,对虚词用法的规则进行描述。同时,根据虚词在真实语料中的用法特征,修正和调整虚词用法词典,使之逐步完善。考察语料时我们发现,《人民日报》中出现的常用虚词较多,而有些虚词或虚词的有些用法在语料中出现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出现,这将影响我们对虚词用法的考证,对这些虚词用法的自动识别也因此缺少测试数据。针对虚词用法数据的稀疏性,我们对虚词用法词典中的例句文本进行了抽取及分词和词性标注处理,作为对《人民日报》语料的补充。

根据虚词用法规则及其语境特征,我们还探讨了语料中虚词用法的自动标注。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虚词词典中的部分虚词与中文分词规范有差异,存在有些虚词被切成散串,如“挨门”被切分成“挨/v门/n”等;或者与周边的其他字词组成更长的词汇,如“暗中摸索/i”中的“暗中”等,这种情况将通过调整分词后的语料进行修正。另外,有些词汇的用法特征人可能根据语境或语义进行辨析,但机器识别时则不易找到可操作的规则,如副词“必定”,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短语是可以表示判断的确凿或推论的必然,如“他这样说,~有他的道理”;而修饰动词短语时可以表示坚定的意愿和决心,强调主观意志,如“你耐心等着,明天我~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将调整用法词典如合并某些用法等,或者考察更多语料,利用机器学习,抽取一些可行的规则。

6 结 语

词的知识篇4

在数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中,人们对不断变化的月亮的憧憬和向往仿佛一刻都未曾停止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仿佛与那阴晴圆缺着的月亮密切联系着,从古到今无数的诗人写下了关于月亮数不清的优美诗篇。而月亮圆缺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古人的诗作中又能推断出什么样的自然规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小词书写了主人公在元夜观灯时引起的回忆和感想。上片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进一步交代了约会的具体时刻,蕴含着的月相知识是完全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可见作者是通过客观、仔细观察后所作。“月上”指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已从西边下山。月亮与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此时日地月的空间位置关系恰好是地球在中间,日月在地球两侧,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被太阳照亮的月球的半个球恰好正对着地球,所以在地球上人们的眼中月亮是圆圆的,而月亮在天空的时间也正好日月完全错开,整个晚上都可以看见一轮满月在天空中东升西落,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诗中已写明“元夜”,即正月十五,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朗: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假若让我们去想象当时的情景,那么天空中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推断一下,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故诗人方有“夜半钟声”的描绘。夜半,又名子夜、中夜,这时“月落”意味着当时月亮出现在前半夜,子夜时月落,而后半夜无月。那么此时一定是日地月三者连线呈直角位置关系,被太阳照亮的月面只有一半朝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眼中月相为月面朝西的半圆,即上弦月。随着地球的自转,中午月出,但日光强烈,人们是无法看到的,只有等到傍晚日落,这时月亮已升上天空大致最高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夜半、月落”复原诗作的那个夜晚的月相,并且能够推断那是农历的初七或者初八。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词的知识篇5

关键词: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听力理解

中***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1)06―0042―0005

语言知识主要由词汇和语法知识构成。词汇知识是语法知识的基础,也是信息交流的桥梁。教师和研究人员意识到词汇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核心由来已久(Meara,1996:35),词汇知识预测二语或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信度很高。然而,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词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基本集中在阅读方面,对词汇知识和听力理解的关系研究很少(Bonk,2000)。与此相似,语法知识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阅读方面。Long(1991)分析了12项语法教学研究的文献,研究接受语法教育的学习者是否在阅读理解中做得比没有接受语法教育的人好。分析结果是6项研究表明语法教育对阅读理解有积极的影响,3项研究表明语法教学不起作用,1项研究表明语法教学阻碍语言理解的发展,2项研究表明语法教育的结果不明确。Long的最后结论是语法教学对阅读有积极作用。但是鲜有研究探讨语法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探讨下面两个问题:

(1)词汇广度、词汇深度知识和语法知识与听力理解能力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

(2)词汇广度、词汇深度知识和语法知识分别能解释多少学习者的听力理解差异?

l、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研究背景

词汇常被二分为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近年来有人从学习者掌握的数量和质量角度,把词汇知识分为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知识(Anderson&Freebody。1981;Qian,1999,2002)。词汇广度,或词汇量,指特定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所了解的词汇数量(Nation,2001);词汇深度指学习者掌握的词汇,或学习者能够运用的词汇(Meara,1996;Read,1993,2000)。语法知识指语言规则,包括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对句子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Conrad(1985)检验了母语为非英语的听力者在英语听力中是否更注意句法线索,而不是语义线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提高,他们在听力中更注意语义线索,而语言水平低的人往往依赖句法线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研究的设计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对结果的解释令人怀疑。一方面,实验后的完形填空题型的听力理解测试显示,听力成绩不是与听力能力接近,而是和阅读能力接近,研究结果令人费解;另一方面,该研究在实验前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词汇-语义知识、语法知识进行测量,使人怀疑没有达到高级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否能够完成实验任务。Mec.artty(2000)探讨了词汇、语法知识和阅读、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的受试是154名大学第四学期的西班牙学生,所有受试都参加了词汇测试和语法测试。其研究发现词汇、语法知识都和阅读理解呈显著相关,但只有词汇知识可以解释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中的方差,但语法知识不可以。

2、研究方法

2.1受试

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95名非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们在中、小学都至少接受了7~9年的正规英语教育,英语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

2.2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4种测试工具:句子合法性判断测试、词汇广度测试、词汇深度测试和听力理解测试。

(1)句子合法性判断测试:语法判断能力是语法知识的指示器,而且Ellis(1991)证明了句子合法性判断测试是可信、有效、实用的,所以我们采用了他的句子合法性判断测试。测试包括40个句子,被试判断每一个句子是否合法。

(2)接受性词汇水平测试:Schmitt,et a1.(2001)的接受性词汇水平测试是用来测量学习者词汇广度的,由4个词频部分组成:分别为2,000词、3,000词、5,000词和10,000词。选用了该水平测试不仅因为它在英语词汇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而且因为它能有效地预测不同词频水平的学习者的词汇量。

(3)产出性词汇水平测试:Laufer&Nation(1999)的产出性词汇水平测试是用来测量学习者掌握的词汇,也由4个词频部分组成。选用了该词汇水平测试是因为Laufer&Nation证明过它是测量词汇增长的可信的、有效的、实用的方法。

(4)听力理解测试:选用了2008年6月大学英语考试六级(CET-6)试卷的听力部分,内容涵盖短对话、长对话、语篇和复合式听写。选用它是其效度和信度都高,并且该听力考试测量了听力理解中的各种技能。

2.3程序

整个测试过程为120分钟。测试前,研究者向被试保证这些测试结果不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测试成绩只有本人知道。被试都想知道自己的词汇水平和听力能力,他们在本研究的四种测试中都非常配合。四种测试的时间为95分钟,被试分两个时间段完成。他们先用5分钟完成句子合法性判断测试,凭借自己的直觉对40个句子是否合法进行判断;然后他们用55分钟完成接受性词汇水平测试和产出性词汇水平测试;休息25分钟后他们用35分钟完成听力测试。95名被试完成的所有测试作为总样本,然后,把总样本按照接受性词汇测试的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词汇测试得分排名前30的组成大词汇量子样本,排名后30的组成小词汇量子样本。提取这两个子样本的原因见第4.2部分。用SPSS 13.0分别对这三个样本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检测词汇、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关系。

3、结果与分析

表l是四种测试的描述统计结果。听力理解、语法知识、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的平均分分别为19.7、31、4842.4和2511.9,标准差分别5、3、1162和773。

3、1总样本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表2是听力理解和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这四大变量的相关分析的矩阵。从该表可知,这四大变量之间均达到显著相关(p

再以听力理解能力为因变量,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该表可知,这一模型解释了听力理解的显著变异(F=76.930,p

这个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听力理解方差中的45.3%(R2=0.453)。这表明,如果用词汇深度这个变量估计听力理解成绩,可以消减45.3%的误差,其余54.7%的误差由其他因素造成。同样,在模型2中,词汇深度与语法知识也解释了听力理解水平的显著变异(F=9.0555,p

3.2两个子样本的回归分析

由于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的全距分别为7267和4466,标准差分别为1162和773,差异都比较大,超过研究设计时的预想。此外在相关分析中,与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相比,语法知识与听力理解相关度最低。另外对听力理解差异的解释中,词汇广度几乎不起作用。所以我们根据受试的词汇量得分进行降序排列。排名后30的组成小词汇量子样本,排名前30的组成大词汇量子样本。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词汇广度、词汇深度知识和语法知识各自对听力理解差异的解释力。

3.2.1小词汇量子样本的回归分析

表4为小词汇量子样本的统计量。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平均分分别为3629、2119、30和17,标准差分别547、635、4和5。

以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语法知识为自变量,听力理解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回归分析法,结果见表5。在模型l中,R平方是0.571,表明词汇深度这个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听力理解方差中的57.1%。如果用词汇深度这个变量估计听力理解成绩,可以消减57.1%的误差,其余42.9%的误差由其他因素造成。方差分析表中的F值为37.321,p

3.2.2大词汇量子样本的回归分析

表6为大词汇量子样本的统计量。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平均分分别为6137、2917、31和21,标准差分别81l、814、3和4。

以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语法知识为自变量,听力理解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回归分析法,结果见表7。在模型1中,R平方是0.199,表明语法知识这个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听力理解方差中的19.9%。如果用语法知识这个变量估计听力理解成绩,可以消减19.9%的误差,其余80.1%的误差由其他因素造成。方差分析表中的F值为6.952,p

4、讨论

三个样本的相关分析表明,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总样本中的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都和听力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和Barnett(1986)、Berry(1990)、Conrad(1985)、Guarino&Perkins(1986)、Hawas(1990)、Koda(1989)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我们还发现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强度不同。三者中词汇深度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度最强,相关系数为0.673。词汇学习得深入的学生,除了掌握了单词的字面意义之外,还掌握了词汇的经常使用的句型和搭配,了解所掌握单词的语义场,熟悉它们的上下义词等等,这些因素可能都对听力理解有帮助。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与听力理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9和0.354,但在0.01的显著性标准上也都和听力理解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小词汇量和大词汇量的两个子样本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大词汇量的学生组中,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系数为0.446,相关度显著,支持词汇知识是语法知识的基础的说法,这两个变量可以解释听力理解方差中的32.6%。而在小词汇量的学生组中,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度弱,没有达到显著标准,也无法解释听力理解中的方差。

三个样本的回归分析表明,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对听力理解方差解释的贡献各不相同。总样本中的词汇深度对听力理解方差解释为45.3%,词汇深度和语法知识两个变量一起可对听力理解方差解释50.2%,与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相比,词汇深度掌握好的学习者,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强。词汇深度既包括了词汇的意义、语义场、上下义等信息,也包含搭配、句型等语法知识,这对词汇量有限的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听力过程中这些词容易成串被激活,从而节约工作记忆的资源,使学习者有可能利用语用信息、背景知识等提高听力理解。词汇深度知识反映语言水平的高低。小词汇量样本中,词汇深度对听力理解方差解释为57.1%,词汇深度和词汇广度联合起来可以解释听力理解方差的63%。由于词汇量小,语言水平低,语法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低,在听力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词汇意义的提取上,所以语法知识对解释听力理解能力差异贡献很小,不能进入回归方程。在大词汇量样本中,语法知识对听力理解方差解释为19.9%,词汇深度和语法知识一起可解释听力理解方差的32.6%。由于词汇量大,词汇知识丰富,语言水平高,语法处理的自动化程度高,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注意力可能平均分散在语法和词汇上。因此它们联合起来可解释听力差异的32.6%。另外,听力理解不同于阅读理解,学习者难以有意识地运用语法知识来提高理解能力。达到一定语言水平,学习者的语法处理自动化程度可能达到较高水平,这样可以省下相当的工作记忆能量用于利用其他资源,提高听力理解。这也可能是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在大词汇样本中只能解释方差32.6%的原因。

5结论

总体来说,语法知识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度为0.354,但具有显著性;语法知识有助于听力理解。广度词汇和深度词汇与听力理解相关度更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39和0.673)。词汇量越大,词汇知识掌握得越好则语法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听力理解越好。而低水平的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更依赖于词汇知识。在词汇广度、语法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三者中,词汇深度和听力理解的相关度最强。

本研究对教学有两条启示:①词汇知识和听力理解显著相关,所以词汇知识,尤其是深度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Coady 1979;Hawas 1990;Koda 1989),学生不能把词汇学习看成是识记单词的表面意思,还应提高对所学词汇的搭配、语义场等方面的意识;②当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相结合时,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所以在词汇学习时,除了学习词汇的意义之外,还应了解词汇的句法特征,学习词汇的使用方法。

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相结合,可以预测听力理解,然而是哪些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相结合,是本研究没有挖掘的地方;本研究被试的语法知识只是通过句子的合法性进行测试的,今后的研究可通过综合合法性判断、反应时和句子合并等多样化的方法测试。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解释了听力理解方差的50.2%,即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来解释听力理解,可以减少50.2%的误差,显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听力理解中起作用,这些因素有待于未来研究去发现。

词的知识篇6

1.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英语老师都在不断探寻新的教学之路,但是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使用过的教材教学的。据报道,相关人士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学术论文库里进行搜索发现与之相关的材料和论文都是很少的,导致部分高中英语老师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全面了解教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牛津高中英语》的文化负载词

相关人士对《牛精高中英语》的文化负载词做了简要的分析:在整理的基础上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文化的负载词,另外一类是典故、习语与委婉语。

2.1***文化的负载词

在一般的教材里都会涉及多方面的文化词汇,比如历史、经济、文化、***治、宗教、法律、教育、艺术、习俗、禁忌和节日等。

2.2典故、习语与委婉语

典故、习语在词语的文化教育里是重难点。《牛津高中英语》的各个模块都涉及一些比较常用的英语习语,其中第九模块的第四单元提及kill the fatted calf,feet of clay,a―lime bird me,the salt of the earth。这些出自希腊文化的经典语录Achilles’Heel,a Herculean task,Pandora’s box,同时还有来自圣经里面的Daniel in lion’s den,good Samaritan,Jonah,the prodigal son。在第六模块的第二单元中又提及一些关于和情感相关的英语习语:down in the dumps,on cloud nine,hot under the collar,fly blue,fly off the handle,over the moon。同时和动物相关的英语词语在第三模块的第八单元中出现:as busy as a bee,as busy as a bee等,模块十出现as busy as a bee。还有与植物有关的习语,如as cool as a cucumber和hungry a lion等。

委婉语:中文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然而这两种语言的发展受到各国的文化经济及生活方式所影响。这些联想跟比喻都是各自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显现出各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使得各国的人民产生不同的思维,为此也创造出许多类似的谚语及比方。有些词语的用法不仅仅是相同的,还有相似的结构,例如如履薄冰(to be on the blue);懒骨头(lazy);替人背黑锅(carry the can for somebody);书虫(book worm)等。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及的不同,两国人民在文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3.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

3.1试听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视听法主要借鉴教学中的流派,通过计算把***片、文字视频等形象化及利用手脚、眼睛、耳朵和嘴巴在教学的过程中归纳出的新型英语教育方法。例如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CVD、DVD和电视电影之类的影像,感受英语的语境,还要学生进行模仿及加强强化训练。老师不仅要运用影片当中的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对英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词汇的记忆与理解。

3.2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讲授法是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用讲解、语言表达形式和演讲等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当然与众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把文章里的词汇形象表达出来,还要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也真正做到把文化导入到教学当中。

3.3活动式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活动,教学也是活动,活动是教学的关键。所谓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利用教材上的重点内容通过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要有主题、有组织、有计划。每一个学校都应该使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一般中学英语角都不太大也没有自如交流的氛围,所以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当然遇到问题可以由老师回答。

3.4讲座式的教学方法

讲座法又称为情景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当中学习。学校应该在每个学期都给学生安排3―4次有关文化导入英语的学习词汇,利用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国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成语、谚语、典故和习语等,并且要在学习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学习当中不同的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收集一些国外的典故或者是言语等,然后在每周的英语活动课上让学生拿出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学习与分享。这样不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更好地把新的文化知识导入英语词汇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词的知识篇7

摘要: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从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拉***尔的新对称性解释,则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重要转向。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前,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还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都曾经试***探究科学知识的本性。他们所作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解释可谓格格不入。前者认为科学知识截然不同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后者则坚持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进行对称性解释。从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知识的不对称解释

      自启蒙运动时起,整个知识体系就被划分为两类,即“纯知识,,( pure knowledge)和“不纯知识”(impure knowledge) o“纯知识”指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知识或实证知识;“不纯知识”则指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主观知识。启蒙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知识视为带有某种优越性的特殊知识。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d · diderot)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这种思想后来又被迪尔凯姆(e·durkheim)、曼海姆(k·mannheim)等学者所推崇和加强,如曼海姆曾经将知识划分为“精密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谓精密科学即指自然科学。“知识的二分法”传统由此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解释上的不对称关系,即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仅严格限于社会科学知识,而自然科学知识则享有特权,免于社会学解释。

    关于知识的不对称性解释在以后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延续,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被进一步强调,其区别于其他知识形式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也逐渐被接受。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知识的本性作了系统的解释: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观察***于理论,观察陈述严格区别于理论陈述,判断知识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应该诉诸于经验事实。可以说,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知识本性所作的解释是当时乃至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标准解释,他们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被称为“标准的科学合理性理论”。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本性作出了如下解释:科学知识是确定无误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知识生产时必须遵守某种“科学良知”—某种制度化的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即传统的默顿科学社会学积极鼓吹和倡扬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件的怀疑主义。这四类制度性的规范来自于科学的制度性的目标—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而“知识是经验上被证实的和逻辑上一致的规律的陈述”。在默顿看来,科学的精神气质存在的必然性“不只是因为它们在方法上是有效的,还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正确的和有益的。它们是技术上的规定,也是道德上的规定”。研究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方法、严格的科学程序,加上由于科学家自身的精神气质所产生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作为该过程结果的科学知识从理论上来讲就依然是可信可靠的。在默顿科学社会学中,虽然是以科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决不涉及科学知识的内容,换句话说,科学知识的内容、性质在默顿科学社会学中被“黑箱化”了。

    由以上可见,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科学社会学都对科学知识本性作了近乎一致的解释。他们坚信科学知识是特殊的享有某种优越性的知识体系,坚持对这种真的、理性的和成功的信念及知识状态“关注于有效的证据”,而将伪的、非理性的和失败的信念及知识状态作社会学解释。显然这种解释是一种不对称立场的外在表现。他们把科学知识与其他文化形态截然区分并对立起来,因此招致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二、对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原则的质疑

    波普尔(k·popper)首先对逻辑经验主义奉行的解释原则提出了怀疑,并认为逻辑经验主义者无法用事实来说明科学知识具有牢固的实证基础,观察不可能***于理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无论是观察还是实验操作都应该被理解为科学家带着一定的框架理论去主动介人。波普尔还注意到科学家在接受或者排斥观察事实和实验结果时情境因素的重要性,认为新的知识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修正而得以产生的,而不是科学家通过与物理世界直接对话获得的天然产品。

    汉森(n·r·hanson)的观点更为激进。他认为逻辑经验主义者所悟守的观察***于理论的信条是根本错误的,为此他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依照这种观点,只有得到某种理论的解释和支持的知识才会被接受和认可。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为某种理论所支持,换个角度可以说,离开理论支持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

    库恩(t·kuhn)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批判传统的累积性科学观的基础上,借用自己独特的范式理论来解释科学的进步。科学知识的增长在常规科学时期表现为高度累积性的,而在科学***时期是间断的,甚至是跳跃的。范式决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信念体系、价值观等等。范式的变更必然会导致科学家思维方式、信念体系、价值观等的变更,因此,科学知识的意义只能由特定范式所决定,而且仅仅由这个范式来决定。“没有一个先验的理由能允许我们指望任何一种范式是尽善尽美的,甚至不能指望它是所得到的最好的一种”。困不同范式下形成的科学知识是历史的和相对的。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宗教、巫术、占星术和神话都是“平等的人类传统”,“传统谈不上好坏,创门仅仅是传统”。川科学史家耶胡达·埃尔卡纳在《关于知识人类学的尝试性纲领》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埃尔卡纳认为,在传统上“科学很少被认为象艺术或宗教那样是属于人文文化整体的,因为它被看作是某种不相同的、独一无二的、相互背离”,但他所坚持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维度:宗教、艺术、科学、意识形态、普通常识、音乐,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文化系统”。

    可以看出,从波普尔到费耶阿本德等人对科学知识本性的探讨中已明显带有反对将科学知识特殊化、精英化和黑箱化的倾向,这些思想直接导致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最初发韧,为此后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寻求关于科学知识的另类解释埋下了伏笔。

三、关于知识的对称性解释

    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前,科学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分属两个领域,二者都将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考察排除在研究范围以外。如前所述,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仅指社会科学知识,而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实际上只是外在地将社会性的研究纬度适用于科学事业,对自然科学知识本身的特性却无实质性的社会学考察,所以有人将默顿学派研究纲领称为“科学家的社会学”或者“科学制度社会学”。

    科学知识社会学批判并否定了科学知识在传统科学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中享有的特殊地位,开拓了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做法,强调对所有知识要诉诸一种对称性的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和巴黎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布劳尔和拉***尔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对称性原则。

    布劳尔的对称性原则在强纲领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具体涵义是什么呢?布劳尔这样解释:“就共同持有的观念来说,无论它们是真的还是伪的,合理的还是非理性的,都同样应该成为社会学好奇心的对象,并且都应该被同样的原因所解释。在所有案例中,分析者必须确定信念的当地的、偶然的原因。这种要求乃是针对以前盛行过而且在某些地方仍然得到辩护的一种假设提出来的,这种假设认为,真的或者合理性的信念可以用实在来解释,而伪的或者非理性的信念用社会的曲解的影响来解释”。

    为了说明“以前存在的这种假设”,布劳尔举了一个被知识社会学批评者经常使用的例子:以前人们解释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这一事实时,往往归功于他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对植物的精心培植和细致观察,而解释李森科的反孟德尔主义时,则往往归咎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所起的负面影响。

    在布劳尔看来,必须持有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才能对对称性原则进行正确解读。这意味着,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被卷人信念的形成过程中。他所强调的“对称”是指引起知识形态的两种原因,即我们关于物的经验和关于人的经验,都作为主要的部分暗含在信念中。信念系统,也就是人们共享的知识的成文形式,是人们协调他们共有的与物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与物质世界发生某种因果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必然将会呈现于所有文化中。采取一种对称的立场意味着承认所有的文化都同样地接近自然。也就是说,根据对称性原则,错误的信念系统与正确的信念系统一样,都是与自然发生某种关系的方式,方式无所谓好坏,不论看起来有多别扭。例如采纳了对称性原则就意味着把孟德尔主义和李森科主义看作与物质世界发生因果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都包括来自物质世界的感觉输人(sensory input)、与人和物的相互作用、对现存文化资源的运用以及两者各有争议的标准和目标。它们都带有当时的社会建制的特征,但这并不是说,它们的实践者和信奉者不与自然发生因果性的相互作用,恰恰相反,这些实践者和信奉者是在以不同的方式与自然相互作用,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同样是要求对所有知识进行对称性解释,拉***尔认为,布劳尔依据强纲领对科学知识做出的解释最终都落到了社会范畴上,这样做极其不合理。他批评强纲领的对称性原则虽然名为对称性,但实际上依然具有很强的不对称j性,只不过在实证主义者那里,不对称性表现为把自然界(客体)设定为知识和现象背后确定无疑的最终依据,一切问题都可以诉诸自然而获得最终的解释和说明。而布劳尔是从社会(主体)角度出发来解释一切,包括自然(尽管布劳尔强调是关于自然的信念)。两者都是在客体(自然)—社会(主体)框架中由两极(自然和社会,或主体和客体)中的一极出发,并朝向另外一极的解释。实证.主义者用自然的状态解释社会的进化和一致性的建立,成为“自然实在论者”,而布劳尔等人则用社会因素解释人类如何解决有关事实问题,成为“社会建构论者”。在这两种解释模式中,呈现出来的科学只是“单向度的科学”。

为了弥补布劳尔对称性原则的缺陷,拉***尔提出了一个新的对称性原则,即: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能解释科学知识的形成。既不能象实证主义者一样把科学知识看作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也不能象布劳尔那样一味诉诸社会因素寻求科学知识的成因,而是应该把科学当作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科学家的语言交往、实验室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想真正把握知识的本性,就要研究知识是如何生产的。因此,应该“把科学理解为动词”而且是处于进行时态的动词,亦即拉***尔所说的“行动中的科学”。

    理解“行动中”的科学,就必须先了解拉***尔提出的两个概念,一是实体的稳定度,二是“拟客体”(quasi subject)。拉***尔的解释框架中在原来的主客两极的水平纬度上又添加了垂直方向的稳定度纬度。水平纬度表征科学活动中实体的主客体属性,而垂直纬度表征实体的稳定度。当实体稳定度为零时,说明科学共同体内对实体的性质争论激烈,尚未达成一致性意见,自然和社会都不能用以说明知识,主体和客体融合为拉***尔所说的“拟客体”,但是拟客体不再被用来解释经验现象,而是变成了被解释的对象。这时候的科学属于“制造中的科学”。随着稳定度的逐渐增加,实体的自然或社会属性也逐渐清晰起来,直至最后出现人们所熟悉的“制造好的科学”。主客体不再是解释科学知识的两种相对立的原因,而是成为同一种实践即制造科学的统一结果。

    所以拉***尔认为,对科学知识的解释,“我们千万要留心,不要完全相信科学家们关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言论,也不要乐于接受社会科学家们关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讨论”。现实的研究对象总是介于自然和社会之间,但却并非两者的简单混合,而是一种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内在有机结合。社会的、***治的、文化的、价值的因素对于科学而言,绝非是外在的一种影响因素,相反,它们恰恰是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

四、评论及结语

    综上所述,从传统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解释有两次非常明显的转变。从对待科学知识和其他人类文化形式的不同态度上来讲,我们可以把两次转变归纳为从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再到新对称性解释。现对这些转变试作简单评论。

    1.从对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

    这次转变实际上是由以布劳尔为代表的爱丁堡学派来完成的。通过这次转变,科学知识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科学社会学学科得以确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大为不同,它基本上脱离了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强调要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考察,直接研究科学知识的内容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他们提出的强纲领中可以看到,科学知识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或超验的特性,也不存在诸如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特殊本质。科学活动不过是构造知识的社会舞台,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都应当彻底地被当作社会学的研究材料来处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其实并不是科学知识本身,或者不是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所关注的科学知识的真或假、合理或不合理、成功或不成功等等这样一些对科学知识来说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强纲领首先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平等立场,将所有知识等同起来,看作有待解释的“结果”。其次,“它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科学知识产生的外部,放在社会条件或原因上,即侧重于研究是什么样的外部的社会条件或原因导致了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的产生”。

    可以看出,ssk一开始便在认识论上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因为它把科学与宗教、巫术等其他的文化都看成一种信念系统,但ssk相对主义的新意体现在它主要反对的是绝对主义,即反对绝对的划界。这样ssk的相对主义除了具有认识论意义外,还有超出认识论的一些人文、***治和道德方面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意味着平权,认为科学与其他文化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非高高在上。以此为前提,布劳尔从社会纬度出发为科学知识找寻新的解释资源。这是布劳尔知识对称性解释的积极意义所在,同时也因此招致了种种争议与批评。一般说来,社会条件对科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也就是说,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特定的科学发现之间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社会条件对科学知识的影响尽管从宏观上说得过去,但从微观上分析却困难重重。后经验主义者拉里·劳丹与布劳尔的论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

    2.从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新对称性解释

    布劳尔和拉***尔都关注于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但他们对“对称性”的理解不尽相同。布劳尔将知识界定为“任何被集体地接受的信念系统”,这种界定意味着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形态和信念系统一样,具有平等的地位,并同样地可以用社会学因素加以解释。但拉***尔认为,布劳尔主张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知识其实与逻辑经验主义者主张用自然实在解释科学知识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他主张一种“更激进的对称”,也就是“新对称性原则”。拉***尔针对布劳尔的对称性原则所经受的争议和批评,在相当程度上改进了对知识的对称性解释,他的新对称性解释实际是一种更加精致的解释方法。拉***尔认为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能用来解释科学知识的形成,相反,它们都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统一结果。当研究活动尚未结束时,不存在自然和社会的稳定状态;研究活动一旦结束,自然和社会也就同时出现了。自然和社会犹如罗马神话中的双面神的左右两张脸,一面严谨朴素,另一面生动活泼,尽管有这种表面上的区别,但它们依然属于一个整体。

    拉***尔认为布劳尔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知识依然未摆脱单向度的解释框架的局限性,这也导致了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的相对失败。他对科学知识的新对称性解释主张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然和社会,或主体和客体。这与布劳尔等人所坚持的用社会因素解释一切相比,发生了90度的大转弯。这种转变就是拉***尔所宣称的“继社会学转向之后的又一转向,,—人类学转向(anthropologicalturn)。

词的知识篇8

[关键词]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权力;文化

    要想给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关于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下个判断是非常困难的。这不单因为自从有了近代科学以来,类似的争论就一直没有真正停止过,而且因为到了20世纪,争论的内容和形式又有许多新花样,不少问题的提法和彼此争论的观点,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使人一时真假难辨。更何况,双方的态度和语言有时并不怎么“科学”,总是事关科学之外的许多人和事,让旁观者不便公开表明立场。如果非要表态,此时唯一比较恰当的做法或许是,将“望远镜”的方式和“显微镜”的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中外比较分析、具体情境分析和超越性分析,把问题诉诸科学史和社会学。这样,或许就不至于把争论变成混战,又可能让明眼人更容易看出个所以然来。

一、国外关于“科学主义”之争的历史经验

系统总结历史上关于“科学主义”之争的经验是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因为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争论很难被贴上“科学主义”的标签。比如,有案可查的最早的科学争论要算是古希腊毕达格拉斯教派关于无理数的争论,它被认为是数学的“第一次危机”,其中根本就谈不到科学主义的名称和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科学”可言。然而,仔细品味自此以后科学史上近几十场有名的大争论,虽然主要都是关于具体科学观点和学说的争论,可其中又无不涉及对科学的理解和立场,特别是后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科学精神”。这大概是科学主义在晚近能够崛起的历史思想前提之一。而在20世纪以前的争论中,真正与科学主义有点关系的可能是1633年天主教会对伽利略的审判和1860年关于达尔文进化论之争,因为它们都是科学与科学之外的宗教权威的辩论,涉及到以科学作为立场还是以别的什么作为立场的选择。无疑,在这些争论中,科学“最终”都获得了胜利。

20世纪以来,关于科学的争论不仅没有停顿过,而且有了新的形式,其中,关于科学主义与非科学主义争论的思想发轫主要缘于英国作家斯诺于1959年在里德所作的关于《两种文化》的演讲。斯诺的演讲主要是针对“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而表达的一种文化焦虑。这个演讲的反响无疑是巨大的。即使对外文译介量很有限的中文,也竟然出版了三个不同译本,其冲击力由此可见一斑。而在世界文化史上,晚近以来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对此更是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本来,人们天真地以为到了世纪末特别是由于后现代思潮的滥觞,这个问题在观念和理论上似乎已经解决了。没想到它会再度因为所谓的“索卡尔事件”再起战端。而作为这个事件始作俑者之一的美国《社会文本》杂志,就把代表他们立场的书籍命名为《科学大战》在社会上广为发行,从而再度推波助澜。

不过,随着世纪的转变,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即使“索卡尔事件”也不过如此。不管是人文学者对科学的批评,还是科学家们对所谓后现代主义者的反讽,都已经成了历史的谈资。结果,现在的西方人干事的照样干事,批判的照样批判,各自依旧走着自己的路。这是一种“健全社会”的表现。因此,总结20世纪国外关于“科学主义”的各种争论,不难发现这样几个共同现象:

其一,这些争论基本是在科学已经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要是对科学的被泛化及其与权力的合谋进行质疑,以维护科学健康发展所必须的社会民主资源和科学家自由献身科学的基本权利,是反对齐一化、坚持多样性的自由思想自我挣脱束缚的理性运动。

其二,这些争论基本“局限”在科学和文化的内部,较少学术以外的力量掺人,很少***治化的色彩,尽管争论本身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治影响。所以,争论的结果对与错、是与非并不重要,甚至争论者的生活和活动也没有任何改变,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争论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尤其是引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话题,由此推动了认识的进步。

其三,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越到近前的争论,信仰问题越被淡化,更没有社会***治化的倾向。人们只就事情本身发起追问,只就问题本身进行讨论,这就大大保证了辩论的纯粹性和客观性,也提高了争论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了争论的有益性。

其四,让“围观”的人们感到稍显不足和“遗憾”的倒是大多数争论最终都不以成败论“英雄”地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基本分不出胜负,乃至不了了之。或许,这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最有趣味和吸引力的争论,是“科学的”争论。

当然,在这些争论中,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反科学主义的一方,由于知识储备和工具的不足,都经常闹出一些贻笑大方的滑稽场景,给争论增加了不少笑料和情趣,不过也仅此而已,往往并不影响争论的结局。 编辑

二、

套用一个比较俗化了的模式,20世纪

   最后,以美国为中心的“科学大战”主要是科学界和人文学家之间的争论,而

词的知识篇9

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包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演变的诸多信息。“新民”与“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新民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列国竞争”的时代,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所设计的民族改造理想;而“心力”则与西方意志主义思想相联系,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坚韧,果敢”地选择现代化走向时强化意志的要求,与西方意志论思潮,特别是西方19世纪以后的唯意志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留日中国知识分子;新民;心力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发生与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探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这些思想探求在当时就体现为一系列新的语汇的出现。在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我们发现,这些语汇其实就是包含着上世纪之初中国文化演变丰富信息的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当中,“世界”、“民族”、“进化”、“***”在后来则构成了现代中国的基本文化思维框架,而“新民”、“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

“新民”一语来自梁启超的“新民说”。

留日中国知识分子以“天演公例”为警觉,激发自己在“列国竞争”时代的进取之心,探寻着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也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国民精神。其中,影响巨大的就是梁启超的“新民说”。

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首次标举起“新民”的旗帜。创刊伊始,他即以“中国之新民”为名连续发表了《新民说》、《新民议》、《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论中国国民之品格》等重要论著,系统阐述了他在“列国竞争”时代重塑民族性格的主要思想。这些论著皆以严峻的世界形势分析为依据,在强烈的危机氛围中提出应对之策,因而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余为新民说,欲以探求我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而以他国所以发达进步者比较之,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自策进。”[1](620)“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2](655)梁启超的论述洋洋十数万言,涉及个人道德、国民公德、个人权利与自由、人伦关系、人格气质、社群与国家等众多的内容,系严复提出“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之后最系统最完整全面的“新民”理论阐述,在当时的留日学界影响甚大。《江苏》、《湖北学生界》、《浙江潮》等留日学生刊物都不时刊出有关国民性格讨论的论述,以后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也在各自的文章中反省中国国民性问题。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书》中提出要坚决消除作为***障碍的民族性格,如怯弱、浮华、诈伪以及畏死心、拜金心、奴隶心、退却心等等,陈天华的《警世钟》痛陈中国人“奸盗诈伪,无所不为”等劣迹,邹容在《******》中呼唤要“拔去奴隶之根性”,“除奴隶而为主人”。可以说,正是从梁启超“新民说”的宏大论述开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文学史上源流深长的“改造国民性”思潮才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理性形态,并在很大意义上成了以后人们进入这一问题的起点。梁启超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国民精神与国民生存的词语,如“破身奴”、“破心奴”、“依附人格”、“***人格”、“国民”、“自由”、“权利”等,在以后的思想与文学实践中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阐发。郭沫若在五四以后回忆梁启超思想的影响时说:“20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弟子,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3](121)以“新民说”为代表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之所以能够在留日知识界发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自然也与日本明治时期思想界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有关。“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或国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英译或日译,正如现代汉语中的其他许多复合词来自明治维新之后的日语一样。”[4](76)但与其说是中国的思想家们在崇洋心理下“翻译”了西方的国民性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种共同的民族危机意识让他们“发现”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民说”的核心是“群”,在梁启超的文章中,“群”是一个使用率最高的关键词,具有道德!***治与民族国家等多方面的指向,合群救国才是新民说的根本目的。“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2](655)也就是说,梁启超提出改造国民性还是为了国家!民族!社会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在梁启超看来,“群”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人而不群,禽兽奚择?”[2](660)他集中讨论了“公德”“私德”的问题,但却赋予“公德”以更高的地位:“报群报国之义务,有血气者所同具也,苟放弃此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群与国之蝥贼。”[2](661)他郑重其事地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但却明确表示:“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野蛮时代,个人之自由胜而团体之自由亡;文明时代,团体之自由强,而个人之自由减。”[2](678)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管一般学术界认为梁启超《新民说》的理论依据与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的西方思想有关,但是,追根溯源,我们仍然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传统儒家精神:以群体需要而不是以个体需要为本来阐发人的伦理修养问题,这正是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新民”一词本身就始见于《尚书 康诰》,又是《大学》“三纲领”之一,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梁启超也公开告白:“本报取大学新民主义,以为欲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5]甚至,颇具有近代西方文化色彩的“自由”一语,也被梁启超读解作“克己复礼为仁”了:“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己者,对于众生称为己,亦即对于本心而称为物者也。所克者己,而克之者又一己,以己克己,谓之自胜,自胜之谓强。自胜焉,强焉,其自由何如也!”[2](680)

梁启超重视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人精神改造的诸多问题,也就不得不涉及一系列在西方现代化实践中具核心地位的思想文化问题,也无法回避在这些问题中所包含的西方式的个人主义思想,例如,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然而他谈论这些问题的立场却是“群”,却是与儒家传统思维不无关系的国家群体,这就使得他的《新民说》事实上成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文本。当然,矛盾本身也就意味着多种可能性的存在,人们既可以在他所开辟的这一块宽敞的话语空间继续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思考,也完全可能沿着其中的矛盾的缝隙曲折前行,最终找到自己的新的立场。例如,在他刚刚连载完《新民说》数月之后,飞生就在《浙江潮》杂志连续发表长文《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文章站在国民人权的立场上,批评梁启超的立场为“倒果为因之弊”:“中国之亡其罪万不能不归于***府,国民之不责***府国民之罪也。归亡国之罪于国民,而又劝其不责***府,则又何说焉!”[6]

在梁启超等近代思想先驱引入西方近现代思想以及其他留日青年知识分子接受或离弃梁启超学说的过程中,浮动着另外一个关键词:心力。心力(还有同义的“意志”、“意力”等)这一词语背后的意志主义哲学,在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20世纪初叶的留日中国知识界那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而言,积弱积贫而又体制臃肿的中国社会,在近代集中体现为人生出路的问题。臃肿、陈腐而低效的国家体制直接剥夺了个人进取的机会,导致了从龚自珍到谭嗣同这样一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质疑、否定传统中提出自己的人生见解,以强化自我观念与自我精神力量的方式来激发生的勇气。经由龚自珍的大力提倡,“心力”作为对于人的内在动力的描述成了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流行概念。所谓“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7](15-16)又有言:“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我光造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我理造文字言语,我气造天地,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7](12-13)到后来,“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8](3096)。谭嗣同继续以“心力”对抗传统的“天命”:“人所以灵者,以心也。人力或做不到,心当无有做不到者。”[9](460)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突出了“心力”与西方意志主义思想的联系。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大力介绍西方近现代哲学,并且不无误读地将培根的“经验”与笛卡儿的“理性“统一于“我”和“精神”[10](1030-1035),又认为康德“以自由之发源全归于良心(即真我)”[11](1054-1064)。尤其重要的是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的《进化论***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首次将标志着西方唯意志论思想成熟的尼采介绍给了中国人:“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两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一曰尼至埃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尼至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12](1029)这里的尼至埃即尼采。到后来,梁启超还很推崇占晤士(詹姆士)的“人格唯心论”,并从社会人格与个人人格的相互作用中领悟着“意力和环境提携便成进化的道理”。他也欣赏伯格森的学说:“说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意识流转所构成,方生已灭,方灭已生,生灭相衔,便成进化。这些生灭,都是人类自由意志发动的结果。”[13](2976-2977)1906年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旁览彼士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时有概述”[14](735)。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的“意志”论颇多注意,最后在“以新知附益旧学”中形成了著名的意志论主张:依自不依他。章太炎这里的“自”指的不是人的肉身而是自由意志与***人格。他将尼采的“超人”意志与王阳明的“心学”相联系,用以说明自己的主张:“然所谓我见者,是自信,而非利己,犹有厚自尊贵之风,尼采所谓超人,庶几相近,排除生死,旁若无人,布衣麻鞋,径行独往。”[15](374-375)留日的鲁迅也很早就注意到了西方19世纪以来倡导主观精神、推崇个人意志的思潮,他阅读了有关尼采、叔本华、施蒂纳、尔凯郭尔等人的传记,注意到了当时日本学界对尼采的介绍。在1908年的《文化偏至论》中,他4次提到尼采及其“超人”学说,认为超人就是“大士天才”,就是“意力绝世,几近神明”之人,就是不与“庸众”同流合污且对抗“众数”的个性主义者,就是“力抗时俗、示主观倾向之极致”的主观主义者,又将上述这些重主观意志、重个人精神反抗的思想家连同文学家易卜生等一起称之为/新神思宗”,他充满激情地写道:“19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时乃有新神思宗徒出,或崇奉主观,或张皇意力,匡纠流俗,厉如电霆,使天下群伦,为闻声而摇荡。

转贴于 三

较之于“新民”这一概念,“心力”(以及“意力”、“意志”等)这样的语汇更具有近代文化的意义。虽然中国古人也有过“尽心力”这样的说法,但它基本上就“是指心思与才力的合称”。从龚自珍开始,后来又以留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心力”说显然主要是对人的精神内驱力的描述,它常常表现为人能动的、持续的、执著的实践力量,往往又与人内在的某种主观精神信仰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看,常常表现出“无特操、无信仰”的传统中国人,恐怕在总体上离“心力”的境界甚远,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些描述人主观世界的常用概念如“理”、“情”、“志”等,似乎都不能准确地传达出这一概念所指的精神内在的“执著”。到后来,像梁启超和鲁迅这样熟悉西学的知识分子更倾向于使用“意力”与“意志”,一个“意”字似乎更能说明人的主观精神所产生的能量,更能传达出人对自身理想的某种坚持。而这一“意”语的背后就是源远流长的西方思想的意志论传统。

西方哲学对作为主体精神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志”一向关注。“意志”这一概念早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那里就已经出现。后来柏拉***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意志正处于理性与欲望之间,是灵魂用以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它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命令,帮助理性控制欲望时,灵魂就有了勇敢的德性,所以意志是勇敢的基础,勇敢是意志的美德。与柏拉***眼里如此“忠于职守”的意志不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意志的选择作用,以此说明人的善恶与人自己行动的直接关系。这给了后人许多启发,以后的哲学家都十分强调意志的自由选择性,认为“意志”与“自由”密不可分,甚至“自由”就是“意志”的代名词。在经过中世纪“意志”异化为上帝的特征之后,重新回到人自己的“意志”,在理性主义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儿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正是自由意志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后果。意志是否是任意的自由选择的行动,笛卡儿与斯宾诺沙、霍布斯等存在着分歧,以后的西方哲学中也一直争论不休,康德试***以区别现象界和物自体的方式来调和这种分歧。到叔本华出现,则一反传统思路,以非理性的意志来统摄理性,将非理性对人的行为的支配作用绝对化,生命意志、生存意志在此构成了世界的本质。尼采又改变了叔本华非理性“意志”的悲观主义思路,把生存意志发展为权力意志,认为生命的目的就在于生命力的发挥,即促使生命向更强大、更旺盛、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不管西方哲学对意志与理性的关系、意志的内在构成以及它对于人类行为的意义的看法有多少不同,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都把意志与人的现实的行为选择相联系,用以说明人的行为选择的目的性、自觉性、坚韧性、果敢性、自制性等特征。就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需要“自觉、坚韧、果敢”而目的明确地选择自己的现代化走向时,强化自我意志的要求也就浮出水面了,于是,借助于西方意志论思潮特别是西方19世纪以后的唯意志论思想也就成了应有之义。当然,所有的这些“借助”都是为了最终解决中国人自己在一个“生存竞争”时代的难题,因而所有的“借助“也仅仅是“借助”,中国知识分子是从西方知识分子的意志力量中汲取自我生命的能量,并最后用之于现实中国的行为选择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从不认为自己就是某一西方思想的东方代表,所以他们总是努力调动古今中外的诸多理论资源来说明自己新的追求。从国内的龚自珍、谭嗣同到滞留日本的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等,王守仁的心学或传统的佛学都曾是他们阐发“心力”与“意志”的思想资源。自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意志主义追求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他们在“自我意志”问题上的微妙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发掘和坚守自我意志的道路上保持了彼此的距离。

[参 考 文 献]

[1]梁启超.新民议[].梁启超全集: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2]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3]郭沫若.少年时代[].郭沫若全集:11卷[].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92.

[4]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

[5]梁启超.本报告白[].新民丛报.1902年1号.

[6]飞生.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浙江潮,1903,(8!9).

[7]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5册[].

[9]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梁启超全集:2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1]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梁启超全集:2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2]梁启超.进化论***者颉德之学说[].梁启超全集:2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启超全集:5册[].

词的知识篇10

凋零,比喻人的死伤离散;稀疏,宽松,不稠密;干枯,指草木衰亡,失去水分,皮肤干燥且皱缩;枯萎,指因干枯而萎缩;零落,落,乱,不集中,不完整的意思;稀少,很少出现或发生的;荒芜,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残败,残破衰败;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

(来源:文章屋网 .wzu)

词的知识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词的知识10篇

学习

传感器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传感器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传感器的论文大全,传感器论文3000字免费。在氧化物半导体表面上形成一对电极。根据周围气氛的分压,氧化物半导体(如TiO2、Nb2O5、CeO2、CoO2、SnO2、ZnO等)自身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导致半导体的电阻发生

学习

改变人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改变人生10篇,内容包括改变一生10则感言,改变人生深度阅读。佩玲,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父母双亡的女孩,却已学会了坚强,自己生活,坚持不懈,凭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幸福。而以前的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遇到一点困难就靠父母

学习

晏子之御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晏子之御10篇,内容包括晏子诸子百家,晏子春秋17篇。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

学习

分数的简单计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分数的简单计算10篇,内容包括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练习。生1:认识了几分之几。生2:学习了分数的大小比较。生3:还学习了分数的简单加减(师)孩子们,你们的收获真大,敢像老师挑战吗?(敢)2、奇思妙想猜一猜:奇妙的分

学习

做家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做家教10篇,内容包括做家教的故事,做家教的意外收获。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仔细说明不一定好,否则简历将流于琐碎繁冗,那些有招聘意愿的雇主可能不会花时间去阅读。写简历一条有效原则是:只列出你过去十年的工作经历。2.简历的

学习

同在阳光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同在阳光下10篇,内容包括同在阳光下歌曲,同在阳光下电影。这次儿童节,使弱势儿童一样感受到了***和***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温暖,他们笑容和所有小朋友一杆灿烂,他们的歌声和所有小朋友一样动听,他们的表演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

学习

忽然好想你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忽然好想你10篇,内容包括突然好想你对唱,男版突然好想你。头微微发晕。只是忽然。很想你。{二}用双手遮住漫天飞扬的雨丝。还是斑驳的撒下来。没有人在旁边。为我撑把伞。只是忽然。很想你。{三}手机铃声响起。显示的却是别

学习

游戏中的数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游戏中的数学10篇,内容包括游戏中的数学相似知识,游戏中的数学题。一、数学教学中游戏的重要性我们都是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沿着应试教育走来,我最喜欢玩,尤其喜欢和小伙伴们做游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

学习

下雪心情感言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下雪心情感言10篇,内容包括下雪的感悟随笔美篇,下雪心情感慨的短句子。“运用”乃语言学习之根本。学语文,必须充分挖掘语文因素,加强语言运用训练。凭借课文美的语言,展开想象,进行表演。以角色对话为主,以读为本,将文本、作者、

学习

智取生辰纲教案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智取生辰纲教案,内容包括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智取生辰纲复习题教案。[3]周登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http:///news/53866.htm[4]刘昌国.《智取生辰纲》教案.http:///news/53763.htm[5]施正同.《智取生辰纲》教案.http:///ne

学习

描写春天的短句子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短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词语句子大全,描写春天景物的短句子一年级。3、春天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边,碧绿的麦苗,春风吹过的号死后,麦田里荡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绿色波浪,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为春天的到来而开心地唱

学习

莘莘学子的读音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莘莘学子的读音10篇,内容包括莘莘学子的读音及意思,莘莘学子的正确发音。3、维珍航空承诺帮助莘莘学子在英国展开新生活。4、不过,我们仍然把它们推荐给您,您可从中获取信息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教师与莘莘学子一起参与有价

学习

学生会学期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学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学期工作计划,学生会学期个人工作计划800字。1.***从总体上负责全面工作和办公室工作计划。2.副***协助***的日常工作,并具体分管各部的工作。3.在分工负责的同时,加强团结,加强各部成员之间的

学习

我想牵你的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我想牵你的手10篇,内容包括我想再牵你的手原唱,我想牵你的手的故事。我想牵着你的手,在救援现场中接过你递来的一块砖头,我知道这就是生命,我知道你永不回头。在废墟中劳碌而悲痛欲绝的人哪,你是幸存者,但在这场浩劫中没有人是幸

学习

银行业务知识培训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业务知识培训总结,内容包括银行业务培训总结简短精辟,银行客户经理培训个人总结。三、对我们的职业素质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我们理解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和意义,建立遵守行规、爱行敬业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增强我们的风险

学习

瓷砖知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瓷砖知识10篇,内容包括瓷砖切割方法知识大全,瓷砖铺贴知识大全。指导老师:赵久玲活动名称:瓷砖与我们的生活活动时间:1.活动准备阶段:一周。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两周。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一周。活动人员:2010级-(5)班化学兴趣小

学习

安全知识顺口溜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知识顺口溜10篇,内容包括安全知识顺口溜100句,安全驾驶顺口溜十句。3、出家门,路边走,交通法规要遵守;过马路,仔细瞧,确认安全才通行;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要看清。4、开车之前想一想,交通法规记心上;交叉路口想一想,一看二慢三

学习

科普知识文章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科普知识文章10篇,内容包括科普知识文章大全,关于科普知识的小文章200字。普及普实普适科普文教学维度建构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集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教学这一类的文章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传授科

学习

地理八下知识点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八下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八下地理塔里木盆地知识点,八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

学习

历史知识论文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知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历史论文模板范文大全,历史论文模板范文。有的课文的开头的第一小节,就是本课所学内容的背景的介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稍加补充。二、讨论探究这部分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

学习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10篇,内容包括防溺水的知识问答及答案,关于防溺水知识学习感悟。炎炎夏日已经到来。游泳安全渐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热点话题。凉爽的海滨、河流和小溪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游泳前多一分准

学习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考查多从区域***、等高线***、气候资料统计***和文字材料等切入,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