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作文篇1
The happy spring festival spring festival i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chinese people most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during spring festival,Chinese people like having meals with their families,playing fireworks in the open air.my sisters and iplayed fireworks on that day.We had many fireworks.they were very beautiful.they were running into the sky and breaking into pieces.they looked like flowers in the sky.we were very happy and excited.After that,I made awish.I hope that,we can have ahappy and healthy life next year and everyone in my family can be happy.I enjoy the festival very happy!
翻译:
春节是在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中国人最喜欢春节。在春节期间,中国人喜欢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饭,一起放焰火在空旷的地方。在那些日子里,我和我姐姐一起放焰火。我们有很多的焰火,它们非常漂亮,它们升上天空并且使一些地方变得很亮。在天空中,它们看起来像是花,我们很高兴也很兴奋。在这之后,我许了一个愿,我希望,在来年,我们能够高高兴兴并且拥有健康的生活,还有每一个人在我们家庭里都可以开开心心。我感到在这个节日里非常高兴!
[英语作文:春节见闻]:
春节见闻作文篇2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在为到来做准备,贴对联﹑大扫除﹑买年货等等。大街上红红火火﹑人来人往,热闹极了!那么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一这个春节,我好像跟雪特别有缘。春节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没想到春节后天,爸爸又带我们全家去临安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滑雪。一想到要去滑雪,我就兴奋不已,期待着那一天。
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的心七上八下,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早已飞到了滑雪场,设想着滑雪时的种种情形。我们坐了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爸爸买好了票,想不到排队的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活像一堵人墙。我们也挤进了人墙,成为了其中一员。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坐上了缆车。坐上了缆车,我松了一口气,抬头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哇,窗外的景象可真美啊!树枝上“开”满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冰花”;松树被厚厚的雪压得喘不过气儿来,真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山坡上白雪皑皑……好一片银色的天堂!
下了缆车,我们直奔滑雪大厅。这里聚集了很多人等着领取尺寸适合自己的雪鞋和雪板,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换上笨重的雪鞋,扛着细长的雪板,拄着雪仗,“咯噔,咯噔”地走向滑雪场。哇,好大的滑雪场!来这儿滑雪的人可真多,有的在滑雪场里熟练的滑着,有的一滑就摔跤,我便跃跃欲试,恨不得一下子就像滑雪高手一样轻松自在地滑翔!对于滑雪一窍不通的我没滑几下就摔倒在地。爸爸看我们都不会滑雪,便请来一位教练。经过教
练的悉心指导和点拨,我总算领悟了滑雪的要领:双腿和身子都微微向前倾,滑行时两腿互相平行,要摔跤时,两个膝盖向内靠,手上动作要快而有力。虽然领悟了要领,但是动作还是有点半生不熟,总是会摔跟头。我有点灰心丧气,干脆在一旁玩起雪。爸爸见了,走过来对我说:“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多去练练,相信你一定会滑的很出色的!”听了爸爸的话,我重新站了起来,信心十足地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虽然还会摔跤,但摔跤的次数在一次次减少。终于,我也能在滑雪场上滑翔了。我开心地笑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我终于成功了!
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二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在为到来做准备,贴对联﹑大扫除﹑买年货……大街上红红火火﹑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在春节前两天早晨,我刚刚起床还迷迷糊糊的时候,妈妈叫我一起来帮忙,首先是大扫。,我们先来到最难清洗的二楼阳台,妈妈做放水,爸爸和我各拿一把扫把扫水。当妈妈把水倒在满是灰尘的地上,我和爸爸一起奋力的将地上面的灰尘扫除,慢慢地水从一开始的沌浊到变得干净,不久地面换燃一新,亮晶晶!!之后我们又到大厅﹑房间各个地方清洁干净,将不要的扔掉来个除旧迎新!
然后贴“福”字和对联,我发现妈妈把“福”字全都贴倒转,我跟她说:“贴错啦!”可妈妈说:“没错!福倒和福到是皆音,这意味着福到家门的意思!”真的太好意头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家人团在一起吃大餐﹑看电视﹑放烟花,好热闹!在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四周的人们开始断断续续的放鞭炮。我家也不甘落后于人,电视一开始倒数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开大门,点燃鞭炮,当鞭炮响起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啦!
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就给家人拜了个早年,穿上新衣去看舞狮。“咚!咚!咚!咚咚……”洪亮的大鼓从远处传来,渐渐的这声音越来越近,这时出现了两头”狮子”。一头黄灿灿的,一头银光闪闪的。“狮子”表演采青,两头“狮子”先互相追逐,它有时抬起脚好似抓痒,有时又左摇右摆,十分生动!接着高潮来了,“狮子”站上了准备好的凳子上,慢慢的前脚离开凳子站直了起来,狮子头在上边一边舞动一边吃挂在高处的“青”。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一会儿狮子把“青”采下来了,从狮口中吐出一对对联来,马上响起阵阵的掌声。接着放鞭炮欢送“狮子”,舞狮结束了!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见到熟人说声“恭喜发财”还有红包收呢!
我爱过春节!因为它的热闹,因为它的红火……
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三今天,是一个我盼望已久的日子,你猜,今天是什么日子?春节?对了!
昨天那大年三十,一天的开始呢,就有一些家庭就在自己家里放鞭炮,***个吉利。我家也不例外哦,我刚刚从睡梦中醒过来。妈妈已经在忙里忙外了:嘴里“叼”个大大的馒头;穿着一身工作服;手里抓着根拖把,简直就是个家庭机器人。(对了,机器人是不吃馒头的哦。)
妈妈一眼就看见我醒了,想对我笑,可眼看着这么好吃的馒头掉了也怪可惜的,所以就只做了个手势就继续当她的家务机器人了。
今天老天真是高兴呢,万里白云,阳光明媚,呵呵!我满怀好心情上街,哇!有一条公路两旁挤满了卖鞭炮的商贩子。每个商贩子的烟花都是五花八门的:有类似糖果的糖果炮;有在地上开着的彩菊;有在天空开花的小炮弹……
我一吃完饭,妈妈就开口了:“儿子啊,今天你也看到了,满街都是炮贩子,以前都是你自己去买的,现在不同了,要我陪你去吧!““妈妈,我今年不买炮了。““什么?!“在座吃饭的人都愣住了,我猜,他们可能是在想:每年都闹着买炮的人怎么会在一时间中变得那么快?是的,我就是那个人。每年都闹着去买炮,(可是)今年,我家买了电脑,我知道好多电脑知识;了解了网上的美妙世界;加快了打字的速度;还丰富了我的生活。(我知道了)春节放炮不仅会造成危害,还浪费千钱,就如我姑妈说的:“放炮烧炮等于烧钱,浪费的!“当年我就是不听,硬闹着买,不买我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春节真好,晚上还有烟火看,不仅美丽,还让我回味无穷。
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四在腊八这一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而且还有“谁家喝的粥越早,谁家明年准是大丰收”的俗语呢!除此之外,我们小孩子在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好吃的糖果、果冻、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那就是买爆竹。第三件事就是买各种玩具了,风车、口哨、气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的就属晚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春节中。
2021春节见闻初中作文600字五阵阵鞭炮声入耳,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过年的气氛充满了大街小巷。鳌龙——源自民间的舞蹈艺术,映入了人们的眼帘。舞鳌龙的人们身穿鲜艳的红衣服,手举鳌龙,兴高采烈地挥舞起来,从左挥到右,再从右挥到左,伴随着音乐声又转个圈。虽然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却让人目不转睛,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春节就是充满着无穷的快乐,快乐环绕着每一个人。
年是熬年的年。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管它们叫年。它面貌狰狞且生性凶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来伤害人畜,毁坏农田,使人们谈年色变。后来,人们算准了年的`活动规律,把那可怕的一天称为年关。...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春节了。每到春节,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人们喜贴春联,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年三十晚上,我开始和姐姐熬夜也就是妈妈说的守岁。一家人看着春节联欢会、包着水饺,其乐融融。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
春节这是一个长长的假期,长得让我无所事从。天气是那么的好,阳光暖暖的,轻轻的舔着我的脸我记得小时侯最惬意的事就是沐浴在阳光里,啃一个大苹果,趴在沙发上,翻一本漫画书。
三十儿晚上,我们全家到饭店吃年夜饭。我们来到饭店里,饭店里很热闹。服务员阿姨身上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脸上面带着节日的微笑。我们来到房间开始吃饭。各种美味可口的饭菜摆了一桌子,搀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喜气洋洋过新年,欢欢喜喜庆团圆兴奋的心儿在悠荡。到处是鞭炮声,到处是绽放的笑脸,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贴春联喽!爸爸一招呼,我飞奔下楼,自告奋勇,要求自己贴春联。先帮春联贴上双面胶,然后小心翼翼的贴上去。太棒了,不偏不倚。
春节见闻作文篇3
2021春节见闻作文800字一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的最爱。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已经开始啦,在我们这里叫小年。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一个开幕式。这一天,是要祭灶的。祭灶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来,说明过年的气息离我们更近啦些。
过啦小年,大家就更忙啦,必须准备过年的东西,正式迎接年的到来。
除夕真红火,家家户户都鞭炮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家家都赶着包饺子,到处是饺子的香味,人人都穿上啦新衣,贴上红红的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笑声不停,灯火辉煌,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午夜十二点,春节的钟声响起来啦,伴随着钟声到来,预示着辞旧迎新,大家都长大啦一岁,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我好想停留在那长不大的童话世界里……
正月初一和除夕之夜,虽然只是一个时差的区别,但却给人留下啦截然不同的印象。
正月初一,不像以前那样守旧,不在是男人拜年,女人在家接待客人,现在一家人去给长辈拜年,也不在是叩头如捣蒜,现在只要说声祝福语,行个礼。哈哈!压岁钱就到手啦,春节拜年收红包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其次,还要去上坟,就是给以逝的亲人去拜年,鞭炮声又一次响起来,一演示对逝世亲人的怀念,还要烧些纸钱,祭些酒菜,我不禁想到:“人世间,为什么要有生离死别呢?今年是双节日,一边是春节,一边是情人节,这又给今年的春节增添啦一份喜庆美好的色彩。
正月十五,春节的最后一层台阶啦,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今年,我们这里的灯在宾河路上展示,整条街像是在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是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虎灯,有的是大红宫灯,有的是龙灯……每个人都好像坠入仙境一般。一眨眼间,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化成五光十色的星星点点,洒满在视野里伴着满路的花灯,把天空打扮得金光灿烂,碧玉滢滢。元宵节就是吃元宵呀。欢欢喜喜过大年,团团圆圆吃元宵,这的确是件美好的事情。
正月十五就是年的闭幕式。美好的正月十五给年彻底拉上啦一卷令人怀念的帷幕。
2021春节见闻作文800字二
在我的家乡奉贤,每到春节,亲戚们就会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庆祝新一年的到来。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就是收到一个又一个丰厚的大红包啦!在家乡,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都会感受到那喜庆热闹的气氛!
热热闹闹的春节里,有一种食物是不能错过的,那便是春卷。听长辈们说,过年吃春卷寓意人们在开春时节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吃了春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作为资深小吃货,为了能吃到更多美味的春卷,我充分利用春节假期,尝试着做起了春卷。
我先铺了一张春卷皮,然后用筷子夹了许多条胡萝卜丝、土豆丝,还有几片肉片,小心翼翼地平放在春卷皮上;接着再把皮一点点卷起来等到过半时,先暂停一下,把旁边多余的皮折进来,然后再重复刚才的步骤。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个可爱的春卷便在我手中诞生了。
看着眼前摆放整齐的春卷,我甩了甩酸疼的胳膊,不由感慨:春卷,这名字多好!卷进去的是整个春天啊!“调羹烙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多有气魄呀!
做完后紧接着就是油炸了。我先往锅里倒入些油,静静地等待油变成八分热时,再用筷子轻轻地把包好的春卷放入锅中。在炸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为春卷翻身,以免温度过高、受热不均,直到一个个春卷变成金黄色便大功告成了。扑面而来的香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夹到盘子里,然后细细地品尝了一口。
我被自己的手艺给惊到了,简直是太美味了!虽然现在超市里也有速冻的春卷,但总觉得不如自家做的好,自家包出来的才更有亲情和家的味道啊!
除了吃春卷,除夕那天,我和家人还会聚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春晚。春晚的节目可精彩了,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那笑声在屋内久久地回荡着
到了半夜十二点,五彩斑斓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真是“宝烟火焰万花浓”啊!那盛景,一旁的弟弟妹妹都看呆了。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小孩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新的一年里,我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2021春节见闻作文800字三
在我的家乡昌邑,最被人们重视的就是春节了。从腊月初八开始,春节就拉开了大幕。
腊月初八。正是腊八节。家家户户开始熬制带有大红枣、大米、小米等食材的腊八粥。在这天,一些人家还会泡制腊八蒜,那腊八蒜令人垂涎三尺,醋也有了些辣味,让人吃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家还在腊八前后灌制肉香肠。
腊月二十三,春节前的高潮到了。我已经从昌邑城区回到了老家北孟镇。这一天,天刚擦黑,家家户户就争先恐后的燃放鞭炮,还要吃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无比的开心。
腊月二十三以后,人们开始购置年货,“春运”的高潮,也就此开始了。
转眼间,大年三十到了。早上,我们要在六点起床,喝有豆腐、粉条、小米、红枣的粥,俗称“劳晨饭”我们要抢放开门鞭,以求“开门红”的喜庆之意。我听说在四点就有人开始放鞭了,不得不说,这户人家太勤快了,来年的庄稼一定有好收成。中午,我们要吃牛肉面包。那香喷喷的面包一出炉,我就按耐不住了,抢下面包立刻就咬了下去,我一边吸着凉气一边含糊不清叫道:“好ci(吃),好ci,太好ci了!”吃完后,我们便开始贴春联,放眼望去,大街上成为了红色的海洋。下午四点,我们要去把老祖宗们“请”回家去,让他们也品尝到美味的佳肴。与此同时,留在家里的人们开始包饺子,放贡品,摆烛台。六点多,第一顿饭开始了,我们吃白菜饺子。吃完后,我们与一些辈分离得进的人们去拜年。
随着央视春晚的开始,晚上八点整,我们的第二顿饭开始了,大家开怀畅饮。在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拍照片,这个习俗是我们自定的,一年一次,绝不能少。吃饭后,我们动身再次出去拜年。十点整,喜庆的鞭炮点燃了人们的激情,春节这天的高潮到了。我们吃第三顿饭——素馅饺子。在吃饭时,不时有拜年短信为我们送去祝福,短信的铃声似乎在为我们伴奏。十一点三十分,我们开始挨家挨户为人们送上新春祝福。零点的钟声已经敲响,马年到了,我们为不少人送去了祝福。八岁以上的小朋友会守岁,还要向长辈磕头,长辈会发红包给晚辈。凌晨两点,我们纷纷进入梦乡,大家在为明天拜年而养精蓄锐。
正月初一,早上,我们要吃带有钱、枣、花生的饺子。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服,以***“辞旧迎新”之意。我们要组成拜年队伍,到别人家拜年。
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主人会用一桌子丰盛的菜肴为客人接风洗尘。
正月十五,我回到了市区。早晨六点多,我就被喜庆的鞭炮声叫醒了。今天是元宵节,各大超市纷纷举行猜灯谜活动。中午,我们吃水果馅的元宵,晚上,我们吃饺子。我还用电脑为同学们送去了祝福。
正月十五过后,年也就过完了,人们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一年……
2021春节见闻作文800字四
说到春节,大家都知道,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春节都有着不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的春节,就充满了年味。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23就开始了,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过了,这一天在外经商打工,求学的游子都会心怀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陆续返回。家中的亲人也会购买一些鸡鸭鱼肉,酒菜,水果,香火这被称为“办年货”,同时,包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腊月25这天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这天人们不能砍柴割草,而是要在家里进行大扫除,搞卫生来迎接新年。这天也是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过几天就进入过年阶段。
除夕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了,这天人们最为忙碌也最为热闹。早上吃过早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祖,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第二件事就是贴对联,贴年画,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了,过年的气氛就一下子被烘托出来了。做完了这两件事,再往大街上走走,定会让你大吃一惊。整条街已经浓郁着浓浓的春节气氛了,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着火红的对联,树上挂着大大的红灯笼,商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着红色的棉袄,整条街道就像是一个穿着红衣,待嫁的姑娘。
除夕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丰富的菜肴,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围坐在一起品尝,闲聊着趣事,其乐融融,这被人们称为“年夜饭”。吃过年夜饭,紧接着的就是守岁了,大家都要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除了小孩子和老人,谁都得到12点才能睡觉。正月初一凌晨刚跨进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不绝,此时的景象最为热闹,人们也最开心
大年初一直到正月十五,这些天人们大都会出去拜年,走亲戚,小孩子也会跟着去拿“利是”。
迎来送往十几天,终于到了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这天人们都会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花,猜灯谜,舞狮子,还会吃上一口热腾腾的汤圆,尽情宣泄,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完了这一天,春节也就接近尾声了。
这就是我家乡充满年味的春节。听了我的介绍,你对河南的春节有兴趣吗?有兴趣的话,请大家到我的家乡看一看与,我们河南人一起过春节吧!
2021春节见闻作文800字五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先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是春节的彩排,这天刚擦黑,家家户户络绎不绝的鞭炮声便响起,家家吃饺子。
过了二十三,转眼来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对联红红的对联往门上一贴,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除夕夜,在外的儿女不是迫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8:00左右,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谈家常,观看精彩的节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家族!这一晚,除了小孩子几乎没有人会睡觉,都要守岁,老人守岁表示珍惜时间,孩子守岁便是为父母祈祷,祈祷父母长命百岁。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装,整装待发,早早的吃过了早饭,男人开始走亲访友,女人在家中招待客人。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小孩子成群结队的在街上嬉戏,无法掩饰的笑容早已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是他们可以脱离作业的压迫,享受新年的沐浴。到了下午,街上的人们更是连续不断,相别已久的老朋友相逢在一起,看着彼此的笑脸,有说不尽的话语无限的思念和牵挂,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大年初二,各家各户正式开始走亲访友了,街上络绎不绝的车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运行了。
春节见闻作文篇4
有关春节见闻的英语作文
Things Happened in Spring Festival Today, I went shopping with my parents, grandparents, aunts, uncles, and cousins. It was a rare occasion because we hardly only get together few times in a year as a big family. On the way to the shopping mall, we watched the lion dance. Overall, we had an unforgettable day.
春节见闻作文篇5
我连忙翻身起床,整理衣裳,洗梳完毕后便打开大门.一阵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好凉爽!心里的感觉好凉来,一道和熙的阳光射进小屋.我微微张开朦胧睡眼,不经意将视线转到墙上的日爽!"啪!啪!啪!"大街上的鞭炮敲响了新年的时钟,震耳欲聋,洋溢着喜气.小孩子们纷纷放起了爆竹.鞭炮爆竹声混成一团儿,冲破云霄.哈!今天可真特别,没想到一年一度的春节这么快就来了.这一天,大家特别忙,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挂灯笼,露出新年的喜讯.
今天的心情特别愉快,大街上的人都喜气洋洋,焕发着光彩.春节的广告到处都有,时时提醒着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弟弟妹妹在一旁拽着我的衣角,调皮地扑闪着大眼睛,"姐,压岁钱!"一家人毫无顾及地玩耍开玩笑,连年老的爷爷也像个小孩子,在一旁憨笑着.
夜幕降临了,开始四合.晚上也是新年最精彩的一个阶段.大家都吃着团圆饭,桌子上放满了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当然,也有传统的饺子.我们沉浸在一桌子的美味中,赞不绝口,真是"美味佳肴铺满桌,人间能得几回尝?"饭后,家里便举行了小小的联欢晚会.每个人都必须说吉祥话,若没接上要被淘汰.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从我开始:"鸡年大吉!""龙马精神!""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美梦成真!"....."吉......吉......吉什么呀?"到弟弟这儿就断气了."你被淘啦!"大家异口同声,呵!可谓一呼百应!弟弟摇头晃脑地说:"什么呀?我没听到!不知者无罪!""你是不是在练摇头功哇?"不知是谁插上了一句.全家人都被逗乐了,开怀大笑.
春节见闻作文篇6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这是我们自己唱的,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妹妹的手,一口气跑到街上,“好美啊!”我不禁发出赞叹。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到街上东游西逛。啥?耍狮灯的来了!你看,狮头左摆右扭,看上去非常凶,可当它钻来钻去的时候,我又有点担心,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啊!后来又想了想,那么聪明的狮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又继续静下心来看灯。人太多了,只好跳起来看。
“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啰!看花灯哟!我们去那边看吧!”妹妹大喊了起来。“花灯?花灯!我终于看到你了。”原以为现在的灯越来越少了,今年也许看不到花灯了。这太让我喜出望外了!我高兴地回应:“let’s go!”妹妹听我说了句洋文,似懂非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我顺手一拉,看花灯去了。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春节见闻作文篇7
一夜无事。醒来已是早上九点,做了些常规的事情后,我打开了电脑,准备看新一期的新闻。虽然人长大了,但我还是喜欢玄幻的事物,魔术,障眼法,老千绝技等等,我都爱看。于是,我想回顾一下春晚YIF的精彩表演。自然地在百度的输入栏里面打了“YIF”,还没等我再往下写,输入栏下的引索就出来许多关于他的事件,首当其冲的头版头条就是“YIF春晚魔术穿帮”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YIF”当晚的魔术表演很到位,怎么会出现穿帮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点开了链接。
噢?!里面全是记者关于“YIF”穿帮,采集到的高清照片,底下还附加上了发帖人的评论。再一看评语,更是“惨不忍睹”全是对于“YIF”的一致差评,有些网友竟然在网上对其进行谩骂,措辞更是令人作恶。
看到这些指责,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要对这些事进行曝光,去公之于众?”我十分的不理解。
就拿小孩来说吧,每个小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事,他们会用日记,电脑,博客等,去记录他们的小秘密,把一些对自己来说是很重要的是珍藏于此,这些是他们很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的。假如有一天,他们的日记被人翻动过后,他们会认为自己很没有地位,自己的隐私都没了,就像刚生下来的孩子一样,裸的摆在了人们面前。有的孩子为此会哭会闹,甚至更为严重的是,会以死相逼。曾经就有一位初中生的日记被别人偷看,因为接受不了,就跳楼自杀了。现在看看,曝光时多么的可怕。
再想想,小孩子都这样了,那么那些明星呢?明星其实很不容易,要忙事业,但不能太随意,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否则就会受到所谓的“fans”的“批评”与“指责”当他在舞台上尽力为观众带来的精彩就很费神的了,当他的秘密被曝光了的时候,他会更难堪的。一心想奉献最好的,确因曝光,成了人们的攻击对象,从山顶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这种感觉是凡人体会不到的。虽然曝光时记者,编辑的职业,但也要适度,注重明星的隐私,对于他们而言,隐私是尤为重要的,面对事业上和社会上的压力他们需要隐私自己释放。然而,当这些都被曝光以后,轻则很没面子,重则失去对事业的信心,成绩停滞不前,甚至退出娱乐圈,从此一个光辉熠熠的名人,就成了一个普通的人名,这使得娱乐圈又失去了一颗明星。这,将会是终身遗憾的了。
春节见闻作文篇8
【摘要】作为关照中国社会的一面“魔镜”,春运无疑已经映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困惑,也成为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本文结合媒介内容的框架分析常用的取向——“框架清单(lists of frames)”方法,对《人民日报》(2009——2013 年)关于铁路春运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究该报在铁路春运报道中的框架是什么、如何建构报道框架。
关键词 《人民日报》 铁路春运 框架理论 内容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的《人民日报》中最早出现了“春运”一词①。维基百科将春运定义为“中国大陆在农历新年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 天及节后25 天左右。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中,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因此中央电视台曾将春运形容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
春运无疑已经映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困惑,也成为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按照出行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将春运大致划分为民航春运、铁路春运、水路春运以及公路春运等。本文选取春运中引起最多关注与争议的“铁路春运”,以《人民日报》为分析样本,并对该报2009——2013 年刊登的铁路春运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究该报在其“铁路春运”报道中构建了怎样的框架。
一、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一)框架理论
欧文·戈夫曼在《框架分析》(FrameAnalysis)一书中对框架理论做出定义:“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他认为,“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景纳入框架之中,以便对社会情景进行理解与反映。人们借助框架来识别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就没有任何意义”②。
(二)新闻框架
1978 年盖伊·塔奇曼(Gary Tuchman)发表《做新闻:一项关于现实建构的研究》,最早将戈氏的框架理念引入到媒介研究中,她认为“新闻是建构的现实”。吉特林(ToddGitlin)将框架理论与新闻生产明确地联系起来。吉特林在媒介研究的特定语境中,给“框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overtime)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方式,也就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persistent)范式;通过这样的框架,符号处理者按惯例(routine)来组织话语。③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新闻框架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架构,并将其区分为新闻组织框架、新闻个人(编辑、记者)框架和新闻文本框架④。
本文所要探讨的便是臧国仁所言“新闻文本框架”,即在媒介内容领域,研究“框架是什么”。针对本文具体研究,并结合媒介内容的框架分析常用的框架分析取向——“框架清单(lists of frames)”方法,对《人民日报》(2009——2013 年)关于铁路春运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该报在铁路春运报道中的框架是什么、如何建构报道框架。
二、研究设计
(一)选样及依据
本文选取2009-2013 年《人民日报》五年间对铁路春运的报道,以年为单位,通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以“春运”为检索
关键词 先后对文章题名、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两个子样本。样本1 由25篇报道构成,样本2 由128 篇报道构成。随后笔者按照文章必须是主要关于铁路春运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一个由67 篇文章组成的样本,即五年来(2009——2013年)《人民日报》“铁路春运文章”的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于本研究,分析单位和观测单位均是“文章”。笔者根据对2009-2013 年《人民日报》铁路春运报道的整体把握,遵循编码的排他性与穷尽性原则,为分析单位设定了发表年份、版面呈现、是否头条、文章体裁、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等类目,建构了一系列变量并进行了编码。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报道数量
根据笔者统计,该报对铁路春运的报道数量从2009 年的6 篇增加至22 篇,呈明显递增趋势。由此可见,铁路春运报道在《人民日报》逐渐成为话题中心。虽然报道数量在绝对数量上并未得到很好体现,但这是源于本研究的前提,即铁路春运报道,其时间跨度为春节节前15 天及节后25 天,故其报道数量的价值便体现在了为期40 天左右的报道周期中。对铁路春运报道关注度的提升与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数量的持续增长呈正相关。据统计2009-2013 年全国铁路分别发送游客1.92 亿、2.1 亿、2.2 亿、2.21 亿、2.4 亿人次(旅客乘一次车,统计为一个旅客人次)。
(二)报道主题呈现
报道主题反映了新闻生产者对新闻的取舍与重要性判断,即新闻框架构建中的界限。因此,报道主题对新闻框架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人民日报》近5 年的铁路春运报道后发现,在各种议题中,“春运概况”位居第一,且2012、2013 两年持续走高。“春运***策”“购票困难”均以12 篇文章位于第二。每年均出现的报道议题为“春运***策”和“完善服务”,但两议题在2013 年的报道数量均明显减少。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日报》铁路春运报道的主体依然是铁路部门,约占总报道量的67%。“购票困难”“乘客旅途经历”为主题的文章其报道对象主要为普通乘客,共计18 篇,约占文章总数量的27%,从报道趋势来看虽有增加但仍旧不占优势。
(三)消息来源的选择情况
1、消息来源分布
甘惜分定义消息来源(也叫新闻来源)为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⑤。经过笔者统计分析,在《人民日报》铁路春运报道中,对消息来源的选择和处理存在明显偏向,铁路及相关***府部门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共有42 篇,占总报道量的60%,以民众为消息来源的占22%。统计显示***来源占绝对优势,是铁路春运事件媒介呈现的主要定义者。
2、消息来源关联报道主题的交叉分析
简单的分析文章中的消息来源频次无法全面体现新闻报道,也不能反映出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量和代表的立场,因此笔者将进行消息来源与报道主题的关联分析弥补其不足。臧国仁把消息来源视作社会行动之竞争者,彼此竞相在媒介领域中争取言说论述的主动权⑥。竞争者各自透过组织文化动员资源与人力,建构符合组织框架的言说内容,并试***接近媒介,以争取其接纳论点,成为新闻框架的核心与基本立场,从而影响社会大众,建构社会主流思想。
笔者将消息来源与报道主题框架进行关联统计,试***探知消息来源主要通过哪些报道主题建构事实。
(1)铁路及相关***府部门。统计发现铁路及相关***府部门是该报铁路春运报道的最主要消息来源。主要从“春运概况”“春运***策”“票务信息”“打击犯罪”报道主题来框架铁路春运,向受众展现了铁路部门精心组织、改善服务、确保安全,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工作的决心,引导舆论向有利于缓解春运出行游客焦虑心情的方向发展。
(2)铁路工作人员。来自铁路工作人员的新闻来源只有3 篇,2 篇涉及以铁路工作人员为主题的“完善服务管理”主题。
(3)民众。以民众为主要新闻来源的报道主要是从“购票困难”“乘客旅途经历”“完善管理服务”来框架铁路春运,主要呈现乘客在春运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四)版面呈现
报道所刊登的版面及在版面中所处的位置,反映了媒体对该新闻的价值判断。铁路春运报道主要集中在《人民日报》的视点版和要闻版,其中5 篇文章登上头版。视点版多关注热点新闻,要闻版则迅速报道国内外大事,故铁路春运报道被《人民日报》视为国内重要热点新闻。
(五)报道题材篇幅
不同的新闻报道体裁可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也反映出媒体对该报道对象的重视程度。据统计,《人民日报》对铁路春运的呈现主要通过报道,即消息、通讯等,占总报道量的87%。在报道篇幅方面小篇幅报道占据绝对优势。综上,简短的报道占据主流,也体现出铁路春运要求的信息服务性强的特点,能够为读者准确及时提供相关铁路信息。
(六)报道倾向
新闻报道者由于立场、观点、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因而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按照一定的***治见解和新闻观点来选择事实、解释事实、评价事实,这就使新闻报道表现了一定的倾向性⑦。统计分析发现,5 年来《人民日报》对铁路春运的报道主要为中立和正面报道,各占48%、41%,负面报道仅占11%。可见***报的性质在报道倾向中体现了出来。
在进一步研究报道倾向与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的关系时,卡方检验显示,报道主题(χ2= 40.08, p=.000)和消息来源(χ2= 17.26, p=.008)在报道倾向下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一)“舆论引导校正”的议题框架
《人民日报》对铁路春运的报道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为其读者框定了有关铁路春运的关注主题,影响受众对铁路春运状况的认知情况。春运期间,大量旅客跨城市、跨省流动,巨大的交通压力和人们的出行焦虑引起民众广泛关注。作为表征中国社会的话语,《人民日报》通过其报道引导舆论,使舆论尽可能走向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
(二)偏向使用“***”作为消息来源
新闻工作者对消息来源的选择不仅受到消息来源本身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报纸属性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铁路及相关***府部门在铁路春运报道中享有更多的媒介使用机会及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言权,进而减弱了其他消息来源在铁路春运报道中的媒体使用机会及话语权。
(三)采用中立为主的报道倾向
《人民日报》对铁路春运的报道整体上倾向于中立和正面报道。中立的报道倾向坚持了客观报道原则,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数量上的巨大差异则体现出在主流意识形态下,作为***报的《人民日报》的“喉舌”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铁路春运全景象的呈现。
参考文献
①《万里长江春节前夕航运忙》[N].《人民日报》,1979-1-23
②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③李海波,《揪出幽灵:新闻文本框架之概念及辨识方法》[D].云南大学,2013
④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一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⑤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678
⑥臧国仁:《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M].台北***大新闻研究所,1995
⑦何光珽:《论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J]《. 新闻界》,1990(1)
春节见闻作文篇9
【关键词】新闻淡季;媒体融合;河粉;社会化媒体;新闻碎片化
一、实践:社会化媒体登场 打造大河报停刊不停“报”
1.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
停刊不停“报”的核心落脚点就是“报”,这个“报”字有两重含义,一是报媒的“报”,即微博、3G手机网站、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它们分别代表了微博版、3G版、微信版的3张“大河报”;二是报道的“报”,即不断新闻资讯,走滚动新闻、互动服务、互动活动的报道新呈现模式。
所谓社会化媒体指的是“能互动”的媒体,包括微博在内的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媒体。
微博的出现,使大众在虚拟网络社会中构建了一个真实社会生活的全景。这种社会化的传播模式增强了用户之间的黏性,有价值的微内容打破了传统信息形态的僵化,以***、文、声、时四位一体的独具一格的优势和信息长度的限制实现信息流动的裂变,且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它以随时随地、语言简短、浏览便捷的特性,与博客论坛、传统网页相比,降低了使用门槛,提升了浏览速度和信息更新的及时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人们可以无障碍地将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情绪在全社会面前释放。同时基于任何人都能成为微博、微信用户的特征,使得信息呈现碎片化,而大量碎片化的信息集中在特定主题下后就形成了时间流或思想流。从统计学意义上讲,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能够被应用于定量研究,再结合定性分析,可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并得到有价值的结论。[1]这种简短随意的文体和操作终端的便捷性则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
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到2012年达到约5亿,近一半的国人都在使用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社会化媒体,去年很多重大事件都是在微博上发酵传播而形成热点的。
有人说微博会对传统新闻媒体带来挑战,尤其是会对平面印刷媒体的发展带来冲击,但我们认为,微博加速了媒介融合的速度,其媒介聚合效应更能帮助平面媒体和其他媒体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竞争出路。基于当今社会信息的流动性和受众参与阅读的特点,微博微信的出现迫使传统媒体改变单一的“一方之论”的传播渠道,实现无论是新闻产生途径还是传播过程上的多渠道整合传播。
2.全员参与,全媒体运作
大河报此次停刊不停“报”活动并非来自偶尔的灵光一现,而是长期以来对媒体融合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有效应对的必然体现。春节前,在统一部署采编工作时,报社的新媒体部门提出了“大河报系”新媒体的工作方案,主要是立足于新媒体工作部门现有的人员和工作规程,以转发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河粉”提供的新闻信息为主。大河报社委会在研究这个方案时,社长王自合提出,能不能结合“新春走基层”活动,安排大河报采编人员以新媒体为载体搞一个停刊不停“报”活动,一方面履行大河报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探索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春节期间,大河报80%以上的一线采编人员参与了新媒体报道工作。民生提醒、家乡见闻、路途直播、暗访传信……记者们通过各种形式,将信息传递到新媒体平台。
针对新的报道平台,大河报在这次活动中,形成跑线记者探服务资讯、热线记者传现场热闻、“火”线记者解燃眉之急的新布局。(见***1)
■
***1:大河报全媒体工作流程***示
针对春节一大主题——春运,大河报新媒体平台及时提供天气、余票、路况等护航信息服务;春节物价、天气、市场、路况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由铁路、客运、民航、消防、公安、医疗、旅游、公交、消协、气象、环保、公共事业等多个职能服务部门的线口记者继续跑腿提供。大河报***微博、96211新闻热线平台也全程开通,每天派热线记者专人值班、各口记者保证随时到位,紧盯爆料,随时出“击”。
3.线上大河成为河南唯一原创新闻发源地
春节期间,大河报三大新媒体平台为300多万“河粉”提供新闻服务,与“河粉”亲密互动接触。7天共352条新闻、资讯,其中大河报记者原发新闻、资讯条数平均每天超过50条。
352条新闻、资讯,也使大河报成为河南唯一原创新闻的发源地。直到2月15日大年初六,逐渐进入上班状态的各大网络媒体,才开始“追”大河。
据新浪微博方面最新统计数据,在春节期间上网人数较日常下降40%的情况下,“@大河报”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转评数达3万条,日均浏览量超过30万,仅仅7天,“@大河报”突破了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惯常都要经历的淡季,在全国百强媒体微博中的影响力至少提高了5个名次。
二、影响:媒体融合 成功挑战新闻淡季体现主流媒体责任
1.新媒体补位 纸质新闻服务向虚拟大河“迁移”
新闻的发生并不会因过年而“放假”,读者、用户对相关服务类资讯的需求也不会因过年而停止。大河报借助河南第一媒体的品牌优势,依托大河报旗下***微博、3G手机网站、***微信等新媒体,采编人员进入全媒体工作状态,采用全新的信息收集、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保持了春节长假7天168小时的新闻不断点、服务不落幕。大河报停刊不停“报”活动,不仅使“大河报系”媒体成功抢占了春节期间受众获知信息渠道的主渠道,更通过新媒体的成功“补位”,完成了新闻服务供给平台从纸质向虚拟网络世界的“迁移”,使大河报在新闻淡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更通过新媒体的“几何级”传播效率、“接力式”传递方式,完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社会舆论引导、权威主流发声。
对于本次活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评价说,《大河报》在停报期间,利用***微博发表记者原创报道,继续发挥都市报监测环境、服务民生的功能,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传播责任。
2.有效整合社会化媒体,使用户快速了解事实真相
从活动参与主体方面讲,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自由选择和交流的平台。人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和线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新闻线索的提供中,信息传播由单向的转为多向互动,同时拉近了记者与公众的距离,为扩大传统媒体的营销力和提升其公信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春节期间,大河报三大新媒体平台为300多万“河粉”提供新闻服务,平均每日与“河粉”形成30万人次的亲密互动接触。这无疑是全民参与最大化的最好诠释。
从新闻消息流通程度上讲,借助微博,特别是转发那些加以验证后的***微博和知名人士提供的信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们所处行业和事件的进展情况,确保了新闻线索的实时性、全面性,拓宽了新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次活动中,在春运遇黑车、年饭碰涨价、出门遭灾祸等社会化媒体爆料中,多名网友成为大河报的“眼线”,“@河南高速公安”“@郑州铁路局”“@郑州供电服务”等多个坚持值班的***务微博也与“@大河报”等新媒体平台实时互动,实现串联式新闻服务。自此,大河报在这次活动中,完成了民生服务及时出力、重大新闻实时给力、社会化媒体爆料迅速接力等新闻运营状态,并通过自身影响力快速传递权威信息,有利于统一社会化媒体的“麦克风”,有利于在网络的“众声喧哗”中统一声音,便于网民快速了解事实真相。(见***2)
■
***2:社会化自媒体资源整合***示
3.停刊不停“报”,扬社会化媒体之长向社会传导正能量
微博是把双刃剑。基于其固有的爆炸性、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特点,传统媒体不能单一地置于新兴媒体进行简单的合并叠加。在实践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片面理念的误判或者战略性的失误都制约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如何引领大众传播正确、积极的观点,从条条简单的微新闻里深度挖掘剖析,疏导正确、积极的观点是每一个传统媒体利用新兴媒体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这些碎片式的内容进行深入调查加工分析,形成专业性强、深度高的新闻,才能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品牌的提升,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发展。
春节期间,大河报多路返乡采编人员通过《新春你好》《新春大河帮》等栏目,从安阳、驻马店、开封、洛阳、商丘等地带来家乡变化,反映“升级版”过年法,通过新媒体及时发现并转发交警帮“的姐”换轮胎、警察给流浪汉送棉被等网友爆料,依托网友和记者接力寻亲寻人,一路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新春“心”温情。大河报停刊不停“报”活动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创新性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媒体之长,向社会传导正能量,让2013年的春节更和谐、更正向。
三、剖析:一次成功实践,能否打通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百万大报、新锐平台,凭借停刊不停“报”活动,“大河报系”突破了新闻淡季。这一突破,是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纸媒与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主动融合、深度联动的结果。停刊不停“报”活动的生动实践,能够给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带来哪些启示?
1.与社会化媒体主动融合是传统媒体的必然选择
选择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操作便捷的社会化媒体,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媒体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一方面扩大了报纸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影响力,关注度可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也促进了报纸的发行量,扩大了受众范围。
近年来,大河报主动将“读者”外延扩大,建立“大读者”概念,由阅读纸质类线下读者群扩展到关注***微博的数百万“河粉”线上读者群。未来几年内,大河报将与***微博、3G手机门户、***微信组合成新媒体集群,着力打造全新意义上的“大河报系”,向“百万读者、千万河粉”的全媒体时代迈进。
新媒体新闻实践,颠覆了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思维和状态。
首先是阅读速度的提升。相对于“头天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编版,第二天见报出版”的纸媒“慢生活”,新媒体呈现的滚动式运作将新闻应有的紧张度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突发事件需要快速到位反应、读者爆料需要快速核实反馈。这时,媒体的出版频率由每天一次的“新闻完成时”,变成了随时跟进的“新闻进行时”,受众不再是每天等待送报员送上一份报纸,而是随时在刷新一条条新闻。
其次是工作方式的变换。对编辑记者而言,要求其由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的传媒人转型。新闻内容不再是一次采集过程,更是要利用这些多媒介手段进行追踪报道。这无疑对个人素质、价值判断和新闻视野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编辑记者需要具备三种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鉴赏能力、获取信任的能力。[2]对新闻从业者而言,需要考虑在多媒体形式下如何组织策划报道和专题,使媒体集群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如何反馈给读者和受众人群达到新闻事件的价值。
在这次活动中,大河报通过开设《新春你好》《新春大河帮》等栏目,让返乡记者随手从家乡一线发回所见所闻,让跑线记者随时更新职能服务动态。这些或感性、或“散装”的新闻形式,不仅符合移动新媒体载体的传播特性,也顺应了假日期间记者跟采访素材的碎片化接触方式。
2.停刊不停“报”,尝试报纸与新媒体的良性互动的新路径
“评论”“转发”和“@***微博”是对媒体与受众互动表达方式的最佳诠释。大河报***微博分享到社会化媒体上,传播给其社会化网络中的其他用户,而其他用户也会看到这些内容,并继续进行分享传播,一个完整的社会化分享过程就开始循环。
比如这次活动中的成功尝试之一——“这个元宵无焰火”系列报道,大河报先在新媒体上以短、快的方式对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爆竹伤人等服务、突发性的新闻进行滚动式的。随后,采编人员从网友的评论和转发中,准确捕捉到不少市民对烟花爆竹影响环境和安全的担心。(见***3)
记者在节假日与***府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反映舆情,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及时采纳,最终“今年元宵节不再举办焰火晚会,预计节省100万”的消息,将报纸的“权威”嫁接平移到了新媒体的“迅速”。(见***4)
该消息后,立即收到网友通过掌上媒体带来的击“掌”好评,在网上形成倡导安全、环保、节俭的新风尚大讨论。春节假期过后,报纸又对整个事件过程进行反思式、调查式、进展式的深度报道。(见***5)信息流在各媒体“工种”之间保持共享流动,又分工明确,以符合媒介特质的运作来吸引粉丝。
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突发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独门绝技。社会化媒体的现场式、快速性播报,弥补了记者不能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到达事发现场的不足。让社会化媒体以其快速直观的特质,参与到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再加上记者的整合调查能力,互相形成播报分工错位,最终得以完整呈现新闻事件。比如,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草根微博爆料,公民“记者”提供的事件和现场,大河报新媒体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依托记者进行核实后,并借此引导舆论,再次强化了***微博的权威性。
3.全媒体下的新闻运作,让舆论监督更公平、更客观。
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容易受到***府部门的排斥和埋怨,记者也因此在采访突破中受到限制。而新媒体可以不受篇幅、时空等传播限制,能够呈现各方面的观点,能够迅速大范围传播,甚至可以将形成相互竞争的观点整合起来,传递给***府部门,这种客观全面的舆情反映方式,更易于得到***府职能部门的迅速回应,完成舆论监督的职责。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也更利于成为社会化议程设置者,引领和主导社会舆论。比如“这个元宵无焰火”系列报道,形成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府第一时间跟进、群众全程参与的良性互动。而针对假期中的春运乱象,记者带着网友“有***有真相”爆料和问责职能部门的大讨论,记者再进行暗访和新闻监督,最终通过报纸整合呈现(见***6),不仅资料翔实、站位客观、监督有力,也更有利于履行新闻职责,推动职能部门的工作改进。
相比之下,互动优势并不明显的传统媒体,如果“跟着感觉走”做议程设置,读者有无呼应、话题是否空洞,均存在不确定因素,但是直接面对着大批诉求强烈、互动充分的社会化媒体,不仅能够迅速感知舆情动向,也能通过权威和充分互动,更好地完成议程设置。
“无独家”时代,更强化了建设新媒体的紧迫感和自觉意识。
在信息高度共享与传播的情况下,报纸早已经进入到“无独家”时代,尤其反映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报道,竞争媒体得到消息的时间不比你慢、消息源不比你少,已经没有竞争者的盲点来做自己的独家,这是我们必须警醒,不能再掩耳盗铃的问题,这也是建设新媒体平台、完善新媒体工作的紧迫性所在,同时也催促记者要更加有时效意识。
面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记者的利剑应迅速出鞘、网友和热点反映的爆料记者能及时核实和反馈,这些纸媒在节假日期间面对的人员部署和报道落地的问题,都在新媒体报道形式下得到了解决。
在这次停刊不停“报”的活动中,大河报及时派出记者,统一报道规划,传递公众声音,以新闻人的责任针对各种电话、网络爆料进行核实、澄清、调查等工作,如在央视报道中采访到正在春节期间加班的郑州环卫工,大河报记者迅速反应,联络到了该受访对象,通过新媒体平台详细报道,不仅呼吁公众关注这一群体,而且引导理性、建设性的观点。
春节期间省内出现的多起车祸、爆炸等事故,大河报记者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核实情况、问责管理、澄清不实传言。
四、结 语
包括微博在内的社会化媒体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应用,革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3]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融合发展,不仅可以让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永葆先进性和更具竞争性,同时也可以使社会化媒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释放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能量。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要充分考虑微博的利与弊,同时不摒弃自身发展特性,只有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达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才能在信息传播趋势上占据主导地位,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互动、互补、互融”中永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娟,祝宁.基于信息传播模式的微博信息挖掘与应用[J].新闻世界,2011(5).
[2]仇勇.Traditional media Under New Management[EB/OL].[2012-02-17].http:///qiuyong2010
[3]高涵.微博的新闻价值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2(17).
[4]陆梅.媒介融合: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J].中国地市报人,2011(7).
[5]晏臻恺,彭娜.微博盈利模式刍议[N].企业导报,2010(10).
[6]周鑪.论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信息传播变革[J].经营管理者,2011(12).
[7]封新城.微博让《新周刊》核裂变[EB/OL].http:///group/topic//11189534.
[8]岑青峰,喻国明:微博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N].北京日报,2010-07-12.
春节见闻作文篇10
现下,各类报刊的各种体裁作品频繁使用口语化标题,但这中间以晚报的消息类作品居多。羊城晚报今年春节前后大量作品采用了口语化标题,如《举着招牌收购机票为的是报销三千元旅游费》。《羊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拜年兴讲仔女读书》。《***叛***要打游击俄***方说那是“虚张声势”》。北京晚报的口语标题也很常见。如《美国跟俄罗斯叫板:你玩不起,我玩!》,《威廉王子与“老爸”不和》。新民晚报亦如此。2月5日一版头条标题是《给大家拜年啦!黄菊、***等市领导分别下基层慰问》。
***报、专业报的新闻作品中的消息、通讯、言论也时常用口语标题。经济日报的《姓“国”的关心“国”的――工行湖北分行与东钢公司同心携手共谋发展》,报的《谁不安置***嫂就掏谁的“腰包”》,光明日报的《徐州农民现在“天天像过年”》(通讯),等等,这些都是口语标题。
口语化标题的广泛使用,说明口语化标题的传播优势正逐步被报刊媒体所重视,那么,它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
提高被读者选择的机会
以口语作标题的新闻容易被读者选择和接受的原因是口语拥有亲切、通俗,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引人注目的特点。羊城晚报2月5日头版头条标题是“主持中共中央***春节团拜会祝大家新春愉快”,同日其他各报大致都是:“中共中央***举行春节团拜会与各界代表喜迎新春”。读者看羊城晚报这条消息的主题第一感受是很客气,很亲切,接着会想知道是谁祝大家春节愉快,看完引题后便知道是中共中央、***举行团拜会。新民晚报的《给大家拜年啦!》也与此相同。因为亲切,读者才关注。各报惯用的《举行团拜会》《市领导下基层慰问群众》因为太程式化,太死板而不会引起读者关注。严肃的***治题材新闻用口语化标题使作品亲切易被选择,一些较抽象的透析性作品用口语化标题统领全文后,其被读者选择的机会更会提高。如“工行湖北分行与东钢公司携手共进求发展”完全可以作无引题、副题的通讯标题,但它不能引人注意,经济日报将主题用《姓“国”的关心姓“国”的》口语之后,姓“国”的读者群便会关注。再像“节前广东客流的结构比例”这句话也可作新闻分析文章的主题,但“结构比例”太抽象,只会引起专业人士注意,羊城晚报用《赶路的,都是回家人》作主题,一下便拉近了同赶路与不赶路、回家与不回家过年读者的距离,使他们关注客流的构成。
口语的明白、简单使这类标题最易被理解。报刊读者的文化水平千差万别,其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一些标题用词文雅,结构精巧,修辞贴切,可称得上好标题,但低文化水平的读者根本就不懂修辞,你双关、对仗他不懂。有些标题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对读者有过高要求的新闻标题其影响力就会打折。如英国查尔斯王子与儿子威廉王子在许多地方意见不一致的新闻,用《查尔斯王子与威廉王子意见相左》作标题应该是不难理解的,但文字水平低的人会弄不懂“意见相左”是什么意思。北京晚报所作《威廉王子与“老爸”不和》就好理解多了,至少读者产生的最初理解是有个国家有个叫威廉的王子,与他父亲吵架,这种理解基本符合消息的中心意思。
书面语言在词汇、结构、语法、修辞等方面比口语要复杂,用书面语交际比用口语交际要困难,这其中的关键是书面语言对传播对象的语言理解能力比口语对传播对象的语言理解能力的要求要高。“我乘坐1次特快去首都”比“我搭火车去北京”要难理解,“我银行存折余额尚有8万元”比“我在银行还存了8万块”要难理解,原因是后者是口语,它不要求传播对象懂得“特快”“余额”之类专用词的含义。同样道理,以这些极为明白、简单的口语作新闻标题,比用书面语构成的标题要让读者容易理解得多。
排除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单就理解对记忆的影响而言,越易理解的东西便越容易记住。对于新闻的记忆也一样。、朱F基在春节团拜会上讲的许多话一时难以记住,但“祝大家新春愉快”却能让人一下子记住了。所以说易于理解的才易于记忆。正因习惯用口语记忆,新闻的口语化标题在记忆中的优势便显示出来:它可直接进入读者的记忆系统而不必让读者将作品信息理解之后再转换成自己惯用语言储进大脑。
在后续传播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