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诗句篇1
王文婧: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吟咏马的诗句。如:《齐风・载驱》中有“四骊济济”的诗句,写四匹黑马很强壮;《小雅・四牡》有“四牡”的诗句,写四匹马“马不停蹄”;而《小雅・白驹》共四段,每段以“皎皎白驹”(洁白的马)起兴。此后,有关马的诗文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张晗瑾:战国后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有表示诗人愿乘骏马奔驰来为楚王充当开路先锋的诗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左甜:汉武帝刘彻的《天马歌》是一首专门咏马的诗篇:
太一贡兮天马下,
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此诗咏天马,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诗歌史上较早的一首通篇咏马的佳作。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中咏马的诗句和诗篇数量多,质量也高。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就有一首《紫骝马》: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苏志丛:唐诗中咏马的作品质量高,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可窥见一斑。全诗如下: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马抒怀之作。前四句是实写,写马的来历;后四句由实写转为虚写,写马的气概、马的品格,并以马比喻房兵曹这一人物,希望房兵曹能为国建功立业,将咏马与咏人有机结合起来,也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这首咏马诗篇,堪称中国马文化的代表作。
韦韬:还有著名诗人李贺,他以《马诗》为题的就有23首。如: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显然,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其他著名诗人如王维、王昌龄、岑参、杜牧、李商隐等,也都有咏马的诗篇或诗句。
袁朝霞:有关马的文章也相当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唐宋家”之首韩愈的名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读之,令人赞赏不已。
李家兴:有关马的笔记小说也有不少,内容也很丰富。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之《女化蚕》篇,记载了一则与马有关的传说。
远古时,有一个女子,父亲远征,家中仅有她一人,养了一匹马。有一天,她因思念父亲,就对这匹马戏言道:“你能为我迎得父亲归来,我就嫁给你。”马听此言后,就脱缰而去,一直跑到这女子的父亲处。其父看到马很惊喜,便骑马回到家中,从此,对马“厚加刍养”。但马不肯食,见其女出入,动辄“喜怒奋击”。这女子就将其中的缘故告诉了父亲,父亲则“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一日,这女子拿着马皮跟邻女玩,对马皮说:“你是畜生,怎么想娶人为妻呢?招来屠杀剥皮,又何苦呢?”话未说完,马皮就将此女卷走。过了数天,在大树枝间,人们发现,该女与马皮皆化为蚕,“而绩于树上”。邻女“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而将其树命名为“桑”。桑,即丧。后来,人们祭拜“蚕神”,希冀养蚕丰收。
此马对女子的爱是那么执著,以至死后马皮卷走女子双双化为蚕神,这是多么神奇的传说呀!
李广:近现代也有许多写马的诗文,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
凤霞:还有周涛的《巩乃斯的马》,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多么形象生动啊!
…………
有关马的诗句篇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前言】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赏析】
《送友人》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3]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有关马的诗句篇3
《诗词集》中收录的流传版本
《诗词集》中收录的《六言诗・给同志》,是个在***中流传久远、影响广大的版本,其诗云:
山高路远坑深,大***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
诗词集的编者在注释中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时说:“中央红***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跟了上来,和拟写了一份电报,主张给马家骑兵一个打击,以防把敌人带进根据地,电文有‘山高路远沟深’句。击败追敌骑兵后,写了这首诗,首句即用电文句,但改‘沟深’为‘坑深’。据《自述》一书第二六至二七页说,彭收到这首诗后,把诗的末句‘唯我***’改为‘唯我英勇红***’,然后将原诗送还了。” 同时,编者又交代:“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战友报》(冀鲁豫***区***治部主办)。”从注释可见,该诗入编源于1947年发表的流传本。
但为何1935年10月在战场上写下的赞美的诗在1947年被公之于世呢?可以提供的背景是,率两万余西北野战***在陕北与胡宗南20余万大***周旋,于1947年5月歼敌一个旅取得“蟠龙大捷”,同年8月又歼敌36师主力取得“沙家店大捷”,使西北战场形势逆转,从此占有主动。捷报四传,《战友报》(1947年8月1日)以《的诗》为题首次公开发表赞美的六言诗。不过,报社在编辑时并未向索取原稿或经毛本人校阅,只是在按语中说:“这里搜集到在长征中所作的两首诗词”(另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战友报》在编辑时却将史实弄错了,误以为该诗是创作于红***突破腊子口战斗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庆祝八一***之际,《报》沿用《战友报》刊登的原诗原注,将之再次发表。1957年,《东海》文艺月刊亦准备刊登这首诗,该刊编辑部于2月6日致信请求校阅诗稿,信中仍沿用《战友报》的误注,把该诗说成是红***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在发给的作战电报中的诗句。百忙之中的,则在1957年2月15日的回信中简单地解释说:“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
的记忆显然是正确的,因而他不赞成《东海》发表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他经手编辑、文物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诗词十九首》也未将该诗收入其中,并且1963年出版的《诗词》也没有将该诗收入其中。当然,这也许与该诗的艺术品位有关,当时只收集、整理、修改他认为是上乘之作的诗词。但后来1976年出版的《诗词》,同样没有收入该诗。
这首诗正式收编入《诗词选》是在1986年。该选集由长期任秘书的***主持编辑,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编辑人员根据多方可靠史料,证实创作这首六言***旅诗的基本情节确凿无误后,便首次将之收入其中,并增加题目为“给同志”。该选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自此,这首流传数十年的诗作正式入集。
《自述》中回忆的版本
《自述》中回忆的版本,同《诗词选》及后来出版的《诗词集》中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
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
谁敢横***勒马?惟我***!
这一版本,最初出现在1959年在庐山会议遭撤职后,1962年6月16日给的一封八万言的长信中。这封信后来以《自述》为书名于1981年出版。自述中,忆及在长征结束之际写给自己的这首诗,并借以说明自己与是相互信赖的。写道:“有人说:‘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全***全***的领导地位以后,在大部分时期仍然反对同志的领导,并且在***内、***队内进行***活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究竟有什么事实作根据呢?是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的。相反,在红***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同志给以夸奖:‘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勒马?惟我***!’(标点是我加的)我把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将原诗退还了。从这诗中也可以看出,不仅没有什么隔阂,还表现了相互信赖。”
出于对回忆的尊重,王焰为组长的《传》编写组在《传》中引述这首诗时,采用的是彭凭记忆写出的版本。该传对当时诗赠的背景作了介绍:从二、三纵队驻地到吴起镇与商议红***行动方针时,忽得报,一路尾随红***之马鸿宾、马鸿逵和东北***的骑兵部队又来进犯。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这句话成为红***的口号。在的指挥下,红***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上,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这时,东北***白凤翔部来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打垮,掉头逃命。另外三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经过此次战斗,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就在这时,诗赠,赞扬他卓越的***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勒马?惟我***!”《传》的脚注还特地说明:“现无原稿核对。本书采用的是《自述》中的写法。”
忆写的版本更符合1935年实况
凭记忆写出的版本,优越之处在于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把陕北的地形地貌恰当地描绘出来了,把红***伏击歼敌骑兵大获全胜的意境展现出来了,把的英勇形象刻画出来了。
“山高路险沟深”,此句确实是当地地貌的真实写照。长征战士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曾描写红***过六盘山后在白杨城出发的情景:“一出城就要过沟,队伍集结在东门外,等待下沟……队伍继续下沟,一直下到三四十丈的沟底,才又上行二三里路,离开了沟。”“过完了这道沟,又上了山,接着又过了三道深沟,直到半夜才到达杨家园子,已经走了百多里路。我们夜行***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黑夜过深沟的经验以前还没有过。沟越深,越阴暗,看不清道路,而路又很窄,稍不注意,就很危险。”确实,由于水土流失,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吴起镇一带多是高山深沟险壑。只是红***在越过陕甘宁三省交界的老爷山后往东走时,地势逐渐低落。正所谓“山高路险沟深”,而不是“山高路远坑深”。严格说来,说“坑深”是误传中的低级错误,因为陕北地貌与“坑”不沾边。
“骑兵任你纵横”,看你们这些骑兵还能横行几时。“纵横”,强横无忌、奔行无阻之意,是写敌骑气焰嚣张。该句体现了及其率领的红***将士志在歼敌、胜利在握的从容镇定和对骄横之敌的藐视。该句也是现实的写照。如果将“骑兵任你纵横”换成“大***纵横驰奔”,其意境就与史实不合,因为后句可理解为红***一路纵横无阻,但此时红***已从江西出发的八万大***变成七千余人的弱旅了,尽管它胜利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谁敢横***勒马?惟我***!”这是塑造的艺术形象,颇有些他曾熟读的《三国演义》中张飞收缰勒马、横***喝断长坂桥退敌之意境。“横***勒马”当然只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因指挥作战时并未骑在马上,而是隐藏在壕沟里。“谁敢横***勒马?惟我***”确实刻画了一个挺身拒敌、勇猛无比的***形象。若将“谁敢横***勒马?”换成“谁敢横刀立马?”则是正面接战的雄壮场面,而不是掉头杀退追兵的英勇形象。
是否存在1947年的重书版本?
1979年,***在《人民日报》撰文悼念时,提到1947年曾重新书写赞的六言诗。他说:“对彭老总的出色指挥和辉煌战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事会议上,乘兴即席挥笔,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长征路上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然而,***所说重书该诗并非他所亲见,因为1947年8月他远在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副司令员兼***治委员。同时,这篇悼念文章如果不是***亲自起草,代起草人就有可能将有关信息写到文章中去。假若1947年重新书写赞彭的六言诗确有其事,在回忆中肯定会忆及的。但他没有忆及。然而,在1947年曾重书六言诗的说法得到了一些诗词研究者的赞同。报社原副总编辑魏艾民先生在《哪家报纸最先刊用“***”这首诗》一文中披露了这样一些信息:曾在***报任过重要职务并任《传》组长的王焰,在1990年曾对他说:“‘***’那首诗,出自之手,有了更多的直接证据。后来,看到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记述了1947年8月我西北野战***在沙家店地区歼灭敌整编36师后,再录此诗的经过。”当谈到《自述》和《诗词选》记载此诗文字何以有出入时,王焰的分析是,“彭总写自述时,同外界完全隔绝,全凭自己记忆,文字上有差别完全可以理解”。1947年《战友报》发表的此诗全文,是“从整个***战争的长期性着眼”,“路远坑深”“使这首诗具有更深刻的意境”,“彭总回忆第二句和第三句‘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勒马’,看来他的回忆是不准确的”。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矛盾:第一,如果是在1947年8月19日“沙家店大捷”后重书此诗,那么刊于1947年8月1日《战友报》的诗就不是来源于重书的这首,而确实是从流传中搜集到的“在长征中所作的”诗。第二,当年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在回忆录中忆及1947年沙家店大捷后,并非重书六言诗,只是书写两句:“很是兴奋,挥毫给写了12个大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但书写地点不是在“***事会议”上,而是在梁家岔住地。凑巧的是,书写的这12个字与回忆1935年的情况相同:“曾经写了一首词,赞扬同志道:‘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所以,1947年是否重书六言诗尚无确证,并且正是负责编写《传》的王焰,将《自述》中回忆的诗完整写入传记中,而没有采用“从整个***战争的长期性着眼”的诗的版本。
此外,收录在《诗词集》中的版本,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不经意地改变了,以致说法前后矛盾。比如,说1935年10月和拟写的一份电报中有‘山高路远沟深’句,但这类电报并未在《***事文集》中见到。在1935年10月6日、13日和16日的电报中,分别电告如何备战、争取在吴起镇金汤镇集结休息等情况。在17日的电报中,告知拟在铁边城以东地区消灭追敌。在19日的电报中,提出“明日请彭来吴起镇商行动方针”。20日赶到吴起镇后,21日即指挥退敌作战。而此时与在一起,相互间用不着再打电报。据回忆,“本来在安全地点,由于非常关心作战情况,下午四五点钟,带了警卫员和通讯班到指挥地。我们陪着直到阵地,他不断用望远镜观察情况,又用心倾听***声的方向”,最后“才比较放心地回到宿营地”。
有关马的诗句篇4
——袁枚《马嵬》
读罢袁枚的《马嵬》,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没有读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痛和大气,眼前也形不成读陈诗时的阔大景象。然而,当笔者第二遍第三遍读它时,渐渐感觉到这首诗的妙处来了。
乍一看诗的前两句“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联想到袁枚风流的一生,笔者以为这首诗大约跟杜牧的许多作品一样,是记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离别之情的。然而,紧接着看到的却是“石壕村里夫妻别”一句,这时笔者不得不改变了思路,想到杜甫写战乱、写人民离别之痛楚的“三吏”、“三别”,一下子,诗歌的思想境界扩展开来了,“个人之事”、“个人之情”已扩大到天下黎民之事,世间万人之情了。于是笔者读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了。
联系作者的生活年代,知道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卒于公元1798年,一生经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皇帝,主要是在乾隆年间。而在康熙和乾隆年间,都有对准葛尔等部的征战,于是笔者想到诗文第二句中写到“夫妻别”,这很可能就在写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生离死别。再联系到诗文中用的是“马嵬”,而“马嵬”是唐“安史之乱”时扼杀一对至爱之人的地点。诗人挑这个地点用意何在?恐怕跟作者要抒发的对生死离别的同情不无关系吧?而至于石壕村里的夫妻之别,与征人的情景就更是相似了。于是笔者更以“诗文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写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生离死别”的想法为对了。
但事实上,读者是不应当对诗文的写作对象,哪怕是隐含着的对象作这么偏面而狭隘的理解的。如若不是那么“呆板”地从“马嵬”,从“长恨歌”,从“石壕村”等字眼一个一个分析,通读诗文,笔者以为是可以看到许多种常人的“夫妻之别”的,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分别固然是其中的一种,但还可能是仕子上任前与妻妾子女的离别,也可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的原因而被迫与心爱的人分别的情况(例如焦仲卿与其妻的分别)……总之,诗人从男女分别这个小处落笔,写出了民众妻离(子散)的这个大的社会生活。这是善写家居生活旅行纪事的袁枚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他作为“性灵派”代表作家“真性”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怪不得有人说“伟大的诗人文人是不局限于一种内容,一种风格的”,笔者想这句话用在袁枚身上也是很正确的。
当然,一个作品的成功,往往不是光靠思想性就可以的。袁枚的《马嵬》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它的文学性也是很强的。通读全诗,给人的印象是这首诗在讲究诗歌含蓄之时,又没有现代朦胧诗歌所谓的思想与艺术的双重朦胧给人一种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的感觉。全诗语句自然质朴,似乎是与人聊天,而非有意为文为诗,然而朴实无华的语句中确实又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吐露出作者代表普天之下许多受分离之苦的人的心声。如果说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文是“代圣人言”,那么袁枚的这首诗可以说是“代离人言”了。而代人之言往往会显得过于理性化,但袁枚的这首诗在一定的理性化的基础上,却又孕含着很深沉的感情,这是袁枚《马嵬》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成功之处。
再看看《马嵬》诗的语句,一诗四句,就有四处用到人们所熟知的古诗词或神话传说(“长恨歌”、“银河”、“石壕(吏)”、“长生殿”),写的似乎并非诗人眼前的实人实事,然而,读者却明明能感受到诗人所叙所述的眼前之景眼前之情,这是作者熟练驾驭灵活使用古代诗词的结果,从中可以窥见诗人袁枚古文功底深厚之一斑,这与现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写他那精彩的武侠书时对古诗文、典故的运用自如相比,恐怕还要高上一筹吧!
对于末两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两句,笔者曾试***从音节、从对偶对仗等要求上对其进行改写,从对仗要求上说,把后一句改为“长生殿上涕泪多”更好,但当笔者考虑到诗文字词意义的连贯性,笔者意识到笔者错了,原文从第三句的“夫妻别”立即就接上“泪”,于是因“别”而“流泪”的意思就被突出地表现出来了,从而更让读者痛感离别之悲。而若用改文,则这种情象意义上的连贯性就大大逊色了。可见,诗人对于这首诗字词的运用上很具有匠心。
至于第四句中的“长生殿”与第一句中的“长恨歌”,虽然说诗文是忌讳用相同的字词的,但在此诗中,却非但没有因为这几个字词的重复而破坏诗歌的整体效果,反而互相照应而使得整首诗更是浑然成为一体了。
再从诵读的要求上来看看这首诗吧!试着以第一二句为例: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真可谓做到了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十分符合作诗为文的工对要求,读来抑扬顿挫。而就整首诗而言,其平仄处理也是十分好的,一、三句以“歌”、“别”等仄声收尾,而二、四句又以“河”、“多”等平生结句,这样平仄相间,读来极富音乐美。当然,音乐美的形成并非只靠这平仄处理得好,另外还靠此诗节奏和押韵上处理的妙处了。节奏上,试以一三句为例:
莫唱/当年/长恨歌 石壕/村里/夫妻别
这种二二三节拍读起来节奏性是很强的,对于诗歌音乐美的产生无疑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至于用韵方面,此诗也是十分注意吸收古代诗文的优秀写作传统的,诗人严格地按照二四句押韵,甚至连首句都入了韵,这又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音乐美。
有关马的诗句篇5
关键词:阮籍;《咏怀》;比兴;继承;发展
中***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7-03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卷二评论云:"特寄托至深,立言有体,比兴多于赋颂。"李希圣《论诗绝句》曰:"感慨无端比兴深,《咏怀》谁识阮公心。"的确,《咏怀》诗与比兴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咏怀》诗对《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比兴有怎样的继承与开拓呢?现根据比兴这一概念的多元含义:比兴既指表现手法,也指诗歌体式,还指批判现实的诗歌内容,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1.《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开拓与嬗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主要有:以自然景物象征,以求仙访道寄托,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历史典籍兴寄。
以自然景物象征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众多飞鸟意象,善于借用玄鹄、凤凰、孤鸿等意象来喻指自己或他人。如《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此诗具有整个组诗的序诗意义。无疑,这深夜象征着昏乱的社会。诗人多才多艺,善弹琴瑟,好酒会啸。那鸣响的琴音,寄托着诗人忧愁、苦闷和彷徨的思绪。那窗外的明月,徐徐的清风,寄寓着诗人内心的一片希望。接着,诗人由近及远,听到了孤鸿的鸣叫,看到了月光下鸟的飞翔。如果把"孤鸿"比作魏王,"翔鸟"则指司马氏;如果把"孤鸿"比作诗人自己,"翔鸟"当为司马氏的爪牙。"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两句不仅为本诗也为八十二首组诗定下"咏怀"的感情基调,被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透过诗人"徘徊"的身影,我们不是似乎可以看到魏晋易代之际,一群知识分子苦闷、焦虑、孤独的灵魂在天地之间"徘徊"吗?又如第二十一首,以"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的玄鹄,比喻不肯与世同流、与小人为伍的自我。第七十九首则以奇鸟凤凰为喻,表达自己虽有旷世奇才,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以神仙道家寄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楚辞》中假托神仙的手法,常常托意神仙,以求仙访道寄托对人生和现实的情感。与建安诗人感性地抒发人生苦短不同,阮籍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沉痛。同时由于受玄学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刻。如《咏怀诗》三十二:"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诗人体会到了道之无穷("天道邈悠悠"), 认为"人生若尘露",进而认为明君圣人面对人生短促也是无可奈何。正因如此,他以"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这种求仙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无奈。在司马氏的高压***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仙人仙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全诗通篇皆用比兴寄托和反衬对比手法。首四句用江妃二女与郑交甫始好终弃的神话爱情故事,暗示现实的君臣关系。接下来,诗句多处运用了典故:"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二句,化用宋子侯"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诗句。"倾城迷下蔡"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或阳城、迷下蔡"的典故。"萱草"以下三句,皆用《诗经・卫风・伯兮》诗意,结尾二句中的"金石交"出于《汉书・韩信传》:"楚王使武涉说韩信曰:足下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也"。总之,此诗运用传说中的仙人仙事和其他典故,并不明言,故其旨意隐微迷离,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论:沈约认为是讽刺对爱情不专,何焯言为喻君臣遭际,元代刘履则认为是嗣宗婉其词以讽司马氏对曹魏***权的背叛。此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上》)。如果说此诗以男女情爱喻君臣离合,那么屈原的《离骚》、曹植的《七哀》等诗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诗却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为反衬结尾二句的,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愤懑。
有关马的诗句篇6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仰笑***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前言】
《雉带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主要写将***射猎的场面。全诗十句,除“雉惊弓满劲箭加”一句正面描写射雉以外,其他均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烘托,巧妙地暗示将***的射技,体现了作者善于捕捉艺术形象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艺术手法,历来被学者当作研究韩诗的范例。
【注释】
⑴火:猎火。
⑵鹰:猎鹰。出复没:一本作“伏欲没”。
⑶盘马:骑马盘旋不进。
⑷“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
⑸翎:箭羽。镞:箭头。
⑹五色:雉的羽毛。
【翻译】
原野上火光冲天 ,火势盛大,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将***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野雉受惊而飞,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将***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吏都来向他祝贺。
【鉴赏】
此诗虽仅寥寥十句,但写得波澜起伏,神采飞动。此诗不仅以最经济的手法分合交错地描写了射者、射技、观射者和被射物,而且暗示了诗人的“诗法”,即査晚晴所谓“以留取势,以快取胜”。宋代苏轼非常喜爱这诗,亲自用大字书写,以为妙绝。评论韩诗的人,多以这首诗作为韩诗的范例之一。
首句写猎场的情境: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四周围静悄悄的。一个“静”字,传出画面之神,烘托猎前肃穆的气氛,由此可以想见从猎人员屏气静息,全神贯注地伫伺猎物的情态。这是猎射前的静态,与下文猎射时和猎射后的动态,成强烈的对照。次句把读者注意引向猎射的对象雉鸡,笔墨简捷精炼,衔接自然紧密。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吓得急忙又躲藏起来。“出复没”三字形容逼肖,活现出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与下边“惜不发”呼应。阁本李谢校改作“伏欲没”,就索然无味了。两句是猎射前的情景。
三、四句转入猎射,写将***的心理活动和猎射时的风度、神采。将***出猎自然不是单纯为了觅取野味,而是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所以,他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强劲的弓,又舍不得轻易发箭。近人程学恂《韩诗臆说》评道:“二句写射之妙处,全在未射时,是能于空际得神。”所谓空际得神,就是不在实处作穷形极相之语。诗人不写将***如***猛敢决,也不写他如何纵横驰骤,呼鹰嗾犬,白羽交飞,围场中惯见的情景全部略去不提,而只选取了“盘马弯弓”这一特定的镜头,以突出将***矜持、自信、踌躇满志的神态。这里的巧,不仅指射技的精巧,更主要的是写人的智谋,写将***运筹的巧妙。这位将***不专恃武功取胜,他盘马弯弓,审情度势,选择着最能表现自己精湛射技的时机。他要像汉朝飞将***李广那样,“度不中不发,发必应弦而倒”,要一举使众人折服。一位有血有肉、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将***形象,便显现在读者眼前。两句笔势顿挫,用意精深。
接着两句写“巧”。野雉隐没之处,地势渐渐狭窄,野雉处于“人稠网密,地迫势胁”(曹植《七启》)的窘境,要继续窜伏已不可能;观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饶有兴味地观赏将***猎射。这是将***一显身手的时机。正当野雉受惊乍飞的一刹那,将***从容地引满弓,“嗖”的一声,强有力的箭,迅猛而准确地命中雉鸡。“雉惊弓满箭加”,一“惊”一“满”一“劲”一“加”,紧凑简练,干脆有力,“巧”字之意于此全出。
有关马的诗句篇7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由此及彼”
中华数千年文明史孕育了浩瀚的文学宝库,而古代诗词正是这文学宝库中的明珠。阅读和鉴赏古代诗词,领受文学艺术的滋养,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知识的增长积累,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然而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练习,需要积累,因而不少学生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洋兴叹。考试时虽勉力为之,却力不从心,得分率低下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各种教学资料中都有一些常规方法指导。例如,“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揣摩字词,理解文句,推断思想感情,探讨表现手法等等,这些指导都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仍然很难。我认为,在诗歌鉴赏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降低相对难度、高度,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欣赏难”这个问题。
清代夏敬渠在《野叟曝言》中写道:“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诗歌鉴赏中的“由此及彼”,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时学会寻找、运用旧知,以推测并理解新知。这是一种类似于“类比推理”的模式。我们平时学习中如能做到“由此及彼,铢积寸累”,那自然是“日有进益”的。我在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发现长期坚持一般都能使学生从最初的“雾里看花”到后来的“柳暗花明”,大大提高学生的欣赏信心与能力。现将具体的做法分述如下。
一、字词的联想
所谓字词的联想,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古诗词的字词知识,运用联想去感知、理解考试阅读中出现的字词。
1.直接联想
唐代诗人马戴的《落日怅望》诗,其颔联为“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其中“隐”一字成了学生阅读诗句的障碍,评讲试卷时我启发学生回顾我们在教材里学过的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陈诗中“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是学生解释的,因此从陈诗的“隐”很快就能推知马诗中的“隐”是“遮掩、掩映”之意。
2.相似联想
高二时,在学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学生对“绿”和“红”难以理解,但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墙”和“橹”都是船的构件,在此可代“船”,而“船”又可代“水***”,即曹操的水***。学生经过比较基本能够推断李词中也是运用了借代手法,借色彩“绿”“红”分别代指绿叶、红花。
3.比较性联想
一词多义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诗词中也常有出现,结合语境让学生分析、比较,可以有融会贯通之效。
例如,“阑珊”一词,李煜“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阑珊”一词学生不甚了解,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有“众里寻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两诗的语境加以比较:辛词灯火的“阑珊”是指“稀落”,那么,春意“阑珊”,则可推知为“凋残”。再如“可怜”一词,杜牧的《阿房宫赋》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白居易的《暮江吟》(学生小学学过)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句,对两句的语境加以比较,就可得出杜文的“可怜”意为“可惜”,白诗之“可怜”是谓“可爱”,从而使学生前后知识串联加深了印象。
二、修辞的勾连
古代诗词中为了句子平仄、对偶、押韵的需要诗句常有倒装现象,它和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阅读古典诗词时必须把诗歌中的倒装句重新排序,否则就很难读懂诗歌。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含有倒装的诗词,回顾出来,重新排序。例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学生非常熟悉,“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当在试卷中碰到李白词《忆秦娥》中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时学生就可以模仿上句重新排序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里使用了因果倒装,作者为了韵律上与后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形成顶真修辞,同时与下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形成对仗而改变语序。
古诗词中的互文现象也不少见,例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再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分别分类合并为“烟霭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地”“(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因此当碰到诸如“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一类生僻的古诗词时,学生就可以由此及彼,推断出此处也用了互文的修辞,试着给杜诗分类合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呈现夜不成寐,白天反而倦极而眠的昼夜颠倒的反常举止。
三、表现手法的关联
有关马的诗句篇8
【考题回放】
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8分)(2009年临沂市中考试题第4题)
读下列一副对联,从下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示例:相如娥――司马相如――“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点解说】
本题摒弃以往的直接默写、理解默写、情景默写、串联默写、开放默写等形式,开启了利用对联考查古诗文默写的先河。本题考查了考生有关对联的知识,又考查了对联中所涉及人物的文学常识,以及考查对这个人物的重要古诗文的积累。可谓一石三鸟,独树一帜,妙不可言。
【解题指津】
做好本题,要首先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要求,即“从下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完全按要求默写;其次再从下联中选择你熟悉的人物,以及他的代表性的诗文名句进行默写;再其次默写时分析示例,示例中包括:对联短语,名字,名言。最后写作时按照由课内到课外,由短(针对诗歌每句的字数而言)到长的原则,同时写作时要规范、认真,不添、漏字即可。
【参考答案】
少陵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摩诘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左传文――左丘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马迁史――司马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薛涛笺――薛涛――“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右***帖――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南华经――庄子――“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屈子离骚――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同步演练】
阅读下列一副窦撰《岳阳市岳阳楼联》,从对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杜少陵――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范希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关马的诗句篇9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钱币的描绘,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诗句。西汉卓文君曾有“男儿重义气,何用错刀为”的诗句,东汉大科学家张衡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佳句。唐宋家之一的韩愈,也留有“尔持金错马,不入鹅眼贯”的言钱诗。北宋梅老臣有诗云:“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这些借钱言志言事的诗句,至今还被人传诵。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城长征人未还”的边塞诗,有学者认为诗中“明月”并非指天上明月,而是指“明月钱”,即铸有“明月”字样的环钱。
对于金钱的重要性,唐代曾有“囊中无青蛛,筐中有黄绢”的诗句,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吟咏过:“管城子无食内相,孔方兄有绝交书。”同样,宋代进士胡寅的“方兄无势宁能热,穷鬼多羞祉自苞”和元代集贤学士曹伯启的“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等诗句更是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因为无钱举步维艰、四处碰壁、英雄气短的窘迫形象。
对钱的形态描绘,我国古代诗人们也有惟妙惟肖的诗句。庚信的“桃红颜色好如马,榆英新开巧似钱”,李商隐的“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李贺的“榆英相催不知数,沈郎夹城路”,五代十国前蜀王建的“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和宋代韩琦的“榆英纷纷掷乱钱,柳花相扑滚新绵”等诗句,将小五铢的沈郎钱分别比做榆英、柳絮,其轻薄、细微之态跃然纸上。对古钱的书体艺术,许多诗人也进行了精妙独到的描述。古钱孝建四铢,永光二铁铢和景和二铢的钱文书体是用一种隶书别体“倒薤体”写的,该本文字字型看起来像是细长尖锐的薤叶,唐代诗人钱起的诗句“倒薤翻成字,塞花不假林”,韩愈的诗句“拳科倒薤形模奇”都将这种“倒薤体”文字刻画得活灵活现。宋代的“御书钱”是很出名的,它始于宋太宗赵炅,北宋诗人王禹诗赞赵炅所书的钱文:“尽返鹊回鸾之法,掩天龙地马之名。”
对钱的本质认识,古代诗人也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一位年轻的女诗人所写的《破钱诗》就颇耐人寻味:“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寥寥几句,道尽了小小开元钱的社会作用。
在历代的咏钱诗中有不少把古钱描绘得十分有灵气,同时也使得咏钱诗和古代钱币相映成趣。其个中原因不仅是诗这种艺术形式的独到之处,还有古钱币本身的魅力,能给诗人独特的灵感。(摘自2007年第3期《知识窗》)
有关马的诗句篇10
关键词:舒位;咏剧诗;音乐;理论观点
中***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咏剧诗作为戏剧批评样式,是以诗歌方式对戏剧文本及演出、戏剧作家及演员、戏剧审美与传播等戏剧文化现象予以咏叹或点评,从中体现出诗作者的美学情趣和思想观念,也透露出丰富多采的文化史信息。咏剧诗虽然以诗为重,但通常也包括了咏剧词和咏剧曲在内,诗词曲共同构成了咏剧诗歌的大观。1舒位的咏剧诗以诗歌的形式既表明自己观戏后的深刻体会,又阐发了关于戏剧创作理论的观点。而他所作的《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是和友人毕子筠探讨戏曲时所作,比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戏曲的见解,犹如元好问以评论诗的流派和主要作家的《论诗绝句三十首》。
一、戏曲与音乐
舒位精通曲律,所作戏曲,人称当行。他对戏曲的要求很严格,看到了戏曲中音乐的特殊地位。《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二云:“苦将词令当诗余,有句无声总不如。”他认为词令(令即令曲,唐宋杂曲(即词)的体制之一,亦指散曲体制短小者)不能称为“诗余”,令与诗在和音乐的关系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令”不能称为“诗余”,因为它是有声的,存在音乐上的差别,亦是“别体”。而对这一“别体”的解释“一部《说文》都注遍,无人歌曲换中书,”即使是像“中书”这样博学也未必能说清楚。
在为戏曲进行范围上的界定的同时,指出戏曲中音乐的重要性。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七
绿绣笙囊侑笛家,十三簧字凤开花。提琴摇曳双清拨,更与歌天作绮霞。
如果把戏曲演唱比作明朗的天空,就好象在这天幕上点缀了绚丽的云霞。突出戏曲表演中伴奏的作用。同时阐明戏曲中伴奏音律的发展变化,在我们对戏曲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五云:“笛色旋宫忽变声,京房才死马融生。”秦汉以前谐音之法。以十二律与七声相配而成众调。到西汉,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这种定律法的价值在于理论上给人们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极微小的音差来变换音律。同时在笛上加一孔,可以吹奏商音,沿用至今。西汉马融在《长笛赋》中说:“易京君明识音律,原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而且马融精通音律,在很多乐器上的造诣都非常高。
舒位以“笛”为例,道出戏曲中音律的变化,音律变化的多样化使得很多文人在创作、艺人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根据听众的审美需求来改变音韵,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而音律转换的丰富多变使得真正精通音律的人更加可贵,《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一云:“千古知音第一难,笛椽琴爨几吹弹?相公曲子无消息,且向伶官传里看”。强调精通音律之难,在文人当中很难找到“曲子相公”了,舒位的咏剧诗在另一方面也证明当时有些戏剧艺人的音律造诣是很高的。同时,像舒位这样以诗歌的形式对戏曲音律进行论述亦是十分罕见的。
二、对作家、作品的评论
同其他创作咏剧诗的诗人一样,舒位也创作了品评作家、作品的诗作。评论的作家有蒋士铨、高则诚等,作品有《四弦秋》、《长生殿》、《桃花扇》、《琵琶记》等,还包括对一些艺术家的品评。舒位在这些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理论观点。
(一)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应局限于男女情事,应当扩大其思想内涵,使观剧者有所思、有所想。
观演《长生殿》乐府(四首)其三
白发谈天宝,琵琶唤奈何。未应来赤凤,从此老青蛾。
杨柳词成谶,梨花泪更多。至怜汤殿永,兵马洗天河。
这一首强调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悲剧色采。而这是和国家兴亡的沧桑巨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观演《长生殿》乐府(四首)其四
酒绿灯红夜,春风舞一场。乱离唐四纪,优孟李三即。
国事休回首,诗篇说断肠。谁知新旧史,多为郭汾阳。
这一首说《长生殿》一例有丰富的思想容量.每次看它都会引起今昔盛衰之感。而这些从正文上是感受不到的。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十一
流水青山句自工,桃花省识唱东风。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宣娘一笛中。
本首说《桃花扇》内容丰富深刻,文词典雅优美。舒位对于戏曲具有较高思想内容的期望,希望戏曲能唤起人们的真情实感,这与他的诗学观念是相同的。在诗学上他主张诗歌要有真情,他认为人人都有真性情,而诗歌又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不能刻意勉强。若无真性情,无论诗歌本身再华丽,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他在创作咏剧诗时,这一诗歌主张不免蕴含其中,对作品具有真性情的要求便转嫁于戏曲。
(二)在戏曲创作上,舒位还提倡创新,革变。但是要求作家改编的同时应当较前一作品是进步的,有所提升的。第一,就戏曲的故事题材而言,
书《四弦秋》乐府后(二首)其一
送客茫茫月浸波,江州司马恨如何。乌丝红袖丁年集,檀板金尊子夜歌。
漫向玉皇夸案吏,愁随织女渡天河。当年哨遍无知己,此是浔阳婆。
赞扬蒋士铨创作的《四弦秋》杂剧,认为这个戏成功地写出了自居易与琵琶女的感情交流。他们是沦落中的知己,是相互理解,相互同情,并不象马致远《青衫损》所写的是爱情的关系。第二,文本故事不可泛滥,应认真思考,编写出有价值的剧本。对于盲目篡改,没有新意反而是原本精彩的故事变的庸俗、泛滥的作家提出了批评。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十三
若向旗亭贳酒还,黄河只在白云间。只愁优孟衣冠破,绝倒当筵李义山。
旗亭唱诗的故事,本来是戏曲创作的绝好题材。命写,部部雷同.就便人感到枯燥无味丁。第三,就曲律而言,亦是如此,对优秀者加以褒奖。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十
玉茗花开别样情,功臣表在纳书楹。等闲莫与痴人说,修到泥犁是此声。
汤显祖“玉茗堂四梦”间有不协律处,经叶堂《纳书楹曲谱》改订,能一字不动地付诸歌喉,所以诗人说纳书楹是玉茗堂“功臣”。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六
便将乐句赠青棠,腰鼓零星有擅场。协律终怜魏良辅,安弦定让陆君。
魏良辅对昆曲音乐的改革有重大贡献,而陆君是著各的北曲弹奏家,这首诗高度评价了他们的艺术成就.
从舒位的咏剧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位正直,仗义的文人,他在《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十二云:“一声檀板便休官,谁向长生殿里看。肠断逍遥楼梵字,落花时节女郎弹。”本诗对洪升等人因演出《长生殿》而遭祸表示不平,并赞扬了《长生殿》的艺术魅力。又汤显祖因写《牡丹亭》而受到道学家们的诅咒,如云“世上演《牡丹亭》一日,汤若士在地下受苦一日”,诗人驳斥了这种谰言,说地狱中没有俗人,不写《牡丹亭》,还下不了地狱呢!舒位的咏剧诗反映了当时戏曲名著的影响,在当时,促进戏曲名著的进一步广泛传播;在今天,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戏曲名著以及对古代戏曲发展情况的研究也具有史料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A].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