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1
《秋天》是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代表作,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自何其芳早期创作诗集《预言》。当年诗人在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写了两首以《秋天》为题的诗歌,一首写于一九三二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另一首写于同一年的九月十九日清晨。从时间上看,前一首并非写于秋天,而是盛夏,其内容正如诗中所写:“我是忆着、梦着、怀想着秋天”;后一首写于秋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憧憬的秋天,读后让人不免心生遐思,无限向往,现在教材所选的正是后一首,也称《秋天》(二)。
以“秋天”为题,写什么好呢?笔者认为莫过于写大自然、写郊外的乡野了,因为四季的更替会在那里留下清晰的印记,给人以直观的感触。作者似乎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把目光投向乡野,投向农家人的生活,选取“农家”、“渔人”、“牧羊女”三个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劳动画面,以观者的身份言他人之事,用多情的眼睛表内心之感,营造了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这首三节十五行的短诗里,作者蘸着丰富的情感,用轻松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三幅诗情画意的美景,意味深长。
画面感强,生活味浓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乡村秋景中三个典型的场景——幽谷农家、江面渔人、草野牧羊女,以蒙太奇般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场地,用不同的光圈和焦距捕捉秋天的镜头,通过连续而又带有跳跃性的手法进行剪辑,从忙碌的农家到欢快的渔船,再到草野上牧羊女的情思,画面的立体感顷刻间跃然纸上,裹挟着成熟味道的秋风似乎扑面而来。为了增强画面的厚度和层次感,作者对每个场景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点缀,用“露珠、伐木声、幽谷”衬托农家人劳作居所的悠远,用“冷雾、乌桕树、白霜”丰富渔人捕鱼作业时的环境,用“蟋蟀声、枯涸见石的溪水”凸显牧羊女平静、清澈的内心世界,三个场景错落有致,有机统一,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写出了秋天多彩的味道。
形式灵活,表达独特
《秋天》这首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和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形式上既有格律诗的整齐划一,又有现代诗歌的灵动多变。整首诗共三小节,每一节均为五句,都以“秋天……在……”的句式结尾,表现出篇章结构的一致性,而在句法上则呈现出灵活多样、摇曳多情的特点,语句的长短完全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定,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全诗不着一个主语,只在每一小节的最后点出“秋天”,一唱三吟,反复吟咏,既含蓄不泥,又凸现主题,这样的形式让“秋天”流动、鲜活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渐渐带入它那迷人的深处。
短短十五行诗里,作者采用直陈其事的手法,娴熟地运用拟人、拟物、比喻、暗示、通感等表达技巧,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些独特的想象撩拨起读者的感官细胞,让人产生丰富、自由的联想,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读出了自己的秋天,而这之间又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回味的余地。
另外诗中有几句特别的句式值得仔细揣摩:诗的开头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正常情况下是先“伐木”后“震落了露珠”,而诗人却有意颠倒顺序,造成表达上的突兀效果,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为了使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第二节的第二句“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光影交错,虚实相生,表达之妙,回味无穷;第三节三四句“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两句如果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可以合成为“牛背上那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里的笛声何处去了?”,但如此一来,诗意就没了,也表达不出那种层进、往复的味道。
语言形象,意境丰富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考究,生动形象是其一大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诗句中用了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秋天的神韵,传达了人的神情。“栖息”、“游戏”、“梦寐”等拟人化的词语使秋天的模样具体可感,赋予其生命的气息。
《秋天》一诗中没有社会性的意象,也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和现实的印记,看到的只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的景物,如“露珠、幽谷、冷雾、芦篷、白霜、蟋蟀、笛声……”,这些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人们熟悉的静态意象,注入其自己的情感因子,创生出一个蕴藉丰富、意味深长的秋天意境,让每个人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个秋天。
[我设计]
教学设想
《秋天》所在的单元主题可以概括为“四季***景”,所选的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且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精巧、富有诗情画意。课文篇目包括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基本内容。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四季的***景依次在一个单元里集中呈现,因此感受四季的变化,所以说欣赏四季的美景理应是教材编写者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秋天》作为一首现代诗歌,语言优美,画面丰满,意境悠远,教学中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语言为基本抓手,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上,体会秋天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认读并会写文中的生字词(例如“丁丁、肥硕、鳊鱼、乌桕、芦篷、寥廓、枯涸、清洌、梦寐”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3.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2.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的意蕴。
2.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朗读。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品味、对话交流,联系生活体验,触发学生对诗歌意境和秋天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说秋天——秋天洒落在记忆里
以时间为引子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的日期是多少吗?
生答:10月19日。
师问:那么农历是多少呢?
学生:沉默不语
师说:老师来上课之前查了一下台历,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三,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慢慢变冷了。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时节啊?
生答:秋天。
师说:具体来说,现在正值深秋时节。一说到秋天,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其有不同的印象和感受,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式的回答,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此刻想到的有关秋天的景物、画面或感受。(任选一个小组从前到后一个接一个地说……)
(设计意***:从现实时节切入秋天的话题,唤起学生对秋天已有的生活体验)
二、吟诵秋天——秋天在诗人的眼里
1.初读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大声朗读,每人至少读三遍。
(1)学生按要求进行自由朗读。
(2)请学生朗读,每人一小节,其他学生纠音、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提示:丁丁(zhēng) 背篓(beīlǒu)肥硕(shuò)青鳊鱼(biān)乌桕(jiù)芦篷(lúpéng)寥阔(liáo)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
(设计意***:解决生字词的读音,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解决目标1)
2.诵读理解
要求: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感情,读出秋天的味道。
(1)学生可朗读或默读;可自主朗读或相互交流朗读的认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诵读本文的感觉。
(2)请学生任选一节或一部分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尝试,读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来读,其他同学可适当点评。
(3)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朗诵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来读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给予回答。
提示:第一小节要读出悠远、清静和喜悦的味道,体现出农家人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收获的忙碌和喜悦之情,“丁丁”作为形声词,朗读时要适当拉长(丁—丁);第二小节要读出悠闲、轻快的感觉,体现出渔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乐趣;第三小节要读出空旷、深远和怅然若失的意味,体现盛夏过后的沉寂和牧羊女内心朦胧的感觉,同时要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疑问读法。
(设计意***:在感知课文的前提下,进行有感情地诵读,用自己的理解把文中的感情给展现出来;反过来,在有感情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着力解决目标2、3)
3.品味赏析
要求: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或哪一节?抑或是你对诗中哪一部分最有感触,说说你的原因和看法。(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景物/情感”等方面着眼。)
(1)学生自我品味或互相交流学习。
(2)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学习,教师适时总结、点拨。
提示:词语方面形象、生动,运用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句式方面有意突兀和非同寻常,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和“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新颖独特,别有滋味;修辞方面运用了拟人、拟物、比喻、通感等表现方式,例如“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增强了表达效果;景物方面选取秋天有代表性的物像,比如“露珠”、“稻香”、“瓜果”、“冷雾”、“白霜”、“蟋蟀声”等,突出秋天的特点;在情感方面传达出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味醇意长。
(设计意***: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加深对本诗的理解,继续解决目标2、3)
三、描绘秋天——秋天徜徉在你我心间
要求:请用你的学习收获和体验重新感受“秋天”,借用诗歌的写作手法,写一句或一小节充满诗意的有关“秋天”的文字。
(1)学生构思写作。
(2)课堂交流学习,同学及教师进行评点。
(设计意***:学以致用,解决目标3,照应导入。)
四.寻找秋天——走进秋天,感受自然
课后作业:
1.读读、写写课文出现的生字词。
2.背诵全诗。
3.寻找秋天的踪迹。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2
比如,关于“秋”,我们可以搜集到以下的诗句。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李白《日出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贺铸《鹧鸪天》:秋风想见西湖上,化作白莲千叶花。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萋兮吟》: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张炎《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龚自珍:四海变秋声,一室难为春。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马致远: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细细品味这些诗句,继而展开想象,设置一定的场景,我们便可以开始写作了。不过,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写作是讲究详略得当的,所谓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其实就是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比如:不是吗?轻轻闭上眼睛,遥想两三枝嫣红的桃花悄悄伸在翠绿的竹林外面,花下水暖,嬉戏的鸭儿摆动起颈项,霎时晶莹的水珠四射,苏轼信笔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意便盎然生动了。又比如: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数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好一个“闹”字,让人在一刹那仿佛就能看到枝头的杏花密密匝匝,开得何等繁盛;让人在一瞬间仿佛就能听到杏花在枝头争先恐后怒放的声音。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春意蓬勃啊。这两个段落就是对原诗句的描述与评述,即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
第二、要有对诗句的合理归类。有一些诗句的内容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写作时,我们便可以把它们归类在一起,这样便容易集中地说明自己的主题。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用诗句则揭示了春风最本质的特点:带来生命。许多诗人都曾为此作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春风使江南披上了绿装,这是生命的动态表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春风像剪刀裁剪出如许的细叶,裁剪出大好的春光,这是生命的形象描摹;“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程致道),春风滋润万物,却不让万物感受到春风的关切,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以上四组诗句写的都与生命有关,放在一起,便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
第三、叙述的语句要富有变化。是先引用诗句再提作者,还是先提作者再引用诗句,写作时都要用心。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只愿在秋季以菊为伴,对山当歌。《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看出了杜甫的宽广胸襟,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在这个寂寥的季节里,诗人并不是反复吟唱着“悲戚”二字,而是“多病独登台”。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足见他超俗品性,独具闲情雅趣,胸有傲竹,以竹为竿,在这样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垂钓,那该是如何的惬意!这个段落是学生作文的原稿,我要求学生修改时注意叙述语句的变化,学生修改为:秋的画面是最灵动的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菊为伴,对山当歌,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远山近菊,淡淡的画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纯与闲情雅趣。杜甫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浑厚的画面,不单单是寂寥,那种广博的胸襟所呈现的悲壮更叫人在心间千百次地萦回。“撷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以竹为竿,垂钓秋风江上,天高气爽的意境渲染着他的惬意,也衍化着他的品性超俗。很显然,后者比前者因语句富有变化,而显得有韵味得多。
因此,诗句的引用要注意与行文所设置的场景水融。
例:学生用上述关于“秋”的诗句写成的作文。
秋颜
文 璇
看着窗外深黛色的树瑟瑟地摇曳着,看着深灰的土地上不再有阳光的艳影,看着女孩们拉紧了衣链在风中飘扬着长发,我亦换上毛衣,才蓦然发现原来秋已款款而至。
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确是。一个人漫步于小道上,少了炙热阳光的陪伴,只觉得风儿从指尖滑过,感到丝丝寒气袭向全身。风儿跃到桂树上,挑落了粒粒桂花,遗落了满地金黄,馨香在头顶缭绕。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纤纤蕙芽是柔软的,怎受得住秋风的摧残。但秋日并不都是寂寥的,不是还有“我言秋日胜春朝”吗?有诗为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漫山枫叶红似火,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诗人的眼,秋的火热使诗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在秋的影片里,风和叶总是主角,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绝美的剪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将我带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秋风拂动,落叶飞扬,引得我心驰神往。看到落叶,人们总会联想到伤感、悲凉等词语。其实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吗?落叶本身不具备令人愁的能力,是人们看到她凋零,赋予她感性。倘使落叶在秋天不落,依旧高挂枝梢,生机盎然,那还算是秋的本色吗?难道你就不觉得少了点什么韵味吗?风是秋的主旋律,“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便将秋写得活灵活现了。白莲在风中随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那一种站在秋的容颜里守望的姿态,多么地让思绪翩翩呀。
秋的画面是最灵动的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菊为伴,对山当歌,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远山近菊,淡淡的画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纯与闲情雅趣。杜甫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浑厚的画面,不单单是寂寥,那种广博的胸襟所呈现的悲壮更叫人在心间千百次地萦回。“撷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以竹为竿,垂钓秋风江上,天高气爽的意境渲染着他的惬意,也衍化着他的品性超俗。
秋款款而来,又悄然而去。在“只有一枝桐叶,不知多少秋声”的沉吟中,我拾起一片落叶,放在掌心,仿佛托起整个季节的容颜。看着她清晰的纹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寻的秋天。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3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竹喧/归浣/女随意/春芳/歇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4
诗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较强的表现力。诗词的鉴赏,主要是把握诗词用语的艺术,领会诗词生动传神的特色和含义。理解句意,恰是解读诗歌的突破口。下面结合教学经验和考题实践谈谈古代诗歌理解句意的方法。
一、品味“诗家语”
王安石将诗词中词语的某些特殊表达称为“诗家语”,意思是说诗词有韵律的限制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诗词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避免直说,创作上强调想象和联想,在句式的衔接上有跳跃,有省略,不严格遵守语法和表述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于是就出现一些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诗家语”句式乃至诗篇的异常整合格式。
“诗家语”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倒装式。由于格律的限制,或为了突出某些词语、某个意思,在表述中使用变式句,即⒛承锓ǔ煞植话闯J骄渑帕校有前后颠倒的现象。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按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改动之后,先闻其声,次见其动,再见其人,更真实地表达了诗人追求感觉的过程,也给空山宁静的秋夜增添了几分生气。
省略式。诗句中的省略式是为了使句子更加凝练、集中。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十个字十个名词,组合成六个意象,没有一个动词,却有声;没有一个形容词,竟有色。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这些作定语的名词都有诗意的具体感,诗行不依靠动词,仅靠名词内在的联系,使情境和神韵完美统一,客体凄冷的情调和旅人悲愁的情绪相互渗透,感人至深。若按照正常句意应为:闻鸡声出茅店但见弯月一轮,上板桥踏秋霜留下一串足迹。加了动词,句意完整了,但诗意荡然无存了。
互文式。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即诗中两个词本来要合在一起说,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但因音节字数受诗体限制,于是前面省去了“汉”,后面省去了“秦”,说成“秦时明月汉时关”,解释时要合起来讲。互文见义,是古诗的一种特殊结构。
二、紧扣主旨,吃透语境
文学作品类的命题和答题往往遵照主旨辐射原则,关注上下文,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句意题型的解答亦如此。诗人在描写人、事、景、物时,都注入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以2016年全国卷Ⅱ诗歌鉴赏为例,第8题考查把握句意: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读完诗歌,我们能够知道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霸》这部分内容中赞美曹霸的高超画技。因此,作为节选部分的压轴句,“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意思是曹霸画的马,能够超越所有凡人俗匠画的毫无灵气的马,诗人在比较中,盛赞曹霸画技。理解第二问时,要在诗歌语境上做文章,五、六句写道:“诏谓将***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曹霸听命展开素绢作画,认真观察琢磨,用心思考作画,一会儿的功夫,如“九重真龙”一样的马就跃然于画卷上,远远超过了普通画匠们的匠气之马。对主旨的宏观把握,为诗句的微观解读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三、解读意象,体味寓意
“诗言志,诗言情”,但古诗又往往忌直贵曲,诗人大多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各种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义象征、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诗词中的形象,尤其是自然景象,总是浸透了作者的情感。鉴赏时,意象就是解读诗句的突破口,其中一些意象本身就反映了一种传统的审美心理。在柳永的《雨霖铃》中,诗人在开头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寒蝉”“长亭”“骤雨”三个意象就所见所闻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在诗歌鉴赏的备考中,我们应熟知一些常见的意象,并把握其寓意,对诗句理解至关重要。
四、关注手法,品悟诗意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5
古诗词鉴赏对情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字词上看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生动形象的效果。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 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或某词为什么是全诗的关键。
3.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字比较,辨其优劣。
解答分析: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常常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色彩词、叠词与词类活用上下工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抓住了炼字的关键。鉴赏炼字应该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色彩、情味、动静、效果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明确指出诗眼或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描写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参考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
二、从语言风格上看
诗词语言风格是指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作品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语言个性特征。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的个性,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常见的风格特点: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摇?摇③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从诗中“满载、平铺、十里、何妨”这些苍凉、豪放的词句中,可以品位诗人的豪放情怀。再结合注释,我们可以推断词人的风格。
【参考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达技巧上看
诗词表达技巧分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摇由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摇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四、从形象上看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一件事。诗人首先要创造出一种形象,并借助形象的某种特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亦称意象)。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
2. 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
古诗词常常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因而,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特点,然后把握形象的精神象征。
答题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形象。
2. 根据诗中描写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例?摇(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诗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五、从意境上看
意境:“意”就是情意,即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有立体感的艺术***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 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意境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明确诗歌的表层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例?摇(20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像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6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译文。
6、结合***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7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真美啊!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8
在今天上午结束的集体备课中,我欣赏了李老师执教的《长歌行》,她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念的恰当领会,清晰的教学思路,以读促讲的教学方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她的课堂教学,我也构思并修改着我的课堂设计,在修改中进行了某些环节的整合。
一、自学提示的整合处理
李老师两次出示自学提示,分别是自学提示(一):练习正确、流利读诗;注意读时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读准字音,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3分钟后检查自学情况。自学提示(二):细读想象,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思考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钟后汇报。针对我班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我把自学提示进行了整合。开课后,我出示自学提示:练习正确、流利读诗,注意诗的停顿;了解诗中重点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了解诗句的意思;讨论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6分钟后汇报学习结果。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但个别词的意思并不理解,所以我把学生自学、相互交流的重点放在了“通过重点字的理解去了解诗意,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上,这样能够直切主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学指导,会给“不会的学生”留出多一点儿的学习时间。
二、我把古诗内容进行了“砍块式”处理
李老师是在学生进行第二次“自学汇报”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内容的,春天的蓬勃、秋天的衰败、对珍惜时光的感叹等,老师引得自然,学生学得到位。而我在处理古诗内容时进行了“砍块式”的处理,即在学生初步知道了重点词意、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对整首诗进行了意义上的划分:前四句写春天的生机勃勃: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五六句联想到悲秋将至,万物衰败枯萎的凄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后四句作者以“百川东流不西归”作比,感叹时光珍贵,劝勉人们努力向上。在学习每一个意义块儿的时候,学生先交流诗句字面的理解,然后联系到春秋的景物对比,由此比较得出诗人两种不同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作者情感的表达,同时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谈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解,并从实际行动中寻找“努力”的机会,提高“努力”的信心。
三、朗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著名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讲“如何学好语文”时,曾讲到过三点:“一是读,二是读,三还是读,只是读的要求不一样,读的品味不一样。”这节课,我同样吸收了李老师“以读促讲,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我把读多用在了“学生理解了诗意、交流了对古诗学习的体会”基础之上,这样在学生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基础上,加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再联系自己的惜时经历,很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能通过朗读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现出来。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展示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机会,提供了空间,更为老师的提高提供了捷径。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9
关键词:导语; 兴趣; 情境;悬念; 联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而言,开头便是导语。导语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入课堂、融入情境、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需要每个老师在每堂课前苦心经营、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以求完美。关于导语的使用,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地步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再如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们用《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曲子导入,可让学生回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画面,以及人物的力挽狂澜和叱咤风云,从而体会苏轼那种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创设悬念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再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这些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产生急于要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三、巧用名句法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秋的诗文很多,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 如“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中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饱含着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不过,还有别样的秋天,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瓜果飘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又让我们领略了秋的金光闪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样导入新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在诗画中,怎不情趣盎然!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用“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导入,如此等等,都能促进学生思考,增强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生感悟。
四、前后联系法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篇10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先驱,为辛亥***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首词是秋瑾和丈夫因***而决裂只身东渡日本前所作,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衫。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验和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等,本节课继续通过《满江红(小住京华)》来理解内容、来品味语言、来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品读词人内心的苦闷。
3.体会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词人内心的苦闷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突破口:用秋瑾的五句诗词“休言女子非英物”、“难将巾帼易兜鍪”、
只身东海挟春雷、“漫云女子不英雄”来贯穿导——读——感——写四个板块的课堂教学。试***用这五句诗句渲染课堂气氛,以让学生更深感悟《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明标
一、休言女子非英物——导
1.
导入。
同学们历史上有一位女侠,她得到***大加赞赏,我们一起齐读***的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鉴湖女侠是谁?
学生:秋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秋瑾的《满江红》,走近一个千古奇女子!(板书:满江红)
同学们,老师搜集了秋瑾的一些资料,哪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生读)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家、妇女***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2.明标。(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词人的感情;
3).写词人内心独白。
互动达标
二、难将巾帼易兜鍪——读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接下来让我们放声朗读,进入本节课的朗读环节。
2.
朗读。多种方式朗读这首词
①齐读
②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右的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有障碍的词句圈出来;(注意字音,节奏)
③初读,纠正字音和节奏;
④再读,语气,语调,重音;
⑤范读,读出韵律,节奏,情感;
4.感悟。师:说说通过读这首词,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秋瑾?
请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秋瑾的句式说话。(说出理由)
生:读出了豪迈、苦闷、志向
小结:总结秋瑾形象(学生上黑板写)全班同学再次朗读这首词,让我们在朗朗的书声中再次体会秋瑾的形象。
三、只身东海挟春雷。
——感
5.词眼。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上册学习过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的诗眼是“愁”,写出了诗人的乡愁和对未来的忧愁。
那么《满江
红》的词眼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能表现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苦”)
6.品析。秋容如拭、破楚思浙、心比男烈、何处知音,让我们一起跟随文字,试着在词句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感情。在诗词中,往往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词、一个短语,却有着极重的
分量、极大的张力。我从“
”中感受到秋瑾“苦”在
。
①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湖南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让我们感受到封建家庭束缚之苦。
②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上天苦苦地生我做一个女子,我对此是多么的轻视和不屑啊!秋瑾对贵妇人的生活,更是一点也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可以看出秋瑾对身为女儿之苦,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③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让我们感受到秋瑾不能身为男子、却有男儿一样的抱负志向的矛盾之苦。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她为了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让我们感受到她难觅知音之苦。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秋瑾虽以肝胆待人,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者刚踏上***征途的徘徊担忧思想。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璧上鸣”这是身为女儿身之苦;“八年风味徒思浙”这是婚姻家庭和思乡之苦;“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是知音难觅之苦-----,同学们秋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苦闷?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让我们合上书本,动情的背一背这首词,再次体会一下秋瑾那颗报国无门的愁苦之心。
四、漫云女子不英雄——写
7.同学们诵读的真有感情,可谓是秋瑾的半个知音,秋瑾的心里有那么多的难言之苦,可是却毅然而然的冲破婚姻家庭的束缚,东渡日本寻找救国之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挣扎,才能走出这一步,接下来我们就以秋瑾的身份写内心独白,从而深刻感受“鉴湖女侠”丰富的内心世界。
(提示:自己写,写了后小组内交流展示,然后小组派代表全班展示)
小结: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展示,让我们在享受******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时刻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书设计:
满江红
秋瑾
家庭束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