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诗句10篇

荷花的诗句篇1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3、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周敦颐《爱莲说》

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12、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

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花的诗句篇2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____陆游《除夜雪》

6、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____戴复古《除夜》

7、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____苏轼《守岁》

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9、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文天祥《除夜》

10、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1、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1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____***《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____皇甫冉《春思》

1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____刘长卿《新年作》

1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____文征明《拜年》

1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7、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____***《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荷花的诗句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西湖一年四季风光***片,配乐的荷花组***,有关杨万里的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番。(映示画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恋往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望着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杨万里的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诗句,指名朗读。这可是两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认真研究研究这两句诗好吗?围绕诗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料围绕诗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认真研究,比谁获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万里。

题目指导读课题,在读中理解题意

出处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3、重点研究三四两行为什么脍炙人口?

(1)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悟荷叶的茂盛荷花的艳丽。欣赏荷叶组***,指导朗诵。

(2)体会一碧一红荷叶和荷花的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体会语言的对仗工整。

两行诗十四个字就把满池的荷叶荷花送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置身于西湖岸边,使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惊叹!难怪诗人脱口而出……

(4)指导朗诵,想象画面,体验古诗的意境。

4、看书鼓励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书上插***。

(2)引导学生研究〈杨万里与荷花〉,补充三首杨万里写的有关荷花的古诗。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比较研究,补充其他送别诗。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万里与荷花的研究报告〉;

荷花的诗句篇4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③有人来。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③始觉:才发觉。

名句积累: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

赏析:

这首《采莲曲》以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意境,深深感染了读者,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

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诗人想要描绘的是采莲少女,然而诗人却没有对少女们的天姿丽色作浓墨重彩的刻画渲染,而是让她们隐于荷叶花丛之中,于若有若无中升华出一种蒙恬静之美。开始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便将少女的形象与青荷红花相互映照,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视觉上造成少女与莲荷一起凌波飘摇的印象。荷叶――罗裙,芙蓉――脸,这既是比喻,又是形象的直接叠印。荷叶与罗裙在颜色上相同――青翠碧绿,在形象上相通――圆润飘然;芙蓉即莲花,少女红润的脸庞掩映在鲜艳的莲花从中,看上去莲花仿佛是在向少女们争相开放,它们相映生辉,自然天成,如水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采莲少女与荷叶莲花融在了一起,忽然之间不见了少女的踪影;正待凝神静气,却听歌声飘来,原来采莲女隐在荷丛中并未离去。这里以声写人,笔法含蓄,使诗歌意韵悠远,更加耐人寻味。

这首绝句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明丽优美,层层深化,令人浮想联翩。诗歌前两句写的是少女与莲荷形象上的融和,使我们眼里出现了莲叶田田、鲜花娇艳、少女清柔、阳光明媚的动人画面。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脸面与荷花相映,风吹荷摇,人花难辨,使我们感到荷花就是少女的写照,少女就是荷花的精灵,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有浓郁的童话色彩。诗歌的后两句在意境上紧承前文,同时又有深化。少女已完全融入荷叶莲花之中,不见身姿面影,而欢愉的莲歌随风飘送,令人心驰神往。好一派荷塘无际、莲花盛开、欢歌四起的情景!诗人在这里已完全放弃了对少女形象的描绘,使少女青春的欢乐与活力跃然纸上,整个画面也因此有了诗意般的含蓄。

荷花的诗句篇5

一、关注认知,及时提炼

学生在学习知识初期,对知识的认知难免杂乱、片面或单薄,教师的及时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秦兵马俑》是教材第一次把过渡段作为教学重点,教师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发现:

生1:对上,它承接上文,对下,它引起下文,这句话是承上启下。

生2:这句话中有个关联词“不仅……还……”,把句子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正好是段意。我们可以根据过渡句概括段意。

师:说得真好,又被你发现一个作用,过渡句往往有关联词语,这也可以作为寻找它的依据。

生3:这句话把课文的内容都写进去了,可以概括主要内容。

师:整理一下,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承上启下

生2:可以帮助我们概括段意

生3: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在此基础上引领三次互动,提炼归纳过渡句的特征与作用,对过渡句的认知也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为举一反三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关注愤悱,顺势点拨

“愤悱”出于《论语》,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可见,愤悱状态下所迸发出的强烈探求欲和表达欲,是学习、思考的动力和前提。如学习《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学生对这首诗是不是“送别诗”产生了疑问,教师没有讲解,而是先引导想象。

师:在这离别之际,杨万里会对林子方说些什么呢?

生1:他会说:林子方啊,这西湖的十里荷花这么美,你一定要早日回来,我们再一起赏荷花。

生2:他会说:林子方啊林子方,我们虽然要分别了,但我们的友谊却永远像这荷花一样美丽纯洁。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丽的荷花,是杨万里情感的寄托,再联想到荷花的精神,他还可能说什么呢?

生1:他会说,林子方,你到外地去做官,可一定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老百姓爱戴的好官。

生2:林子方啊,你就要远行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像荷花一样的正人君子,像荷花一样得到人们的喜爱。

生3:我明白了,这首诗表面是写荷花其实是写离别的,所以应该是离别诗。

师:这就叫“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方法古人爱用,现代人也爱用。

这个教例中的教师是一个抓住学生“愤悱”状态的高手。“愤悱”产生于题目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处,而教师巧妙点拨,逐层推进学生的想象深度,赋予了互动丰富的内涵。学生又由讨论而即时生成的“愤悱”情境,教师三言两语引入“借景抒情”的概念,使学生产生顿悟。这种以学情为“势”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互动中真正有所习得。

三、关注意外,适时纠错

课堂有太多不确定因素,随着师生互动活动的发展,学生不可能总是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或目标行进,总会发生一些意外,出现一些错误。此时,教师需要把握生成性教学资源,真诚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鼓励多元解读,提倡多方碰撞,肯定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学生有了以下的争论:

生1:“树头花落未成阴”,说明花已经凋谢了,写了秋天的景色。

生2:是春天的景色,菜花是在春天开的。

生3:我也觉得是写春天的。“未”,是树叶还没有长出来。桃花、梨花都是先开花、后长叶的。

师:看来写的是春天,不过春天有很多景物啊,比如桃花、梨花开放。诗人为何要选择写它们凋谢呢?

生1:这是暮春景色,各种花都凋谢了,只有菜花正开得灿烂,诗人观察很仔细。

生2: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生3:这种景色别人没有写过,这样写别出心裁。

以上教学,教师以学生的错误为“创生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学生找到正确答案时,又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辨:为何作者要选择写“树头花落未成阴”,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走进了文本,读出了各自眼中的“树头花落未成阴”。

四、关注盲点,拓展延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难以引起学生注意、思考不到位或思考难以全面,从而导致语文知识掌握产生缺陷以及思维能力出现断层的点,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语文学习的盲点。教师要努力打破界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前后内容关联,课内与课外联系,变盲点为亮点。

例如,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之前,教师抓住“荷花”这个意象,从文化入手展开铺垫,先出示诗句,让学生找找古人对荷花的称呼,初步感受荷花的姿态美。然后补充周敦颐的诗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感受荷花的精神,为理解这首诗作知识的铺垫。精心拓展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走进文化,使得学习有了丰厚的底蕴,有利于进入更广阔的互动天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荷花的诗句篇6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作品编为一组,相互对照,辨析异同,用以识别作品特征,提高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赏优汰劣和触类旁通两个方面。将比较阅读运用到古典诗歌的学习中,可以有效提高其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的比较阅读具体说来,有不同诗歌题材的比较,不同诗歌同一意象的比较,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的比较,不同诗歌选材立意的比较等。比较鉴赏要从异中求出同来,也要从同中求出异来。现举隅如下。

一、人物形象特点的比较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特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品质,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等。

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摇莲?摇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摇莲?摇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s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s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两首诗都以“采莲曲”为题,都以荷叶、荷花为背景来描写人物,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充满青春活力;主人公身穿罗裙,脸似芙蓉,嬉戏荷田。该诗营造了自然环境与采莲女浑然统一的整体背景。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的采莲姑娘;深藏荷田,遇郎欲语未语,低头微笑。该诗刻画了一个遇见恋人娇羞腼腆、纯真质朴的采莲女形象。两首诗都传达出诗人的欢悦、惊喜之情。

二、情感基调比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2.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 柴 侍 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摇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

三、意象特点的比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统一,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3.以下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咏 白 海 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 白 海 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的内心世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四、表达技巧的比较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具体的考点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例4.以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两首诗都是写景诗,两诗的后两句的描写对象都是荷,都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同。两诗中写荷花“相倚恨”、“暮犹怕热”,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五、作者观点的比较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诗人总是要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文物遗迹“赋诗言志”,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

例5.以下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汴?摇河?摇曲

(唐)李?摇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 河 怀 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荷花的诗句篇7

忽然的我感觉一种冲动。

哦,我想起了:我一直想看雨中的荷,也想写雨中的荷。是啊,正是这种冲动,曾经诱使我对荷的奇思妙想,怂恿我写雨中荷的欲望。

这种冲动来自我曾经看过的别人写过雨中荷诗句,感觉那情景那感受颇有些诗情画意。想一想,在雨中看荷,一定是极富诗意也很惬意的事情。

现在正是下雨的时候。呵,正逢其时啊。

我撑起伞,想到荷塘观赏。

可是,天不作美,雨竟然大起来!现在正是雨水如瀑,地上已经到处流水,下得起了泡泡;天空电闪雷鸣,轰隆隆震心的响;风大,雨也大。我望着天空,阴云覆盖,风雨交加,如瀑的雨水,想着风吹荷摇,雨打荷伤,如果脆弱的荷不被摧折,已经是万幸。这样大的雨中的荷还会有什么好看?难得谈上诗情画意了。

我以为,有诗意的雨荷,绝不是这样的风雨天气。有诗意的雨荷,应该常常于细雨如丝的天气,即使不用撑伞,也不会湿衣,这时候你来看荷,那才叫有意味呢。

想想看,那荷叶田田,青翠欲滴,大为冠盖……

想想看,那花含蕾的、初绽的、开放的,怒放的……

想想看,那花色纯白的、艳红的、金黄的、浅粉的、紫红的……

想想看,那丝丝细雨无声,编织出一片朦朦胧胧,在蒙蒙的,茫茫的烟雨中,那荷隐约可见,如梦如醒,亦真亦幻,那含蕾的、初绽的、开放的,怒放的;纯白的、艳红的、金黄的、浅粉的、紫红的荷,如处于纱帐中羞于见人的少女,颇有点诗意。现在,下这么大的雨,又刮这么大的风,这雨中荷,怕也谈不上诗意了吧。

不去也罢。我只管望着茫茫的雨帘,想象着雨中的荷,荷被风吹,被雨淋的样子,心中有些怨怼这雨下的不讲究。

雨渐渐的小了,一点点儿的停了。随着一点点儿停下来的雨,我看雨荷的心思渐渐也淡了。

我怏怏的顺着回家的路走着。

走到了荷塘边,还是忍不住的往荷塘看了一眼。其实,不看也许没有什么,一看,倒觉得这荷塘真的有了些变化呢。原来的荷叶只有手掌大小,一片片的紧紧贴在并不很深的池塘的水面。现在,那一片片手掌大小的荷叶,竟然长成了很大荷叶??如冠如盖,显得特别大气,而且已经完全举出水面。

最令我惊异的是:那荷已经蕴蕾!

在荷塘里,荷叶上的残留着大雨过后的水珠,那水珠在翠叶上,显得晶莹剔透,在轻风中在荷叶上滚动……

我记得唐诗里写荷的妙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我还看过为这两句诗配的画,按照这两句诗意的摄影,真想不出当时的诗人是怎么体会的这种意境,在他的心里,这是怎么样的一幅画,一种诗情!

进入4月,我就开始看这荷。

到了5月,我看到荷叶出水。

现在是6月,我看到了小荷已露尖尖角:那有花蕾的柄高高的举起,那荷蕾被高高的举出水面,高过荷叶。在绿色的花萼包裹中,那粉色已经耐不住寂寞,你可以看到那粉色从花萼中绽出……哦,这就是小荷才露的感觉啊……

一朵、两朵……

荷花的诗句篇8

六月西湖的景色与其它季节不同。看,荷叶一望无际,与天相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碧绿。仔细一瞧,有的荷叶上面还有几颗晶莹的小水珠在滚动呢。象满天星似的荷花点缀在荷叶间竞相开放,红色的花看起来是那么的艳,白色的花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清雅,它们互相映衬着,像仙境一样。一阵微风吹来,荷花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有的弯着腰,还有的还在旋转呢,真是多姿多彩。

这是多么美的景色啊!虽然说西湖的四季风光各有特色,但这碧绿的荷叶,红艳艳的荷花,诗人仅用一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能够突出地体现了荷叶的多,荷花的美。这句诗可谓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说明了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景色中更加显得与众不同的原因。直让读者与诗人一样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与赞叹。

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其独特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红碧交错、惊采艳绝的画面:翠绿的莲叶,蔓延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一幅画,一个梦,接天无际的荷叶,却道不完那无尽的碧色。阳光倾斜在荷花上,那亭亭仙子便顷刻散发出动人的艳红——轻轻地,揉进了西湖的碧波,揉进我的心中……

荷花的诗句篇9

写荷绘天然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虽是送别诗,却没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伤情,而极尽描绘西湖的美并把它送给友人,希望友人走后不久便能回来。作者别出心裁,不写山光,不写水色,单单只写莲荷,前两句虚写,后两句实写,虚实相济。而且把具有阴柔美的莲叶、荷花写得极为壮美,诗人让碧叶、丽日形成一上一下、无穷阔大豁朗的境界;使“碧叶”“红荷”相互映衬,描摹出鲜明艳丽的色彩,使阳刚与阴柔、壮美与柔媚,在诗歌形象中得到完美统一,从而描绘出绮丽西湖莲荷接天、花若红云、叶如碧波的特异风光,使人游目骋怀、陶醉在无边的绿荷之中,领略着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美妙风韵。

写荷赞美好生活。“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采莲曲》是一幅生动优美的采莲***,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女翠绿的罗裙与碧绿的荷叶仿佛是一色裁成,采莲女娇美的面容与盛开的鲜艳的荷花相对争艳、相映生辉。罗裙与荷叶,娇容与荷花融为一体,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活泼美丽的采莲女宛然一出水新荷。要不是听到优美的莲歌悠然飘来,很难看出画面的中心是处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的采莲女。她们在采莲,也在采摘生活的幸福。在这里,荷美人俏,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劳动生活幸福美满。全诗写得有声有色、含蓄蕴藉、别致清新,收到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咏荷留哲理韵味。“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小巧玲珑、天真妩媚。细水池中,碧波之上,新荷刚出水面,风致未展,好像有点害羞的感觉。此时却有一只蜻蜓竟大胆地在此歇脚,好像蜻蜓与荷花一见钟情。最善于表现动态之美的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速镜头捕捉到这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一瞬,把自然界这一投契情景和盘托出,并在一瞬间留下永恒,颇有一番情趣,也给后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小荷初露,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蜻蜓眼尖,一眼看出她是荷花仙子,便捷足先登。它来得何等及时,何等敏捷,何等沉着。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也是美,要善于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人才不能埋没,应及早去发现。

写荷表心中天地。“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可以折叠的坐具)。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纳凉》描绘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纳凉环境:河边桥畔,月下柳林,风定池静,船笛悠扬。池中莲花盛开,清新自然,幽香四溢。这种荷香,不仅使作者感官上得到满足,心境也分外舒适。正所谓“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秦观才气纵横,为人豪放坦荡,但屡遭贬谪,厌恶了官场的倾轧、争夺,力求远避,与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形成鲜明对照。诗中优美清爽的世界正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心中天地,令人浑身舒畅,陶然忘忧。

借荷明高洁志向。自古以来,荷花被称为“君子”,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之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高洁的气质、刚正不阿的风姿多么令人赞叹。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后被奸臣陷害,两次被罢官,先后被流放到汉北、江南。晚年作《离骚》,在其中写道:“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瓣做下装,正表明他自己不愿同流合污,追求美***、九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无独有偶,诗人陆龟蒙处在唐末***的年代,对当时的黑暗***治表示不满,退隐山林。他的《白莲》诗也是托物言志之诗:“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应该)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人写莲,并不具体刻画它的色彩形态,而是另辟蹊径:写它“多蒙别艳欺”,只是因为它素质高洁;写“无情”,只是因为它不像红莲以貌媚人;写它真该开在瑶池仙境;写它“月晓风清”的幽静环境,均是用来衬托她清逸绝俗的意志。诗人退隐山林,并没有忘记天下。他对淡雅高洁的白莲的独特爱好,正流露出自己隐居中孤高不群、难为世俗所容的情怀和伤于凋零迟暮的憾恨。

借荷引思念对象。“彼泽之陂(bēi,水边),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jiān)。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yuān,忧伤愁闷的样子)。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泽陂》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清清湖水边,新蒲繁茂,荷花鲜艳,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勾起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恋慕的健美威严(“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的男青年。但是现实却使她不得亲近,不禁心烦意乱。始而情迷神伤,痛苦流涕(“涕泗滂沱”);继而怅然愁闷,默默相思(“中心”);终乃“辗转伏枕”,彻夜难眠。这无言的沉思和夜不成寐的痛苦,实比“涕泗滂沱”更能表现出女子思念得深沉与刻骨。

荷花的诗句篇10

城南小学 四(2)班 余沁昕

早听说,夏季西湖的荷花是最美不过了。去年夏天,妈妈终于带我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西湖。

来到湖边,只看见湖面上碧波荡漾,开了不少的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里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荷花的诗句10篇

学习

合同变更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合同变更10篇,内容包括合同的补充变更范文,合同变更协议范文。(2)当事人就变更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后,如果法律、行***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必须依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才能发生变更的效力。2.法院或仲裁

学习

餐厅一周年活动方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餐厅一周年活动方案,内容包括餐厅活动方案策划8篇文章,餐厅一周年活动方案。促销策略一、软文硬做以张家老院子开业一周年以来,整个餐厅的经营宗旨为宣传主线,贯穿餐厅对客人的服务承诺,员工服务素质的培养、菜品质量的要求以

学习

陶瓷艺术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陶瓷艺术论文,内容包括中国的陶瓷艺术1000字论文,陶瓷艺术鉴赏论文1000字。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陶瓷艺术市场的繁荣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陶艺创作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利用市场的力量让自己得以成长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

学习

立冬古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立冬古诗10篇,内容包括立冬古诗词大全集,立冬古诗4句。元代:方回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学习

人才工作自评报告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工作自评报告,内容包括骨干人才的自评,县委人才工作自评报告。一、客观地、充满自豪地评价医专的办学优势、鲜明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1、医专是全国、全上海市最早一批建校的老牌公办高专,有近50年的办学底蕴;2、医专依托的

学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篇,内容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整理句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周记。学生在此前学过加数是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部分知识可迁移到本节新知上。学过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

学习

中国四大石窟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四大石窟10篇,内容包括中国四大石窟各个特点,中国著名四大石窟有哪些。4、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大小造像5

学习

护理志愿者活动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志愿者活动总结,内容包括护理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护理志愿者活动方案。二、活动主题青春***行志愿暖人心三、活动内容(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史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学习

合作学习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合作学习10篇,内容包括合作学习效果及心得,关于合作学习的最新资料。【案例过程】这几天就要上到四年级的《纸卷魔术》这一课了,这是一节手工制作课程。要不要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呢?怎样合作?思前想后,我决定在班上进行

学习

新年倒计时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倒计时10篇,内容包括新年倒计时几天文案,过年100天倒计时文案。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这期的8只计时腕表。看看哪只表,最适合陪你倒数新年的来临。摩纳哥Calibre12计时码表所有设计基于SteveMcQueen's于1970年于“LeMans”

学习

结对共建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结对共建10篇,内容包括结对共建报道稿,***建结对共建。乙方:常熟市经信委***为了加强社区***建工作,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市委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

学习

满江红岳飞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满江红岳飞10篇,内容包括满江红全文及岳飞简介,岳飞满江红原文。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杰出的诗人辈出,但又能文又能武的就不多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岳飞,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岳飞,字鹏举,河北相

学习

你眼中的世界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你眼中的世界10篇,内容包括你眼中的世界原版,你眼中的世界全篇。比较容易弄混的是四年制眼视光专业和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虽然这两个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而且在课程设置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最后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不一样的。

学习

李清照的词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李清照的词10篇,内容包括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译文,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及翻译。中***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李清照词的自然意象非常丰富,花草树木,飞鸟雁鹤,月云雨雪,皆是其言情抒怀的媒介。一提李清照的词作,人们不自觉

学习

写雪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写雪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雪十大绝美诗句,赞美雪花的诗句。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学习

月亮的诗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月亮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月亮的诗句古诗,赞美月亮的诗句。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学习

写梅花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写梅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梅花诗句大全,雪中梅花唯美诗句。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7、俏也

学习

关于国庆的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庆祝国庆诗句大全,朋友国庆聚会诗句。

学习

关于母亲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母亲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思念逝去母亲的诗句,母亲想念孩子的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别***》清·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3、《思母》宋·

学习

写荷花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写荷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荷花诗句经典名句,写荷花荷叶的诗句。2、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3、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

学习

描写秋景的诗句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景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秋景的最经典诗词及原文,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有哪些。宋柳永《八声甘州》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音同贺):山谷。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

学习

赞美春天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春天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江南春天的诗句,赞美春天的鸟的诗句。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6、燕子飞时,绿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