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月光篇1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本文。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独酌月光篇2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最新版】1.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6.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7.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8.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0.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2.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4.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经典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3.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5.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7.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9.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0.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1.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5.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感人版】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4.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5.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 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8. 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9.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0.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11. 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12.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4. 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15. 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16.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酌月光篇3
月下携一壶酒;信步于园庭之中,独自来欣赏这残缺的月色。
孤人赏月,把酒壶、酒觞摆于花丛之中,斜倚着亭柱,慢慢坐下。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银月,朦朦胧胧,似,羞于见人,用浮云做轻纱,轻轻遮掩一份胆怯,俏影却在亭后的一盈湖水上轻轻摇曳。
好时好景,为何不畅饮一番,只可惜无亲朋相伴,孤独苦闷,倾斟一湾清莹,一饮而尽。复又斟满,酒觞中多了一轮银月。
月也是独自一身,悬于天空之中,孤独寂廖,无人相伴。为何不邀请天上的明月,共饮这清凉的美酒呢?
执觞向天,邀月共饮。低头饮酒时,却突然发现,地上多了一个影子。心中高兴,影儿也是孤独无友,为何不邀请他也来一起共饮这美酒呢?
于是,对影三人,执觞共邀,同饮同醉。
既有朋友在,心中更是激动,禁不住引吭而歌。月仿佛听着,轻轻摇曳着瘦影,流连徘徊却不忍离去。起身歌舞于花丛之间,惊起几只睡雀,花香伴着舞姿影影绰绰。月光下,影儿伴着我的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天上的月,不忍孤寂,抛天浮云的薄纱,伴随着歌声舞影,轻轻摇曳,将一处银辉撒向大地……
微风轻轻抚过,吹起湖边的细柳,几片叶儿落入湖中,激起一层层的涟漪,打乱了湖心的月影。但,很快,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歌舞疲惫了,轻轻坐下,依旧对影三人饮酒同乐。几杯过后,一切变得更加美丽:月的清纯,花的艳姿,酒的芳香……渐渐融为一体,并开始渐渐模糊,似梦似醒,似真似假……
也是中秋,深蓝的空中同样也有一轮明月,但月却是圆……
月光下,桌上两盏酒觞中映着两轮银月,月在酒中轻轻荡漾。
靠桌而坐,对面知己相伴,赏月吟诗,倾心相诉,畅谈人生大志。
有朋相伴,其意美哉!
微风抚过,吹过几缕花香,萦绕在身旁;吹落几片叶儿,打乱了酒中和湖心的月影;吹醒几家好梦,使知己的欢声笑语渐渐褪色。
醒了,举杯邀月邀影,饮下这最后一杯清酒。月儿、影儿,愿与你们永远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
该离别了,说声明年再见吧!何必再去留念呢?只是不忍将如此的好景、好色、好友,消散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于是提笔写下: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独酌月光篇4
关键词: 李白; 月意象; 情味;意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对月抒怀,然而,能像李白那样将月写进自己的诗里,同时也将月融入自己生命的诗人,则极为罕见。李白对月亮爱得热烈,爱得深沉,他把自己的命运和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李白眼中的月亮就是他自己的月亮,因而他诗中月的意象就别具一番情味了。
一、李白诗中月所寄寓的情感内涵
李白诗中的明月,常和思亲怀人、思友怀乡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的遭贬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世事的无常。李白对他深表同情,但相隔千里,路途遥远,他只能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托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在他眼里本来无知无觉的月亮,竟然变成了一个知心朋友。晁衡是日本来唐的使者,在中国居留多年,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有一定贡献。相传他在返国途中“遇难”。李白听到消息,心情十分悲痛,作《哭晁卿衡》一诗以悼念。“日本晁卿辞,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后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前两句中对征帆远航的环境描写结合起来,显得既自然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以景写情,意味深长。
二、李白诗中月的人格化
李白笔下的月亮大多是拟人化的,诗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一个“送”字,使诗人梦境中的月亮显得那样多情。明月把他的影子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公当年歇过的地方,画面瑰丽而神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从内容看,写了诗人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隐士。诗中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并巧妙地引出了“山月”,而一个“随”字又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而不如月乎?写出了诗人对终南山的山林美景的眷恋之情。李白笔下的月亮通人性、知人意,可揽可摘,可问可语可留,完全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这两句诗展示了更加美丽神奇的境界。
三、李白诗中月的意境
李白诗中的景常常会笼上一层轻纱似的月光,那样轻盈、柔和,那样妩媚,皎洁。自然的山水,在诗人笔下更富浪漫的色彩。且看:“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夜下征虏亭》)这首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轮廓分明,那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江头为诗人送别。江上的渔火迷离奇幻,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诗人的喜悦之情流显于画面。李白还善于从动态中捕捉形象,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出的神态,数笔勾勒却生动传神。而这一切景象(如船、亭、山花、江火),又都是以明月为背景的,突出了在月光笼罩下景物所具有的朦胧美,及独特的审美意味。“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四、李白写月的艺术
李白写月的诗歌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格调多变,情感强烈。诗人对月的描写,
时喜时悲,或愁或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情。喜怒情愁,吐露纸上。“白杨秋月苦,早落豫辛山”“风吹寒梭响,月入空闺悲”,或寂寥冷落,或幽静安详。“天青江月白,心静海鸥知”,不管哪一类情调,都是自己心境的写照。其他诗人也借景抒情,融情与景,但其情绪远不如李白的强烈,因而景物的感彩也就没有他的诗鲜明了。
其次,联想丰富,比喻新奇。在李白看来,月是最美的,因而他用了许多优美新奇的比喻去赞美月亮。“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诗中写月时所用的比喻总是那样新颖鲜明,灿烂夺目。这与诗人与众不同的思想气质有关,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不止一次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月,这一文学中永恒的歌咏对象,也正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有诗意。
再次,构思巧妙,富有新意。《静夜思》是被广为传诵的写月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用“霜”来比地上明亮的月光,既写出了月光的洁白,又烘托了游子静夜思乡时内心的凄凉。李白赞美月亮、吟咏月亮的诗篇,是他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厌恶黑暗现实,鄙视庸俗人生的高洁情怀的写照。诗人笔下的月寄托了浓郁的主观情思,是诗人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也是其对自我生存的认知。这些诗不仅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
五、月意象在李白诗中的独特风神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不仅意韵丰富, 而且由于诗人天才的创造, 使月意象更是传达出了他豪放飘逸的风神, 散发出卓绝的艺术魅力。
这一特点较明显地体现于“ 酒”“月”共存的诗中, 如“月下独酌四首”, “把酒问月”,“5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等。李白一生与酒月有着不解之缘, 所谓“酒缺月无味, 景缺月不美”, 而正是这类有酒有月的醉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神。宗白华说: “ 诗人善醒, 他能透澈人情物理, 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 散布着智慧, 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智慧。但诗人更能醉、能梦、由梦而醉诗, 能暂脱世俗, 起俗凡近, 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徜恍的境地”[ 2]。李白正是这样, 是酒让他抛却世俗负累, 超脱自身与时空局限, 放逐自己于由月导入的宇宙无限中, 使他饱满的人格风蕴显露无遗。李白诗作中最典型反映此种个性特色的莫过于那首独步千古的名篇―《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即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李白才高却终不获赏, 内心孤独而苦闷, 然而他始终傲世***不与流俗合, 此种风神在这首诗中一览无余: 身处异地无友人同欢, 李白只身一人, 花间对月独酌, 在这里没有对故乡的思念, 没有孤独的伤悲, 没有不得志的渲泄, 只有良宵难再、行乐须即春的畅达, 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自信充斥全篇, 在花间歌月徘徊、舞影凌乱的踉跄脚步中, 李白把自己的孤独痛苦升华为奔放的生命热情, 所谓“ 诗仙”可于中窥见。
总之, 月意象无疑是李白笔下的核心意象之一, 李白笔下的月意蕴丰富, 风姿独特, 是诗人李白非凡的生命体验、狂放不羁的个性的投射, 它是诗人精魂的凝聚。
参考文献:
独酌月光篇5
月影潭中念天涯。
我自独酌孤月下,
何时共赏秋。
——题记
【壹】9月13日
你们走了有十三天了。呵,骗人,还说带我一起去呢。结果呢,丢下我,自己跑掉啦。你们只留下一句话,说,十一月一定会来,陪我一起看秋天的。快点儿回来呀,热带雨林的内部可是很危险的呢。要小心哦,可不要被食人树吃掉呢。现在啊,只有这秋月陪着我了,我们俩都是孤独而寂寥的啊……
【贰】10月1日
今天是国庆节啊,你们过得怎么样呢?大概正在很努力很努力地同饥饿的食人的鱼搏斗吧?你们能成功喝到水吗?真是个不错的话题呀……好啦好啦,不闹了。今天我又是在月影潭上的月流秋亭中度过的。今天的月亮弯弯的,像个月牙儿,大概是个上弦月吧?它散发着异常柔美的光辉,温柔地看着我呢。但是月下独酌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呢。你们一定要快些完成考察任务哦!谁叫你们不带上我呢?三个人完成得总比两个人快吧?唉!
【叁】10月3日
已经有两个月是我独自一个人度过的了。今天是十月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十一月了。也就是说,你们很快就要回来了哦!一定要快,很快,再快,更快,最快!我真的是很思念你们的呢。别忘了哦,我们三个人是形影不离的呢!你们两个死东西,一定要快点儿回来!来,秋月,咱们再干一杯!……
独酌月光篇6
同是写月,由于诗人的地位、经历、性格不同,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也迥然不同。下面以李白和苏轼的诗为例,来感受一下诗歌的这一特点。
李白一生怀才不遇,由于他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因此,经常突漫主义的奇想,把人生的舞台跟天上的仙境搭建在一起,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在他写月的诗篇里,更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以月为友,借月抒情,张扬了潇洒、浪漫的个性,也表现出孤独、苦闷的思想感情。花间月下,饮酒歌舞,本是人生的快事,然而“独酌”就显得寂寞,冷清,但诗人自有妙法,邀来“月”和“影”,合成“三人”。表面看,此举似乎排解了“独酌”的寂寞,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我宽慰,诗人的孤独感并没有消失,因为他马上意识到——“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孤寂和伤感。“暂伴月将影”是无奈的选择,无人相伴,又别无良策,只得如此。“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几句诗表面看是写诗人醉后的狂歌曼舞,实际上是内心孤独、苦闷、无奈的一种宣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不愿与月“各分散”,人间无人相伴,希望能在云汉之间永远与月同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幻想超脱的思想。
李白还有一首《把酒问月》,与《月下独酌》堪称姊妹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自问之”,这不是酒醉后突发奇想,而是浅斟慢酌中暂停杯盏后的冷静思考,但缘何发此一问,是探索自然,还是探问人生,亦或兼而有之?引人深思。“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前句中,“人”是主动者,“不可得”三字,写出了内心的惋惜和无奈;后句中“月”又变为“与人相随”的主动者,流露出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窃喜。两句诗跨越时空的局限,天人合一,把“月”表现得既神秘莫测,又亲切可人。“皎如飞镜临丹阙……宁知晓向云间没?”前两句是描写月的动态和情态之美,后两句写既揭示月东升西降这一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又隐喻着深奥的人生哲理。“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这两句诗借用典故,以富于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渲染了月宫孤寂、无味的情景,表达了对嫦娥的关切。“今人不见古时月,……共看明月皆如此”,纵贯古今,“月”作为自然和人生恒久的见证,阅尽人间的冷暖和变迁,作者在大彻大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不尽的伤感。结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究竟是看透人生,劝自己要即时行乐,还是悟透人生,劝人们珍惜光阴?恐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态,一定会从中品出不同的味儿来。
宋代豪放派诗人苏轼也有不少写月的诗词。请看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苏诗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似乎更深,更明,更透。
这两首诗的开头,都是问月,李白是“停杯自问”,苏轼则直接“把酒问青天”,一个问得深沉,含蓄;一个问得率真,豪迈。
“我欲乘风归去”,表达了诗人想飞升仙境的愿望,但又深知这是不可能做到事,因此用“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来巧妙地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作者清醒地意识到,与其想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不如生活在人间,这是一种非常积极而现实的生活态度。在这方面,李白与苏轼相比迥然不同:李白经常任想象的翅膀在广袤的时空里自由地飞翔,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经常超脱于尘世之外;而苏轼虽富有浪漫的想象,但却不超脱现实,脚始终踏在地上,显得拿得起放得下,洒脱自如,游刃有余。“转朱阁,……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圆之夜,本应是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可自己却与亲人长相别离,令人辗转难眠。为什么“不应有恨”呢?因为作者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其实也和自然界一样,总有让人不称意的时候。既然“难全”,那就须挣脱这种离愁别恨的羁绊,自我宽慰,自我解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脍炙人口,传诵古今的经典佳句。亲人虽相隔千里,不能欢聚,但只要“长久”,平安,就能在这美好的月夜,享受到亲情的慰藉与温暖。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胸,高远的境界和美好的情怀,读来荡气回肠,至情至里,感人颇深。
独酌月光篇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酌月光篇8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显得格外迷人。
院子里,妈妈已经在桌子上摆好了月饼、苹果、鸭梨、葡萄等。我们一家人围坐桌边一边吃,一边赏月。我仰望月亮,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随口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大家对我声情并茂的表演大为赞赏。
爷爷说,赏月是由古至今最具大众化的习俗,中秋节是唐代定的节日。“月到中秋分外圆”古人见月圆,自然想到亲人团聚。中秋节赏月既是家庭式的活动,又是亲朋好友的聚会的好时候。中秋之夜在月色皎皎的院子里,屋顶上或露天公共场所,摆上美味的月饼及时令佳果,沏上一壶好茶,边赏月边品茶,一起聊天叙旧,真是不亦乐乎。看着一家人沉浸在着无尽快乐与幸福中,我不禁想起了那些远在他乡的人们,他们现在一定在望着月亮,思念家乡的亲人。
独酌月光篇9
一轮明月,一盏清茗,袅袅的琴音从远方传来,我在这个月色如水的夜里,追随前朝的风,化身王谢堂前的那只燕子,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只愿在岁月的江河中,春水让他——纳兰容若洗尽铅华,轻酌一杯青梅酒,与我说说那些老去的故事。似乎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段忧伤似水的情感,系着一段不可遗忘的缘分,只是时间久了,有些模糊不清,生出几分无端的况味。寂静之时,洗尽尘埃,抚去沧桑,又重遇了当年的风景,旧时心情。漫漫风烟,于山河岁月间,就这么淡去,留下安静的旧物,深情如昨。
涯前边上饮浊酒夜静人深月光迎。对空举起杯残酌地上好友饮尽来。窗外斜射一缕月低头疑是酒友来。持杯对饮独幽月孰视原就只一人。
云南楚雄大姚县大姚实验中学初二:王皓玉
独酌月光篇10
集中学习瑞安市2011年暑期师德培训讲座光盘:
①师道何以尊严(陈钱林);②教师专业发展三境界(金晓涛);
③珍视工作点滴,做人生旅途的富翁(项维元)。
鲍七小学第二次8月26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