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交流柏林青年组织”创始人,德国洪堡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至2006年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交流学习,2010年至2011年获中德奖学金资助赴中山大学学习中文。2007年获“中国艺术技能竞赛”三等奖,2008年获“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二等奖。
2010年至2011年,在美丽的棕榈树和广式点心的陪伴下,我在广州度过了收获颇丰的一年。
但是,和其他外国留学生不同的是,这次交流既不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不是我历中最特殊的一次。我与中国的缘分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我出生于1989年,也就是东西德统一的那一年。我的家乡在德国北部的一个乡村。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觉得乡村生活非常单调无聊,想去世界其他地方看看的愿望有无限大。在很长的时间里,书籍是我通向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我喜欢读书,喜欢读故事,尤其喜欢那些遥远的、发生在世界其他角落的故事。
14岁的时候,我偶然得知可以参加中学生交换项目到国外生活一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激动万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中国是一个完美的目的地,它离我非常遥远,而且看上去与我生活的地方完全不同。对于我来说,这将是一段能够满足我诸多愿望和畅想的冒险。
我的父母最初以为我疯了,以为我在开玩笑。我做了好几个月的工作,才让他们明白我是认真的,并且最终支持我的决定。我德国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对我的决定表示无法理解:当然应该去美国呀!你可以在那儿学英语。可是中国呢?你能在中国做什么?你在那儿什么也做不了!
幸运的是,没有人能够说服我放弃自己的决定。就这样,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这里,我要和我的接待家庭共同生活一年,在一所中学度过高一。我之前一直在找寻一个冒险,在这里,我找到了它。
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会讲中文,这成为我在中国开始日常生活的一个最大挑战:在学校里,我常常听不懂老师在黑板前说些什么。面对中国同学对我提出的各种各样充满好奇的问题,我也只能用无助的眼神回答。在操场上做课间操的时候,我总是慢半拍。而当操场上有1000个人同时弯下腰,就只有一个人站着的时候,真的非常引人注目!
在我的接待家庭里,我也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如果我和接待家庭里的父母在什么事情上观点不一致,我不能和他们进行讨论,否则会被视为不够礼貌,当时的我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希望我每天努力学习,即使在外面玩也要在晚饭前回家。他们希望我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大人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在德国,16岁的我可以说是半个大人了,但是到了中国,我突然又变回了孩子。
幸运的是,虽然我遇到了困难,但也一直遇到很棒的、愿意帮助我的人。我的接待家庭成员都非常聪明、善良、有耐心。对于那些因中德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他们没有气恼,而是和我共同学习怎样互相妥协和让步,让双方都感到满意。我所在的中学里老师非常热心,同学也能够设身处地为我着想,帮助我克服困难,让我真正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份子。正是这些人为我和中国之间的联系打下烙印,让我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现在,我与中国的联系已经有12年之久。
我在中国交换学习的一年改变了我的人生,它让那个乡村里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让那个只会说一种语言的北德人变成了一个可以说多种语言的中国北方人。2008年,恰逢夏季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也是我的中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参加了“汉语桥”比赛。之后,我选择了汉学作为我大学的专业。再后来,我的足迹渐渐遍布中国。
当2010年我在广州再次开始中国的交流生活时,我已经不是什么“菜鸟”了。这一年的交流生活对我来说是段非常轻松的经历。很多***生活惯了的外国学生觉得接受不了的规定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宽松了:学生宿舍有门禁?那有什么,相比于我在这里上中学的时候,现在我还可以在吃了晚饭之后出门。在21岁的时候依然有老师训话、家庭作业,还有听写,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我知道只要一直保持礼貌的微笑,一切都会过去。周围的人都说中文?没关系!所有我必须要用中文说的话我都可以用中文说。我只有在一个地方遇到困难,那就是在菜市场买菜需要讨价还价的时候。因为,只有说粤语的人才能更便宜地买到菜。
在广州,我认识和了解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也丰富了我。我感受到,在中国的第一年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又决定了我如何定义自己在他乡的故乡。虽然在广州的生活也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充实的回忆,但是这一年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成为一个“南方人”。在我心里,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北京人”。就这样,12年后,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这个我与中国的故事开始的地方。这段故事未来会如何发展,没有人知道。但是,它还远远不会结束。(***片除署名外均为鲍效农、曹吉吉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