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守财奴10篇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1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第一次为巴尔扎克赢得文学声誉的作品是1829年出版的《朱安***》,这标志着他开始走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巴尔扎克一部接一部地写出了大量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小说,到1842年,他已创作了70多部作品,超过了他长期酝酿最后定名为《人间喜剧》的庞大计划的半数。这一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了前言,重新进行了分类编目,将全部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其中“风俗研究”是《人间喜剧》的主干,又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治生活”、“***旅生活”和“乡村生活”等六个场景。《人间喜剧》最后约完成了原计划的3/5,共90多部作品。这么庞大的写作计划,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十几个小时的繁重的脑力劳动,终于导致巴尔扎克积劳成疾,于1850年年仅51岁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葛朗台其人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1789年法国大***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认得字,能写会算,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室;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承包葡萄酒,捞了些钱。

拿破仑执***时期,他当上区长,还得到拿破仑颁发的荣誉团十字章。1806年,他又从丈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13处分种田,127阿尔邦草原。他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精明狡猾,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论起他的发财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地去睡觉,好像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

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他指挥一切,命令一切,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他的妻子像奴隶般地顺从。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她们整天做着女红。女儿已23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相亲。

原著精彩镜头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学生阅读感悟

(复旦大学附中 陆)

老葛朗台的失守

最终,老葛朗台究竟守住了什么呢?当他孜孜不倦地敛财、费尽心思守财时,当他的金路易越积越高时,当他的财产数字越累积越大时,他的生活的颜色正在变得越来越灰暗,他的感情正在变得越来越稀薄。他的世界在迅速地萎缩,他失守了阳光,失守了家庭,失守了幸福,失守了信仰。当污浊的欲望之海淹没了他周围时,葛朗台却孤独地守着他那大片的财产自鸣得意。但在阖眼的那一刻,海水终于漫过了那用金币垒成的堤,一切都消失了。没有爱的胸腔霎时变得冰冷冰冷。他感受不到大自然的柔和,家庭的温暖,信仰的忠贞,灵魂的坚强,而一再沦落,最后在阴森森的家里,失去一切,淹没在无限的黑暗之中。

守护生活,守护灵魂

走出小说,我想失守的不仅仅是葛朗台,或是像他一样成千上万的守财奴,也许还有那些为了个人权力不择手段丧失良知的权力的奴隶,更有那些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奉献,不懂得爱的人。可能他们失守的是友谊,是爱情,是道德,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那份心灵的纯洁……忽然想起下班时大街上的人们神色匆匆,身影疲惫,眼神迷茫。或许是不远的一个将来,当我们转过身,重新审视这漫长的人生之路时,我想我们会拷问自己一个更沉重、更亘古的问题: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守住了什么。

相关资料

名人语录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恩格斯

巴尔扎克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的才能是无与伦比的。世界上许多大作家都对他的这种技巧惊叹不已。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摘自鲁迅《看书琐记》)

名家笔下的吝啬鬼

阿巴贡

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人物,他爱财如命,吝啬可笑,甚至吞没儿女的遗产,克扣儿女的零花钱,这个形象夸张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夏洛克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一笔钱,并签定了到期不还即“割一磅肉”的契约。后来因为安东尼奥的商船接连沉没,到期无法还清债务,夏洛克便向法庭,要求按原合同“取一磅肉”。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2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留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第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第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残忍而阴险之最——夏洛克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

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贪婪致极,残忍致极,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爱财如命。但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婪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二、贪婪而狡诈之最——葛朗台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葛朗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巴尔扎克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贪婪狡诈致癫狂是葛朗台最突出的特点。巴尔扎克以一种令人发笑的情节与叙述,展现了鲜活而又饱满的吝啬鬼形象。

三、没落而腐朽之最——泼留希金

同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一样,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也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泼留希金。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他的住室,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对他人却吝啬。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腐朽没落是泼留希金的本质特征。果戈里在《死灵魂》中,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如泼留希金的“庄园”、泼留希金对待子女的态度,对他拥有的物质的“守护”,都使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同时将一个“腐朽”的财主的形象展现出来。

四、“节省”而多疑之最——阿巴贡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嗜钱如命,极端吝啬,多疑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莫里哀通过喜剧,将阿巴贡饿着肚子“节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对社会导致的恶现象进行了一翻辛辣嘲讽,脍炙人口。

在外国文学史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出自四位名家,角色的背景各有不同,因此,他们吝啬的特点也各有特色。本篇论文将其概括为夏洛克的残忍,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金的迂腐朽,葛朗台的狡诈,各自拥有不同的形象侧重。如今,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他们也会将在文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克鲁,黄宝生,陈建华,蒋成勇《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2](英)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 《威尼斯商人》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

[3](法) 莫里哀 著, 李健吾 译 《伪君子•吝啬鬼》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12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3

关键词:葛朗台;吝啬;夏尔;背叛;欧也妮;善良

19世纪的法国,经历着历史的巨变。从法国大***到两次工业***,这一切都使得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整个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在这一背景下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便是这一时期法国小说家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的倾心相爱却反遭背叛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构成故事情节的发展。[1]

一、情节简介

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情势和种种手段使自己的财产神话般地增长了起来。1819年11月中旬,他女儿欧也妮的生日,在他们欢庆生日时,欧也妮的堂弟夏尔来到了这里。原来夏尔的父亲因破产自杀,让老葛朗台照顾儿子的前程。老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绝命书后不动声色,并且在当夜想好了一套诡计,利用这件事情,让银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

夏尔为了自己的前程,决定去印度经商。临走之前,欧也妮将自己积蓄的金币送给他,两人也定下了终生。夏尔走后的第一个元旦,葛朗台发现女儿把金币送给夏尔,大发雷霆,把她监禁起来。这事惊扰了他的妻子,使她一病不起。妻子死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葛朗台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

1827年吝啬鬼老葛朗台死去,留下1700万法郎,欧也妮继承父业,成了当地首富,人人都向她求婚,她却痴心等待夏尔。但是夏尔海外经商发财后,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写信与其撇清关系。他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因不肯偿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最后,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侄儿德・蓬丰,并要求他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名誉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并“在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的伴随下走向天国”。[2]

二、人物评析

葛朗台:葛朗台毫无疑问是作者在小说中最为用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吝啬贪婪、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代表。“巴尔扎克在小说中这样写道:‘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欲。’”[3]葛朗台一生迷恋于金钱,在他的眼中只有金子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夫妻情谊、父女亲情、叔侄关系与金子相比,便是不值一提的。在妻子重病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照顾好妻子,而是看医生是需要花钱的,自己的金子又要少了;在被公证人告知妻子一死女儿就会有继承财产的权力以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和妻女讲和,将妻子送去最便宜的医馆医治;在妻子医治无效后,他没有为妻子安排后事,更没有想到要安慰女儿的情绪,而是理所应当地拿出放弃继承遗产的文件让欧也妮签字。在葛朗台看来,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也是无法和自己的财富相比的。当他得知欧也妮将金币送给夏尔时,他勃然大怒,不顾一切地将女儿幽禁起来,为此气的妻子一病不起;可当他看到夏尔留给欧也妮作为回报的镶有金子的盒子时,他便露出贪婪的目光,发狂似的要地从欧也妮手中夺过盒子,取下金子来。在面对同自己生活多年的妻子和有着血脉联系的女儿时,葛朗台都可以做到面不改色的冷血无情,我们又如何能奢望他对待毫无财产可言的侄儿呢?当夏尔带着父亲的绝命书来向叔父寻求帮助时,葛朗台在一夜之间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出路,利用银行家在这件事上做手段赚了一大笔钱。

其实,早在葛朗台出现近两百年前,莫里哀就已经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阿巴贡。不过,与阿巴贡相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要复杂得多、精明得多、凶狠得多,因而也就可怕得多。阿巴贡的特点是“守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而葛朗台则要高明许多,他一方面“守财”,另一方面更看重“发财”。葛朗台原来也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箍桶匠,是法国大***为他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大好时机,他本人也称得上有胆有识,不仅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大大方方地吞并他人的财产,而且有本事抓紧各种机会,冠冕堂皇地化公为私,从而使自己的家产急剧膨胀,没几年间便一跃成为当地的首富。葛朗台显然具有处于上升时期虎虎有生气的第一代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一切特点,他既有过人的精力,又有罕见的理财本领,更重要的是,除了金钱之外他没有任何别的信仰,他惟一的爱好、惟一的激情就是聚敛金钱。只要他活着一天,他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财产,处心积虑地把别人的东西通过“合法的”手段弄到手,无论是巧取还是豪夺皆可一试,反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为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除了敛财,生命再也没有其他的价值和乐趣。“关于葛朗台这种过人的本领和突出的特点,巴尔扎克有一段非常形象、非常精彩的描写:‘在理财方面,葛朗台先生就像一只猛虎,一条巨蟒。他懂得如何躺着、蹲着,把猎物瞪上半天再扑上去,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成堆的金币,接着就安安静静地躺下,就像一条吃饱了的蛇一样,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慢条斯理地消化着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更可怕、更耐人寻味的是,像这样一个阴险毒辣而又毫无廉耻之心的人,当地的老百姓却没有人怨恨他,尽管几乎人人都受到过他那钢牙利爪的伤害,然而受害者却无一例外地对他表示敬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干的人,甚至把他看成是当地的荣耀。’这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老葛朗台是一个成功者,而成功的标志就是他比别人更有钱,比别人更有办法弄到更多的钱。”[4]

夏尔:在小说中,老葛朗台无疑是一位典型的反面人物,而夏尔・葛朗台同样也无法摆脱葛朗台家族的血统,自私自利,精于算计。当夏尔带着父亲的绝命书来到欧也妮家中时,他可怜的处境得到了欧也妮的同情,巴黎花花公子的打扮和举止也引起了欧也妮的爱慕之心。夏尔决定去印度经商时,欧也妮瞒着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积蓄的金币送给他,夏尔也把母亲给他的金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作为纪念,两人海誓山盟地定下终身。然而,夏尔在海外经商,逐渐发扬了葛朗台家族特有的习性,变得小气贪婪,自私自利,并且明白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便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写信与其撇清关系,扬言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又因不肯偿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痴心善良的欧也妮为了让堂弟过上幸福、名誉的生活,答应嫁给德・蓬丰做形式上的夫妻,并要求德・蓬丰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面对如此善良的痴情的堂姐,夏尔没有一丝的感动与愧疚,只是在他得知欧也妮成为巨额财产的继承人时,他简直不能相信,也许此时他会因为着巨额的财富而后悔自己抛弃了欧也妮吧,但此刻的欧也妮却已不在乎了夏尔的爱情,无法挽救的错误使得夏尔又变得唯唯诺诺,祈求“姐夫”德・蓬丰先生对自己“提携提携”。海外经商的七年,他为求财富走私贩运、买卖人口、放高利贷,狠心刻薄,贪婪到极点,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逐渐泯灭了自己的良知,变得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人的标准是用黄金来衡量的。[5]

欧也妮:与老葛朗台、夏尔・葛朗台迥然不同,欧也妮・葛朗台应该是葛朗台家族中仅存的一个善良人。她纯真痴情,善良虔诚,在小说中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然而,她又是软弱的,面对父亲的专制,她选择了忍受,面对夏尔的背叛,她同样选择了退让,替夏尔还清债务后,一个人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并在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的伴随下走向天国。

欧也妮是淡漠金钱的。老葛朗台死后,欧也妮虽然有了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还是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精打细算地积攒了许多年的家产。有人说她和她的父亲一样吝啬,可是,她在用自己的财产为堂弟夏尔偿还债务的时候,不曾有过一丝的犹豫与不舍;她还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并且又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她不像一般世人那样重视钱财,她一点也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成堆的黄金是捆缚她的锁链,金钱冷冰冰的光彩,使她隔绝于人世。作为那个金钱世界里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她身上人类的自然品质却并未被金钱所吞噬,她与她的父亲老葛朗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一个被金钱吞噬的无辜的牺牲品,她的一生都被金钱所束缚,然而她身上保留下来的虔诚与善良,可以说是当时沉溺于金钱的人们唯一的救赎,使人们在这个被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欧也妮是纯真的,她渴望着爱情。夏尔的到来使生活平静的她一直沉睡的爱情觉醒了。当夏尔提出要去印度经商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了他,同时也把自己的爱情与心灵全部交给了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她焦灼地等待着夏尔,一方面她忍受着父亲冷酷的迫害,另一方面她也在不断地构建着心灵中爱情的天堂。然而,她苦苦的等待,最后换来的却是夏尔的无情背叛,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法去怨恨夏尔。在夏尔的困难之际,她依然义无反顾地拿出一百五十万巨款,阻止债权人宣布叔父破产,成全也保全了夏尔。为了保持自己圣洁的爱情,她与丈夫结婚的条件是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她能给丈夫的只能是友谊。

善良纯真的欧也妮却逃不开命运的悲剧。她在这不公平的命运中觉醒、反抗,却还是以妥协告终,虽然她曾经有过片刻的胜利和一丝的欢愉,但这些在命运的长河中激不起任何的波澜。最可悲的是她因爱情而反抗,却最终在爱情的背叛中绝望妥协。“她活着,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抚慰无数个受伤的家庭。无数个痛苦的灵魂,她只能在别人的欢乐中寻找一点快慰”。欧也妮用圣母一般的光辉成就了这个悲剧世界的一份大爱,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自己却甘心活在悲剧团阴影之下,独自生活,独自去享受痛苦。[6]

小说中,欧也妮作为善良的化身出现,她用自己圣母般的光辉为人们点亮救赎的灯塔。巴尔扎克用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和夏尔的自私自利来反衬欧也妮的善良和纯洁,从“恶的凹坑”中间挖掘出她善的品性,从而使之俏然卓立于淤泥之中,放射出引人瞩目的光芒。在善良与丑恶的对碰中,巴尔扎克为我们描绘一幅生动形象的19世纪资产阶级生活场景的画卷。

[注释]

①《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巴尔扎克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②《一个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朱智群 中国学术期刊网.

③《略论形象塑造中的善恶对比》 张玲霞 《大学生论文选》.

④《中的人物评析》 冯彤 《青春岁月》.

⑤《中的拜金主义》 陈林 《教学反思》.

⑥《中守财奴的文学内涵》 邹红波 《鉴赏者》 .

[参考文献]

[1]《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译者序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2]《一本书搞懂法国文学》 柳鸣九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一个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朱智群 《中国期刊网》.

[4]《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译者序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5]《内容简介》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4

关键词:《欧也妮·葛朗台》;细节描写;比喻形象;精炼夸张;语言个性化

巴尔扎克对《欧也妮·葛朗台》甚是满意,认为这是他“最出色的画幅之一”[1]P47。在这部力作中作者揭示了资产阶级对金钱趋之若鹜的丑态,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裸的金钱交易关系,人间温情所剩无几。而作者塑造的典型形象也让人赞叹,葛朗台老头已成为世界四大吝啬鬼典型之一。但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2]P294深刻的主题批判,成功的人物塑造都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运用的语言独具魅力,成就了这部小说的辉煌。

一、入微的细节描写

《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眼光独到的捕捉人物动作、外貌细节,从一个小的角度,折射出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手法实在是高超。小说人物特征最鲜明的莫过于葛朗台老头了,作者写他在密室中盘算自己的生意,静静地坐着,大拇指竟不停地绕动了四小时,将这位守财奴的狡黠、精于盘算的特征细致地表达了出来。瘫痪之后,还是紧紧攥住金子,将密室的钥匙放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摸一下。当整个生命都退守到眼睛里时,目光还是不离开堆放财宝的密室门上,甚至让欧也妮将金子倒在桌子上,一连几个小时用眼睛死死盯着,这让他感到温暖。最精彩的莫过于葛朗台老头死之前的最后一秒,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边亲吻基督时,他居然想抓住十字架,这一使劲要了他的命。在守财奴的心中,金钱的吸引远远超过了虔诚神圣的信仰。最后这一举,充满了喜剧效果,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讽刺艺术。

二、比喻的形象生动

小说在描写人物外貌、行为时,多用比喻,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每个人的特色,让读者在脑海里组合成像,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更深的认识,使得情节更生动,增加可读性,为作品增色不少。葛朗台太太,这个丈夫财产多得数不清的女人,本应比格拉桑太太更享受生活的滋润,但是却“又干又瘦,皮色黄黄的像木瓜,……一眼看去,仿佛一个没汁没味,吃起来像棉花套般的干果子。尖尖的下巴翘起来,像只木底拖鞋”。这段外貌描写不仅让我们脑海中立马浮现出这位可怜妇人的样貌,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葛朗台的吝啬,这位善良的老妇人为他带去了三十万法郎的收入,家里每年的收入更不消说,但老头却从不肯为妻子花钱,让这位老妇人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写到葛朗台老头时,作者的比喻更是贴切。“他会蹲在那里,长时间的窥伺着猎物,然后扑上去,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大大堆的金币,然后安安静静地躺下,像吃饱的蛇一样,冷酷而不动声色,徐徐消化吃到肚子里的东西”。这段描写将葛朗台以血腥和残忍的手段积累资本表达的十分形象。当知晓欧也妮将金子悉数交给夏尔时,他像一匹听得见十步外大炮轰鸣的马一样站立起来,大声怒骂。看到真金的梳妆盒时,像老虎扑上一个熟睡的孩子一样,入木三分的刻画了老头视财如命的丑陋面貌。当他千方百计像夺走女儿继承权时,看着欧也妮,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三、语言的精确和夸张

巴尔扎克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语言不似浪漫主义的悠长美妙,而是将自己的语言锤炼的十分精准。文中对葛朗台争夺金子的两次描述所用的语言极好的体现了这一特色。说到理财,“他会蹲在那里,长时间的窥伺着猎物,然后扑上去,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大堆的金币,然后安安静静地躺着,像吃饱的蛇一样,冷酷而不动声色。在索漠,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钢铁利爪干净利索地抓过。”“蹲”、“窥伺”、“扑”、“吞”等字眼将葛朗台贪婪狡黠的性格刻画的深入人心。而作者在描述葛朗台看到欧也妮的真金梳妆盒时所用的语言也让葛朗台的贪婪形神毕现:“老家伙扑向梳妆盒,犹如猛虎扑向熟睡的孩子……一把将宝贝抓过来……准备拿刀撬开金板……眼睛死死地盯着女儿和盒子,伸胳膊将女儿一推”,“抓”、“撬”、“推”这几个简练却精确的词一下子将老头看到金子丧失理智的丑陋面貌烘托出来。高度的夸张也是小说的一大语言特色。小说描述葛朗台经营葡萄生意,什么时候该准备一千只酒桶,什么时候该准备五百只即已足够,他算得和天文学家一样精确,从没出过错。夸张的程度越高,得到的效果越好。

四、语言风格与人物性格的高度匹配

《欧也妮·葛朗台》中人物的语言设计严格的依照对应人物的性格、年龄等个性特征,达到了极高的辨识度。成为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手段。葛朗台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描述:吝啬、狡黠、残忍、贪婪。他的性格特征在其语言描写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葛朗台的吝啬狡黠是远近闻名的,每次做生意时,他就装聋作哑,等对方不耐烦了,自以为是的替他说出后半句,就成功成功引诱对方跳入陷阱。老头在家里讲的话更显示了一个守财奴的本性。家里的楼梯摇摇欲坠却不肯花钱重修,害得欧也妮和拿侬差点摔倒,老头责备道她们不懂得踩边上还结实的地方;看到拿侬点蜡烛纺麻,他心痛的嚷着让拿侬把蜡烛吹了,到大厅来,哪怕一只蜡烛都不肯“浪费”。而“金子”这两个字在葛朗台的话语中频繁的出现也揭示了这位守财奴的贪婪,他每年元旦都要查看给欧也妮的金子“你听着,欧也妮,你一定要把金子给我”,以一种命令的口气对女儿说,不容拒绝;看到欧也妮手中的梳妆盒时老头大叫“是真金!是金子!金子真多,足足有两磅!”哪一句话离开了一个“金”字。死之前最后一句话是嘱托欧也妮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他报账,多么荒唐可笑,却让我们看到了可悲可怕的贪婪,他的死和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吝啬贪婪的天性不减。葛朗台太太一生都对丈夫都逆来顺受,虔诚的信仰着上帝耶稣。当葛朗台做做形式地问她需不需要点零用钱时,老妇人也只能配合的说一句“这么嘛,以后再说吧。”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可言。丈夫得知欧也妮将金子交给了别人大发雷霆,可怜的妇人吓得脸色苍白柔弱的央求老头别发火了,不要拆散他们母女;看到父女为了梳妆盒激烈争执时,老妇人只能无助地喊着“上帝呀,救救我们”,她一辈子畏畏缩缩,不求荣华享受,只求安安稳稳,这种性格我们从人物的语言中可以轻易地把握到。拿侬虽是一个女佣,作者也在她的语言上下了功夫,让人物的形象十分的丰满。收到主人给的一块几乎没有磨损的银币使她高兴得手舞足蹈,她赞美葛朗台温和的就像果子酒,越陈越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人。这里足可见到拿侬对主人的忠心不二。当主人对太太和小姐过分严苛时,却也敢发出自己的反对“您一辈子总得讲一次理吧。”让人看到这个任劳任怨女佣的善良和诚恳。

《欧也妮·葛朗台》的语言承担起了批判在拜金主义影响下追逐财富的一个个丑恶灵魂的重大任务,深刻揭露了物欲支配下芸芸众生的人性缺失问题,抨击了资本主义金钱统治罪恶。巴尔扎克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的精湛语言艺术让我们看到了其语言的巨大成功,对于文本创作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清安.巴尔扎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A].高尔基论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5

一、出现细节,突出性格

人物内心世界、性格表现,往往不在大段大段的抒情和议论上,而在某种细小的动作上。如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中抢夺梳妆匣事件,76岁的葛朗台发现金子,“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睡着的婴儿”。这一特写镜头,把葛朗台这个金子占有狂的丑恶嘴脸活灵活现地凸现出来。真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再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由第一次“排出九文大钱,”到后面的“摸出四文大钱”,前后反差极大。一“排”一“摸”,情态大变,一前一后,钱数锐减。这样的细节刻画,十分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二、形象鲜明,主题深刻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毒害,在柳妈的善意劝说下,用自己省吃俭用的十二块鹰洋去庙里捐一门槛以“赎罪”,为的是能参加“祝福”,这一生动情节,在深刻揭露封建道德本质的同时,又剖析了国民的弱点。

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对于勒有莫大的希望,之所以有朝思暮想、望眼欲穿、赞词满口,计划千般的蚓缧员硌荩主要原因就是于勒的来信――“福音书”中说于勒在美洲赚了钱,可以把他们一家人从贫困的境遇中拯救出来。这就直接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

三、刻画人物,形象鲜明

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围绕一张五千元支票,周朴园和鲁侍萍曾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周朴园想用它收买侍萍,弥补自己的罪过,这就一下子撕开了周朴园层层伪善的面纱,使周朴园冷酷自私的丑恶性格暴露无遗;鲁侍萍断然撕毁支票,表现出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的骨气与尊严,体现了侍萍正直、善良、刚毅、顽强的性格特点。

鲁迅的小说《药》中,华老栓疼爱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节衣缩食,拿出积攒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而当看到滴着血的“药”时,他却又不敢去接。他深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小栓的病,他为能买到这种药而感到爽快、幸福。这样,华老栓善良、胆小、老实、愚昧、不觉悟的性格特点,便跃然纸上。

四、推进情节,相辅相成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6

关键词:欧叶妮;葛朗台;金钱

《欧叶妮·葛朗台》是在法国外省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中展开的一出故事,正如巴尔扎克本人所说的,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但是其惨烈程度绝对不亚于古典悲剧。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叶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叶妮对查理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金钱是书中的核心主题,那么,身为父女的老葛朗台和欧叶妮,他们两人对于金钱的态度是否相同呢?

一、老葛朗台的金钱观

葛朗台在出场的时候已经是法国外省——索缪城的一位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事实上,在大***以前,他仅仅只是一个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仅仅能够赚足够小钱的箍桶匠,但是在大***爆发以后,他的生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投机倒把的做生意本事,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又想尽一切办法向******承包葡萄酒,因此捞了很多钱。文章的主轴是他对现实社会中金钱的作用和意义的清晰认识,支撑他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意识便是妄***永远占有金钱并使之无限增值的欲望。随着这一意识的逐渐扩大、加深,欲望愈演愈烈,不断地启动着他的全部心智、能力,驱使了这架永动机的恒久运转。葛朗台用他特有的全部精力谋求金钱,使他能够凌驾一切、支配一切。

葛朗台用他的胆识和智慧,紧紧抓住了大***这个大好时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挣得了大笔的财产。其实这也从一个角度深刻地反映出葛朗台对金钱具有一种独特的嗅觉,才使得他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葛朗台的智慧并没有把他的绝对致富欲转化过来,他成为了一个贪婪的吝啬鬼、守财奴。他对金钱的态度可谓是吝啬成性。吝啬、“占有金子”是其全部价值观的象征,是他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是他性格偏执狂的一种外在表现。他把所有的开支都看成是浪费,虽然是有钱人,过的却是庄稼人的生活。他和家人吃着烂掉的食物,喝着坏掉的酒,买最便宜的蜡烛,而且全家得共用一支,早已掉价的白糖依然被当作奢侈品小心翼翼地用着……他发现女儿将金洋送给了别人,便破口大骂:“你这个该死地婆娘,你这条毒蛇”,“我要诅咒你,咒你的堂兄弟,咒你的女儿……”[1]如此毒辣的话竟然出自一位父亲之口,面对的就是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在金钱面前,亲情也化为了水。为了使女儿“招供”,他对她进行软禁,每天只供给她干面包和冷水,让她挨饿、挨冻,即使太太向他乞求,他也不动心。这种金钱至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直在葛朗台头脑里盘旋,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金钱面前,连妻子、亲生女儿,自己的血缘亲情也不能幸免地阵亡。这就是资本主义下人们对于财产的吝啬、守护的偏执狂心理,一种对于金钱的畸形心理,裸表现了金钱维系的人际关系。

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实际上只是金钱的奴隶。在他行将就木的那一刻,也真实表现了其吝啬守财的本质。当他瘫痪之后,只能让人在转椅上推来推去,但他对那个藏着金子的密室一直不放心,他总是想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死死地盯着装着满屋财宝的密室门,生怕有人偷了他的东西;女儿为了使他放心,把金路易铺到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样东西。”[1]反映贪婪至死不变。当教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边的时候,给他亲吻基督的神像,他“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1]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仅有的一点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1]而这仅有的一点生命力,又通过眼睛而全部倾注到那些金钱上。这一奇迹再次说明金子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本性至死不变。葛朗台已经接近死亡,但是他的吝啬,对金钱的贪婪的癖性丝毫没有改变。他活着是为了钱,死了也不忘记钱。面对欧叶妮最后含泪的嘱咐,他却说:“把一切照顾到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1]最后的时刻,一般人们应该是对亲情的一种呼唤,但是在葛朗台身上,却是一种对于金钱的守护吝啬,至死也不肯放松。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所塑造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中商人的典型形象。他和所有贪婪的暴发户一样,从不进教堂,也不信上帝,更不会乐善好施。这是因为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信仰。他只生活在金钱操纵的世界里,形成狭隘的金钱观,以金钱作为人生的终结。究其根源,他的这种金钱观不是天生所具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者笔下的这个人物,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是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对人性腐蚀的必然结果,这揭示出在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人情冷暖以及一切的处世方式都是以金钱为标准来衡量的。

二、欧叶妮的金钱观

有着那样一位专横、吝啬的父亲,欧叶妮的童年只能是“黯淡而凄凉的”[1],她的青春也这样被葬送了。对这位少女来说,生命中的唯一的希望和期待就是美好的爱情。金钱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为了爱情,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资助恋人查理到海外去谋生;为了爱情,她勇敢地对专横的父亲进行反抗;为了爱情,她苦苦等待心上人多年。但是,无私的爱换回的却是无情的背弃。夏尔在海外发财回来后贪慕名利,抛弃了欧叶妮,并想娶一位贵族的女儿为妻。唯一的希望破灭了,遭受巨大打击的欧叶妮没有埋怨报复,她只是独自承受痛苦,依然宽容地对待查理,并拿出巨款替查理还清了父债,成全了他与贵族小姐的婚事,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也更显欧叶妮人格的纯洁、高尚。

当身边的人都湮没在金钱的魔沼中,并甘心被其吞噬整个生命时,欧叶妮对待金钱的态度却是超凡脱俗的。尽管她所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但对她来说,金钱既不是一种权力,也不是一种安慰。“她根本不把金币放在心上,只向往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想不断地在暗中援助受难的人。”[1]对宗教的虔诚使她超越了个人的伤痛,并以慈悲之心善待旁人。她用金钱去兴办慈善事业,乐善好施,而自己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小说的最后只剩欧叶妮,空守着一屋子黄金,没有欢乐,没有朋友,如守财奴一般生活。

巴尔扎克用满怀同情与赞美的笔端塑造了欧叶妮,使人们在这个为金钱充斥的混沌世界中看到了一抹阳光,与此同时,又不禁为她作为无辜牺牲者的命运感到悲哀。欧叶妮是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一个人物,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与葛朗台、查理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慈爱也越分明。作家固然以大量笔墨描绘金钱的威力,画龙点睛的一笔却是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情感领域,金钱不是万能的。

参考文献

[1]巴尔扎克.《欧叶妮·葛朗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7

【关键字】纳合什班底教团;阿赫拉尔和卓;叶儿羌汗国

14世纪,巴哈丁・纳合什班底在布哈拉创立纳合什班底教团。该教团领袖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代曾先后进入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在加速***教在当地的民族化、地方化同时,也对叶儿羌汗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1 纳合什班底教团的创立

十四世纪,塔吉克人・伊本・巴哈丁・布哈里(Baha-ud-Din Naqshband Bukhari ,1318 1389)在中亚布哈里创建了纳合什班底教团,在该教团的道统中他被列为第十七位领袖,道统一直追溯到了。该教团以伊本・阿拉比(Ibn Arabi)的“存在单一论”为理论基础。优素福・哈马丹尼(Hadrat Abu Yaqub Yusuf Hamdani)被追溯为纳合什班底教团道统中的第九任领袖。亚萨维教团和比克塔什教团的道统中也有追溯到他。巴哈丁曾梦见亚萨维(Ahmad Jesevi)的弟子和继承者哈齐姆・阿塔,预言他的宗教导师是一位突厥人。这一传说从苏非的角度阐释了纳合什班底教团与亚萨维教团之间的联系。巴哈丁的第一位宗教老师是萨义德・・萨玛斯(Sayyid Muhammad Baba As-Samasi),另一位宗教老师埃米尔・库拉(Sayyid Amir Kulal)则将他彻底引入了苏非之道。

“纳合什班底”意为“画家”,最开始是巴哈丁的称号。缘由是该教团低声念赞齐克尔时,默想着在胸前划线,以示净化心灵,不注重外表形式。纳合什班底被认为复兴和继承了吉季杜瓦尼(Abdul Khaliq al-Ghujdawani)的传统和观点,并吸收了亚萨维的学说。他依据伊本・阿拉比的“存在单一论”,主张真主是绝对独一的存在,宇宙万物为真主创造。真主存在于现象世界的万物中,但万物并不等同于真主。人应当努力揭示知识,努力化解各种存在于追求真主路上的屏障。他认为苏非应当入世,不应遁世隐居,不应苦行禁欲。对于苏非之道,他认为应该完全抛弃自我,每个人都向往美好,但美好只能通过爱才能实现。他曾说人要获得真知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沉思、显现和自省。在这三个阶段中,必须时时刻刻堤防、拒绝自我的侵扰。在沉思的状态中,人已经忘却了被造物的一切,只知道造物主的存在。在显现的阶段,寻觅者心见真知,最高权威会在此时显现,同时会显现无限的美。在最后一个阶段,寻觅者必须思考在那过去的时间中,他在“绝对存在”中是与在一起,还是与世界在一起。纳合什班底教团严格遵守***教法和逊奈,属于遵法派苏非教团。它反对举行狂热的宗教仪式,认为宗教修行不应当超越教法的约束。纳合什班底教团在历史上一直积极参与世俗***治,经常利用自身的宗教权威地位对世俗统治者施加影响力。在帖木儿帝国时期,纳合什班底教团导师往往对世俗***局的走向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2 纳合什班底教团的思想基础

中亚纳合什班底教团信奉伊本・阿拉比(Ibn Arabi)的“存在单一论”(wahdat al-wujūd , tawhīd-i wujūdi,’ unity of being’),并以此作为教团的理论基础。阿布・伯克尔・・本・阿里・穆哈义丁・本・阿拉比(Abū 'Abdillāh Mu?ammad ibn 'Alī ibn Mu?ammad ibn `Arabī ,1165-1240)著有《麦加的启示》《智慧的珍宝》等等。他的理论对中亚纳合什班底教团的建立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伊本・阿拉比的神秘主义体系的中心思想是“存在单一论”。整个世界分被为两种存在,即“绝对存在”和“可能存在”。真主是“绝对存在”,而真主之外的的一切存在都只是“可能存在”,只有当“绝对存在”让其存在时,“可能存在”才得已存在。“存在单一论”的基本信条是:除真主外,无物存在,意及“绝对的存在”是单一的且统一的。世界是真主内显和外化的结果,世界只是“绝对存在”的影子。一切“可能存在”终将返回“绝对存在”,他认为我们的存在依赖于真主的存在,但真主为了自显也需要借助于我们的存在,通过我们的存在得以显现其自身。①“存在单一论”所要表达的是,真主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又超越万物,不能等同于万物。真主是见证者,也是被见证者,现象世界是他的影子,世间万物全归于他。伊本・阿拉比认为真主与世界的关系是真主内显化外了现象世界,现象世界则证实着真主。伊本・阿拉比认为,完人具有一切知识与能力。人的灵魂原本不属于尘世,而是来自于灵性的领域,在人的灵魂中潜藏了真主的各种完美属性。当人的灵魂与肉体结合后,人便从属于低级且黑暗的物质世界了。

在伊本・阿拉比设计的认知***式中,世界被分为两个部分:神圣与世俗,或者说是精神与物质。在这个认知***式中,不仅解释了真主如何创造世界,还为人死后如何复归真主提供了依据。正是依靠这一思想基础,纳合什班底教团认为必须通过神圣教育的启发,导师的引导和自我的努力,才能将那些潜藏在肉体之中的完美属性显现。苏非功修的目的便是为了摆脱万物的束缚,跨越自身与真知之间的屏障,以便揭示掩盖在知识上的面纱;而显现知识的过程便是以心见真主之光的显现,接受真光的照耀;直观的过程便是真光在人心上的照耀。

3 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的活动

3.1 阿赫拉尔和卓在东察合台汗国的活动

纳合什班底教团道统中的第二十任领袖为山地塔吉克人阿赫拉尔和卓(Ubaydullah al-Ahrar,1404-1490)。他出生于塔什干附近的巴赫斯坦村。他反对兀鲁伯时达的世俗文化与***治制度,严格奉守宗教训诫生活。他认为苏非修行必须有导师的指导,追随、陪伴导师是值得称许的行为。他宣称自己拥有赐予的强大力量,能够使国王不远万里来求见他。他认为导师出现在弟子面前时,必须身着美丽且整洁的衣物,肮脏的衣物会影响导师与弟子之间的心灵交流。阿赫拉尔和卓凭借米兰沙后裔卜撒因宗教导师的身份,一跃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封建地主。他拥有遍及河中撒马尔罕、布哈拉到塔什干等广大地区的大片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其耕地面积总共达3000朱弗特,约有1300块土地②。

阿赫拉尔和卓曾多次来到东察合台汗国,以圣裔身份调节东察合台系后裔王朝的***治斗争。在河中地区,帖木儿后王乌马尔・沙黑・米尔札与其弟苏丹・阿黑麻・米尔札为争夺塔什干而兵戎相见时,羽奴思汗(Yunus Khan)派出三万***队援助乌马尔・沙黑・米尔札。根据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Sayyid Muhammad Mirza)的《中亚蒙兀儿――拉失德汗史》记载,阿赫拉尔和卓曾亲自前来调节这场***治纷争:

当这三位速檀听说这个消息时,全都按兵未动,这位圣哲亲自来到速檀・马黑麻・米尔札的牙帐中,并派使者到羽奴思汗和乌马儿・沙黑・米尔札那里去,要求他们和解,这番要求既然出自圣哲圣洁的心灵,他们谁也不能拒绝。这三位速檀原先各有所***,整***而来,但在他的春风化雨之下,都复归于平静;圣哲使他们三人同坐在一张地毯上,而他自己则坐在他们中间,面视议和条件,他们三人都表示同意。决定把达什干(塔什干)划归于羽奴思汗③。

宗教导师制度是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实行的基本宗教***策。世俗统治集团以此与宗教上层建立联盟。在形式上,这种关系仍然是师徒相授,传习神秘知识的传统苏非修行道路。但实际上已经变为国家权力与苏非教团,世俗***治与神圣宗教相结盟的一种手段。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指出,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拜某位苏非为自己的宗教导师已经在世俗统治阶层形成了风气,几乎每个汗王、苏丹和异密都有自己的宗教导师。阿赫拉尔和卓通过多次干预世俗***治,世俗***权逐渐被宗教上层所掌控。世袭领有喀什噶尔诸城的布格拉特部异密阿巴拜克投入阿赫拉尔和卓门下。其后,羽奴思汗和马哈木汗(Mahmud Khan)父子也转入他的门下。

3.2 阿赫拉尔和卓孙辈在叶尔羌汗国的活动

在叶尔羌汗国,汗的宗教导师主要来自中亚纳合什班底教团和亚萨维教团的分支乌瓦依西耶教团。1509年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马哈麻汗(Ahmad Alaq)被昔班尼汗(Muhammad Shayboniy)所杀,马哈麻汗长子满速尔汗(Mensurxan)继续控制着吐鲁番和察力失地区,迫害胞弟赛德汗(Sultan Said Khan)投靠帖木儿后裔巴布尔(Zahiral-Din Muhammad Ba-bur, 1483―1530)。1514年赛德汗驱逐阿巴拜克,占据叶儿羌等地自立汗国,请中亚纳合什班底教团苏非为宗教导师。

赛德汗的纳合什班底教团的宗教导师至少有两位,一位是・亦速甫和卓,另一位是哈司剌・和卓・马黑杜米・奴烈。和卓奴烈曾为满速尔汗的座上宾。・亦速甫和卓则因劝告赛德汗放弃苦修之功,成为了赛德汗的宗教导师。二人均为阿赫拉尔和卓之孙,其中和卓奴烈为兄,和卓・亦速甫为弟。由于和卓奴烈的父亲马赫穆和卓于27岁亡故,故和卓奴烈的道统直接继承自祖父。・亦速甫和卓则是师承其父亲・阿布都剌和卓。1525年和卓奴烈受祖父托梦,从撒马尔罕来到喀什噶尔,实际上是为了与其弟争夺赛德汗的宗教导师之位。和卓奴烈来到喀什噶尔后,赛德汗亲吻了他的脚,他在各处显示“奇迹”。赛德汗多次前往他的住处聆听教诲,这引起了・亦速甫和卓的不满。由于兄弟间的隔阂愈来愈深,和卓奴烈只得前往吐鲁番躲避,3年后才返回喀什噶尔。在・亦速甫和卓死后,和卓奴烈成为赛德汗的宗教导师。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说,当和卓奴烈成为赛德汗的宗教导师后,赛德汗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神圣的宗教世界。他走在通往真主的神圣道路上,始终准备着献身于宗教事业,认为进行圣战是最能使自己得救的方式。和卓奴烈于1531年离开叶尔羌汗国前往印度,在遭到冷遇后,于1539年回到故乡。

4 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对叶尔羌汗国的影响

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在东察合台汗国后期和叶尔羌汗国的活动,促进了当地***教的民族化、地方化。所谓***教的地方化、民族化,并不是说***教需要完全放弃《古兰经》、圣训以及它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宗教功课,也不是要完全放弃它的教法禁戒和伦理规范。而是在***教所许可的范围和限度内,为适应传播地域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做出某些可能的调节或调整,进而与当地民族的传统信仰和传统文化相和谐、相融洽④。

中亚不仅在地理上与叶尔羌汗国接壤,还在历史上对叶尔羌汗国的方面有着持续的影响力。中亚地区的宗教中心撒马尔罕和布哈拉长期吸引着大批的叶尔羌汗国年轻人前往学习。叶尔羌汗国与中亚之间的宗教互动,不仅体现在宗教学生的流出,还体现在中亚宗教导师的流入。大量纳合什班底教团的苏非从中亚进入叶尔羌汗国。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利用自己的宗教身份扮演着世俗统治者之间的调停人,以此控制着汗国的宗教权力和***治权力。他们对当地民众的祖先崇拜、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等遗俗持宽容态度,推动了当地的麻札朝拜。

阿赫拉尔和卓进入东察合台汗国,为纳合什班底教团在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宗教导师制度的流行不仅体现了世俗集团对宗教上层的依附,在促进***教发展的同时,导致汗国的世俗统治者难以应对国内和卓势力的强大。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世俗统治者只能请求外部宗教势力介入国内***治,最终汗国内部的***治权力完全被宗教势力所挟持。大量财富和土地集中于宗教上层手中,从而威胁到整个叶尔羌汗国社会的健康发展,间接导致汗国于1680年被准噶尔所灭。

5 结论

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在东察合台汗国后期和叶尔羌汗国时期的活动,揭开了纳合什班底教团苏非大规模进入叶尔羌汗国的序幕,为以玛合木***・阿扎木为代表的喀什噶尔和卓家族进入叶尔羌汗国奠定了基础,使纳合什班底教团逐步取代了额什丁和卓家族及乌瓦依西耶教团在叶尔羌汗国的地位。阿赫拉尔和卓及其后裔在东察合台汗国后期和叶尔羌汗国时期的活动,促进了当地***教的民族化和地方化,同时他们吸收了大量财富成为汗国内的大地主,对汗国内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注释:

①金宜久:《***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

②(苏联)加福罗夫:《中亚塔吉克史》,肖之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11页。

③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9、326页。

④周燮藩,王俊荣,沙秋真,晏琼英:《苏非之道――***教神秘主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85页。

参考文献:

[1] 周燮藩、王俊荣、沙秋真、晏琼英.苏非之道――***教神秘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陈慧生, 中国***地区***教史编写组.中国***地区***教史(上册)[M].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2000.

[3] (苏联)加福罗夫.中亚塔吉克史[M].肖之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一编)[M].***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1983.

[5] 金宜久.***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 金宜久.***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7]金宜久.***教卷[J].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8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伯克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歌德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林

人们常说:“时间在流逝。”其实不对,时间是静止的,是我们在流逝。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9

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巴尔扎克选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悭吝性格。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小说中描写到葛朗台一见到金币眼睛就放射出光芒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特点。在小说中葛朗台似乎是个很勤劳能干的人,但他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对于金钱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积蓄,他面临的就会是精神的崩溃。

巴尔扎克守财奴篇10

一、开明人文主义***治领袖巨人高康大、庞大固埃

庞大固埃是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第三代巨人,是推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明人文主义***治领袖,庞大固埃主义是法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最大的成功是撮合了一批怀抱人文主义理想的冒险家,组成了海洋探险船队,完成了为法国人民寻找神瓶谕示的任务。探险旅途千奇百怪,拉伯雷发现了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中商品改变人类世界的巨大力量,在《巨人传》中他塑造了法国独有商品:庞大固埃草,原本可能是产于法国的黄麻,实用功能常规就是用于织造麻袋,或是搓个麻绳。在见多识广、思想深刻又富于艺术想象的拉伯雷看来,庞大固埃草是商品的象征,以为人类造福的多种功用而战胜空虚无聊的基督教说教。随着新航路开辟,庞大固埃草――法国生产的各种商品行走于全世界。拉伯雷说:“用这种草,一切无形的物体(上帝、基督教)都可以在你目睹之下被抓住、捉住、擒住,像关进监牢里一样。利用这种草,又重又大的磨全可以轻便地转动起来为人类造福”[3]645。用这种草,可以劈风斩浪,到达世界上任何想到的目的地,“都可以任管船的人从港口开出随意驶往任何地方”[3]645。拉伯雷认为庞大固埃草――法国商品像轻便的羽毛一样,漂洋过海,互利互惠,联通全世界。用上这种草,一切“陌生国家,都接近我们了,我们也接近了它们;这是连飞鸟也做不到的事,不管它有多么轻便的羽毛,不管自然赋予它什么样的在天空自由飞翔的能耐”[3]645。我们可以做出合理推测,拉伯雷描述的庞大固埃草――商品,已经体现了商品作为纽带,作为媒介,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治、文化交往络绎不绝,庞大固埃草――商品的自由流通和无处不在,预示着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到来。

庞大固埃草――法国商品的广泛开发、运用,说明人类掌握了其发育、生长的自然规律,掌握了商品生产的先进科学技术,能大力发展生产力,造福人民。按照拉伯雷的预言,庞大固埃的子孙们将会进一步开发用途十分广泛、千千万万种无所不能的商品。法国不产中国那样的精美瓷器,没有南方土耳其帝国的宝石,没有印度香料,就是有庞大固埃草,可以吃,可以穿,可以用,特别是能广泛运用于科研探索。拉伯雷设想庞大固埃的子孙后代作为新巨人,凭借知识、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会比老巨人更有出息。他们也会发现一种具有同样功能的草,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使人类运用它可以深入了解冰雹、雨水、霹雳的形成和运用机制。拉伯雷超越当时代人大胆展开科幻想象,用庞大固埃草可以做神奇的载人航天工具,开拓太空中的星球,移民月球和其他星球,与原住民友好相处,互通婚姻。“在那里落脚定居,有的占据‘金鹰’,有的占据‘天羊’,有的占据‘皇冠’,有的占据‘天琴’,还有的占据‘银狮’;他们将坐下来和我们同桌用饭,甚至娶我们的女神做老婆,这是唯一登仙成神的办法”[3]646。

巨人高康大在人文主义老师指导下,逐渐成为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典范。他不再经年累月、皓首穷经学习《圣经》、《敕令》、《神学大全》等没有实用价值的基督教神学,转而亲自带头学习工业生产技术。拉伯雷提出让学生学习各种手工业技艺,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参观学习工场的各种技术和创造发明,培育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济巨人高度重视手工工场业的发展。高康大在人文主义老师指导下,深入各个手工工场,观看金属冶炼流程,亲手铸造***炮,访问加工玉石、银器和宝石的工匠,登门拜访化炼师、造币工人和生产中的各行各业的师傅,了解地毯、织布、织绒、钟表、制镜、印刷傅、制琴、染色的生产流程。“每到一处,高康大大有赏赐,他们乘机会学习、观察工业上的技术和创造”[3]99。

经济繁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如拉伯雷感叹的那样:“赛勒斯管粮;巴古斯管酒;弗罗拉管花;波摩那管果;朱诺待在晴朗的太空里,宁静、安康、舒适。我看得都入迷了”[3]446。社会生产发展了,商品行销于世界各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而后人与人之间才有和平、友爱、和谐、忠诚,休闲时间大家开宴会吃喝、游戏逗乐,人才尽显人性之美,人们心中的幸福感才会满满充盈。

二、早期商业资产阶级巨人――诺西克莱***斯老爷

在《巨人传》中,诺西克莱***斯老爷是法国国民楷模――早期资产阶级、冒险家、航海家的榜样。为了满足特来美修院修士、修女即城市市民的消费需要,有不知姓名的手工工场主在特来美修道院附近开设了规模很大的制衣、装饰品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有半法里长(1法里=4公里)的一大片房子,光线明亮,设备齐全,工匠们分别从事银器、玉石、绣花、裁缝、金线、织绒、地毯、织呢等制作,各干各行。生产原料由诺西克莱***斯老爷供应。诺西克莱***斯老爷是材料与布匹的供货商,由他经手供应的原料多得惊人。“他每年从帕尔拉斯卡尼巴勒斯群岛用七条大船运来金条、生丝、珍珠和宝石”[3]206。他给宝石加工,陈旧的宝石经他一处理,立即变得光亮如新。诺西克莱***斯老爷作为勇敢的事业成功的航海家、大商人、大富豪,玩转了丝绸之路,繁荣了地中海和东西方之间贸易,获取了巨额财富,被当时人称道、敬佩,成为早期工商业资产阶级、冒险家、航海家的榜样。

三、巨人巴奴日――从穷困潦倒的无业游民到手工工场主、银行家

巴奴日年轻时期四处流浪,参加十字***东征成为土耳其俘虏差点被烧死,侥幸逃回了法国,在大街上乞讨而结识了开明***治家、第三代巨人庞大固埃,因见多识广,怀揣着冒险、旅行、求知、发财、结婚、过幸福日子的梦想与庞大固埃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机智勇敢,勇斗战场上的敌人立下赫赫战功。他医术高明,能将被砍头的战友爱比斯德蒙接头复活。他对主教奥莫纳斯、“半音修士”荒***的生活和无穷屠杀异端进行公开的揭露和批判,设计用毒蛋糕毒死十几个基督教神学大师。他戏弄贪官污吏,痛殴要钱不要命的执达吏,是反神学、反封建统治最坚决、最能干的巨人。他身上集中表现了法兰西暴烈的民族精神:法兰西人是天塌下来都不怕的人,他们的民族性格是尊贵、英勇、爽直、善斗、好胜。作为庞大固埃最欣赏的经济巨人,巴奴日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追求发财,大胆主张开办手工工场,主张海上探险牟利,主张发展金融信贷,这正是早期资产阶级最真实的本质表现。在海上探险过程中巴奴日原来承诺要修建一座教堂,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海上探险平安。而当庞大固埃率领的探险船队战胜了海上暴风雨之后,巴奴日的打算立即变卦了,心中的基督教信念瞬间在现实面前消散得无影无踪,他激动地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意***:我要开手工工场,我要生产高级奢侈品――花露水来赚大钱。“康德和蒙索洛之间那座许给圣尼古拉的教堂,我要把它变成一个制造花露水的场所”[3]765。花露水是法国人赠送妻子、女友的时尚珍贵礼物,法国香水在全世界最负盛名,生产花露水一定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巴尔扎克守财奴10篇

学习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新的一年新的起点10篇,内容包括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文章,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稿子。品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变的。优秀的品格,可以培养,可以塑造,并且这种塑造大多不是在波澜壮阔的运动中,不是在惊天动地的事业里,也并非在崇高伟大的实

学习

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作文400字左右,我最尊敬的人500字作文。

学习

销售策划书怎么写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策划书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销售项目投资策划书,课程销售策划书范文。2、虽说世上无难事!但万事开头难!真诚的待人,不屈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和细致的作风是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不可缺少的条件!3、明确自己的人生远景,确定自己的事

学习

美丽的回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回忆10篇,内容包括美丽的回忆高胜美,美丽的童年回忆。来到教室的楼梯口,将转身时,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兴奋不已,对,就是这种感觉—快乐、学习……这几种感觉在一起,让我的步伐轻盈起来。进入教室,看见教室里来来往往的人们,都

学习

学校财务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财务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财务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财务一周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二、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学校的后勤工作后勤工作将影响到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财会人员要做到账目清楚,下

学习

门的英文单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门的英文单词10篇,内容包括门的英文单词的正确写法,门的英文单词对比。提到词汇,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达。在英语中,只有一词word,而在汉语中有两个关于词汇的名词:字和词。那么这三个术语word、字、词之间有什么对应的关系?又

学习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的名言名句,内容包括关于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短的,教师节句子以及名言名句。3、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4、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学习

跑步机如何减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跑步机如何减肥10篇,内容包括跑步机真的能减肥吗,跑步机减肥30分钟。截至目前,阿波罗5号健康跑活动合计总公里数已达到63109.776公里,总人数14152人。此次舒华阿波罗5号公益健康跑高调登临“三国旧地、包拯故里”,参与人数再创

学习

幼教教师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幼教教师论文,内容包括幼教论文题目推荐大全,幼儿教师的论文范例。二是在教师配备上,队伍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较差。比如音乐声乐专业教师可以担任乐

学习

农业职称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职称论文,内容包括农业管理专业论文选题,农业方面的论文有哪些。二、业务目标3、撰写调研文章《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研究》、《建设新农村着力培育乡土人才》。5、根据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开

学习

形容羞愧的成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羞愧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羞愧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羞愧的成语和优美语句。1羞愧感语义的差异Elias发现欧洲文明化的过程建立在两个对立的趋势上:一方面强调羞愧感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增强对羞愧感的抑制。除

学习

小学教师师德小结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师德小结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师德小结200字,小学教师师德年度考核小结。二.认真组织学习。在学习教育阶段中,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市教育局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学习

急诊科年终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急诊科年终总结,内容包括急诊科个人总结简洁,急诊科护士年终总结个人。期:___________2020年医院急诊科年终个人总结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

学习

奇妙的物理现象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奇妙的物理现象10篇,内容包括物理现象大全100个,有趣的物理现象。1.朝霞和晚霞。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或折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着。如果有

学习

巴尔扎克雕像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巴尔扎克雕像10篇,内容包括巴尔扎克雕像,巴尔扎克雕像突出特点。1把握名人肖像的内在精神“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是人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辞海》当中其解释是:“‘精神’是一个哲学名词,指人的内在的

学习

守财奴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守财奴10篇,内容包括100个守财奴的故事,守财奴的故事大道理。泼留希金,宁可将粮仓变成粪堆,米粉变成石头;严监生,因为家人多点了二根灯芯,就不肯合上眼;……看着他们,我们忍俊不禁。其实,文学是夸张的,卸掉夸张,我们可以发现守财奴的

学习

守财奴新解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守财奴新解,内容包括守财奴全文及译文,守财奴什么意思。古风不老,古有守财奴,今有守财奴。守财奴,毫无疑问被我们用作贬义词。千古传诵的名著里的守财奴“明星”似乎总是与吝啬、冷酷、可恶、贪婪等名词关联,似乎精明、经济、节

学习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创作者的爱情悲剧

阅读(19)

1832年2月28日,巴尔扎克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信封上没有写具体的发信地址,信的署名是“外国女人”。从措辞上看,写信人很可能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女人。同年11月7日,这个女人又写了第二封信。信中写道:“我很想认识您……心灵的水能使我感觉到

学习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思考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思考,内容包括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与哲学的关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哲学研究。摘要:《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是巴尔扎克文学作品中的精华。这不仅仅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