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1篇
1、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曰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2、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3、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4、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教师节愉快。
5、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6、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曰的祝贺!
7、“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荣耀。--值此曰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敬祝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
8、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9、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我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
10、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11、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12、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13、老师,您是真诚的、善良的、美好的。愿所有同学的心扉都向您敞开。
14、愿我这小溪的乐音,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15、海水退潮的时候,把五彩的贝壳留在沙滩上。我们毕业的时候,把诚挚的祝愿献给老师。
16、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17、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18、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19、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20、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21、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22、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23、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24、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25、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26、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27、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28、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2篇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只有先让学生喜欢你,学生才会喜欢你上的课。
4、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5、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
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勤对工作,爱对学生,礼对家长,谦对同事。
8、老师,在我们迷茫时给予指南,让我们找到方向。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3篇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2、赞美老师的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尔任斯基
(7)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4篇
[教学过程]
一、名言激趣,确立目标
1.背名言。
2.补充名言,引导质疑。
师:大家知道的名言真多,今天我再送大家一句名言: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语)
(1)读了这句名言,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竺可桢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为什么“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2)梳理、归纳,形成核心问题。
二、细读批注,整体感悟
师:竺可桢是怎么做的?让我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疑惑。
三、品读体味,多元对话
1.自读自悟1―5节,组织学生交流感受。
(1)自读,同桌之间交流读完1―5节后的感受。
(2)师生对话,针对学情进行指导:抓住“又走近杏树数了数”“弯下腰来”“习惯地问”等词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的慈祥以及他对杏花开放时间的关注。
2.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句体悟作者行文思路;通过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好对话。
3.读、悟6―15节
(1)出示第6自然段:先自读体会,然后交流读后感受;引导学生品味“吹醒”“吹绿”“吹皱”“吹鼓”等词;根据文字联想写春景的诗词,组织学生朗读和积累;通过多媒体呈现美丽的春景***,组织学生欣赏。
(2)读好对话(7―14节)
组织自读自悟,理解对话;轻声读,体会竺可桢和“我”对话的情景;迁移学法,尝试给对话加上提示语,以读来呈现;同桌间分角色读,感受语境;指名读并点评,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3)交流第15节的重点语句
师:从第15节的语言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在互动交流中点拨,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引向深处,把读书感受表达出来。
四、再现名言,深入理解
再次出示名言,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五、迁移说写,升华情感
1.出示竺可桢爷爷的资料,组织学生默读,再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尝试写一句名言自勉。
[解说]
一、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学过程的呈现应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巧妙构思,灵活处理,以选取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流程。如教学本文时,我将放在文章末尾的竺可桢不只说过一次的话当做一句补充名言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并将不理解的问题当做本节课的研读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不是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学情建立的隐性需求。在读书交流时,我将课文划分为“第一次看花”“第二次看花”和“竺可桢不只一次说过的一句话”这三大板块。这既遵循了文章的思路,又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便于学生整体感悟文本。
二、对话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家、作品、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生产者。名言呈现后,学生围绕“我要探求……”的读书目标与文本展开对话,虚心涵泳,潜心会文,既培养了专注阅读的品质,又在读书实践中习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探讨了竺可桢看花时的动作、神态及与小姑娘的对话,领会了竺可桢对科学严谨的精神。同时,我深入学生,指导、点拨他们,以便“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再从语文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角度审视教学的过程,促进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首先,我组织学生背储备的名言,然后巧妙地引出本课的重点段,将它用名言的形式呈现出来,接着针对名言,畅谈读名言后的感受,使语言与精神第一次同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学生用圈、划、标、注的方法与文本自主对话,即“读进去”,然后交流读书体会,即“用得出”。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学生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最后,我设计了练说的环节,并让学生用名言自勉,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端正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运用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5篇
1. 教学环节
1.1环节一:导入
(1) 头脑风暴
教师呈现一句描述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句子,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猜测可能的人选;然后通过提供不同的细节句的描述,帮助学生明确答案。例如,首先给出“He was a great man in Chinese history.”后,分别给出两种细化描述“This great man helped turn China into a new country. (配***为孙中山)”和“This great man taught over eight thousand students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配***为孔子)”
(2) 复现观察,引入概念
教师在屏幕复现上一环节的句子,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关注黑色加粗划线单词――定语(attributive),例如:He was a great man in Chinese history.。其次,带领学生感知“定语/单词”已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信息(每一句所对应的人物都有多种可能答案),所以需要更多“句子”来帮助我们进行表达。从而进入今天的主题定语从句(attribute clause)。
【反思】
在本环节中,人物设定徐为学生所熟悉,依托于学生已熟悉的语言素材出发,教授新的语法知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表达的兴趣。从语法教学目标而言,同样依托于旧知(定语),通过旧知引入新知(定语从句),新旧结合导入概念。
(3) 重构句子 模仿练习
教师举例示范定语从句后,学生将上一环中的简单句合并成定语从句。例如,“He was a great man in Chinese history who helped turn China into a new country.”和“He was a great man in Chinese history who taught over eight thousand students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4) 复现观察 提炼结构
教师将上一活动的句子进行复现,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提炼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定语从句并找到其共同拥有的单词“who”。第二步,请学生具体讲明每一句句子中的who所指为何,之后进一步归纳“who指人”,且这个人就在单词who 之前,最后引导学生能归纳出“人+who+句子”结构。
【反思】
传统语法教学一贯方法是由教师讲解语法后,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练习。这与课标中“强调学习过程,重视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定语从句。接着指导学生逐步发现语言规律,并尝试自我构建语法概念。
1.2环节二:语法运用
提供学生一定的句型“(Name) is my favorite teacher who/that...”和“(Name) is my best friend who/that...”,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教师,说一说自己最好的朋友。通过口头练习使得学生在表达中运用语法。接着请学生组内讨论后,以对话的方式向班级报告,最喜欢哪一种教师及最喜欢哪一类朋友。最后,每组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贴于黑板上与大家分享。
【反思】
三个活动的设计是体现了由易到难、依次递进的教学理念。第一个活动是处于简单的模仿表达的阶段,第二个活动就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法在小组中进行比较真实的语用交流。第三个活动要求学生选取并写下最精彩的句子,就是从口头落实到笔头落实的跨越。
同时两个句式的悄然变化也是为了后一环节教学做铺垫准备。
1.3环节三:剪纸学语法 直观又形象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偶像,预先将将例句打印在纸条上“I admire Mao Zedong who was a genius.” 通过剪纸方式,将这句杂句变成两个简单句“I admire Mao Zedong.”和“Mao Zedong was a genius.”然后交换两句简单单句的顺序“Mao Zedong was a genius.”和“I admire Mao Zedong.” 接着,提问学生第二个“Mao Zedong”如何处理,学生集体回答用“who”来替代。请学生观察黑板上已有的定语从句结构,邀请学生按照“人+who+句子”的结构重新排序,继续通过剪纸的方式将句子重新组合,最终变为“Mao Zedong who I admire was a genius.”
最后,请各小组依此分别改写黑板上的精彩句子(环节二)。
【反思】
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作宾语;是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师授课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在备课时,为了突破该学习难点,教师作了3套预案,在课上,根据学生反映情况,选择这套剪纸方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who”在从句中做宾语可省略。从学生反馈来看,该班学生改写句型基本正确,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1.4环节四: 学生议偶像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共同的共同的偶像,每位成员就选定人物用定语从句写一句句子。学生大多能基本正确使用目标语法(定语从句)。
2. 从本节课浅谈如何引领学生体会领悟语法
2.1创设语境引领学生体会语法功能
语言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言是为了人们运用而存在的,因此为语言学习创设语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法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却在教育实践中脱离长期语境――教师讲解结构用法,学生被动机械记忆。所以教师“劳心劳力”,学生同样“苦不堪言”。这样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学生没有了语言实践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本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猜猜著名人物”“讲讲周围师生”和“议议心中偶像”三个内容板块,以“各种人物”穿起整节课的内容主线,帮助学生在一个完整语境中充分参与到定语从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体会定语从句的语法功能。
同样在环节一中,请学生头脑风暴猜人物环节,接着通过教师给出的详细信息,才能明确人物。比听教师讲解枯燥的原理,学生充分在语境中体会定语从句用于描述人物和提供更多信息的语法功能。
2.2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观察语法结构
本节课中教师主要提问方式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逐步学习语法结构。以旧知识带动新语法的学习。在有相关知识铺垫的后,才能更好地引出新知识。如: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回顾定语(单词)的概念,引入到定语从句(句子)的新知识。
教师:What are these red words?
学生:They are adjectives.
教师:We use adjectives to be ... We use adjectives to do what?
学生:定语(中文)
教师:Yes. Attributive,定语。(写板书)So when attributive words are not enough, what can we do? We can use ...
学生: Sentences!
教师: Yes, today our topic is “attributive sentence”. We call it “attributive clause”. 定语从句。
同样,在引导学生观察定语从句基本结构“人+who+sentence”的过程中(活动五),教师也是通过有效提问,层层铺垫,帮助学生观察归纳语法。
2.3综合实践引领学生领悟语法运用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运用中,设计了多种真实丰富的语言实践。所选择的人物或是古今中外著名人物或者周围师生,都是贴近学生生活,且符合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交流动力。在活动中先是请学生点名道姓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或者学生,随后任务难度升级,进行小组内有意义地讨论交流后,以对话方式报告最喜欢哪一类教师或者哪一类学生。
3. 小结
课标中许多理念都为如我们一线教师广为推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实践和摸索。课标中所说“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是本节课的备课之初的理念指引,在语境中体会语法的功能,在语境中领悟语法的结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语法。
参考文献
[1] Hammer,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Ur, P. Grammar Practice Activiti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6篇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教学误区;矫正
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
一、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说到那里算那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二、矫正误区的策略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2.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得以充分调动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3.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就字词的理解提了很多的问题,也有的同学就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了疑问:“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郗也,故愿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针对触龙的发话,太后的回答令人费解,应作何理解?此问触及文言文的人文情感,提问质量很高。对这一问题,教师绝不能轻松地绕过,敷衍回答。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有思维力度,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说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太后的回答,语气生硬,回答极不情愿,对触龙的提问,不愿正面加以回答,这正微妙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与“有复言令长安为质,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的语言环境相吻合,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理。
教师节的名言名句第7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人物描写精妙凝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孩子们喜爱四大古典小说,但并不知道为何会成为经典,成为名著,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我们有必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通过简洁准确的人物形象描写,感悟古典小说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抓特点写人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名著简洁传神的语言,激发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直入重点部分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大家知道《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哪位?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说说吧!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物让人永生难忘、耳熟能详吗?说说理由吧!
师随学生回答小结:那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描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这些描写简练、准确,寥寥数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这节课我们以此课为例,认识一下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看看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品味一下名著的语言,学学作者的生花之笔。
【评析:作为名著,可讲的内容很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这节课选择什么教学内容是一种智慧。通过谈话导入,学生在谈论水浒人物和水浒事件中,老师直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不枝不蔓,目的明确。】
二、精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1.按要求自学。
师:默读课文3~8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句子。思考: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法?
2.小组交流。师点评小组合作情况。
3.交流描写洪教头的句子。
(1)外貌描写
随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体会词句的简练。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一个“挺”字,一个“歪”字就把洪教头傲慢无礼的形象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名著啊,一个字就能把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用词非常准确。谁能通过读表达出来?
【评析:老师对于外貌描写这句话的引导、朗读、小结,很简练、很准确、很到位,能看出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古典小说的一字传神的艺术魅力。】
(2)语言和动作描写
①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②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戏***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③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你读读句子,看到了怎样的洪教头?(自以为是,飞扬跋扈――)从哪儿体会到的?
师指导读句子:
这时你看到的洪教头一定是火冒三丈的,一定是吹胡子瞪眼的,那可真是拍案而起――洪教头对林冲那真是一百二十个不满意。(学生读)
洪教头从疑问到反问,到问都不问了,干脆直接叫板,听这声音在我们耳边连起来,读起来。(生连起来读)
【评析:老师上课很简洁,围绕几个句子,抓住了疑问句、反问句、肯定句,引导学生读书、品味语言。老师的导读很成功,在一次次的导读中,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读、全班同学的表演读,那蛮横嚣张、目中无人的洪教头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师生激情飞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激发、语言的领悟,水到渠成。】
(3)出示描写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①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来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
②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了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③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④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师:谁能通过读把自己对洪教头的理解读出来呢?
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你想表达什么?
师:是呀!大家说得好,洪教头耍自己的威风,灭别人的志气,摩拳擦掌,赤膊上阵,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带着胜券在握、炫耀的语气来读一读,带着挑衅的语气读一读。
【评析:老师的课轻松快乐,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读书的方法,都在实践着语言、运用着语言,商量中,“脱”“拿起”“掂量”“耍了一阵”“喝道”“跳起来大喊”等重点词句、问号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读的过程成了学生感悟、表演、积累的过程。整节课学生表演着、大喊着、背诵着,有点说书人的架势。】
4.交流林冲的句子。
动作和语言描写。
①林冲寻思,想必是柴大官人的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②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③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④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师:自己读,读出什么?到底谁厉害?
师指导朗读。洪教头的话可是一连串的叹号,而林冲只有一个句号,该怎么读?(听出了林冲的被逼无奈、迫不得已啊!)
【评析:老师简单地、低声地追问了三个小问题,在回答与指导读中,很快到位。“一横、一退、一扫”读出了林冲的武艺高强、“不敢、不敢”“请教了”读出了林冲虚怀若谷、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寥寥几笔,林冲的机智沉稳让我们佩服至极,这扇窗让学生看到了名著语言的穿透力。】
三、积累语言、领悟写人方法
1.复述课文。
2.领悟写人方法。
师:名著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高招呢?
学生小结:
(1)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寥寥几笔,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特别简练。
(2)在写人物时重点要写林冲,可是描写洪教头的都是满段满篇,泼墨如雨,而林冲的“打”却是惜字如金,打得点到为止,一多一少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林冲这个形象反衬到极致。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