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篇1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雁,校长的思考和认识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与成效。校长要充分认识加强与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从自身认识上,就要有所转变,校长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定执行者和实践者,拓宽并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站在较高的位置上思考并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定位高、视野新、选点准,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当作重点抓好、抓实。
第二,把握方向、打造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要把握两点,一是必须要坚持建设先进的文化。要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用优秀的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作为校园文化主流,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二是依据并打造学校特色。一所学校与其它学校鲜明的区别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在校园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第三,增加投入,优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要外显于形,内化于心。育人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近几年来,我县做了许多工作,但总的看来,仍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学校的发展、师生员工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学校的经费拨付是按照学生数进行拨付,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好一些。一些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就在资金方面显得比较困难。像长兴学校、亮兵中小学、福兴学校等必须给予资金支持,方能更好的把文化建设做好。
第四,人人参与,形成合力
学校文化建设篇2
通过前期的工作,建设学校的项目设计有了的明显的理念提升,各校的特色建构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
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
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
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
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
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
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在省厅工作部署的指导下,我市将把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将这一项工作推向深入。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
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
学校文化建设篇3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农村高中可能普遍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与自己目标文化的错位有一定关系。我们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定位的:“做平民的、大众化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兼顾特长培育,追求合格率,兼顾升学率。”有了正确的目标文化,就不再焦灼,也无须自卑,反倒生出一种悠然的达观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学校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事变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
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平度二中在2007全国示范高中竞争力论坛上做交流发言,提出一个命题——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文化的学校才有魅力,有魅力的学校才有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其转化和吸收,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是为师生所接受、存于内心并外显于行动的那一部分。如果堆砌了太多的“文化”却不被师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行动,这种文化是死文化、无效文化,是文化摆设。所以,落实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关键不是将标语口号上墙就算完事,而是看是否将学校文化植于人的头脑,从而使人具备某种精神、气质、意识、境界和行动上的自觉。
做教育要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品位;做文化要有思想,有思想方见深度。学校是不断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建设一个校本的文化体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篇4
[论文摘要]:校本文化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依靠师生,面向师生的自己的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的生命力很强的学校文化。浯溪二中把校本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从地方文化、个性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在校本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
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建设的“千遍一律”和“千校一面”,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育人的实用性和长效性,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走自己的路,创造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校本文化。校本文化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依靠师生,面向师生的自己的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的生命力很强的学校文化。浯溪二中把校本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从地方文化、个性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在校本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
一、用浓厚的地方文化充实学校文化,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本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根,要使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利用好、发扬好本土文化是应该优先做好的课题。
浯溪二中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将最能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人、物、景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
首先,学校在醒目位置精心设计了一组主题为“知我祁阳、兴我家乡”的宣传专栏,使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概况、发展渊源、历史文化等有个较为详细地了解。
其次,每一幢建筑物最显眼的墙面分别张贴了浯溪公园、祁剧、文昌宝塔、潇湘古楼等本地最典型的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城市新貌的巨幅照片,向师生以及来宾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
再次,将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公园的石刻文化全方位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布置了众多文化石,根据浯溪名称的起源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例如,“吾镜石”注解为“吾日三省吾身”,“浯溪石”注解为“闻道浯溪水亦香”,既把每一块石头变成了会说话的生命体,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浯溪文化、学习浯溪文化、把浯溪文化发扬光大。
另外,还精选了省、市两组具有代表性的***片,配上相应的简介或诗词歌赋进行展示,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引导学生既立足于家乡,又立志走向四方。
二、用丰富的个性文化装扮学校文化,追求鲜明的校本特色
个性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魂,要实现文化建设校本特色的最大化,必须先有文化个性的最大化。
首先,要用“只学思路,不走老路”的思想对待学习和借鉴,切忌简单模仿和复制。以给建筑物进行文化命名为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如何才能做出新意,体现自己的个性?浯溪二中用“力”字将所有楼房的命名串起来,分别称为“活力楼”“潜力楼”等;用“吾”字将所有石刻串起来,“吾师”“吾镜”“吾真”等系列化的命名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具有独到的新意。还有,“创新大道”“国球中心”“和谐花园”等场所的命名,充分结合了这些地方的地形特征、育人功能,又非常富有时代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化寓意,极大地提升了感染力和影响力。
其次,必须坚持以师生为主体,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浯溪二中校园内布置了大量文化石,但没请一个名家或专业人员参与,从书写到篆刻,全部由本校师生完成。在文化石布置过程中,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石刻艺术的高潮,无形中生成了一道新风景、新文化。单纯追求“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还不够,而是要让它说师生自己的话,说大家愿意听的话。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师生的个性作品、创意布置、温馨祝福等,跃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千姿百态又各不相同,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文化场。还有,校标完全由本校师生共同设计,很多地方的命名是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征集来的,每一处文化设施都是依靠大家的共同参与,反复推敲才定下来的。
另外,要积极创造可供师生表达个性、释放个性的文化空间。从“阳光体育”起源,浯溪二中提出了建设“活力校园”的理念。不仅添置了相当多的在一般校园看不到的新式文体器材,而且各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甚至是“非主流”的活动都可能在这里看到。最经典的当数“校园狂欢节”和“校园泼水节”,校长亲自为学生献歌,扮成圣诞老人给学生派送礼物,与学生一道肆意泼水等等,让学生深深为之陶醉,同时也是一道最为独特的文化风景。再比如,学校设置了“生日祝福台”“校园贴吧”“涂鸦文化墙”等可供随意张贴、涂写的文化设施,不但相当受欢迎,每一天都被师生自发地更新着,而且成为个性表达、即时交流的重要渠道以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三、用独特的精神文化支撑学校文化,构建深层的校本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芯”,只有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芯”,才可能实现学校文化深层次的校本文化,以及整体的和谐统一与健康发展。
首先,要注重对文化积淀的继承与创新,确保精神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历久弥新。历史文化是每所学校最好、最独特的个性,一所学校个性是否鲜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提炼和继承。走进浯溪二中,一定会首先被一幅精美宏大、充满古韵的巨幅校志所吸引,一定会对集厚重与生动于一体的校史馆留下深刻印象,也一定会被一处叫“足印”的文化设施所震憾。这些无不时时刻刻向每一个师生和来宾用最生动的方式诠释着历史,用最有效的方式延续着精神财富,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文化名片。
其次,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确保“血肉”与“灵魂”的统一。“物质文化也好,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也好,如果没有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支撑和渗透,都将会失去灵魂,”成为空洞的“躯壳”或者杂乱的“碎片”而已。浯溪二中以“尊重生命活力,培植发展潜力”为核心理念,提出建设“活力校园”和“活力课堂”等系列目标,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随时坚持以“活力文化”为指南针和基本准绳,紧扣中心主题来展开和构建,因此,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给人最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整体协调,充满活力。
再次,要善于使精神文化“物”化和“活”化,从而促进内化和升华。在浯溪二中进校门最显眼的位置,以国旗为中心,以校标、校训为主体,校旗、团旗、队旗和40面班旗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规模宏大的旗阵,给人强烈的审美观感和视觉冲击力。学校还创新传统的升国旗仪式,增加了升校旗和班旗的内容。每个教室门口张贴有相应的班旗***案和班级名片,学校各种管理手册封页甚至是会议室的窗帘上,都印有校标。除此以外,学校还经常性举行以校训、校标、校旗、班旗等精神文化为主题的系统教育活动,使无声的静止物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体”,真正走进了师生心里,达到以物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学校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途径
学校作为传递文化与创造文化的特定机构,自产生起就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一所学校要想获得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建设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铸就学校自身的精神力量。
一、学校文化及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现代人类学之父华勒于1932年在其所著《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华勒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他指出学校文化有两个来源。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主要强调学生群体的文化;后者则指教师群体的化,这种文化主要涉及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心态行为等,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伽利将学校文化定义为信念、态度和行为等。他认为任何健全组织中的成员对如何做事以及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是有着一致的观点的。瓦格纳则将学校文化阐释为学校成员在校内外共同的经历或经验,是一种社区、家庭、团队的意识在校园中的弥漫,是一种全体成员达成的共识[1]。综观国外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定义,突出强调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秉持的信念以及在此信念支持下形成的行为方式。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学校文化进行研究,对学校文化的界定也尚未统一。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行为层面[2]。郑金洲教授在其著作《教育文化学》中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3]。学者王定华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影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4]。我国学者对学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群体及信念之外,同时强调了实践。
结合国内外对学校文化的界定,基于笔者自身的理解,本文认为学校文化是在继承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成员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时,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主动探索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即学校文化形成并得到师生认同,从而进一步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随着学校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调整,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灵魂的所在,作为师生精神家园的核心,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学校自身条件,进行着各异的学校文化建设。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是一所学校多年教育实践的文化积累,这种积累一定程度上彰显学校的品牌形象,是一所学校独一无二的特色名片。这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赋予学校以历史的生命,赋予学校以鲜明的个性特征,把这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通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反思、检讨和重建学校文化,从而使得学校特色进一步凸显,赋予学校更具体、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内涵[5]。
2.有利于凝聚全员力量
学校文化具有统率作用,它可以培育师生的“学校意识”,促进他们对学校的认同,使得师生获得坚定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在其引领下,学校师生践行一致的价值观,有着较为一致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学校文化像磁石一样,吸引师生团结在一起,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践行文化理念,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齐心协力实现学校建设的美好愿景。
3.有利于师生发展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受益最大的群体。首先,学校文化规范制约着师生的行为,使得全校师生拥有得体文明的行为、仪态,拥有自信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学校文化具有凸显教育和学习的性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学校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秀的文化总是给人以激励,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里,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驱使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努力学习,相互切磋,并争取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文化是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组成的文化体系。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分析这一文化体系着手,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建设原则,渐次展开,全面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1.宏观的学校文化建设
宏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文化的层次来说,由内及外分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深层的、内在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精神文化一般指学校秉持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校风、办学理念、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外在表征,通过对校风的渗透及践行,学校场域内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因此,校风的培育是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良好校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它主要依赖个体心理机制的疏通以及学校活动的渗透。个体心理机制即个体对于校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觉按照校风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上,具有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交往活动,相互交流、模仿,校风逐步在群体内树立。除了内在心理机制的建构外,校风建设需要外部活动的不断强化,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渗透,孕育浓厚校风。
(2)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组织结构运转的制度支撑及其相应的约束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师生评价制度等。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各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创造不同的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制度的形成,二是学校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学校制度的形成关键在于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解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建构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学校制度体系确立以后,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执行监督系统,确保制度的落实。如学校形成较为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未尽到职责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成员给予严肃的处理,并及时公开,以期得到全校师生监督。对于表现较好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动态的,随着不断地实践与反馈,随时完善,确保制度日趋合理与全面化。
(3)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它主要指学校中的硬件建设,既包括广义的学校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的设计风格及布局,也包括狭义的校园内、走廊内等各种空间的装饰与设计。学校物质文化本着“以物育人”的理念,潜藏和传递着学校的独有文化与观念,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当下的办学理念,将历史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悠久的办学历史、古老的教学建筑都是学校文化的传达与诉说,一方面,通过保护学校古老建筑、进行校史陈列、组织学校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形成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细微之处入手,将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作为传达教育信息的载体,于无声处渗透现代办学理念。通过对校园宣传栏、走廊以及墙壁进行主题化的设计与装饰,凸显理念。
2.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微观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具备了宏观的文化建设,有了文化底色之后,在整体文化的熏陶下,全校成员共同践行文化理念,形成的具体的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
(1)管理者文化建O
管理者即在学校承担着领导责任,履行着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职能的人。学校中的管理者,一般指校长及其带领下的一部分承担学校工作的职员。管理者文化即管理者在管理学校中所信奉的价值取向以及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风格。管理者文化不同,管理阶层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形成一所学校鲜明的管理特色。先进、民主的管理者文化可以彰显学校的人性关怀,调动全员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校的高效运转。
管理者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学校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上。优秀的管理者文化需要管理者转换角色,即领导者是与人协商、合作的人。在进行学校管理规划时,领导者应权衡各方利益,通过商量、谈判,换取合作共赢。同时领导者应该学会下放权力,充分授权,调动全校师生建设学校的积极性。
其次体现在学校管理模式的建构上。管理者角色定位清晰之后,就要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模式建构应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建构需要管理者带领全校教师,群策群力,确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模式。
(2)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作为社会定的一个职业群体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的人格力量时刻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是优秀文化的集成者与传播者,为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树立新型的教师文化建设基点。即教师文化应从传统的控制型走向对话型文化,这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基点[6]。学校不再是教师发号施令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树立相互尊重、交流的对话文化。其次,从狭义上来说,在教师文化基点的引领下,学校要建设合作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建不同学科的教研组、备课组,互相学习切磋,凝聚教师智慧。同时组建教师团队,团队成立可以依据不同的学科或者教师特长自由组建。在团队成立初期,指导团队做好发展规划,以民主的形式选出团队带头人、制订规程和方案,拟定合作学习计划与制度,形成团队共享规则,在制度化的团队建设下,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3)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文化主体,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由于学校生源较为复杂,学生个体之间受到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影响,差异较大,这就使得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尤为困难。尤其在各种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接受到的各种文化冲击源源不断,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面对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筛选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教育力量,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创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合作,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 冯炜,赵建***.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4] 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2(1).
[5] 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重新阐释[J].中小学校长,2009(7).
学校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办学品味 提升
【中***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808 (2013) 01-008-02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理念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底蕴的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楼梯、走廊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 升旗演讲是爱国教育的阵地。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是一个学校教育方针的落实问题,更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向问题。我们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一集会的时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安排师生有针对性、目的性演讲,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铸造师生的时代责任感。比如:9月18日,张海清老师就在鲜红的国旗下,进行了《又是一年九・一八》的主题演讲。热情洋溢的慷慨陈词,不仅让全校师生共同回顾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更结合当前“形式”,激发了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师寄语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在教学楼楼梯的每一层、每一条走廊的墙壁上都有教师寄语。这些朴实、鲜活的教师寄语,取代了原来权威的名人名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从教师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老师深深的爱意,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切感,让师生在上下教学楼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无声的沟通、交流。
3. 名星展台是师生多姿的舞台。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中,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自我展示的需求。学校督查部对全校师生各种教育、学习、生活行为给予量化管理,一个月核算一次,评选出“展示之星”“杏林风流”等优秀团队和个人,制成富有诗意的相片放在学校名星展台上展示一个月,让展示者有成就感,让观展者有追逐感,从而在全校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
4. “温馨寄语”是品德形成的途径。我们学校的“温馨寄语”遍布学校绿化场地、学校食堂、学生公寓,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另外,结合我们的“135”快乐课堂模式,在每一天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中,老师也精心设计了“温馨寄语”,这些创新设计的“温馨寄语”结合学科知识特点,贴近学生个性特征,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过程中,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不仅达到学科学习的目的,更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5. 园地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学校各类学习园地则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种补充。我们学校设置的“***书室”、“英语角”、“文化长廊”、“师生论坛”、“灵中网站”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为师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精神食粮,完善、补充、升华了课堂教学。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壮大的保障
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人的教育教养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它规定了校园里的人什么样的行为和思想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什么是提倡的和反对的,什么是该奖励的和惩罚的。包含各种学校制度、班级建设、小组创建、课间跑操、经典颂读等。因此,在新形式下校园制度建设必须创新,使之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1. 管理制度是学校建设的保障。为了保障学校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改革的需要,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将原有办公室、教导处、科研处、***教处、后勤处、团总支、工会、老龄、计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相融合,最后形成在校长统一领导下“三部一中心”管理机构:研发部,督查部,后勤部,数据中心。将学校的传统工作与当前的课改工作融为一体,各部门根据各自分工有效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2. 班级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支撑。班级是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最小单元,班级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的支撑点。我们的班级建设充分体现学生的人性化与人文化,整个班级文化建设洋溢着青春活力,流泻着文化气息,熏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个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教室内的“颁奖平台”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荣誉的价值;“青春园地”是学生用文字和书画挥洒青春的乐场;“谁是英雄”成了学生学科知识、社会知识比拼的擂台。
3. 小组创建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小组创建是班级建设的组分,是班级管理的细胞。根据课堂要求,我们班级内的小组建设不再是以前的单向式排列,而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个性特点,根据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平行分为6个小组方阵,对面而坐,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态势。每个小组有着自己充满青春气息和个性张扬的组名、组牌、组训、组规,这些小组建设体现了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将一个个激情四射的团队约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 课间跑操是团队精神的凝聚。结合课堂改革的实际,我校将传统的课间操改为跑操,提高了学生的活动效率,加大了活动力度。这种生动活泼的流质性运动,充分培养了每个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为现在的跑操是全班整体行动,只要有一个人乱了,整个班级方阵势必会受到影响。
5. 经典诵读是国魂精粹的熏陶。古文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而学生则是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学校在每天上午课间跑操前,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诵读的篇目有《弟子规》《诫子书》等名家名篇,这些经典文字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到为人处世的规矩方圆,同时也在经典诵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意识形态的升华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校训、校徽校刊、社会实践、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而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学校意识形态的升华。
1. 学校校训是师生行动的方向。提到百年名校,我们自然会想起它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反映了这些名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特色。改革中,我们提出的“厚德笃学,励志创新”由极富生命力的绿色植物在教学楼组成,充分体现了学校“走进心灵,奉献爱心,唤醒生命”的育人理念。
2. 校徽校刊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我们学校设计的校徽中:两个人头顶着一个开心、快乐的笑脸,在书面上奔跑,象征着在“135”快乐课堂模式下我们“老师能快乐的教、学生能快乐的学”;蓝色底纹下向四周发射的光芒,喻示着我们学校青春无限、活力无限。校刊《钟灵》是全校师生放飞文艺梦想的平台,每期的刊头语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学习的必要;教师专栏对学生写作和鉴赏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学生园地上初露的小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课外家访是家校联系的纽带。如果说课堂是师生文化知识的交流,而师生情感的碰撞,则更多要在课外时间进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个体,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我们老师必须得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近他们的生活。有些沟通在校园可以完成,而有些沟通交流得要深入学生家庭了解第一手材料,掌握生活中学生真实的一面。所以定期家访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家校联系的纽带。
4. 社会实践是人本教育的回归。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中的人,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还应该与社会相融合,适应社会而后改造社会。我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文明伴我行”“我为老人献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社会的一致认可。为罗桥村“农家书屋”捐献***书的活动,让书屋主人鲍金枝感动不已,因为本次活动不仅为罗桥村村民提供了精神食粮,更让朴实的村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看到了一颗颗纯真的心。
学校文化建设篇7
论文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本文分别从四个层次探讨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笔者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及如何推进进行探讨。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的核心竞争力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具体说来就是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从而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提升校园内在品味。
二、如何推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及素养的提升。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首先,要有比较高的思想品味,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现代的眼光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决策。同时,要竭力把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在一起。其次,是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个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也不会认可。但如果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2.制度文化建设
干净、整洁、优雅的校园孕育的是团结、民主、和谐,学生展现的是积极、自信、勇敢。通过具体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将展示的是一种积极健康、团结进取、和谐的校园风貌。学校制度文化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其应该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补充、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体现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3.行为文化建设
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但这些良好的环境必须靠日久天的行为来支撑,所以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无小事,作为总务领导人,就需要从思想、制度、行为等方面加以反思、注重引领,从而促进教师行为文化的建立。同时应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引领其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放弃,应该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学会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目光、宽广的胸襟去欣赏学生。同时领导人要和老师进行密切沟通,及时有效地配合老师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
4.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美的物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由文化构筑的环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境。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心情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和感染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一个庄重、整洁、肃穆的环境里,谁也不会嬉笑、打闹、随便吐痰、乱扔纸屑,这就是环境的约束作用;在一个群情振奋的环境里,人们也会热血沸腾。兴奋不已,这是环境的激励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说的就是环境的感染作用。这种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它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师生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创造力量。总之,在校园文化的创建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合理培育校园文化,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进行。校长是校园文化的领袖,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掌握教育理论、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改革动态,对自己所在学校定位准确。运用现代的文化模式,来规划和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短期目标。以此确立起全校师生员工为之奋斗的共同文化愿景,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环境表现出一所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校的宏观发展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学校文化建设篇8
1新时期学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是在一定社会***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财富的总和。学校体育文化的三个层面(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互相关系、互相依存,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基础。学校体育文化一般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增强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学校体育文化各种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高涨,不断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 2新时期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在教育思想上始终把体育片面地理解为身体教育或增强体质,把体育混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目标始终围绕着以增强体质为主来进行,只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未能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放到重要位置。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课程设置单一,忽视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以及与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等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中未能把理论知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理论教材比重小、时数少。 2.2.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阶段。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具体表现在:体育组每年都有计划、有目标,但大部分工作计划都是停留在纸上或主管体育工作领导的办公桌上,有时也略有实施,但时间相对较短;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机构结构不合理,职能也不明确。 2.3学生体育知识匮乏,体育意识、运动技能差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体育课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得不到学校和有关领导的重视,一些中小学甚至为了给学生补习文化课,不惜把正常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停掉,即便学校开展的一些体育活动,也是为了配合升学率或应付升学考试而进行的单项训练,根本实行不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普及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如此长期的结果导致了大多数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运动技能差。 2.4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管理意识差 体育场地实施是进行教学的“硬件”,是开展体育运动和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物质条件。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管理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学校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管理意识差,很少意识到维护与保养场地设施对长久使用场地的重要意义。 3新时期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1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情感 学校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形式。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只有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多层次、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设置方面,应以“学生需求就是我们的愿望”为出发点,开设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提高身体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育情感,改变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负面态度,使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形成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巩固体育课的效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校园体育文化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3.2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能力,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正常有序的开展。各教学部门也要配合体育组做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工作,对学生提出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要求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参与活动的经费问题,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的学生会干部要认真给予表扬;对于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要大力宣传,切实鼓励。 3.3开展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早已被其理解和接受,校园体育文化所特有的功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学校应珍惜并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契机和纽带。学校有计划地组建体育代表队参加各种社会体育比赛,对于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4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加强体育设施管理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在设施建设方面:首先要增加校园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用优美的体育建筑,良好的体育设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亲和力。其次,要优化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还可以回报建设资金,利用回报资金得以改善场馆设备,延长场馆、设备的使用寿命,形成良性循环。#p#分页标题#e# 3.5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扩大体育空间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保证,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大舞台。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仅靠课堂教学和传统体育项目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锻炼需要和认知要求,严重时还会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因而,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体育知识结构、体育道德意识、体育活动空间等都应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扩大体育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文化栏等形式宣传普及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的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篇9
1.社团文化的核心是崇高价值观
任何一个社团总是要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本社团本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或最高宗旨,一旦这种最高目标和基本信念成为本社团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社团组织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通过制度体系的搭建、人员结构的固定、才能类型的养成、战略重点的确定,最终成为统领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因此,社团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社团的宗旨、信念、行为规范和追求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团崇高价值观是社团文化的核心。
2.社团文化的中心是人本文化
国内学者肖绍俊认为,高校学生组织含社团管理干部领导能力包括四个维度,即:信息处理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王鹏威认为,高校学生干部的个人魅力是提高其领导能力的重要因素。朱文欣认为在学生干部培养上选拔是基础,培训与实践是途径,机制建设是保障,人本关怀是关键。可见,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社团全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是敏感,使社团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共同体,才能不断增强社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实现其既定目的。
3.社团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
社团文化通过柔性的而非刚性的文化引导,建立起社团组织内部合作、友爱、奋进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逐渐地内化为社团成员的主体文化,形成共同的制度体系、风格特征、人员结构、才能类型及行为方式,使组织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使群体产生最大的协同合力。事实证明,由柔性管理所产生的协同力比刚性管理制度有着更为强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
二、社团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学校文化建设篇10
“韩流”对大学生意识、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这种严峻局势下,应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各大学广泛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并引导自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元文化建设
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当今社会,多数大学生都属于“90后”这个群体,不予置否,“90后”这个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但是由于这个群体自身的特质,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不高,因此,面对“韩流”迅速席卷,大学生不能很好对其进行区分,这导致了“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将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影响。
1.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韩流”作为外来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它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年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1.1.1“韩流”有利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韩剧《家门的荣光》,在各演员的言行举止中,无一不渗透着韩国民族对于长、幼、尊、卑的重视,比如见面要相互鞠躬问好,在餐桌上如果长辈没有开动,小辈是不允许先吃饭的。而这些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是同样作为精华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的。因此,在观看韩国影视剧等相关作品时,大学生可以在感受韩国文化传统时,回味中华民族的精髓,使自身更好的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填补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状况。
1.1.2“韩流”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韩国影视剧中,多数人物设定为“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在女主角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遭遇,但是,她一定不会放弃希望,一定是以最乐观的状态生活,继而遇到生命中正确的那个人。对于广大乐于观看韩国影视剧的大学生而言,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支柱作用。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抗压能力并不是很强大,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失去信心。而韩剧中人物展示出来的积极乐观,坚强努力正是广大大学生所需要的。
1.2“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韩流”如同一把双刃剑,会对大学校园文化以及青年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由于“韩流”背后蕴藏的文化传统以及***治色彩,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是将中国历史进行歪曲。同时,在丰富的物质包装下,它将影响大学生信仰的确立,以至对大学生信仰的坚定产生破坏。
1.2.1“韩流”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2013年播出的韩剧《奇皇后》,以中国元朝时期和韩国高丽时期为背景,但整部剧却在各个细节中不遗余力的描绘中国统治的落后,国力的薄弱等等。类似的还有很多剧集,比如:《该隐与亚伯》、《大长今》等等。这些带有主观民族主义色彩的韩剧会极大的误导“90后”大学生的视听,使他们无法正确辨别自己国家的历史,只能一味盲目接纳。
1.2.2“韩流”影响大学生树立人生榜样一个人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的信仰所决定。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学业负担相对沉重,心气浮躁,不能很好剖析自己,不能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随着“韩流”的广泛渗透,许多大学生将那些由韩国娱乐公司斥巨资打造的明星视为自己的男神、女神。显而易见,这种在树立榜样上方向的扭曲,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2正确引导“韩流”,强化“主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正是因为“韩流”对于大学生会产生积极、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所以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所在地,大学需承担责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更需要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引领学生对“韩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加强自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1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大学校园更要引导学生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并学习多元文化,构建以“多元文化”为载体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的思想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借鉴国内外多元文化,还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
2.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三观明确中韩文化之间的异同,加强并发扬中韩文化中的相同点,严肃并认真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处。可以将中韩文化的交界点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致力于创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力求贴近校园文化生活,符合道德标准,进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3结语
总之,“韩流”文化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学生的成长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各有利弊。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在紧跟时代趋势的大环境中,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坚守内心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从“韩流”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面对“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如何应对的方向论述。这更说明,在“韩流”席卷亚洲的当下,辩证对待“韩流”的重要性,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丽慧.基于“韩流”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管理,2015,(11).
[2]杨怡飞.基于“韩流”背景下的“90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时代文学,2014,(11).
[3]陈靖,赵斌,焦昆“.韩流”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