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话剧10篇

雷雨话剧篇1

在《雷雨》第二幕中,鲁周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得到集中的反映。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

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后半部分,鲁大海的出场,展开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

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到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欺诈,行不通,只好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你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

雷雨话剧篇2

关键词: 舞台美术 布景与道具 灯光设计 服装造型

一、舞台布景与道具

从舞台美术方面对话剧《雷雨》全明星版进行分析,舞台布景与剧本内容紧扣,剧本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周公馆,也就是周朴园的住所,主要环境固定在周朴园住宅的客厅中,为了营造客厅的氛围构成,在此舞台主体布景中,沙发、柜子、椅子、台灯等成为了演员们表演的支点。且这些桌椅板凳都有相应的故事背景,根据剧本的陈述这些桌椅板凳都是三十年前与侍萍相识的旧物件,因此在周公馆中会摆设一些中国传统家具。此天幕是由可活动的景片组成,夸张化放大的窗是为了戏剧呈现,且窗户可以自由开合。此设计也是为剧情服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按照剧本开关此窗。剪影式的窗帘以及客厅的门,此门也可开关活动。蘩漪因被认为有病,长期在楼上卧室休息,偶尔下楼到客厅活动。楼梯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表演道具,为涟漪上下楼梯的表演提供支点,同时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与调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运动轨迹,打破在同一维度上的刻板表演,提供了舞台调度的更多可能性。在整场演出中扮演蘩漪的演员借助楼梯道具的表演充分的体现了剧本中此人物情绪的变化。

发生在鲁贵家的一幕,家具和窗户都有切换,很符合当时所谓下等穷人家中的设置,不再有华丽的玻璃窗纹理,取而代之的则是木结构糊纸的中国传统老式窗户,家中家具相当简陋,属于竹制或木制的板凳桌椅,普通的四方桌上随意放有一些及其简陋的粗糙青花瓷杯具和餐具,墙边还挂着一副装裱过的画,屋内还有十分普通的板床,床单为没有档次的单调方格花纹。与周公馆家中家具截然不同,突出两家人身份上的巨大差距,就连三十年前的旧家具都远比这些家具华贵。

二、舞台灯光设计

从灯光设计上来看,整场演出气氛营造到位,整部话剧从悲喜上定位属于悲剧。且根据剧本的时间和天气等描述,是乌云密布雷雨降至的夏天。房间闷热且灯光灰暗,气氛十分压抑。在本话剧的灯光设置中,使用了大量的逆光塑造人与景,无论是道具的轮廓,景片上的纹理以及窗户透出的光都是以逆光的灯光造型方式形成,这种光的打法给人心理造成一种压抑与阴冷的视觉直观感受。其中灯光营造最可圈可点的一段是鲁贵向鲁四凤讲述当年传闻周家闹鬼事件时,舞台上所使用的灯光设计,用极强的逆光营造紧张的气氛,灯光颜色使用蓝色,根据日本舞台美术家大庭三郎的《色彩感情价值表》蓝色给人带来冰冷、神秘、回忆的心理指示效果。灯光还为烘托鲁四凤得知事情真相后的心理变化服务,使得四凤紧张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使用一束顶光打在鲁四凤身上,结合风扇叶片转的漏片转动形成旋转与摇摇欲坠的阴影。运动的光影效果体现四凤当时紧张的心情,与得知周萍与蘩漪之间秘密的不安。

在周萍夜里前往鲁四凤家中幽会的那一段,灯光运用感染力极强,雷雨交加的夜晚,那种闪电忽明忽暗的视觉感受,配合剧情直接将气氛烘托到一个制高点,这也是他与四凤的关系被繁漪亲眼看见的时刻,也是四凤家人发现四凤与周萍关系的时刻。同样也使用大量逆光,为表明是夜晚,使用大量钴蓝色的灯光,冷色的光感把当时繁漪穿着雨披跟踪周萍的紧张感与惊悚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且舞台窗外还配有雨水效果并搭配雷声,这些声光的特效搭配使戏剧性的剧情紧扣心弦。

在繁漪和冲儿一起坐下来谈心时气氛平缓柔和,使用了白光外加些许暖光,光位不再是逆光,而有大量面光的存在。配乐舒缓,舞台整体灯光明亮。营造出了母子温情,可见灯光在整个话剧的演出过程中有极强的气氛烘托效果,无论是紧张的气氛,阴森的气氛亦或是温暖的气氛都可以在话剧舞台上依依呈现。

三、舞台人物造型

从服装造型的方面来看,此话剧中的人物服装都以人物的定位来设定,周朴园是某矿业的董事长,妆面为留胡须的中年男子,同时家庭世代经商。发型为符合其社会地位的大背头后梳样式,为当时有地位者使用的发型,服装穿着带暗纹团花的中式丝绸长袍,有时也穿着当时上流社会的西装,以及华丽绸缎的睡袍。配饰也有其内涵,他佩戴的那副眼镜暗喻道貌岸然的虚伪面孔。

繁漪,为周朴园的妻子,也出自有权有势的家庭。面部妆容比较淡,因平时长期卧床休息。身上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头发盘扎样式属上流社会样式,且有镶钻的精美发饰,耳环时刻佩戴,无论是配饰还是着装都是民国时期有有地位的大户人家穿着的样式。

鲁侍萍,三十年前在周家当下人,曾与周老爷有染,她被抛弃后在外过着辛苦的生活,典型贫苦妇女的妆面,在这三十年里什么苦差都做过,嫁过两次但都遇人不淑,用台词说则为打的零工并给人当老子,可见其身份的低微,头上有贫苦劳动阶级妇女使用的头巾,穿着当时下层社会的花布衣衫,身上全无配饰,显得十分朴素贫穷。

周冲,他是周朴园和蘩漪的独子,平时的服装有运动装和西装,这些服装都符合他作为富家子弟的身份,运动装凸显学生的身份,西装表现他家庭条件十分富裕。

周萍,周朴园和侍萍的儿子,他的服装大多为西装衬衣配西装裤,也是当时有权势的家庭才会常穿的服装,青年男子的妆面。

鲁大海,周朴园和侍萍的次子,跟随其母在外生活,出生在下等人家的工人阶级,根据剧本表述其在周朴园的矿场工作,属于矿产部门的小领导,妆面轮廓分明,突出性格较刚烈。服装是典型工人阶级的制服式服装,并且常常缅起袖子,突显工人或劳动者的姿态。

鲁四凤是鲁贵和侍萍的独女,因其父背着其母偷偷在周公馆当下人,因为他和周萍关系有染,平日里可以得到一些小恩小惠,所以她的服装是纺绸面料的,比普通下人的服装华贵,发型也符合其十八岁的年龄,扎着辫子有头花,正面为少女的妆面,脸颊红润。

鲁贵是周家仆人,为侍萍的丈夫,着普通灰色的布袍,回自己家后则穿着当时身份低微者穿着的白褂背心,发型平头的中偏老年男子造型。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著.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宋宝珍著.中国话剧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 马克思・凯勒.著戏剧舞台灯光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 妹尾河童著.窥看舞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雷雨话剧篇3

主题思想精巧缜密矛盾冲突修辞效果

一、《雷雨》的主题思想

《雷雨》在主题思想上以那个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封建主义气息的周公馆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主人公周朴园则是带着浓厚封建意识的资产阶级代表,全剧主要是围绕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激烈矛盾而展开。作品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描绘,无情地揭露和鞭达了上层社会生活的糜烂与罪恶以及被压迫被侮辱妇女的不幸命运,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否定的态度,为广大妇女和广大最底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和雷雨般呐喊,深刻地表现了《雷雨》的主题思想。

二、《雷雨》的精巧缜密

曹禺先生《雷雨》的内容反映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如何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内把周、鲁两家30年来的矛盾纠葛集中表现出来?作者对全剧的情节结构作了巧妙的安排。他以封建专制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周朴园为中心,分两条线索展开情节:一条是周朴园与家庭成员主要是与追求个性***的女性蘩漪的斗争而展开,引出周萍、周冲两个人物;另一条是周朴园与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鲁侍萍和鲁大海的冲突而展开,并引出了四凤、鲁贵等人物。这两条线索尤如两条闪亮的彩线,把周、鲁两家30年来的矛盾冲突、人物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各种人物、各种场面和各个事件一一联结起来。前一条线索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反封建和追求个性***的主题;后一条线索揭露了悲剧的历史根源。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平行发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两条线索之间,又穿插了周萍与蘩漪、四凤三人之间的爱情冲突,这些冲突又都通过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鲁侍萍紧紧连结在一起。这种以主要人物为圆心、双线发展的极其严谨的结构模式成为《雷雨》在材料组织上的独特方式,全剧脉络清楚、首尾连贯,体现了作者在构思上的精巧、缜密。

三、《雷雨》的矛盾冲突

曹禺先生生活在人吃人的旧社会,亲眼目睹被最底层人受迫害、遭吞噬的现状,弱小者遭蹂躏,无辜者受摧残,而不义者却依然逍遥,便使他萌生了《雷雨》的创作兴趣。作者承认在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象的时候,引起他写作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这种情绪便是戏剧《雷雨》中呈现出的沉闷压抑而热烈激荡、表面平静而内在紧张的情感基调,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便是“‘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这种渗透在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基调,就像一条贯穿全剧的内***索,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关系和众多的矛盾冲突连结在一起,使全剧凝聚为一个相当牢固的整体。如果把整部戏剧的基调看作是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江,那么作品中的两条主线便是大江的两条支流,作品中所描写的每一对矛盾关系和矛盾冲突就是支流上那布满港湾的河汊、漩涡逆流,但最终都要汇入这条汹涌的大江之中。

曹禺在写作《雷雨》的过程中,选择了恰当的生活视点和叙述方式、以双线发展为脉络组织情节、以内在的情感基调为转移,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时代历史背景,推进了剧情的发展,体现了作者独特而新颖的艺术构思,使《雷雨》尤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精美工艺品,令人爱不惜手,久久回味。

四、《雷雨》的修辞效果

他在展开戏剧,刻划人物性格时,常以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感情的变化,从而收到奇特的修辞效果。

例如,鲁四凤跟他父亲鲁贵说话时,一般称“您”,但在特殊的场合,由于对话内容和人物情绪的变化,称呼也就随着起了变化。在鲁四凤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向她讨钱时竟会拿她和周萍的暧味关系来进行要挟。她感到鲁贵的话越来越不堪入耳,禁不住发火说:“大少爷!大少爷!你疯了!”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你”和“您”的一字之差,十分贴切地表现了鲁四凤对她父亲的气愤、埋怨、轻视、厌恶等复杂情绪。老舍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土就土,该野就野。”“你”字就带有几分“土”“野”气。这正是曹禺运用语言精到奇妙之处。

作者给每个人物所写的台词,好像并非出于剧作家的手笔,而是发自剧中人的心灵深处。他的语言来自生活,而又经过反复锤炼。表面看来都是极普通的日常口语,有的似乎不太符合语法规范,但随处可见剧中人的鲜明形象,使读者听了剧中人物的对话,能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得到思想启示,受到美的陶冶。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地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参考文献:

[1]钱谷融.曹禺戏剧语言的艺术成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443.

[2]《别林斯基论文学》之曹禺《读剧一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0.

[3]宋宝珍.戏剧欣赏初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87.

雷雨话剧篇4

凝炼含蓄、意蕴深厚是曹禺戏剧语言的第一个特色。

戏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更讲究语言的凝炼与含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表达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雷雨》第二幕中,当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时,作者通过周朴园先后四次的简短问话,将其三十年前的_罪恶历史逐层揭露,同时又含蓄而深刻地显示出他先是敷衍。继而惊惧,终而只得承认是侍萍的渐趋紧张的心理。作者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层次分明。回环起伏,由隐微至显露,终而达到波涛汹涌的高潮。

曹禹剧作的语言,还具有含蓄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丰富的潜台词上。好的语言,总要文字浅易。而意义深远。曹禹剧作的潜台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个表现是话中有话,即有一种特定的言内之意,给观众和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联想的空间。如《雷雨》第一幕中,蘩漪谈到周萍走时的对话。她不顾周冲在场,句句含毫藏锋,话中有话。“这是理由吗,萍?”这是她在反问周萍:这不明明是弃我而逃吗?周萍躲躲闪闪,说不出来,她就一言点穿:“我怕你是胆小吧?”潜台词是:你是害怕你的父亲知道吧?周萍无以可对:“怎么讲?”蘩漪紧逼一句:“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意思是:你忘了在这屋子里我们的相爱了吗?这段对话,蘩漪话中有话,既搪塞了周冲,又给周萍敲响警钟,同时又表现了她想以昔日之情来挽留周萍的目的,是狡狯的一箭双雕,语言含蓄有力,阴狠中带有明显的嘲讽。

第二个表现是言不由衷,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雷雨》中当鲁侍萍提出要见“萍儿”时,剧中有这样一段话:

周朴园: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一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死7呢。 周朴园的回答可谓言不由衷,他表面上答应了侍萍见儿子,实际上他怕侍萍的出现破坏了周家的宁静,透过这段话看到周朴园虚伪、圆滑的本质。

机智明快、传神紧凑是曹禺戏剧语言的第二个显著特色。

首先,有些台词写得十分的机智、明快。如《雷雨》中侍萍急切盼望见到分别了三十年的儿子周萍,但她却亲眼目睹了他动手打了自己另一个儿子鲁大海,她悲愤至极,不禁大哭着走到周萍面前责问他:“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侍萍在情急之下差点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但她却急中生智用了“萍——凭”的谐音暗转,悬念由此化险为夷。这一转口,非常生动、贴切地传达出了鲁侍萍当时万分悲痛而复杂的感情。

此外,有的台词还具有传神、紧凑的特点。如《雷雨》中鲁贵向四凤讲“闹鬼”故事。当他看到女鬼男鬼并排坐着。便轻咳一声,“两个鬼就飕一下子分开了。”曹禺用一个“飕”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蘩漪和周萍幽会被人发现时,分开动作之速和惊慌失措的神态。

曹禺戏剧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表现在富有象征色彩与哲理内涵。

雷雨话剧篇5

1935年,曹禺先生创作《雷雨》、《日出》,这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引自《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随后,《原野》问世。《北京人》写毕,曹禺先生的编剧生涯达到顶峰,时年不过30岁。由此可见,曹禺先生是一位非常早慧敏感的人,这与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幼年丧母等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曹禺的《雷雨》正写于在清华园与日后第一任妻子、大家闺秀郑秀热恋之时,浓烈的爱情,无疑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人文思潮活跃,剧坛更涌现出无数名家名作,像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田汉的《秋声赋》、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宋之的的《雾重庆》等等,然,当今依旧在中国剧场上演的,仅有老舍与曹禺两人的剧作。老舍的戏,得益于首都北京的先天环境,京腔京韵,富有浓郁的燕赵民风,同时,其《茶馆》又得焦菊隐导演及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北京人艺”演员精彩的二度创作,成为中国话剧演出的不朽经典。很难说,《茶馆》拿给南方的剧团演出,也能散发出如“北京人艺”版一般的魅力,但《雷雨》、《日出》、《原野》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江南江北,老少皆宜。就在今年8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新版《雷雨》(导演:王延松),《雷雨》仿佛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不断地被解读演绎。并且,《雷雨》也是一块“试金石”,一个话剧团如果没有演出过《雷雨》,便不能说明其实力。

曹禺的戏剧能够在舞台上存活半个多世纪,足以证明它的不凡之处。我在青年时代,也曾经“反叛”过,不认同曹禺的独特性,认为他的剧作模仿痕迹太重,易卜生的《群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拉辛的《费德尔》、奥尼尔的《琼斯皇》、契诃夫的《三姐妹》……都在曹禺剧作中打下明显的烙印。而今,在戏剧界浸***十余年后,我终于发现,曹禺先生的戏尽管有着鲜明西方经典戏剧名著痕迹,却洋溢着中国式的情怀,曹禺以西方的方式说着中国的人情世故,使中国的话剧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深刻的反思性。

我们知道,中国早期话剧,选择“易卜生主义”,是基于“***治宣传”的需要,进而忽视了话剧这个舶来品的艺术本体美。尽管有“爱美剧运动”等数次企***提升话剧审美特性的运动,但均告以失败。关于中国话剧重“善”轻“美”这一问题上,我思索了很多年,在观看大量传统戏曲后,我感到,在舞台美学的体现上,戏曲已经登峰造极,而传统戏大部分剧目,过于娱乐性,迎合中国大众的乐感文化,显然不合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宜。话剧引入中国,当时的文化人看重的更是它的醒世作用和普世价值。曹禺的戏,无疑是在审美性和思想性上结合得最为出色的。

完整的《雷雨》剧本,序幕、尾声处,充溢着神秘的基督教气氛,远处教堂合唱弥撒声、大风琴声,透着救赎、忏悔的气息。《雷雨》遵从“三一律”,高难度的“锁闭式”结构,戏剧性无处不在,悬念、突转等元素运用自如,结构紧凑、机巧,一环扣一环,时刻不让观众松懈。难怪乎,顾仲彝先生《编剧理论与技巧》一书中将《雷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精确地讲解悬念、突转等戏剧性元素的具体运用。尽管《雷雨》剧情涉及“”这一古希腊悲剧常见主题,但中国青年观众仍然愿意看、也愿意演,是因为剧本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从另一方面来说,曹禺从童年起便跟着继母到处看戏,深谙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喜看传奇,“”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与《雷雨》不同,曹禺的《日出》脱离了家庭背景,进入了复杂的社会层面,表现了小知识分子在尔虞我诈的资本社会的沉沦。女主角陈白露本是名门才女,为追求理想生活,嫁给一个诗人,隐居乡间,在孩子病故后,她只身回到城市,成为“高级交际花”,醉生梦死。陈白露的同学方达生以救赎者的姿态出现在陈白露面前时,遭到陈白露善意的嘲笑。陈白露远比方达生更清醒,明白弱肉强食,“损不足以奉有余”。陈白露,无疑也渴求得到“救赎”,但现实无望,只能自杀。这种人物寻求“救赎”的心态,是曹禺剧作最为明显的特征,《原野》中的仇虎莫不如是。相对而言,同时代其他剧作家所创造的人物,更接近东方的“圆浑”,都能够在中国“儒释道”体系找到灵魂归宿,而不像曹禺剧作人物身负深重的罪孽感。

与曹禺同时代的剧作家中,夏衍、田汉、宋之的皆擅长写知识分子,夏衍的《***细菌》、《芳草天涯》、田汉的《秋声赋》、宋之的的《雾重庆》等,都可谓个中翘楚,但现今,这批作品几乎很少搬上舞台,曹禺的《北京人》却屡演不衰。其间的原因何在呢?我个人以为,曹禺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中对中国传统思维最具有批判性的一位编剧,不破不立,正因为长期受到封建家庭的压制,所以反抗性更强。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文清”、“江泰”具有入木三分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征:小有才华,却在家庭中受到来自于传统的“父权”、强势的“妻权”的压制,变得游手好闲,孱弱抑郁……曹禺按照俄罗斯文学“多余的人”塑造出带有中国特征的“多余的人”形象,因而人物具有更多的现实批判性,富于西方油画立体感,而不简单是一个中国国画式的平面描画。

雷雨话剧篇6

【关键词】《雷雨》;双关;艺术;戏剧;潜台词

中***分类号:I20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12-02

传统修辞学将双关定义为:利用语音和语义条件,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双关不仅包括话语的表层含义,也包括伴随话语表现出来的隐藏含义,我们称之为言外之意。《雷雨》中大量使用双关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表现语言的隐含内容,使台词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之作。这部作品被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其奥秘之一就在于它的语言双关艺术。剧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双关的艺术创作技巧,创造双关性的戏剧情境,让人物在心理的错位中展开对话,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和情感,产生了戏剧性的诗学效果。

一、刻画人物形象

双关的巧妙运用,能够突出人物性格,进一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繁漪在《雷雨》中是一位与周朴园直接对立,而且在思想上明确要求个性***的资产阶级女性代表。她在最好的年龄在周公馆过了18年的苦闷生活,因此她蓄满了受压抑的力。她用“炽热的心”,大胆地追求周萍的爱情,成为关系的主角,以“雷雨”式的爆发力绝望地反抗,摧毁了看似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同时也毁灭了她自己。剧本中通过台词的双关手法,人物的矛盾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比如剧中四凤给繁漪端来一碗药,繁漪对四凤幽幽怨怨地说:“这些年的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苦药”“喝够”表层含义似乎是指这么多年她被周朴园逼着喝了许多难喝的药。然而双关之义则是指她在周公馆受够了郁闷和痛苦。从这句台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心中蓄满了反抗的力,为后来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还有一段,周萍为了摆脱繁漪,决定离家去矿上工作。临走前繁漪质问周萍:“我怕你是胆小吧?”,周萍:“怎么讲”。繁漪道:“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闹过鬼”有着明确的双关暗示,指的是她们之间曾发生过的关系。为了周萍,繁漪这些年来,妻子不像妻子,母亲不像母亲,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双关之义精妙地把繁漪心中的苦楚及想要留下周萍,对周萍饱含爱意的情感世界展露无遗。

另外,剧中另外一位值得同情的女性鲁侍萍,她是一个沉默坚强的女人,默默承受着艰难的命运。三十年前她和周朴园生下大儿子周萍,没想到三十年后命运弄人,她的两个儿子竟然怒目相对。《雷雨》第二幕鲁大海被周萍打的一段对话中鲁侍萍激动地对周萍说道:“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在语音上,“萍”和“凭”相似,由此产生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效果。“你是萍,――”此处通过停顿,暗含之意是:你是萍儿,我是你的母亲啊!30年后再见分别多年的大儿子,鲁侍萍难掩心中的激动和欢喜,特别想与他相认,但是鲁侍萍又理智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周萍现在是天壤之别,而且当时的情景,周萍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母子也无法相认,迟疑片刻之后,鲁侍萍马上转移到现实的语境中,转而反问,你凭什么打我儿子?两个“凭”字之间的停顿产生了戏剧性的诗学效果,充分展现了鲁侍萍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一方面是30年未见的大儿子无法相认,另一方面是周萍和鲁大海之间的兄弟相残,通过一句台词的双关效果,这样一个无奈,可怜,绝望的***亲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二、推进戏剧高潮

戏剧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冲突的开展直接导致了戏剧高潮,它是戏剧的生命。《雷雨》中戏剧台词的双关之义在戏剧冲突开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幕结尾处周朴园和周萍之间有一段对话,周朴园对周萍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周萍本以为是自己和后母周繁漪之间的私情被父亲知道了,有些“惊”。周朴园给出了进一步的信息“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么?”周朴园讲话的“低声”,说话中间的停顿,以及最后的反问语气,使周萍“失措”,他进一步确认周朴园讲的“对不起父亲并且对不起母亲的事情”就是自己和后母周繁漪之间的私情。周朴园进而再给出明示信息,“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当着人谈这件事,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周朴园的“这件事”,“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让周萍“更惊恐”,根据这些进一步信息,周萍更加确信父亲周朴园说的这件事的确是自己和后母周繁漪之间的私情。周朴园第四次给出明示信息,直接表明了他想表达的这件事的内涵,即“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这让受话者周萍“舒了一口气”,原来自己理解错了。这种由于特定语境而产生的语义双关真是妙不可言,转瞬之间产生惊天骇浪的效果,周萍内心情绪大起大落,剧情扣人心弦。周萍在这场戏中,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对其之后的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再者,繁漪和四凤有一段看似是关于天气的对话,也巧妙的通过双关进一步深化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繁漪不经意地说道:“怎么,楼下也这么热”。四凤忙接道:“是了,闷得很。一早晨乌云就布满了天,也许今儿个会下一场大雨”。繁漪接着说道:“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热极了,闷极了,这日子真过不下去了!”最后她望了望窗外,自语道:“现在风就要起来了!”繁漪在对话中反复强调了天气的“闷热”,所有对话的显性意义都是在描述天气,但是虽然天气有些闷热,却还不至于达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然而繁漪却说:“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并且还觉得“这日子真过不下去了”。这里面的真正含义,显然不是单指自然界的气候而言的。而是繁漪觉得周公馆让她“闷热”。这里的“闷热”双关之义是指周公馆在封建专制独裁者周朴园的统治下的那种死气沉沉令人喘不过起来的氛围。最后繁漪自言自语地说了句:“现在风就要起来了”,这里的“风”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天空中的暴风雨,而实质上讲的是周鲁两家即将面临的如暴风雨般的悲剧和危机,具有暗示作用。这段对话台词双关的运用为进一步深化戏剧冲突,推进戏剧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幕中周朴园,繁漪,侍萍的一段对话同样也使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第四幕中,繁漪倨傲地对周朴园说道:“我请你见你的好亲戚”,双关的隐含之意是让周朴园认认侍萍这个亲家,四凤这个儿媳妇。繁漪又对周萍道:“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这里,繁漪想表达的意思是让周萍给侍萍这个岳母叩头。但是我们其实知道,侍萍本来就是周萍的亲生母亲,“跟这个妈叩头”一语双关,妙不可言。剧本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已经明了,矛盾冲突达到顶峰,周朴园认出侍萍,并当众揭露侍萍的身份,悲剧到来,戏剧达到高潮。

三、升华戏剧主题

《雷雨》讲述的不仅是所有人人生的大悲剧,同时也展现了社会的大悲剧,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伪善的家长周浦园,为爱痴狂的女人繁漪,痛悔这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周萍,热情,单纯的青年周冲,连着整个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无论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最后一起走向毁灭,一个封建大家庭在一夜间解体。曹禺以飓风暴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压抑的愤懑。作品中双关艺术技巧的使用完美地升华了戏剧主题,充分展现了个人的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

第四幕中,当繁漪知道自己深爱的人要带着四凤私奔的时候,她气急败坏,毫无理智地叫来了自己的儿子周冲,她本以为自己的儿子会像自己一样据理力争,为自己出口气,但是周冲说“只要四凤愿意,我没有一句话可说”的态度让她失望至极。她气愤地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你真是糊涂虫,没有一点生气的,你还是你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双关之义则是“你不是我的儿子,你没有一点勇气追求你想要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繁漪是一位勇于追求和反抗的女性。由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思想的影响,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工具”的命运,力***作为一个“人”而“真切的活着”。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几句台词,通过双关的手法,繁漪的人物形象和悲剧命运呼之欲出,我们不能不感叹这样一位新时代女性的命运悲剧。

另外,在得知周冲和四凤触电而亡之后,周朴园,侍萍和繁漪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此时鲁大海又吵着与周家仆人打架。周朴园在得知鲁大海跑了以后赶紧让人去追,最后哀伤的自语道:“我已经丢了一个儿子,不能再丢第二个了”。字面之意是:自己有三个儿子,已经死了一个了,不能再死第二个了。双关的隐含之意是他想争取认回鲁大海这个一直流浪在外的儿子,不希望他“跑了”。此时***声从书房传来,此处也呼应了周萍自杀,周朴园最不想发生的事情,第二个儿子也死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周家矛盾爆发经历狂风暴雨般地毁灭时,作为封建家长的周朴园自食恶果,看着自己的儿子一个个死去,深化了封建大家庭毁灭的主题。

曹禺在《雷雨》中巧妙地设计、创造了一系列双关性的台词。这些双关性的戏剧性台词表现出了戏剧语言自身蕴含的巨大张力,对于剧中刻画人物形象,推进戏剧高潮,升华戏剧主题有着深刻的意义。对于《雷雨》台词的双关性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读懂人物语言,把握戏剧人物形象,解析戏剧张力,提高我们对剧本的艺术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钱谷融.《雷雨》人物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李健吾.李健吾戏剧评论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4]陈以芳.漫谈《雷雨》对话的语言魅力[J].鄂西大学学报,1987(1).

[5]吴彦谋.从潜台词看《雷雨》的艺术魅力[J].琼州大学学报,2006(3).

雷雨话剧篇7

在纪念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的中篇苏州弹词《雷雨》中,盛小云的弹词令我着迷,深深体会到她对《雷雨》这部文学巨著的理解及在内涵上的挖掘。在此次弹词《雷雨》的改编上,她把原著中动荡的社会场景缩小聚焦在了一对男女向往爱情的对白戏上,在说白和弹唱均紧紧围绕着曹禺原著精神的前提下,通过主人公繁漪、周萍这两位同时接受过新文化教育,但在人性的觉醒上却完全背离性格的展现,把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弹唱得如此深刻。我以为,以往前辈人的弹词对于才子佳人,卿卿我我的爱情倾诉,使用的往往是一种延续下来的调儿,多为公子的落魄与中第。但是弹词这种江南小调,此次在盛小云对《雷雨》的演绎中,却升华出深刻的含量,即对社会对人性压抑的深刻倾诉。

在第一回对繁漪情感的铺陈中,盛小云带着丝丝入扣的缠绵,一上口便用空谷清幽的弹唱回忆起繁漪与周萍的忘情之恋,倾诉了繁漪在悠悠之中借助梦幻回忆那一清如水的过去,正如我最爱听的盛小云弹唱的“悠悠水巷,巷悠悠”一样,热恋的情感似朝霞掠过水巷,尤其是那长短句式的倾诉令内敛柔美的繁漪又展现出其清清朗朗的天真,把她的朝气唱来一泻如春。

第三回的唱段,是盛小云唱段中最华采之处。这一大段唱词,盛小云的唱腔表现了繁漪孤寂的情感,特别是在繁漪感到绝望之处,还运用了长腔长调,起音高健,情满弦、声满腔,将繁漪的立场由弱者转换为反叛者。当盛小云唱道“都错了,我不是你的后母”时,全剧的韵腔八面生风,清质之音犹如电光划过,峰回路转,满生情感。尤其是清音丽质在空中忽而落下,忽而升华,忽而纵里穿透,增加了音质的宽厚。而落音时又如“洛神赋***”的书法之笔,圆润丽质,直直地挥洒了过来。收音时则是满腔入韵,音质尽姿尽彩。加之在演唱这大段长腔时,盛小云的坐姿静如卧石修竹,压住了舞台的画面,尽显书卷之气。

说来对白是一种创造,也就是的下认为的“语言互动是一种创作”。当年焦菊隐对话剧演员解读现代话剧的即兴表演时,也特别强调话剧对白在感情瞬间的互动。盛小云在《雷雨》中的说白是她在这出弹词中的创新之处。因为《雷雨》是以表白内心情感为主线的现代话剧,北方的普通话在话剧的表演中带有深刻的思想性,相对来说如果用吴侬软语来表达如此起伏的思想情感就显得乏力了。但盛小云在此次的弹词《雷雨》里,在说白中将普通话的阳声和重音与吴侬软语的平声和阴声糅和在一起,经过现代语音的雅化,创新出的独特对白十分生情生采。同时,盛小云得天独厚的音质也使这出弹词的独白更显华采,似白非白,似吟非吟、非常具有酣畅的现代意味。

赵景深在《弹词选》中说,“弹词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实为一大进步。它有戏剧所不及的地方,即可以尽量地作内心的描写”。所以话剧的独白与弹词的清韵融合,能使叙事与内心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令舞台的时空感顿然成为情感之地。也正如戏剧家所讲,戏曲的独自是写意的,话剧的独白是写实的。在弹词《雷雨》中,盛小云的说白与弹唱已经完全走出以苏州方言为主题的弹唱,是一种具有现代感的创新的弹词。

雷雨话剧篇8

戏剧大师曹禺逝世十周年时(2006年12月13日),北京人艺陆续演出了他的四部经典话剧――《雷雨》、《北京人》、《原野》、《日出》。同时,曹禺的女儿万方的话剧处女作《有一种毒药》,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建组。

2007年1月,《有一种毒药》在人艺小剧场上演。一个家庭的恩怨情仇,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静静爆发。这让人想起73年前的《雷雨》。同是父女两人的话剧处女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个家庭的《雷雨》,会以何种方式倾盆而下?

万方的话剧处女作名为《有一种毒药》。这种毒药是什么?万方认为,“什么事情到了极致都会成为一种毒药,毒是指对心灵的侵害。”而导演任鸣在一次次的排演之后,却渐渐地觉得:所谓“毒药”,是开放性的,有种种具体或不具体的解释。比如人性的自私,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顾及旁人;比如人心的隔阂,永远有无法沟通的东西让人寂寞。

作为中央歌剧院专职编剧,万方此前的作品,以关注老百姓家庭现实生活为主,她编剧的《黑眼睛》、《空镜子》等影视作品,透着温暖生动的人间烟火气。但她的话剧处女作《有一种毒药》,却结实地透出了戏剧的张力:一家四口,夫妻的,婆媳的,母子的,种种平静而又歇斯底里的纠缠挣扎。与之相比,曹禺当年的《雷雨》却是更宏大、更尖锐的命题,比如死亡、之爱,身世之谜,比如阶级的壁垒、的挣扎――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下,人性有着更痛苦却也更彻底的展示;而我们时代的人性却如同平静水波下的挣扎。

《有一种毒药》描述的,是今天的《雷雨》,现代人为之痛苦却又无法回避的“雷雨”: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将梦想摧毁,梦想又成为了现实生活的毒药,人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又要拼命揪住梦想这根救命稻草不肯放……这些人里,丈夫有声乐梦,儿媳有画家梦,儿媳的表弟有电影梦,儿子希望能由自己做主真正活一次――几个人都怨恨强悍而神经质的母亲摧毁了他们的艺术之梦,但他们,却都要依靠这个女人提供经济来源。现实生活,无情地嘲讽着每一个人。

1月17日晚的演出,身材高大的导演任鸣一直守候在人艺小剧场门口,有不少因买不上票而无法进场的人向他求助,任鸣摊开两手,无可奈何。出人意料,当天的小剧场里有不少年轻人。但显然,他们和这个剧之间,有种种共鸣之外,还有点淡淡的隔阂。当母亲兰宏试***对儿子有点亲热的举动,拉过儿子的手轻轻抚摸,儿子像触电一样闪开时,几个年轻的观众笑出了声。而这,却是让很多母亲因心酸而产生共鸣的一场戏。

雷雨话剧篇9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雷雨读书笔记初二,请您阅读。

雷雨读书笔记初二1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在这梅子初黄,菡萏微红,闷热的夏季,“平地一声雷”,年仅23岁,清华大学的学生曹禺挥笔写下惊世之作——《雷雨》,同时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同样是在令人烦躁的夏日,我重读《雷雨》,依旧对他二人颇有感触。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构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冲。谈到曹禺,提到《雷雨》,没有人会忽略曹先生刻画得最经典的人物,周蘩漪。她疯了,不断地有人说她疯了,周朴园,周萍,读者,最后她真的疯了。作为妻子,她背着丈夫偷人;作为继母,她与儿子通奸。她辛辣,她尖锐,她魅惑,她也勇敢。她无视那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冲破道德的枷锁,违背人伦。是谁迫她如此这般?是那死气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是年轻男人的气息与诱人的爱情?或许,她只不过是生错了年代。曹禺与那位写下“红楼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许相似,有一个无望的家。终日弥散着片的烟雾的家;有一个废人般的哥哥的家。史太公不受宫刑之辱,或许就没有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想或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家造就了一个五四青年,一个戏剧大师,一个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专制男人对女人的统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这个年代造成了一个雷雨式的人物的爆发,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个男人叫曹禺。蘩漪的儿子周冲不知为何没有她那动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许是剧中最脱离“雷雨式”的人物。他不像蘩漪,他只是个孩子,有点傻气的孩子。第一次看《雷雨》的公演,曹禺对那个周冲的扮演者感到失望,因他只演出了周冲的傻、憨,却忽略了背后的那一些。周冲是最无辜的,他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里,而蘩漪说得对,周朴园一句话就可以打碎他的梦幻。记得有人说,“当你发现宝石比玻璃球珍贵的时候,你就悲哀地长大了。”是的,长大了,悲哀地。很显然,在戏的开头,暴风雨的前夜,周冲并不知“宝石”与“玻璃球”有何区别,而周朴园,周萍,蘩漪,四凤……他们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我从不怀疑周冲根本没有爱过四凤,他爱上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个玻璃鞋般水晶的童话,只不过他的童话的结局并非公主,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当他发现敬爱的父亲是如此专横;圣洁的母亲与哥哥偷情;四凤残酷地让他知道他童话的结局,他的世界崩坍了。是否是蘩漪将儿子保护地过好?让他不知何为受伤?何为现实?人总是要长大的,永恒的玻璃花房并不存在。戏由宁静开场,又以宁静收场。一切归于平静,而在今天,已经并非是那个促成一场场“雷雨”的年代,我们或许再难看到“雷雨”的爆发。但《雷雨》或是“雷雨”所留下的东西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雷雨读书笔记初二2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件事害死了3 个人……

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久演不衰,在类似故事下的`牺牲者不在少数,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而已,社会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故事的原型。这与当时人民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在现今社会,人思想的改变,女人变得坚强、勇敢,绝不会无声无息受命运的压制,必会反抗。除了科技发达以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标志。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幸后,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谢新时代,新中国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更应感激丽时代给我们的觉悟。没有过去的凄惨,哪来现在的幸福甜美?

雷雨读书笔记初二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曾经写给胡兰成的话,虽时隔了半个世纪,我认为这依就是最理性的话之一。

张爱玲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苍连、凉无望的,牵手过后便是放手,“死声契阔”却还要说永不分离。是啊,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谎言的世界,当爱情之花温柔的凋谢时,才明白真爱只是美丽的童话。其实,所谓的爱情在冥冥之中,苍天早已有所注定。

想起了繁漪,一个在《雷雨》中被爱情伤的体无完肤的女子。繁漪,她就像一个活死人,有着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冰冷的心。但是爱情始终是女性永恒的期待,无论你身处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你依然渴望一把像火一样的爱情点燃你内心冰冷的坟墓。,正如繁漪一样,她十八年来陪着一个暴躁专横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而周萍,正好是点燃她内心之火的救命稻草。

我认为在《雷雨》中,繁漪是个罪人,也是个受害者。她就像在黑暗之中铿然而泊的血莲,冷漠.诡异.妖艳。将生命之火点燃到像光电一样白热,但你却如同灯丝一般短促,将生命顿时化为乌有。“也许爱与恨正是《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周朴园.鲁侍萍哪一个不是恩怨情仇,只是繁漪将爱与恨诠释的更加淋漓尽致罢了。”

喜欢繁漪,觉得她很可爱,也许这样的用词不是很恰当,但我认为她的可爱就在于她的不可爱,她用一种传统一种端庄,一种贤妻良母去野性的爱一个人。套用《士兵突击》许三多的说话方式,这比大胆还大胆。

至于周萍,我不喜欢他。他根本没有爱过繁漪,他说“我尊敬父亲”,我敬佩父亲,多么虚伪,他见着四凤,觉着她有“青春”她有美貌,就因为这一点,他根本就配不上繁漪。

周萍死了,在惊心动魄的雷雨之夜,爱与恨的嘶杀之中死了,当一切又回归平静时,我们应该明白,爱恨终究不能长久,繁漪只是做了那个年代的牺牲品。

爱是什么?“只不过是你伤我,我伤他,痕已请,痛尚存”,为此而已。它就如同神与佛与轮回,与一切宗教信仰一样,一直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心证罢了。

雷雨读书笔记初二4纵观《雷雨》我眼前分明突兀“作孽”二字。不公平的命运,无人道的社会让善良的人善良地死去,正义的人正义地消亡,而唯独让那奸诈险恶的人呼风唤雨,坐吃金山。那作孽的日子如“雷雨”般倾狂而至。

当“爱”已成往事

周朴园你还记得热恋时的海誓山盟吗?还记得两厢厮守是的甜言蜜语吗?不,当你热血沸腾得要取回一个富家小姐时,那些爱意无半点温热,那些情便以成往事。你无情得将刚生下小孩才三天的侍萍赶出家门。身子正虚弱的她还要拉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这不声明要泯杀那无辜的母女吗?只因你得贪欲让侍萍走上绝路。而上天连一个了结的机会都不给侍萍,她获救并背着那块隐痛的疤清贫度日。随让侍萍把一切都看得很明白而走出那段被弃的阴霾要多少个以泪洗面的日夜。那年那岁她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天成全了你的无情!

当作巧重逢时

天让恩怨重逢。当侍萍已由当年的娇女到如今人老珠黄时,偏又遇到那曾让她恨入骨髓的人——周朴园。周朴园做戏般声称自己纪念着侍萍当年的总总时,侍萍居然被感动了,周朴园的虚伪开始显露。如他果真这么惦记着侍萍,当初为什么那么绝情的将侍萍抛弃,为何不千方百计得找回侍萍。形式上空洞的纪念只如冰冷的纸上行墨没有温热只有险恶。他只是在为自己的罪行找一个唯美的托词,以证明自己是多么有情有义。而他咄咄逼人的破口说出“是谁指使你来的?!!”才回到本真。圆滑疑心浓厚的面目终显。当他面对侍萍,处心积虑来掩饰丑恶时他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

当热血遇上奸诈

鲁大海与周朴园不仅是悲剧的蔓延,又是两种阶级的对立。周朴园丧尽天良的剥削,压迫,与鲁大海矢志不移的反抗成为上代恩怨的再续。鲁大海的耿直与放抗热情让人折服。而在周朴园这老奸巨猾得人面前他却那么稚嫩,天真。一切都由周朴园一手操控,把玩掌中。看来要对付恶势力单有一股热情是徒劳的。当鲁大海得知矿上工人已经妥协上工时,自己遭背叛,他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

《雷雨》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对人心的窥视。而它反应的人情冷暖,世道险恶并不是指定格于那个时代。今朝的霓虹高厦间又有多少“雷雨”倾狂而来。

雷雨读书笔记初二5“一个封建社会能有什么才是真爱”这个问题在我脑中徘徊了好久。为什么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悲情呢?只能说旧封建的家庭不改变思想,主动就是一部悲剧。

周朴园,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封建家庭的典型代表。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和阴险狡诈。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可现实是不允许假如存在的,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是到了最后,鲁四凤、周冲、周萍死了,鲁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独他完整无缺。可我们知道事实上他失去了一切……

雷雨话剧篇10

此次歌剧《雷雨》的主创见面会与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携手将单一的新闻会变成了歌剧普及讲座。张国勇将自己比作绿叶、莫凡比作红花,而观众就是土壤。两个多小时里,观众以歌剧《雷雨》为中心,围绕着如何打造一部歌剧、如何挑选演员、指挥在歌剧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话题,向主创一一发问。场内时而笑声、时而掌声的轻松气氛引得大剧院里的过往游客驻足观看。

音乐与剧本水融

在张国勇看来,歌剧《雷雨》比话剧更有优势挖掘人物内心――音乐可谓是在文学和话剧的基础上画龙点睛。

对于“戏剧与音乐高度统一”的歌剧而言,编剧与作曲间的默契更显突出和重要。中国没有专业的歌剧剧作家,中国歌剧剧本的“非歌剧化”也正是引起中外歌剧创作差距的重要原因。纵观西方歌剧史上保留下来的经典剧目,作曲和编剧大多是长期合作的固定搭档;编剧更大多是长期致力于歌剧脚本创作的专业人士,他们对歌剧题材的取舍、剧本结构的安排、戏剧冲突与音乐间的配合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正是保证歌剧作曲能够有的放矢、戏剧与音乐之间相得益彰的法宝。歌剧《雷雨》则恰恰在这一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莫凡集《雷雨》的作曲编剧于一身,这有利于歌剧在创作阶段便有效考虑和解决戏剧与音乐结构的相对统一和相互配合。

莫凡坦言:“大学时我就有这个冲动,将来一定要搞歌剧,这恐怕也是每个作曲家的梦想”。莫凡当时就瞅准了《雷雨》,他的这一举动还得到了周小燕先生的支持。1998年周小燕在北京开音乐会时,莫凡告诉她自己正在着手把话剧《雷雨》改编成歌剧。周先生当即向莫凡表示:等歌剧《雷雨》搁笔时,上海音乐学院歌剧艺术中心一定要为作品试唱。不料歌剧完成后,周先生患病在身,她为承诺不能兑现而抱憾。作为周先生的学生,魏松和高曼华决定帮老师实现这个心愿,浓浓的师生之情促成了2000年莫凡与上海歌剧院的正式合作。

多版本阶梯式市场覆盖

原创歌剧《雷雨》从1998年初稿至今已有12年,大小修改、润饰11次。上海歌剧院从2000年试唱至今已有10年,并策划制作成音乐会版、校园版、沙龙版、新空间版、大歌剧版的多个版本,以不同定位、不同形式、不同阵容、不同价格,吸引不同观众群体,以阶梯式市场覆盖,打造歌剧品牌的新概念。

“多版本阶梯式市场覆盖”也是上歌近年来摸索出的打造歌剧品牌的新模式。“新空间”以时尚化演绎吸引年轻观众,努力建立歌剧演出的常态化机制;“歌剧沙龙”则以近距离的互动式体验激发普通观众对歌剧的兴趣,扩大歌剧的爱好者范围;“校园版”更是为歌剧艺术未来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这些平台亦是打磨剧目、锻炼演员的平台,一部精品歌剧在吸引各类观众的同时,也能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年轻演员。

《雷雨》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中成长,从诞生、首演到修改完善、再到推入市场的整个过程,完整地折射出了上海歌剧院“走进市场、打造品牌”的新思路。

有问必答共同进步

当天的见面会现场还为观众准备了歌剧《雷雨》中各个人物的选段――每播放一段,张国勇和莫凡就会进一步讲解。张国勇告诉观众:“听歌剧之前是要做功课的,听交响乐也一样。除了能够更好的欣赏、领会作品,做功课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升”。

在观众提问时间,有的观众就咏叹调、宣叙调的定义和区别请教专家,有的观众则大胆说出自己对歌剧《雷雨》的意见。张国勇和莫凡一一作答,莫凡坦言:“大家都在尽可能使这部作品更加完美,但不可能是完美的。观众的意见我们一定采纳,而且会带给导演和演员”。

一个剧目能够常演不衰,离不开优秀的主创、主演团队。但一个优秀的团队不等于每一个优秀个体的组合,而是每位主创主演人员之间都需要有默契,长时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磨合是达到“默契”的前提。此次歌剧《雷雨》进京,依旧由高曼华饰演繁漪、魏松饰演周平,查明哲导演,原班人马带来原汁原味的歌剧《雷雨》。

后记: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是张国勇最喜爱的一种推广歌剧的方式。虽然现场观众大多为中老年,但在张国勇看来这不是问题,“也许有过人生积淀之后才会体味歌剧的魅力”。张国勇与莫凡此前并没有就此次见面会进行任何沟通,两人的即兴更真切地体现了二人的默契。对于观众的提问,二人一个回答一个补充,讲实话、讲真话换来无数次的掌声,幽默风趣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面对观众对歌剧的热爱、对歌剧《雷雨》的厚爱,张国勇表示会跟大家一起,“咬着牙盼望歌剧春天的到来”!本报记者 孟绮

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多样表情

上海夏季音乐节之所以称得上“音乐节”而非“音乐会”,是因为在这期间不间断、高密度的音乐活动及音乐会安排。从艺术家到观众、从工作人员到场地工人,大家一起享受着从8月12日至22日的每一场演出、每一次活动,也品味着音乐节上的每一位大师、每一个惊喜。

音乐节上那些闪耀的“星”

从余隆执棒上交拉开音乐节大幕之后,每天晚上7点半都会有乐坛高手登台献演。13日上海四重奏和14日中国三重奏这两支具有国内室内乐风向标意义的重奏组合接连上场;沈洋重现了德奥歌剧的经典,演出中观众惊异于他的成熟,演出结束后大家又看到了沈洋“80后”孩子的一面――拍照时将记者递过来的毛绒玩具插到衬衣扣子间并煞有介事地摆起了pose;17日李云迪显示出他的号召力,站票都卖得一张不剩;虽然音乐节期间腿关节有些不适,但18日指挥英国皇家爱乐首场演出的迪***瓦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精神抖擞,这位音乐节上年龄最大的大师仍好像上了发条一样精力旺盛;不满10岁的刘|在16日专场上,与余隆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重新演绎了通常由女高音担任的声乐部分,让人称奇。

户外音乐节的第一步

“帐篷”已成了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关键词之一,“音乐大篷”也成为近阶段上海市民的热门词汇。

为什么要在市中心搭建一个音乐大篷,音乐节主办方之一上海交响乐团的团长陈光宪解释道,“音乐厅”和”音乐大篷”是两个不同的场地,但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概念和观念。帐篷是我们举办户外音乐节迈出的第一步。欧洲的很多音乐会都是在郊区的户外,但上海七八月的天气跟欧洲不同,就如这次音乐节有两天的气温都高达40度左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静心享受古典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目前上海观众的生活方式和综合条件也与之有所不同,大家快节奏地工作了一天后,再驾车去户外,路上还堵车,也很难有什么好心情。现在走进篷房的观众大都身着便装,携着奶茶、咖啡,全然没了传统音乐厅正襟危坐的拘束,完全是另一种时尚音乐生活的开启”。

爱上志愿者“职业”

细心的观众也总能从观众席中找到熟悉的面孔,如著名声乐教育家已93岁高龄的周小燕教授不止一次来到音乐节现场聆听音乐会、参加大师班等活动并表达了对音乐节的祝福;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一些出现频率颇高的观众,原来他们很早就购买了套票,打算听完音乐节的大部分甚至所有演出;音乐节上还有另一批特殊的观众,就是来回忙碌着的志愿者,他们很多是古典音乐的忠实乐迷,对古典音乐的执着让他们爱屋及乌的也喜欢上了志愿者这个“职业”,虽然是暂时的,“但这次经历让我对古典音乐爱的更深了”场地组一位志愿者说道。

中央民族乐团登场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

本报讯(记者 刁艳)8月29日―9月1日,中央民族乐团将以3台曲目、4场演出亮相国家大剧院。该团团长席强介绍,此次参加文化部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江山如此多娇”大型民族音乐会、“金色回响”民族音乐会及“茉莉花”经典民歌音乐会,是从该团常年巡演获得良好市场反馈的节目中精选而来,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并用多元的编曲、配器手法加以呈现。

此次演出由指挥家陈燮阳、阎伯***及刘沙担任指挥,除演奏《二泉映月》、《夜深沉》、《将***令》、《三六》等经典名曲外,还将推出一批经过重新编配的耳目一新之作,如琵琶、花腔女高音与乐队《春江花月夜》力求用多声部的表现形式呈现现代审美意趣,古琴、钢琴二重奏《琴韵》,民族乐队与合唱《天下黄河》等;此外,乐团还选择了改编自歌曲《我的祖国》、《阿里郎》、《牧歌》、《在水一方》、《台》、《天路》的同名管弦乐作品;笛子、唢呐与乐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马头琴与乐队《万马奔腾》等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曲目也在演出之列。

中央民族乐团将此次展演同时看做一个展示人才的机会,除吴玉霞、王次恒、李光才、魏育茹等名家艺术家之外,唐锋、李源源、金、王楠等新秀将担任大量独奏、独唱的段落。

青春之歌唱响保利“陈小朵”版林道静栩栩如生

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强强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歌剧《青春之歌》8月17日在保利剧院上演。

故事围绕林道静、卢嘉川、余永泽、胡梦安、白丽萍5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展开,集中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青春选择”与动荡的大时代之间的结合与冲突。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陈小朵时而柔软飘逸、时而铿锵高亢的声音将林道静由懵懂脆弱到觉醒成熟、从面对青春抉择时的踌躇迷茫到最终坚定地走上***道路的复杂心路历程,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陈小朵在内敛、矜持、豪迈、温婉中穿梭自如,将人物性格控制得恰到好处、让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跌宕起伏。可以说陈小朵深厚扎实的演唱功底加上她的动情演绎,赋予了林道静这个人物无限的张力与魅力。

阿果 E003

王昆、豆豆为“母亲水窖”齐上阵

8月16日,饮水思源“母亲水窖”中国行活动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了启动仪式。“母亲水窖”形象小使者、中国首张原创少儿公益歌曲专辑《饮水思源》演唱者豆豆,歌唱表演艺术家王昆也前来支持这项公益善举,此次王昆被“母亲水窖”授予终身荣誉形象大使。

王昆、豆豆师徒二人同台献艺,携手以公益歌声为西部旱区向社会呼唤爱心援助;豆豆和3名来自甘肃省秦安县王铺乡曹家湾村的贫困儿童结成对子,豆豆希望在父母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来为她们负担学费;豆豆现场演唱了多首专辑中的公益歌曲并把其中一首《努力》特别献给了遭受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人民。

“母亲水窖”于2000年发起,10年来已向云南、广西、贵州等全国23个省区市投入了资金4亿多元人民币,修建“母亲水窖”12万多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300多处,近160多万旱区群众从中受益。

中国首张原创少儿公益歌曲专辑《饮水思源》,以“认购专辑,捐建水窖”的方式为“母亲水窖”募集善款,凡认购20张专辑即可为干旱地区修建一口水窖。该专辑自上月11号在深圳首发,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为“母亲水窖”募集善款85万余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雷雨话剧10篇

学习

箫声咽10篇

阅读(16)

走过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可真正的面对江河的真情实感,又有多少?小河叉里的摸鱼捉蟹;湖岸年年的防汛;长江里庆祝***畅游的横渡;彼岸海滩的拾贝。。。这些童年、青年的记忆都被文松震得一片狼藉。雨在继续,江河水旋律在低回延续,延伸的很远很远….

学习

吨的认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吨的认识10篇,内容包括吨的认识苏教版,吨的认识知识点。一、“信息窗”呈现的情境信息及编者的编写意***分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小狗、袋鼠、蓝鲸这四种动物的质量信息,引出质量的

学习

我的大学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大学梦10篇,内容包括我的大学梦优美范文,我的大学梦征文15篇。更近一步了吗?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长大了,我也明白了什么是大学,更明白了清华北大所代表的意义。但是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我想我可以用我的努力来实现我的梦

学习

蚂蚁大战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蚂蚁大战10篇,内容包括蚂蚁大战故事大全,真实的蚂蚁大战文章。

学习

快乐人生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人生10篇,内容包括快乐人生的最好方法,快乐人生歌曲。人们都说丫头你没有一个固定的理想,我说,理想是只有一个的,只不过那一步步地路是小小的目标,它们是通往理想之路的垫脚石,只有实现了它们,才能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呀!每一

学习

拥抱春天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拥抱春天10篇,内容包括拥抱春天1000字,拥抱春天美篇。绿叶映照出我的面庞。我喜欢荡着秋千拥抱春天,春仙子来到云朵身旁,让云朵蕴藏已久的悲伤化为泪水,洒向人间。于是,云朵快乐了,露出了笑容。我喜欢荡着秋千拥抱春天,春仙子让蝴

学习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数学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数学年历手抄报,三年级数学购物手抄报。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

学习

有趣的事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有趣的事10篇,内容包括有趣的事10篇,有趣的事120个。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一小二年级三班二年级:白钰赫

学习

高考励志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励志10篇,内容包括高考励志文案,高考励志。今日浪费一分钟,来日后悔一辈子。人不能不在历史中表现出自己,在奋斗中崭露出头角!11月1日拼搏,以有限时间挑战内在的潜能;奋斗,以不懈努力铸就无悔的青春!12月1日假使没有暴风雨,船

学习

运动会入场解说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会入场解说词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入场解说词文案,运动会入场解说词高中。中学生运动会解说词二:前进中学创办于1987年,是资中县唯一的一所社会力量办学完全中学。校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环境幽雅,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管理

学习

搬新家祝福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搬新家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搬新家祝福语红包,搬新家祝福语。一、新家好生活,真心老朋友,送上友情祝福语,祝贺你乔迁之喜!二、新家好生活,真心老朋友。祝贺你,愿你的生活越过越好。搬了新家,也不要忘记老朋友哦。三、房子换新的了,

学习

我期待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我期待10篇,内容包括期待成长作文十篇,我期待文章。然而生活却给予我们设立了一道道屏障,在生活这个艰辛而又漫长的旅途中,我们迷茫过,彷徨过,甚至逐渐的迷失了自己。那颗热血沸腾的心被无情的岁月洗礼之后,变得平淡了。为梦想不

学习

红楼梦中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红楼梦中10篇,内容包括红楼梦中的精彩段落十篇,红楼梦十篇观后感。此次“红楼・中国梦――2013年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季”系列活动,旨在打造一个中国本土的强势综合文化时尚品牌,力求每年一度,成为当代时尚经典文化中的一员。活动

学习

观察日记动物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观察日记动物10篇,内容包括观察日记写动物好段,三年级动物观察日记。两条小金鱼刚住进我家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感觉很陌生。只要我一走到它们面前,它们就会在鱼缸里乱撞,不是撞到了鱼缸,就是两个小家伙撞个大碰头。我非常担心

学习

小话剧剧本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小话剧剧本10篇,内容包括小话剧剧本1000字,小话剧剧本搞笑。环境:公园的大树下。道具:各类人物头饰,猎***旁白: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小朋友啊,高高兴行上学校。(音乐《咱们从小讲礼貌》起,其他同学跟音乐唱。小强,蹦蹦跳跳的边

学习

曹禺雷雨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曹禺雷雨10篇,内容包括雷雨曹禺全篇,曹禺雷雨教案。《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人们对《雷雨》的喜爱和追捧表明其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有学者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理解剧作丰富的艺术内涵,有学者则运

学习

雷雨读后感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雷雨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雷雨读后感受,雷雨读后感文案。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

学习

雷雨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雷雨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雷雨的作文大全,雷雨作文400字范文。蓄势待发的阵式,人们却依旧怡然自乐。“渺小的人类,若我释了天河水,有谁还会笑!”隆隆的雷声,在云层间穿梭。云间还会亮一忽儿,一闪即逝。墨色云间,绽放着一种可怖的

学习

解读话剧《立秋》中人物的悲剧性

阅读(727)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话剧《立秋》中人物的悲剧性,内容包括立秋话剧人物分析,话剧立秋简介。话剧《立秋》是一部以晋商没落为题材的大型话剧,话剧演出后给人情感上的巨大感动和思想上的无比震撼足以叫我们拍案叫绝,它的魅力不是平面的文字所能

学习

话剧上海(二)

阅读(176)

本文为您介绍话剧上海(二),内容包括上海话剧,两个人的上海话剧。正式定名开启辉煌前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下,20年代以后的上海剧坛掀起了建设新戏剧的思潮,出现了大批人才和剧作,推动海派话剧渐趋成熟。1920年,汪仲贤和京剧界的夏氏

学习

中国有戏2010话剧嘉年华

阅读(26)

都说“看话剧,看的是人生百态”,2010年岁末,在深圳,你只需坐在剧院里,就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城市去体味人生百态。在舞台下,你可以领略繁华闹市的爱情纠葛,也可以回到古城胡同追溯那段峥嵘岁月……从台北的小城故事到法国的浪漫演绎,从古代的金瓶故

学习

目的论连贯原则在《家》话剧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阅读(23)

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探究了连贯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家》话剧英译本中的应用及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以实例证明了目的论对汉语名著英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这对以后的文学名著尤其是戏剧剧本翻译和中国文化的传播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