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读后感10篇

祥林嫂读后感篇1

殊不知,《祝福》这部小说是以“我”为叙述者,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双线组合在一起的叙事结构,才是这部小说叙述与结构的关键所在,并因此实现了小说形式与主题的高度统一。

解读《祝福》文本,我们只有注意到两个故事的关联结构特征,才能全面掌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把“我”当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好像“祥林嫂的故事”是由我来告诉读者的,其实不然,“我的故事”是小说的暗线,从开始到结束,我始终是“祥林嫂故事”的见证人。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祝福,全篇围绕祝福这一情节叙述人物变化,可以说祝福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祥林嫂初到鲁镇,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祝福时,表现了她的能干和勤劳。再到鲁镇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看做败坏风俗,祭祀时已不用她沾手,“祥林嫂,你放着吧”的呵斥,剥夺了她祭祀的权利,使她精神上受到深深的伤害,这些都是我亲见亲闻的。我回到故乡鲁镇时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面叙述祥林嫂的悲剧做了铺垫。小说最后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是将祥林嫂死时的凄惨与众人祝福时的幸福景象进行对比。在四次祝福景象描写中,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祝福仅仅一笔带过,重点描写了后三次祝福的情景,其中开始和结束时的祝福景象,“我”都是见证人,中间一次即使不是见证人也是亲闻的。从小说描写的中心事件来看,“我”应当是小说的主体,样林嫂是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的。

小说一开始,叙述“我”回到故乡。“我”在故乡一共待了四天,第一天回到故乡;第二天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并在河边遇见了祥林嫂并回答她的问题;第三天也同样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傍晚听到祥林嫂死亡的消息;第四天启程回城。我在第二天、第三天出去看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这些记叙是为了引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并与其作对比的。“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了”短短五年之间,头发全白,脸瘦削不堪,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变得完全麻木了。作品将这样一个形象通过“我”的介绍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读者就会暗自思考,什么样的经历让祥林嫂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年龄和形象极不相称,这有助于激发读者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祥林嫂麻木的神态在向我问问题时眼睛忽然发光了,可以说,“我”这个时候就像祥林嫂的救星,是她的希望所在。可想而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又不向命运屈服,徒劳的反抗命运的祥林嫂,将自己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俨然成了祥林嫂的救世主。但我经过思索,用“也许有罢”、“也未必”、“说不清”等词语,打发了祥林嫂,其实我本意是想帮助祥林嫂,但看到自己的回答给祥林嫂带来精神上的恐惧,就用“说不清”搪塞敷衍。本出于好意,却给祥林嫂带来了更大的伤害,祥林嫂问问题时表现“希望――恐惧――希望”的神态让我无法忘怀,“我”的回答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这一段描写是“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的重叠,之后又交代了“我”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出门人,见识得多,是祥林嫂信任的人,是能帮助她解决疑难的人。表现了“我”对祥林嫂的死有深深的自我责备之意。“我”是一个有民主思想,看不惯凄惨故事的人,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选择“我”来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会让读者感到人物事件的真实可信。

祥林嫂的故事在我的故事里面,通过我的亲见亲闻传达给读者,叙述的语言又是鲁迅冷峻式的叙述。故事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两个故事和与我见面中“我的故事”重叠在一起。小说运用的对比手法,将人物前后的形象、遭遇、精神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小说主题。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虽然刚刚死了丈夫,但年轻、干练、有朝气的形象还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模样还周正的人,又是一个勤劳的人,有理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三个月后,她被婆家抢回,被嫁给深山贺家的贺老六,生下儿子阿毛,平静的叙事语言预示着她可能要过上美好的生活,但事不随愿,不久,丈夫得伤寒而亡,阿毛又让狼衔去。无奈,她再次回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精神了。”与四年前离开时相比,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只能说明她生活贫穷,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然而不一样的神态,只是说明她比以前遭受了更大的痛苦,一样的头饰,说明她又为丈夫守孝,已然被大家看作一个不详的人。这一次鲁四老爷家对她的不满意,嫌弃她不干不净,从而剥夺了她参与祭祀的权利。在镇上,她生存的法宝是不停的诉说阿毛的故事,以寻求别人的同情,“我真傻,真的”,反复地诉说,可以看出阿毛的死对她的打击、伤害之大。这一部分,“我”是作为暗线出现的,两次在鲁镇生活,“我”都是亲闻亲见的,表面上“我”没有出现,实际上“我”一直关注住着祥林嫂的一切变化,包含着“我”对祥林嫂一系列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说的三个主要情节,我都是见证人,如果没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要单薄很多。虽然我的故事不如祥林嫂故事精彩,但我的故事是祥林嫂故事的依托,因为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作品更具有反抗性。当初夏衍先生将《祝福》改编成了电影《祥林嫂》,却去掉了我的故事,便失去了原作的应有的魅力。

“我”是小说《祝福》的故事载体,也是小说的代言人。祥林嫂的故事是依托在我的故事里的,“我”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我回故乡的四天行程,又以“我”的口吻叙述了祥林嫂的故事,使祥林嫂的故事成了我的故事的一部分,同时,祥林嫂的故事成了我观察辛亥***后农村社会生活现状的窗口。小说虽说以虚构为主,但作者总要借助真实的虚构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如果没有“我的故事”衬托,祥林嫂的故事就成了孤零零的故事,作品的真实性就会令人怀疑。

“我”又是在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存在,“祥林嫂的故事”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而第三人称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故事的发展,便于读者全面详细了解人物。但故事又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来展现的,从属于第一人称,因此作品从整体上看还属于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叙述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认为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分析小说时,要注意小说的结构特征,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挖掘作品的深刻主题。

分析《祝福》就需要仔细研读文本,厘清“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作品的主题。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发现“我”的故事,进一步感受鲁迅小说的深刻性,然后尽可能丰富地还原一个“我”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据,替“我”的回乡之旅写一份简明的日记,以明确“我”为什么回乡,以及这次回乡之后,“我”又有什么心理变化,进而可以明白我讲解祥林嫂的故事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理解通过“我”的见闻,发现辛亥***以后,广大的农村社会生活并没有改变,***权、神权、族权、夫权仍然统治着农村,尤其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卑微,一些愚昧的乡民自觉不自觉地也成了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作者其实是想告诉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揭露辛亥***后,农村广大妇女悲惨的社会地位,即使她们再勤奋努力也无法实现自己幸福美好生活,其根源就是黑暗的社会制度。

借助“我的故事”,读者了解到祥林嫂悲惨的遭遇,读完小说,我们好像看到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而事实上,小说直接的写的只是“我”回乡的短短四天的故事,而我们的感触和发现却很多。“我”的境遇和困窘其实早已令读者关注,特别是在小说开头部分,“我”与祥林嫂相遇时的对话,更一直让读者惴惴不安,吸引读者关注林嫂的故事。

读小说,不能只是简单地“读人物”、“读故事”,还应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祝福》运用了将两个故事叠加在一起的结构,在虚构中体现着故事的真实。小说是不断打破虚构与真实的边界,来打动人心的艺术。小说的阅读,其目标是充分完整地感受和理解小说内容,既通过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来加深小说主题的理解,也高度关注小说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统一性。因此,阅读小说,除了关注人物、情节以外,还需关注小说叙述者、叙述视角等虚构方式的创造,《祝福》里的“我”凝聚着鲁迅观察社会、思索社会的人生经验。

祥林嫂读后感篇2

[关键词]电影;小说;《祝福》;鲁迅;意义重构和置换

鲁迅本名周樟寿,他是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的笔名,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这些作品品种繁多,既有针砭时弊的杂文和评论,也有故事性强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对以后中国文学走向有深远影响。《祝福》以中国最真实最现实的中国农村为地域背景,深度刻画了以祥林嫂一家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受苦受难的形象。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依然存在,农民的生活水深火热。祥林嫂是中国文化中响当当的人物,提到祥林嫂就能想到她的悲惨境遇,电影《祝福》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通过细读电影《祝福》的文本,揭示《祝福》的意义重构和置换的叙事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新中国17年间文学的无穷魅力。

一、小说《祝福》与电影《祝福》

鲁迅先生高举《呐喊》,振臂直呼,在国人还在《彷徨》的时候,他已走过《朝花西拾》,在《阿Q正传》中发现国民的劣根性。以笔为武器,来唤醒国人的自省。鲁迅的这些作品都是不朽杰作,他对中国命运的关怀让人动容。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第二部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中的《祝福》,十分有名,在1924年2月7日写成。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思想迸发、***治***局巨变时期,也是文化上推陈出新的时期。刚刚结束的辛亥***给鲁迅极大的灵感,让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但现实却是辛亥***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让鲁迅先生十分失望。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鲁迅先生写下了《祝福》。祝福以祥林嫂的悲惨一生为主线,祥林嫂是社会底层人民,却被社会现实迫害致死。在《祝福》中,鲁迅先生用祥林嫂的悲惨境遇,折射出辛亥***之后,中国虽然号称民主共和,但***阀各自为***,广大人民依旧生活艰苦。

电影《祝福》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在1956年摄制,著名编剧家夏衍亲自操刀,导演桑弧拍摄而成。严格来讲,《祝福》这部电影是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彩色故事片,也是第一部。这部电影主要由四幕剧构成,第一幕主要以体现祥林嫂劳动为主,她在鲁镇找到了能维持生计的活;第二幕剧以祥林嫂和贺老六成亲故事为主;第三幕主要描绘祥林嫂婚后生活,特别是儿子阿毛的诞生;最后一幕是祥林嫂的悲惨境遇,家破人亡,形容枯槁,十分悲惨。前三幕祥林嫂的生活还是温馨幸福,第四幕急转而下,悲剧色彩浓厚。电影展现出夏衍先生一贯的严谨作风,字字珠玑,笔触凝练。同时导演刻意强调了电影的悲剧气氛,与鲁迅先生原著的深沉、冷峻的风格保持一致。总体来说,电影《祝福》整体上尊重了小说原著,秉承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特色,但也不失电影本身的艺术特点,十分成功,深受观众喜爱。

二、从小说的内聚焦型视角叙事到电影客观视角叙事小说《祝福》在读者心里已经有了非常深的烙印,而小说的固有模式读者也十分熟悉。电影《祝福》要在小说的基础上,体现出电影的艺术特色,很困难。但是电影《祝福》的导演通过叙事方式的改变,很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在电影《祝福》中,叙事方式第一体现在视角的转换上。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能发现不一样的美。小说《祝福》通过核心人物的具体语言和动作,加上特定的故事背景和社会背景,读者能很好地进入人物的内心。而电影《祝福》则采用了不一样的叙事方式,电影采用了一半的客观叙事,用故事来叙述故事,用情来带动其他人的感情。小说以“我”的角度来引出祥林嫂的故事,用“我”这个个体来感应全局,电影采用的一般的电影叙事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当电影刻意营造的祝福气氛与祥林嫂的最后境遇两种画面不断衔接变幻,电影能带来非常震撼的效果。在桑弧导演的电影《祝福》中,夏衍先生以立体的空间这样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展现出一幕幕一场场真实动人的场景,感人至深。通过电影艺术的烘托营造,我们能感受到鲁镇上的祝福声声,也能感受到祥林嫂在社会与命运的双层夹击下的垂死挣扎。

祥林嫂身处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里,犹如困兽一般,在自己的世界里被自己困死。运用这样的叙述方式,电影所表现的社会含义也更加明显。电影选择的叙述方式,以视角的转换,来表现故事发展的合理性。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也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更能理解为什么祥林嫂会失去自己的儿子,在极度的绝望中死去。生活跟她开了很大的玩笑,她所信仰的一切,都在面前一次次地幻灭,而她手里能握住的幸福,被残酷的命运一寸一寸地夺走。在电影中,这样的叙事安排,也更能丰富电影的冲突性。将丧夫与丢子这两件事情安排在一起,不仅能更凸显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能对当时的社会发出最有力的控诉。

三、从小说的错位叙事时间空间到电影的蒙太奇时空对接小说《祝福》通过控制整个故事的时间长度来叙述,能给读者有更多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情感。鲁迅先生将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故意发生了错位,并不是按照故事的发展为故事叙述的起点,没有按照一般的叙事时间来叙事,突出了小说的故事性,弱化了故事的时间线。故事以“我”回到鲁镇碰到了祥林嫂为起点,在三天的时间里将故事来回转换,体现出时空的穿插。在小说中,故事是沿着“我”的回忆来铺陈故事,在作者的回忆片段里将祥林嫂的故事一一呈现。在电影中,导演承袭了这一叙事特点,通过电影特殊的蒙太奇技术来加以展现。用一个人的回忆来呈现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不仅能体现出当下与过去的差别,也能体现出时间的沧桑感。以“我”的阅历来深度阐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以我的见闻,不仅能展现出题目“祝福”的喜悦气氛,也能在一片祥和中突出悲剧人物祥林嫂的经历,在喜悦的冲击下,悲剧也更显张力,也更具震撼力,时空的穿插,虽然比较诡异复杂,但是也能给观众以喘息的机会,在一片压抑中能让神经稍微轻松几许。这样的叙事方式,能增加故事的延伸性,也让电影里的故事更具看头。

以时间的穿插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全景地展现电影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也能以祥林嫂为圆点,辐射到祥林嫂周围的人物和事件。祥林嫂的悲剧直接原因是鲁四老爷的迫害,是他让祥林嫂感受到生命的绝望,直至精神崩溃,悲惨死去。鲁四老爷是鲁镇的富贵老爷,会这样压迫底层百姓的也绝不仅仅只有一个鲁四老爷。压迫摧残底层人民身心的是当时国人万分尊敬不敢违背的封建礼教。那些有钱的老爷们直接充当了封建礼教的刽子手,一刀一刀地摧残着广大劳苦大众的身心,直至蹂躏致死。祥林嫂也许认为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区区一个农村妇女,怎能斗得过命运。但这一切悲剧的源头不是所谓的命运,而是这个以封建礼教为尊的社会。电影在好几个故事之间穿插,诡异变化的时空让人目不暇接,显现出电影的魅力。

四、从小说的虚化空间到电影的真实声效

电影《祝福》,以不同的叙事方式的展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立体空间。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以文字的魅力为读者描绘出鲁镇的风光,以犀利尖锐的笔触展现了祥林嫂的悲剧一生,用符合电影情境的配乐来制造逼真的视听效果,能很好地带观众尽快进入情境中。这些适合人物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的音乐,不仅能更好地配合电影的叙事方式,也能推进电影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心理,也能更容易得到揭示,也能加快电影的节奏,也能照顾到观众的观影感受。这些鲜活的声音犹如一个个跳动的生命,为电影增添着活力和色彩。如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祥林嫂知道了婆婆要将自己卖掉,虽然心中极度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用哭泣来表示自己的不愿不满和无奈无助。这个小片段是整个电影中祥林嫂悲剧一生中的冰山一角,但同样能体现出祥林嫂对自己的命运无法做主,无法掌握的事实。祥林嫂的无助,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无助,也是所有命运悲惨的农村妇女的现实,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这个故事的处理上,电影采用的叙事方式是倒叙,很好融入进了整个故事中,既不觉得突兀,也不觉得多余。

电影《祝福》要强调故事的主体性,也要让故事更有说服力。在电影的主方向和大事件的牵引下,有些小事件小故事,导演采取的是倒叙的手法,逐步插入主要故事之内。在电影《祝福》中,我们看到的是电影的叙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电影以祥林嫂结婚前后命运的转变为中间点,以鲁镇和贺老六家两个主要地点为故事的主要发生点,展现出电影的直观性和立体性。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能很好展现出电影的叙事技巧,无论是时空的转化,还是叙事上的处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除此之外,在展现人物的心理和人物性格上,电影的独特叙事方式也帮了很大的忙,长镜头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延长叙事时间,也能展现出电影艺术的特点。

文字所传达的魅力和空间毕竟有限,而且受当时文字语境的限制,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很难让人读懂,有点晦涩。这也局限了小说的魅力。电影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告诉观众电影里的故事和人物命运,让观众自己去品读,去体会,去感悟。电影《祝福》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电影叙事,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和口吻将祥林嫂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客观性,也让电影更神秘。鲁迅先生在中国几乎路人皆知,他笔下的祥林嫂也是家喻户晓。小说原著大部分人都看过,对于小说中人和事都有大概的了解,这对电影来说,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如果电影的叙事与原著存在很大的改变和分歧,会让广大读者难以理解,也体现不出电影的价值。但在电影《祝福》中很好避免了这一点。电影《祝福》的叙事方式新颖独特,切入点很好,把握住了整部电影,也强化了电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霖.电影《祝福》与鲁迅原著之比较[J].电影文学,2011(07).

[2] 田莹.夏衍之《祝福》《林家铺子》改编研究[J].电影文学,2011(03).

[3] 邵洪良.戏曲演员的魅力[J].剧影月报,2010(03).

祥林嫂读后感篇3

一、在"重复"中写人

重复本是文学创作的大忌,然而,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非常娴熟自如地运用了这个"手法"来勾出人物的"魂灵",入木三分却又不露痕迹。《祝福》"重复"的写人手法主要有:语段重复、语句重复。

1.语段重复

(1)无趣的讲述。祥林嫂在夫死子亡后,心理极度悲伤,这是一个母亲永远都无法磨灭的伤痛。"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她反复向鲁镇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讲述她的阿毛悲惨的故事。重复本无趣,何况无趣的重复,然而,当我们读到这两段"重复"的内容时,我们看到的是内心极度悲哀却又无人"真听"她诉说的自讨无趣的祥林嫂,看到的是鲁镇人们冷漠、无聊与猎奇变态的心理。

(2)无尽的悲哀。祥林嫂一生屡遭不幸,鲁迅都没有直接正面叙述,而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肖像描写来代表她人生的三个关键阶段与生存状态。祥林嫂每次出现在鲁镇时,人们看到她的是几乎"相同"的装束,而正是这"相同"的装束无声地诉说着祥林嫂心中无尽的悲哀。

2.语句重复

(1)无"大改变"。作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环境,鲁镇是辛亥***后中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生活在鲁镇的人们在辛亥***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思想与形象,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或评价,而是先后重复使用两句话:"并没有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这句话先是说"我"眼里的鲁四老爷"并没有大改变",可见他的封建思想是何等的顽固不化,为后面进一步刻画他的形象做铺垫;后是说"我"眼里的鲁镇的人们"并没有大改变",让读者透过这句话看到辛亥***后封建迷信思想封建势力依旧浓厚强大的旧中国农村现状,也为塑造了当时鲁镇人们的群体形象,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无聊"书房。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思想顽固守旧,迂腐虚伪,冷酷无情。陈抟老祖写的"寿"字,朱熹集注的只剩"半边"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及《四书衬》等是这样一个封建绅士书房的全部,无不给人一个单调、摆设的感觉,因此只能让我觉得无聊。鲁迅先生两次重复"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这句话,从侧面描写出鲁四老爷思想***顽固、迂腐守旧,为人自私伪善冷酷,也暗示"我"是一个有反封建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无法"赎罪"。祥林嫂忍受着鲁镇各种人的嘲笑、侮辱和威胁,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在无边的寂寞与无尽的悲哀中默默地劳碌着,承受着,最后拿出所有的积蓄,用"捐门槛"的方式想摆脱人世间、阴世间给她定下的"罪名"。回来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很高兴地告知四婶这件事。然而,与以前两次一样,四婶"慌忙"中的一声大喝,犹如当头一棒,让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灰黑,失神站着"。一切都表明:你祥林嫂是无法"赎罪"的。

二、在"追问"中写人

1.祥林嫂"死后有无魂灵"的追问。屡遭不幸,精神麻木,沦为乞丐即将走向死亡的祥林嫂突然对"魂灵"的有无"疑惑"了,接连向"我"追问三个问题:一个人死了究竟有没有魂灵;是否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是否都能见面。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以"魂灵"有无为前提。也正是这几个"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思考的祥林嫂,一个屡遭不幸的劳动妇女对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大胆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反抗,也是作者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希望深受苦难的人们觉醒。

2."我"关于祥林嫂"死讯"的追问。当短工告诉"我"祥林嫂"死了"的消息时,"我"在诧异之后接连"追问"祥林嫂的"死因",则表现"我"对祥林嫂死的关心与不幸的同情,体现"我"又是一个有同情心的知识分子。

祥林嫂读后感篇4

关键词:文本时序;重复叙述;谋篇布局

一、文本时序安排与谋篇布局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文本叙述时序特色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按照热奈特的观点:“故事时间”是指“故事中事件连续发生过程显现的时间顺序”,而“话语时间”是指“故事事件在叙事中的‘伪时序’”。[1]也就是说“故事时间”就是事件发生的正常时间状态,“话语时间”是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或阅读所需时间来衡量。很明显,《祝福》里实际的故事时间应该是从祥林嫂到四叔家做工为开端,之后她经历强迫性改嫁、过了几年好日子、亲人离世重返鲁镇、沦落为乞丐,最后“祝福”夜死去。如果叙述者是依照故事的实际发展来叙述会呈现一种线性特点,故事的脉络一清二楚,但是作者对事件的安排明显出现了倒错现象。

如果仔细阅读文本的话,我们发现开头前两段故事发生在“我”回故乡的前三天,文中是这么描述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这句话值得揣摩的是文本叙述者在哪一天叙述这个层面的故事?这句话后面是对“祝福”一系列描述,故事时间暂停。接着“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时间继续,这句话点明了叙述者叙述这个故事的时间应该是第三天。因为刚好与开头的午饭之后相呼应。但是从第三段开始叙述的是第二天碰到祥林嫂的场景,这里以第二天为r间开端,着重叙述了两人相见时的对话: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2]

“我”在听到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相当悚然的和困惑的,悚然的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困惑的是这里的人都信鬼神,唯独她困惑了。作者在文本中运用插叙把这个事件单独摆出来吸引了读者了注意力,我想不仅是文中的“我”感到悚然和疑惑,作为读者也是感到悚然和疑惑,为什么祥林嫂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祥林嫂会变成现在这样?于是吸引着我们往下阅读。第二天祥林嫂就死了,她的死引发了我对她半生事迹的回忆,叙述焦点落在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上,创造出了一个祥林嫂之前生活的故事空间。祥林嫂从进入四叔家打工,中途改嫁,重返鲁镇,最后沦为乞丐,祥林嫂的故事被突出的摆在读者面前。这里的事件与“我”与祥林嫂相遇,祥林嫂之死在故事时间上相差甚远,但是作者在文本结构安排上用倒叙回忆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其功能在于为读者提供祥林嫂过去的一些信息,也就是让读者从这部分中找寻祥林嫂的死亡原因。

二、重复叙述与祥林嫂的死亡真相

《祝福》的主要篇幅用于叙述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在叙述过程中,不时的变换叙述频率。按照里蒙―凯南的观点:“叙述频率涉及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文本中的叙述(或提及)次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频率涉及的是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叙述次数的关系。按照这种关系,热奈特区分了“单一叙述”、“重复叙述”、“概括叙述”这几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我们以文本中祥林嫂人生历程的叙述为分界点,前半部分节奏明显比后半部分快。为了烘托这种单调乏味的节日氛围,作者“惜字如金”,能省则省。“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作者巧妙的采用概括叙述,将重复的景象进行了笼统叙述,表现了鲁镇的无聊和乏味,因此,“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下半部分节奏却慢了很多。文中有多处出现重复叙述,最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祥林嫂被抓走后四叔的表现,一处是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我们首先来看祥林嫂被抓走后四叔的表现:

(1)“可恶!然而……。”四叔说。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2)“可恶!”四叔说。

(3)“然而……。”四叔说。

例(1)中是四叔得知祥林嫂在青天白日底下被抓走时说的话,如果只是“可恶”两个字,读者尚且认为四叔为这伙人卑鄙之举而愤慨,还算有点正义之心。但是后面加了“然而……”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充,似乎在暗示读者四叔心里面想的应该是“然而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是碍于脸面没有把话讲明白。例(2)是卫老婆子事发之后首次露面时,四叔认为她拿自己家开玩笑所以感到愤怒。例(3)是卫老婆子解释一切之后,打算再找一个好的来折罪时,四叔的语气明显软了下来,潜台词似乎在说:“然而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要找个好的。”从例(1)到例(3)语句在重复,四叔的怒气却逐渐在消退,短短的几个对话揭露了一个买人卖人,冷酷无情的社会风貌。

另外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1)“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在门槛上剥豆去。……”

(2)“如果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例(1)中阿毛被狼吃了事件祥林嫂逢人就讲,讲了多少次,故事叙述者没有明确给出答案,只是以“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一句话来概述。例(2)是全镇人不想再听到她说的时候,她拉着别人家小孩说的话,也是一见小孩就说。我们尝试对比两个例子中鲁镇人们听到这些话时的不同反应。对于例(1)人们由开始的些许同情到后面一听到就头疼。例(2)中,孩子们看到她就赶紧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如果说祥林嫂在反复讲述阿毛被吃事件的时候,人们还把她当成人来看待,那么在祥林嫂盯着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人们已经认为她精神有问题了。其实故事叙述者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也正是精神压力逐渐增加的祥林嫂。起初“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后来“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通过叙述者精彩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失去儿子,悲痛之情无法疏导,逢人就说,以至于精神出现问题的可怜妇女形象。在听祥林嫂悲惨故事的时候,鲁镇上的人们抱着是一种看笑话的态度,他们听完故事之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祥林嫂完全成了人们***自己,欺骗自己过着幸福生活的谈资,叙述者对听者这种麻木不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三、总结

文章中,我们从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出发,在第一部分中考虑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作者有意把“我”与祥林嫂见面这个场景摆在突出的位置,接着把与这个场景故事时间相差最远的“祥林嫂人生历程”放在一起作为重点叙述的对象。祥林嫂对鬼神只说产生困惑是因为她对人生充满困惑,在现实的世界里她历经坎坷,在柳妈吓她死后可能“被分尸”的时候她开始害怕,四处“捐门槛”。正当她重新振作的时候,四婶剥夺了她重生的唯一希望。可以说在“祥林嫂人生经历”这部分中叙述者用重复叙述的手法构成与前一部分节奏上的不同,让一个饱受精神困扰的祥林嫂跃然于纸上,也从侧面塑造了当时一批麻木不仁的国民形象。祥林嫂是封建礼教刀下的冤魂,是吃人社会中饱受摧残的妇女代表。

参考文献:

祥林嫂读后感篇5

关键词:《祝福》;悲剧;祥林嫂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对该文的多数解读实际上是对祥林嫂的悲剧的解读。

毋庸置疑,《祝福》是以祥林嫂的悲剧为结构中心的,这是“一望而知”的。但是,高远东先生在《:儒道释“吃人”的寓言》(《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02期)一文中说:“作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尽管它早在1924年3月就得以面世,但作者除了感叹《仿徨》——当然包括《祝福》——由于技巧的圆熟反而使自己的命意不易为人察觉外,并未多置一言。”如果我们老师仅仅让学生概述这幕悲剧,感受悲剧人物的形象,分析悲剧原因,那是不是就能理解作者“不易为人察觉”的“命意”呢?

“祝福”是我们逢年过节、遇到喜事时常说的一个语词,一般的读者在触碰到这个词的一霎脑子里都会迸出一个祥和的、喜庆的、欢乐的场景,但是读过《祝福》之后,这种感觉就会一扫而空,一种沉重压抑感袭上心头。这可算是一个反差了。于是“‘祝福’在小说中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就产生了。

在小说中,除标题外,“祝福”一词共出现了五次,它的意思不外乎是“一种风俗,年终祈福的祭祀大典”和“举行祭祀”两种,鲁镇的“祝福”是多么慎重、隆重,可是祥林嫂就在这样慎重而隆重的氛围中,在人们“说不清”的某个具体的时间里孤独地“老了”——“穷死”。

为什么呢?祥林嫂几岁?为何用“老了”?小说讲到:

“……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

原来不是祥林嫂的年纪有多大(四十上下),而是她死的时间不对——“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祥林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不合时宜”地死去?背后的原因鲁四老爷们是不管的,即使是短工也是“简洁的说”,在“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地惊问“死了?”的时候,他竟然“始终没有抬头”、“全不觉”。也就是说,祥林嫂的生与死人们是不甚关心的,人们关心的只是“祝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习俗,是“鲁镇的秩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为什么,祥林嫂就不能“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呢?我们可以从小说文本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经历和遭遇:

26、27岁时丧夫、出逃到鲁镇帮佣;28岁时被抢、改嫁;32岁时丧夫、丧子、到帮佣;

33岁时被逐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38时在祝福之夜冻死。

从祥林嫂的以上经历中,我们看到祥林嫂是不幸的女人,但是在鲁镇的人们的眼里她是个“不干净”的女人,把她的不幸当成一种“病毒”,鲁四老爷说:

“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也就是说祥林嫂们不仅自己无权求得幸福,而且人们在祭祀之时往往将她当成了一种“不祥”之物,祥林嫂此刻成了“祥零少”。小说中写道:

……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捐完门槛之后: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这三个“慌忙”,简直把她当做了一种威胁,一种危及全家幸福的洪水猛兽。在鲁四老爷家,祥林嫂是“不干不净”的,在柳妈这样的“同事”眼里,祥林嫂是死后要遭阴司报应被锯成两半的,这样的祥林嫂连继续存活的时间和空间都没了,还有祈福的权利吗?

是谁剥夺了她的这些作为人的基本的权利呢?我们还是从小说文本中来寻得答案。

小说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一句就耐人琢磨,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年底”或“到了年底”?而要用“毕竟最像”呢?“毕竟”在里当有“终归;终究;到底”之意,至于“最像”似乎有一种“实际上不是”之意,作者到底是何意?接着读下来:

“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

“我”,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只得暂寓”四字显得多么落魄和无奈,可见本无过年的心情,再加上他的“四叔”乃至所有的故乡人和他都不在一个时空里:

“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可见的“我”的心情是多么复杂、难受:故乡“没有什么改变”,还是停留在二十多年前,“我”这个“新***”是羞愧?还是难过?外面的***形势走入低谷,故乡也没了,我的家,更没了精神的“故乡”、精神的家园,可是鲁镇是不管这些的,“鲁镇永远是过新年”,鲁镇永远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所有不合“鲁镇秩序”的都没有续存的理由,哪怕是生命,在这里连“我”也“只得暂寓”,那么祥林嫂这个“不是鲁镇人”还能奢望幸福,还有祈福的权利?

所以,祥林嫂只能在祝福之夜怀着有无灵魂、地狱的疑问在既希冀又恐惧中死去,而“我”又只能通过“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的自我宽慰中“渐渐的舒畅起来”,其实“我”真的“舒畅”了吗?灵魂和地狱的问题,不是个一般的问题,对祥林嫂来说是个死后的问题——终结性的命题,对“我”来说却是个“安顿生命”、寻找人的“出路”、人的“将来”的问题——如何开启新生活的命题,面对这样的命题: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这不仅是反讽,更是内心深处的苦痛的流露和无可奈何的自嘲:“我”是“蒙胧”的,“我”被“拥抱”,“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面对那种无形的冷酷的力量,“我”这样的“新***”终究不能改变剥夺祥林嫂生存发展权利的“鲁镇秩序”,甚至自己都不能彻底走出“鲁镇秩序”,祥林嫂的悲剧刺得“我”心里流血,但只有“懒散”抑或说是放弃才能止血、才有“舒适”,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此时,对于“我”,“祝福”已不只是仪式、风俗或者文化符号,而是一种不属于自己又无法脱离或改变的时空的场。

“我”不能正视祥林嫂的关于鬼神有无、地狱有无的问题,“我”想对生命负责,却没有把握正确的方向,辛亥***、新文化运动似乎没能帮助人们从灵魂的深处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愚昧、麻木、自私依然如故,“新***”们出离了“故乡”却找不到归宿,这是何等的痛苦?祥林嫂的“无权”,固然有鲁镇文化、礼教的原因,但是像我这样的“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有同情心”的知识分子却不能给她希望,更别说捍卫她们的“权利”,良心和责任被现实逼出无奈和苦痛,小说从头到尾都充斥着这种无奈和苦痛。

祥林嫂读后感篇6

一些专家将祥林嫂的死归因于鲁四,如史志谨先生在《〈祝福〉解读》中这样说:“围绕着主题,小说反映了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有鲁四和四婶与祥林嫂的矛盾,有祥林嫂和婆婆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和鲁镇一般庸众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与柳妈的矛盾冲突,也有祥林嫂和贺家墺大伯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这些矛盾冲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和以鲁四的代表的封建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祝福》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在这条主要线索中,对矛盾冲突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鲁四及其意志的体现者四婶,他们决定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凶手”“地主豪绅”“卫道者”也就成为鲁四当然的代号了。细读《祝福》,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鲁四仅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而已

其一,经济方面。从雇工情况看,家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富裕。至少在祥林嫂来鲁镇之前,鲁四家没有雇佣长工或者可以说鲁四家没有专职的“下人”。《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那种场面、气势,佣仆之多,区区鲁四是望尘莫及的,说贾府代表封建贵族或封建地主阶级恐怕没有谁会有太大的异议吧,而要说鲁四也能够代表封建地主阶级,这是值得商榷的。

其二,思想保守、***是人们对鲁四的总体判断。原因也仅在于鲁四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不认同,认为祥林嫂“不干不净”,而在祝福中不允许祥林嫂准备福礼。鲁四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反感并非个人“专利”,其实鲁镇还有一些人也有着相同的认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柳妈,她唆使祥林嫂去捐门槛以换取自身的清白,从最后的结果看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仅是柳妈个人的而已,因为如果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大家认可了的方法,就不会有后面四婶的决绝了。

二、鲁四是个好老板

(一)帮助身处困境的祥林嫂,为其提供工作。

尽管四叔“皱了皱眉”,但终因祥林嫂“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试工期内,她整天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而最终被“正式录用”,工作终归是辛苦的,“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担当”,但祥林嫂却“满足,口角变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些文字说明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祥林嫂吃苦耐劳,工作主动,积极进取,对老板非常满意,并非被鲁四夫妻强迫。

2.生活条件比较好,不像黄世仁对杨白劳一样残酷的压榨,当祥林嫂被婆婆强抢回去后,小说中说“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说明主仆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想来生活条件应该不会太差吧。

(二)重信用,守合同,工资不拖欠。

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可以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鲁四家的,尽管因为“寡妇”的身份鲁四很不高兴,但也仅仅“皱了皱眉”。而且在第三天就定下了每月固定工资500文。当祥林嫂的婆婆找来时,全额支付了一千七百五十文。和现在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相比,鲁四简直就是一个“道德模范”啊!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依然找的是老东家,对鲁四夫妻这样“保守”的人来说,祥林嫂可真是“败坏风俗”啊,但当他们听完祥林嫂的遭遇后,马上就“签了合同”,想来工资依旧五百文吧!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善举。

祥林嫂每月500文,那年薪就是6000文,也就是6—10两银子,抛开物价上涨等因素,如1两合1500到2000文铜钱,祥林嫂的年薪也在3两到4两银子。

而当时普通人一家一年的消费约为1两5钱银子。

课文中说祥林嫂被婆婆家卖掉也仅卖了8千钱,合4—5.4两银子,只比祥林嫂的年薪多1两左右。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1.鲁四夫妻给祥林嫂开的是“灰领阶层”的工资,而且是包吃包住(至少比现在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要好很多),也没有对祥林嫂进行残酷的压榨,主仆关系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比较融洽的;

2.祥林嫂的婆婆并不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她全没算过祥林嫂这个“工人”将会给自己创造的潜在的价值,我们可以算一算,只需一年的时间,她就基本可以用祥林嫂创造的价值给儿子娶媳妇了,而以后的就是纯“利润”了。

三、作者创作《祝福》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将凶手或主要凶手的责任推给鲁四夫妻是不妥的。在鲁镇,虽然鲁四和其他人一样从心里厌恶祥林嫂,但在客观上却是给祥林嫂帮助最多的人。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即将鲁四和“鲁镇一般庸众”的行径对比。作者的落脚点不是鲁四而正是鲁镇那些麻木冷漠的看客。

祥林嫂读后感篇7

小说《祝福》列在《彷徨》集的首篇,可见鲁迅对其重视的程度。分析这篇课文时,大家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祥林嫂的身上,其实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典型环境――鲁镇及鲁镇人们的“看客”心理――描绘的同样非常精彩。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能使学生们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对祥林嫂的悲剧的认识自然也就加深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鲁迅小说中“看与被看”的情节模式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情感目标:体会鲁迅对国民“看客”的深刻批判,从而深入感受祥林嫂的悲剧的不可避免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2.体会鲁迅对国民“看客”的深刻批判,从而深入感受祥林嫂的悲剧的不可避免性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上一节课我们对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完成了两个小的任务,一是疏通了字词,二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了主要人物祥林嫂的生平经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作者始终把祥林嫂放在鲁镇这一典型环境下来表现。今天我们就来着重探讨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看看从中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2.细节解读

(1)年末的时候,鲁镇的人们正在忙着准备什么?

明确:鲁镇的人们正在忙着“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活动,每当旧历年底,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祈求来年“幸福”。

(2)在小说中找一找,“祝福”主要是谁在忙?

明确:鲁镇的女人们。

(3)那么当拜鬼神、拜祖宗的时候女人们干什么?

明确:“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女人们是没有资格的,她们不被看作是正式的家庭成员。

小结:其实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鲁镇是一个沿袭着男尊女卑性别秩序的地方,是一个封建思想浓重的地方,这就是祥林嫂生存的现实环境。

3.合作探究

(1)在鲁迅的许多小说中都存在一种“看――被看”的情节模式,请你想一想,鲁镇的男女(鲁四老爷、四婶等)是如何“看”祥林嫂的?

明确:①祥林嫂初到鲁镇,鲁四老爷“皱了皱眉”,觉得是寡妇不吉利,而鲁镇的人们称赞的是她的勤快。

②祥林嫂被婆婆劫去,鲁四老爷的两个“可恶”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四婶的抱怨只觉得失了大户人家的体面,人们很快像忘记孔乙己一样忘记了祥林嫂,没有人真的关心祥林嫂之后的命运。

③祥林嫂再到鲁镇,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鲁四老爷照例皱了皱眉头,与上次不同的是还禁止她参与祭祀活动,因为祥林嫂再嫁在他看来是“败坏风俗”,是不符合三纲五常的,四婶则严格地执行了鲁四老爷的吩咐。

鲁镇的人们也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评判祥林嫂,“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却冷冷的”,善女人柳妈还间接给祥林嫂制造了巨大的精神恐惧。

(2)阿毛的故事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鲁镇的人们如何“看待”祥林嫂反复讲阿毛的故事?

明确:阿毛的故事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感动了四婶,四婶的眼圈红了,这里面有真实的同情成分。

第二次出现阿毛的故事,作者准确地描绘了鲁镇人们的反应:男人们本来是打算调笑祥林嫂,没趣地走开;女人们则瞬间以“宽容”之心怜悯起她;一些老女人“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最后还要“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她们的地位其实与祥林嫂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她们却不自知地伤害着自己的同类,通过赏鉴别人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空虚的精神需求。

第三次出现阿毛的故事,鲁镇的人们连赏鉴的兴趣都失去了,在他们看来,祥林嫂和她的悲惨故事完全没有了任何存在的价值。

小结: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对待这样一位死了儿子,又两次死了丈夫,精神上孤苦无依的女人,鲁镇的人们的表现是冷漠的、嘲讽的、助虐的,这对祥林嫂来说无疑是给她的生存之路制造了更艰难的困境。

4.能力拓展

通过之前我们的种种分析,请你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把祥林嫂置于“鲁镇”这样一个环境下?

明确:环境和人物都是小说的构成要素,作者将祥林嫂置于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下,预示在鲁镇这样一个封建思想观念浓厚、“看客”云集的地方,祥林嫂一定不能逃脱她的厄运,从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分析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认为尽管鲁镇的人们“正常”地按照他们所以为的准则来“看”祥林嫂的“失节”行为,但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中,他们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鲁迅曾称这些人为“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对于祥林嫂的死,这些人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作业设计

结合课文内容,试以祥林嫂的口吻描述一下她再次来到鲁镇以后面对鲁镇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

【板书设计】

看 被看

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祥林嫂

鲁镇“祝福”

鲁镇的女人们

(四婶、柳妈等)

鲁镇的男人们

(鲁四老爷等)

【教学反思】

祥林嫂读后感篇8

培养探究意识 激发创造潜能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发现・创新”里明确规定:“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样结合具体文本来培养学习者的探究意识,以开掘其创造潜能呢?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积极搭建探究、交流平台,是培养探究意识、激发创造潜能的有益尝试。

应该说,人类与生俱来具有“猎奇”心理,即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高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初中的学习后,探究意识已经日趋鲜明,甚至已经呈现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其探究能力也已经初步形成。如果我们大胆借助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东风,科学设计并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搭建探究、交流平台,精心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科学引领,常抓不懈,是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深入培养学习者的探究意识、开掘其创造潜能的。例如,我们在执教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时是这样做的:

在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我们引领广大学习者广泛合作、深入探究祥林嫂的死因。首先,由教师设置一个学习情境――1924年冬季祝福时节,北风瑟瑟,雪花飘飞,我国江南水乡鲁镇街头,发现一具女尸,她是谁?干什么的?怎样死的?然后,告诉学生到文本中寻找科学答案。学生在速读文本的基础上基本明确了该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对文本或该故事就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设置了新的学习情境:现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我们特意成立了“特别专案组”,将对此案展开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特别专案组具体分为案发背景调查组、现场勘查组、档案资料调查组、社会关系调查组和新闻组;现在,各小组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具体调查。在各个小组合作、探究,即深入阅读文本,进行深入调查过程中,老师又提出明确的要求:现场勘查组要大胆整合文本中关于祥林嫂的肖像与神态描写,然后提交一份现场勘查报告;案发背景调查组要对祥林嫂案件的所有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尤其是祥林嫂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以及祥林嫂所生活的鲁镇环境,然后提交一份祥林嫂案件案发背景分析报告;档案资料调查组和社会关系调查组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应随时借鉴其他两个小组的调查成果,提交一份死者情况介绍,即祥林嫂小传;新闻组随时协调各个小组的调查工作,并负责及时整合各类有价值的“新闻”,随时随地向媒体宣传,最后向鲁镇人民检察院提交一份《祥林嫂案件调查报告》。各个调查小组均由学习委员协调,大家自愿结组。第二课时,我们首先请新闻组“特别专案组”的工作进展情况,然后有价值的“新闻”。教师引领其他小组成员对所的“新闻”进行点评,进一步明确案件侦查方向,如继续调查相关案宗,广泛走访案件的目击证人,深入调查已经确立的嫌疑人的相关社会背景,进一步理清并明确案件的主要线索,明确祥林嫂一案的相关责任人等。这个阶段,新闻组还宣读了各个小组的调查报告,首次“通报”了《祥林嫂案件调查报告》的构思提纲,虚心听取了各个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三课时,我们首先请各个调查组汇报调查结果(宣读调查报告),然后请新闻组宣读《祥林嫂案件调查报告》。在汇报与交流过程中,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最终达成了共识:祥林嫂属于自然死亡,死因非常复杂,既有***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共同作用的原因,也有来自其自身的愚昧、落后、麻木、不觉醒的原因,还有人情的冷漠、世态炎凉的原因,更有几千来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性的原因。在这节课临近结束时,我们请新闻组组长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回到祥林嫂所生活的时代、所居住的鲁镇对该案件进行一下点评,以引领大家继续探究祥林嫂一案的“现实”意义或教育意义,即理解作家的创作意***。

应该说,这三节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真正地走进了文本,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与作者的深入对话,与同学的广泛对话,与教师的随时对话,在对话中激活了思维,锻炼了能力,从而培养了探究意识,激发了创造潜能。而这一切的实现,无庸置疑,是得益于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的。

祥林嫂读后感篇9

在一次调研课上,组织者别出心裁地要求开课者突破教学常规,尝试在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中开《祝福》一课,并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颇具新意的开课活动。上课结束后,评课的领导专家一致认为:高一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并不亚于同时上这篇课文的高二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相当理想。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深有感触:昔日常常被视作“重头戏”,决须细嚼慢咽、讲深讲透的传统名篇,未尝不可大胆取舍,化繁就简,长文短教,教出特色,教出新意!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亦应该于一定的教学原则规范之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选择新颖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教法,将传统名篇教出新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筛选目标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祝福》一课,语言质朴,构思巧妙,内容丰富,思想精深。如果按照传统教法,务求讲“全”讲“深”,则非得花上三至四课时不可。要突破常规,面向高一学生,做到长文短教,首先要学会“忍痛割爱”,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精选一至二个教学目标,有条不紊、详略得当地研读,教出新意,使学生真正能接受教师的讲析。

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二点:概括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旨在围绕教学目标,在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灵活处理教材,浓缩课文内容,加大研读重点语段的力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又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消除了学生研读课文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认定教学目标,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有针对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事实证明,合理、简洁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二、适当控制节奏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就能胜任教学,这只是掌握的材料,材料多固然好,但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教读小说,应该从小说的基本要素入手,来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而探索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笔者为教读《祝福》拟定三个步骤:①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②研读肖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③剖析悲剧原因,探索小说主题。

小说的情节,可以概括成祥林嫂“初到鲁镇”和“再到鲁镇”两个部分,学生自读后应不难理解。笔者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预先拟定一张《祥林嫂年谱》,并有意缺省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有关祥林嫂命运的重大事件来填充。待到学生顺利完成后,笔者再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来概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请学生用年谱中的故事内容加以印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理清情节结构,了解人物命运。

接着,笔者请学生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找出有关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提示他们根据作家善于以“画眼睛”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的风格,抓住人物的“眼睛”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认识人物所遭受的巨大精神创伤,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难易适中、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探索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显得顺理成章、游刃有余了。

合理安排教学进程,适当控制教学节奏,能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三、善于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指出:“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水融。”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尽最大的可能引入最新的观点,提出鲜活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力求形成自己的看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

《祝福》教学中,探究祥林嫂被旧社会所吞噬的社会根源,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对于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笔者也曾单方面设想要对学生“讲深讲透”,然而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探求祥林嫂的死因,必须紧扣课文内容,设计出既切中要害又深入浅出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既而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得到可信的共同结论。为此,笔者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待学生找出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人后,又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教师就势可以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为何要以死抗争呢?”“她又是用什么方式清洗自己身上的罪名?”于是,学生的共识初步形成。趁热打铁,笔者投影了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即此,结论终于浮出水面:祥林嫂本人对她自己的死也负有很大责任,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为学生所理解了。

祥林嫂读后感篇10

祥林嫂,鲁迅小说《彷徨》中主要的人物,她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她——勤劳善良,有力气,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美好的“伊甸园”。但是,她后来几乎沦为乞丐,最终客死他乡!是谁毁了她的“伊甸园”呢?读罢全文,掩面沉思,我想: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更是社会的冷酷彻底毁了她的人生,彻底摧毁了祥林嫂梦寐以求的“伊甸园”!

1 封建礼教的毒害

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兴起的***浪潮还没在鲁镇人们心灵的湖面上吹起半点儿涟漪,民主***的东风还未吹到这个闭塞的小镇,在鲁镇最大的感受是“都没有什么大改变”。所以,在鲁镇,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封建等级关系仍然是天经地义的观念。“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这时候,女人们忙着准备一切“祝福”的事宜:杀鸡,宰鹅,买猪肉,还要“用心细细地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祝福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男人的专利,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赋予男人的尊严与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训诫:男尊女卑,长尊幼卑,上尊下卑,亘古不变,没有谁能超越。

另外,在“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封建理学里,不幸却早早降临在祥林嫂身上——年纪轻轻(二十六七岁)便守寡,再嫁——婆婆把她卖给货老六——日子不长,新丈夫年纪轻轻便患伤寒而死,继而唯一的亲人儿子又被狼衔去了。所以,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的眼里就是一个“谬种”,是“可恶”,是“异端”。似乎死了丈夫丢了孩子本身就是她的错。

所以,鲁镇的“祝福”不属于祥林嫂,她没有“资格”祭奠神灵,因为她是“谬种”,鲁四老爷怕“失节”的她玷污了神位,亵渎了神灵,因而,鲁家人在“祝福”时处处提防着,冷漠着她,远离着她,不让触碰任何与祭奠有关的东西。“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在灶下烧火”。

所以,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做人的骄傲,毁灭了她构想的“伊甸园”!

2 社会的冷酷

祥林嫂,同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啊Q一样,没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只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中介人老婆子是卫家人,说祥林嫂是邻居,既然如此,大家便推测她也姓卫罢了。大家知道她家的情况也很少。她寡言少语,埋头苦干,鲁四老爷的家,鲁镇,本也可能会成为她重建“伊甸园”的梦想,在鲁镇的这些日子,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命运对于弱者并没有半点怜惜,社会的冷酷再一次摧毁了祥林嫂的梦想,彻彻底底的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1 鲁四老爷——冷漠、腐朽。 鲁四老爷,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见不惯新生的事物,见到我也只是“大骂其新***”,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理”—“三纲五常” 的定律就是天,爱心、同情、尊严、人格,统统都被踩在脚下。所以当祥林嫂初到他家时,虽然年轻健康,“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通红的”,但是她却“死了当家的”,想到这些,鲁四老爷不高兴,皱眉头,嫌弃她是寡妇。只是鲁四老太太看她“摸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同意试用,三天后因为祥林嫂做活可抵过男子而收留了她,至此,祥林嫂才得以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暂居于鲁镇了。

后来,当祥林嫂在河边看到似乎有婆家大伯在和对岸,惊异是来抓自己时,鲁四老爷闻说后只是皱皱眉头,说“不好”,怀疑她是逃出来的,但并没有为祥林嫂想应对的办法,可见,他的冷漠。

当祥林嫂“只剩光身了。”被人赶了,走投无路了,再度来到鲁四老爷家时,鲁四老爷对她没有表示同情和尊重,而是更加冷漠了,他依然是皱眉头,还要暗暗地告诫家人:让她干活可以,但祭祀的事可不能让她沾手,说她“败坏风俗,”她做的祭品会“不干净,祖宗是不吃的。”

“祝福”之际,听到祥林嫂死了的噩耗,鲁四老爷则极其生气,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在鲁四老爷的眼里,祥林嫂的生命还不如一尊佛像,一堆“土偶木梗”,更见其对祥林嫂态度的极度冷漠了!是他的冷漠腐朽毁了灭祥林嫂的“伊甸园”!

2.2 “我”——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一个见过世面的知识青年,在祥林嫂极度绝望之时,对于她的“人死了是否有魂灵”的问题,没有给予正确的肯定的回答,而只是是是而非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回答,可见作为知识象征,先进思想代表的“我”没有彻底做到唤醒民众,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所以,“我”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她悲剧命运的结束,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3 柳妈及其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愚昧无知。 柳妈,一个也在鲁四老爷家里干活的女工,应该说是祥林嫂的同事,也可以说她们是同志,本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但是,对于祥林嫂的不幸,她只是将之作为愚弄她的笑料。

祥林嫂二十几岁时,小她十岁的第一任丈夫便夭折了,她成了人们瞧不起的寡妇,无奈只好瞒着婆婆来到鲁镇做工,后来在婆婆的逼迫下再嫁名叫货老六的山里男子,日子还算可以,可好日子不长,不久这第二任丈夫又病故,她再一次成了人们鄙弃的寡妇。面对祥林嫂不幸的婚姻柳妈“诡秘”地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另一个妇女说“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竞肯依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柳妈之类的农村妇女们没有同情,没有关爱,更多的是嘲笑,无情愚昧之态尽显无遗。

祥林嫂唯一的希望——儿子也被狼衔走,这对于一个寡妇来说是多么深重悲痛啊。可是在柳妈们那群愚昧的村妇眼里,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故事变得乏味了,枯燥了,不耐烦了……

柳妈如此,和柳妈一样的妇女们都如此,人们最初听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时,还能附和着流下几颗同情的眼泪,继而同情淡忘了,剩下的只有白眼冷漠和嘲笑!她们的冷漠、愚昧、无知最终被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4 婆婆的残酷。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同为女性的婆婆,对年纪轻轻便守了寡的儿媳,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她一切都只盘算着祥林嫂如何再嫁才划算,她只打着她的小算盘,全然不管祥林嫂的命。她的残酷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是的,在祥林嫂的悲剧里,“我”、鲁四老爷、鲁四老太太、柳妈以及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婆婆等,他们可能都体格健全,但他们精神上是萎靡的,正是他们的愚昧,冷酷,麻木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梦中“伊甸园”。

3 孔乙己

孔乙己,鲁迅作品中极具典型性的人物,中国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与众不同——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却具有中国人的共性——希望通过科举之路功成名就;他似乎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但那不论不类形象却让我们读后久久挥之不去,内心顿生一种似痛非痛、似悲非悲、似喜非喜的沉重。掩面沉思:孔乙己,一个唯“读书”至上的读书人,本可以有一段美好前程,拥有一个美好的“伊甸园”,但他为何竞沦落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乞讨为生,最终路死街头的地步呢?我想: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3.1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3.1.1 封建传统文化思想把他置于死地。 孔乙己贫困潦倒,他善良而又无能,不受人们尊重,你看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简直就是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标志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另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传统文化也不容他脱下那件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如果脱下了那件长衫,他孔乙己不就不再是读书人了吗?不就又变回普通人了吗?好不轻易忍饥挨饿辛苦几十年熬得个“读书人”的地位,不就又回到“***前”了吗?在只有“上”哪有“下”的封建传统文化现实里,这也是不容他脱下那件破长衫的。再说了,“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理想确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啊,他孔乙己也不容列外!哪怕是忍饥受冻死亦足啊。至死,孔乙己也不愿放弃他“读书人”的架势与尊严。

“人家背地里议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孔乙己之所以不会“营生”,是因为他读的书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薄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至死,孔乙己终究不会也没有放下“读书人”的尊严,举起袖管自食其力!

所以,封建传统文化思想的桎梏毁灭了孔乙己的“伊甸园”。

3.1.2 封建旧社会的冷酷无情置他于死地。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用手“走”了去,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小说中四次写到众人的哄笑:“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众人拿他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由此可见人们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这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这笑声里只有冷漠而毫无一点温暖的意味,这是令人窒息的笑声!

“……‘孔乙己,你当真认得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摸样,脸上陇上了一层灰色。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更浓!

就连小孩子也觉得他又好笑又不耐烦,有几回,邻居的孩子听得笑声也赶来凑然闹,在孔乙己之乎者也的话语中寻找快乐,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直到孔乙己穷困落魄、临死之际,人们也不忘拿他来取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此时的孔乙己境遇如此凄惨,众人非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处当做笑料,足见其自私冷酷、毫无同情之心!

3.1.3 社会的盲从心理催化了孔乙己的灭亡。 四次写众人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孔乙己一出场,大人、孩子、掌柜、贫民、老爷、妇人 … …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从孔乙己身上寻找快乐;只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极力取笑孔乙己;只有一个共同的表情——开心地满足地哄笑!你笑,我笑,他也笑,说话的人笑,喝酒的人笑,凑热闹的人也笑,大家都笑 … … 全然没有了人类应该的温暖与同情!多么可怕的从众心里,它催化了孔乙己生命的结束。

3.2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方面,他好喝懒做,四体不勤,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另一方面,他又思想守旧、迂腐、麻木不仁,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半文不白,竭力掩饰自己的窘迫。作者通过这一件长衫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揭示了孔乙己既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欲走科举踏上仕途之路,可自己偏偏又不争气,一辈子竟然连个一个秀才也没能“捞”到,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他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命人和弱者。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悲,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是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祥林嫂读后感10篇

学习

降温短信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降温短信10篇,内容包括降温短信问候,今天降温了的祝福短信。4、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变化太无常,饮食起居需注意,早睡早起精神好,多食温热护胃气,多添衣被防着凉,平常朋友多交流,保持乐观保健康。5、天冷了,唐僧添了一件小棉袍,孙悟空

学习

高考加油祝福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加油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高考加油祝福语古文版,高考加油祝福语学校。4、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5

学习

国际贸易本科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本科论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论文10000字,国际贸易与百姓百态的论文。一、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

学习

个人投资理财方案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投资理财方案10篇,内容包括投资理财的十个方法,1万元投资理财方案。在拟建项目的评估中,要制定多个拟实施方案,运用最优化原理对各个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然后通过对各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计算出一系列财务指标,最后依据

学习

写自然景观的作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写自然景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记一处自然景观作文,写自然风景的作文10篇。写景题材的文本(以下简称“写景文”)教学一向是难点。最为困惑的就是缺乏对景物的直观感受。当代儿童较多地局限在狭小的教室内,触景的机会少,读起来,写

学习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初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初三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怎么写。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

学习

成长的滋味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成长的滋味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成长的滋味作文400个字,成长的滋味作文600字。一些谴词造句的用法。对好的文章和自己的文章作比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每星期一都是学校***书馆开放时间,我匆匆地奔进***书室,一头扎进那知识的海洋

学习

沉默是金作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沉默是金作文10篇,内容包括沉默是金作文,沉默是金作文120字。

学习

写雾的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写雾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雾的作文怎么写,写雾的作文句子。星期四上午,我早早地吃完早饭,背上书包刚要去上学。妈妈就立刻跑过来,把口罩给了我,谨慎地说:今天外面有雾霾,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因雾霾而生病了。我疑惑地问:雾霾是什么

学习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10篇,内容包括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大全,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有感。《鲁宾逊漂流记》一本主要讲了鲁宾逊在航海的经历中:海上遇险,因此飘落荒岛,他单人在荒岛上开辟了一片天地,建房定居,羊牧种植,经过重重险境,在岛上

学习

小木船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小木船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木船作文300字10篇,小木船作文怎么写。这天放学,张明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我看他兜里鼓鼓的。突然,他转过身来,对我说:张文哲,我要搬家了,这个小木船就留给你做纪念吧。从此,我和张明再也没有见面。五年级:

学习

计算机管理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管理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程序清单。档案工作的效益具有特殊性,其效益表现为社会性、模糊性、分散性、滞后性等等。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实现档案工作的一个手段或者说是工具,那么可

学习

作文过年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过年10篇,内容包括过年作文范文大全,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5篇。漫长而又艰难的几个小时总算熬出了头,离十二点只有几分钟了。大家便拿上烟花和鞭炮,去到门家的院子里。我们还没点燃鞭炮,就已经听到了“噼哩啪啦”的声响了,我

学习

训龙记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训龙记10篇,内容包括驯龙记免费,训龙记结局。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纸坏,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远望,开口自语。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

学习

稻草人读后感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稻草人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稻草人读后感十篇二年级,稻草人读后感。对我来说《稻草人》这则童话是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对他的记忆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

学习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朝花夕拾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朝花夕拾1章的读后感,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作文。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

学习

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10个字,福尔摩斯探案集10篇读后感。书中淋漓尽致的描写了福尔摩斯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调查研究及一往无前的胆识,与狡猾的罪犯、凶顽的敌人做斗争

学习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彩色的翅膀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彩色的翅膀读后感100个字,彩色的翅膀100字读后感。陈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督促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的广播体操,她总会在一旁看着我们。这渐渐地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现在,班上的每位

学习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100字内,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400字左右。我一个人站在窗前,雨水落在了窗玻璃上我努力地想回想起那些小学同学的面容,却惊讶地发现,有些面容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了

学习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400字10篇,高尔基的童年第1篇读后感。《童年》这本书向我们再次讲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

学习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十篇二百个字,海底两万里第1章读后感。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讲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朋友寻找海底怪物的故事。他们原以为那艘“鹦鹉螺”号就是一个大怪物,但没有想到那竟然是

学习

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全集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十篇,鲁迅全集里的丁巳日记读后感。五四时期我国出版界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其时的著名作家普遍与出版业建立了密切的亲缘关系,自身往往就是出版家与编辑家,基本上主导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