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雾的作文篇1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市民出行,据悉,雾霾对市民的健康也有所影响,那么,雾霾天气下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危害?该如何预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雾霾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描写雾霾的作文600字1
星期四上午,我早早地吃完早饭,背上书包刚要去上学。妈妈就立刻跑过来,把口罩给了我,谨慎地说:“今天外面有雾霾,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因雾霾而生病了。”我疑惑地问:“雾霾是什么?”妈妈答道:“自己下去看看吧!”
我一下楼,就发现外面的世界与平时的大有不同:天空阴沉沉的,前面雾蒙蒙,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楚。近处的房子只能看见轮廓,远处的房子看都看不见。在去上学的路上,我看见在路上的人几乎都戴着口罩。我摘下口罩,呼吸了一口,空气一点儿都没有以前的新鲜,非常难闻,而且呛人,和烟味差不多。我忍不住咳嗽了好几下,看了旁边的绿树草地,怎样看都看不出平时那绿油油的感觉,死气沉沉的,根本感觉不到它的清新。
到了学校门口,我仔细地端详着一株小草,它和平时也有些不一样,颜色有点儿偏灰,摸起来还有点潮湿,只是没有露珠在上面,和普通的雾不一样。
放学回家,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资料: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由于大量排放细颗粒物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里面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会导致人生病,如感冒,咳嗽等。怪不得我摘掉口罩,呼吸会咳嗽几声呢。
听大人说,雾霾的形成原因是人们过度的污染空气造成的。现在我们必须要不放烟花,保护环境,低碳出行,减少雾霾的产生。
描写雾霾的作文600字2
清晨,白茫茫一片。我拉开窗帘,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此时的城市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掩盖。远看,模模糊糊的,只能看见影影绰绰的'轮廓和一闪而过的影子;近看,落地窗外全是水蒸气,一颗颗水滴从高处流了下来,如同一幅具有深层含义的毕加索抽象画。
雾,身轻如燕地漂浮在各个街道中。一缕缕,好似仙子身上那一尘不染的轻纱,飘渺无比!面对这般美景,恐怕所有人都要诉说一番,陶醉于其中。可相对于每天都要出门上学的我就不是一件美事儿了,仿佛从天堂坠入地狱,反差极大,令人绝望。
准备好所有要带的东西后,就和妈妈出门了。其实这雾霾不是一天两天了,且一天比一天浓、重。为了防止吸入PM2.5,我带了双层口罩,一层厚、一层薄,效果十分好。在上学的路上,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口罩,且十分沉默,一句话也不说。
在雾中骑行十分有神秘感,一开始以为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雾团”,可一进去却发现一些事物渐渐能看得清楚些,时不时的还会有车子飞驰而过,掠过一道残影。但当我再回头望了望一开始进去的地方,却早已是雾气缭绕,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坐在妈妈的电瓶车后,抬头望了望那一丝丝微弱的光,平时总能给人温暖,可这时却变得冷酷无情。唉,真冷!
这样层层笼罩、拥有谜团的雾霾还真叫人揪心啊!
描写雾霾的作文600字文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濮阳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灰蒙蒙的雾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空气中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人们在家不敢开窗户通风,出门上班上学都要戴着厚厚的口罩,用围巾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我们连课间操都不能做了,只好待在教室里。许多人还因为雾霾得了呼吸道疾病,咳嗽、发烧……
为了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我们远离雾霾世界,老师组织大家开展环保调查活动,了解雾霾的形成、危害,我们应该如何远离雾霾。
我们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自由组合,成立了环保调查小组,共同制定活动计划,然后分头行动了起来。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书馆、书店查阅资料书,去环保局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到很多环保知识。我们知道了: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汽车排放的尾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农村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又通过请教环保专家,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少雾霾,保护环境。我们和老师一起向周围的亲人朋友讲环保知识,绿色出行,提倡坐公交、骑车或步行。我们制作了环保标语牌,放在学校、小区里,向人们做宣传!同学们还写了许多环保文章,发表在报纸和博客上,大家都来做环保,保护我们的家园!
写雾的作文篇2
曾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举办的福建省第一届小学语文名师海西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撰写的10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转载。参与编写由***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编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等书。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工作,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的修订工作。
他认为语文课程是姓“汉”名“语文”字“例子”号“儿童精神”,因此语文课,要用心教儿童做语文的事。
名师的公开课要引导、带领广大教师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尤其是“转变学习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等直指革新的高难度目标――行动。
名师们天南海北在动辄几千观摩者的公开课上,演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给予教师最直观、最生动的指导和示范――对一线教师的影响最大――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根据我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些公开课与名师们追求的理念或目标(这些“理念或目标”往往在名师课后的“说课”或他们的论文、报告中阐述)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多数名师的课依然由教师牢牢把控、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不敢、不会、不能越雷池半步)――师问生答、一问即答、一问一一答,是这些课的生动写照;多数名师的课也只是在学生已知已会上打几个滚(只不过有些“滚”打得巧妙而已)――师问生而或“举手如林”,或“对答如流”,或“如行云流水”,是这些课的“喜剧”写照;多数名师的课,学生的学习依然孤***奋战(甚至看不见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鲜有同学之间的讨论交心、争辩交锋和分享交流,是这些课的“悲剧”写照。
不信吗?请看――
某名师教《庐山的云雾》(三年级)一课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内容(课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老师让学生画出“中心词”(学生齐答“千姿百态”),然后给“千姿百态”换一换词(学生一一答“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等)。
教师接着问作者写了“几种姿态”(学生齐答“四种”),让学生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姿态(学生一一答“像冰激凌”“像笔”“像棉花”等,至于像不像老师可不管),又问为什么作者只写这四种姿态,或者说“四种姿态”怎么能体现“千百”种姿态呢(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赶紧自答“这样写有层次、有代表性”),然后让学生朗读朗读、体会体会、感受感受。(学生齐读)
最后让学生写一写“那些围绕在山头的云雾,像
;那些流淌在山谷的云雾,像 。云雾风起云涌时,它是 ;云雾轻舞曼妙时,它是 。”(学生写,但不管有没有写完,都一一读一下自己写的。)
以上老师所教(问),学生是不是都懂呢?是的(因为学生都对答如流)。只有一次例外――作者为什么只写四种姿态?学生不懂――本应该让学生好好思考思考、讨论讨论――不,那样可能会“冷场”、那样可能会发生“意外”――老师就急不可耐地自答。因此,老师的教只是在学生已知、已会上打了个滚。
以上老师所教,是不是师问生答、一问即答(不让学生思考、也不用学生思考)、一问一一答?是的。
以上老师所教,是不是都由老师牢牢把控?是的。老师没有给学生丝毫喘息的机会、半点自由的空间。教学变成由师到生的单一的、单向的、平面的、呆板的、简单的问答。
名师的公开课应该也必须改变――回到“课”的本质――教学生怎样学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周一贯语),尤其在引领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一、名师的公开课要引领教――教学生“不理解的”,教而使学生更进一步
如果老师所问(教)的学生都会,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不会又应该要会的。这是将目标定位在“最近发展区”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起点。
就此教学而言,要聚焦作者造句的变化、用词的准确和联想的贴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1)造句的变化。作者描写一二姿态的云雾是“那些……云雾,像是……;那些……云雾,又像是……”,描写三四姿态的云雾,就变化了,是“云雾……时,它像……;云雾……时,它又像……”这些是学生不容易发现且又是需要学习的,老师要教,要让学生感受语言“变化”的美。(2)用词的准确。“山头的云雾”用“笼罩在”,“半山的云雾”用“缠绕在”;“山谷”的云雾用“弥漫”,“山峰”的云雾用“遮挡”。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用得多么准确啊!这些是学生不容易发现又是需要学习的,老师要教,要让学生学习准确用词、感受其表情达意的作用。(3)联想的贴切。作者看到“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联想到“戴……白色绒帽”,看到“缠绕在半山的云雾”,联想到“系……一条条玉带”;看到“弥漫山谷”的云雾,联想到“茫茫的大海”,看到“遮挡山峰”的云雾,联想到“巨大的天幕”,多么贴切。这些是学生不容易发现且又是需要学习的(从学生说“像冰激凌”“像笔”“像棉花”可以得到印证),老师要教,要让学生感受联想的贴切、学习怎么打比方。――这些既涉及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又都是学生不容易注意但又需要学习的。教学怎么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呢?
二、名师的公开课要引领学――教学生学有方法、有思考、有交流,学而觉
为什么作者只写了四种云雾姿态却说“千姿百态”呢?即使不由学生问,也应该让学生思考思考、讨论讨论、交流交流啊。学生有***思考,有讨论交锋,有分享交流,才能“觉”。
在学生“觉”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就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如此,教学就变成了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的多维度、多向度、多层次的对话,师生就真正变成“学习共同体”了。***思考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是在一节节课上实践的,在实践中养成的。
三、名师的公开课要引领问――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质疑
没有学生的质疑问难,就没有创新与创造。
本来作者第一句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却只写了四种姿态,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疑点”;“四种姿态”用两句四种写法,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疑点”,要引学生发现疑点,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本身就是理解――更高阶的理解;提问本身就是思考――更深刻的思考。老师若能把自己想问的问题让学生问出来,教与学的思维就不同,教与学的境界将大开――毕竟无疑不问哪来学问!
名师的公开课不同于明星的“原唱金曲”――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只为一展自己的歌喉,赚个满堂彩。名师的公开课是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没有学生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的学,就不存在“课”,更不可“公开”。
我们期待名师的公开课能与其追求的理念一致,以一堂堂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为例,诠释自己的理念,让理念转化成看得见的行为、可操作的程序;让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成长进步也看得见、摸得着。这一切都可以让广大教师思考得了、运用得上。
写雾的作文篇3
小学语文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法抽出大量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练笔的教学方式,将文字的训练与阅读理解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读写结合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 语文课堂 小练笔
小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完成得较为困难的就是写作,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会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降低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训练学生的笔感,是教师教授小学语文的首要责任。通过小练笔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书写出来。在课堂上,通过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进行写作训练,实现小练笔教学目的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一、仿写训练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充满了情感色彩,表达情感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是教师在课堂上应教授学生的。小学生富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对文中写作手法进行模仿练习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训练手段,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借助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庐山的云雾》时,教师将文中所运用的描写庐山云雾的手法教授给学生,在“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中所运用的“那些……就像是……”的写作手法,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将文中所学到的习作手法运用到实践的写作过程中。
二、扩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部分内容书写的较为含蓄,简练,并没有将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充分的表达出来,这也为学生留下了延伸和想象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找出文中所省略的表达手法,以及情境描述不全面的地方,让学生对其进行润色,通过学生对原有进行扩写,将原有的情景内容丰富起来,以此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水平的提高。但扩写内容要寻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原文,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手法丰富原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雾凇》时,文中将树木上存在的雾凇比喻成银线、银条。让学生通过对冬天里树木上雾凇的观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对雾凇进行描写,有的学生会将雾凇比喻成白色的梨花,认为雾凇笼罩在树木的景象与梨树开满枝桠的景象极其相似;有的学生将雾凇比喻成衣服,为冬天的树木穿上了新装。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对雾凇进行描述,不仅丰富了原有的文章内容,还提升学生的开创性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结尾处续写文章是小练笔方法的一种,很多课文在结尾处留有余地,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引导学生续写文章,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爱如茉莉》时,文章的最后只是通过对茉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心情。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示自己的见解,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爱如茉莉》的结尾,将父母之间的爱,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读后感
苏教版教材中充满了人文气息,课文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占主导地位,向学生传达美好的世间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行熏陶,这类课文是训练学生小练笔的重点文章。通过小练笔教学方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中所体现的情感展现出来,让学生将阅读文章时所领悟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读后感可以感受教材内容中精髓,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获取更好的题材。读后感主要体现在“感”字,通过阅读文章,感受文中的意义,随着文章内容,有感而发。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后的姿势》时,让学生通读课文,在文中感受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他是用自己的身体,用最后的姿势保护了自己4位学生。将课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写读后感。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中情感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将课文中比喻的手法记录下来,在写作时,可以引用课文中精彩词句。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桂花雨》时,文中“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课文这种将桂花飘落的情境比喻成了下雨,学生在写作时在写到鲜花飘落的情景时也可以比喻成下雨。教师将文中出现的比喻、排比、拟人等写作手法挖掘出来,让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
【结 语】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拥有丰富的情感故事,教师将小练笔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上,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将教材中训练点挖掘出来,结合训练,实现小练笔教学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卓红华.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时机的选择【J】. 教学与管理,2014(26)
写雾的作文篇4
爷爷放下眼镜,抬眼望向窗外:“多好的雪啊!你想告诉他什么呢?”
“下雪呗!”
爷爷笑了:“就这些?雪是猛然间就下的吗?下雪前没有什么预兆吗?雪又是什么样子的?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
“这,这,下雪还有这么多可说的,爷爷你就教教我吧!”
第一招 典型元素重点写
“想把天气写具体,第一招就是抓住典型元素重点写。你们看――”
一清早,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俗话说‘善变是天气’,所以才会有‘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之类的谚语流传于世。不同的天气变化都是带着自己特殊的元素登场的,抓住典型元素来写天气,就不难了。读了峻青《瑞雪***》中的片段,你们发现他关注了哪些典型的元素?”
“云,风,雨,天空、地面的雪花,等等。”
“对!这里的阴云、寒风、冷雨,还有那压断树枝的咯吱声,都是下雪天气所常有的,抓住它们写,下雪的感觉就更具体了,别人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语翻开《鲁滨孙漂流记》,找出了这样一段:
我躺在舒适的帐篷里,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大风猛烈地撕扯着帆布,树在风中猛烈地摇晃,树叶也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暴风雨肆虐了一整晚,然而,我躺在运回来的物资之间,心中感到万分踏实,很快就安然入睡。
“我明白了!你看,当鲁滨孙在帐篷里躲雨,他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外面的风雨声。此刻树的摇晃、树叶的声响就是典型元素,抓住这些重点描写,就会让读者感受到那一刻暴风雨的可怕了!”
小语突然拿起笔,埋头写了起来,他的思绪飘得很远:
假如我写春天的风,我会抓住__来写;
假如我写夏天的雾,我会抓住__来写;
假如我写秋天的晚霞,我会抓住__来写;
假如我写冬天的霜冻,我会抓住__来写;
这时,小文走进屋来,他走到哥哥身边,默默地看着哥哥写句子。
第二招 时间先后要有序
爷爷看着他俩专注的样子,笑了:“想把天气写清楚,第二招就是按照时间先后有序写。”
“山坡上的积雪开始变得疏松,露出了许多孔洞,早晨,脚一踩在上面,“咔嚓咔嚓”地响;而到了中午,再踩到上面时,就像踩在棉花上,不一会儿,一只一只脚印,就变成了一摊一摊水。屋檐口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但这光芒正在不停地变短,因为冰凌正在不停地融化,水珠钻石一般闪亮,在地上滴出湿漉漉的一条线。家家屋顶开始变得潮湿,积雪一天薄似一天,中午时分,整个屋顶像在散发热气。
“这是曹文轩《火印》中的一段话,你们发现和峻青笔下的雪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小语看了看峻青的“雪”,又看了看曹文轩的“雪”,一拍X袋:“我发现了,它们都足按时间顺序写的。峻青从一清早写到中午、黄昏,再到夜里,将下雪前、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景色写清楚了。曹文轩从早晨写到中午,将雪化时不同的感觉通过声音的不同、形状的不同表现出来了!”
第三招 合理想象更生动
“对,天气的变化离不开时间的变化,这样一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就能将天气的变化描写得清清楚楚。想把天气写形象,还有第三招呢,这第三招就是合理想象生动写。你们读读这段文字吧!”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雾成了魔术师,太有趣了!‘拂袖而去’这样的词语,又让人觉得雾成了一位带着仙气的智者……”“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阿里山的雾,你们从中还得到了什么启发?”
小文抢过话头:“作者合情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让雾气似乎可以触摸得到。就像上而曹文轩《火印》中‘棉花、钻石’的比喻让雪、冰的样子更加具体,这样的语言也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小语也豁然开朗:“这几位作者不仅写所见、所闻,还写所感、所想。”他找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这时,只见谷底旋起一簇雾团,像有仙人推举般向上翻卷,初见时尚在几百米的深处,眨眼间便腾身上来,不客气地裹起了小亭和周围的世界。我的小本上只记下几个字,再也辨不清字迹的走向。这雾也真浓,挥不去拔不开,足有半个时辰方才散去,颇有不许我窥探的意味。
“看,高洪波的这篇《雾中情》,雾团好像是不许我窥探的人,活灵活现的。雾浓的感觉更明显了。”
“风雨雷电,雾雪冰霜,准备好你的心灵和眼睛去发现这止匕,记录这止匕。透过你的文字,更多的人会清楚、了解天气的变化,这就是文字的功劳啊!”说完,爷爷给他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写好天气并不难,
典型元素是重点。
写雾的作文篇5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
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
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写雾的作文篇6
例1.It is sunny today ,Let’s sit in the sun
(今日阳光灿烂,咱们坐在阳光下吧)
这里中文中的“阳光”,英文中为“sun和sunny”。
例2. Fog is the sailor’s worst enemy. so they had better not sail when it is foggy weather.
(雾是海员最大的天敌,雾的天气最好别出海) 这里中文的“雾”英文表达分别为“fog”和”foggy”。
例3. They often shop on weekend s and today it is Saturday.They are shopping in the mall .
(她们经常在周末购物,今天是周六,她们正在商店里购呢)。
此句中的“购物”英文的表达分别为“shop”和“shopping”。
①中sun(太阳 名词)sunny(晴朗的 形容词)
②中fog(雾 名词)foggy(有雾的 形容词)
③中shopshopping(购物)
这些词形的改变均是通过词尾的变化而完成的,而且英语中还有很多其它的词尾的变化,比如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词尾er/est。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词ed等等,有相当一部分词在加词尾时都有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相应词尾的情况,如:
1.(阳光)sun-sunny(阳光灿烂的,晴朗的)
(雾 )fog-foggy(浓雾的)
(有趣)fun-funny(有趣的)
2.adj or adv加er or est
big-bigger-biggest,大-更大-最大
thin-thinner-thinnest,薄-更薄-最薄
fat-fatter-fattest,胖-更胖-最胖
hot-hotter-hottest ,热-更热-最热
wet-wetter-wettest,湿-更湿-最湿
3.动词后加―ing
begin-beginning(开始)
forget-forgetting(忘记)
shop-shopping(购物)
swim-swimming(游泳)
kid─kidding(开玩笑)
4.动词后加ed
terk-terkke(旅游)stop-stopped (停下)drop-dropped (落下) shop-shopping (购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它们在作词尾变化时,都有双写的情况,对于双写的规则,初中英语教科书是这样描述的:重读闭音节结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先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上相应的词尾。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条规则实施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太好记,又拗口,我认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clean(打扫),eat(吃),按上述规则,它的现在分词应为cleanning ,eatting,而它们的这种形式在书中从未见过,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住,也为了更全面准备的诠释这条双写规则,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双写必备的三个条件,末尾三个字母应是①辅元辅(即1个辅音字母+1个元音字母+1个辅音字母.注:tr sh th等算一个),②各自发音(说明是闭音节),③重 读 一句话:“辅元辅各自发音且重读”,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写雾的作文篇7
踏遍庐山的角落,陶公终是选择了山脚下那抹绿树环绕的池畔。那束清雅的在这里绽放了千年,而那缕幽香却融入庐山的雾中飘溢远去。
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该是陶公不曾预料的,桃花源变得如此嘈杂,他眼中的山原是清幽寂静的吧,如若此时还能否在这热闹中考问静思。多年的宦海浮沉,摆脱世事牵绊,寄情山水,晨有香、晚有炊烟。陶公以归隐的方式面对壮志难酬,相比屈子跌宕磅礴的一生多了几分智慧和豪气,陶公的选择是如此的柔和,虽方式不同,但他们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按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能摆脱名利追求的人,才是最高尚的,陶公做到了。41岁那年,他与仕途诀别,在庐山脚下归隐。未能成就***治抱负,而是名垂青史的诗人、散文家。
车子渐行渐远,雾越来越浓,相距千年,寻着你的气息来到庐山,拜谒你的祠堂。踏上归程,似乎看到那千朵万朵在田野里绽放。已是午后光景,庐山的雾依然没有散去,不晓得身在庐山何处,只见清澈的山泉在路旁乱石间流淌,不由想起“虎溪三笑”的故事,慧远的目光永远的停留在这里,没有忧郁、怨恨与疲劳。眼前的山水、草木,澄澈了双眼,洗净了尘埃,也凝固了慧远的足迹。那一次的邂逅,他再也没有迈出庐山一步,在这里筹建东林寺,并译经、布道36年。东林寺作为佛教在庐山的道场、净土宗的祖庭,一千多年来香火延绵不断,汇入庐山的云雾。同陶渊明的归隐相比,慧远大师已勘破红尘,了悟人生,将潜心佛理、普度众生作为自己的信仰。
简寂先生的俗名是陆修静,来庐山比慧远早,作为道教繁荣发展的奠基人,他认为庐山更适合他修炼以致羽化成仙。简寂取自止烦曰简远嚣为寂,他发髻高束,一袭青衫、佛尘再怀。在山脚下他修建了简寂观,并留住于此。
庐山的自然风光很美,飞瀑流泉、玉峰迭翠,无不让人慕名而来。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的“人文圣山”四个字,是对庐山的最好诠释。
车子转过一个弯,雾也随之散去许多,眼前那座山峰就是庐山最高峰大汉阳峰。早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就曾造访,并写下“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道教宗师简寂先生,净土宗祖慧远和尚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等等纷至沓来。在庐山的云雾里写意春秋,尽显风流。
自唐开始,庐山之美更是名满天下。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他心中的沉郁、阴霾,抛入九霄云外,然后扶眉仗剑,豪气满胸的投向心中的梦想。白居易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草堂花径,山寺春迟,大诗人写下《大林寺桃花》并筑草堂,久居庐山。紧随其后,娴静淡雅的孟浩然,沉郁顿挫的杜甫,奇诡璀璨的李贺,瘦硬新奇的黄庭坚,雄放流畅的陆游都曾在庐山游住,写下壮丽诗篇。
来庐山的不仅是大诗人和大画家,还有各领一时的学者和思想家。更有帝王朱元璋、民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和与之相随的***治家、文学家、***事家与之共聚庐山造就出的***治庐山。六百余栋西洋别墅和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也见证了世界宗教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和并存的景象。时光飞逝,斯人已去,转眼已是二十一世纪。庐山来了很多朋友,有布衣平民和锦衣显贵,而庐山的云雾一然飘渺没有散去,庐山再不是归隐、修道、成佛的清净之处。而人类的争斗却一如从前,没有一刻停歇。我们那颗奔波疲惫的心灵该安置在何处呢?还能否有隽永的诗句在诗人笔下清丽的划出。我想,庐山还在等,等待与知己的重逢。还在无声的俯视、无私的付出、宽容的面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凝结了多少莘莘学子矢志不渝寒窗苦读的报国之心,六百余年,这里群英荟萃,泽及四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但自豪之余,总有一丝隐隐的痛楚紧紧地包裹着我,如同迷离的庐山云雾,让我挥之不去。
“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在秀峰”车子驶过星子镇,眼前的秀峰缠绕在云雾之中,鄱阳湖也是水雾弥漫静卧于山前。车子驶入群山之中,柏油路随山势在山谷中向庐山深处延伸。然而曾在远处看到的雾霭却不知此时飘到了何处。但高大的松树覆盖了群山,直到那灰瓦白墙闪现在眼前。才知道我已来到此行庐山的最后一站,也是我向往已久的白鹿洞院。
写雾的作文篇8
写作翻译网权威四年级英语作文:雾霾的危害,更多四年级英语作文相关信息请访问英文写作翻译网。 This kind of air pollutant come from a variety of natural and manmade sources. Natural sources can include windblown dust, and soot from wildfires. Manmade sources can include motor vehicles, and industrial fuel burning, and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The one of the main cause that touches off haze i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y factories were over measure produced the smog that had over the standard and the smog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air become air pollution.这种空气污染物来自各种自然和人为来源。天然来源可以包括风沙、烟尘从森林大火。人为来源可以包括机动车辆、工业燃料燃烧和制造业务。触动了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制造业务。许多工厂测量产生的烟雾对标准和烟雾严重影响空气成为空气污染。
Th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haze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people"s health especially that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Also not excluded are those who have certain diseases such as asthma, allergy, and pneumonia and lung disease. Workers working in the open air have a high risk in their health.组件构成烟雾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儿童和老人。也不排除是某些疾病如哮喘、过敏、肺炎和肺部疾病。工人工作在露天有很高的风险在他们的健康。
One of effective solutions to help eliminate haze is to make some chemistry chang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so it could reduce harmful emissions which are produced by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消除烟雾是让一些化学变化在制造过程中,所以它能减少有害排放产生的制造业务。
写雾的作文篇9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使之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有兴趣而乐于观察。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作文心理研究也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对象上。
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方法之一。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啥可写。去年冬天的雾天特别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雾色朦胧的早上,我向学生提问:“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今天下雾了”。“你们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雾中的景色很美。”“怎么美?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抓住时机,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生活就像万花筒,绚丽多姿。只有仔细观察的人才能发现事物那与众不同的美。下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转转,看看雾中校园那独特的美,好不好?”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在校园里漫步,认真地观察着,伸出手去想抓住从身边飘过的雾,还不时地发出赞叹声:“太美了!像小精灵调皮地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像走进仙境一般。”……我也被雾中的美景陶醉了。这时不知谁惊叫一声:“看,那是什么?”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顺着他的手指一望,发现每个教室在雾的笼罩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眼睛不由的一亮。琅琅的读书声由远而近,声声入耳。这美丽的景象没有哪位画家能够描绘出来。再看看学生,他们好像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方。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眼前的景物是多么的喜欢,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视觉。
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这段话概括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环境中观察认识、体验,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每天5分钟演讲,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任务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所以,在观察前,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乡敬老院,参观前先给学生讲清楚这次观察的重点,如:敬老院有哪些建筑设施?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待老人如何?参观时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他们像小记者一样边走边看、边问边记,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观察敬老院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走进敬老院,一座高楼映入我的眼帘,墙上贴着白瓷砖,显得庄重大方。再看院内专为老人娱乐而设的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老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快乐无比,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还有的在作文中写到:“再看看那些工作人员,对待老人比亲人还亲,来回穿梭,忙着为老人倒茶、按摩,老人们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由于此次活动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他们觉得有内容可写,文章也写得有声有色。
2.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在生活中学会了观察,这就解决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内容空洞的毛病。可多数学生在活动之后,写的文章却条理不清,内容一团糟。因此在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之后,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确观察常用的顺序,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确定观察的目的。观察景物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可以定点观察,也可以异步换景;观察人物,可以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去观察;观察物件、动植物可按事物构成的几个方面去观察;观察运动着的事物,则应注意运动的全过程,注意时间上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先要对事物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从诸多方面考虑什么才是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又能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3.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展开联想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要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设法活跃学生的思路,启迪思维。学生在平时看到的人、事、物、画面,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越丰富,才思才会敏捷,学生作文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
写雾的作文篇10
话说人定胜天四字,原是经过了几番曲解:早期文献当中,人定两字须连同一起解释,“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我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谁承想到了近代,人字定字竟单独成意,之前听起来几分老庄味道的“人定”失去踪影,徒留下“一定必须”的***豪情——人,一定会战胜一切,劈山倒海在所不惜。
以笔者村学究的见识:近日缠绵在中国上空的雾霾云带,正是后面这层“人定胜天”的最佳写照,是的,我们终于做到了。我们用人力改变了天候。
这个霾,来源已久,据《说文解字》释义:风
雨土也。从雨貍声。《诗》曰,“终风且霾”。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可见古人对“霾”这个字同样心生厌恶。
远在人类对这个世界依旧懵懂无知的年代,雾霾就不是让人身心愉悦的气象。当今天人们弄清楚了雾的产生霾的形成,也就明白了雾霾其实是人类自作孽不可活的范例。
陷入迷茫或者混沌时,最易让人心生恐惧与无助,原本自己熟悉的世界消失无踪或变得影影绰绰,虚空中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可知的充满魔力的巨大威胁……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雾霾来袭,人类总是情绪低落、惶恐不安。
古人留下许多写雾霾的诗词,不仅《诗·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秦观的《踏莎行》也是写尽大雾遮掩天地万物的魔力:“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当然,雾跟霾确实是两回事。如果说雾还带点诗意的话,霾完全就是重口味了。套用一句《红楼梦》里的话来说,“雾”是水做的而“霾”是泥做的。当然也有美妙他例,据说香港天文台给“霾”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叫做“烟霞”——想必香港同胞对北方的霾仅止于幻想吧。
雾霾席卷,天灾其次,人祸至为首要。在专家的口径当中: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这是导致雾霾的主因。这,不也是你我挑衅自然的佳作吗。
我们一边在GDP膜拜的道路上狂奔,一边在预警的雾灯下等待一场风,就像等待一份天降红利。当放心呼吸已经不再是生存环境的基本保障,我们是否感受到奔向大国崛起赛道之上呼吸的沉痛?
这是忘乎所以“人,定胜天”式的尴尬,这是曾经经济落后的中国***谋飞速崛起面临的尴尬。满城雾灯之下,我们重温了表示高度重视的发言,却未感受到掷地有声的动静。咫尺之内,我们看不清身边牵手对象的身影,但那位手捧工业建设项目批文亲吻不停的市长的表情,却深深印在你我的头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