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滋味作文篇1
因为我写作可加,我很幸运成为了学校第一批《岭南少年报》的 小记者。当时,刚知道这个消息,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站在领奖台上,心里在想:“快了,快到我也能够名副其实地担任一名小记者了。顷刻间,我终于明白,成功的背后总要付出代价。”五彩缤纷的小记者证调皮地挂在胸前,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小记者证显得特别炫目。内心里袅袅升起一种慷慨,一种无法言语的激动。
虽然我很努力去写稿,但毕竟也要碰壁。我每次投稿完,总会焦急盼望。盼望什么?当然是我的作文能发表啦。第一次,我听到学校小记者站的指导老师在宣读这个让全校振奋人心的消息:“四〈3〉班刘嘉璇同学的《习惯》一文发表在《岭南少年报》。”这时候,全身像扎了铅似的,动弹不得,毕竟是学校第一位文章发表在《岭南少年报》的一位。我蓦地涌出一种渴望,我渴望我的文章也能够发表,渴望在那印刷精美的《岭少报》上深深印上我的文章和名字。我发掘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发现其他优秀文章的特点。有时候,还请教老师和同学
一些谴词造句的用法。对好的文章和自己的文章作比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每星期一都是学校***书馆开放时间,我匆匆地奔进***书室,一头扎进那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精神养料。有同学对我耳语:“你是不是傻子,这样的小说也会激起你的兴趣,看《脑筋急转弯》还好吧,脑子灵活!”但我只对她莞尔一笑,巴不得连连看几本名著。但每次都会爱不释手,拿起这本,又舍不得放下另一本。我总是不分昼夜地阅读。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天,简老师拿起一份《现代小学生报》神秘地告诉我:“你翻翻看。”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细细一看,“哇——我的文章见报啦,成功啦!”顿时一蹦三尺高,在老师的办公室大声喧哗,众多老师投来诧异的目光。当时的心情甭提有多兴奋,久久不肯放下那印有我名字的报纸,那种味道只有第一次成功的人才能尝到。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2
酸
小时候听别人谈论味道时总喜欢把“酸”放在第一位,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明白一点了。酸,该是人生之中遇到的第一种滋味了吧……
当一个人还是婴儿,在咿呀学语的时候,首先尝到的不是口若悬河的甜,而是结结巴巴的酸;当他学习走路的时候,首先尝到的不是自由奔跑的甜,而是跌倒伤痛的酸;长大一点,开始上学了,又尝到了考试失利的酸;在长大一点,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开始拼搏,尝到了竭力奋斗却收获微薄的酸的酸;长大成人了,开始成家立业,经历人生真正的风风雨雨,又尝到了生活的辛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尝到甜之前,酸的味道。
甜
甜这个字眼,小时候只知道是糖果、零食的味道。长大了才知道,原来甜,也是成长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只滋味,一种感受……
小时候喜欢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母亲讲故事、唱儿歌,尝到了母爱殊的甜;懂事了,帮妈妈做做家务,给妈妈倒杯水,听到妈妈的夸奖,尝到了劳动中的甜;上学了,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鼓励,尝到了成功的甜;假期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白天去探险,晚上上看星星,尝到了友谊中的甜……这些,都是成长中最珍贵、最不可缺少的,甜的滋味。
苦
成长中有了甜,自然也就少不了苦。小时候不懂事,以为苦只是一种单纯的味道。长大了才慢慢明白了“苦”,这个字眼的另一种涵义……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3
也许春还会老,花还会谢。但是我们的青春却永远不会回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就像厨房里翻倒的五味瓶,有酸、甜、苦、辣、咸。它是人生的缩影,在成长中,我也品味了,认识了人生。
在学校里,我有许多朋友,我们"臭味相投”,所以印证了"物以类聚"这句话。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偶尔放肆,在学校里像猴子似的窜来窜去,不知天高地厚,只在乎风轻云淡。成长的滋味是什么?是甜的,就像深藏进绿叶中的草莓。一分激情的欢乐,一阵芬芳的香甜。
成长的滋味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只有成长了才能真正的懂得这些酸甜苦辣对自己的了解与帮助,也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长大了懂事了......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4
人生的礼物是不寻常的。别人的一个普通的礼物给自己带来了温暖。这种温暖变成了一种力量。人世间的事情也往往如此一份不经意见送出的善良,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随后的日子里开花结果,从而完美了整个人间。
成长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条道路中有许多的诱惑在考验着你,等待你的选择,也许多困难再迎接着你,在这条道路上会有许多的喜怒哀乐,而这些确实成长的道路变得丰富多彩。
梦想是人生的翅膀。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使你充满了信心,困难和挫折就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为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是所有心中持有梦想者的共同特点。成长的道路是十分美丽的。成长的滋味是如此美妙。不管是酸是甜是苦是辣,让处于花季的我们去面对她体验它感受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懂事。
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有什么不好?困难了又能把他怎么办?不如笑着去面对它,不如冷静地去迎接他,用良好的状态去克服它。让最完美的状态陪你们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春天。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5
冬日的早晨,我们已经习惯穿梭于淡淡的黑暗之中。天没有亮透,含着未咽下的蛋糕,跨进教室,一堂堂的课不断涌来,脑子里装满了老师讲的内容。一天天的忙碌,一天天的重复,我们就这样成长。我们不谈论灰姑娘、白雪公主,这些在我们眼里太幼稚,而在大人眼里,我们更幼稚。我们不听“老人言”,不会乖乖地听取大人的话,我们会有自己的见解并与大人顶几句嘴。我们充满“大志”,要追求神圣的理想,要变成一飞冲天的天鹅。大人说,我们太无知、太浮躁,我们需要踏实,才会得到自己渴望的未来。
于是,我们在不安分的年龄里,为了心中对梦想的激情,我们懂得要奋斗、要拼搏、要付出汗水。我们议论的是学习,在意的是学习。考试没考好,我们会伤心,甚至哭泣。但我们依然会坦然地面对、反思。在失败中,我们有了豁达的态度与坚定的脚步;在成长中,我们懂得了在无法忍受各方面的压力时,依然要笑着过,因为我们坚信“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而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已不会不知天高地厚地沾沾自喜,我们学会了淡定。渐渐地,我们不再天真,我们也不盲目地相信奇迹,我们会用很好的状态迎接这太现实的生活,我们跑着,很累,心里溢满了各种滋味。我们也说不清楚,这种滋味是什么感觉。我们的滋味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复杂的滋味是一路上的辛苦、无奈、失落,简单的滋味是为心中激情拼搏的幸福。
有人说,90后是不思进取的一代。其实不然,我们90后心中的激情更旺,更有蓬勃的冲刺精神。我们会把那份激情当作前进的动力。正如歌中所唱“我们都是好孩子”,因为都是好孩子,所以我们会把旺盛的激情放到追逐理想上,我们更懂得心中理想的神圣。
我们是90后,是复杂却又简单的90后。也许,我们并没有太成熟、太高远的目光与看法。但我们仍然相信,凭着我们的激情,就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也许表面上不思进取,其实在听父母、老师的教导时,我们已经豁达,心中已经有了方向。我们心中有那一份斗志,所以渴望***行事,从不在大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而我们从来不会放弃那一份激情。其实,我们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激励人心的滋味,也渴望达到理想后的成功滋味,更憧憬继续幻想的甜蜜滋味。
这便是我们90后。在成长中,在学习中,尝到的滋味复杂又简单,我又怎能说出成长的真滋味?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6
成长的滋味,是那两点一线的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每天应付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奔波于“学校——家里”两点一线之上,就连周末也被各类补习班占满。只能在白纸黑字中想像牧童悠远的笛声,儿时天真无邪、不识愁滋味的笑靥离我越来越远。回忆着“扔沙包”“掷石子”“过家家”,再看看案头上的“语文”“英语”“数学”,我的心里苦苦的。我不禁感慨道:童年真好!
成长的滋味,是那卷子上圈圈点点的辣!
卷子如雪花般落在手里,那冰冷的疑惑从手上传递到心里,那一个个鲜红的错号给了我致命的打击,就如同辣椒,吃时辣的痛不欲生,无法忍受。发完卷子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等待中的暴风骤雨变成了温柔关切的评讲:这道题应该是这样做,而这道应该那样做。老师耐心的帮我讲解,不停地在试卷上圈圈点点,使我沮丧的心变得明亮起来。原来,成长的滋味是辣的,劲头十足却回味无穷。
成长的滋味,是那牛奶般温馨的甜!
初三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压力,也激发了我拼搏的勇气。每天晚上在屋内的我冥思苦想,和一道道难题对抗。而屋外却是又担心又欣慰,辛苦陪伴的父母,他们把爱融在了一杯温馨的牛奶中。当我疲惫时细细品尝,丝丝香甜温暖了我的心,又激起了我战斗的勇气。原来啊,成长的滋味是甜的,是父母温馨的关爱。
成长的道路上,可能布满荆棘,但我不必害怕,因为我相信会苦尽甘来;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没有人为我加油,但我无所畏惧,因为我会为自己喝彩;成长的道路上,可能多次摔倒,但我毫不气馁,因为我能在一次次的失败后取得成功……成长之路上,有泪水,也有心酸,但我会为它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
成长,是一种蜕变,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渐渐长大,已不是曾经那个懵懂的小孩子了。在这短短12年的成长路上,我已经不知不觉经历了很多,使自己更加成熟。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7
中医看病掌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属于补阴的主要方剂之一,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组成,功能滋补肾阴,临床常用于肾阴不足所致腰膝痿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阳痿遗精、尿频或失禁、齿身动摇、足跟作痛等症。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气,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出生后又依赖饮食中的精华不断培育,才能逐渐充盛,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的生理功能分肾阴、肾阳两个部分,是肾脏精气功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平衡失调,即可出现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现象。此外,“肾主骨”“肾生髓”“脑为髓之海”“齿为骨之余”。肾还”开窍于耳”,肾主前后二阴(生殖器、***),肾与膀胱互为表里,掌控全身水液代谢。上述六味地黄丸症候群当属肾阴不足所致。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肾与五脏中的心、肝、脾、肺还有着不同的生克关系,如肝肾乙癸同源,心肾相交,金(肺)水(肾)相生,火(肾阳)不生土(脾)等。当某些原因导致肾与其他相关脏腑同病,如肝肾、心肾、肺肾、脾肾同病,临床即可出现相关脏器亏损的”症候表现“,并由此衍生了一些六味地黄丸的同伴,即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变生的一些方剂。如:
1、知柏地黄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知母、黄柏而成。功能滋阴降火,主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自汗盗汗、咽干口煤,舌质红、脉细数等症。
2、肾气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桂枝、附子而成。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所致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淡红、脉沉细等症。
3、归芍地黄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当归、白芍而成。功能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主治肝肾两亏、阴虚血少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等症。
4,杞菊地黄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功能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亏所致眩晕耳鸣、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
5、明目地黄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草决明而成。功能滋肾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
6.麦味地黄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麦冬、五味子而成,功能滋肾养肺,主治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等症。本丸又称八仙长寿丸。
7.七味都气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五味子而成。功能滋阴补肾、纳气平喘,主治久病哮喘、肾气失纳、平素气短、动则息促、腰膝酸软等症。
8、耳聋左慈丸 为六味地黄丸料加磁石、石莒蒲、五味子而成。功能滋阴补肾、潜阳聪耳,主治耳内常闻蝉鸣声,夜间尤甚,听力渐差,兼见虚烦不眠、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等症。
临床上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是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虚证,除必要时使用药物补虚外,我们还是强调心态平衡、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这四大基石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虚证是慢性久病或年老体衰所致,所以用药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更要定期去医院找医生进行调整,因为人体内阴阳是平衡且互相消长的,多用滋阴养血药可能伤阳,反之多用壮阳药也能损阴,所以,过用、滥用补品,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8
关键词:儿童;语文;教学;滋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1.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2.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3.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9
难忘的学校生活
东营灵芝教育培训学校
四年级苏宁
指导教师:李家岭
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我的学校生活里真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现在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被冤的滋味(酸)
今天是星期五,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作业。可是等到家长来接我们的时候,英语老师又要给我们加作业。我们有些不能接受,大家一起喊:“求求老师了,不要再加作业了!”老师置若罔闻,只管布置作业,我跑上前,想看看加了什么作业,这时正巧班主任走了进来,批评了我几句。我心里感到酸溜溜的,真难受啊!
被感动的滋味(甜)
因为粗心马虎,上一次考砸了,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狠批了一顿。我心里也后悔万分,过了好久,我沉痛地说:“老师,我以后决不再马虎了。”老师的眉毛扬了扬,说:“好,这次就原谅你吧。”老师说完,摸了摸我的头。也许是我呆呆的样子有些可笑,老师忽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下定决心以后要认真做题,不辜负老师的厚爱。
劳动的滋味(苦)
轮到我值日,我们去打扫卫生区。地上全是落叶,落叶被“风娃娃”当成了“玩具”,在空中飞来飞去。我们花费了整整一个早读的时间才把落叶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我累极了,一回到教室,就趴在桌子上只剩下喘气了。
失败的滋味(辣)
成长的滋味作文篇10
《洪范》论味而日:稼墙作甘。世间之物,唯五谷得味之正,若能淡食谷味,少佐以滋味,最能养精。是故当慎味。又凡煮粥饭而中有厚汁滚作一团者,此米之所聚也,食之最能生精,食之有效。
这里所说的,“厚汁滚作一团者”其实就是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曾提及的“粥油”,是米的精华,营养最为丰富,滋补力之强,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精简的文字确切地告诉我们淡味的饮食相对于重味的饮食对人身体具有极大的滋补作用。
我们又何必费尽心思去寻找人间罕有的珍馐?不如淘洗两碗新米,添一大锅水,小火慢熬一锅浓稠的米粥,撇起那一层凝脂润玉般的米油给父母、给孩子。
淡食,就是要粗茶淡饭,清淡饮食,多吃清淡食品,多吃五谷杂粮,以素为主,少吃大鱼大肉。现代医学临床实验表明,长期食用大米、玉米等杂粮,能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五味平衡利健康
清代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认为养生之人“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不穷炙而足益精神”。《保生帖》云:“以淡薄为主,可清气,可,可宁神,可美福”。
现代美食家和医学家也认为,苦、辣、酸、甜五味都应以淡为先,味浓重对人的健康不利。那么,为什么五味清淡才利于健康呢?
清代名医吴鞠通认为,味道一旦浓重必有偏颇,而偏于一味必然会伤及脏腑。惟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气。
淡为平衡,调和阴阳。《内经》主张:“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东晋学者葛洪指出:“五味如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而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时珍日:五走五伤者,本脏之味伐其所胜也,即脏气偏胜也。
淡味饮食虽经五味之调,然因其平和清轻,不用大辛、大甘、大苦、大咸、大酸,而用微辛、微甘、微苦、微咸、微酸,因此可免除五味偏嗜之害,能使人阴阳平和,五脏康藻。
从肥甘回归淡味
父亲患糖尿病已有多年。从前的他胃口极好,爱吃肉食,每饭如有肉,则绝少吃蔬菜。母亲说,他们这一代人都饱尝饥饿之苦,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要把当年没吃上的好东西补回来。谁知这一补,就变成我们不吃的肥肉塞给父亲吃,吃不完的饭菜父亲最后扫盘底。加上母亲是四川人,从不吝惜下料,把个味道调得是辛甘麻辣。肥甘厚味成为90年代初后十年间我家的饮食特色。
满足了十年的口腹之欲,过足了味道之隐后,我上大学暑假回家时,父亲常常唠叨自己很能喝水,一下午喝掉一暖瓶的水,还是感到口渴。再后来就传来父亲血糖、血脂不正常的消息。半年后确诊为糖尿病。医生要求他控制饮食,远离油腻鱼肉。饱食了十年的肥甘厚味后,到头来,与父亲朝夕为伴的竟是他曾经最不爱的谷物蔬菜。
如今,家里的饮食结构和口味已经不复当年。早晨的粗粮粥、鸡蛋,午间两个素菜,晚上加一个荤菜仅仅是为了上班的我们。而母亲“无辣不成菜”的烹调习惯也被“少买辣椒”的禁令取代。炒菜用油也被控制,她只能在水煮、白灼、蒸菜或者加酒等方式中寻找调味的可能。
以谷物蔬菜为主的饮食,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刺激肠蠕动有良好作用,能够减轻肠胃负担,常为通便之剂。正如古人所言“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蔬食淡味,有通腑之功。如此清淡饮食,也给父母带来了看得见的改变。那天母亲跟我说,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来到北京,气候、水土什么都不适应,唯一让人安慰的就是每天一次大便,很规律。我没说什么,只是心里暗喜,我和老公强行要求的清淡饮食虽让母亲有许多不适应之处,但总算看到了身体上的改观。
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饮食调理父亲的糖尿病,让他远离降糖药伤肝伤肾之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讲:“淡有滋养气血、通利血脉之功。淡食总以素多荤少,滋味淡薄为主”。饭蔬食以利血脉,薄滋味充养血气。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明了淡味饮食对气血的功用,而我们却无知地偏离正道这么多年,以至于付出健康的代价。现代医学也从食物成分的角度,分析了淡味饮食的功用。长期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大米玉米等五谷杂粮,则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一般较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年龄推迟,发病率亦较低:豆类及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植物固醇、皂甙等成分,则有降低人体血脂的作用,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降低胆固醇。
父亲已经和我们生活了大半年,前不久检查身体,血糖值已经从来京前的20mmol/L降到了15.8mmol/L。我们计划在保证食物种类丰富和营养全面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控制饮食。因为老公也从这种清淡的饮食中体会到了诸多好处。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老公是易胖体质,平时久坐少动,加上爱吃零食,血脂一直偏高。自从去年下半年,我接触到“淡味养生”的理念,从烹调、食物种类、进餐顺序、菜量全面改革家里的饮食结构后,年初的公司体检显示老公的血脂已经接近正常值。
淡中品出真滋味
最让老公感到高兴的是如此吃饭让他头脑清醒。面对时间紧、项目忙他也能轻松应付。“淡为宁神,清气醒脑”,古人在文章中就有佐证。明代陈继儒《读书镜》有一语云“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虑,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饮食厚味过多则昏人神智,抑遏阳气不得上升,善调摄者,夙兴夜寐,常使清明在躬。淡味少食则肠胃清虚,神气周流,疾病不作,此养生之要也。”现代医学也发现,清淡食物可以让人头脑清楚,其营养成分确能调节人的情绪,爽神宁志。多食厚味腻食,会使血脂升高,使人昏沉欲睡。
如今父亲火爆的脾气大为改观,我想也和这些年控制饮食不无关系。碳水化合物有镇静和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还有催眠作用:水果、谷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对心情沮丧、忧郁有疗效,大多数的蔬菜能够促使人心情畅快。曾经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的父母,现在竞能在嬉笑怒骂间把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母亲发火父亲要么沉默,要么说笑着化解开,让我大为惊讶。
正如万历时的进士祝世禄所说“世味配,至味无味。味无味者,能淡一切味。淡足养德,淡足养身,淡足养交,淡足养民。”淡味的饮食习惯从身体入手确实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情绪。能够静下心来品尝清淡的滋味,细细体会食物本味中隐藏的真意,自能静下心来品尝世事百态的滋味,从中感悟人生的真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成长的滋味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