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1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更也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崐识结构,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崐导,学生就能掌握。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2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更也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崐识结构,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崐导,学生就能掌握。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3篇
关键词:材料准备;科学活动;合作交流;后续研究
中***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80-1
一、让学生在材料准备中着迷
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必需建立在一定量的科学探究材料之上,如果没有合理的探究材料,科学探究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材料准备不合理,没有针对性,不容易操作,那么也会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但是,有很多科学课教师都是兼任的,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这些材料,造成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或者自己演示一下就算了,这样的材料准备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们在让学生探究之前,要精心准备材料,要让学生一看到我们给他们准备的材料就想探究,对我们的材料着迷。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时,我从两个方面来准备学生的探究材料,一是我自己准备一些材料,比如开瓶器、各种剪刀、摄子、各种钳子。二是我也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杠杆类工具。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取自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杠杆工具,而这些工具又在平时被学生所忽略的,让他们来研究身边的这些工具,弄清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他们的探究情绪就显得非常高涨,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特别是对剪刀的研究,为什么做衣服的剪刀与平时用的剪刀不一样,还有医用的剪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让学生非常着迷,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都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准备的材料要丰富,要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能让学生着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我们所提供的材料有兴趣,才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探迷
科学探究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探究一些自己未知的科学现象,科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探究,而科学教学也只有在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来发展他们的科学素质,来实现科学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组织好学生的科学活动,要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基本程序与策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与挑战,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出一个又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油轮组》一课时,我当时给每一个活动小组只是一个支架,几个动滑轮与定滑轮,一个弹簧称,不同法码。然后让学生自主来探究如何有效利用滑轮组来提起重物,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滑轮组不一样。由于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功能,所以在这一个科学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当学生发现利用各种滑轮组来提起重物时,自己所用力的大小与绳子的距离有关系时,当学生发现利用动滑轮多少各有优缺点时,他们也就能深入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机械会用不同的滑轮组,就会理解为什么塔式超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心中对于机械工作原理的迷团就会在科学活动中一个个被破解而明朗化。
其实小学科学教学就是促进学生通过科学活动,来解释一些平时不理解的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明白的问题,它不是验证某一问题的结果,而是发现某一问题的实质。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释迷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因为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学生自己是很难完成的,而这时候,就需要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汲取别人的思想与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共同解释心中的迷团。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思考空气有没有质量。当时就有的学生说空气没有重量,因为空气看不着,也抓不到,是一个无影的东西,哪来质量呀?而有的学生却说有质量。如何来证明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来探究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我先用两个气球挂在一根细木棍的两头,然后找一个平衡点拴上细线,让这根细木棍平衡。接着再向一个气球里充气,这时再拎木棍上的细线,看看木棍是否平衡。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空气其实也是有质量的。
合作交流不是不要学生的***思考。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我们要先让学生面对科学现象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这种科学现象有了一个自己的见解时,再让他们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碰撞想法,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交流才是有效的。如果学生还没有***思考过,就让学生在一起合作交流,那么,因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就会很容易被其他学生的想法所左右。就像案例中的那样,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学生就会利用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来证明空气有还是没有重量。这时,再组织学生在一起合作交流,才不会造成人云亦云的交流局面。
四、让学生在后续研究中被科学所迷
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科学探究却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后续的研究中被科学所迷,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一些科学现象。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材中介绍了并联与串联两种电路的连接,学生在课堂上也掌握了这两种电路连接的方法。那么,还没有其他的连接方法呢?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后续研究,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电路连接方法。当学生发现一种新的连接方法时,他们就会升华对科学的情感,就会被科学所迷。
总之,要想让孩子对科学着迷,我们就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爱上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4篇
一、科普文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师对科普文阅读的指导一般是讲清要求,提出要点。而本课区分了个体和小组的阅读层次,以猜想式导读和问题式阅读为指导策略,开展科普文阅读活动。
1.个体阅读优先,小组阅读深化。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阅读资料,每个小组发一份阅读材料,然而效果不佳。交流时不少学生表现出材料阅读不充分,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不足的现象。在第二次执教时,笔者为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打印了一份阅读材料,并且要求先阅读材料,5分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一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了阅读体验,所以在小组交流和全班研讨时学生有话可说,有问可提。课堂上的科普文阅读应该首先是建立在个体阅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阅读是个体阅读后思维的碰撞交流,这是科学课堂上科普阅读的关键。
2.猜想式导读。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胎儿的哪些问题呢?……好,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资料,看看能否解答这些问题。”这是第一次执教科普文阅读时的课堂导入,中规中矩,学生阅读兴趣不大。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先让学生猜想胎儿在母亲体内是什么样子的,并要求学生画下来,然后再将画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们兴趣盎然,交流时更是“问题百出”。“老师,他画的胎儿不对,胎儿应该是倒过来的。”“胎儿一开始是正着的,后来才倒过来的。”“老师,胎儿怎么吃东西呀?”“胎儿的脐带是和妈妈的肚脐连着的吗?”“胎儿会尿尿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思考,也是科普文阅读前精彩的导读。学生由画产生问题,由问题深入阅读,这样对科普文阅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深刻。
3.问题式阅读。
本课的科普文阅读容量较大。第一次执教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完整的材料,结果学生无从入手,交流时东一句西一句,不得要领。第二次执教时,我采取的策略是问题式阅读,即以问题为线索组织科普文阅读。如“胎儿如何吃东西?”“分娩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样诞生的?”……材料可以不完全相同,呈互补性,便于交流时的思维碰撞。如此问题式阅读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阅读效率,也有利于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科普文阅读的交流策略
科普文阅读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一个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在第二次执教时,笔者有意设计了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环节。如在交流“生命诞生”的问题时,有学生提问:“那地球上谁是第一个提供和***人呢?”这一问题涉及人类对生命起源的看法,于是我在PPT上出示了四种观念:(1)女娲捏土造人。(2)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3)佛经:人是从光音天而来。(4)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学生面对这四种看法引经据典,相互讨论。最后,笔者并没有统一认识,指明是非对错,而是让学生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做法就是要学生保持这种科普文阅读时的思考状态。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5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各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的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科学概念1.2
教学难点:过程与方法1.2.3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1.谈话:我们观察过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吗?哪些材料是常见的材料?为什么我们会大量地使用它们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
①谈话:现在,我们就来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
板书: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
②谈话: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我们身上的物品”表中(教科书46页)。
在学生调查材料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指导,要把材料和物品区别开来,并提醒学生有序地观察。同时,教师提示学生:有的物品不只是用一种材料做成的,可能是多种材料做成的。并要求: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物品,要作出标记,或与同学交流,或向教师请教。
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身上的物品,填写“我们身上的物品”表。
抽学生谈自己填写的情况,学生说错的地方,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订正。
③谈话:我们的书包里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大家观察后,把“书包里的物品”表(教科书46页)填上。如果,你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物品,要作上标记,或与同学交流,或向教师请教。
学生观察书包里的物品时,除了要求学生用眼看,还要用手摸一摸,掂一掂,然后填写“书包里的物品”表。
抽学生谈自己填表的情况,学生说错的地方,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订正。
④谈话:现在,我们来观看教材47页上面的6幅***。看看教室里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观看6幅***,然后,抽学生谈每幅***上显示教室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教师指着上课的教室里的磁性黑板、门、窗……问学生,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3.交流、统计调查记录。
①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统计:调查了多少物品?这些物品一共使用了多少种材料?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做成的?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②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了解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广泛使用,对于学生在调查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根据情况通过交流予以指正。引导学生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同时,也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许多物品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
4.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①谈话: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
引导学生懂得:因为各种材料的主要特性不同,所以,它们的用途不同。
②先后出示钥匙、圆珠笔壳、凸透镜、书、板凳、教鞭,让学生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并要学生写这几种材料的主要特性。教师可先示范说一种材料的特性。如“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然后,抽学生说它们的主要特性。
5.本课板书: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 寻找常见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6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基本策略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实验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其教学策略,现与同行分飨、交流、探讨。
一、实验前――精心选配材料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二、实验中――细心观察探究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交流研讨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实验结果出来后,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⒊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第7篇
【关键词】前概念;科学概念;建构
1 科学前概念的涵义
踏进科学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带着进入课堂之前积累的所有生活经验,包括他在过去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现象,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他们个体的想法,其中有一部分与当今普遍认可的科学理论是一致的有一些则是不一致的。我们把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上。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反之,他们就会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就会使得教学有的放矢,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2.1 口头交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口头交流就是课前叫几位学生过来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例如在上《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之前,与学生口头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等等。口头交流方便快捷,能迅速知道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大致水平,但不能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2.2 教学前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我在教四年级上册《溶解》这一单元前,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学生对物质在水中溶解了的前概念调查(问卷附后)。我根据调查分析了解到97%的学生认为溶解就是溶化,物质在水中变小了或看不见了就是溶解。10%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后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53%学生认为食盐在水中是下面多一些。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23%学生认为溶解了因为面粉跟原来的不一样了,变细了。35%学生认为没有溶解因为还看得见面粉,有些面粉还沉在杯子底部。有20%左右的学生写的答案是部分溶解。绝大部分学生的“溶解“概念只停留在直观的现象上,他们看见颗粒不见了就是溶解,并不知道物质在水中溶解了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而且一定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在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后,我依据学生的前概念,设计活动版块,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
2.3 课前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人类的认知发展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其中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但当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十分完善时,他们的意思可能不能完全清晰地通过语言传达,而画***可以更加容易地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在低年级用绘***的方式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如温州建设小学陈台老师上三年级《被压缩的空气》这一课时,中间有个环节把注射器的头抵住橡皮塞,活塞压下去时,有部分空气哪里去了呢?这里陈老师让学生用圆圈表示空气画***。有些学生压下去后把注射器里圆圈画小了,密了;有些学生把圆圈画在注射器外面去了。这里可以看出有部分学生认为空气压缩后,空气逃跑了。陈老师针对这现象后面设计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被压缩的空气。
3 立足科学概念,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兰・本达教授对材料有一段论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4]”。
3.1 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暗示性的材料’。”
材料的典型性暗示性意味着材料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使用这些材料能揭示许多有关的现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起“振动”的概念。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之间拍打,摩檫,敲击等方式而产生的。“振动”这个概念很少会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或者他们认为振动是拍打、摩檫、敲击等诸多方式中的一种。我在上这一课时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对鼓、黄豆、音叉、水、小口瓶、泡沫小球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系列实验。这样,学生通过黄豆在鼓面上的跳动,音叉使水溅出来等直观现象使学生理解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2 材料的出示次序驾奴学生的思维
材料出示的次序就代表着思维的层次性,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要思考怎样用材料去驾奴学生的思维。在科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材料呈现的次序,控制材料的收发节奏,是发挥材料作用的有效手段。科学课中让学生应用各种材料开展探究,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但材料在课堂上也是一种不利的因素。材料一旦进入学生的视野,就会引发学生操作的冲动。学生的冲动会产生两个后果:要么乱***玩,要么仔细研究。这就要求老师考虑如何利用材料让学生往理想的方向发展,如何调控孩子的思维有浅层次、无序性向深层次、概念性方面发展。
4 在交流汇报中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中的讨论承载着学生思维发展的重任,不仅是学生思维的显现化过程,更是学生思维精细化发展的需要。讨论激发思维,思维固化概念。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从因为到所以的过程,有价值的科学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激起矛盾并解决矛盾,思维经历着由清晰到模糊,再从模糊到清晰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而在经历这个过程后,达到的是一种思维的深入与明晰。课堂一直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为主,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究与讨论中确保学生的思维不间断,完善了自己原来的认识及在探究活动中新的科学概念的建构。
探究活动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好比船与舵的关系,没有探究活动,科学概念将被架空,忽视科学概念,探究活动就失去方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就要我们想方设法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的概念不断地得到修正,得到发展。我们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有效的交流汇报这三个方面多思考。
参考文献:
[1] (美)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第一章第三十五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