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10篇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1

【关键词】对话课堂;教学模式;文化建设

【中***分类号】G25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39-01

自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对话就一直成为人们探索与生成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互动开放的数学课堂对话有助于学生解释、论证与澄清自己的思维,并倾听他人的想法,挑战来自教师与同伴的质疑,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课堂对话的不同方式影响着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正如此,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建立一个互动开放的课堂对话环境,将其视为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说:“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改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课堂文化不仅是课堂教学本身,它还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而对话作为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茎”,使师生在教学中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让“元气”得以更好地运行和发展。

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平常的,但对话的展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爱的倾注、谦虚的态度、对人的信任、充满希望以及进行批判性思维。对话的目的,是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是为了人的不断人性化。“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它实现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追求的是思维的发展和智慧的闪光。

一、建设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文化,从课前准备开始

为了营造和谐的对话语境,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对策。教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一定这样吗?(华应龙关于“研究问题的五把金钥匙”)课堂上提出哪些问题供学生讨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寻找突破点,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课堂上的有效对话不仅来源于教师的预设和课堂文化的积累,更需要学生的学习准备――知识与技能的铺垫,***思考、自主探求的数学素养。

曾听过《分数的意义》一课:首先,请学生谈谈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有的说: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有的说:知道分数的大小;还有的说: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此时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接着,关于分数,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有的说:分数怎么计算?有的说:最大的分数是什么?还有的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最后与课本互动,通过看书,你又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学生各抒己见,共同解决了单位“1”。通过师生、生生等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得以升华,致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

二、建设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文化,在课上互动生成

提问是对话的关键,通过提问学生不仅学会回答问题,还会对问题提出疑问。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课,直接提出大头儿子的问题:没有尺子,可以怎样量床的长度?床有2个领带那么长,可是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对折三次后,恰好是7个那么长,怎么表示?……在学生困惑的时候一边寻找闪光点予以鼓励,一边围绕学生的困惑之处理出一条思路予以突破。层层递进,大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

还有老师,在大部分学生都说“会”的情况下,提出还要把道理说清楚的较高要求。在有学生因为别的同学表达不清楚想要重复回答的时候,被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觉得他们刚才哪个地方没有讲清楚的,就问他们哪个问题,请他们解释,考考他们。”这样就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向的对话,并以此种方法突出了学习重点即对……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且有效地培养着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与能力。

三、建设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文化,经课后反思升华

所谓对话反思,主要是对整堂课的全面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成功的做法、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之处、闪光点,也包括不足之处,还包括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突现的灵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好问题及其见解等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课后对话,引导学生反思课堂中师生讨论的重要问题,领悟课堂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寻找出还没有弄懂的问题,主动去寻求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身的对话水平及对话课堂的调控能力,营造更好的文化课堂。

关于建设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文化,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对话的良机和切入点的选择需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定。如可以针对学习重难点展开对话;可以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对话;可以针对规律性内容展开对话;可以针对易混淆的问题或概念展开对话等。

2、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保留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着力于探查与运用学生的想法,将其作为课堂资源加以利用。为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富有价值的问答,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提炼和概括,在学生困惑时积极评价、因势利导,做好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3、要建立一个安全、开放的表达想法的交流环境。课堂上教师不是通过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通过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思维来探查学生的不同想法,推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使学生内部的思维过程成为课堂共享的知识。教师通过“有没有不同意见”“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同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通过班级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哪一种答案更合理,而不是通过教师来决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在这样的课堂交流环境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质疑与交流,成为构建知识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会因为缺乏勇气而不愿意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就不再倾听其他同学的方法,学生之间的不同想法是智慧的共享与激发。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2

一、教师要准确寻找教学对话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对话如果切入点找不准,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就会远离文本而天马行空,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必须为课堂对话找到准确的切入点。比如《边城》这篇课文,虽然是小说的节选,情节也不复杂,但课文篇幅仍然比较长,对教师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寻找切入点,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展开互动。考虑到主题中“习俗美”这一侧面可以渗透对主题另外两个侧面即“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理解,教师可以把“节日”作为切入点。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选取了几次节日来写?分别是什么节日?写了什么事?”这样的问题会有效地指引学生阅读,当学生按照节日将课文情节梳理之后,对故事脉络的理解就渐渐清晰了。教师需要把握全文的精神,才能准确地找到对话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一贯地组织对话,可以培养学生对话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对话打下基础。寻找对话的切入点,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有时候可以抓文本的写作特点等属于该篇课文特质的东西,以与当课的教学重点相契合。其他为激发学生兴趣而找的切入点,要求尽量和文本靠近,可以使教学能既快又准地切入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师要细致确定教学对话的“关节”

对话的“关节”是指话题与话题的结合处。教学内容是由若干话题组成的,“导入”及内容之间的“过渡”构成了对话的关节。确定对话关节的意义,一是设计“过渡”,二是预想“变数”。要确定对话关节,首先要排列好教学内容。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内容可能含有小说体例、情节把握、性格分析、细节欣赏和主题理解五大模块。那么,它们之间如何过渡呢?教师可以确定一下过渡方法:最先用“试比较《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小说体例的产生认识;用“男女生分组找出林冲“忍”和“不忍”的表现”活动促成学生对情节的把握;用提问“林冲为什么要忍”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人物安分守己的性格,并完成从“把握情节”到“细节欣赏”环节的过渡;最后用提问“林冲最后为什么又不忍?”引发学生对“”的主题的思考。这些过渡是可以预先设计的,然而,课堂教学对话和日常对话一样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是对话过程中的“变数”。对于“变数”,教师事先能做的只能尽量去假想。在上述课文教学的对话流程中导入环节有一个可能的变数,就是学生可能只谈《三国演义》而弃《水浒传》于不顾。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如何应对呢?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假想这种意外状况,设计用抓住契机的办法把握进程。在这些津津乐道《三国演义》的学生当中,可能有学生偶然会提及《水浒传》,如表达了对《水浒传》的喜爱等,教师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及时托转话锋,引入课文;如果真的没有学生提《水浒传》,教师可以抛出预想的另一个问题,如“那么《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相比,有什么长处呢?”也可以使预设的对话路线变得畅通。确定对话“关节”并假想“变数”,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对话提供了保障。

三、教师要创设学生阅读体验

首先,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阅读。课堂教学对话就学生方面来说,需要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先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会有课堂教学的对话。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如果没有对文本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往往会畏于自己可能的疏漏而缄口不言,于是导致对话无法进行。因此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文本,是实现课堂教学对话必要的环节。课前阅读会为课堂提供对话的实质内容。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除了可以让他们阅读课文外,对于“节选”的文章,还可以让他们阅读原作以及相关的评论资料。教师布置阅读的时候可以下达一些任务,指出思考的重点,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其次,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当堂阅读。教师布置提前阅读这一环节的作用是有限的。有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学生没有做到提前阅读,那么,当堂阅读就必不可少了。当堂阅读时间短,教学任务又紧,无法面面俱到,教师一定要提示阅读的重点。教师可以选择重点段落让学生默读或朗读。事实上,当堂阅读往往发生在对话的间隙,教师可以适时对当堂阅读的内容和重点作出提示和指导,用提出问题或发起活动的办法,促使对话活动紧扣文本,有章可循。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3

在当前诸多课堂教学新形态中,对话教学是一股新兴的力量,被许多学校和教师所推崇。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课前对话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地理教科书、地理教学参考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等文本,确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筛选对话主题,制订对话方案,选择教学用具等。再通过备课组成员的集体研讨,编制出课堂教学的“对话单”(即“学案”)以及“教案”。(“对话单”的基本结构有课题名称、课前准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探究主题、对话方案、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学习后记等)。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这里的文本主要指学生使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师编印的“对话单”以及一些地理教辅资料。课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查阅资料,熟悉教材、梳理教材,并初步理解教材的主干知识,完成“对话单”中的预习任务。学生预习时,可在适当位置用红水笔标注出难点、疑点或做预习笔记,为课堂展示和讨论做准备。

3.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这里主要有两次对话。一是教师批阅“对话单”,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没有面碰面的师生对话。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上交的“对话单”中的“预习作业”,了解学情。教师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后,还要对原始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预设好教学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处理好每个环节的过渡和衔接。二是教师对部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培训,主要是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课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让小组长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再由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培训,确保课堂各环节有序、高效推进,最终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再到“学好”的目标。

二、课中对话

1.教师与学生课堂中的首次对话

主要包括上课前的温馨提示、预习反馈、学习目标展示及新课导入等。“温馨提示”内容不限,以提醒学生做好课前物质(如地理教科书、“对话单”、地***册、纸笔等)准备和心理准备;“预习反馈”的内容主要是课前学生的预习质量和预习态度等,预习任务完成较好的个体和学习小组群体要给予表扬,反之要委婉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习目标展示”一般分为黑板展示、课件展示、口头展示等,其中必须有黑板展示。学习目标表述要具体、准确、精练、完整,教师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达到什么目标”等。目标设计的起点要恰当,让学生能从目标达成率上获得成功的喜悦;“新课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跃跃欲试,快速进入对话状态。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这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主要有小组交流、展示、评价与修改完善等环节。每个班级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6~9个学习小组,组内学生分两列桌对桌、面对面而坐,以便于学生间的沟通与互动。一般每组6~8人,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类。每个学习小组自主确定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当组长,组长是组织者、管理者,每个学生都是合作者。“交流”是合作的灵魂,小组交流先是组内面对面的两人交流,然后再全组交流,并形成小组意见和观点。“展示”是各个学习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展示主要有书面板演和口头表达两种。书面板演时各小组同时进行,一般由小组内第三层次的学生即C类学生进行展示,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语言精练、书写快速;口头表达一般由小组内第二层次的学生即B类学生展示,要求脱稿、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表述流畅,要突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及疑难问题。“评价”可以是学生主动自评,也可由教师指定学生进行评价。当小组展示的内容不够准确、全面时,其他小组可适时地进行点评补充。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他们随时可以对其他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教师指定学生进行评价时,一般选择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同学即A类学生,因为他们相对其余两类学生来说知识面更广、思维更敏捷,评价更到位、更精彩,聆听评价的学生才会更赞同,这样也可节省教师再次点评的时间。一个学生的评价结束后,其他学生还可提出新的质疑,评价――质疑――答疑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和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正是课堂得以升华、拓展的地方。通过评价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修改完善”是指通过学生展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对话活动过程,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探究的地理问题进行自主修改、完善,形成标准答案。在对话中,保证学生发言机会均等,防止部分学生讲得过多,而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同时要控制发言节奏,防止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

3.教师与学生课堂中的即时对话

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对话过程和对话结果进行适时点拨。教师的点拨既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又要为学生下一轮对话活动注入动力。在时间上,教师点拨讲解的时间总量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重点问题的一次性点拨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对生生对话中出现的问题一次性点拨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在形式上,教师应该把最有价值的思维留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思维互动;在内容上,教师主要点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点拨时,尤其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经验规律的总结,注重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认知过程的疏导。同时要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评价,要以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持续参与对话活动的热情。

4.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多次与教材文本和“对话单”文本进行对话,完成“对话单”中的相关要求,理解和领会教材内容的主干和精髓;二是指课堂限时检测。为了落实“堂堂清”,每堂课必须有过关检测环节。检测以书面形式为主,即“对话单”中的“课堂检测”部分。检测时,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通过自主检测,知道“我已会多少,还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漏洞”,以便及时补漏。检测试题一般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试题设计的情境要新颖,命题背景素材尽量选用地理***表、景观***片、生产生活实例、时事热点新闻等,以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新授课的课堂检测题量以5分钟为宜。

5.教师与学生在课尾的对话

主要指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升华的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本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课堂总结要注意以下几点:课堂总结要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与提升;总结时,语言要简洁明快、绝不能拖泥带水,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要过于死板;课堂总结要把握好时机,在下课前必须结束,避免拖堂而引起学生反感;课堂总结可由教师完成,可由学生(一般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班长或学习小组的组长)完成,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总结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

三、课后对话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一是学生针对课堂中没有听懂或模糊的地理知识或地理问题,主动找教师进行讲解或面评,以不留知识漏洞;二是教师主动找地理学困生进行辅导,询问他们还需要哪些帮助,以消除他们的知识障碍。对地理学困生的辅导,主要包括作业面批、疑难问题解答、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地理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三是教师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直观、感性和极富情绪化的个体体验与感受。课后,教师可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询问学生“课上学到了什么”“喜欢老师怎样上课”“老师有哪些缺点与不足”“对老师还有什么建议”等。教师要站在客观、公正、科学的立场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作出正确评判。学生的肯定,会成为教师今后工作的动力和方向,他们的赞同让教师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学生的批评则成为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让教师清楚认识自己的不足,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深入反思,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臻完美。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学生参与评教促进了教法学法的改进,必然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双赢”。

2.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是学生重温教材、重新整理课堂笔记和订正“对话单”、整理错题集或典题集等。整理笔记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及时复习,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对“对话单”和教案进行修正、完善,以便后续教学时再补救、再利用;三是教师每两月对学生的笔记本和作业本进行一次评比,评选出优秀笔记本和作业本并在班级进行展示、在同学间进行传阅,使之成为集体共同分享的“漂流本”。

3.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

换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反思,其表达方式主要是写“学习后记”和“教学后记”。学生的学后反思主要包括“今天我学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知识和习题不明白?”“我的学习体会”“我给老师的建议”等。学生通过学后反思,不断审视自己,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使自己后续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同时,教师通过翻阅学生的学习后记,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教学反馈信息,将其作为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教师的教后反思,既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寻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有效捷径。教学后记可以记成功经验、记失败教训、教学灵感、教学感悟、热点素材、学生的课上见解、学生的课后质疑等。课后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深刻。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功效。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问题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话”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然而审视我们的课堂对话,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虚假的或者说是没有实在意义的交流、互动,这样的“对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当前语文课堂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满堂问,学生机械答

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整个对话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课堂的基本框架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由于问题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好的,学生的思维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对话教学的实质,而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教学,而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与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对学生出错的回答,或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回答,往往简单处理甚至不作任何理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2、老师放手,学生“放羊”

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充分的探究、体验、争辩、发现,生成新知,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智力的有效发展。然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有的老师怕招来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干脆采取“失语”或“失声”;任由学生就一些简单的思维力度不大的问题“踊跃发言”、“积极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大加表扬,而不向纵深引导。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是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老师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能,使整个对话变成无所作为的“假对话“、“伪对话”。

3、课堂成为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

新课程的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差异,保障学生对课程的享用、参与和评价的权力。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课堂已经变成了少数尖子生表演的舞台,他们垄断了对话权,课堂上频频发言,而其他学生几乎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体现个别忽视多数的对话也不是真正的对话。

二、语文课堂对话中问题的矫治对策

1、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是“话本”,是对话之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一种对话。说到底,阅读文本是一种心灵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交流、碰撞、共鸣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年纪尚小,受生活阅历、阅读能力、审美意识、鉴赏水平的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效地去探究文本,首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笔者曾见过不少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学生从快速浏览课文到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发表见解,往往不过是十几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认真调查,细细研究,才知在这种学生阅读繁荣现象背后,文本应有的障碍被消除了,应有的深度被搁浅了,应有的感悟时间被缩短了,应有的鲜活真切被风干了,应有的审美愉悦被稀释得索然寡味,最终,营养丰富的文本便成了方便省时的快餐。

2、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对话是对话双方毫无顾忌地说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所持的观点。如果学生处于被控的情境中,就不可能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还要设置适宜的对话情境,在群体中酝酿和形成一种安全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对话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要善于发现学生言说中有价值的部分,给以激励,促进思考。不管学生的感受是多是少,是深刻是肤浅,还是很“怪异”,教师都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说出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言说的自信和勇气,另一方面,可以养成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的习惯。

3、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

对话总要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话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对话的展开、对话的质量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选准最佳突破口,精心设计对话话题。对话话题的选择与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对话话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可以抓住疑难点设置话题,引用拓展的知识和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矛盾引出对话话题,激起学生的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

相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阅历、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某些见解比教师更为高明、精彩也并非绝不可能。尤其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不逊于教师。学生的所懂所知并不比教师少。因此,教师要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中的“你”,使学生体验到人格平等,体验到尊重和信任,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是一种积累和“成长”。

5、适时做出恰当的对话评价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教师话语 话语量 交互调整 提问方式 反馈

一、教师话语研究的必要性

21世纪,英语作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被人们广为使用。在我国,英语亦受到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普遍重视。在大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较为系统地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一个主要来源(Nunan, 1991:189, 周星,周韵 2002)。程晓堂(2009)指出,教师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可见教师话语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对教师话语的分析研究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关注的课题。

二、理论基础

Chaudron (1983) 曾指出,教师话语具有英语本族语者的一些特点,如放慢语速、延长停顿时间//夸张的发音、更多地应用停顿、重复,较多使用简单的基本词汇和简单句等等。教师话语是贯穿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它也是学生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目标语的信息来源。

Krashen (1981,1985)的“输入假设”指出,语言习得是通过对目的语的理解实现的。语言教学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就是教师话语,教师讲解课文,提问,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这些都无疑是学生语言输入的过程。Long(1983)的“交互假设”不仅指出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十分重要,更是强调了意义协商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多与学生交流,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际,而非教师单向的输入。Swain(1985)的“输出假设”指出,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注意到其语言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差异,他才会自觉地开展学习,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这一过程促使学习者不断习得目标语的新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语,给学生更多意义协商的机会,加强课堂交际,促进其语言输出。同时,教师话语应当准确,连贯,这样的语言才能促进语言习得。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自然调查法。笔者随机选择了西北民族大学的四位大学英语教师以及他们所带班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均为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笔者从教师话语量,提问方式,交互调整特点和反馈方式等方面对四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做了观察、记录。笔者随堂听课,观察记录了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每节课45分钟。为了保证被观察教师话语的真实性,在进入课堂前笔者并未通知这四位教师。笔者详细记录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同时,笔者采用访谈的方法,了解、记录了学生对教师话语的反馈与评价。每个班有15位,共计60位学生参与了访谈。这次接受访谈的学生虽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学生,但他们学习英语时间较长,且母语多为汉语,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未考虑少数民族语言对教师话语和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

四、分析结果与讨论

首先,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了四位教师的话语量。结果表明,四位教师的课堂话语量均占到课堂总时间的70%到80%,其中有一位老师的话语时间达到40分钟,远远超出学生话语量。在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导入知识点,讲解词汇、语法、课文,即便提出问题,也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单向交际,学生讲话的机会较少,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访谈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发现,那就是教师话语大大多于学生话语。通过访谈,笔者发现认为教师话语时间占到总课时的2/3,即25到30分钟的学生比例有57.8%,只有2.1%的学生认为教师话语时间较短,不足10分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四个课堂中,教师话语仍占主导地位,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管理者,示范者和信息提供者的传统角色,而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际却很少,学生提问,与教师进行意义协商的机会不多,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输出。针对这一点,教师可多采用小组讨论或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话语进行语言输入的同时,也要有更多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笔者对四位教师的提问方式进行了观察、记录。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是课堂提问方式的两个类型。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称为展示性问题。What does negotiation mean? 就是一个展示性问题。展示性问题侧重于对词汇、语法、课文的理解,而提问者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称为参考性问题,如,If you were Mary, what would you do? 这类问题更注重学习者语言的输出,使学习者的语言更接近自然环境的话语。课堂观察的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性问题占到教师提问总数的83%,而参考性问题仅占17%,远远低于展示性问题的数量。通过分析学生访谈的结果,笔者发现认为教师课堂上提出的答案确定的问题多的学生占到58.2%,且提问多是关于词汇、句子结构的,与课文理解有关的则较少,认为老师课堂上提出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多的只有18.7%。这一比例只占到展示性问题所占比例的不到一半,可见在被观察的四个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使用的参考性问题远远多于展示性问题。事实上,参考性问题更能为学习者提供课堂交际的机会,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语言的表达,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语,促进语言习得。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展示性问题检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掌握情况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数量,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应延长每次提问后的等待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其语言输出的质量。

另外,笔者观察分析了教师话语的交互调整特点。交互调整的方式有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Long,1983)。根据Long(1983),Chaudron(1988) 以及周星,周韵(2002)的解释,在英语课堂上,理解核实主要指教师核实学生是否听懂了自己说的话,如,Do you understand? Are you clear?;确认核实指教师核实自己是否理解了学生的意思,如,you mean…;澄清请求指教师要求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帮助自己弄懂其之前说的话,例如,Do you mean…? Can you explain…? 事实上,在这三种交互调整方式中,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核实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学生的意思,要求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学生在目标语输入的同时,有了语言输出的机会,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课堂观察的结果表明,四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理解核实最多,占到总数的84.3%,平均数量为11个,而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分别占到8.5%和7.2%,平均数为1。不难看出,四位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使用了理解核实,并且通常是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当教师与学生交流出现困难时,四位教师会通过确认核实的方式与学生继续交流下去,这给了学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机会。但总体而言,教师使用理解核实较多而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较少,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进行意义协商的机会,不利于语言的内化。

最后,笔者还就教师的反馈方式进行了观察记录。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几位教师在面对学生课堂发言时,均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对学生的回答经常加以简单的赞扬,很少打断学生的讲话,对于学生回答中的错误,通常不会马上纠正,但会在之后指出并加以改正。可以说在课堂上教师都采用了积极反馈的方式肯定、鼓励学生。但笔者也观察到教师通过启发,给学生自己纠正错误的机会较少,面对学生的发言,虽加以表扬但很少点评。根据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给学生自己纠错的机会,教师可通过确认核实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语言上的错误,进而有意识地调整语言输出。另外,对学生发言的点评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机会。

五、结论

笔者根据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的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话语占到总课时的70%到80%,相比之下,学生话语时间不足。(2)课堂提问过程中,展示性问题多而参考性问题少。(3)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理解核实多而确认核实、澄清请求少。(4)在反馈方式这一点上,教师多以简单赞扬,肯定学生的表现为主,但是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较少。教师话语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教师管理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讲解词汇、语法、课文、开展活动的过程,无一不是学生语言输入的过程,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这点。然而,在学生语言输入的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目标语的应用,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多运用参考性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多些确认核实、澄清请求;赞扬学生的同时多些点评等等。

在此次研究中,虽未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班级展开调查,但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话语质量,多给学生课堂表达的机会的同时,还应多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更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其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Chaudron,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3]Krashen,S.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M] Portsmouth:Heinemann,2003.

[4]Long,M.Native s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comprehensible input[J].Applied Linguistics,1983a(4):126-41.

[5]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

[6]陈计庄,张菁.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特征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8(1):58-62.

[7]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8]董艳焱,任铭静.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话语权”的迁移[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2009(4):159-161.

[9]李素枝.中外教师课堂话语策略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56-59.

[10]李霞.教师话语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80-583.

[11]王坤,康捷.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1):122-126.

[12]王燕.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对比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7):98-100.

[13]胥国红.教师课堂上的“言”与“行”――对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1.

[14]张会平,刘永兵.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5):356-363.

[15]张倩,王健.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的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106-110.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读写结合;低段语文;轻松写话

“读写结合训练”在语文课堂中有着重要地位,现阶段的教育重点是教会学生“会学习”,其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话,通过模仿和积累写话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具体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供多样读写素材,开展有效写话课堂

在低段语文中开展读写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好让学生读写的基础准备。轻松写话是课堂的最终目标,需要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达到。多样的读写素材资料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做好总结和归纳,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开拓思路,丰富知识,从而为有效的写话课堂做好基础准备。

(1)绘本阅读,让学生接受“双重阅读”。绘本阅读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绘本以***画为主要内容,其中文本内容的表达是精准而简短的。在写话锻炼初期不要让学生阅读过多过于复杂的文章,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压力,还会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绘本作为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读物,是值得应用到语文读写结合课堂中的。教师在学生阅读绘本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绘本语言的朗读和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然后组织成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双重阅读”的重要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思考阅读和口头阅读刺激创作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写话模式,最后为有效写话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

(2)组句阅读,让学生完成从基础到规范的过渡。教师只有先让学生了解到写话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内容,才能让学生自己***写话。语文课堂中的“组句”学习是让学生了解到写话的重要基础,组句材料的阅读和组句训练都可以作为让学生初步写话的环节。学生从基础学习到完成规范化的过程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打造适合的过渡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基本的“读”过渡到“写”,然后提供词汇让学生开始由易到难的练习过程。例如在“因为……所以……”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明确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再自行组句。

二、丰富语文写话课堂,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语文写话课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创设,需要教师通过打造先进的课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写话课堂,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学生的创作思维是开展写话的重要条件,读写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课堂中的积极性也存在重要影响。

(1)设置教学情境,让课堂以“读与写”为主题。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情境的设计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主题打造不同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写“美丽的大自然”的相关题目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准备相关***片,让学生观察;为了能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也可以准备视频,通过***文并茂和动态的影像让学生有所感受,从“读***读景”到“写***写景”,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读出文字内容,激发写话兴趣。

(2)亲近自然,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教师可以根据写话的内容将上课的地点设置到阅览室、操场等,经常鼓励学生借(买)一些书,通过阅读和朗读的形式促进写话。在课堂写话内容的主题与课外活动相关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展自由互动来增添写话素材。例如,在“写物写景”的写作内容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内林荫处散步或者去校外郊游,在课堂准备中教师要带上相关素材,让学生在大自然美景中朗诵相关内容,并且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实现写话课堂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读”景实现写景的目标。

素质教育在小学中的推行要求我们开展多样化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完成课堂学习,因此,写话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训练也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学生全面进步为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更科学、更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莫崇芬,杨屹立.读写有机结合:彰显小学童话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03):13―17.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数学教学就是双边活动的教学,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共同探究,合作交流过程。本次讨论就是从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际出发,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对话。

1.数学课堂"有效对话"的背景

传统的课堂对话,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提出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几乎成为课堂互动的全部,即使是一些主动追求"对话"的数学公开课,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导演了一场一场"热烈"的对话,好像只要有对话教师就算上了一节好课。,只见其形不见其神,表面热闹实际低效的假现象。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甚至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害怕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东拉西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还有的教师说,学生的基础差,没有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讨论问题不可能的,还不如自己表演,把知识讲授给他们就行啦。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这种只求形而无效的教学扼杀了多少学生的前程。可见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有效对话的认识

“对话”指“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以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课堂中的对话要求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心甘情愿的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这正是数学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以对话为手段,开发师生创造潜能,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但这种对话受到时间的约束,特别强调对话的有效性,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检验对话质量的标准。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与习题也变得有人情味,从此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效对话的形式

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主要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学生与文本对话。

3.1师生对话。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是对话双方彼此之间的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使师生的认知、思想、情感在互动、交往中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做到平等对话?作为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心甘情愿地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树立"我和你,心连心,同住一课堂"的教学理念。

3.2生生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亲身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获得对数学事实、经验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创设对话交流时机,让学生就所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灵感涌现的魅力。此对话采用的最多形式是,小组讨论,在每一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在对话中学生之间可以感到自己可能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取长补短,在对话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空间,在一定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由参与,自由发挥,才能体验在创造的喜悦,才能达到有效对话的目的。

3.3学生与文本对话。我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课本,所以阅读课本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可以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奇妙的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而在学生阅读文本时知识点要反复推敲,抓住关键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字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疑问才能有进步。又由于数学文本的特殊性,学生很难准确的领悟里面的概念、性质、运算公式与法则等,那就要求学生做到"潜心会文 动中悟意",要写一写、算一算、记一记、划一划、达到学生在于文本的对话中提升思维的目的,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4.数学"有效对话"的策略

数学对话是以数学问题展开的,一个有效的数学话题的设置一般尽量满足这样几个特点:启发性、挑战性、联系性、冲突性和可操作性.。

4.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想进行有效对话,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然地达到主体间的精神相遇、知识冲击、情感交流激发产生交流的欲望。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要教师长时间的积累,平时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中,交往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等,都影响着上课的课堂气氛,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学生才敢于有话直说,有话想说。作为教师对课堂对话的评价,避免"重结果轻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4.2灵活多样,丰富形式。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应避免单一的师生对话,形式要多样,教师可以把问题设置为:判断、疑问、反问等形式。其实学生更喜欢与同学对话--生生对话,对话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应是多向对话,每个学生都可看作是"对话源",形成对"对话流",学生讨论、汇报、展示成果来丰富课堂形式。当然只有恰当的话题才能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探究、交流、思考、延伸。

总之,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请与情的交融,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课堂从此而精彩。

参考文献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8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内容特点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以“对话依托点”为具体内容,“由点拉线、由线画面、由面及点”地构成一种主题鲜明、各环相融、对话引证式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预习与交流----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引出分主题----借助对话依托点阐述分主----整合分主题回归核心主题”为基本框架。

1.对话核心主题

对话核心主题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中心,是“显性对话者”——“教师、学生”与“隐性对话者”——“作者和编者”借助教材这一载体,共同构筑的一个话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对话核心主题进行对话的过程。

2.对话分主题

在对话核心主题的总体框架下,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他们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些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的主题就是对话分主题。

3.对话依托点

如果说“对话核心主题”和“对话分主题”是课堂对话赖以展开的中心,那么对话依托点就是阐释对话核心主题和分主题的“论据”。语文课堂对话的依托点包括文本的字、词、句、段、篇等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相关内容。

4.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确定“点”。通过预习和交流,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对话核心主题”。第二,由点拉线。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示“对话分主题”。第三,由线画面。学生和教师围绕“对话分主题”,寻找各依托点,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生成相关问题、共同研究相关问题,同时,各依托点也可以互相批评、借鉴和补充,使单个的依托点成为整合的依托点群。第四,由面及点。学生和教师根据课堂对话情况,整合各分主题和依托点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对话核心主题”有一个多方面、多层面的研究内涵。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内容特点

1.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

将整个语文课堂看成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对话场,始终围绕着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展开对话。“对话”式语文教学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来自于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还文学作品应有的完整性。所以,在教学一开始,就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对话核心主题或者从认知角度、或者从思想角度、或者从情感角度进行概括,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而确定。因此,对话式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感受。

2.力求还语文课堂最质朴的特色

教学本身是一件很朴素的事情,孔子培养学生,苏格拉底启迪青年,都凭借着最单纯的手段——语言,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同范围和程度地陷入了“作秀”和“浮华”的怪圈。因此,语文课回归本质成了许多有思想的教师的追求。该模式在教学中有着最单纯的线索,即紧紧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开展思考和对话,这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在这一粗壮的主干上,通过各个依托点生长出繁茂的枝叶,撑起一片富有活力的语文天地。该模式下,教师的行为是组织大家对对话核心主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不重复、语言具有个性、感情真诚,在围绕核心主题的对话中,充满着智慧。

3.将学生的预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要产生对话的需要和动机,让学生有一种对话的冲动,就必须关注学生自主阅读时产生的阅读期待,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获得的渴望与人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理解、感悟和质疑。为此我们强调开展学生预习和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基础上,确定对话核心主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以学生中相对比较集中的感受、疑问或建议为对话核心主题,有的时候也可以以个别同学的独特的理解作为对话核心主题。由于阅读中期待心理的原因,学生会非常希望自己的感受得到认可和支持,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就使学生的内心形成了非常强烈的需要和动机,而这种强烈的需要和动机正是学生积极对话的良好心理基础。

4.强调“对话”方式的多样性

对话式教学关注将各种形式的对话融合在一起,动、静交替。这就涉及到对话的形式问题。其实,对话并非仅仅是出声的行为,在很多时候,个人对文本的默读和品味,也就是学生与作者、与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对话中,一方面保留课堂中静态的心理紧张,同时也将部分静态的心理紧张转化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时间分配,学生处于动与静交替的状态,其注意力也呈现出张与弛结合的状态。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积极地探究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下面就以课题组的研究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①为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通过预习、谈话及书面反馈了解到,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提出的较为集中、也较有深度的问题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为题目?课文用三个例子来写生命,有什么不一样?基于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把握,课题组在研究教材和教法的过程中逐渐明朗了本文教学的“对话核心主题”:即从对文章第一段“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一问的回答切人,以“生命是( )”为该课的“对话核心主题”。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以“生命是( )”作为引入和提升。

第一步:教师从身患癌症与死神顽强抗争的16岁少女张穆然的微笑、快乐、坚强、充满爱心人手引出该课学习的“对话核心主题”。

教师运用幻灯,首先呈现了带着灿烂笑容的张穆然的照片,将如此灿烂的笑容与身患绝症进行连接,从强烈的对比冲突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说道:

张穆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她天真、可爱,充满梦想。然而,中学毕业后,她不幸患上了癌症。癌症剥夺了她上学的机会,剥夺了她正常的生活。面对着癌症,面对着死亡,张穆然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坦然地笑着。你们看(出示张穆然照片),这就是不哭的张穆然。崔永元听了她的事迹很受感动,专门录制了一期与她有关的节目,当这期专辑《感受坚强》播出的时候,张穆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朋友和所有爱她的人。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她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舍不得你们!生命的长短不是一个量词,活得有价值就长,没有价值就短。”同学们,张穆然已经离开了,然而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话语)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坚强,生命是坦然,生命是乐观接着,教师将关注点转移到课文《生命生命》,进行了这样的过渡,并引出了“对话核心主题”:

师:生命还是什么呢?有位台湾作家叫杏林子。她对生命也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在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生齐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生齐读题目:生命生命)。

师:那么,杏林子认为生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去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出示幻灯)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第二步:学生和教师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

谈自己的感受,得出一个一个分主题,并运用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或课文之外的各种依托点阐述自己的分主题。

我们首先来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之后,觉得生命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生命是勇气。因为在第一自然段,她说,一只飞蛾飞来飞去地骚扰着我,趁它停下来的时候,我伸手捉住了它,这时候只要手指稍微一用力,它就动弹不了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这足以证明它很有勇气。它挣扎,说明它很想继续活着。

师:很好!×××同学说生命就是“勇气”(师板书:“勇气”,并出示相应的自然段)他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得出的。你认为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出生命是“勇气”外,还有什么呢?

生2:我觉得生命还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

师: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你是从哪里特别感受到的?

生2:我是从最后一句感受到的。因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这只飞蛾用最强的力量在挣扎,要飞走,尽管知道自己只是挣扎,知道自己飞不走,但它还是要试一试。

师:尽管知道力量很小,但它还要试一试,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

生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师:还有吗?

生3:我觉得生命是坚强。飞蛾可能觉得自己要死,但它觉得一定要活下来,所以说不管自己能不能活下来,它都要挣扎。我从“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中看出,所以说也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师:你是觉得不但可以从最后一句看出来,还可以从这一句看出来,是吗?很好!还有吗?

生4:我觉得生命是一种信念。如果说它没有这种信念的话,那它也就没有这种勇气。它知

道自己的弱小,所以它如果没有信念的话,它是绝对不会挣扎的。

师:是的。生命是一种信念,因为飞蛾具有这种信念,那就是要生存,所以它在不停地挣扎,鼓动着双翅在挣扎,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转贴于

上面的实录很真实地反映了师生对该课题理念的实践,即在“生命是( )”这一“对话核心主题”的统领下,学生们提出了各个分主题,“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力量”、“生命是坚强”、“生命是信念”,教师热情的肯定和充满期待的“还有吗?”一语,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实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本质。与此同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说明和阐释,这些词句就是对话得以开展的依托点。当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以各依托点为切人口,通过体会语言文字和其他的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通过“说课文内容”、“品关键词句”、“读相应语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一个先知先行者,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一些重要的但学生尚不能发现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能力。

第三步:教师通过总结,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在该课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第一种,围绕第四自然段——作者用医生的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后得出的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进行辩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单单属于我的”_语的真正含义。对“不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深爱我们、把我们的生命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的家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曾经关心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我们;我们的生命还属于这个世界,世界因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生命而丰富多彩……”对于“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她,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正像同学们所说的,生命是一种责任”。第二种,通过在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介绍杏林子的遭遇,强化对课文一开始所说的“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的回应,将学生的理解纳入到一个经历重大人生苦难的真实人生之中,强化对生命的理解。教师是这样引入的:“通过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我们思考了生命。与我们的思考不同的是,作者杏林子是常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她会常常想呢?”在介绍了其人生灾难后,教师又以“她会在什么时候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为问题,设计了一个个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情境,比如在杏林子不能翩翩起舞的时候、在看到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等,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再以杏林子战胜疾病与自我,不断地为慈善事业而工作的事迹以及“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的名言,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第三种,教师呈现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而写的一首小诗,并让学生串联起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各个分主题,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得到对生命的整体理解,达成“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美好”的人生观,真正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育人目标。整个课堂对话在学生慷慨有力、乐观向上的朗读中、在饱满而强烈的感情中、在整体内涵的提升中结束。综观这一课堂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围绕着“生命是()”这一话题展开,而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具有非常突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选择文本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一点进行引发,包括字词、句、段、篇以及课外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前后照应,具有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与提高的作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和主题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成效分析与研究结论

经过分布在近十所中小学校的课题组成员近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尝试,实验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教学带给了学生全新的感受和突出的成效。

1.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

我们对两所不同学校的刚上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的两个班级当场进行了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时间过得有点快或特别快,这种时间错觉是由于对某项事情的兴趣程度所决定的,而兴趣又决定了其在课堂中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这种突出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语文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重要基础。该模式实行的是一种没有强制的教学。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且对话核心主题又来自于学生,因此,学生有了对文本学习的感受和问题,这种感受和问题就使学生形成了迫切想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这种愿望的达成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对话中,教师的欣赏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话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该教学中,采用的对话形式并不仅仅是开口说话,而是包括个体品味等方式,这就使课堂很好地实现了“动”与“静”的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因此,将近90%的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的。

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会学习是检验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主要指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表明,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话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显得更为耐心、专注,更能客观地看待、把握对方的话语。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尊重每一个学生思考和发表想法的权力与机会。第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表达的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锻炼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倾听对方的话语之后,能迅速地作出反应,快速地整理自己的思维,理清自己的思绪,并组织好内部语言。第三,训练了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进行对话,此中有分析、有综合,有具体、有抽象,但是不管如何延展,学生最终都需要回到对话核心主题上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能否参与到对话中来、能否质疑、能否对问题进行评价,可以反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缜密程度。课后当场调查表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助于学生质疑问难、积极表达,有助于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提问的优劣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回答“今天这节课你觉得哪位同学提的问题最棒”这一问题时,对比班和实验班分别有27人次(占全班人数的44.3%)、11人次被同学提到(占30.6%)。在回答“你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如果有,请写出来”这一问题时,有13人提出异议,占全班总人数的36.1%。

有7人认为生命不单单属于自己的,有2人认为“她”为什么要听自己的心跳,还有人提出写得太深奥,写得有些粗糙,有些地方容易让人误解,特别是没有杏林子的简介等不满意的地方。9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是“有点满意”或“很满意”,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敏捷的、严密的,也反映了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能力。这种反思能力同样也体现在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学生们还针对“课上得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班学生把它归结为细心(7人次)、对生命的理解(7人次)、幻灯等(6人次)、教师素质好(5人次)、方法好(8人次);实验班学生则认为是亲切(7人次)、微笑(8人次)、丰富的教具(18人次)、有趣(5人次)、方法好(8人次)。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能力的增强,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问题讨论和研究展望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9

一.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

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普遍呈现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更是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虽然高中语文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方式,但是未能在实质上,改善课堂状态,对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做以下分析:

1.语文课堂传统色彩浓厚

目前,我国逐渐在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中,推行多媒体教学,但是实质高中课堂仍旧保持传统色彩。例如:大部分高中语文课堂,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设计语文课堂,待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既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此类知识感兴趣,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语文课堂虽然保持完整性,但是内部结构非常混乱,不能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2.缺乏对内容知识的沟通

缺乏沟通,是制约语文课堂发展的必要缺陷,例如: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整堂课程教师通过刻画、渲染、例举的方式,为学生传导相关的内容知识,但是教师只注重授课,忽视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本诗词中包含大量抒情、立志的思想,学生无法借助思想的抒发,实现有效的感悟。实际上,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诗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强制要求学生多背诵、多记忆,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

3.教师不能深入学生群体

据有关数据显示,一所普通中学,有近50%的学生意识不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与语文教师存在疏远的关系,据学生反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不会与学生互动,讲述一系列的语文知识后,不能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理解。因此,学生逐渐降低学习兴趣,只有在邻近考试时,才开始背诵基础的语文知识,抱有侥幸心理,导致学生无法积累正确的语文语法。

二.对话教学与语文课堂的关系

“对话”源自于师生之间,我国自古以来,在教书授课方面,讲究对话,通过对话,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对话教学的应用,恰好可以改善语文课堂的现状,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针对对话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关系,做系统阐述。

1.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例如:课文《鸿门宴》,教师利用对话的方式教学,借助课文背景,引进角色朗读,教师自选一角色,然后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沛公、樊哙、张良等人物特点,完成角色朗读后,教师再次采用对话教学,针对课文中的内容,实行深刻的对话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学生在对话中,既可以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放松在语文课堂中的心情,培养个人的语文感觉,逐步形成独特的学习思路。

2.语文课堂中的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展开,发生在同龄人之间的对话,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同的学生,针对语文课堂,具备不同的视觉,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促使学生群体之间,建立正常的语文学习思想,进而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语文课文,重点让学生利用对话的方式,发掘个人能力,充分感受语文课堂。

三.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着重挖掘对话教学,促使教师在备课时,有目的地穿插对话教学,通过对话教学,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意义,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实际价值,推进对话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能力。

1.在课文细节上采用对话教学

课文是语文课堂的基础,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最基本的课文中,教师利用语文课文,为学生传递语法、句式、情景、思想等内容,保障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备一定的***性。教师需重点挖掘语文课文中的对话,充分显示对话教学的优势。以《离骚》为例,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节选课文的文学价值,给予相应的对话教学,教师可综合赏析、内容、语法等多项知识点,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师:有哪位同学可以评价一下屈原的性格特点?

生:屈原素有报国的热情,却遭遇朝堂诬陷、诋毁,可以看出屈原在性格上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勇敢面对社会现实,保持自我清醒。

师:是的,我们在课文中的多处细节上,可以体会到屈原的坚强和勇敢,那么,请同学来说一下,本篇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生:课文以屈原的思想为线索,描述屈原的心理活动,最终屈原虽然“上下求索”,但是未果,整篇文章以屈原为中心,展示古文叙事记述的特点。

师:非常正确,正是通过直面叙事,我们才可以了解到离骚创作的定位背景,感受当时屈原的处境,封建社会的冷酷、君王的怀疑以及朝臣的讥讽,造成屈原的悲剧,我们也可以看出,纳谏、用人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即可将课文的细节之处充分展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给予正确的肯定和相关补充,促使学生感受认可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细节之处的理解。

2.在疑难问题处采用对话教学

语文课堂中,学生一旦遇到疑难问题,会不自觉地选择逃避,学生总是围绕考试大纲,作为语文学习的途径,实际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平时的积累密切相关,教师应关注语文课堂中,疑难问题的讲解,促使学生遇到困难,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由此,教师利用对话教学,协助学生解决困难。例如:《林黛玉进贾府》,因为是节选内容,所以学生会在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方面存在疑惑,教师专门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关的讨论问题,如:“黛玉眼中的贾府”、“王熙凤人物特点分析”、“梳理贾府人物关系”等,让学生自由进行课文讨论,积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任意参与到学生对话中,利用引导、促使性的话语,打消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困难心理,学生对话讨论后,教师需以提问的方式,进入疑难问题的解析,以“黛玉眼中的贾府”为例:

师:通过课文获悉,黛玉在入贾府途中,纱窗之瞧、府邸之想,都可读出黛玉对贾府的看法,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组:华丽、气派、富丽堂皇。

组:规模浩大、姿态万千。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对,贾府之所以那么气派,是因为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比较高,鉴于贾老爷在朝为官,促使贾府处于繁华时期,由此通过贾府大院,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即可带出贾府当时的背景,梳理人物关系,所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作为引导,重点是保障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学的质量,教师准确抓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着重分析并讲解。

3.对话教学在兴趣语文上的应用

体会语文中的兴趣,才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到挖掘语文课堂中的兴趣点,成为教学的难题,学生如果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时,语言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语言表达中,获得信息,进而实行对话教学。例如:话剧《雷雨》,其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剧本文章,同时还夹杂着众多秘密,在一次雷雨的夜晚,托盘而出,教师在讲解课文中,必须增加悲情的色彩,主要突出最终难以置信的结局,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虽然结束了课堂,但是学生的兴趣始终存在,学生在讨论中,会表露出自己的兴趣,如:有的学生认为四凤受当时社会的影响,思想扭曲;有的学生对侍萍充满同情等,教师需着重关注学生的对话内容,由此才可有针对地保持学生兴趣。

4.对话教学在集中思路方面的应用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具有偏重缺陷,主要表现为: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语文知识都保持相同的心态,只是语文课堂始终达不到统一的状态。借助对话教学中的互动因素,保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维持讨论状态,还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无意的发问,会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目的是避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走神,所以对话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思路。例如:《蜀道难》,为集中学生的思路,教师让学生依次翻译每一句古诗,同时针对被翻译的古诗,提出其他问题,如名词解释、思想意境等,通过此类对话形式,学生可集中课堂注意力,逐渐关注诗词讲解,改变传统单纯讲解的方式,既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话教学,可以同时作用于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促使教师引导学生的思想。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转变 享受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82-01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我们在课堂中学习,我们在课堂中成长。课堂让我们摒弃愚昧和狭隘,懂得知识的浩瀚;课堂让我们克制虚荣和贪欲,感知人世的真善美,因而课堂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篇章,是学生美好的精神之旅。课堂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和个性魅力的舞台,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绿洲,因而课堂也是教师最精彩的人生。

传统课堂,教师大多从教的角度思考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总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路线推进。除了几个尖子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其余学生往往充当听众的角色。尽管民主化思潮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尽管教师上课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设置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往往陷入教师为了问而问,学生为了回答而回答的窘迫局面。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难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其实,教学从实质上说就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如何让学生尽情享受课堂教学,体现这种实质,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试作粗浅探讨。

1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地方

课堂聚集着几十个不同志趣和心向的年轻生命,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激活。让学生感觉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要做“主角”。教师在进教室之前,要抛弃各种杂念和不良情绪,全身心投入,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以情动情,以情悦情。教师要做“导演”。一堂课一个演员,一种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起伏呼应,和声共鸣,师生一起用生命气息和情趣才能共同奏出课堂的优美旋律和乐章。

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愉悦、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通过对话,把课文读熟、读通;获取信息并联系实际加以体验;找到自己的欣赏点,并能结合以往的经验谈出自己的感觉;找出自己心存疑惑或难解之处,做上记号;发现自己的不同理解,勇敢提出质疑,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

每个走进课堂的人都应从中获得求知的乐趣、求知的愿望,并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课堂要得出结论,更要有过程的体验和对结论的怀疑批评和修正完善。课堂是师生交往、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课堂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绿洲。

在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知识的传授变成为学生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使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对符合学生求知欲望、阅读心理、知识背景的巧妙引导,让学生感悟作品,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学生、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个性的充满爱心的多向交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3 课堂是自由开放的地方

课堂要有形式上的自由和开放。它可以有不同声音,有老师讲学生听,也有学生讲老师听,更有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与静思;课堂要有心灵的安全和自由。不能让学生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师生之间平等友好,没有敌意和不满;课堂更要有思想的开放和自由。课堂不应死记ABC、硬背三字经,不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古往今来,天文地理,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话题和谈资,没有不可逾越的雷池和禁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10篇

学习

感恩节的说说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的说说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的短语句子大全集,感恩节的感慨说说。4.母亲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终生难忘。母亲的那份守望,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世上神圣的东西很多,然而最神圣的莫过于母亲。5.雁过无痕,叶落

学习

我愿做一棵树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我愿做一棵树10篇,内容包括我愿做一棵树的文案,我愿做一棵树的励志语录。我愿做一棵树,一棵生长在城市里的树,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看着是我好几倍高的高楼大厦,给人们净化空气,默默地奉献自己。我愿做一棵树。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诗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佳句,中秋节伤感孤单的诗词。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花间一壶

学习

毕业诗歌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诗歌10篇,内容包括毕业自创诗歌大全,毕业诗歌经典大全。往日的欢笑漂浮在耳畔悠悠远远岁月谱下悠长的旋律你是我记忆里的金曲茫茫的人海里是缘份的降临编织了你我同窗的情谊我无法忘记因为有你在学习之路上学会了进取因

学习

植物园游记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植物园游记10篇,内容包括名贵植物园游玩日记,植物园一日游日记。这次来厦门万石植物园,我们玩得多尽兴呀!真是不虚此行!

学习

医院食堂承包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食堂承包10篇,内容包括医院食堂承包价格明细,医院食堂承包哪家合适。合同签订时间:合同签订地点:甲方所在地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双方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学习

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上册作文十篇,六年级上册整篇作文。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另外,我们还当

学习

清工合同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清工合同,内容包括清工承包合同范本,清工合同版本。一、合同期:甲方雇用乙方担任学校清洁员工作,合同期限为壹年,自20xx年2月20日至20xx年2月19日。二、雇用条件:年龄55周岁以下女同志;身体健康,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无公安局拘留

学习

初次和你相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次和你相遇10篇,内容包括初次与你相遇文案,爱戴初次和你相遇。结束以后,别告诉他我恨你,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错过了大家都有责任。昨日一席席话语还在耳边流逝回响,而今天我又将面对等待期盼,等待真的很痛苦,期盼真的好心累。这么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灯谜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灯谜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灯谜100条及答案解释,中秋节灯谜问题及答案。小贴士:月下花“钱”。谜题:元宵、中元、中秋节。(打一消费名词)谜底:3.15(消费者权益日)小贴士:“三”个节日都是月“十五”。谜题:平日不思,中

学习

节约能源标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节约能源标语10篇,内容包括节约能源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节约能源宣传语大全。3、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4、节能减排,减掉的是我们的不健康;低碳生活,降低的是我们的差素质。5、仅在公司允许的时间段内使用空调;6、在夏季空调的

学习

售后业务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售后业务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售后10月份工作计划,售后部门工作计划表。销售计划的制定应遵循两个原则:既要满足企业的销量及费用要求,又要满足销售团队能够实际达成。销售计划应先由销售团队自下而上,根据市场需求、市场基础

学习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学中数字资源有哪些形式。一、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德庆县地处粤西,占地面积2257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下辖13个镇(街道),学校数45所,教学点128个,在校学生5.5万人

学习

踏青说说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踏青说说10篇,内容包括踏青的唯美简短句子,踏青说说文案。春天,当你在城市的缝隙穿梭,感受大地颤动,用跳跃,翻转,腾空,展现移动的艺术时,也许,你会对熟悉的城市有新的认识。想要尝试挑战的年轻人,可以在这个春天,让身体变成踏青的惟一

学习

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上册作文十篇,六年级上册整篇作文。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另外,我们还当

学习

小学生写事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写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写事作文范文大全,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现在感觉好精神啊!真不想睡觉,作业也刚刚写过,只有过来打打文章吧。只可惜像我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看着窗外感觉很空洞,世界是那么的安静,安静得叫人不

学习

写国庆节的优秀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写国庆节的优秀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国庆节的作文400个字,国庆节100字优秀作文。找准课程整合关节点,培养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合格小公民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根据“公民素养教育”的特色定位,通过找到多个整合的关节点,将优秀传

学习

守信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守信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守信作文300字大全,守信用的作文文字版。秦孝公的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鞅。商鞅来到秦国后,与秦孝公长谈了三次,最后说得秦孝公龙颜大悦,连连称赞,两人大有

学习

以快乐为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以快乐为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快乐为主题的作文怎么写,以快乐为题的作文800个字。

学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上册作文范文优秀,小学四年级作文精选十篇。也许春节比圣诞节更重要和有趣,但我更喜欢圣诞节。因为我们可以花时间与我们的朋友和同学在圣诞节。当下雪的时候,Christmasbecomesmuchmore

学习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中秋节赏月快乐的作文,中秋节赏月初中作文10篇。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

学习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以环保为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环保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以爱为题关于环保的作文。Concernedpeoplehavemadesomeprogress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Governmentsofmanycountrieshaveestablishedla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