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1

中秋节对亲人思念的诗句

1、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7、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9、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2、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3、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4、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7、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8、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9、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0、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2、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2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5、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8、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9、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0、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1、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2、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3、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4、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5、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6、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7、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8、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9、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0、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2、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3、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44、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6、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8、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2

1、教学内容:

《秋思》是小学语文鄂教版第九册中的古诗诵读。是由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思乡诗。全诗围绕“家书”,因景叙事,因事而思,通过诗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重难点: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张籍的秋思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教学中,我运用音乐、画面将情境交融,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诵读法:

为了完成秋思的教学,我采用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诵读来展开教学。

第一次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读正确,读流利以至于熟读成诵。

第二次采用读重点词和诗句,体会诗句含义。

第三次采用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课后我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学生很容易说出:“一轮明月嵌在蓝蓝的天空中。”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此时学生自然想到了《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思念家乡”。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接着板书课题。【设计意***: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我让学生课下查阅关于张籍的资料。此环节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最后我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出示课件)【设计意***:这个环节,学生搜集的资料,我的总结、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张籍写《秋思》时的背景,为讲解古诗做好了铺垫。】

2、抓字眼,明诗意。

在 “初读质疑”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诗题──《秋思》并把诗题的意思给大家作了解释。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你能从诗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再读一读: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设计意***:此环节我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词语,这一问题抛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再配以明晰的自读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效果远远好于以往传统流程。而这一带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使学生在课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在“再读解意”环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或词语,体会作者的意境”。第一组学生站起来说,我从“洛阳城里见秋风” 感受到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看见了被风吹落的树叶,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孩子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PPT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学生回答说,他的内心是孤单、寂寞的,(板书:见秋风)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家乡的明月,有的说是亲人,有的说是作者的母亲。是呀,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他感受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紧扣一个“见”字。引导学生说说诗人见到的是什么?见不到的又是什么?在一次次“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第二组学生说,我从“意万重”这个词感觉到诗人思绪万千,有许多话想对家里人说。恩,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有哪些话想要对家人说呢?学生回答:“张籍可能会说我很想念你们,你们想我吗?”“他可能说你们过得好不好?要保重身体。”“他可能会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已经感到很疲惫了,想和家人团聚”“他可能会问家人银子够不够用,要不要寄银子回来?”。我一听,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意境,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这一环节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读后第三组学生站起来说,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是呀,这封饱含着意万重,价值抵千金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又怎能不开封呢!

3、悟诗情,入诗境。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生配乐朗读。)这时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浓浓的思乡情里,很明显我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了。接着,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背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种从“悟”到“诵”进而从 “诵”到“悟”的方法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最后总结: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思乡情。

4、寻诗律,悟诗律。

这一环节,我扣住“思乡”由古至今,让学生感悟千古思乡情。

首先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1)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古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2)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A、师: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B、师: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én shēn)

C、师: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gòu)

【设计意***: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古人思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现象。以前面《秋思》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导读,背景音乐《思乡曲》的渲染,让学生在品读这些思乡名句中融入一种思乡悲愁的诗境中。】

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1)导语。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

(2)配乐欣赏:余光中《乡愁》。

【设计意***: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教师配乐范读,使全课意境统一,让学生懂得张籍思乡,古人思乡,今人思乡。】

四、说反思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3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 “第八大洲”,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xx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 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xx(上午·下午·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月圆人团圆——中秋情思 。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诗人王维曾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也是如此吧。但是我们却有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大家庭——四中队。因为有了这样的依托,中秋的夜晚似乎格外美好:星光灿烂,群星会聚,把整个蓝天衬托得更加的清爽,更加的明亮。

中秋如期而至,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愿人长久,千共婵里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中秋时,每当看到一轮圆月挂上了天空,不由的就会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变得感伤。原以为家乡亲友的问候最是暖人心怀,遥在他乡的你也该连线父母,道声平安,一诉乡思。而此时此刻我却感受到老师同学的一句关怀,一声问候最是暖人心扉的,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生活便是赏心乐事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聚,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让人畅怀的吗?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4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5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能背诵。

2.能感受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月夜***画和配合的诗词)

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团圆的象征,古人总爱对月抒怀,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二)介绍作者: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2.《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三)诵读探究:

1.理清诗歌脉络。

上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阙: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2.朗诵全诗。

学生学习过程:***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思考:

(1)开头两句的月宫境界,反映了什么?

反映词人对天上的向往。

(他写该词时正值***治失意,这正反映了他当时思想的矛盾。)

(2)后面几句,思想有无转变?

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3)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课后学习:

背诵三首诗词。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体会诗中的意境。

课前预习:收集关于“月”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收集的关于“月”的名句

(二)师生共同分析《十五夜望月》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三)分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四)关于艾青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2.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了向往、追求和讴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又同新鲜的诗美结合在一起。

(五)研习课文《我的思念是圆的》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九岁开始写作,“年未弱冠,文章得名”,被视为“神童”。他是唐朝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不但精通诗文,而且擅长音律、书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15岁那年,王维就与胞弟王缙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来到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对当时热衷仕途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这样的日子不觉已过了两年。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这时,秋收结束,人们都佩插茱萸、登高、饮酒来祛邪避灾,为来年祈福。王维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思绪万千。胞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于是王维提笔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借此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一、二句运用了“直接法”。第一句是叙述,描写诗人的处境。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同时透露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直抒胸臆。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这种摆脱不掉的思乡情感,平时亦有,不过是隐含于心,未加吐露而已;一旦遇到佳节,诗人怀亲思乡的感情潮水再也无法控制,只得任其奔涌,从肺腑间吟出这脍炙人口的名篇。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后来也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7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__: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了,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__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__班的___和___同学,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又到一年月圆时》。

当天气不再炎热的时候,当清晨的步伐不再悠闲;当课业不再轻松,当耳边又响起一阵阵亲切的叮咛,我们又迎来的一个崭新的学期。金秋九月,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你的心是否如我一样牵挂着远方的亲人,让我们祝福亲朋好友身体健康,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中秋,又到一年月圆时。让我们珍视亲情,合家团圆。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还记得儿时朗朗的读书声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提醒我们思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子发出如此美好的祝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那是张九龄给我们送来的祝福。是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我们庆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和平、安康、幸福、团圆,这不正是我们先人多少年来追逐的信仰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几盘小菜,几句家常话,简简单单却又传递着人类最温暖、最和谐的声音,今夜,月圆人更圆!

中秋最美是思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声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块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__班全体师生祝大家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我们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021欢度中秋主题演讲稿5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到了!“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8

摘 要:韦应物是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多以“高雅闲淡”作为其诗风的概括,然而韦诗中对亲友人伦表现出深切关怀的作品,充分表明了韦应物对现实生活的真切观照和对亲友人伦的深挚情怀。因此,韦应物的诗歌用“语淡情深”来概括或更为全面和恰当。

关键词:韦应物;赠答诗;深挚情怀

中***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大历年间是唐诗由盛唐转入中唐的过渡时期,韦应物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对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多以“高雅闲淡”概括,其气貌高古、清润闲淡的诗风也多为人推崇,因此有“王孟韦柳”的并称。与韦应物同时代的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中感慨:“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宋代苏轼则认为韦柳二人诗风绍承渊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剑溪说诗》)。可见从韦应物当时至于后世,人们都较多地关注到韦诗中高雅闲淡的的特点。

事实上,在韦应物诗集中,不仅有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大量的赠答诗、酬谢诗等抒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这一类诗往往表面看来不着笔墨、高古淡远,实际蕴含着深深的人伦关怀,言简而意长,语浅而情深。《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一首怀想山中友人的诗作: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乍看此诗,清泠如秋水,不细读便不能体会作者内在的深情。首先一个“冷”字,不仅带来了郡斋秋雨冷寂的气氛,也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的“冷”,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在郡斋中觉得寒冷便想念起山中的友人,不是感情深挚的人恐怕不会如此细腻和深情。诗人推己及人,怀想友人:他是不是也在这秋雨的深山中感到冷寂呢?便欲前去送酒探望,然而再进一层想,恐怕道人超世脱俗,踪迹难觅,落叶满山,何处可寻?南宋吴沆《环溪诗话》卷下云:“作仙道僧佛诗,要冲淡潇洒,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等句超在尘外。”诚然,全诗层次递进,气氛萧疏,然而由思念之切,到欲寻之喜,再到难寻之惆怅,情韵深长,耐人寻味。宋代许《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可和也。”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则说:“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东坡和句不如韦应物,盖因韦诗情发于内心实感,而自然流于笔端,故浑然天成,意境高远。作者不刻意“用力”,不直写自己内心的悲凉,只是通过想象的意象、气氛的渲染,将浓厚的深情通过淡淡的笔墨氤氲出来,虽不着痕迹,而读者自能感知而共鸣。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是一首短制,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不由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远近相连。山中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种高雅之士惺惺相惜的抚慰寓于其中。

诗人善于将浓郁的深情蕴藏在暗淡的景物中,借平静的气氛抒发内心萧索的感情,如“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沣上醉题寄涤武》)、“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答李翰》)、“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送丘员外归山居》)等都是简单闲淡的短制,然而无不蕴含着对亲友的浓浓怀想。

以疑问作结也是诗人将浓郁的感情融入诗中的手段之一。赠答诗以问句作结,不仅使得诗歌意境悠远,含义无穷,也能引起对方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如“忽忽何处去,车马冒风尘”(《赠崔员外》)、“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赠萧河南》)、“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等,都以其结句充分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心和深情寄怀。《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一首也是:“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人寄意远方的亲友,将思念之情蕴于景物的描绘、环境的渲染和平静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感情愈发积蓄,直至诗歌结尾发出一声怅然长问,意味深长,思亲怀家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上述几首赠友诗的感情只是一种淡然的抒发,那么《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则更有老来逢旧、老泪纵横的沉重人生感慨: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说:“诗题‘喜会’,诗情却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一喜一悲,时今时夕,随情跌宕,不胜今昔之感,因成佳制。”诗人与故人相遇,不由得喜不自禁,然而感情却又是复杂的,“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别流水十年间,四目相对,双方都已鬓发斑斑、垂垂老矣,想起这些年天各一方,沧海桑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笑便也只有变成了含泪的笑。个中无奈与沧桑、凄凉与寥落,诗中并未直接表露,然而读此诗、想其景,谁能不如身临其境,潸然泪下!如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时你我还是白衣少年,欢笑游戏历历如昨,而今日重逢,鬓已萧萧矣!除了能自嘲老朽,以“淮上有秋山”解嘲,还能如何呢!亦不由得使人想起少陵野老《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悲喜交加,悲的是岁月长,衣裳薄,喜的也只是你我都还在,有生之年还能一见,岂不幸甚!“节奏的舒缓使诗人情感的表现平淡,平和;平铺直叙使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①这首诗明白淡然,然而语浅情深,节奏流动,跌宕起伏,其背后对人生、对亲友的深挚感喟,发自肺腑,动人衷肠,可以说是韦应物赠答诗中看似平易、实则情浓的代表。

萧疏中见空阔,平淡中见深情是韦应物诗歌最显著的特点。韦应物赠答诗中也有山水田园的意象描写,然而和陶渊明、谢灵运以至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蕴含着深挚的情怀,不是为写景而写诗,乃是情到深处,借景抒情。陶渊明采菊避世,王维参禅悟道,孟浩然清淡闲适,唯韦应物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挚友情。

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只是其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博杂,其中确有大量风格接近陶渊明、孟浩然的闲淡之作,但也不乏语淡情深、真挚感人的作品,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追求。

要之,韦应物赠答诗中对于友情、亲情、爱情的摹写自然流露、不求雕琢华丽,而抵达内心深处,充分表现了对亲友人伦的真挚关怀。在这一点上,韦应物和与其并称的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都有明显的不同,他不是优游云外、闲云野鹤的隐士形象,反而更有杜甫关怀现实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的论断只是就韦诗的语言特点和表面特征来说,难以括其全貌,用“语淡情深”或许更能观照韦诗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9

【赏析】

张可久是元朝诗坛上卓有成绩的散曲作家,传世小令多达八百余首,影响颇大。他的作品内容多数是嘲风弄月、流连山水的。《清江引・秋怀》可算是一首难得的文辞佳丽、耐人寻味的天涯悄思曲。

小令起句“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交代了节令、行程及远方的思念。在黄叶纷飞、西风渐起的秋季,亲人的牵挂远达千里外,征人的踪迹牵挂着遥远的心。信中透露了殷殷的探询,打听着天涯孤客的返家日期。信中只问“归期”而无他语,便把“一行书寄千行泪”的离愁别恨烘托出来。

接着似应交代远行人的归期了,但诗人笔锋陡转,铺展了一幅大自然旷远清丽的画卷“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大雁在高天悠长地叫着,呼唤着同伴飞向迢迢的南方,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在秋阳里争相怒放。“万类霜天竞自由”,而征人仕途艰难,身不由己,“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只能面对金黄的花儿,独酌自斟,排遣相思,聊释愁怀。这一句从人的多种感官角度把古诗词中常见的思乡情怀具体化、形象化,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里,强调了一种有构***讲究的***画般的美感,可谓是“诗中有画”。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篇10

关键词:诗歌奖赏技巧

要想答好诗歌鉴赏题,除了能力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古代诗歌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的时间、地点、时间、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点明这首诗是送别诗;《咏梅》,题目点明这首诗是歌咏梅花的,属咏物诗;《越中览古》,题目点明这是怀古诗。

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话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诗,杜甫的忧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感情。比如:刘克庄《落梅》,诗后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之时。有些解释相关语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还以刘克庄的《落梅》为例,注释中解释:“飘入迁客,坠似骚人”分别是指韩愈“朝奏夕贬”和屈原“失宠被逐、投江而死”之事。

四要看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或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藉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亲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从而表达了作者踽踽独行于异地,倍思故乡的情感。再看苏轼的《鹧鸪天》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描写了红蕖、白鸟、绿叶,色彩绚丽,以乐景抒哀情,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得过且过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六要注意细节。例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抱膝灯前影半身”这一句,通过影伴身,抱膝灯前等动作对人物进行描写,表达诗人思乡,思亲的情感。还有元稹《闻乐天左迁江州司马》中“垂死病中惊坐起”这一句,写“重病中,元稹听到朋友被贬的消息突然做起来”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震惊之巨和与朋友的友谊之深。还有岳飞《小重山》,中“起来独自绕街行”一句,也是对动作的细节描写,可见诗人彻夜难眠,从而抒发诗人孤独苦闷,壮志难酬的心情。还有《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机警聪明的垂钓小儿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七要注意“情语”。故事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语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语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例如:袁凯的《客中夜坐》中“何处行人不断肠”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又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客行悲故乡”这一句,也能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除了以上七个技巧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识。其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也是学生应该需要格外重视的。

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三、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无垠、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五、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的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七、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

学习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颐和园导游词作文10篇,内容包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写几句颐和园的导游词。快看,这就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那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栏杆上还画着五彩缤纷的画,画的有人物、动物、花草、风景。长廊边上还栽满了

学习

关于雪的日记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雪的日记10篇,内容包括关于描写雪的日记,玩雪日记100字。0引言降雪现象是天气现象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观测降雪现象对于研究降雪的发展规律、监测暴雪灾害性天气以及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在2013年2月18日夜

学习

哭过就好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哭过就好了10篇,内容包括哭过就好歌词,哭过就好了mv。回到教室的时候,我故意以值日为借口,拖啊拖——我直观的感觉是,我这次肯定没考好,不然不会用那种眼神。果然,我对了。不久,我就被班主任“请”走了。可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脸笑

学习

中秋诗歌古诗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诗歌古诗10篇,内容包括中秋最佳十个古诗,司空的中秋古诗。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

学习

杨宗纬空白格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杨宗纬空白格10篇,内容包括杨宗纬韩红空白格,杨宗纬精选18首。

学习

祝福老人新年祝福语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老人新年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适合新年祝福老人的祝福词,老人新年祝福语大全。4、新年好!满街放鞭炮,逮谁都问好,搓麻不怕警察知道!猴年更好!生意火爆!好运全来到!变撒哈拉之沙为财、太平洋之水为福、喜马拉雅之颠为寿,送作新年

学习

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800字,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作文。修老师爱生如子,有一次,班上同学下课上厕所不小心摔一跤,头破血流,这下子可把老师给急坏了,她忙着将周同学送进医院,并且还买了水果看望,她真

学习

最优美的文章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最优美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每日一读优美文章,最优美的文章摘抄。一、注重审美感受的培养教师在讲解文章的内容时,对于优美的片段,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形成画面展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作者的巧妙的用词与

学习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中国美好家园10篇,内容包括美好家园美丽中国征文,美丽家园美好中国。我读到了《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中篇——风采。感动中国!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她的身边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

学习

如何提高作文写作能力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提高作文写作能力10篇,内容包括如何提高小学作文写作能力,背作文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吗。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这次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有文学欣赏,应用文、公文、新闻写作,还有专门的调查报告、典型材料、领导讲话写作等,可以说,涵盖

学习

笑对失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笑对失败10篇,内容包括笑对失败的正反例子,笑对失败的典型事例。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接受面对它的机会,以正确的方式攀越失败,明智的选择。成功者固然令人起敬,而笑着认真面对失败的人却比任何人都可歌可颂。笑对失败,去唤

学习

立春佳句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立春佳句10篇,内容包括立春的句子经典语录有哪些,立春台词大全100句。1.绘色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

学习

桥的谚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桥的谚语10篇,内容包括桥的俗语有哪些,桥的谚语。纸包不住火,水漫不过桥。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两桨桥头渡黄叶覆溪桥过河拆桥船到桥头自然直双桥好过,独木难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桥归桥,路归路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

学习

教师节活动主持词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活动主持词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活动主持词语,最新的教师节主持词范文。甲:九月的阳光格外灿烂,九月的天空分外明媚;乙:九月的原野弥漫芬芳,九月的大地闪烁金黄;甲:又是一个橙黄桔绿,稻菽遍野的季节;乙:又是一个桃李芬芳,馨香

学习

雨水节气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节气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雨水节气最好的原创诗词,关于雨水节气的诗十百首。2、《七绝·雨水时节》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3、《七绝·雨水》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

学习

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有关中秋节的资料100字左右,关于中秋节的一切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秋节的来源及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二、活动准备:资料搜集,做课件、歌曲《明月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灯谜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灯谜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灯谜100条及答案解释,中秋节灯谜问题及答案。小贴士:月下花“钱”。谜题:元宵、中元、中秋节。(打一消费名词)谜底:3.15(消费者权益日)小贴士:“三”个节日都是月“十五”。谜题:平日不思,中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诗词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佳句,中秋节伤感孤单的诗词。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花间一壶

学习

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豁然开朗的诗句,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的诗句。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这里的诵读,就是

学习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中秋节赏月快乐的作文,中秋节赏月初中作文10篇。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

学习

中秋节来历和习俗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来历和习俗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由来和习俗完整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20字。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

学习

爱情的诗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爱情的唯美诗句,爱情离别的诗句。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6、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7、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