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1
2、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4、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5、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的单位进行战斗。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2
关键词:穿越剧 电视 叙事学 后现代
2011年初,湖南卫视独播自制剧《宫锁心玉》,收视率居全国同时段第一,大结局收视份额更高达16.74%。此后播出的《宫锁珠帘》也在2012年初赢得不俗收视率。穿越剧满足了人们希望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心理诉求,满足了部分创作者与观众逃避自由之重负的心理,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一、“穿越剧”的发展脉络
法国著名学者莫兰曾说,“电视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的乌托邦,负责保持与真实的和想象中的世界之间的联系。它虽然是镜中花、水中月,但却是人类的心灵之梦。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提供了‘经客观化了的主观性(梦幻、神话)以及经主观化了的客观性(背景、自然、存在)。人通过其工具、其梦想、其参与来产生自己’。”穿越剧连接与游走于历史与现实、历史正剧和戏说之间,其时空的拼接叙事,常常使电视剧具有悬疑、幽默的特征,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在西方,穿越剧属于科幻剧、奇幻剧或悬疑剧,如美国电视剧《迷失》;在日本,穿越剧属于灵异剧,如《漂流教室》。
“穿越剧是在尝试用一种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只是归属于现代主义现代派的荒诞派的审美精神、审美原则和创作方法,用荒诞叙事的策略和模式来实践一种电视剧新品种的创新的艺术探索,来建构一种中国电视剧观众心目中的电视剧艺术的神话。”在华语圈里,早期的穿越剧可以追溯到台湾电视剧《超级女巡按》(1993)与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寻秦记》(2001)。“穿越者都介于守法与犯禁之间,游离于历史与现代之外,享受自由的快乐,目的是游离于社会秩序对他的约束之外,享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离的狂欢”。2010年,穿越剧《神话》在央视八套播出并一举夺得全国收视冠***,引发《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魔幻手机》等穿越剧的重播,《古今大战秦俑情》、《穿越时空》、《灵珠》、《宫锁心玉》、《宫锁珠帘》也相继开播。
我国穿越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主人公前往异时空的穿越需要借助某项媒介或实物来完成,如《寻秦记》中的“时空转换机”、《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游梦仙枕”。二是异时空的故事构建的媒介现代化――“手机”的导入。在《魔幻手机》中,一部神奇的手机成为情节线索i在《神话》中,易小川凭借虎头坠穿越时空,但随身携带的手机在叙事中穿针引线。在人物和故事编排上,历史、现实与未来交融混合。三是情节设置更趋向天马行空,如江苏卫视首播的《女娲传说之灵珠》,突破穿越剧固有的“过去一现在一未来”的三维叙事框架,跨越人、神、妖与魔四界:《宫锁心玉》的时空穿越已不需媒介且实现双向穿越。
二、穿越剧《宫锁心玉》的“经典叙事学”分析
“经典叙事学”以结构主义为中心,关注作品的文本。叙事学最初聚焦于文字媒介,后来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媒介。叙事学主要分为“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前者以文本为中心,隔断作品与环境的关联;后者则是将作品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环境的关联。影视作品本身的结构、文本与文学作品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与叙事学联系密切,并逐渐演变为“电影叙事学”这一***的研究领域,也为电视文本解读提供崭新的视角。
电视穿越剧指叙事时间以逆时叙述为主,故事以时空的明显错位与置换作为发展动力和脉络的影视剧种。主人公因某种机缘偶然被送入异时空,时序语境错位衔接。穿越意味着时空拼接与文化差异;穿越也作为叙事线索贯穿故事始终。探究电视剧《宫锁心玉》的情节、人物、叙事语法、话语、叙事交流等基本叙事要素,可以加深对以《宫》为代表的穿越剧的理解。
(一)围绕“谜”和“解谜”的情节设置
故事围绕“谜――解谜”的基本结构展开。《宫锁心玉》有两个“谜”,即“王位”和“洛晴川”。故事主线是三位阿哥为争夺王位而明争暗斗,副线是三位阿哥同时也为追求洛晴川展开争斗。故事分为三大叙事板块,分别讲述太子、八阿哥、四阿哥争夺王位与追求晴川,每一板块的结尾达到一个暂时性的大平衡,每个大平衡之间穿插小平衡,整部戏就是在不停地构建和打破大小平衡之间来制造戏剧冲突与和谐。
洛晴川的梦幻穿越拉开了戏剧的序幕,为故事发展留下悬念:回到古代的她将会有何种经历?《宫锁心玉》代表典型的穿越剧情节设置,“现代-古代-现代”。故事内容集中发生在古代,现代只起铺垫作用。兄弟之争、母子矛盾、美人与江山的情节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完成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叙事。
(二)以“扁形人物”为主的角色设置
福斯特在人物分类理论中提出“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前者指性格简单、个性单一的人物,后者指性格复杂、个性立体的人物。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要角色,基本属于扁形人物,个性相对单一,人物发展易于推测。例如,洛晴川机灵义气,代表穿越;八阿哥淳厚正直,代表成长;四阿哥狡诈坚韧,代表争斗;素言细腻坚定,代表间谍;信嫔娘娘有心机、善嫉妒,代表生存。从人物轴线来看,《宫锁心玉》的人物属于静态发展轴,即人物特性一般从头到尾无重大变化,人物角色一出场就相对固化。单一的角色设置使得《宫锁心玉》的人物脸谱化,整个故事与其说是情节冲突,不如说是固定化角色和元素之间的碰撞。
罗伯特・麦基认为“人物要有欲望才能使故事成为故事”。《宫锁心玉》的主要人物都有一次实现自身欲望的机会:洛晴川自始至终有“回到现代”的欲望;八阿哥历尽艰辛追随晴川;四阿哥如愿当上皇帝等等。每个角色受欲望驱使而行动,行动带来故事的冲突和平衡,从而体现或实现人物价值,如八阿哥通过王位之争来实现自身成长。
(三)《宫锁心玉》的叙事语法:简单的符号组合+复杂的情节冲突
所谓叙事语法,是系统地记录和说明故事普遍规则的符号和程序;关于叙事语法,比较著名的有普洛普的功能说、托多洛夫的层次说、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结构、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在此采用功能说和“符号方阵”进行分析。
普洛普的功能说是从童话入手探讨故事基本形态,借用其来分析宫廷穿越剧《宫锁心玉》的叙事,可以概括为如下功能设置:某女子有神秘经历穿越回古代-穿越到的古代地点是皇宫-女子接连遇上几个皇子-皇子对女子先恨后爱一女子在几个皇子的追求中犹豫-皇子要为争夺皇位而竞争-皇帝妃嫔为扶助自己儿子继承皇位而明争暗斗-女子因为洞知历史而不断化解皇子争权矛盾-皇子一赢得皇位而失去女子的爱-皇子二失去皇位而赢得女子的爱-女子回到现代。宫廷剧固定化的人物角色按这样的功能组合展开,看似复杂的剧情,实则简单的符号组合。在此叙事语法组织下的剧情结构显得简单,难免看过开头便能预知结尾,因而需要依靠填充大量的情节冲突来吸引观众。
“符号方阵”以二元对立为核心,构成意义对立。《宫锁心玉》的人物基本以两人一组出现,如晴川和八阿哥、四阿哥和素言、德妃和太子,一组人物角色相近,与另一组人物发生矛盾,继而制造故事冲突。以下两组角色的戏份最多,基本包含全剧情节:
现代人Q深知在争夺皇位中S胜B败,但是正义的Q因不满S的阴险而阻止其夺权,从而形成Q和S的对立;Q表面上支持B夺权,却因早知B会败北而在内心与其形成对立;Y支持S夺权,所以和B形成对立;Y深爱S,但是S爱着Q,所以Y和S也有对立关系;Y因为S深爱Q而否定Q,Q因为Y是S的帮凶也否定Y,Q和Y是相互否定关系;B和S因为争夺皇位也处于相互否定的关系,以上共构成六组二元对立关系。“符号方阵”所形成的“阐述场景”具有强大的构成力,在此生产斗争与调和、爱与恨、离与合、得与失,故事因此而派生。
(四)融合多重聚焦视角的叙事话语
叙事话语指“怎样叙述”,包括叙事者和叙事视角,两者往往交叉运用。所谓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述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即谁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视角主要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三大类型。《宫锁心玉》的第一层叙述者是编剧和导演,他们运用非聚焦型视角来编写这个穿越故事。这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即叙述者可以从全方位角度来观察故事,可以纵观整个群体生活,可以窥视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全景式的视角适合电视剧一类的宏大作品,便于整体上把握复杂的故事线索和人物。但是这种视角也有其缺陷,即“无微不至的叙事在充分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强化了观众的收看惰性,观众能轻而易举地按照故事线索和人物活动推断情节发展,缺乏悬念和空白。
第二层叙述者是剧中的每个人物,他们运用内聚焦型视角来共同演绎这个故事。这种视角是从人物的角度去观察故事,叙述者唯有“眼见即所得”,对于其他人物的事和内心活动则需要臆测,情节冲突因此产生。内聚焦型视角可以给叙事留下空白和想象,弱化观众的收看惰性。观众能轻而易举地按照故事线索和人物活动推断情节发展,缺乏悬念和空白。
第三层叙述者是来自现代的穿越女子洛晴川,她是运用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视角来观察故事。首先,晴川来自现代,对已经发生的古代历史“全知全能”,即用非聚焦型视角来强化她对穿越经历的认知。其次,晴川对是否能回到现代“不知不解”,她也须像剧中人物一样以内聚焦视角来观察生活,以期找到穿越回现代的途径。穿越人物的双重视角是《宫锁心玉》的一大特色,增加叙事的趣味性,丰富故事内涵。
(五)叙事交流
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在1978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一书中提出叙事交流***,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在经过大量研究后进行修订,现结合《宫锁心玉》的文本修改如下:
叙事文本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观众-真实观众
1、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是日常生活中的他,而不是作为编剧的他。隐含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是作者身份,即作为编剧的他。真实作者虽然处于创作过程之外,但他的生活经历难免会影响其创作,使得隐含作者并不能完全***于现实之外。演员实际上也是一类作者群体,他们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演绎,也是隐含作者的一种。
2、叙述者与受述者
叙述者即叙述故事的人,反映在《宫锁心玉》里是每个角色人物,他们代替隐含作者直接与受述者进行交流。受述者即接受叙述的人,在《宫锁心玉》里叙述者本身也是受述者,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在“叙事自己”,同时又在接受“别人叙事”。
3、隐含观众与真实观众
隐含观众是隐含作者在创作时设想的受众对象,《宫锁心玉》的隐含观众是年轻人群,所以编剧在创作时会根据年轻人群的接受特点去设置角色,以使作品能引起更多共鸣。真实观众就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宫锁心玉》的实实在在的观众,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去解读《宫锁心玉》,而不是按照编剧预想的方式去解读,因而出现不同于隐含读者原意的解读偏差,作品内涵由此得到不断扩展。
三、《宫锁心玉》的“后经典叙事学”分析
“后经典叙事学”将叙事作品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其创作语境和接受语境的关联,以“经典叙事学”的概念和模式为技术支撑,常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去分析作品的创作,重视读者的能动作用。
穿越“已知”和“未知”是穿越剧的主要体现,《宫锁心玉》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穿越“已知”,这也是当下中国穿越剧的基本形式。从编剧的角度来看,穿越剧创作可以避开敏感的现实题材,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穿越剧状况来分析,这种创作自由遭到“滥用”――随意篡改历史、过度说戏、扎堆泛滥,使得广电总局要出台限令规范穿越剧创作。穿越剧这一题材在国外并不新颖,但是国外穿越剧往往探讨宗教哲理,能给观众以思想熏陶。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现代生活压力使得人们妄想回到过去来“解脱”自己,同时,“后悔”这个人类共有的情感使得人们幻想“时光倒流”去挽救遗憾。穿越剧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通过“集体狂欢”式的异想天开来逃避现实,从而找到一种虚幻的自我认同方式。基于这样的观众心理,穿越剧得以火速升温。
“电视――大众文化的主要提供者――越来越把幸福生活的定义说成是更普遍地获得商品和立即得到的自我满足。乌托邦的狂热就这样被欲壑难填的消费挥霍所取代。”穿越剧为大众的视听消费生产影像符号与。当下中国的穿越剧,多以宫廷题材为创作背景,但此类宫廷穿越剧对国事社稷讲述较少,多关乎后宫嫔妃斗争。“观众已经用收视率阐明了自己的反智立场。当习惯从没营养的电视剧里找乐子之后,我们的确获得了一种反抗权威的。”穿越剧的“火”,实则是对女性影像的消费。在穿越剧中,女性总是贯穿全剧、举足轻重的线索。那些跌宕的剧情,围绕女性而铺展;后宫嫔妃的你争我斗、各怀鬼胎,成了剧情起承转合的粘合器;置于古代“男尊女卑”的文化语境中,她们的角色,依旧是男人的附庸和玩偶。
“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宫廷穿越剧对女性的影像捕捉,正满足了大众的窥视癖。荧幕上的“美人天下”与宫廷斗争的“步步惊心”,成了观众的窥视对象。剧情按照观众预设的“善恶果报”展开,制造出观众的窥视品。
影视剧表现出的女性形象,常常违背现实逻辑。女性形象的温婉善良,在穿越剧中被固化为“阴险歹毒”、“争名夺利”。这种角色渲染通常是为剧情和收视率而设置,而非单纯的艺术描摹,女性不可避免地“被物化”。在宫廷穿越剧中,女性形象总逃不出“男尊女卑”的男权视角,这是剧情遵守的暗线;女性就如货架上的商品,“等待”宫廷穿越剧的消费。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3
关键词:历史档案;茶文化典故;形成影响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饮茶历史最长的国家。我们已经很难确定我国饮茶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无法证明是谁发明了饮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不仅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上多数地区的茶文化与茶叶生产理念都是从我国传递过去的,可以说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中国的茶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和内涵。
1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及相关典故分析
1.1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
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进入新中国之后,茶文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相对传统文化来说,当前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其更注重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可以说,茶文化体系中更讲究“写真”,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认知的融入。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想要有效了解传统文化,就必须对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进行全面系统化了解。首先,茶文化的内涵表现为传承性。茶文化并不是在一天之内所产生的,如今整个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和产业,正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在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茶文化机制。一直以来,我们的茶文化都没有断绝过,其关键原因在与茶文化被直接、有效的传承下来。其次,我国的茶文化并非在一个地区,而是在多个地区都形成了茶文化体系,分布广泛、内容多元的茶文化体系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机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茶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事物发展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元素,将茶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情况下,茶文化都通过一定文学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无论茶文化如何发展,其都需要有一定文学作品做传播铺垫。
1.2我国茶文化中形成的相关典故分析
典故一:赐茶代酒。现代社交礼仪中,酒是重要的“情感表达”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场合,不适宜喝酒,因此就会用“以茶代酒”来具体代替,既不失去礼节,同时也能有效开展情感沟通活动。这一“做法”的来源事实就是从记载的典故中转变而来的。根据《三国志》中介绍,吴国第四代皇帝孙皓非常喜欢喝酒,而且每次举办宴会时,来宾都要喝很多酒。但其中有一位大臣韦曜酒量并不多,而孙皓非常器重博学有才的韦曜,因此每次当韦曜喝不了酒的时候,孙皓就会让内侍偷偷的用茶换掉韦曜杯中的酒。这就是以茶代酒的典故来源,从这一典故的形成,其中就是茶文化内涵的一种展现,以茶代酒,实际上是茶文化中以礼待人的具体展现。而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传承这一典故,正是经典著作记录的结果。典故二:陆纳杖侄。实际上,茶在饮用之风兴起初期,只是被作为贵族和上层人士品鉴的饮料。陆纳杖侄是根据东晋著作《中兴书》的记载所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典故。其大概讲的是:陆纳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有一次他在接待谢安的拜访时,仅仅安排了茶果来接待。而其侄子认为接待人是东晋极其有权势的人,因此就认为整个接待的安排过于简单,所以便自主主张,用丰盛的菜肴替代了原来的瓜果安排。待谢安走之后,陆纳便对侄子这一行为愤怒职责不已,并且杖责其侄子40板子。这就是陆纳杖侄典故的来源,这一典故也被成为我国茶文化十大典故之一,而在这一典故中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道德理念。当然这一典故的传承,离不开《中兴书》的记载。典故三:王蒙与水厄。真正意义上,饮茶从贵族走向大众,还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因此在魏晋时期,很多人并没有形成饮茶的习惯,即使是多数贵族,也没有形成相应习惯,所以多数人对喝茶并没有太多兴趣。根据《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时期的王蒙,非常受皇帝器重,因此也是当时的权势重臣。而王蒙有个爱好就是喝茶,并且是非常喜欢喝茶,其喝茶的热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接受范围,一旦家里有客人来,其就一定要来访的客人和自己一起豪饮,由于多数贵族尚未养成喝茶的习惯,所以每次去王蒙家中拜访,就表达出自身的担心和害怕,因此在每次去之前,通常都说今天有水厄。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在东晋时期并未形成风气,同时其也被作为招待客人的重要工具。此外饮茶风气的形成,应该与权贵推广有很大关系。
2历史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档案是一种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其中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文化成果,同时其中也富含了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共同信仰和社会风俗等等。可以说,历史档案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而整个档案中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因此想要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体系化了解历史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历史档案是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记录依据,也是几千年文明的见证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证明同时期文明的方式都不复存在,无论是民谣,还是语言,其对原有故事内容记载的内容缺乏客观依据。而只有历史档案能够对同时期发生的事件进行清晰化描述,后人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档案内容,能够对故事进行真实有效的还原。除了真实记载价值之外,实际上历史档案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但在多数人看来,更在意的是历史档案对历史事迹记录的内容,因此其看中的是档案文化的历史性和传承性。随着我们对文化观念认知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在研究历史档案时,通常也充分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通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历史档案典故中所记载的历史事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历史档案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深深相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可靠性,以及文明延续性都有极高要求。想要达到中华文明的有效创新、传承和发展,不能只靠语言,更重要的是依赖可信度极高的文字记载,历史档案就一起客观性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今历史档案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档案内容,而是融入了社会发展心态和实践价值的重要内涵。所以,历史档案中所记载的不仅是一种文化内容和历史资料,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社会观念的有效继承,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3历史档案对茶文化典故形成的具体影响分析
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和语言,只有依托这两种形式,各种文化才有可能被传承发展下去,而语言的传递方式比较多,比如民歌、民谣等等,但传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通过文字的记载,不仅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传承过程不发生变质,同时也能实现对整个文化的等量传递。因此我们在界定一种文化或者文明时,最有力的证明依据就是其文字内容。历史档案无疑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明方式。茶文化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日益重大,其关键就是有陆续出现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乃至经典专著对整个文化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宣传和记载。历史档案作为文化记录的重要文字形式,其中记载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富含了各种文化元素。相对于文化传承的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而言,历史档案更具有稳定性和真实性,可以说历史档案是我们了解茶文化的最正面渠道。深度了解传统茶文化,不仅需要了解其文化内容,还要有效认识其外部延伸。所谓传统茶文化的外部延伸,并不是简单元素,并非一般人所想到的茶道等。实际上其延伸是融入了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而这些延伸是我们必须了解并且学习的内容,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且相应融入情感和价值内容,从而才能为有效了解、学习、传承、创新茶文化奠定基础。历史档案所记载的方式比较科学,同时其保存性比较好,因此其就成为我们传递文化,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有关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档案是我们体系化了解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也是我们认知茶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典故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可信度高,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典故事迹都是通过相关经典著作所形成的。因此茶文化的历史主要依据历史档案来实现记载和传承,如今我们所知道的第一部有关茶叶的著作就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因此当前我们研究、学习茶文化的主要依据也是这些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历史档案是茶文化典故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此外,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都有独特的背景,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在学习和认识茶文化时,都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内涵与价值,这是我们传承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
4结语
我国的茶文化不仅体系全面,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其承载和沉淀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可以说茶文化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是融入了整个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遍布各地区,涵盖多种茶叶类型,融入了多种元素的茶文化体系。而记载我国茶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就是历史档案,通过历史档案的有效记载,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前提。因此通过对历史档案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层次分析历史档案在茶文化不断传承、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和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时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J].茶世界,2013(11):151-154.
[2]陈文华.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J].世界农业,2013(17):112-125.
[3]范增平.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4(7):53-57.
[4]于越.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农业考古,2014(15):79-83.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4
[关键词]中英语言日常对话文化差异
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所属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和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杜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英语言在含义上、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观念上的差异,使中英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禁忌上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十分必要。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总体表现
西方生活理念是基于个人和社会相对立的原则。个人自我实现的观念根深蒂固,Individualism是西方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他们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性和创造性,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治和宗教势力等的牵制”,他们常常使用坦诚直言的语用方略。西方人基本上是遵循交际的合作原则的,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时,“得体准则”是经常采用的准则。西方人把个人利益、个个隐私、个人自由、个性***等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之间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会被当作对个人主义的侵扰。因此,在向别人提出“建议”、“劝告”、“批评”、“要求”时,人们必须遵循“得体准则”,采用间接礼貌策略,以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或尽量减少语力的强迫性。而按照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每个人均从属于一个密集的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追求的不是个人实现,而是所处生活环境内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不突出个人,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个人主义”,他们常常使用委婉含蓄,谦虚的语用方略。为了顾及双方的“面子”,汉语言文化注重和强调礼貌言行,用礼貌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语用上表现为“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hTtP://Www.XcHeN.COm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来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词令。运用遵循一定的论证模式:先描述某一个具体事件,然后是回顾其历史,解释目前采取的措施,最后是展望和道德性劝戒。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力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通过阐明请求的缘由,说话人为对方留有答应或拒绝的自由,因而保全了双方的面子。这些言语风格和交际策略源于中国人文化上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传统。在中英语日常交际中,双方经常闹笑话或交际失败,是因为中国人常以自己模式和策略,常常以己度人,错误地评估、应答对方的话语,反之,英美人亦如此。
二、孕育文化的特定环境不同,造成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人与英美人往往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和看法不尽相同。所有这些文化层面上的不同因素导致了英汉语言在词汇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理解,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理解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sickasa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风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打电话时“您贵姓?”“我是某某”若直接理解为“Whoareyou?”“Iamso-and-so”,这会使对方莫明其妙,因为这样说违背了英语文化里约定俗成的电话习惯用语,应理解为“Whoisthatspeaking,please?”“Thisisso-and-sospeaking”。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汉语里的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语里则不问姊妹、不问兄弟一视同仁,分别为sister和brother。汉语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泾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分得很具体,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而英语里却模糊、笼统,一律称为cousin;同样,英语里的uncle和aunt,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brother-in-law和sister-in-law等,在汉语中也没有内涵和外延完全对等词语。这些看似简单的英语词语,若无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清楚。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5
关键词:素材;增译;文化背景;读者接受
中***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18-03
素材理论是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提出的,米克・巴尔认为叙事作品分为“故事、文本、素材”三方面。素材的引入充分考虑了语境,强调了读者参与,体现了读者的想象力。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从素材角度考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在根据故事需要,把隐含的素材从幕后推到前台,即增译技巧。从米克・巴尔素材角度分析增译策略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增译,对拓展和深化翻译研究领域有一定意义。
一、米克・巴尔素材理论
素材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发或经历的事件[1]。阅读过程中读者首先看的是文本,而不是素材,素材是读者解释的结果,这种解释受到故事发展的影响。
素材是小说创作的基础,涉及在时间与逻辑上与生活现实相符的一系列事件,然而小说中的故事不可能,也没必要与素材完全相同。小说故事由事件组成,而小说中的事件是对素材中事件的选择,然后作者按照某一主题在时间和逻辑上对选择的事件进行整合。读者阅读过程中,素材的可选择性和可推测性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可能,读者可以根据故事提供的事件及其时间和因果关系,推理出素材中可能有而小说中没有选择的事件[2]。翻译中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开始其翻译行为,译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推测素材,会把自己根据故事推理出来的却没选入小说事件的素材从后台推向前台,在翻译中通过增译法表现出来,从而丰富了小说情节,更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米克・巴尔引入素材理论是后经典叙事学关注作品与读者关系的体现。叙事学20世纪60年产生于法国,在以茨韦坦・托多罗夫和热拉尔・热奈为代表人物的经典叙事学阶段,叙事学一直深受结构主义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叙事学研究中,伴随着广泛的文化研究,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转变,更加注重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注重读者对作品的阐释和构建等。人们已经倾向于摈弃传统叙事学研究中将叙述文本视为一个封闭体系的模式,而按照认识论的标准重新界定叙述性,并超越形式叙事学而进入语用学、接受理论领域,强调读者和语境的重要作用,以及读者的接受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试***构建出一种有机的阅读状况[3],这在翻译中则体现为对读者作用的重视。从米克・巴尔素材理论下分析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使译作更利于读者接受。
二、增译概念
翻译是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其首要标准是忠实,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目的语读者往往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因此翻译中词字上完全对应的话,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很可能会遇到障碍。所以,为了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根据读者理解能力适当增加信息。
然而增译并不是译者随意增加信息,增译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原文中隐含的在译文里补充进去,以更准确清楚地传达原文信息;另一种是出于句法上的考虑,把原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进去,使译文的句子有完整的意思。增译、略译取决于语境[4]。其实我们所说的“增”、“略”只是基于表面现象,而本质上既无增亦无减,而是对原文的“信”。要做到对原文的“信”,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东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面貌,很可能在翻译中造成译文读者的困惑,因此译文中有必要增加信息,从而真实地再现源语社会历史背景。同时东西方属于不同语境文化,总体来说西方是低语境文化,而东方是高语境文化。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之处较为敏感。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由显性的语码负载,隐性的环境传递出相对少量的信息。也就是说,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借助言语的力量来交际。鉴于这种差别,高语境文化中不言而明的东西在低语境文化中可能真的就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种情况下,要适当增译信息,以避免在阅读中给目的语读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三、米克・巴尔素材理论下的增译策略
米克・巴尔素材理论下的增译策略,即根据故事发展需要把原文中隐含的、而没被采用的素材从幕后推到前台,提供给译文读者更丰富翔实的素材而便于读者理解接受。素材是行为者所经历或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原作作者针对一个主题,对一系列相关素材进行选择,组成小说故事,而译者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解释时,根据需要会对素材进行再次选择,但仍是围绕一个主题,因此此时译者的增译并不是随意增加信息,而是从目的语读者接受出发,深入考虑语境,将原作信息更准确地传达出来。本文从写作背景和读者接受两个角度,结合《三国演义》罗幕士和泰勒两个英译本中的实例分析米克・巴尔素材理论下的增译策略。
(一)考虑写作背景
翻译说到底是对原著作者的心迹跟踪[5],而作者的心迹是基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下产生的,即语境。语境范围相当广泛,至少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叙事语境’,二是‘社会历史语境’。后者主要涉及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身份相关的意识形态关系;前者涉及的则是超社会身份的‘叙事规约’或‘文类规约’。”[6]不同于经典叙事学仅关注叙事语境,后经典叙事学在关注叙事语境的同时关注社会历史语境,更注重从文本外因素对文本进行解读。后经典叙事学关照下的翻译研究突破了文本本身,结合多种因素对文本进行解读,译者将原作从酝酿到问世的全过程考虑在内,充分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对原作进行解读,而不是凭译者自己的主管臆测或构想来演绎原作,解释者必须将自己置于原著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之中,并孕育一种以己之所见所得感应他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译者作为特殊的解释者,不能把文本孤立来看,而要充分考虑原作的社会历史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挖掘社会历史背景大素材,并在译文中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将必要的隐含的素材从幕后推到前台。
(二)注重读者阐释和接受
就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对比,后经典叙事学在着眼点上从作品本身转移到了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文本的真正意义不是作者的愿意或其最初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运动过程之中,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这在后经典叙事学中体现了对读者的关照。读者结合作品背景和自己的认知体验,对原作进行阐释解读,这一过程正是读者充分运用想象挖掘原文隐含素材的过程。然而读者阐释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如前文所述,东西方属于不同的语境文化。由于受中国传统的“中庸”观念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以含蓄为美,直白地、详细地叙事不符合传统的中国审美习惯。将这种哲学观念运用到美学领域,就意味着重要的不在于艺术家能表现得多么细致详尽,而是通过细节能暗示出多少启示。这是中国高语境文化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西方人则比较直接,注重表现,并没有那么多的话中话、言外意,处于低语境文化中。因此译者要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适当增补信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文。
例一:操笑曰:“在家做的好大事!”的玄德面如土色。(第二十一回)
Version one, A smiling Cao Cao greeted Xuande. “That’s quite a project you have under way at home,” he said in a tone that turned Xuande’s face pale as dust. (by Moss Roberts)
Version two, When he arrived Ts’ao met him and laughingly said, “That’s a big business you have in hand at home.” This remark made Liu pei turn the colour of clay. (by C.H. Brewitt-Taylor)
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刘备担心曹操为此视他为威胁,而存心迫害,因此刘备在住处开园种菜,留给外人其不留心天下事、与世无争的表象,而避免曹操迫害。但实际上刘备这时秘密参与了国舅董承的除曹计划。因此曹操探望刘备,笑着说“在家做的好大事”,刘备的第一反应是董承的除曹计划已泄露,他和国舅等同谋都已败露,曹操为此而来兴兵问罪,因此才得面如土色。此句的“笑曰”是翻译的关键。明显曹操此处的“笑曰”不是和颜悦色、开玩笑的笑,否则刘备也不会得面如土色。译本二忠实地把“笑”字译了出来,但试想如果曹操笑得和蔼可亲的话,刘备自然不会联想到谋划反曹的事败露,就算有所怀疑,但也不至于会“turn the colour of clay”,因此译文二没能确切指明前后的因果关系,可能会导致读者不解。然而译文一中译者从深处挖掘了当时场景中的隐含素材,即曹操说话时的语气。语气不对,笑得阴险,才导致了刘备得面如土色,因此译文一增加的“said in a tone”清楚点明了曹操的笑曰和刘备的面如土色的因果关系,让让读者一目了然。“said in a tone”原文并未点明,而是译者根据语境对隐含的素材的挖掘,通过翻译时的增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例二: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第十一回)
Version one, Looking serious but apparently pleased, Xuande replied, “So the governor of Beihai knows there’s a Liu Bei in this world?” (by Moss Roberts)
Version two, Liu Yuan-te smiled, saying, “And does he know of my existence?” (by C.H. Brewitt-Taylor)
孔融被曹操所困,差太史慈向刘备求救。刘备此时羽翼未丰,少有人知晓,因此孔融向其求救,着实让刘备受宠若惊。根据当时语境,刘备心中应是暗喜他的名号竟还能被远在北海的孔融所知,但久经世故的刘备又不会没一点涵养地将内心所思所想表露于外,因此故作镇静而“敛容”。对源语读者来说“敛容”的奥秘不言自明,但西方人比较直接,不太擅长捕捉弦外之音,若按原文将“敛容”译为“looking serious”,则会使目的语读者感到前后矛盾,既然刘备“looking serious”,貌似不悦,又怎答应了救助素昧平生的他人。因此翻译中有必要对隐含的素材进行挖掘,从而准确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作信息。译文一准确地把握了中西文化差异,充分考虑到语境,构想刘备当时反应,而增加了“but apparently pleased”,使刘备貌似严肃但实际暗喜的隐含与文外的素材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同时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而不外露。相比之下,译文二将“敛容”译为“smiled”一词,没准确地把刘备当时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更没能向西方读者展现出中国言行措辞中的含蓄文化。
综上,米克・巴尔素材理论下的增译策略是在叙事学的视角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增译,从文化背景、读者接受等方面对原文中隐含的素材进行挖掘,而在译文中有选择地进行增补,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原文,同时对深化后经典叙事学研究以及增译策略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意义。
――――――――――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吕敏宏.葛浩文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谭君强.发展与共存: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4〕冷慧玲.试论语境与英汉翻译中增略译的互动关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6
关键词:《圣经》;典故;文化内涵
典故大多利用简洁的文字,语义给人深邃的感觉,可以令人得到深长的回味,它在世界文学殿堂当中取得很大的成就。《圣经》在西方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其中的典故语言妙语连珠,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去研究典故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也就不会了解《圣经》中典故的含义,这会影响对《圣经》的理解,甚至在与人进行英语交谈中产生误解和歧义。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定义也会得到正确的了解。
一、以人物设喻
《圣经》当中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物设定,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性格以及经历,通过人们的传诵引用,形成典型的人物代表,并且被赋予特定的形象和含义。这些人物通常都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含义,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为英语的正式词汇,用于形容生活当中的某一类人或者某种行为。如果对于圣经文化不够理解,那么其渊源就不会得到理解,其中隐含的意义也会很难把握。
例如亚当(Adam),这是耶和华以自己的形象为基础,利用尘土塑造的人,在他的鼻孔之处吹入生命之气,这位第一个男人被取名为亚当。而Adam也可以被代表“尘土”的意思,意思就是人是由尘土创造,最终需要归于尘土。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经典。例如Adam’s ribs,当耶和华创造了亚当之后,怕他孤独,便利用他的肋骨变成一个女人,取名为夏娃,代表了众生之母的意思,Adam’s ribs在生活中也具有女人的意思。在《旧约・创世纪》当中,上帝派遣亚当和夏娃去伊甸园看守善恶果,并且坚决不允许偷吃。夏娃没有经受住蛇的诱惑,夏娃知道这是智慧果,吃了可以具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夏娃不光自己偷吃,还送给亚当一个,亚当也不顾禁令开始偷吃,但是由于过于紧张和害怕,一块果肉堵在了他的喉头前端,这就是为什么男人有比较明显和突出的喉结,因此在英语当中Adam' s apple也被称为喉结。
二、以动物设喻
在历史的不断演变过程中,人和动物是相互依存的。在人类语言当中具有大量有关于动物名称的词汇,大量的短语都是以动物为喻体,并且以动物的外貌和颜色以及习性等各个方面,使其拥有了特定的情感和喻义。在《圣经》当中很多短语和句子是以动物为喻体,得到人们的广泛引用,长此以往,就成为了典故成语。
例如:You are the chap to strain at a gnat and swallow a camel.“stain at gnat swallow a camel” 翻译的意思就是你们这盲眼进行领路的,蠓虫你们就让他们进来,骆驼就被你们吞下来。这句话也可以被直接翻译为“滤出蠓虫,吞下骆驼”。这里蠓虫指的就是小事和细节,而骆驼代表的就是大事和根本。后来这个句子被比喻为“小事拘谨,大事糊涂”,后来因为这句话太长,就将后边省略,可以缩写为strain at a gnat。可以直接翻译成:你就是这么个人,见小不见大。
“羊”这个字在《圣经》当中具有绵羊(sheep)、山羊(goat)、羔羊(lamb)等等,因为不同的种类,代表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在《新约・马太福音》当中绵羊和山羊的形象就是不同的,绵羊用来比喻好人,而山羊多用来比喻坏人,两个词语之间具有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主要来自《圣经》当中,里面说山羊经常偷偷的混到绵羊群当中,对绵羊进行引诱,牧羊人需要将其进行区分,避免出现混淆的事件。例如在现代英语当中的“separate the sheep from goats”可以翻译为“区分好人和坏人”,还具有明辨是非的意思。在《旧约・以赛亚书》当中,羔羊可以被比喻成耶稣基督的意思。例如“He was led lamb to the slaughter。”这里羔羊的意思就是耶稣基督,与此同时,羔羊可以被象征温顺和柔弱,现在很多人利用as mild as a lamb,表示温顺的人们。
三、以植物设喻
《圣经》当中还有很多有关植物的设喻典故,这些典故的形象非常鲜明,还具有丰富的语义,比较婉转和含蓄,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定背景下,植物具有特定的含义,因此需要对植物的颜色和形状以及特性进行熟悉,这样相关短语的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才会得到了解,如果对词语的背景没有一点了解,那么解释的时候也会觉得无从下手。例如:Their new constitution was fig leave to conceal.如果对《圣经》不够了解,就会很难理解这句话当中的fig leaf,fig leaf是源于《圣经・创世纪》第三章当中,当夏娃和亚当吃了禁果之后,他们开始有了羞耻感,懂得羞耻,他们无法再继续赤身,于是开始在附近采集一些宽大的无花果树叶覆盖身体进行遮羞。当前,很多博物馆当中都有利用无花果树叶遮挡男性雕像的。以此fig leaf虽然是无花果叶的意思,但是可以用来比喻遮羞布。因此可以翻g成:他们的新宪法就是一块遮羞布,使他们对于人民的背叛得到掩盖。
四、以地名设喻
在《圣经》当中的典故很多都是源于地名,一些地名就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因为特定的背景使其具备特定的含义,在人们的记忆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英语应用当中留下烙印。地名短语不能在字面语义上进行逐字翻译,需要对《圣经》进行了解,才可以对其正确含义进行理解。
例如:In the missile museum, 25 miles south of Tucson, visitors take an hour' s tour of Armageddon, complete with sound effects.要想明确Armageddon的意思,就需要对其背景进行了解,否则就会阻碍对整句话的理解。Armageddon来自《圣经・启示录》的第16章,哈米吉多顿是一个地名,在世界末日之前,崇尚和美的***队和邪恶的***队在此进行决战,当时在那个情况之下,天崩地裂,血流成河。后来人们利用Armageddon表示大决战的意思,通常都指的是毁灭性的战争。对其产生背景进行了解,可以将上个句子进行翻译:导弹博物馆位于***森市以南十五英里处,游客可以体会到世界末日大决战的情境,具有音响效果的搭配。
五、以事件设喻
《圣经》当中具有很多的历史传说,将很多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录,在英语词汇当中可以反映出这些事件,人们会利用人们都知晓的事件对相似的事件进行比喻。其内容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达到警世喻理的效果,广泛应用某些词语,使人们更加熟悉这些典故,但是要想理解这类典故的含义,需要熟悉《圣经》的内容。
六、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圣经》典故的文化内涵进行论述,在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可以对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建丽. 中西文化差异环境下关于《圣经》典故翻译的再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85-87.
[2]王崧珍. “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英语典故的《圣经》情愫与翻译[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00-202.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7
关键词:口译 文化沉积 策略
一、文化沉积
在英汉口译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上。文化沉积或称“特殊文化”,即各民族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惯用词语,如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文化的了解与传播在于交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儒释道的精深教义与思想至今影响着国人,上至***下至普通百姓在言谈之中都会不时引用成语和格言。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英语,深深浸透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与影响,如《钦定圣经译本》在广泛流传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格言和典故,西方人的演讲中常见其引经据典的情况。这都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口译质量和信息传递。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文化沉积的学习和训练,已成当务之急。
二、中西方文化沉积范例及口译策略
王佐良认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他觉得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口译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交流思想、进行和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文化可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口译工作不仅需要听懂词语之本义,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含义,即人类思维共性下的各国文化间的个性,从而产生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沉积。
(一)民族习俗
英汉两种语言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达及用语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在2011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离骚》中的经典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会明白文中的“九”只是个概数,强调次数多,而绝非仅指九次。***的译员张璐将其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该译文凸显了其深厚的古文能力,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深刻理解;“九死”译成“thousand times to die”体现了她对西方文化的把握。译文可谓相当贴切,深得各路专家的认同和赞同,称其确实代表了部级别的口译水平。
(二)典故
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口译员在口译中难免会遇到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画龙点睛”“四面楚歌”等。而外国人对此非常陌生,因此要想使其更好地理解,就需要口译员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的储藏,做好意义阐释。
同样,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典故。“圣经”“希腊神话”中典故的文化内涵国人一般不知。如“Swan Song”若直译为“天鹅之歌”,未传达出其内涵。事实上,它是源自希腊神话的典故,常用来比喻“绝笔”“最后的作品”。显然,不可直译。
外国人较难理解中国历史典故,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也是一知半解。要想把口译做好,译者不仅需要从典故故事性文化内涵考虑,还应下功夫让译文唯美顺畅,让听者产生兴趣。因此,有人把一些历史素材描述为变化语境下译者不可忘却的因素。译者应做到:1.平时要多了解典故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丰富自身知识储藏;2.尽量避免解释单个的词,要学会用这一典故的历史事件去解释,以使听众更有兴趣听你讲述;3.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用容易理解的话语去解释,给听众创设一个语境并帮助其理解。
(三)歇后语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歇后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汉语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耐人寻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中。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阎王开会――都不是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等。作为特殊文化代表的歇后语,无疑给口译带来巨大挑战。
为做好歇后语口译工作,译者除了要广泛涉猎歇后语及其传递的信息外,还应多积累翻译技巧,如哪些歇后语应直译,哪些需意译,哪些可套译,哪些需要加注解等,译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口译时才胸有成竹,不至于言不达意。如:
(1)瞎子点灯――白费蜡
Like lighting a candle for a blind person――a sheer waste(直译法)
(2)……对老百姓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冯志《敌后武工队》)
Our treatment of civilians will not change one bit.(意译法)
(3)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套译法)
(4)猫哭耗子――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四)特有文化词
特有文化词,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或空缺的词。如汉语中的“阳”“风水”“农历”“粽子”等;西方文化中的“乌托邦”“潘多拉”“嬉皮士”等。
另外,因文化沉积不同导致中西方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联想和心理认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如“dragon”与“龙”。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尚、神圣的象征。但在圣经文化为基础的英美文化中“龙”却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凶恶可怕的象征。当中国人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英美人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望子成龙”若译作“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则更会令他们大惑不解。此外,基督教将斩杀恶龙当作一件光荣的事;“dragon”还有“泼妇”之义。
因此,一些特有的俗语可能使得口译工作稍显棘手。解决的办法有:1.译者应该尽量避开对这些词的直译,用相似的话语去解释说明,从而达到口译目的;2.用东西方通用的话去描述,或是用一些易懂的话语和已有的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力量大)”“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3.在口译时,要精心研究其中会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
三、结语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说过:“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在较好的语言环境下,大约需要5年的努力;透彻理解一种文化,则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无疑是对口译者的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困难在此,希望也在此。口译员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充分了解双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处理好口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促进双方的交流沟通。
(本文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研究”[项目编号:C-2015Y0403]与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与意象研究[项目编号:15YBA4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蓉.基于文化差异英汉口译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66-167.
[2]林小红.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
报,2012,(1):266-268.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J].中国翻译,
1999,(3):29.
[4]王佐良.翻译与文化繁荣[J].翻译通讯,1985,(1).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8
[关键词]习语 语言文化 翻译
习语是指在一种语言的漫长演变中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每种语言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习语,它们具备强烈的民族、历史和地域特征。从广义来看,习语包括固定短语、谚语、通常用语、谜语和名言警句,等等。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所有语言的习语能够最佳诠释其语言的特点,与此同时,习语的翻译又是最有难度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化背景旨在探讨以下问题:中英文习语的不同之处;中英文习语翻译的规则及方法。
一、中英文中习语的不同
1.比喻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因素,比如,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知识层面等。例如,中国人通常使用“雨后春笋”描述某事物的快速大量的发展。但在英语中,同一件事物人们用“be just like mushrooms”比喻。因为竹子不是英国当地的本土植物,即使“竹子”一词是外来词,英国人还是很难接受用竹子来比喻上述语意。
2.习俗的不同。最关键的不同点是对于“狗”一词的所持的态度。狗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献谄的动物,在汉语中有很多对狗含有贬义的习语。例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英国人生活中有很多含有狗的习语。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3.自然环境的不同。习语的诞生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风”是指“春风”。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其中的“东风”就指“春风”。但是,英国地处西半球,属于海洋季风气候,因此在英国刮西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因此,他们的“西风”来指代“春风”或“春天”。
4.不同。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
5.历史、文学典故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典故形成的习语,通常取自历史典故、传说及寓言等,具有历史性和强烈的民族特征并广泛传播于民间。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汉语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如Achilles'heel(惟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以上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习语的不同,直接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相互使用上的难度。因此,译者必须掌握好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源语言和目标语。
二、习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对于翻译原则,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着名僧人玄奘曾立下准则,即翻译对于百姓而言必须真实、易懂。翻译家严复提出了着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鲁迅尤其注重翻译的真实性。张培基则注重于翻译内容逻辑的一致和真实。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强调“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意思都肯定了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以下笔者谈谈习语的常见翻译法。
1.直译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有些习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含义,也因为人们相同的情感和社会经历,有些习语在中西语中含义相似或相同。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则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例如,“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ris”(福不双至)、“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文学手法的翻译可以保留习语的比喻、民族特征和语言方式等特点,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读者熟知另一语言的基础上。
2.意译
意译指的是在掌握某一内容大概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流畅、自然的翻译,而不用过分注意细节翻译。意译也要注意原句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而不是自由的添加或删减。鉴于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保持原文比喻、形象的民族、地方色彩等。例如,“a cat on hot bricks”(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与汉语“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有“非常狼狈、异常焦虑”之意,因此易于读者理解。但有时候时,我们无法保留原本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例如,汉语中的“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将该句直译成英语会使英语读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很难理解汉语的“风云”一词。如果译为“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则容易让英语读者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break out of the pot that hold us in”被译为“打破这个把我们关在里面的罐子”,许多非英语的读者对于这句话感到困惑,因此译为“出人头地”更合适。
3.注解
严格意义上讲,注解不能够作为翻译方法解释,但它确实影响到翻译的内容。因此,当习语被第一次介绍给译入语时,注解起到关键作用。“叶公好龙”一词被直译为“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并注解为:“叶公很喜欢龙,在他住的地方画的、刻的都是龙。有一条真龙听说这件事后,亲自拜访了他,叶公由于惊吓过度而发疯。”这则注解起到了恰当的解释作用。
4.直译和注解的结合
虽然有些习语广为人知,但非本语言的读者不知道其来源。因此,有些汉语习语翻译时将直译和注解相结合达到保留原句形象的目的。例如,“the planner were busy by passing the Gordian knot.”计划制定者为躲避戈尔迪之结——棘手的问题而忙得不可开交。
以上讨论到的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不同的习语有其特点、形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时应采取不同手法灵活处理。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各语言包含的习语丰富而多样。因习语中
包含的文化因素不同,故传达的内容有差异,人们对于习语的理解容易造成困难,因而习语的翻译往往是个难点。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意译,注解等翻译技巧和原则,将原文内容灵活处理,相互补充和完善,紧密联系习语的文化背景,回归原文内容以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Jin Di,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J].中国翻译,1999.
[4]宋德胜.(圣经)故事与成语典故[J].英语知识,2000,(12).
[5]吴平安.源于莎士比亚作品的英语习语[J].英语知识,2000,(6).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9
关键词: 比喻 喻体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人们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常把事物的外部表象或内部品质特性与另一种事物或表象体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产生某种联想,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比喻句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词。不论是哪一类比喻句,喻体都必须出现。比喻句中的喻体大多是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或是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结果。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比喻用法,其喻体有相似甚至相同的一面,这是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类似的特性。但中英两国由于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语言中用作比喻的喻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烙上了各自深深的社会文化印记,因此,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赋予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之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喻体的选择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也体现了英汉不同文化人群的文化取向性。
二、喻体选择的文化因素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英文化是两种平行发展、各有所重、各具特色的文化系统,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比喻中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即使是同一喻体,也不能完全唤起人们相似的情感,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造成英汉喻体选择性差异的原因很多,如果从文化层面加以考察,则可从物质、民俗、历史传统及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研究。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生产模式、生活习惯等。物质文化基础决定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文明程度,都无疑会导致在喻体选择上产生差异。
生产劳作方式直接地影响到英汉比喻句中对喻体的选择。英国是个岛国,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到的自然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有关海洋的事物,采用的喻体自然有不少来自海洋。例如: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tide over(顺利渡过),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不难看出,这些词句都与海洋有关。
相比之下,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大国,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依附于土地,汉语中因而出现了许多与农耕相关的比喻,如以农作物设喻有“斩草除根”、“瓜熟蒂落”等,以牛设喻有“力大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而英国农业的特色是耕作业从属于畜牧业,其畜牧业和饲养业非常发达,因而英语中使用喻体时则有a willing horse(工作认真的人),hold one’s horse(沉住气)等。
2.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本质文化。民俗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个人在社会中所经历的婚、丧、嫁、娶等仪礼习俗,又包括人类群体为适应生存和发展共同创造,约定俗成的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和岁时节令习俗,民间流行的崇拜心理观念及禁忌等。
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大量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英汉两种语言喻体的选择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则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令人恐怖的怪物。因此,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名词。
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也影响到了喻体的选择。“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汉语中将它用作喻体时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狗则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喻体大都没有贬义,如an old dog意为“老手或有经验的人”,而汉语中的“老狗”则是一句骂人的话。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将历史典故作为喻体的修辞用法比比皆是,其表达形式简练,意义简单明了。但是这些喻体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必须掌握其词语的出处和表达的搭配意义。
英语中运用典故作为喻体的用法也比较广泛。例如,源于古希腊故事的“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the heel of Achilles”都用来比喻一个人致命的弱点。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遭失败,“Meet one’s waterloo”用来喻指惨遭失败。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历史人物或历史典故设喻。例如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在形容一个人很精明时称其为“小诸葛”,同时,也还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此外像“东施效颦”、“卧薪尝胆”等故事也都被人们广泛使用。
英汉喻体还有借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来喻义的,其表达效果显得较为独特。如在汉语中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为喻体,则喻指多愁善感的人。英语中以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哈姆莱特为喻体,如Hamlet’s characteristics(哈姆莱特的特点),则喻指优柔寡断的性格。
4.宗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能反映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能反映在喻体的选择上。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极深,很多人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佛教对中国思维的影响在汉语喻体的选择上得以反映,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等。
英美人多信基督教,他们把上帝视为万能的神,基督教的影响已渗透到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由于《圣经》对英美社会思想和文化影响极大,英语中喻体取自《圣经》的情况比较常见,如“Noah’s Ark”(诺亚方舟),“Juda’s kiss”(口蜜腹剑)等。
三、结语
一种语言喻体的选择反映出其文化取向性。英汉喻体选择上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中各自民族的物质、民俗、历史传统和宗教等文化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有助于更好地加深对汉英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篇10
词语命名历史传承文化时尚所有的词语都有一个名称获得的问题。词源学即是应运而生的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学科。探讨词语的命名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溯源过程,人们的文化观念会渗透到词语命名过程中。
一、汉语专有名词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
地名是精神文化的结果,反映了人类认识活动的共同规律,地名反映民族文化特征,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不同时代文化特征。
例如,中国县市地名中含有“安”字的占38条:如安化、安庆、泰安、延安等,这些地名中大都表现出求平安,保太平的意愿。有的还表现出了一些特定历史朝代的***治现状。有一些地名清楚地体现出当时统治者的征服、顺化、臣化的意志。如招远县、开远市、宁远县、清远市、抚远县,“招”“开”“宁”“清”“抚”与“远”都构成动宾关系。前面的五个动词可看作是朝廷的统治意愿与行***权力,后面的“远”则指偏远地区,上面五个县市都位于古时边远地区,远离***治中心。
人名也是富于文化意蕴的一种词汇专名现象。对从古至今的人名,可以分析出其人、其实、其学的意蕴。例如,旧时当为孩子取名“狗剩”时,体现出家长心中的道教文化意识,即以贱为贵。同样,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也是为了达到平衡,以合于“道”。
店铺命名体现出行业特色,发财心理,时尚文化。如眼镜店用“明丽”“大光明”等、药店用“维康”“平安”等、求发财用“兴隆”“昌运”等、用“沃尔玛”“麦德龙”等最新潮的店名,体现更高层次的时尚追求。
二、汉语赋予词语命称时体现形象优先心理
汉民族思维有着重形象,重具体的特点,这种思维特点也体现在词语命名上。在创造一个新词时表现出浓郁的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如“活菩萨”指心肠慈善,待人宽和。“轻于鸿毛”指死得不值得。“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拳头”产品指产品质量过硬。“摸石子过河”指边干边摸索。“踢皮球”指互相推诿。“红眼病”指嫉妒等。
三、“月令”语义溯源:《礼记·月令》解读
“月令“是指:我国农耕文化语境中的关键词。《现代汉语辞典》:“月令”条云:农历每个月的气候的物侯。但“令”作为词根,并无“气候”和“物侯”之义。
《辞源》(修订本)“月令”下曰《礼记》篇名。作为周公所作,实为秦汉间人抄合《吕化春秋》十二纪的首章,收入《礼记》,题曰《月令》。记述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时令,行***及相关事物。
古代还存在丰富的“月令”体裁的文献。“月令”体裁当萌芽于前文字时期,它伴随着远古人类在采集,狩猎与农耕生活中对自然现象观察,辨识和思考而产生作为珍贵的口传知识指导先民的生活。当华夏民族进入文明时代,“月令”被少数掌握着书写权力,为统治者服务的人书写下来,其内容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渐渐丰富与完备,是“王者”治理天下所依据的***治文献。《礼记·月令》是“月令”体裁的代表,记载天子在一年各月不同的自然条件所的***令。在早期文本里,“月令”的语义为天子“每月当的***令”。
四、汉语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
汉语成语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轨迹,千百年来不胫而走。许多成语出自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的笔下,从“哀鸿遍野”到“指鹿为马”,从“笔走龙蛇”到“水落石出”,这些成语有诗的韵律、词的韵律,又有散文的传神、小说或戏剧的精深。许多成语正在向人们叙述着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从“按兵不动”到“投鞭断流”,从“四面楚歌”到“神机妙算”。这些历史故事孕育而成的成语,越过时光长河,富载历史文化信息,使我们可以以史为镜,能知兴替。许多成语饱含生活的哲理,是无数先哲前贤对于人生感受的精辟概括和高度总结。从“塞翁失马”到“朝三暮四”,从“庖丁解牛”到“邯郸学步”,这些成语永远让我们汲取智慧和力量。许多成语妙趣横生,极富幽默,又寓教于乐,令人醒悟。从“二桃杀三士”到“此地无银三百两”,从“风马牛不相及”到“驴唇不对马嘴”。这些成语似谆谆教诲,激发人们去思考,启迪智慧。
五、英语词语命名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
语言是一个抽象的表征系统。语言不仅可以用来交际,还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进行思维活动。这两个功能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同的语言具有本质的相同特征。英语词语命名中同样存在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例如,英语“frontier”一词含义为“前沿”“边缘”,到了18世纪其新的含义为“美国西部边远地区”。众所周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列强先后到达美洲大陆,并瓜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后来英国建立了新英格兰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殖民地人于1775年奋起反抗,进行美国***战争,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国土主要位于东部。那么西部则被视为边远地区。因此“frontier”一词被赋予“美国西部边远地区”。现在美国西部已经步入现代化时代,那么“frontier”一词现在则解释为:“尤指20世纪前美国西部边远地区”。“minister”这个词指部长、大臣的含义。按照词源的解释,“minster”为“小官员”,而部长、大臣被人们理解为“大官”。原来“minister”的原始含义是指与皇帝相对而言。和皇帝相比“minister”自然是“小官员”。还有“netizen”一词意为“网民”。是由“net”“网”的含义加上“citizen”“公民”的含义合成的一个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每天我们都会看到新的词汇应运而生。
任何语言无论汉语还是英语,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汉英词语命名中人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这才是研究语言与语言规律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4
[2]杨雅丽.《礼记》语言学与文化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新英汉词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5]当代美国英语学习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6]成晓光.西方语言哲学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