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近年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越来越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认同及其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内容涉及民族认同的概念内涵、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相关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民族认同的内涵
国内关于民族认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族认同指的是一种归属感或归属意识,是对这种归属的认知、体悟和情感依恋。目前在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认同概念大概有以下几种:
费孝通把民族认同称之为民族自我意识,即“自己人”的心理。
在《“民族意识”初析》一文中,熊锡元认为,学术界所说的“认同”指一种归属感,所以民族认同就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金炳镐在《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一文中指出,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是相对应的客观存在。民族认同意识,就是民族归属心理;民族分界意识,就是民族自我区别的心理。
还有学者按照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主体的状况不同,将民族认同分为两方面: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少数、文化弱势民族的认同和人口多数、文化优势民族的认同。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指对某一民族国家的认同,也就是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就是族群认同。”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认同,主要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关于国家认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国家认同是国民认同,其主体是公民,其客体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如佐斌认为“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分的知悉和接受,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贺金瑞与燕继荣教授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人对国家的认同是随着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国家身份而具备的前提的。”徐则平提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认同并效忠于民族国家”。还有学者将国家视为一种***治共同体,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治权力和权威的认同。第二,国家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认为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如陈茂荣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认同具有性、***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波动性六大特征。”
(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近年来,学术界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出现了“冲突论”、“替代论”、“共生论”等不同的观点。西方学者更多的倾向与“冲突论”和“替代论”,而国内学者主张“共生论”的居多数。
张宝成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中既论述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性,同时也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共生性。他指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差异性,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冲突,同时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他主要从认同的客体、认同的基础两方面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和冲突性;同时又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为前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认可和保护民族认同,并借助民族认同中的血缘和文化传统因素来获得。
而主张“共生论”学者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互依存的联系性。金志远在《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一文中通过对“冲突论”、“替代论”、“共生论”、“辩证统一论”等观点的分析认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是不同的,但同时也存在联系,因此,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共生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张宝成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中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差异性,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冲突,同时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钱雪梅在《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一文中从辨析认同的基本特性入手,分别考察了个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以及族群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说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长期共存的事实及其含义。
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价值模糊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用民族认同取代国家认同;还有一种观点只强调针对少数民族一定要强化国家认同,而只字不提主体民族,不提民族认同。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认同理论
“认同”( identity),源自于拉丁文 idem,原意为“相同”或“同一”,16 世纪在英语中出现。起初主要用于代数和逻辑学,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最后在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中得到了发展。
“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区别于“自我”、表面的、偶然的、易变的内容和表征。认同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其次,认同是关于“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回答,与不认同或斥异相对立,是一种归属感和身份感;再次,认同包含个体层面上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层面上的社会认同,且自我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社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表现;最后,认同的客体是丰富的、复杂的,因而认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又有文化认同、***治认同等等 。
(二)民族认同理论
民族认同( 有时也称为族群认同)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认同”涵义在民族研究领域内衍生出了“民族认同”的概念。之后的学者们不断地为民族认同的概念做界定,如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认同”( ethnical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 这个术语取代了先前的两个术语: “民族特点”( national character) 和“民族意识”( national con-sciousness)。美国学者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强调,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接近态度;卡尔拉主张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且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
(三)国家认同理论
国家认同的研究起始于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最早的国家认同研究是Piaget和Weil在1951年对4―15岁日内瓦儿童的研究,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心理学界才又涌现一批有关国家认同的研究,如Jahoda、Tajfel等人对儿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和自我类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为基础,经过心理家们多方面研究,对国家认同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更多考虑宗教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四)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如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以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应用最为广泛。Redfield等人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模式的变化。Donal dB等的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五)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
在西方的研究中,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在两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进行,一个是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 Turner, 1986)另外一个是认同的发展理论(Erikson, 1968)。前者主张社会认同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认为人们都有寻求积极社会认同的需要,以此提高自尊, 那些积极评价自己所属群体的个体比消极评价自己群体的个体享有更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后者主张当自我认同是和谐、稳定和建构良好的时候,其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并认为年轻人在开始形成和发展更大的认同问题时, 民族认同在青少年时期特别重要。
Drew,Rosanna和Leigh对移民群体的研究也发现,由于移民在进入新的文化背景后,一般会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现象,因而那些具有较高民族认同的移民,由于他们的这种民族认同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外部的社会支持,因而他们的心理不安感较轻。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第一,研究对象较单一。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研究者在研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时,研究对象往往只是选取某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或者学生群体(如大学生)为样本,倾向于研究少数民族和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而不是选取主流群体(如汉族),往往忽略了针对少数民族和学生群体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民族范围或特定的群体范围,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也很难提出大众化的对策。
第二,研究深度还不够。目前针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影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治性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因素、方面的因素和心理方面的因素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会随着现实情景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复杂性决定了研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一定要站在整体性的高度,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比如***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方法,比如民族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深度访谈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心理学的量表测验方法等,从而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相互借鉴,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两者既存在张力和冲突,也存在和谐共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一致性是主流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深入研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理论,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加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2]金炳镐.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3).
[3]熊锡元.“民族意识”初析[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6.
[4]陈茂荣.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56-67.
[5]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2.
[7]高永久,朱***.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 2010(2):26-35.
[8]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2011(4):36-43.
[9]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民族研究, 2007(6):16-25.
[10]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J].前沿,2010(19): 128-133.
[11]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
[12]贺金瑞, 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
[13]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2011.
[14]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17.
作者简介
武雅君,女,汉族,1991年8月生,河北邯郸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