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诗篇1
《满庭芳.碧水惊秋》
宋代: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2、译文: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惊,黄云在暮色中凝聚,台阶上到处是零乱破败的落叶。室内悄无人声,月光斜斜地照进来,照着他独自徘徊。又一个重阳节临近了,到处是催人的砧杵声。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白露的诗篇2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碗,微敞口,深壁,敛胫,浅圈足。通体以矾红彩料描绘花纹。口沿内外及敛胫处各饰矾红彩料底留白的如意形纹。碗外壁白地上以矾红彩料题书乾隆御制诗“荷露烹茶”一首。碗内底心描绘荷塘莲花***,外为与口沿内外相同的如意形纹一周。碗内壁中段留白。碗外底心以矾红彩料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轻薄的胎体,细腻的质地,更加衬托出红彩的鲜艳。
茶壶与茶碗,主题装饰纹饰、御制诗文相同,应为整组配套的茶具。
乾隆自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以后,深受江南人文景观和江南文人雅趣的影响,不仅嗜茶,更雅好文人品茗,对汉族文化精髓的理解达到了升华的境界。回京之后,即在各处的行宫园囿内专门辟设品茗精舍,并且对所处环境、所尝茶叶、所用茶具、沏茶用水等有关的品茶细节,都还十分的讲究。乾隆帝经常品尝的有“三清茶”、“雨前龙井茶”、“顾渚茶”、“武夷茶”、“郑宅茶”等。沏茶用水讲究水质,认为“水以轻为贵”,特别喜欢以自封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水”、木兰围场的“雪水”,或采集避暑山庄不同时节的荷叶上滴滴露水所汇成的“荷露”来烹茶。“上每于荷花开时,取叶上露烹茶,有诗纪其事。”(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六・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如有诗曰:“平湖几里风荷香,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窥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还作有不少“荷露烹茶”诗,内容皆不相同。如乾隆十九年夏天、二十八年六月夏至避暑山庄小住时,分别作有“荷露烹茶”诗。乾隆二十九年七月于圆明园又作有“荷露烹茶”诗。
此茶壶及茶碗上的“荷露烹茶”诗文,即为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秋天,皇帝驻跸圆明园时,采集园内新秋荷叶上的露水,在荷亭烹茶时有感而作,后命人题写于茶壶、茶碗上的。乾隆帝十分自豪所作诗被安置于瓷器上。整组的“荷露烹茶”诗茶壶和茶碗,是乾隆帝喝以“荷露”所沏茶的御用茶具,既是乾隆帝的日常所用器具,也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内化入乾隆帝的人格之中了。茶具神似的设计,诗文的内容,装饰的高雅,传达了乾隆帝品茗时所追寻的意境,流露了乾隆帝闲暇时所反映的情怀,体现了乾隆帝文人雅士式的志趣,更反映了乾隆帝生活的讲究和奢侈。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壶,整体呈圆形鼓腹形状。敛圆口,溜肩,腹鼓而浑圆,敛胫,浅圈足。弓形把与折曲流分设壶体两侧。圆顶盖上塑一扁圆体钮,盖面一侧留有一通气孔。通体以矾红彩料描绘缠枝番莲花纹;腹部两面留有白地委角四方开光,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绘画荷塘莲花***,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题书乾隆御制诗。诗曰:“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四・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诗后有“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御制”的题款(己卯即乾隆二十四年,1759),及以参红彩描出的“比德”、“朗润”两枚印文。茶壶盖而以矾红彩料描绘转枝番莲花纹,钮顶面描绘一朵盛开的莲花,钮侧则饰朵花周。盖、足外壁沿涂饰金线,底面全施孔雀绿釉彩。壶外底心以矾红彩料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白露的诗篇3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其中包含有唐玄宗时期的***治由开明到黑暗腐朽的;有反对不义战争的;有天宝时期的***治和***策脱离社会现实的;有李白个人怀才不遇,说明当时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社会现实性。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前期写出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美丽诗篇。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李白的笔触逐渐由浪漫主义的高峰融进更多现实生活的气息,笔端上饱醮着天宝以后现实生活的灰暗色彩。诗篇里流露着忧愤和控诉 ,揭示着唐王朝由腐败走向没落的社会现实。“古风五十九首”就是这样的佳作。
“古风五十九首”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各个时期作品都有。古风,即古诗。李白的 “古风”是以五言古诗形式表现的诗歌。《诗经》中把采集的民歌称作 “风”,“风”又作为诗歌的同义语,而后人把凡是带有民歌特点的诗都称为 “风”,因而诗人又称为 “风人”。“古风”也就是古诗的同义语。
“古风五十九首”就思想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论诗 ,揭露现实,咏史,感遇等几个方面。论诗公认的是第一首 (大雅久不作 )和第三十五首 (丑女来效颦 )。其它各篇无论是游仙或咏史都联系着诗人的遭遇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
首先直接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治予以否定,并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的诗,在 “古风五十九首”中约占三分之一。这些诗构成了李 白诗歌思想内容上最光辉的一部分。例如 《古风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患干虹蜕,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诗中诗人用极其鲜明地笔调刻画了当时京城长安官僚 “中贵”的骄横形象。而斗鸡正是当时以玄宗为首的腐朽统治阶级荒唐生活中的典型事实。十三岁的斗鸡儿贾昌即因这一技之长而受到与公卿同等的待遇 (陈鸿 《东城老父传》),使得当时京城的人们传唱道:“生儿不用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那些达官贵臣骄马轻蹄,驱车飞奔,掀起的扬尘也要使道路昏暗,他们骄横跋扈,出el气也像虹蜿一样上冲云天,就连路上的行人见了,也要吃惊打颤。然而诗人却极其鄙视这些人,认为他们是祸国殃民的大盗。“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一方面反映出李白对这些斗鸡走狗之徒的疾恶和痛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唐王朝***治昏暗得已辨不出好与坏、是与非的现状。
又如,《古风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自日,指挥回青天。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杨执戟,闭关草太玄。
这首诗歌是《古风二十四》的姊妹篇,对统治阶级的荒***腐朽生活作了更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痛斥唐明皇荒***误国的行为——唐朝***一百四十年来 ,国容是多么的强大啊!“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是到了你唐明皇就开始骄傲和昏庸腐朽起来 ,不谋国*** ,耽溺于荒***,让斗鸡走狗之徒的腐败分子横行于宫廷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掩蔽白日,动摇主听,指挥扭转青天。这正像他在《远别离》中所说的那样:“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然而诗人对这些宠信之徒轻蔑地讽刺道 :你们趾高气扬的日子该是多么短暂的一翕忽啊!误国殃民的腐败分子总有一天会遭受人民的唾弃。同时也包含了诗人对唐玄宗的规劝和讽谏 。最后诗人却赞扬汉代杨子云淡泊自如, 不入势力之流,“闭关草《太玄》。在这些揭露和讽喻里,不仅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官黑,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体味到诗人强烈的爱国忧民之心。
其次揭露唐玄宗晚期奸人当道,弄虚作假,不顾人民死活,求歌舞升平、花天酒地的生活。李白的时代,李林甫执***十九年之久,他树***营私,排斥有正义感的人,制造***端,助长了安禄山的***势力。杨国忠利用裙带关系,窃取要职,纵容高力士作恶 ,也纵容王铁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聚敛财富。这一切都加重了唐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和负担。而唐玄宗这时还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宰相,边事付诸侯,夫复何忧?”当时的杨国忠几次发动边防战争,打了败仗,还假造捷报向皇上说打了大胜仗。而安禄山的反形已露 ,唐玄宗反把告发的人捆送给安禄山。早年精明的李隆基,这时已昏昏沉沉地睡在即将爆发的火山vi上。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李 白在 《古风五十三》中所说的 “奸臣欲窃位,树*** 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弑齐君。”并非是无目的的泛泛咏史,而是以商纣、楚怀王来影射唐玄宗。而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也正是各怀野心,“奸臣欲窃位,树***自相群。”而 “果然田成子 ,一旦弑齐君!”也并非危言耸听。而恰恰是言未尽,天宝十四载 (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 《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明皇为保住自己性命,不恤人民死活而仓皇西逃。
唐明皇***治上的昏庸腐朽终于酿成了它统治上的日趋崩溃,无可挽回,花落流水去。特别是《古风十八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更是一首揭露唐玄宗和杨国忠之流荒***贪色,花天酒地,歌舞,通宵达旦的出色诗。前人把这首诗和杜甫的《丽人行》相比说,“杜甫《丽人行》其刺国忠也娓而婉,此则直而显,自是异曲同工。”在《古风八》里,李白把权贵和腐败分子看作是一批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休闲”的丑恶人物。这些家伙惯于作威作福,欺压善良的老百姓,把从人民身上搜刮得来的血汗钱,任意挥霍,反而还要回过头来侮辱人民。诗人对这些人充满了痛恨和鄙视。
再次,诗人极力反对唐室的穷兵黩武,造成人民的苦难,揭露现实的黑暗。李白描写战争的频繁和惨酷,令人怵目惊心他提出了自己的主见,表述了为安定边疆不可徒恃武力,任意发动战争,要 “以德修远”,用正确的方法安扶边疆、解决民族矛盾的思想。例如 《古风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这首诗是针对当时南诏战争情况而写的。即天宝九年,南召王阁罗凤为云南太守所辱,欲诉无路,并被诬告谋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忿怒地发兵反抗。杨国忠前后发兵二十万,都被葬送在云南。然而皇帝不明真像,不加阻止,还继续大举募兵 ,人民都 “莫肯应募”。杨国忠却遣御使分道捕人,连枷送到***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相之送,哭声振野 (见 《通监天宝十载》)。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代表人民发出了愤怒的控诉:“长号别严亲,e1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李白呼吁当***的睁开眼吧!不要使人民再做困兽为猛虎之斗; 不要拿人民的性命当作诱饵 ,投弃于长鲸 ;成千上万的士兵活着去,而活着回来的却了了无几。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至于如何对待战争?诗人说 “如何舞干戚 ,一使有苗平?”这是明显的借助典故 《艺文类聚》中《帝王世纪》的故事,反对用暴力(动用武器和兵力 )来征服少数民族,而应该 “敷文德以来远人”即是广修德***,让边族人民来朝服的办法安扶边疆。这里李白正确地指出了解决民族矛盾的初步认识和道路。至于诗中说 “三公运权衡”,是祈望当***者要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行使和运用权力,不要随便乱用权力,办错事办坏事。又如 《古风十四》,诗人在反映天宝八载唐玄宗命哥舒翰攻打吐番石堡城时,致使 “唐士卒死者数万”(见《资治通鉴》)的战争说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一幅悲惨凄凉的画面跃然纸上。战争使白骨横野,战争使人民无处安生。然而 “赫怒我圣皇”“阴和变杀气”,皇帝还要继续发兵争战。“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即是滂沱大雨,也洗不去人民心头的哀怨和苦难。更使得我们注意的是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诗人不仅写出了战争留在人民心中的创伤 ,而且也写出了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毁坏,战争使人民无法安心农业生产。
此时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象压抑在地下的火流,奔泻咆哮而出。最后终于喊出了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豹虎”的怨时之音。揭示了唐朝由于***治腐败和***策失误 ,致使帝国国力的日趋衰微,无能力安定边疆的现实。在《古风六》中,诗人更是设身处地的替士兵叫苦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 其四,借古讽今,批评唐明皇后期***策脱离社会现实。就 咏史方面而言,可称最者。如《古风三》: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驰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髫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中国,不愧是千古一帝。但是他在统一中国后,就骄傲起来 ,认为从此之后万世之君,永保无虞了。于是到处刊石立碑 ,刻书立传 ,歌功颂德。又兴师动众劳 民伤财,大修宫殿和陵墓 ;还派人去海外求仙,采不死药,以期长生。结果:在秦始皇陵墓的深深地下,金子铸的棺材里,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变成了一堆寒灰。李 白这样鞭笞秦始皇,完全是有所为而发的。原来 ,唐王朝已是危机四伏 ,***治昏乱迫在眉睫,而风流天子李隆基却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且还在天宝九载十一月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前往宝山洞寻求妙宝真符,尊尚道教,期慕长生。故李白采用托古喻今的方式,隐晦曲折地表现了对唐明皇的讽刺和抨击。另一方面又以秦始皇悲惨的下场向最高统治者提出警世之言和前车之鉴。随着李唐王朝的 国事 日非,李白的遭遇也越来越不幸。因而诗人越来越激愤。 如 《古风三十一 》: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日,吾属可去矣。
一 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此诗是借 《史记》中的故事:秦时有人在去长安的路上遇
见了华山之神,将秦始皇渡江时失落的白璧托送给长安附近的镐池君 (意指秦始皇 ),并预言秦始皇的死期不远——用以暗示 唐玄宗的统治也不会长久了。诗人对唐明皇发出了诅咒,并希望人民也像秦人一样 ,离开残暴黑暗的统治,“一往桃花源”过 上幸福自在的生活。又如 《古风五十八》“神女去已久,襄 王安在哉!荒***竞沦没,樵牧徒悲哀。”借楚襄王递高唐梦神女的故事,讽刺唐玄宗的荒***无度。面对着昏庸的唐明皇,诗人常常发出忧愤的感慨,“大运有轮忽”(《古风三十二 》),“世道交丧”《古风二十五》,“道丧无时还”(《古风三十》),反映唐 王朝由盛到衰,大势已去的日没现象。
由此可看出,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中有些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写历史故事,或是写古代神话,却仍然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攸关,使我们可以从中觉察出社会治乱和时代兴衰的变化规律。
其五,“古风五十九首”中又有许多遴仙诗。这些诗往往辞句瑰丽,气势迭荡,感情真挚。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李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身欲为仙者大概十三四,或欲把芙 蓉而蹑太清 ,或欲挟云龙而凌倒影 ,或欲留玉写而上蓬山,或 欲折若木而游八极 ,或欲借白鹿于赤松 ,或欲餐金光于安朝,并不是因为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 ,而是因为只信其说,而抑身不用,郁郁不得志,而思高举远引耶!所以李白的进仙诗并不 是他要超然脱俗,而仍是对 “弃而不用”现实不满的表达。他曾说过:“我本不弃也 ,世人 自弃我。”如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时,李白写了 《古风十九》,诗中说:“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看起来,诗人真是要飘飘欲仙了。可是紧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又开始披露起现实:“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诗人凌空鸟瞰,洛阳一带遍地胡兵,鲜血染红了原野,豺狼们正在人民的血泪中一个个粉墨登场做起了大官。全诗到此嘎然而止。然而读者不难想象出诗人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撇开危难中的国家,痛苦中的人民而独自飞升去做神仙吗?不!诗人心力所及,笔力所触,都是要反映那个现实,揭露那个社会的黑暗。这也正说明诗人并非要超然脱俗 ,而是忧国忧民之心不老啊!安史之乱的年代里,诗人李白经常是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其六,“古风五十九首”中感遇咏怀诗也占三分之一多。***治上的怀才不遇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而且也是古风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从 《古风三十七》谈起,“燕臣昔勖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我们知道李白很早就有 “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之志。可是天宝三载,唐明皇将他 “优诏罢谴”。对于这件事 ,诗人有着难言的苦衷。于是他想起古时候因被掺毁而仰天大哭的邹衍,连老天也为之感动得 “六月飞霜”,而诗人自己究竟有何罪,也远身金殿旁。诗人托古喻己,悲泪纵横,忧郁的心情无法抑制,便直刺唐明皇愚昧昏庸——让乌云笼盖宫殿,就难以明辨事非、有所作为;让恶人当道、好人受气,就必然产生混乱。因此诗人为之叹息哀伤。李白在感遇诗中,还常常以鲁仲连、贾谊等自比。说明自己怀有雄才难遇,***治上无出路 ,衬托当时统治阶级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的现象。他的古诗中多处表现有雄才大志而不遇的痛苦 ,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搏上九万里”,“迎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如《古风三十六》、《古风三十八 》、《古风十五》等均是这类作品。另外在诗人的感遇中,还有许多描写妇女的诗。诗人以此比喻自己,抒发遭谗言被逐,怀才不遇的愤慨。例如
《古风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王绮 《李太白全集》注云:李 白被 去朝。正当盛年,恰是建功立业之时,却被弃而不用 ,落魄荒野。这不是很像妇女“色未衰而爱已驰”的悲剧么?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多么悲哀 ,多么沉痛,贤人怀才不遇之愁心,实在没有更好的比喻了!总之诗人的感遇诗,也是充满着人世的辛酸和个人不幸遭遇的悲忧,隐刺着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同时对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与失策也揭露无遗。
由上,可以说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诗歌中思想性最深刻的佳作 ,是李白诗集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他揭示现实反映社会的思想、勇气和艺术手法,对后人仍有教育意义。因之还可以说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参考文献
1汤高才编辑.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m],1983
2沙灵娜译.唐诗三百首全译 ·(白居易)长恨歌.贵州人民出版社 [m],1990
3郑天挺主编.资治通鉴选 ·天宝十载.中华书局 [m],1985
4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 [m],1987
5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华书局 [m], 1977
6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中华书局 [m],l977
白露的诗篇4
月亮,是一个令人遐想的事物。每每于中秋之夜,就更有无数才子佳人吟诗作对。大家知道有哪些中秋节古诗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古诗摘抄15首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古诗1《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021中秋节古诗2(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021中秋节古诗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1中秋节古诗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021中秋节古诗5《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021中秋节古诗6《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021中秋节古诗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021中秋节古诗8《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021中秋节古诗9《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021中秋节古诗10《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21中秋节古诗1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021中秋节古诗12《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021中秋节古诗13《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021中秋节古诗14《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021中秋节古诗15《月夜》
【唐】刘方平
白露的诗篇5
关键词:李白诗歌;色彩;白色;人格写照
李白,浪漫主义大师,将我国诗歌文学推向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他的诗歌与人品成为后世文学和文人的光辉典范。李白诗同唐代很多诗作一样,善用色彩来描绘意象,然而,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李白十分偏爱用白色,在他的诗歌中,屡见“白云”“白首”“白兔”“白水”“白酒”“白玉”“白发”“白露”“白浪”等具有白色的诗歌意象。
李白喜用白色,这恰好是他思想和个性的写照。李白一生藐视权贵,傲岸不屈,不愿阿谀奉迎,不屑随俗沉浮,渴望个性的自由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都反映了他的豪放不羁性格。以白色入诗,既体现了他洁白如玉的品格和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亮丽的理想画卷。
李白的《赠黄山***求白鹇》:“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四句二十字,连用五个“白”字,讲自己对白鹇的酷好。由于对白鹇的特别喜爱,故将其喻为“白璧”“白锦”,使白雪都觉得自己的颜色没有白鹇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整首诗的意象纯净无瑕,纤尘不染。既表达了诗人对白鹇的无比喜爱,又表现了诗人向往光明的磊落胸怀。
李白性格倔强,心怀坦荡,十分喜欢用纯洁的白色塑造自我,表现自我,突出主人公的独特个性,“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洛阳陌》全篇没有一处正面描写,但香车宝马、白面俊郎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浮想翩翩。
同样以“白”喻美的还有《越女词》五首,以“雪”“素”“霜”来描写美人的形象。“屐上足如霜”,“吴儿多白皙”“东阳素足女”“耶溪女如雪”。越女因白而美,美好形象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白衣千万乘”(《留别西河刘少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忆山东二首》),“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用“白云”“白发”“白露”“白衣”“白首”表达了心慕高洁,渴望功成业就,却又无奈青春已逝,韶华不在的悲怀慨叹。
同时,李白还有许多优美意境的山水诗。“白浪如山那可度,狂风愁杀峭帆人”(《横江词》),“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月光皎洁,云天渺茫,露珠晶莹,江水明净。这与其说是对自然的生动描绘,不如说是绘写个性化的理想***景。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本来是“绿水”,这里偏偏要写成“白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现其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的人格,表现出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亦足见其对白色的钟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诗中“青山、碧水、白帆”等色彩景物,巧妙组合,构成一幅雄伟秀丽、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诗人通过色彩描写,表达了奔放豪迈的气概和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感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即使没有直接写白色,但是也充满白色的情调。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梁园吟》)二句十四字,竟有四个白色意象。“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白云堪卧君早归。”(《白云歌》)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送杨山人归嵩山》),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李白诗千首,白字四百四。诗人将白色运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其诗歌和人生都充满了白***结。
参考文献:
白露的诗篇6
摘 要:汉代古诗中开始出现“白杨”意象,并且与死亡和坟墓相伴。自此之后,挽歌、悼辞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白杨”意象在汉诗中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后代文学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白杨意象的内涵一直比较固定,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人生都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①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哀。中国重视丧祭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汉代以前,对死亡的文学表现很少,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在汉代出现了有明确记载的挽歌《薤露》和《蒿里》,同时代还有相当数量的表现死亡和坟墓的诗歌涌出,这是汉代诗歌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歌出现“白杨”意象,都是与死亡或坟墓相关。自此之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本文以这两首诗歌为引,分析“白杨”意象的内涵,并追溯此意象的由来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一、汉代诗歌中的白杨意象
在被誉为“一字千金”②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古诗含有“白杨”意象: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③
以上两首诗中出现的杨树,都是和坟墓在一起。《文选》李善注在“松柏夹广路”之下注曰:
《白虎通》曰: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楚辞曰:风飒飒兮木萧萧。仲长子《昌言》曰: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④
从《文选》注中可以看出杨柳、松柏、梧桐都是埋葬死者时种植以识别坟墓的。这两首诗歌皆是遥望坟墓,吟叹生死,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清醒感,同时又有浓得化不开的沉痛。吟诵这样的诗歌,真可以体会到其中无限浓重的死亡之悲。
第一首诗歌共有九句,前四句由眼前的坟墓之景联想到死亡,中间三句抒写出在永恒的死亡压力下所感觉到的人生短暂,最后两句则为短暂的人生寻求享乐的安置。诗中描绘的情景大约在春夏之际,天气晴好之时,“驱车”出去,本为游玩,却偏偏从上东门出去。上东门是东汉洛阳城的十二城门之一,是东面最北门。汉代旧俗死人多葬郭北,洛阳的郭北是邙山,习称“北邙”,不但当时是聚葬之地,而且后来成了坟墓的代指。所以出了城门,就远远看到了城北的墓群。坟墓之地,白杨郁郁葱葱,风吹树叶萧萧作响,悲风低回;松柏森严肃穆,伫立在大道的两旁,哀思无限。“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⑤,不由得悬想起死亡的可怕,阴阳殊隔,地下的世界黑暗如同漫漫长夜,死去的人如同睡去,却千载都不会醒来。诗歌用“长暮”、“潜寐”和“不寤”来描绘死亡。汉代挽歌《薤露》中哀叹“露??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⑥已表现出生命不可重复,死亡是有去无归的,但疑问的语气仍透露出执迷和幻想的成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肯定句式则像是对疑问的回答,透露出的是打破幻想的清醒感,哀伤的情绪一变为沉痛。与永恒之死亡相对比,生命就像朝露一样短暂,挽歌中不是唱“薤上露,何易??”吗?比之如朝露仍觉意之不尽,进而又说“人生忽如寄”,将人生比为寄居。“忽”字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如同“白驹过隙”之迅速。在《古诗十九首》中“忽”字共出现六次,都是用来表现生命易逝的,其他五次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白露?野草,时节忽复易。(《明月皎夜光》)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可见在当时,人生苦短的确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无比沉重的人生紧迫感都凝聚在一个“忽”字上。
《驱车上东门》中,用“朝露”、“寄”正比,用“金石”、“千载”、“万岁”反比。对生命短暂死亡永恒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就连当时服丹药以求成仙这样很流行的信念,也被为药所误的现实所打破。然而愈是清醒就愈是沉痛,面对连圣贤都不能逃脱的死亡命运,人生当如何度过呢?生命短暂到无论如何度过都觉得浪费的程度,不如饮美酒、披美服过着享受当下的生活吧!对于诗歌的后四句,王国维评价说“写情如此,方为不隔”⑦,情绪自然流露,不加掩饰地道出,正是直出人心又直入人心,所以“不隔”。在生命短暂的重压下,许多人都产生了人生当及时的紧迫感,《古诗十九首》几乎每首都流露出这种紧迫情绪,有选择及时行乐的,如“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有选择及时取得荣名的,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也有盼望夫妇及早团聚的,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些主题集中在古诗中,正道出了“人同有之情”⑧,所以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至深。
《去者日以疏》一首表达的哀愁更为凝重难解。海德格尔说:“只消人在,人就处于死之无路可走中”⑨,面对死亡,人总是处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中,无可逃离,连短暂的及时行乐也无法消融对死亡的恐惧。首句用“去”与“来”、“疏”与“亲”的对比,表达出对生死的强烈感受。生命日短,死亡日近,丘坟已迫在眼前。眼前坟冢累累,然而死亡永恒,坟墓却不是永在,“千载墓平”⑩,古墓变为良田,用来标识墓地的松柏也被斫为薪柴,死去万事皆空,连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无情地抹去。冢墓之间,白杨树随风呜咽,悲风摇人心志,哀愁难解,此情此景,使人想要归还故土,埋骨桑梓,却又无路可走,归还故里的念头也受阻。生命处于双重的困境中,郁结之痛,溢于言外。
这两首的白杨意象都是与坟墓相伴出现,白杨萧萧,其声音透露着死亡的肃杀和恐怖。这种意象在后世凝固下来,白杨成了坟墓的借代。
二、白杨意象的生成原因
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11}上古的丧葬是在野外积薪掩盖尸体,既不封土堆坟,也不植树来做标识,而后世圣人则改变,用棺椁包掩尸体,又封土为丘坟、种树以分别。古时“坟”和“墓”二字是有区别的,坟高而墓平。春秋以前对于死者一般“墓而不坟”,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确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合葬其父母以后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12}从这里可以看出自孔子始坟墓形式有了改变,之前的丧葬多为不封不树,孔子因为四处游说讲学,所以要在父母墓上聚土为坟,以作为标志,从此也改变了传统。春秋后期至于战国,封树制度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
墓树在古代又称为“墓木”、“宰木”、“冢树”等。先秦文献中就有涉及墓树的记载,如《周易·大过卦》:“九二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13}清人黄宗炎在《周易象辞》中解释“杨”字:“杨非江南杨柳,乃西北白杨,盖冢墓间树植之木,古诗所云‘白杨风萧萧’、‘白杨多悲风’者是也,其枝条劲直,迎风作响,声甚哀切。……墓木已拱,寒暑迁改,昨日之枯杨,而今又生?矣。”{14}再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秦穆公曾对蹇叔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可以看出先秦时已有墓上植树的习俗。坟墓的大小和墓木的品种都有一定的规定,如“天子树松,诸侯树柏,大夫树杨,士树榆”{15},或有不同说法,如《封氏闻见记》引《说文》云“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榆,士杨”{16};《周礼注疏》疏中引《春秋纬》的说法是: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17}。不同的说法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制度略有改变,而大体上因仍前代。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杨树在不同时期分别是大夫、士或庶人的墓树,属于相对较为下层的阶级,这类人数目最多,白杨作为墓树的形象因此越来越流行。以上两首著名的汉代诗歌在遥望坟墓给予感慨之时,均借白杨渲染氛围,说明在汉代白杨作为墓树已非常流行,并形成了具有固定内涵的诗歌意象。
三、白杨意象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自汉代以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挽歌产生之初,是送葬时所唱的歌,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挽歌已经突破了送死悼亡的实用性,成为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并为时人所尚。魏晋挽歌诗有一些是以死者口吻来描绘人对于死亡的感受,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B?C。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8}
诗歌以死者口吻,设想出殡的情景。首句用荒草茫茫和白杨萧萧渲染墓地的气氛:萧条、荒凉、凄冷。死亡是有去无归的,死去万事皆空,惟留下坟墓高耸,马悲鸣,风萧萧,墓门一旦关闭,阴阳隔绝,永难再回到人世。这样的命运,连贤士达人也无可奈何。死者已经永远被关闭在墓中,却还设想送殡的人返还家里,这样的设想正表达出对生的无限留恋。亲戚或者还有些悲伤,他人却已经完全忘却死去的人,开始继续享受自己的快乐了。末句则蘧然转变态度,果断地放下对生的留恋和死的悲伤,把死亡看作返归青山。这和他在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中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仔细对照可看出这首陶诗受古诗《驱车上东门》的影响很大,不但也用白杨萧萧来渲染墓地的气氛,而且诗中表达的对死亡的感受也是与古诗一样的:古诗中把死亡比作“长暮”、“潜寐”,并说“千载永不寤”,陶诗把坟墓看作关闭的“幽室”,而死亡也是“千载不复朝”;对于死亡,古诗中说“圣贤莫能度”,陶诗则说“贤达无奈何”,所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
汉代两首古诗中无论“白杨何萧萧”还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都用“萧萧”来渲染气氛。《岁寒堂诗话》中说:“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19}(卷上)受这两首古诗影响,后代诗歌常将“白杨”与“萧萧”连用,来渲染墓地萧条阴森的氛围。陶诗“白杨亦萧萧”即是一例,再如鲍照的《代边居行》:“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20}有时或不用“萧萧”二字,但用白杨意象时,也常常描绘白杨的风声,以声音表达萧索荒凉的气氛。比如北周无名法师的《过徐君墓诗》:“日尽荒郊外,烟生松柏中。何言愁寂寞,日暮白杨风。”{21}
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除了用于挽歌诗外,还比较普遍地用于怀古,常见的是过古人之墓,发思古之幽情,比如上面的《过徐君墓诗》,徐君是春秋时期人,吴季札对其有挂剑之义,并留下佳话。再如陈代陈昭《聘齐经孟尝君墓诗》:“憔悴古松栽,悲随白杨起。”{22}
另外,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还用于临终哀歌,在汉代也有不少临终诗,但当时还没有出现白杨意象。在南北朝时期的临终歌中出现白杨意象,也是受到汉末古诗的影响。梁简文帝萧纲有《被幽述志诗》,是其被囚后临终所作:“?U忽烟霞散,??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23}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也有《临终诗》:“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相当。”{24}
魏晋诗歌中“白杨”与坟墓、生死相伴出现,主要表达的是面临死亡的悲凉心情和对生死的思索。而从一些典故中也可看出白杨作为墓树在当时具有不祥意味,《宋书》上记载,萧惠开曾将住处的花草铲除改种白杨树,并对人说:“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以表达不得志到几欲求死的郁结之情,后来“发病呕血,吐如肝肺者甚多”{25}。从专门记载下来的这个故事也可看出,当时白杨树有不祥的意味,是不宜种植在庭院之中的。
在《太平御览》中有一段唐代的故事,也可以看出“白杨”被视作墓树,不宜栽种在居处附近:
唐司稼卿梁孝仁,高宗时监造蓬莱宫,于诸庭院列种白杨。将***契?何力铁勒之渠率也,于宫内纵观。孝仁指白杨云:“此木易长,三数年间,宫中可得荫映。”何力一无所应,但诵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意谓此是冢墓间木,非宫中所宜种。孝仁遽令拔去更树梧桐。{26}
这则故事还多次出现在其他典籍中,如《新唐书·诸夷蕃将列传》《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二都有记载。
同时,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挽歌、悼辞或墓志中频频出现,尤其是在诗歌中。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白杨”意象出现约七十次,且都是用来追忆逝者或表达哀思,都与坟墓相关。这说明在汉代诗歌中所成的“白杨”意象,到唐代已经非常固定了。
试以《全唐诗》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这三位大诗人的诗歌来看,出现的白杨意象分别有五次、三次、七次。
李诗中五次出现,其中一处是借乐府旧题《上留田》描摹墓地情景抒发死亡之悲;二处是怀古抒怀,有叹逝之情;另有一处写景;一处为挽歌。这几处大体都不出古诗中白杨意象的内涵,显然受到古诗的影响,而且其中三首也都写到白杨之悲风,使得诗歌中白杨与悲风的结合更为固定,如: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上留田》)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在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
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杜诗中出现的三次白杨意象,皆与死亡有关,比如: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敬,日觉死生忙。(《壮游》)
这几句指诗人晚年时,友朋多已去世,因此觉得周围都是墓上之白杨。因年老而为乡***敬重坐居上列,却每天都觉得生命日渐匆忙、死亡日渐迫近。杜诗中的“日觉死生忙”所表达的意思正如古诗中所说的“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白诗中有二处是墟墓之处写景,抒怀的意味较淡;另外三处是经过或听得他人经过坟墓,感伤墓主的生平,写下的怀古之作;另外二处抒情意味最浓,都是悼念朋友的挽歌。要言之,七处都与墟墓有关,三处与“风”相随,明显也和汉代古诗中的白杨意象一脉相承。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看出,自从汉代两首古诗中“白杨何萧萧”和“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句出现,白杨意象就形成了固定的内涵和表现方法:一是后代文学作品中的白杨多是墓树,所以常和坟墓相伴出现;二是所表达的内容常常是哀悼、怀古、叹逝等触及生死的问题;三是在表达方法上多写白杨的风声,而且常用“萧萧”来描绘。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自从春秋后期坟墓树封习俗形成之后,白杨成为比较普遍的墓树,到了汉代白杨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抒情意象开始出现在诗歌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鲍照等的诗歌继承使用此意象,尤其是陶诗影响甚大;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也达到鼎盛。
①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46.
② [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p32.
③⑥⑩{18}{20}{21}{22}{23}{24}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梁]萧统编.文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7.p903.
⑤{11}{12}{13}{17}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⑦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⑧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续修四库全书本.
⑨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59.
{14} [清]黄宗炎.周易象辞[m].四库全书本.
{15} [宋]李?P等撰.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四库全书本.
白露的诗篇7
月亮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月亮添光辉。多少诗人写下了优美的咏月诗篇,这尤其反映在对“月亮”的不同称谓中,如唐韦庄称月亮为“月宫”,在《贵宫子》诗中写道:“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高适命月亮为“月魂”,在《塞下曲》中吟道:“日轮驻霜月,月魂悬雕弓”;杜甫给月亮冠以“月窟”之名,诗曰:“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清丽柔和的月亮,引来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因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于是诗人称月亮为“银兔”、“兔影”,如隋炀帝的《望南诗》诗:“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花枝”,卢照邻的《江中望月》诗:“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又传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一只蟾蜍,于是诗人又将月亮喻为“蟾”、“蟾蜍”等,如司马光的《伫月亭》诗:“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李白的《初月》诗:“玉蟾离海上,月露湿花时”。诗人还借助月亮中有吴刚伐桂的传说,将月亮与桂花联系在一起,沈称在《登台望秋月》中称月亮为“桂宫”,诗云:“桂宫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王维名月亮为“桂魂”,他在《秋夜曲》诗中写道:“桂魂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明月之美,不仅为人们所赞赏,更是诗人吟咏的题材,每每流淌于诗人的笔端,或托月言志,或赏月写景,或借月抒情。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呈现出休闲恬淡的境界。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意气豪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充满着哲理。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气势磅礴,开创了咏月诗的新意境。
“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崇尚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说文》释:“圆,全也”。中秋节民间最看重的就是团圆,诗人更是不惜笔墨,低吟浅唱,歌咏不绝。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寥寥数语,道出了中秋团圆的愿望。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明月光团圆”,宛如一幅清新的画卷,勾起了人们对月圆人团圆的向往。苏舜钦的《和解生中秋月》诗:“银塘通夜白,金饼隔林明。”诗人将中称圆月比作“金饼”,别有一番情趣;苏辙视中秋圆月为“金丸”,他在《中秋见月寄子瞻》中吟道:“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苏轼直呼圆月为“玉盘”:“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孔平仲在《玩月》诗中则将圆月比拟为“冰镜”,诗云:“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中秋的不少风情都与月亮连在一起,祭月、赏月、玩月、踏月……可谓风情各异,有的还屡见于诗中。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之一,坡吟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州石湖景色迷人,每逢中秋之夜,当地素有“石湖看串月”的风俗,清代诗人蔡云曾为此吟道:“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胜看串月,几个醉倚望河亭。”中秋时节,正值桂花飘香,一些地方有踏月赏桂的节俗,周瘦鸥的“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就道出了月下赏桂的特有心境。
白露的诗篇8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两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
白露的诗篇9
【关键词】艺术风格;自然朴素;醇厚有味
陶诗的艺术风格以自然朴素著称。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下面我就浅谈一下陶渊明诗歌的自然朴素风格。
一、 自然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发源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非有意为之所能及。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饮酒序》)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1、自然率真的个性
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之所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平民生活的率真感情,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这样他的思想就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他改变了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平等交往的生活中,对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
2、自然的感情流露
他能在实践中,在躬耕中体会真实的感受,写下的诗歌也当然是他感情的自然流露。如:《归园田居》其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诗人除了流露出躬耕之喜外,还有描写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夏日长报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诗作者历述自己从少年以来所遭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过着饥寒贫困的痛苦生活。多大改变现实的贫困生活,从而陶渊明也不无担忧之情。
3、自然的情景交融
以景抒怀,托物言志。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如《归园田居》,在这首诗歌中陶渊明营造了一个幽静、自由、美好的乡村生活的情境,没有世俗的烦扰,只有“狗吠”和“鸡鸣”,从这个情境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体验到归田后的喜悦之情。如《饮酒》第八首中诗人以青松自喻,众草在寒冬均被冻死之际,青松却表现出格外挺拔。作者的思想感情同青松一样高洁,自然把情感渗透其中,物我交融,表现出和谐自然的风格。所以,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其中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襟怀气度,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
二、朴素的风格
至高的美就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不烦绳削。“朴素”即未经雕琢饰染的自然之美。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陶渊明则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天地。
1、朴素的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方式
陶渊明的很多诗歌都是采用朴素的开门见山式,没有迂回的感觉,使读者直接能走进诗歌的意境中来,读来感觉自然、亲切。如《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的“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蝉”这首诗开门见山的写了共游周家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
2、朴素的白描手法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的诗多采用朴素的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长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
3、朴素贴切的比喻
陶渊明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的比喻,他经常在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坚决的意志时,自喻为菊和青松。如:《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若列”又如“青松在东圆,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诗人除了自喻外,有些比喻也是很贴切的。如《杂诗十九》中的“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把人生比喻为陌上尘,叹息人生无常。
4、朴素的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朴素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钟嵘《诗品》评价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钟惺的《古诗归》也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都恰当地评价了陶诗的语言特色。?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极其朴素,毫无做作,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三、朴素、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
关于陶渊明的艺术风格,苏轼有处评述,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看似质朴而有清丽的文采,给人清瘦的感觉而有丰腴的内容。注5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 “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四、陶渊明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这说明,陶诗给了后代诗人多么丰富多采的艺术营养,他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白露的诗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其中包含有唐玄宗时期的***治由开明到黑暗腐朽的;有反对不义战争的;有天宝时期的***治和***策脱离社会现实的;有李白个人怀才不遇,说明当时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社会现实性。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前期写出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美丽诗篇。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李白的笔触逐渐由浪漫主义的高峰融进更多现实生活的气息,笔端上饱醮着天宝以后现实生活的灰暗色彩。诗篇里流露着忧愤和控诉 ,揭示着唐王朝由腐败走向没落的社会现实。“古风五十九首”就是这样的佳作。
“古风五十九首”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各个时期作品都有。古风,即古诗。李白的 “古风”是以五言古诗形式表现的诗歌。《诗经》中把采集的民歌称作 “风”,“风”又作为诗歌的同义语,而后人把凡是带有民歌特点的诗都称为 “风”,因而诗人又称为 “风人”。“古风”也就是古诗的同义语。
“古风五十九首”就思想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论诗 ,揭露现实,咏史,感遇等几个方面。论诗公认的是第一首 (大雅久不作 )和第三十五首 (丑女来效颦 )。其它各篇无论是游仙或咏史都联系着诗人的遭遇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
首先直接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治予以否定,并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的诗,在 “古风五十九首”中约占三分之一。这些诗构成了李 白诗歌思想内容上最光辉的一部分。例如 《古风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患干虹蜕,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诗中诗人用极其鲜明地笔调刻画了当时京城长安官僚 “中贵”的骄横形象。而斗鸡正是当时以玄宗为首的腐朽统治阶级荒唐生活中的典型事实。十三岁的斗鸡儿贾昌即因这一技之长而受到与公卿同等的待遇 (陈鸿 《东城老父传》),使得当时京城的人们传唱道:“生儿不用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那些达官贵臣骄马轻蹄,驱车飞奔,掀起的扬尘也要使道路昏暗,他们骄横跋扈,出El气也像虹蜿一样上冲云天,就连路上的行人见了,也要吃惊打颤。然而诗人却极其鄙视这些人,认为他们是祸国殃民的大盗。“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一方面反映出李白对这些斗鸡走狗之徒的疾恶和痛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唐王朝***治昏暗得已辨不出好与坏、是与非的现状。
又如,《古风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自日,指挥回青天。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杨执戟,闭关草太玄。
这首诗歌是《古风二十四》的姊妹篇,对统治阶级的荒***腐朽生活作了更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痛斥唐明皇荒***误国的行为——唐朝***一百四十年来 ,国容是多么的强大啊!“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是到了你唐明皇就开始骄傲和昏庸腐朽起来 ,不谋国*** ,耽溺于荒***,让斗鸡走狗之徒的腐败分子横行于宫廷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掩蔽白日,动摇主听,指挥扭转青天。这正像他在《远别离》中所说的那样:“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然而诗人对这些宠信之徒轻蔑地讽刺道 :你们趾高气扬的日子该是多么短暂的一翕忽啊!误国殃民的腐败分子总有一天会遭受人民的唾弃。同时也包含了诗人对唐玄宗的规劝和讽谏 。最后诗人却赞扬汉代杨子云淡泊自如, 不入势力之流,“闭关草《太玄》。在这些揭露和讽喻里,不仅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腐官黑,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体味到诗人强烈的爱国忧民之心。
其次揭露唐玄宗晚期奸人当道,弄虚作假,不顾人民死活,求歌舞升平、花天酒地的生活。李白的时代,李林甫执***十九年之久,他树***营私,排斥有正义感的人,制造***端,助长了安禄山的***势力。杨国忠利用裙带关系,窃取要职,纵容高力士作恶 ,也纵容王铁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聚敛财富。这一切都加重了唐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和负担。而唐玄宗这时还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宰相,边事付诸侯,夫复何忧?”当时的杨国忠几次发动边防战争,打了败仗,还假造捷报向皇上说打了大胜仗。而安禄山的反形已露 ,唐玄宗反把告发的人捆送给安禄山。早年精明的李隆基,这时已昏昏沉沉地睡在即将爆发的火山VI上。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李 白在 《古风五十三》中所说的 “奸臣欲窃位,树*** 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弑齐君。”并非是无目的的泛泛咏史,而是以商纣、楚怀王来影射唐玄宗。而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也正是各怀野心,“奸臣欲窃位,树***自相群。”而 “果然田成子 ,一旦弑齐君!”也并非危言耸听。而恰恰是言未尽,天宝十四载 (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 《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明皇为保住自己性命,不恤人民死活而仓皇西逃。
唐明皇***治上的昏庸腐朽终于酿成了它统治上的日趋崩溃,无可挽回,花落流水去。特别是《古风十八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更是一首揭露唐玄宗和杨国忠之流荒***贪色,花天酒地,***靡歌舞,通宵达旦的出色诗。前人把这首诗和杜甫的《丽人行》相比说,“杜甫《丽人行》其刺国忠也娓而婉,此则直而显,自是异曲同工。”在《古风八》里,李白把权贵和腐败分子看作是一批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休闲”的丑恶人物。这些家伙惯于作威作福,欺压善良的老百姓,把从人民身上搜刮得来的血汗钱,任意挥霍,反而还要回过头来侮辱人民。诗人对这些人充满了痛恨和鄙视。
再次,诗人极力反对唐室的穷兵黩武,造成人民的苦难,揭露现实的黑暗。李白描写战争的频繁和惨酷,令人怵目惊心他提出了自己的主见,表述了为安定边疆不可徒恃武力,任意发动战争,要 “以德修远”,用正确的方法安扶边疆、解决民族矛盾的思想。例如 《古风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这首诗是针对当时南诏战争情况而写的。即天宝九年,南召王阁罗凤为云南太守所辱,欲诉无路,并被诬告谋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忿怒地发兵反抗。杨国忠前后发兵二十万,都被葬送在云南。然而皇帝不明真像,不加阻止,还继续大举募兵 ,人民都 “莫肯应募”。杨国忠却遣御使分道捕人,连枷送到***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相之送,哭声振野 (见 《通监天宝十载》)。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代表人民发出了愤怒的控诉:“长号别严亲,E1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李白呼吁当***的睁开眼吧!不要使人民再做困兽为猛虎之斗; 不要拿人民的性命当作诱饵 ,投弃于长鲸 ;成千上万的士兵活着去,而活着回来的却了了无几。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至于如何对待战争?诗人说 “如何舞干戚 ,一使有苗平?”这是明显的借助典故 《艺文类聚》中《帝王世纪》的故事,反对用暴力(动用武器和兵力 )来征服少数民族,而应该 “敷文德以来远人”即是广修德***,让边族人民来朝服的办法安扶边疆。这里李白正确地指出了解决民族矛盾的初步认识和道路。至于诗中说 “三公运权衡”,是祈望当***者要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行使和运用权力,不要随便乱用权力,办错事办坏事。又如 《古风十四》,诗人在反映天宝八载唐玄宗命哥舒翰攻打吐番石堡城时,致使 “唐士卒死者数万”(见《资治通鉴》)的战争说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一幅悲惨凄凉的画面跃然纸上。战争使白骨横野,战争使人民无处安生。然而 “赫怒我圣皇”“阴和变杀气”,皇帝还要继续发兵争战。“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即是滂沱大雨,也洗不去人民心头的哀怨和苦难。更使得我们注意的是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诗人不仅写出了战争留在人民心中的创伤 ,而且也写出了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毁坏,战争使人民无法安心农业生产。
此时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象压抑在地下的火流,奔泻咆哮而出。最后终于喊出了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豹虎”的怨时之音。揭示了唐朝由于***治腐败和***策失误 ,致使帝国国力的日趋衰微,无能力安定边疆的现实。在《古风六》中,诗人更是设身处地的替士兵叫苦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 其四,借古讽今,批评唐明皇后期***策脱离社会现实。就 咏史方面而言,可称最者。如《古风三》: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驰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髫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中国,不愧是千古一帝。但是他在统一中国后,就骄傲起来 ,认为从此之后万世之君,永保无虞了。于是到处刊石立碑 ,刻书立传 ,歌功颂德。又兴师动众劳 民伤财,大修宫殿和陵墓 ;还派人去海外求仙,采不死药,以期长生。结果:在秦始皇陵墓的深深地下,金子铸的棺材里,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变成了一堆寒灰。李 白这样鞭笞秦始皇,完全是有所为而发的。原来 ,唐王朝已是危机四伏 ,***治昏乱迫在眉睫,而风流天子李隆基却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且还在天宝九载十一月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前往宝山洞寻求妙宝真符,尊尚道教,期慕长生。故李白采用托古喻今的方式,隐晦曲折地表现了对唐明皇的讽刺和抨击。另一方面又以秦始皇悲惨的下场向最高统治者提出警世之言和前车之鉴。随着李唐王朝的 国事 日非,李白的遭遇也越来越不幸。因而诗人越来越激愤。 如 《古风三十一 》: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日,吾属可去矣。
一 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此诗是借 《史记》中的故事:秦时有人在去长安的路上遇
见了华山之神,将秦始皇渡江时失落的白璧托送给长安附近的镐池君 (意指秦始皇 ),并预言秦始皇的死期不远——用以暗示 唐玄宗的统治也不会长久了。诗人对唐明皇发出了诅咒,并希望人民也像秦人一样 ,离开残暴黑暗的统治,“一往桃花源”过 上幸福自在的生活。又如 《古风五十八》“神女去已久,襄 王安在哉!荒***竞沦没,樵牧徒悲哀。”借楚襄王递高唐梦神女的故事,讽刺唐玄宗的荒***无度。面对着昏庸的唐明皇,诗人常常发出忧愤的感慨,“大运有轮忽”(《古风三十二 》),“世道交丧”《古风二十五》,“道丧无时还”(《古风三十》),反映唐 王朝由盛到衰,大势已去的日没现象。
由此可看出,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中有些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写历史故事,或是写古代神话,却仍然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攸关,使我们可以从中觉察出社会治乱和时代兴衰的变化规律。
其五,“古风五十九首”中又有许多遴仙诗。这些诗往往辞句瑰丽,气势迭荡,感情真挚。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李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身欲为仙者大概十三四,或欲把芙 蓉而蹑太清 ,或欲挟云龙而凌倒影 ,或欲留玉写而上蓬山,或 欲折若木而游八极 ,或欲借白鹿于赤松 ,或欲餐金光于安朝,并不是因为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 ,而是因为只信其说,而抑身不用,郁郁不得志,而思高举远引耶!所以李白的进仙诗并不 是他要超然脱俗,而仍是对 “弃而不用”现实不满的表达。他曾说过:“我本不弃也 ,世人 自弃我。”如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时,李白写了 《古风十九》,诗中说:“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看起来,诗人真是要飘飘欲仙了。可是紧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又开始披露起现实:“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诗人凌空鸟瞰,洛阳一带遍地胡兵,鲜血染红了原野,豺狼们正在人民的血泪中一个个粉墨登场做起了大官。全诗到此嘎然而止。然而读者不难想象出诗人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撇开危难中的国家,痛苦中的人民而独自飞升去做神仙吗?不!诗人心力所及,笔力所触,都是要反映那个现实,揭露那个社会的黑暗。这也正说明诗人并非要超然脱俗 ,而是忧国忧民之心不老啊!安史之乱的年代里,诗人李白经常是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其六,“古风五十九首”中感遇咏怀诗也占三分之一多。***治上的怀才不遇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而且也是古风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从 《古风三十七》谈起,“燕臣昔勖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我们知道李白很早就有 “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之志。可是天宝三载,唐明皇将他 “优诏罢谴”。对于这件事 ,诗人有着难言的苦衷。于是他想起古时候因被掺毁而仰天大哭的邹衍,连老天也为之感动得 “六月飞霜”,而诗人自己究竟有何罪,也远身金殿旁。诗人托古喻己,悲泪纵横,忧郁的心情无法抑制,便直刺唐明皇愚昧昏庸——让乌云笼盖宫殿,就难以明辨事非、有所作为;让恶人当道、好人受气,就必然产生混乱。因此诗人为之叹息哀伤。李白在感遇诗中,还常常以鲁仲连、贾谊等自比。说明自己怀有雄才难遇,***治上无出路 ,衬托当时统治阶级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的现象。他的古诗中多处表现有雄才大志而不遇的痛苦 ,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搏上九万里”,“迎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如《古风三十六》、《古风三十八 》、《古风十五》等均是这类作品。另外在诗人的感遇中,还有许多描写妇女的诗。诗人以此比喻自己,抒发遭谗言被逐,怀才不遇的愤慨。例如
《古风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王绮 《李太白全集》注云:李 白被 去朝。正当盛年,恰是建功立业之时,却被弃而不用 ,落魄荒野。这不是很像妇女“色未衰而爱已驰”的悲剧么?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多么悲哀 ,多么沉痛,贤人怀才不遇之愁心,实在没有更好的比喻了!总之诗人的感遇诗,也是充满着人世的辛酸和个人不幸遭遇的悲忧,隐刺着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同时对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与失策也揭露无遗。
由上,可以说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诗歌中思想性最深刻的佳作 ,是李白诗集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他揭示现实反映社会的思想、勇气和艺术手法,对后人仍有教育意义。因之还可以说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参考文献
1汤高才编辑.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M],1983
2沙灵娜译.唐诗三百首全译 ·(白居易)长恨歌.贵州人民出版社 [M],1990
3郑天挺主编.资治通鉴选 ·天宝十载.中华书局 [M],1985
4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 [M],1987
5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华书局 [M], 1977
6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中华书局 [M],l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