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开场白例1
恶毒王后(后简称后) 王子
旁白
镜子
宫女:1、2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国家里有一位可爱的公主,我们都叫她白雪公主,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以后简称她叫小白。(静场音乐起)
白雪公主蹦着上场,唱《我是女生》,我是女生,漂亮得女生,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音乐起)
白雪公主:你们见过我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吗??(蹦着下场)
旁白:可是,王后死了(电闪雷鸣声),国王又取了一个新王后,新王后长的是淹死鱼,摔死鸟,别提多beautiful了。
(王后上,身后两个宫女,王后手拿一张白纸,纸上有beautiful。)魔镜立在场边。
王后:做女人挺好,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转头问身后的两个宫女)你们说是吗?
宫女1:这还用说,地球人都知道。
宫女2:不信,您问镜子。
(王后走向,手指镜子)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女人谁最美??(做搔手弄姿装)(音乐起)
魔镜: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你,世上女人您最美!!同时和王后动作保持一致。
(王后自己在场上用模特步走来走去。)快节奏音乐响
旁白(音乐渐弱):可是,随着小白的长大,当王后再次问镜子时,变了••••••
王后(面向镜子,搔手弄姿装):唱《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女人谁最美??
魔镜:唉,主人啊,您是想听好话,还是想听真话。
王后:废话,当然是真话了,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魔镜:小白比你美丽不知道多少倍,她还上了最近一期的《花花公子》的封面呢,听说还有好多杂志排队请她拍封面呢!!
王后:(生气的)怪不得最近狗仔队越来越少了!原来是她,她她她她她!!!我要杀了她!!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起)(王后气冲冲下场)
旁白:王后气的直翻白眼,于是她决定开始追杀我们可怜的小白。
(小白和王后上场小白在前面跑,王后在后面追,围着舞台转圈跑)
王后:唱《马》马儿啊,你慢些跑啊,慢些跑啊~~(音乐起)
小白:唱《神啊,救救我吧!》神啊,救救我吧!,救救我吧!!(音乐起)
(俩人跑得气喘吁吁,王子上,王子和小白碰面,王后立在一边)
王子:(深情的)公主你长的太美了,我对你真是一见钟情,公主我来抵挡王后的进攻,你快跑!!
小白看了王子一眼:王子,你长的太帅了,我会记住你的,后会有期!!我闪了!!
王后(立在一旁):你们俩罗嗦完了没有,哪来个程咬金,我来对付你!!
(王子和王后扭打在一起,如摔跤状,在舞台中间转圈,一直转下场。小白跌跌绊绊的上场。)
旁白:跑啊,跑啊,由于王子的帮助,小白暂时摆脱了王后的追杀,因为她穿了双啊迪达斯,跑的比兔子还快。
小白:(亮出球鞋)啊迪达斯,没有什么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
(说完,晕倒在地)
旁白:小白筋疲力尽的晕倒在地!(凄凉的音乐起)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停止)
四个小矮人上场,唱《love,love,love》
小矮人1:你们看,那是一个人吧,她怎么到咱们这了。
(四人上前围在小白身边)说:醒醒,醒醒。
小白(突然坐起来):你们是谁,这是哪里?
小矮人2:我们就是人称森林矮人中的f4(一起唱《流星雨》)(音乐起)
小白:不是听说是f7吗,怎么成了f4?
小矮人3:你有所不知,那三忘恩负义的家伙个成立了个小虎队,我们就成立了f4。你呢?
唱《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音乐起)
小白:唉,唱《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本是白雪公主,被王后追杀,流浪在此。(音乐起)
小矮人4:那你劝劝王后,我们给你做做公关活动,策划一下,这样吧,送礼,都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脑白金音乐起)
小白:不成啊,王后想杀我,你们就收留我吧!!
小矮人5:(想了想)成,住就住吧,水电房租照付哦!
(小白和小矮人一起转圈跳舞。)(欢快的音乐起)
旁白:小白和f4快乐的生活了一段时间,没想到王后还是终于找到这里来了。(紧张音乐起)
王后突然上场,大家一起惊呼“啊!!”
王后(手持一物):(气势汹汹)小样的,以为我找不到你了,这回我穿了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我还有龙世嘉兰牌追踪器,粘上跑不掉。
小白看见了王后,惊恐万分唱:《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你,追到了这里。
王后:少罗说,拿命来,我要成为天下第一!!看我独门功夫——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一节!!
(音乐《广播体操》起,王后做“伸展运动”,准备射向小白,小白惊恐的卧倒在地)
王子:(手骑马状),公主,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救你了!
王后:好小子,你又来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投,让我们今天做个了断吧。
(俩人面对面,互相凝望一会后,突然开始划拳,唱,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啊,飞啊,猜拳后,王后输了。)
王后:(生气得)啊!!我输了,但我会记住你们的!!
(王后倒地,大家一阵欢呼,小白倒地)
旁白:喜欢嫉妒的王后,生气过度,气死了,可是,小白由于惊吓过度,倒了下去。(悲壮的音乐起)
王子:(冲上去,抱住公主)唱《唯一》,你就是我的唯一。(音乐起)
(f4哭)
小白:(突然醒了,坐起来,深情的)啊,我的王子!
(王子一激动,吻了公主,俩人站起来,手牵手在前面走)
音乐会开场白例2
“开心麻花”用“新生态”来定义《白日梦》――新鲜、生命、态度缺一不可。《白日梦》是“麻花”在成功打造了六年贺岁舞台剧后,在音乐剧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在预演时被北大学子誉为“真正的中国本土音乐剧”的一部作品。
“音乐剧在国外就像咱们的二人转”
说起音乐剧,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多少有那么点“矫情”,不穿个西装打个领带,还真不好意思进剧场。王剑说,其实音乐剧在国外就像咱们的二人转,从最质朴的生活中来,它的起源在夜场,是在完全娱乐化的环境下出现的。大腿舞、杂耍都是音乐剧的表现形式。随着观众要求越来越高,音乐剧渐渐融入经典音乐、爵士舞、芭蕾,也开始了对文学著作的改编。比如《西区故事》就是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故事发生在纽约西区,涉及帮派利益和冲突,是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改编自经典著作,却贴近当时美国的生活,所以整部剧的故事很能打动人,舞蹈、音乐也都是非常经典、相当值得借鉴的。
音乐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种商业形式。从西方的经验来看,音乐剧是比其他舞台形式更具娱乐性、更有商业价值的――上个世纪60年代,影响美国娱乐业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之一就是音乐剧。如今,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一件东西,做艺术也不再隐埋于象牙塔的小天地,得以***出来形成一个产业,向娱乐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你的金饭碗,是不是也是你的金牢笼
“你能马上说出来自己最热爱的是什么吗?”王剑问道,“即使你现在不知道、觉得迷茫也不要害怕,只要去寻找,找到了就会觉得实在和幸福,跟发现真爱是一样的。”王剑告诉记者,他以前最渴望的是当兵,中学毕业便做了特警。八年后,他发现那其实不是他真正的追求,于是选择了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剧系,开始了真正的追梦之旅。“起初来北京,我以为也就是上上学,然后回家找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但是来了一个月,我就坚定地要留下来,因为没有比北京更适合发展文艺的地方了。”
“如果说为了生活赚钱,可能做其他工作更稳定,也更容易。但只有你的爱好和你从事的工作相统一了,才是最幸福的。”现在不少年轻人很急于抓住物质的东西:别人有了好工作,我也得争取;别人有车有房了,我也赶紧别落下。所以会有国家花10年20年教育出来的高学历人才纷纷走向******机关,做起与专业无关的公务员。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冒风险去创业,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因为这个过程可能很艰苦,开始的一段时间甚至养活不了自己,要家里补贴。做公务员固然好,可谁知道你的金饭碗,是不是也是你的金牢笼?
“做艺术就是要为人民娱乐服务”
选择了做艺术的王剑投入得很彻底,连个人QQ资料的职业一栏都一本正经地写着:为娱乐人民服务。“为自己或为少数人创作的,他们可以是贵族艺术家或是有自己思想的艺术家。为老百姓讲话的人才是人民的艺术家。我们做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娱乐服务。”
王剑从2006年底开始做话剧,《白日梦》是他的第一部音乐剧。“贺岁大业”新闻会结束后,《白日梦》进行了一场迷你版的演出。王剑就坐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入神地欣赏,不时随着音乐和着节拍。他介绍说,《白日梦》的导演、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全部由80后组成。他们感情真挚、思维活跃、大胆前卫。在这部关于梦想和爱情的音乐剧中,汇集了16首原创歌曲。歌曲将欧美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旋律清新美妙、歌词琅琅上口,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观众听过一遍就能记住好多旋律。街舞、华尔兹、芭蕾又为整个剧增添了十足的动感和唯美的视觉享受。
故事要感人、音乐要好听、舞蹈要好看,这是作为一部音乐剧最基本的,也是观众最需要的,《白日梦》做到了。
“音乐剧是个舶来品,与中国文化的根基不同,但情感和审美是相通的。”王剑说,“我们的音乐剧和西方经典剧目比,现在只能打60、70分。但是我们在不断摸索,研究国外音乐剧的创作规律,揣摩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借鉴。我们要以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语言方式和表现形式,提炼现当代的文化,创作适合中国、能够扎根在本土不断壮大的音乐剧。让观众产生共鸣,为人民娱乐服务。”
“我有一种私心和职业习惯,希望有才华的人用心写剧本”
“我有一种私心和职业习惯,希望有才华的人用心写剧本。”爱上这个行业的王剑渴望着“千里马”的加盟。谈起当下戏剧的状况,他感慨道:一个好剧本,一个好导演,一个好的制作人,再有一个投资商支持,就会诞生一个可以让观众一饱眼福的好作品。现在有才华的人不少,经典的剧本却不多。很多剧本要么是非专业人员“攒的”,要么是其他艺术形式改编过来的,真正肯踏踏实实花上一段时间去“磨一剑”的编剧太难得了。
“大家可能觉得写剧本是件不容易的事,其实可以先学习编剧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入手。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在剧本创作上,不要担心有其他人和你竞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去认知。”
说到《白日梦》的编剧兼导演周申,王剑评价他是个很尊重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他的一个剧写了三年,什么时候有了灵感,才把剧情向下发展,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
那个疯狂的念头叫梦想
11月26日,由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担任艺术总监的“2009北京国际喜剧艺术节”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拉开序幕。这个开创中国舞台喜剧艺术***节庆的盛会,融汇了国内外七部具有影响力的舞台喜剧作品,王剑担任制作人的《白日梦》和《我不是李白》同时受邀参加喜剧节,后者更是作为首个演出的剧目,打响北京喜剧节开幕第一炮。
这只是一个开始。“找一件自己从心底里喜欢做的事情,不断坚持,路子就会越来越宽。”王剑说的没错。若干年前,做特警的他决定弃警从艺时,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认为那是一场“白日梦”。今天,他用另一场《白日梦》做了最好的说明。
一个衣食无忧的国家公务员冒出重返校园的念头是疯狂的,疯狂却着实令人羡慕――它触动了我们隐睡在心中险些老去的东西。
音乐会开场白例3
一、中国戏曲特点
(一)中国戏曲概述
王国维曾道“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将戏曲定义为以歌舞的方式来表演、讲述一段故事,也就是传统戏剧艺术的本质。这其中,包括有元明时期的杂剧、宋元时期的南戏、明清时期作为戏剧艺术代表的传奇,和近代的京剧、地方戏等。戏曲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从其诞生之日即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如早期人们的祭祀活动,在封建王朝为帝王歌功颂德,塑造才子佳人、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等,能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在戏曲的表现方式上,从海盐腔、京腔、昆曲、高腔等演变为皮黄腔、梆子腔,不断随着时代更新和人民大众审美需求的改变而变化。这一艺术形式囊括了时间、空间的改变,虽然是各国戏剧的共性,却在中国戏曲中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现。
(二)中国戏曲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总体来说有三个特征,即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综合性,指的是戏曲的表现形式,是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手段综合运用到一部戏曲中,共同展现一个场景,叙述一段故事。虚拟性,是指戏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即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运用戏曲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展现到人们面前。但在进行艺术处理时,并不是完全真实还原事件,而是在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并进行艺术的加工实现对事件的美化和提升,美化后的事件和形象与其原型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一差距就是虚拟。程式性,即将生活中的某些动作固定为同一种格式,避开不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动作习惯,化繁为简,使这些动作赋予戏曲更鲜明的节奏性,让人们在观看戏曲时更容易明白演员所想传递的信息。这种动作程式也会随着时代更新而呈现创新性发展。
二、戏曲音乐的构成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声乐又由唱腔和念白两部分组成,是戏曲音乐的主体;器乐则由不同乐器组合营造出“文场”和“武场”两种情形,用于伴奏、开场、过场、控制舞台节奏。
(一)声乐
在传统美学认知中,大多认为人声比器乐更美更有感染力,易激发观众共鸣。在声乐部分,演员可以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将个人感情融入唱腔,并传递给观众。声乐分为唱腔和念白两部分,又以唱腔为主。唱腔是指人声歌唱部分,是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的演唱法的总称,分为叙事、抒情、戏剧三种类型,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中国戏曲变化多端的戏剧性。唱腔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专业而独特的唱功,特别注重字、声、情的关系,要求“字正腔圆”,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演唱方法及技巧,用以表达人物感情并以情动人。念白,是演员在戏曲中除了唱的形式外的语言表现部分,以汉语的四声字调为基础,音调介于读和唱之间,常与唱腔相互衔接,配合表情、身段并举,体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念白可随着使用方言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京剧中北京音的京白、胡广音的韵白、苏南方言的苏白等,在舞台表现上有散白、韵白、数板、引子等数种形式,都是语言和音乐不同程度的结合。
(二)器乐
器乐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即“文场”和“武场”,用于伴奏、开场和过场,配合演员的各种表演手段,烘托舞台气氛。“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和演奏曲牌,“武场”则是打出锣鼓点,使演员各种表演手段起止明确、节奏有序,调解和控制全剧节奏,也是我国戏曲特有的表现手段。主奏乐器有昆剧的曲笛、梆子戏的板胡、皮黄戏的胡琴、吕剧的坠子琴等,其特殊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往往标志着某一剧种的特定风格,并以此判断剧种和声腔。
三、戏曲音乐的戏曲表现功能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烘托场景氛围等重要作用,在其戏曲表现方面主要有叙事、抒情及戏剧性功能。
(一)叙事性功能
戏曲音乐为戏曲服务,即需要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矛盾并推动剧情发展,这就需要运用叙事性的声乐唱腔和与唱腔音调紧密结合的器乐曲牌。在唱腔方面,往往运用半说半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语气来刻画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并以音乐化的陈述方式来叙述故事的内容情节。叙事性唱腔一般选用二拍子或一拍子曲调,如二六、流水,适用于叙述、对答,旋律相对平稳,较口语化,速度略快,乐曲字多声少,朗诵性强,即所谓“词情多而声情少”,如《拷红》中“上绣楼我要把小姐吓哄”唱段将豫东、豫西系统旋律交织,充满了明快的喜剧色彩。此类唱腔虽然速度较快,但要求发声清晰,对“字正”要求较高,需分清每一字的音韵、四声、尖团,掌握出字、归韵、收声技巧,确保观众能清楚所唱意思。器乐曲牌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场景的描写方面,则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音响组成不同音乐画面,一般以单声部进行,并不布满全剧;控制和引导唱腔的速度变化,避免出现黄腔、走调、脱板的情况,并与演唱、动作严密配合,运用不同的力度变化烘托故事情节,将故事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水***融的境界。
(二)抒情性功能
抒情性主要指通过音乐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相对于其他艺术手段来说,音乐的感染力更强,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也更深入、细腻。戏曲中呈现的人物形象一般均较为多样,具有多面性,在不同情境中可能会表现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波动,这时,运用抒情性唱腔则更能表达内心世界。
(三)戏剧性功能
音乐会开场白例4
50岁的“玫瑰骑士”
晚上7点半,乐团登台、校音之后,全场鸦雀无声,只待指挥余隆登台,舞台侧门打开,在掌声中走出来的却是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掌声这么热烈,你们肯定把我当余隆了,但我不是他,我叫李南,我是余隆的朋友。”幽默的开场令台下观众笑声一片,这场音乐会愉快的气氛由此开始。
李南调侃余隆从36岁参与创建中国爱乐前“戴着蛤蟆镜,穿着黑风衣,开车在北京乱窜”的小青年,到如今整整50岁的“油头发福的胖子”。他还说:“这么多年来中国爱乐同国内外466位艺术家合作过,同许多人建立了友谊,因此才有了这场音乐会的主题‘余隆和他的朋友们’。这是一次朋友间的音乐聚会,余
隆的朋友就是中国爱乐的朋友。正是这些年大家一起努力,才让中国爱乐获得诸多殊荣……”李南近15分钟的开场白充满了朋友之间的温情。余隆曾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和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大概正因为此,音乐会的开场曲余隆选择指挥了具有哲思意义的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中的第一圆舞曲。
白岩松也是爱乐粉丝
音乐会上,被中国观众称为“文神”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登台,一口气演奏了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哈瓦涅斯舞曲》和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令人眼花缭乱的超凡技巧和细腻完美的音色,让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去年12月8日,文格洛夫与余隆指挥的中国爱乐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了人们期待已久的首次合作,他的的精彩表现使之成为年度音乐事件之一。而这场音乐会上,文格洛夫更是表现神勇,许多观众都感慨:“当年的文神又回来了!”
文格洛夫连奏三曲之后,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登台让观众席中产生骚动。“我是‘文神’的粉丝,我是一个音乐发烧友,我是余隆的朋友。这么多年来,余隆和中国爱乐伴随着我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成长,余隆是一个有着高远志向的艺术家,他和中国爱乐一起创造了奇迹。我相信一定有很多音乐爱好者像我一样,十多年来享受着余隆、中国爱乐和北京国际音乐节带来的无数音乐大餐,从这个角度来说,余隆的朋友就是所有爱乐人的朋友。”白岩松还特别称赞中国爱乐出版的100张发烧级唱片,“树立了中国乐坛的里程碑,可谓是音乐的故宫”。
谭盾神曲《隆里格隆》
谭盾新作“隆里格隆――为微信及观众吟唱而作的交响诗”,是这场音乐会上最另类、最充满喜感的作品。谭盾有感于微信的强大影响力,特别尝试将交响乐与移动端社交网络互动,这首作品把“行为艺术”和“观念音乐”带入一个有意思的现场环境中,通过观众手机中“微信音差”的音色旋律和一个家喻户晓的口头禅“隆里格隆”相结合,旋律更是朗朗上口,乐队与观众配合一起吟唱。
谭盾这部作品借用了“隆里格隆”这句玩笑似的口头语来庆祝余隆的50岁生日。早在音乐会举行前一周,中国爱乐和谭盾就通过微信号“tandunwechat”了谭盾亲自录制的《隆里格隆》哼唱音频。在演出过程中,到了预定段落之后,谭盾转身示意观众打开微信播放这段音频,于是现场响起了一片“隆里格隆”,与舞台上的乐团演奏交相辉映,观众玩得很开心,这样具有互动性的作品完全调动起了观众的兴奋点。谭盾在交响诗别加入了架子鼓与中国锣鼓形成互动,可看性与可听性俱佳。
“小伙伴”与“爱乐地下***”
音乐会主题为“余隆和他的朋友们”,因此大提琴家王健当仁不让地出现在舞台上,与乐团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王健说,他和余隆都出生在上海,两人从小就一起学习音乐一起玩耍,这么多
年来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友谊和在艺术上的共鸣也始终不变。余隆曾说:“等我老了,病重弥留的时候,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跟哪个乐团演出,都要赶回来到我的身边给我拉巴赫。”这份友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大概就是“小伙伴”似的深刻友情吧。
在《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之后,著名演员、导演姜文的登台又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此前很少有观众知道,原来姜文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也是余隆和中国爱乐的观众和朋友。姜文说:“我十分喜爱古典音乐,我和余隆对音乐、对艺术的理念有很多共同点,同时我也是中国爱乐乐团的‘地下***’,看过余隆指挥乐团的许多音乐会。”
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与余隆和中国爱乐之间也有着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这其中既有音乐会合作,也有电影音乐方面的合作,张艺谋的电影《归来》《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等都是由陈其钢创作配乐、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陈其钢本人表示,余隆是全世界指挥自己作品最多的指挥家,因而也专门为本场音乐会创作了小号与乐队协奏曲《万年欢》。这部协奏曲以传统京剧的曲牌“万年欢”为主题,静谧而婉转的曲调具有陈其钢音乐创作的一贯特点。而对于独奏小号,陈其钢“一点不客气”,几乎从头到尾都具有极高的演奏难度,而担任小号独奏的美女小号演奏家艾利森・巴尔松优异的现场表现,堪称挑战了小号这件乐器的极限。
音乐会开场白例5
红色经典推出全新制作 三台大戏树立创新典范
6月30日至7月4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版歌剧《白毛女》将在大剧院歌剧院隆重上演,这是今年七一备受关注的一台演出。歌剧《白毛女》自上世纪40年代推出后,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永不退色的红色经典。此番全新制作的《白毛女》,是对经典的重温与致敬,更是对经典的发展与升华。早在去年年底,由大剧院和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舞剧《马可・波罗》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次,双方再次发挥了资源与能量的集合优势,搭建了堪称豪华的创作演出班底,不仅有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和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担纲总策划,更邀请到著名导演胡玫“出师”总导演,同时,当红青年歌唱家谭晶、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雷恪生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将分别饰演喜儿、黄世仁和杨白劳三大主角,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将倾力加盟。导演胡玫表示:“我会将自己在电影电视中的表现手法恰当地融入到歌剧中,会在舞台布景方面做一些创新和改变,但更要努力复原该剧当年在延安首演时的面貌,从而使观众在重温经典中汲取新的力量。”
除《白毛女》外,总***歌剧团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也将在7月7日至9日上演,为七一版块压轴。这同样是一部近年来才改编完成的歌剧新作,气势宏大磅礴,情节紧张动人,堪称“歌剧谍战大戏”,该剧曾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空***文工团的音乐戏剧DD《二泉吟》也于6月28日、29日在戏剧场拉开首演序幕。
新面孔与新作品层出不穷 近十场音乐会各具新意
七一期间,大剧院音乐厅将最早吹响红色“集结号”,仅在音乐厅演出的音乐会就有6场。从6月23日开始,一场名为“闪闪红星”的音乐会将为七一演出版块打响精彩的“头炮”。这场音乐会由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国内老牌电影乐团DD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奉献,曲目全部来自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剧。有趣的是,乐团没有局限于《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红色娘子***》等老曲目,今年风靡银屏的《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了其中新鲜主打。
6月24日,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将在青年指挥家陈冰的率领下走进大剧院,在男性占主导的指挥台上,陈冰是一位鲜有的年轻而优秀的女性指挥,算得上是此次七一版块的“新面孔”了,而她也将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带领乐团奏响《我爱你,中国》、《怀念战友》、《保卫黄河》等众多深情、优美的作品。
6月30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也将带来一场颇具新意、名为“奠基者”的音乐会。其中,作曲家关峡全新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奠基者》尤为亮眼。该曲将由旅法青年钢琴家吴牧野演绎,此次演出是该曲在北京的首次正式亮相。
此外,大剧院驻院乐团DD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也是七一期间的“主角”之一,将在7月1日、2日特别献上两场精心策划编排的音乐会。两场音乐会将分别由著名指挥家陈佐湟与新加坡籍青年指挥家陈康明执棒,曲目从象征民族精神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到描摹民间风情的“走西口”、“看秧歌”,再到歌颂新中国诞生的《红旗颂》,是国家大剧院准备的极具“中国精神”的一份礼物。
中国民乐新作之夜 名家作品首次亮相
音乐会开场白例6
从现代文学经典到民族歌剧经典
与1945年诞生在延安的歌剧《白毛女》不同,歌剧《小二黑结婚》诞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首都,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成名作同名小说集体改编创作,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等作曲。这个创作团队主要由来自***区的艺术家组成,他们和演出团队的许多人刚好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毕业,组建了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即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前身),于是这部戏1953年1月在北京验剧场的首演,也成为他们的毕业汇报演出。首演由吴坚、胡沙组成导演团,还有马可等五位执行导演。
歌剧《白毛女》讲述的是社会冲突与变革,而歌剧《小二黑结婚》讲述的是思想冲突与变革。歌剧公演前的1952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部新法律给编剧和作曲家们带来了创作灵感。歌剧选材于作家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根据1942年山西省东南部抗日民主根据地一个真实事件写成,描述了青年男女婚姻恋爱竞自由的故事,当时这里也颁布了“婚姻自主的法令”。
歌剧将原作发生在几日内的情节,集中为发生在两天之内的五场戏(可视为五幕);将原作的叙事语言发展衍生为歌词与对话,忠实表达了文学原作的思想内涵。歌剧的内容体现了青年人大胆地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在主线讴歌新生活的同时,从思想层面批判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一面,并在剧终形成铲除封建恶势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生活场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音乐的清新风格
歌剧《小二黑结婚》提升了文学原作的艺术魅力。歌剧的音乐广泛地借用民歌,同时还融入了北方戏曲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及说唱艺术的元素,即“三梆一落”的元素――在小二黑的音乐形象中,可以听出山西民歌《闹元宵》的音调;小芹的音乐形象既有民歌也有戏曲音乐元素,但并不采用某个特定的民歌或地方戏旋律,而是将一些特色音程加之拖腔、甩腔来增强歌唱性,以求清新的歌唱化音乐风格。歌剧《小二黑结婚》配器中很少出现梆子或板鼓,乐队时常以短小的过门和节奏音型插入来控制音乐的节奏流动,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戏曲板腔对作曲家音乐构思的影响,板眼的疏密组合在推进情绪的高低缓急。
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反面人物”的音乐形象方面,使用了宣叙调式的音乐手法,这种宣叙调巧妙地利用戏曲引申出的说唱风格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三仙姑的音乐,就是从山西梆子的风格变奏出的一种巫文化的特色。第三场她唱的《如今她忘了娘的恩》一曲(即三仙姑表演的“跳大神”),实际上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郭兰英也曾反复强调“这个人物的演唱‘唱就是说,说就是唱’”。媒婆宋大婶和二孔明的音乐有一种北方大鼓书或评剧的意味。其实,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和穆仁智的音乐也采用了这种风格。歌剧《小二黑结婚》将这种民族风格的宣叙调使用在反面人物身上,便成为一种幽默手法,带有一种喜剧性的漫画色彩。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正面人物”则更多是使用对白来推进戏剧进展,但宣叙调同样也用在如小芹和小二黑等“正面人物”身上,在咏唱中穿说唱。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中“二黑哥县里去开英雄会”一句中的“二黑哥”以及“他说是……他说是今天回家转”的第一个“他说是”,都是具有评剧音调的宣叙调。其实一唱到底的形式,若处理不好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会听起来很平,而对白太多则音乐性不足,歌剧《小二黑结婚》恰当地在咏唱、宣叙和对白三个层次上推进音乐,听起来有立体层次,又生动自然。
还需指出,如果刻板地将叙事与抒情截然分开,也会使戏剧节奏梗阻,抒情戏剧两张皮。歌剧《小二黑结婚》有时在咏叹调中既抒情又叙事,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中既有对爱情的展望,又以倒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咏唱与说唱相间,歌词在叙事,但音乐在抒情,从而使戏剧发展流畅自然而又紧凑。同时,歌剧《小二黑结婚》重视对唱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推进手段,例如第二场小二黑、二孔明和金旺、第三场小芹与三仙姑,针锋相对的戏剧都是在对唱中展开,并与独唱相互衔接与渗透。在小芹与小二黑的爱情场景和大团圆结局中,独唱、对唱、二重唱与合唱更是融为一体。剧中合唱使得群众场面非常充盈,独唱和合唱与乐队形成支声式的织体关系,富有民族特色。
民乐队为新版本添彩
此次新版《小二黑结婚》的成功,得益于在忠实于原版的基础上,发扬并提升了原版的艺术特色,即鲜明的现实主义思想主旨和“山药蛋派”乡土气息。
本次的制作由乔佩娟等担任顾问,郭兰英担任艺术指导,黄定山担任总导演,关峡担任音乐总监,周丹林舞美设计,李文平编曲。原版歌剧编剧田川认为,赵树理的原作是“热情、明朗,充满着轻松幽默的笔调”。原作首演后,作者们还曾多次修改,每次都“加强了欢悦、诙谐的描写,力***把全剧统一在明快的喜剧的风格中,而非歌剧初次上演时悲剧色彩较为浓厚的舞台气氛”。
新版遵循上述宗旨,进一步做了一些删减和调整。新版删去了二黑娘和金旺的弟弟兴旺。在戏剧进展上,新制作也作了压缩,使得戏剧节奏更为紧凑,例如第一场村口小河边小芹、小二黑和姑娘们的戏作了压缩,第二场“二孔明家院内”,二孔明、小二黑与金旺的戏也进行了压缩。全剧由原来的42曲压缩为现在的34曲,全剧时长不到两小时。新版将原版第四场末尾三仙姑与二孔明的“打戏”,改在第四场与第五场之间利用换幕时间在二道幕前进行,成为一段幕间戏,一举加强了戏剧连贯性和喜剧效果。如此妙用时空调度,可圈可点。
新版《小二黑结婚》仍旧按照原版由民乐队演奏,但配器重新进行了编配,演出后受到广泛赞誉,大家都惊叹民乐队演奏歌剧也能如此优美而丰富。原版《小二黑结婚》使用的是20多人的小乐队,这次编配使用的是50多人的中型乐队,重新配置了和声与复调,大幅提高了多声部的立体动态,润色丰富了配器细节,音响更丰厚了,音色更绚丽了。新版的乐队配器保留了原版简洁而有“留白”的特色,但对戏剧气氛的烘托及人物歌唱时的心理动态进行强化,从而加强了乐队与合唱队的交响性和戏剧性。第一场在村口小河边和第二场山麓下小芹与小二黑的两个爱情场景,乐队都给予大型咏叹调式的交响支持,间奏及“过门儿”的感情渲染、配器的色彩变化都非常具有戏剧效果。而对“反面人物”的配器中,三仙姑辅以中胡,二孔明辅以三弦,金旺辅以中阮,这些特色乐器形成了漫画感与乡土色彩。第五幕村公所前“大吉大利”的欢庆序曲暨秧歌舞曲极具胜利的喜庆气氛,音乐与舞动的红绸,如烈火燃烧极为振^人心,效果一点不输西洋管弦乐队。更重要的是,民乐队与文学原作的“山药蛋派”特色更贴合。这次新版《小二黑结婚》使用民乐队,在编配上扬长避短,彰显了民乐队在民族歌剧中的重要作用,厘清了一条与西洋管弦乐队并行的创作道路。
新版《小二黑结婚》在表演上将现代戏剧呈现手法与传统戏曲程式性手法求得平衡,这是当年作为“新歌剧”排演的传统――不完全套用戏曲程式化,但又要有源自民族文化传统的戏曲表演色彩。这样,既有生活的真实性,又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艺术化的高度。
从美声到“山药蛋派”
中国的歌剧演员任重道远,他们不仅要能演唱西洋歌剧,又要能演唱中国民族歌剧。而这两个剧种中人物形象的艺术气质又差别极大,他们需要会用不同的音色来适应这种差别。
2015年在《号角》中饰演聂耳女友筠溪的女高音蒋宁,这次从一个“女学生”转变为“乡村姑娘”,她将音色作了很大的调整,应对了角色性格与气质的转换。她演唱小芹的咏叹调《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与小二黑的对唱《咱们的婚姻自做主》,音色清亮柔美,增加了真声的运用,以适应音乐的戏曲韵味,并在表演上适当配以中国民族歌剧的“程式化”元素。
曾在《号角》和《星海》中一举饰演了聂耳和冼星海的男高音毋攀,此次在剧中饰演小二黑,他的演唱音区通畅,音色俊朗,他演唱《不是小芹我不结婚》等咏叹调、对唱或二重唱,无论是声音形象还是表演,都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朴实憨厚的青年农民,并且透出一股英气,成功塑造了走向新生活的人物形象。
很多人一直有个疑问: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为什么都是高音而没有中、低音的?《白毛女》和《小二黑结婚》这些早期民族歌剧角色不分声部,歌剧《小二黑结婚》此前基本上都是高音声部出演所有角色。这次演出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女低音、男中音在民族歌剧中塑造民族气质的戏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原来都是学美声的。男中音高鹏在《号角》中饰演了明月社黎老板,还在新版《白毛女》中演唱了杨白劳,这两个角色的咏叹调都适合用美声“拉开”了唱。而此次他饰演的二孔明――一个农村里封建迷信的猥琐人物――以宣叙调为主,演唱要在音色上做出调整。高鹏参考民间说唱艺术的方式来塑造这个人物,“落子”里的“男腔儿”演唱得字正腔圆。
音乐会开场白例7
《白娘子・爱情四季》的主创团队集合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音乐、剧场精英,作曲家杨立青担任艺术总监,作曲家徐孟东担任音乐总监,夏云飞执棒乐队,上海京剧院名角史依弘领衔主演,京胡大师尤继一重新设计的唱腔也赋予“白娘子”这个角色全新的面貌。
这部作品借用“音乐剧场”的概念,突破传统京剧的舞台布景,运用现代科技支持下的舞台技术,渲染和强化视听感觉,通过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吸引年轻人来关注京剧。
对于“音乐剧场”的概念,杨立青说:“它强调的是实验性,将音乐和舞台结合在一起,其中并没有哪一种艺术必然占主体地位,意义在于‘界域的突破’,打破了表演者、参与者、旁观者的界限”。音乐剧场并不是音乐剧,而是利用剧场技术表现音乐多维视野的一种手法。
京剧提炼核心旋律
《白娘子・爱情四季》是一个现代作品,其音乐的源泉与灵魂是国粹京剧,结构则是借用西方歌剧及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尤其是采取了德国瓦格纳时代的“主导动机”概念――让每个角色有一段专属的核心旋律,例如,白娘子是mi-la-so三个音,许仙是la-so-do-mi。法海、小青也有属于他们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则显然都是从京剧音乐提炼出来的。这样的处理手法,既保证作品整体结构的内在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这部多人合作的作品整体风格上是否能很好地捏到一起去的疑虑。
据主创团队介绍,《白娘子・爱情四季》既不是时的“交响音乐某某某”,也不是交响乐队伴奏的京剧;既不是时尚如歌的音乐剧,更不是正襟危坐的古典歌剧。这是一个新型的艺术作品。以交响音乐为主体,融入京剧,又配之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形象,来呈现一段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爱情神话。
音乐会开场白例8
我很同意她的话。我同时感到,在场的许多京剧观众以前是不熟悉交响乐的,在他们为史依弘及她的伙伴们喝彩时,也在同时欣赏了一次交响乐。他们从此或许会对交响乐涌现出新的感受、生发新的兴趣。
其实,这就是我们这个创作团队所希望看到的――将这两种成熟并且精彩的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品种,产生新的效果,争取新的、更广泛的观众欣赏。
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一个追求的目标。如果做得不好,那么也有可能走入另一个方向――音乐爱好者和京剧爱好者两方面都不满意!
我们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是,我喜欢参加这个充满挑战的制作。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我既喜爱音乐又喜爱京剧,对两者都十分熟悉,因此我也就更愿意来做这件事了。
说是“挑战”,是因为我们大家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高标准的创意定位。这里,包含了创作者们的共识,或一个梦想――看,我们中国的民族艺术中,有这样好的传统瑰宝(包括民间传说、戏曲艺术);而西方艺术形式中,有这样色彩丰富的表现手段(如音域极为宽广、音色魅力十足的交响乐);再加上现代科技提供的绚丽多姿的可能性(如多媒体影像、音响效果等)……这些,是否可以放在一起,诞生一个有创造性的新样式?
我们下决心要做的,就是一个新型的艺术作品――以音乐为主体,融入京剧,又配以现代技术的视觉形象,将一段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爱情神话以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它“新型”,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先例可循。它既不是“”时的交响音乐京剧,也不是以西洋乐器来伴奏的京剧,也肯定不属于目前出现较多的各式各种的“音乐剧”。 它主要是一个交响音乐作品,以传统京剧中白娘子的故事为主题,乐曲写作时本身就融入了京剧音乐的动机,更将京剧的演唱(中国的歌唱)及打斗(一种中国式的舞蹈)编织其中。可以说,《白娘子・爱情四季》的整个目标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近,却加多和加重了结构、长度以及京剧的直接融入程度。看上去似又“走出去”了几步,然而《白娘子・爱情四季》音乐的创作与《梁祝》一样,仍是整个作品的灵魂,其特点是既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又充分运用了西方交响乐的表现手段。演出中,乐队处于演出的中心地位,始终在舞台上。观众在视、听结合的欣赏中,将品味一个经历了春、夏、秋、冬的爱情传说,从而得到一种新颖的艺术观赏经验。
正是因为《白娘子・爱情四季》不是一个“剧”,因此其中戏剧的内容是根据音乐结构的方式而不是根据“构剧法”来编排的。编剧写出了精炼的情境和诗意的唱词,融入四个乐章之中,却不需要通常戏剧中的起承转合。
“春”,表达修炼成仙的白娘子来到人间,以好奇而喜悦的心态感受人间的一切美好――景色、天气、人、恋情。
“夏”,是成婚,白娘子沉浸在品尝和享受人间爱情的幸福滋味之中。喜庆、唢呐、灯笼、红烛。
“秋”,是水漫金山,白娘子愤怒地对抗那破坏她与许仙爱情的强大势力,为捍卫幸福而激烈抗争。水浪、怒涛、飞云。
“冬”,是在她斗败之后倾诉其爱的坚贞,不屈,最终被压在塔下。冰冻、寒风、大雪。
“终曲”则表达她坚持爱情的精神。
因为不是“剧”,所以作品没有按故事的细节去编写。如何发展、如何前后连接,不需一幕一场地表演或交代,而是只集中表现几个重点篇章。戏是简练的,但演员的表演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演和唱形成了与音乐演奏相互烘托的有力组成部分。
总之,《白娘子・爱情四季》是音乐,又非通常的音乐会;有剧情,却不是一台戏。正因这样,我们在为它定名时有点伤脑筋――叫它什么好呢?
现在的提法是“音乐剧场”。其实,我认为倒过来叫作“剧场音乐”也未尝不可。不管叫什么,音乐要好,京剧要好,再加上丰富的视觉形象使它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融合。
然而,我们融合好了吗?我要说的是,虽然开了一个头,但远没有达到理想。这,正是我们现在要全力以赴去做好的重中之重。不过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是一个中国的民族的现代的作品,经过观众检验之后再加以磨炼,完全可以达到更成熟的水平。
首演,只是交出了一个初稿,期待的则是反馈。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它。有人告诉我,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小女孩这样说着她所看到的:“仙女从天上下来,遇见了王子,他们结了婚,坏人把他们分开了,仙女非常伤心。”谢谢她,我知道她看明白了。她不知道《白蛇传》,也不需知道,她好好地听了音乐、看了表演,很好。而比这位小女孩大的人、比这位小女孩更有知识的人,则可以有更多的感觉。一个艺术作品对观赏者的影响,不就是这样多层面的吗?
音乐会开场白例9
影视中的音乐通常都是对创作者情感艺术的表达。电影中的配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力的空间比直接的电影画面和人物特写镜头所能表达的空间更为广泛。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电影配乐在影视中能够体现影片的整体构思和风格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有人评价,电影《卧虎藏龙》中最感人的就是其配乐的设计。影片中大胆使用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交相演奏,为影片营造出了中西合璧的音乐风格。影片中的民族乐器、民族乐曲和著名演奏家马友友的二胡指法演奏,都使整部影片的配乐呈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亦使影片极具包容性。
一、音乐创作阵容的民族性
《卧虎藏龙》音乐的原创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谭盾。作为享誉国际的音乐家,从小受荆楚文化影响的谭盾,其音乐在古典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等多方面界限上实现了自由跨越,对世界乐坛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谭盾以其对于中国古典音乐近乎执著的热爱,将其广泛应用于影片之中。而为影片配乐的特邀大提琴独奏音乐家马友友,是生于音乐世家的华裔美国人,被评论家认为“无所不奏”,并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甚至比普通的古典音乐家更为兼容,在《卧虎藏龙》中,他承担着大部分的大提琴独奏,其独特的演奏方式,让听者并没有感受到西洋乐器的演奏味道,而是有一种大漠的荒凉和悠长之感,极具东方特色。
而在影片《卧虎藏龙》中,谭盾大量使用民乐,当这些民乐被马友友通过独特的二胡指法透过大提琴演奏出来时,极具东方特色的曲风与西方的特色乐器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性。此外,谭盾、马友友、李安,这三位华人艺术家组合在一起,使影片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诉求,向所有观众都传达出创作者的文化理念。
二、电影中中国古典音乐器材的运用
在这部华人导演、华人演绎的中国电影中,大量中国古代乐器的使用,使影片随处体现着中国元素。古代侠客常常吹奏的笛子,声音凄凉的二胡,表现大漠豪情的马头琴、气势激烈的大鼓等,众多古典乐器的综合应用相得益彰,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受。在一部《卧虎藏龙》中,可以感受到悠扬的笛声、苍凉的箫音、铮铮的古筝声、悠远的葫芦丝、欢快的热瓦普音和清脆的鼓乐,这些古典乐器的运用不仅诠释了雅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带给了观众热血沸腾的异域豪情,体现了民族性。
(一)灵动婉转的竹笛
在影片的《南行》一段中,其配乐应用了我国古代侠客常用的乐器——竹笛。竹笛没有应景地运用在玉娇龙与李慕白的竹林打斗之中,而是应用于玉娇龙逃婚之后南行的途中。因为竹笛曲调悠扬,旋律优美,并在此段配以云南民谣《小河淌水》,当轻灵活泼的云南歌谣以竹笛吹奏出来,再配上具有边疆特色的鼓乐,为女主角玉娇龙营造了一种活泼俏皮的江湖儿女形象。在稍后茶馆与众武林人士的打斗场景中,音乐多次变化,不仅传达了角色的情绪,同时也是顺应情节变化需要。同时,在影片的这一段,玉娇龙全面展示了她的武术功力,从其打斗强度的递进,配合其台词和面部表情,将玉娇龙的人物情绪色彩凸显出来。在玉娇龙酣畅淋漓的打斗中配合畅快的旋律,充分展现了玉娇龙的自我性格和快意恩仇的江湖情节。
(二)苍凉独特的箫
箫具有声音苍凉的特点,也是古代侠客的常备之物。《穿越竹林》的片段中,在声乐苍凉、节奏强烈的箫乐中穿越竹林的玉娇龙和李慕白,成功营造了江湖的神秘感。在满眼广阔碧绿的竹林之中,高手飞越带来的轻风掠过,竹林之上,挥舞着宝剑的世外高人李慕白,给人清俊脱俗之感;而如“初生牛犊”般的玉娇龙,在与李慕白的打斗中,映衬着绿色竹叶,分外绝色。当广袤的绿色、激烈的打斗场面、苍凉又强烈的背景音乐融合在一起时,便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三)扣人心弦的古筝
在俞秀莲和玉娇龙的《交锋》一段中,以一种类似于中国古典乐《十面埋伏》的古筝演奏为背景。当带有金属音色的古筝弦乐响起,角色打斗中武器的撞击声音给观众更为强烈的冲击。玉娇龙拿着李慕白的青冥宝剑,将俞秀莲的长剑、长***、双刀等武器一一砍断,刺耳的武器碰撞声,不仅传达出青冥宝剑的名不虚传,更突出两位女主角打斗的激烈和玉娇龙对宝剑在手的得意。
(四)宁静悠远的葫芦丝
在《丝绸之路》和《夜斗》两段中,激烈的葫芦丝颤音,轻柔的音乐,带给观众悠远寂静的观影感受。
在《丝绸之路》段落中,葫芦丝吹奏出了一段质朴细腻的颤音,柔美、令人迷醉的颤音说明这一云南民间乐器的强大表现力,用其表现辽阔大漠的异域风情和月光下的大漠黄沙,异常协调。想象着在幽静荒凉的月光下,行走在寂寥无边的丝绸之路上,是一种怎样的异样感觉。
《夜斗》场景中,俞秀莲追逐盗取青冥剑的玉娇龙,尽管没有竹林打斗的虚幻优美,但其视角的不断变幻也交代了两位主角打斗的精彩。在不断变换的鼓声中,铮铮古琴音点缀了连续不断的鼓声,虽短暂,却精彩!
(五)具有***特色的热瓦普
在玉娇龙回忆与小虎相识相恋的场景中,一开始玉娇龙对于沙漠强盗的击杀场景的配乐,所使用的乐器是******族中常用的热瓦普,热瓦普是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广阔荒凉的沙漠沉寂着,一群强盗正得意洋洋地分发着抢来的战利品,一位少女骑着马飞踏而来,与强盗展开激烈厮杀,强烈的打斗效果在热瓦普弹奏的《永恒的誓约》中,带给观众强烈的新鲜感,并具有深厚的艺术效果。
(六)清脆变换的鼓乐
鼓在《卧虎藏龙》中的应用较为醒目,几乎每一个打斗场景都用到了激烈的鼓乐,而层次最分明的则是玉娇龙盗取宝剑被发现并被追逐的段落。玉娇龙潜入贝勒府,盗取青冥宝剑并顺利到手,谁知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发现,伴随着两声古琴的清脆鼓音滴答响起,随着双方打斗场面的激烈度的增加,一只鼓、两只鼓、三只鼓……时而单只鼓简单交代;时而密集鼓声袭来,使人压抑不已;又时而节奏一张一弛,变换的鼓乐节奏,使影片节奏神秘又具有魅惑力。观影者在强烈的鼓声中,目光随着角色的武打动作而眼花缭乱,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三、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融合
在影片《卧虎藏龙》中,其配乐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大提琴、鼓、笛子,而这三种乐器又以大提琴占据大部分篇幅,但是当大提琴不再演奏具有西洋风味的乐曲时,又是一种别样的风情。
(一)西洋乐器演奏东方风情
影片中,虽然大篇幅使用大提琴独奏进行配乐,但是整部影片的基调,整体氛围,都决定了大提琴演奏出来的效果不可能有十足的西洋味,所以在整部影片的大提琴演奏中,我们可以听见具有东方韵味的琴音。
电影开篇,便是缓慢低沉的大提琴声调,发颤的音色、厚重的旋律,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带给观者极具东方特色的听觉感受。在如此配乐中,电影画面如水墨画般慢慢映入观众眼帘。秀美的水乡、古色古香的电影画面伴随着琴音慢慢展开,琴声虽然悠扬,但仍然有杀意潜伏其中,意味着江湖的龙蛇混杂和凶险万分,随着琴音的渐远渐弱,李慕白出现,向俞秀莲表示想要退出江湖,并拜托俞秀莲将代表其江湖地位的青冥宝剑送去京城贝勒府。随后,俞秀莲进京的配乐紧中有缓,然后到达京城的时候,音调变大的琴音配合古代特色的街边杂耍和宏大的北京城俯瞰画面,意味着影片故事正式开始。另外,在影片中,玉娇龙还剑过程中与李慕白的会面,也伴随着缓慢的大提琴演奏,抒发了侠士的深沉胸怀,在阴凉的月光下,两位侠客开始较量。整部电影的大提琴配乐,不带丝毫西洋味道,反添影片的东方风情,体现民族性。
(二)西洋乐器演奏东方民乐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不少民乐,各少数民族也各有其音乐特色。在影片《卧虎藏龙》中,除了表现出侠客们的江湖情仇,还穿插着风味十足的边疆特色。
在罗小虎与玉娇龙的一段情感纠葛的回忆段落中,增添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小虎认真地唱着民歌《阿瓦尔古丽》,少数民族味道十足的声音配合着悠扬的旋律,体现出罗小虎这个角色的质朴、真诚和执著的特征。而在《永恒的誓约》里面,欢快活泼的***族民乐,对应与强盗打斗的玉娇龙,形成强烈的反差,震撼非常,体现了玉娇龙的顽强生命力。
在李慕白为了救玉娇龙而遭碧眼狐狸暗算的一段中,绝望无助的俞秀莲,拥着奄奄一息的李慕白,低低地喃喃自语,此时,低沉的大提琴声音配合着《再会》的曲调,表达出了两人隐匿心中,无可诉说的情感心事。生命轮回,来生再会,李慕白竭力的一句“我已经浪费了一生”和俞秀莲绝望凄凉的泪水,和配乐的大提琴融合起来,让人唏嘘不已。
四、音乐氛围的民族性
《卧虎藏龙》通过俞秀莲和李慕白两人爱而不得的情感压抑,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的约束和压抑,所以这实质上是一个悲剧英雄的爱情故事。那首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音乐《卧虎藏龙》,当马友友以忧伤又深沉的大提琴旋律穿透出来时,观众便能够体会当俞秀莲问李慕白是否已经得道时,李慕白回答的那句话:“我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却被一种寂静的悲哀缠绕。”由此,影片故事都在这种“寂静的悲哀”中展开,到俞秀莲抱着即将死去的李慕白痛哭时,这种悲哀的情绪达到顶峰。整部影片都在大提琴的声音中向观众传达出创作者对于江湖人文内涵的思索和追求,在无法调和的悲剧氛围中展示了创作者无限的寂寞和怆然。
综上所述,影片《卧虎藏龙》中的配乐极具欣赏价值,其配乐主要使用西洋乐器,多种中国民族乐器辅助配合,融入民族色彩浓厚的民歌旋律,为观众营造了一种低沉厚重的大提琴音和轻灵神秘的东方民歌相交融的特殊感受。电影的主题基调与特色配乐,使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都具有一种强烈观感,体现了影片《卧虎藏龙》的配乐的民族性。
[参考文献]
[1] 张子骏.浅谈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符号[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 葛姝亚.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及其发展走向探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
[3] 王寅.中西合璧 共求和谐——解读《卧虎藏龙》电影音乐中的中西融合及民族性[J].名作欣赏,2011(33).
[4] 梁红.从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谈电影音乐发展现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1).
[5] 徐大珂.谈中国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作家,2009(14).
[6] 李丽梅,周箐.胶片中流淌的音乐——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综述[J].电影文学,2009(06).
[7] 秦婉丽.浅谈《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10(13).
音乐会开场白例10
二、丰富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手法
电影《白毛女》在其音乐的创作上,开创性吸收和借鉴了外国歌剧的某些作曲技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单线条的旋律发展方法,有了纵向的和声进行和交响化的配器,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开创了中国新歌剧在音乐创作形式和手法上的新尝试并取得成功,成为中国民族歌剧一大经典。剧中的《扎红头绳》一折,更是描述了喜儿和爹爹短暂的欢乐,对唱的节奏欢快,色调明朗,表现了喜儿的天真可爱,也是父女情深的自然流露,使剧中主人公最幸福时刻的描述同后边人物悲惨命运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深刻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现实主题。《太阳出来了》在剧中是一个合唱,它成功地表达了翻身做主的劳苦大众的坚毅和胜利后的喜悦,唱出了对喜儿不幸遭遇的怜悯和对地主的愤恨,是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做主,对长期剥削压迫人们的地主阶级的宣判,同时合唱也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团结和朴实的阶级感情。合唱中对“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反复渲染,对强化电影主题有重要意义。《白毛女》歌剧、电影的音乐创作者们,在该电影的音乐发展上没有采用全盘西洋歌剧写法的创作方式。他们深入民间积极采风,吃住在故事的发生地,感受着当地的民生民俗,体验人物生活,感触人物内心,创作出了富有中国音乐语言特点贴合人物性格的融入民歌小调的音乐形象,在吸收中国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又融合西方音乐发展的手法,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戏剧的张力。
三、电影《白毛女》在音乐设计上的特点
《白毛女》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并借鉴了外国歌剧注重人物内心的处理手法,改编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小调来着力刻画人物特征,剧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随着剧情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各个角色的音乐特点也要不断发生变化。《小白菜》旋律句句下行哀怨悲伤,适合喜儿遭遇时的内心诉求,但是这和扎红头绳时天伦之乐的幸福体现严重不符,作者融合《青阳转》比较欢快活泼的音乐元素,创作了《北风吹》片段。当喜儿遭到了黄世仁逃进深山变成“鬼”时,在她的唱腔中融入了秦腔和河北梆子等慷慨激越的曲调,把喜儿角色的蜕变和内心坚定的复仇信念刻画得淋漓尽致,《白毛女》的音乐是吸收民间小调的中国式音调又借鉴了西洋歌剧的音乐发展手法,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内心世界。《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借鉴了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经验。如主题动机的应用,主题音乐伴随喜儿的出场、欢乐祥和的场面等出现,民乐加上西洋乐队的伴奏,使之和声色彩更为丰富,合唱、伴唱的运用,推动了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富感染力。剧中的《太阳出来了》的群众合唱,把群众和喜儿的阶级情感及人们对喜儿遭遇的同情表达了出来。剧中红***来了,***家乡片段,背景音乐用了《***队进行曲》的一部分,把***人的果敢、豪迈,激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感。
四、电影《白毛女》音乐
在乐器演奏以及唱腔处理上的特点电影《白毛女》作为一个新的作品,其在音乐创作上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可以不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可以自由发挥,因此《白毛女》的音乐在创作上中西合并兼容并包,成功吸收了中国民族小调和西洋歌剧的优点,即有民族性又有交响性,这就体现在它的乐器演奏及唱腔处理上。在配器上,很难想象仅靠几件民族器乐是很难达到《十里风雪》《太阳出来了》等片段要求的气势宏大、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的,民族器乐加上部分西洋乐器的配器方法,既突出了民族性又增强了交响性,极大地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在唱腔的设计上,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唱法和表现形式,在演唱形式上有合唱、对唱、独唱,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在唱腔设计上贴合人物主题音乐和当时内心活动,以民族唱法为主,吸收借鉴西洋唱法,使声音的表现力和音乐的流动性增强,加强了演唱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