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篇1
中国古代的一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的诗篇,就是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或描述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思乡诗情真意切,真实地表现了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羁旅思乡诗的命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对思想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对遣词造句的鉴赏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辨认与评析等。
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
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
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寒蝉――悲凉。猿猴――伤感。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三、羁旅思乡诗阅读方法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意境。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5.能欣赏一些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感受诗的魅力。
另外,在解答羁旅思乡诗时,我们容易走进以下误区:(1)构***意识不强,缺少整体的画面感。(2)判断失误,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到位,随意作答。(3)有一定的见解,但讲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联系诗歌本身来分析评价,只是无端猜想或无根据地归纳,答案牵强、生硬。(4)没有从羁旅思乡诗的内容和特点去把握全诗,只是套用一些空泛的答题术语,表述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阅读训练】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几个层面的“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汉江[注]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北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卢 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仅45字,其所蕴含的情与景却十分丰富。请结合本曲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写“归梦”突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梦”是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分析作者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乡诗篇2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思乡诗篇3
1、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4、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6、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7、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13、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6、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17、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2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2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4、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25、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26、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8、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9、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30、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3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3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3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思乡诗篇4
2.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柳永
3.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4.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
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6.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
7.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
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9.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0.满园春*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1.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12.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
1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4.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
1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甬
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思乡诗篇5
微山亭赋韵中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这首诗的特色是“大中融小”而又“以小见大”。作者首先展开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来:但见南天一抹白云经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北风的撩拨,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却为避寒秋而翩然南来。睹物生情,作者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却为躲避战乱,寄居南朝,正如这南飞之雁;然游子思乡之情却因此而愈笃,如同北逝之云,可谓“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个“逐”字,说明思乡之切,欲逐南云而飞去,是主观上强烈的愿望,与下句“随”字相对照:“随”有被动无奈之意,写出他避乱南方的无可奈何。作者写的是秋景,南云飞逝,北雁南飞,都暗示北风已起,是“不写之写”,更写不尽凄凉。接着,笔锋一转,由大入小,写故乡篱下之菊,暗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写出对故乡闲适生活的眷恋。民间又有“重阳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诗人却只能寄身天涯,两相对照,好不凄凉。“今日几花开?”一问将思恋情结发挥至极,将意象浓缩到极小,着意于花,实是于极小中见极大。一问之中饱含不尽情思,使小诗戛然而止,但余韵无穷。
王维的《杂诗》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品,与此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断抒发深沉的情怀。诗人截取了这样一个情景:故人从家乡来,诗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当知故乡之事,却不问家人,不问亲人,独独问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实则正是诗歌艺术剪裁的妙笔。所问琐事,读者自了,惟寒梅着花一事,说尽了诗人的细致,连这样的小事都问到了,可见他思乡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动,既添小诗之情趣,又表诗人之高洁。可以说“问梅”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典型情节,成为了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绮窗前”、“着花未”更充满了生活情趣,衬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诗中蕴味,尽在其中”。
岑参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思乡诗篇6
1 把握诗词中表达怀乡思人情感常用的意象,如“杨柳”“月亮”,等:2 理解并分析此类诗词中抒发的情感;3 学会分析此类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特别是抒情的技巧;4 赏析此类诗词中的名句;5 赏析重点字词等。
[新题演练]
一、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李商隐的诗很讲究前后照应,诗中与首句中“未有期”相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
2 请简要赏析诗中“共”字的表达作用。
3 “巴山夜雨”在诗中两次出现,这两处“巴山夜雨”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二、李商隐《无题》鉴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本诗从头至尾都漫溢着痛苦、失望而缠绵的感情。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哪些?请选用诗中的单音节词语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但诗中的景也写得很有特色。请对“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晓镜但愁云鬓改”中的“改”字很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李煜《相见欢》鉴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词的上片写景:缺月、梧桐、深院。这些景物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请简要分析这首小令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五、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一个“过”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 “杨花”“子规”“明月”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三种意象,请任选一种作简要分析。
六、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鉴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这首诗是紧扣哪一个字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2 “散人春风满洛城”“散”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七、岑参《逢入京使》鉴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龙钟”的意思是
2 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请举例分析此诗的这一特色。
八、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鉴赏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思乡诗篇7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思乡诗篇8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3、《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思乡诗篇9
关键词:唐代 怀乡诗 乡梦 家书
中***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83-03
作者简介:李春霞(1977―),河北沧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梦是“外界刺激在大脑皮层中残留痕迹的再现”, [1] (P.301 ) “梦”来自人之“想”,但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会在梦中出现,因而人们会因梦而喜,也会因梦而悲。神秘的梦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早在周代,人们不仅为梦做了分类,即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2] (PP.653-654 )还为此设立了占梦之官――“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3] (P.1773 )其后,文人们也因“梦”特殊的产生机制和其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在诗歌中多有提及,以至使梦成为一种重要的抒情意象,借以表达诗人的种种情感意绪。
唐诗中的“乡梦”意象不仅数量多,蕴涵着独特的审美意蕴,而且在前代的基础上也有了更大的创新。虽然描写乡梦,但却不侧重于描写梦中的详细情景。唐人在其怀乡诗里对乡梦做了多角度的描写,表现为“梦中还乡” “梦不到乡”。
一、 梦中还乡
“梦中还乡”,是诗人借乡梦意象抒发怀乡之情时最为普遍的形态,也是唐前怀乡诗中乡梦意象营造的唯一形态。《诗经・邶风・泉水》中卫国女子思念家乡时即有“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虽未直接提及乡梦,但“靡日不思”正见其日思夜想。其后谢的“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和别沈右率诸君诗》),徐陵的“回首咸阳中,唯言梦时往”(《陇头水》),苏子卿的 “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南征诗》),都以梦中还家的形式抒发了故乡之恋。而庾丹的《夜梦还家诗》中“归飞梦所忆,共子汲寒浆。铜瓶素丝绠,绮井白银床。雀出丰茸树,虫飞玳瑁梁。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则描写了梦中还家的具体情状。唐前以梦为意象抒发乡情的代表作品当推鲍照的《梦归乡》,诗人不仅交待了乡梦的缘起,而且描述了梦中归乡后的情事:正当妻子当户而织的时候,诗人不期而至,于是两人互相倾诉别后的思念;随即描写了诗人与妻子度过的美好时光,其中 “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这一小夫妻间的情趣描写把归乡后的快意推向高潮。更为重要的是,鲍照还描写了梦醒后的失落和怅惘,这些都为唐代怀乡诗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唐诗也多有对“梦中还乡”的描写,如项斯的《宁州春思》: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乡梦”之于人意义重大。诗歌的前六句描写了诗人穷苦、失意的处境。此时的项斯正处于人生的失意之中,因而满城的春花也未能舒缓其内心的愁闷。在此失意和落魄下,诗人对家乡充满了思念,“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诗人的愿望就是回归故乡,但现实中这一愿望却很难实现。而梦不同于现实,在梦中诗人却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因而在边城春天里,唯一能让诗人倾注热情的事情就是“入梦”。“梦”让现实中的无望不再,因而诗人思归之时便“频入梦”。思乡之切,归家之难通过梦的意象得以表现。
唐代的怀乡诗在描写“梦中还乡”时也写到了梦醒后的心理失落。如沈期的《州南亭夜望》: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肝肠余几寸,拭泪坐春风。
这首诗在描写梦中还乡时,成功之处有两点,其一是写出了乡梦的恍惚,其二就是以梦中还乡的快乐写出了思乡而不得还乡的痛苦。诗歌对入梦、梦中和梦后都作了描写。“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为乡梦之始,长期对故乡的朝思暮想在倏忽间转为眼前的乡梦。“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便是对梦境的具体描述,梦中的情景如往昔一般真实可感。男子有妻谓之有室,女子有夫谓之有家,“室家”指夫妻,这里是说自己与妻子儿女何曾分别,他正在享受着全家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而全然忘记这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之后,诗人笔锋一转,重点写出了梦醒后人的失落和伤痛情状。刚才的妻儿团聚分明是真实存在,但随着意识的逐渐恢复才领悟到这一切都是虚幻的。“肝肠余几寸”写出了梦醒后心灵的不堪承受,而“拭泪坐春风”则以乐景写哀情,见出乡思的无法排遣,更增添了思乡的苦痛感。再如岑参的《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白***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5)赴北庭途中。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但是他却没有详细写梦中回归故乡的情事。在这里诗人思归但不能归的苦痛没有如沈期一样直接展露,而是借对梦醒后诗人的“东望”的动作和“羡”的心理暗示出来,抒写的同样是强烈的归情。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赵嘏《吴门梦故山》)
赵嘏与沈期和岑参一样都写了梦醒,但是又有不同。沈诗写梦后之悲是直说,岑参回归故乡的迫切也由梦醒后“望”的动作和羡慕人归的心理表现出来,虽未直说但其意自现。而赵诗则是以“月堕馆娃宫树西”结尾,荡开一笔,写梦醒后所见到的异乡景物。“馆娃宫”为苏州特有之景物,它正在无情地提醒着诗人,此刻他依然身在异乡,而月下馆娃宫的凄清景色即是梦醒后诗人凄清心境的写照。这首诗以景寓情,乡情的抒发也就更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二、归梦难成
思乡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步,足见思之切,念之深。家乡只在梦里,更显出不得归的痛苦。梦到故乡,见到故乡种种之美,徒增思乡之苦。然而,梦中还乡,毕竟还有一时的满足,即使是虚幻的;而更令人难堪的是,连归梦也难成,连这一时的虚幻的满足也不可得。唐人借归梦难成来抒写乡思之苦,这是其前的怀乡诗中未曾有过的,是唐人对乡梦意象的创新之处。唐诗中的“归梦难成”表现为乡梦被破坏,从而梦中不得归乡或是怀乡者无梦以归乡。
唐诗从两个方面写了“归梦难成”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原因,在唐诗中就有对还乡之梦被外界的水声、雁鸣等声音惊破的描写。如许浑(又作杜牧诗)的《闻雁》: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犹赊。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睡眠中的人怕被吵醒,尤其是正做着甜美乡梦的怀乡者,但是偏偏有些外来的声音让人不能遂意。诗人的还乡之梦刚要实现,却被无情的雁声惊断,而惊断他乡梦的又恰是正在回归南方途中的大雁,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苦闷。大雁每年都能回归温暖的家乡,诗人不但不能回归,就连归梦都被惊扰。诗歌通过乡梦被雁声惊断写出了思乡之苦、之痛。唐诗中还有对因外界干扰乡梦不成的描写。如“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刘沧《晚春宿僧院》)、“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张乔《游南岳》),鸦鸣和泉声破坏了诗人们的回乡之梦。
李商隐的《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对乡梦被惊断的写法更有新意: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诗歌也写了乡梦的被惊断,但却是以想象的手法写出。这是李商隐大中五年冬赴梓州途中将至陈仓时回寄送别的友人而作。诗人此刻还没有到达陈仓,因而乡梦被惊断是他的想象之词,这是此诗写乡梦被惊断的新意所在。另外,诗歌对惊破乡梦的外界之物――陈仓碧野鸡的描写也寓含深意。此处用了“陈仓”“碧鸡”的典故。“陈仓”之典出自《史记・封禅书》,据载:“(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数岁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以一牢祠,命曰陈宝。”[4] (P.1359 )“碧”之典出自《汉书・郊祀志》,据载:“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至。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3] (P.1250 )诗人以这两个典故入诗,这样就使得惊破乡梦的外界之物被神灵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隐含于其中的是对自己早晚如碧鸡之神一样得到朝廷寻访与重用的美好期待。
其次,唐诗不仅写了现实中外界的水声、雁鸣等惊破还乡之梦,还写了诸多破坏乡梦的非现实因素,如路遥、山水阻隔等,这些因素都在梦境中阻碍着梦的生成。事实上,梦是一种精神活动,梦之成否,与路之远近、山长水远是毫无关系的,也构不成真实的行与阻的矛盾,“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诗人之所以如此写梦都是艺术表现的需要,都是为了抒发归家之难而致使思乡之情愈烈的情感需要。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方干《思江南》)
诗人方干的乡情动于春草再绿之时,其中暗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典。但是回归故乡的路却十分艰难,方干一生屡屡求仕但都以失败告终,只得以布衣终老。此诗正是作于他求仕不得但又回归不能之时,表达的是梦中踏上归路,没有走到家梦即醒来的哀愁。诗人思念家乡,也曾因为乡梦的来临而窃喜,但是高兴很快就被无成的乡梦带来的沮丧代替。归家的路本来就很遥远,诗人在其《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中即说“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这种遥远连梦都不能战胜,可见诗人于“梦”意象上寄予的痛楚之深、之重。再如裴夷直的《忆家》:
天海相连无尽处,梦魂来往尚应难。谁言南海无霜雪,试向愁人两鬓看。
与上面提到的《思江南》相比,方干描写的是虽然未曾成功但是却已经开始的乡梦,而裴夷直描写的却是连开始都显困难的乡梦。裴夷直也是通过乡梦难成强化了归家之难的痛楚。而此诗中造成梦中不得归乡的原因已经不是归路遥远那么简单,在梦中归家的路上还充斥着阻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海即是梦中归家路上的阻碍,因为这一阻碍的存在就连梦魂来往都难,何况人的归去?再如陆龟蒙的《闲吟》:
闲吟料得三更尽,始把孤灯背竹窗。一夜西风高浪起,不教归梦过寒江。
诗歌也是对归梦不成的描写,却以风浪不放归梦渡江的奇思妙想写出。诗人为了有梦能还乡,故意睡得很晚以积蓄困意,但是风浪却偏偏不放梦行,而诗人欲借梦还乡的想法也只能化为泡影。说风浪不放梦行,此痴人语也,而诗歌的好处也即在此。正可看出诗人营造梦意象的独具匠心。
“在中国诗歌中,写景的诗歌固然以‘如在目前’的描写为好,而抒情述志的抒情诗则更贵在能将其抽象的情意概念化为可具感的意象。”[5] (P.240)唐人浓重、强烈的故乡之思正是通过对乡梦意象匠心独运的营造得以展现,而通过唐人对乡梦意象的营造也使得我们洞察了唐人于异乡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这正是对唐诗中乡梦意象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宋书文.心理学名词解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班固.汉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64.
思乡诗篇10
【关键词】美丽 哀愁 冬至 全唐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思乡之情是一个恒久的文学主题。在中国古代,由于山川的阻隔,行旅的艰难,游学游宦的人们都有着浓重的思乡情结,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渴求合家团聚,共享人伦之乐,在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同样如此。
《全唐诗》中记载了唐代诗人许多冬至思乡的诗歌,其中杜甫、白居易、杜牧等人的冬至思乡诗,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将人们普遍具有的思乡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总体来看,《全唐诗》中的冬至诗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直抒胸臆,流露出真挚的思乡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逢佳节之际,异乡异客的思乡情结更为浓烈。在冬至这个特殊而又传统的节日里,一些文人墨客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故乡及亲人,朋友那份特殊而又真挚的情感。如: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日里,白居易远离亲人,逢佳节而无限感伤。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从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冬至思乡诗。“抱膝灯前影伴身”,形影相吊,孤独寒冷。诗人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家人共思”的感人场面,“还应说着远行人”,由于诗人离家远行,家人一定也在盼望、等待、祝福、思念。画面朴质而感人,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
2.思乡之情及内心忧愁难以排遣,寄托于亲人、朋友。当人内心的愁苦忧愁难以排遣,我们往往会找人倾诉,说出自己的苦闷。当一位游子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思乡之情尤其强烈,在特殊的情境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寄托自己的情感,宽慰自我。在冬至诗的思乡情结中也有所出现,如: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惟能忆兄弟。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作者身居他乡,适逢冬至节,“樽前岂解愁家国”,可见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家愁、国愁相揉合,借酒消愁也难以排解心中苦闷。这时唯能想起自己的兄弟,“辇下惟能忆兄弟”,可见愁之急,思家,思亲之切。
3.即景抒情,因异乡之景而生思乡之情。思乡情结是一种对故乡的特殊情感,情真意切,在冬至思乡诗多数以直抒胸臆,抒情为主,然而也有一些通过描写异乡之景,异乡之境,由眼前之景上升为抒发对故乡之景热爱眷恋之情的。如: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
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衫枝。
昔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啭,草色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作者选取冬至这一节日,整首诗重在通过今昔景物的对比,如将“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与“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进行对比,突出景物反差之大,更能凸显对之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以及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全诗对自己内心情感描摹很少,从所写对比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了解诗人的情感,那浓厚的思乡情结。
4.仕途坎坷,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古人非常重视功名利禄,希望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然而众多有志之士,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此情形之下,在冬至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志之士的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如: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杜甫《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