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10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1

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自然科学,前后联系十分广泛。高一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那么,高一学生怎么学习化学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1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2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a href='//xuexila/yangsheng/shipu/' target='_blank'>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

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一、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3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三、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四、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五、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

(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六、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七、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九、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2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教师对后进生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中遇到的问题,对必修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

虽然高中化学新课程进入我省已经三年时间了,但在实施必修模块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几乎涵盖了以前高中化学所有教学内容,即使学优生学习起来都有困难,更何况那些后进生。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表明新课程正在“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这一转变是有利于化学后进生的发展的,我们只要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为重点的评价观,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对后进生进行教学,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针对教师对后进生在实施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利用后进生的智能特点,促进化学学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音乐—节奏智能;(3)逻辑—数理智能;(4)视觉—空间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自知—自我认识能力;(7)交往—人际关系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化学后进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迁移到化学学习中去,很可能就会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很好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后进生的语言智能进一步开发其数理智能。化学知识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且相似、相关的概念相互交织,从而造成一部分后进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化学用语、物质性质等记忆存在困难。针对这部分后进生,教师可编出一系列的顺口溜,如化合价口诀、氧化还原反应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口诀等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使其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

2.准确把握内容深广度,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控制好这个“度”的问题。在必修1中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大纲要求只是掌握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然而不少教师在这处内容处理上采取“挖洞”式教学,一一罗列,如讲到钠时,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几乎把所有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一进行讲解,导致课时严重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只好增加课时,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退一步讲,高一化学后进生主要为学业水平测试而战,没有必要挖这么深;进一步讲,就是为了高考而在化学必修课程中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妥的,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3.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以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和提供相关材料,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领悟形成知识结论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过程分析,即教学过程不只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结论情况,而是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与理解。虽然一些后进生不仅学习化学比较困难,而且动手能力和课堂自律性均很差,但对实验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在基于前面已学过金属钠与水反应并做过这个实验的背景知识下,我提出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再给出设计装置的要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转变。这也正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后进生有可能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我就让学优生带动他们,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直到由他们***完成。他们通过锻炼,一次一次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感受到“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道理。

4.对高一化学后进生纯理论知识的教学

虽然探究式课堂教学有众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教材的内容、课堂的容量、教学任务等客观因素决定能否采取这种方法。常规的新概念、新知识教学是要去情景化的,比如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大量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等等。读者去看一看必修模块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在“物质的量”这一节之前,编者先编排了一节学生熟悉的实验——粗盐的提纯,即使初中没学好化学的学生看到这个实验也会觉得很亲切,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物质的量”这个知识点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并掌握这个概念有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要想后进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教师需要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利用形象的比喻引入课题。如我们买一打手套,大家都知道一打为十二副,那么这一定数量的集合体即为物质的量,它的单位是摩尔,然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物质的量与米、厘米等学生所共知的单位作类比,“用米、厘米等计量长度的单位;用克、千克计量质量的单位。同样,人们用摩尔计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使学生知道“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并且指出“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总之,在讲解这部分纯理论知识时,引入与讲解要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容易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善待后进生,尽量地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映出美丽的***像。“让学生爱你,亲近你,你才能羸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做示范,给学生以模仿的机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上课,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得后进生也能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3

一、单项选择题

1.25℃时,在0.01mol/L的稀盐酸中,水电离出的

c〔H+〕是〔

A. 5×10-13mol/L                  B. 0.02mol/L                  C. 1×10-7mol/L                  D. 1×10-12mol/L

2.最近?科学?杂志评出10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水的离子积仅适用于纯水                                    B. 水的电离需要通直流电

C. 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                                    D. 参加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3.电解质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

A.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总数

B.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质量

C. 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

D. 每个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4.以下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HCl

B. HClO                                 C. KOH                                 D. CaCO3

5.以下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NH3·H2O                         B. CH3CH2OH                         C. MgCl2溶液                         D. K2SO4

6.pH=13的

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那么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A. 9:1

B. 1:11

C. 1:9

D. 11:1

7.室温时,以下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 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属于强电解质

B. 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 纯碱的分子式是Na2CO3

9.以下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B. 中性溶液中,c(H+)一定是1.0×10−7mol·L−1

C. c(H+)=

c(OH−)的溶液显中性                              D. 在100°C时,纯水的pH

10.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A. 液态氯化氢                                 B. 蔗糖                                 C. 铝                                 D. 稀硝酸

11.常温下,以下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

①pH=0的盐酸

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

④pH=11的NaOH溶液

A. 1000∶100∶10∶1           B. 1∶10∶100∶1

000        C. 14∶13∶12∶11           D. 11∶12∶13∶14

12.以下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 KCl溶液                          B. NaClO3溶液                       C. NaCl晶体                          D. 液态氯化氢

13.常温下,pH=2的氯化铁溶液、pH=2的硫酸溶液、pH=12的氨水溶液、pH=12的碳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分别为a、b、c、d。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拟正确的选项是(

)

A. a=d>b=c                         B. a=d>c>b                         C. b=c>a=d                         D. b=c>a>d

1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 氯化氢溶于水后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 导电性强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15.25℃时,浓度均为

0.1

mol/L

的溶液,其

pH

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序号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

A. 酸性强弱:H2CO3>HF

B. 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C. ①和③中阴离子的总浓度:c(Cl-)

+

c(OH-)>c(F-)

+

c(OH-)

D. ④中:c(

HCO3-

)

+

2c(

CO32−

)

+

c(H2CO3)

=

0.1

mol/L

16.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0-13

关于该温度下水电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10:1

B. 向水中参加少量硫酸氢钠固体或氯化铁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均逆向移动

C. 纯水的pH=6.5,显酸性

D. pH均为2的CH3COOH溶液与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不同

二、综合题

17.请据以下物质答复以下问题〔填序号〕

①浓H2SO4②液态SO2③纯醋酸④硫酸氢钠固体⑤铜⑥NaOH溶液

⑦熔融的KCl

⑧酒精

〔1〕属于强电解的是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且在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________

〔3〕写出以下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硫酸氢钠固体:________醋酸:________

18.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mol·L-1CH3COOH溶液;②0.01mol·L-1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mol·L-1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mol·L-1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假设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那么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

〔3〕将六份溶液同等程度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

19.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答复以下问题:

〔1〕PbSO4可用作生产草酸的催化剂,它不溶于水,可溶于醋酸铵生成醋酸铅[(CH3COO)2Pb],那么(CH3COO)2Pb属于________(填“强〞或“弱〞)电解质。

〔2〕Pb(NO3)2可用于生产铅黄。Pb(NO3)2热分解生成铅的氧化物和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可被水完全吸收,那么分解生成的铅的氧化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PbO2是棕黑色粉末,Pb3O4是鲜橘红色粉末,它们均难溶于水,是制造蓄电池的原料。

①PbO2悬浊液中持续通入SO2

逐渐变为白色浑浊,说明PbO2具有________性。

②Fe3O4可写作FeO·Fe2O3

那么Pb3O4可写作________;向Pb3O4中参加浓硝酸,有棕黑色沉淀和Pb(NO3)2生成。写出浓硝酸与Pb3O4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胡粉(Pb3O4)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实质反响为胡粉被碳复原为铅,同时生成一种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 〔1〕0.5

mol

Na2CO3中含有________个Na+。

〔2〕质量都是50

g的

HCl、NH3、CO2、O2四种气体,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3〕配制90

mL

0.1

mol/L

CuSO4溶液,需要胆矾________g。

〔4〕氧化复原反响3S+6KOH=2K2S+K2SO3+3H2O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假设反响中消耗了0.6molS,那么反响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5〕现有以下10种物质:①H2O、②Mg、③CH3COOH、④NaOH、⑤CuSO4·5H2O、⑥碘酒、⑦C2H5OH、⑧盐酸,(将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C

3.

C

4.

B

5.

D

6.

C

7.

A

8.

B

9.

C

10.

A

11.

B

12.

A

13.

A

14.

C

15.

C

16.

A

17.

〔1〕④⑦

〔2〕⑦;②

〔3〕NaHSO4=Na++

H++SO4-;CH3COOH

CH3COO-+H+

18.

〔1〕⑥;②③④

〔2〕>

〔3〕>;>;>

19.

〔1〕弱

〔2〕PbO

〔3〕氧化;2PbO·PbO2;Pb3O4+4H+=2Pb2++PbO2+2H2O(

〔4〕Pb3O4+2C

高温__

3Pb+2CO2

20.

〔1〕NA或6.02×1023

〔2〕NH3

〔3〕2.5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4

[关键词]校本教研 必修 选修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源于必修又高于必修,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衔接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 在高一课堂上 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必修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5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许昌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治:1.《普通高中思想***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和中国***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6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河南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治:1.《普通高中思想***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和中国***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7

一、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程必修化

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顺序选修课程)和“选修II”(任意选修课程)两个系列。顺序选修为地方课程,任意选修即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使潜质不同、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相当多学校的选修课程,特别是任意选修课程的开设徒有虚名。就顺序选修而言,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应商提供了现成的教材,学校和教师既省事又不担风险地将这些选修课程让学生修习。由于“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对高中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课程权力者不得不让学生修习“同质化”的课程。就任意选修而言,多数学校由于教学管理、师资条件、教室资源、办学成本等因素不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也没有条件实行学分制和采取“走班制”教学。这在客观上导致“不少学校和教师仍只将精力放在必修模块和高考必考的系列I顺序选修模块上”[1]。

2.选修课程应试化

多数高中学校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仍拼命地实施“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战术,选修课程只是列在课表上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经常挤占选修课程的时间,学生也是心不在焉,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选修课被看作可有可无。有的教师把顺序选修上成应试教育的复习课或必修的补习课;相当多的教师把任意选修课程上成练习课或者是强化班课程。有的英语教师开设了诸如“定语从句探讨”和“形容词精析精练”等选修课;有的教师开设了如“高考改错专题”、“作文例析”等选修课。有不少的学校从高一开始就通过“月考”、“周练”和加课时等办法来提高学生在外语方面的竞争力;有的学校在高二加开听说、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其实只是为了应试的复习课或训练课;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在高三阶段将精力花在高考应试技巧的训练中。这种选修课程设计思想不仅停留在应试教学的模式中,而且也脱离了语言学习社会化的原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忽视了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

3.选修课程活动化

选修课程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属于常规教学的范畴,而又有别于必修的课堂教学。但是,不少学校将选修课程与教学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混为一谈。如,有的学校把全校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英语角”、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称之为选修课程;有的学校将年级开展的英语诗朗诵、阅读竞赛、英语书写、英语板报活动称之为选修课程;还有的学校将必修课程所学的教材内容进行的课文改写、教学展演、角色扮演等活动也称之为选修课程;更有学校将学生的“错题集”展示活动和教师让学生进行的“任务型教学”也冠名为选修课程。这是因为他们把课程标准中提及的“专题演讲、辩论、表演和撰写小论文等”等教学活动作为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等同于选修课程;他们把“以问题为载体,注重调查;呈开放性态势,注重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由学生自己完成,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3]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完全等同于选修课程。

4.选修课程重负化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具有基础性、多样化的特点。学生通过高中英语必修1~5的学习达到构建共同基础的目标,通过顺序选修模块6~8的学习达到八级目标(高考要求),通过任意选修模块9~11的学习达到九级目标(较高层次要求)。以四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设置为例,模块1~5为必修,模块6~7为选修IA(4学分),模块8~11为选修IB(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选修IA,它与必修课程构成高中英语学习的共同基础。选修IB为自主选修的课程,不规定具体的模块,也不规定学生何时选择,但是必须在学完选修IA之后按照顺序选修[4]。从表面看,这样的课程设计体现了英语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赋予了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但是,学生除修读必修模块1~5外,要修读顺序选修模块6~11,还要修读《写作教程》、《阅读教程》、《中国之旅》三门任意选修教材,还要学习教师布置的教辅参考资料。英语教师依据任意选修“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欣赏类”开设出同一系列或交叉性模块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修。如果学校再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教师、学生将更加不堪重负!如果学校不开设校本课程,就没有真正体现和实施新课程改革。

二、解决高中英语选修课程问题的措施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8

【关键词】选修课 语文教师 中学生 教育教学

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注重的是必修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选修课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变化,成为了语文新课改下的重点。高中语文选修课具有学科性、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其对语文选修课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育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课程文化;变革教材内容,重构教材体系等方法完善教学,让语文课程也渐渐地充满活力。其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就是一个亮点,但其选修课模糊不清,给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困惑。比如说:语文选修课的目标定位不清楚、选修课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存在的不足等。这些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思考。因此,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中学生,都需要重视语文选修课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有很大的提升,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新变革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文化。首先,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开拓视野,既要关注科学教学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某学校的素质定位为: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等。其次,主体意识增强。突出教师是“教”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地位。再次,对语文的研究自觉性增强。语文教师主动参与培训、与学生对话、加快语文专业化发展。语文选修课的深入,使得教育文化、学习文化渐渐地整合为“语文选修课文化”。

第二,教材内容更新,建构教材体系。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多元化。选修教材按照五个模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从课程来看,语文选修课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从教程编排来看,打破了以往的“文选、知识、助学、巩固系统”等编程。语文教师更加积极的探索建构学习目标、内容、评价、资料、方法、指导、实践活动等体系,为语文选修课体系的多元化、开放性奠定了基础。

第三,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新体系。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索”实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通过接受性和自主性探索实现语文选修课课程实践。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需要处理的矛盾关系。第一,语文选修课程与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关系。课程专家分析: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标准不同不能划分为同类课程,但要做到选修课与必修课相对应,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对应。目前一些学校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都是围绕高考,虽然突出了共性特征,却缺少了个性特征。第一,有的语文教师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来教,使选修课校本特征被淡化,导致选修课实践与课程目标不一致。第二,不能很好地处理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如:选修课成了点缀、还有的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第三,语文选修课资源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第四,课程教材选用与自主开发教材关系不合理。

其次,高中语文选修课实践方面的不足。第一,语文教师选课及选课指导存在不足。比如:语文选修课限制太多、学生选课过于盲目,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选课被教师或家长包办、选课指导过于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第二,语文教师教学与管理不足。比如: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的复制品;选修课授课方式随意,忽视了教学主体,没有收到良好教学效果;选修课学习时间过长,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开设课程及配置不足。第三,课时与开设时间存在问题。如:语文选修课内容多,但是时间少;必修课和高考训练占用了选修课时间;选修课集中在高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与知识消化不好。第四,评价存在不足。语文教师通过评职称、定奖金为升学率标准;学生对语文选修课评价过于形式化;任意的评价;语文选修课在高考中体现不明显。

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其他方面的不足。第一,选修课与必修课衔接内容不够。如:开设时间、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衔接不够。第二,选修课“非语文化”现象。如:不同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能把什么都归入语文素养,语文选修课不等于文学课。第三,高中语文选修课任意性存在尴尬局面。如:一些文学赏析类课程需要利用***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还有网络资源,但在这方面教学条件缺乏。第四,高中语文选修课充满功利性。

三、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策略

首先,落实与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标准要求。第一,把握好选修课教学原则。如:语文选修课教学基础性和时代性原则;选择性和个性化原则;语文选修课教学多样性与层次性原则;创新性和人文性原则。第二,符合语文课程结构和要求,规范其开设和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需要遵守课程目标要求,不能草率随意、不能单纯从教师知识储备和喜好决定教学内容、不能把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习课等;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语文选修课需要个性与特色。第三,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需要衔接,提高学生全面语文素养。在开设时间、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衔接。第四,重视语文任意选修课的开设,确定好开设思路。比如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语文选修课;根据不同文学体裁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科知识的需求开设选修课;根据自主、讲座等方式讲授选修课。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9

【关键词】化学 新课程 必修 选修 衔接 策略

【中***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23-01

2001年全国范围在高中基础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即新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新课程增加了新的课程理念,开创了新的课程模式,无论是在内容和呈现上,还是评价方式上均与之前的传统教学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与变化。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首次在高中阶段采用了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模式。高中化学则是由两个必修模块(A1、A2)与六个选修模块(B1-6)组成。本文即是在对比传统教学的前提下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策略的优化建议。

一、运用新课程的意义

目前已经有很多高中一线教师以及教育专家对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教进行研究与实践。比如刘有名老师、陈懿老师、周鑫荣老师等等,他们在各自的专著当中都对新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考察,对新课程的实施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强调必须要做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者之间的衔接教学,只有做好衔接教学,学生做好平稳的过度,并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可见新课程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衔接教学起到十分关键作用。

新课程的充分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立自强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极大作用。传统知识教学停留在课本内容,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认知发展方面设计较少,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采用的是必修加选修的课程设置模式,可以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既顾及知识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兼具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研究方法的注重。

化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环境、吃的食物、使用的化工产品、就医所用的医药等无不与化学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化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帮我们生活的更好,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其涉及宏观又涉及微观,正是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在化学科目上的充分体现。青少年学习好化学课程无论对于其以后的生活还是遇到困难解决问题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策略

第一、处理好必要性与选择性关系

新课程划分了必修课与选修课,因此学生应当对这两种课程进行选择,高考对于考生不会要求能够回答所有模块的问题,但会要求模块个数,因此对于学校开设课程要求开设齐全所有课程模块,将自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或者喜欢的模块。有的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没有开设齐全所有的选修课程,而是统一给学生进行设置,这样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就大大降低了,有些课程可能并不是学生喜欢的课程,还会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喜欢化学以及在化学科目上的成绩不理想。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择,鼓励学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多学习,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无论对于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会受益匪浅。但是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勇于放弃自己不感兴趣以及没有优势的课程,将最大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有优势的课程上,与自己做比较,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第二、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化学的新课程必修课程是无法挑选的内容,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而选修课程则是可以由学生在基础上进行提高的选择科目。学生应当针对性的选择选修课,为此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牢牢把握住基础学习。成绩的一点提高都是在基础打牢的基础上的提高,只有牢牢抓好基础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所拓展和加深。(2)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任何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都是无济于事的,每个学生不应当和他人比较,应当从自身出发,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先打基础,如果基础很好再进行提高训练,争取每天比自己进步一点,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3)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不要总是囫囵吞枣,这样所学的旧知识没有消化,新知识也没有办法吸收,更多的应是多复习旧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将两者融会贯通才能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财富。

总结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有许多关联,也有许多辩证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帮助学生过新旧课程的过度和适应,真正帮助学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一化学必修一篇10

在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909年,清***府学习德国做法,在普通中学实行分科设置课程,一种侧重文科,一种侧重实科,这是我国近代课程史上第一次注意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的问题,使学生得到了一点选课的自由。这里包含了后来选修制的思想萌芽。1922年,***府实行学制改革,普通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学制各三年。这是我国现代课程史上最早的分科制和选修制。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中,以预备升学为主要目的。普通科又分文科和实科,课程设置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课程都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必修科目,二是分科专修科目,三是纯粹选修科目。第一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和文化史,分科专修科目必修有特设国文;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分科专修科目无国语或国文。第一组分科专修科目中的选修和纯粹选修科目加起来多达62个学分,这些学分里自然有与国语或国文有关的选修科目。职业科选修课有文字学、中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文学概论和国故概要,一般选修课包括国音学和新闻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科目设置多样化局面,但是选修科目过多,“因而造成实际上难开、难教、难学”,[2]严重脱离中国国情,改革没有成功。1963年,中央***府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打破了***后沿袭十几年的单一课程结构,首次在高三年级设置了选修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学校进行了试验。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有选修课设想,但在相应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因而谈不上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写。1990年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把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却没有把语文列入可以开设选修课的计划之内。[3]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的课程设置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其中限定选修包括语文一科,高中三年级开设,文科每周四课时,理科和实科每周两课时。同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与课程计划相呼应,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课时作了详细说明,语文必修课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文科、理科和实科列举了如下限定选修课:文科有写作、文言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等,理科有中外科普论著选读、科学小论文写作等,实科有实用口语和应用写作等。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此列举了如下选修科目:汉字和书法、实用语法修辞、语言逻辑、影视欣赏和评论、实用美学、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学名著选读和中外文化史话等。这是近代以来最为明确和完整的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说明。但是,这份大纲确定的选修课设置计划仍未能得到实施。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1996年的高中课程计划与语文教学大纲可以成为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先声,但在此基础上修订的2000年高中课程计划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再一次把选修课从语文学科领域逐出,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又回到单一必修的老路。

本世纪初,我国***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八个领域,其中“语言和文学”为第一个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所列十二三个科目中,语文成为第一个科目;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语文则由五个模块组成。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4]为此,大量设置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若干种教材。目前,人教版、语文版、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五家课程教材研发单位设置的选修课教材数量不等,有的16个,有的14个,有的12个;教材内容和名称有的区别较大,有的大同小异。可以看出,此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很大,仅以上五家选修教材种类总计就达70多种,实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的历史性突破。

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百年历史,但真正落实到教材建设层面则起步很晚。

1991年,为配合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辑了一套高级中学选修课教材《文言文选读》(两册),第一册供高中前两个年级选用,第二册供高中三年级选用。这是现代语文教材建设史上第一次高中选修教材编制尝试,有开创性意义。

同时,为配合1990年的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主要供江苏省内使用,发行量不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可视为新世纪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对合作开发的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口语交际》《中国文化常识》《科学小论文写作》《逻辑入门》五个品种,这九种选修课教材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要,对课内必修课教材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

2003年秋,广州、天津、重庆、南京、长春、武汉和成都七个城市合作编写了高中选修课教材《交谈·演讲·辩论》《解读与赏析》《实用文写作》《文言文拓展阅读(文化篇)》,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在七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联合推行使用,这是地方高中选修课教材建设的一大成果,填补了长期以来地方选修课教材建设的空白。

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建设。五家出版单位设计的72种选修课教材中,有35种教材已经出版并于2005年投入试验,其余37个品种的大部分于2006年秋投放实验区,这些教材,以其编制理念的时代性、编制方式的灵活性、编制内容的趣味性和编制方向的针对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了无数高中学子的“精神大餐”和“文化补品”。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和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1.增加必修课的分量,减少选修课的种类,调整选修科目设置结构。

一是量的问题。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占用课时过多,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文教育的传统与特点。***二十多年前就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5]这话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反思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改革经验是对的,但一定要结合国情,要从实际出发,要多考察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程度与我们有更多共同之处的发展中国家及隶属华族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了统一的国家课程,个人服从集体、地方服从中央这种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设置这么多的科目,编写这么多的教材,使地方和学校感到无所适从是预料中的事。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考试,考试传统源远流长,几十年延续的高考制度更是极大地制约着高中课程的改革,使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几成空话。高考录取率虽然年年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千***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自然形成师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而多数选修课恰恰远离功利,超越考试,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和尖锐矛盾。为此,应该对现行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进行整合,减少选修课教材的系列与品种。实际情况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语文选修科目比我国现在的设置要少得多。我们认为,高中语文选修科目不宜像大学中文系选修课那样分得如此之细,应该再粗放一些,五六种比较适宜,选修课的设置与教材开发权应大力下放给地方和民间,特别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有特色的选修课。应大大压缩选修课的分量,增加必修课的比例,提高必修课的地位。要坚持把语文课作为贯穿高中三年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二三年级适当开设几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英、法、德、芬兰、以色列等国的经济和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得多,但选修课在高中语文总课时中所占比例都比我们现在低,有些甚至比我们低得多。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靠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二是结构问题。普通高中不仅承担向大学提供生源的任务,还有给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但现在所设置的语文选修科目与所编制的教材显然过于偏向升学者。课程研究专家认为,从内容上可把选修课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选修课和趣味性选修课三类,这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当前语文选修课设置存在的不合理性。如职业性选修课设置受到严重忽视,学术性选修课开设过多,趣味性选修课太少,所以,今后应大力加强职业类和趣味类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尤其要加强实用性强的听说读写类选修课的开发,特别建议高中语文选修课分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和应用,在现行五个选修系列中,可圈定几个与必修课关系密切的科目,在教师指导下规定学生必须从中选修若干门,以保证进一步打好语文基础。任意性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和某方面特殊语文能力而设的,应充分体现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

2.认真研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目标、内涵和定位等问题,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看,这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不清晰,过于模糊化,必修课目标分类是一种标准,选修课目标分类则是另一种标准;选修课五个系列的分类也不在同一逻辑层面上,缺少理论依据。这里可以看出,有些问题在改革之初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如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包括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等问题。高中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的目标、内涵、定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更需要深入思考,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发展;必修课是普及,选修课是提高。普遍认为,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把基础性放在选择性的前面,但实际上显然过于强调选择性,基础性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头重脚轻,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学力。实际情况是,不少学校的高中语文课只上不到一个半学期,其他所谓选修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进行高考总复习,这样的选修课当然形同虚设。另外,有些科目的设置超出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化水准,如根据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某个年代、某种修辞格而设置和编写的专门选修课,就是偏难的选修课,它们与必修课内容距离较远,脱离中学实际,更适合在大学中文系开设。还有,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选修课的主要目标也应是配合必修进一步强化这些训练。但是,必修课教材中口语交际与写作序列的安排,与选修课教材中诸如《说话的艺术》《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中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安排是一种什么关系?鲜有人进行过审慎的思考与认真的研究,因而很难落实到教材编写之中。

总之,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制中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不应匆匆上马,更不该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提高。

3.教材的多套与多本不等于多样,应削减现行选修课教材的品种,大力培植精品教材,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自1986年国家提倡教材多样化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在良性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不少富有个性的语文教材。客观地说,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教材大多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虽然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多了,却并没有真正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多套化与多本化并不等于多样化。现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大量重复建设,浪费现象严重,优秀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目前审查通过七十多个品种中,不少品种从名称到编制都大同小异,有特色的教材并不多。如几乎各家出版社都编制了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唐宋家、传记选读、新闻读写、现当代各体文学选读类的选修课教材,从设计思路、文章选编到编写体例,并不给人百花争艳互竞春色的感觉。为此,今后应大量压缩选修课教材品种,优化和精选那些在模块设置和编制方式上“我有他无”的优良品种,把那些无个性的平庸教材坚决剔除出教材市场,真正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4.选修课教材编写不应过于依赖高等学校教授和研究机构专家,应继承和发扬教材编写队伍“三结合”的优良传统。

新世纪语文教材建设中的编写队伍引人注目,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甚至文学创作界的人士也纷纷参与。几套高中课标必修课教材的主编几乎都是文学研究界的专家,七十多种选修课教材也大都由高校学者任主编,作家当主编也不乏其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教材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有众多专家学者的关心与参与: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他们意识到关心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本身就是新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于是自觉承担着学者、作家与语文教育家的多重责任。可惜这一传统在***后中断了多年,随着***府及主流意识形态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学者渐渐从语文教育界退场,久而久之,一些人甚至极端地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儿科,把自己宝贵的科研时间投入其中,不值得。这造成了中小学语文界与学术研究界多年的隔绝,也成为上个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缘起,中小学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学术界,并受到广泛批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些学者自觉恢复民国时期的学术传统,给予中小学语文教育以新的关注。加以***府的呼吁和提倡,高中语文教材建设大***越加壮大,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一些高校,不是个别而是以群体的方式参与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短短三五年时间,中学语文界滞后于学术界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学术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大量向语文界输送和转化。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编写队伍主要是专家、教授,少有地方语文教研员和一线优秀语文教师参加,这就难以保证教材在中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编写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明摆着的,必须进行调整,应该坚持由高校研究所专家、教材编制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教研员组成的“三结合”队伍来编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既保持学术品位,又符合教学实际,编制出真正受师生欢迎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江山野《课程改革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0-36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一化学必修一10篇

学习

开业庆典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开业庆典10篇,内容包括开业庆典方案100条,开业庆典演出策划案十篇。您选择了我公司,我们会因您的信任做得更好。您选择了我公司,我们会以百分百的信心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您选择了我公司,我们会……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

学习

思乡诗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诗10篇,内容包括思乡诗十首,望月思乡诗。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学习

环保意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意识10篇,内容包括提高环保意识,环保意识建议范本。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

学习

医生下乡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医生下乡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下乡工作总结医生,医生下乡总结模板。第一天:5月8日,第二天:5月10日,第三天:5月20日,第四天:6月10日,第五天:6月15日。(二)人员安排:通知下发后,卫生院抽调人员组成培训辅导小组,院长任班长,、

学习

期末汇报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期末汇报,内容包括期末总结范文大全集,期末汇报稿。备用电脑的管理是要保证电脑在节目开始到结束都要保持开机状态并且要保持一直是桌面的,电源也要保证好,桌面上还要有播放器,播放器里的音源要和正式电脑里的音乐相同,还要到那

学习

盘点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盘点总结,内容包括盘点总结报告范文,盘点总结的正确写法。公司名称公司***:XXX目录一、目的本次盘点为了我公司和客户的物资、物料的账实情况得以真实体现,从而对盘点盈亏采取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确保后期物资、物料无差异,从而

学习

服饰艺术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服饰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服装艺术的论文题目,关于中国服饰艺术论文。1.2教材的专业性强,难度大通用的教材内容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服饰艺术类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的教材无法使学生透彻地学

学习

优秀家长事迹材料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家长事迹材料,内容包括优秀学生家长事迹材料,优秀家长事迹材料简短免费。一、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从小培养她有一颗感恩的心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不计较个人

学习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艺流程设计论文,内容包括机械制造论文8000字工艺流程,最新工艺流程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油气储运工程专

学习

石油贸易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石油贸易论文,内容包括石油经济贸易论文,关于石油出口贸易的论文。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

学习

班主任工作手册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工作手册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手册100例,班主任工作记事十篇。三、加强信息技术与法制教育的整合。部分班主任通过观看《小小律师》的vcd,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四、重视家校联系。家访和谈话次数达到了规定的次数,有

学习

智力测试题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智力测试题10篇,内容包括少儿智力测试题,智力测试题免费。1、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2、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5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至少半数的人同意时,则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将从此剥夺他的分配权和表决权;3、

学习

古诗手抄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出塞古诗手抄报,古诗二首手抄报。古诗配***手抄报***片2古诗配***手抄报***片3古诗配***手抄报***片4古诗配***手抄报***片5古诗配***手抄报的内容:思乡诗欣赏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

学习

中秋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中秋的诗句经典摘选,中秋的诗句古诗。(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

学习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高一化学摩尔质量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

学习

高一化学竞赛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化学竞赛10篇,内容包括高一化学竞赛题格式,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学习

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模板,内容包括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

学习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全套,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

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篇,内容包括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3、***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

学习

高一化学第一章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化学第一章10篇,内容包括高一化学第一章归纳,高一化学第十一章。如今的时代,要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之培养,先培养学生那种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最基本的操作水平,同时学生还要具备比较多的科技知识和良好

学习

历史必修三每单元框架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必修三每单元框架10篇,内容包括历史必修二一到三单元知识框架,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总结框架。正是初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存在上述差异,高中生如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掌握并能灵活应用高中历史学习所需的方法和技巧,则高中阶段

学习

高二生物必修学习总结

阅读(34)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4.元素及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