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
中***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36-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它不仅是课标和教材的重要体现,也是高中化学教师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本文仔细比较、分析了几套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应用的导学案,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法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概述
在对导学案进行定义之前,需要对学案的定义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学案就是案例、学习工具或者方案,其实学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求、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教学指导性材料。导学案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学案的“导学”功能,其定义有多种,但笔者认为所谓导学案,即是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者能力水平,于授课之前,将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相关融合和设计,从而指引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汲取和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和必修2,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展开。必修1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如果学生将必修1课程学好的话,将会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使用的几套“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导学案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将这些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首先,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由于对导学案中的栏目功能不熟悉等问题使得他们在编写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导学案中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如下导学案的截***:
可以看出,栏目的名称是交流讨论,学习内容为氯水的实验,如果仔细看,实验内容却属于探究性质,且在实验后没有交流讨论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栏目的功能并不明确,以至于内容与名称出现错位的现象。
其次,编写导学案时,对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尤其对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比较缺乏,甚至其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过少都是较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不同学校对导学案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有所差异,也存在着对部分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规定要求,以至于出现相应的偏差。
最后,虽然大多数导学案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但它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一些导学案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上明显超出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实际教学的运用。
三、优化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建议
面对当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现状,本文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中,教师要面对诸如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习题等多个方面的选择,而如何进行有效选择使得选择的各方面恰如好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即需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更加形象化,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导学案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度,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其次,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导学案突出的是一个“导”字,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使得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比如,在课后环节设置“预习指导”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后,在习题的设计上,能注重为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设置情境,避免导致习题与学生的体验相差过远的现象。从习题的功能看,应选择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在习题中融入科学方法,关注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科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功能。由于导学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和习题案,在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要注重其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实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是否想自主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和是否会自动学习”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交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地调整,给学生提供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还具有学科特色,实验仍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育功能。由于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样,导学案的编写也不能离开这个依据而***存在。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同样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不能偏移过大。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十分熟悉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归纳出所学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不同水平层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栏目也可用“学习任务”栏目代替,因为学习目标虽然能够目标导学,但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如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学习任务的给出可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对导学案中内容和方法进行仔细选择,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高中化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白静珠.学案导学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2
【关键词】 学分制;学生档案管理;教学管理;医学院校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al school, the credit system has become a major patter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t tends to perform the new student’s file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e credit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et up its adaptive student’s file management.
【Key words】 Credit system; Student’s file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Medical school
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实行了学分制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了使学分制得到良性发展, 对学生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学分制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管理的新特点, 体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复杂性, 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应该建立的新举措, 以确实保障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开展。
1 学分制教学管理
1. 1 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 学分制是指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即以学生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和获得学位资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其核心, 其本质特征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学分制是一种先进的制度, 它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质量观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因而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学分制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让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 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 学分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它尊重学生个性和自由, 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身, 对自己负责, 其培养模式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1]。学分制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学年限制, 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 就可以毕业。
1. 2 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新特色 因为医学院校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 专业针对性强的院校, 所以, 许多高校实行的是以学年制为基础, 以选修课为前提的学年学分制, 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 又吸收了学分制的某些长处。区别于学年制有以下新特色:
1. 2. 1 课程设置 各专业教学计划内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中所列必修课程;而选修课包括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的指定选修课和可选择性修读的任意选修课。实行学年学分制后, 还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对于在规定学制内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 允许其延长学习的时间, 但其在校最长年限一般不得超出其学制三年。
1. 2. 2 平均学分绩点制 为了体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 学校会采用学分来体现学习量的多少, 采用平均学分绩点制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高低。学分绩点制有利于客观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为选拔三好学生、评选奖学金和推荐免试硕士生等评优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2. 3 编级 为便于教学管理, 医学院校一般会对在校学生实行编级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临床医学课程学习阶段和毕业实践环节阶段会分别设定应修满总学分的最低要求。如累计未修读与不及格达到或超过教学计划规定的最少学分数, 其学生管理编入下一年级。在专业学制规定的年限内, 未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且未达到退学规定的学生, 可向学校申请延长修业期, 其学生管理编入下一年级。
1. 2. 4 退学 在实行学分制管理后, 对于在某一规定时间内未达到要求或者违背了相关情况的, 应当予以退学。常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被予以退学的:①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被批准离校超过学校规定教学时数者;②在规定的在校年限内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数。
2 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特色
众所周知, 学生档案要能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情况。它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及生活的最原始记录。在学分制背景下, 由固定学制变为弹性学制, 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及分阶段完成学业, 出现学籍等学生档案的繁杂性。其复杂性表现为:受编级影响, 同一年级的学生中档案的管理内容不同;按选课同一班级学习课程不同;学生学习成绩的记载由原来的百分制量化管理, 转变为不但要体现学习数量的多少, 而且要能体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课, 更加体现其学生档案的交互性;档案管理由面向学生班级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的个体管理等等。
3 学分制下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
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但这也给当前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学校教务管理与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合作, 共同探讨而制定适合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才能使相关档案管理质量得到全面保证。因此, 高等医学院校应从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建立科学的学生档案管理机制, 应对学分制的教学管理。这也要求我们在建设高校学生档案时, 应充分考虑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来为学生和学校管理服务, 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
3. 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实行弹性学分制后, 学生档案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 对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就更高。这对本来业务素质不高的档案专职管理人员是较大的考验[2]。这些工作人员原工作限于一般档案的整理、编目、查阅等, 对如何优化档案资源、提高服务功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如在职培训, 在岗继续教育, 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等培训。内容上除档案专业知识外, 应特别加强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的应用和针对现有档案资料的利用与开发等能力的培训,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准确、完整。
3. 2 丰富学生档案内容 原来高校学生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学生的基本信息、身体素质、学籍变更材料、学习成绩汇总表、见实习鉴定表、奖惩资料、毕业生信息等。开展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以来, 这些材料远远不够了, 这就需要我们应充实学生档案的内容, 以便满足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需求, 比如增加学生的特色档案、教学预警体系和学分补偿体系等来完善学生档案, 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3. 3 学生档案形成系统性 学分制的开放、弹性、灵活性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开放式的要求。实行弹性学分制以后, 会产生更大量的文件和文书等资料, 呈现多样化, 且其材料来源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维护其档案属性与其信息的高效利用、服务功能拓展之间找到平衡, 必须将这些处于零散状态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学生材料, 及时鉴定、整理、编目, 进行分类、统计, 使之具有系统性。从系统的角度来做好学生档案管理, 设计出优化的关联模式, 保证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
3. 4 分级管理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档案分级管理能有效促进实行目标管理, 将有利于档案质量有关的人员都积极调动参与档案管理活动中来。学生档案管理组织应采用三级管理模式, 即校级档案管理机构、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部教学管理单位和教研室[3]。校级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档案的收集范围、内容和归档方法, 必要时校级档案管理机构需要负责搭建和维护信息系统。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部教学管理单位是三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其职责包括收集、整理、归档学生档案, 监督下级机构的档案收集和保管, 并负责接收档案查询和调用。大部分学生档案都是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教研室应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归档。
开展学分制教学管理, 院部教学管理单位还应及时收集跨院系、跨学校的档案收集, 以保证学生档案的完整。也只有采用分级管理模式, 才能使来自各个环节, 多个来源的档案收集完整, 确保弹性制的学籍顺利开展。
3. 5 校际档案传递顺畅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部分高校打通了校与校之间的壁垒, 地域相近的学校可以互开选修课,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课, 学分相互认可[4]。这要求加强各校间交流与合作, 将校际间开设的跨校公共课、选修课, 放在公共的“选课平台”, 以方便地查询到校际选修课信息, 注册选修。但这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 不能应仅凭拿着学生授课老师的签名和一个考试分数来办理选修成绩登记。开课方考核后给出成绩和学分, 对方学校要及时认可其学分并进行转换记载, 建立互利共赢的学分互认机制。加强校际间教学管理的联系, 增加教学管理部门的学生档案传递, 体现其严紧而科学性。
3. 6 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随着在教学管理模式上逐渐采用学分制, 排课形式改为选课的方法, 这样就形成学生选课自由, 管理人员登记分数困难的局面。原始的纸质档案无法满足目前工作现状。为了更好地实现档案的多功能拓展, 高校学生档案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节约成本、减少差错的必由之路[5]。目前, 用现代技术实现存储信息与相关学生档案数据的链接处理, 这就要求加强学生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纸质文档的数字化处理, 形成电子文档; 二是档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以解决档案的组卷、查找和利用问题[6]。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是事实, 但是加强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和上传, 实现数字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可以确保提供信息的及时、准确, 防止某些信息丢失或被篡改。同时方便学生档案的管理、网上查阅管理和其它的便捷利用。
综上所述, 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又繁忙复杂的工作, 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开展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学生档案的管理力度,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 改善学生档案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学生档案应有的重要作用, 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联英,陶立坚,易露茜.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1):24-26.
[2] 吴珊. 谈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档案时空, 2011(8):37-38.
[3] 陈逸辉,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浅议.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8):115-116.
[4] 李春平,李赋情.医学院学分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6):77-78.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3
高二第一学期,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的学习,学习任务重。而必修三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述地理环境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还增加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配备了不少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
新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地理3,必修1和必修2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学习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从必修1、必修2到必修3,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在面上拓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有利。
必修3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以……为例,分析……,了解……”,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可以看出必修3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抓住必修教学的核心在于借助精选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剖案例,最终要能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3教学的核心,在实施教学实践时,切勿只注重案例本身的细节,而应关注案例的分析过程和规律、方法的提取,要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可以通过同类的案例进行验证,以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本学期本人教高二11班文科班地理,教学任务安排如下: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 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学习必修三,了解区域的一般学习方法。
四、教学进度
一 9.2-9.4讲试卷4
二 9.7-9.11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4
三 9.14-9.18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4
四 9.21-9.25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4
五9.26-9.30森林的开发——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4
六10.9-10.16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
七10.19-10.23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
八10.26-10.30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
九11.2-11.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4
十11.9-11.1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4
十一11.16-11.20产业转移——以东南为例
十二11.23-11.27 地球/地***4
十三11.30-12.4世界地理——亚洲/东南亚4
十四12.7-12.11南亚和印度/中亚4
十五12.13-12.18中东/西亚与北非4
十六12.21-12.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与德国4
十七12.28-1.1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4
十八1.4-1.8 北美与美国 4
十九1.11-1.15拉丁美洲与巴西4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Ⅲ;教学方法;地理分析;学生评价
中***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11-02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
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完整,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的新颖和充实,使得高中地理课程基础性和时代性更强。
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1、2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地理Ⅰ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Ⅱ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Ⅲ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正确的把握教材,合理地处理教材提供的案例,在课堂中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本文主要就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粗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
学生在前两个模块的地理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一定区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在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之中。对必修Ⅲ的总体把握,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依据已有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够确实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二、在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减省,学生具备的地理知识的匮乏。“必修Ⅲ”教材编排,主要是依托前两大板块中的“自然地理原理”“人文地理原理”,结合通过具体的区域的案例,分析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在人教版“必修Ⅲ”教材对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介绍很少。第一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第三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拿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来说,通过某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为例,分析该区域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上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避免相应的危害来实现综合治理的保护。
2.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案例选择上过于单调。新课程的实施,教材在编排上各地存在较大差异。人教版地理教材的案例,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区域,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来分别阐述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这样就显得有些单调,与我国的地大物博的状况不符,那么做为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需要进行调整。
3.以案例为主线的教材,给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准确度提出挑战。人教版地理必修Ⅲ,教材以案例为主。教过程中需要分析案例,这就给对学生的评价造成困难,就某一具体案例来说,学生掌握到的程度,对于问题分析所运用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的如何,教师究竟怎么通过案例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具体角度不一。
三、高中地理必修Ⅲ课堂教学方法
就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Ⅲ在现实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对于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实际,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结合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2.对于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首先学会用教材教,而不能单纯的教教材,要开发教材或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的信息和资源,能够结合知识设计新案例、新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和问题研究》。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地理教师需要合作探究,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使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旅游业的基础,方便的水运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运输。①农业:梯级开发为其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提供了水源、消除了洪涝灾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②工业:水电为其提供了动力资源,使工业成本降低、污染下降。③第三产业:梯级开发提供了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④三大产业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森林得到恢复,为木材加工、造纸工业提供原料。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法,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一步步地摸索,以便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5
关键词:课程方案 改革 实践
1.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高师体育院系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深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沿用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手段和教材教法,其造就了大批专项运动成绩突出的体育人才,充实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要,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体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终身体育思想正逐步替代以竞技运动为主的健身方式,因此,如果我们还停在以竞技运动为主的培养模式,就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到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上来,对原有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本文通过对T高师体育院系课程方案改革前后的比对分析研究,以期对高师体育院系课程方案的改革实践提供进一步的实证参考与借鉴。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以培养体育教育的T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课程方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因为高师体育院系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育历史,其课程理念与方法等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2.2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课程方案改革基本情况的前后对比研究分析。为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需要,T高师体育院系自2007年起对原来的课程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优化了各级各类课程的分配比例,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课程方案改革前后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配比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得知:课程方案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和所学科目上作了调整。必修课的学时总数由原来所占比例的82.3%调整到72.6%,减少了近10百分点,而科目总数由28个上升到36个,增加了8个必学科目。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总数的比例调整的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5.7%和3.4%,而所学科目总数由原来的8个和16个分别增至9个和21个。在选修课中,专业选修课调整的幅度较大,学时总数比例上升了6.9%,所学科目总数由原来的9个调整为12个。由以上的统计分析来看,课程方案的思维模式一改过去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了适合于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上来,根据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的配置,在确保完成基础核心课的教学的基础上,调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总数和所学科目总数的比例,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把学生培养成多能一专,一专多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2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基础核心课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对学生的田径和篮球普修课的运动成绩及技术评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学生在基础核心课上取得的成绩基本在同一标准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改革前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与教师们的努力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和努力程度是有关联的,但是主要说明在课程方案改革后,在基础核心课上仍可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偏废这些科目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各类专业和非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摆脱了以前单纯以竞技运动为主的老框框,在增设了如体育经济学、运动营养学和保健推拿按摩等实用性强交叉性的课程科目,不但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为适合终身体育的需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3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调查分析。对学生对所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方案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
4.对高师体育系课程方案改革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是课程方案改革的前提。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围来认识,而应着眼全民健身计划和与国民体育相衔接来考虑问题,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探索出培养新时代体育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成为国民体育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而卓有成效。
4.2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方案改革的核心。面对终身体育教育这一形势,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朝着多样化发展,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充分的实践三个基本、五个终身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更应给学生一种理念,特别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评价、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自我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组织群体活动等各种实用体育能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体育人才。
4.3制订科学的教学大纲和选择实用的教材,是课程方案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选编上,要破除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选编能结合终身体育锻炼的教材,彻底改变目前教学内容脱离大众需要,重竞技而轻理论的现状,合理安排与终身
体育目标相配套的教材。教材体育尽可能从促进大众健康角度来考虑,加强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形成合乎群体需要的教材体系。
5.结语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6
关键词:***学院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实践
1.现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在2014版培养方案修订之前,我院近几年基本每年都会根据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对每一级的培养方案做细节的修订,但大多限于细枝末节的修订,整体主干框架基本未做根本性调整。
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学分较高
学生的课堂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不能发挥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凸显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专长性培养。
(2)实践所占比例较低
要突出应用技术型的特色,实践教学是重要教学手段。长期以来,我院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理论学习学时长、学分偏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障碍。
(3)复制母体,缺乏特色
在近几年的修订中,如2009版、2011版、2012版等,我院的课程设置虽然在逐步的修订中初现应用型的针对性,但基于主体与母体基本趋同,无太大根本性的区别,许多专业的培养方案无自己的专业特色,没有尽显应用的专长。
(4)培养方案未真正做到与就业接轨
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并未真正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很多是基于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而三本院校对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并不要求这么高,更侧重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1)专业设置要面向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产业链人才需求为主导,制定总体规划,主要开设应用型专业。
以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培养特色等进行具体的诠释和论证。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和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继续与行业及地方企业加强合作。
(2)课程设置与行业要求对接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广泛开展调研,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突出能力主线、强化核心课程、整合普通课程、开发新型课程。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与行业要求对接。鼓励开发面向行业企业的实践型和创新型课程。
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培养方案
(1)设置“2平台+3模块”。2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课程平台;3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和课外学分模块。在通识课程平台上要体现文、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2)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妥善处理好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探索个性化培养机制。针对学生状况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探索分级教学、实验班、特色班等培养模式。
2.3 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1)夯实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树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虚拟技术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在现有多媒体教学手段情况下,逐步学习应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2)繁荣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背景下,可将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外学分的认定依据。
(3)拓展第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积极推进“以证代考,以赛代训,以训代练,以练促学”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获奖等级与相关课程的成绩核定机制。
2.4落实培养方案要求,认真编写教学大纲
(1)明确课程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计划;要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明确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避免相互脱节或重复;要明确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要注明选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认真了解行业标准,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充分发挥集体研讨的作用
课程负责人主持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集体参加研讨。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修订
在我院2014年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本着遵循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调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专人负责、专家审定,最新的2014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如下:
3.1 加大实践比例
(1)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学时,比例提高到总学分的15%-20%(文科类)、25%-30%(理工科类),如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比例由原来的22%提高到30%。
(2)增加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所属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已建立足够实习基地的、有条件的本科专业可试行“3+1”模式,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验班,已经从2011级开始实行“3+1”教学模式,实现分级教学的同时,也可在实践中做到投石问路;
3.2 缩减理论总课时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对总学分、总学时规定如下:
医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总学分控制在245-255学分,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400学时。
理工类和艺术类本科专业课内总学分控制在165~170学分(总学时为2696~2776),其它专业课内总学分应控制在155~160学分(总学时为2536~2616)。
各专业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均应至少获得15个课外学分(其中必修7个学分,选修8个学分)。
3.3课程模块的设置
(1)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人文社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5%,理工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0%,医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10%。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但以必修课为主,包括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适度、够用)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属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必须设置为必修;选修课指拓宽学生学科或专业面的基础课程。
(3)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宗旨,所开课程必修课包括:思想***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4)专业核心课程子模块全部为必修,包括***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已列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课之外的课程,以及根据专业发展和我院专业方向设置必须列入的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子模块和任选课程子模块按照专业方向灵活多元化的原则构建,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以上的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或行业相关,可从第五学期开始分流。
(5)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全部为选修,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欣赏、体育健康、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学科综述等类进行设置,理工科类学生应选修不低于2学分的科学技术课程。
3.4 控制核心课程,均衡学期学分
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控制在7~9门,并应当控制人才培养方案总的毕业课程门数,不应在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增加课程门数。各专业培养方案应均衡安排各学期课程,每学期课内以20~25学分为宜,防止学期学分畸重畸轻的现象,并应适当减少最后一学年的学分数。
4. 结束语
2014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只是转型改革中的一小步,其中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在提高实践比例的同时,也需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专业课程的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的完善,才能真正提高2014版培养方案的执行力。本文对我院2014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工作做阶段性总结,以期对***学院转型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7
关键词:选修 模块 教学策略
1正确认识选修课模块
1.1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必修课程特征表现为基础性和时代性,结构完整、内容新颖。选修课程由七个模块组成,时代感强、涉及领域广,与地理学科前沿以及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各模块内容平行设置,模块之间既相互***又相互联系,并且在高中授课过程的先后顺序也不作硬性规定。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想学的地理内容。选修模块的引入使高中地理课程体系由原先的封闭走向开放,选修课程能够在确保了知识结构“基础性”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因此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理念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选修模块旨在“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1.2正确解读选修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标尺,也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对于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我们要考虑到它与必修模块的异同,对课标要进行认真地分析、解读。如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是使学生在宏观的层面上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自身演化的进程和地表基本形态的特点和成因;“自然灾害与防治”是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环境保护”通过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只有正确解读了选修课课程标准,我们教学才能正常、有效地组织和实施。
1.3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化、具体化
课程目标是指学科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该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务必先分析课程标准对所教授内容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之既符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又要尊重学生的实际,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
1.4教学内容创造性、多元化
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大特色是原则性的课程标准、多版本的教材,它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选择的难度,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对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取舍,创造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教材的创意,精心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案例和活动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活化教材,而不仅仅只是教教材。
1.4.1选修模块的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理念。选修模块是对必修模块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1.4.2选修模块的教学要以人文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与必修课的差异。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更应突出选择性和个性化。要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1.4.3选修课内容的难度、深度以及拓展的处理要适宜。不同于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量力而行,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和能力上,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要适度。
1.4.4遵循并围绕各选修系列的特点,根据不同性质的选修模块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模块系列,其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体现。
2选择合适的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1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突出选修课特征
教学过程的本质主要取决于它要达成什么目标、完成什么任务、解决什么问题。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力求突出其特征,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要还课堂于学生,要让学生能够动起来。
在这其中,教师观点的转变很重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勇于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技能的传播者、讲解者,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灵活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从而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融会贯通、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地理学习的过程能真正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2运用学案教学----体现选修课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当前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师生“互动—探究”的良好课堂氛围,确保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发挥课堂教学最大效益。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3运用案例教学----升华选修课特征
目前,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基于此目标,案例教学应运而生。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案例教学是案例分析为载体,以学生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合作为基本活动,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要以精选案例为核心,依据案例信息,取材点要能将地理知识点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围绕问题核心进行设计和组织。设计的问题要符合选修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具有梯度设置且前后关联;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在经过短时间思考、讨论、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
3 体现选修模块课程的实效性
3.1课堂测试环节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设置尽量安排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消化、巩固知识的同时,其实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第一手、最直接的反馈,对于学生在习题中反映出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第一时间给予指正。讲评时不同题型详略得当,不能平均用时,应侧重于学生的答疑解惑上,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不仅如此教师还可课上或课后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2建立新的评价观
地理学习评价又被称为地理学习评定,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反馈改进教学、从而激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发挥自主学习的自动性等。而现行的评价机制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比较单一,过多地关注学业成绩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掌控和考察。这样评价的结果不仅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而且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制约学生的成长。
在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教学时,我们发现目前选修课程的焦点、难点,就是关于选修模块的考试评价问题。在传统的纸笔测试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课新课改需要的情形下,地理选修课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们更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差异,大胆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程要求“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修模块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将过程性评价、目标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得到有效监控,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得到充分展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地理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8
在课程理念上,旧版教材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让学生认识自然、形成观念,强调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基本思想。整个教材的着眼点,不是拘泥于单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目标,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更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开创了新的道路。
新教材知识体系编写也有很大变化,旧教材按自然地理即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地理要素顺序编写,人文地理即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编写,侧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新教材则注重学生思维习惯,从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提倡“建构主义”角度进行编写,感觉知识零乱。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应充分理解新教材内容章节之间、每一节之间的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按学生认知世界、自然的规律,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学科素养角度,把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和糅合到人文地理的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与教材同步,学生才不会困惑,也能更好地增强学习效果。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也使教学从“体系性”的学科教学向“专题性”“案例性”教学转变。刚接触新教材时,许多教师对新教材内容重地***、案例、事实、现象,轻系统的文字阐述很不习惯,于是又找回旧教材,沿旧教材顺序利用新教材的***片、案例等素材资源和“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违背了课改精神,也让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思路混乱,是不可取的。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也与旧教材有很大变化,新教材文字更简洁、生动,语言表述力求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所占篇幅明显减少,***表数量增多,甚至一些地方采用以***代文,***文并茂,使***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因此,教师在利用新教材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表、案例,在教学中注意情境的设置,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表述、概括,得出结论。
新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全部掌握的,学习的侧重也不相同,这也给教师使用时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知识层次,安排我们的授课顺序,或调整授课时间,根据时事或当地实际选择教学案例。我们的教学安排是将新课程分为三块:高中必修Ⅰ和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必修Ⅱ和选修Ⅲ(旅游地理)、选修Ⅵ(环境保护),必修Ⅲ分别结合进行开设。每一模块所采用方法和侧重点也不相同。必修Ⅰ学科归属偏理,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讲懂讲透,练习侧重对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必修Ⅱ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布局,人口、城市和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内容偏文,知识点分散,记忆量大。学习中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侧重观点、方法的运用,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进行评价与分析。必修Ⅲ选取“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是将必修Ⅰ、必修Ⅱ地理原理知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学习中要注意案例背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形成的过程分析、原因追溯。通过案例分析帮学生实现从“个”的知识到“类”的知识的提升,而后运用“类”的知识去分析“个”的现象与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生活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9
关键词:高校音乐 专业培养 民族艺术人才
随着诸多的综合高等院校相继开办音乐专业,越来越多的院校有“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但是一些院校往往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乏,有些学校甚至先招学生再找老师,大量的外聘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次序、统一的教学要求,更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设置与实践脱节,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各个专业老师的音乐技能课主观随意,性大,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活动多数围绕理论与书本,或者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注重教法更新,导致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眼高手低,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笔者长期在民族艺术院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参与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对于“培养人才”与“人才就业”的关系做出如下解析: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在民族高校里的综合艺术学院的《音乐专业培养方案》,则是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重要实施指南。总体培养目标是“坚持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二为”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音乐专业教师以及专业表演人才,本专业为祖国各地、尤其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方案》通过四个模块:“通识平台”、“文理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方案》以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核心,充分体现“教书育人、育德育魂”的育人理念,依托民族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平台学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通识平台”的课程,培养民族高校学生的素质,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获得正确敏捷的思维方式、真诚的情感沟通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理平台”,培养民族高校学生全面宽泛的知识体系以及严格的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技能(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管理时间能力),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本文就《方案》里的“专业平台”进行详细解读,对民族综合艺术学院的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计划进行详细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方案》里的“专业平台”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根据***制定《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本平台的课程设计着力体现了“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特色性”的音乐专业教育特色,不但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技巧训练,而且要拓宽学生艺术综合能力,有以下特点:
1、创新性:科学合理使用“学分制”方案,明确的、直观的、预见性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与技能结构上必须符合人才市场的要求。
根据《方案》,要求学生从进校就开始设计出自己的“专业规划”,明确自己本科四年的修读目标与主攻方向,自己制定出明确的修读计划。针对音乐专业的特殊性,《方案》进行了有别于其他系科的“学分制”的制定、管理,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个性发展。如:对于音乐专业主干学科:声乐、钢琴、器乐等学科都是技术类学科,这三科的学分比重较大,这些学科需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则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掌握声乐或器乐的技能技巧。对于含技术性的专业学科,《方案》采取的是“隐藏式学年制”,即所有的专业必修课都是按学期计划开设,学生是不能够跨年级修读的,这些学科都是每期必上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最大限度的夯实学生专业技巧能力。但在专业选修课里就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特色化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选择专业选修课,例如:手风琴专业的同学可以修《手风琴重奏与合奏》、民乐专业的同学可以修《民乐重奏与合奏》,音乐学专业在第四学期可以在三门主干技术学科(钢琴、声乐、器乐)里“三选二”,从而获取相应的学分,充分体现专业选修的灵活性、多样性、科学性。
2、应用性:注重“实效性”,加强了“可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设置,避免空洞的、抽象的理论课程。
《方案》设置一系列的加强学生专业合作能力的艺术实践专业选修课程:《声乐表演与重唱》、《民乐重奏与合奏》、《手风琴伴奏与重奏》,以上课程强调艺术专业能力的实践性、合作性、应用性,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平台,给予音乐专业的同学更多的多声部重唱、重奏、合唱、合奏训练,通过这三门选修课程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获取更多的声乐、器乐的表演能力,储备更多的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的作品,多数是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能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为各级各类演出服务,为社会服务;目的之二: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大学生队伍“创新人才培养”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学生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创新实践项目”;教学目的之三:让学生们在各种赛事中、各种演出中获得艺术实践能力体验,不但学会表演作品,还会排练作品,把教室当舞台、把舞台当教室,给学生们这样的训练,从而获得真正的实践艺术能力。通过以上一些特色课程的开设,许多的民族艺术作品已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喜获佳绩,增加了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3、综合性:细化“宽口径”,强调综合技术能力,从而获得宽泛的就业能力。
在2010年***即将在厦举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活动》,其参赛项目为“综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基础理论”与“音乐教育技能”,技能比赛就包括“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中外乐器演奏”,这一赛事项目出台,更加明确了音乐学专业的培养导向一“宽口径”,强化学生们综合的应用技术能力。民族艺术院校更应抓住这一重要纲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的民族人才。如将《器乐辅修》则将民族乐器(胡琴、马头琴、琵琶、古筝、唢呐、民族打击乐器)等多种民族乐器作为专业辅修,即人人都可以选择一门除钢琴以外的民族乐器,通过对民族乐器的技法学习,其目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4、特色性:利用综合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合理设计两个专业的艺术技能、技巧课,培养出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统一的毕业生。
综合性艺术院校在音乐方向几乎都开设了两个分枝专业:“音乐学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其共性:在民族高校里更需强调的是不管哪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要保护民族音乐、弘扬民族艺术,多演绎、传唱民族乐曲,多创作民族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尊重、理解、学习世界的多元文化。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有深厚全面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或精、或专、或全面多能,来适应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其特色性体展现在《方案》里,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技术层面上的训练是以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参照,给予严谨的、科学的专业技术训练,采取“一对一”专业小课,要求他们在音乐表演领域的技能、技巧运用娴熟,以“专业、精深”为目标,大力倡导多演绎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民族音乐演绎者”。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则从“基础性、专业性、师范性”进行培养,此目标就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多数专业课是“一对三”小组课,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多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这样的专业课最大的好处是: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本专业的“唱法、奏法”,而且还可以学到本专业相关的“教学法”,因为这样的“小组课”有利与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课堂设计、作品选择等等,为将来更好地进行由“学生到老师”这一角色的转换。这两种专业是两种不同的行业,即有着不同的规格要求,又有相似的教学目标一“民族性、应用型、实战型”的人才。
二、《方案》充分了体现民族高校对艺术人才培养方法的特性,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1、“人才培养”的始终贯穿着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
综合民族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现肩负着对本民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要保护他们天生的艺术资质,再给予合理的专业训练,通过专业技能学习,能够更好地从祖辈的口中传承音乐文化;通过专业学习,懂得走向“山间原野”收集整理原生态音乐,会用音乐技术的耳朵,在舞台上展现、传承原生态音乐;懂得舞台上的原生态艺术作品,除了遵循艺术作品的客观规律(规范的音色、音准、节奏以及自己民族的乐音体系),还需遵循作品必须源自生活,体现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具备鲜明的民族性,能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在专业培训过程中,扩大对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了解与传承意识。对专业声乐作品、器乐作品的选择上也应体现56个民族的融和与包容。
2、多开设民族器乐课程,对民族乐器的学习目的是学习乐器的技巧以及学习与乐器相关的民族文化:
民族乐器在我国是最为普遍的乐器。通过高校民乐专业的学习,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历史、民族风情会有进一步的学习。民族高校的毕业生具备民族乐器的技能才能更好服务于各级各类机构,尤其可以在西部民族地区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例如“二胡”作为专业辅修,通过这一号业的技能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胡琴”更宽泛的性能、演奏技艺和文化背景,了解到它们时常都担任各种民族器乐合奏以及伴随着戏曲、曲艺、歌舞、民歌等艺术形式。学习这类擦奏弦鸣乐器的演奏技巧,实则是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学习。
3、民间音乐采风、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以及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10
一、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是在“必修1”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择的通路,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在“必修1”和“必修2”模块中虽然也有很多的案例呈现,但在呈现案例的目的、方式和时机上与“必修3”有很大的区别;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有许多的案例,主要有例说型和例证型两种案例,在呈现的时机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在地理原理教学之前,起情境导入的效果;也可以安排在地理原理讲述之后,起到印证地理原理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中体现为案例安排在地理原理之前或者之后,和地理原理同时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其案例呈现的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的理解。而“必修3”的案例呈现方式和目的却有明显的不同,“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的探究
针对上述“必修3”教材的特点,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其核心应当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适时铺垫地理基本原理,寻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必修3”完全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的基本原理隐含在案例中,这对于刚接触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它更像是一些案例的大汇编,内容显得有点杂乱,因此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虽然“必修3”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本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编排的,但学生无法从这许多案例中把握住其中隐含的原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开始教师应当适当的铺垫地理基本原理,让案例的呈现形式同“必修1”和“必修2”一致,起印证地理基本原理的作用。如果在教学的开始时只注重对案例的分析,会让学生陷入区域研究的误区,认为掌握区域的特征是“必修3”学习的重点,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各个区域的具体的特征。因此,在“必修3”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本人认为不要急于介入教材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先明确教材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是研究地理环境与区域的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什么?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对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对“必修3”的学习做必要的地理基本原理的铺垫,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其学习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不会茫然,不会陷入只记忆区域特征的误区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用好教材中的地***,穷尽围中信息,培养学生读***分析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地理“必修3”教材的核心是通过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案例的研究中提炼地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案例体现的不同区域环境特征,许多是以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从地***中穷尽地***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从地***中获得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一节的教学中,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一***,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入手,从纬度位置判断其所处的热量带,从海陆位置判断其水分的状况,再从地形状况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中得出西北地区总体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轮廓特征,从而得出干旱程度的差别是从东到西是越来越干旱,得出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指出地理事物分布的地带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干旱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的存在。这样本部分的知识点的教学基本撇开了课文的繁杂描述,围绕一张地***,从***中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并且培养了学生读***分析的能力,为以后的区域地理地***的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利于读***能力的迁移。
3.利用思维导***方式,进行章节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思维导***就是要求学生把对问题分析的思维用***的形式表现出来,类似于计算机中对文件的管理是用目录树的形式管理的。思维导***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思维的方向和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可以较为深入和开拓。由于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每一节的案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的中心。因此,可以借助思维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章节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先撇开书本,设想本章节围绕本主题可能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以思维导***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再回到教材,对比分析,这样学生更加容易从中掌握区域研究的方法,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例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让学生从本节主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入手,以思维导***的方式在作业纸上画出对于本主题可能阐述的方向的思维过程,以类似目录树的形式表达在作业纸中,然后教师通过调板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合作,加以指导,最后通过阅读教材,与教材进行对比,来达成课程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的培养。“授人与渔”,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很容易进行方法上的迁移。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通过这种体验性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精心设计活动,呈现新案例,培养学生活用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