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莫泊桑续写篇1
被嘲弄的单相思?荩
1864年,时年14岁的莫泊桑坠入情网,在诺曼底北部的格兰维尔―伊莫维尔堡附近,他伸手伸脚躺在草坡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听着百米悬崖之下的拍岸惊涛,想着心仪的姑娘。
他为姑娘写下纯情的诗句,姑娘却在其他男友面前公然朗诵,语气中不乏嘲讽。受到伤害的莫泊桑愤然发誓:这一生绝不再向女人们付出真心。他说到做到,在他短暂却光彩照人的一生中,下至风尘女子,上至名媛淑女,无数女人为他的堂堂相貌和出众才华所吸引,围绕在他身边,崇拜、痴迷、倾倒,乃至沦落,他却只会报以薄情。
可见少年时期的情感经历对一生影响之巨。
家族的遗传?荩
莫泊桑的心理补偿意识太强了。如果他不具有绝世才华,如果后来没有众多女子围着他打转,不知他的一生会怎样度过。也有人说,他的轻薄作派不只缘于少年时代所受的情伤,还有血液中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莫泊桑的祖父原是一位财***官员,后来成了花花公子;莫泊桑的父亲也是嗜赌成性,游手好闲。莫泊桑的母亲洛尔倒是一位外省资产者的大家闺秀,多愁善感而富有文化修养。她两次因丈夫的胡作非为而自杀,终于分居,带着莫泊桑兄弟避居于诺曼底北部的埃特尔塔。
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就是以自己的父母亲为原型的。《一生》讲述的是贵族小姐约娜凄凉孤独的一生。她受父母的影响爱好幻想,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梦想与憧憬,但冷酷无情的现实将她的梦想一个个击碎。少女时代,她渴望美好的爱情与婚姻,遇到了理想的人生伴侣于连,以为终于抓住了幸福,婚后却发现丈夫是个之徒。约娜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了。
从爱情婚姻里得不到幸福,约娜遂转回头去,想从父母的关爱里获取安慰。父母之爱刚好给她失败的婚姻疗伤,温柔的血缘亲情使她的灵魂变得纯净起来。但不久,她又发现,父母年轻时都不乏风流韵事,她原来的精神支柱再一次坍塌,心灵更加孤独。
生下儿子后,约娜又将一生的希望寄托到儿子身上,她把所有的温情灌注给儿子,盼望他长大成人,做一个正直坦率忠诚的好男儿。可是长大后的儿子很快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最后,她只能在仆人的帮助下度过余生。
莫泊桑用这部小说多少抨击了男性的风流成性给女子带来的痛苦,但身当其中,莫泊桑对自己的行为从没有反省。这是多么矛盾而复杂的事啊。
“漂亮朋友”的同谋?荩
莫泊桑继承了家族男性的风流成性,也遗传了父亲的堂堂仪表:
他长着一副讨女人喜欢的令她们梦寐以求的相貌,然而却使所有的男人大为反感。一头浓密的黑发给光亮的前额抹上一层阴影,两道匀称的浓眉仿佛是画出来的,使一双阴暗的眼睛越发显得深邃而温柔,眼白似乎染上淡淡的蓝色。他那又密又长的睫毛赋予他的目光以多情的魅力,在文雅的沙龙里可以搅得美丽的高贵的贵夫人六神无主,也可以让挽着篮子穿街走巷的戴帽的娘儿们回过头来。蕴含在眼睛里的那种爱的忧郁美可以让人相信他思想的深度,给他的片言只语增加分量……(《一生》)
凭借着这副堂堂仪表和杰出的创作成就,莫泊桑顺利进入巴黎社交界,成为达官贵人、名媛贵妇的座上宾。在巴黎,他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游荡。凡是有名的地方他都去过――风流女子云集的地方、亲王们进进出出的所在、文人雅士集会的场所、闻名遐迩的咖啡店、食客满座的餐厅饭店、琳琅满目的珠宝店……在这里,他目睹了贵妇的荒***、***客的厚颜、新闻的黑幕、整个上流社会的虚荣浮夸、尔虞我诈,凡此种种,都被他写进长篇小说《漂亮朋友》。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现代冒险家的典型――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的下级***官杜洛瓦。他来到巴黎,穷困潦倒,经友人介绍进入《法兰西生活报》当编辑,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专门勾引上流社会的女子,并以此为跳板,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最后他拐走了报馆老板的女儿,迫使老板把女儿嫁给他,自己成为该报的总编辑。小说结尾还暗示:他即将当上参议员和内阁部长――不但毫无败露的迹象,反而前途不可限量,一片光明。
《漂亮朋友》一出版,就立刻迷住了公众的心窍,因为它正好代表了这一太平年头巴黎生活的欢乐。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的化身,所有的女人都追求着他,不知不觉被他的出众才华和风流作派所征服。连莫泊桑自己也不禁洋洋得意地承认:“漂亮朋友,就是我!”莫泊桑承认小说中“恶劣”的主人公杜洛瓦就是自己,周围的女性朋友不以为忤,反而趋之若鹜,更证实了当时社会风尚的“放浪不拘”。
莫泊桑无意做道德批评,当时的巴黎上流社会也只是把这些小说看作是对热闹风流、活泼生动的社会风俗的描述。
爱的荒漠?荩
33岁时他有个家,除他以外的唯一家庭成员就是他的男仆弗朗索瓦・塔萨尔。当然,他的生活中不乏女性。在家里,在大街上,莫泊桑也成了太太小姐们围追堵截的对象。莫泊桑每次接到陌生女人来的信,都要细细推敲,首先要弄清写信人是否真系女性,然后辨明该女子是真心结交还是意在戏谑。因为在莫泊桑收到的散发着香水气息的女士来信中,的确出现过不少骗局。有一次,一个调皮的男孩以女人的口吻给莫泊桑写了一封求爱的信,竟骗过了莫泊桑。
爱情被饕餮之后,只剩下空虚和忧伤。这几乎是常识。感情在现实中遭受压抑,因有苦闷而寻找象征物,这种背景下的爱情最动人心魄。莫泊桑漂亮多情又风流自赏,可奇怪的是,他的情感世界并不因为不缺女性更见丰富多彩。看来,老天还是公平的。
据说,在莫泊桑和女性的关系中,也有保持“纯洁友谊”的例子,但关于这一点,传记作家对它的叙述总是语焉不详或自相矛盾。我们没有必要给莫泊桑带上“纯洁”的面纱,莫泊桑早被自己惯坏了。有《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有我们熟悉的《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有这些辉煌的创作业绩,他输得起,赔得起。
唯一的对手:病魔?荩
上面细说他的情感生活,我们不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质疑莫泊桑的文学成就。终其一生,他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有反映普法战争的;有描写法国繁华而虚荣的世俗生活的;还有描写普通民众悲惨生活的。莫泊桑注视着芸芸众生在谋生之路上艰难的跋涉,在他的笔下,人性的正直、淳朴和宽厚,在漆黑无望的生活中闪耀出难能可贵的温情。这些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它们为莫泊桑赢得了“短篇小说之王”的称号,使他成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的生活趣味十足。他在塞纳河边徜徉,所经历的种种奇遇、艳遇、巧遇,都成了他创作优秀短篇小说的体裁;他在诺曼底故乡定居,驾船出海,骑马打猎,围着篝火听农夫讲故事,将所见所闻写进他的小说里,呈现出“朴素的真实”;他取道海上去非洲旅游,深入南方,在茫茫撒哈拉大沙漠中跋涉,在茫茫沙漠深处,他觉得繁华的巴黎也不过是一座巴比伦废墟。
他轰轰烈烈地活过了。
老天厚爱他,同时也对他十分刻薄。
像风流成性的家族传统一样,精神疾患的遗传基因也没有放过他,疾病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年轻勃发的生命。
自30岁起,莫泊桑偏头痛的发作日趋频繁,右眼的调节功能全部丧失,心跳紊乱。42岁时病情急转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处求医,但又继续迷恋于放浪的生活。1892年1月2日,43岁的莫泊桑自杀未遂,渐渐失去康复的信心。5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
一向潇洒穿梭在万花丛中,不肯停留脚步倾注深情的莫泊桑,居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走在巴黎繁华的街道上,他觉得孤零零的;听着贵妇人沙龙里的高谈阔论,他觉得孤零零的;回到寓室,他甚至“害怕各处的墙壁,害怕种种家具”:
我说话了!我害怕我的声音。我走动了!我害怕有什么陌生人躲在门背后,躲在窗帷背后,躲在衣柜当中,躲在床铺底下。然而,我知道无论在哪儿也没有。我突然向后一转,因为我害怕我背后有什么东西,尽管那本来什么也没有而且我也知道。(《他?》)
这无边的孤独和空虚使他产生了幻觉,以为家里坐着一个陌生人,他伸手过去,却发现那原也是一片虚空。一辈子逃避婚姻、害怕付出深情的他甚至动了结婚的念头――年轻、健康、光彩夺目的时候,他拒绝过多少优秀的女子的痴情啊,此刻,当初的洒脱都成了“错过”。他这一生,注定是要在巴黎这样的花都里沉醉,被那绵软、华靡的气氛浸泡,终于无力自拔、不能解脱的。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2
关键词:爱情;奋斗;诚信;自信
法国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作品《项链》问世一百二十年,学界对其进行了数不胜数的研究。莫泊桑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富矿,对于《项链》的丰富性的解读“横向成岭侧成峰”,读《项链》,我们不仅要看到人性的弱点,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人性中闪光的东西。《项链》表现了玛蒂尔德十年的辛苦付出,牺牲了青春和美貌的同时,实际上还有一些积极因素,下面我就对项链中的正能量加以阐释。
一、《项链》中的爱情观
玛蒂尔德天生丽质,容貌姣好,顾盼生姿,和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一样天生机警,本能出众,心灵柔弱。仅仅是因为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所以,她嫁给了路瓦裁先生,一个在***任职的一个小科员。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时代过渡的最后阶段,作为一个对时代风云和芸芸众生有着积极关注和敏锐触角的作家,莫泊桑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呼声。事实上,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金钱至上成了很多人的信条。但是玛蒂尔德的反抗仅限于对神秘、虚缈的所谓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她没有借助参加***长举办的上层社会的晚会,选择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结识上层社会的官员,做他们的情妇。尽管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让她因此伤心,又懊恼。但她还是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在那张小圆桌跟前和她的丈夫对面坐下了。一直踏实地坚守着他们的平淡生活。
在借用的福雷思节夫人的金刚钻镶成的项链丢失之后,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平淡安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在丢失项链的之后,他们积极的寻找,无果。选择了最诚信的方式――赔偿新项链。而这个新的项链它价值四万金法郎,店里可以作三万六千让给他们。三万六法郎,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玛蒂尔德做一条晚会的裙袍花费是四百金法郎,而这件裙袍的价格还是玛蒂尔德思索了好几秒钟,四百金法郎都会使路瓦裁的脸色有点儿发青,四百金法郎的裙袍意味着路瓦裁失去了买一枝***的钱,使得自己在今年夏天的星期日里,无法和几个打猎的朋友们到南兑尔那一带平原地方去打鸟。这三万六千金法郎相当于是那条裙袍价格的一百倍,而且只是一个装饰性首饰,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物质没有丝毫的帮助。
玛蒂尔德与路瓦裁夫妇,为了这三万六千金法郎,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破产性的契约,和那些盘剥重利的人,各种不同国籍的放款人打交道。甚至损害了自己后半生的前程,他不顾成败冒险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姓。尽管他想到了将来的苦恼,想到了就会压在身上的黑暗贫穷,想到了整个物质上的匮乏和全部精神上的折磨造成的远景甚至他感到恐怖。在面对家里债台高筑,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是与玛蒂尔德相依相守,不离不弃,一起度过家庭的经济难关。路瓦裁为了补贴家用,除去白天上班外,晚上还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他还在抄录那种五个铜元一面的书。玛蒂尔德则辞去了家里唯一的女佣。每天自己洗刷地板,去菜市场和小贩们计较,煮着最简单的饭菜,一分一分地节约他们的钱务。他们的生活很贫穷,相比较于之前更是捉襟见肘,可是小说中丝毫没有反应出他们对于现状的抱怨或者后悔,没有丝毫的争吵。这就是项链中的反映的以及的爱情观。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但是玛蒂尔德夫妻没有,为了这命运中出现的意外困难,他们没有选择互相抛弃,而是一起克勤克俭,相守相依,共度难关。而且,玛蒂尔德更少了对于现在生活的不满,以前的她还会抱怨自己的丈夫没有给自己创造像女友一样的物质条件,现在却在没有这方面的反映。真实的表现了这对患难见真情的夫妻的爱情观。
二、《项链》中的奋斗观
玛蒂尔德尽管虚荣,但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呢?谁又愿意忍受贫困和丑陋呢?虚荣和上进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虚荣,很多人都会表现为不上进。虚荣是对于美好、富贵、奢华生活的追求。对于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荣的一面得到奢华的生活,她虽然做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但她是朴素的,她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玛蒂尔德“美貌、娇艳”“舞会上所有的男子都瞧着她,打听她的名字,设法能被介绍,办公厅随员全都想跟她跳舞,连部长也注意到了她”。如果她仅仅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她完全可以靠着年轻美貌过上另一种生活,也不致于后来用十年的青春来还巨额的债务。在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她朴素克己实际上也反映了她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项链丢失之后,他们选择了赔偿项链,而赔偿项链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个过程是一家人的艰苦奋斗史。没有要孩子,变卖了家具,搬到了阁楼上住,解雇了女佣,一分一分地节俭,偿还他们的债务。而丈夫出去每天辛苦的工作外,还额外的誊写账目到深夜。这样清贫单一的生活,整整持续了十年。十年中,他们粗茶淡饭,麻衣陋室。尽管说是辛苦的,但是都是他们的心甘情愿,劳苦付出的产物。玛蒂尔德不向坎坷命运妥协,而是顽强持久反抗,积极的奋斗。
三、《项链》中的诚信观
在玛蒂尔德一家,贫穷也好,拮据经济,一件首饰都买不起的情况下,项链丢失,玛蒂尔德没有选择逃避,他们选择再去买一个真的去偿还。尽管十分的贫穷,为了偿还这个项链花费了尽十年的辛苦,耗费了十年的青春。但是,他们毫无怨言,勇敢地承担债务,这是对法律的遵守与尊重,本身就是社会诚信的有力证明。
其次,珠宝店的老板也很诚信,尽管是剧情安排,小说的情节设置和艺术结构的需要,但是,在老板诚信的作用下,老板告诉他们只有盒子是在这里卖的,而没有卖过项链,而不是拿其他的项链去哄骗他们。
福来思节夫人得知玛蒂尔德变化的真相之后并没有没有因为这个真项链价格的昂贵而隐瞒真相,而是坦诚地说出“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的真相。福来思节夫人尊重自己的好友,没有因为对方的巨大改变而唾弃她、远离她;没有因为自己占便宜而利欲熏心地掩饰情绪;当她激动地抓住玛蒂尔德的手。玛蒂尔德自始至终都具备诚信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处于“常态”的品质自己虽然没有意识到,但是却在默默地实践着。
四、《项链》中的自信观
我们可以发现玛蒂尔德的心理经历了十年艰辛生活的磨砺,已经由原来的自卑变得轻松自信。十年以后当她再次见到以前的老朋友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像以前那样自卑和感觉低人一等,而是显得极度的从容。“要和她搭话吗?当然,既然债务都还清了就可以为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和有幸,在悲剧的基础上把事实告诉她了,于是她走了过去。”这是多么的豁达塑造喜剧的效果,莫泊桑为女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和自信,心态是多么的平和自然。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告诉我们,当她得知那串项链是假的以后有什么反应,但我们认为她并不会感到吃惊。有的只会是莞尔一笑,毕竟十年的磨砺生活。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路瓦裁等人物的美好品质,正是《项链》今天还能带给我们审美享受、人生感悟和哲学启迪的现实意义所在。(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小说 教学
中职学生是一个在学习能力上较为薄弱的群体,相比于普高学生,中职学生学习习惯、目的、毅力等方面都有一些问题。而作为文学作品之一的小说,“套路化”教学禁锢着学生思维,可以说“套路”导致了小说教学的“短路”,不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提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方向。笔者结合《项链》一文教学,拟从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在小说教学中落实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一些较为形象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营造教学情境,一般以问题情境居多,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项链》一文,笔者结合服装专业的特点,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如果同样一个人,在经历了十年的辛勤劳作后,外貌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发挥想象,为同一个人画两幅不同的画,要求从神态、穿着等方面加以区分。服装专业的学生画画是专长,对服装也比较有兴趣,马上开始创造性地速写活动。短短几分钟,学生递交了多样化的作品。笔者抓住契机进行点评和引导: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链》就有这样一位女主人公,大家想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新鲜感的氛围中,很自然地就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理解和认同。
从以上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创设情境导入小说,激发兴趣深入文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呈现出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为作品的理解和运用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动态合作,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中职语文动态合作课堂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包括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实践表明,动态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能较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增强课堂的参与意识,实现自我价值。
以教W《项链》为例,笔者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设立组长和汇报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然后由组长或汇报人代表本组来交流合作学习成果,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加以激励,最后根据每组得分,评选出优胜小组给予物质奖励。如分析马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马蒂尔德前后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变化?你认为造成马蒂尔德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马蒂尔德这个人物?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后,进行成果展示,笔者适时点评,并合理打分,最后根据得分,给优胜小组送上莫泊桑的著作。
《项链》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就必须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比较好的方式,学生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题探究中逐步建立了信任和协作关系,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也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一。
三、质疑审辩,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弱,但到了高中阶段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也有了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如能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抓住教学契机,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将为学生课堂学习带来极大的原动力。
如教授《项链》一文,很多老师一般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然后把主题定位在批判以马蒂尔德为代表的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层,很少去深入挖掘有关人性的东西。其实《项链》的解读是多元化的。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能否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篇小说主题表现的方向?然后给学生几个选择,如虚荣、诚信、梦想、命运等,要求学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选择了虚荣,理由是主人公马蒂尔德出身不好,却很向往贵夫人的生活,结果丢了项链,为之付出了十年的青春,最后还遭受了假项链的打击。有学生选择了诚信,理由是马蒂尔德厄运临头,身处危难,但她还是对朋友诚实守信,倾家荡产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真项链还给了佛来思节夫人值得肯定。也有学生说是担当,理由是马蒂尔德还了整整十年的债,而且人变老变丑,但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能看出她的担当、坚韧。在简单点评后,笔者不失时机地说:“马蒂尔德的命运是悲惨的,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固然有她虚荣心导致的后果,但在挫折面前,她选择了担当和坚持,给我们传递了正能量,多元化的解读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启迪。”
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和审辩,使学生多角度理解了文本,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与判断意识等素养得到了训练,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因为对马蒂尔德形象的多角度解读,学生从主人公的身上也汲取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核心素养――责任与担当。
四、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能力迁移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小说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使用,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如教学《项链》一文,可以有机结合读写。作者在文末留了空白,文章戛然而止,应该说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巨大的。教学中,笔者抛出了一个话题:“你觉得马蒂尔德听了佛来思节夫人的话后会有何反应?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让故事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尾?能否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有学生写道:“马蒂尔德听到这句话后犹如晴天霹雳,几乎崩溃。她不知道说什么,大脑一片空白。她想哭,可是没有眼泪,想要回那串花了十年心血买的项链,没有勇气……在矛盾与纠结中,她突然明白,或许她的朋友是个善意的谎言,也或许自己错误地付出了代价,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十年的付出,终于找回了自己。想到这里,马蒂尔德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这种微写作活动意义重大,以写促读,有助于保持小说阅读的恒久与深入,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听、说、读、写有机融合是职业必需的能力素养,读写结合使这种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迁移,而且能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观点去重新审视和发现文本中的人性美。
总之,中职小说教学应拓展教学视野,打破旧有的“樊笼”,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不断优化课堂,着力打造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今后正式步入职场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萍.见证与暗示:人性真相和不定命运――从莫泊桑《项链》的人物性格探析其深层寓意[J].陇东学院学报,2013(7).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4
关键词:真情,路瓦栽,解读
重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塑造了美丽动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丢了项链,因赔偿项链而品尝十年艰辛生活。,真情。不记得谁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虚荣”,虚荣心,女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向往过高雅奢华的大资产阶级生活,希望在舞会上成为男人赞美的焦点,女人羡慕的妒点。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家庭都存放有虚荣的染缸,玛蒂尔德染上虚荣之色,也是一种正常存在。可玛蒂尔德因为偶然丢了项链,因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品尝了穷苦人家的辛酸,不禁令人为其命运唏嘘。
在社会的洪流推载之下,很多人是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的,往往随波逐流,玛蒂尔德也不例外。我同情玛蒂尔德,慨叹玛蒂尔德,但我也为玛蒂尔德身后有一位路瓦栽而庆幸。
为了让整天闷在家里想入非非的玛蒂尔德开心,路瓦栽设法拿到了***长的舞会请柬;为了让妻子穿漂亮舞服的开心参加舞会,路瓦栽拿出了自己准备买猎***的四百法郎;为了让妻子戴上精美的首饰参加舞会,路瓦栽出主意让妻子去借钻石项链;为了让妻子在舞会上尽情陶醉,路瓦栽在一个冷落的小客厅里等妻子到凌晨四点;为了让妻子不受凌晨寒气的触扰,路瓦栽替妻子披上加穿的家常衣服。
如果说这些细心周到的举动还是路瓦栽的小资情调的话,那么丢项链后路瓦栽的所作所为,则恐怕是当时乃至当今许多男子都没有的真男子本色了。
丢了项链一个星期以后。,真情。
“路瓦栽。好像老了五年,他决然说:
‘应该想法赔偿这件首饰了。’”
听着路瓦栽决然的语气,我的心深深震撼了。我为路瓦栽心痛,也暗暗为路瓦栽喝彩:“真丈夫!”
对于妻子疏忽造成的损失。路瓦栽没有过多的责怪,而是毅然为妻子承担责任。,真情。在西方,诚信的法制精神历史悠久。,真情。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就有较强的诚信观念。苏格拉底就因为践行雅典的法律不愿逃跑而惨遭毒死。19世纪德国也发生磨坊主状告威廉皇帝而胜诉的官司:皇帝也要遵守法律、讲究信用。路瓦栽浸染西方的诚信精神,没有丝毫的取巧弄虚思想,是真男子品行呀!
“路瓦栽把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拿出来,又开始去借钱了。”
“向这个借一千法郎,向那个借五百法郎,从这儿借五个路易,从那儿借三个路易”,看着路瓦栽东挪西借,可借到的钱不断减少,多艰难啊!
“他签了好些债券,订了好些使他破产的契约,他跟许多放高利贷的人和各种国籍的放债人打交道,他顾不得后半世了,冒险到处签着名”,看着路瓦栽东奔西跑,不顾后果,多无畏呀!
路瓦栽用三万六千法郎买来项链陪给弗来思节夫人后,白天上班,“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第十年年底,债都还请了”。,真情。
十年后,玛蒂尔德从一个追求虚荣的小资女人变成脚踏实地生活的家庭妇女,从一个不满生活抱怨生活的怨女变成一个坦然生活清醒生活的熟女。,真情。如果说丢项链是对玛蒂尔德虚荣心的惩罚,是偶然事件;那么我认为是路瓦栽对妻子的不离不弃,无怨无怪,用十多年的真情来体谅呵护妻子,使妻子渐渐达观而平和。由此看来,玛蒂尔德虽然丢了一条假的钻石项链,却找回了一条用3650多个日子窜成的真情之链呀!
路瓦栽,一位真情守信的丈夫,是十九世纪到如今,法国及其中国乃至世界,许多男子为夫时应该解读细读的一个男人!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5
莫泊桑认为,文学应当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又不是生活的照相。只有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才能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景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描写种种偶然性事件,因为“生活是由最相异、最意外、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组成的”,但现实主义作品“布局巧妙”不是为了创造奇遇,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他要求自己笔下的人物和事件真实可信。《项链》正是这样源于生活的真实,在创作上又高于真实生活的好作品,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上必须巧妙布局、匠心独具,那么,此文在写作上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呢?
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某一真人为主,综合其他人的一些特点重新塑造,产生的新人物,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正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重新塑造的,所以,这些人物形象反映的生活就更集中,更鲜明,更有代表性。
玛蒂尔德无疑是一个形象典型的悲剧命运人物。她出身低微,只是一位小职员的太太,平淡的生活,寒怆的墙壁,破旧的家具,粗陋的布料,在其他妇女看来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她强烈的虚荣心与现实生活无法取得平衡。她梦想过“高雅和豪华的生活”,“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当这一切无从实现时,她就经常处于伤心、悔恨、失望和痛苦之中。***长的舞会让她的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十年的辛苦劳作赔一挂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这是她为强烈的虚荣心付出的代价,更为可悲的是,她的虚荣心根深蒂固,在十年劳苦的生活中,她仍念念不忘那个曾经让她风光一时的舞会。
大家知道,在文艺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总是有其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玛蒂尔德的低微出身,贫困而平淡的婚后生活,强烈的虚荣心当然是其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充斥一切,小说虽未直接描写上流社会的奢糜生活,但玛蒂尔德的梦想为我们构勒了这样的场景:豪华的住宅、成群的奴仆、热闹的舞会、华丽的衣饰……这些都不可能是她的凭空臆想,而是现实社会风气的折射。另外,小说所写的佛来思节夫人正是与玛蒂尔德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她富有,过着舒适的日子,十年之后,仍然显得“年轻、美丽动人”,这种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巨大差异也是促使玛蒂尔德追求虚荣的因素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总是多面的,性格也是复杂的。丢项链前的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的生活。丢项链后的玛蒂尔德陷入被动的困境,但她诚实守信,不仅竭尽全力借债赔项链,而且让所赔项链跟借来的一模一样,还项链时心里还惴惴不安。再如她不被厄运压倒,勇于面对生活的艰辛,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积钱还债,这使她的人物形象越发丰满起来,使我们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二、明晰的情节线索
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故事还有序幕和尾声。这些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几个层次就好比项链上的颗颗珍珠,它们之所以成为项链,必须有根线索把这些散乱的珠子有序地串起来。小说情节中的线索有些是虚拟的,比如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四季轮回,昼夜晨昏的变化等;有些情节线索则是客观的、实际的,比如空间的转移,地点的变换;还有些则是以具体可感的实物出现,比如《项链》中的项链;此外有的情节线索是主观的,需读者细细品味才能感知,如作者的逻辑思维顺序和主观感受的变化,等等。
小说《项链》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展开故事,并将结尾的高潮构思得独特巧妙,使整篇作品显得匠心独运,大放异彩。
三、巧妙的整体构思
本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开有阖。小说一开始交代了主人分的出身和她的不尽如人意的婚姻,她的梦想与苦恼,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展现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为全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展示作了充分有力的铺垫,情节的开端部分写路瓦栽夫妇受部长之邀将要参加一个晚宴,玛蒂尔德心中先是一喜,但很快又被没有漂亮衣服、没有像样的首饰的自卑情绪所控制,乃至于要流下泪来。经丈夫提醒,她决定去向平日里不愿多见的女友借首饰,这一部分作者着意进行描写,她看看各式首饰爱不释手,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决定借一挂钻石项链,并因得到允许而激动不已,这时,她的心态、神情、动作,将平时只能坐着奢想的愿望全部流露出来了。故事的发展是本文情节展开最丰富、最有起落的部分。玛蒂尔德在舞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乐极生悲,项链丢了,她一下子从狂热兴奋的高峰跌入到沮丧难堪的低谷,这好似一盆凉水把她浇醒,夫妇二人四处寻找,却毫无收获。于是,他们只能举债买项链还给女友,而玛蒂尔德也从此过起了比先前更艰苦的生活,并且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把债务还清。小说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全文的结尾,令人惊叹不己。小说借佛来思节夫人之口点明真相:十年前,路瓦栽夫人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全文到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小说结尾的出色巧妙还得归功于整体构思匠心,文中有几处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一处是借时,佛来思节夫人相当大方,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处是还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显得并不很在意;再一处是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作伏笔,意料之外的结尾显得合情合理,也平添了本文的艺术魅力。
四、细微的心理描写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记叙和描写,作者可以对人物作概括介绍,也可作具体的描绘;可以根据需要插叙和补叙,也可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行动、语言、神态;可以用其他人物的态度作陪衬,也可以直接深入人物内心,描写心理活动。我认为,揭示人物内心,展示人物复杂性格的最好方式,就是心理描写,小说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是人物的内心独白。《项链》中有许多出色的心理描写,有的表现玛蒂尔德因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感到痛苦,有的表现她因虚荣心暂时得到满足而兴奋和欢乐……这些心理描写都展示了她复杂性格的多重侧面,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五、精当的语词及句式运用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6
1."读读?写写"能有效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曾有教育专家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上课时,思维处在清醒与半清醒之中,原因在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上,很多学生上课翻开书?下课合上书,手里握笔却不着一字,有些学生干脆连笔都没有,更有甚者连教材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只"听?说?读",不"写",老师讲的内容无异于耳旁风,稍纵即逝。只"读"不"写"的教学方式,也会使一些得过且过的学生读书时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疑会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读读?写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语文学习有着神奇的促进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笔者在执教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时,讲读完课文之后,设计了一副上联"借来项链风光一晚",让学生来写下联,或仿写对联一副。学生兴致高昂,都认真在纸上"写",片刻之后,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成果。那节课就收获了"枉做仆役痛苦十年"?"筹措债款苦闷半生"等诸多妙趣横生的下联。
自从将创作对联引入课堂之后,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吸引着学生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完李煜的《虞美人》后,有学生拟出了"颜如明月随风老,愁似春水向东流"的妙联;学完曹禺的《雷雨》后,有学生拟出了"父兄妻子爱恨情仇纠纠葛葛留孽债,白昼黑夜风雨雷电飘飘荡荡雪辱耻"。如今联系课文创作对联,已经成为笔者语文课堂的一个保留节目。除了对联,学生还喜欢上了仿写打油诗词?名句名言等。可见"读读?写写"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
3."读读?写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可见阅读的意义深远。关于阅读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何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读读?写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时常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写段文字,从课文体裁?主要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来介绍所学课文。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牵动着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从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读读课文,找出要点,而实际上是让学生深入课文?熟悉课文,进行概括性训练,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这一"读读?写写"的环节,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课文的某个段落,让学生写出小标题,则能培养学生语段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让学生自己写出郁达夫所描绘的五幅秋景***,就起到了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效果。
4."读读?写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宝便是多写,多练。可如今的学生普遍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面对作文题心生畏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读读?写写"相结合的方式,则能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7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223200)
“补白”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补白作为一种操作技巧,经常被用于绘画中。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常常采用补白的方法,即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补白的内容,可以是书面文字、师生语言,也可以是***像、网络资料。
具体而言,在阅读文本时,应从诗歌或散文中意境的想象、小说中情节的“完型”和戏剧中人物潜台词的“破译”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补白。
一是诗歌、散文中意境的想象。
诗歌、散文的意境,指的是生活***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画面,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捕捉意象、构筑画面,
加深情感体悟,以求达到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整体把握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清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有11个意象,它们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意象,并将这些意象互相补充,进而构筑场景、融入感情,于是,这些静止的意象便流动起来了: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迈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往哪儿去?这些言外之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在想象的***景中深切地感受这首小令所表现的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欣赏诗歌、散文,要善于抓住那些看似不相干的意象,调动自己的主观经验,尽可能以“理解的最优形式”,去整体把握诗歌散文的意境,从而感悟其妙处。
二是小说中情节的“完型”。
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全或空白的“完型刺激物”,即有“缺陷”、“空白”的事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以构建一个“完型整体”,从而达到内心平衡,获得极为愉悦的感受。借鉴文学补白理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小说欣赏中进行有关情节的“完型”训练。
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共写了孔乙己的两次出场,后一次与第一次情形大不相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坐垫着蒲包,“用手走来”,“用手爬去”。小说没有继续写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的情形,只在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读到这里,我们心里往往会泛起一个疑团:孔乙己是怎么死的?教学中可利用这种心理,让学生以“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为题,续写一个尾声,以再现当时那个凉薄的社会中像孔乙己这样的自命清高、迂腐透顶、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必然的人生结局。
又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在结尾处,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是“大喜、大悲还是其他”,也可以让学生“完型”,从而深度把握玛蒂尔德多样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
再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也有多处可“完型”的地方:“我”答复了祥林嫂“有无灵魂”
的3个问题后,小说中没有描写祥林嫂的表情与心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祥林嫂捐门槛的前后心理,也有发掘的必要。通过“完型”,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祥林嫂内心深层的痛苦与悲哀,从而增加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透彻认识。
如上的这些“完型”已有创造的意味,是对小说理解和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三是戏剧中人物潜台词的“破译”。
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往往言简而义丰,往往具有由字面义而推衍为引申义和情感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客厅相遇后的一段精彩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8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小说技巧 悬念 铺垫 穿插
* * *
绘画与雕塑都以点线、面巧妙组合来再现生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揭起了人们觉醒的 旗帜,赞颂了生命的可爱,米开朗琪罗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扭曲的线条凝聚了生命全部的痛苦和挣扎;罗 丹的《加莱义民》组雕,从各个侧面共同反映了一种沉重的悲哀。同样,运用语言再现生活的小说其构思也离 不开点、线、面。别具一格的点,出神入化的线,宽广深邃的面,相映成辉,浑然一体,造成强烈的摄人心魄 的艺术效界。这里所谓的点、线、面,即小说的细节、线索和所反映的生活面。
在中学小说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细节在刻划人物、展开情节、营造环境、渲染气氛等方面的重要性,重 视线索在作品结构的前后构连、情节的顺次展开、心理活动的递变流程、情绪升降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纽带作 用,突出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深广度、典型性及所概括的主题思想。这是小说的具体要求,自然不能忽略。但 是小说的点、线、面是如何融合成浑然一体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凭借悬念、铺垫、穿插等艺术技巧的运用。 莫泊桑的《项链》借助一条项链的真假得失,形成强烈的艺术反差,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女主人公为一 夜的虚荣而付出了十年的辛酸。最后作者笔锋一转,指出项链是假的,这就把玛蒂尔德还清债务后仅存的一丝 欣慰也冲击得荡然无存。项链是假的,虚荣心也像这串项链,是心灵的锁链,它带给人们的只有辛酸和不幸。 这篇小说点的设计巧妙,线的脉络清晰,面的揭示不凡。细究这篇小说的全盘构思,不难看出,作品的点、线 、面浑然天成得力于悬念,铺垫和穿插的巧妙运用。
小说是情节因素较强的文学体裁,作者常常借助悬念来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调节疏密,以达到扣人心弦 的艺术效果。悬念是外来名词,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称之为“扣子”,即在情节进行过程中打一个“结”, 系一个“扣”,也就是在作品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而又把它悬置起来,暂不予解答,故意在读者心中 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一
悬念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封闭性悬念、开放性悬念和半封闭性悬念。
封闭性悬念就是把人物间的关系和结局都保藏不露,以引起读者急于寻根究底的好奇性。这一类悬念常设 置在作品的开头,一开始就布下了疑阵,步步深入,如入迷宫,到最后才亮出答案,使读者在恍然大悟中得到 美的满足。
如选自《水浒》中的《智取生辰纲》,作者预告布下了两条线:杨志奉梁中书之命押送生辰纳到东京蔡京 处;晁盖、吴用等好汉欲夺取这宗不义之财。从而设置了一个总的悬念:杨志能否逃过晁盖、吴用等人的手掌 而如期把生辰纲送到?情节结构由此出发,一正一反呈螺旋形向前发展。文章只写杨志一伙一路上的种种艰难 ,打打吵吵,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而对读者所关心的晁盖、吴用如何夺取这价值十万贯的珍宝一事却守口如 瓶,没有透露任何风声。直到最后,才揭破迹底,两条线索至此会合。小说纵横开阖、错综多变的结构圆满地 完成。
开放性悬念则是把事情的最后结局提早预示出来,使读者怀着焦灼、忧虑、关切的心情注视着人物的一举 一动,期持事变的发生。读者所关心的不是结局如何,而是结局是如何演变而成的。鲁迅的《祝福》就是将故 事的结局作为小说的开端,一开头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惨象显示在读者眼前,造成浓厚的悲剧气氛,有力地冲 击着读者的心弦,使读者近切想了解,祥林嫂为什么会沦为乞丐?临死前为什么还要追问灵魂的有无?为什么 鲁四老爷在她死后还骂她“谬种”?结局虽已知道,但在读者心目中仍然造成一系列的悬念,产生一种迫切想 了解事情发生经过的心理。这一类悬念的设置,往往能使小说一开头就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半封闭性悬念往往在设置悬念的同时给读者透露一些端倪,让读者猜测,并对故事的结局有一种朦胧的预 感,又渴望得到更多的线索来证实自己的臆测。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描写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 了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想办法去蹲监狱,以获得免费的食宿。他能否如愿以偿呢?他用什么手段去达到目的 呢?这是读者所关注的。按一般的常理去推测,这最低限度的可怜愿望总是能够实现的。但结局都是既出读者 意料之外又在读者意料之中。出读者意料之外的是苏比六次作恶警察却熟视无睹,不肯把他抓进监狱。而当他 在庄严的教堂前,受到高尚圣洁的赞美诗的熏陶,心灵得到净化,萌生了改恶从善的念头时,警察却毫无道理 地逮捕了他──还是进了监狱。最终并未出读者意外。作品就是这样步步蓄势,层层结织,读者在惊愕之余, 细细品味,不得不承认结局的合理性。
悬念对于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回旋的曲线富于变化,波澜 起伏、回旋跌宕的情节更能吸引读者。读《药》、《我的叔叔于勒》、《促织》、《春蚕》等名篇,人们仿佛 在迷宫中探索,盘绕回环,不见出路。迷惘使人焦虑,揣测使人忐忑不安,期待又给人以希望。就在这种复杂 情绪交错融合之时,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蓦然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深深地感到审美的满足。
二
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 后果显得自然,作家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是高潮的爆发,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紧密联接。如 果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往往会令人感到突兀,影响作品的真实感和完整性。一部小说的主要矛盾冲 突必定的一个准备过程,这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高潮爆发的关系。只有在高 潮到来之前,把原因和根据充分提示出来,高潮的爆发才显得合情合理,就象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铺垫按其与情节发展趋向的关系可分为顺向铺垫和逆向铺垫。
顺向铺垫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相一致。这种铺垫手法运用较为普遍,《群英会蒋干中计》、《林 教头风雪山神庙》、《守财奴》、《项链》等篇都属于这一类型。《项链》的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 中。项链是假的直到最后才由佛来恩夫人道破,这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也会使读者大吃一惊。实际上作 者已多次用铺垫手法作了巧妙的暗示。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她的女友表现得十分大度,毫不迟疑地说“当 然可以”。玛尔蒂德去还项链时,对方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如果原来借出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品的话,这一 举动就难以信了。再说玛尔蒂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薄以后说:“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 可见借来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这里,作者用简练的笔墨,恰当好处地作了暗示,使最后的结局丝毫不显突 兀。
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往往大出 读者的意料,但更加耐人寻味。这一类作品,情节跌宕,意味深长,意蕴丰富而深刻,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这种逆向铺垫的手法。作品一开头就交代“我”的家庭经济如何拮 据,家里样样都要节 省,母亲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一天,接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来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家, 又传来了于勒已在海外发了财的消息。这喜讯无异是沙漠中的绿洲,唤起了全家人无限希望,于勒的信成了全 家人的福音书。他们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 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因为看了于勒的信,一位诚实可靠的公务员下决心向二十多岁而老找不 着对象的“我”的大姐求婚。在文章做足以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一个莫名一文 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情绪顿落千丈,读者也不免为之惊然。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 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情绪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 的印象更加深刻。欧·亨利是运用这种手法的高手,他的名篇《最后的藤叶》、《麦琪的礼物》等,都运用了 逆向铺垫的手法,成为不朽的名篇。这种独具一格的艺术技巧,被称之为“欧·亨利手法”。
铺垫是为主要情节服务的,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突变提供条件和因素,因而必须在主要情节 中得到照应。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那末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要不然 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穿插的目的就是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富有变化。在主要情节发展 过程中,暂时中断一下,插入一段其它事件,等插叙的事件告一段落后,再将主要情节按原发展轨迹继续进行 ,这就是结构上的穿插。从叙述方式角度看,它是插叙。穿插的内容,根据表达主题、刻划性格、渲染气氛、 强化冲突、交代因果等需要而定,或简要地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或交代与主要事件有关的另一件事,或对 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作必要的说明,或对某一突发事件作补充性追叙。常见的穿插有间隔性穿插和悬念性穿插 两类。
间隔性穿插与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主题的强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连,它是绝对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少了它,整部作品的思想性、真实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鲁迅的《故乡》中在提到闰土时 ,有这么一段插叙:
这时候,我有脑子里忽然闪出一福神奇的***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提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 去,那猹却猛的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接着,作者用一大段文字追叙“我”与少年闰土在几十年前纯真的友情。这段穿插对于 强化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年时代的闰土是如此英气勃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但几十年以后他变成了 什么模样了呢?
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他手头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深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 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这前后两幅肖像形成何等强烈的对比,但恰恰 是同一个人。是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呢?“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 一个木偶人了。
《故乡》的主题是控诉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摧残。这段穿插对于强化主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 主要情节的发展显得合情合理。
悬念性穿插是在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突然“横生枝节”,在读者心中造成一个疑问,产生一种迫切要求 了解底细、结果的心理情绪。悬念性穿插换句话说就是突然插入的穿插。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9
关键词:中专语文;情境;探究;创新
在职业教育中,语文学科归属于文化基础学科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实践“文化基础课为理论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并协同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职教目标。教师要研究符合中专实际的特色教学,才能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需求,才能迅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专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上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的氛围。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中专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产生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建构主义教学论主张,人的认识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主动的探究、深入的思考构建起来的。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当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和情感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探究的兴趣也最浓。所以,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有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材料和机会创设问题情境,努力让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例如,《项链》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作家莫泊桑高超的写作技巧,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家的巧妙构思,深入体会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心理特征,笔者在带领学生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线索之后,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设想当主人公玛蒂尔德发现项链无法找到时可能会有哪些抉择。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他们积极地为女主人公“出谋划策”,归纳起来主要设想了以下几种结局:(1)告诉她的朋友实情,请求朋友的原谅;(2)逃走,这样她就不用经历十年劳苦了;(3)买一条假项链还给她的朋友,但不告诉朋友事实真相;(4)出卖美貌青春以换取金钱,然后买真项链来赔偿;(5)自杀。学生们把几种假设的理由一一进行陈述,当笔者建议大家把作家设计的结局与他们设想的结局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一下哪一种结局更有意义时,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赞同书中的这个结局,一致认为只有书中的这个结局才更具深刻的教育意义,进而领悟到作家的独具匠心。
二、教师要大胆、创新地使用教材
从职业中专语文教材看,虽几经改革,但大部分还是从陈旧的高中教材中选取一些篇目,不能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当今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高,“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已成为社会对现代人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中职语文教材显然缺少现代气息和时代感。
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自身体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好的课堂不应该只是看教师教会学生什么,还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适当地控制自己“启”和“引”的度,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授课除了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须搜集与专业相关,又能体现出语文知识与技能特点的文章补充进教材。这样,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保证基本语文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人本思想。如在讲杨振宁的《邓稼先》时,可紧紧抓住“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拓深讲解中国文人几千年固有的一脉相传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文精神。通过讲解杜甫、诸葛亮、苏轼等著名文人的人生追求与命运,使学生进一步领会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难免会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材、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直接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之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项链莫泊桑续写篇10
何谓“问题”?美国学者纽厄尔和西蒙认为: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做心理上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治课课堂教学始于问题,课堂中始终贯穿了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交流,课后也会带着问题深入到生活中进一步探究,所以***治课教学始终与“问题”是分不开的。
传统的***治课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线,以学生的“接受”为目的,最终以学生“机械”地再现知识为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建构主义特别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就是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重视问题的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家波普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其次,问题能激励学生思维。再次,问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问题教学”呢?我们在“问题”的设计和解决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生疑发问,了解课文的知识结构,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形成“问题”的初步印象。这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案是现在中学普遍采用的帮助学生预习的方式,学案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应有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案还应提供知识的框架结构,以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2.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发问,避免直问,从感性材料中发问。设计一定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自己根据情境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同时这种问题提出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顺序。比如在讲解高一“商品的价值量”时,我先介绍了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故事,然后设疑:为什么两串同样用于装饰的项链,在价格上却有如此大的差距?这样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高二“矛盾的特殊性”时,我先朗诵了两段描写我国南方和北方美丽景色的诗词,然后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在这样生动的情景中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
3.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问题的提出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例如,在讲解“一国两制”问题时,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台湾当局有什么样的***祖国的言论?中央***府对待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国际社会的反应如何?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4.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逐层深入,避免过难,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传统教学中,“问题”往往是单一的、零碎的,先前问题的解决对后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没有启发意义。新教学观讲究问题的衔接,前面问题的解答要有助于后面问题的解决。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不能一下子直问,而应把问题分成一系列小问题:商品价格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价格变化对供求有什么影响?价格波动离价值会不会太远?为什么?
5.问题的设计要切题,不能泛化。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教材内容和观点,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答案是封闭的,而是说设计问题的答案要点要以教材观点为中心。问题的答案要以***治规范化语言为导向。
6.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不能过深,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书上可以直接找到的,不能作为问题。问题的答案要有一定的延伸性,不仅在课堂上解答,有些问题可在课后探究性学习中进一步解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项链莫泊桑续写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