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赏析10篇

虞美人赏析篇1

李煜不是一个励精***治的皇帝,而是一个颇有天赋的词人,他工书善画、通晓音律、能诗能文。他一生经历了由皇帝而囚徒的生活,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他的词作内容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写宫廷享乐生活,格调不高,故当时另一词人潘佑就曾当面指责他“桃李不须夸烂漫,已失了东风一半”。(据《鹤林玉露》)后期一降为囚徒,经历了一般帝王所无法体验到的痛苦生活,词风大变,把强烈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浓缩在凝炼的词章中,使他的词作以一种深沉的悲剧性感慨,放射出时代的折光。他的《虞美人》一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对于这个亡国之君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回忆过去那“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忆江南・怀旧》)的生活。而花、月、春风这些美好的景致也就最易触动他那敏感的神经,可说是一触即发,往往只凭一点稍纵即逝的感觉,就能敲开他记忆的窗扉。同时,这种旧国之思一经撩拨,又是奔流直下,不可扼制的。这首词就是他在一个幽静的夜里,忽然感受到春风的暗度,而脱口吟出的怨泣之音,它以浓挚的感情与圆熟的技巧打动了读者的心。

“春花秋月何时了?”起笔从虚空处劈头一句发问,突兀不凡,“妙在笔末到而气己吞”。(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灿漫的春花、皎洁的秋月,什么时候完结呢?显得十分突然而怪异!春去秋来,本是自然法则,哪有完结之时,似乎无理,春花秋月又是大自然呈现出的良辰美景,一般人流连于花前月下唯恐不及。如宋人陈去非《虞美人》云:“吟诗同门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李煜却很不耐烦地责问它“何时了”,问得似乎又十分无趣。其实正暗示着一段极其伤心惨目、令人肝肠寸断的痛史。果然接下一句就是“往事知多少”。这句承接上句,使无理无趣的发问有了着落。“往事”既包括了“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宫廷生活,又包括了“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挥泪对宫娥”的亡国惨象。这一桩桩、一幕幕的往事,如今回忆起来,实在是太多了。

为什么词人突发感慨,是什么拨动了他心琴上这根思旧的弦索呢?原来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用的颠倒因果句法;“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因,“往事知多少”是果。词人把结果提前,强调了这种哀婉愤切的感情,为全词创造出怨愁的氛围。

尽管词人讨厌、害怕春风,春风还是在昨夜悄悄闯进了他所栖身的小楼。这依然温馨袭人的春风,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词人想起过去那些“花月正春风”的生活。“又东风”的“又”字浸透了词人历经沧桑、不忍回忆又不能不回忆的心绪,使我们仿佛听到了词人那哀肠几绝的哽咽之声。过去那以“香醪秀床”为中心的生活与眼前这萧条冷落的小楼庭院显得太不协调,令人满目伤情。这儿,“故国不堪回首”是一层意思,“又东风”进了一层,“明月中”又进一层。追思故国往事已是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在东风拂面,月华如水的春夜呢?情与景胶着在一起,真切动人。同样是花月春风,却物是人非,这种深刻的对比,使得词人那凄绝的情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他毫不停顿地一气吐出“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九个字。一般来说,这九个字在第二字上有一顿;在这儿笔者认为应一气吐出,方能表达词人那奔涌难息的愁绪。

下阙承“往事”、“故国”展开今昔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句写实,以故国宫殿的依旧与自己的红颜顿失做比,表达江山易主、自伤自怨的情怀,有追叹、也有悔恨。“朱颜改”不过是“江山改”的委婉说法,李煜后期是知道自己亡国的责任的,他曾吁叹:“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王经《默记》)但事已至此,怨恨又有何用呢?

强烈的对比使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紧紧纠缠在一起,如一段胡乱剪接在一起的影片。色彩斑澜的过去与灰暗单调的今日交替奔现眼前,使人眼花缭乱,而又心绪烦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乌夜啼》)胁迫万斛愁怨的词人痛心疾首地大声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

几多愁呢?愁多愁少,本来是十分抽象,难于描状的。但词人自有妙法,能用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少愁?一江春水那样多,那样长的愁;春水东流那样绵绵无尽的愁。说愁有长度,大概从李白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生发而来;说愁如流水般无穷无尽,又许是从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诗“忆君心似西江水,门夜东流无歇时”脱化而出,但两位唐代诗人只是写一般的离愁没有更为深刻的内涵,李煜倾吐的却是家国倾覆的深愁幽恨,愁思的深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后来词人也学他以具体比喻状摹愁思,秦观有“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崎每子,黄时雨”。其虽百般精巧,却只是一种士大夫个人闲愁的抒发,不可能如这句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虞美人》这首词以清丽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抒发故国之思,哀婉凄绝,如泣如诉,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据《乐府纪闻》载:“旧臣闻之,有泣下者”。更有甚者,导致了李煜自己的被害。王至《默记》云:“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 ‘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虞美人赏析篇2

本纪为列代君主帝王的传记,霸王项羽不属帝王却在本纪中熠熠生辉,而本纪所记载霸王的一生中高潮部分---四面楚歌之时,有一位女子生生的立在了那历史之巅,她便是美人虞姬。虞姬在史记中犹如一只凤尾蝶,扑闪了一下又急急飞走追赶自己的宿命,留下身后一抹芳香。

虞姬的一生还没来的及开始,便如被人堪堪折去双翅的蝶,凌乱的落入了无尽的虚空。她因项羽而起也因项羽而灭,惜字如金的史学家司马迁用“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开始,又用“歌数阕,美人和之”来结束虞姬的传奇。两千年后,花开花落。硝烟落定归为尘土,千年前的故事也只有墨端的痕迹才能记住。美人和之,司马迁留给世人太多余地来给虞姬一个适合她的结局,“霸王别姬”便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种。但虞姬给人带来的震撼却不止如此。1921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讲述了这一秦末奇女子的壮烈情怀,而观众在看完虞姬自刎后潸然泪下,以为表演已经结束便满怀激动的离开了戏场,以至于其后由武生泰斗杨小楼饰演的霸王项羽血洒乌江一幕未曾开演。从这以后,将近百年,“霸王别姬”这一场戏至虞姬自刎便华丽结束了。每一场都带给现代人以无比的震撼,试问在这糜烂的世界中,还有谁还保持着如古人那般的心智呢?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正是虞姬这种壮烈的气魄使得她在乱世中亭亭而立,霸主君王也在她面前自觉惭愧。事实上虞姬并没有在帐内自刎,据史学家分析,虞姬应该和项羽一同冲出了包围,而又在灵璧一带自觉已成项羽累赘自刎而死。当时项羽悲愤难当,身后有刘邦的逼迫,虞姬又在此时为自己而死,不舍虞姬的项羽挥刀砍下了虞姬的头颅抱于怀中直直往前。直到定远被逼无奈的项羽明白自己气数已尽,不忍在自己被俘后虞姬的头颅被敌人侮辱,便匆忙的挖了一个坑将虞姬的头颅掩盖。之后项羽行至乌江,方知国家尚在,顿觉虞姬死的不值再加上之前时间红尘种种,心中早已是一片死灰,于是血洒乌江,长眠不醒。至此虞姬的传奇一生才就此落幕,结束了她的绝世芳华,也结束了她与项羽的一世羁绊。

虞美人赏析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学重点。但因古诗词的创作时代距离学生所处时代较远,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兴趣不足。为此,教师要采用有效方法激活古诗词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忽视诵读教学。在古诗词学习中,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而当前的知识考核以笔试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笔试训练,忽视了诵读指导。这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较弱,进而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2.忽视文本教学。目前部分教师习惯结合高考题进行古诗词讲解,加大练习力度,忽视了文本教学。还有一些教师为尽快完成识记教学任务,甚至略过文本讲解,要求学生直接进行习题训练。这种教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文本接触,虽有利于学生在古诗词考核中取得好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古诗词的意蕴内涵,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不佳。

3.缺乏文本深度分析能力。一些语文教师虽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没有深入分析古诗词,未实现深度教学,导致学生不能领会古诗词的精髓。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仅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翻译,或分析古诗词大体结构,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词内蕴。这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鉴于此,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人文素养,通过深度教学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缺乏严谨治学精神。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引用的古诗词鉴赏内容缺乏学术考究,有些内容不具备科学性,不符合史实,甚至存在谬误,导致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秉持严谨治学的原则,教给学生客观、真实的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5.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足。除教师方面的原因,当前一些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够重视也影响了古诗词教学效果。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偏爱小说或戏剧类文本,对它们的学习兴趣较高,而对古诗词学习提不起兴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1.增进课堂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声情并茂的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具有启发性的感性资料,深化他们对古诗词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时,可播放《虞美人》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进入诗词学习状态。学习完成后,还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在歌曲倾听过程中感受该词意境和作者情感。又如,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电影片段,让学生在了解曹操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学习他的作品。在课堂导入之后,教师还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问题提出的时机。在创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有效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虞美人》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对这首词及其作者有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这首词的词眼。这样既把握住了问题时机,也关注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在秦观的《鹊桥仙》的教学中,该词的最后两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小,教师可适时提出拓展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虞美人赏析篇4

一、独创与平凡比较

名家名篇语言别致,独具一格。运用比较让学生领略名家的语言风格,简单有效。著名作家萧红的语言独创、平实、鲜活、有个性,她那叙事的诗化特点、别致的言语韵味、独特的言语风格,令人赞叹。浙江虞大明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出示两段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相同意思不同表达的不同意味。

出示课文中的文字: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师:虞老师写了这样一段话,快速浏览,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比较文字:

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

师:你读了这段话,想说什么?

生:虞老师写的话语言优美,抒情性强,给人美的享受,这是一段美文。它与课文语言一比较,显得平凡,没有那种活泼、自由、快乐的感觉。

生:我觉得虞老师写的这段话精美,读上去很好听,但是没有书上的生动,作者写倭瓜、黄瓜、蝴蝶等动植物写得像调皮的小孩一样,鲜活、随意、自由、有个性,我觉得很好玩。

生:我觉得虞老师写的这段话很美,很诗意,但是没有作者“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种自由的感觉。

生:两段文字的意思基本一样。虞老师写的这段话很美,给人想象的空间。书上的话没有用华丽的词语,但给人流动的感觉、生长的感觉,写动植物像写小孩的感觉,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

师:你看,同样描写这些景物,但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景物的什么?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园子的什么?

生:自由。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比虞老师高明。她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她实际在表达什么?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自由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叫做――

生:借物抒情。

评析:俗语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虞老师巧用比较,让学生对名家名篇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感觉。比较,让学生对语言有敏锐的辨别能力和赏析能力。语言有温度,独创、优美一对比,孰优孰劣见分晓,名家名篇的语言风格尽收心底。

二、内隐与直白比较

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采用两段文字比较,犹如给学生点亮一盏灯。两相比较之后,学生有话可说,对语言有自己的直觉。“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著名作家实的语言十分凝练,内涵深刻,气势磅礴,笔法粗犷,行文间流淌着阳刚、豪迈之气,小学生对于实的言语风格一下子难以理解到位。苏州市名教师、太仓市教培研中心薛丽芬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采取了比较手法,激发学生天生的言语敏感。

出示课文中的文字: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师:老师觉得这段话读起来有点拗口,语言不够简洁。老师把它改了一下,你的意见呢?

出示比较文字:

这株柳树非常粗壮,浓密的树叶形成了很大的树阴。树干和树枝粗实而坚硬。叶子十分绿,绿得与众不同,是高寒和缺水造成的。它巍巍然挺立在高原之上,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生:老师写的这段文字只写了这株柳树粗壮。柳树如何粗壮,没有进行描写,不生动。作者写“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我一读眼前就出现这株树的样子,树干两个人得合抱才行,树阴面积比两个教室合起来还要大。

生:老师写的这段话“叶子十分绿,绿得与众不同,是高寒和缺水造成的”,意思明白,但表达一般,非常直白。而作者写的“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有苍凉的感觉,有辽阔的感觉,又有诗意,表达得含蓄,有文学的味道。

生:老师写的这段文字意思和书上是一样的,老师的这段文字写得很普通,书上的文字很有文学味,写得很美,读起来很有韵味。

评析:内涵丰富的文字,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说清好在哪里。两相比较,学生一看一品一说,理解得非常到位,文字的独特魅力自然呈现。教师只提供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参照物,学生对文字赏析得清楚明白,轻轻松松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效果不言自明。这犹如一位美人长得很美,怎么个美法说不清楚,旁边站上另一个女子对比,美丑一下子清晰,不需赘述。

三、雅韵与粗俗比较

汉语的魅力需要学生慢慢领会,不同身份的人即便说同样的意思,说出的话语也不同。雅韵与粗俗比较,学生对语言品位的高低心中就有了一杆秤。

著名特级教师江苏陈建先老师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千课万人”活动中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时,运用比较方法,让学生体会不同身份角色说的话大不相同。

出示课文中的文字: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就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驻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师:老师觉得书上九色鹿说的话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意思和愤怒,我改成了以下两段话,你们读读看。

出示对比文字:

九色鹿说:“调达,你这个小人,我当初真不该救你!国王,你这个昏君,黑白不分,真是瞎了你的狗眼!你们两个狼狈为奸,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九色鹿说:“国王,我这样的善良,你却好坏不分,对于调达这样的小人,你不抓他,反而抓我。你算个什么国王?”

生:我认为这样改不好,虽然九色鹿的意思是对的,但是这样直白的说话不符合美丽、善良的九色鹿的身份。

生:这样说话破坏了九色鹿的美好形象。这些话九色鹿是不会说的。

师:讲得好。这样说话,矛头对准了谁?

生:九色鹿如果这样对国王说话,矛头对准了国王,一般人不敢造次。

生:这样说话,国王很生气,后果很可怕。

师:九色鹿只是说“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这是九色鹿的――

生:智慧。

师:这是急中生智。九色鹿用的什么方法?

生:激将法。

师:九色鹿虽然很气愤,但是没有乱了方寸。你们认为谁更应该感到惭愧?

生:调达。

生:我觉得书上的话比老师改的好,改写的话骂人太粗俗,容易引发激烈的矛盾,不符合九色鹿善良、美好、说话有分寸的形象。

评析:说话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当时情境,才能凸显人物性格,才有足够的说服力。陈老师把同一种意思演绎为三种乃至更多种的表达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生领略了同一种意思不同风格的表达,会带来不同的人生境遇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真正体会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四、铺陈与浓缩比较

汉语奥妙无穷,精炼、含蓄、空灵等许多特点为汉语所独有。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语言的奥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著名特级教师、苏州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红琴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不仅知道写了什么,还明白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

出示课文中的文字: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一句话,作者用了几个“剪”字?

生:作者用了六个“剪”字。

师: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一年只剪两季?

生:一年四季总在剪,写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季节。

师:日光下剪,月光下剪?

生:白天黑夜都在剪,一天到晚都在剪。

师: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生:有灯没灯都在剪。

师: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一个“剪”字不就都说清了吗,很简洁呀?

出示对比文字:

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剪。

生:许老师写的话很明白,但是太直接,没有想象的空间。

生: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剪”字,这是排比句,感到姥姥一直在剪,这样我对剪的印象很深。

生:短语读来琅琅上口,很好听。

师:我们读文章时就应该像这样细细地品读语言。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觉?听着听着,你觉得?

生:我觉得这一组排比用得很好。

生:读着读着,我看到姥姥日光下剪的模样,月光下剪的模样。

生:读着读着,我好像听到了姥姥一年四季刷刷的剪纸声了。

生:读着读着,我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师:散文的语言简洁、优美,这一组组短语就像一幅幅画面,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场面,看见场景中的人物和事件,这叫画面感。谁能把我们带入画面感?

两生朗读。

师:“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么优美的短语建议大家画上画框,变成六幅画装在你的心底。

评析:铺陈是汉语表达的一大特点,如何让学生领略铺陈的特点,许老师采取铺陈与浓缩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视觉美、听觉美和画面美,境界全出,老师巧妙一点拨,学生就进入语境成功体验了语言的奥妙,比较与不比较全然不同。

虞美人赏析篇5

我听说那本书是抄江湖夜雨的,有人认为这样很可恶,也有人认为可以理解。我觉得我们应该暂且撇开那本书到底有没有抄,我们只要知道,无论是谁写的,他或她都让我们感觉到了古诗词的美丽与哀愁,都能从字里行间让我们感觉到那种意境的美。我不得不承认,我彻底喜欢上了这本书。当我看见它的不同于一般的封面时,我就已经被吸引,之后就是倾其我几个星期的早餐钱,捧回了一本我自认是我看书以来最好的书。买回书后,我开始庆幸,庆幸还好这不是一本纯文字、纯古诗词或全部都是白话的书。要是一本纯文字的,不然我看真的是看不完了;要是是纯古诗文的,我肯定是捧着不到半小时就放下了。

那是一部不甘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他们愤世嫉俗的不羁性情,她们旖旎独特的古典韵致,共同演绎出千古流传的浪漫往事,为我们留下太多可歌可泣、可感可叹的爱情回忆。

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到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值得用生命去等待和交换?这个问题,不要问在爱的人,他们意乱情迷,给不出清醒的答案:也不要问爱过了的人,他们不见得能给出答案。当爱消失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我们无人可问,也无人可答。每个人答案都会不完全一样爱情是千古的疑难,是上苍留给人最大的迷题。——《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是在想不出接下来这么写了。。。。。我给大家说个故事吧。

话说,在秦汉时期,当楚霸王项羽还是少年的时候,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偶然的认识了一个女子。女子说:“我叫小鱼,是水里自由自在畅游的那个小鱼。”女子笑了,笑得很美。;他也介绍自己,说自己叫羽,是天生飞翔的鹰。从那以后,他们便天天都在一起玩耍,成了青梅竹马、形影不离的发小。后来应发生了战乱,迫使他们分隔两地。

他没有忘记自己是楚国少主,背负着复国使命,丝毫不敢怠慢。却还是日日夜夜思念着那个爱笑的女子。想着,终有一天,他们还会重逢。

她痴痴的等着,等着她心中的大英雄来接她走,带着她回到故乡。然后,娶她为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等到儿孙满堂时,便给他们的孙儿们说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秦被推翻以后,我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却是想着儿时的那个爱笑的女子是否还在等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同幼时那般,可我现在已经是霸者了。

我听说秦已被楚霸王项羽推翻,不知道项羽是不是我要等的那个人,不知道见面以后是否还认识我?我已为你青了黛眉,满了黑发,长了腰肢,却还是没有等到你的归来。

我听说了一个姓虞的人家有一个善歌舞,会舞剑的女儿。便不知为何就联想到了小鱼,那个爱笑,爱拉着我到处跑的小女孩,现在应该长大了许多吧?应该变漂亮了许多吧?

我十分仰慕西楚霸王项羽,应为他的名字和羽的很像,我虽然还未曾见过项羽,却已感觉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从小就学习舞剑,应为羽说过,他喜欢不怕刀光剑影的女孩。

不久之后,羽和鱼相遇了。当羽知道,原来,鱼就是那个善歌舞,又会舞剑的女子时,欣喜了很久。当鱼知道羽就是项羽时也欣喜了很久。项羽从此把小鱼封为虞姬,也有人喜欢叫她虞美人。

再后来,汉王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著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忍泪和唱起了:“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罢,拔剑自刎。在虞姬未死之前,在项羽耳边轻声说:“羽,请快忘记我。斩断这些后顾之私情,能够胜利突围。

虞美人赏析篇6

关键词: 虞集 诗学思想

作为“元诗四大家”之首的虞集,在延v年间活跃于诗坛,高居馆阁,提倡儒家正统诗教,以晋唐为宗,追求平淡悠远的诗风和雅正之格调,提出了文运随时的观点。具体分析虞集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倡导“尊儒宗古”

虞集尊奉儒学。儒学讲究入世,所以虞集主张将文学和世运联系起来,以圣贤之教为依据,认为君子者,应“有以知其大本之所自出”,“深省顺处”(《杨叔能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一),视外在忧患利泽为无物。就是说,君子只有知道了世界万物的源头是什么,不过分看重外在名利,写出的诗文才具有美感和价值。

古之人以其涵煦和顺之积而发于咏歌,故其声气明畅而温柔,渊静而光泽。至于世故不齐,有放臣、出子、斥妇、囚奴之达其情于辞者,盖其变也,所遇之不幸者也。(《李景山诗集序》,《道园学古录》卷五)

某尝以为,世道有升降,风气有盛衰,而文采随之。其辞平和而意深长者,大抵皆盛世之音也;其不然者,则其人有大过人而不系于时者也。善夫袁伯长甫之言曰:“雅颂者,朝廷之间,公卿大夫之言也。”某闻之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李仲渊诗稿序》,《全元文》卷八二七)

“以其涵煦和顺之积而发于咏歌”这种主张即传统的“温柔敦厚”之说,而在南宋之后,世人往往以为“和平之辞难美,忧愤之言易工”(《李景山诗集序》),虞集却认为那些以“放臣、出子、斥妇、囚奴”的不幸态度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一种变体。在虞集看来,正体是“辞平和而意深长者”,经过馆阁文臣、公卿大夫等君子之手,雅博之才,涵煦和顺,风行草偃,终蔚为一代之音。即符合儒家的雅正、中和之风的文学作品才是虞集所认同的“盛世之音”。

在尊奉儒学的同时,虞集肯定“诗之为学”:

诗之为学,盛于汉魏者三曹、七子,至于诸谢,备矣。唐人诸体之作,与代始终,而李、杜为正宗……后之学杜者多矣,有能旁求其所以自致自得者乎?是以前宋之盛,亦有不逮矣。(《使还新稿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二)

这篇序言中,虞集认为诗盛于汉魏,发展完备在于“诸谢”。至唐代大盛,且李、杜为正宗,而宋代诗歌远不及唐代。虞集认为,李白以其豪宕之气代表着大美风度,杜甫则以其性情之正彰显着圣贤高格。另外在元代唐诗选本中,他作序称赞唐诗:“必也有风雅之遗、骚些之变、汉魏以来乐府之盛。”(《唐音序》,《全元文》卷八一九)

但是,虞集并不是狭隘的只以唐代为宗。如虞集所做《日出行》:“日出上城府,入莫当搔归。城门已击拆,出郭何焉依。下马投馆入,空垣月当扉。凉风振庭树,巢鸟屡惊飞。起坐搔白发,忽如霜草稀”。(《道园学古录》卷五)诗人内心苦闷,情绪复杂,本着尊儒的思想,虞集没有大放忧愤之言,在欲言又止之间他融入了一定的儒雅。所以这首《日出行》不仅有着秦汉乐府的古朴,还对乐府诗的放言无忌有种节制。又如《夜坐》其二:“凝神一无为,消息任往来。怡然以终古,荧荧自乘载。消摇日月上,下视渺苏块。如何在世间,动辄为形碍。得见王子乔,吾将解苍佩。”(《道园遗稿》卷一)全诗表达了虞集对仕途之外悠然生活的向往,对魏晋风度之仰慕。还有《送南野真人》、《次韵天台张秋原》《题渔村***》等诗,都表达了他对魏晋陶渊明的追慕与学习。“远树断云春雨外,华星明月晚凉初。”(《送易用昭》,《道园遗稿》卷二十九)此二句可以看出杜甫诗歌和宋代诗歌对虞集之诗影响显著。这两句诗对仗工整,用字精炼,表露了虞集学宋诗练字之痕迹,但在重字法、句法之外,虞集又排除江西诗派的生硬,融入唐诗的柔厚,是沿着江西诗派而上对杜甫的追学。

所以说,除了尊儒,虞集肯定诗之为学且主张以古为宗。在虞集的诗作中常常能找到秦汉乐府、魏晋六朝甚至宋诗元诗的一点踪影,宗唐复古只是其较为突出的一方。尊儒宗古,使得虞集在的诗歌有着博雅雍容的气象。而以虞集为核心和领袖的奎章阁文人群体在整个时代,从国家、***治、哲学到文艺思潮,不管是尊儒还是宗古,都是在崇尚复古的时代氛围中扮演着中流砥柱和推波助澜的角色。就其复古理论以及创作实践而言,虞集代表着元代的新文艺理论创作方向。

二、追求“平淡悠远”

在尊儒宗古的思想下,虞集认为写出来的作品应该是平淡悠远、舒迟淡泊。他所作诗歌多意兴高远,雍容雅正,步骤规模很像唐人。

虞集除了是“元诗四大家”之首,他还兼有两种身份:理学家与官员。如此一来,他看待文学的视角就有了多重性:既要缘情而发,又要雅正中和,同时还应兼有引导世风的功能。这也十分符合虞集推崇儒学的思想,从这一点出发,虞集认为诗中表达的的情感应该加以克制,才能做到含蓄蕴藉、托辞温厚,形成平淡悠远的诗风。作为元朝“雅正”文学的代表,他的诗歌批评有着“延v之盛”所形成的元诗特征――突出的“雅正”的审美倾向。

盍亦观于水,夫安流无波,演迤万里,其深长岂易穷也。若夫风涛惊奔,泷石险壮,是特其遇物之O于变者,而曰水之奇观,必在于是,岂观水之术也哉。(《李景山诗集序》,《道园学古录》卷五)

山之行,重峰峻岭,奔腾起伏,势若龙焉,亦或以广衍平大为胜;水之流,惊湍怒涛,吞天浴日,莫穷涯澹而亦或以平川漫泽,纡徐清冷以为美,不可执一而论也。(《饶敬仲诗序》,《全元文》卷八二零)

上面文段都明确表达了虞集对平大纡徐、平淡悠远风格的审美追求。在虞集看来,“美刺婉曲而不露”“辞平和而意深长”(《李景山诗集序》)的作品才是一代之正体,他欣赏“安流无波”的平易淡泊之美,认为“风涛惊奔”的是变体。山水乃天地之文,只有“广衍平大”“脉络贯通”才显其大美,有着看似平淡实则包纳万千、极尽变化的襟怀与气象。而人之文也应如此,纵横开合、动荡变化、驰骋飞跃只有蕴含在平淡冲和、渊静深远之中才是值得推崇的大美。

虞集生在承平之际,他认为盛世之音应该是“其音节平和而不暴于气,其理致详而不汩于时;喜而乐也,不至于放,哀而怒也,不至于伤;从容于日用酬酢之间,萧散于尘塥游埃之外。”(《道园类稿》卷一九)不过分欣喜也不过分哀怨,这与“雅正”儒学正统审美观念相符合,具有中和之美。中和、中庸、中正和谐是与“雅正”相配套的另一个核心命题,具体到文学层面,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表现手法上的温柔敦厚、含蓄蕴藉;二是诗歌风貌上的和气蔼然、平易冲淡。这正是虞集所追求的诗歌样貌。

千古高尚之士,澹然有余而不堕于空寂,悠然自适而或出于伤怛,乃若蝉蜕污浊,与世略不相干,而时和气清,即凡见闻而自足,几乎古人君子之遗意也哉!吾藏以此求诸昔人之作,得四家焉。则陶处士、王右丞、韦苏州、柳子厚其人也。(《杨叔能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一)

虞集从标举平淡悠远的诗风出发,推举出了古今诗人四大家:陶渊明、王维、韦应物、柳宗元。这四人的文章远离世之苦痛,但他们人生经历并非没有患难和坎坷,虞集认为他们的可贵之处便在于经历世事艰难后还能在作品中保持那份冲和之气。虞集十分推崇他们所作的这类“澹然有余”“悠然自适”的诗文,落实到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虞集倡导平波微澜式的抒情,不执著于章句之学,但求辞以达意,不喜奇峻险晦,力求形成平淡悠远的诗风。

三、主张“性情之正”

在儒家诗学理论的论述逻辑中,文人的作品要写得雍容雅正,其人格必须是高洁的。据此逻辑,虞集认为,“雅正”既是对诗歌风格的要求,也是对创作主体的道德要求,所谓“得乎性情之正,不期高远而自高远矣。”“性情之正”,即指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醇正性情。

古者学文,贵乎端本,涵养未至,出虑多生于血气之私;辩问弗精,立论或违乎礼律之当,必两者之无欠,乃沛然而有余。(《答熊万初论文启》,《道园学古录》卷五)

昔者,盛时学道之君子,德业盛大,发为言诗,光著深远,其小人蒙被德泽,风行草偃,变化溶液,莫或间焉,此所以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国朝风雅序》,《全元文》卷八一九)

近世诗人,深于怨者多工,长于情者多美;善感慨者不能知所归,极放浪者不能有所反,是皆非得性情之正。(《胡师远诗集序》,《道园学古录》卷三四)

“古者学文,贵乎端本,涵养未至,出虑多生于血气之私”,表明虞集对创作主体本身素养的要求,他认为,创作最根本的在于作者本身的涵养,如果涵养不够、性情不正,出于“血气之私”所作的文章是有违礼法的。只有“德业盛大”者,其诗才能“光著深远”。“善感慨者不能知所归,极放浪者不能有所反”,这是因为创作主体本身的性情不正,而“情归乎正,不肆流荡以失本原也”(《贞一稿序》,《道园学古录》卷四六)即如若作者本身有着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醇正性情,写出的作品即使是有着澎湃的情感也能保持本原。

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学其资也,才其能也,气其充也,识其决也,则将与造物者同为变化,不测于无穷焉。(《易南甫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二)

朱子继先圣绝学,成诸儒之遗言,固不以一艺而成名,而义精理明,德盛仁熟,出诸其口者,无所择而无不当。本治而末修,领挈而裔委,所谓立德立言者,其此之谓乎?(《庐陵刘桂隐存稿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三)

虞集认为要真正培养性完、情通、气充、识决的气质,必须以经学为资,以才学为基础,以见识为补充。在这样的基础上,作家本身便是性情通达,不拘泥于琐屑变化的创作主体,作品也就“不期高远而自高远矣”。虞集理想的境界应像朱子一样,“义精理明,德盛仁熟,出诸其口者,无所择而无不当”。当然,虞集和那些拘守程朱门户的人的见解并不相同,他对待程朱理学的态度是通达明晓的。他批评那些一味蹈袭因循师说而缺乏理论创新的人,认为他们才真正是背叛了圣贤之学。另外,“本治而末修,领挈而裔委”,“本”指的是立德,“末”指的是立言,也即创作主体要达成“无所择而无不当”的文学境界,先得具备德业修养方面的深厚根基,然后“性情之正,冲和之至,发诸咏歌自非众人之所能。”(《秋堂》,《道园学古录》卷二十七)

四、提出“文运随时”

文运,在这里是指文学的气运。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世代累积起来的学术命题,发端于金元,历经明清而丰富。元代的罗宗信在《中原音韵・序》中明确提出:“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可见在虞集所生活的时代,唐诗、宋词、元曲已为世人共称。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虞集提出了“一代之兴,必有一代绝艺”的命题,在虞集的文论中有很多体现他“文运随时”的思想:

某尝以为世道有升降,风气有盛衰,而文采随之。(《李仲渊诗稿序》,《全元文》卷八二七)

诗三百篇之后,楚辞出焉,两都之言赋者盛矣。自魏以降,作者代出,制作之体愈变而愈新。(《易南甫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二)

文运随时,而中兴概可见焉。(《庐陵刘桂隐存稿序》,《道园学古录》卷三三)

上下千百年间,人品不同,所遇异时,所发异志,所感异事,极其才之所能,其可以一概观之也哉?(《会上人诗序》,《全元文》卷八二九)

这四段文字,直接表述了虞集“文运随时”的观点,他从宏观的视角指出世道风气的盛衰对于“文采”(即文学面貌)的影响,并以诗经、楚辞、汉赋为例来肯定文学风貌的发展和变化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响文学的各个因素,包括个人性格、所处时代、各自经历与才情等。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虞集概括了时代与文学的关系,他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古及于当世的文学,肯定了“制作之体愈变而愈新”的文学事实和文学发展规律。

总之,虞集的诗歌大多都反映出元代诗歌重建的特征和独特的风味,他不仅见证了元代诗歌发展、兴盛的整个过程,而且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推动着元代诗歌的发展,甚至引领着元中后期诗歌风气的变迁。可以说,不论是提倡尊儒宗古、恪守中和、追求雅正,还是讲究音律、锤炼字词、冶炼技巧,虞集都以实际创作为元代诗歌复兴和矫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元代唐诗学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6.

[2]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王韶华.元代题画诗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上海古籍出版社.元明清诗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查洪德.理W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M].河北大学,2004.

[6]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中,虞学士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翁方纲.石洲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王礼.麟原前集[O].四库全书本.

[9]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孔齐.至正直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欧阳玄.圭斋文集[M].四部丛刊本.

[12]李修生等主编.全元文[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13]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像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2.

虞美人赏析篇7

一、注重设题规律

从历年高考题的设题角度,总结设题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2002年《春夜洛阳城闻笛》一诗,问: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这就是从炼字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而在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中设题为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辽宁卷中《蝶恋花》,问“绿水人家绕”中“绕”字有的写作“晓”,你认为哪个更恰当,为什么?

如果学生注意总结设题的规律,熟悉解答这类题的思路和方法,就会在答题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做到有的放矢。

古诗鉴赏的考察还有很多设题的角度,例如表达技巧的运用、思想感情的理解等,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提问的变体。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虽然都是炼字,但提问方式不同。再如同是考察诗歌的意境,可设题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描写了什么雁门关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思想?像这样的提问变体,提醒学生解答时冷静思考,分析设题的角度,从而找到解答的思路、方法。

二、注重总结鉴赏术语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读懂了一首诗,却不知怎样作答,或答非所问,或文不对题,背记一些鉴赏的术语是非常必要的,犹如盖房子必备所需的材料。

(一)题材方面

古代诗歌,数量多、题材广,但就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1.写景抒情,如柳永的《雨霖铃》;2.托物言志,如虞世南的《蝉》;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的《渔家傲》;4.怀古咏史,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琵琶行》;6.羁旅形役,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对诗歌内容的归类,有利于快速了解诗歌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主旨。

(二)关于情感的术语

1.惜别的情感,如李白《赠汪伦》;2.黍离之悲,如姜夔的《扬州慢》;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赤壁》;5.讽喻诗,如白居易的《轻肥》;6.报国之情,如陆游的《书愤》;7.咏景,如贺知章的《咏柳》。

背记情感术语,有利于在应对感知诗词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便于准确回答问题。

(三)语言术语

1.平实质朴:直接陈述或用白搭,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含蓄隽永: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令人悟性的空白。

3.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诗中有画、有形、有色、有声。

另外,如关于形象的总结:游子、游人、征人、思妇、志士等,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借代等。除此之外,关于表现手法、意境、抒情方式等也需要学生在感性的认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在考试中熟练运用。

三、注重解答的技巧

不同的设题角度,解答的方法和步骤有所不同,提醒学生解答诗词鉴赏题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问题,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从意境方面设题,可采用如下步骤:描摹***景―概括意境―剖析感情,即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切忌直接引用,然后用一句简炼的话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特点,或幽静、或欢快、或凄清等,最后再谈诗人的感情。例如2004年广东卷的鉴赏试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题,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题型的方法及步骤,做起来就轻松了。

四、注重鉴赏能力的迁移

首先,要使学生在掌握古诗鉴赏题的设题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解答技巧和方法。

例:《石头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所涉及的史实是勾践破吴。诗歌通过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作对比,感叹人事易变、盛衰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冷静的思考。通过理解诗的内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对比这种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例2:《虞美人》这首词通过虚、实的结合,表现了南唐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佳句,其原因就在于作者极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愁情”比作那浩荡东流的江水,使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作者绵绵不绝的情感,形象、生动。这一点的理解正是全词的重点。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教师讲解中重点分析“自”字,是移情于景,从而抒发作者对韵光易逝的感慨和难以排遣的伤感。强调抓住关键字对理解作者的感情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必要的强化训练。

虞美人赏析篇8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新思路

在职高学生看来,语文课可有可无,学与不学不重要,考试下来差不多。这种肤浅而又幼稚想法,导致语文课上得稀里糊涂,很没劲!

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欣然接受语文,愉快学习语文,夯实基础,切实提高素养,是我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引导重趣味,挖掘语文之“趣”

职高学生上课睡觉是常有的现象,但在我的语文课堂,我不断地变换着花样,让学生兴味盎然,由“信其道”而“亲其师”。

在欣赏“回文”的修辞格时,我以秦观写给苏轼的回环诗导入,我只说了一句话:你只用七个字可以做一首诗吗?学生摇头,感觉不可思议,接着,我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暮 赏

已 花

时 归

醒 去

微 马

力 如

酒 飞

学生马上情味盎然,兴奋地大声试读,我默不作声。学生读来读去,有人发现了奥秘,恍然大悟,惊喜不已,有人搔首挠足,还在云里雾里。最后请学生探讨交流如下: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由此,再引到回文的修辞手法,学生在积极亢奋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效率自然不言而喻。

二、深入浅出重探究,明晰语文之“理”

读书明理、知书达理。语文教材中诸多课文中包含的“理”,对于学生求学、做人很有指导意义。而语文担负着学生德育神圣使命,尤其对职业高中的学生,德育为首,至关重要。比如,高一上册《文艺随笔两篇》中,两篇文章阐述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咬文嚼字》一文从“炼字”的角度强调做学问用语言须持严谨慎取的态度,而《不求甚解》一文指出“不求甚解”是一种高明的读书方法,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丰富,只有先“不求甚解”,然后再反复读,才会由浅入深,并且每次都会开卷有益。

在学习本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读书到底该采取哪种方法:不求甚解,草草而过?咬文嚼字,锱铢必较?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通过争辩,自然越辩越明。

三、纵横开阖重品鉴,弘扬语文之“美”

语文,本最具魅力,学语文,本最有风情。但如果被“俗人”研习,被考试肢解,那必然会索然无味。

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打破教材常规,根据学科特点与教材编排,任意整合设计,开展系列专题研讨,感受人性之美,经历故事之曲,赏析景物之特,品味语言之妙。我会引领学生品鉴悲剧英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武,感慨他“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悲壮。我会引领学生品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感慨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迈中不乏帝王之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阴柔中萦绕愁绪万端。在我的课堂,师生吟读着诗经楚辞,朗诵着唐诗宋词,品评着元曲明剧清小说。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

提高。

四、背诵积累重运用,夯实语文之“基”

语文之“基”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两大块。语文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等能力的训练我会渗透于日常的课堂品鉴中,这里不做赘述。我仅从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做个探讨。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几大块。职业高中语文对口升学考试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考核,忽视不得。

1.背诵默写名篇名句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段落、文学常识等必须硬过关。在讲课时,面对这些名段,教师需引导学生梳理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主旨,然后再试背。且规定时限,限时完成,并不定期抽查检点。

在默写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细心,不写错别字。对于写错的字词,必须修改三遍,强化记忆。

2.语言语法积累及运用

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语病、修辞、标点等。

比如:多音多义字、同音异形字、常见的易错字、近义词的辨析、容易解错的成语等等,属于积累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分小组,每天专组专人负责,利用网络资源、电教设备等搜集整理一些内

容,并讲解给大家。一方面,锻炼了负责人的搜集、整理、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虞美人赏析篇9

关键词 地被植物;应用;调查;园林绿地;

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广义上讲,它不仅包括低矮的草本植物,还包括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的灌木和藤本植物[1-2]。草坪草是人们最熟悉的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本文所说的地被植物是狭义上的概念,主要指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一些生长低矮、枝叶密集、扩展性强、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控制高度在 30~50 cm或稍高但在 1 m 以下的、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的灌木以及藤本植物,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或观赏价值,因此又称它们为园林地被植物。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范围

苏南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将园林景观绿地系统划分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风景绿地等七大类。调查的区域范围以市区为主,重点调查了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风景绿地 5 种类型。公共绿地包括虞山公园、锡惠公园、蠡湖公园、东坡公园、石梅广场、文化广场;防护绿地包括新世纪大道、太湖大道、建筑路、环山路;居住区绿地:明日星城、富康苑、金山苑、湖苑五区;道路绿地:枫林路、虞山北路、珠江路、海虞路;风景绿地包括虞山尚湖风景区。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全面了解常熟市、无锡、常州、苏州等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应用配植形式,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对地被植物的生长状态、景观表现等做好观察记录并拍摄照片,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掌握苏南地区地被植物的应用种类和应用现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苏南区地被植物应用种类

通过对苏南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的应用调查分析,总结出共南地区现已应用的地被植物有 39 科 66 种(类),根据植物学特性可分成四大类,分别是:草本类 16 科 26 种、灌木类 20 科 30 种、藤本类 5 科 6 种、矮生竹类 4 种(表 1)。

2.2 苏南地区地被植物应用配植方式

续表1

2.2.1 孤植。孤植是***种植的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个体美。孤植地被植物,可作为景观中心视点或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并可烘托建筑、假山。某公园入口处景观石旁的一丛凤尾竹,园内一太湖石旁的一株凌霄,充分体现了凤尾竹、凌霄的柔姿美,又烘托了石头的刚毅美。

2.2.2 丛植。2 株至十几株组合的种植类型称为丛植 。三五成丛的地被植物点缀于园林绿地中,与上层的高大乔木、中层的灌木配植形成了既有纵向层次又有横向层次的园林植物景观。公园内牡丹和毛鹃丛植,几株成群,以假山为背景,上层为常绿针叶松树,中层为五针松和樱花,形成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

2.2.3 群植。群植是模拟自然界中的植物群落景观,采用多品种观花或观果及观叶地被植物,灌木与草本、藤本相结合的混交种植方式,体现地被植物的群体美。虞山南麓山坡疏林下大面积配植八角金盘、常春藤、书带草、鸢尾、葱兰、毛鹃、美人蕉、红花酢浆草、彩叶草等花灌木,富有野趣。

2.2.4 模纹式种植和基础种植。模纹式种植和基础种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道路、绿篱、花池、坡地等基础种植或与其他基础种植材料相互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组字、***案等。应用红花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金边黄杨、金心黄杨等耐修剪的灌木组成的立体模纹,其线条流畅,***案简洁,富有动感。

2.2.5 建立专类园。在公园或其他公共绿地内,建立专类地被植物园,如尚湖公园牡丹园。既提高了游人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提高公园的收入,又普及了科学知识,同时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2.2.6 垂直绿化。建筑物墙体和山体坡面,以生长旺盛、耐粗放管理的常春藤、爬山虎、凌霄、络石等攀爬植物栽植,作为建筑物墙面、挡土墙、山体的覆盖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如常熟市铝箔厂、常熟市规划局墙面用爬山虎作垂直绿化。

2.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被植物品种虽多,但缺乏主调品种,重点不突出,显得有些杂乱,没有体现常熟园林景观特色;二是品种比例失调,草本和灌木类应用较多,藤本类应用较少,主要是没有重视垂直绿化,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很少看到藤本类植物景观;三是没有充分考虑某些地被植物生态学特性,在植物配置中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如将东瀛珊瑚等阴性植物种植在全光照下,而将金叶女贞等阳性植物种植在半阴或全阴下,导致东瀛珊瑚等阴性植物在夏秋季叶片灼伤,金叶女贞等阳性植物叶片失去原有的彩叶效果。

3 结语

地被植物的应用,改变了原来以乔灌木一统天下而比较单一的植物群落结构,使植物群落结构逐渐变得层次分明,地被植物五彩缤纷的颜色,丰富了城市园林景观,而且在保持水土、护坡固堤、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发挥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5-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在各种不适宜种植大型乔木的边隙地以及背阴地,由于地被植物适应性强和应用灵活的特点,将充分发挥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功能和作用。城市园林绿地迫切需要充实和更新现有地被植物种类。野生地被植物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亟待开发。在一些抗逆性强的乡土地被或野生地被中寻找资源,如野、六月雪、蛇莓、枸杞、虎耳草等,通过合理应用,能体现本地特色,富有野趣,配置适当还能保持长期稳定性。总之,地被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中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特别是乡土地被植物的研究应用,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必将成为打造常熟城市园林景观个性化的亮点。

4 参考文献

[1] 胡玲.地被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 俞洋.地被植物[J].中国园林,1989(2):36-39.

[3] 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9):58-61.

[4] 王庆云.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10,39(3):58-60.

虞美人赏析篇10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江苏常熟、太仓以严?穴号天池?雪、徐上演?穴号青山?雪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琴派。该派倡导‘清、微、淡、远’的琴风。对当时琴界影响之广及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均为琴派中罕见。”被琴界奉为正宗。在清初时,虞山琴派在江苏常熟、苏州一带流传,门人弟子甚多。所谓:“人人自诩虞山,家家源说琴川。”①虞山琴派对于清代以后的琴家、琴派、琴谱风格及美学思想等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003年11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申遗”成功后,2007年常熟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为“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2008年常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古琴)之乡”,同年“虞山琴派”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虞山琴派在当下“非遗”语境下,是否正在沿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求在进行?古琴文化现代构建的真实过程又如何?”为此,我们作了深入的考察与分析。

一、当代古琴艺术的演绎

(一)古琴表演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2007年5月中国古琴艺术节开幕式上,常熟古琴馆准备了一台“虞山琴韵中华情暨纪念吴景略诞辰100周年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有十多位海内外名家现场演绎古琴传统曲目,全场音乐会被办成了古琴的独奏、重奏、合奏、琴歌、琴舞、琴诵、琴书、琴服、古琴与其他艺术的综合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琴舞表演――舞蹈演员们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翩翩起舞;琴诵表演――在悠扬的古琴声映衬下,古诗词的吟诵荡气回肠;琴服表演――琴音阵阵,典雅的汉服展示广袖舒展、裙带飞扬……音乐会运用了高清晰LED大彩屏、流动滑板、升降台等高科技手段,在展现当代古琴演奏艺术时又丰富了视觉效果,以全新的表现手法再现了虞山琴派的魅力。

这台晚会为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播开了一个崭新的先例。晚会成功的关键是,在现代的舞美效果中体现了古琴传统本质的内容。虽然众说不一,有的认为,在古琴演奏中加入了流行元素,不利于古琴的传承。但要求现代人来听按传统演奏的古琴,又有几个能坚持的呢?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否就要和现代日本的能乐与和乐一样,使它定格成为一种历史的活化石。当传统遭遇现代时,我们不否认,会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但大浪淘沙糟粕总归会去尽,在这个过程中古琴艺术终究被大众所了解,笔者认为常熟古琴馆的尝试为古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时代繁殖的土壤。②

(二)让古琴表演艺术面向大众

2007年5月3日在常熟召开的“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保护古琴的论坛上,关于当今古琴的社会定位不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赵家珍说?押“古琴归根结底是一件乐器,而不是古董,今后如果仍然把古琴限制在以琴会友的范围内,古琴早晚会死掉的。”③天津音乐学院青年古琴演奏家李凤云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说:“把古琴看成比其他乐器高雅是不对的,古琴应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潮流,走上舞台,走向观众。现在的社会是个商品社会,要和经济联系,古琴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化为一种“娱人”乐器。”④虞山琴派传承人朱也认为“我觉得古今艺术家最大的区别是古人是自娱的,给自己看的,今天是给大众看的。娱自的,也许古人搞艺术的大多是士大夫,有闲,有钱,所以能有这样的状态。当然,现在的艺术家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视野开阔,其次信息发达,这样艺术实践有了更大的空间,如果仅仅以古人的状态要求今人,显然不切实际。”⑤古琴作为士大夫阶层修身的工具,在当今的社会中已不复存在。这几年虞山琴派也正在朝着顺应时展这个方向在努力。在各类节庆活动中组织古琴演出,展示古琴,大力弘扬宣传古琴文化,如常熟的尚湖国际文化节、尚湖龙舟节、徐市的灯谜节、王庄的戏曲节、宝岩的杨梅节等。每年在常熟都要组织大型全国性的古琴演出活动,古老的古琴终于走出了象牙之塔,为古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常熟的虞山大戏院、***书馆、博物馆、古琴馆、评弹馆、常熟理工学院音乐厅、尚湖风景区“枕水人家”等都成了古琴向大众普及的场所。“周末市民课堂”古琴专题系列讲座,使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古琴艺术的丰富内涵”。“在组织开展各类古琴活动的同时,派出琴家参加了“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活动。“通过开展或参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古琴文化活动,不仅有效激活了古琴遗产,让不同的人群体验了古琴艺术带来的欢愉、美好和高雅,更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古琴的认识及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⑥

对古琴的发展,查阜西先生1937年在《今虞琴刊》上就提出:“宜如何以前进之方法,对准时代之需要为之修饰整理?熏 发扬而光大之,则吾操缓同道所认为职责所在而不敢后人者也。”准时代之需要”体现了老一辈古琴家力***根据社会的要求,推动古琴发展的思想。

二、古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穴一?雪古琴文化的挖掘与继承

虞山琴派的代表人朱认为“发展又是在传统基础上诞生的。正确的传承既要深入研究古琴涉及的文化及其音乐本质,同时也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才是真正的传承。”⑦虞山琴派正是沿着这样的观念在古琴的继承与发展上做着积极的努力。继2001年全国第四届打谱会议后,2011年5月28日在常熟又举办了第五届打谱会议。同年在第三届中国古琴艺术节上举行了虞山琴派代表曲谱《松弦馆琴谱》打谱出版的首发仪式并举行了研讨会。这和以前以曲目为主的零碎打谱相比,又把古琴的传承向前推进了一步。

虞山派古琴在传承中注重古琴的听赏性和观赏性,追求古琴表演形式的多样性、现代性同时,还“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拯救濒危传统曲目。近几年来,虞山派古琴与中央等多家电视台合作拍摄《走遍中国・虞山琴韵》、《七弦的》、《寂寞七弦》、《渔樵问答》等专题片,其中电视艺术片《七弦的》获2008中国广播电视大奖”。⑧自2000年来虞山琴派出版了三张CD,第一张《虞山琴韵》,是虞山琴派当今代表人物的合集,其中尝试了古琴四重奏、古琴与电子音乐的合奏。第二张是朱的个人专辑《梧叶秋声》,共收录七首乐曲,有《忆故人》、《渔樵问答》、《长门怨》、《平沙落雁》等。第三张《极宇》,是朱正海、葛勇、朱三位演奏家的合集。

朱认为:“古琴既是音乐又不完全是音乐,之所以三千年能传承下来,它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当下我们应该还要从心态上去努力回归体会古代文人的那种心境,对古琴音乐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再来求发展。”“我们现在容易犯的是极左极右的毛病,有人强调回到古代反对创新,有人讲古琴的希望就在于创新。其实这二者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在古琴的发展上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未来。在对古琴演绎进行不同尝试的过程中,对古琴本体传统文化理解多少以及理解到怎样的高度,这也就是古琴发展的过程。”⑨

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吴景略、查阜西等虽然演奏的是传统的琴曲,但古琴已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琴曲的不同演绎,展现了古琴艺术的新面貌,更是赋予了古琴更加浓郁的现代气息。正是他们的探索发展,成为今天古琴发展的基础。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古琴这古老的乐器它是在发展中前进的,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古琴经典曲目的传承,既是学习、保存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是我们在把原有的古琴音乐文化继续向前延伸的同时,也能揉进当下的人生体验和音乐感,推陈出新的过程。”⑩

(二)多种途径的琴人培养

古琴社会定位的改变,琴人的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本着无形的民俗文化“来自于民”,理应“还之于民”的原则,将民间文化的内容重新“还原”到适宜它生存的生活环境中去,使其成为“活文化”。在这方面虞山琴派采用了多种方式:1984年恢复了虞山琴社,吸引了广大的古琴爱好者,现今虞山琴社已经拥有了一支老、中、青、少儿120余人的古琴骨干队伍。同年成立了中国首家唯一的少儿古琴社――虞山少儿古琴社,已有百位少年儿童接受培训。另外中小学共建古琴特色校园文化,并培养出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古琴艺术新苗,这几年来为中央、上海、天津等音乐学院及其附中输送了古琴专业人才十多名,其中席行B同学参加了由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等举办的首届PIVD(青少年)国际大赛,以一曲《潇湘水云》荣获大赛的最高奖项。少儿古琴考级点的设立,也推动了少儿古琴的学习,在考的过程中学琴曲,不断提高演奏技巧,同时也为古琴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人才选拔资源。对少儿古琴的教学是古琴传人培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3年举办了常熟市少儿古琴音乐会。2004年夏天以少儿古琴社为基础组织了“2004情系沙家浜”江浙沪少儿古琴夏令营。2006年,少儿琴社还应邀赴日本交流演出。

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古琴课的开设又使琴人的培养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现有的数以百计的毕业学生,把虞山古琴带到了自己的家乡。首届古琴选修生房明明等2位同学因成绩优秀被正式分配在虞山古琴艺术馆工作。另有二位分别考取了中央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古琴研究生。虞山琴社――少儿古琴社――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为虞山琴派的传承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的生态链。

最初,虞山古琴的演出是靠虞山琴社中的人员,都是古琴的业余爱好者,但随着古琴的传承发展,完全依赖业余爱好者,就出现了演奏水平和演出时间安排上的问题,这要求古琴表演者向专业化方向转化。古琴与钢琴、古琴与民乐、古琴与交响乐队的合作与配合,对琴人的演奏技巧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虞山琴派,随着古琴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加入,已建立了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队伍。朱希望将来的发展策略是以专业为主,业余为辅。希望于用相对专业化的人才来继承古琴文化,再向业余人群推广普及。本着专业与业余相结合,成人与少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

三、古琴文化的发展与地方***府的关系

(一)地方***府在古琴文化传承中的主导地位

“虞山派古琴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常熟市***府的高度重视。常熟市***府将古琴文化艺术昭示为地方文化特色和具有再生产能力的文化资源。市文化局更是把古琴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2005年,文化局编制了《虞山派古琴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十年规划》,具体体现在:加大古琴艺术历史遗存的保护力度;依托虞山琴派艺术馆,推出精品展,同时搞好“活的”传承和发展,加强艺术研究和交流;积极扶持古琴艺术社团的交流和发展;加快后继人才的培养;开展群众性古琴活动;定期举办大型古琴专场音乐会等。在古琴的活态保护体系中,还提出“十个有”,即逐步实现有专设机构、有专项经费、有工作网络、有四级名录、有专门馆所、有培训基地、有常年展示演出、有对外交流、有节庆活动、有国家基地的活态保护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得常熟虞山琴派的保护工作呈现全新的面貌。”{11}2004年市***府财***投入一千万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著名藏书楼“脉望馆”所在的省级文保单位赵用贤宅进行全面修复,辟设成古琴馆,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纳入***府事业单位的专业琴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这也是全国首家进入地方行***科层体系、直属地方***府的一个行***部门的古琴艺术机构。开创了国内首家以***府为投入主体的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二)古琴文化遗产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自2004年常熟被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评为亚太地区“古琴之乡”以后,常熟***府将古琴这个阶层文化成功改造为一个本土地域性文化资源,古琴已成为常熟市的城市文化名片。琴社立足于为地方***府服务,***府又反过来为琴社的发展提供经费。优秀传统文化在***府重视下,往往能转换为***治经济的资源,拥有成熟、精致、历史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地方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发展旅游和提升地方形象的文化招牌。据调查,虞山琴社为常熟市***府招待上级领导或***宾客视察,安排了大量的演出,其占琴社活动的比例最多,2007年有21场,2008年38场。这可视为城市***治、经济、文化一体性的地方发展新战略。

“使古琴成为常熟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是常熟市利用‘非遗’为地方经济开发服务的又一个发展新战略。自2005年来在每双休日都有古琴在风景区的商业演出;古琴名家在亭台楼阁中现场向游客们演绎传统名曲。古琴文化与旅游资源集合,成为常熟旅游业的重大特色,在向大众普及宣传古琴的同时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古琴作为地方文化大使形象在这种场合出现,不仅仅塑造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城市形象,也为古琴本身的发展带来资源。古琴为常熟带来了文化发展,常熟的发展又扩大了古琴的艺术影响。”{12}

结语

常熟有着千年厚重的文化积累,几百年来,虞山琴派名家辈出。近年来,在“非遗”的语境下,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了虞山派琴传承的立体架构,传承与保护古琴文化良好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

①章华英《虞山琴派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硕士论文,第1页。

②⑥施咏《琴川泛新波,古琴奏和鸣――常熟虞山古琴保护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田耀农主编《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1980―2010)》,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三卷第473―475页。

③④柏互玖、陶晓勇《“首届中国古琴艺术保护论坛”讲演精粹》,《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⑧{11}{12}朱、徐国清《构筑古琴艺术立体保护传承的格局―中国古琴江南保护》,2010年虞山琴派的工作总结报告。

⑤⑦⑨⑩取自笔者对虞山派古琴艺术馆朱馆长的访谈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虞美人赏析10篇

学习

表达心情的成语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心情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表达内心心情震撼的成语,表达旅游回来心情很好的成语。4、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5、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6、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7、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

学习

督导挂牌督学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督导挂牌督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挂牌督学工作计划,挂牌督学督导工作案例。以***的精神为指导,依据***《教育督导条例》、《***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努力探

学习

服务员转正申请工作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服务员转正申请工作,内容包括餐饮服务员转正申请流程,服务员转正申请流程。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落实江**五句话总要求和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自身实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

学习

后记怎么写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后记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后记怎么写100字,后记简短范文。一般说,新老师没有教学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教学后记就是积累最好的方法。教学后记把得失记录下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很快就会遗忘。通过认真思考

学习

家具市场调查报告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家具市场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家具市场调研报告通用15篇,家具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关于家具的流行趋势与风格从目标市场的高低定位来看: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是是低层次、低价位的主要消费群。这一部分的家具目前还是消费的主

学习

幼儿园老师实习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老师实习,内容包括幼儿园老师实习日记,幼儿园教师实习美篇。在实习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也

学习

护士长年底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护士长年底总结,内容包括完整护士长年度总结,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汇编7篇。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学习

高三高考班主任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高考班主任,内容包括高三班主任高考后感悟,高三班主任高考总结。4.高考,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悔恨的泪,也有成功的笑。愿落榜的你,鼓起勇气,战胜失败,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愿金榜题名的你再接再励,永创辉煌。5.不怕六月的高考

学习

银行营销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营销10篇,内容包括银行营销纪实美篇,银行营销案例和总结。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1、营销战略偏于粗放型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上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一套完整的Probe市场调查一一Pa

学习

夏天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夏天,内容包括夏天慢游云南合集,夏天完整篇。中午时分,是夏天中最热的时候了!火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大地被烤得发焦发烫,地面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使人透不过气来。但,这就是夏天的魅力所在,它让我有一

学习

工程技术管理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技术管理10篇,内容包括工程技术管理服务部取名大全,工程技术管理方法和思路。1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

学习

物业主管月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主管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物业管理每月工作总结范文,物业经理工作总结14篇。今年第一季度主要对叠加公共楼道照明设施开关进行更换改装,将总进户门进门口和楼道拐弯口换成声控延时开关,业主家门口换成触摸延时开关,在也不会

学习

小学生组长述职报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组长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年级组长述职报告精选10篇,小学生组长述职报告怎么写个人。局长述责述廉报告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我于20xx年x月担任市安监局局长。按照市纪委安排,现就任职以来履行***风廉***建设责任制

学习

美术组工作思路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组工作思路,内容包括艺术组工作计划,美术科组工作计划。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通报了IRHMA的工作进展。IRHMA成立于2014年2月,最初由美国(AHAM)、中国(CHEAA)、日本(JEMA)、墨西哥(ANFAD)及欧盟(CECED)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家电协会共

学习

巴黎圣母院赏析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巴黎圣母院赏析10篇,内容包括巴黎圣母院经典部分赏析,巴黎圣母院的优美段落及赏析。宗教,原本是基于人们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来制定的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而教会,正是一个由信仰该宗教的人形成的组织。这两个名词在我脑

学习

经典美文赏析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美文赏析10篇,内容包括十篇美文赏析,小学生必读十篇经典美文赏析。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又是一幕丰富多彩的立体生活画面。历史学科再现了语文等其它学科的发展轨迹,语文教材在介绍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作家时,总是要从

学习

望庐山瀑布赏析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望庐山瀑布赏析10篇,内容包括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大全,望庐山瀑布诗句的讲解。而山水文化,又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

学习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10篇,内容包括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赏析。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

学习

唐诗赏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唐诗赏析10篇,内容包括唐诗10首赏析,唐诗精选十首赏析。新罗时代,为唐古诗传来之滥觞也。今《全唐诗》包括《全唐诗逸》所载新罗诗人诗歌有:王巨仁《愤怒诗》、金真德《太平诗》、薛瑶《返俗谣》、崔致远《兖州留献李员外》(《

学习

优秀文章赏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文章赏析10篇,内容包括十篇优秀文章及赏析,经典文章赏析大全。赏识式作文是指在作文过程中,坚持表扬鼓励的原则,加之“你真棒!”、“你能行!”的点拨,从而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的深厚兴趣能激发

学习

白马篇赏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白马篇赏析10篇,内容包括白马篇原文及注解赏析,鉴赏白马篇。赋税《大词典》(第10卷):“【赋税】①田赋和捐税的合称。《管子・山至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曹

学习

滕王阁序赏析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滕王阁序赏析10篇,内容包括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赏析一览表。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