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诗句10篇

冬至诗句篇1

2、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罗公升《冬至》

3、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记异》

4、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王洋《近冬至祭肉未给因叙其事》

5、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6、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龙辅《冬至》

7、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宋无名氏《鹧鸪天·冬至阳生才两日》

8、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白玉蟾《赠潘高士二首·冬至炼朱砂》

9、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杨慎《定风波·沾益冬至》

冬至诗句篇2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外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19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得到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1934)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1936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做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做Hiking,德国人叫做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冬至诗句篇3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一):

一、关于描述春天的诗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二、关于描述夏天的诗句:

《首夏》

【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三、关于描述秋天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关于描述冬天的诗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二):

一、关于春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二、关于夏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6、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2、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三、关于秋的诗句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四、关于冬的诗句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陆畅《惊雪》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9、风劲角弓鸣,将***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1、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2、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春夏秋冬的古诗精选(三):

(一)描述春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描述夏的诗句

(二)描述夏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描述秋的诗句

1、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四)描述冬的诗句

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八日风雨大作》)

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冬至诗句篇4

这种“反愚公”现象甚至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个别老师和学生大肆批判愚公破坏生态环境,甚至说愚公道德败坏,因为他使用童工(“始龀”“遗男”),他还与寡妇(“孀妻”)有瓜葛。

凡此种种,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吗?这样的引导对学生是否有益?是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是培养了学生反传统的驳辩精神?依我看,这只能是对优秀文本的亵渎。

无独有偶,近来,批改学生练习,发现一则很古老的笑话: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这则笑话中的“执竿者”做事不懂思考,不知变通,固然可笑;而那位“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胡乱指挥,弄巧成拙,不仅可笑,而且有害。

这则笑话讽刺了既蠢笨又不肯动脑筋的鲁国人和同样愚蠢却又自作聪明的老人,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开动脑筋多想想,不能轻信盲从。而在学生的作业中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答案,有多位学生赞扬“老父”爱动脑筋、乐于助人,这岂不大错特错了?

前不久,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课上,老师列出了一系列古诗句,让学生辨别这些诗句分别表现了哪一季节的景物特征。当问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时,不少同学说是写春季的,但是有几位同学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读诗要看得仔细全面,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绝句》,《绝句》的后两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既然有雪,就应该是冬季。”这位老师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真的未领会此诗的意思,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居然点头默许,听课的所有同学似有恍然大悟之感。

怎么会是这样呢?明显描写春天的诗句怎么变成描写冬天的了?我不知这位老师在备课时是否想过这个问题。这首诗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柳里鸣叫,一行白鹭正飞上蓝天。从窗口可以望到远处西山上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边停泊着行程万里而来的东吴的船只。

我们应该明确,即使是夏季,那高山巅上尚有积雪,何况春天或早春呢?诗句中含有“雪”字不一定是写冬景,诗句中含有“春”字未必就是写春景。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中虽然含有“春风”“梨花”,但它写的是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中虽然含有“二月”“花”,但它写的是秋天霜染枫林的景象。在学习古代诗歌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慎重去对待。在对文本解读时,应注意文本的全貌,否则就会闹笑话。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理解文本内容,深挖作品主题,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这无可厚非。我就经常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以便透彻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巧改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兴致盎然。如在教学《一面》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对其中一句话做了改动,把“竹枝似的手”改为“树枝似的手”,学生在浅浅一笑后思考:为什么把鲁迅的“手”比作“竹枝”而不是“树枝”“小棍”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竹枝”象征了一种气节,这里的“竹枝”不能用“树枝”“小棍”等来代替。有个学生当场就吟诵了赞颂竹子的一首诗:“根生大地,叶拍苍天,未曾出土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再如在诵读《,你在哪里》一文时,通读课文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诗人要面对‘高山’‘大海’‘森林’‘大地’这些物象而呼唤呢?是否可以把这些词语改为‘轿车’‘房子’‘美女’‘钞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边大笑,一边纷纷查阅资料,反复诵读原文,深入评析语言,明确了“高山”“大海”“森林”“大地”这些意象体现了一种崇高美,充分展示了***的宽广胸怀。通过设疑答疑,故意改换课文内容,不断与文本对话,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意义,由读者决定,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但是,拓展应注意立足文本,不能走火入魔,过分标新立异,东拉西扯,偏离主题。

冬至诗句篇5

(一)诗中的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二)诗中的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三)诗中的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四)诗中的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冬至诗句篇6

生活中,人们常见的读法是“朱门酒肉臭(chòu)”虽说只一字一音一义之差,全不必吹毛求疵,但终觉关涉常理,影响领悟,总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感,故翻阅大量资料,写作此文,以表拙见,期以达“言在此而意于彼”之效。

一、词义解释方面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臭”字有两种读音:读音一为chòu,读此音时,其基本义是“难闻”,跟“香”相对,非名词性;读音二为xiù,其基本义是“气味”,属名词。臣鉉等曰:“自,古鼻字。犬走以鼻知臭,故从自。”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臭”的解释是:“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朱骏声先生在《说文通训定声》说:“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据此,与《现代汉语词典》对“臭”字的两种注音和解释相对应可以看出,“臭”字的原始读音应该是xiù,其本义应该是“气味”,词性应该是名词。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唐代诗人元稹,极为推崇杜甫,有诗《估客乐》:“归来始安坐,富与王家勍。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其中“酒肉臭”(酒肉飘香)也许正是受了杜诗“朱门酒肉臭”之影响;“未进君家门,先闻酒肉臭”,是明代诗人叶敬来拜访友人时所写诗句,其中“酒肉臭”亦作“酒肉飘香”解;《周易·系辞上》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等等,其中“臭”皆作“气味”解。不可否认的是,当年的杜甫在途经“朱门”时,对“朱门”里的“酒肉”,闻到的必定是其味,所以,且不管“朱门酒肉臭”中的“臭”是“香味”还是“臭味”,但它一定是一种“气味”,应该是一个名词性的词,而非“难闻、腐臭”这样的非名词词性。因此,“朱门酒肉臭”之“臭”读“xiù”音,定是没错。据此,我们就有理由把“朱门酒肉臭”解读为:“富贵人家的家中飘出酒肉的气味。”至于杜甫当年途经“朱门”闻到的究竟是酒肉的“香味”还是“臭(chòu)味”,只需了解途经 “朱门”的地域和时令就可略知一二。

二、背景诗意方面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十一月,他从京城长安起程,去奉先县(今陕西蒲城县)探亲,被沿途所见枯荣之殊及到家后得知幼子饿死等事所感发,创作了《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首诗。从诗歌创作时令看,是冬季;从诗歌内容所指地域看,陕西蒲城处中纬度,在我国西北;从诗歌内容看,反映的是冬天之景象,有本诗诗句:“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重压香橘”为证。据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分析:首先,北方的冬天,酒肉一般不会臭(chòu),即使发臭(chòu)了,按照生活常理,其味也只有就近方可闻到,杜甫途经“朱门”,难道会主动走到“朱门”旁,伏在垃圾桶上,嗅闻发臭的酒肉?其次,既然是“朱门”,生活于其中的达官贵人、老爷财主,他们的生活,理应追求环境的整洁与品质的奢华,他们也许有喝不掉、吃不完的酒肉,但一定不会任凭“酒肉臭(chòu)”而继续保存,更不至于任其臭(chòu)气四处飘散,竟让过路的杜甫嗅闻到了。再次,酒越陈越香,岂能臭(chòu)?即使“酒肉”为偏义复词,以“酒”陪 “肉”,只指“肉”的“臭(chòu)”,而北方寒冬里的“臭chòu肉”也一定是冻结的,怎能散发出“臭(chòu)气”,让赶路的杜甫嗅闻得到?最后,“酒肉飘香”的气氛,更符合寒冬中北方的生活***景。基于此,我们不妨走进“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所描写的意境:寒冬中,大诗人行走在蒲城一带回家的路上,空气中不时飘来缕缕酒肉的香味,抬头一看,又过“朱门”,由此他想到了“朱门”里奢侈糜烂的生活场景,这与他一路看到遍野饿殍之惨象形成强烈反差,于是禁不住感慨万千,吟出了这千古名句。故此,诗中的“臭”,定是读xiù,“香味”之义也。

三、诗歌对仗方面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是一首七言古诗。一般来说,古体诗是不要求对仗的。但我们知道,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我国近体诗创作的巅峰时期,唐代诗人所写诗歌,也主要是以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近体诗为主。作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他的近体诗“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化,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作品颇丰,造诣极深,这一特点也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古体诗创作,正如朱庭珍在其《筱园诗话》中所言,杜诗“无所不有,众体兼备”。在杜甫的古体诗中,运用对仗的就约有七十二首,接近三分之二;同样,在一首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也颇多,如他的古体诗《洗兵马》,全诗四十八句,就有三十四句运用了对仗,几乎占全诗的四分之三。虽说这些对仗句大多属于宽对,但其“整中寓变,拙中见巧,灵动活泼,往往成为诗篇中的华彩乐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对仗,也许就属于此类。正如王力先生所说:“律诗的对仗,惟求其工;古风的对仗,惟求其拙。”可见,运用对仗,不求“工”对,因“拙”而“巧”,应该是杜甫在其古体诗创作中独具匠心之所在,是杜甫古体诗的一个显著特征。就《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而言,全诗像“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类型的对仗句亦不下二十句,这些诗句同样也体现了杜甫古体诗运用对仗的特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从诗句格律看,“骨”(名词)对 “臭”(读“xiù”音、解“香味”之义时为名词),名词与名词相对;“酒肉臭”和“冻死骨”虽不能构成“严对”,但亦因此各自构成偏正关系而相互对仗,即“酒肉之香味”对“冻死的骸骨”,句法规范,合情合理。否则,如果将“臭”读成“chòu”音,解释成“难闻”时,就无法形成句式上的对仗和意思上入情入理。

四、误读原因方面

我们知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中,曾经历过几个深受***思潮影响的非常时期,尤其是在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思潮几近狂热,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向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准则。我们且不说普通人,就连我国现当代诗人、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认知也深受当时***治环境的影响,他著书《李白与杜甫》评价杜甫,认为杜甫的诗歌《新婚别》把新娘写得不像“贫家女”,“贫家女”不应该具有地主阶级的生活情调;对我们耳熟能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思想内容也作了如是评价:“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好“现实”的解读分析!不可想象,这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对一首诗的解读,他还拿其中的“群童”“为盗贼”,跟“娇儿”对比批评杜甫,于是乎,杜甫在当时的中国成了批判的对象。至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郭沫若先生在其著作中也作了评价,认为杜甫的阶级立场不明确,杜甫不作为等等。可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对古人作品的误解、误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由于误解、误读而导致一些字词发音出错,流传至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把“臭”读成chòu音;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理解成“富贵人家的酒肉喝不掉、吃不完,即使让它腐烂发臭,他们也不愿拿出来救济穷苦百姓,穷苦百姓饥寒交迫,饿死冻死在了路上”;把“臭”解释为“发臭、难闻”之义,更能表现贫富差距,更能表达当时贫下中农对富贵人家的仇恨心理,富贵人家的酒肉怎么会有“香味”呢?富贵人家的酒肉怎么会配得上用“香味”一词呢?等等,如是理解,也许更符合当时国人的***治心理与诉求。有诗《人人说她脏》:“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为证。或许自那以后,“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朱门酒肉臭”之“臭”误读为chòu至今,“其皆出于此乎”?

综上所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臭”,不论从词义、诗意方面,还是从写作背景、误读原因方面推究,都应该读“xiù”音,解“香味”义;“朱门酒肉飘香,路边饿殍遍野”,如是理解,既可去读chòu音,解“难闻、臭味”之俗;又可达诗歌形式美,内容雅之效。故此,唯臭(xiù)出真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本文对“一字一音一义”的探究,也许正是这种“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体现。在当今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要能更好地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起好导向作用,就必须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根须深植于中华文化这块广袤的沃野之中,做到必要的“咬文嚼字”和“较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广泛思考,深入思考。唯有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才会少一些“谬传”;只要这样,我们的学生方可弃“不如无书”的“尽信书”,他们的“深思、质疑、求真、创新”之意识才可得到培养。否则,我们的学生可能又会像读“朱门酒肉臭”之“臭”(chòu)一样,把“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读作shuāi了,这岂不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臭(xiù)出真意,是一种需要,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才智.杜甫诗精品赏读[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2]《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杜甫研究学刊[J].2010,(2).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戏剧出版社,2009.

[4][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冬至诗句篇7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题解】

冬至诗句篇8

关键词:传达;比喻;拟人;对比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60-02

新近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 )是瑞典影响最大的现代诗人,在国际诗坛上也享有重要的诗歌威望,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虽然不多,自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至今,不过二百余首诗歌,但正如第一位将其作品引入中国的诗人北岛所说,“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他的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各国传播,对欧美、对我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他作品的专著也已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因此,在多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他终于获此殊荣,因为“通过凝练、通透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往真实的新途径”。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这是特朗斯特罗姆对诗的认识。感受、幻想、精神、神秘是其诗歌的核心。而如何将这些内在的核心传达给读者,除了对意象的独特处理外,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的纯熟运用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意象的排列组合是与这些修辞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冰雪消融》收录于特朗斯特罗姆1962年出版的诗集《半完成的天空》。藉着冰雪、阳光、蓝天、大地等意象,诗歌传达了诗人在冰雪消融之际重归自然的欢欣,以及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奇妙联系、互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的神秘感。在这首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内在核心即诗人内心感受的传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对比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多样的比喻

比喻一般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这几种比喻方式在《冰雪消融》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此句是明喻,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因为它们在颜色——金黄色和质地——轻柔、不可触摸上有着相似性,因此这一比喻就显得贴切生动而又新奇可爱。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相似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在于价值上的等同——美好与温暖。黄蜂在花丛中穿梭,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万物生机勃勃的季节,而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则暗示着这样一个季节的即将来临。“冰雪融化”的主题就隐藏在词句里。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是雪中真有一幅画吗?不是,而是“雪中的圆木”就像一幅静物画,作者运用暗喻将现实存在的自然物直接转化为一幅画,然后作为一幅画进入读者的脑海。这样比喻的效果就是凸显了自然景物的静寂、美好,如画一般。那么,“深思”什么呢?“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且不管诗人笔下的童年仿佛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时空,我们可以猜测,“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作者回忆起了童年。至于为什么会回忆起,是怎样的回忆,就是诗人为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自由想象空间了。

“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置身于冰雪消融的户外的“我们”又何以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呢?显然,诗人运用借喻使得“我们”从现实来到了书本中。冰雪在阳光下闪耀,逐渐消融,暖风吹彻蓝天,经过了漫长寒冬的“我们”终于回到回暖的大自然中,这种良辰美景不是在传奇故事中才有的吗?诗人不直接言说此情此景有多么美好多么欢乐,而是运用一个借喻让读者明了,这种美好和欢乐达到了极致——现实中甚至没有。而“第一章”又意味着,这样的美妙经历还有着无限延展的可能性,因为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借喻在这里不仅实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毫无痕迹的联合,而且将诗人的心理感受以一种无可比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升华加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多种比喻的纯熟运用不仅使诗歌的语句显得新奇有趣,而且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换、幻想与现实的自由联合等;不仅使诗人的内心感受得到了贴切的表达,而且让读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联想。

二、广泛的拟人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交谈、行动、甚至思考、作出决定。拟人的广泛运用使得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生动而丰富,各种意象都具有主体性,事物与人之间、事物彼此之间都有联系、影响,由此加深了诗歌的神秘性。除此之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常常和比喻通过联觉意象的运用等方式自然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语句凝练而内涵深广。

“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我们可以明白作者的意思是说阳光晒在冰雪上,将冰雪融化,然后冬天消隐。这里首先有一个借代,用冬天代指冰雪。“冬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冰雪”是实物,“冬天”意指的范围大,“冰雪”只是“冬天”的一小部分,我们通常是用实物来指代概念,用部分来指代整体,但在特朗斯特罗姆这里,一切被颠倒过来。这样做的效果是将“冬天”具化了,缩成一块小小的、被阳光“坐着”的冰,很快就会消隐。多么奇妙!而“阳光”呢?它成了一个壮大的、充满热量的壮汉,大无畏地坐在“冬天”上,直到它消隐。这种借代和拟人自然融合造成的语言效果是多么新奇有趣,而且生动形象。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上面已经谈到,“圆木静物画”是一种暗喻;而不管下文的“它们”指的是自然物,还是一幅画,诗人都是将其拟人化了。诗人对它们发问,它们作出了回答。一切都自然而然,仿佛这些树木是能分享诗人心理经验的精灵似的。近似中国的天人合一,诗人与自然万物也达成了分享与和谐,这就是拟人的功效。而且前后两句也是比喻和拟人的自然联合。

“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这一句是比喻和拟人的多重叠加。灌木中在嘀咕的“词”是什么呢?是风声,冰雪融化的声音,动植物的声音,还是并不实际存在、由诗人想象出来的声音呢?这种“新的语言”是怎样的呢?“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是这些“词”嘀咕的内容,就是在这幻想的“嘀咕”中,比喻也与拟人融合。“蓝天”和“枝杈”分别是“元音”和“辅音”,它们作为语音也在自动交谈。在这句诗里,比喻和拟人的高度融合给读者创造了奇妙的想象空间。

其他如“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穿轰鸣之裙鞠躬的飞机”,将风的吹动拟人化为行走,飞机起航拟人化为鞠躬,与上文所分析的其他拟人状况一样,赋予了诗人周边的事物以主体性,使得万事万物都能互相发生联系、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诗人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神秘。

三、奇特的对比

冬至诗句篇9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三小题是这样命题的: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其参考答案如下: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仔细分析这一参考答案,感觉它的表意还不是十分明晰,犹未能说到点子上。其实,“代为之思”指的是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其情更远”指的是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代为之思”也就是从对方落笔,从对面生情,即通常所讲的“对写法”。本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但三四两句并不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而是宕开一笔,想象别后友人夜泊潇湘之上,孤月高照,孤枕难眠,孤寂难耐,即使暂时入梦,凄清的猿啼也会声声闯入梦境,令友人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而这一切都只缘于友人别后对自己的思念。正是运用了“代为之思”的表现手法即“对写法”,才使行文显得曲折,主题得到深化,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才显得更加委婉深挚,韵味悠长。

其实,对写法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对写法”,用清人浦起龙的话说就是“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也就是抒情主人公在表达主观情感时,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从对方落笔,把深挚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这种手法在古人的思乡念亲诗中运用得较为普遍:明明要抒写自己思念对方,却写对方遥念自己;明明是写自己孤寂难耐,却说是对方渴盼团圆;明明是说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下面试举几例加以浅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一二两句直抒胸臆,以朴实无华、凝炼精警的诗句,道出了普天下所有游子的共同心声,情感的表达一下子达到了高潮,三四两句似已难以为继。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平中出奇,翻出新意。三四两句角度一变,诗人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由对面写来,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即作者自己,因而倍感遗憾,写出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有致,婉曲含蓄。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即是除夕之夜,是传统佳节,本应一家欢聚,“达旦不眠”,享受天伦之乐,而诗人却身在旅途,寓居客舍,远离家人,寒灯只影,夜不能眠,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读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三四两诗人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夜也一定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游子,想着我今夜不知身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而且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亲人的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从时空两方面把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之久、思念之深、思念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含蓄委婉,耐人回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就如元旦一样。一二句叙写自己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佳节,孤灯一盏,孑然一身,抱膝孤坐,形影相吊,至夜半仍不能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角度同样一变,诗人不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说着远行的游子。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家人的浓浓思念之情表达得蕴藉深沉,并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说些什么,全由读者去体味了。

月 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最为典型的运用对写法创作的作品。安史之乱,时局动荡,诗人携家避难,暂时把妻儿安置在州的羌村,自己则只身去灵武,途中不幸被叛***掳至已经沦陷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便有了此诗。与上面的几首诗不同,诗人首联就直接从对面写来,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形。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进一步衬托出妻子的孤寂。颈联更是从想象中正面描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愿望。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州的妻子和儿女,诗人却从对面落笔,写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对写法的巧妙运用,使诗人与妻子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

冬至诗句篇10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冬至诗句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冬至诗句10篇

学习

拓展训练团队心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拓展训练团队心得,内容包括拓展训练的个人心得,关于拓展训练团队。让我感悟最多的一个项目就是"信任背摔"。团队、自信、勇气,在这个项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考验。信任背摔,队友依次从一座高1.6米的台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队友在

学习

产品项目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项目总结,内容包括产品项目总结报告范文大全,项目总结及表格。1.云视***建项目工作1.1产品工作云视***建项目一期的基本功能已经完成,上半年,我负责了二期项目***建台账、送***课进基层两个功能的产品工作,输出原型与需求

学习

带虎字的成语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字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虎字的成语故事,虎字打头成语大全。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其他语言中均存在大量带有动物语素的成语,这些成语大部分都不单纯用来描述或者形容动物本身,如虎背熊腰、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狼心狗肺、马到

学习

捐资助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捐资助学10篇,内容包括捐资助学工作纪实,捐资助学简报范文。第一条捐赠目的捐资人为_________,在受赠人处设立_________教育基金(奖学金或助学金等)。第二条捐赠金额赠与人设立_________教育基金(奖学金或助学金等)的基金为___元

学习

写给朋友的一封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写给朋友的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超感人,写给男性朋友的一封信。你好!首先献上我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祝福及深刻的歉意。不管你是否还要看下去,但是我恳求你看下去。我没有任何条件跟你谈,因为我已不配。你原谅

学习

餐饮合同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合同,内容包括餐饮合作合同范文集合7篇,餐饮劳务合同范本。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力求双赢的原则就乙方为甲方提供餐饮服务达成以下协议。一、经营与服务范围按照甲方餐饮服务需求,乙方为甲方提供职工餐(

学习

狗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狗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狗的简短的作文,狗的作文大全400字。那些已经是往事了,回想又有什么用呢?有一天,我上学去了,回家时嘟嘟没出来迎接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我急忙去问奶奶,奶奶说:要些狗好干什么,我把嘟嘟送给一位老奶奶了!顿时心

学习

小学五年级作文大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五年级作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集锦10篇,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十篇。专题推荐>>英语语法句型句式详解相关推荐>>小学五年级英语试卷大全小学五年级英语日记汇总小学五年级英语手抄报汇总小学五年级英

学习

思乡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诗句10篇,内容包括表达思乡诗句,思乡诗句小学。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君自故

学习

六年级体育工作经验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体育工作经验模板,内容包括小学6年级体育述评,六年级体育技巧类学习。3.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年级集中就读后,中心校将重新分班,平衡班级成绩,增强班级、学科竞争性,中心校将创新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引入

学习

世说新语翻译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世说新语翻译10篇,内容包括世说新语100篇及翻译简单,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10篇。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又蕴藏潜力。***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迅速更迭使得传统的社会准则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新事物应运而生。中国的先进知识

学习

支农心得体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支农心得体会,内容包括支农政策培训心得体会,返乡支农日志活动记录及感悟。毕竟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来到一个自己比较陌生的地方,所以我知道我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其实我的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多余的,因为夏格

学习

物理教育实习自我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教育实习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册物理78章自我总结,物理教育实习周报20篇。(一)校内准备阶段按照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教育实习的规定,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在XX年8月初制定了物理系教育实习计划,02级学生分成十一个实习

学习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内容包括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题目和答案,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题。二、学生选拔工作:培训班学生主要在学习成绩良好和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学生中选拔,组织学生召开动员大会,并自行命题安排选拔考试。分别对学

学习

关于松树的诗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松树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松树的诗句或名言,松树诗句最出名诗句。二、自由自在探究借着孩子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新课内容进行初读感知,在朦胧的意境中,在自由的初读中对诗句进行理解,对诗的意境进行整体品味。把

学习

战争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战争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战争的诗句,战争诗词100首。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学习

星星的诗句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星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星星的诗句,星星的诗句现代诗。4、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咏雪诗句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咏雪诗句10篇,内容包括咏雪诗词二十首,咏雪诗句注释。2、《雪晴晚望》[唐]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3、《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

学习

杜甫的诗句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杜甫的诗句小学,杜甫春天的诗句。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

学习

暗恋的诗句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暗恋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暗恋的诗句古诗,暗恋诗句经典语录。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最根本的特点是把作品看成***存在的实体的文学本体论。新批评的本体论认为,作品是文学活动的本质与目的,作品应

学习

冬至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冬至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冬至原创诗句有哪些,冬至祝福语诗句。4、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王洋《近冬至祭肉未给因叙其事》5、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

学习

爱国古诗句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古诗句10篇,内容包括爱国古诗长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句。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