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模板

高职建筑工程例1

[作者简介]肖凯成(1966- ),男,江西永新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蒋春霞(1980- ),女,江苏苏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杨波(1979- ),女,江苏南通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研究——以江苏省土建类高职专业设置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1/03/001)

[中***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31-0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课程创新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发展,就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上尊重个性,照顾特点,发展天赋。为此我们针对进入职业教育学生形象思维的智能特征,及毕业半年后学生以测量、预算、施工为从事最多岗位和测量岗位为薪水最多的情况,面向学生个体与面向学生群体、对学生眼前负责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三者进行高度统一,探索一套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集合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体系,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校内和校外二位一体的建筑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规格与专业教育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阅读、人文知识,具有工程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工程识***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建筑现场施工资料管理、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能力、团队协作、工作创新精神,能适应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建筑设计等建筑业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等,主要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技术员、项目质检员、安全员、材料检测实验员、资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为就业岗位群。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按职业成长规律,将学生学习与职业成长相结合,形成新手—合格、合格—骨干、骨干—技术专家三个阶段的课程群体系,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如下表)。

“底层共享”就是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技术系现有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需求和知识构成,将各专业共同的制***知识、材料技术知识、工程测量操作技能、CAD制***技能等课程内容在理论、技能基础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专业基础平台,将专业共同生产技术和职业能力相近的课程进行融合优化,形成职业能力平台,以上两个平台构成“底层共享”能力平台。本能力在第一学年,以“砖混结构新建部件变电室”项目为引领任务,通过对“施工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组织”等共享课程群的学习,了解专业概貌,掌握职业工作基本技能与程序,在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预算、施工、管理的能力。

“中层分立”就是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存在差异的课程进行优化,形成 “中层分立”的职业能力模块。在第二学年,以“工程学院天工楼(框架)”项目为载体,通过对分立的课程群学习,训练学生职业整体行动能力,同时将课程自主项目、综合项目实施延伸至第二课堂,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企业科技服务项目为内容,提高学生在“测量、预算、施工、管理”等不同目标方面的能力。

“高层共选”就是开发适应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变化和个性发展的拓展课程,形成(多个) “高层互选模块”, 构建建筑工程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带动工程造价专业、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市***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协同发展。在第三学年,以“施工现场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互选课程群的学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专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的态度就业,就业作为创业的开始。

(二)“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特征

针对“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我们将“项目贯通、标准融入”,即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以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贯通施工***的识读、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核心能力培养。

1.“项目贯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程项目为学习载体,依据建设单位按***组织施工的要求实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项目贯通。以此我们建立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进行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在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群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每个项目都有鲜明的***性,又相互关联,每个项目间的知识和技能层层递进,前一项目是后一项目的基础,后一项目提升了前一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课外平等项目逐步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

目前大量的建筑产品主要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小型工业建筑产品的排架结构,我们在教学中以这四种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为主,建立贯穿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如在施工***(包括建施、结施、设施)识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依托建筑构造与识***等学习领域的知识识读一个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部分,结合建筑结构学习领域识读同一项目结构施工***部分,按照建筑设备学习领域了解同一项目设备施工***识读部分,一个工程项目的三部分识读能力分阶段连续进行。为巩固识***能力,在识***训练周同步进行另一个项目施工***的绘制,加强施工***识读能力的培养。建筑施工能力、建筑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也如施工***识读能力培养进行。同时,依托“校中厂”“厂中校”等真实环境和模拟真实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能力。

2.“标准融入”——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群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群建设中参照现行行业、企业标准要求,将其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将各岗位群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作为开发课程群项目建设的充分依据。另外,为解决目前本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于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行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和课程群建设,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强制性措施、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和专业建设中,并按照建筑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同时结合本行业发展现状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实时修改课程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业同步发展。

3.将职业资格考核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针对已经取得中专文凭的单招生,按行业和岗位群对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体系要求,依据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体系。近年来,已有多位同学在校参加了江苏省造价员资格考试和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并拿到了资格证书,开创出一条在校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的渠道。

4.创建校内决策与校外实战二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所开发的课程群中每个项目,将工学结合选择在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校外顶岗实践基地、其他企业工作现场、社会等环境下轮流完成,如在学生识***能力的课程群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从最简单的砖混结构项目出发,选择适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适合教学操作的知识和内容,作为训练学生识***专业能力的实训任务载体。据此设计学习情境,形成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托工作任务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实物观看—实物***形表达—***形解读。利用实物***片、视频、现场教学等手段,同时将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的项目布置下去,延伸到第二课堂,达到同步训练。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楼板构造识读教学中,在参观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并讨论从受力角度分析几种常见的现浇楼板的特点和使用,从整体性角度和学生一起分析预制楼板的加强措施,配***表示。***片演示地面形式和构造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楼板构造的识读。为保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施,在教学中要明确工作任务、实施过程、考核标准。在考核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以考核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训工作任务考核,也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学生识***表现、小组成员工作情况、团队协作和成果来评定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

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建筑装饰设计等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我们选择了“岗位教学”。“岗位教学”就是对关键类课程实行打破班级、分散到各个岗位上的教学方式,在校内实训室集中上课,边讲边练,“项目实施”就是将专业课程分课程、分工程部位、分模块结合多家企业、多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校外企业工作现场完成。通过选择来源于现场的真实项目,先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室分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分解来架构项目的思路,并把其他项目在第二课堂和现场延伸开来进行实战,如我们与常州武晋造价事务所合作,带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参与了总二车间扩建厂房工程预算书的编制;与戚机厂建筑公司合作,带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了柴油机试验站辅房及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同济装饰公司合作,带领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参与了中国建设银行铜陵分行工程装饰设计工作。通过这些实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又达到了课程群教学的目的。

三、学业评价

(一)课程考核原则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构建中,首先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每次上课要让学生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能力。其次,要以项目为载体,课程教学按相关岗位真实过程的实际项目进行,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具备所学的能力。最后,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摈弃“填鸭式”教学,使学生能按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自主学习。

(二)考核方式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考核中,主要采用了六种考核方式:(1)实训室***测试。通过自主开发的***测试系统进行考核,在配备服务器和终端电脑的实训室进行测试,由电脑从题库中抽卷、收卷和改卷,自动给出成绩。(2)笔试。通过纸质试卷进行考核,卷面主要以主观题为主。(3)机试。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现场实践。在操作现场采用抽签的方式从给定题库中选择题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当场完成操作。(5)展示与答辩。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或兼职教师)组成考试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并讲解项目成果,考试小组相关人员提问,学生及其项目组成员作答,最后考试小组按评价标准给分。(6)企业专家测评。由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对学生项目成果给出评分。

四、结语

课程群开发后的实施效果比较好,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校企之间师资的培养及互动,打造了一支“工学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重视“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群建设,打造了一批建筑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造了一批校外顶岗实践基地;在实践课程群的建设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及时解决了企业的难题,这既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生在校顶岗实训实习,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实现共赢。

总之,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开发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项目化的课程教学策略,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得到了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得到了体现,学生的职业整体行动能力培养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

高职建筑工程例2

2.高职院校中的教育工作者,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发一系列建筑工程各类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特色教材。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者,要从自身的实际教学任务出发,对基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不断的深化与完善,建设学习单元、学习情境以及学习领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人才培养中的新要求,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标准以及各类工程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特色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

3.制定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享、共管、共建型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新机制,对高职院校中原本建造的建筑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基地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与模拟性,提升实验实训基地的综合性,健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中的生产、技能鉴定、科研以及教学等一系列功能,开拓实验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与研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社会中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然后根据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施工过程为主要的方向对课程进行开发,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建筑工程各类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交替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1.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就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内业与外业。内业中,主要包括的岗位有资料员、材料员、设计员以及造价员等;外业中,主要包括的岗位有质检员、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以及测量员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内业岗位中包含的岗位能力主要有:工程***打样、设计、翻***能力,工程计价与计量能力,建筑材料试验、采集、检测能力,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能力,工程***识读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等;外业岗位中包含的岗位能力主要有:工程测量放线能力,建筑施工管理能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监理能力,建筑质量检测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工程***识读能力,砂浆与砼配比、钢筋代换、脚手架以及土石方计算能力等。

2.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工作过程对课程模块进行开发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施工前期准备、工程招投标、制定施工方案、地基处理、土方施工与管理、基础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与管理、工程总体质量评估、验收、修整等。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以及建筑企业中的典型工作岗位,以这三个事项为导向,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工作过程对课程群进行开发,即工程招投标课程群、建造基础课程群、管理过程课程群以及施工过程课程群,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岗位中的实际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的时候,也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加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训力度对高职院校中的实训群进行有效的整合,设置为生产性实训群、职业综合实训群以及职业基础实训群等,根据职业中的岗位能力要求,对高职院校内的实训项目进行合理的设置,加强生产性实训与综合实训的力度。加强高职院校外的实训,将实训学期划分为认识岗位、熟悉岗位、顶替岗位以及上岗。

4.结合实际开展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建筑工程专业中的课程教学活动,要紧密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邀请建筑工程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教师进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讲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

5.实行双证制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

(1)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增加建筑工程专业证书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考核内容纳入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职业资源证书的考核。

(2)高职学生在相应的课程学习完毕之后,可以获取相应课程中的等级证书,例如:抹灰工、钢筋工等,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可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高职学生想要获取毕业证书,就必须获取与建筑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安全员、造价员、制***员等,实行双证制度。

高职建筑工程例3

[中***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科学的界定。因此,科学、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是解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瓶颈的首要问题。高职院校属于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等与本科高校存在明显区别。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取得职业认证为毕业考核条件,以培养职业化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是笔者所在学院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本专业主要是针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而设置的。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建筑业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方向,具体的就业岗位包括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设计助理、设备运行管理员等,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是建筑设备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建筑设计院、市***管网归属公司(如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和物业管理公司等,毕业生可获得的岗位资格证书包括设备安装施工员证、造价员证、质检员证、安全员证、材料员证、资料员证、测量员证等。根据以上专业定位的需要,提出本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面向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生产第一线的精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可以确定为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和重点,以建筑设备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培养为必要条件和拓展方向,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和特色,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及其优化整合。

(二)专业建设的核心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建筑设备水暖通和建筑电气方向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相关专业领域就业竞争力、相应的择业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未来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可靠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建设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构建以项目导向、工作过程为教学组织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方向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使本专业毕业生达到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本专业就业所面向的复杂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二,主要能力与辅助能力紧密结合,要突出主要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能力定位于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这是就业的主要渠道,而辅助能力包括建筑设备工程施工***设计助理以及建筑设备系统运行管理。这两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突出主要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稀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第三,强化本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动手训练。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能够体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规模,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提供平台。在校期间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以及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依据真实工程背景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和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具备符合就业需要的上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第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课程设置与建筑业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要求相结合,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相一致,使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融通。在正常专业教学的同时,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职业培训任务,达到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基本要求,做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真正互相沟通衔接。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大专文凭,同时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参加工作后能通过考试取得建筑设备专业贰级建造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强化专业适应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很广,可在建筑业企业第一线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可在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从事建筑设备水暖通以及建筑电气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可在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助理工作,还可以在市***管网归属公司以及物业公司等单位从事设备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毕业生应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适应能力,就会不断地拓宽就业范围。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本专业强调的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应用性,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以模块化为基本结构,以专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新技术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需要为根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体现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一)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根据建筑设备安装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突出能力培养,适应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施工过程,建立符合行业岗位群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法

1、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保持一致

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明确就业岗位群。在课程体系中要规定各门课程的界限,避免出现知识介绍的漏洞和重复。教学时要根据课程容量确定,重点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将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建议充分体现,从而使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符合职业能力需要的广度和深度应进一步加强

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相关课程应以职业岗位课程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以建筑设备工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分析,完成专业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知识的针对性,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突出学生施工过程要素控制、验收环节质量控制、工序交接进程控制的能力培养,形成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有效途径。还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开展精品课建设,从而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影响力,以此来推动教材建设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3、优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2]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方面,应考虑以下内容:

1)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人才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应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实训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的一致性,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建筑节能意识和涉外工程能力,突出职业化、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过程还应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做好实践教学基础建设工作。另外还要努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2)暑假生产实习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分别利用好大一和大二课程结束后的暑假进行认识与生产性实习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导,由学生在假期内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并自主实习,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

毕业设计是使学生真正利用所学开展实质性工作的极好手段。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是在校外完成,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所在学院采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过程管理,教师除利用系统进行各阶段文档内容评阅外,还采用电子邮箱、飞信和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选题并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采用远程交流、指导与控制,因此要求学生在实习现场也要明确现场的指导教师。通过采用双导师制,并以现场指导教师为主进行毕业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4)搞好学生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小组活动,参加科技竞赛,参加岗位培训,获取相应证书。邀请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启迪人生价值追求,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专业生产实践活动,以组织课外专业领域科技竞赛等手段,促进学生开展创新与科研活动效果。这些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学生技能素养有效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力度[3]

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改造、扩建、新建实训基地。主动邀请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本专业建设,发挥他们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

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现过程

本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阶段通过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达到毕业后能上岗的目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优质的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开发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产业对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具有双师型、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得到可靠保证,人才培养水平将会不断提升,更加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Research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 Li

( Hebe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Building Materials, Hebei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the bui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thoughts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making clear the implementational method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ough expatiating on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 system, finally analyzed and summed up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apacity training

参考文献:

[1] 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0(6):48-50

高职建筑工程例4

作者简介:王虹(1968-),女,陕西宝鸡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高职教育水利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83-02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1]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学生实训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如何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缺乏长效驱动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其原因在于:一是***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引导;二是企业缺乏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和自身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三是企业从中得不到实惠,缺乏合作的长效驱动力。没有企业的积极主动,也就注定校企合作很难深化发展。

2.实训基地功能开发不足

通常校内实训基地只注重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功能,而对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其他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不足,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导致既不能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也无法满足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在于:一是基地建设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二是学校缺乏统筹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能力,缺乏整合资源开发基地其他功能的能力。

3.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

实训基地运行通常以为只要能组织学生实训就可以了,对实训项目安排比较随意,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对接程度低,缺乏典型性和系统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基地缺乏互补性,实训指导教师也存在指导水平低、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契机,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开发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房屋建造过程序化实训项目,提升教学组织水平,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见***1。

依托“1区2集团”(即: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在建设过程中遵循“123”建设思路(即: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1条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2个育人主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3个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

1.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

校内实训基地既便于建筑系列专业课程的直观教学,又能使学生深入到施工一线参与实践,[2]短时间内可掌握全面技能,既安全又不受气候影响。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并承担师资培训任务。引入行业标准,以企业为主组织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企业节省了对场地的投入,通过材料检测、工程设计等业务,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后续人才,形成了校企共赢的局面。

2.积极开发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增加企业对学校的深入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3]

与“1区2集团”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确保学生的各种实训效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1区”是指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是南宁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学院借助开发区优势,与进区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住建局、广西金大道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广西荣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建筑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园区实训基地。

“2集团”是指广西建工集团和深圳宝鹰建设集团。广西建工集团是广西建筑的龙头企业,是广西自治区***府重点服务和支持的8家企业之一。此外,还与广西南宁百树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奇林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金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晟力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

3.基于房屋建造过程序化实训项目,提升基地实践教学组织水平

基于房屋建造过程设置“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以保证实训内容的典型性和系统性。根据专业、课程、实训内容等制订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建筑企业现场氛围,引入建筑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感受到建筑生产一线的氛围。

学院新校区内建筑实训基地建设占地32亩,建筑面积7800m2,设置有2中心2基地,另有露天实训场地7500m2。

(1)“校中企”工程设计中心。设置建筑实训室、结构实训室各1个,学生可进***屋建筑设计,结构施工***“平法”识读及设计训练,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和实训。与广西南宁精琢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合作,设立设计工作室,通过对实体或虚拟命题工程项目进行建筑装饰和结构施工***设计,让学生熟悉工程设计流程,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2)“校中企”材料检测中心。对内用于建筑材料实验实训教学,对外引企入校,与广西桂海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心,承接建筑施工工地进场的材料质量检测业务。设置实训室6个,主要满足本专业有关课程对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建筑材料检测与检验的教学需求,并为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服务,达到生产性教学和对外服务的标准。

(3)施工技术基地。建筑施工实训场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各专业的实践操作。设置实训室6个,包括:建筑施工测量放样实训室、土方工程实训场、砌筑工程实训室、模板脚手架工程实训室、钢筋工程施工实训场、缩微仿真建模实训室、建筑结构观摩实训室、成果展览室。

(4)工程管理实训基地。设置实训室3个,包括:工程资料整编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程概预算实训室。

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

4.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

不断完善学生实训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过程监控办法及考核标准。学院通过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应急处理规定”、“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安全管理规定”等学生实习保障制度,明确了顶岗实习学生伤残事故处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工伤保险办法等,以确保学生实习安全,保障学生权益,保障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4]校外实习可通过建立“实习承诺书”制度、“定期探望制度”以及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及时动态的管理,确保实习效果。

三、结束语

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还必须随着建筑行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不断更新和完善,从而为建筑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崇,张春乐.高职水利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34-135.

高职建筑工程例5

对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是他们的主导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首先,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课程本身从工程实践中提炼总结而来,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再运用于实践中去。其次,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课。课程涉及到建筑材料、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机械、组织管理、计量计价等多门学科。如何教好本课程,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本课程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成为教师们的研究课题。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选用的教材内容存在不足与缺陷

各种建筑施工工艺、方法及质量要求、标准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旧的施工工艺、方法也就慢慢被淘汰。相对来说,教材内容的更新变化显得较为缓慢与滞后。《建筑施工技术》教材的版本虽较多,但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内容是多年以前的工艺、方法,不能跟上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

2.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与片面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依据教材内容与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但是由于教材中的很多施工工艺、方法比较抽象,学生缺乏对实物的认识,再加上教材本身内容的滞后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在许多高职高专已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但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是将教材内容搬到多媒体上,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

3.实践环节与课程教学环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一般高职高专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集中安排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在开学之初,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本课程,对施工技术的认识较肤浅。而生产实习虽然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但衔接不太紧密,课程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有脱节现象。

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合理精选

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特别是建筑施工技术这类来源于实践的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应保留成熟的施工技术,去除过时的内容,增加新兴的内容。例如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行节能环保,建设部也在全力推行外墙及物面保温,那么教师在授课内容里就要加大这部分内容的比例;对于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里的规范、强制性条文,应有机地融合于相应的章节里。同时应注意对传统的施工工艺与方法的保留。又如虽然现在国家已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但它的施工工艺、方法仍是其它砌体施工的基础,所以还应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讲授。对于技术更新较快的工艺,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及方法。

2.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运用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由于比较枯燥,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再进行分析讲解。

有许多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机械,虽然教材配有***片,但由于学生未见过实物,学了以后仍难以明白,这就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可将施工工艺方法的动画、施工现场中的***片及录像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看,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教材对施工技术的讲解通常是通用性和概括性的,案例讲授可以使课堂讲授更加鲜活。教师在讲解施工技术、工艺方法时,引入实际项目的具体案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院系和专业教师有许多工作要做。平时应注意多到施工现场进行录像及拍照,收集一手材料,经常到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掌握现阶段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收集施工案例。河南省建协每年对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次QC成果会,这些成果汇总了每年全省的精、难工程,是非常好的内容齐全的案例,作为本课程专业教师,笔者每年都对它们进行收集与整理,把案例教学贯穿于授课过程中,对于教材是很好的完善与补充。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包括现场观摩教学、实际操作及现场实习。

现场观摩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将学生带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能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符合教学内容的施工现场不易找,加上安全因素,现场观摩教学不能频繁,最好在讲授完一章后,带学生到符合教学内容的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加深学生的认识。现场观摩教学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最直观的认识,许多教材难以讲授清楚的内容一目了然。比如钢筋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三者的区别,抹灰、贴墙砖的操作工艺与步骤,学生通过观摩学习,相比课堂教学,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通过对工种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主要工种的操作要领和质量、安全知识;熟悉这些工种的工艺过程,与其他工序的搭接,穿插状况。同时,使学生在实训中得到了劳动锻炼,增加劳动观念和分工协作、培养职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打下基础。高职高专的工种实训最好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前教师应对实训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考核方法做好具体的安排,避免走过场。

生产实习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技术,增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打下基础。在对学生的具体安排上,要充分利用学院的在建工地,同时平时注意与施工企业的联系沟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4.项目法教学的探索

现在有的高职高专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法教学方式。此方法对本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或依托校内企业、实训基地,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先做―再懂―再做”的过程,实施“实践―学习―再实践”的循环,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工程中的具体实践,使学生从项目设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项目法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点。但它目前正处于探索与完善的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它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需要大量的在建项目,这就要求学校要与许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拓校内基地。它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它的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的证明。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要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及时代的发展,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和探索。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同时及时了解建筑施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将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高职建筑工程例6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2004年经***批准的高职专业,在2016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更名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建设行业和企业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提供保障,从而为建设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守类型、稳规模、强内涵、调结构、促合作、探贯通、办特色”的办学思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重在培养面向建筑和工程领域,从事智能建筑系统和工业控制相关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设备安装、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管理、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与改造、系统报价和招投标、工程管理、绘***和资料管理、工程监理、产品销售等岗位。

二、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多以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且多分散在各门专业课中,容易使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缺乏完整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从而无法完成系统化的工作。(二)实训教学方法陈旧对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多学科交叉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有些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感到课堂沉闷,从听不懂进而过渡到提不起兴趣,很难理解、掌握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实训课程内容,难以形成工程应用能力。

三、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一)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法

在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项目教学法。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每学期都要进行实训,然后将实际工程做成项目单,并根据企业标准检查项目结果。第二,任务驱动法。将大型的工程项目分解成各个小项目,全班共同完成,这样,不但积累了学生的工作经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建立多样性的实训实践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将部分小系统、小项目直接制作成任务,学生自主选择去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样,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在不占用总课时的条件下又增加了更多的系统和项目。第四,不断扩充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每个假期,高职院校都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假期实习,建立多个长效的假期实习基地。

(二)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

第一,构建基于工程应用实训基地的培养模式,研究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探索培养模式目标和培养环节,制定实训课程教学计划,研究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激发培养模式的内在动力,建立高效的培养机制。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采取对***纸和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的方法以及既接近实际工程又符合实训基地培养模式的系统工程。第二,构建基于工程应用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课程体系,针对培养模式的要求,开发相应的模块课程,确定本专业的实训模块,并通过比较国内外其他院校课程和实际工作技能要求以及最新的先进技术,探讨适合本产业结构的实训课程体系。另外,还要注重实训培训模块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链接问题;保证实训培训模块课程的课时,合理解决核心专业模块课程过重的问题。第三,构建基于工程应用实训基地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基于实际工程的基地,合理利用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建立高效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提出了要从实训教学方法和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两方面加强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进而为建筑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的现代化人才,充分满足市场对建筑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建筑工程例7

【中***分类号】G64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大量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的建筑工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之这个专业涉及数学、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许多难度较大的学科,增加了学习与掌握的难度,从而使建筑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就业市场不易饱和的硬专业。作为主要输送摇篮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怎样才能通过教学改革,解决好当前该专业所存在问题,从而为建筑施工单位输送合格的人才已经成为很多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面临的难题

①就业困难

虽然建筑业中岗位需求远远大于人才的供应,每个建筑单位对于合适人才都纷纷抛出橄榄枝,但是矛盾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却又存在着简历投不出去,想求职也没有地方可去的现象。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区域,这个矛盾更为尖锐。探究深层次的因素,除了该专业毕业的应届生不情愿从最基础的工作起步,不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外,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与一线工作不相一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②学生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之后,不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

经过几年的建筑工程专业的学习,学生虽然可以熟悉该专业的某种专业技能,但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与信息新,上岗之后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出现这一问题说明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出现了某些问题。

2.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存在的问题

为了可以培养出符合建筑工程单位需求的高职学生,具有过硬专业素养的教师也就必不可少。但是这几年高职院校得到极大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应付逐渐扩大的生源,引进了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师范类培训的教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院校会出现师资队伍不合理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一,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老教师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往往是年轻教师居多,很多年轻教师都是在应届毕业时就被招进院校中工作,他们不仅缺乏实际的建筑工程经验,而且还没有充足的讲台经验作为底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二,由于现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通过中专改制而建立的,在师资队伍中还存在较多学历偏低的老师,这部分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现今高职院校还没有架构起建筑工程专业完善的课程体系,因为对于第一线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当初开设建筑工程相关课程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设置不规范。往往把建筑工程管理种类的课程与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类的课程随意累加起来,没有必要的系统性,这样的课程设置下会导致学生学而不精,缺乏自身的知识优势。实质上能力不等同与知识的多少,而对学生职业能力影响最大的在于专业课程的结构合理度,指导其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时的专业知识组织方式由于它关乎于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因此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知识本身。

②缺乏深厚的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践教学部分,这个部分的教学会牵涉到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实际操作才能的培养,然而现今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没有给予充足重视,对它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没有可以长期保持合作的实训基地,又或者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不能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新形势,许多高职院校还处于施工现场、多媒体影音资料等参观教学时期,不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某种方面来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才能是不利的,也就影响了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及时找到合适的岗位。另外,实际工程现场中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资源是建筑工程专业珍贵的教学资源,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缺乏与实际工程单位的联系,没有与这些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与这部分教学资源失之交臂。

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1.优化整合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采用2+1教育模式较多,在校系统学习的2年时间内,除了必备的理论基础课和思想教育课程之外,该专业20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优化也是培养学生重要的一环。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教学体系必须突破学科体系束缚进行优化整合。根据每个任务领域的教育价值、相关性以及课时分配的均匀原则对任务领域进行合并,形成项目课程。

课程安排可以将基础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实际的知识点。例如建筑制***、房屋建筑学和CAD制***这3门课可以整合为房屋建筑构造与电子制***,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房屋建筑的基本尺寸、功能、规范、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求时,融入建筑***纸识***、制***规则和要求,再加入电子CAD的操作,学生在学专业课的同时还绘制出满足比例、尺寸、色彩等要求的***纸,这样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在兴趣中增长知识。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这两门课整合为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这两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一方面能正确理解设计***纸的设计意***与要求,在施工中避免发生工程事故;另一方面学生在施工现场,可利用力学、结构理论知识,更科学地进行机具、设备的正确安装和使用。这两门课程的整合,可以使枯燥、难理解的力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结构中,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各种结构及构件关键部位、薄弱部位的受力特征等不易学懂的理论知识。建筑工程测量与建筑施工技术这两门课整合为建筑施工。施工中需要运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测量,这项技术在施工中主要是平面放线和高层的传递这两方面内容,但脱节的教育常会使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现场不会进行建筑物实体的放线工作,更不懂得如何用测量技术来传递高层建筑中各楼层的标高。

上述课程整合注重知识的融合,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降低了理论课程难度,这样可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应用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促进了他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另外,课程的整合可以精简近200学时,为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技能课比例创造了有利条件。

2.重视产学结合,加快高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讲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保护他们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对参加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严格要求,给他们压担子。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参加科研和生产实践,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形成稳定的教学梯队。

重视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教师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二是从施工单位引进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三是聘请的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前者安排在施工单位顶岗实习1~2年,并在院办产业、设计院和监理公司兼职从事工程实际锻炼,取得实际工程经验;对从施工单位引进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着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培训,引导他们将具体工程实践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大型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介绍大型工程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这三种方式,塑造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加强实践性教学和校企合作力度

在教学体系中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的课时,要求学生善于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推陈出新。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老师和学生不仅要走入工地,而且要深入实际工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4.教学方法的改善

根据课程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课程从以知识的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从学生被动听课,变成积极参与操作。教师在课程中,应积极引进案例、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授课中注重教学互动,并利用校内实训场进行现场模拟教学,通过工地参观、多媒体课件、课程设计等多种手段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有机地和实际任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实际教学质量。

高职建筑工程例8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24-02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我国的建筑业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当前仍然处于规模扩张期的缓增区间。[1]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变化,产业正不断地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作支撑。技术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会造成低技术含量岗位数量的减小和高技术技能含量人才的需求的增加,对于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建筑业势必首当其冲。国际经验表明,以职业教育为平台,大量培养符合现代经济需要的劳动力是缓解失业率与高技能人才缺口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六章职业教育,第十四条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3]学院已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创下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为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学院就现代学徒制在建筑工程专业中试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做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企业、行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带领徒弟共同学习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学徒在实际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训练和开展工作;在规定年限内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并学完相应课程,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出师成为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4]

二、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和目标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制定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

三、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一)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真实任务驱动,对接一流建筑企业湖南建工集团施工项目部的高端技术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1.建筑施工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根据湖南建工集团的专业调研报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建筑施工项目部主要岗位:以施工员为核心岗位,以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标准员为拓展岗位,学生毕业后3~5年后可以提升的技术岗位是注册建造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

2.“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以湖南建工集团等一流建筑企业生产一线项目部高端技术岗位(群)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操作技能培养与业务管理能力训练,把建筑施工业务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典型建筑项目产品等转换为学习领域,同时反映“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前沿技术,并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突出个性培养,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素质模块和专业模块两个一级模块组合,一级模块又下分为以下二级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基本职业素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等能力;

专业通用模块:培养学生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生相应岗位职业技能,增强学生适应岗位能力;

专业拓展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专业提升模块:培养学生提升专业岗位和执业资格晋级能力;

企业实践模块: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二)创新“多学期、三阶段、校企轮换”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基于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递进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推行认知实训、工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实践教学,按基本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和顶岗能力培养三阶段强化能力培养,深化“多学期、三阶段、校企轮换”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三)对接建筑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推行“双证融通”课程建设模式

推行“学历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湖南省建筑企业专业技术管理员十岗位”岗位资格证、职业技能证)”的“双证书”育人制度,实现“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和课程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接一流建筑企业湖南建工集团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将获取职业岗位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之一,本专业学生应获得施工员证、质量员证、安全员证、材料员证、资料员证等岗位资格证书中的1~2个岗位证书,同时,学生必须获得测量证和CAD证等职业技能证书,使学生在毕业同时获得“双证书”的比例达到100%。

(四)大力推进上课与上岗标准相融合

参照建筑业各类生产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经校企专家论证形成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推进上课与上岗标准相融合。

四、结语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现代。现代学徒制是西欧部分国家实践过并取得一定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探索和实践时,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需要,同时也需要***府、企业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更需要国家***策的引导和相关法律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德全.建筑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关注,2014,(4).

高职建筑工程例9

中***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四川天一学院创办于1991年,是经国家***(原国家教委)1994年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七所)、西南第一所具备颁发高等学历资格的综合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是按***的标准评估批准的全国首批西南地区第一所***设置的普通高校,西南地区第一所纳入国民高等教育系列、具备***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以管理、营销等职业教育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科层次高校,在校生达10000余名。2013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将建筑工程技术作为我院重点发展专业,在校学生1000余人。

一、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专业前景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近年来,整个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目前,我国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预计在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5%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到2050年前后,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所需要的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因此,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将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使中国房地产业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故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会十分可观。

2、人才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约3893万人,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其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310.5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7.98%,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7%。

随着建筑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

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挡,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足8%,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专业发展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市场和建筑相关行业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掌握了建筑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以建筑企业工作流程为导向、工作的任务为载体,与建筑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建筑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

三、专业发展规划

1、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市场和建筑相关行业第一线需要的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材料检验、编制概预算、资料整理等基层管理。

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调整课程体系与内容,建立结构合理,内容适用、够用的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改革评价标准,并形成共享教学资源库。积极进行学生座谈和企业调查,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建筑工程技术具有覆盖面广泛、专业性较强、知识型技术及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主要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性、组织性和逻辑性。因此、建筑工程专业要坚持以建筑企业工作流程为导向、工作的任务为载体,与建筑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建设主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从新编排,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从而促进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师资是教学之本,建立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应有一支满足职业院校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即“双师型”教师。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的合作,聘请企业的专业骨干和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建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及课程评价标准等,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选派现有专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及到企业进行顶岗或挂职锻炼,增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利用专业和师资的优质为企业解决施工中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和行业做出贡献,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3、加强实践教学

我国《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注重生产性和顶岗性实践,建立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依据的实践评价体系,确保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把实践教学作为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技能上都能得到发展。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训中心是学生深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单项职业技能培养的场所,所有的实训均有相应工作过程对应的项目,模拟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工程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场所。故应建立满足专业需求,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并积极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外实训制度,保证学生的实训内容和学时,确保学生的实训安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以实际应用能力、技能考核,操作为主要考点。将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对毕业生毕业后发展进行追踪,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符合建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智光.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思路研究[J].赤子.2014(4)

[2]李素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学圆. 2014(12)

[3]王淑娟.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高职建筑工程例10

中***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23-02

近些年以来,各大高职院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都展开了持续的探索与革新,并且在长时间的实际教学当中形成了比较规范和稳定的教学方式,累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技术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专业,尽管高职学院已经吸取了许多教学经验并得到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生们从学校毕业后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让自身能力满足相关企业的从业要求,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也是形势使然。

一、目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人群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建筑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数从事具体施工的作业者素质较低,综合能力偏弱,且严重缺乏安全意识,这部分工作人群中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的技术工作者非常少,大多数人仅仅只接受过短期培训。这些都是造成许多施工项目的质量差,各种工程事故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基层技术工作者的受教育比例,就必须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伴随当前国内工程监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与优化,监理公司也十分需要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多方面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落后,只重理论,与实际情况脱节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观点都是,学生应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为完备的知识系统与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工作技能。伴随社会高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逐渐融进了国际化的潮流中,各种新式专业词、新方法、新手段等都不断地挑战着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课本,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教学必须跟上时代脉搏。而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从培养的总目标到实际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上都太过看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完备性,忽略了实践课程的安排,实践类课程在总课表中的占比一般为两成左右。在专业教学活动方面,老师的授课只关注完成授课任务,忽略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性教学部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授课重点是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考试结果是最重要的考评指标。在这种应试教育当中,师生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只为了得到让人满意的“成绩”,但即使这种“成绩”十分优异也不代表学生能自如的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工作。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缺少实际工作中十分需要的创造能力。

(二)高职院校在硬件及实践性教育基地上投入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及管理人员自身素养方面的原因,使得院校在教学实践基地、实验室与相关设备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偏低,而以上均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提升,使专业性教学始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朝着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前进,因此,高职院校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与生产建设的发展道路。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当中,理论性课程占据六成以上,实践课程只占两成,这其中还包含了认识实习、测量实习、课程设计以及综合练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高职院校并未很好地理解现代化工科教育理念,因此在实践教学部分的师资配备、绩效考评等方面都没有给与足够重视,这样就严重压制了老师与相关技术员工参与到这一教学部分当中的热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校方并未将实践课程当作教学的重要组成,因此时常发生随意取消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情况,实践性教学课程变为可有可无的部分,这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革新策略

(一)革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的设置须以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教学的基础课程要以实际运用作为根本目标,重新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含三大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以及综合训练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程需依照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来设置,重点课程以施工流程作为主线建构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包含多个任务构成,要以任务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职业拓展课程需要依据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道路来安排教学方向;综合训练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专项能力训练课程,一个是顶岗实习,由这两个部分的训练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创建全新的考评系统,重点考核实际能力,辅助考核理论知识

考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必须综合考虑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依照以实际技能作为主体、理论知识作为辅助的准则,设定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的评分权重,同时考虑企事业单位考核标准来确立能力考核的组成部分。考核人文素质及职业拓展能力课程这要依据以知识传授作为主体,同时考量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考核综合实训课程,要建构以能力为中心、过程为重点的考评系统,综合考试成绩和企事业单位实践考核成绩,让学生的成绩评价和岗位要求相符。

(三)创建以能力培养作为考核目的的教学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要逐渐创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策略,建立动态且多方位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及课程标准、能力培训标准、教学品质监管标准以及管理系统,创建一套可以反馈校内外教学品质信息网络系统,进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促使教学可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开展。

(四)强化教师团队的创建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就需要重点对课程体系展开革新举措,而这部分措施一般都是缩减课程的教学时数,这就使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之间的冲突尤为凸显。因此,教学方式的革新成了关键,需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在限定的教学课时之内,教完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的师资团队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双师型”教师正是高职院校师资团队中的中坚力量。老师需要参加到工程实践活动当中,学校要组织老师接受相关培训并且聘请有经验的企事业技术员工或相关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以此来满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师对教学的认知与态度是教学工作是否能成功开展的重要部分。

(五)管控教学质量

依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强化由高职院校、相关企业与教研组织一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创建,优化并完善校方与企业的合作,订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高职院校、企业与社会各界一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利用现代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达到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的信息化、透明化与制度化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教学督导、学生评价、老师评学、同行评教等。

(六)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依据专业技能的要求、核心课程安排状况、实训教学内容的组织等,在校内建立相关的实训中心,例如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在校外和企业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地中更好地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在每个基地中还需安排实训指导教师。

四、结语

在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例如校方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企业配合度较低;顶岗实习和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冲突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教育其实是两套培养系统组成的,首先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其次是一个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这两大系统之间要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改革高职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情,培养人才的策略一定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而伴随高职教育改革的持续进展,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金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09:25.

[2]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01: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职建筑工程模板

学习

新学期计划和目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新学期计划和目标10篇,内容包括新学期计划和目标标语,新学期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广东惠州惠城区李瑞麟小学四年级:冯嘉仪

学习

生态文明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文明论文,内容包括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论文结语大全。1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

学习

历史复习提纲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复习提纲,内容包括历史复习提纲第七部,七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

学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上册总结,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地理湖南版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总结及记忆方法。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

学习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个人毕业总结,内容包括本科毕业个人总结范文800字,本科毕业个人总结及鉴定100字。“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注重交流。遇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我都做到不耻下问,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得

学习

会计转正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转正总结,内容包括会计转正个人总结简短,会计转正工作汇报。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二、主动学习、尽快适应,迅速

学习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八达岭长城导游词,内容包括八达岭长城的导游词20字,八达岭导游词作文100字。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游玩,我是咱们这个团队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就叫我小林吧。游览长城时请注意,不能再墙上乱涂乱画,破坏环境。现在,在我

学习

中控人员年终总结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中控人员年终总结,内容包括中控工作年终总结怎么写,中控岗位年终总结个人心得。1.2使绩效管理成为各级管理者有效激励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工具。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正式编制员工。3、职责3.1绩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为控

学习

带虎字的寓意好的成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字的寓意好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有龙和虎的好的寓意的成语,带虎字的寓意发财的成语。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寓言内容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学生日常阅读的一些课文一样

学习

两面人心得体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两面人心得体会,内容包括不做两面人的心得体会,两面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两面人,表现为三个不一样:在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面前不一样,说的和干的不一样,想的和做的不一样。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的两面人格时有表现:有的台上布置工作

学习

电厂防汛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电厂防汛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电力公司防汛总结,电站防汛总结。一级水库年初水位362.43m,比多年平均同期水位低6.1m。第一季度流域平均降雨量和径流量与常年值相当;第二季度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44.5%,径流量多48.7%,其中6月份的径流量

学习

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雨水节气十首诗词,雨水节气的和诗词。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

学习

古代名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名诗10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大全100首,古代诗十首。3: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生于忧患,

学习

科室月度工作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科室月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科室月度工作总结,科室月度工作总结简短100字左右。1、医务科全体同志认真遵守国家卫生法规和医院院规,坚持并认真完成领导工作指令和主管部门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和执行力度,始

学习

晚会主持词开场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晚会主持词开场模板,内容包括晚会主持人开场整套词,有关晚会主持词模板。主持人女、非常高兴大家能在这里相聚,也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各位评委!主持人男、今天我们在---举行---朗诵比赛。主持人女、担当本次---朗诵比赛的评委分

学习

主管每周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主管每周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主管每日工作计划表格,每日工作计划案例。2学校中层干部行***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依据往往比较笼统含糊现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对于学校中层干部的评价考核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习

督导工作意见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督导工作意见模板,内容包括督导工作亮点及经验做法,督导方案征求意见建议情况汇报。4、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督***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提高与规范并重、制度与机制并重,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

学习

工程造价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造价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工程造价部年终工作总结范本,工程造价总结报告。(3)做好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对照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工程造价办公室(以下简称造价办)工作职责。造价办对2009年工作任务进行了细

学习

服务营销学论文模板

阅读(17)

由于目前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和检索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很多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结果导致用户与搜索引擎的关系日渐密切,使***书馆失去了很多用户。因此,中医药***书馆要想在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

学习

现场施工管理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现场施工管理模板,内容包括施工管理报告模板,施工现场管理资料大全。1.2计划进场组织材料分期分批有秩序地入场,必须要按照施工进度的计划来进行。一个方面是要对施工生产的需要保证,另一个方面是以防大批剩余材料的形成。现

学习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音乐鉴赏论文及参考文献,音乐论文广东地区音乐文化。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

学习

美育教育论文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美育教育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美育课程及美育实践论文,关于美育教育意义的论文。在教学中我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