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互动关系

人类的出现,人们对地球改造加剧,自然界从一个纯粹的依照自身规律演化的自然系统演变成了由人类意识支配的人化的自然系统。马克思否认人与自然关系单纯的物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作为二者的中介和桥梁而存在。他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界中进行,必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互相的。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活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影响自然界,影响人类本身。”①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及法律保障,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的构建联系紧密,本文试***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关系,力***在价值层面寻求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生态文明,他们认为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下所取得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②。有的学者则从系统论角度,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③。生态文明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平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共存共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而得到的全部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继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以后新的文化形态。”他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定义。狭义上“自然价值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④,是精神层面的界定;广义上“人类新的生存方式”④是物质层面的界定。在我看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历史范畴。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协调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以人的精神素养作为生态平衡的调节剂,以精神状态调适生态平衡。生态文化作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谐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灵感碰撞,是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的感应。生态文化是学习现代各种精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状态。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2.1 两者的差异性

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包含纵向差异和横向差异。不同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生态文明表现形式不同,即纵向差异。而性质上、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为横向差异。其次是逻辑上差异,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之前出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沉淀的成果。从范围上讲,文明是文化的一个子集,文化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祈愿,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与领域。生态文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型文化,是由人主宰自然型文化经由漫长的时间过渡而来。

2.2 两者的互动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方向

文明表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文明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和基础,为文明供应土壤和肥料。生态文化建设终究要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上,生态文明强调有序发展,提倡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治上,强调民主参与,社会和谐。文化上,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和传播优质文化。生态上,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生态文化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努力。生态文化应建立一种基于其概念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人文思想文化观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理性消费满足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寻找绿色高效生产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变革、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是通常我们面对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手段。解决生态危机,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撑,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现实中是一种具体非静态的关系,其中心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的文化,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人主宰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确立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将生态文化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化建设趋势的最终指向。

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生态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特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认为自然是遵循自我发展进化之道的统一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共存共荣,每个物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不可分割。倡导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尊重人本身,统筹人与自然价值利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化要创新文化价值观,不断***思想,逐步建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取向等调节、供给生态文明,借助自然环境创造出经济价值、***治价值、文化价值。

4.生态文化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旨在增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大力提倡绿色科技技术产业,培养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生态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这个理念在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同时被投入到***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来,为建成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 页.

②张云飞:《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一张云飞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2期.

③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

生态文明论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规律 和谐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以相应的自然环境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高度的文明可以使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良好生活,这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厢情愿。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玛雅文明等文明形式都由于生态破坏而淹没在历史中,现代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进而是深刻的生存危机。这种状况给予人类的现实启示:必须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化生存。

一、从生态危机到生态运动――生态文化的凸显

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视自然为生活之来源,认为从自然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穿衣吃饭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而对自然关切之意甚少。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贪欲也空前膨胀起来,他们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进行空前规模的开发与消耗。他们财富增加了,但其的活动的后果超越国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再加上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严重超过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些问题的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生存构成了新的威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酸雨肆虐、气候无常、温室效应,臭氧出现空洞等等,这些可怕的词汇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人类正在面对的难题。现在,自然不再是无足轻重的话题,面对深刻的生态危机,已经到了给予自然足够关切的时候了。

事实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思自古就有,只不过由于生态问题不显著而不占据主流意识。只是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采取现实的行动去保护环境,这就形成了西欧和北美声势浩大而持久的生态运动。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在此之前已有思想先驱,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等。真正代表这场运动发端的是1962年出版的雷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生态危机,引起了巨大轰动,敲响了生态问题的警钟,同时拉开了生态运动的序幕。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公诸于世,该报告分析了传统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指出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否则人类会自取灭亡。这一报告敲响了人类生态环境的警世洪钟。同年6月,联合

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呼吁人类***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唤起了世人对环境问题的觉醒。1997年,挪威首相布任特兰夫人在其主持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1990年4月22日全球范围发起了“纪念地球日”活动,成为90年代“环境10年”运动的开端。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的约热内卢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10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际***或***府***亲自与会。

这次会议是人类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西方国家的生态运动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到80年代走向***治化。西方各国相继出现“绿***”、“生态***”、“环境***”、“价值***”,而且作为一种***的***治力量介入西方各国的***治斗争。他们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相互依赖的共同性;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把人类的价值和伦理原则运用到生物圈内的其他部分中去。他们还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与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批判资本主义盲目的经济增长,反对一切,主张权力分散。要求变革传统的价值观、消费观、幸福观、自由观。反对各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至上主义”。认为科技与资本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亲和力。批判用技术控制社会,反对技术官僚。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长期演化的结果,生态运动是对生态危机的反应。生态危机和生态运动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社会人”的产物,因而是文化,具言之,是生态文化。应当说生态文化自人类产生日起就会伴随人类始终,但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对生态环境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体会的深刻,认识的理智,使得生态文化在当代上升为高度自觉的文化意识,把人和自然的和谐作为思维和行动的一个基本尺度。

二、生态文化

以上我们以生态危机和生态运动的角度探讨生态文化,可以看作对生态文化的感性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加深一步,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文化的子系统,认识生态文化与“生态”和“文化”分不开,虽然生态文化不是“生态”和“文化”的机械组合,但离开“生态”和“文化”,就无从理解生态文化。首先看文化,人们对于文化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学术视角上,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与社会的经济、***治相对应的思想和精神产品;广义文化的内涵则要丰富得多,把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都包含其中。我们这里讲得是广义的文化。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但不同的文化有着结构上的共性,即是由观念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三部分构成。观念是核心;制度体现观念,制约人的行为;物质文化则是观念和制度的外在表达,并影响观念和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文化系统的整体和发展。再看一下生态,生态就是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可以说,生物出现之时就有生态。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自人类产生就已开始,并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日渐丰富。这些可以从原古先民的生活遗迹中看到,也可从文明时代以来中外文献中得以展现。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文献虽有生态思想,但并无“生态”这个词汇。“生态”这个词是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化,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及由之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出现的。人类产生以前,生态系统完全以自然的形态存在着,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形成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生存于人工生态中,一方面,人和其他自然物一样,遵循生态规律;另一方面,由于人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社会生物,是文化存在物,因而人要以文化的方式,以社会的伦理的、审美的视角去看待生态,甚至去看待与己无关的自然生态。以这个角度讲,生态同样是一种文化存在物。

现在,生态文化已成为世界性文化热潮,对生态文化的理论探讨亦成为热点问题。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替代以往文化的新文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主面阶段,现在正向生态文化方向发展”。 类似的观点还有,“科学时代所带来的环境退化需要人类调整自己的文化形式加以修复,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就是生态文化。” 可以看到,这种替代文化观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导致了消费过度膨胀。人类无节制地掠夺资源,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而生态文化则是解决难题的良方。我们对这种替代性生态文化观有不同看法:首先,把生态文化看成是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是不妥当地。根据前文对“文化”和“生态”的理解,生态文化是自人类产生起就已存在,而不是在生态问题严重时才出现。“生态文化不只存在于未来,也存在于我们人类已有的财富中”。 其次,替代性文化观是基于西方的文化范式得出的结论,对于讲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具体地说,对草原文化而言,生态文化更多地是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挖掘和恢复,是结合现时代的更新。第三,把生态文化说成是未来文化主导范式是过于武断。毫无疑问,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是科技文化,面对诸多的生态问题,人的贪欲固然需要收敛,环境固然需要保护,生态文化固然需张扬,但据此说生态文化是代替科技文化的主导文化范式,恐怕为时尚早;进而把生态文化作为济世良方,恐怕过于乐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人们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以及为了实现和维护这种信念而确立的各种制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生态后果。生态文化前提是生态,核心是文化。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文化实践,这和其他文化形式不同;其内容既有自然为友,也包括和自然为敌;其后果既有与自然和谐,也有和自然对立。生态文化有区域性、时代性,比如中国古代道家生态思想,古代蒙古族生态智慧,西方古希腊、罗马生态思想、近代以来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等等。由于生态文化在历史中展现,从而也在文化中积淀。当代生态文化要求改变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承认自然的价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要求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调整人们社会关系,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使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的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制度化。

三、生态文明

正如讨论文化必然涉及到文明,探讨生态文化也必然要思考生态文明,从外延来看,生态文明包含于生态文化中,但生态文明的内涵更为丰富,它主要是指生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如何看待生态文明,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论性的话题。国内的主流观点把生态文明视为文明的新形式,认为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上讲,正从兴盛走向衰亡,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标志。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形态。就生态文明的内容而言,亦有多种表述方式,但主要是两点:一是从生态的角度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把生态化的人与自然的新认识加以提升,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进而成为一种超越和替代的文明样式。

在今天迫切的发展任务与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态文明确实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这里从哲学的视角作一阐释。

就生态文明的存在而言,我们不同意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替代性文明的观点。不能否认生态意识的唤醒,生态文明广为关注和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有关,但同样必须承认得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人类的生态问题在时间上是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步的。若以为生态文明是替代性文明,那么古圣先哲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论述又算什么文明呢?看来,此种说法不妥!客观地说,自有人类,便有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有了要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行为,这就是生态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思想的对立和行为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今天的生态文明和历史上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延续关系。但生态文明为人关注之前,是一种渗透性文明,隐性的文明,幕后的文明;而今,生态文明则成为一种综合性文明,成为显性的文明,成为一种由幕后走向台前的文明。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对自然的生态学理解,进而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化理解和实践。

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人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敬畏”、“统治”阶段,基于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目前人类已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开始人与自然和谐阶段,即生态文明时期。这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观念中,把人与自然视为对立的两极,在人和自然的对峙中确立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自然的价值被完全工具化,其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也使大量物质财富涌流,但过后一看,得不偿失,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因掠夺性开发而丧失贻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人类既非宇宙中心,也非自然中心。人类以中心的信念创造了以往的文明,但若不放弃这种信念,文明将难以为继,更无延续。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人仅是自然一员,人类要认识生态规律,人类的生产、生活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从价值的视角看,生态文明是人的现实需求,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的生存方式,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用生态规范改造和更替原有社会规范,用生态原则指导和渗透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具言之,在文化价值观上,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价值追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普通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生产方式上,要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在生活方式上,不应追求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既满足自身又不损害自然的生活,要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的新目标、新时尚。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建设研究”(编号:NJSY12084)]

作者简介

生态文明论文第3篇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语最早是由于本•阿格尔提出的。1979年,时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本•阿格尔在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生态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涌现,还有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学术界才接受和认可生态马克思主义。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五期中,段中桥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加以介绍,该文在2006年被《新华文摘》第五期转载,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纳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译法。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在本•阿格尔本人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有所提及。他认为: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弗洛姆、歌德曼和马尔库塞等。本文将生态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地批判,并对自然的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力***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劳动之间的关系,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还提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1、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莱易斯和阿格尔以生态危机将经济危机学说。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叙述,不能够诠释资本主义的继续生存和进化,难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化提供理论上的向导,当代出现的新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因此,要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除此外,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会引起的生态危机,虽然根本原因即资本积累,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具有其固有的责任。消费异化是无产阶级消费的一种特点,正是这种异化消费支撑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生态危机替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格尔期望通过消费期望的破碎和稳固经济理论消灭生态危机。

2、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是由詹姆斯•奥康纳提出的,所谓的双重危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他概括了两类矛盾,矛盾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之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奥康纳说明了在二元对立结构中(当然是一种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剥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揭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即资本积累以及由此而酿成的全球发展不平衡。

3、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和建设理论克沃尔提出了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和建设的设想。首先要实现使用价值代替交换价值。克沃尔论述了***型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这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探讨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其次是设想生态社会主义的***和建设,克沃尔初步构建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发展和挖掘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各种形式,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一切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最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生态系统没有崩溃之前采取行动。

4、福斯特关于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学福斯特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并在此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现代生态学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福斯特指出,马克思考察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无疑就是现代生态学的系统观点。他主要考察了马克思应用新陈代谢的四个环节:首先,人需要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而且自然是人体的器官的延伸,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其次,人类与自然新陈代谢的桥梁是劳动;再次,社会性的劳动联系着新陈代谢和整个人类社会;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控制整个新陈代谢的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分析自然与社会的代谢过程中已经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概念——可持续性发展。

三、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建设

生态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发。要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

1、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的维持,生态环境也应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主导经济发展全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方位的认识现代化的新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式的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的社会,以此促成低耗能、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形成。第三,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第四是要尽快建立环保资金投入的机制,把社会和民间的资本引进,推动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策一定要尽快制定并实施,要尽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策、价格***策等各种经济杠杆,推进能源节约和“三废”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并且形成在生态化发展中对不同产业和行为的鼓励和惩戒机制,对符合生态化要求的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逐步淘汰对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

生态文明论文第4篇

有些学者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遭到人类的破坏,根源在于非人类生物没有被赋予像人那样的内在价值和道德权利,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非人类生物应该像人一样成为道德关怀和考虑的对象,拥有平等的道德权利,而人类则应当尊重非人类生物,遵循自然界。应该承认,非人类中心主义饱含了对非人类生物的深切同情,对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乃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论是极其荒谬的,论证也是十分虚妄的,而且还存在着实践维度的严重偏失,导致其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各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基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忽视人的中心地位,单纯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学者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指责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不可否认,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毕竟当今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过多地看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总量,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质量。但是,说当今的发展中国家是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有些言过其实,甚至是无稽之谈。当追究生态环境恶化的缘起时,我们发现,正是历史上那些追逐群体或个体的特殊利益、满足自身不合理需求的利益主体的不正当行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进而导致了今天的生态危机。而这些在历史上有过重大过错的利益主体,则基本上出自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明,西方发达国家才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它们今天国内生态环境的整体良好,完全是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治旧秩序,推行生态殖民主义、生态种族主义,转移污染,进而毒害发展中国家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作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且“先破坏了自然的国家”,理应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把解决生态危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总之,基于后现代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观点,无法也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基于西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或个体及其特殊的、短期的利益,同样无法、也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只有立足于当前各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人类整体及其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才真正有可能建设生态文明。

二、实现生态正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通常情况下,一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实现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向强调“人—社会—自然”是有机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及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危害,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以保护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制度规范。也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健全有助于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制度,才能保证人们的行为方式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制度,已是公认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时期,中共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通过了包括“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内的若干重大决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足以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当人们致力于从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制度两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一个原本缘起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后又具有了相对***性的问题———生态非正义问题,成了横亘在通向生态文明大道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生态非正义问题出现于20世纪中叶,凸显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系列生态不平等现象的总称,其实质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的非正义引起的生产关系的非正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生态非正义现象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普遍地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普遍地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似乎只要人与人之间发生以生态资源为中介的生产关系,生态非正义就会出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坚持的具有生态负效应的工业发展理念、强制生产的生产方式和强制消费的消费方式,终究难逃自然界的报复———生态危机。为了应对生态危机,更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真正危机,即以生态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危机,西方发达国家在不限制资本嗜血增值本性的前提下,将剥削、掠夺的对象指向了内部的贫困地区和外部的落后国家,借以转嫁危机,保持也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生产关系,维系***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通过发动资源战争、推行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种族主义,西方发达国家达成了他们的预期,至少在短期看来是基本达成也貌似在一国或一地区保护了生态环境。但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和外部的发展中国家,却是毁灭性的灾难。我们慢慢发现,“生态帝国主义只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就制造出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并将地球生态置于危险可怕的境地”。如今的发展中国家,俨然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产品倾销地和垃圾推放地。遭遇最惨的是当属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奥康纳就指出:“最糟糕的人类和生态灾难通常发生在南部国家以及北部的那些‘内陆殖民地’。生态恶化的人类牺牲品往往是那些乡村的穷人———那些只有很少土地以及根本没有土地的人,生态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以及城市中的失业者和就业不充分的人,再加上北部的那些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和穷人。”

生态非正义问题不仅普遍地存在于发达国家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也普遍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那些处于贫困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科技水平的落后,决定了他们大多只能依赖于最直接的手段即通过掠夺和破坏生态资源来获取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至于人类整体、子孙后代的利益则太遥远,甚至都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和考虑范围。因为“贫困———亦是既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也不能解决人类问题的。它对于人们是无限糟糕的事情,对自然界也是如此。一无所有的农民以砍伐和焚烧拉丁美洲深处的森林谋生过活;饥饿的牧民把他们的畜群驱赶到脆弱的非洲草原,使其变成荒漠……在绝望中,他们无计可施地滥用土地,通过损害未来而拯救现在。”而对于那些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有了一定提高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又往往急于进一步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忽视社会公平分配,急不择路地沿袭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时期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结果是,经济发展水平确实显著提高了,但原本已经非常糟糕的生态环境则进一步恶化;蛋糕确实做大了,但由于忽视了社会公平分配,发展的红利并没有惠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除了急于摆脱贫困或盲目求发展而忽视社会公平分配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出现生态非正义问题的原因之外,经济资源和***治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不公平分配,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生态非正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资源和***治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不公平分配,不仅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即占有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强势群体和不占有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弱势群体,而且也造成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生态方面的严重不平等。以当今世界上的两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为例。在我国,“此地经济得到发展了却把环境危机转移到了异地;此地排污异地受害;此地环境保护的成效转化为异地的经济效益……农村却由于耕地林地遭到城市扩张的侵蚀,工业企业相继在农村落户,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向农村转移和排放等原因,导致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等。”在印度,忍受环境退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危害最严重的社会群体是穷人、无地的农民、妇女和部落,他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并非是生活品质的问题。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非正义问题具有同根性,这种同根性集中地体现在它们的缘起上。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生态非正义问题是一国或一地区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而牺牲他国或他地区生态环境的结果。而当生态非正义问题产生以来,它又具有了相对的***性。但不管怎样,作为生产关系的无序或失控状态,生态非正义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坚持以群体或个体及其特殊的、短期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本价值尺度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不仅标示着人际之间生态权责分配的不公正、不合理,也标示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也意味着当代人及后来人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正受到严重威胁。这就决定了,以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人类赖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中心要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内在地要求克服生态非正义,实现生态正义。

三、实现生态正义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作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出路,生态文明标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在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要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关键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发现,但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基本上都是由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引起的。换句话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所在。关于利益这个价值性概念,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往往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不同的界定,但基本上都是各说各的,难以达成共识。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纷繁复杂的利益当中,经济利益是根本的利益,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根本关系,它在社会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可见,“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斗争,乃至战争的动因、根源是什么呢?这就是利益,首先是物质的、经济的利益,物质的、经济的利益是引起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起因和最终根源,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重要社会现象,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始原因。”这就决定了,要有效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就必须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作为生产关系正义,即经济关系正义,生态正义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有效协调,实现生态正义的努力也就意味着在试***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经济利益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生态正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为实现生态正义,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根本的保障,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

第一,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在讨论如何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之前,有两点需要明确。其一,生态社会主义从本质上区别于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那种看似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显然,资本主义国家极力鼓吹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资本主义不可能成为现实,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骗局罢了。只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从根本上变革它的所有制形式,就永远无法真正实现生态正义,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其二,生态社会主义也有别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尽管生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强调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但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制所有制结构,而不是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当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存在,是由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毕竟这些国家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这一历史阶段,是直接跨越了马克思所说的“卡夫丁峡谷”,选择了社会主义。然而,“只要经济的运行由资本作为主体,那么它就必然不会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私有制经济的存在,特别是它还在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然会引起生态非正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消灭一切形式的私有制。既想保留私有制又奢求实现生态正义、建设生态文明,无异于痴人说梦。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是对当代人和子孙后代负责的话,就应该消灭本国的私有制,并通过其主导的国际***治经济秩序督促他国也消灭私有制。而对于那些亟需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确实存在着两难抉择。一方面是本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迫切地需要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非公有制经济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不同层次的需求发生矛盾时,以满足最迫切的第一层次需求为准,特别是生存的需要。如果当代人都无法生存了,哪里还会有后来人和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此为充分理由,完全不顾及社会公平正义和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任何经济形式都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哪怕它已经取得了丰收的成果并让人民群众充满信心。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对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地降低资本的负效应,特别是生态负效应,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第二,建立健全权力约束制度,将权力关进牢笼,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经济资源和***治资源。前文我们已经不只一次谈到,经济资源和***治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不公平分配,是导致生态非正义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决定,实现生态正义内在地要求在全体社会成员间公平地分配经济资源和***治资源,从而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获得平等的尊重。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建立健全权力约束制度,将权力关进牢笼,势在必行。经济资源和***治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不公平分配之所以会导致生态非正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占有它们即意味着获得了无上的权力,相应地可以占有更多的生态资源、获得更多的生态利益、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承担更少的生态责任。也正因此,当今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占有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人会挖空心思地维护、巩固、加大自己手中的权力,而那些原本不占有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人则会想方设法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去争取经济资源和***治资源、获得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用刚性的制度强制约束权力,使权力真正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手段,而不是奴役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即便是做到了在社会成员间重新分配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结果也无外乎是换汤不换药。之前不占有而现在获得了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人群开始招摇过市,而那些之前占有现在丧失了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人群则慢慢销声匿迹。因此,要实现重新配置经济资源和***治资源的效能,建立健全权力约束制度、将权力关进牢笼是关键。而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真正将权力关进牢笼,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生态文明论文第5篇

基层民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成效的好坏。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教养水平,并相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素质;二是可以改善社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三是可以产生熏陶、浸染生态文明行为的良好教育效果,形成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的环境。缺乏对基层的生态文明传播,会直接造成民众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从而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和热情。基层民众观念的偏差和行为的不当,也会逐级引发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方面。可见,只有加强基层生态文明传播,才能真正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绝大比例领域保持良性互动,才能避免国家***策在基层的虚化、异化,才能使生态文明传播在基层试点基础上不断突破、在难易结合中稳步推进,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要培养大批基层生态文明传播人才

任何一项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人才队伍。在生态文明传播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大量的、经常的。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生态文明传播人才肩负着生态道德教化、生态知识传播、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大量基层生态工作者、生态教育者、生态理论研究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的职业传播者、生态文明的行为变革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播和沟通,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处城乡、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民心中,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实现变革。生态文明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及时培养出一大批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人才,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组织、实践和推动。

三、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生态文明论文第6篇

一、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

面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日益破坏、社会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况,一些学者开始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数量而不顾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他们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了: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处于战败一方。”[3]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经济崩溃、社会紧张和***治敌对。……它们在数量上快速地积累,在范围上不断地扩大。虽然它们不能总是直接地导致冲突的爆发,但是,它们能够加剧这个世界的不稳定。”[4]从以上可以看出,生态危机在本质上就是由于人类忽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任意破坏自然界所引起的。一些人为了自身物质的满足,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而向自然界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和索取,对自然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任意破坏,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紊乱。因此,生态危机并不只是自然界本身所发生的单一的异常变化,不单单是单纯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看,生态危机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是由于人与自然界发生相互冲突而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其根源主要在于人类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努力祛除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过程中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以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它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文明的广义概念。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等并列的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我国,所建设的生态文明,一般是指这种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还是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生态平衡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公正合理的制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备受重视,并成为人类的主导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模式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时候,生态文明也就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要阻止经济发展,而是主张在维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使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促进。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内容有: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持经济、***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内对自身活动加以限制。三是人类不仅要注意自身活动给自然界带来的近期影响,而且要注意给自然界造成的长期后果;不仅要关心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有利变化,而且要关注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对自然界不利的变化。四是人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具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丰富生态文明思想

亨廷顿认为,文明“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5]它“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5]而“***治制度是文明表面转瞬即逝的权宜手段,每一个在语言上和道德上统一的社会的命运,都最终依赖于某些基本的建构思想的幸存,历代人围绕着它们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5]从这一观点看,生态文明的实现,与其说是一个社会***治及其它制度的建构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固有观念的过程。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6]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过程,也是人类通过自我学习和自觉实践逐渐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历史、习俗、体制、道德等人类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生态思维模式的过程。实现生态文明,要从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经验。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注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期,人们就以***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形式来表示对大自然的尊重。西周时期,就有了从制度上保护生态的措施。《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就是强调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

儒家思想倡导的“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思想,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庸》中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天地”就是指自然,“与天地参”,是说人在地位上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宇宙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人类更加趋向于回归自然,过一种质朴、田园般的生活。随着科学艺术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纯科学的精神,强烈地希望探求世界的本原。他们开始从自然界本身的运行、发展中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对自然的认识更趋科学。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西方社会走上了一条“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界”的道路,人类成为“万物的尺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这在康德先验哲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哲学、培根的关于人类可以凭借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思想中得到深刻体现。20世纪以来,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各种环境保护运动越来越多,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得到建立并越来越有发言权,各种生态保护的会议不断召开,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著述。马克思早在论述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能够通过认识自然来支配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是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7]因此,人类要爱护自然,要与自然保持协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而不要一味地想着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

三、根据生态社会化规律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表层操作方面包括公民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和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预期与参与程度;在深层的理性认知方面,应该包括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对社会基本规范所持有的认知与观念。”[6]因此,要在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的这些优秀的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人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通过生态社会化的过程,传播生态文化,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一,通过教育学习,实现对生态文化由理性认知向思想观念的转化。事实证明,知识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没有生态科学的知识背景,人们就很难对生态环境的状况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把握生态科学知识,人们就不会对生态危机的严重危害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生态危机意识的培养。因此,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方式,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使人们了解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状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法等,使人们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自觉地学习和接受生态知识,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优化欲望、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发挥主体在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中的积极作用。个体的学习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也摆脱不了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使得非理性因素的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愈发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价值选择。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公共选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接受和内化。当个体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选择保持一致时,能够促进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当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产生冲突时,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速度就会减缓,此时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文明教育去调整这种关系。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教育社会个体优化非理性因素,激发和活跃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促使生态保护意识为个体所接受和认同。一是要加强对欲望因素的疏导和调节。欲望是个体需要的一种渴望,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是行为的直接动机,也影响到个体价值选择的趋向。合理的欲望作为正当的行为刺激,能激发人们进行一定社会行为的热情。因此,要通过对欲望因素的科学疏导和有效调节来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通过生态价值选择的引导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人类行为的生态价值趋向。二是要加强对情感因素的引导和激发。

生态文明论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27)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也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现成的食物,而是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这时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对自然的开发没有像后来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主体的真正***。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类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的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人化自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材料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2](p114-115)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从而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原料危机等。更为严重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世人:“化学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品。”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声音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严峻问题迫使人们进行认真反思,开始把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索一条人类繁荣昌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给出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对人类发展经验的反思。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整整走了30年,这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30年。

可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根据这三个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呢?

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1、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府应当建立绿色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对***府管理者要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教育;在农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生态教育;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应大力加强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教育,宣传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力争在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是摈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这种以机械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内在的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是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使命。道德也不仅仅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予以鼓励。在发展目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此优点,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欲望的机会;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满足其欲望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欲望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二是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止。三是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树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观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四是公众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关系到每个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关系到每一个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法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对那些滥砍滥采、滥捕滥杀、滥排滥倒,破坏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人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怠。[4](p21)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诸多矛盾,很多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起的,实行绿色消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是指强调不应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应以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消费。实行绿色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具有如下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处理易分解。如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等物品,已大多改为纸质包装,而避免使用塑料袋;在法国的食品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难以回收的包装,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汁、饮料改用无菌纸盒包装。只有倡导这种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使自然界永远供养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被自然界分解或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以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四是树立生态软实力观。生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系统。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生态软实力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潜力的生态力量。但在软实力的评比中,长期以来忽视了生态因素。经济学理论中的“木桶”原理表明,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从表象看,生态是最短的木板,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不远的将来,最长的木板越来越长,最短的木板越来越短。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不仅发达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更要注意生态保护。

2、发挥***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府除了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府的生态责任。***府的生态责任包括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对公众的生态责任。[5]***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府公正地对待自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像以往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府在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如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帮助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等。***府对公众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府确立“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观念,“代内公平”要求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代际公平”要求为后人着想,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

其次,加强对环境的税收征管。在我国,除了、台湾等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对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比单纯征收排污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益。作为新的税种,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的补偿费,是一种生态保护的平衡机制。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筹集资金。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收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收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原则,在环境的使用上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再次,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法规等一系列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力度,真正做到***必严,违法必究。现实充分证明,许多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冲突,已经暴露出行***控制手段的缺陷,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路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路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应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注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4-3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态文明论文

学习

历史复习提纲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复习提纲,内容包括历史复习提纲第七部,七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

学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上册总结,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地理湖南版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总结及记忆方法。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

学习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个人毕业总结,内容包括本科毕业个人总结范文800字,本科毕业个人总结及鉴定100字。“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注重交流。遇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我都做到不耻下问,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得

学习

会计转正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转正总结,内容包括会计转正个人总结简短,会计转正工作汇报。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二、主动学习、尽快适应,迅速

学习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八达岭长城导游词,内容包括八达岭长城的导游词20字,八达岭导游词作文100字。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游玩,我是咱们这个团队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就叫我小林吧。游览长城时请注意,不能再墙上乱涂乱画,破坏环境。现在,在我

学习

数学情诗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情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数学的诗十首,数学的情诗。在数学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究、体验成功。教师别太“勤劳”了,做着越俎代庖的“傻事”

学习

互联网调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调查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最新调查数据,互联网网站应用情况调查。注:由于调研样本主要来源于ZOL网站,可能会对调研结果产生影响。报告要点从年龄及地区来看,参与调查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九成以上;25-34岁人群是

学习

新学期计划和目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新学期计划和目标10篇,内容包括新学期计划和目标标语,新学期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广东惠州惠城区李瑞麟小学四年级:冯嘉仪

学习

高职建筑工程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高职建筑工程模板,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实训模板,建筑初步设计文本模板。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课程创新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发展,就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上尊重个性,照顾特点,发展天

学习

中控人员年终总结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中控人员年终总结,内容包括中控工作年终总结怎么写,中控岗位年终总结个人心得。1.2使绩效管理成为各级管理者有效激励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工具。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正式编制员工。3、职责3.1绩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为控

学习

带虎字的寓意好的成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字的寓意好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有龙和虎的好的寓意的成语,带虎字的寓意发财的成语。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寓言内容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学生日常阅读的一些课文一样

学习

两面人心得体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两面人心得体会,内容包括不做两面人的心得体会,两面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两面人,表现为三个不一样:在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面前不一样,说的和干的不一样,想的和做的不一样。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的两面人格时有表现:有的台上布置工作

学习

电厂防汛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电厂防汛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电力公司防汛总结,电站防汛总结。一级水库年初水位362.43m,比多年平均同期水位低6.1m。第一季度流域平均降雨量和径流量与常年值相当;第二季度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44.5%,径流量多48.7%,其中6月份的径流量

学习

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雨水节气十首诗词,雨水节气的和诗词。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

学习

会计教育方向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教育方向论文,内容包括会计专业课程论文题目,会计教育论文题目。摘要:高职会计学专业改革要将社会价值取向、企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取向、学校价值取向有机溶合,硕士论文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

学习

劳动法学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法学论文,内容包括劳动法案例分析论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文。虽然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而鲜有涉及劳动法的内容,造成劳动法教育在我国高等

学习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工程测量毕业论文10000字,工程测量毕业论文总结1000字。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

学习

审计毕业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审计学毕业论文题目,审计毕业论文答辩模板。关键词:会计审计质量;会计监督;建议中***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097-02企业发展必然要进行经济活动,产生资金流,会计部门和人员存在的

学习

服务营销学论文模板

阅读(17)

由于目前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和检索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很多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结果导致用户与搜索引擎的关系日渐密切,使***书馆失去了很多用户。因此,中医药***书馆要想在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

学习

心理卫生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卫生论文,内容包括心理卫生论文,老年心理卫生与护理论文。一、卫校中职生的人际敏感现状调查(一)研究对象。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以**市卫生学校在校中职生为研究对象。共发问卷8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779份,占发送问卷的98%。学

学习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音乐鉴赏论文及参考文献,音乐论文广东地区音乐文化。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

学习

美育教育论文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美育教育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美育课程及美育实践论文,关于美育教育意义的论文。在教学中我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