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佛印10篇

苏东坡与佛印篇1

(1)苏东坡戏联友名对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2)苏东坡戏嘲张三影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3)佛印与苏小妹相戏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4)东坡讽主持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苏东坡与佛印篇2

褚亚芳女士的《泖水风情》,自从发下来后我经常看的,我觉得能将我们新埭以前的事情用字来汇聚成一本书真的很不容易,看内容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被她那种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就像序言写的有一些风俗不能遗忘,虽然岁月让它们失去了往日的模样,有些故事的传说不能遗忘,虽然时光让他们在乡间渐渐远去;有些歌谣谚语不能遗忘,虽然它们沉入了历史的河床。但因为作者让我们从新听到了伴随着乡间秧苗拔节的歌谣,听到了回荡在乡野风雨中的一个个迷人民间故事,看见了长满岁月青苔的新埭民俗风情。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精彩,特别是童谣部分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自己,当我拿着这本书念着以前大人教给我的儿歌时眼前顿时展开了我幼年时期的美丽画面,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我坐在大人们旁边让他们教我念儿歌,书上的很都儿歌都是我儿时念过的,所以如今当我翻开时感觉加倍的亲切,那种感觉无与伦比。现在我和另外的老师利用空闲时间来教班里的孩子念童谣,孩子们的非常的喜欢,而且也深受大人们喜欢。

另外就是我之前说的《修炼你的第二颗心》那本书,那本书在我人生路上起的效果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前言中写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二人经常互相打趣,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佛印问苏东坡,“你从我身上看到了什么?”东坡说:“我看到了牛粪。”接着苏东坡反问佛印说:“那么你又从我身上看到了什么呢?” 佛印回答说:“我看到了佛。”于是苏东坡就很高兴,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当他得意洋洋地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就看到了牛粪。会用第二颗心想问题的人都无疑是聪明的:

牛顿会用第二颗心看树上掉下的苹果,所以他看到了万有引力……

达尔文用第二颗心看猴子,所以他就看到了进化论……

松下幸之助用第二颗心看管理,所以就赢得了“经营之神”的美誉……

塞翁用第二颗心看福祸,于是他看出了流传千古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论……

在坏事来临时,我们应该想到好运离我们近了;而一个好运来临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其中有没有隐患和危险。我们的眼光看得应该更远,想问题想得应该更深刻,坚信命运之神总会垂青于我们。

曾经有人说过:

第一等人,是创造机会的人;

第二等人,是掌握机会的人;

第三等人,是等待机会的人;

第四等人,是错失机会的人。 您是第几等人呢?

苏东坡与佛印篇3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1、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案。

2、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3、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4、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5、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苏东坡与佛印篇4

那段话的大意是,他们会星辰一样,很美好,我们欣赏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能让我们看到他们,是他们的优秀,而这一份优秀正是我们所憧憬,并且希望自己能够企及到的。那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是积极的,因为仰望美好,所以也会在追随中让自己变得更好。

也许有的人会说,他们向大众所展示的是不过是经过修饰过的一面,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怎么可能没有缺点,毕竟这世上是没有完美的人。

的确,但这就是坡与佛印的那个著名的牛粪的故事。坡问佛印,自己在他心中是什么样子的。佛印回道,居士在他的心中是一尊佛。坡大笑,面对佛印问他的同一个问题,回道,在我心里,你是一堆牛粪。佛印听了也不生气,而是一笑了之。坡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开心的很,后来讲给他的小妹听的时候,聪明的苏小坡一语道破二人高下。一个人心中有佛,看到的便是佛,而一个人心中有粪,那看到的自然是粪。

苏东坡与佛印篇5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2、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3、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在半山腰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

苏东坡与佛印篇6

    是的,求人不如求己。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们的方法再巧、情感再挚、措施再好,但最后总归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行动上。班主任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条件——走近学生的心灵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感慨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应“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为班级管理者,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读懂学生的“心”,读懂了学生的心,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班级管理之门的钥匙。切忌只读学生这本书的“目录”。

    为了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我曾经与学生同吃同住一个多月,与学生共嬉戏同娱乐;为了问题学生的转化,我经常长途跋涉,久经曲折,与其家长沟通交流,与其朋友促膝相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会给每一名学生带上笑脸徽章;为了防止学生沉溺网络,双休日,我总是通过短信、家校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一系列措施,让我赢得了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归顺”,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前提。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基本方式——“PK”出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PK”机制,我主动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

    首先,我建立了两个班的“PK”机制。各班学生自愿申请担任班干部,竞争上岗。班内班干部实行自主管理,班外,班干部安排本班学生到对方班级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量化扣分,发现优点给本班加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防止“人盯人”的管理模式。防止出现错扣分乱扣分的现象,两个班共同选出了“仲裁委员会”,如有不服,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最后由“仲裁委员会”研讨决定。这种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之中,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保障措施——“评价”出学生的积极性

苏东坡与佛印篇7

关键词:苏轼诗文 禅宗思想 随缘放旷

众所周知,苏轼的豪放风格是建立在积极进取、洒脱达观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儒家的入世、“致君尧舜”是苏轼诗词的主导思想。但当苏轼在仕宦道路上遭受打击、迫害之时,却能随遇而安,既不蛮干硬拼,也不消沉隐世,而是以旷达的态度解脱苦闷,“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我们认为这正是苏轼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苏轼虽受儒学影响颇深,但同中国广大的封建士大夫一样,“早岁便怀齐物志”,与庄子结下难了之缘。《苏辙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写到:“(东坡)初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苏轼就是这样的“德者”。其原因就在于苏轼视贬所与“吾乡”齐一,于是便“安土忘怀”,这种精神胜利法与庄子的“万物其一”并无二致。“升沉何足道,等是蛮与触”,“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何处青山不堪老,当年明月巧相随”。其诗词如是观,其文亦如是观。

如《超然台记》便是如此。此文作于密州,其时苏轼因两次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新法,均未被采纳,便郁郁不得志,请求离京外任。先是通判繁华的杭州,三年后改任密州。杭、密生活水平相去悬殊:杭州欢宴不断,密州却“斋厨索然,日食杞菊”。苏轼借老庄“万物齐一”的思想安慰自己道:“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如能“万物齐一”,超然物外,无美恶之辨,将“舟楫之安”等同于“车马之劳”,处“雕墙之美”同“采椽之居”,视“湖山之观”匹“桑麻之野”,则“吾安往而不乐”。因此当苏轼临老谪居海外,穷愁颠越,无不自得,超然物外,便不难理解了。

然而实现这份超然,更离不了禅宗的影响。从个性和气质看,苏轼是一个颇有见识、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尤其是他格外丰富的感情世界,常常表现出一种高层次的内在孤独感。他总是带有哲学思想去多愁善感,去思考人生、自然、社会等大命题,为民族、时代和人类命运而忧心忡忡。而此时此刻,在他苦苦求解时,禅宗给他指明了一个思想出口。

禅宗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它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关键在于“真性自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简单的“空无”,而是心处尘世,精神上却一尘不染。也就是说,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禅宗所崇尚的这一超然玄悟的心性,深深影响了苏轼的人生观,他追求真率自然,不受事物的羁绊,形成狂放不羁和通达洒脱的个性,正所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苏轼《论修养帖寄子由》)。

苏轼因父病故,扶丧归里。他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皆因新法的施行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所见的“平和世界”。

熙宁四年(1071)出任为杭州通判后,苏轼遍游佛寺,向高僧怀琏、慧辩、元净、契嵩、惠勤、参寥等参法。苏辙在《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游将行赋诗送之》一诗中回忆道:“昔年苏夫子,杖屦无不之。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熙宁七年(1074)苏轼出任密州太守。在密州山穷水恶之中,历历在目的是人民疾苦,参禅礼佛成了苏轼排解郁闷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密州是苏轼思想倾向于禅宗的开端。

苏轼接受禅宗也是有其现实因缘的。苏轼生长于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他自幼生活的眉山,与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远,距著名的乐山大佛更近。处在峨嵋佛教文化圈内,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郁,其父苏洵系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亦系优婆夷,其弟、其继妻都信佛,家中供有五代贯休所绘的十八罗汉水墨画像。等苏洵和程夫人逝世后,苏轼将他们生平喜爱之物捐给寺院,并作《十八罗汉颂叙》。坡之弟苏辙,亦系佛教居士,名列“唐宋散文家”之内。他在《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中写道:“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苏轼的续室王闰之亦好佛,东坡曾在她的生日时根据《金光明最胜王经》的教义,买鱼放生为其祝寿,并作《蝶恋花》词云:“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以及后来苏轼在杭州纳的歌妓王朝云更是信佛笃深。由此可见,苏轼接受禅宗是有着深厚的家庭渊源的。

苏轼禅宗思想的深刻化应是在黄州时期。其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云:“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当绍圣年间苏轼再贬惠州、儋州之时,其佛学修养已汇通三教,且有了深刻的认识。

从1057年母丧到1074年出任密州,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苏轼深深体会到世道艰难、宦海多波,此时也许在王闰之和固有的家庭环境影响之下,苏轼主动向禅宗靠拢,从中汲取营养,去追求那种“外物无芥蒂于心”的精神宁静,以使自己在生活中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无往而不自得”,始终保持通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种生活态度表现在诗词中,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人生“如梦”“如幻”之类的词语。这些都缘自佛教的空、净思想。基于十二因缘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提出了著名的“三法印”佛教人生观,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既然人生一切现象皆依据因缘和合,且人的一生永远在流转变化之中,那么人、人生便没有真实本体,就像《金刚般若经》中所谓众生之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苏轼的笔下,人生的空幻意识比比皆是:密州时期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但是人生变化不定的写照,也是佛家因缘和合的阐释。更加明显的还有“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的感慨。不同于佛教的是,苏轼能将人生本质的无意义与当下生活的有意义相结合,从而追求现实生活的滋味、内容、意义。而这种矛盾的结合,形成巨大的张力,成为苏轼豪放超旷风格的生长土壤。

苏东坡与佛印篇8

从东坡出生那一刻起,也许冥冥中便注定了他的不凡,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命运。东坡之父苏洵,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文人,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发奋晚,一生中并没有他所渴望的成绩,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两个儿子身上。好在苏轼苏辙天生才气逼人,苏轼尽管因为欧阳修不必要的谨慎错失科举状元,但却在制科考试上一鸣惊人,得到了制科的最高荣誉。

之后苏家两兄弟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做官生涯,苏轼则开始了漫漫几十载的贬官之路。

任何人的性格都具有两面性,东坡更是如此,他一方面言辞激进从不怕说错话,无论是初做官时的上司还是娶了十八岁新娘的八十岁的学士,都被东坡写诗调侃过;而他另一方面却悉数继承了文官的胆怯,皇上派人来抓他,他也恐惧无比地认为自己生命就此终了。东坡注定命运多舛,乌台诗案,他侥幸逃过一劫,后却又被贬至小小的黄州。让东坡去黄州,这无疑是屈才了,但东坡倒也释然,不做朝廷命官,反而可在黄州逍遥吟诗。在黄州那些年,算是这位流芳百世的北宋文豪最惬意的一段时光了吧,无案牍之劳形,也交到了两位甚是投机的朋友,起了“东坡”这样一个田园味浓厚的号,又开始了另一段独特的人生。

初到黄州,东坡先是尝到了当地味美廉价的猪肉,兴致一来,挥笔便是一首打油诗,《猪肉颂》,其中的一句“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还成为了东坡肉的制作古方。与鲁直佛印间的奇闻轶事,嘻笑怒骂,则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段子。东坡在书法、绘画上的天资便是在黄州彻底发掘出来,后人在吟诵他唯美诗句的同时也在感叹他的才华横溢。黄州之后的东坡,愈发的成熟,褪去了年少的锋芒,多了岁月留下的圆润,洗尽了浮躁的铅华,换回了陈酒一般的无穷回味。于是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位坡,谅解欧阳修的谨慎,赞扬王安石的思想,少一份锐气,多一份内敛。难怪后人评价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东坡的词句是变幻的,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愁;有“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与“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的感叹;亦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哀伤;更多的则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豁达潇洒。

苏东坡与佛印篇9

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语汇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生老病死”最早是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单位”原指佛教丛林(寺庙)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平等”源自佛教的平等,意谓舍去一切差别,最重要的是破除“我执”和“我见”,转第七识(即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一如的境界。今指权利、性别、利益上的相对公平。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如入宝山空手回”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

苏东坡与佛印篇10

走出新加坡樟宜机场,热浪裹着热带植物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我们由此驱车赶往新加坡丹娜美拉码头,再乘坐55分钟渡轮,就可以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民丹岛。这是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最大的岛屿,早在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记载中就曾提及。作为海上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民丹岛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吸引了葡萄牙、荷兰、英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商人的注意。岛上至今留存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

民丹岛接近赤道,终年阳光普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海水清澈蔚蓝、沙滩白净细腻,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整个民丹岛的面积大约1866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新加坡,东海岸散布着有“海上吉普赛人”之称的当地渔民的传统民居,南部保留有早期到民丹岛生活的华人形成的村落,离岛蜂岛则自古以来就是马来人的聚居地。由于交通便利,紧邻新加坡的民丹岛不仅是新加坡人热爱的周末假期好去处,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乘坐的渡轮上就有不少来自欧美国家、亚洲国家的面孔。印尼***府将民丹岛北部32平方公里划为特别行***区,和新加坡***府相关企业共同开发规划成国际级度假胜地;目前,前往民丹岛度假的游客大多就集中在这个“民丹岛度假胜地”。这里汇集了不同风格的国际级度假酒店,休闲设施完善,几乎每家度假酒店都有属于自己的海滩,并为来客提供丰富的室内外活动。

短短五天的造访,对我们来说只是轻轻掀开了民丹岛神秘面纱的一角,而丰富的探访体验则已经带来了说不尽的惊喜与愉悦。 原生态海岛的自然野趣

汽车从民丹特拉尼渡轮码头逐渐驶入岛内,高大的热带植物不断在车窗外闪过。我们的司机是精通英文的马来人,不时殷勤地向我们介绍,左前方这棵是芒果树,右边那棵是莲雾树。这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花木,当然让常年在大陆生活的我们眼界大开。在辨认树种的时候,我们总会发出惊叹,有时是因为发现互相追逐的松鼠一溜烟不见了踪影,有时是因为蹲在路边的银叶猴向我们投来漫不经心的目光。

向导向我们解释道,由于民丹岛尚未大规模开发,且已开发的部分严格遵循不破坏生态的原则,因此岛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前往的娜湾花园度假村,入口处便是一座苏门答腊象的等比雕像。细节的布置似乎已经透露出度假村的经营理念。

稍作休整后,我们踩着度假村为房客提供的平衡车,在度假村中自如穿梭。整个度假村占地面积广大,分为不同的区域,即便是有助力的平衡车,所及区域仍是有限。阳光、海滩向来是热带岛屿的标配。我们所处的媚阳沙丽海滩沙质细腻,静谧的小木屋面朝大海,拥有最佳视野。最令人惊喜的是,度假村竟然有一处小型动物园,饲养着包括巨型蜥蜴、蟒蛇等在内的多种珍稀动物。

来民丹岛游玩,不得不提到这里的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棠救郝洌黄渲泻焓魇且恢窒∮械哪颈咎ド植物,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民丹岛是很多红树林的家,当地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这项珍贵的自然遗产。深入民丹岛的红树林,开启一次野生动植物探险之旅,对于饱享阳光、沙滩风光的游客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我们趁着早上天气还有些许凉爽的时候驱车出发,很快便到达红树林的入口处。穿过一片茂密的林地,就可以看到原木搭建的码头。“除了照片什么都别拿走,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Take nothing but pictures,leave nothing but our footsteps)”,指示牌上的警句让人马上感受到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带领我们的向导是一位当地华裔居民,名叫陈秋然;他已经是第三代移民,夹带着浓重马来口音的中文算得上流畅自如。接下来,我们乘坐摩托快艇,在陈向导和驾驶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思梦河(Sungai Sebung)红树林之旅。

思梦河全长6.8公里,小船离开码头在宽阔的水域上飞驰,河两边可见不少渔夫们休息和摆放渔具的木屋。大约十多分钟后,我们的快艇开始靠近成片的红树林,根据陈向导介绍,印尼拥有全世界18%的红树林,而其中又以民丹岛红树林的规模最大。河岸不时有高大的炭窑映入我们的眼帘。向导说,自古以来当地人将红树林的木材经过烧制变成木炭,这种木炭燃烧时火焰均匀而不冒烟,且热量高,为价值极高的薪材,因此吸引了大量砍伐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民丹岛的很多地方已经停止这项活动。

此时,两旁的红树林越来越密,驾驶员也渐渐放慢行驶速度,以便让向导向我们介绍有关红树林的各种知识,并指引我们观察生活在红树林根部附近的水生动植物。密林之中时而有紫鹭飞过;而当快艇驶入越来越窄的河道时,高大的红树林几乎遮天蔽日,给人以一种被红树林包围的感觉。陈向导提示我们向上看,枝叶间盘着一条黄黑相间的蛇。“金环蛇,有剧毒。不过它们通常比较温顺,现在应该在睡觉。”向导轻松地向我们解释道。快艇驶到河道尽头时,又先后发现两条金环蛇,“少见多怪”的我们不由地摒了一下呼吸,低头看着拇指大的小螃蟹在泥土里进进出出,煞是可爱。

回程时陈向导告诉我,他从事向导工作两年多,旺季时,一天大约要带五六批客人往返红树林,赶上观赏萤火虫的季节,还会加班到晚上9点甚至10点。“夜里的红树林危险得很,毒蛇、鳄鱼都出动了,一不留神就要出危险。”即便工作如此辛苦,他还是满脸笑意地说,陪伴客人探索自然带来的成就感,让他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探访海上吉普赛人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有“千岛之国”之称。民丹岛不仅拥有国际级的度假村,还保留着原始、旖旎的海岛风光。

从旅游区驱车大约1个小时,即可抵达民丹岛东海岸的Tanjung Berakit,这里有当地传统的渔村,延续着古老的海上游牧生活,因此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据司机介绍,以前这些寄生于辽阔海洋的原住民,会在浅海的珊瑚礁上搭建房子,简易的吊脚楼和小木船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后来当地***府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开始帮助他们建立定居的村落。

因为事先准备了零食,我们的到来显然让村子里的孩子兴奋不已。这些孩子脸上流露出纯真的笑容,拿到零食时会羞涩一笑,然后远远地跑开。跟随司机往村落深处走,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满各式各样的渔具,叫不上名来的海鱼晾晒在向阳处,散发着腥咸的味道。孩子们追跑打闹,自如地在一人宽的窄道穿梭,胆大一点的还会跟我们笑着打招呼。司机问候了几位像是老友的村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但是那种如海上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人不由地从心底生出一种暖意。

告别了这座小小的村子,我们来到东海岸另外一处绝美的海滩――Trikora,洁白细腻的沙子踩在脚下颇为享受。海岸上有木头搭建的又像吊脚楼又像帐篷的棚子,据说是向游客出租的“海景木屋”。坐在高高的木屋里,远远地看着蔚蓝的大海里,一朵一朵洁白的浪花涌上沙滩,海风轻轻吹拂脸颊,再加上美酒和几样可口的小食,恐怕坐上一整天都不够。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梦之中,听到不远处司机和几位工匠师傅攀谈了起来。循声走过去,发现草丛中横着一艘还未完工的木船。据说Trikora海岸的造船工匠们保留着传统的造船技术,每一位工匠都掌握了整套工序,可以***完成一艘木船的制造。造船也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请造船的师傅与自己的“作品”合一张影,起初的几秒他还稍显局促,很快便自然了起来,也许每一位匠人都自带一种不做作的底气。 华人渔村的现在和过往

明末、清朝至民国是中国人下南洋最为集中的时期,民丹岛紧邻新加坡,自然少不了华人生活的痕迹,民丹岛南部的胜卡朗自古以来便是华人聚集的村落。最初打拼到此的华人,通过向新加坡人出售木炭和织染品来获取经济利益,凭借着过人的生存智慧和能力,他们在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码头和渔村相连接的长长的栈桥,已成为小男孩们钓鱼的乐园,他们只是拽着一根细细的鱼线,就可以完全沉浸在徒手钓鱼的乐趣里。从村口的小路往里走,两边是常见的海上民居,但与“海上吉普赛人”的居所却大为不同,这里的民居融合了当地风情,而细节处又体现出深受故土文化的影响,比如家家户户都有临街的院子,不论大小都保持着整洁与利落,为了通风大多数家人会敞开门窗,堂屋内摆有佛龛,门框外挂有八卦铜镜。如同所有的乡间小路,通往村子深处的主路并不宽敞,最多能容纳三人并排行走,不过路面却很平整,不时有村民骑着摩托车经过,而一张张和我们相似的面孔,加上听上去约莫是潮汕话的语言,竟让人有些穿越之感。

村子里的杂货店也保留着古老的样式,一块一块竖长的门板打开,就可以开始一天的生意,日落之后再一块一块地挡回去。店门口有时会有卖烤肉串的小摊贩,被放学的孩子们团团围住。不管是杂货店的老板还是推车卖货的摊贩,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或许是日子过得闲适,他们漫不经心地摇着扇子,有时跟客人凑在一起打打扑克或麻将,笑声轻快爽朗。和古早味的杂货店相比,村民自己的房子倒是墙体颜色鲜艳,有的甚至看上去富丽堂皇。司机介绍说,这里新一代的华人后代大多已经不从事祖辈的营生,而前往新加坡寻找新的机会,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有出息的子孙会回来翻建祖屋,以示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穿过海上民居,走进村子腹地。人多了,究竟是华人还是原住民,渐渐已不大能分出来,只有一处古老的祠堂,似乎诉说了一些久远的过往。这座名为“大夫第”的祠堂颇为破旧,与两株百年榕树长成一体,祠堂内除了供奉有佛龛外,没有太多可查阅的信息,只有角落处一块蒙尘已久的木牌子,上面用印尼语写了一些话,大意是1811年,一艘来自中国的船只停靠这里,一位姓沈(音译)的官员留下来帮助当地人建设家园,为了纪念这位开拓者,他的后人们修建了祠堂。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可信不得而知,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那些下南洋的华人及其后代,曾经历了我们可能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 离岛上的马来人聚落

提到东南亚的国家,“马来”这个词很常见。马来西亚的原住民叫马来人,大多数来自马来群岛不同的岛屿。印尼的原始马来人则很少,最新的人口统计显示,印尼的马来人只有4%。民丹岛有一座离岛――蜂岛,是马来人聚居的地方,需要乘坐摆渡船前往。关于马来人究竟来自哪里,到现在都很有争议。现在普遍可以接受的观点认为,马来人是从我国华南地区经台湾岛到菲律宾,再前往其他南方岛屿,甚至更远的地方,如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

为了赶时间,我们租了几辆三轮摩托车,司机都是当地村民,一般在码头停靠拉活儿。进入蜂岛的马来人聚落,发现这里与这两日所见的海上渔村、华人村落大不一样,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边是低矮的马来民居。我们要看的几处和廖内苏丹有关的建筑遗存,散布在村子的各个地方。

7 世纪中叶,占据着苏门答腊东南部的是一个信奉大乘佛教的海上强国室利佛逝帝国,而在那时,廖内群岛就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基地。室利佛逝帝瓦解后,廖内群岛归属马六甲苏丹国(中国史书称“满剌加”)。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马六甲苏丹转移至廖内群岛继续统治,称“柔佛苏丹”或“柔佛-廖内苏丹”,使得廖内群岛成为马来文化的中心。

大约19世纪初,蜂岛成为廖内-岭加王国的行***首府,进而成为***教和古马来传统的中心。当时荷兰殖民者已成为控制这一区域的主要***治势力。廖内-岭加的最后一任苏丹不愿遵从荷兰人的指令签署终止廖内传统君王及官员权益的合约,因而移居新加坡,蜂岛在***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就随之告终。荷兰殖民者威胁没收苏丹包括王宫、建筑物、田地的全部资产。为了防止财产落入荷兰人手里,苏丹下令蜂岛居民拆毁荷兰当局要占领的建筑和产业。我们在蜂岛上只看到了几处皇陵、一两座旧王宫及其他建筑遗存。有意思的是,蜂岛有大约2500名居民,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有皇族血统。这些岛民大部分仍过着渔民的生活。

蜂岛最重要的建筑遗存是廖内苏丹清真寺。它始建于1818年,是一座传音设计完美的黄色清真寺。全寺占地约1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600平方米,由四根立柱支持。13个圆顶和4个尖锐的塔楼,让这座清真寺看起来更像是印度的皇家宫殿。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清真寺在建造时,在石灰和砂石中混入蛋清(一种加固材料);这种古老的“混凝土”配方让建筑至今完好坚固。我们到达时,天色已近黄昏,清真寺传来悠远的邦克声。孩子们聚集在寺内玩耍,对着我们的镜头唱歌、跳舞、做鬼脸,一脸纯真。这恐怕是蜂岛能够追忆廖内王国昔日辉煌的唯一一处遗迹了。 新加坡樟宜机场―― 既是机场,又是不一样的目的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东坡与佛印10篇

学习

畜牧行业调研报告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行业调研报告,内容包括畜牧业公司调研报告,畜牧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

学习

梦回清明节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梦回清明节10篇,内容包括梦回清明节知乎,梦回去年清明节。《水浒传》(本文章回引用以百回本为准,兼及其它版本另行标注)叙述了北宋末年梁山泊起义故事,作为世代累积型作品,里面的梦境描写尤为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梦象,在今天看来

学习

企业社会工作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社会工作论文,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论文题目有哪些,社会企业工作结业论文。(一)我国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企业能够长远稳定地发展,经常需要根据管理、经营、生产等各种需

学习

四字吉祥语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四字吉祥语10篇,内容包括四字吉祥语100个,四字吉祥用语集锦。

学习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天景色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景色优美段落,秋天景色的诗。宋柳永《八声甘州》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音同贺):山谷。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败荷:残荷。元

学习

大雪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雪诗句10篇,内容包括今日大雪诗句,大雪诗句李白。3、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4、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5、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6、万里彤云密布,空中祥瑞飘帘,琼花片片舞前檐。剡溪当此际,冻住了猷船。顷

学习

比尔盖茨名言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比尔盖茨名言10篇,内容包括比尔盖茨的名言汇编15篇,比尔盖茨名言。3、创办一个公司就像建立一座大厦,没有蓝***,就不可能顺利地施工,谁都不能在没有蓝***的情况下施工。建立事业的蓝***,就是订一份企业计划。4、人生的选择决定

学习

早教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早教故事10篇,内容包括早教故事10分钟,早教故事。大石头真的在动,它的一边在一点儿一点儿慢慢的往上抬,越抬越高了,"咕噜"一下,大石头翻了个身,滚到了路边上。小兔他们这才跑上前去看,只见小路上冒出了一根新长出来的竹笋,又粗又壮

学习

经典的句子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经典古文十篇,十篇经典好文。3、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4、痴情的一方注定伤的最深,自古痴情终成空。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

学习

经典名人名言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经典金句名人名言,实用的名人名言作文十篇。3、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5、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6、

学习

六一儿童节活动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六一儿童节活动10篇,内容包括六一儿童节活动及内容完整,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二)加大《**市儿童发展纲要(XX~2011年)》的贯彻实施力度。各县、区妇儿工委,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学习

办公室工作建议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工作建议,内容包括办公室工作合理化建议100条,办公室工作建议意见怎么写。一、高校办公室工作的职能与作用基于教育领域改革相关要求来说,高校办公室工作应当具备以下职责与作用:1.管理服务职能管理服务作为办公室工作

学习

元宵节诗词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节诗词10篇,内容包括元宵节诗词佳句,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完整版。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学习

水浒传歇后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水浒传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水浒传歇后语填词,水浒传歇后语解释。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林冲上山官逼民反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石迁偷鸡不打自招潘金莲给武松敬酒&mdas

学习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苏东坡传读后感怎么写,苏东坡传读后感评语。当然,那么厚一本书,那么多章节,自然不可能一一有感而发,也许是读前半部分比较认真,就大部分谈前面的了。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

学习

苏东坡水调歌头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苏东坡水调歌头10篇,内容包括苏东坡水调歌头全文及注释,苏东坡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好的文章,应该很凝练很耐品并具备很大的扩展性思考余地,这一点,四大名著已经为我们作了最好的阐释。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千古传唱而不衰,其因

学习

苏东坡诗词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苏东坡诗词10篇,内容包括苏东坡春景诗词,苏东坡诗词画意。坡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与唐李白一样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飘逸浪漫的文学天赋,坡在诗词方面均造诣深厚,但相较而言,东坡词又比东坡诗更让人流连忘返。在东坡体出现后,它的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