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篇1
蒋兆晨
还记得瞿boss说要读《苏东坡传》,然后我没读。这是背景。我可亲可敬的母亲到学校找班主任的时候,说她自己在读,结果被瞿boss狠狠地讽刺了一顿。所以,我就读了。
当然,那么厚一本书,那么多章节,自然不可能一一有感而发,也许是读前半部分比较认真,就大部分谈前面的了。
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当然,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后面还有许多的评论,我也就不一一打上去了。不说李白和杜甫的评论,苏东坡的评论我还是觉得比较不错的。一生的才华,经历坎坷,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宋代读书人的一生,这也是我们读它的原因,当然有生动形象这一方面,也是了解宋的一个途径。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2
[关键词]东坡八首;新批评;张力说;人格完善;意义
[中***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85-03
[作者简介]许磊(1988―),女,江苏仪征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海外汉学和中外文学关系。
作为***学者、翻译家和作家的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郑文君(Alice W.Cheang)用英文创作的《诗歌,***治,哲学:作为东坡居士的苏轼》(Poetry,Politics,Philosophy:Sushih as The Man of The Eastern Slope)一文,将东坡八首系列诗歌置于***治流放的大背景中,并运用新批评理论中的文学张力说深入挖掘文本的多重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研究方法和西方文论的有机统一。
一、苏轼诗歌的张力
文学张力说源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他指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130。换言之,在各种对立文学元素构成的统一体中,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互相衬映、抗衡、冲击,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方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郑文君指出“苏轼的东坡八首系列诗歌代表着诗意的语言表达和组诗创作方面的全新的重要实践”[2]387,即苏诗在文字探索方面呈现出新进展。郑氏在文学张力说的视域下,从语言、意境、叙事、角色等方面对苏轼诗歌进行了详细阐释,笔者将分述之。
乔姆斯基的语言结构论认为文学语言的深层结构扩展了表层结构的内在意义场,文学语言从字典诠释式的一词一义的狭隘理解中***出来,通过有限的手段和组合原则去表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灵世界。经受西方传统学术训练的郑氏对新批评理论稔熟,并能化用这些理论如庖丁解牛般分析中国诗词。如苏轼《初到黄州》“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不甚起眼的两句,在郑氏的眼中别出心裁却又契合苏轼诗歌内在旨意。她认为诗句中两处世俗细节的生动性体现在句子本身的悖论中。“无补丝毫事”是苏轼忏悔自身无用,可实际上他对诗歌和实务有极大贡献;对于“官家压酒钱”这一“善举”,初读之似觉苏轼认为无用之人不配享有,而事实大相径庭。再如郑氏根据燕卜荪复义说指出《东坡八首》(其八)中“施一当获千”的三种解读:一是告诫性话语;二是得意的姿态;三是诗歌指示对象不明,可以是友人或诗人自己。郑氏的分析反映张力形成于诗歌语言能指和所指的矛盾组合中,特定语境中的有限所指涵纳了无限所指。
刘若愚认为诗歌探索不同的境界。[3]120诗歌中的实境是实际写出来的景、形、境,而虚境是从中延伸出的想象空间,其对实境产生冲击生成张力。“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宗白华把虚境的博大深邃描述得淋漓尽致。《东坡八首》(其六):“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郑氏认为诗人从现实意***出发,以想象结束。苏轼眼中的橘子并不用以食用或作为礼物赠送,而是用来欣赏的美的化身。橘子是物质实体(“果实”),在将来获取;对橘子生动色彩的想象是非物质的,可现在享受。因此,苏轼追求饱足的过程中首先获得精神愉悦,食不果腹却体验了人生之乐。《东坡八首》(其八):“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晨得成毡?……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郑氏认为,此诗中苏轼不再对未来做虚幻的猜测(虚),而是努力克服当下生活的艰苦现实(实)。郑氏将境界的虚实与语词的双关糅合在一起,可谓见解独特。
诗歌叙事置于一定的时空维度中,文学语境中的时空可将现实时空进行压缩或延展。《东坡八首》(其三):“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郑氏认为其三相较前两首,时空视野更为开阔。时间从“过去”延伸到“昨夜”,投射到将来,“不同时间的经验并置在同一的舞台上,中间,无需通过说明与解释,便呈现了其间所潜孕着的张力与冲突,而时间与人事的变迁与变幻都尽在‘不言’中”[4]24;空间上从“远岭背”延伸到“柯氏陂。”此诗中,“东坡”不再是孤立地点,它具备了与其他地点有关的历史序列性。《东坡八首》(其四):“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郑氏认为此诗中诗人思绪从眼前的东坡绵延到故乡蜀地,又从另一个时空追溯了更久以前的自我。此诗描述性的部分无明确主题或时态指向,使诗歌具有一种悬浮于时空中的奇特效果,这使整首诗作为从诗人年幼时在蜀地的回忆性观察的视角阅读成为可能,也可将其解读为指涉来年丰收。
苏轼诗歌的张力还通过角色的矛盾性体现出来。苏轼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地主阶级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人格化身,他身上有一种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入世精神与对人生的空漠态度之间无法化解的矛盾。苏轼诗中的“退隐”是对社会及整个尘世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和企求解脱。事实上对社会的退避无法实现,所以这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5]160-162 郑氏认为《东坡八首》(其八)迂回曲折地捕捉到了人类之声的语型变化:时而戏谑、时而严肃、时而羞怯、时而轻率唐突、时而隐忍克制。正如卜松山所言,尽管苏轼的人生经历是“儒家”式的,是“入世”的,但其内心,或许由于经历过太多失望和打击,却倾向一种出世的态度,因此他常常在道家及禅宗佛教的思想中寻找方向。这种原本不协调元素的融合,正是他作品及个人魅力所在。[6]202
二、《东坡八首》的主题
苏轼初至黄州作《卜算子》,表达客作他乡归属的失落;后作《海棠诗》定义自我为有德的流放诗人,这种自我意识在诗歌结尾消失,意味着诗中的“自我”尚处萌芽期。《东坡八首》中,诗人从疏离的自我回归到与命运及外在世界和解的自我。其一和其二描绘了诗人从孤独流浪者的典型转变为乐观承受苦难的儒家典范的过程。其三的主题是“再生”,包含荒地之复兴与诗人之再生双重含义。从其一到其三,诗人一直争取与强制性条件建立友好关系:逐客在陌生领地力求转变成田园隐士,与自我和解并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至此,诗人隐士的形象开始清晰。在现实自我的背后,诗人从另一个时空追溯了更久以前的自我,于是其四中诗人的思绪从东坡绵延到故乡。其四在东坡八首组诗中承前启后:苏轼回忆蜀地丰收的“乐事”并构想期望重温的***景,但诗人并未耽于冥想,他在诗末指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期许未来。
上述诗歌都有开放式结尾。其一中“何时”指向不确定的未来,其二结尾形式是“尚未A,已是B”,指涉一个延伸到诗歌之外的时间框架,其三和其四的结尾指向将来。每首诗末都提出一个不确定何时能够实现的目标,这与农民生活由一系列预期结果构成并行不悖。统而观之,这些开放式结局为组诗的周期注入前进的动力。其五中诗人以老农自居,由最初的胆怯悲观转而承担光辉职责,其四结尾处的幻想式推测在其五中转化为现实主义者的保守估量。至此,其一中被命运逐至边缘的孤旅人现已做好重入社会的准备,在给予、接受和偿还的复杂人类关系模式中寻得了一席之地。上述诗歌描绘的系列活动在排除与融入、需要与欲望的两极徘徊、游离。其六中的苏轼从隐士成为社会人,开始突破上述悲伤的两极模式,他完成了从实现小我目标(饱腹)到共同目标(盈余)的超越。
《东坡八首》常被解读为有关苏轼农耕生活的诗歌,因此选集中常只收入前6首。郑文君对此持异议,她认为《东坡八首》的主题是成为东坡居士的苏轼,是通过农耕活动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逐渐寻觅自我的苏轼。其七和其八是对人际关系的直接表述,是友谊的赞歌。此二诗的描写对象是诗人的心腹之交,诗人最真实的自我通过他们得到彰显。其七阐述了友谊的三种模式:一是患难之情;二是田园之谊;三是君子之交。苏轼对自我的三次表述标志着他人格发展的三个阶段。其八的视域缩小,此诗中诗人从幻想回到现实,与友人马梦德对话,“刮毛”表明残酷的现实并未改变,改变的是诗人看问题的方式:作为农民的苏轼无法改变客观世界,但作为诗人的苏轼改变了他眼中的现实世界。此诗中的“获”具有隐喻义,播种和收获暗示的是自我修养的完善。《东坡八首》中的“丰收”有三重含义:一是作为农民的苏轼在东坡与险恶环境抗争,获得耕作丰收;二是作为农民诗人的苏轼,在面对现实农居生活和描述理想田园生活之间达成平衡;三是苏轼主观价值的形成、自我人格的完善。
三、郑文君对苏轼诗歌的分析
本文运用中国传统诗学方法,注重考辨源流,巧用类比。郑文君指出“苏轼诗歌运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共鸣网,将其他诗人的诗歌引入自己的创作中,表达特定的目的。”郑氏分析苏轼诗歌中的典故必溯源原始义,并将典故中的人物类比苏轼,揭示诗人的思想情感。如分析“笋”(《初到黄州》)意象时,首先指出晋代张翰的典故,“对美味佳肴的渴望”表达远离官场、归隐乡里的主题。又以白诗为例,指出中唐诗人白居易流放时期的闲适诗对这一主题的探讨表现了退隐官员内心的变化过程,并以此类比遭遇相似境遇的苏轼。郑氏这样分析“佳人”(《海棠诗》)意象:从“佳人”喻“海棠”层面,她追溯至《离骚》中芳草象征美德的主题,指出海棠是诗人美德的对应物;从“佳人”喻己层面,郑氏首先分析杜甫《佳人》并追溯至汉魏诗歌中常用的具有***治寓意的“弃妇主题”,揭示诗人***治失意之感。
郑文君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构建起宏大的诗歌阐释空间,赋予诗歌多重阐释的可能。这在《孤雁》的分析中尤为明显:“雁”象征诗人,其不安活动暗示诗人遭遇***治流放的不安和担忧;“琼楼玉宇”指帝王的殿宇,苏轼正是从那里被***治联盟疏离,几度宦海沉浮。《卜算子》中的雁不栖息在梧桐上是因为它不属于那儿,正如苏轼离开高处不胜寒的王权之地是因缺乏归属感。郑氏分析此诗联想到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并化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说服力。
郑文君引入西方文论新批评中的“张力说”对苏轼诗歌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她关注文本本身,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且长于分析,逻辑性强,对苏轼诗歌作出了客观、全面的解读。郑文君尽其所能地挖掘诗歌中意象的引申义,并揭示其与诗歌主旨及其他意象的联系。郑文君架构起理解组诗的大框架解读东坡八首,她将前后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动词、结尾方式看成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些考察诗歌的方法在我国学界还未有人涉足。作为异文化中的他者,郑文君的苏诗研究呈现出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文论的有机结合,其通达的视域、丰厚的学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国学界苏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约翰・克劳・兰色姆.新批评[M].王腊宝,张哲,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Alice W. Cheang.Poetry,Politics,Philosophy:Sushih as The Man of The Eastern Slope[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93(2).
[3]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3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下面是整合的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1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苏东坡原来是千古奇人。
苏东坡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只有他自己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与大***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他热爱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东坡情感丰富,对其亡妻寄以青丝,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伤痛。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词风。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卖青春”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他知己无数,兄弟情深,苏东坡又是幸福的。
苏东坡有一身浩然之气,王安石变法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包括他自己的***治哲学,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气质与风格,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与清纯与空灵。他习惯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苏东坡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坦荡荡,使他任何环境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达的一生。身处逆境也不觉痛苦,脚踏荆棘也不觉悲凉,始终保持乐观,像他的诗词一样千载有余情。
细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来这些都是苏东坡乐观的态度和别样的人生哲理。
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2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了《海底两万里》之后,感触颇深啊!
正如书中的阿龙纳斯所说,也许在日后会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的确,不可能别人说什么都相信,起码,我就不是这样一个人。
这前后充满了太多巧合,前面的突然出现,到最后的奇异消失,书上所说的报道和被它所撞过的痕迹,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信服,让人觉得诺第留斯号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书中的各种各样的详细的描写,实在是让人觉得是真的。凡尔纳实在是不愧于“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最神秘的是诺第留斯号上的人,当中,最奇怪的是尼摩船长,我觉得他真是一个天才,他是诺第留斯号的建造者,也是它的设计者,难道真的像阿龙纳斯猜的那样,诺第留斯号是为了复仇而被建造出来的,最后尼摩船长说:“上帝啊!我受够了!我已经受够了!”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悔恨吗?
最后是“突如其来”的大漩涡,为这一切画上终止符号?
这一切一切的谜都没有解开。
文章中精细的描写了海底,那样的大海还真是让人着迷啊!纯净的颜色,各种各样的鱼,虾,还有珊瑚,整个感觉,就好像海容纳了一切。各种各样的物品,在海里,似乎什么都不缺,想尼摩船长所说:“……海是包罗万象的;海的气息纯洁而卫生……海是动,还是是爱……它是长存的生命。
让我们一起去探游“海底两万里”吧!
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3自从读了《海底两万里》以后,它便更加的激起了我对大海的好奇心。每逢深夜,尼摩船长都会驾着他的那头“独角鲸”在我的梦境中遨游。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当时,有许多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时发现了一头“独角鲸”,并有船只遭到“独角鲸”的袭击。于是,在公众的呼吁下,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独角鲸”进行追捕。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康塞尔和当时的捕鲸高手尼德也参与到捕鲸的活动中来了。结果,追捕“独角鲸”的战舰反被“独角鲸”追逐起来,并遭到“独角鲸”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后,被“独角鲸”所救,此后便跟随“独角鲸”周游四海。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到红海到地中海到大西洋再到南北两极海洋,探尽了海底的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适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了陆地。伴随着这部书由始到终的人物有:宽容大度的阿龙纳斯教授、忠心耿耿的康塞尔、勇敢豪爽的尼德和谜一般的尼摩船长。
最令我敬佩的便是这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我们知道,按当时的科技水平,是无法造出当今的潜水艇,也就是文中的“鹦鹉螺号”舰船。但是他却用一支平凡的钢笔描绘出了潜水艇的前身,体现了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世界描绘得和现代高科技探测的海底景象相差无几,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一个真理:只要我们有梦想,然后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梦想就会实现。就像儒勒·凡尔纳一样,他有着远大的理想——制造出文中的“鹦鹉螺号”,虽然他没有真的去造潜水艇,但是他的理想给了后人以启迪,根据他的理想制造出了今天的潜水艇。随着地球上资源的不断短缺、气温逐渐变暖、灾难频繁发生,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争先恐后探索着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以寻求一个可以让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我相信,随着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将会在外太空的另一个星球上生存,那个星球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二个地球”。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让我们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去奋斗吧!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4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像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
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初中生寒假假期阅读读书感悟范文5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唤醒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简爱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虽然我觉得小说最后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爱,毕竟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
能被你的同伴们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能给他们增添一份愉悦,再没什么快乐能与此相比了。
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4
摘 要:由儒而道,由道至释,苏轼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熔三教于一炉,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旷达人格,黄州之贬是推动苏轼旷达人格最终定型的契机,乐天、闲适、心安是苏轼旷达人格的具体表现。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第一章中毫不掩饰他对苏东坡的偏爱:“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而在序言中对苏东坡的人格就有所论及:“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林语堂为苏轼的旷达人格所倾倒,只可惜他没有深究,而给本文留下了探讨的空间。
一、儒道释对李白、杜甫、苏轼影响之异同
豪放之李白。李白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奇异的行为方式,超迈绝伦,百世无匹,儒道释对李白的真正影响其实都很有限。表面上看,李白大有儒家“济苍生、安黎元”的雄心,但实际上李白真正关心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而且是“宰相之用”;李白迷恋道教,一方面是道教的炼丹成仙契合了李白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走“终南捷径”,但他对道家思想的精髓并无太多体会,虽然他醉时吟唱过:“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其二);李白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但在李白眼里,佛教与他所信奉的道教似无太大的差别,李白并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基本上算是与佛教擦肩而过了。所以,李白一生虽也浸染儒道释,而豪放本色不改。
沉郁之杜甫。总览杜甫一生儒道释的消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杜甫曾有发自肺腑的“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跄俱尘埃”(《醉时歌》)的沉重感慨,尽管杜甫一生频繁出入道释,儒学却始终都占据着杜甫灵魂的主导地位,而道释在杜甫的心灵坐标中总是若隐若现,无足轻重。我们承认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杜甫对道释的感受有所深化,但这种深化,是有限的,总体来说,是浅尝辄止。也许是儒家观念早已深入杜甫骨髓,影响了他对道释的接受,虽屡遭挫折、打击,却矢志不渝,诗人到老都保持儒家本色,而显沉郁风格。
旷达之苏轼。论人生大起大落之坎坷,苏轼与李白、杜甫相比,当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在苏轼的诗中却少有李白式的“呼天抢地”的宣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与尔同销万古愁”,也没有杜甫式愁苦的悲鸣:“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二、苏轼旷达人格之嬗变
知兄莫如弟,对苏轼一生思想之变迁,苏辙曾有最精当的描述:“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十二)这里苏辙大致为我们勾勒了苏轼思想演变的轨迹,由儒而道,由道至释,苏轼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熔三教于一炉,苏辙形容之为“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其实就是炼得了可与儒道释并列而四的旷达境界,而且苏辙还透露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贬于黄州是苏轼旷达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赏识却始终没能重用苏轼的宋神宗赵眘曾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三教平心论》)这种说法虽偏颇,可也不无道理。儒家对苏轼来讲犹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皇帝、太后几度的知遇之恩让苏轼终生感激涕零,尽管其因“才名太高”,加之“口无遮拦”,而屡受讥馋,仕途多舛。直至年过花甲,被贬儋州,苏轼还在词中写道:“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觑,旧学终难改。”(《千秋岁·岛外天边》)可见其儒家济世之心虽逐渐淡化,但从未消失,依然是身在江湖,心念魏阙。
苏轼对道教是有所接受的,到了黄州之后,除去研读佛经之外,他也曾在一家道士观里闭关七七四十九天,且有不少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道教举措。不过相比于道教,苏轼更偏爱的是老庄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逍遥游等道家思想深深地拨动了苏轼的心弦,这在《赤壁赋》等作品中可见一斑。庄子主张以通达的态度看待人生,不追觑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抛弃俗世之念,就不为俗世所累。庄子还论及“养神之道”,大谈虚静、恬淡、无为之学,“纯粹而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又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庄子·天道》)总之,苏轼对《庄子》一书,可以说是烂熟于胸,对其旷达人格的形成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儒道学说中的某些东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学。禅宗强调内心的省悟和净化,将一切归之于心境,归之于“无念”。苏轼则将儒家的“独善其身”思想与禅宗的“无念”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使自己超然于万物,特别是在逆境中能泰然处之。他用心于佛是从风翔任签判开始的,较多地接触佛教当在通判杭州时,而真正全身心研习、领悟佛理,则是他被贬黄州之后。在《黄州安国寺记》里,苏轼总结了自己学佛的体会:“‘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核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苏轼的旷达除了源于吸收儒释道思想精华外,也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一生都在精研《周易》,用自己研习儒道释所得去释《易》,写成一部《东坡易传》,同时活用《易》理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东坡易传》始作于苏轼官贬黄州时,一直到谪居海南期间才最后定稿,它凝结着苏轼毕生的心血,展示了苏轼独特而高超的哲学智慧,提出了“性命自得”等独到见解。正是以己心体悟而通达天道、人道,使苏轼处理事情了然无碍,而至超然旷达。
苏轼一生,始终未脱离仕途,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着他。但中年以后,道释思想对他的浸润愈加深厚,一改青年时期的力辟佛老而为融合佛老,成为宋代士大夫调和三教的典型。苏轼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阐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辨才文》)在为其弟苏辙所著《老子解》作跋时,他非常肯定该书对三教合一的贡献,指出:“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仇池笔记·卷上》)
苏轼过人的智慧在于他能高屋建瓴,而使三教合一。他基本上是尊儒崇儒的,但决不为儒学所囿;他崇尚老庄思想,而不至于厌世和虚无主义;他喜欢研读佛经,悟道参禅,但又不愿削发为僧。就苏轼自身而言,“乌台诗案”固是厄运,但黄州之贬又何尝不是大幸,因为非此苏轼就不能真正深入道释,而悟人生真谛。所以黄州对苏轼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因为正是黄州之贬促成了其旷达人格的最终形成与深化,而使苏轼的人生渐入佳境,即使其后半生又屡遭贬谪。
三、苏轼旷达人格之表现
乐天派之苏轼。林语堂不愧为苏轼的知音:“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能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这种混合十分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人两者兼具……苏东坡最佳的名言,是他对弟弟说过的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东坡传》)
苏轼曾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予去杭十六年……》)白苏二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宦海沉浮,大起大落,几经荣辱;思想上儒、道、禅的杂糅,特别是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等等。苏轼吸收了白居易身上的乐观精神,而又超越了白居易略带消极的自适而至旷达。苏轼生就开朗健康的幽默风格,他的幽默诙谐、睿智机趣的风采处处可见,正如《渑水燕谈录》中说:“子瞻遇人温厚,有片善可取者,皆与之倾尽城府,论辩唱酬,间以谈谑,以是尤为士大夫所爱。”《西清诗话》载有苏轼的一首打油诗:“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谈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好友陈季常总被妻子训斥,这让苏东坡想起释迦牟尼狮吼的样子,加上陈季常的妻子来自河东郡,便有了“河东狮吼”的笑谈,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黄州之贬把苏轼的乐观性格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产生了千古绝唱《前赤壁赋》。总览全文,由景及情,由乐到悲,再由悲而喜,形象而集中地勾勒了作者由苦闷而至解脱的心路历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乌台诗案、黄州之贬,苏轼痛定思痛,参之佛老,而豁然开朗。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应该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赤壁的清风明月,藉以老庄佛禅之玄理,成为苏轼豁达的根据。
闲适之苏轼。苏轼在《书临皋风月》中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又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世上什么人都有,就是少有闲人,因为欲壑难填,人心难闲,非到一定境界,闲适就无从谈起。可以说是谪居黄州,让苏轼成为了“闲人”。他常常“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①苏轼黄州之“闲”固是迫不得已,但也给了苏轼反省的机会,而使他经历了一场灵魂的炼狱。他一方面躬耕于东坡,像老农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农业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体味生命的真意,一方面读佛老之书,参禅学佛,炼丹闭关,而始知闲者要义。黄州之贬使苏轼涅槃而获得了新生,其旷达人格已蔚为大观,作于到黄州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词可以为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从禅宗的视角看,如果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虽潇洒镇静仍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还是一种形式的“执”,那么“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是真正的彻底的“破”,词人这才回到真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而显闲适。
苏轼晚岁被贬至惠、儋,对闲的追求也更加自觉。岭海时期的苏轼完全摈弃了外在俗事的影响,关注对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只求诸于自我、内心的感受,实现了物我的齐一。苏轼以一种“闲”的眼光来关注内心,关注日常生活,并以“闲”的方式来艺术地生活,所以举凡食鱼、烹肉、煮茶、养卉、酿酒、睡梦、梳洗、***、习禅等生活琐事无一不出现在苏轼的诗文中,无怪乎林语堂这样吃力地描绘苏轼:“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心安之苏轼。关于“心安”,中唐中隐诗人白居易曾反复吟诵:“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吾土》),“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杏》),“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苏轼对白居易的“心安”境界当心领神会。王定国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于元丰二年谪监宾州盐酒税,元丰七年罢还,元丰八年十二月苏轼也回到京师,苏轼曾以《定风波》词记叙二人阔别重逢,即显示了其时苏轼“心安”的心态,其序曰:“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定国南迁归,予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用其语缀词。”词云:“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词是赞友人,更是作者贬黄州之后心灵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苏轼又遭贬谪,其实对于已至旷达之境的苏轼,天涯海角之贬都形同旅游,因为贬谪的只是苏轼的身体,而丝毫损害不到诗人那颗旷达之心。贬居惠州时,苏轼《纵笔》写道:“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敲五更钟。”诗人“心安”由此可见一斑,据说此诗给当时的宰相读到,迁怒于苏轼这样安稳的“春睡美”,再次把苏轼谪贬到儋州。
四、结语:《念奴娇·赤壁怀古》属豪放还是旷达?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看作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可细究起来,似乎不妥,因为全词的重心应在末尾,前面大段豪放的抒写应只是铺垫。总观全词,作者亲临赤壁,更是“神游故国”,借赤壁雄浑景象和“风流人物”周瑜的想象,引出“多情应笑我”的自嘲、“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举杯洒江的自适,来抒发自己当时来之不易的心境——旷达。显然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与豪放风格所要求的宏伟气魄和昂扬感情相去甚远,我们不应该被词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豪迈诗句所蒙骗,而错过了词作真正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此作应该是豪放中显旷达。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②这里李泽厚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苏轼旷达的人格。也正如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所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而我要补充的是,如要论人格之高远,当非苏轼莫属。
参考文献
[1] 曹志平.论苏轼的“心安”境界及其深层思想结构[J].西北师大学报,2004,(4).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5
苏轼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两度发配三地流徙的流放生涯,前后加起来有近十年之久。苏轼一直是一个以达观超脱著称的人物,但这么长久的流放无疑仍在他的思想和文学中刻下了许多永远的印记。流放时期的作品,大多可列入苏轼最优秀的作品之列。《东坡海外集》收录了苏轼在广东(惠州)和海南(儋州)两地的流放之作,其诗达到了圆熟的境地,其精神最为温暖平和,一百二十四首唱和陶潜的诗可以列为代表。湖北黄州时期,诞生了最著名的词《浪淘沙・大江东去》,最著名的小品《记承天寺夜游》,最著名的抒情短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苏轼陪客两游赤壁,前后不过三个月,有“前赋”有“后赋”,同题之下并为名篇,其中确是各有千秋。前赋写初秋之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写晚秋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之游,以咏诗吹箫为内容;后赋之游,以登山为始,以放舟为终。前赋以议论为文中主体,后赋以画景为主体。后赋画景,写苏轼独自登山长啸,感觉“悄然而悲”“肃然而悲”,三人同舟,感觉江流的寂寥,思情都在景物中。前赋议论则意气风发。客人怅然于天地不变,长江无穷,人生短暂。东坡虽在流放中却能从大处看世界,说:以变化看世界,天地万物每一瞬间都不同;以不变看世界,明月还是那明月,江流还是那江流。万物各自有主,唯山间明月江上清风,我们可以共享,而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种恢弘的人生感想最能感动人。以个人偏好论,我宁取前赋为上选。两篇都有感伤情调,后赋的感伤只能以孤鹤入梦的缥缈来冲淡,前赋的感伤则为放达的思想所化解,一变为真心欢笑。“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样的结尾何等天然和绝妙,写出了人在山水中的恣肆和放松,写出了山水本色和人的本色。《记承天寺夜游》虽短,也是同样姿色。先记年月日,欲睡见月,起身到承天寺找朋友散步。正文不过三十余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此打住,真正应了东坡对自我的总结,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如是而已。苏文,尤其是他的小品,那些题跋、札记、尺牍,都是这样简约从容,颇类《世说新语》的文风。看起来都是片断,没有天头地尾的端正,却是天然的完整。这部分的坡之文,影响了其后明代的公安、竟陵两派,影响了张岱、袁枚、郑板桥。袁宏道说:“东坡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这是深知东坡者的说法,小文的好处,就在辞达而已。
辞达,在孔子那里是一个基本的文学标准,在苏轼这里则是最高准则。他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辞达,不是简陋,干巴巴,有可达之意,自然有能达之辞(表述清晰的文章)。文采之类,都在你要表述的意思里,用不着额外用力。苏轼本人有这份自信,也确有实绩摆在那里。
……
东坡又是词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东坡把花间派词人和柳永都变成跟班走卒了。这赞语难免高亢一些,不过,词到了东坡手里确是面目一新。首先是题材的拓展,东坡是无事不可以入诗,无事不可以入文,同样无事不可以入词,无论山水田园、怀古感今、咏物纪事,尽挪入词中畅达之,绝不拘束在男女情离别苦的传统题目里。其次还是境界和气象的开阔。这还是手眼问题。是胸有朝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是思想的追光,光芒所及,精神毕现。
……
东坡一生起伏跌宕之大,是有理由无比愁苦痛不欲生的,但他却能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流放黄州,在最具代表性的《念奴娇》中也保持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洒脱。困居海南之岛,他也有“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的放达。
东坡,不仅在文学表现中,而且在身体力行中,打通了儒、释、道三家门户,成为中国文化的典范形象,因而受到了历代几乎全体中国人的衷心热爱。他的著作,也受到爱不释手的广泛阅读。
1101年,这个著名的流放者于重归大陆后的第二年病逝于常州。
(节选自《经典躺着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用点拨】
他是一名散文家,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是一名诗人,笔调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是一名词人,其词直抒胸臆,粗犷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一名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就是宋代文坛领袖苏轼。
由于他拥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多方面的巨大成就,所以,称他为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同学们能将其人、其文、其事,将他的坎坷经历、怀才不遇,将他的坚忍、乐观,将他的勤奋、博学、多艺,作为素材运用进自己的作文,那无疑能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2012山东烟台卷)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身处逆境,笑对生活。你是一个***治上的牺牲品,但你绝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因为你热爱生活,笑对苦难,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你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艰难岁月中,从容体会生活的甘美,于是便有了“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有了“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优游,有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的潇洒。即使在凄凉孤独的晚年,你仍能乐观地吟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的豪迈之言,这哪里像是出自一个逆境中的老人之口呀?
【点评】紧扣文题,巧引下文,连续引用,表达真情。
2.《生命,因奉献而闪光》(生命,因 而闪光)(2012四川广安卷)
你不仅把无数优美的诗文无私奉献给你的读者,你还把大爱奉献给你治下的百姓。你在任地方官时,捕蝗、治水、开湖、修堤,不辞劳苦,功莫大矣。老百姓永远也不会忘记,你在黄州时为救弃儿解囊相助,“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你在杭州处理民间诉讼时替制扇商画扇,以解除其困境;你在常州退还一老妇人不肖儿子卖给你的百年老屋,而对于钱却只字未提……你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为民谋利的奉献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点评】承启自然,观点鲜明,视角独特,感动人心。
3.《与苏轼并肩而行》(与……并肩而行)(2011黑龙江黑河卷)
与苏轼并肩而行,你会被他的艺术才华深深折服。他的诗可比盛唐,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平。他的词开一代新风,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散文与韩柳比肩,雄视百代,流芳千古。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他制作的东坡羹、东坡肉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与苏轼并肩而行,你会被他的满腔真情深深打动。因为他对自己所爱之人可谓情笃意浓,爱之深切。在悼亡妻的《江城子》中,苏轼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真是字字如泪,句句如泣。
与苏轼并肩而行,你会被他的独特哲思深深吸引。同是庐山,在李白眼中,那仅是一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大山,可在苏轼眼中,却有了千层的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多么冷静的分析,多么敏锐的洞察呀。
【点评】围绕主旨,多维表达,素材翔实,文字生动。
4.《灾区的同学,我对你说》( ,我对你说)(2011山东泰安卷)
灾区的同学们,当你失意彷徨的时候,当你忧愁烦闷的时候,请你走近苏轼吧。静静聆听这位先哲在坎坷动荡的一生中留下的文学精品,你会不禁被他天下为怀、无私无畏、随缘放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而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又是如此微不足道,只要跨过去了,前面依然是灿烂的阳光。
【点评】开门见山,激发兴趣,充满鼓励,情暖人心。
5.《那曾感动我的苏轼》(那曾感动我的 )(2010湖南怀化卷)
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所以我们喜欢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的才华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坡不仅让人喜欢,更让人感动。初读坡,你会为他的文采所感动;再读坡,你会为他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坚定、乐观而感动;而一旦你真的走进坡的世界里,你则会为他超然洒脱、随缘自适的心境而感动……
【点评】运用对比,引出话题,过渡自然,突出主旨。
6.《我改变了挫折的色彩》(我改变了 的色彩)(2010重庆卷)
面对挫折,到底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来看看900多年之前的苏轼是如何做的。
面对官场浮沉,磨难不断,苏轼多想“乘风归去”,不问世事。然而因为对人间的热爱,使他变得异常坚强。纵然缺憾无数,伤感无数,他也心怀快乐,坚持走了下去,于是才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大彻大悟,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情祝福。所谓的挫折,所谓的痛苦,在苏轼这里,统统改变了颜色,由黑色变成生活的五彩。
【苏轼名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6
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无可比拟的才华。一说起苏东坡,就不能不提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才。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中国文人飘忽的衣袂,聆听到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场。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7
由此看来,林语堂因为对坡“有同情(相同的情感体验)的了解而完全知道他并真正喜欢他”,所以他把为坡作传当作一种享受,行文娓娓道来,如品甘茗,如坐良朋,惊心动魄,妙趣横生,稍有涉世者,必以泪洗面,自觉屏蔽世间一切烦恼,享受一顿丰美的精神大餐。
简单说来,坡于1036年11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1057年以全国第二名(实为第一,因主试官欧阳修对他的朋友曾巩水平过于自信怕遭人非议误致)的成绩一举高中进士后,开始了他长达44年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仕途生涯。在这44年中,他实际从***时间只有21年6个月,其余时间不是频繁异动被迫奔走等待于两地之间(8年4个月),就是为父母守丧(4年6个月),入狱受审或谪居黄州、惠州、儋州等地(10年整)。所以,坡的一生,从金榜题名的荣耀到阶下囚的羞辱,从位高权重的翰林学士知制诏、吏部、礼部、兵部尚书到任人践踏蹂躏的等外平民,他都有所经历。但不管风吹浪打,他都诗文汨汨,怡然自得。对他的一生及他的处世态度,在孝宗皇帝赐封他为太师的圣旨中可窥见一斑:
“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觌,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v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i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佑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是以论世。倘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林语堂著.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P9-10.)
溢美之词,洋洋洒洒。“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坡方正温和,既积极践行儒家积极入世,又保持了超越世俗、洒脱豁达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并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这些历来纠结缠绕的矛盾,为后世读者,特别是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自如挥洒人生的完美典范。
坡留给后人的,不论是在他两度请辞出朝为***的杭州,还是谪居的黄州、惠州和儋州等地,千年之后凡他所到之处,依然“有仙则名”,足见他的行***能力及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崇高威望。他每到一地,羡者仰者如织。他身后留下的2700余首诗歌,340余首词,体裁多样、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书法、绘画,气势豪迈、思想丰富、独具匠心。可以说,没有坡,整个北宋***坛和文坛都将黯然失色,天下无人可称“万古风流第一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被林语堂称为具有蛇的智慧和鸽子的温文的全能大家?是哪些因素铸就了这个兼具“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修行瑜伽的佛教徒、巨儒***治家、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诗人、一位在***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之精华于一身的旷世奇才?笔者认为,聪颖的个人天资和渊深的家学氛围是其可能性因素,而崇尚才学的社会风气和包容大度的时代氛围是其现实性因素。
首先,富有思维穿透力的个人聪颖天资,父亲榜样的潜移默化和母亲的深明大义,为坡的旷世奇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东坡天资聪颖,特别是其超人的思维穿透力,更让世人叹服。十岁时见一小老鼠为自救而装死骗人的场景后,即作《黠鼠赋》,发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博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的感叹,其思维之穿透力,着实令人感叹。
其父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并终有所成,与其两个儿子并称“三苏”,父子三人共同占据了唐宋家的三席位置。父亲榜样的潜移默化对兄弟二人的成长与成才的重大影响,世人皆知。其母不仅知书达理,还深明大义。一次她为还未启蒙的小东坡朗读《范滂传》时,小东坡问:“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坡后来一生秉持的人生理念,与范滂多有神似之处,母亲深明大义对东坡***人格的养成,起到了方向性的导向作用。
东坡超人的思维穿透力,加上父亲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母亲的深明大义,共同铸就了东坡旷世奇才的坚实根基。
其次,贤妻淑妾的精心呵护,生死弟兄的挺身而出,“上至玉皇大帝,下至田院乞儿”的天下朋友并思想追随者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其锋芒虽露,但在心理上一直“有恃无恐”,诗文汨汨,惠泽天下。
东坡一生,虽仕途不顺,但在生活中一直有贤妻淑妾、生死弟兄和不可计数的至交好友相伴相随,所以他的心灵从未孤独。
东坡有两妻一妾,不仅个个贤惠,而且知书达理,与东坡总是心灵相通,不论东坡落魄之时,还是他腾达之际,她们都是东坡勤勉的贤内助、心灵的支持者和安全的守护神。
原配妻子王弗,是一个“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的人,与之相伴十一年后去世。十年后东坡梦中与之相见,醒来所填的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怀念之词,其感人肺腑之深,至今无人超越。
续配妻子王闰之为王弗堂妹,性格柔顺贤惠,陪伴东坡度过了巅峰体验的二十五个春秋,把东坡的孩子们都一一养大成人。东坡一首《蝶恋花》(“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表尽无限感激之情,闰之去世时,东坡“泪尽目干”。
侍妾朝云总给东坡带来智慧和灵感,可惜命不长久,先东坡而去,一曲《江城子》(银涛无际卷蓬瀛。落霞明,暮云平。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苍梧烟水断归程。卷霓旌,为谁迎?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唱得人肠断心裂。
子由作为东坡的生死弟兄,既是他戏耍共享天伦之乐的终身伙伴,又是其***人格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东坡每次落难,子由都挺身而出,或捐出全部官职为其赎罪,或倾其所有“穷(自己的)家富(哥哥的)路”,每每如此,他都遭到牵连,或贬或降,甚至官职尽丢,家财尽去,子由都无怨无悔,坚信哥哥的人品和人格。可以说,坡的一生,不论春风得意之时,还是愁肠百度之日,子由都与他形影不离,他的诗词中有关子由的题材也是最多的。熙宁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任上的东坡,因思念不能见面的弟弟,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让其他所有中秋题材的诗词黯然失色。乌台诗案,东坡料此生无望,与子由诀别的《狱中寄弟子由》二首词(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对冤屈的喋喋抱怨,萦绕不散的唯有那浓浓的亲情,对妻子的愧疚和对子由的留恋,更见兄弟情深。
东坡才高八斗,为人豁达,幽默诙谐,亦师亦友者甚多。他的朋友名单中,既有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范镇、张方平、驸马爷王诜等朝中达官显贵,也有许多诗人、名妓和高僧,还有他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员和普通平民。仅以他三处贬谪之所的朋友网络,便可见东坡从未寂寞。
在黄州,有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守昌,一个已经追随了他二十年的马梦得,邻居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一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等人,还有不时慕名而来的访者。因有这些好友相伴,东坡的诗、词、赋和散文的功力都大有长进,他一生的文学名篇多在黄州期间完成,如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
在惠州,苏轼“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仅惠州周围的地方官们对他很友好,远在杭州的僧人参寥、常州的钱世雄,不断派人带礼品药物、书信来探望。苏州还有一个姓卓的佛教徒,步行七百里给太湖地区苏家与那里的朋友送信。坡在宜兴的两个儿子很长时间听不到父亲的消息,十分焦虑,姓卓的听到,他说:“这个容易!惠州也不是在天上,是不是?若是走着去,总可以找得到。”姓卓的便步行出发,走上这条漫长的道路,横越大C岭,走得满脸紫Z色,两脚厚茧皮,他走到了。用这种方法,坡不断与家人保持联络。道教奇人吴复古和他同住数月,随后两年,在惠州和子由官职所在的高安,时常往返。另一个坡的同乡道士陆惟谦,不辞两千里之遥,特意来看他。
在儋州,东坡一家颇受太守张中优待,让其住在官舍里,当地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匹夫匹妇迅速成了他的好友。后来因为***敌小人的干预,东坡一家被从官舍逐出,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那些穷读书人的子弟,亲自动手帮助他盖房子。“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
由此可见,即使是东坡一生最为困顿之时,因为有贤妻淑妾的精心呵护,生死弟兄的挺身而出,“上至玉皇大帝,下至田院乞儿”的天下朋友并思想追随者的理解和支持,其锋芒虽露,但在心理上却一直“有恃无恐”,他不仅少有寂寞,而且诗文不断,惠泽天下。套用当年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的话,“坡者,岂惟宋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已。”
再次,不杀士大夫的北宋国策,崇尚才学的社会风气,为东坡***人格的展现从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保证。
由于历史原因,宋朝立国后即定下极力奖励文学艺术、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所以,北宋在中国历史上可以堪称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尽管出于不同***见,或出于个人恩怨,人与人之间常有争斗,但手段还是比较怀柔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并不多见,国家意识上还是显得较为包容大度,这为东坡智慧的挥洒提供了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国策的效用,北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诗文才学的时代之一,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明百姓,如有一段时间读不到东坡的新作,就会茶饭不思,就是与北宋为敌的契丹,对东坡的诗词也十分景仰,“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送子由使契丹》)。正因为有了如此崇尚才学的社会氛围。东坡每到一地,不论是正处于人生低谷还是顶峰,他都有诸多的追随者,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强大支持,使得东坡智慧的灵光随时随地都得以较为自由的挥洒。
最后,坡是一个既具有大格局责任感,又能***思考,还始终保持幽默诙谐、淡定从容、随遇而安的心灵品性的人。这样的旷世奇才,古之少有、近代更是闻所未闻!
坡的大格局责任感,在他一生所作所为,以及他诗文的字里行间,处处都有所体现。不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忧君忧民,“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
坡的***思考能力,在高太后亲***期间体现得最为鲜明。太后亲***,司马光等旧***顺理成章相继回到了权力中心,他们对王安石等人的变法一概否定,全面废除。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诏的东坡,根据此前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认为王安石的新法在内容和推行手段上确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也有不少合理之处,所以他试***“兼行二帝忠厚励精之***”,做到“仁厚而事不废,核实而***不苛”,认为新法不宜尽废,应“参用所长”。此举令重掌大权的司马光愤然“有逐公意”。于是,刚出火海(新***攻击和诬陷)的他,又陷入了旧***的不满和排挤之中。此后的两年间,由于他耿介、坦直、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和无畏精神使然,他从不人云亦云,一切主张见解都出自于自己深沉的思考,在没有自觉需要改变之前,确有种“知其不可而亦为之”的惯于思考的***人格,受了挫折也不懊悔。
坡的幽默,乃是一种潇洒和飘逸的人格外显。在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乌台诗案以苏轼降官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且无权签署公文告终。历经四个月又二十日的狱中之苦后,终于重见天日,当天他便扔下“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的豪迈诗篇而去,足见其幽默中的潇洒和飘逸。
坡的淡定从容、随遇而安,从他两遭迫害、一贬再贬的心态调适中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太后西去,***治风云又起,哲宗亲***,新***又得重用,年近六旬的他被一贬再贬,先惠州三年、又海南儋州三年。虽然“兄弟俱窜,家属流离”,但他的心情也只是“随缘委命而已”(《与程德儒书》),他每到一地,都对那里产生感情,随遇而安,把心力倾注在当时的***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东坡已过六旬,料想此生将在惠州度过余生,于是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老年公寓。新居落成后,他曾写了两行诗,描写在春风中听着房后寺院的钟声,酣美午睡的情景。时任宰相的章正好是他的***敌,他说:“噢,原来坡过得满舒服!”于是将他再贬到海南儋州。
哲宗去世,徽宗继位,新皇太后摄***,元v老臣一律赦罪,东坡家人获准自1100年7月自儋州北返往常州,次年6月到达,一切还没有来得及安顿,东坡突感不适,自知时日不多,于公元1101年7月28日,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林语堂先生最后写道:“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8
四――“四当”、“四戒”
东坡十分注重养生。他曾自谦地说“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四当”是指东坡应朋友张君所求,书赠其之养生药方。东坡云:“吾闻《战国策》中有一方,吾尝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东坡奉传的这四味方药,将先贤的养生之道蕴含于生动的比喻之中,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尤其可贵的是,用这四味药养生,不在于你是否有钱,而在于你是否有心,它更适宜于广大的平民百姓。这四味方药,不仅强调养生应培养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更注重养生者应具有良好之心态!诚如东坡所言:“安步自佚,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四味”方药的要义是“四当”,而“四当”的核心是胸中要存有能“当”的平和的心态!
“四戒”是指东坡被贬黄州时,在雪堂书写的四戒。东坡书云:“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此三十二字,吾当书之门窗、几席、缙绅、盘盂,使坐起见之,寝食念之。元丰三年十一月,雪堂书。”东坡之四戒,又是以生动的比喻来阐述养生之道的典范。这三十二字的四道警言,不仅体现了东坡以史为鉴、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养生防病之道,而且,也充分显示了他尊道贵德、修身养性、自警自律的高度觉悟。东坡在被贬黄州的困境下,书“四戒”以使“坐起见之,寝食念之”,念念不忘养生修性的生动范例,不仅印证了古人“仁者寿”的箴言,也为现代人们在养生之中注意培养高尚品德,陶冶自身情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三养”、“三疾”
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是东坡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汤、羹、茶、点、荤、素、粥、饭等诸多方面,而且富有民间色彩和东坡自创的特色,历久弥新,中外闻名,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东坡重视饮食养生,决不等同于大吃大喝,铺张奢华,恰巧相反,东坡提倡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以俭素为常。东坡在《记三养》一文中自约成规:“东坡居士自今日已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其如此定规的理由就是“三养”,即“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东坡自奉的“三养”,不仅总结了他的饮食旨要和养生之道,某种意义上,亦是他人生理念的真实写照。东坡提倡的“三养”的俭素,对现代的人们,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参考的价值。东坡以自己的亲身经验,谆谆告诫人们:“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此似鄙吝,且出之不得已也。然自谓长策,不敢独用,故献之左右。”
东坡对道家的养生有深入的研究和亲身的修炼。“三疾”乃东坡研习道家养生的经验之谈。东坡认为,“神仙至术,有不可学者,一忿躁,二阴险,三贪欲”,“无此三疾,切谓可学”。忿躁、阴险、贪欲之所以为学养生者之“三疾”,皆因为其与道家崇尚的清静无为、尊道贵德、少思寡欲完全背道而驰,格格不入。“三疾”缠身,难以使人达到内心的平衡,有害于身心的健康,故应除去。
二――“二言”:和、安
东坡一生勤学好问,广交朋友,善于从社会和生活中学习养生。他在《问养生》一文中记载:“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东坡向好友吴子(吴子野,字复古)问养生所得“二言”,言简意赅。其要义是要善于与道俱融,自我调摄,顺应自然,求得生理、心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东坡心目中的“和”,就是要求做到与天、地、人、道的和谐,就应“识天道,应天道”,“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就能“行万物之理,无往而不自得”,就能“清静致中和,心平而气和”。东坡心目中的“安”,就是求“自静”“神安”,“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就是求“贵生而避害”,“人生安为乐”;就是“随遇而安”,“吾心安处是故乡”;就是“安贫乐道”,“平安是福”;就能“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就能保持内心的相对***性,不轻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和干扰。东坡的“和”、“安”是养生之道,又是事业成功、兴旺发达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安”亦是治世之道,不仅仍有现实意义,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一――“一难”:难在去欲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9
关键词:苏轼 博 爱 雅 艺
苏轼的博体现为他具有博大的胸怀与涵养,兼容并包。就苏轼的思想而言,他虽以儒家学说为本,但对佛道二家的学说绝不排斥。他的思想是三教统一的构成形态。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就苏轼的学养而言,他无书不读, 经史子集,博观而约取,构建起广阔的知识体系。苏轼之学可谓包揽古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触类旁通。无论在思想、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还是在水利、建筑、酿酒等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所作为。林语堂为他缕数的十九个名号。难以概括其一生的全部。
苏轼的博体现为他具有好学精神。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勤奋读书。苏轼自言: “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载”。遭贬黄州和岭南,没有***事累身,他把精力都集中在读书与学术上,每天读书以夜三更为期。若遇会客、出访,回家后也得补课。
苏轼好学,还善于学。他自己发明了抄书记忆法、八面受敌法、博观约取法等。苏轼学习时善于兼收并蓄,汲取他人所长。黄庭坚在《山谷题跋 跋东坡墨迹》中记述他向前辈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徐浩等人学习书法:“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在别人询问他何以博学多闻时列举读《汉书》的方法,“盖数过而尽之。始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漫堂书记・升庵条》)他认为:“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因此,欧阳修称赞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除重视书本学习外,苏轼还提倡应从实际中学习,认为不同的学术或文艺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启发。这在《日喻》、《大悲阁记》等文章中都有提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苏轼凭着其阔大的视野、渊博的学识创造了累累硕果:他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散文4000多篇,卷帙浩瀚,史称“苏海”,他还著有三部学术著作《易传》、《书传》和《论语说》。而且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也颇有造诣。
苏轼博学多才,但从不高高在上,他的爱心常驻。苏轼的职业虽然不是老师,但他热爱教育,对求学者总是倾注满腔的爱。他在北宋文坛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拜访他的甚多。苏轼对他们不遗余力地指导培养。最著名的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苏轼虽是一个从***者,但他十分重视教育。在儋州,他克服重重困难,办起学堂传播文化。从此,蛮荒的海南岛学风大开,人才辈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姜唐佐曾是坡的学生。相传,坡贬居海南儋州时,姜唐佐曾拜苏为师,苏轼爱生如子,师生关系融洽,书简往来甚多。当姜唐佐要上广州应考时,坡在他的扇子上题上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后来,姜唐佐果真成为海南中举的第一人,破了天荒。
当然苏轼的爱不仅仅体现为爱学生,一生从***,苏轼的爱是更广泛更博大。他热爱事业,虽屡遭被贬,但从未退隐,一直在仕途上坚定地走下去。他具有爱民精神,关心人民疾苦。为官期间处处惠民,时时为老百姓办好事。周纲《苏轼九章》这样写苏轼:“四十年,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凡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爱戴感念,世代相继”。在徐州任官,黄河决口,洪水泛滥,苏轼临阵指挥不畏不惧,抗洪抢险,安抚百姓,奋战七十余日,终于战胜洪水。在杭州任官,他修复六井,疏浚西湖,于西湖南北修筑长堤,随时赈灾施药。密州连年蝗旱,民不聊生,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苏轼刚上任就忙着治蝗,马不停蹄地走县下乡,同时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密州赋税,昼夜部署捕盗打黑。贬谪黄州期间,他对人民宣称“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赠王庆源诗》),“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之二),他尽力为老百姓谋幸福。苏轼任职遍及大半个中国,任期都不长,所办利民好事多不胜数,惠及百姓衣食住行。正因为苏轼对事业对人民充满爱,在他才如此大公无私乐于奉献。
苏轼又极其热爱生活。他爱山水自然,每到一处都要遍游当地的景点,品题山水,如千古名篇《游金山寺》、《石钟山记》等。他不仅观赏品题山水,还设法增添山水之美,如“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点就出于苏轼亲自筹划的浚湖工程。他善于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南谪惠州,初食荔枝,作《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赞之:“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即使是平凡简朴的生活,他也觉得滋味无穷,对那些清水煮成的菜羹也啧啧称赞:“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粱肉不能及也!”
苏轼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爱民爱生,他的爱可谓是博爱。
在众人眼中,苏轼是个雅士。气质上的儒雅、优雅,气度上的温文尔雅,与苏轼精通儒学思想,拥有渊博学识固然分不开,但更主要与他豁达旷远的性格有关。苏轼永远保持豁达与开朗的精神境界,“入峡喜岩,出峡喜平旷。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他善于以“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宽阔胸怀去接纳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淡定豁达的精神境界在他遇到困难挫折时体现得更为明显。
被贬黄州,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他能遇祸不惊,气度从容,笑对苍茫。在黄州,他没有正常的俸禄薪水。手头的现钱只能支撑一年多。一年以后怎么办呢?苏轼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答秦太虚书》)一年后的问题一年后再考虑,不急不躁,不提前发愁。怎样解决眼前的困境?苏轼勇于在苦难中摆脱心灵枷锁,自己动手,带领全家开荒种地,解决吃饭问题。他在《东坡八首并叙》中道:“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申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他在给李常的信中亦说:“某见在东坡,作陂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乐事。有屋五间,果菜十数亩,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善于苦中作乐,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乐趣。在黄州,他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酒。遇到困难苏轼不怨天尤人,不折磨自己,而是把它写成诗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苏轼贬谪黄州,作诗《食荔枝二首之二》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南迁惠州,作诗自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苏轼把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有机融合在一起,儒学思想主导着他人生的基本方向,而佛道思想帮助他在旷达的人生思想指导下,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积极追求。因此,他精神境界永远保持豁达开朗,日常行为一直不焦不躁、沉着安详。
苏轼在众多艺术领域表现非凡,如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颇有造诣。
苏轼喜欢书画。元末年,苏轼在翰林院供职,闲时常常挥毫泼墨,作品则任由同僚取去。据当时任右司谏的吕希哲回忆说:“苏公名重一时,在迩英直舍,凡写一字,画一竹石,必为同列争求去。虽吴公安诗方严,犹争取之。”建中***元年,苏轼北归途中在虔州停留,苏轼常为人写字作画。“每至寺观,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于纸尾书记名氏,堆积案间,拱立以俟。公见即笑视,略无所问,纵笔挥染,随纸付人。至日暮笔倦或案纸尚多,即笑语之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纸,或欲斋名及佛偈者幸见语也。’及归,人人厌满,忻跃而散。”苏轼对书画艺术的由衷热爱。写字绘画已经成为其生活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苏轼在黄庭坚笔下是这样的剪影:“元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酣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
《醉翁亭记》是苏轼大字楷书的代表性作品,他作此碑严谨细密,无一字松散,无一字随意,显示遒劲不羁的洒脱之美。此外苏轼正书刻碑较著名的还有《丰乐亭记》《司马光碑》《赵清献公碑》《浴日亭记》等。吴德旋在《初月楼随笔》中这样评价苏轼书法:“东坡笔力雄放,逸气横霄,故肥而不俗。要知坡公文章气节,事事皆为第一流。余事作书,便有俯视一切之概,动于天然而不自知。”
当然,苏轼不仅热诚地投身于书画的创作,而且是一位书画的鉴赏者和评论者。治平元年,苏轼在凤翔的古寺里得见唐人王维与吴道子亲手所绘的壁画,他常常匹马入寺,循着墙壁徘徊终日。元七年,苏轼获悉王诜藏有唐人韩干画的马,提议用珍藏多年的仇池石来换取韩干马……只要看到名画,苏轼总会反复观赏。平常,苏轼也喜爱欣赏书法。他曾品题过钟繇、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等书家。
苏轼还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外任时期,他与不同人流琴乐,参与歌伎、艺人的唱游,还出入民间集会、佛教乐事活动。如他于熙宁五年春日观赏钱塘江吉祥寺花会,与和尚守辚法师唱游牡丹花会,并参与杭州每年举行的牡丹花会,在这其中他恣意放任。
苏轼不仅有唱乐、奏乐等艺术实践,还在《临江仙》、《醉翁操》、《燕子楼乐章》、《永遇乐》等文献中表现出借词吟唱、倚声填词和自度谱曲的音乐才能。
综上所述,苏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热爱生活,热爱事业;温文尔雅,豁达淡定;多才多艺,创意无限。虽然苏轼是古代学者,所体现的“博、爱、雅、艺”与教育学院所提的“师范气质”核心词内涵不尽相同,但还有不少借鉴之处,研究苏轼的“博、爱、雅、艺”,将有助于学生吸收其中的精粹,有助于学生自身“师范气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找准切入点――兼谈教师教育学院“培育气质,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N].温州大学报,2013-9-15(125)
[2]林语堂.坡传・序[A].坡传[M].宋碧云译本,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3]苏轼.和陶郭主簿二首其一[A].苏轼诗集卷四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苏轼.和陶赠羊长史[A].苏轼诗集卷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6]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86
[7]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卷八[M]. 清初(1644-1722)
苏东坡传读后感篇10
我国书法发展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至隋唐,由实用性慢慢到功利性,中国书法前进的脚步一直没有停留。到了宋朝有个叫苏轼的书法家,在他看来,书法的重要作用应是自审其美,自得其乐,作为一个书法家创作过程中所得到愉悦身心和陶冶性情的满足。所以,苏轼的对尚意说是源于在它的创作中的自乐。宋这个朝代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相当辉煌的一个时期,书法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在魏晋南北朝的高度上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突破。发展到唐代,书法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一程度上也保留前意,这并不是书家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在书法风格演变历程中对前代自然保留的结果。书法风格的演变也是这样,相隔的时代越近,对之前继承的书法笔意因素最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减少。
求新求变的苏轼
苏轼为宋四家之一,在绘画方面为文人写意画的开启先河,他的书法也是新意百出,不践古人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尚意论的发起者,其书法理论更是推动了宋代书法***而寓于新意的发展历程。黄庭坚评价苏轼书为:“本朝善书,当推为第一。”除此之外苏轼在散文、诗、词方面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我国书法史中,能够理论和创作并进,两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大家实在不多,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曾经说过“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然坡却能二者相促相长,把理论与创作完美结合。
黄庭坚的《跋东坡墨迹》对苏轼这一生的书法经厉,有一段影响很广的话,大意说:“东坡先生从小就学习《兰亭序》,写的一手清秀飘逸的好字好像徐季海,当他酒后便放浪起来,尽然忘记工拙,写的字特瘦劲,又似柳公权。到了中年开始喜欢学习颜真卿、杨凝式的书法,其水平不减李邕。黄庭坚的这段话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后来的研究者们常常也是时常用二王、颜鲁公、杨风子、李邕等大做文章。而柳城悬却被冷落。钟元常、虞世南和褚遂良在苏轼前期的书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钟元常对坡的影响了一生的,钟元常在苏轼书法中的地位应与二王、颜真卿相等。苏轼最早除了一面学习钟繇为主,据记载大约有十一年的时间来专写钟繇,从而使得这种具有汉隶古法的字体形式,深刻的影响了苏轼一生的风格。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扁阔的字形,结体上宽下窄、上疏下密,其笔法中带有古隶的书风,字形给人倾斜不平正的感觉。因此说钟繇对苏轼影响了一生。一面也在学好王羲之,一面主要另辟蹊径,创造新风格。就在苏轼三十四岁那一年,即在他的前期书法阶段,写了《石苍舒醉墨堂》诗,其中有两句诗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明确的道出了苏轼对创造新体的一种热切心情,同时苏轼的这种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后来书家来学习。
四十三岁是苏体变化的开始,转学颜鲁公兼及杨疯子,由此悟得了王羲之笔意,之后便书风大变,到这时苏轼的苏体基本有了他个人的风貌。我们从技法上风析,苏轼书风融合了钟繇、二王、颜鲁公等人的笔意结合而成,然以主要钟繇体为主。也就是说苏轼的风格是对二王、鲁公的楷书与行书的完美结合,是集中体现了晋尚韵、唐尚法的特征。由此出现在苏体中的“宋尚意”。我们很容易通过宋代一些书法作品看出,宋书的“尚意”的书法特点,与晋代书法的“尚韵”,在笔法的使用方面是一样潇洒的,然而我们通过细致分析会发现宋书中在尚意中又有严谨胜于唐法以及对唐法的不自觉的打破,因而宋代书法中更多的理性成分超过了晋书,这就是“尚意”与“尚韵”的主要区别。
关于东坡的用笔方式据史书中说是与其他书法家的用笔方法有着很大区别。平常书法家都使用“ 双钩”法执笔, 而坡却使是用“ 单钩”法用笔。《朱子语录》一书中记之坡使用“ 单钩”法执笔。“ 单钩”把笔方法和今天的执钢笔的方法相一致。黄庭坚在《 跋东坡水陆赞》中说:“ 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 又腕着而笔卧, 故左秀而右枯。” 证明了坡书写时经常使用枕腕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悬腕, 因此我们联系到坡的“ 单钩”法用笔,这样当然会形成“ 笔卧”的习惯,也就是笔管倾斜与纸面,也因为“ 单钩”执笔加上枕腕因而苏轼写字时握笔较为靠下。从而我们总结出苏轼的用笔方法为五指“ 单钩”执笔且下部枕腕的把笔方式。我认为,这种独特的用笔方法,于道家思想对坡的影响较大。其实苏轼也在《记欧公论把笔》说明他的这种执笔方法的思想,他说执笔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方法,就看每个人对笔的把我程度了(把笔无定法, 要使虚而宽)。这么说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哪种适合自己执笔之法呢? 苏轼给我们说:好的标准―――“ 虚而宽”的用笔方法, 就是最适合书家自身的执笔方法。对于用笔之法,坡找到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把笔方法、就是 “ 单钩”枕腕之执笔方法,就是这种执笔方法对苏轼的书法创作与书法风格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少了此种意识, 那么即使用双钩悬腕”的执笔方法也应当弃之。这种“ 虚而宽” 且“ 无定法”的用笔观思维,很明显和道家的思想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苏轼就是使用“ 单钩”枕腕且偏低之把笔之法, 而且同时使用如浆糊般的超浓墨液、且行笔较为缓慢,才能很好地书写出坡刚健而丰腴、右枯而左秀的别致的字体特征。
苏轼书法的成就普遍认为是在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以后写的。在黄州时期的生活苏轼是最为艰苦的日子,环境极为恶劣、心情自然苦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苏轼却迎来了他一身中艺术创作高峰期,文章《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赤壁赋》成为以后影响最大也最著名的杰作。好多苏轼的研究者也大都集中在对苏轼的黄州和晚年的书法和文学作品,因此却轻视了苏轼前期书学与创作的过程。这样当然对苏轼书法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影响。《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成为天下第三行书)也诞生在此段时间,属于苏轼的愤懑之作,内容为两首五言古风,诗句沉郁而苍劲,感染力极强。这幅作品是以手卷形式一气写成,随着作品的徐徐打开,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感情变比,气势跌宕起伏错落。到第二首诗起,运笔渐渐加快,字形也慢慢变大,翰墨飘逸飞动,心手合一,在整幅作品当中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读来让人激动万分,作品中少了平时的用笔特点与结字的束缚。苏轼的结字宽扁且长,用笔上中锋与侧兼相互转化用,两次使悬针得用笔方法。作品整体上高低起伏,大小不等的字形对比悬殊,给人以极为强烈的视觉力量,真不愧是苏轼的神来之笔。此幅作品一改往日典雅端庄的形式,激情澎湃,视觉感强烈,无论在笔法、感情表达、还是在意境上都是无可挑剔。
苏轼一辈子非常热爱书法艺术,他经常笔耕不辍、奋笔疾书,寄托情怀来和抒发心志。现在传世的碑版墨迹大都反映的是坡的思想情感和生平事迹,也真正体现出东坡在书法及诗词的成就与他那独特的风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大约写于元丰五年左右,也是坡被贬谪居黄洲后所写的代表作品,诗中写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荣惜等。大致内容就是说生活很清苦,每次到了寒食、为清明雨所苦,因此觉得心情萧瑟难受很郁闷。我困在这个地方就像久病的少年,等到病好的时候已经白头或不了几天,总之字字含泪与满纸身世颠沛之悲之情,诗与书法作品相得益彰,给人感受极为深刻,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脉相承,被称天下三大行书。
坡这幅作品笔法沉着自然,洒脱飘逸,笔画丰满粗壮,字体特征明显,全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上大小层次错落,很是自然随意,姿态变化多端。用笔极为灵活多变重如蹲熊,轻似掠燕.整个字给人有“石压蛤蟆”的感觉,如寒、屋、雪、春等字。整个布局的疏密得当,疏朗的气息较为浓厚,纵观整幅做品,节奏上由慢渐快,忽大忽小,时疏时密的字体,错落有致,笔法上开始较细渐后渐粗的笔姿,也有开始淡而后渐浓的墨趣。笔法洒脱而奔放,东坡心里情感与笔墨相起伏流转,如江河之奔滔渲泻于纸卷之上,的确为坡兴致而书的神来之笔,是书法与诗文的完美结合的佳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轼在他的前期书法积累过程中积众家之长与一身,从三十五开始历经八年时间到四十二岁,他的书法由钟元常到褚遂良、虞世南和柳城悬;楷书的学习则由钟元常至王献之。集诗书画哲学与一身的苏轼,他的书法学习过程从“有法”到“无法”、从“有我”到“无我”的一个哲学辩证概念,由此对后来我国的书法理论中影响深远。
坡的美学思想
一般认为宋代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平淡自然。从审美上看,从“味” 到“悟”有机转换;魏晋高人名士大都追求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唐代人对包容广大智慧大境界的刻求,又把目光转到对自然平淡境界的崇尚。坡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个文坛领袖,也说是这一风气的领导者。坡的一生为人正直,反对雕琢装饰和矫揉造作,以朴质自然平淡天真的韵味情感,并把这一切上身到了哲理高度,大致这就是东坡的美学观吧。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一书中“寓意“做过非常精彩的叙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与侄书》“平淡”口号的提出,自然也关系到他的书法思想及创作。
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大家,在书法行也是一代宗师.所传书法名作甚多,如《黄洲寒食帖》、《苦雨帖》、《前赤壁赋》、《归去来辞》等著名碑帖。东坡先生的书法作品有非常传统性的功夫,也因此削弱了其书法艺术创造成就的取得。苏轼的书法先后受唐人徐浩、颜真卿、李邕和杨凝式等人的影响较深。“退笔如山未足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这句脍炙人口的自作诗强调读书对书法的重要性。也道出苏轼的书法诗词珠联璧合的艺术魅力。坡 “尚意”是建立在 “尚法”基础上的,是有传统根基的艺术再创造。书法被认为是文章的宅宇,是以语言的体格外貌而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伟大的书法家书写时应该力求把文学中的意境与书法中的形式美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文字与书法的结合恰如其分,这样书法的格调自然也就很高,书法要和诗词的结合如何才能完美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便是坡所倡导的尚意书风的统一。
总而言之:苏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苏轼的诗词修养深厚。其诗词很能代表自己的心境。苏轼的诗词作品感情奔放而且豪迈,心胸洒脱开朗。坡的诗词大多以赞咏自然美景的篇章占多数与抒发自己的感情,诗作内容想象极为丰富,有的清新典雅情致盎然,有的雄伟大气,代表了坡很高的诗歌艺术水平。东坡诗中通过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和形象的说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而且极为有趣新鲜。坡的词比起诗来说艺术手法的创造性也更大。“挥毫卓荤又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雅、韵、神是坡诗词书法的精髓所在。苏轼诗词书法最能体现尚意思想的神髓,阐述得也最为确切与充分。尚意书法风格成功的基石是崇尚古法,是在古法基础上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